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文明

2024-05-23

加快生态文明(共8篇)

篇1:加快生态文明

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今年以来,省、市、县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突出产业、城镇、服务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差异发展的理念,全力建设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突出产业特色,实现良性发展。进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必须以强大的生态产业作支撑。鄌郚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乐器、机械制造、品牌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全部是无污染的富民产业,在镇域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培强这些产业,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一是培强壮大乐器产业。通过培植骨干企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争取上级支持和国家政策扶持等措施,力争到2015年,乐器生产企业突破100家,总产量超过1000万套,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二是培植壮大机械制造产业。以漳河机械制造产业园为载体,以亨斯特汽车配件公司和腾力达机械配件公司为龙头,力争2015年,全镇机械制造企业达到30家,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三是培植壮大品牌农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发展无公害、绿 1

色和有机农产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抓好泉头、田家洼两处百亩有机西瓜产业示范园和杏山300亩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园建设,以第七代大棚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瞄准有机和优质,全面提升鄌郚西瓜和鄌郚蔬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突出城镇特色,增强配套功能。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突出特色、提升内涵,先规划后建设,确立了“提升主轴、膨胀两翼,北控南优、西拓东展”的城镇发展思路,用烟灰色作为镇区建筑的主色调,体现鄌郚古镇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重要节点建筑和雕塑以音乐和乐器元素,来体现产业特色。近年来,开工建设了“四大组团、五大节点”工程,显著改善了城镇面貌,增强了镇区承载能力。下步,我们将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要求,全力推进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的配套服务功能。一是全力打造鄌郚中央商圈。加快投资2000万元的农信大厦项目建设进度,完善投资2亿元的盛唐现代花园〃南鄌商业街一期工程,着手开发二期工程,加快镇区村由平房变楼房步伐,进一步拓展商业发展空间。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组团建设。我们始终把教育建设放在民生工程的首位,开工建设了集“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中心中学、翰林苑”于一体的教育组团工程。通过一线工作、倒排工期等措施,力争到年底,“三个中心”全部投入使用,翰林苑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三是加快镇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在硬化镇区九条街道的基础上,高标准进行亮化、绿化和净化。同时,聘请县规划设计院对这几条街道进行不同风格设计,确保一街一景,一街一风格,既体现鄌郚古镇风韵,又突出现代商业氛围。

三、突出服务特色,打造惠民工程。为顺利推进生态文明

乡村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理念,突出群众主体地位,让广大群众共享文明创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一

是强化新型社区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在抓好总投资1.5亿元的鄌郚社区〃龙海花园一期工程的同时,加快二期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力争尽快将周边4个村的800户居民整体搬入社区,为城镇建设腾出更多的建设用地。二是稳步推进旧村迁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充分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持政策,在抓好钟家后沟、东刘家沟、于家洼3个自然村整村迁建的基础上,今年,再全力推进沙埠沟等6个自然村的迁建工作,逐步提高边远村庄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三是结合城乡“三托管”工作,强化镇村管理。在积极巩固前期环卫一体化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县委新近提出的“提倡六化、杜绝六乱”的标准要求,将“环卫一体化”纳入群众工作、社会管理工作范畴,使之成为一项永不停工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近期重点抓好秋季秸杆处理工作,确保各村“三堆”现象不反弹;建立完善的考核评比制度,增强管区和村一级的责任意识,同时,积极开展文明

