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2024-05-15

云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精选6篇)

篇1:云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云南大理张家花园建筑民俗文化浅析

(课堂发言提纲

谷凤娟)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中国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建筑首先属于物质文化,各种建筑形态,异彩纷呈,各美其美。同时建筑更是有内涵的,承载的是精神文化。蕴含着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艺术灵感。德国哲学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对建筑民俗文化的研究是多维度多视角的。比较研究,历史分析研究,现代阐释研究、民族民系研究等。笔者将通过对云南大理张家花园的建筑民俗文化进行浅析,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一点建筑民俗文化的辉煌灿烂。正像有人说过,一滴水能折射出大海的光芒。

一、选址布局 1.选址注重风水

白族人民在民居选址上是很讲究风水的。张家花园的选址,以厚重的大理历史文化为依托,背靠苍山圣应峰,符合“形势宗”相形法,并以“理气宗”相宅定大门方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面临碧波万倾的洱海母亲湖,南面与号称“妙香古国第一寺”的观音塘相邻,北面连着尚存大量元明建筑的古村落。

我们通常认为好的风水是坐北朝南,因为山南水北为阳。而张家花园由于顺应其独特的地势而坐西朝东。1.适应苍山山脉南北走向的地形。2.遵从风水观念,认为“正房靠山,才坐得起人家”。“居山水间者为上” 3.适应风向。大理的风向常年多为南偏西和西风,风多力大。

从大理人民在选择和应用风水选址上,反映了建筑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体现了人们的生存智慧。“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阴阳风水观念便从这里引申出来,是古人理想环境观的总结和发展。风水又称堪舆,堪,天道;舆,地道。堪舆,天地之道。

风水学说,是为选择建筑地点而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生 态等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原则。讲究藏风,纳气,得水。风水理论可以看成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生态审美意识和环境优选方法。风水的第一要求就是安全第一,就是避免风雨之灾。后来,加上信仰,变得抽象,是朴素的环境观和俗信的融合。民居重视选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合用、安全、舒适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纵横铺设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嵌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协调于总体的自然环境,体现和谐于自然的环境审美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2.建筑布局井然有序

张家花园从建筑的布局上来说,它依据白族“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成功地营造出一所苍山洱海间风花雪月的大花园。“避着风,护着花,背着雪,映着月”,巧妙地找到人类在大自然中理想的栖居位置。

张家花园采用四合院建筑实体及其空间构造的建筑空间,表达天地合德,天人合一。东西走向的中轴线起着整个宅院的中枢神经作用厅堂、正屋在中轴线上。(北京元大都就建在北京中轴线上)。加上左右对称,使整个空间序位主次分明,井井有条,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增强家族凝聚力,同时也体现了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建筑就像社会的框架,用物质的形式把家族成员的社会关系凝结为一张纲目分明的网,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很清楚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因为房屋的位置已清楚地把他的位序标示出来了。

张家花园的建筑结构,通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开间两层房屋称为一坊,由一坊正房、两坊厢房和照壁组成,称为三坊一照壁。由一坊正房、两坊厢房和倒座组成的四合院,除中间庭院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称为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把各个空间联合起来。

建材使用亲木恋土。中国建筑自古以土、木为材,在文化观念与审美意识上,又是与远古农业文明相联系的,对大地、树木永存生命之气的钟爱与执着。农业是以生物体的自然生长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过程,它对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强化了人们的生命意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张家花园采用土木结构,既有中国传统建筑这种共性,还有其特殊的原因。大理地处高原峡谷区,地震多发,采用木结构承重,适应风力大,多地震的自然条件。遇到地震时,房屋突然受到猛烈的冲击,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由榫卯联结,这种软性联结,富有韧性,能够消减地震的能量,而至于发生断裂,可以有效地抵抗地震灾害。

二、白族人关于家的概念

从民俗的意义来看,在重视血缘亲情的中国,家是一个特别富有感情色彩的地方。白族人始终认为家庭住宅(常被简称为“家宅”)是家庭成员的身心和灵魂的栖居之所,是漫漫人生之旅的起始和终结的地方。它既是新生儿诞生之地,也是人生终结后灵魂的安息之处;又是人生之旅的重要驿站,成年男女的婚嫁、给老人祈福拜寿、待客交友社交活动等一系列的隆重礼仪都在这里举行;它也是人界与神界日常沟通的桥头堡,对天地的祭拜、对祖先的缅怀、家宅平安的祈祷等诸多祭祀活动都在此操办。就连房屋本身似乎也有生命有灵魂。从竖柱上梁开始便有一系列的祭祀礼仪,比如要给梁柱披红挂彩,丢撒包子、钱币以向五方神灵秉报新房的诞生。房屋落成周年后还要大操大办演奏音乐、唱大本曲“做房生日”等等,一切都显得非常神圣。(大本曲又称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广泛流行于洱海周围白族地区。大本曲的演唱形式为坐唱表演,大本曲能演唱具有各种不同人物、情节为内容的长篇故事,唱词全用白族语,中间的夹白和韵诗多用汉语。是宝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忍家风 清河世家

