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企鹅教案

2024-05-10

可爱的企鹅教案(共15篇)

篇1:可爱的企鹅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可爱的企鹅 教学目标:

1、学会看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学会用8、9的组成来计算有关8、9的计算题。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设计有趣的数学关卡,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数学数学问题的勇气和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看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学会用8、9的组成来计算有关8、9的计算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你们知道企鹅吗?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观察情境图,探究新知

1、讲解第一幅图

(1)看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认识大括号)

(2)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说说。(3)想一想,你能用算式把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出来吗?(板书:6+3=9 3+6=9)

2、讲解第二幅图

(1)这个大括号告诉我们刚才的企鹅有几只?(9只)(2)现在,我们看右边这幅图,发现了什么?(只有4只了)(3)猜一猜这个大括号想说什么?(板:冰山后面还有几只小企鹅)(4)那谁能猜到?有几只?(板:5只)(5)你是怎么猜出来的?(9-4=5)

3、联系两幅图

(1)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换意见,派代表回答。

(2)提问:什么不同?(列式计算不同,上一幅图用的是加法,下一幅用的是减法)为什么不同?(因为它们提出的问题不同)

三、合作合践,获得知识

1、分小棒

(1)请拿出8支小棒,把它们分成2堆,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2)问:哪位小朋友愿意当记录员?

(3)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把8分成了什么和什么?上来边分边说?

2、分香蕉

师:看大家这么聪明,老师要奖励大家香蕉了,不过要先请大家帮着分一分。

(1)看哪个组分的方法最多。(2)交流汇报,错的改正。

(4)问:你能用9可以分成4和5,结合生活实例说说数学问题吗?

四、练习巩固,强化知识

1、开火车——口算。

2、练一练第2、3、4题。

3、对数游戏——数的组成。

一二年级数学备课组 2014、10、29

篇2:可爱的企鹅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巩固有关8、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企鹅吗?(打开图片)他们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有着白白的肚子,胖胖的身子,样子非常可爱。喜欢和他们一起玩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企鹅的世界,一起来解决与加法、减法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

2、师:从图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前面(右边)有3只企鹅,后面(左边)有5只企鹅。

(如果有学生描述时说的是右边和左边,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前面和后面在,这样说更加准确)设计意图:(引起孩子的好奇,激发向下探究的兴趣,给孩子足够时间来观察,满足好奇心)

师:说的真好!说话完整而且声音洪亮。谁还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生:前面有3个企鹅,后面有5个企鹅。

师:那么哪位同学可以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呢?

生:前面有3只企鹅,后面有5只企鹅,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说得真好,我们来鼓励一下这个学生吧!(出示题目,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大声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怎样列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5+3=8 师:你还可以怎样列式.生:3+5=8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前面有 3只企鹅,后面有5只企鹅,一共有8只企鹅。

师:5+3=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正确即可)师:那我们现在继续向下看,企鹅走着走着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

师: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几只企鹅? 生:8只。

师:8只企鹅在一起真是热闹,于是他们商量着玩捉迷藏的游戏,(出示第二幅图)

师:在这幅图中,你又观察到了什么?

生:只看见了两只企鹅。

师:同学们想一想原来有8只,现在只看到2只,那几只去哪了呢?

生: 藏起来了。

师:那么哪位同学可以给根据原来有8只,现在只看到2只提出数学问题呢?(将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一起呈现)

生:一共有8只企鹅,只看到了2只,藏起来的有几只?

师:**说的非常好,谁还能声音洪亮的再重复一遍他所提出的数学问题?

生:、、、、、(师出示问题,学生跟着老师大声朗读一遍。)

师:到底山后面藏着几只企鹅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8根小棒表示8只企鹅,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幅图,有2只企鹅,那么藏起来的企鹅有多少只呢?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指导。)

汇报:谁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摆的?