村、文明户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篇2:加快生态文明

构建绿色生态永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老少边穷民族贫困县,永顺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突出思想观念转变、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四大重点,全力打造生态永顺、绿色永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一是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生活、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贡献。二是要引导群众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GDP年均增长达10%左右,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18%的GDP增长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由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和谐社会日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全面审视人类过去特别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实践,理性思考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一个全面升华,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新的重大突破,为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指南。三是要引导群众切实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努力引导广大群众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要使各行各业增强保护环境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节能减排、珍惜能源和资源,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二、坚持以森林资源保护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永顺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后劲、最大的财富是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自2000年以来,我县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开发面积103.5万亩,是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封山育护林面积达2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保护好森林资源,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实现人为生态向自然生态转变。狠抓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严格木材计划限额控制,严禁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严肃查处乱砍滥伐行为,科学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控体系,突出抓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流域及水库周围及交通主干道两侧的封山育林工程,以猛洞河、澧水、酉水河流域为重点,建立一批森林自然保护区,在小溪自然保护区、猛洞河、杉木河、朗溪等地和张罗公路沿线全面实行封山育林。二是科学推进退耕还林,实现土地生态向林地生态转变。加强退耕还林后期管护,搞好苗木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退耕还林相关政策,突出抓好生态移民、调整退耕还林规划、荒山造林等工作,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三是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实现自发生态向自觉生态的转变。加大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实施力度,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等新型洁净能源,鼓励兴建小水电,加快实现“以电代柴”生态建设目标,从更广、更现代的层次上自觉保护绿色生态。四是加快实施水保及除险保安工程,实现由恶劣生态向宜人生态转变。坚持水土保持同国土整治、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治理,抓好上型水库除险保安,搞好水库周围植被保护和生态绿化,确保生活居住环境葱茏宜人,为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优良的绿色生态屏障。

三、坚持以强化环境保护为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民族贫困地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找准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结合点,在发掘“金山银山”的同时,实现“绿水蓝天”。一是要强化全民环保意识。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环保、投身环保、支持环保。各级党委、政府要率先垂范,将环保法律和知识纳入中心学习组和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要常年开设以宣传环保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和专栏,加强舆论引导,为环保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奠定思想基础。环保部门要把环境保护法的学习宣传纳入普法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全方位、多途径地进行学习、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使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建立健全环保工作机制。要落实源头防范机制,严格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凡是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严格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同时投入使用。要完善执法机制,引导和督促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切实解决执法成本过高、执法手段不硬、排污者“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要建立污染源监管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等制度,完善污染源动态监控体系,建立企业环境档案,实行企业环境管理信用等级制度和环境违法公示制度,推动企业自觉落实环保责任。要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到位,对典型案例要公开处理,予以曝光,增强教育和警示效果。三是要突出抓好重点环保项目建设。抓住国家对西部生态建设投资倾斜的契机,全力做好生态示范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建设项目争取工作,着力实施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农村能源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城市排水改扩建、垃圾回收、污水处理等工程,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提升环境保护的能力,力争到2010年,全县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全县生态环境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四、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我县实际,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加快发展生态经济。一是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要按照“生态环保、市场优先”取向,突出抓好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加工、传统工业提升四类环保生态型工业项目。依托黄姜、油茶、葛根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薯芋皂素、茶皂素、葛根素等科技环保型素类生物药业;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进一步扩大肉制品、果汁果酒、“放心菜”、松柏米等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规模;依托旅游市场,深度开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土特产品、山野食品等旅游商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和污染,大幅提升汽车配件、超硬材料、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产业。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县建成5-8户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规模工业产值再翻一番,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加快发展物特色生态产业群,突出抓好以椪柑、猕猴桃、时鲜水果为主的林果业、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畜牧业、以反季菜、黄姜、烤烟、油茶为主的经作业、以优质稻为主的粮作业四个规模型绿色产业建设,加快建立20万亩优质水果、20万头湘西黄牛、20万亩蔬菜、20万亩优质稻、10万亩油茶、10万亩药材、5万亩烤烟等绿色农业精品基地。要加快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全面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积极争取绿色基地认证,全力打造以“猛洞河”系列农产品为龙头的名牌绿色农产品。要加快发展绿色观光农业,坚持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抓紧青—王线、永—小线等旅游交通沿线规划,加快创建经济林果区、传统农作区、动植物观赏园、农耕民俗园等园区,着力培植旅游观光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现有5个国家级绿色生态及人文品牌优势,进一步挖掘绿色和人文内涵,全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要坚持高规格定位,把永顺旅游定位为“神秘湘西,秀美湘西,梦幻湘西”的龙头景区,加快培植芙蓉镇、老司城、不二门、猛洞河、小溪、塔卧六大特色景区和土家文化、土司文化、森林文化、宗教文化、温泉疗养文化等神秘文化,力争把强势品牌推出湖南,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要坚持高品位运作,依托国宝溪州铜柱、古石板街、古民居,把芙蓉古镇建成中国土家族民俗文化、器具文化展示中心;依托国家级“绿色基因库”的优势,把小溪建成国内知名的生态休闲、科考及森林文化旅游胜地;依托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把老司城建成中国土家族寻古祭祖和土司文化考古圣地;依托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品牌效应,深化“与水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古老文化对话”的人文氛围;依托天然温泉、天然佛像及国家级公园优势,把不二门建成国内知名的休闲康体和特色温泉疗养文化胜地;依托老苏区根据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把塔卧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区。要坚持大手笔宣传营销,积极加强与主要客源城市和国内外大旅行社的横向联合,促进区域旅游与国际国内大旅游的大融合,让游客充分感受浓浓的“野山野水猛洞河,土风土韵古溪州”的生态人文氛围,以强势节会、强势宣传扩大永顺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外乡异客了解永顺,感悟永顺,旅游永顺,不断扩大永顺旅游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大县的跨越,争取2010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亿元以上。

