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美的姿态

2024-04-12

生命最美的姿态(通用14篇)

篇1:生命最美的姿态

我有恐高症,以前总是很胆小,不敢站到高的地方,但是这次我没有。

有一次,我们班去爬山。来到山脚时,我看看抖动的碎石和那不平稳的沙子,马上进入了绝望的状态。天啊!这么陡峭的山路,万一掉下去怎么办?我在心里暗暗叫苦。头上直冒冷汗,寸步不移,但看到同学们都已义无反顾地往上爬了,我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我小心地挪移着我颤抖的脚步。我感受我的心正和地下的沙石一起颤抖。“哗”的一声,我后面的沙子沉下去了,好一会才发出沙沙的回声,老师看着脸色苍白的我,拍拍我的头给我鼓劲:“别怕!慢点走。”我慢慢地抬起沉重的腿往前缓缓移动,又徐徐踩下,又有几块碎时掉落下来。“啊……”我大叫。一路上,我拖着颤抖的腿艰难地前行。沙石还在掉落,似乎在和我的勇气赛跑。走着走着我突然停下,因为在前面迎接我的是一条深深的水沟。水沟虽然不算太宽,但是却很深,对于有恐高症的我来说,还是很害怕的。我皱着眉头,伸长了脖子看了一眼,马上转过身来,紧紧地抱着老师,不肯松手。老师轻轻拉开我那紧紧抱着她的手,微笑着鼓励我:“跳过去!你能行的!”

我一惊!跳?老师不会在开玩笑吧。“勇敢点,你可以做到!”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继续鼓励我。我犹豫了:跳还是不跳呢?跳吧,万一掉下去怎么办?不跳吧,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多丢脸啊!这时,我的好朋友许梓熙站在水沟边,双手摆动几下,双脚跃起,“蹭”的一下就跳过去了。许梓熙朝我招招手,认真地分析:“我们的腿差不多长,我能跳过来,你也可以的。”是呀!许梓熙能跳过去,我应该可以的。我默默地为自己加油:“你可以的,一定能跳过去。”

我模仿着许梓熙的样子,先下蹲,用力地摆手,拼命朝前跃起,然后落地。我慢慢睁开眼睛,回过头一看,我正安然无恙地站在水沟的另一边。啊!我居然跳了过去!我终于克服了恐惧,战胜了自己。旁边的小树摇了摇身子,像是在向我祝贺。一阵风吹过,我感觉浑身舒爽。

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竖起大拇指:“曦曦,你成功了!”

对的,我成功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我欣喜若狂,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有人说:“生命的最美姿态,就是见证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一次,我战胜了自己,我再次感受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篇2:生命最美的姿态

生活中也有像胡杨树一样不屈不挠、奋斗不止,活出了生命最美姿态的人。

“咚咚咚......”随着一连串震撼人心的鼓声响起,电视画面中出现了一位舞者,她跪在鼓面上奋力挥舞着手上的红色飘带。突然,她放下双手,缓缓撑起了双腿——令人震惊的一幕展现在我的眼前——那是一双残缺的腿。舞者的名字叫廖智,她曾经是位舞蹈老师,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然而,谁又能想到,仅仅过去几个月,她又“站”在了热爱的舞台上。我这才意识到,原来那鼓声,是来自生命的呐喊;那舞蹈,真正展现了生命最美的姿态。

失去双腿对于每一个舞者来说一定是人生中最致命的打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她极为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也绝不放弃自己钟爱的舞蹈事业。接受截肢手术后,她更加艰苦地训练,截肢处磨出血泡,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她不放弃;她练习得那么专注,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汗水,她不放弃。就这样,她终于完成了《鼓舞》的表演。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肉体是否完整,而在于它体现的精神。残缺的身体也能活出最美的姿态。她,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生命的最美姿态。

生命的意义,也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广度。有个叫任海龙的小男孩,4岁时就被查出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种病无法治愈。因为担心他无法承受这个打击,父母一直极力隐瞒,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还是得知了这个消息。然而,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他仍然乐观坚强地过好每一天,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死后捐献角膜等器官。要知道,此时的他,还只是个14岁的孩子。他说:“我觉得活着一定要有意义,要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样即使你不在了,人家依旧会记住你的。”

四年后,他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捐献的角膜让两个人重见光明,他的器官在别人身上得以延续。这位少年的乐观、坚强、善良就是生命最美的姿态,永远不会被人忘记。

篇3:生命最美的姿态

生态写作是我们生态教育中的一个子系统, 要想明白生态写作这个子系统, 必须从生态教育说起。为了节省文字, 请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生态教育标识 (图1) 。

这个标识有不同视角的解读:

其一, 大圆象征宇宙, 小圆象征地球, 中间红黄蓝三条鱼, 既可以象征“三光”———日月星, 也可以象征“三才”———天地人, 中间的甲骨文“生”, 表达生命、生活、生长的意思。整个图形的寓意是:生态教育必须是在宇宙整体观之下的生命成长的教育, 生命的成长既离不开地球, 也离不开日月星辰, 是地球上的生命, 更是宇宙中的生命。

其二, 生态教育是一个系统而整体的教育, 生态教育姓“生”。它由红黄蓝 (分别代表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成教育) 、中间绿色 (代表以生为本、向生而生的生态思想) 以及象征纯洁、朴素、低碳的白色共同组成柔和协调、多维丰富、圆融互摄而又五彩缤纷的生态世界。

其三, 生态教育还是一个与各种教育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教育。中间是学校教育, 这是基础教育;外边的红黄蓝分别可指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诸教育合力, 方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 学校教育有一个总目标———“造成健全的公民”, 这更是整个教育的目标。