生:一共摆了8个小棒代表8只企鹅宝宝,拿掉2个代表看到的企鹅,剩下6个就是山后面藏着的6只企鹅。(如果说的不好就再说一遍)师:谁还能像她一样再说一遍。

师:8个小棒代表企鹅的总数,划掉的2个也就是从总数8中去掉2个,剩下6个就是山后面藏着的6只企鹅。(边讲边示图并结合学生的摆法)

师:你能画图来表示吗?8只企鹅应该画几个三角形呢?有2只看得见的企鹅,那么藏起来的企鹅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一共画了8个圆代表8只企鹅,划掉2个代表看到的企鹅,剩下6个就是山后面藏着的6只企鹅。

师:8个圆代表企鹅的总数,划掉的2个也就是从总数8中去掉2个,剩下6个就是山后面藏着的6只企鹅。(边讲边示图并结合学生的摆法)生:、、、、、、、、、师:无论是你们用摆小棒、画圆都计算出来了山后面藏了6只企鹅,你能列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8-2=6 师:回忆一下你刚才摆小棒,画圆的过程,老师的8根手指代表8只企鹅,这两根手指就代表这两只企鹅,也就是从8里面去掉2,所以用减法。所以从总数8里面去掉2这部分,求剩下的这部分用减法。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师:告别了企鹅宝宝,离开了南极,同学们想不想去智慧乐园看一看小鸡、小鸭在做什么呀? 生:想。师:我们先来说一说小鸡,在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9只小鸡,看到了3只,藏起来的有几只? 师:9只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因为9只有总数

师:9代表小鸡一共的数量,看到的3只这部分我们要将他去掉,藏起来的这部分就是我们要求的6.师:我们再来说一说小鸭,在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9只小鸭,看到了5只,藏起来的有几只? 师:谁能用手势给老师讲一讲这个过程

师:9只代表小鸭一共的数量,看到的5只这部分我们要将他去掉,藏起来的这部分就是我们要求的4.四、课堂小结

篇3:企鹅的故事

企鹅的繁衍

在企鹅的繁衍过程中, 雌企鹅负责产卵, 之后雄企鹅开始帮着孵化, 直到小企鹅出生后, 雌企鹅才回到雄企鹅身边共同照顾子女。小企鹅逐渐长大, 雄企鹅的体力却渐渐衰退, 这时雄企鹅为了生存也只好暂时离开小企鹅, 到海中觅食。在广阔的海岸上只有几只成年雄企鹅担负起照顾小企鹅的重任。企鹅父母在海中四处捕食磷虾, 填饱肚子后就回到岸上喂自己的孩子。在成千上万只小企鹅中, 企鹅父母可以通过叫声准确地找到小企鹅。企鹅不能飞, 但它们都有一条突起的胸骨和强有力的胸肌, 它们的翼已变为鳍状肢, 利用一双多肉的脚作舵, 可在水中飞快地潜行。世界自然基金会 (WFF) 发布的一项报告则称, 如果世界温度上升两摄氏度, 则半数以上的南极企鹅种群都将减少或者灭绝。因为冰层融化使它们失去了抚养幼仔的场所, 并减少了它们的食物来源。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南极这片净土, 那么多年后在南极也许就见不到企鹅了。

企鹅宝宝:“我们也上幼儿园!”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 企鹅在孵化出来四五个月后, 就到了“青少年时期”, 这个时期的企鹅处于一个重要生活阶段, 那就是“对歌求偶”。企鹅对歌求偶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充满激情的歌声此起彼伏。对歌求偶成功后, “情侣”要到比较偏僻的地方“窃窃私语”, 讨论他 (她) 们今后的家庭生活。有了家, 企鹅要衔石筑巢, 用自己的劳动建造温馨的家;当雌企鹅下蛋后, 便到海边度假去了, 自觉的雄企鹅主动承担起孵蛋的责任, 在寒风凛冽的冬季, 用父亲特有的温暖庇护孩子平安诞生;小企鹅诞生了, 绝大多数企鹅妈妈会从海边疗养回来, 接替抚养后代的任务;然而, 也有极少数企鹅妈妈会被海豹吞食, 这样, 带给这个企鹅家庭的将是悲惨的结局:或者这个家庭消亡, 或者小企鹅被其他家庭带走。小企鹅出生二三十天后, 爸爸妈妈就会把企鹅宝宝们送到幼儿园, 在少数几个企鹅阿姨的照顾下逐渐成长。