白族张姓的由来与云南历史上曾经辉煌的“白子国”分不开,远在公元225年(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至洱海边的白崖,亲自封任白子国第十七代主龙祜那为建宁酋长,赐姓张。白族有了汉姓,而张姓也就成了白族历史上最早的贵族。河北清河是张姓的发祥地,汉高祖刘邦在今河北设过清河郡,郡主即为张姓;唐代张公艺家九代为官,其“一百个忍”的治家之道传为千古佳话。白族张姓人家所在照壁、门头题写的:“清河世家”、“百忍家风”是姓氏和发样地的称谓,也是 張家的座佑铭。

三、建造背景、概况

张家花园是是大理历史以来最大的白族民居文化建筑。白族是一个在苍山洱海之间由游牧民转向农耕的民族。大理南部惯把大的民居建筑称花园,如赵家花园,杨家花园,是雅称。就像山西的乔家大院。

大理张家花园由园主张建春先生于2000年开建,2008年8月8日竣工,可以说是一个民间奥运工程,由园主自行精心设计投资7千万建成,占地8亩,集中了上百位民间的能工巧匠,历时八年而风雨无阻,处处尽心尽力雕琢。张家花园源于传统,高于传统,是新的民居典范。她的功能定位以旅游为主,传承大理文化为命题,是典型的文化民居。

张家花园由六个大院、三座后花园,160间房屋,24处庭院,16道门户组成,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形理风水格局,组合成三横三纵的大型白族民居“六合同春”又称“鹿鹤同春”。整个建筑群由五个三坊一照壁,一个四合五天井构成走马串角楼的民居格局。

“鹿鹤同春”是 “六合同春”的谐音。“六合”,是指“天地四方”(天地和东西南北),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春”的寓意则取花卉、松树等。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构成“六合同春”吉祥图案。“鹿鹤同春”和“六合同春”都是大理白族人内心向往的吉祥图腾与偶数顺意的文化组合,鹿与鹤是福寿康宁的象征,而四与六是白族人民的吉祥偶数。鹿鹤同春白族民居是白族人民的千年梦想,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有地无钱,有钱无地,或钱和地都有但无文化,三者具备而不是升平盛世),终究没有建成他们理想的“六合同春”。张家花园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六合同春”,在白族建筑史上写下大理白族民居新的里程碑。

四、建筑单元 1.宅门。宅门可表现房主的社会地位,财富,权势。门户。门风、门第、门庭。门当户对,名门望族。门里门外两重天。门是内外空间分隔的标志。门是空间转换和心里转换的媒介。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平常百姓是柴门,小扣柴扉久不开。富贵人家,宅门厚重,高大的门,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威严感。《红楼梦》里刘姥姥进荣国府,就是在大门前站了好一阵,不敢进门,后来溜到角门进去了。

2.照壁

照壁是白族民居和风花雪月的艺术化身,白族民居建筑艺术中重要的建筑文化内涵,发挥着庭院内部的采光功能,彰显主人文化涵养和精神追求,苍洱之间白族民居的照壁光彩夺目。张家花园中六方照壁都是精美的建筑艺术,“瑞接三坊”院内的照壁,白色为基调的墙面把明媚的阳光、祥和的紫气、苍山的端雪、南现的彩云投射到西堂屋、北厢房,楼上楼下日出日落都给整个宅院溢满吉祥的瑞色。以斗拱支撑的飞檐翘角犹如金鹏展翅;彩绘花框中诗词谚语,彩色浮雕灰塑“风花雪月”、“玉洱银苍”、“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赋予了整个院落浓厚的文化气息;外壁中心题书的“百忍家风”为家族姓氏名片,白族张姓的文称;内壁中圆月般的大理石既是对祥光瑞色的概括又寄托着主人迎祥纳福的心愿。整座照壁将白族照壁文化的重要内涵显示无遗。采光是白族建筑艺术的组成部分,大理人对民居自然采光情有独钟。

细节装饰

民间住宅的装饰,题材广泛,多种多样。其功能,一是增强建筑的美感,加深建筑的个性特征。二是民居建筑中的装饰图案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吉祥符号,具有广泛的通识性,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平安吉祥的向往。三是沿用当地喜闻乐见、流行广泛的内容和图案,地域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题材和精湛传神的表现手法,增添了民居的精神审美情趣,使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和文学艺术达到完美统一。

