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2024-05-05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精选9篇)

篇1: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历史教法浅谈

新课改的宗旨就是要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积极参与,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状况。这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但是,现在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是:历史不列入中考的范围,属于“副科”,学生、家长不重视,对于一些好学生如想取得好成绩,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以啦,所以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加上初中的学生本来就没定性,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传统的教法,重在落实知识点,“填鸭式”的教学,怎么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么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么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主呢?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开动脑筋,根据教学内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在这几年教学当中我觉得比较有效的一些教法。

一、分小组竞争

争强好胜是年轻人特有的天性,初中学生好胜的特点尤为突出,教师如能利用好这点,把它运用到教学上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上课的时侯,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把每个小组的组号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设计好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哪个小组的成员回答对了一题,我就在黑板上相应的组号下面画一五角星。一堂课后统计看哪个小组获得的五角星多,这个小组就评为这堂课的优秀小组。这样,学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会专心听课,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二、表演历史短剧

善于表现,勇于表现,想吸引别人的注意也是年轻人的又一特性。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能表现自己。表演历史短剧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我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有一目“赤壁之战”的内容,我就让学生扮演剧中的历史人物,把这历史事件表演出来。台下的学生除了欣赏台上的同学表演之外还要思考问题“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通过这样,不仅把沉闷的历史课堂搞得生动活泼,而且也让同学们掌握了历史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才能,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三、开展课堂小辩论

除了历史短剧,课堂小辩论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例如上宋金对抗这一课时,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就可以让学生展开一场小辩论。为了辩论,学生必须掌握课本相关的知识,这就要他注意力集中,认真看书。而且通过辩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民族英雄”这个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他的口才。在我们的史学界上对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观点是有不同说法的,所以这种辩论的形式是我们在课堂能经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四、撰写历史小作文

对于一些没什么难度,平铺直叙的课,如果教师也是按课文简单的复述一遍的话必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这样的课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握,然后通过写小作文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例如上《宋朝文化》这一课时,我就

用心爱心专心 1

以 “假如你是宋朝人,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学生为了完成这篇作文,必须掌握宋朝的相关知识,所以他就会认真的阅读课本。从交上来的作文看,同学们完全超出了要求,如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宋朝,遇到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和他们把酒作诗等等,发挥的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这种做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五、学做小教师

对与一些难度较小的课,我们还可以选择让学生来当“老师”的方法来处理。我们可以指定一俩位同学,让他先备好课,然后由他们给同学们上课。同学们看到是自己的同学来当“老师”,他们就会觉得很新奇,很有兴趣,上课时也很配合,甚至想些问题来“刁难”一下小老师。而上课的同学也能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同时在备课时候也了解哪些知识是该掌握的,这对于他自己复习也是有帮助的。

“教有法,但教无常法”,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应该多用点心,研究教法并灵活运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愿意上我们的历史课,喜欢上我们的历史课。

用心爱心专心 2

篇2: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中和小官庄学校

史永静

人们常说:教历史是最容易的,讲故事一样。其实历史的教学并不象他们说的那么轻松,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达到预期的效果,还真要讲究一点艺术性。也有不少学生认为选读历史是因为它较容易,是死的,背一背就成了。

正如学生所言:历史是死的,所以,历史的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和其它的课程不同,如语文着重于感情的朗读,数学着重于数字的运用,物理、化学则着重于实验等等。而历史的教学却是比较枯燥的,因为我们所要讲述的都是过去了的事,是死板的。所以要讲好历史课,使学生有兴趣听和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多寻找一些方法,多讲究一些艺术。对此,我有如下的几点看法:

第一、语言必须生动活泼,抑扬顿挫

教师是靠张“嘴”来吃饭的,人们常常这样说。这就反映了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语言是教学劳动的特殊的重要的工具。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单调的、千篇一律的语调去授课(当然其它课也不例外),应有抑扬顿挫,活泼生动的语言烘托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而不显得沉闷、呆板。这就是说学生首先是喜欢你这个人,然后才喜欢你这一课,才用心去听你讲,这就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若他们听都不想听你讲,何来的学习兴趣呢?因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是非常注重语言的表达的,当讲到一些反面人物,比如秦桧、袁世凯、汪精卫等卖国贼时,我就用一些较为愤慨、鄙视的语言去形容;而对一些英雄人物如岳飞、林则徐、李大钊等,则用充满感情而又不失正气的语言去讲述。当讲到一些党的领导人时,我就学他们的家乡话来讲一些他们的语句,如用毛泽东的湖南话来读他的诗词,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很认真地听,虽然说得很不准确,但学生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以资鼓励,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常言道:老师就是一个表演者。从我们的演绎中,把死的历史演“活”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爱的是什么,憎的是什么,听起来也就不觉乏味。如果讲课没有一点激情,语调没有轻重,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平调,使人听起来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何来的兴趣呢?更别说教学效果了。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二、把历史教学带到现实生活中去