落泪:为企鹅的母爱

篇4:可爱的小企鹅

用过的一次性纸杯1个、a piece of whitepaper、一小片的橙色和黑色纸板、水彩颜料、双面胶、剪刀和a penci。

制作步骤:

在the white paper上剪出正好能包裹怀身的一部分。

如右图所示,把剪出的那部分we paper围在the cup上,用the pencil画出“the pen-guin”的肚子。

把the white paDer平放在the table上。给the whilepaper涂上深蓝色的水彩。注意哦,表示“the penguin”肚子的那部分是不用涂的。

在等待水彩干的时候,我们可以剪出“the penguin”的eyes,mouth,feetand wings(翅膀)。

A.在橙色的纸板上剪出“the penguin”的mouth and feet。然后在黑色的纸板上剪出“the penguin”的eyes。

B.在the white paper上剪出“the penguin”的wings,然后给the wings涂上深蓝色的水彩。

等水彩干后,用双面胶把步骤1剪出的纸贴在the cup上,然后把杯底涂成深蓝色。

篇5:常识教案--可爱的企鹅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企鹅的外形。

2、了解企鹅简单的生活习性,懂得企鹅为什么不怕冷。

3、丰富词汇:脂肪、潜水、软体动物。

活动准备:

1、VCD盘、VCD机、电视、录音机、录音带各一个。

2、鹅分体图片一套、企鹅模型一个、背景图一张。

3、儿每人一套拼图(6—8块)。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认识企鹅的外形特征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性。

2、难点:幼儿懂得企鹅为什么不怕冷。活动过程 :

一、开始部分

1、幼儿观看录像,引入主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放VCD盘,幼儿观看录像。

2、教师提问:它是谁?(企鹅)它长的什么样?

小结:企鹅有尖尖的嘴巴、白白的肚皮、黑黑的背、两只翅膀、两条腿、一双眼睛、一个短短的尾巴。(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教师出示企鹅分体图片。

二、基本部分

1、它的翅膀像三角形,尖尖的样子,像鱼(鲸)的鳍一样。

它的翅膀可以滑雪、可以游泳、可以飞(教师提示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海鸟)、翅膀可以在企鹅走路时保持平衡、在潜水时紧缩不动。(教师提示:在水中不露头地向前行叫潜水。)

2、它的脚像什么?

像鸭子的蹼,可以用来游泳(幼儿也可以讲述别的有蹼动物)。

3、企鹅喜欢吃什么?

企鹅喜欢吃鱼、虾、软体动物(教师提示:软体动物身体中没有骨头很软,像贝壳、河 蚌)教师出示图片一张,加深幼儿印象。

4、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

很冷很冷的、有冰、有雪的南极,在幼儿讲述同时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加深印象。

5、企鹅为什么不怕冷?

通过幼儿想象的出它皮很厚、脂肪很多(教师提示:脂肪是皮肉内一种油质的东西,它储存热能,发出热量)帮助企鹅保持体温。教师出示企鹅模型让幼儿感知。

幼儿继续观看VCD的出企鹅不怕冷的正确答案:脂肪厚、群聚在一起防寒。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每人一份拼图(企鹅)6—8块。

根据幼儿认知能力,分别发6块或8块的拼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凭借自己对企鹅已有的了解进行拼图练习,使幼儿对企鹅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2、幼儿在歌曲《小企鹅真漂亮》的伴奏下,做小企鹅走路的样子退场,活动结束。活动延伸:

1、幼儿继续看VCD,了解其他关于企鹅的生活习性。

2、将企鹅的图片和模型放于自然角,便于幼儿充分感知企鹅的外形特征。

篇6:可爱的企鹅教案

教材分析:

《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本次课设计为一次登冰山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登山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索。对首次出现的大括号和问号,教师作适当指导和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学问题;