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绿色经济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但并不排斥发展,相反,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生态文明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是石台加快发展、实现突破、富民强县,建设皖南最美山乡的长期任务。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的要求,高举生态文明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谋求山区经济在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的突破,努力把皖南生态文明山乡建设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力争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313435发展为2010年的224236,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组织实施工业突破。坚持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工业发展和项目引进上做到“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体现产业的绿色品质。“十五”期间,我县依托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绿色食品、非金属矿、水资源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初步建立起仪器仪表、农副产品加工、制药和中药材、小水电等优势产业,涌现出鸿凌集团、天方集团、山园公司、圣嘉实业、九华药业、东生鞋业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企业达7家,规模工业发展到14户,“鸿凌牌”燃气表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天方”商标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十一五”期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每年争取2至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户我县,再组建1至2个企业集团,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左右,到十一五末期使工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组织实施旅游业突破。围绕建设紧邻长三角的休闲旅游基地,突出石台生态、原始、自然、绿色等特点,以安徽省加快“两山一湖”整体开发为契机,形成以牯牛降为龙头,各类景点景区开发竞展其长,融探原始森林、游溶洞奇观、览秋浦胜境、观天然瀑布、住生态园林、吃绿色食品、购地产商品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到“十一五”末期,旅游年接待人数1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亿元,培育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30个,从事“农家乐”旅游接待的农户2000家以上,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6%,基本确立皖南旅游的中心县和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地位,步入“全国旅游经济强县”行列。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大力发展餐饮业、商贸物流业、为农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以进入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县为契机,围绕建设东部地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农业产业化、农家乐、生态家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工程,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按照“一年试点、二年起步、三年逐步推开、五年取得成效”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基地、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国山茱萸之乡等称号,仙寓镇大山村入选“安徽省100个特色农业示范村”。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安徽石台茶叶节,石台高档绿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到2008年,全县沼气池保有量达到1万口,入户率达40%,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猪—沼—茶(果、菜)”生态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到2010年,全县100%的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80%的村完成村容村貌整治,全面实现农村通村公路黑色化(硬化)、学校教室楼房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有新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篇3:加快生态建设 促进生态文明

一、准格尔旗生态建设现状

(一) 先天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后天生态建设欠账较多, 生态建设难度大、任务重