木雕、石雕、彩绘、雕塑自古以来都是白族建筑艺术的装饰要素,是白族能工巧匠传统的绝活,白族建筑从来十分强调建筑的文化内 涵,善于将悠久的历史传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家庭教养、主人的心性志趣等表现在建筑的装饰当中。门窗的木雕历来是白族雕刻艺术中的精华。张家花园的门窗木雕更突破了传统的“春夏秋冬”、“松竹梅兰”等象征图案,而赋予了更为具体的道德修养教化内容。如雕刻治家格言、民间谚语、“张家姓氏记”、“张氏家训”、“茶花记”等,集中彰显了张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及其心性志趣。建筑物立面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地面装饰也赋予石刻文化内容。大理石汉白玉雕刻是白族民居的传统做法,被称为“脚下的艺术”,在该院内刻画了以“白子国”王家铺设的大理石御道石刻。选用了深受白族人民喜爱的粱祝“十八相送”题材,对客人的到来起到迎来送往的文化寄托。“走马串阁楼”两边的装饰,均是唐诗、宋词、元曲的精美书法,石刻了大理五大神话故事:鸡足山,蝴蝶泉,石宝山,天宝战争,孔雀胆。为了渲染居所的文化氛围,门联题傍是必不可少的,大理人文化修养之精深还在于为了有别寺庙木刻悬挂楹联的庄严肃穆,而采取了仿红纸质地书制的门窗对联,突出其家居的温馨气氛。其内容则更体现了花园居所主人闲适恬淡的情怀:令人一唱三叹的联语表现着白族人民高尚的审美境界。

东阳木雕的活泼,大理剑川木雕的奔放。雕刻玲珑剔透,精巧细腻。线条、雕刻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大理石院中央 有一个圆 太极 流水

六院一园:

“瑞接三坊”院 是白族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三坊一照壁。西坊是园主本人起居的住所,又称“寿堂”,北坊是晚辈的居室,南坊是客房或书房。白族婚丧嫁娶等活动都设在西坊中堂。西房对面是照壁。

“四合惠风”院 白族民居常用的主题建筑“四合五天井”。按照“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由四坊四阁构成一大院四小院,体现四水归堂,追求“藏风聚气,显得庄严肃穆。“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中 6 的高规格布局,多由长辈老人居住。

“西洋红院” 世界文化的民居溶炉,是白族人民自古以来形成的开放、包容的民族心理和千余年来不断地与外部世界频繁交往的历史见证。自庄跻(战国楚国)开滇把优秀的中原文化带入大理;唐代南诏国以来印度僧侣、波斯商人的文化溶合;大理国时期周边的十六国君频繁的外交,公元十世纪大理便已成为当时世界十四个大城市之一。历史的沉积再加上近现代白族商人把商铺开到香港以及国外的缅甸、印度、新加坡,频繁的商业往来不断地将外域文化输入。善于吸纳和包容的白族人早就或多或少地把西方文化融入自己的本土文化之中。表现在建筑文化上就是土木建筑中石材的大量应用、三角形尖顶门窗以及波斯伊斯兰风格的图案和西洋画风的彩绘等等早已在20世纪的白族传统民居建筑中时有所见。中西合壁变得天衣无缝,古今艺术浑然融为一体。

“鹿鹤同春”院 是整个建筑的中心枢纽。通过遮风蔽雨的抄手游廊将三纵三横的六个院落巧妙地连为一体。院中特别的鹿鹤同春石牌坊,缘于坊下现出的一块巨石,酷似观音负石所致,为民俗中吉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成为园中天作之合,石牌坊上镌刻着“鹿鹤同春”的匾额。它既是张家花园的标识,也隐喻着对大理历史上六诏合一。

彩云南院 云南的得名源自汉武帝梦见彩云南现从而动议经营云南的传说。“彩云南现”常被白族人作为对风水的赞美而题写在照壁之上。本院以洱海南部巍山的建筑风格为特色,象征南诏的发祥之地。

海棠春院 戏台与民居相溶之所。能歌善舞是白族人的天性。一年到头数不清的节会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三弦伴奏的大本曲、白族调、唢呐伴奏的吹吹腔,还有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等等姿态万千的民间舞蹈等都成为白族群众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内容。有民谚称“三月初三开曲头,一唱唱到九月九”,也即是说每年海棠花、梨花盛开的季节便是歌舞活动揭开序幕之时,“海棠春院”即因此而得名。

后花园 后花园是整个建筑的园林建筑。园内有楼、台、亭、阁、水、榭,形成一座别具匠心的古典式园林。富有山水情趣,怡情养性,闲适恬淡。园中有十九株山茶花,是花园的镇园之宝。茶花为大理特色 花卉,是白族人心目中称为“富贵之花”。白族传统民居自古有着“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习俗。国际茶花协会主席戴维斯先生称张家花园为:东方最具特色的茶花民居。白族尤其喜爱茶花。“云南茶花甲天下,大理茶花冠云南”。文化名人郭沫若曾有诗道:“世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大理作为茶花簇拥之城,而享誉四海。

结语:

越是民族的建筑,就越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力,大理需要审视自已的建筑历史,大理民居特色是一种苍山洱海沉积的文化,它缘于自已的文化而高于历史文化。

篇2:云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形式美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定性和共同性。但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和意识形态在不断的改变,并且还存在着民族性、地域性及阶级、阶层的差别。因此,形式美又带有变异性、相对性和差异性。但是,形式美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提炼和升华的,表现出人类健康、向上、创新和进步的愿望。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设计范围面积为155618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为105042.15平方米,是总面积的67.5%。师大的首要规划理念是“大学中的园林,园林中的大学”,其设计特色在于以“西南联大”精神为主线,“春城”为特点,体现人文关怀的新校园景观。形式美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是各种美的形式的一种规律及共同特征,如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等。