其四, 生态教育更是一个由全人教育、全纳教育和全息教育共同构成的立体式教育, 它向着生命的成长, 为了人生的美好。

虽然, 对这个标识还可以有更多的解读, 但是, 我相信, 大家肯定能够从中捕捉到我们所践行的生态教育的基本要义:生态教育, 是让每一个生命更好地生长、更好地生活的教育;生态教育, 是立体、综合、多维、丰富、自然、共生的教育;生态教育, 是动态的、联系的、变化的, 朝着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由、独立、健全、高尚发展的教育。生态教育应该是菜单式运作, 为生命个体提供尽可能多元的、丰富的课程资源, 引导他们做自主、自由而又切合自身诉求和需求的选择;生态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 是一个能够兼容并蓄而又能够不断整合、优化的系统, 是起始共存、发展共长、升华共美的渐臻佳境的教育, 是向着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方向的高品质的教育。

顺着这样的逻辑推演下去, 写作教学, 只是学科教育中的一个分支。从生态和全息的视野看, 它虽是一个微小的部分, 但肯定而且必须体现整体的本质属性。于是,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写作和教师的写作教学也必须指向生命的健康成长, 而不只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这样看来, 传统写作或写作教学几乎是以写好一篇篇作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写作, 这样的写作或写作教学既不能体现“文如其人”的写作价值判断, 更不符合生态写作之要义。生态写作是生命成长这一人生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写作活动的发生、发展正是生命发育和儿童生活的必然过程和内在诉求, 写作活动的最后呈现正是生命成长过程中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人生最美的姿态。生态写作, 必须跳出写作学科的范畴, 必须进入生命、生活、生长的方面。

二、生态写作静态示意图

图2是生态写作教学的课程体系, 是静态系统。它从认识写作、写作学习和写作教学的本质开始, 从原点上做出理性的思考, 并以这一思考经常提醒或敲打我们的写作教学设想、行动和思维。这对写作教学落实“以生为本, 向生而生”的生态教育理念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于认识写作的学习性、实践性、创造性、转化性和生命性也是非常有益的。

这一系统的主体部分从写作能力、技巧、文体、题型、思维和考场几大维度出发, 试图从不同的侧面或者说不同的路径向着写作教学进发, 既尊重写作的综合性、复杂性, 又能通过多种方向, 形成全方位的写作课程体系。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直到目前, 我们先后进行过多个写作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也曾编写过各种各样的写作资料, 往大里说, 也就是我们的写作教材或写作案例, 比如《开放型作文教育写作教程》《漫画作文》《走进议论文写作世界》《话题作文大视野》等, 其中, 有的侧重写作的内容, 有的侧重写作的技法, 有的侧重文体训练, 有的集中在题型研究, 虽然每一种写作教材的编写都有其重要作用和教学意义, 但是, 还是没有体现出写作能力提升的综合性、整体性、个性化等本质特点。集30 多年的研究, 近年来, 我应邀开始编写最新的中学生写作教程, 即被视为生态写作课程系列的两本书———《蔡明老师教你写作文》。第一本已经出版, 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支持。第二本正在编写之中, 即将出版。整个编写正是按照图2 的诸篇进行架构的, 并力求将这张示意图中的主要方面呈现出来。我们更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时, 不是停留在传统的题目、题型这一维度, 而是从多维度着手, 通过有章法且全方位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提升自身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生态性。

三、生态写作三级体系简化示意图

在图3 中, 生态写作为第一层级, 自由写作和规范写作为第二层级, 将二级指标细化后的项目为第三层级。

写作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 传统简单化的写作教学是很难解决写作难这个老问题的, 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 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素养, 特别是其生命品质和思维水准。但基础教育中, 作文教学真正能用得上的课时相对来说非常少, 无法实施系统化的全面训练。为解决这个矛盾, 生态写作实践者进行了多版本的实践尝试, 力求能落实、少用时、有效益。于是, 在自主写作、自由写作和创造性写作三者中, 我们主要抓自由写作, 并将自主与创造渗透其中;在各个作文活动中, 又集中抓好规范写作。仅就规范写作而言, 需要抓住的方面也是相当多的, 但我们通过实践, 认为主要应当抓住四个方面:一是文体, 二是题型, 三是基本写作能力, 四是考场写作训练。这是针对教学实际和中、高考实际所做出的最简约的选择处理, 因此, 我们称之为“简化”版。说到底, 也就是实际教学的操作版。

这里有必要和大家重点谈一谈关于自由写作的四个方面:一是“天天日记”, 它着眼于“在日记中成长”, 通过引导学生用日记留住似水年华,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自己与他人、勤积累勤思考的好习惯;二是堂堂课三分钟演讲, 即在每一节语文课的开始阶段, 安排一位学生进行演讲, 这样坚持三年, 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口才, 而且有利于他们下笔成文, 同时, 演讲之于学生的体态语言、心理素质、个性品质、自我展示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意义更不一般, 因此, 要将演讲当作课程来做, 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建设, 不可无序而为;三是辩论会与读书报告会,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写作活动与青春成长活动, 前者重在提升思维品质, 后者重在扩大阅读量, 提升阅读的广度、厚度, 为写作寻找样本、积累素材, 促使生命成长不断地拔节;四是编写作文小报、个人作品集, 参加各类作文比赛, 经常向报刊投稿, 经常在网络上写写心情文字等一系列自由写作活动, 其真正意义在于使得学生因为喜欢而乐意写作, 又因为写作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生态作文教学系统流程图

如果说图3 更多的是着眼于初中或高中三年, 或至少是一个学年来考虑和落实生态写作, 那么, 图4 则是主要着眼于每一次生态写作教学训练而言:

这张图既表现了每一次作文写作教与学的生态系统, 也表达了课前、课中和课后, 即生命与生活、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复杂关系。这张图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 每一次写作训练的作用与意义都很大, 我们的写作教学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生活能力与阅读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生活的需要而写作, 因为对生活的热爱而观察而表达, 这就是健康的写作之道。写作很难一写便佳, 它需要修改打磨, 更需要由课堂写作衍生出诸多的自由练笔, 这既是写作活动的自然拓展与延伸, 也是写好作文的保证。它指向为生命为生活而写作的良好习惯, 指向个体思维品质的不断提高, 是生命个体的成长诉求。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写作从教学意义上说, 应该是重点与核心, 通过写作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考量的是教师的组织实施能力与引导调控的智慧, 落实的不只是写好每一篇具体的作文, 更是对过程、方法、技法、能力、思维诸目标的多元建构。而在学生自主写作的基础上, 教师要发动学生互相批改或反批改, 针对问题进行二次写作, 从而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的目的。此外, 教师还要坚持与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 充分用好学生的写作资源, 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我们希望每一次写作训练都能成为对学生生命成长和精神发育的一次唤醒、一次推动、一次升华;让每一次写作都能成为每一个生命的最真实也是最动人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张蕾, 林雨风主编.中国语文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丁帆主编.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3]蔡明.生态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11) .

[4]蔡明.像叶圣陶那样教语文---生态语文课堂的缘起与描述[J].语文学习, 2013 (10) .

篇4:站立,才是最美的生命姿态

不用搀扶

北京 敬一丹

10月23日晚,我走进人民大会堂时,对帕尔曼还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世界杰出的小提琴家,将与世界杰出的指挥家梅塔和世界杰出的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我对音乐完全是外行,我只是想看到三个世界杰出合在一起是怎样的一种景观。

当帕尔曼出现时,我怦然心动。他拄着双拐,从容自信又有点艰难地走上了台。拐杖加上小提琴——这就是帕尔曼的独特形象吗?从他出现的那一刻起 ,我的眼睛就像被磁铁吸引,再也没有离开过他。

济济万人的大会堂如此安静,我还是第一次经历。只有琴声,只有帕尔曼那无与伦比的琴声。

最让我意外而感动的是帕尔曼站起来的那一刻。一曲终了,他用手杖支撑着自己试图站起来。

起来——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来——又没有成功;

又试了一次——又失败了;

帕尔曼笑了笑,平静谦和,甚至带一点儿歉意。他的同伴,他的观众热切地望着他,大会堂里静极了。他又试了第四次,这一次他终于站了起来! 全场寂静着,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

乐队的百双眼睛,大会堂的万双眼睛,电视机前的几亿双眼睛,都注视着帕尔曼站起来的过程:他不用搀扶。

这位音乐家的动人之处、杰出之处,不仅在他的琴声里,更在他的人格力量上。人们为他的琴声鼓掌,也为他的“不用搀扶”鼓掌。

面对着帕尔曼,我似乎不能不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曾多么频繁地使用“扶”这个字啊!扶持、扶助、扶危;扶持高雅艺术,扶助弱者,扶持贫困地区经济……一个“扶”字,关系着搀扶者和被搀扶者。

搀扶固然能体现搀扶者的良知和爱心。但不用搀扶,何尝不是在体现着被搀扶者的自尊、自信、自强呢?人们伸出手去搀扶时,是出于同情;而面对着不用搀扶者,唤起的是尊敬。

与不用搀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期望被搀扶,请求被搀扶,等待被搀扶,这是多么不同的心理状态和人生态度啊!漫漫岁月里,我也会遇到需要被搀扶一下的时候,但愿那时,帕尔曼会给我力量,使我有勇气说:不用搀扶。

帕尔曼走了,他留下的不仅仅是那冬日里的琴声。为这个,让我这个不懂音乐的人对音乐大师说:谢谢你!

【细品慢赏】

这是一篇启人心智的随感。所谓“随”,指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之。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如同火花闪动,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所谓“感”,是有感而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心中放纵奔流,非得一泻为快不可。

这篇随感采用逐层深入的形式,先娓娓叙述事例,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在叙事的基础上,顺势而下,提出自己的感点,进入道理上的阐述,具体而生动。

事例的叙述上有两大亮点。文章开篇,先抑后扬。作者起笔就告诉我们,“我”对帕尔曼“知之甚少”,而且,“我对音乐完全是外行”,可随着事情的发展,“我”的情感渐次推进:当看到他的独特形象时,“我”不禁“怦然心动”,“眼睛就像被磁铁吸引,再也没有离开过他”;当看到他经过四次努力后,终于站起来的那一刻,“我”心中不仅是“意外”,更多的是“感动”。情感在作者心中层层堆积、发酵,到结尾处更化作最诚挚的“谢谢你”送给了这位几小时之前还“知之甚少”的音乐大师。文章也在情感的最高潮处戛然而止。抑扬交错中,作者对帕尔曼的敬仰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饱满欲滴。

叙述部分的另一大亮点是描写帕尔曼试图站起来的三个句子。“起来——跌坐在椅子上;再起来——又没有成功;又试了一次——又失败了”。作者并未对帕尔曼站立的动作精雕细刻,反而用墨极其俭省,仅仅陈述了他的行动和行动结果,为什么呢?齐白石画的虾图,大家都很熟悉了吧,画中仅仅几只小虾而已,没有一丝水,却能让人感到满幅皆水。画家在画纸上留下空白,也给赏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作者正是借用这种艺术手法,将这三个句子单独成段,留下更多空白。让我们去遐想,去品思。这真是“此处无言胜有言”啊!

