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蔬菜宝宝托班教案

2024-05-15

可爱的蔬菜宝宝托班教案(共7篇)

篇1:可爱的蔬菜宝宝托班教案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三角形的相关物体。

在教室四周有意识地放置一些三角形的物品。

各种颜色和大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若干,八个篮子,录音机一台。

活动目标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从周围生活环境中找到与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认识三角形,能从多种图形中把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找出来。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成半圆。

2、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①请幼儿分享自己带来的三角形物品,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②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三角形的特点: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3、游戏:小鸟找食。

玩法:音乐响起时,小鸟跟妈妈可以飞来飞去,音乐停时,妈妈说:宝宝请找出三角形的食物吧,小鸟们找出三角形的食物放入篮中,让妈妈检查。游戏可多次进行。

4、请幼儿说说自己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①引导幼儿从自己用过的、吃过的物品中寻找。

②从教室的环境中找三角形物品。

5、同伴间分享找到的物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2页

篇2:可爱的蔬菜宝宝托班教案

1.在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剥一剥、尝一尝的过程中认识蚕豆颜色、外形、触感和味道;

2.在剥蚕豆的过程中发现多种剥蚕豆的方法;

3.体验剥蚕豆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托盘;人手一只小碗;

2.煮好的蚕豆;

3.小毛巾一筐;

4.餐盘每组一只;笑脸盘每组一个;

5.白色小桌子,其上放置宝宝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蚕豆,引发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师:什么颜色?你看,像什么?(观察颜色,形状)师:请一位宝贝上来摸一摸,感觉怎么样?(鼓鼓的,表皮毛毛的)

2.引导猜测,想象里面藏着什么;

师:摸起来鼓鼓的,里面藏着什么呢?(神秘状,激发猜测想象)

3.认识操作材料;

师:究竟里面藏着什么呢?等会儿,韩老师请你们来剥一剥。剥开来,就知道了。

师:现在看看,桌上放了些什么?(一托盘蚕豆、小碗人手一个)师:猜猜空空的小碗用来干什么?(放什么?)(放剥出来的蚕豆)师:现在请宝宝搬小椅子到桌子边坐下。(按组先后)小脚藏在桌子下面,就开始剥。

4.指导宝宝剥蚕豆;

师:剥出来,是什么?什么颜色?

分组指导剥蚕豆的方法。(鼓励宝宝自己剥)

5.引导宝宝观察蚕豆宝宝,并与豆荚的表皮进行比较

师:摸一摸蚕豆宝宝,感觉怎么样?(滑滑的)师:蚕豆宝宝摸起来滑滑的,豆荚摸起来毛毛的。

6.引导宝宝尝一尝煮好的蚕豆;

师:这滑滑的,绿绿的蚕豆,你们吃过吗?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呢?

师:我带来了煮好的蚕豆,请你们尝一尝。

(拿出煮熟的蚕豆)师:小毛巾擦擦手,小勺子手中握,轻轻放进小嘴巴,啊呜啊呜真好吃!

篇3:托班宝宝的生活养成管理

1. 家园一致, 管好幼儿的吃喝

宝宝入园不久, 部分家长告诉教师:“我的宝宝不吃绿色的菜, 喜欢吃肉;我的宝宝不吃豆子;我带一些零食放在你这里给宝宝吃。”也有家长持怀疑的态度问:“我的宝宝不会自己吃, 能吃饱吗?面对家长的要求和提问, 教师对家长进行了耐心地解释。同时教师也向家长了解宝宝吃饭的习惯, 有针对地引导宝宝学会自己用餐。让托班宝宝自己吃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让宝宝反复练习, 尤其需要家园配合一致并长期坚持。我们通过“娃娃家”的游戏, 一手拿勺子, 一手扶碗, 身体坐正靠桌子, 用正确的姿势吃饭, 教会幼儿正确地使用餐具。同时教育幼儿吃饭时不说话, 一口一口地吃饭, 饭菜掉在桌子上, 要捡起放到空碗里等。一段时间后, 就惊喜地听到那些要喂的宝宝说:“老师, 我会自己吃, 不要你喂。”“老师, 在家我也自己吃, 不要奶奶喂。”我总是笑着摸摸他们的头, 翘起大拇指说:“宝宝真了不起!”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 宝宝逐渐养成了自己用餐的好习惯。

