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筑业管理系统

2023-05-02

第一篇:云南省建筑业管理系统

海南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库管理办法

(修订稿)

第一条 为提高我省建设行业管理水平,促进技术交流与进步,规范技术咨询服务行为,充分发挥专家库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好地为建筑施工企业和行业提供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专家库建设和专家资格认定、使用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 海南省建筑业协会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管理专家库,制订专家库专家标准,审定专家资格。

专家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秘书处负责,职责为: 根据协会工作需要征集专家,不断完善专家库; 收取并初审个人专家申报资料; 按照有关工作要求抽取专家开展工作;

记录专家工作中良好行为、不良行为,作为奖励、惩处依据。 第四条 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程系列中在房建、市政及各专业工程相关领域工作10年以上并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并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法律系列中在相关专业领域工作5年以上,并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律师执业资格证书。

3.教育、科研系列中在相关专业领域工作10年以上,并具有中级职称(讲师)6年以上、高级职称(副教授、教授)3年以上,或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注册审核员证书。

4、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在本职工作中贡献突出,成效显

1 著。

5、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特殊专业人员和本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年龄不受限制);行业管理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6、熟悉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7、工作认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作风正派、廉洁自律、无不良记录;

8、热心协会工作,及时认真完成协会安排的各项工作。

9、思想解放,热心向企业传授好的经验和知识,积极向协会提出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乐于辅导和培养年轻技术骨干。

第五条 根据建筑施工专业分类及专家工作的特长和所学专业,专家库设若干个专业,即建筑、结构类;咨询、培训类;市政工程类;电气、自动化类;暖通、燃气、给排水类;建筑机械类;法律类和其它类,每个专业下设若干个工作项目。获得专家资格证书者可兼任不同工作项目的工作资格。

各专业的工作项目分别为:

一、建筑、结构;电气、自动化;暖通、燃气、给排水类 1. 工程技术管理与推广 2. 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价

3. 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管理与评价

二、咨询、培训类 1. 工程造价管理与咨询 2.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3.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等的认证管理与咨询

4. 建筑技术标准、规范培训 5. 建筑业执业资格培训 6. “五大员”上岗培训 7. 操作工技能培训

三、市政工程类

1. 市政、道路、桥梁、构筑物等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价 2. 工程技术管理与推广

3. 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管理与评价

四、建筑机械类 机械设备管理与评价

五、法律类 1. 法律咨询与诉讼 2. 建筑法规培训

六、其它类

1. 施工企业资质管理与审查 2. 企业经营管理与评价

第六条 专家库的专家资格遵循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委员会优选,协会聘任的原则。

第七条 专家资格审定程序

1. 协会秘书处接收个人专家申报资料并登记,并对申报资料进行初审;

2.初审合格的申报资料报专家委员会审定;

3.专家委员会审定合格者按擅长专业颁发专家证书。

3 第八条 海南省建筑业协会专家证书是专家从事协会工作时的依据,不允许作其它用途。

第九条 专家资格由专家委员会根据专家的工作表现,每两年审验一次。专家资格审验合格者,在审验页加盖“海南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印章。未经审验超过有效期限的自动失效。

第十条 专家证持有人应严格遵守行业法律、法规以及协会的行规行约,恪尽职守。

第十一条 专家证若有遗失,需本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经推荐单位证明再补发新的证书。

第十二条 对于在协会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专家,将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第十三条 协会工作中聘任专家,由协会秘书处按照工作要求及专家资格随机抽选,并实行回避制度。

第十四条 对于在协会工作中发现专家有受贿、不秉公办事、工作不认真、不坚持原则、不遵纪守法等现象(有投诉案件,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在行业内通报直至报专家委员会审定中止其专家资格。

第十五条 对于受过刑事处罚,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在70周岁以上,体能不能胜任专家工作的;因个人原因经推荐单位要求等,报专家委员会撤消其专家资格。

第十六条 本办法经海南省建筑业协会第四届八次会长办公会讨论批准后予以公布,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各市建筑业协会、各会员单位:

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建筑业技术进步与创新体系,加强和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施工,充分发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施工导则》的通知(建质[2007]223号)”及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的通知(建协[2010]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

