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边缘区村屯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2024-05-06

浅谈城市边缘区村屯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精选7篇)

篇1:浅谈城市边缘区村屯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城市边缘区

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导师:22 学生:22 2222年10月8日

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强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的立法,切实做好城市边缘区的环境规划工作,实现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环境立法;环境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problems relevant to resour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ety and economy, it is vital to strengthen the corresponding legisl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urban fringe and rural areas.Keywords: urban fringe;environmental problem;environment legislation;environmental planning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发展中较活跃、变化迅速的地域实体,其功能及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边缘区迅速崛起。不仅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对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城市边缘区普遍存在的传统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环境意识淡漠,导致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 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特征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从城市形态上看,该地带位于市区向郊区过渡的地带。由于其在土地所有制、土地利用形式、经济与人口构成、空间建设的模式与景观以及社会观念、管理体制上与城区存在着明显差异,使得“城”和“乡”的内涵和表象在这一地带混合,形成这个能融合多种特征的综合性过渡区域[1]。1.1 空间形态结构上的过渡性

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是城市和农村城市化合力作用的结果。其空间结构和内部有机构成与城区及农村地区有着继承关系或延续关系,兼有城市与农村两种形态的特点,是城乡空间结构和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过渡地带[2]。1.2 社会发展的动态性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边缘区总是处在动态发展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吞噬农村,城区面积不断扩张, 城市边缘区逐渐演变成了郊区或城区;另一方面,构成城市边缘区的各种内部要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城市因素、现代性因素不断增长。1.3 管理体制的二元性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必须接受城市政府的领导,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下运行;其属于农村地区的部分,在土地、户籍管理等方面又不得不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下运行。这就造成了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上的二元性。

城市边缘区的过渡性、动态性、管理二元性特点,使得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与其他地区比较起来更加复杂,难度也更大。当前, 城市边缘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2 城市边缘区的环境问题 2.1 环境问题的表现 2.1.1 大气环境状况

总体而言,我国的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普遍超标,污染源大部分来自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乡镇企业密集,能源以煤为主加之缺少净化设施,致使空气中烟尘、SO2的浓度严重超标,造成了大气污染[3]。以安徽省繁昌县狄港镇为例分析大气的污染状况,狄港镇产业主要以建材、水泥为主,且水泥产量以成为狄港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带动着城镇建设和居民生活的提高,但同时因为水泥生产产生的大量粉尘,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镇的大气环境。狄港镇大气污染主要为水泥厂的窑尾烟囱、矿山开采、各种生产、生活锅炉及机动车辆的尾气及二次扬尘。主要的污染物质为粉尘、SO2和NOx。

据芜湖市环保所1994年对狄港镇主要污染源的调查、统计资料估算,获狄港镇中心区大气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下表。污染物

粉(烟)尘

SO2 NOx

排放量(t/a)

7536 417 未测

尽管狄港镇政府加强了市政建设,强化了城镇管理,减少了灰尘污染,但由于未能解决污染源的问题,使得整个狄港镇区灰尘蔽日,当地人形象的称为“晴天是灰洲”,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镇形象。1997年对镇区中小学生体检表明,其肺部检查不合格率达到80%,由此看出粉尘污染已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发育成长和身体健康,大气污染已到了急需治理的时候[4]。

2.1.2 水环境状况

近年来,我国每年排放的废水总量约为365亿立方米,其中70%为工业废水。在废水处理上,城区优于郊区,郊区乡镇废水处理率不到27%,污水排放达标率仅为36.8%,致使50%的城镇地下水受到污染,78%的城镇河段不宜用作饮用水源,工业发达的城镇水污染更加严重[5]。水环境污染不但有来自小城镇本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而且也有来自外来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即整个大区域的污染,有些小城镇外来污染远大于自身污染,这对治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提醒人们治理水环境污染不能仅限于某一小区域,而需对大区域及整个流域进行综合治理。2.1.3 土壤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边缘区耕地锐减,土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现有人均耕地为1.2亩,为世界人均的1/4。1981-1985年,全国耕地减少3689万亩,相当于54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同时,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引起土质恶化,耕地质量下降[4]。据研究,在天津市郊区受污染的农业土壤中,Cu、Zn的有效态占含量为5%~31%,Pb为3%~30%,Cd则高达22%~98%。宁波市郊表层土壤中酚的浓度为我国正常土壤环境中酚浓度的373倍。

2.1.4 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

大多城市边缘区村镇没有垃圾处理场地,垃圾无处倾倒,城镇的生活垃圾基本未作处理,大都集中堆放,镇区垃圾箱及垃圾清运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垃圾处理要求。如新登镇没有垃圾中转站,呈自由堆放状况,城环卫所有一辆3吨吸粪车,一辆5吨洒水车,远不能满足垃圾清运要求。旧区街道原设有垃圾箱已大部分破损不全,而新建的街道尚未设置垃圾箱,在居民区内部地段未设置公厕。加之不良生活习惯问题,严重影响环境卫生。2.2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分析