3.在学习教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5.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

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情境挂图,吹塑纸做成的括号和问号,过程设计

一、创境引入

出示小淘气(小狗)小朋友好!小淘说:“好久没跟大家见面。今天我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有进步了,越来越会听课了。小朋友,这么久没跟大家见面,你们知道我去哪里了吗?我呀去北极探险了。小朋友想去吗?”(想!)“可是北极是很冷的地方,有很多冰山,你们怕不怕呀?”(不怕)“好!今天小淘气就带小朋友一起去北极探险,去穿越冰山。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勇敢、聪明又能干,能够登上最高的冰山!”(拉出挂图)小朋友,你们有信心登上最高的冰山吗?(有)“那我们出发吧!来到第一座冰山我们看到了什么?啊多可爱的企鹅啊!有几只呢?这只企鹅在跟谁打招呼呢?哦,原来在这儿,上面有几只?那我们在第一座冰山这儿看到了什么?有多少?谁能说一说?

[以登冰山的形式进行本课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介绍新朋友,学习新知识

看看下面有一个新符号,猜猜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括号,猜猜它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小结,用括号表示合起来(作手势)。问学生,它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新朋友,看看是谁?知道它是什么符号吗?它是问号,表示求有多少?那么两位新朋友在一起表示什么意思呢?那谁能完整地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这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谁能列式计算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算式中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

现在我们成功地翻越了第一座冰山,插上第一面红旗。

[对第一次出现的括号和问号教师作必要的介绍,减缓学生的学习坡度,让学生很快解决第一个问题,登上第一座冰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便于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三、巩固新知

现在我们继续翻越第二座冰山。第二座冰山是考考你,这有一幅图,看看你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小组同学讨论2分钟,相互说一说再分组汇报。对说得好的组以表扬。看来第二座冰山也难不到小朋友。我们再插上一面小旗。

四、现在我们进军第三座冰山了。看看第三座冰山有什么?出示图2。看看这幅图里有几个括号?这个括号怎样?这个括号呢?再仔细看看这个大大的括号下面写的是什么?从这里我们知道什么呢?(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知道什么?前面有几只?这个小的括号上面有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呢?谁来完整的说一说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怎样求出

冰山后有几只企鹅?你会列式计算吗?(让学生说说算式和算式中各部份的意义)

看来今天我们小朋友,已经成功翻越第三座冰山了,我们快到达最高的冰山了。要去最高的冰山,得渡过这条河流,能不能过去,要看看小朋友会不会看图,用刚才学过的知识,观察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算式?现在,分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后,分小组汇报,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已经到达最高的冰山了。

[充分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与本组同学生合作,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

怎样才能登上最高的冰山?插上最大的红旗呢?那要比比谁会动脑筋了!

每组小朋友的组长来领一幅图,这幅图上没有括号,也没有问号,同学们商量一下,在哪儿画括号?在哪画?号?添上括号和问号把这幅图编成完整的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锻炼学生对新认识的符号的应用能力,每组学生添的括号和问号都可能不同,所编出的问题就不同,通过交流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课后反思:

本课最成功之处:

1、结合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登山情境,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化了学生初步认识的两个符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篇7:可爱的企鹅的作文

贼鸥大家都知道吧!对!它就是企鹅的天敌,不但吃企鹅宝宝,还偷企鹅蛋呢!而就在那天,这两个天敌之间就发生了一段有趣的事——

那天,一只企鹅把自己的蛋放在洞里。被贼鸥发现了,它“沉思”了起来,心里打起了偷蛋的主意,小学生作文《可爱的小企鹅》。在企鹅游泳时,贼鸥飞进了洞里准备偷企鹅蛋,想不到被警觉的企鹅逮了个正着。它用嘴啄贼鸥的尾巴,用头顶贼鸥的屁股,用双翅拼命“拉”贼鸥的羽毛。贼鸥怕了,只好“投降”,退了出来,但它还是偷了个蛋。企鹅回到洞里一数立刻发觉了。只见它立刻趴在地上,展开双翅,奋力一滑,来到了贼鸥面前要抢回自己的蛋。它把翅膀合拢做了个“讨”的动作,那样子真可爱。贼鸥读懂了它的意思,把那个蛋还给了企鹅。

篇8:可爱的企鹅从哪里来?