2010年12月10日

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及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建筑业在省内组织开展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周期内严格进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工程。

第三条 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应遵循分类指导、行业推进、企业申报、先行试点、总结提高、逐步推广和严格过程监管与评价验收标准的原则。验收评审工作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进行。

第二章 申报条件及程序

第四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条件:

1.申报工程应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及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建设项目。

2.申报工程应是开工手续齐全,已列入当年开工计划且施工组织实施方案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工程。

3.申报工程应是具有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并在开工前经审批通过的工程。工程应自始至终做好水、电、煤、油、各种材料等各项资源、能源消耗数据的原始记录。

4.申报工程原则上应是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5.申报工程应是工程建设周期内完成申报文件及其实施规划方案中的全部内容。

第五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程序:

1.各市建筑业协会按申报条件择优选择本地区有代表性的工程,推荐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2.申报单位填写《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连同“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一式两份,按隶属关系由各市建筑业协会汇总报河南省建筑业协会。

3.河南省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评议,对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项目,发文公布并组织监督实施。

第三章 组织与监管

第六条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负责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监管,以及应用成果的验收评审推广等工作,并组织专家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进行不定期检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

第七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推荐部门(单位),要加强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和行业自律管理,制定监管计划,至少每半年对绿色施工实施方案的内容检查总结一次。

第八条 承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实施规划,强化过程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符合绿色施工验收标准、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

第九条 已被批准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可以取消或更改: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较大事故以上等级的质量、安全事故;

2.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国家主管部门或行业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

3.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4.违反建筑法律法规,被有关执法部门处罚、

第四章 过程检查及验收评审

第十条 由于申报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施工进度不一,各申报单位应在工程项目主体封顶前后向河南省建筑业协会提出过程检查申请,由河南省建筑业协会组织3~5名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过程检查、评价。

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并完成了《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中提出的全部内容,应准备好评审资料,并填写《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申请表》一式两份,按申报时的隶属关系提出评审验收申请。

第十一条 提出评审验收申请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应提交以下评审资料:

1.《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及立项与开竣工文件;

2.《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成果量化统计表》及与绿色施工方案的数据对比分析;

3.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绿色施工规划方案;

4.绿色施工综合总结报告(扼要叙述绿色施工组织和管理及采取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措施,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创新点和“四节一环保”的成效以及体会与建议);

5.工程质量情况(工程地基、基础、主体及竣工验收证明); 6.综合效益情况(有条件的可以由有关单位出具绿色施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相关绿色施工过程的验收材料,包括通过绿色施工总结出的技术规范、工艺、工法等;

8.工程项目的概况、绿色施工实施过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四节一环保”创新点等相关内容的录像光盘(一般为10分钟)或PPT幻灯片;

上述文字性的书面资料一式五份并刻光盘一份,录像光盘两份。 第十二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的主要内容:

(一)提供的评审资料是否完整齐全;

(二)是否完成了申报实施规划方案中提出的绿色施工的全部内容;

(三)绿色施工中各有关主要指标是否达标;

(四)绿色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创新点以及对工程质量、工期、效益的影响。

第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专家从河南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中遴选。每项示范工程评审专家组由3~5人组成。

第十四条 验收评审专家,要对相关方面和与施工现场相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座谈和随机查访。

评审专家组应根据评审内容,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第十五条 评审专家实行回避制,评审专家不得聘为本单位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专家组成员。

第十六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评审工作分两个阶段,一是实施过程现场查验,二是依据申报资料评审。评审验收专家必须认真核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报送的申报资料,并结合过程评价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七条 评审验收实行专家组记名投票,通过验收的工程必须有三分之二及其以上的专家评委同意。评审意见形成后,由评审专家组组长会同全体成员共同签字生效。

第十八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按绿色施工技术水平高低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第十九条 通过评审验收合格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管理处征求意见后,向社会公示,并颁发证书和标牌。