2.2.1 污染源由城市中心区域向城乡结合部转移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城市作为工业基地,在城区建造了大量的工厂、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污染严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的重要性,城市中心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渐由过去的以工业为中心向以商业、服务业为中心的转移。这种定位的转变要求城市主动地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的无污染产业。在这种趋势下,大批的老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不得不向城市周边地区迁移。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将本属城区的污染源转向了城市边缘区。2.2.2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同时乡镇企业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城市边缘区污染的主要源泉。见下表。一个企业污染一条河,破坏一座山的现象屡见不鲜[4]。项目

1984年

1989年

1995年

有污染的企业(万个)

18.16

57.15

121.60

占小城镇企业总数的份额(%)11.00 3.10 5.50

占小城镇工业企业的份额(%)

20.20 7.80

16.90

污染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

1004.00

19260.00

占小城镇工业总产值份额(%)

35.50

37.60

毋庸置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减轻城市就业压力、避免城市过于臃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普遍存在着“乡办企业办在乡,村办企业办在村,户办企业办在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使得环境管理大为不便,污染治理十分困难。加之乡镇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设备陈旧,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乡镇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难以避免[6]。2.2.3 法制不健全

针对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保护部门执法不严。环境保护部门虽努力执法,但机构、人员、经费不足。有关部门不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干预环境保护执法(保护地方利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无形中助长了环境损害者的污染行为。2.2.4 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总体而言,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不高。长期形成的重经济,轻环保,重建设,轻规划,重投资,轻管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局面一时还难以改变。3 加强城市边缘区的环境保护 3.1 完善环保立法

近年来,我国虽制定并颁布了不少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尚缺一部专门用于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我们一方面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边缘区的特点,对已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必要的修改补充,明确城市边缘区范围,突出其环境保护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制定专门用于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的法律。地方各级政府也可根据本地实际和环保需要,制定相应的适应本地环境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环保法律或规章,以完善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3.2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3.2.1 健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是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但是,由于城市边缘区地域位置的特殊性,这种管理体制还称不上尽善尽美。一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城市边缘区既受城市管辖,又受乡(镇)、村制约,是典型的双重管理体制。这边监管严那边管理松;一边抓城市环境治理,一边强调发展经济,极易发生矛盾,造成不利局面;二是城市边缘区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监管主体的难以确定性。城市边缘区的某一部分既可能归城市管理又可能归农村管理如果管理机构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或互相推诿扯皮,就会产生管理上的漏洞,形成监管真空。因此,必须实现管理体制的一元化,改变城乡共管的局面,确立城市管理体制,设置统一的管理机构。3.2.2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造成城市边缘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环保执法力度不够。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的环保职能,实行领导干部追究制,将环境目标责任制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运用《刑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惩处。坚决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局面。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环境污染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3 搞好环境规划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边缘区工业发展欠规划,更无环境规划[3]。各级政府要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发展经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举,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好城市边缘区的环境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3.4 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必须综合治理要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思想根源入手从影响和制约城乡结合部环境的源头抓起,彻底加以整治[3]。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以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明确城市边缘区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健全城市边缘区环境管理机制,完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结合城市功能分布和结构调整进一步防治工业污染。3.5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管理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才能搞好环保工作。一是要确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是知情,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起码条件;二是建立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要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就应当采取实际措施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以群众举报、信访、咨询、听证、新闻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机制,推动政府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第三方力量的形成。3.6 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改变城市边缘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局面的关键在于统筹规划。交通、通讯、供电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应统一规划和设计,尽量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同时,要对已有的环保设施充分利用和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强的特点,避免重复建设。资金短缺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行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或者在适当情况下通过对企业征收环境税来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参考文献: [1] 胡彩屏.推进广州城乡结合部管理的对策探讨[J].探求,2001(6)[2] 王锁娥.充分认识和发挥城乡结合部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1(2)[3] 张海霞,张志宝.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初探[J].山东环境,2002(6)[4] 高文杰,刑天河,王海乾.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5] 刘延玲,关柯.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6)

篇2:城市边缘区住区环境相关问题研究

1.1 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新地价政策和房屋政策引起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居住地的边缘化。由于城市核心区密度的逐渐加大, 人们在边缘区居住、核心区工作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及。同时大量涌入城市的外来人口在边缘区聚集, 边缘区担负着接纳城市核心区人口疏散和吸纳新增城市人口的双重任务, 其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迅速提高, 形成两个人口增长极, 成为“居住型边缘区”。

1.2 城市边缘区住区的特征

1.2.1 人口结构

由于各种外力的综合作用, 城市边缘区的人口构成要较其它类型区域更加复杂。

1) 农业人口。

尽管在城市边缘区农业用地被征用时, 农村人口被不断地吸收为城市人口, 但与此同时又会有新的郊区乡村“加盟”为城市边缘区, 农业人口仍占有一席之地。因此, 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农业人口和用地具有动态的相对稳定性。

2) 流动人口集中。

在城市边缘区相对城市核心区人口较稀, 工厂较多, 生活成本较低, 户籍管理较松, 便于外地人落脚, 成为经营型和劳务型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地;也有一部分从外地调入城市, 但所在单位无住房而租借自建住宅, 暂住此地公务型流动人口;还有一类临时访亲探友或者旅游的人群属于社会型流动人口。