阐述道理,作者采用了对比法,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和人生态度放在一起来比较:一种是“期望被搀扶,请求被搀扶,等待被搀扶”,一种是最需要搀扶的残疾人却拒绝了搀扶。对比中,不仅两方面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作者的褒贬之情也越发强烈浓重了。

【思考与练习】

一、选词填空。

扶助 扶持 扶植

1.这项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 )。

2.( )老弱病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汪精卫是得到日本人( )的大汉奸,他的死轻于鸿毛,罪有应得。

二、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尝试着写一篇短小的随感。

篇5:生命最美的姿态

十年的常规教学,让我在领导的信任,同伴的搀扶,教学的磨砺中,逐渐走向成熟。我深知自己的愚钝,唯有勤奋努力才能补拙。刚入职时,曾担任两班的数学课兼全校的英语课,工作量繁重,鲜有培训机会,平时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挤时间听课,学习他人授课技巧外,读书读报也悄然走近了日常生活。

作为数学教师,我觉得不仅要读自己喜欢的书,更要读与学科相关的教育类书籍,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也许是自己的能量场不够大,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出有关小学数学的专业书籍,于是便开始看与年级匹配的《教师教学用书》,里面的教学建议和设计意图能指导我的教学;后来,听宋校长推荐,我有幸借阅董文华老师的《让小学生恋上数学》,让我感知精彩的数学课堂也会能将教材解析,课堂实例,课后连接以及数学日记有效整合在数学的四大领域之中,而她不仅尊重学生思考,而且鼓励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将抽象的数学与有趣的生活密切联系;后来,又读《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体味到知识储备和技能修炼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容;读王跃老师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深切感受到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教师只有结合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有效预设课堂、反思教学,才是教师进行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从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到的“抛秧”让我顿悟:教学如同插秧绝非教师包办越多越好,教师在教学中是学习的组织、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提升学生们的发展空间,有效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管理、学会思考和学习,于是我在本班将尝试展开小组合作,把学生作为教育的资源,发动“兵教兵”的学生资源,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使得我的教学成绩逐步提升。

虽然很早就参加了教育教学工作,但真正进行教师专业性成长是从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在这里不仅听到许多著名讲师的专业课程,还可以通过发帖,写随笔等多种活动和坊主及专家进行互动,尤其是在名师授课中,我第一次在屏幕上观看全国著名讲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估算》一课,在情不自禁地连看了三遍后,深深被老师睿智的授课流程、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和蔼可亲的教态所吸引:原来平淡无奇的数学课也可以像吴老师那样上得异彩纷呈?!第一次“站在巨人的肩上”审视课堂,开始对课堂细节进行揣摩,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更与自己对话,并尝试寻找课堂背后的理论支撑,获得数学灵感和数学教育的力量。

国培培训结束了,我还得到了一份值得留念的礼物“优秀学员”,带着这份小小的惊喜我渴望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进修学校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中,由邓老师的引荐,我有幸和向阳小学的朱玉霞老师同台授课,通过授课,让我体会到了走出去交流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从此,我比以前更加认真地备课并对每节课进行课后反思,有幸以骨干教师的身份参加了县培训股和进修学校主办的寒假磨课培训班,进行一课三磨,磨出精品课的培训活动,并做恳切的评课,同年又以“磨课组长”的身份参加县组织的磨课辐射班,并带领组员就同一课题各抒己见,进行同课异构,通过研讨记录和组内磨课形成共案,我们每天都忙碌于自我提升,合作探究,归纳提升之中,针对教学细节,大到教学提纲的编排,小到单个词语的斟酌,都要精心拿捏、把握分寸,有时为了一处轻微的改动,成员间便展开激烈的争论,让我深切体验到了被打磨的滋味,也是我明白了一个人的教学水平是有限的,只有融入研修的团体,教学才更高效,既提升了驾驶专业成长的职业幸福指数,又让教师生命力呈现更美的姿态!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我要更好地定位自己,努力跟随智者的脚步,幸福地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让教师生命力呈现最美姿态!

篇6:最美的姿态作文高二

我喜欢看水流时的样子,水纹一波一波的荡漾开,一直荡漾到无穷无尽。那种灵动的姿态好美。

我也喜欢看猎豹奔跑时的样子。灰尘一浪一浪的扬起,一直扬到下落。那种急速的姿态好美……

我见过最具动态美的姿态是杨丽萍跳的《雀之恋》。那只美丽的孔雀时而高傲的抖抖羽毛,时而调皮的和同伴玩耍,又忽然之间安静了下来。摄影灯在那一刻也停止了色彩的变幻,透过摄影灯的光线,我看到了她纤长的睫毛,柔软的肢体,以及因为刚才剧烈的舞蹈而有些急促的呼吸节奏。那只舞动过的孔雀,给人们最活跃、最美的姿态。

我见过最具静态美的姿态应该是郭敬明45度仰望天空的样子。洒洒扬扬的阳光下有一个年轻帅气透着忧郁气息的男子,他有着一张漫画里男主角般唯美的脸,纯净的眸子被阳光照射着眯了起来,消瘦的身体上套着一件纯洁的白衬衣,此时,他正微笑着45度仰望天空。我不知道他仰望是在想什么,只是看着他的样子,就感觉自己释怀好久:“你不用去辩解什么,你存在的方式就是你打击他们最有力的武器。”用这句话作为照片的插文在适合不过了。那个有浓浓文艺气息的男子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有最美的姿态。

我没去过杭州,自然也没有看过西湖,不能亲身体验那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感。但透过自己搜集到的“西子图”我可以隐约感受到一种朦胧美。下着濛濛细雨,西湖置身于一个湿润的空间,湖水恰时恰的荡起涟漪,湖边的柳枝有意无意地舞着腰肢。这雨后如此醉人的姿态,也许只有西湖才有的吧。

篇7:微笑是最美的姿态作文

刚出楼门,一股寒风扑面而来,毫不客气地直钻进我的衣袖口里,好冷啊!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用力将衣服裹紧,不给风留一点袭击我的机会。

我一边在心里暗暗抱怨老师,这么老冷的天带我们出来挨冻,一边随着队伍,跟在老师后面顺着长廊向前走去,一路上看到的是一棵又一棵光秃秃的树,它们的叶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光秃秃的枝干完全没了往日的气色,像一个生命将尽的老人,在风雨的折磨下苦苦支撑。

走出长廊,来到西边的小路上。顺着老师指示的方向,远远看去,一朵花闯入我的眼帘。“咦,大冬天的,哪来的花?"我颇为奇怪。

那朵花是粉色的,花瓣向外延伸,像一只迫不及待地想要飞向远方的蝴蝶。走近看,它的花蕊是金黄色的,在这样寒冷的风里,它用花心处那一团如火般温暖的色彩,给自己给看到它的人带来无声的暖意。这花,开得可真够热烈的啊!这一簇与这寒冷冬天极不匹配的花,一刹那吗,让我深深震撼和陶醉!