一、形式美法则在校园中的应用和体现

(一)和谐

宇宙万物,形态形式千变万化,但它们各自都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存在,不管宇宙间浩瀚的星体活动还是分子原子间结构的组成及运动,都存在各自的规律。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我们的感受与意识都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任何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融合性才称为和谐。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分析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和谐的原则,具有平静、舒适、祥和和愉悦的美感。近似性和一致性的搭配,其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

(二)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可以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征。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东西,赋予条理、秩序、和谐、稳定。在这种变化与统一中,运用比例尺度、平衡配置、协调秩序、节奏旋律等各种要素进行组合和搭配协调。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乱中求整”“平中求奇”,可以使景观视感达到新与奇之感。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这种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植物景观设计时,树种、色调和色彩、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丰富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如放眼校园整体建筑楼群,其外观颜色均为青灰色外加点缀的红砖,具有统一性;但是每一栋建筑楼的形状又各有特色,又具有多样性。由此给人一种温柔、和谐、自然之美。此外,又如学校绿化植物的合理配置,例如孤植、对植、群植等,其本身就是按形式美确定的内容。

(三)节奏与韵律

几乎所有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节奏与韵律的充分使用。“韵”指变化、“律”指节奏。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的重复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当点、线、面、块和形体整齐有条理并重复和富有变化的组合出现,就会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如校园中湖与石路的相互交映;绿化草坪上的石桌凳;绿化植物高低、密集相错的配置等均避免了布局呆板,做到有起有伏、刚柔并济,产生节奏韵律。

(四)对称与均衡

艺术形式美法则中的均衡是指视觉力之间的关系。从物理力的平衡到视觉力的平衡,有其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视觉力的平衡是通过感官完成的`,有时还要夹杂着视觉上的错觉。如师大正大门左右对称,给人一种稳定、庄重和理性的感觉。又如图书馆后面的南湖,山石、树木、草坪、亭子错落有致,则给人一种动态均衡感。景物形式中多种相同或相似部分之间的重复出现,或是对等排列与延续,其美学特征是创造庄重、威严、力量和秩序感。师大校园中的行道树和喷泉水柱就是按此形式美所设计的。

(五)对比与和谐

对比与和谐的形式一般通过景物的高低、起伏、远近等无规定周期的连续变化和对比方法,使景观波澜起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如校园主干道两旁的植物,乔木与灌木相间错落;南湖、清溪、北塘相连的水体开合特点等。对比是突出事物相互对立的因素,使个性愈加鲜明。对比更能表现景物的本质特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校内师林广场的校训纪念碑和新启园内的三校亭通过周围植物形体大小的对比,凸显了建筑的雄伟、庄重,增强了视觉冲击效果,达到了设计者突出主题的目的。

(六)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物体中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关系。合理地比例能使设计和产品更适合人的心理与生理的需求,具有和谐的视觉感受。完美的比例、适当的尺度差是结构美的造型基础。对比例与尺度的敏感把握,往往能够体现设计者的修养与水平。古之有云“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来说明比例关系的重要性。美与不美往往只是分毫之差。放眼整个校园,图书馆是最为宏伟、肃穆的建筑,能够体现出其在建筑楼群中的中心地位;此外,每个功能区,如学生生活区每栋宿舍楼的比例、尺度、形状均有相似性,由此体现出建筑群的一致性。

二、总结

篇3:云南省某水库设计洪水分析

某水库位于四甲河上游段老谣河上, 距新抚镇驻地南约9.5km处。某水库工程由大坝枢纽工程和渠道输水工程组成。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溢洪洞、导流输水隧洞;渠道输水工程由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组成。

水库坝高62.8m, 总库容约304.1万m3, 兴利库容246.0万m3, 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的小 (Ⅰ) 型水利工程, 大坝为粘土心墙石渣坝。某水库建成后, 可灌溉面积1.87万亩, 全部为新增灌溉面积, 设计水平年2020年水库总供水量327.7万m3, 其中:乡村人畜供水19.6万m3、农业灌溉供水308.2万m3。

某水库的兴建, 对解决平掌村四甲河两岸耕地灌溉以及促进墨江县新抚乡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规划兴建的某水库将会对发展四甲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促进墨江县新抚乡的经济水平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

2 暴雨洪水特性

四甲河流域暴雨主要受西南和东南季风环流控制, 有时也受到亚热带低纬度天气系统的影响, 多集中于6~9月, 有明显的季节性, 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冷锋切变、冷锋低槽、低涡等。根据墨江气象站实测日暴雨资料分析, 暴雨发生在5~11月, 主要集中在6~9月, 以8月份居多。年最大24h暴雨量在50~130mm之间。暴雨具有历时短、强度大等特点。