很久很久以前,距离今天大概有两亿年。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当时地球上本来是一个整体的大陆开始分裂和解体。其中,有一块分离出来的大陆,由于种种原因,以极慢的速度向南方漂去。

恰好此时有一群鸟儿在海洋上空飞翔,它们可能是在旅游,也可能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凑巧地,它们看到了那块不断向南漂移的大陆,并发现大陆上气候适宜、食物丰富、天敌很少,简直就是专门为它们而准备的啊!于是鸟儿们就在大陆上安家了,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很多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我们的故事到这里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因为,这群鸟儿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生活的大陆是在不断地向南移动着的!而故事,还在继续。

企鹅是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类,属于企鹅目,企鹅科。其实,企鹅不仅在寒冷的南极洲生活,也在热带的国家和地区生活。

不知道这群鸟儿在大陆上繁衍了多少代,也不知道大陆向南漂移了多远。终于有一天,鸟儿们发现天气越来越冷,植物越来越少——事情不对劲!可是现在已经晚了,离温暖的大陆太远了,过惯了舒服日子的鸟儿们是不可能飞到那里的。怎么办?这可不是美国动画片,不要幻想着两亿年前会有人去救它们。尽管鸟儿们很愤怒,可对它们来说,办法有且仅有一个——听天由命!

小卡片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对已经存在 的大陆漂移学说进行了更加完整的解释和说 明。它的主要内容是:远古时期的地球只有一块庞大的陆地,被海水包围着。大约两亿年前,陆地开始破裂,到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以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大陆终于停止不动、不再漂移。鸟儿们原来的世外桃源此时变成了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大批死亡。不过,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神奇的大自然。

就是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中,鸟儿们虽然伤亡惨重,但还是有幸存者的。它们在陆地上找不到吃的,就学会了游泳,到海里寻找食物。为了活下去,它们飞翔用的翅膀逐渐退化成划水用的翅膀,行走的姿势也渐渐变成直立的。为了保持体温,它们在身上储存了大量的脂肪,从此以后,它们再也飞不起来了。

现在,这些鸟儿被称作企鹅。那块一直向南漂移的大陆,就是南极洲。

本文的故事到此结束,不过关于企鹅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进化的却还是个谜。从鸟类进化而来的企鹅,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它们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再也不能翱翔蓝天?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完美的解释。上面的故事,尽管看起来顺理成章,其实也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并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来证明这个假设的成立。就像名侦探福尔摩斯的推理再怎么合情合理,没有证据也还是不能逮捕真凶。

篇9:《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本节课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本节课教学时我比较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先让学生观察企鹅图,找出图中隐藏的两个信息,再让孩子根据这两个信息进行提问,并要求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对于大括号的认识,学生还是不够清楚,由于一年级同学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让他们理解这个大括号和问号到底代表什么意思真的很花时间,还有列式的时候,书上那副图问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就应该用9-3=6,有几个孩子认为是9-6=3,孩子们上课精力又不集中,给他们讲了一共有9只企鹅,我们看到冰山前面有3只,冰山后面有几只我们能看到吗?回答不能,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是我们用总数减去前面的企鹅之后,计算出来的,所以应该这样列式,讲完这道题,就让他们做练一练,但是孩子们需要时间,我相信他们多做一些题慢慢就会懂了。

篇10: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

考虑学生实际,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一开始我由关于企鹅的一些问题情境引入极大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中,并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认真观察,自己提出问题,并有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解决问题,学习兴趣很浓。