我不由自主地想靠它更近一些,却被一阵寒唤醒,那风像刀片一样划着我的皮肤,吹得我猝不及防。可花呢?依旧挺立在花坛中,不改原来的姿态,一波又一波冷风吹来,它依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我停下脚步,愣在那里,完全忘记了风的凛冽和天气的寒冷。

我忽然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带我们来看这些寒风中依然绽放的花呢?是要我们像那几朵花那样呢,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低头,要勇于直面困难,并且要用最美的姿态。

篇8:生命最美的姿态

在陶本一老师和曹建召老师的《全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中发现, 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 充斥当代生活的电视、因特网等媒体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取向, 读图已作为一种普适性快餐文化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在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阅读调查中发现, 读“影视版”、“读连环画”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因此加强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 努力提高阅读质量, 势在必行。

一、课外阅读, 需要快乐的理由

“阅读 , 是一种最佳的精神体操 , 拥有它 , 生命富足 , 永不倦怠。” (秦文君)

“书犹药也, 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 生活里没有书籍 , 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可以怡情, 可以博彩, 可以长才。”

……

阅读之于人的意义, 先贤多有精辟的论述。可是学生平时忙于应付数理化, 一心只读教科书, 对于课外阅读的意义, 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老师应不遗余力地反复宣讲, 阅读能让我们传承真、善、美, 摈弃假、恶、丑;能让我们借别人的眼睛延伸我们的视线, 获取信息和知识, 拓宽视野;能让我们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能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美丽, 让我们能战胜困难和挫折, 让我们鼓起生活的风帆, 让我们挺起自尊自爱的脊梁。读书能让我们变得美丽而富有, 从内心深处激发对书籍的渴望和喜爱, 产生内驱力。

二、课外阅读, 需要阅读的榜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丰富着, 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 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以书为友的楷模。不爱读书的教师是不可能有一群以书为友的学生的爱读书的教师, 课堂上才能口吐珠玉, 游刃有余, 讲起课来左右逢源, 妙趣横生, 使学生如饮甘霖, 回味无穷。将所读之书或某些新词恰当地融入平常的谈吐中, 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 使他们意识到教师的语言在不断更新、发展, 从而意识到阅读是每个人的发展所需。教师的榜样可以直接使学生阅读的内驱力转化为阅读的兴趣, 不会再抱怨没有时间, 因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去挤总会有的。

学生的阅读, 不只是在学校, 更多的是在家里。因此, 除了教师要给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 父母尤其要为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读课外书不是不务正业, 应在家中选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或角落, 放置一张书桌, 准备一个书架, 腾出一个书吧似的空间, 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亲子阅读、亲子共读、亲子比读的书香家庭, 一定会让孩子由衷地热爱阅读, 受益终生。

三、课外阅读, 需要质的规范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学生由于缺乏辨识能力, 没有正确的引导, 很容易陷入一种阅读黑洞———虽然在不知疲倦地读, 但最终知识视野得不到拓宽, 人生境界得不到升华, 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 这样的阅读不仅徒费光阴, 而且戕害心灵。目前学生中流行的漫画、言情、武侠、魔幻等快餐和消遣读物,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学生的阅读胃口。他们更愿意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和心理愉悦, 而不愿意接受阅读所引发的思维碰撞和问题探究。这种阅读, 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游戏和娱乐,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读写能力的提高并没有益处。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读书内容的引导, 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文质兼美的佳作。读经典名著, 通过与古今中外的大师对话, 寻找生活的榜样, 得到心灵的慰藉;读名人传记、伟人故事, 体会伟大的人格、有价值的人生;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兴趣, 选择适合他们的当代青少年读物; 教师还要根据课堂内容推荐相关读物, 进行课内延伸式课外阅读。如课文上节选的课文, 可推荐全文给学生阅读;学习某一名家的某一篇作品时, 可以推荐与之相关的这位作家的另一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阅读。阅读如进食, 应注意营养搭配, 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 品种和类型可以广泛, 使学生能广采博收, 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四、课外阅读, 需要方法的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 教师不可轻视阅读指导,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 或只看热闹, 或纯为猎奇, 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

1.精 读 和泛读相结合。

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 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内容, 取精提要, 捕捉关键信息;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要静心细读, 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谋篇布局, 欣赏佳词妙句, 如品茗一样, 讲究细嚼慢咽, 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2.不动笔墨不读书。