餐前洗手和餐后擦嘴也是必须养成的生活习惯。怎样让宝宝学会洗手、擦嘴?我们采取给宝宝上生活课的方式。首先, 播放生活习惯养成动画片《巧虎》, 让宝宝跟画面中的巧虎一起洗手、擦嘴。其次, 结合儿歌, 教会宝宝洗手、擦嘴的步骤和方法:“打开水龙头, 清水淋一淋, 肥皂抹一抹, 两手搓一搓, 清水冲一冲, 小手甩一甩, 毛巾擦一擦, 小手真干净。”“小毛巾, 四方方, 角对角, 面对面, 叠起来, 擦擦嘴, 真干净。”宝宝在学会儿歌的同时, 也学会了洗手、擦嘴的步骤和方法。最后, 教师带宝宝到水池上实际操作, 在练习的过程中再进行指导、纠正。宝宝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反复练习,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 基本都学会了。

2. 细致观察, 管好幼儿的入厕

学会自己入厕, 对于刚入园的托班宝宝来说, 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教师帮助过多, 宝宝就会依赖你, 自己不动手。教师一点不帮助, 宝宝自己上厕所, 他们确实还没有这个能力, 且容易发现意外。在这种情况下, 不妨学会做个“懒教师”, 尽量去做一个引导者。通过观察, 我把宝宝分成几类, 分别对待。

少数能力强、年龄大点的宝宝自己会入厕, 我就让他们做“小老师”, 让其他宝宝看他们怎样入厕, 有的宝宝还主动帮助那些不会褪裤子、提裤子的宝宝。对于一部分依赖型的宝宝, 家长已告诉老师, 他们自己会入厕, 但在幼儿园里, 他们常常粘着老师, 自己就是不动手。对这部分宝宝, 我们要坚决地不给予帮助, 他们在帮助无望的时候也会自己入厕了, 这时我们再抱一抱, 亲一亲, 他们就更主动了。大部分宝宝是不会自己入厕的。这部分宝宝大都年龄小, 在家都是家长帮助的, 对这部分宝宝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 提醒家长给宝宝穿宽松的裤子, 腰部松紧要适宜, 便于宝宝褪裤子、提裤子。其次, 教师手把手地教给宝宝褪裤子、提裤子的方法。再次, 定时带宝宝入厕大小便, 对个别入厕时间间隔短的宝宝, 增加入厕的次数。最后, 告诉家长, 在家里也要让宝宝自己入厕, 少帮助。你放手了, 宝宝才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宝宝的入厕, 需要老师细心观察, 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巧妙管理, 这样就不会经常请家长来园给宝宝换裤子, 避免让家长担心和影响班级的正常活动。

3. 因人而异, 管好幼儿的午睡

托班宝宝年龄小, 特别依恋家长, 陌生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不安全感, 因此, 教师在管理托班宝宝入睡时, 要因人而异, 采取不同的方法。

当不安型宝宝向教师提出要求, 例如我要喝水, 我要小便, 我不睡觉等, 这时教师应及时满足宝宝的要求, 暂时的退让和迁就会有效缓解孩子的不安, 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以后, 再引导宝宝入睡。恋物型宝宝喜欢含着奶瓶, 抱着小被子或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刚开学的时候, 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 让他们能尽快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 让宝宝抱着自己熟悉的物品午睡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这样能给宝宝适当的安全感, 让他们感到安心。等他们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 再鼓励其尝试着不抱物睡觉。

班上有几个不睡觉的宝宝凭你怎么哄, 他就是睡不着, 翻来覆去, 精神特好。我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睡觉情况, 原来有宝宝在家每天都睡得很晚, 而爸爸妈妈为了让宝宝有充足的睡眠, 早晨就让宝宝晚点起床, 多睡一会儿。如此一来, 宝宝到了中午, 还怎么睡得着呢?于是我们对家长提出要求:保证宝宝在晚上八点半之前一定要上床睡觉, 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觉环境, 在睡前不做剧烈的活动, 防止大脑兴奋, 入睡困难, 应做一些安静的事情, 例如和宝宝一起躺在床上, 读故事给宝宝听, 轻声哼摇篮曲, 让宝宝静下心来, 养成定时入睡的好习惯。哭闹很厉害的宝宝, 我们要及时把他抱起来, 带离午睡室, 以免干扰到其他宝宝的睡觉, 哄他睡着之后, 再把他抱回床上;对于睡姿不正确的宝宝, 我们帮助宝宝改正睡眠姿势, 要求宝宝不要趴着睡觉;宝宝要是躲到被子里睡觉, 我们要及时制止, 防止捂着;易于踢掉被子的宝宝, 要加强午睡巡视, 有时还要帮助宝宝变换睡眠姿势, 让宝宝睡得舒适。