本节课教学时我比较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先让学生观察企鹅图,找出图中隐藏的两个信息,再让孩子根据这两个信息进行提问,并要求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对于大括号的认识,学生还是不够清楚,而且我在出示加减法数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后没有让孩子进行讨论一下“生活中有些问题需要用加法解决,有些问题需要用减法解决。那么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呢?”没有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爱的企鹅这一课,开始就听其他老师说了这一课很难,当时想到这一课也是学习8、9的加减法,而且自己在讲前面一课《跳绳》讲的还比较仔细,就觉得孩子们掌握起来应该不难,结果却差强人意。

这一课的难点就在于出现了一个大的括号和问号,由于一年级同学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让他们理解这个大括号和问号到底代表什么意思真的很花时间,还有列式的时候,书上那副图问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就应该用9-3=6,有几个孩子认为是9-6=3,孩子们上课精力又不集中,给他们讲了一共有9只企鹅,我们看到冰山前面有3只,冰山后面有几只我们能看到吗?回答不能,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是我们用总数-前面的企鹅之后,计算出来的,所以应该这样列式,讲完这道题,就让他们做练一练,有一道类似的题,说9-6=3的孩子这一次还是错,然后就多出几道,效果还是不太好,然后你直接给他们讲用总数-看的到的数这样列式,他们才慢慢的都会了。然后就要教他们那些算式应该列减法,哪些是加法,其实有部分同学能理解意思,直接就能列出正确的算式,但是有些同学就是不能理解,后来和其他的老师讨论,这个理解意思只有多练习,慢慢就能体会了,现在用比较直接的方法,让他们分别,比如?在大括号下面用加法,在上面用减法,如果一副图所有的东西都画出来了,那么打问号的那边就当做看不到的那一边,还是用总数减去能看到的那一边,其实自己都觉得这样讲有些搞笑,但是孩子们需要时间,我相信他们多做一些题慢慢就会懂了。

篇11: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

1、能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情景和直观图,让学生在认识打括号和问号含义的基础上体会题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重点。

2、能让学生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机的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交流、猜测等方式,使学生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感受生活的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12:《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大邑县出江镇三坝小学 杜莉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第8课时的内容,本课时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由于图中第一次呈现大括号的形式,所以教学中需要教师作适当地讲解,对图中每个符号的出现,都应让他们清清楚楚,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对猜谜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兴趣。经过两个月的常规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正在逐步的得到规范,有了初步的数感和问题意识,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很欠缺。教师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电视、投影仪等,对我们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教学设想】

课前3分钟的口算练习:开火车、比手势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玩猜谜语的游戏引入,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企鹅生活的环境,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探究新知

1、出示第一幅图,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中的内容,然后再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

2、出示第二幅图,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跑到哪里去了。通过观察“?”的位置变化,明白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

再让学生尝试解答,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这个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3、出示第三幅图:“房子里有几只兔子?”这道题本来是练一练的第3题,我把它提前是为了及时地巩固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巩固

试一试:

让学生准备8、9个圆纸片,自己先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情况进行填数,以降低学生练习的难度。

练一练: 第1题:口算

本单元结束时要求学生1分钟内完成6道题,本节课可适当放宽 第2题:看图写算式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要求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游戏结束全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想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生:(齐说)想。

师:“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生:企鹅。

师:你们喜欢企鹅吗? 生:喜欢。

师: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吗? 生:南极。

师:(展示投影1)今天,可爱的企鹅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请你们去帮忙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谁愿意去呢?(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1师:比一比,看谁今天上课最认真,帮小企鹅解决的问题多。(投影出冰山上原来有3只企鹅,又出现6只。)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雪地上原来有3只小企鹅在玩耍,后来又从冰山后面走来3只。师:那么谁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请问冰山上现在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把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遍。师:在图上怎样表示刚才提的问题呢?(出现大括号和问号。)现在图上多了什么符号,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教师边指边告诉学生:“大括号”,“问号”。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答出:“大括号”的样子好像要把上面的这些企鹅怎么样?(生:合起来。)师:“问号”的作用是什么? 生:要求的问题。

师:对,要求的问题是“冰山上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几只企鹅,该怎样计算?(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并汇报。)师:哪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的算式呢? 生1:我的算式是6+3=9(只)生2:我的算式是3+6=9(只)生3:两个算式都可以。

