《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实录

2024-04-20

《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实录(共14篇)

篇1:《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我想问下同学有没有去过苏杭两地,无论去或者没有去,你们一定听说过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的确是人尽皆知的,那苏杭最出名的地方大家知道吗?

生:知道。

师:那是哪里?

生:西湖

师:西湖作为我国的著名的旅游胜地,因此也有了“人间天堂”这种称呼。(屏幕显示西湖美景)西湖不仅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也对西湖的美景赞不绝口。因此,他们用大量的笔墨来描绘西湖的美景。你们知道有哪些描绘西湖的诗句吗?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诗句(屏幕显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师:这些诗句用渲染的手法,多种色彩构成了春秋夏三季西湖不同的美,我们唯独没有看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西湖的湖心亭看一场雪!

二、整体感知

师:现在我要 请同学们一起将全文朗读一遍,同学们要注意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屏幕显示全文注音以及节奏的划分,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我要检查预习的情况,看看大家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第一段重点词语,学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掌握得不错,现在我要让同学们看一幅图,这是什么图?(显示图片)生:雪景图

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描绘这幅画的文字吗? 生:能

师:我请一位同学起来将他找的读出来。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师:还有吗?

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很好。生:刚才这位同学在说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里天与云与山与水,用了三个“与”

子,在现代汉语中就会出现重复啰嗦的情况,而在这里,能不能去掉呢?

生:不能

师:那你们告诉我为什么?

生1:我也认为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师:很好,这三个“与”字,生动的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的浑然难辨 的景象。

师:那么我要是把“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这一句与之前的那一句比较,那一句好? 生(:前面一句。

师:你们既然说书上的一段文字比较好,告诉我为什么?

生:这些量词都缩小了,作者可能是借这缩小的量词来表现人、物的渺小,与苍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对比。

师:很好,这些量词,一点、一痕、一芥、两三粒这些量词与我所说的相比,显得微乎其微,使得天地浑然一体。

师:如果我让大家写一段描写雪的文字,大家会怎么写?会不会用大量的修辞? 生:会

师:会不会用优美的语句? 生:会

师:那么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有没有用到修辞手法? 生(一部分):没有,生(一部分):有

师:说“有”的同学就起来说一下,你从中找出来哪些修辞手法。生1:比喻,将小船比喻成草芥。

师:不错,找出了一个修辞手法,大家还能找出其生他的修辞手法吗?

生2:排比,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还有吗?

生3:用了白描的修辞手法。

师:不错,找到了白描,但是白描不是修辞手法,是什么? 生: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师:这里还有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分为夸大和夸小,这里运用的是哪种? 生:夸小。

师:对,夸小,刚才有位同学说用到了白描的手法,的确是用到了白描的表现手法。白描究竟是什么呢?(屏幕出示白描的定义)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所以刚才我们所欣赏的一段话就是一副图画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用在三个地方,写人、写景、写事,它能够使得事尽其态,人物生动形象。我这里有两个例子是使用了白描的这种写作手法。(屏幕出示写人的实例)用非常直观的手法,将杨二嫂以及鲁迅的形象展现出来。

师:接下来是写景的事例,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首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出示写景事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景物直观,并没有任何的渲染与衬托,只是对其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出示关灯片)所以刚才我们一起学习的那段文字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白描的手法,写出大地之苍茫,人物之渺小轻淡,人似乎已经完全融入天地中,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出示小结)作者眼中人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热爱

赏雪景

师:我们刚刚所欣赏大的一幅雪景图,是张岱出游时看到的景象,并将它记录下来,我们称为游记,那么游记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你们能将它找出来吗?(屏幕出示:时间 地点 人物 时间)是什么时间?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十二月的什么时候 生:更定

师:很好,那么事什么地点呢? 生1:西湖

生2 :湖心亭

师:那么,有哪些人呢? 生(齐声):余 金陵人 舟子 童子 师:他们在一起干什么? 生:赏雪喝酒

师:很好,我现在就要请一位同学根据这几个要素将课文复述一遍。

生3:崇祯五年十二月下了三天大雪,大学过后的这天晚上,张岱驾着一叶扁舟,前往西湖的湖心亭看雪,途中遇到一起赏雪的金陵人,于是把酒言欢,畅饮之后就此分别。师:这时候舟子说了一句话,什么话? 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说得简洁明了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给我讲述了张岱这次的游行,那么你们了解张岱这个人吗?(屏幕出示作者简介)张岱这个人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我们看课下注释是,他知晓音律,可以说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这么有才华的选择了隐居而没有选择走仕途这条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做事明末清初人,明朝灭亡后,他不承认清朝满族人统治的江山是自己的国家,他始终觉得生活在清朝的自己只身是客,所以张岱选择隐居著书立说,他的作品里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这种情绪是建立来怀念故国之上的,今天我们学到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是在清朝统治时期写的。我们说张岱这个人很奇怪,那么张岱所做和所经历的事,有没有令大家觉得奇怪的呢,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生4:文中说到是日更定,也就是晚上八点钟,在这么冷的天,我觉得时间上很奇怪。师:很好,这么冷的天,还是晚上八点钟,平时大家这个时间在做什么? 生:睡觉、看电视。

师:那么作者张岱,居然在这样的天寒地冻的晚上,独自一人去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生:闲情雅致,孤傲,清高。

师:还有哪些你们认为奇怪的地方吗?

生:作者一开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出现舟子,我觉得这里很奇怪。师:这个同学找出了它认为奇怪的地方,还有同学找出其他的吗?

师:你们找不出来了吗?真的找不出来了吗?我到是找出来了几处,看你们能不能跟我解答。师:文章以开始就写到,崇祯五年十二月,同学们看课下注释,崇祯是什么时候的年号? 生:明朝

师:我刚说了,这篇文章是清朝统治年间写的,作者却一直使用明朝的年号,这是为什么呢?谁能告诉我。生:他始终不忘故国。

师:哦,原来他一直忘不了自己的国家所以他使用明朝的年号来记录时间。我还有一处

不明白,为什么作者问饮酒人,其姓氏,那人却说自己是金陵人,谁能告诉我?