指导简单的批注方法, 是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助力器。哲学家培根曾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 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面对这些珍贵的货物, 我们更应注意吸收。教之以方法, 则会事半功倍。如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 可以勾画一下;对于文辞优美的句子, 采用“赏析法”, 对作者所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效果, 作个性化的赏析;对于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文段, 采用感悟法, 批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对于晦涩的词句, 可采用“质疑法”, 在相应的句子旁画个“? ”……帮助学生树立“读书需动笔, 无笔不读书”的理念, 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3.读与 思 有效 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除了在批注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积极思考, 以求理解, 还要在读过程中对同类作品或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映衬对比。如读席慕容的《燕子》, 可联系高尔基的《海燕》分析比较异同;又如对于诗歌, 更可以采用比照法, 读到《满江红》里诗人的壮志豪情, 要能联想到他的其他诗词或其他诗人体现此情的诗词, 这样的联类比照, 不仅可扩大阅读量, 拓宽视野, 还会对作者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阅读时的思考是要学会欣赏鉴别, 如阅读《水浒传》, 我们就不能回避梁山好汉们杀人的事情, 特别是武松、李逵、鲁达等人, 他们藐视法律, 任意杀人, 毫不手软, 小说对此是以欣赏的态度赞颂的。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思考一下这些好汉们的行为, 如果现在遇到和他们类似的情况, 应该怎样做。此外, 再好的文章也总有不完美的地方, 我们应在阅读时用审视挑剔的目光发现问题, 挑战文章, 挑战作者, 构建阅读观点。

4.勤 做 摘 抄 , 熟 读 成 诵 。

除了阅读时要做相应的批注方式外, 阅读后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领略作品中的美。如写读书笔记, 续写故事, 摘录优美文句和段落, 等等。特别是摘抄背诵的问题, 学生如果看完书后不能记住一些东西, 那么这样的阅读往往不能产生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中的诗书从何而来 ? 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的辩才, 博古通今、才高八斗的智慧, 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气质从何而来? 从朗读背诵中来。著名作家巴金, 十二岁时就能背《古文观止》;钱钟书先生曾背诵大量的古代文学名著;朗读背诵是一个人才能、智慧、品格养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名家名篇, 语言规范, 用词准确, 朗读背诵, 可以培养语感, 提高说话和作文的能力, 同时, 背诵对于加深理解又有着独特而奇妙的作用。因此, 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卡片及时积累记忆一些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 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

五、课外阅读, 需要智慧的检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及自我控制能力是不尽如人意的, 即使他们明了课外阅读的意义、任务、方法, 如不加督促, 还是会出现“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 通过谈话检查等方式, 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进度及所读内容。同时可通过课堂进行调控, 如对摘抄质量加以评价, 举行美文诵读比赛, 对在写作中引用摘抄精当者加以表扬……此外, 还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 采取多样的方式活动, 使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 如举行读书故事会人物评论会、读书辩论赛等, 既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内如果能够成为学生获得课外阅读成功的地方, 就会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课外阅读, 用形象的语言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供以航海的帆, 又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于课内阅读, 是知识的互补、能力的互补和作用的互补。它能在学生的面前展现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 能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让学生慢慢走近、感受, 嗅到鲜花的芬芳看到希望的繁星。阅读是学生最美的姿态。

摘要:阅读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体验, 课外阅读, 是课堂学习无法替代的。但课外阅读现状堪忧。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 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措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

篇9:最美的爱情姿态

那天,他又去捡废品,碰到了她。夏日大热的天,毒辣辣的太阳烤人,她蔫巴巴地歪在一个墙角,头发蓬乱,赤着脚,胳膊和腿上布满了蚊虫叮咬的疙瘩。一群孩子拿着脏兮兮的馍块往她身上扔,嘻嘻哈哈地喊着“疯子疯子”。

他觉得她可怜,就走过去,吆喝着驱散孩子们,打开背包,把瓶子里的水给她喝。她是真渴了,一口气喝完了一瓶子的水。他问她“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去”。她看着他,只是茫茫然地看着,不知道搭话。他摇摇头,判定她精神病人,便站起身要走,她却 “呼”地站起来,跟在他身后,他走一步,她也走一步;他停下,她也停下。他没有理她,因为理她也无用,问话不答。就这样,一直跟到天黑,他看她没地方去,就把她带回了家。大黑的夜晚,屋子再简陋,总比在外面安全。

第二天,第三天,她心安理得地住下来,丝毫没有走的意思。他看她身体差,而且疯疯癫癫的,她要这样再出去,一定会饿死在垃圾堆上,心有不忍,就让她先在屋子里住了下来。反正都是贫苦之人,多一口清汤寡水也没什么。晚饭,他给她做了面条,虽然里面只有几根很清淡的菜叶子,但她却吃得狼吞虎咽,吃完了,一脸开心地看着他笑。

他不撵她走,她也不说走。就这样两个人搭伙过起了日子。每天他出去拾荒,她就呆在家里,笨拙地收拾屋子,屋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凌乱了;他出门,她会站在门口,看着他慢慢走出巷子口;有阳光的时候,会把潮乎乎的被子抱到阳光下晒;他发现,她还会做饭,拾荒回来,她已经把饭菜端上了桌子。

就这样,没有成亲,却一直相伴了20多年;他们不是夫妻,却过得像夫妻一样知冷知热。

有一天,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到乡村搞摄影,碰巧听到了他们的故事。觉得好奇吧,就给他们拍了一组视频,剪辑成了一部微电影,放到网上,名字叫“最美的爱情姿态”。视频立刻被各大网站火热转载,许多网友留言评论说他们是最美的爱情姿态。

他们一下子火起来了,成了名人。街坊邻居再有夫妇吵架,都说,看人家,贫穷一辈子,却相亲相爱。于是,有记者去采访他们,问他,谈谈关于爱情的看法吧。他摇摇头,说没有经历过爱情。一群记者愕然,面面相觑。

去问的人多了,他心里犯了疑惑,于是,他问她,你懂爱情吗?