师:同学们真能干,你们能回答得更完整一些吗? 生:6+3=9(只),冰山上一共有9只企鹅。师:太棒了,就要像这样说得完整、明白。(掌声)师:那么多同学都在帮企鹅解决问题,企鹅们可高兴了。2出示第2幅图。

师:请看这一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小“问号”跑到哪里去了? 生:跑到冰山上去了。

师:那么“大括号”和下面的“9只”表示什么意思? 生:雪地和冰山上合起来一共有9只。师:谁能把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生:雪地上有9只企鹅,左边有4只,冰后面有几只呢?(全体完整的复述一遍。)

师:要想知道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该怎样计算呢? 生1:9-5=4(只)

生2:9-4=5(只),冰山后面有5只企鹅。生3:我想因为4+5=9,所以冰山后面有5只企鹅。师:你们觉得哪一种算法是对的呢?

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发现:要求的是“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这个问题,要用已经知道的数学信息来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生4:9-4=5(只),冰山后面有5只企鹅。这种算法才是对的。(掌声)

3出示第3幅图。(笑笑家有七只兔宝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师: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认真观察后,说一说。师:大家认真看一看小“问号”又跑到哪里去了? 生:跑到右边上去了。

师:那谁知道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要求的是:房子里有几只兔子?

师:要知道“房子里有几只兔子”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解答,教师板书:9-5=2(只),房子里有2只兔子。)

(三)巩固

试一试:

让学生准备8、9个圆纸片,两人一组,一人摆一摆,然后一人根据摆的情况进行填数,再汇报,教师讲评、展示。

练一练: 第1题:口算

2至3分钟内独立完成,按顺序汇报 第2题:看图写算式

要求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游戏结束全课

篇13:《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主备:王志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0、41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巩固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

3、结合画图、操作等具体活动,经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初步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带10支小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到了几位神秘的动物朋友,它们来自寒冷的南极,猜猜它们是谁?(企鹅)

引入课题,板书:可爱的企鹅

二、探究新知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情境图一: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1)你从图上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不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来考考大家?(2)指名列出加法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分析和解决减法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二:一共有8只企鹅,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

(1)谁能根据图画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并提出一个问题考考大家?(着重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完整,并把编故事和提问题结合起来,如:一共有8只企鹅,有一部分藏到冰山后面去了,只看到2只,藏到冰山后面的企鹅有几只?)

(2)摆一摆:生用小棒,跟着教师边摆边说:摆8支小棒,代表一共有8只企鹅;

看到了2只,把这2只拿掉(拿走2支小棒);剩下6支小棒,就表示冰山后面还有6只企鹅。

(3)画一画:先请一名学生板演,边画图形边说意思:一共有8只企鹅,画8个三角形(或圆圈、小正方形等),看到了2只企鹅,就把2个三角形圈起来,还剩6个三角形,表示有6只企鹅我们没看到,所以冰山后面有6只企鹅。

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自己边画图形表示,边说。(4)列出减法算式8-2=6 让学生再次说说各个数字表示什么,体会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另一部分。

3、说一说,找生活中的减法原型

(1)课件依次出示两幅情境图,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交流(此题的总数体现在算式中,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给予适当的提醒)。(3)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9-3=6/9-5=4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第2题:先观察情境图,列出算式,说一说算式各数表示的意义,然后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

第3题: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改。

第5题:教师先示范,然后同桌互练,可以问“总数是X个,露出X个,盖住了几个?”也可以问“想露出X个,应该盖住几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当一回小老师,给爸爸妈妈讲一个总数是7的数学故事,提出加法或减法问题,并一起解决。

板书设计:

可爱的企鹅

篇14:小学生作文:可爱的企鹅

生活在南极的企鹅是地球上数一数二可爱的小动物,它有着胖乎乎的身体,扁扁的嘴巴,圆圆的`脑袋,胸部的毛白白的,背部的毛黑黑的,好像穿着一件燕尾服呢!更有趣的是小企鹅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真像一位潇洒的“小绅士”。

别看企鹅胖乎乎的,它们可是很擅长游泳和潜水哦,而且游泳速度还非常快呢。你瞧!企鹅爸爸正带着企鹅妈妈和企鹅宝宝们练习游泳,只见它们一会儿潜水,一会儿自由泳,玩得可开心了!