就是要把学生引到比较喜闻乐见,也较容易接受的现实生活中去。今天信息媒体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都是和电视机在一起,而现在有许多所谓的历史剧,都是戏说,乱编一通的,将历史事实歪曲了。学生就会把从电视上看到的感观认识当作历史,如电视连续剧《包青天》播放后,许多学生都被包大人的不畏权威,为民请命,一身正气所感动,纷纷查找历史书,结果很失望,书本上根本就没有,他们都跑来问我“包青天那么有名,历史书上怎么没有他?”从这就可以看出,电视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去引导他们,说明电影、电视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与真正的历史事实还是有出入的,很多是编者为了收视率而根据一些历史人物或一些历史事件编写出来的,是为了剧情需要而编的。如刚才提到的《包青天》,其中就渗透了很多封建迷信思想、因果轮回论,与真实的历史事实差距非常大。本来封建法律具有等级性、笼统性、随意性,不健全性等特点,包拯也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但是,包拯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范围内执法公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因而赢得了当时及后世人们的衷心拥戴,他几乎成了清官与执法如山的同义语。而电视上的包青天却是一个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而不是人啦。当然也并不是说历史剧就一点真实性都没有,这就要看我们怎样去正确引导,起到一座桥梁的作用,引导得好,也可以让他们从电视上认识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如从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各个人物的性格,如曹操对人才的重用及多疑;刘备的善良;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周瑜的骄横等等。他们都能从荧屏上看到,比起我们讲一千遍一万遍要有效得。

第三、从成语中讲出历史

中国的语汇中有很多成语,而每一个成语都有一段历史。如“卧薪尝胆”就是来源于吴越争霸中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争,教育人们要发愤图强,立志雪耻。“四面楚歌”则反映了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王位而进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则是一语道破蜀国后主刘禅的无能。“围魏救赵”就是讲述了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学知识一定要脚踏实地,学业上要精通,不能学庞涓一样学艺不精,自以为是。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还有“朝秦暮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都有一段历史故事。现在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成语故事,让他们自己上讲台去讲述。讲台就像一个小小的舞台,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进入历史的角色,模仿一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表演,如讲到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林则徐禁烟时,我让学生模拟林则徐为首的禁烟派和反对派关于要不要禁烟进行对簿公堂,结果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从中也引申到今天的禁毒运动,因而进行了一次“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现实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去,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而不是由老师包办整堂课,效果要好得多。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历史的兴趣。将“死”的历史变“活”了。

第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学不只是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行了。特别是在历史的教学中,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优越性。过去,历史的不可重复性需要历史教师用很大的力气、费很长的时间去描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现在用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多媒体素材就能使历史得以再现,“寓教于史,寓教于乐”,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促进了历史的课堂改革,提高历史的教学水平,跟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丰富得多了。比如在讲到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五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节时,我就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在里面我加入了一些影视片段: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开国大典,香港、澳门的回归,神州“五号”载人升天成功,中国第一太空人杨利伟等,从而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样,通过历史图片、历史记录的展示来唤起学生的历史感觉,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穿插一些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新闻消息,使学生认识到过去的事件成为今天的历史,今天的事件将成为明天的历史。又比如讲到下册第三章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这一节,我在课件里插入了有关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解放区的天”的歌曲、影片及“三大战役”的历史影片,这样把课本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地去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大大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篇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情境设计

一、以疑设景, 激发学生求知欲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为此我注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精心设计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 要学生置身历史情景中, 加深对历史认识。

例如:在讲到西安事变的时候, 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最终为什么还是没有杀掉蒋介石反而把他给释放了?再如:讲唐朝历史时, 要求学生思考讨论“有人说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这样问题的设计, 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争相发言, 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 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相互碰撞下迸发灿烂的火花。

二、借助现代媒体手段, 再现历史情景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时空、人物的特定场景, 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 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舞台,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受历史。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 体验历史情感, 认识历史本质。

(一) 利用历史电影片段, 创设历史情景。

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 利用《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导入新课, 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走入创设的历史情景, 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 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 学生已经融入到历史情景中, 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 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点、态度、情感。