师:如果是我们,问了别人什么,别人不答,我们要么追根问底,要么就生气。而张岱既不深究也不生气,这说明他什么性格? 生:洒脱 师:“金陵”在这里有什么含义没有? 师:金陵是哪? 生:南京

师:客人是金陵人,却住在杭州,肯定会思乡、思念金陵。客人思念金陵家乡,张岱听到“金陵”一词会思念什么? 生:思念故国

师:很好,我还有一个问题,跟才的一个同学一样,为什么,一开始作者是一个人,后来却出现了舟子?

师:舟子这里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莫说相公痴,还有痴似相公者。

师:舟子喃喃说,喃喃表明了什么舟子对于作者的痴理不理解? 生:不理解

师:作者是拥有雅情雅致的人,那么舟子是什么人? 生:凡夫俗子

师:凡夫俗子,也就是俗人,对于俗人作者一开始并没有放到眼中,这里表现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孤傲

师:那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性格特点的字词吗? 生:孤、痴

师:为什么说他孤?(出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师:痴是什么意思? 生:痴迷

师:他痴迷什么?(出示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游记由三个部分组成,叙事、写景、抒情。(出示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的结合起来。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师:我们说到张岱是一个隐士,与他相像的人还有哪些? 生:陶渊明

师:像他这样的人还有,林和靖,许由(出示相关)

师:我们平时学习文章,就是要学以致用,今天就让大家一手,屏幕上的图画大家另选一张,将它用三两句话写出,可以用文言文,也可以用白话文。

篇2:《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实录

1、请全班同学各自提供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准备课堂交流。

2、请找出课文中的一个会意字,并举例你所知道的3—5个会意字,并相互传看审定。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多义字,读准字音,把握意义用法;掌握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意义用法;课文中的“雾凇沆砀”中的“凇”是形声字吗?为什么?

3、在课文中标明作者写湖心亭雪景的量词,请试用其它量词置换。

4、作者全文很好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大小的对比、动静的对比、冷热的对比,请用课文中的语句一一说明。

5、试将柳宗元《江雪》诗和本课作一对比,并说明它们所写内容的异同,准备在全班交流。

6、你认为作者“痴”吗?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文中的“痴”?

(二)讨论课

师:同学们,上次布置本课的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今天我们结合课文的学习一起来讨论讨论。先请几个同学自告奋勇朗诵你提供的描写西湖的诗。

生1:朗诵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朗诵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朗诵《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有相同的举手。(生举手)好!看来选这三首的同学居多,那么我们看第一首写的是西湖的雨景,第二首是西河的荷景,第三首呢?

生齐:西湖的春景。

师:对!我们要学的明朝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的是西湖的……

生齐:西湖的雪景。

师:好!我们的作者登场了,他到西湖去进行一场与人不同的观光旅游。作者开篇就交待了游湖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状况,还有呢?旅游方式是坐车、乘飞机还是—————?

生:划船。

师:对!还有旅游的用品是?

生:炉火。

师:毳衣算不算?

生:不算。

生:算!

师:为什么算?

生:因为冷,特别穿了毛皮衣。

师:对!毳是不是会意字?

生:是!

生:不是!

师:二木为林,三木为森,树多不多?日月为明,三日为晶,表示光亮。日落草丛中,暮,那么毳毛多,表示毛衣。下面接着写作者所见雪景,“雾凇沆砀”,“凇”是不是形声字?“冫”、“氵”同为形旁表义不同。

生:是形声字。

生:不是形声字。

师:为什么不是形声字?

生:形旁表义,声旁表声。“凇”是声旁,“冫”是形旁的话表什么义我说不出来。

师:形旁表“义”,是指表示那类字的类别和范畴,以“冫”为偏旁的字大都与寒冷有关,如凛、凝、冻等,“氵”表示相关水的字,“冫”表示为雾凝结而成冰花,全句意思是“冰花一片弥漫”。下面从大处来了个全景式拍照,“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作者接着又从小处作了特写式拍照,下面请同学出示你置换的量词。

生:我是这样转换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抹,湖心亭一豆,与余舟一叶,舟中人两三点而已。”

师:怎么样?还不错吧!“一抹、一豆、一叶、两三点”还算准确,还有不有?掌声鼓励。

生:我是这样置换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线,湖心亭一团,与余舟一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不够精确,也还可以。试想想,那水气迷蒙,光线不强,物体不太清晰,看堤、亭、舟、人似有似无,如梦似幻,我们用的量词有不有张岱那样精确传神?过去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开始用“过、到、入、满”,总嫌一般化,经过反复推敲,后来用一“绿”字,顿觉春意盎然,所以我们同学作文选词造句一定要选用最富于表现力的哪个词语,这叫画龙点睛。好!下面看张岱遇到了什么。

生:两个人。

生:同是观赏雪景的人。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同游人。

生:游客。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同志。

师:现代称呼。

生:知音。

生:(齐读)

师:这里写作者巧逢知音的交往三步曲,一是初识,二是交深,三是“告别”。作者欣逢知音大喜,你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种状态?

生:喜上眉梢。

生:喜气洋洋。

生:大出所望。

生:喜出望外。

师:“强饮”指什么?

生:勉强喝。

生:不想喝推不过喝。

师:再想想看。

生:我想起来了,是不能喝也要喝。

师:“强”,是不是多音多义字,该怎么读?

生:读“强”两音

师:对!人逢知己千杯少。“对影成三人”。同学们,前面写了静景,这里应该为什么?

生:动景。

师:这是景吗?

生:是态,对了,动态。

师:好了,我们回过头来看全篇。兴致勃勃赏雪观景的张岱感觉冷不冷?一同旅游的人冷不冷?

生:冷。

师:具体说。

生:冷,又加上是时候更定。

师:还有呢?

生:带了炉火,穿了毛皮衣。

师:还有呢?想想看。(师启发)“湖中人鸟俱绝。”鸟都怕冷。以上所说,是写自然界冷,那么人世间冷不冷?

生:冷呢,人烟稀少。

生:不冷呢,还有同游的人聊天喝酒。

师:要我说,又冷又不冷。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张岱内心说,他感到人世间象这雪天一样冷彻肌骨。张岱生活的年代,明亡清兵入关,他躲进深山,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连亲戚见到他都当作野人,当作洪水猛兽。为什么说不冷呢?大家把《江雪》诗头一个字连读一下。

生:千万孤独。

师:冰天雪地中的钓鱼的老人孤不孤独?