可爱的小企鹅,我太喜欢你们了,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到南极去看你们!

篇15: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定稿

一、谜语导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吧!师:“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它不怕。“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生:企鹅

师:你们真聪明,谁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 生:南极

师:今天,小企鹅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可爱的企鹅吧(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学习图一

师:现在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山上有3只企鹅,山下有6只企鹅

师:山上的企鹅和山下的企鹅合起来是多少只呢? 生:9只 师:同学们的小脑瓜转的真快,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新朋友,(出示大括号)是谁呢?大括号

师:跟老师一起说——大括号(说两遍)师:谁能说说这幅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 生:山上的企鹅和山下的企鹅合起来

师:你的声音真洪亮,掌声鼓励,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同学们看,大括号下面出现了一个问号,说明这是要求的问题,要求什么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只?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山上有3只企鹅,山下有6只企鹅,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 师:你的小嘴真灵 师:谁会列算式? 生:3+6=9 师:还可以怎么列? 生:6+3=9

(二)学习图二 师:现在这些小企鹅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冰山后面玩,大家观察这幅图,和上一幅图有什么区别?

生:第一幅图大括号下面是问号,这幅图大括号下面是9只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幅图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呢? 生:一共有9只企鹅 师:非常好!

(三)学习图三

师:看这幅图,图上有几只企鹅? 生:3只

师:其他企鹅哪去了? 生:走到山后面去了

师:下面这个大括号表示什么?

生:冰山前面和冰山后面一共有9只企鹅 师:上面号和问号表示什么呢? 生: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一共有9只企鹅,冰山前面有3只,冰山后面有几只? 师:说的真流利,谁还会说?(在找一名学生)师:一共有9只企鹅,冰山前面有3只,求冰山后面有几只?用什么法计算? 生:减法

师:你会列式吗? 生:9-3=6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大括号和问号,大括号下面是问号,表示把左右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师:大括号下面是问号,用什么法计算? 生:加法

师:大括号下面是数,表示一共有多少已经知道了,告诉我们其中的一部分,让我们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师:大括号下面有数,用什么法计算? 生:减法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老师讲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

(一)出示练习一

师:大括号下面有什么? 生:问号

师:用什么法列式? 生:加法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左边有6只气球,右边有2只气球,合起来一共有几只? 师:谁来列算式? 生:6+2=8

(二)出示练习二

师:大括号下面有什么? 生:数字9 师:用什么法列式? 生:减法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一共有9个苹果,树上有7个,盘子里有几个? 师:谁会列式? 生:9-7=2

四、律动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真不错,老师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8的组成”。师:老师看谁的小耳朵最灵

五、闯关游戏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可真好,小企鹅非常喜欢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玩啊? 生:想

师:不过小企鹅有个要求,你们得闯过小企鹅设置的两关,它们才能留下来,有没有信心? 生:有

(一)第一关——小猴子分香蕉

师:动物园里有两只小猴子,它们得到了9根香蕉,它们要把香蕉分一分,可是它们分不明白,我们帮帮它们吧。

师:用你手中的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并把分得得结果写在书上的表格里。生:分小棒 师:下去巡视

师:谁愿意把自己分的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分对的同学举手

(二)第二关——看谁算的快

师:同学们顺利的闯过了第一关,下面我们来闯第二关,每个人的桌子里都有一张小题单,把小题单拿出来,老师说开始后,快速写上自己的学号,并用最快的速度把题做完,看谁做的又快又准。师:做完的同学站起来检查 师:小组长快速把题单齐上来

师:闯关成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六、总结、师:这节课很快结束了,说说你们的收获吧? 生:汇报

上一篇:实用的军训周记集合下一篇:食品行业相关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