(二) 借助情景音乐, 渲染历史情景。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 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教师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 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 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 情感的流淌, 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 抚慰人的心灵, 渲染情景, 创造气氛。事实上, 大部分音乐作品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 我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革命歌曲。比如说《长征组歌》、《地道战》、《南泥湾》、《松花江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为教学作了充分准备, 在讲到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件这节课的时候, 先给学生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让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 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 完全被这首歌曲震撼了, 在这种情景之下学习, 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学习, 他们更加痛恨日本的侵略, 并对东北三省的沦亡, 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伴角色表演, 体会历史情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去准备, 去体验, 去思考历史, 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不断的追求新知识的欲望,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如在讲西安事变一课, 让学生事先准备, 模拟“西安事变”前后, 张学良, 杨虎城对蒋介石进行劝说和“兵谏”的大致过程, 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真实感。学生不仅深刻的理解“西安事变”的重要意义, 还拥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 他们的心理得到了一种满足。通过表演, 再现历史, 在这样的历史情景中, 也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 情景教学是一种可取的历史教学方法。只要创设历史情景, 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氛围中, 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之中领悟道理, 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

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初一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体验性学习环境, 设置问题链等。

篇4: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一、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

史论结合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既是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把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和标准传授给学生。一般说来,评价历史事件有三种方法: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抓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当时的社会矛盾,看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其主要特征和主旋律,大多数历史事件都能适应时代需要,但有的历史事件带有陈旧、落后的东西。只有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并联系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才能抓住其主流,对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2.从阶级立场的角度,运用阶级分析法,观察分析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认清历史事件的阶级本质。在阶级社会里,一切历史事件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或隐或现地维护着某一阶级的根本利益。只有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动机和目的,才能认清历史事件的阶级本质。

3.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把历史事件分阶段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着重强调历史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历史事件不仅延续时间长,而且复杂多变。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应该将其分阶段并对各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分为二的考查,才能防止折中论,才能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

根据以上方法,引导学生做专项练习,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启发,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标准主要有两个:生产力的标准和社会进步的标准。如可这样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其资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拿破仑所进行的战争具有侵略的一面(阶级分析法)。但可分两个阶段(划分阶段法),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一度解放了生产力,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早期战争具有进步性、正义性,是民族自卫战争;但后期战争的侵略性大为加强,因为法军在各国掠夺财富,奴役和压迫各国人们,破坏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反抗,加速了帝国的灭亡。所以说拿破仑战争是“功过参半”(历史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事件要肯定,反之要否定。同样,对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等都应客观、辩证地看待,不应该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当然对阻碍社会进步、起破坏作用的历史事件要否定,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封建王朝复辟等。

二、判断革命性质的标准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提到了许多次革命,如17-18世纪的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等。学生对这些革命的性质不易分清、难以把握,所以引导学生分析判断革命性质的标准十分必要。

1.必须把握革命的定义和内涵。革命是指革命阶级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社会形态的飞跃,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根据这一概念,我们可以认识到作为革命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它必须采用暴力手段;由代表先进社会制度的革命阶级来领导完成及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使社会形态发生质的飞跃。

2.对课本中有关革命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可大体分为三种形式: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民族民主革命(即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革命往往由旧的阶级力量来领导;在帝国主义阶段,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十月革命后,受苏俄的影响,中国等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如以英国与俄国为例,比较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以英国和法国为例,比较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能得出判断革命性质的标准。把这一标准、这一分析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对学生掌握各次革命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从不否认个人(重要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遵循中学历史课本的观点,以教材提供的人物活动和事迹为依据,对历史人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也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标准,对历史人物评价进行专门训练。如通过评价华盛顿、拿破仑、罗斯福等,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其方法同样是教师做必要的引导、讲述,由学生自己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否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四、判断战争转折点的标准

一般说来,战争的转折点常常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该战役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作战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变化,即一方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另一方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如果只有一个战场,就比较容易确定战争转折点,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战役萨拉托加大捷。但是如有多个战场,学生就不容易把握了。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几个战场几乎同时出现转折战役,但为什么只能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呢?经过对这几次战役的比较分析,就会发现决定战争转折点的标准取决于战役所处战场的地位、作战结局引起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进而使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的变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希特勒再也没有力量发动进攻了,德军被迫由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御,所以只能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篇5:浅谈高中历史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和合作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昵?本人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谈谈看法和体会.