她听不懂,也摇摇头,然后习惯性地用嘴试试碗里饭的温度,不烫,才遞给他,满眼尽是欢喜。

篇10:努力是最美的姿态作文

我非常敬佩这个孩子,但我也不禁怀疑,几十年后,他真的能够成为凤毛麟角的科学家吗?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但梦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梦想的实现,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地执著坚守与勤奋努力。

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的理想是做医生,结果却成了教师;有的人的梦想是做教师,结果却成了泥瓦匠;有的人的愿望是当军人,结果却成了罪犯……这些让人啼笑皆非阴差阳错的结果,并非是生活跟他们开玩笑,而是他们没有为梦想付出努力,坚守梦想。

因此,在树立远大理想前,不妨先立志做一个努力的人。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有两种:雄鹰和蜗牛。雄鹰飞越金字塔可谓小菜一碟,可是蜗牛要想到达塔顶,别无他法,只有执著地努力。

俞敏洪就是一只锲而不舍的蜗牛。

1978年,高考失利后的俞敏洪回到家里,一边喂猪种地,一边复习备考。1980年,坚持了3年后,他终于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值得一提的是,在俞敏洪坚持复读的时候,同村的一位曾信誓旦旦要考大学、比俞敏洪的分数高出很多的青年,选择了放弃,外出打工了。如今,他已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俞敏洪走进北大校园时,是全班唯一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他的普通话不好,英语听说能力也很差,只会背单词和语法。入学一个月后,他就被从A班调到了专为语音语调及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开设的C班。但是,凭借不服输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多年后,俞敏洪最终走向了事业的巅峰。

努力是人生最美的风景。梦想再远大,没有努力,终难坚守;即使没有远大理想,只要努力,也会找到奋斗的方向。

篇11:最美的姿态作文600字

在我的房间里,有一个书架。这个书架上挂了一个古香古色的牌子,上面挂着十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架里放满书籍,有《三国演义》、《格林童话》、《天方夜谭》等。它们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它们有声有色,有苦有甜,有山有水。每当星期天来临时,我会坐在房间里静静地看书,如美丽的白雪公主、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坚强的保尔,他们陪伴我成长。

二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许多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不仅能让我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还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例如,《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丑小鸭》告诉我们心灵美才是最重要。

三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许多作文书。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每天读两篇作文,还要用一个小本子把好词好句记下来。长此以往,我的作文水平大大地提高了,有十一篇作文获了奖,别提同学们多羡慕了。

现在,我经常会看一些名著,它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懂了做人一定要坚强,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决不放弃。那一次,我练骑车时摔倒了,就不想再学,但我想起了这个道理,于是,我坚强地爬起来。最后,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篇12:沈阳最美的姿态中考作文

物理学到电学这一章我就成了“困难户”。上课时,我常常听得云里雾里。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戳出声响:“现在你们给我画一下它的电路图。”我不禁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失落、无奈交织在一起,源自心底对自己的失望和自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于是,我暗暗发誓:我要搞定电学!

说到做到。一回家,我就一头扎在房间里苦读物理。捧起物理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生怕漏下一个标点符号;又去网上搜索相关的教学视频,看一遍没懂就看第二遍、第三遍,遇到有用的知识点就记在书上。最后,为了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就找来相关练习题。

可面对试题,我脑中仍是一片空白,丝毫没有头绪,刚才的胸有成竹顿时灰飞烟灭。我不得不再次捧起物理书,把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与书本一一对应,这样我就花去了很多时间理清题目,又写好步骤。有时我也会思路堵塞,完全没有头绪,这样就可能和一道题拗上一整个晚自习,实在不会就只能去请教同学。于是,一方面有了老师和同学的点拨,另一方面有我自己的刻苦努力,我在电学上终于有了起色,不再看见电路图就犯晕。

篇13:浅谈青春是最美的生命的教育意义

一、教师要巧妙地关注、教育青春期的中学生

新课程更加关注生命个体, 营造自由发展空间。它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 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 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课堂形式, 从而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 还学生以自尊, 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 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 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 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 形成校本课程。学校应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 并制订相应的教育政策加以推动。作为学校和各科教师, 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 要把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因势利导地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生只是在学校接受生命教育是不够的,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 共同参与。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 班会, 家访、综合实践、家校联系等方式,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系, 互通信息, 共同努力, 形成合力。例如家访时教师要反复强调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使家长再也不能只双眼紧盯分数, 还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和生命教育, 增加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社会的温暖, 生命的美丽。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 对他人的生命也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使孩子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树立起积极, 健康, 正确的生命观。

二、语文课堂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最好阵地

作为文化的载体, 语文承载着延续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有关生命教育的经典作品, 作品中人物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 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所以语文学科是先天的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以为语文教师更应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 有意识地对将散落在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提炼和挖掘并将之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的分析, 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所感悟, 有所体验。如教材中的《生命与和平相爱》《享受生活》《我的叔叔于勒》《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都是生命教育的良好资源。

朗读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手段。在生命意识的渗透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吟诵方法, 让学生在吟诵中感知生命形态。体会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如教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分析练习后, 让学生反复诵读保尔的一段关于生命的名言, 学生自然体会到生命的伟大。在课堂实践中, 为了让生命意识更好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 我们可以创设课堂音乐情境, 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感悟生命意义。我们可以创设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如教学《热爱生命》结束前,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无论发生什么, 都要热爱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自我抒写生命体验, 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 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 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

总之, 教师要做生命教育的有心人, 对教材具有敏感性,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 随时捕捉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 感悟生命的顽强, 明确生命的意义。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一切生命

热爱自己的生命, 我们也逐渐会由己及人, 一个不关心他人生命的社会, 是可怕的。因为人们常常无意中制造出许多弱势群体, 他们的生命常常被歧视, 甚至被践踏着。我看到许多杀人者都是因为恨,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恨社会, 恨他人, 恨那些缺乏生命关怀的社会制度。热爱他人生命, 我们才会悲悯, 才会互相帮助, 社会才会真正的和谐。

我们敬畏生命, 热爱一切生命。敬畏生命, 生命存在本身具有原生的, 不可替代的价值。生命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促进作用, 让学生敬畏生命, 激活与生成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之情。热爱一切生命, 尊重自然, 从而达到整个宇宙人生的和谐。如教学《享受生活》, 既要引导学生尊重像海伦·凯勒一样的残疾人, 更要热爱生命, 追求真、善、美。