生:孤独。

师:自然界和内心冷不冷?

生:冷。

师:对!张岱也和这位蓑笠翁一样感到“冷”。但张岱和蓑笠翁不同的是不冷,一是内心热,热恋西湖春景,热爱大好河山,二是知音热,没想到和自己一样,人世间有知音,知音难求,知音难逢,你说张岱“热”不热?

生:热。

师:所以称得上“内心热,知音热”,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翻译的舟子的喃喃之语呢?

生:不要说相公傻里傻气的,还有比相公更傻里傻气的人。

生:我觉得“痴”就是“呆”,呆里呆气的人。

师:还有呢?

生:“痴”就是“古怪”。

生:痴呆。

生:老师,我觉得热爱、喜爱、钟爱、酷爱都可以。

师:还有呢?

生:执著、钟情。

篇3:《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

老师们将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锁定于“晚上八点光景”, 应该是因为教材对“更定”有这样的注释: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从“更定”来看, “更,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是没有问题的。定, 《古今汉语词典》有“停止”义项, 可引申为“结束”;也有“确定”义项。那么张岱看雪是“初更以后”还是五更结束 (早上五点) ?恐怕看原文所述内容后再来定夺比较好。

凌晨5点左右, 冬天的这个时间天色虽然还有些昏暗, 但是天地中的事物在雪的映衬下应该是可以依稀见其轮廓的。文中“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说这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雪景图。作者的描写很符合这个时间段的目之所及。

冬天晚上八点左右, 这个时间段天色很昏暗了, 目之所及很是有限。也许大雪之后, 雪光会削弱这种昏暗, 看东西时也不至于辨析不清, 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毕竟太过夸张。莫非是月夜?但文中所绘之景, 没有一点月光感, 哪怕是淡淡的。

“雾凇沆砀”, 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要见得这种冰花, 恐怕晚上八点肉眼是难以企及的, 在有些许光亮的凌晨及以后才会有可能。课文在对“雾凇”作注时, 特别引用了曾巩《冬夜即事诗》的自注:“齐寒甚, 夜气如雾, 凝于水上, 旦视如雪, 日出飘满阶庭, 齐人谓之雾凇。”旦视如雪, 这“旦”是天明、早晨的意思。从气象常识和生活经验来看, 凌晨冷于入夜, 西湖的水气在凌晨凝成冰花, 也就很自然。

张岱博洽多通, 经史子集, 无不该悉;天文地理, 靡不涉猎。但无缘功名。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 是不胜其愤的, 并将其愤世疾俗之情, 寓于山水。于是选择一个不见别人, 也不想被别人撞见的时刻, 来寻找与宇宙天地精神相通的心灵归宿, 是完全可能的。冬天的晚上八点和凌晨五点哪个时间段人更少呢?西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尽管“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但也不排除游人在晚上八点夜赏西湖的可能。可是在凌晨五点时分, 游人出来赏景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测这个时间还是梦酣之时啊!只有如张岱这样客居他乡又具脱俗性情的人才会夜不能寐呢。但还是在湖心亭撞见了金陵二客。金陵二客“见余, 大喜”, 热情洋溢, “拉余同饮”, 但毕竟看雪目的难以完成, 作者于是很礼节性地“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们也不应忽视文中所写的那个舟子:“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认为那两个金陵客比张岱更“痴”。如果张岱入夜来湖心亭, 金陵客迟于张岱, 方可谓之更“痴”。问题是金陵客早于张岱来湖心亭多时, 那么只有在大冷的凌晨或者更早来到湖心亭, 才够得上在舟子之辈看来的够“痴”!从舟子的“喃喃”来看, 舟子为张岱撑船到湖心亭, 似心有不甘, 至此还耿耿于怀。如果是入夜时分, 应该不至于此, 因为那时恐怕还没有就寝, 天也不至于如凌晨这般冷, 毕竟赚钱也不容易;但是凌晨, 正是被窝暖暖真好睡之时, 被张岱叫起, 虽然也赚钱, 毕竟太不爽。也难怪作者明明坐着舟子的船前往湖心亭看雪, 还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因为舟子不可能理解张岱看雪的意图在于释放心中的郁愤, 寻找与己心灵相通的净地。

这样, 湖心亭看雪, 终于因为金陵人的好客而未能看够, 郁愤之情也难得消解。只在去湖心亭的途中略见“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见这世上, 难有清净之地。标题中的“看雪”而非“赏雪”之意, 也由此明晰起来。

因为上述诸多原因我们似乎可以推定“更定矣”的意思是:“更”结束了 (而不是开始) 。

由此, 我们不妨设定一个问题供学生推究:教材曾经将“更定”注为“凌晨时分”, 你认为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间是晚上八点钟, 还是凌晨五点钟?

当然, 我们还可以设定:标题“湖心亭看雪”中的“看”解释为“赏”, 好不好?

推究这两个问题, 不管结果怎样, 但在这个推究的过程中, 至少能够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来认识特定时间的景物特点的热情, 能够引导学生去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作家的性情、观点态度, 甚至表情达意的技巧。这个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习惯, 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而这些, 在人的发展中, 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教师, 大多不会不知道“更定”有两种理解, 有些也曾经心存疑虑;对于“看”解释为“赏”也不是没有意见,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把这些疑虑和意见推向课堂呢?难道是怕学生没有这种能力?在听课的过程中, 也听得学生窃窃私语:“张岱好眼力啊!”究其原因, 一则可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一则恐怕是恐惧于权威, 另外可能就是贪图省力了。而长此以往, 培养的是一个个听话的却缺失创新能力的好孩子。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篇4:《湖心亭看雪》主题学习课堂实录

一、导入

冬季中最浪漫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纷纷扬扬,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思。落雪无声,雪落有意。雪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浓浓的冬意,也撩拨着文人的情思。咱们一起阅读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吴淞的《南方的雪》和峻青的《第一场雪》,每个同学都画出并赏析了自己心目中的雪景。今天,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板书文题和作者)

二、学习文法

师:同学们,“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雪后西湖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称之为白描。七年级时,我们学过一首小令也是采用了白描手法,仅用三句话,对九种景物进行了简单罗列,它是?