作 者:唐长琼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职业中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年,卷(期):“”(3)分类号:G63关键词:

篇6:浅谈高中历史教学

序:笔者初涉教坛,有幸就赶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此,将从教以来的一些粗浅的想法示之以众,权且为一家之言吧。为免贻笑方家,特此做序,以供大家商榷。

为实施素质教育,借助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各地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教师亟待迎接一场“学习的革命”,树立“大历史”观、“大文科”观和“大教学”观,在此笔者就历史教师自我发展诸问题,并结合本人一些粗浅尝试谈谈一孔之见:

邓小平同志提倡教育要“三个面向”,江泽民同志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社会各界呼吁摆脱狭隘、片面和沉闷的应试教育束缚,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负荷,寻求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新策略,势必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具备优良的师德、师智、师能,适时转变观念、苦练内功,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轨。

笔者认为尽管大家面对历史教学、教材、考试的急剧变革已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但一部分历史教师水准与日新月异的教改潮流不相适应,仍是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故“补课”已迫在眉睫,主要表现为(1)观念滞后,形成惯性:部分人受传统保守僵化的习惯影响,容易囤于思维定势、或安于现状,进取心减退,故靠“吃老本”打发日子。(2)方法呆板,就事论事:教法落于俗套,出现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启发、重课内轻课外、重分数轻能力及重少数轻多数等弊端;对于教材和教参极其依赖和盲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主观能动性受压抑,造成启而不发的尴尬;或者热衷于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人为地加重学业负担;还有课堂组织形式划一,节奏缓慢,容量过小加之个人魅力欠缺,忽视思想性和趣味性,难于调动听课兴致;还有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把课 外知识拒之门外,丧失了历史那丰富生动的本来面目,凡此种种,害得自己教得又累又苦,学生穷于死记硬背,临时突击,对历史怕学厌学。(3)知识陈旧,结构失衡:知识经济时代已初露端倪,知识爆炸造成了不少观点、许多已有知识已经陈旧和过时,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在试行综合考试后跨学科的整合与渗透能力尚待强化,哲学、经济学、人文地理等知之不多,阅读、表达能力也有待加强。况且学历太低,半路出家的也不少。(4)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不足:许多历史教师对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电脑和因特网等现代化知识和设备还比较陌生甚至空白,只得沿用老化的教学手段,微机和多媒体技能的缺陷已成为束缚教学的棘手问题。

教育家康内尔告诫世人:“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为此,历史教师不应是老古董,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我们应千方百计地紧跟形势,开阔眼界,摒弃对传统和经验的盲从,注重在业务上不断开拓进取,精益求精,换言之即头脑要活,干劲要足,功底要实,技能要全,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而非平庸的教书匠,象杨子坤、陈伟国等名师脱颖而出。

俗话说教学相长,教然后知困,为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目标的转型;由守成教育向创新教育模式的超越;由片面单一的学科体系向全面综合的教育内容过渡,教师要在求实、求新、求活、求精上下功夫,勇于和善于挑战自我,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为此笔者主张:(1)前提——转变观念,强化前瞻意识:第三次全教会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专家十分重视创造思维(实用性、批判性、敏捷性)的潜移默化。那么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置于首要地位,耐心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加强知识的理解、迁移与应用,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塑造奠基。(2)关键——改进教学,体现实践理念:目前“教师要加压,学生要减负”的呼声高涨,教学改革力争变劳动密集型为智能密集型模式,加强学科内综合,把求知作为多渠道信息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大家减少低效和无效劳动,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教师要当好导演,把更多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以便于在历史知识的广阔天地中展现其能,最 终走出传统教学封闭的圈子,由此:首先应改进教学策略,利用“减负”契机,自觉遵循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综合性原则,借鉴现代教育策略与模式理论,以学生乐学、会学而且学会、学活为目标,把课上出味道来;同时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情感和思维达到最佳状态,把听、看、思、议结合起来,人人积极参与,争取大家动口、动手、动脑,构造师生双向互动的融洽气氛;同时力求精炼、多导、有趣,自己跳进题海,再让学生跳出题海,克服陈规陋习的误导。