篇4:浅谈如何培养托班宝宝的饮水习惯

在入园初期,鼓励家长从家中带来宝宝平时喜欢用的奶瓶或水杯,并建议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些预防“上火”的水,如蜂蜜水、梨水等,来激发宝宝喝水的兴趣,不强制拿下他们的小水瓶,可随时随地的喝水,喝没后哄着再给瓶里加些白开水让他们拿着喝。在宝宝逐渐和老师熟悉后,在水杯架的格里贴上宝宝的照片,让宝宝有归属感,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小水杯喝水。秋季干燥,为预防疾病,给宝宝们冲泡板蓝根水饮用,并及时根据宝宝的活动量调节饮水量。一个月后,宝宝们不再带自己的水瓶啦,而是跟家长说:“我有自己的水杯。”

二、创设游戏,生动比喻

经过一个月的适应,宝宝虽然不再拿自己的水瓶了,但由于情绪焦虑,很容易上火,并且在各自的家庭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的宝宝不愿意喝白开水。因此变换了各种游戏方式来鼓励宝宝多喝白开水。如创设了“卖水”的游戏情景:在装好白开水的若干个矿泉水瓶上分别贴着一种水果的贴画摆在桌子上,大声吆喝卖水,引导宝宝将白开水想象成各种味道的水;还创设了“给小汽车加油”的情景,引导宝宝将喝白开水想象成给小汽车加油,让宝宝在愉快的想象游戏中喝白开水。还给孩子打生动的比喻,如把孩子比喻成小禾苗,不喝水就会干枯;比做小鱼,离开水就活不了等。关键是让孩子感到饮水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以身示范,及时督促

在小托班,由于宝宝年龄较小,还不会照顾自己,尽管口渴,没有老师的督促也不知道去喝水;还有一些宝宝比较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自主意识很弱,不知道去主动地喝水,主要依靠成人的帮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时有的宝宝玩起来,就顾不上喝水,所以就需要老师的示范和督促,不厌其烦地提醒,这样才能保证宝宝一日的饮水量。如:会很随意的和宝宝们说:“哎呀,老师都渴了,我想去喝点白开水,你们谁觉得渴,和我一起去喝水吧!”在老师的带动下,宝宝们纷纷说:“我也渴了,我和老师一起喝水!”“我也喝水,我也喝水。”然后我捧起水杯,大口地喝起来,好像水十分香甜的样子!“嗯,自从多喝了水,我很少生病了。”宝宝们受到了感染,也不知不觉地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四、动手参与,创设环境

当宝宝们能够熟练地使用水杯喝水后,鼓励宝宝们尝试自己用水杯到饮水桶接水喝,告诉他们先少接一点,喝完再接,并及时肯定宝宝的进步,让他们有成就感。为了鼓励宝宝自己接水并多喝水,创设了“小鱼吐泡泡”的墙面环境。在宝宝观察了金鱼喝水吐泡泡的情景后,在教室外面的墙上,为每个宝宝用卡纸做了一条小金鱼,贴上宝宝的照片,利用区域中已有的大小不一的圆形“泡泡”图案的卡纸,创设了这个可供宝宝进行操作性游戏的墙面。告诉宝宝们,小鱼都口渴了,都没有水吐泡泡了,宝宝们喝了水就可以帮小鱼吐个泡泡(自己动手粘贴泡泡),小鱼一定会感谢宝宝的。果真,宝宝们对贴泡泡非常感兴趣。为了帮助小鱼吐个泡泡,平时喝水需要老师一遍遍提醒的海硕,也积极地来喝水了;为了能帮小鱼吐个泡泡,平时喝水慢的豆丁也迫不及待地喝起来……这个游戏让宝宝们觉得喝水也变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并且在以后每次喝水的时间里,宝宝们不用老师再三督促都能自觉地来喝水了,而且宝宝之间还比赛看谁喝得多,现在每个宝宝都帮自己的小鱼吐了好多个泡泡啦。