1.2.2 产业结构

在城市边缘区住区的乡村城市化进程中, 相当数量的农耕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其住区处于脱离传统农业生产, 向二、三产业逐步发展的状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边缘区住区“租壳经济”的发展。由于缺乏统一规划, 村民们基本上都是在自家的宅基地上自由建设, 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经商或用作加工产品的车间等用途。由于很分散, 工商税务部门难以管理, 带来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向题。

1.2.3 地域景观

农转非后, 居住生活用地被迅速“吞食”, 原有房屋间的空隙被加建、扩建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填塞, 形成了整个住区建筑密度非常大, 但楼层数普遍不高的密集居住空间形态。其交通路网组织混乱, 不能与城市空间肌理有机融合。

1.2.4 生活模式

受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城市边缘区住区居民生活方式逐步由乡土化走向城市化, 打破了农业社会的生活习惯, 培养了效率感和秩序感。在消费方面, 由传统温饱型向娱乐消费型转化。

1.2.5 管理体制

住宅建成以前, 土地由村委会管辖, 属集体土地;住宅建成后便移交城市管理部门管理。但是住宅基地所有权属乡村, 故村委仍充当一定的管理角色, 所以在此无法划出城乡部门各自管理的界线。客观上造成管理效率下降, 容易在管理上产生漏洞。

2城市边缘区住区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之间矛盾

2.1 居住空间不适应家庭结构的转变

随着生产方式的转换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居住主体——居民的人口构成, 家庭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方面, 外来人口涌入数量迅速增长使得住区人口构成由原有封闭的同质人口 (血缘、地缘、氏族关系) 转化为同质人口与异质人口并存;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传统的扩大式家庭也正在迅速分解为核心家庭。

新的家庭生活方式已经初具城市居住生活特征, 原有标准过低的居住空间形态已经不再适应这种居住特征。

2.2 住区格局不利于社会意识的养成

在原有的乡村社会生活中, 虽然边缘区住区居住生活设施简陋, 但邻里接触的临近性强, 居民具有强烈的地域感。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与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之后, 城市边缘区原有的血缘、地缘关系被打破, 人们的社区邻里意识逐渐淡漠。

2.3 相应设施不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从城市边缘区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 大部分远离城市繁华区域, 而本住区中几乎没有文化生活设施, 高密度的建筑布局吞噬了住区内的室外活动场地, 导致城市边缘区住区居民文化活动层次低。

3城市边缘区住区开发建设与规划管理之间矛盾

3.1 村庄农舍修建占用地随意, 标准高, “两违”建筑多

城市边缘区的社区规划与建设落后于城区。房屋通风采光不足, 阴暗潮湿;墙挨着墙, 基础旁边打基础, 导致“握手楼”“接吻楼”随处可见。有些村民还利用自留宅基地建商品房出售, 不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3.2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居住地绿化率低

由于管理体制和历史的原因, 再加上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 城市边缘区住区交通、教育、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一般比较落后。然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 使本来就很紧缺的基础设施更显不足。

3.3 土地利用格局混乱, 后期统筹建设难

城市型用地沿市区对外干线道路两侧向边缘区呈枝状推进 (以第二、第三产业用地为主) ;或受市区客运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可达性的影响, 新建的居住区沿市区建成区边界向边缘区内部不规则浸润式蔓延, 这两种用地扩展形成了边缘区城市型及乡村型用地不规则交错分布的“插花地”。

中心城区还会跨越边缘区向边缘区外缘或远郊区跳跃式扩展, 造成城市边缘区内缘处于行政管理权责不明的“三不管”地带。如此发展的结果导致该区域中许多建筑周围被废墟空地包围, 给后续统一规划建设带来相当的难度。

4城市边缘区住区环境恶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4.1 生态系统破坏

租房经济为身份转变的失地农民带来新的出路, 但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居民自行进行开发建设的力度也在加大。在居民们对居住环境的自我建设过程中, 人工构筑物肆意增加, 吞噬原有自然景观。加上住区居民素质普遍较低, 环保意识差, 城市边缘区住区往往陷入“人口膨胀——过度发展——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中。

4.2 邻里交往度下降

外来人口的流入带来了新的思想, 打破了住区的原有血缘、地缘关系, 导致了包括建筑、人口、公共设施、政治认知、宗族观念、人情味道等方面的社区记忆断裂。居民之间信任感降低, 交往逐渐减少, 邻里关系的建立便无从谈起。

4.3 社会管理无序

占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比重较大的“流入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 户口长期得不到变更, 严重违反了“人户一致”的原则。另外一部分当地居民由于不满居住环境而在异地购房居住, “流出”之后但户籍又不迁移, 这两种情况都给该地区人口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使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计划生育、税收等工作处于无序状态。