生:《天净沙·秋思》。

(生齐背:《天净沙·秋思》)

师:相比张岱笔下的简单勾勒,丛书《落雪有意》中的雪景可谓是细致描写,这也是一种描写手法,叫工笔细描。白描和细描各有特点,在写作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作者的心境来合理安排。

三、赏析

师:张岱笔下的西湖雪景冷清孤寂:没有声音,没有色彩,甚至没有温暖,只有白茫茫一片雪意。同学们,你能从他笔下的雪景中读出他什么样的内心?也可以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生:独、痴。

师:在凡夫俗子看来,夜半独去看雪就是痴,果真如此吗?张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经历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浏览一下丛书中《明代遗民张岱的戏梦人生》。

(生默读)

师:你了解了一个什么样的张岱?据史料记载,张岱祖上历代为官,早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明朝灭亡以后,张岱“披发入山”,由富家公子骤然沦落为山野村夫,生活艰苦,“布衣蔬食,长至断炊”,到垂暮之年依旧一贫如洗。其作品多回忆前朝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故国之思。

(出示张岱的《陶庵梦忆序》——“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师:本文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作者在回忆故国往事时,着笔开头第一句以“崇祯”纪年。这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还隐含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在这样的心境下,他笔下的雪便也变得冷清、朦胧、孤独。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独抱冰雪的操守和孤芳自赏的情怀,当然也就能理解他为什么“看”雪,而不是赏雪。正所谓“故国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这样的文人,他们历经坎坷,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苦闷唯有寄情山水,你能想到哪些人?

生: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在咱们的课本中也有这么两个人,柳宗元和苏轼,我们一起来看。

生:柳宗元的《江雪》是被贬永州时所作,他“独钓寒江雪”,为的是抒发自己被贬后的寂寞和孤独;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被贬黄州时所写,他借月抒怀,旷达之余不免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

(背诵几篇诗文)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赏了雪,品了雪,悟了雪,雪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文学世界。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他们在现实中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便在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中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他们寄情于景,在景中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云山苍苍,白雪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

课后反思

一、对目标达成的反思

《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描写杭州西湖雪景的小品文,出自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张岱之手。文中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依稀恍惚、清冷淡雅的雪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独自赏雪的孤寂,作为亡国遗民的无奈和伤感。

因为本节主题学习定位为“落雪有意”,所以我把“通过抓关键词赏析雪景,体会白描手法的妙处及意蕴,感受作者在景中表达的深厚情意”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这篇小品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作者情感丰富,尤其景中情引人玩味、耐人琢磨。要想把握住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学生会看到浅显的东西——比如雪景、词语的运用、白描手法。语感强一些的学生也有可能会隐约感受到景中蕴涵的清冷寂寥的氛围,但是究竟是什么情感,就不能很清晰地表达了。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尤其重要了,设计问题非常关键。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整体理解雪景并体会景中情,我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概括作者给我们呈现的画面;第二,文中哪些词语可以体现这样的情感。目的是让学生对张岱笔下的雪景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感受,并对重点词语有所赏析。这样便于学生切入学习内容,也便于老师引导,凸显重点。

通过课堂反馈,目标的完成情况基本实现,但由于我个人的原因,在学生自主合作环节并未放开,如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思索交流的话,我想学生对于重难点的把握会更深刻一些。

二、对自身的反思

讲授《湖心亭看雪》主题学习课是我第一次登上山东省潍坊市市级大讲堂。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教师,我害怕自己调节不得力会使课堂沉闷;又害怕自身素质不过关,在引领学生中出现破绽;更担心时间把控不严,使教学环节前松后紧……调整情绪后,我很快投入了课堂,虽然课堂上我有点紧张,但是充分的备课及学生的配合也让我慢慢地放松了,整体的课堂大环节还算流畅,受到与会同行的肯定和赞许。

对“语文主题学习”的认识

我接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如今已是第六个年头了。丛书已成为很多教师学生课堂内外必不可少的辅助阅读书籍。在准备“落雪有意”主题学习课时,我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课例,尤其是“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编写的教师用书,因此明白了不同的课型会有不同的做法和问题切入点——整合、辅助、穿插,但都离不开一个规律:语文素养是学生读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为了避免课堂过多肢解式的讲解,我和同学们事先在课外把《落雪有意》阅读品析完了,画出自己喜欢的雪景片段。之后就是如何切入课堂了。如果单纯为了应用而去展示,便让人感觉课堂堆砌突兀,斧凿感甚重。但如果导入之前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朗读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通过朗读来塑造一种氛围,当学生沉浸在美丽的雪景中时,再去品析文人先贤张岱的雪景也就自然而然了。而对于文章的挖掘,老师可以用一两个主问题来引领,切不可字字斟酌、句句探究,最好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有一点整体的感受即可。之后就在读中慢慢品悟。“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读赏结合便可渐入佳境的意思。

公开的课堂热闹方显精彩,但是活动之余,一定要留给学生思索、消化的时间,这样才会让学生感觉有所收获而不是艰涩空虚,师生事后反思,才会觉得高效有序。一旦教学形成了规律,实现学生“海量有效阅读”的目标也不会太难。

篇5:《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实录

山水深处里走出的孩子,素素朴朴,清清爽爽,他们很认真地坐着,只等冬天的阳光陪他们一起绚烂。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你们都读过了吗?”文章是八年级上册的,他们是七年级,初一新生。

“读过了!孩”子们抢着说,我能读出他们的期待。

“很好,读文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懂的或比较模糊的字词?” 一学生问了“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他们不知道。原来,他们读的文章是老师自行打印的,没有任何注解,不知道“崇祯”也就很自然了。

“太好了,你们没有注解文字,这样,我们就要靠自己的阅读储备和阅读感悟去学习这篇文章了。”我心里开始一紧,随即就是暗喜,学习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叶老曾经强调读书要 “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感知、领悟、体味语言文字的内涵。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素读!“老师,‘雾凇沆砀’什么意思?”一个男生问。确实,这四个字不好写,也不好懂。“同学们先写写这四个字,注意偏旁,写正确。” 孩子们写得很认真,一笔一划的,有的还默默读着。

“谁来说说‘雾凇沆砀’的意思,想想那个雪天„„”我不解释,只是提示着,我的眼前仿佛已是一片白茫茫,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闪烁,似烟似雾,与天云相接,世界瞬时冰寒剔透。“老师,应该是雾气中的植物沾上了雪花,雾气迷蒙的样子。”这孩子,该是去过东北,“雾凇奇观绝天下,吉林冬景冠中华”,能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真好。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雾凇沆砀,形容冰花一片弥漫。“老师,‘拏一小舟’的‘拏’什么意思?””一个女孩轻轻地问我,眼睛清亮的。“哦,我觉得你自己可以猜出来的。想想看,这个字的后面连接的是‘一小舟’,‘小舟’是指?” “小船!”