五、注意观察,情绪愉快

宝宝们的饮水量从最初每次的一杯底儿,逐渐到小半杯到现在的大半杯,有的甚至更多,饮水习惯已然养成。在这期间还引导宝宝在入厕时观察自己小便的颜色,引导宝宝说出自己小便颜色是白色、黄色的。宝宝们对小便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于是,就告诉宝宝去多喝水,然后再观察自己小便的颜色,许多宝宝都惊奇地发现自己小便的颜色变浅了。简单告诉他们:水是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替代物,部分代泄物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排出体外。只有多喝水尿的颜色才会从黄色变成白色,只有多喝水身体里的病毒才能在尿尿的时候都排出去,只有多喝水,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得病,少得病。宝宝们听了,都兴奋地表示要多喝水,不让自己的身体缺水,把病毒尿没了,不有病,不打针。

篇5:托班活动教案:可爱的筒宝宝

最近我们班级的孩子对活动室中的奶粉筒情有独衷,特别想和它玩一玩,为此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这一活动,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幼儿的玩乐之中,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和动作,也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筒宝宝,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筒宝宝做游戏。

2、乐意和大家一起活动,感受游戏的快乐,

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奶粉筒(上面有笑脸图)

过程:

一、识筒宝宝,“你看到的筒宝宝是怎么样的?”

1、筒宝宝的脸是什么样的?(圆圆的,胖嘟嘟的)

2、它的身上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花衣服。。。)

3、它的肚子是怎么样的?(圆滚滚)

4、听一听,它会说话吗?(老师用手敲)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试试。

二、和筒宝宝做游戏

1、和筒宝宝一起做游戏吧,幼儿自由和筒宝宝用自己的方法玩。(注意幼儿的危险动作,及时予以引导)

2、玩累了,来抱抱筒宝宝,休息一会儿,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玩法或演示自己的玩法。

三、结束

篇6:可爱的蔬菜宝宝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用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出三种蔬菜黄瓜、番茄、茄子的形象,体验欢快的音乐节奏。

2.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更加喜欢吃蔬菜。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用身体动作表现蔬菜的形象。

活动难点

合着音乐节奏表现。

活动准备

1.布置菜市场场景。

2.尝过黄瓜、番茄、茄子做的菜。

活动过程:

1.用儿歌的形式,有节奏的说说对3种蔬菜的认识。

幼儿与教师一起用儿歌的形式买菜,踏步进入场景。(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合着2/4拍的音乐节奏,用儿歌形式表现出买菜。(歌曲洗澡歌)

T:走走,走走走,跟着妈妈去买菜,小脚小脚动起来,小手小手动起来。

T:今天妈妈去买菜。

S:买了什么菜?

T:番茄圆又圆。

S:我爱吃番茄。

T:今天妈妈去买菜。

S:买了什么菜?

T:茄子弯又弯。

S:我爱吃茄子。

T:今天妈妈去买菜。

S:买了什么菜?

T:黄瓜长又长。

S:我爱吃黄瓜。

小结:番茄、黄瓜和茄子,统统把它买回家。买回家呀买回家,统统把它买回家。(幼儿入座)

2.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三种蔬菜的形象。

(1)T:宝宝跟着妈妈到菜场买了哪些菜呀?

S:哦!有番茄、有茄子、还有黄瓜。

T:这些菜,你们都喜欢吗?谁喜欢吃黄瓜?黄瓜吃在嘴里怎么样?(脆脆的黄瓜我喜欢,我爱吃黄瓜)

T:谁喜欢吃茄子?(好样的,祝你健康)。

T:还有什么?

S:番茄

T:番茄吃在嘴里......S:酸酸的......甜甜的......T:甜甜的番茄我喜欢,我爱吃番茄。

小结:原来,这些好看的,好吃的蔬菜你们都喜欢。

(2)T:既然那么喜欢它们,你知道茄子长什么形状?

S:弯弯的。

T:你能不能用动作告诉我?(幼儿用动作表演弯弯的茄子)

小结:弯弯的茄子我喜欢,我爱吃茄子。

T:茄子宝宝我们来跳舞吧!幼儿与老师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弯弯的茄子。

(出示番茄)

T:这是......T:番茄长什么形状?用动作告诉我。小小的番茄,那大大的番茄呢?(幼儿用动作表演小番茄、大番茄、还有最大的番茄)

T:番茄可以怎么吃?