4.4 “租壳经济”的后遗症

城市边缘区的规划管理严重滞后, 致使许多居民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放任自由地建造一些超标的建筑房屋, 依靠出租房屋的租金谋生, 收入不菲。在较高土地出租收益与较低劳动付出之间的矛盾以及外来人口冲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该区也产生了一批不工作也有较好生活保障的居民, 造成了社会不公现象。这些过着 “二世祖”生活的居民及其下一代整天游手好闲, 缺乏社会竞争意识, 久而久之还将演化为住区的不稳定因素, 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5城市边缘区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建设需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当前这种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 将自然生态、生产活动和生活环境三者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把住区建设成为能够全面满足现代生活需要、高效合谐的社区,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同步发展。

1) 优化住区的区位结构。

即要使住区内部各构成系统在空间上分布合理, 相互协调, 以增强社区功能, 促进住区发展。

2) 提高住区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能力。

加强边缘区社会群体教育, 注重对学习型、创新型边缘区文化氛围的培育, 整体提高边缘区居民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除此之外, 应重点加强对移民群族适应边缘区社会生活的培训, 以及失业人员、农民等弱势群体提高生存技能的培训。住区只有不断地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才具有生存的意义, 住区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3) 住区管理科学化, 营造归属感社区。

住区管理科学化是保障社区运行的各种需要, 合理配置住区资源, 合理安置边缘区流动人口、贫困人口, 这是城市边缘区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政府应鼓励对低收入者“经济适用房”的开发, 有效改善流动和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减少社会隔阂。强调公众监督, 给予居民“知情权”与“监督权”, 这样才能增强社区凝聚力, 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 使城市边缘区住区最终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摘要:对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形成、特征, 住区居住环境、开发建设以及住区环境恶化引发的社会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城市边缘区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并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住区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住区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文, 赵天宇.城市边缘区大型公共设施的规划[J].城市问题, 2003 (1) .

[2]罗彦, 周春山.中国城乡边缘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城市规划, 2005 (1) :25-30.

篇3:浅谈城市边缘区村屯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关键词: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

煤炭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燃料,同时它也是关系着我国能源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累计查明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5%,“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提交煤炭资源储量766亿吨。煤炭的开发利用为山西省提供了大量的税费和就业岗位,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一、煤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煤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属于风沙沉淀下的土壤,土质比较疏松。在煤炭开采活动中,破坏了大量的植被和山坡土体,加速了矿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导致全省生物多样性锐减,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二是煤矿生产排污对生态的影响。矿区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成分和一些有毒可溶物质,严重污染矿区水系。矿区的废气中有瓦斯、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化氢等物质,在春秋季节,受季风因素的影响,矿区的污染物会扩散到其他地区,大大增加了污染范围,严重威胁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煤矿区的废渣主要是煤矸石,其自燃能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严重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煤矿区的噪声污染主要是企业、矿山的机械噪声和交通噪声等。三是地表沉陷。煤矿开采会引起地表沉陷,破坏铁路、桥梁、管道、输电线路等,而且山西省处于我国主要地震带——华北太行山沿线上,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

二、煤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造成煤矿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有:第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于矿区的资源管理仍然是哪有问题治理哪,盲目发展,会加剧环境的破坏,导致资源枯竭。第二,管理机制不完善。环境管理在地方上的表现是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最后导致各部门责任推诿、治理效果不明显,许多治理的真空和空白地带,使矿区环境破坏程度加剧。第三,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人们对相关法律认识不够。尽管目前《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对矿区环境保护都有相应的内容,但并不完善,缺乏执行力,人们个人利益为主的错误观点根深蒂固,法律意识淡薄。第四,治理矿区环境投入少,技术落后。生态环境治理非一朝一夕的事,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只靠矿区本身资金的投入很难恢复生态环境,先进技术设备引用少,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第五,自然因素条件的限制。

三、煤矿区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不足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系列关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如:矿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污染物防治管理制度等,但法律保护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

(一)立法方面的不足

第一,立法理念落后。虽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理念倾向了源头防治,但执法中还是注重末端治理,没有实现整体环境效益的保护。第二,立法体系不完善。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取得显著成就,2011年新《煤炭法》的颁布以及《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的修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我国仍没有一套完整的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现有的法律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要求,各种保护制度存在于不同的法律中,缺乏联系,各部门法之间无配套的协调机制,统一的治理恢复标准也没有,所以难以对矿区生态环境形成有效的保护。第三,环境准入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国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其考虑因素仅仅是单个项目对环境的一级影响,没有注意到多个项目相互作用的综合影响以及时间长段对环境的间接影响,所以矿区生态环境仍在恶化。第四,法律责任不完善。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中对处罚种类只规定了警告、罚款、吊销证照、责令停业、关闭几种,种类并不多,而且很多环境违法行为只有违法条款,没有处罚条款。

(二)执法方面的不足

第一,执法主体不明确。山西环境保护局既是当地环保的行政主管部门,也是监督管理部门。而土地、矿产、林业、水利等部门对资源和环境也有保护监督的责任。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各部门相互推诿或越权管理等现象,使生态环境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第二,环保部门执行权力弱。环保部门只能通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迫使违法主体履行义务,这不仅加大了监管难度也降低了执法效率。第三,公众参与率低。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淡薄,在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不知道通过法律保护自己。而且公众参与并不充分、拘泥于形式,实践中常常由于时间、经费等各方面原因,只采用了局部群众的调查问卷方式,并不全面。《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四、煤矿区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完善