“那‘小船’前应该是个什么词呢?你自己猜猜看?“我继续鼓励她,我觉得她能想出来。“撑着小船!”女孩的眼睛更亮了,清泉般地汩汩出鲜活的答案。

“你看,多好,动动脑筋,这不就想明白了,撑船,划船,这个‘拏’字下面是手字,就是个动词。”

我特别喜欢这组对话,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能做的,老师就一定要给以信任和引导,没有什么自己荡起小舟划出圈圈涟漪更优雅的事了。教师要“解惑”,更要“设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会让我们发现深层次的快乐。试一试,你能行!学会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你的教学细节中去。“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篇6:《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实录

教师用自己的旅游经历和上这篇课文的原因导入

用心读课文,听教师范读,一定要标号不认识的字词

给你一分钟读一遍,如果还有不会的问老师

请谁读,谁就读,请同学读课文,轮流,再请全班齐读

请同学互相指出读错的字,或节奏

大致知道文章意思的举手,哦,有一位,你们需要几分钟时间大致弄清?

师:那么我们就结合注释,四分钟,看看哪些地方看不懂,标记好

幻灯辅助解决字义 俱绝 是 余芥 惟 强 及……

师:先理解了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师:抢答环节,快速解决字词,话筒传得快

幻灯:1、看雪的时间是——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

生:补充,是在晚上八点左右,更定矣

生:地点是在西湖湖心亭

2、写雪大的句子是——

生: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为什么

生:侧面描写,说明雪大……全躲起来了

生:雾凇沆砀……

师:好,还有没有侧面描写的句子?

生:拥毳衣炉火

师:到湖心亭看雪的有几个人

学生回答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都有

生:一个我童子还有两个人还有舟子

师:童子是谁的

生:铺毡对坐的那两个人的,舟子是张岱的

4、他们做了什么事

篇7:《湖心亭看雪》的朗读教学案例

引 子:

虽然初中生通过小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朗读和自学的能力。但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前,我总感觉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很难实施,有时是为了朗读而朗读,缺少意义;有时朗读又没有和理解文章含义结合起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学生又朗读不出感情。针对以上问题,我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总结,终于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课的朗读教学中得到一点心得。

教学过程:

第一步:老师有感情地、准确地范读课文,在朗读时对文中的生字词加强语气以示学生加强注意。

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预习读准字音。老师并提示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词语:长堤(dī)一芥(jiè)

毡(zhān)

正沸(fèi)

喃喃(nán).....第三步:学生齐读。然后,老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并教读文中生字较多或句意深奥难懂的句子。老师在教读中特别强调语气和节奏。

湖中/人鸟声/俱绝

..

拥/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第四步: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中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并口头翻译课文。

第五步:赏读课文。

(一)、学生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自己朗读感受其中的妙处。然后老师抽学生谈感受。

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妙处:文中以上语句分别从正面和侧面,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大雪的多而白的特点。

(二)、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主旨句并自己朗读感受其中的含义。然后老师抽学生谈感受。

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含义:写出了作者湖中巧遇知己的欣喜,但又因自己清高孤傲,不随俗流而感到寂寞无奈的惆怅心情。

第六步:学生再次齐读文中的深意句,回味感受其妙处。要求读出感情。

反思:

通过以上步骤,我很顺利地教完了本课。学生也感觉轻松而学有所得。因为他们很亲切的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课文的语言和内容。由此关于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我觉得应该注意下几点: 第一、朗读教学的过程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注意以下四个层次:(1)、认知性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本课中的第一、二、三步)

(2)、感知性朗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本课中的第四步)

(3)、理解性朗读,品味感受文中的深意句和主题。(本课中的第五步)(4)、感情朗读,读出文中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本课中第六步)

第二、对课文的朗读应该紧密结合教材文本内容,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较强的征对性特别是对重点语句的赏读,切忌无目的的泛泛而读。

第三、朗读中老师应少讲停顿节奏等知识,而是应该放手让学生在朗读中去自己感受和体会文章的朗读技巧和意思。而老师只须引导、点播、小结而已不可越俎代庖。

篇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学生情况分析:初二学生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 疏通文意并不难, 如何通过品读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 理解作者复杂的精神世界是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的重点。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互动探究: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炼字赏析:体会重点字词的丰富蕴涵, 赏析景色特点, 体悟作者心情。

3.诵读课文, 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和诵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评价作者的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步骤1:导入:扣题直入, 引发思考。

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赏读晚明散文家张岱为我们带来的《湖心亭看雪》, 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到了什么?

西湖, 张岱, 雪景……2分钟

步骤2:范读:正字音节奏, 知课文大意

叫学生诵读, 大屏幕给出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老师评价并引导:晚明时期的小品文, 它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 大都表现文人自己的性灵和情趣, 文章中叙事、描写和抒情的成分较多, 读来清新自然, 情趣盎然, 那么大家听读完课文, 感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 它的第一段侧重于? (板书:写景) 第二段侧重于? (板书:叙事) 。带着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我们再读课文。3分钟

步骤3:自读:理文意脉络, 赏重点字词

自读课文,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引导:古人写文章讲究炼字, 今天我们也炼炼字。 (大屏幕给出) 找出你认为用得最好的字或词, 说说你在这些字眼里读出了什么?现在我们分组完成任务, 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在“炼字”上见解深刻、观点新颖。6分钟

步骤4:辩论:分享赏析结果, 理解文章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段中哪些字值得我们去推敲。

学生与老师交流, 老师拔高提升学生对某一字词的理解, 或老师挑出不同意见, 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与学生交流辩论, 老师指导评价。

预设字词:如第一段写景当中的相关词语。

学生:“绝”, (教师板书) 我觉得绝字用的好, 他表现了一种万籁俱寂的氛围。

老师:有没有其他理解?