第五章 激励机制

第二十条 凡通过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的工程,申报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奖或河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评优活动,在满足评选条件的基础上予以优先入选。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积极支持倡导施工企业开展绿色施工活动,对于达标优良的绿色示范工程应给予奖励;施工企业也应建立节能减排激励制度,对于创建绿色施工的示范工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项目部和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对已通过评审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如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河南省建筑业协会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确实不符合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条件的,有权做出取消其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的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数据记录,无法用数据表达的须有影像资料或文字说明。

第二十四条 评审工作发生的费用,由申报企业负责。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建筑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河南省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管理暂行规定

河南省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

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关部署,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提升文明施工水平,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河南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等法律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含工程拆除)以及与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建筑施工现场是指进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活动的场地或待建场地。

第三条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扬尘防治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对全省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实施监督指导。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扬尘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中明确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的具体要求,在与中标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的内容。

建设单位应将扬尘防治措施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交保证金,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项扬尘防治措施,并共同承担责任。

第五条 施工单位是实施施工扬尘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制定本企业施工扬尘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和落实措施,保证扬尘治理所需费用的投入,加强扬尘治理工作检查考核,根据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情况对项目部予以奖惩。项目负责人是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工地实行统一协调和管理,负责成立现场扬尘治理管理机构,明确人员和责任,按照承包范围制定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并落实到位,组织开展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的日常检查工作。

第六条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负总责;总承包单位进行工程分包的,应明确分包单位扬尘防治工作责任,并加强对分包单位扬尘防治工作的管理;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做好相关施工活动范围内的扬尘防治工作。

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扬尘治理工作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条 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扬尘防治工作情况的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对造成建筑施工扬尘的行为,及时制止,对不服从管理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或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第八条 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或施工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停工,施工单位撤离施工现场的,其现场扬尘防治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单位不确定的待建场地,其扬尘防治工作由享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负责。

第九条 施工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定的宣传,并将扬尘防治等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工人上岗前的培训教育内容,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环保教育,作业前对工人进行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交底。

第十条 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四周必须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设置连续围挡,围挡设置高度不低于1.8米(临主干道围挡不低于2.5米)。市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使用坚固、美观、可周转使用的硬质施工围挡。拆除工地必须设置隔离围挡,围挡应封闭严密。

第十一条 建筑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池和定型化车辆自动冲洗装置,保证运输车辆不带泥上路。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适时洒水和清扫,防止扬尘。 第十二条 建筑施工现场要设置排水管网,并设沉淀池,施工废水及雨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排水设施应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沉淀淤泥要及时清除或集中存放。

第十三条 建筑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主要道路及生活区、工作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确保地面坚实平整;闲置场地应进行固化、绿化等防尘处理。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应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划定的区域堆放整齐。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存放,不能密闭的应当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扬尘,并悬挂标示标牌。

第十四条 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力争做到能用尽用。

城市建成区内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配制砂浆。

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场地扬尘防治工作应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的有关要求执行。

第十五条 建筑施工现场在进行土方开挖、回填、转运作业前,应对可能造成的扬尘污染程度进行判定,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能有效控制扬尘的,应当对拟作业的土方事先采取增加土方湿度等处理措施,以有效减少扬尘污染。

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降尘防尘措施,多余土方应及时清运出场。现场堆置需要回填使用的土方应进行表面固化和覆盖。

第十六条 出现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必须采取防扬尘应急措施,且不得进行土方开挖、回填、转运作业及工程拆除等作业。

第十七条 在建工程外脚手架必须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密目网进行全面封闭,并保持严密整洁;楼层内清理施工垃圾,应采取先洒水降尘后清扫的作业方法,并使用封闭式管道或装袋(或容器)使用垂直升降机械清运,严禁高处随意抛撒。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减少建筑垃圾的产出量。

第十八条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采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施工现场内严禁随意丢弃和焚烧各类废弃物。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施工现场保洁制度,有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做到工完场清,道路清洁。

第十九条 施工单位选用的土方或工地垃圾运输车辆,应当为密闭式或有覆盖措施的运输车辆;泥浆运输车辆必须选用全密闭式车辆。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运输沙石、灰土、渣土、工程土、泥浆等散体物料的车辆封闭严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遗洒飞扬。 第二十条 省辖市城市主城区内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施工现场主要扬尘点应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实施施工全过程实时监控;1万平方米以下的建筑施工现场提倡并鼓励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分步实施计划,逐步覆盖到所有施工现场。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拆除工程发包单位)实施工程拆除,应当与拆除施工单位签订拆除施工合同,明确拆除过程中安全管理及扬尘防治责任。