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核心是人, 关怀的应该是人的解放、人的发展和人的生成。教师既要教书, 更要育人。让青春期的中学生释放最美的生命。

摘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的身上有许多人格上的缺陷, 往往漠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倡导学生的生命意识, 引导学生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 认识生命的意义, 获得生存价值。

篇14:最美的人生姿态

她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标兵、中国工会十六大代表、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劳动模范。她,是从乡间走出的女企业家——宝坻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秀霞。她用最美的人生姿态,向世人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的精神。在她的身上,折射出女性不甘平庸、积极向上、执著坚韧、真诚奉献的人性光辉。

她的创业人生。今年43岁的张秀霞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她的家乡在天津市宝坻区新开口镇后六口村,村中平和安定,井井有条。但张秀霞却是那种“不安分”的人,能干、上进、不甘平庸。90年代初张秀霞和爱人一道办起了一个小型饲料厂,生意做得红火,一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因为生意上的缘故,她常常要去天津大成集团购买原料,在那里让她大开眼界。大成集团是一家肉鸡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公司,该公司经营的肉鸡产品,是在“供雏-防疫-供饲料-回收”一条龙的运作条件下生产的,每个养殖场就是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产品是经过严格检验的绿色食品,有着稳定可靠的市场保障。在听说宝坻还没有该公司的养鸡合同户时,张秀霞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后,一个念头在她脑海里逐渐变成了决心,养鸡!

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理由是风险太大。可凭着那股想干的事必须要干成的劲头,在1998年盛夏时节,她首次引进3000只雏鸡。经过她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42天后,第一批肉鸡出栏,净赚了7000多元,这是她淘到的“第一桶金”。

她的执著人生。初试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张秀霞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的决心。在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争取到8万元贷款,盖起了26间鸡舍,打出了“天津市宝坻区凯霞肉鸡养殖小区”的牌子。

随着养殖小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她的脑子里萌生出新的想法,要成为宝坻区的养鸡户龙头。她参加了养鸡户龙头的培训,又买了一批有关家禽养殖方面的书籍,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的养分。随后她只身一人来到宝坻城区,在繁华地段租了一间小房,成立了天津宝坻民盛种养殖合作社,设立宝坻区肉鸡服务站,可却无人光顾,她想,坐等不行就上门去发展!张秀霞买了辆摩托车,挨村挨户地跑,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不管是狂风还是下雨,街道乡间,都留下了她奔忙的身影。

经过一年的辛苦付出,十二、三户农民成为她的第一批养鸡合同户,共引进了3万多只鸡雏。她往返于镇政府、信用社、村委会和公司之间,为养鸡户跑贷款、建鸡舍、安装设备、引进雏鸡、购买饲料药品、制定养殖计划,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培训。一个多月后,首批养殖户成品鸡成功出栏,为养鸡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消息不胫而走,主动找上门来求她给帮忙引路、饲养肉鸡的人越来越多,公司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2008年,张秀霞建成了一个占地200亩的现代化养鸡场——天津市宝坻区凯霞养殖示范区,该示范区被列为2008年天津20项民心工程之一。她建设了示范型和带动型两种鸡室,全部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自动料线、饮水、除粪等现代化装置,还建有一个沼气池,使示范区成为一个生态养殖小区,吸引了更多的养殖户参与进来。截至目前,已经发展会员300余户,每户年收入10万元左右,安排各类就业人员1368人。

看到设施农业发展前景的张秀霞,在大新设施农业园内承包了70余个蔬菜大棚。最初的两年,因为对温室大棚种植不熟悉,种菜让她损失了十几万元。一向不服输的她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她请专家来培训,到外地参观考察,买书本自己钻研,一切又是从头做起。张秀霞拿出当年发展养鸡专业户的干劲,一个个区县,一家家企业推销,请一些企事业团体来基地参观、品尝,她的蔬菜逐渐被老百姓接受,订单越来越多。

张秀霞觉得卖菜也是有大学问的,要研究市场,要走品牌战略,于是她把蔬菜产品注册了“御泽”牌商标,并把17个品种蔬菜进行了无公害认证。她又投资了700万元建成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蔬菜保鲜库,这样可以用储藏蔬菜的方法巧打时间差,提高蔬菜利润。

5年间她扩建、改建280多个大棚,为了让这片放心蔬菜基地生产出既安全又有营养的“绿色”蔬菜,她把养鸡场资源和蔬菜种植结合起来,将400万只鸡的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后,全部进入蔬菜大棚,让有机农家肥成为蔬菜的食物。还新增不少现代化设备,保障生产出的蔬菜安全放心。

她的大爱人生。张秀霞出生贫苦,创业艰难,自知财富来之不易,但她并不因此而吝啬。多年来,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她总是慷慨解囊,伸手相助。她定期慰问贫困农户,送去慰问金,每年固定扶贫基金,同时在她的养殖场及蔬菜大棚车间长期聘用残障人员,使他们能够有所依靠。

为了带动乡亲致富,张秀霞定期聘请天津农学院和农科院的专家们举办肉鸡养殖技术知识讲座,与此同时,她还为养殖户提供资金扶持,每新签一户,她都要垫付出2/3的成本,为的是让养鸡户能放心安全顺利饲养。霍各庄镇哈喇庄村农民侯红旗,在她的指导下精心饲养,2000只肉鸡全部成活,侯红旗净赚7000多元,仅用一年时间就脱了贫,现在他每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也早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鸡大户了,并且带动周边乡亲们走上了致富道路。这些年来由她扶持发展起来的像侯红旗这样的养鸡户达近百户。

上一篇:企业建筑工程木工劳务合同下一篇:项目部安全奖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