3 分析方法选择及参数统计分析

3.1 分析方法选择

某水库流域内无降水、流量资料, 洪水推求采用暴雨洪水法和推理公式法。暴雨统计参数的获取通过两个途径完成, 一个是移置途径, 另一个是查图途径。

3.2 暴雨量参数统计分析

设计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 地区分布和发生时间与暴雨基本一致。设计断面流域面积不大, 大洪水过程呈陡涨陡落, 一次洪水历时不足1天。根据四甲河流域暴雨洪水特性, 结合设计流域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某水库坝址断面设计洪水历时采用24h控制。

移置途径主要是利用邻近墨江气象站的实测暴雨资料, 进行暴雨量频率分析, 分析其暴雨量统计参数并移置到设计流域。统计墨江气象站历年实测年最大短历时暴雨量, 进行暴雨量频率分析, 以P-Ⅲ型理论频率曲线为线型, 经适线确定暴雨量统计参数。墨江气象站虽与水库流域属同一暴雨气候区, 但两地距离较远, 高程相差太大, 故移用墨江气象站的暴雨量统计参数至水库流域, 根据暴雨等值线图中墨江气象站和水库处暴雨均值的变化趋势修正, Cv值则直接移用。通过修正后得到的1小时暴雨量均值为39.6mm, 6小时暴雨量均值为62.3mm, 24小时暴雨量均值为87.3mm。

图表途径的暴雨量统计参数采用《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的最新版暴雨等值线图查得。查云南省最大1h、6h、24h降水量等值线图, 得到水库流域重心处暴雨量统计参数见表1, 频率曲线图见图1。

3.3 流域、暴雨、产汇流特征值

根据1:5万地形图量算流域特征值, 某水库流域面积为5.59km2, 主河道长4.36km, 河道平均比降75.0‰。

由《云南省暴雨径流查算手册》查得流域产汇流等有关参数及无因次单位线。水库所在暴雨分区为第7区, 产流分区为第7区, 土壤前期最大含水量Wm=200mm, 土壤前期含水量Wt=180mm, 土壤平均入渗率fc=3.0mm/h, 不平衡水量△R=6mm;汇流分区为第7区, 汇流系数Cm=0.20, Cn=0.80。

4 设计洪水推求

4.1 暴雨洪水法

首先, 推求设计暴雨过程, 由暴雨量统计参数及相关公式计算设计点暴雨量、暴雨递增指数;由暴雨特性分区、流域面积查算暴雨点面折减系数、综合雨型分配模式, 推求得设计面暴雨量过程。其次, 设计净雨过程推求, 根据流域前期土壤最大含水量Wm、土壤前期含水量Wt、后期平均损失量fc和不平衡水量ΔR, 求得初损量, 首先扣除初损量, 再依次平均扣除fc、ΔR, 可得到设计净雨过程。最后,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 根据流域汇流系数Cm、Cn值, 以及流域特征值, 由相关公式计算m1、n、k值, 由k、t/k查纳希瞬时单位线, 推求得无因次时段单位线, 与时段设计净雨过程相乘后累加, 单位转换后即为地面径流过程, 地面径流加上基流、潜流即得设计洪水过程。最终洪水计算成果见表2。

4.2 推理公式法

由于某水库规划断面流域均无实测暴雨及洪水资料, 因此, 设计洪水除用暴雨洪水法计算外, 还可用推理公式法推求。

式中:Qm———洪峰流量, m3/s;

Sp———雨力, 可根据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量求得, mm/h;

n———暴雨参数, 查水文手册获得;

μ———损失强度, mm/h;

F———流域面积, km2;

τ———流域汇流历时;

m———汇流参数;

L———河长, km;

J———流程L的平均比降。

根据以上推理公式, 即可进行迭代计算。首先, 初估一个洪峰流量Qm初, 代入公式 (2) , 求得一个汇流历时τ;然后将τ代入公式 (1) , 计算出洪峰流量Qm计;最后以精度控制, 当|Qm计-Qm初|/Qm计<0.001时不再进行迭代计算, Qm计即为所求洪峰流量Qm, 否则以Qm计为初估值继续进行迭代计算, 直至满足精度要求。最终成果见表3。

5 成果选用及合理性分析

5.1 成果选用

用暴雨洪水法和推理公式法两种方法求得的各设计断面的设计洪水洪峰流量成果相差极大, 基本无可比性, 这与云南省对众多水库工程设计洪水分析中两种方法计算的洪水成果差异是相一致的。原因是云南省暴雨特性及下垫面条件极其复杂。故表3推理公式的计算成果仅供参考。并对可研阶段的设计进行了验证。