第二十二条 拆除工程施工前,拆除发包单位应当制定扬尘控制方案,并报当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未制定扬尘控制方案的,不得进行拆除作业。拆除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喷淋降尘措施。建筑物或构筑物拆除后形成的建筑垃圾应进行全部覆盖并在10日内清运完毕;10日内不能清运完毕的,应到当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说明原因,并报请延期,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0日。建筑垃圾清运时易造成扬尘的,应采取降尘措施。

第二十三条 拆除工程建筑垃圾清运完成后不能及时开工建设的场地,必须采取地面喷水、固化硬化等有效措施防止场地扬尘;超过3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

第二十四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绿色工地创建活动,切实加大对建筑施工活动中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惩治不采取有效扬尘防控措施导致扬尘污染的责任单位。

第二十五条 违反扬尘治理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定,由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对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认真对待公众针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问题的反映和投诉,积极采取整改措施,消除扬尘污染。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受理并落实投诉举报。

第二十七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工作督导机制,加强对所辖各市、县、(区)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的督导和考核,对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第二十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总结推广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对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项目,给予表彰和鼓励;对防治工作不到位,造成施工扬尘污染严重的单位和项目,给予通报批评、公开曝光。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河南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建设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检验检测及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是指纳入特种设备目录,在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安装、拆卸、使用的起重机械设备。

第四条 省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范围内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辖市、县(市)建设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检验检测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对全省范围内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实行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产权单位、安装(拆卸)单位、使用单位应当按规定及时到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

第六条 出租单位出租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和使用单位购置、租赁、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应当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

第七条 出租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首次出租前,自购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首次安装前,应当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等有关资料到本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备案。

第八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本单位出租、安拆、使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 出租单位在与承租单位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合同中,应当明确租赁双方的安全责任,并向承租方出具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自检合格证明及安装使用说明书。

购置三年以上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出租时,出租单位还须提交近两年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定期检验合格报告。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不得出租、安装和使用:

(一)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

(二)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

(三)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四)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

(五)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

(六)没有办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备案的。

第十一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有本规定第十条第

(一)、

(二)、

(三)项情形之一的,出租单位或者自购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予以报废,并向原备案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二条 出租单位和自购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

(一)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等原始资料;

(二)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使用情况及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三)历次安装验收资料。

第十三条 从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安装单位)必须在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工程活动。

第十四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安拆工程发包单位)在选择安装单位时,应当对安装单位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及有关证件进行核验,不得委托无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含顶升、附着、移位等)活动。 第十五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应向安装单位提供拟安装(拆卸)机械设备场地的地质和水文资料、施工平面图及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等有关方面的资料。安装单位在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当服从使用单位及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十六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单位及有关安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等活动,并对其安装质量和作业过程的安全生产负责。

第十七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安装单位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安全协议书。

第十八条 安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一)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性能要求,编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二)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及现场施工条件;

(三)组织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四)制定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五)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装、拆卸人员名单,安装、拆卸时间等材料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后,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安装、拆卸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应设置警戒区。

安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拆工程应当进行现场监督,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

第二十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进行自检、调试和试运转。自检合格的,应当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向使用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

第二十一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后,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出租、安装、监理等有关单位按规定进行验收,并履行验收签字手续,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验收。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在验收前应当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合格。

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安装单位应当建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档案。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

(一)安装、拆卸合同及安全协议书;

(二)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三)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的有关资料;

(四)安装工程验收资料;

(五)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二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当自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资料、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名单等,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二十四条 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一)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周围环境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制定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活动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集中作业区做好安全防护;

(四)设置相应的设备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

(五)指定专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六)对在用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及安全保护装置、吊具、索具进行经常性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七)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消除故障和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条 使用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租期结束后,应当将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记录移交出租单位。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二十六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附着的,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原安装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并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顶升的,使用单位委托原安装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后,即可投入使用。