S:番茄炒蛋......拌番茄

T:番茄炒蛋我喜欢,我爱吃番茄。

T:番茄宝宝,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吧!(幼儿与老师一起合着音乐跳舞)

T:妈妈还买了什么蔬菜呀?(黄瓜)

黄瓜长什么样子,用动作告诉我。

T:黄瓜摸在手上什么感觉呀?

S:有点戳人。

T:刺刺的,谁来做个刺刺的样子。(刺刺的黄瓜我喜欢,我爱吃黄瓜)

小结:今天我们买了许多蔬菜。圆圆的番茄我喜欢,我爱吃番茄;长长的黄瓜我喜欢,我爱吃黄瓜;弯弯的茄子我喜欢,我爱吃茄子。

3.结束活动。

蔬菜宝宝,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蔬菜宝宝合着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所有的孩子都能跟着我的思维,我的动作进行表演、展示,孩子和我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非常的好。在试上时,我想通过自己形象的肢体动作让孩子了解、表现黄瓜“刺刺”的特征。但有的孩子并没有懂得,只是跟在后面一味的模仿。听课老师们建议我先让孩子自己来表现刺刺的样子,若孩子不能很到位的表现,教师再帮忙,这一建议,进一步突出孩子的主体性。再次进行活动时,我让孩子自己来表现刺刺的样子,孩子们一个个都做得唯妙唯俏,非常的棒。整个过程中我都一直在鼓励孩子用不同的动作形象表现三种蔬菜,同样,我舞蹈中的动作全部来自于孩子。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层层相扣,很好的体现出游戏化教学和以孩子为主体的教学。

篇7:音乐活动可爱的蔬菜宝宝

一、活动目标:

1、乐意用身体动作表现蔬菜(黄瓜、番茄、茄子)的外形特点。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欢快的音乐旋律。

二、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学念“买菜”的儿歌,了解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的基本特征。物质准备:***围裙和菜篮子;黄瓜、番茄、茄子实物若干;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用儿歌“买菜”说说蔬菜

师:今天妈妈带你们去菜场逛一逛(踏步进入)音乐《我爱洗澡伴奏》 出示蔬菜黄瓜

师:黄瓜长不长?番茄圆不圆?茄子弯不弯? 幼:我喜欢黄瓜。师:今天妈妈去买菜 幼:买了什么菜?

师:黄瓜黄瓜长又长。番茄番茄圆又圆。茄子茄子弯又弯。幼:我爱吃黄瓜、番茄、茄子

二、用动作表现蔬菜(黄瓜、番茄、茄子)的外形特点

1、师:番茄、黄瓜、茄子,我们通通买回家。到家了,请坐吧。今天跟着妈妈买菜的感觉怎么样呢?买了什么菜?买了几样? 小手伸出来。一起来数数看。

2、师:谁喜欢吃黄瓜?黄瓜吃起来感觉怎么样? 师:谁喜欢吃番茄?番茄吃起来怎么样?茄子呢?

3、师:黄瓜长什么样?幼:长又长、绿又绿。师:谁来做一做长长的黄瓜的动作

师:看好了,妈妈来变黄瓜。***黄瓜怎么样?(引导幼儿发现踮脚)为什么要踮起脚呢?(更长)师:妈妈数123,你也来变长长的黄瓜。(幼儿学习)

师幼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念儿歌(黄瓜黄瓜长又长,我爱吃黄瓜)师:番茄长什么样?(圆圆的)

师:谁来做做圆圆的、大大的番茄。(个别幼儿)师幼一起做123变变变

师幼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念儿歌(番茄番茄圆又圆,我爱吃番茄)师:茄子长什么样?你会用动作来表示吗? 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指点动作。(弯弯的)师幼一起做123变变变

师幼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念儿歌(茄子茄子弯又弯。我爱吃茄子)

三、律动游戏《去买菜》

1、师:妈妈今天买了几样菜?3样

师:长长的黄瓜在哪里?圆圆的番茄在哪里?弯弯的茄子在哪里?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2、师:现在请你变成一样你最喜欢的蔬菜宝宝。(鼓励幼儿自己扮演,123变)

3、师:现在妈妈还要去买菜,你们就是菜场里的蔬菜宝宝,听到妈妈买了什么菜,你就站出来,用动作告诉大家。

师:今天妈妈去买菜。幼:买了什么菜? 师:黄瓜黄瓜长又长 幼:我爱吃黄瓜

上一篇:九年级数学总结计划下一篇:世纪小学教育业务目标考核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