学生补充:读出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读出了大雪过后, 一片静寂, 湖山封冻, 人鸟无声的森然寒意……让人感受到作者孤寂的、平静的心情;从声音写雪之威严, 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做铺垫。

老师:赏析不错, 再看看其他组的成果。

“独”独自。不约朋友同往, 让人感到作者特立独行的风格;让人感到作者追求清静, 怕人打扰的心境;让人感到作者的孤独寂寥……

老师:张岱是独自去的吗?

学生:不是, 因为文中写道“舟中人两三粒”, “舟子喃喃曰”这都说明不是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的。

老师:那为什么要用“独”呢?

学生:因为张岱看来, 芸芸众生虽可同行, 却不能为伍, 表现了他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

老师:看来这“独”不是“形独”, 而是“心”独, 作者并非一人出游, 却用“独”字, 是侧重于自己心灵孤独啊!还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字?

“一”文中连用四个一, 前一个是全的意思, 茫茫天地, 上下皆白, 营造了一种空旷、沉寂的意境, 给人一种浑茫难辨的感觉, 而后三个一, 给人一种依稀可辨, 孤迥渺小的感觉。一大一小的对比, 让人体会到身处其中的人内心的孤独感, 渺小感, 无助, 伤感, 惆怅……

老师:一个数词你们也读出了这么丰富的意蕴, 真佩服, 眼光独特啊, 其他小组还有新的发现吗?“痕, 点, 芥, 粒”这几个量词一个比一个小, 写出了视线的移动, 景物的变化, 镜头从小而更小, 直至微乎其微, 让人想象到:茫茫天际中, 一叶小舟在静寂的湖面徐徐向前, 给人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体现了由近及远的写作顺序;一痕一点是舟中所见, 一芥两三粒是心中所想, 一实一虚的变化, 仿佛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忘却了人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得到了宁静和超脱……

老师:你们组眼光更独特, 小小量词也能读出这么多意味, 真是佩服啊!其他组还有新的发现和见解吗?

“与”天与云与山与水浑茫难辨的感觉, 如果没有“与”仿佛事物间有了界限,

老师:鉴赏词语有个很好的方法, 就是替换法, 这组同学用得很好!

“而已”景啊, 人啊, 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 这个罢了, 表现了作者的伤感惆怅油然而生的心理。

老师:虚词也成了传达丰富复杂情感的途径, 张岱用得独到, 你们更是慧眼独具!还有哪些字词值得我们推敲?

(略)

老师总结:通过大家赏析字词, 我仿佛看到了在苍茫与静寂中站立着的孤独的张岱, 现在我们齐读写景的这两句, 读出那种天地茫茫, 读出其中你的感觉!

学生读体会, 老师在黑板上画。

老师:很好, 读出了天地茫茫, 读出了天人合一。大家读的时候, 我简单勾画了一下, 大家看, 上下皆白的背景中, 只有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的特写镜头, 他的文字简练, 自然质朴, 不加修饰, 不用修辞, 你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手法?

学生:白描。 (教师板书)

老师: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的写法如出一辙, 。像这样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手法叫白描。 (媒体资料包给出白描手法相关资料) 张岱正是用这种苍劲大气的手法, 用文字勾勒了西子淡妆的写意画卷, 这种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 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迥绝流俗的审美情趣。白描不光能写景还可以写人记事。 (拓展略)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第二段叙事中哪些字词意蕴丰富呢?

“喜”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客人的惊喜激动, 也让我们感受到张岱的惊喜。

老师:张岱为什么会惊喜激动呢?

学生:茫茫白雪, 人鸟俱绝, 却在此时遇到了志趣相投的人, 是一种得莫逆之交的知己之乐!

老师:可是张岱从自己的角度叙述, 而说见他的客人喜, 这是一种反客为主 (教师板书) 的写法, 它能使叙事富于变化。其他小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见解?

“强” (教师板书) 尽力, 本来不能喝酒, 但此情此景, 却不可不饮, 这尽力一喝, 表现了作者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意;也表现了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惆怅!

老师:有没有不同看法?

学生:勉强。从前文的独往到此处的强饮三大杯而别, 作者冒寒独往, 却匆匆而别, 看来亭中的客人打扰了张岱的清静, 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淡淡的哀愁。

(学生争论)

老师:古诗文中的某个词出现两种解释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且似乎都有道理, 碰到这种模棱两可的难关, 我们就要体会全文的意味加以抉择。同学们只要联系全文, 自圆其说就可以, 就我个人而言, 我倾向于“勉强”与全文作者的孤独吻合。

“痴” (教师板书) 通过舟子之口, 说张岱痴, 可以看出张岱的与众不同;也可以看出舟子对张岱的不理解;还可以与前文中的“独”字照应, 表现张岱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那么, 这个痴字用到张岱身上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看看张岱其人, (媒体资料包给出张岱的相关简介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我们再看看痴的四个义项, (媒体资料包给出痴的四个词典解释: (1) 傻, 愚笨。 (2) 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 (3) 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的人。 (4) 由于某种事物的影响而变傻了的。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难道就没人觉得是呆, 愚笨吗?我就觉得是笨, 谁能帮我找到依据? (学生找到)

老师:大家对此字的参读真是很独到, 我很佩服同学们的细心和敏锐, 我也情不自禁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看这个“痴“字, 病字框, 表明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不同常人呢?下面一知字, 知有晓得, 明了的意思, 也有学问, 知识的意思。张岱从一个仕宦公子到一位抗清义士, 再到一位山中隐士, 他享尽了繁华, 凑够了热闹, 明了了世事变幻, 那一种参透一切的平淡之心本非常人能及, 张岱好山水, 晓音乐, 懂戏曲;经史子集, 天文地理无不涉猎, 著述宏富, 那一种博学思深的境界也非常人能及。所以这个痴字, 正是对张岱最准确的概括, 所谓痴, 正是张岱身上那种非同常人的超逸、清高。正是这清高超逸, 拉开了张岱与常人的距离, 成为他孤独的原因。 (教师板书)