(一)立法方面的完善

第一,树立全过程控制的立法理念。通过修法,对煤矿区的环境资源保护真正转向源头,全程控制,树立整体的立法思路。第二,完善立法体系。制定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法律,将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企业的积极促进作用。《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修改仍不完善,建议将罪名改为“重大环境污染罪”,并对“重大环境污染”和“有害物质”两个概念加以界定。尽快制定出一系列煤矿区环境标准,如《煤矿矿区环境保护条例》、《煤矿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第三,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机制。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对环境的累积影响、附加影响、非工程影响和风险等加入考评范围内,严格矿区环境许可证审批。第四,完善法律责任。增加反面宣传和拒绝给予政府资助两种处罚方式。反面宣传是使违法企业发布自己违法行为的信息,通过声誉限制企业行为。拒绝给予政府资助就是通过不予政府资助的行为,使违法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限制其行为。另外,违法行为要设有配套的罚则。

(二)执法方面的完善

第一,明确执法主体。建议在中央成立专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构,从起草法规、治理环境、规划审批到监督检查都由其负责。各地方由相应的垂直下属部门监督管。第二,赋予环境保护机构强制执行权利。建议拓宽处罚的時间和空间维度,将违法时间、污染面积考虑在内,提高罚款数额,促使企业清洁生产。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扣押权和限期治理决定权等。建立刚性的环境警察制度,使执法部门拥有逮捕权,提高执法威慑力。第三,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开通微博、微信等新型渠道,加大促进执法决策公开化和执法过程民主化,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建立健全上访投诉机制。

综上,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不容乐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法治中国的要求还差很远,但我们坚信,随着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终会重现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1] 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4:浅谈城市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城市环境,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膨胀, 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 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水资源污染与短缺、噪音污染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本文将浅析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2 城市环境现状

2.1 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当中, 而煤炭在转化成热能的过程中, 释放出来的污染物极多, 造成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污染物未被处理就被释放到空气中, 使大气PM2.5严重超标。再加上近年来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 高排放汽车的大批投入使用, 给大气增添了不小的负担。

2.2 水资源的污染与短缺并存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 用水量与日俱增, 然而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非常惊人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污水和废水, 许多都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到江河湖海中去, 这就直接污染了江河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 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 (水库) 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 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 人们的节水意识尚未形成, 我国大约1/3的城市常年处于缺水状态。

2.3 绿地覆盖率减少

城市寸土寸金, 为提高居住率, 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而绿地面积则在日益减小。越来越多的绿地被开发利用成工厂、高楼、广场等, 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 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问题。

2.4 噪声污染普遍存在。

建筑施工噪音、工厂机器噪音、汽笛噪音等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4大污染之一,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在我国, 超过60%的人正遭受着噪音的骚扰。长期处于噪音之中的人们, 极易引发耳鸣、耳聋等多种疾病, 还容易精神紧张, 情绪波动大。

3 改善城市环境现状的对策及方案

3.1 全民普及环保观念。

一直以来, 人们都以经济的发展速度来评判社会的进步程度, 忽视了因不合理的经济开发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 环保意识能使公民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并对周围与环境保护相悖的现象进行批评与指正。有关部门可以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让环保意识深入更多城市居民的心中, 让他们明白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形成经济的快速、循环可持续发展。只有全面地、有深度地普及环保理念, 才能使环保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城市居民心中, 使他们能自主地为环境保护付出努力, 甚至在自己的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 能从长远考虑, 暂时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 城市居民才能主动地去评价与环境相关的人和事, 在正确环保意识的引导下, 明辨是非, 然后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使其更符合环保理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普及环保理念的途径也很多,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载体将正确的环保思想传递给居民;也可以通过社区主题活动让居民直接参与进去, 将环保理念深入贯彻到居民心中。

3.2 以环保理念为指导重新规划城市发展目标

以往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人口的发展战略, 对环境造成的超额负担已经日益突显, 所以新的城市规划方案急待出台。城市是人口聚居的重地, 特别是工业城市, 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耗能高污染, 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污染物都得不到及时的无毒无害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空气和河流中, 造成了空气、水源和土地的高度污染。对此类工业大城市, 应该转变其产业结构, 将高污染的厂矿迁出大城市, 并对其高污染进行根治, 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的转型。

由于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 综合环境因素和经济发展需求, 可以按层次、类别各有特点地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 确保城市建设和环境的和谐长远发展, 将城市进步、经济发展、环境和谐三者完美统一起来。