首先,笔者打算今后在教学中大胆尝试:(1)采取先学后教法:即首先在课前布置预习,提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预习提纲,要求整理简要自学笔记;其次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抽查了解预习效果,从中暴露存在问题,后多途径地展开讨论疑难,允许出现差错,保留个人意见;再次教师进行纲目式总结,以解析疑惑;最后做随堂练习,(2)编制历史学习优化设计辅助参考资料(简称“学参”),它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每单位(课时、单元)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学参”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与教材相配套,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学参考书,与授课进度相同步,便于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以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贯通,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学与思、读与练相辅相成。(3)试用学分统计法,布置可自主选择、有弹性的作业,即在题目、题型、时限、甚至观点、结论上不作一刀切,数量和难度不定框框,放权给学生灵活安排,也可以逐步搞开卷考试,鼓励自圆其说,经查阅优异者酌情加分,这样让人人各尽所能,都可体验到成就感。(4)课堂上适当介绍史学争鸣观点及动态、名家名篇,为学有余力着拓阔知识面。

其次,修炼专业,突出开拓精神::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历史学曾被马克思尊为“一门唯一的科学”,它囊括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无所不包,博大精深,这个富矿需要我们去勘探开发。以古人“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志向,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为宗旨,史学曾被马克思尊为“一门唯 一的科学”,它囊括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无所不包,博大精深,这个富矿需要我们去勘探开发。古人以“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志向,崇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宗旨,笔者平生兴趣广泛,注重其声,亲临其境的感受,笔者每个学期制作五、六个课件,并经常“触网”,熟能生巧,初步尝到了高科技的甜头。

再次,狠抓科研,确保优先地位: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要积极投身科研,先应消除科研的神秘和畏难心理,善于借鉴和总结,以科研带动教学。我本人相信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勤阅读、勤思考、勤交流还要勤积累,同时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互通有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想方设法多听课,多评课,先看好自己的“门”,多跨进别的学科组、学校的“门”,发挥“联姻、杂交”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

篇7: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初中历史学科在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高中历史课标尚未正式出台,这不等于说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等闲视之,何况大纲和教材已有了较大改动,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篇8: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关键词:历史课堂,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 一是利用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二是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其中应随时随地发现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从不同层面和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此外,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如家庭所收藏的照片、图片、实物、家谱或族谱,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等,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一、乡土历史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中历史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副科,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再加上七年级学的中国古代史又不在中考的考试范围内,所以从学校到家长都不重视历史课, 甚至连历史老师都觉得低人一等,学生更是没有学习历史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把乡土历史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虽然农村的孩子课外知识较少,但对于家乡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古老传说还是很感兴趣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对家乡史的亲切感,用已感知的家乡史去感悟课程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战国七雄》一课时,要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在如今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感觉非常的陌生和遥远。为了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笔者带学生去定州中山公园参观,感受当时的历史人物。来到公园的文化长廊,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有很多定州名人, 其中“常胜将军国支柱——廉颇”的碑刻最吸引人。廉颇是定州邢邑人,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 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由廉颇就引出了“将相和” 的故事,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以及长平之战的故事等。这样,学生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抓住机会放手让学生整理长平之战的资料。很快学生就了解到长平之战发生在当时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之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 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前后耗时三年,长平之战的战败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抗衡,极大地加速了秦统一中国的进程。学生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觉得这段历史由陌生、遥远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好像历史就在眼前。于是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接下来就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从此历史课成为同学们特别渴望上的一门课,课堂教学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乡土历史资源能帮助学生自觉学好课本知识

乡土历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学生虽然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有所耳闻,但知之甚少,不了解战争的残酷。为了帮助学生学好这一课,笔者带学生来到县城的张寒晖广场,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访问、调查、搜集……之后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啊!原来《松花江上》的作者是我们的老乡啊!毛泽东赞扬说:“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啊!我们有这样的老乡太骄傲、太自豪了!这次参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兴奋之余他们很快了解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三省相继沦陷,东北官兵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卖命,伤痕累累的 “九一八”已成为他们的切肤之痛。1936年11月,这首抗战的经典名曲诞生了,悲愤激越的《松花江上》 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那血泪凝成的旋律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同时也感动了张学良,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实现了逼蒋抗日,从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种教学方法避免了生硬说教,使学生轻松、愉快、自觉地学完这课,并且印象深刻,终生难忘,同时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样把地方历史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把握,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同时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三、乡土历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祖国就没有家,国家不强盛,就要挨打。 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一代代中国人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迈开步伐走向世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古人说:“人有爱家乡之心而后有爱国之心,不能爱家乡而言爱国者,是谰语也”。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漠不关心,也就很难想象他会对国家乃至人类怀有爱心和责任心。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身边做起。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的组成部分,笔者家乡定州不仅文化底蕴深厚,是有名的中山国古都,而且红色旅游的景点也很多,如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去扫墓的清风店战役烈士陵园,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在那里可以看到,为纪念清风店战役的胜利,政府于1948年修建的纪念亭、纪念碑和聂荣臻元帅的题词:“燕赵遗风”。听到战役的见证人、 老解放军战士的讲解,学生们了解到清风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在地方武装、民兵和广大群众配合下,在以西南合村为中心的清风店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该役全歼国民党第三军,俘获军长罗历戎,为解放石家庄奠定了基础。从而认识到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广大民兵和群众积极参战支前,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这些真实的爱国主义素材,学生们明白新中国的建立、祖国的富强、振兴和自己的家乡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家乡的发展、建设是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看到先贤们为解放家乡、振兴家乡所做的种种努力和牺牲,自然会激起他们“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理想。这样的课堂不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对他们的教育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乡土历史能提高学生的凝聚力