雪妆的西子, 清雅脱俗, 面对她, 张岱暂时忘却了人间的喧嚣和烦恼, 暂得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他在孤独中享受这份静谧, 把自己融入到茫茫宇宙之中。当我们再读《湖心亭看雪》, 我们会发现, 张岱并不遥远, 他正穿越时空隧道, 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25分钟

步骤5:齐读:悟难解真情, 谈一家之言来, 让我们齐读《湖心亭看雪》, 读出那份孤独, 读出那份静谧! (齐读课文)

《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 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慢慢感悟吧!2分钟

篇9:《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及反思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70-1

一、课堂教学实录

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兴致勃勃地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初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

(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说话。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

师:妙!(板书:行痴)

……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老师非常佩服你们。你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点评:巧设情景,让学生过了一把应用文言文的瘾。痕迹不露的引导、巧妙自然的回扣、水到渠成的点睛都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二、教学反思

1.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韵味儿,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灵魂。“读”是主旋律,“读”也成了文言课堂最大的亮点。

篇10:《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如下:

1、成功的地方在于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我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

2、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 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

篇11:《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2、教学设计要科学,有条理。我的教学设计大致是感知内容、理解感情、练习背诵、写作特色的把握————白描手法的运用。显然,练习背诵放在第三个环节很不合适,要么把它放在第一个环节,要么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根据我这堂课可以把它放在最后,因为背诵是常规教学,可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把握。

3、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脱离文本,轻轻点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课后第二题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白描。讲完定义后老师应该结合文本将一下白描在本文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小练笔缓解由于时间紧,只让学生写了,而没有展示,这是一个遗憾,这是一种反馈没能够实现。

4、读书要有目的,目标要明确。这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读书有些盲目,其实,老师让学生做的每一项活动都要有目的性,这样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篇12:《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初中的语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适当的进行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本节课内容的选择上较新颖,组织严密,条理清晰,节奏明快,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在课堂中合作、探究性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得到发挥。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各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整节课中学生兴趣浓烈,积极主动性较高。重点、难点把握较到位,课堂环节设计巧妙,目标达成率较高。

但仔细分析缺点还是很多的。如:课堂上细节讲解还不够,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充分,整个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够高,上课有点放不开。教师示范较少,学生展示空间不够充分。各环节用时把握不够精准,导致后面的重难点讲解不够精细。针对以上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积累经验,改进措施,提高效率,努力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篇13:《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的精灵无数次潜入诗人的梦乡, 给诗人无限遐想, 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让我们同诗人一道去赏雪好吗? (多媒体展示雪的画面, 配有不同诗词、音乐。师生共同朗诵关于雪的诗歌。) 诗人借助纷飞的雪花, 或表达惊喜, 或诉说思念, 或寄托报国无门的哀怨, 那么张岱又借西湖之雪表达什么情感呢? (板书:课题与作者。)

师:从中你了解到张岱的生活状况了吗?他的作品有怎样的特点?

生:前期过着贵公子生活。

生:后期避居浙江剡溪山中。

生:书中缅怀往昔岁月繁华, 追忆前尘往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二、翻译

师:给同学们5至6分钟时间解决两个问题:朗读与翻译。朗读时遇到读不准的字音, 翻译时遇到不能解释的词, 有三种解决途径:小组内互相帮助;求助老师;查阅资料库。前面多媒体里存了一些知识点, 可以自己到前面来查找。然后老师考查大家掌握情况。 (生有的大声朗读, 有的翻译课文, 有的小组合作, 有的查找资料库。气氛活跃, 精力集中。然后分组展示朗读、翻译成果, 师生共同纠错。)

三、朗读品析

师:这是一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文章, 我们赏析课文分两大步, 先找出叙事部分, 再赏析写景的语言。 (板书:叙事、写景、抒情。) 请同学们告诉我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说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生:张岱在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定后独往湖心亭看雪, 偶遇金陵人。

师:很好, 两个分句, 我们分别来体会其中的情感。我请一名同学朗读前一分句的课文内容, 其他同学思考, 从这件事中, 你能体会出张岱的性格及当时的心情吗? (生略显茫然。)

师: (提示) 我们注意赏雪的时间, 天气状况。

生:时间是十二月, 初更以后,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生:冷到“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这样万簌俱寂的隆冬的夜晚, 你在干什么?

生:睡觉。 (笑声。)

师:而文人张岱又去干了什么?

生: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去看雪, 性格独特, 与众不同。

生:初更以后一个人去, 说明他喜欢独来独往, 不随波逐流。

生:有性格, 不同于常人。 (生笑。)

生:这个人遗世独立, 只愿融入自然, 他活在自然和自己的世界中。

师:老师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前文是“独”往湖心亭, 结尾又说:“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后矛盾吗?

生:不矛盾, 他认为舟子看不懂。

生:舟子不是他的知音, 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 反映了文人雅士的清高自傲, 孤芳自赏。

师:再来看时间,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清朝, 而开头时间依然以明朝的崇祯年号记录时间, 为什么?

生:说明他身在清朝, 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对故国有着深深的眷恋。

生:“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鸟鱼都有思恋故旧的情感, 何况张岱呢?

师:我们试着齐背第一段叙事部分, 要读出作者的复杂情感。 (师生齐背。) 同学朗读第二段, 品味张岱心情前后有何变化?

生:赏雪中最初是意外的惊喜, 酒逢知己千杯少, 所以才“强饮三大白”。

生:客“见余大喜”, 反写我之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感叹发之于客, 而实为作者心声。 (惊喜。)

生:湖上知己, 后会无期, 最后又演变成淡淡忧伤。 (忧伤。)

师:“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问姓名, 答地点是何道理?

生:金陵即现在的南京, 是明朝前期的国都。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寄托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

师:看来作者无论写赏雪还是写湖上巧遇, 各种复杂感情中最念念不忘的是对故国的思念。叙事处处有情。 (板书:故国之思。)

师:怀有深深的故国之思的张岱赏到的雪景是怎样的?把有关雪的描写找出来。

生: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这段景物描写, 语言简练朴素, 不加修饰, 也不精雕细刻, 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 大家知道是一种什么写法吗?