5.2 成果合理性分析

某水库距离邻近地区小流域水文站甚远, 而且流域面积与水文站相差太大, 根据水文基本规律, 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无法用来分析某水库的设计洪水。无资料地区可以用推理公式进行暴雨洪水的估算, 考虑到此法仅用τ时段暴雨量估算洪峰流量, 且难以推求洪水过程, 因此, 某水库设计洪水分析不宜采用推理公式法的成果。《云南省暴雨径流查算手册》为云南省无资料地区洪水分析的主要方法, 等值线图是综合考虑区域暴雨特性绘制的, 它基本反映区域暴雨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是无资料地区分析暴雨洪水的有效途径。因此, 采用图表途径分析得到暴雨量统计参数, 并进行设计洪水分析是合适的。某水库0.33%、5%设计洪水洪量径流系数分别为0.84、0.83, 比年径流系数大, 符合水文一般规律;洪峰模数分别为22.1、14.5m3/s.km2, 基本符合地区特小流域洪水特性。

6 结语

通过用暴雨洪水法和推理公式法两种方法分别对洪水洪峰流量进行了计算分析, 并进行了相互比较, 对该地区洪水设计选取更合理的设计参数提供了依据, 为某水库建成后防洪调度及运行管理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炜.水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2]余先旭.浅谈小型水库洪水计算方法[J].水利电力机械2007 (11) .

篇4:云南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一、旧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寻领略云南的民族风情。

2.把握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教学重点:

探寻在民歌民俗中所表现的“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五朵金花》中情歌对唱导入。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以歌会友,以歌传情,那种古老的歌会,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展示着生活中诗意般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听朗读,思考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云南的歌会给你的印象如何?它的内容和形式怎样?(歌美、人美、环境美、风俗美)

2.同学们,你们看过广西电视台“寻找金花”吗?链接“寻找金花”节目,让学生了解该节目创设的目的,以便学生开展下一环节的课堂活动。

(三)研读课文,探寻在民歌民俗中所表现的“美”

方法:以寻找金花、歌王的形式,让学生研读课文。

1.同学们,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从文中寻找你心目中的金花、歌王,并说说理由。

2.教师小结:

①写年轻妇女,是为了表现“人美”。

②写赶马女孩,是为了表现“歌美、环境美”。

③写老歌师傅,是为了表现“风俗美”。

3.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美的?(引导学生从写作角度进行鉴赏)

①中间插入《刘三姐》片段,领会人物的才智美。

②假如你是赶马的女孩,面对这样优美的环境,你会唱什么内容的歌呢?(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③“金满斗会”的场面你最欣赏哪一片段的描写呢?

(四)总结

本文通过叙写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再现云南特有的民歌民俗,表现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五)拓展

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美?请你用一两句生动形象的话描述一下。

二、反思

首先,这个教学设计有几点是值得肯定。一是导语的设计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演唱会学生大部分都知道,但具有民族风情的歌会是没有见过的。该导语以电影《五朵金花》中“蝴蝶泉边”的插曲导入,在蝴蝶泉边一对男女躲在蝴蝶树下情歌对唱,优美的歌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特点。

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品析,三个板块的设计是合理的,但有许多不足:从整体上看,教学设计较为粗糙,对文本的解读不够。从局部上看,第一教学板块和第二教学板块跳跃性太大,没有很好的过渡衔接,没有层层铺垫。寻找“美点”,没有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没有设计好小问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脱节,重点不够突出。

课后,本组的老师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静下心来,反复研读教材,觉得《云南的歌会》解读文本的角度很多:

1.可以从背景入手

因为课文距离我们时代太久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因时而发的。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民间歌唱活动为什么在云南各族人民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学生希望能够了解的。所以修改后的教案仍然保留影视《五朵金花》情歌对唱这一环节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学生认识云南歌会的基础。

2.可以从人物形象入手

云南的少数民族应该是怎样的?也许同学们很想知道。在《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中,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还轻轻地打了吆喝表示胜利,表现了极高的才智。这类妇女在我们同学的周围是很少见的。沈从文还致力于研究古代的服饰文化,从服饰描写中看出人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精神风貌。例如文中描写了云南妇女、阉鸡匠、赶马的女孩、吹鼓手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很有意思,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学生不难看出,这些少数民族不仅有才智,而且性情豪爽,有着纯朴自然的本性,这就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点。

3.可以从描写环境入手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所写的自然环境仿佛都有了人的灵性,山野都是活泼可爱的东西,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

如:“那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唱歌也发生了兴趣……这种鸟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品读这一段描写,就可以体会到沈从文独到的创作风格并让学生知道这些优美的环境是用来映衬人物优美歌声的。

4.可以从写景的层次入手

从写景的层次上看,既有近景的描写,也有中景远景的描绘;既绘其声绘其色又绘其形;从景色的搭配上看,有粉蓝的报春花、青翠的竹林、花茸茸的戴胜鸟、碧蓝的天空……作者巧妙地运用绘画中色彩搭配的技巧,把大自然描绘得五彩多姿。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景的层次,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质量。

5.可以从描写的场面入手

文章的第5自然段,描写传歌的场面是值得学生从写作上去借鉴的。“村寨传歌”盛况空前,既有全景的描绘,又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特别是对传唱声音的描摹,很贴切,那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鸣意味”。这一段犹如一幅充满民族特色的风情画,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总之,沈从文笔下,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的性情美,犹如一股清凉的山泉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出。