3.3 完善环境保护法案。

加强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管力度, 是实现城市环境保护的最根本保障。城市生态保护管理是政府部门通过有效的经济、法律、技术监督、行政管理等措施,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目的是保护水资源、空气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及可持续利用。虽然环保意识是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的根本动力, 但是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也不轻松,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 只有合理规划并正确实施这些正确的环保理念, 才能使居民养成自觉环保的意识, 最终形成一种生活习惯。有关监督部门可以定期公布环境质量, 奖惩那些保护环境和危害环境的个人和企业, 使环境保护事业更加透明与公正, 奖罚分明才能激起更多的人从长远利益考虑, 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环境保护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3.4 增加绿地覆盖率。

以水泥地为主的城市道路忽视了绿地的多种生态功能, 绿树青草不仅是天然氧吧, 更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一直以来, 城市规划和园林工人都在探索着用绿地来缓解工业和生活污染给环境带来的负担。随着生态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 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在欧洲形成并取得良好成效后, 人们很清楚地认识到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要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 必须转变以经济为主导的观念, 要改变将城市绿地作为景观点缀的观点, 要重视绿地在提高空气质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和谐中的重要作用。绿色网络工程在欧洲盛行,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各国纷纷引进并普及。绿色网络就是通过绿化带、绿色长廊等将城市的公园、公路绿化、社区绿化等串联在一起, 形成一个多样、多效、有一定自我维护能力的生态系统, 目的是促进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将城市的代谢废物通过最天然的方式消除掉, 形成最环保的生态链。

3.5 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城市人口密度大, 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t, 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t, 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这些垃圾多种多样, 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有污染的……都混杂在一起, 被深夜忙碌的垃圾车送到郊外深埋或者直接倾倒进河里。那些有污染的垃圾就造成了水源和土地的污染, 那些可回收的垃圾也失去了再被利用的机会。环保专家建议, 市民应该养成环保意识, 从正确分类垃圾做起。有关垃圾分类, 首先环保部门应该提前准备好分类用的垃圾桶, 并明确标注可投入的垃圾名称, 也可提前在各个社区或者楼栋口张贴宣传, 提醒市民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其次, 环保部门在清运垃圾之前也要对垃圾进行再次的分类和筛选, 将可回收的垃圾回收以备被再次利用, 将有污染的垃圾处理后再丢弃, 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的出现。

3.6 改善能源结构, 开发新能源

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能源结构, 不科学的利用方式, 给大气环境造成了不小的负担。笔者认为, 进行技术更新, 改善燃烧过程, 是减少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改善燃烧过程, 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这就需要对旧锅炉和其他燃烧设备进行技术更新。对汽车尾气这类移动污染源应改进发动机和燃料, 以提高热机效率减少废气排放。通过技术更新, 改善燃烧过程, 一方面解决了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能源, 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用清洁的气体或液体燃料代替燃煤, 可以显著降低大气中的降尘和飘尘。加紧对无污染燃料的研究, 也可取得相似的效果。改变燃料构成直接解决了污染物产生的问题, 是一种从根本上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办法, 对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节约能源, 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在生活和生产中已经开始运用, 但是尚未替代煤炭的地位。以上新能源多为可再生性能源, 在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化石能源开采中的环境问题, 是比较清洁的燃料。新能源是人类今后较为理想的能源, 尽管它们的开发利用还存在各种问题, 但它们代表着能源发展的未来方向, 也是治理传统的煤炭燃料带来的环境带来压力的最有效方法。

3.7 财政出力, 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污重水处理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头戏,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完善排水系统, 更新污水处理设备是实现污水处理的基本保障。城市绿化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扶持, 推行以绿化建设为主的生态维护, 需要保持一定面积的绿化覆盖率, 对旧小区和绿化不达标的场所要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 恢复生态绿化。另外建议有关部门提倡节能减排的宣传和奖惩, 对于小排量汽车, 在购买或者税务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以此鼓励节能减排产品的使用。

4 结语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显, 人类也已经为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城市环境是个多方面的复杂的问题, 必须处理好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 才能达到和谐统一发展的目标, 这不仅要求政府部门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奖励机制, 更需要居民们树立环保意识, 以环保理念为指导规范自己的行动。只有各方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城市的碧水蓝天梦。

参考文献

[1]尹德挺, 王雪辉, 苏杨.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作用机理与应对策略——基于行动者系统动力理论的视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 .

[2]巨儒.新时期的城市环境问题与对策[J].青海环境, 2007 (4) .

篇5:浅谈城市边缘区村屯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我国大多数城市进行快速城巿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决策者们往往急功近利,为追求短期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城市边缘区空间进行长远规划、合理利用,进而使得自然景观破碎、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于城市边缘区内,伴随着城区的无度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城乡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失、乡村人口的区域文化身份丧失、重要的生态敏感区逐渐消失、城市与自然间的生态失衡,这些都对城市边缘区和谐、稳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的界定与特征