生:白描。

师:我们学过的文章有运用这种方法的吗?

生:《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课的开头:“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简洁的语言、朴实的描写勾勒出当时的环境。

生:还有王维的《使至塞上》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 一望无际的大漠上, 纵的是烟, 横的是河, 圆的是落日, 寥寥几笔, 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师:文中哪个句子是对西湖雪景的总体描绘, 哪个句子是特定镜头?

生:总体描绘是“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生:特写镜头是“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请一名同学慢背这段文字, 其他同学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这幅画面, 可用一个词, 也可用一句或一段话说说这幅画的特点。

生:白茫茫一片。

生:天地茫茫, 阔大辽远。

生:有点梦幻, 有点朦胧。

师: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凄清, 冷寂, 无奈。

生:很淡雅。

生:茫然, 有些漂泊无依的感觉。

生:我若将特写部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中的量词换成“一道, 一座, 一艘, 两三个”有什么不同?

生:原来的量词让人觉得渺小。

生: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

师:为什么觉得小, 特写部分的景物是在什么背景下如此渺小的?

生:是在寂寥, 空旷的大背景中让人觉得小的。

生:折射出作者在大自然中, 在社会中觉得渺小。

生:联系当时作者的处境, 他没有“家”, 心没有归属感, 内心漂泊无依。

生:透露出几分无能为力, 无奈。

生:复国无望, 于是他消极避世。 (板书:消极避世。)

四、拓展延伸

师:这种情况下张岱选择了逃避, 避居浙江剡溪山中, 你赞同他这种做法吗?应该怎么做? (生齐声说不赞同。)

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从我做起。我们也有义务、有责任, 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社会做贡献。

生:我们肩负着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遇到问题不应回避, 应勇于担当。 (板书:责任担当。)

生:最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特别有感触:“你所站立的地方, 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 中国就怎么样。你拥有光明, 中国不再黑暗!”套用这句话, 送给你们:“我们所站立的地方, 就是我们的三中。我们怎么样, 三中就怎么样, 我们团结、协作、努力、奋进, 三中一片光明。” (生鼓掌。)

师:这篇山水小品, 有人物, 有对话, 叙事, 写景, 抒情融于一炉, 可谓“情在景中, 景在情中”,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让“叙事有情, 景中含情”。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篇文章。

师: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 景以情存, 那么我们回家来做一个片段练习。为下面两种心情分别配一段景物描写:考试不理想心情沮丧;受到老师表扬感到快乐。

篇14:《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课文,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他孤高自赏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江杭州被称作“人间天堂”,那里的西湖自古以来就令无数的文人墨客情有独钟、魂牵梦萦,并为它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句。我们先来欣赏两首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屏幕显示)。西湖很美,是吧?但有人说:西湖的雪景才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就跟随张岱去领略一番湖心亭的雪景。(板书课题:湖心亭看雪 张岱)

(二)简介作者

1.师:你了解张岱吗?哪里告诉你了?(肯定学生预习时能注意到课下注释)(屏幕显示;勾画要点。由“明亡后不仕”引出他的“故国之思”。)

2.作者在两部作品的题目中反复用到了哪个字?(“梦”)(用多媒体显示两首有关西湖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古诗,让他们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屏幕显示全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尽量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让其他学生听后给予指正,师引导明确。)

2.强调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屏幕显示)崇祯、桡、毳衣、雾凇沆砀、芥、毡、焉得、强饮、痴(强调后师范读课文)。

3.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精彩赏析

1.引导学生从文中分别找出表现“隆冬”“雪夜”“独往”的句子。(强调:“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联想到哪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者写作角度的区别:前者从听觉来写,后者从视觉来写。)

2.也许,张岱早已料到,此时的西湖肯定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他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雾凇……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奇景。咱们也来好好欣赏欣赏吧。作者极言宇宙之大,又极言人之渺小,请想象一下,此时此地的他会有怎样的感觉?(孤寂落寞 到这儿字里行间已有淡淡的哀愁流露出来)(板书:孤寂落寞);

3.张岱没料到,今晚还会有一次巧遇来暂时缓解他的孤寂落寞。(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本段的朗读(结合“大喜”“喃喃”具体指导“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两句话的朗读。)

(2)前一句是早在亭上的人说的,他们“大喜”,“我”也喜吗?根据何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尽力,不能喝而尽力喝。是啊,天涯遇知音,怎能不喝?酒逢知己千杯少,怎能不尽力而为……?可见,他的心情也是“喜”的。自己的“喜”不直说,却说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喜”,有技巧!

4.理解到这儿,我们已迈进了张岱的精神世界。接下来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1)(屏幕显示:关于张岱的资料——明亡前的与明亡后的。)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西湖的爱。

(2)结合资料了解张岱对故国的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语句。

a.“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明朝皇帝的年号,而本文写于明亡后清朝时。实际上,张岱在作品中凡是写到昔日游玩的内容时,大多标明朝纪年,以此表示不忘故国。)

b.引导学生从文中看似前后矛盾的句子中去探寻他的故国之思:理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另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师:如果张岱没有隆重冬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就不会欣赏到奇绝妙绝、令他痴迷不已的雪景,就不会流露出他那超凡脱俗的雅趣,更不会有一次喜出望外的巧遇,我们也就无缘知道他酒后才问友人姓氏的痴言,而所有这些“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巧妙含蓄地抒发他那腔与日俱增的爱国痴情、表达那颗永不变更的痴心!所以,文中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情!我们再来看看张岱的作品、好好了解一下他这个人。最后作业包括: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屏幕显示:关于张岱与《陶庵梦忆》)

师:现在让我们当一回张岱,满怀着对西湖的爱、对故国的哀来饱含深情地朗读一遍课文。(齐读课文)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西湖”与描写“冬雪”的诗歌。

2.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作者简介:邱少玲,女,1978年生,汉族,山东诸城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吉林省安图县新合乡中心学校。任教学科:初中语文、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上一篇:我有我的幸福下一篇:读书之乐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