21世纪的中学生享受着生活的幸福与甜蜜,美好的生活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很难了解到长辈们过去的生活,缺少对家乡变化的感受。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家乡的变化,领悟到家乡的变化是祖国变化的缩影,笔者结合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一、社会调研—— 家乡的昨天和今天”,事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调查小组,每组3~5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各小组制订调查计划,确定本组调查的主题,如居住条件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教育教学条件的变化、街道的变化、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等。

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我找到了爷爷年轻时在土坯房前的照片;有的说:我发现了我家老房子里的年画;有的说:我找到了我奶奶的 “红小兵”袖章。在第一组的带动下同学们很快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有小推车的照片、拖拉机的照片、轿车的照片;还有80年代平房的照片、进入21世纪后两层楼的照片和单元楼的照片……学生展示完以后,笔者用电子白板演示了以下内容:1949年当家作主的中国人,将空前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新中国呈现出勃勃生机,然而十年浩劫,中国迷失了方向。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之后的三十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居住条件变了,路宽了,钱多了,生活富裕了……改革开放为中国注入了活力,改革开放为中国指明了方向。时光在静静地流淌着,变化在悄悄地发生着,请看我们的教室比以前明亮了,教学设备比以前先进了,干净整洁的新食堂也启用了……过去的辉煌已载入史册,历史必将续写辉煌,谁来续写辉煌的历史呢?这时学生们早已群情激奋,跃跃欲试,大有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出力流汗的架势。这次活动课既让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的过去和现在,还提高了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凝聚力。

篇9:浅谈历史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一切能力使学生喜欢这门学科从而学好这门学科。虽然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也一直在进步发展,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对未来发展的蓝图、看法以及做法,达到前车之鉴之效,让我们在未来可以走得更高更远。但是怎样让学生学好历史这门学科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有时学生会觉得这些内容离得太远,让他们没有熟悉感不知道要怎样去学习,有的学生还认为这门学科太枯燥、乏味,没有意思从而提不起精神去学习这门学科。这一切就都要看老师怎样去化解,去教授历史这门课程。在历史这门中规中矩的课程中我认为老师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教授知识,可能会让历史更加容易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吃透。在课堂中老师要随机应变,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去讲授知识,相信这样的话就不会使历史知识这样公式化,可以让学生更加感兴趣,更加喜欢并且接受这门学科,在此中收获知识。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成分的互补来提高自己的讲课能力,并且从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去更好地学习历史。

老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不被已有的偏见束缚,例如,在讲授中国战争史的课程中,让学生尽情地发散,不要被已有的课本所束缚住,要从电视、电脑、网络中不断去寻求更多的史实。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一题多解、一文多用、一物多用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做题不要被已有的圈圈框框所套牢,要学会跳出这个圈子看问题。在做题中,一则史实资料可以被不同的问题所运用,老师也要教会学生在一个问题中解出不同的答案。还有在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多方面从有关甚至是无关的知识经验中吸取营养得到启发,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学会沿着反方向思考问题,逆流而上进行思考,往往都会取得出奇制胜的结果。在研究一个问题久了,久久找不到出口,就需要学生学会逆向思维,这样就有可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在历史授课中经常就需要学生这种思维,特别是在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有时候总是以正向思维去评判去猜想并不一定是最佳的答案,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维去解答。有时候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会强调意识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忽视了潜在意识的重要,在我认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只有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去进行有效的学习。潜在意识能够使学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重组,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可以在学生意识达到紧张的状态下暂时将问题搁置,休息一下,给潜在意识一个机会可能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就是我认为的历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创造性地教学,不管是难的简单的,有意思的无意思的,只要老师能够这样去教学相信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多,在教学中老师也要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去学习,相信这样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一篇: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题及应对提示下一篇:分数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