所谓的城市边缘区的定义很多,各个国家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提法,英国某学者将边缘区定义为:“位于连片的建成区与城市郊区内,在城乡间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特征的纯农业腹地的土地利用转变地区。”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认为:“城市边缘区是一个连续封闭的,围绕内城并与其吻合的环状地带。”从规划学的角度来理解边缘区,是指城市中心以外的、具有融合相邻异质空间特点而又不失其个性的特殊区域。城市边缘区所指的对象为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建成区的外延部分。中国对城巿边缘区方面的研宄起步较晚。目前得到国内普遍认可的是顾朝林的定义:“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从社区类型看,它是从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地带;从经济类型看,这一地域自然成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渐变地带。”对于边缘区的命名有诸多种:“城乡混合区”、“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等等。各国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城乡边缘区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和划分,但由于城市边缘区的问题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和标准。本文所涉及的城巿边缘区为: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独立的地域单元,是城市建成区延伸至周边广大农业用地融合渐变的区域。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向周边区域扩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在人口方面,城乡人口混杂居住、城乡社区混合交融;经济上,原有农村经济的基础叠加了城市经济要素,使得产业结构复杂化、多样化;社会文化层面,城市文化不断向边缘区渗透,出现了二元并列的城乡文化。

城市边缘区生态规划

城市的蔓延和分散必须被制止和纠正,对宝贵残余自然地或农业用地有度开发,同时应探索和最大限度地挖掘更新再开发的潜力,对于废弃或衰竭的城镇、郊区和乡村土地采取复垦、重新规划、再利用和重建等一系列手段,创建出一个处于全面保护山坡、水系、海岸、沙漠、森林及农田的巨大地貌屏障之中的全新景观。简而言之,全面长远的生态区域规划势在必行。

在对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规划和再规划中,要原封不动地保护一些重要的自然区域,它们对保持流域和保持水位、保护森林和矿藏、防止侵蚀,稳定和改善气候,提供休闲和野生动物庇护地所需的足够面积,及保护有特殊风景和生态价值的场地都很必要。这类土地最好由政府或地方机关或保护组织购得并加以管理。对国家资源规划权威机构而言,要确保对城市边缘区的景观进行合理开发,探求对重要的土地、水域和自然资源大尺度上的最佳用途,不断重新评估其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方案并使其保持弹性,要刻意敏锐地朝新的自然秩序系统继续演进,这种秩序是一种人与人、人与活生生的景观之间关系的改善。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设计

对于城市边缘区的景观设计来说,以现场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文化风俗为外延,挖掘场地内的肌理化的固有特征,进行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改造与再设计是其根本的原则。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使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社会及经济价值在场地内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在城市边缘区构建生态缓冲区的同时植入过程性景观,结合城市边缘区内的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满足城巿边缘区对城市的生态保障功能;结合农田、果园、林地、郊野公园等满足其兼具补给的观光功能;结合铁路、林园路、水体等生态廊道,满足城市交通服务以及自然物能流通的功能,最终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同时,城区增加现有的居住密度,减少每户住宅的占地面积,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边缘区的栖息地连接,合理开发边缘区的旅游资源,规划文娱走廊延伸至城市边缘区内部,形成了城市与自然健康连接的绿色空间网络。

城市边缘区空间的景观塑造,在植物的选择方面,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可以减少农药的化肥的使用,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在材料的运用上,选取符合当地特色的砖、石、瓦、木材等,或是一些废弃材料的再利用,结合传统的工艺做法,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化代进程的加快,大中城市周边必然出现规模更为广阔的城市边缘区,兼具城市和农村双重属性的城市边缘区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否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了城市未来发展,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规划要改变传统规划思路,遵循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机制恢复和保护、 地域乡土化等策略,约束城乡建设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规避规划失误而引起的生态破坏,提高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复合价值。

篇6:浅谈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财富的持续积累, 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全国的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势头迅猛, 同时顺应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生态化的趋势, 城市规划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生态化城市建设被提上日程, 而且呈现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城市发展的新特点。具体体现在进一步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 在城市规划中凸显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 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不能回避, 亟需解决的问题。

2 我国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现状

2.1 规划具有随意性

城市要建设好, 规划须先行。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广场建设、社区街道建设、景观绿化建设等都应该纳入到城市规划当中。但是, 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常被人为的改变, 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其原因有三:一是客观原因, 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 城市规划也概莫能外。二是地方领导的更替, 可能导致原有的规划被修改甚至被废止而另起炉灶。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随意变更规划。在当前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背景下, 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考虑, 为了增加财力, 热衷于出让土地, 而这势必会影响到既定的城市规划。另外, 有些个人为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人为地操纵或诱导调整规划, 从中实现牟利的目的。上述原因致使部分城市表现出规划的随意性。

2.2 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

大量的文化遗迹、遗产, 是城市形成和长期的发展, 历史形成的必然产物。但是, 目前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 出现了令人心痛的严重破坏文物古迹、风景名胜, 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短视行为。

2.3 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一座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和条件,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基础设施的是否完善, 不能完全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更主要的是要看城市的生态环境如何。另外, 一个城市是否适宜于居住, 城市规模的大小, 建筑的高低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另一方面, 要看该城市是否布局合理, 生态环境是否健康, 是否具有人性化的城市规划, 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虽然我国也在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国家也制定出台了如环保法, 水土保持法等响应的法律法规, 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 并提出了对大型和重要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具体要求, 但在具体的运作当中, 无论是领导, 还是具体的建设部门, 往往不够重视这些利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致使它们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而只是流于形式。