禁止擅自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造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

施工现场暂时停工时,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现场保护。

第二十七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产权单位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检测。定期检验检测应包括设备性能和安全装置的检验检测。 购置满三年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必须进行检验检测,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检测(即定期检验检测有效期为两年),定期检验检测应于有效期满前进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产权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按照定期检验检测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检验检测:

(一)重大故障修复后或正常大修后;

(二)自然灾害后可能影响安全技术性能;

(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国家标准规定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的检验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满前应重新进行检验。

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检验检测或检验检测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不得出租,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

第二十八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起重司机、司索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省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含负责起重设备安拆、使用的出租单位)应当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作业知识。

第二十九条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安全状况和危险因素进行检查,在检查或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安拆和使用,并及时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负责人报告。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有权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第三十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一)向安装单位提供拟安装设备位置的基础施工资料,确保建筑起重机械进场安装、拆卸所需的施工条件;

(二)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定期检验报告、备案证等文件资料;

(三)审核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四)审核安装单位制定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五)审核使用单位制定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使用情况;

(七)施工现场有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防止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

第三十一条 监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

(一)审核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定期检验报告、备案证等文件资料;

(二)审核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三)审核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四)监督安装单位执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情况;

(五)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

(六)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对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情况严重的,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依法发包给两个及两个以上施工单位的工程,不同施工单位在同一施工现场使用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应当协调组织制定防止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

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建设单位接到监理单位报告后,应当责令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立即停工整改。

第三十三条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筑起重设备安全监督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受理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和检验检测中违法违规等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予以处理。

第三十四条 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或者暂时停止施工。

第三十五条 负责办理备案登记的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按照有关规定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有关情况。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出租单位、自购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办理注销手续的;

(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安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履行第十八条第

(二)、

(四)、

(五)项安全职责的;

(二)未按照规定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档案的;

(三)未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作业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履行第二十四条第

(一)、

(三)、

(四)、

(五)、

(七)项安全职责的;

(二)擅自在建筑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造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履行第三十条第

(一)、

(三)、

(四)、

(五)、

(七)项安全职责的,由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监理单位未履行第三十一条第

(一)、

(二)、

(四)、

(五)项安全职责的,由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的,责令停止施工:

(一)未按照规定协调组织制定防止多台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安全措施的;

(二)接到监理单位报告后,未责令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立即停工整改的。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现违反本办法的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二)发现在用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存在严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不依法处理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河南省建筑起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豫建建〔2004〕162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司索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建筑起重机械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在作业中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有权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第二章

第五条

建筑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包括依法进行工商登记的法人和组织,以下简称“产权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首次出租或安装前,应当向本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市州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设备备案机关”)办理备案。

第六条

产权单位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备案时,应向设备备案机关提交以下资料:

(一)《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申请表》一式2份(见附件1);

(二)产权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三)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四)产品合格证;

(五)制造监督检验证明;

(六)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购销合同、发票或相应有效凭证;

(七)设备备案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三)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延续使用检验检测报告;

(四)原备案证明和备案牌;

(五)设备备案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

设备备案机关在收到产权单位提交的延续备案资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符合延续备案条件且资料齐全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实物查验确认,收回原备案证明和备案牌,并向产权单位重新核发备案证明和备案牌。重新核发的备案证明和备案牌上应当注明设备的延续备案有效期限。延续备案有限期限不得超过延续使用检验检测报告所明确的允许延续使用期限。

第十二条

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

(一)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材料;

(二)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 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 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三)历次安装自检、验收资料。

第十三条

建筑起重机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设备备案机关不予备案和延续备案,产权单位应当及时采取解体等销毁措施予以报废;已办理备案和延续备案的,应向原设备备案机关办理备案注销手续。

项目所在地设备备案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填报《外省建筑起重机械入湘登记申请表》(见附件6)。

第三章

第十七条

建筑起重机械应当由产权单位直接向使用单位出租,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出租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取得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有健全的设备购置、备案、维修保养、报废、出租服务、人员培训教育等规章制度;