三、新设想

现在,如果要上这一课,我的教案重新这样设计:

(一)导入

保留《五朵金花》中情歌对唱导入。接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对云南的歌会的感受;结合课文从云南的少数民族、云南的景、云南的歌会这三个方面简单地描述。

说明:这是整体感知部分,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快速阅读,筛选文章主要信息,快速把握文章主体内容的习惯。

(二)教师小结

云南的少数民族:是纯朴,性情开朗活泼、豪爽热情而又充满智慧的。

云南的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云南的歌会:形式多样,运用各种丰富比喻,是才智的大比拼,有一种淳朴本色美的“金满斗会”盛况空前。

(三)朗读

朗读文中三个片段。

1.插入对几个重点字词的认读:

蹲 踞 酬 和熹 微 譬喻 柞木林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龙吟 凤鸣

说明: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用各种形式读好写人、写景、写物、写场面等片段。

①请大家轻轻地默读课文第2、第3自然段,说说你对这位年轻妇女的评价并说明你是从人物的哪些方面看出这一评价的?

说明: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去把握人物形象。

②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层次朗读第4自然段。请同学边听读边挑出最能体现云南自然环境的词语,并说说这一段写景的特点。

明确:作者巧妙地运用绘画中色彩搭配的技巧,把大自然描绘得多彩多姿;作者绘声、绘形、绘色,多角度地描绘了一个声色和谐的大自然的画面。

③请同学样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本段从哪些方面描绘了这千载难逢的盛会。

a.盛况空前。

b.歌会的声音(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鸣的意味)

c.参加盛会的人的身份(有打铁箍桶工匠的、阉鸡的、赶集的、乡村土医生……)

小结:这是一次盛大又持久的民间传唱会,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四)重点欣赏“昆明乡下”这一块的内容

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把你思考到的问题在课本旁边做批注。

这一教学的设计,是把思考的空间让给学生,老师不要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在自己阅读中收获一份发现与感悟的快乐。

假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这和赶马的女孩歌唱有怎样关系?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鸟的鸣叫和歌唱呢?

3.这一段写景的层次是怎样的?

(教师也可以补充给学生一些问题)

(五)总结

本文通过叙写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再现云南特有的民歌民俗,表现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人们都说云南是七彩的云南,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对这个民族有了进一步了解。这是一个勤劳、纯朴而又能歌善舞的热情的民族。如果把这篇文章比作一支抒情曲子,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支抒情曲子呢?(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六)拓展

1.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美?请你用一两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

2.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一两首唱一唱,说一说。

说明:这次教学设计,融整体感知、朗读教学、品味片断描写、感受意境美为一体,真正做到了“走文本”,摒弃了那种华而不实的做法,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得,技有所长,又积累了语文素养,受到美的熏陶。

篇5:《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

朗读,品味,拓展延伸,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

四、教法设计:

指导阅读, 在阅读中概括文章内容

五、学法指导:

探究 研读 讨论

六、教具使用:常规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课时

1导入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3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2) 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4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5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口头造句。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2继续学习课文

(1)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2)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3)讨论第四段内容

3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4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2)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5讨论第五段。

(1)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2)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6讨论问题

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

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7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8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篇6:云南白药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云南白药企业的现状及未来5年的发

展目标

摘要:云南白药企业的现状及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分析:一方面,云南白药企业的发展已在相关多元化方面有所突破,但需要面对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云南白药主导产品的国际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拓,却面临着中药国际化营销的问题。

目录

一、背景

二、案例分析

2.1 是否需要考虑有无事实非相关多元化的必要? 2.2 利弊如何?

2.3 主导产品的国际市场如何进一步开拓? 2.4 中药国际化营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背景

1、企业背景

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3年由成立于1971年6月的云南白药厂进行整体改制而成立的。1996年10月,经过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决定要更名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中药为主的国家二级企业。1995你那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企业。1997年经外贸部批准,获得企业经营进出口权。

2、产品介绍

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是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其中,包括云南白药胶囊剂、云南白药酊剂、云南白药硬膏剂、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创口贴等等。该产品在国内市场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目前尚无较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新产品主要是白药创口贴、白药牙膏。这些新产品是在公司经过改革后,面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增设而成的。在相同的竞争下,公司更注重营销产品产品本身的功效。

3、营销

改革创新的1999年,是云南白药企业发展的分水岭。

首先,在观念上,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产生重大突破,确定走跨越发展式的道路。在正确的管理与领导下,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突飞猛进,经营业绩不断

攀升,在国内中药领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其次,在行动上,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创新。在新世纪,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捉住机遇,迎接挑战,从战略、人才、营销、生产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突破。

从战略方面上看,该公司实行“五统一”的战略方针(统一生产计划;统一商标为“云丰牌”;同一批准字号;统一质量管理;统一销售管理),使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云南白药的唯一合法生产企业,把工作的重点注意到产品开发和市场服务上。