2.4 一味追求速度而对质量不够重视

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 往往急功近利, 为了早出政绩, 快速改变城市形象, 大搞所谓的献礼工程、形象工程, 不尊重客观规律, 一味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盲目蛮干, 致使大量损失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2.5 规划的前瞻性不足

规划的前瞻性不足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 我国几乎每个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交通拥堵的现象。究其原因, 客观上与我国汽车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有关, 私家车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但是主观上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特别是近年来, 尽管城市道路的数量不断增多, 而且不断拓度, 但是还是难以满足现实的车辆需求。这从根本上说是城市规划没有体现出前瞻性, 在城市规划的时候, 没有充分考虑给未来城市的发展留足空间。

2.6 模仿现象严重, 致使千市一面

在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照搬照抄、拿来主义的倾向, 导致不同城市之间日益趋同化, 几乎很难看到风情各异、不同特色的城市景象, 取之代而的再造城市的千篇一律。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尽管很繁华也很美丽, 但是却失去了个性, 没有了传统文化的灵魂与活力, 也就谈不上发展的竞争力了。

3 我国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途径

3.1 坚持实施现代规划设计理论

一是坚持以可持续的发展思想为指导,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 尽可能使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相协调, 在规划的各个层面上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是牢固确立人性化的规划理念。站在人性的高度推进城市的规划, 充分体现城市规划的人文关怀。三是追求和谐的基本准则。城市的规划坚持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注重平衡生态、协调产业、合理布局等, 同时要照顾各方利益, 坚持统筹兼顾, 以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

3.2 坚持科学实施规划

3.2.1 城市规划要强化严肃性。

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坚持法制建设, 因此要积极推进城市规划的法制化进程, 在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实施, 以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其中国家于1989出台的《城市规划法》将我国城市规划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但相关的地方性的法规目前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 必须切实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执法措施, 构建并强化对规划主体和客体的约束机制。

3.2.2 要科学管理城市规划。

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实质上它是对城市中各项建设项目的组织、控制、协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 对城市建设进行动态的管理、监测, 同时规划部门要对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综合考察论证, 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 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性。

3.2.3 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城市规划。

推进现代城市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与导向, 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列为城市规划的首要内容, 站在关注民生、体现民意的战略高度, 营造舒适的宜居的城市环境, 从而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 不断加强市民的城市环境意识教育, 使人与人之间在心灵上增进的交流,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和理念。另外, 在对城市的交通、娱乐、就医、教育等方面进行规划时, 要切实保障市民的利益, 做到以人为本。

结束语

篇7:浅谈城市边缘区村屯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问题;解决途径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最突出地表现为问题集中、大量爆发,造成环境安全问题。城市环境安全出现风险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存条件。因此,对城市环境安全度的研究势在必行,建立环境污染安全评价分析体系有助于确定环境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与安全隐患,确定城市环境安全度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在什么样的环境状态下可以安全生活。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危害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安全的分析,才可以对整个城市的环境安全状况更加清晰的了解,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城市环境的安全。

1 我国城市建设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

1.2 城市建设中的大气环境问题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

1.3 城市建设中的声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B(A),其中洛阳、大同、开封、海口和兰州五座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B(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提升,汽车数量增加,家庭中的各种电器越来越多,而在这些电器中,在1米的距离内,电风扇的噪声为42~70分贝、电冰箱34~50分贝、电动剃须刀47~60分贝、洗衣机42~50分贝、抽油烟机70~90分贝。如果把电视机、音响等各种电器的声音混在一起,其噪声相当一台拖拉机的轰鸣。

1.4 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也引起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2 城市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应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使得水源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地面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达标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

2.2.1 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生活污水是水环境中最严重的污染源,将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另外,由于雨水管经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实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则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雨水可以通过河道排放。

2.2.2 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一般来说,城镇新建居民区都有完备的下水道系统,都实施了污/雨分流。但是,老平房区房屋破旧,多数没有下水系统,而且污/雨不分,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不管从污染治理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建设的角度,都需要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2.2.3 加强城市卫生综合管理

加强城镇的综合卫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净,减少因风吹、雨水等因素将脏物带入河流。对自由市场、餐馆、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对建设工地卫生实行严格监督,对产生污染的路边小生意、洗车点或进行环境改造、或取缔。

2.2.4 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

鉴于环卫部门职工向河道倾倒所收集的垃圾、大粪的情况客观存在,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要求职工遵守规矩,教育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对不守规矩、擅自污染环境的职工给与相应的处罚。

2.2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減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的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的,因此首要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合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Ⅱ级标准,总悬浮颗粒日平均浓度达到国家Ⅲ级标准。

2.3 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B(A),有些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B (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B (A)。噪声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带来许多危害。因此对噪声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划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晓娜.关于城市改造中的绿化问题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5月.

作者简介:

焦琳禹,辽东学院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

高英龙,辽东学院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

张诗行,辽东学院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

上一篇:国培跟岗指导教师总结下一篇:中秋晚会节目安排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