(三)具有相应的维修保养场地、必要的加工检测设备和技术维修保养人员;

(四)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和政策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

建筑起重机械必须由使用单位直接向产权单位承租,不得出租和承租本办法第十三条所列情形之一以及存在隐 患或未经检测试运行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

禁止个人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出租业务,禁止向个人承租建筑起重机械。

第十九条

建筑起重机械出租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以下资料:

(一)出租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说明书、备案证明和自检合格证明等文件资料;

(三)委托安装、拆卸合同(协议);

(四)编制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五)编制的相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安全施工技术交底资料;

(六)辅助机械、设备、材料的资料;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资料。

使用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在建筑起重机械开始安装、拆卸以前,对安拆单位提供的资料予以审核并签署意见。

第二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当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2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经使用单位、监理单位审查合格的有关资料并通过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过程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工程项目的同一台建筑起重机械应当由同一单位承担全过程安装(包括使用过程中的顶升、加节、使用过程中增加附着等)。建筑起重机械的安拆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安拆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后(包括使用过程中的顶升、加节、包括使用过程中增加附着等),负责安装的单位应当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自检、调试和试运转。自检合格的,应当出具自检合格报告,并向使用单位出具书面安全使用说明。严禁将未经自检或自检不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投入使用。

禁止擅自在建筑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家生产的标准节

员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情况;

(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安装完毕的建筑起重机械(包括使用过程中增加附着)进行检验检测;

(七)施工现场有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防止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七条

监理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应当履行以下监理职责:

(一)查验建筑起重机械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 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

(二)查验安拆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三)监督检查设备基础工程的质量并审查有关资料,签署设备基础施工质量验收意见;

(四)审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对按规定应当组织专家论证的,督促使用单位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五)监督检查安拆单位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督促使用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 验检测机构对安装完毕的建筑起重机械(包括使用过程中增加附 着)进行检验检测;

(六)发现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应当要求安拆单位、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对安拆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及相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第六章

使用登记

第三十一条

使用单位应当自工程项目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按照工程项目管理权限,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下简称“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申请表》(附件8);

(二)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

(三)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合同;

(四)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报告、安装验收资料,以及运行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制度;

(五)使用单位现场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六)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使用登记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二条

使用登记机关应当在收到使用登记申请起7个工作日内,对符合使用登记条件的工程项目建筑起重机械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发放《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见附件9),对不符合办理使用登记条件的,作出书面说明。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应当附着在建筑起重机械的显著位置,仅限于办理登记的工程项目建筑起重机械使用,不得转借、挪用。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程项目建筑起重机械,使

产管理制度及档案;

(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和政策文件规定的其他职责。 塔式起重机相邻作业且可能发生碰撞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防止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第三十六条

监理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的运行使用应当履行以下监理职责:

(一)审查使用单位的相应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审查使用单位专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相关资格,对其是否按规定履行相关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审查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委托合同和检验检测结论,审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使用单位是否按规定进行运行使用过程中的检查、维护、保养等记录;

(四)查验建筑起重机械运行使用的起重司机、司索工、起重信号工的相应操作资格证书;

(五)审查使用单位对发现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隐患的 整改落实情况;

(六)查验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的备案证明、使用登记证;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理职责。

第三十七条

已投入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停止使用6个月以上的,重新启用前,必须经原检验检测机构重新进行检验检测。检验检测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

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建筑起重机械,以及发生影响安全使用 的灾害或其它事件的,使用过程中应当按规定委托原检验检测机

到监理单位报告后,应当责令安拆单位、使用单位立即停工整改。

第四十条

有关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备案、使用登记和注销手续、办理并通过安装拆卸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生产相关职责的,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予以查处,认定上报其不良行为记录,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作出行政处罚或向有权机关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建筑起重机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将事故情况书面告知该建筑起重机械的设备备案机关。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申请表

2.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编号规则 3.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牌(式样) 4.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延续备案申请表 5.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变更备案申请表 6.外省建筑起重机械入湘登记申请表

7.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资料审核表 8.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申请表 9.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式样) 10.湖南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注销表

上一篇:以青春为话题的演讲稿下一篇:园区保障征迁表态发言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