从人才方面上看,该公司成立白药研究院,加速中药现代化。白药研究院汇聚了博士、硕士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智力保障、精神动力,从而改变过去产品结构单一的状况。

从营销方面上看,该公司科学营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过去的赞助27界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聘请世界冠军做产品代言人、举办“云南白药白雾剂3X3街头篮球争霸赛”、等等一系列的营销事件可以看出,该公司期望站稳国内市场的地位的同时,也与世界接轨,开拓国外的市场,力图打响“云南白药”的品牌名声。

从生产方面上看,该公司衍生供应链。清楚、洞察生产结构的缺陷,该公司建立重要原料基地、建立电子商务公司和云南白药大药房、扩充产品线,由药品到日化品再到其他„„实现生产、零售一体化。

案例分析

2.1 是否需要考虑有无事实非相关多元化的必要?

形势分析

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行业在我们国家中的地位: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白药系列”与“田七系列”在国内中药行业中地位非常重要。根据公众以及行业人士的提名,多家权威网站对入围品牌(产品)给予公示,并惊醒投票,通过对质量、服务、信誉等10项指标进行评分,“云南白药”品牌被评定为第二届(2005)中国医药行业影响力品牌。在国内,云南白药受到追捧。

我们国家对行业的政策:1997年经外贸部批准,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企业经营进出口权。

对国家的贡献:2000年—2005年间,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没有任何增资的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达62亿元,为国家实现税金5.2亿元。 经济人口环境

我国人口约13亿。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8%,城市人口有22%。面对广阔的市场,云南白药走亲民路线。无论是家境一般的还是腰缠万贯的,顾客都能购买。以一户一年购买2次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为标准,其经营业务至少能达到1亿。 社会文化环境

“养生”是21世纪人们健康生活的一种追求。云南白药承载着中国中药文化,又以其养生保健的理念传承。这很迎合当今人们的生活追求。面对与之想法相符的产品,顾客是乐意选购的。企业分析  产品分析

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系列相对单一,过于依赖云南白药系列产品。一旦主导产品面临危机,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将不容乐观。开发非相关多元化的产品,可以丰富产品结构,分散企业风险。 销售分析

云南白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营销领域是国内市场。在既有的基础上,凭借公司的形象与信誉,开发的非相关多元化的产品进入市场避免了很多障碍,使顾客放心购买。

2.2利弊如何?

利:

 使企业的利润增加

非相关多元化的产品销售,使顾客增加,业绩提高,利润也随之增加。 使风险降低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生产非相关多元化的产品是不把鸡蛋集中扎在一个篮子里的体现。 使生产链更加稳定

 运用企业现有的形象和声誉相对轻松的进入新市场

弊:

 非相关多元化的发展往往存在盲目性。

在对市场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生产的非相关多元化产品主要是针对市场占据份额大的产品进行模仿。其营销手段主要是集中在广告、价格。

 随着生产的产品种类增多,资金的分配,运行会更难操控。

无论是生产的资金,还是管理的资金,面对既要维持主导产品的生产,又要研发新产品的窘境,资金的分配是一件十分苦难的事情。一旦面临亏算,究竟

是继续坚持主导产品的推出还是削弱新产品的研发资金,这都是难以抉择的。

 企业的管理更加难,容易出现上层管理者与各产链层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新的产品的增加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其中一项就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目标是使利润最大化。但是每一层的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并不相同,甚至出现极大的反差。面临这样对峙的情况,企业的经营管理很难达到一个和谐的运行。

 新的产品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将信将疑。

新事物的登场,人们开始持有怀疑的态度。即使再多的宣传,销售业绩还是需要经历时间的验证。

2.3主导产品的国际市场如何进一步开拓?

 优化整合产业结构

开展强强联合,强弱联合,鼓励跨地域、跨行业的资产组合,形成制药行业的“航空母舰”,创建云药名牌。

 打破地域体制行业的界线

欢迎国内外企业进入云南省医药产业,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为云南省医药产业注入活力。

 打高端牌

云南白药将牙膏定位为“高价值、高价格、高端形象”,避开与国内其他品牌牙膏的“同质化”竞争。

2.4中药国际化营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科学水平发展有限

关键是现在推动科技进步的是市场,市场是基于人的需求的。

• 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手段

统一有效的管理是有效管理企业的基础。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利益的竞争。在不可抗拒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建立同一的思想,落实措施,扎实开展有效的管理手段,以此少走弯路。• 对国际药品市场缺乏关注和了解

任何企业的产品不会在市场上永远畅销,企业要想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广创造更多的机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需不断开发新产品,而这就必须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这就需对市场进行关注和了解。通过关注和理解,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面向市场、面向顾客的产品。

• 过分强调中国特色,宣传缺乏针对性

运用传统的宣传并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增加中国特色这一亮点,也只是冰山一角。面对不同的市场,运用不同的宣传手段,做出适宜的调整,再附加中国特色的鲜明旗帜,才能迎来顾客的关注的目光。• “绿色贸易壁垒”

上一篇:小学校长外出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中国电力技术装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