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 气候干燥, 降雨量少, 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普遍, 生态脆弱。作为资源型地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生态破坏严重, 环境污染较大, 生态建设欠账较多。生态是民生之本、生态是文明之源、生态是经济之基, 生态建设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民生工程, 这些都对生态建设工作提出了高难度挑战和高标准要求, 生态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 近年来, 旗委、政府重视生态建设, 下大力气狠抓生态建设, 多措并举、合力攻坚,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十一五”以来, 我旗先后出台了《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转移暂行办法》、《禁牧禁垦办法》和《禁牧禁垦草畜平衡工作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 率先推行了禁牧舍饲养畜, 创造性实施了“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矿区环境治理, 高标准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淤地坝建设等生态水保项目,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面貌发生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好转的巨大变迁;生态建设工作热情高涨, 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的多方面参与形成了生态建设的大联动;同步追求景观、经济、惠民三大效益, 生态效益有了大的提升。截至2010年底, 全旗累计完成生态重点工程建设448.6万亩, 植被覆盖度、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了72%和28.7%。昔日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 如今变成草木葱茏的高原盛景。两年来, 荣获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全国绿化先进集体、中国绿色名县等称号, 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鄂尔多斯砒砂岩生态风景区被评为国家水利水保风景区。全旗生态建设步入了快速优质发展的新阶段。

(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态建设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不仅对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 一些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更多地被应用于生态建设工作中, 新阶段的生态建设工作有了人才、理念和科技等先进资源的支撑。

二、当前准格尔旗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 生态建设资金仍然不足, 资金利用程度仍需提高

资金投入是保障生态建设的基础, 准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资金来源单一, 仅依靠本级财政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资金利用方面也存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问题。在资金不足的现实条件下, 资金利用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全旗生态建设的效果, 生态资金的有效管理是生态建设工作中亟待提高改善的环节。

(二) 生态产业发展方式需进一步转变, 带动农牧民增收动力有待增强

生态产业起步较晚, 发展方式需进一步转变, 当前生态产业的经营上存在着人才短缺、理念落后、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产业链条较短, 深加工不足, 生态产品附加值不高, 利润空间不高, 在农牧民增收方面贡献有待增强。

(三) 生态产品产出不高,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林草地产出率是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工作的重要量化指标, 而当前我旗林草地产出率不高, 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仍然存在, 生态治理任务仍很重。

(四) 生态建设管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生态建设成果保护力度还需加大

俗话说:“三分建, 七分管”, 不搞好管护, 造下林、植下树也成不了绿, 变不成景。而准旗的生态建设工作仍存在管护意识不强、重栽轻管、重建轻养等现象, 生态建设成果巩固工作仍需加强。

(五) 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建设的辅助作用要进一步加强

生态建设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的重大工程, 需要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和深厚的生态文化积淀作支撑。生态文化建设需紧跟生态建设步伐, 提升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水平, 全力助推全旗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关于继续推进准格尔旗生态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一) 加大资金筹措的广度和力度, 提高生态资金利用率

1.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机遇, 加大国家项目及资金争取力度。充分发挥发展改革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和林业、水保等专业部门的行业作用, 密切配合, 积极协调争取生态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 为生态建设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

2.建立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生态建设投资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注重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林业等生态产业工程建设要遵循市场规律, 投资实行市场化运作。

3.继续深入开展“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工程和碳江林建设, 引导企业定期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生态建设, 采用奖惩制度并通过各类政策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形成长效机制。

4.努力提高生态产业的自身利润, 同时让参与生态产业建设的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 从而形成产业内部的资金运作链条, 缓解生态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 同时促进生态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5.继续将生态建设的各项资金放在旗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范围内集中捆绑使用,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设立专门的生态建设资金管理机构, 对生态建设资金进行专项管理, 同时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 使生态资金更充分、更高效的利用。

(二) 发展壮大生态产业, 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

1.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 对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辐射带动作用, 逆向拉动生态工程建设, 从而提升全旗生态产业整体水平。

2. 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

根据准旗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 突出发展山杏基地、灌林原料林和灌木饲草林基地, 推广“公司加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 把生态产业和农民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培育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 促进资源增值增效, 农牧民增收。同时, 推动基地建设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最终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产业基地。

(三) 统筹城乡生态建设, 促进生态产品持续增长

1. 服务并依托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牧区的生态建设。

以创建绿色家园, 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为宗旨, 对全旗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全面绿化, 提高绿化档次和规模, 切实改善和提高新农村整体形象。

2. 全力打造生态自然恢复区。

按照全市“收缩转移, 集中发展”战略, 围绕“三区”划分, 结合生态移民工程实施, 采取人工造林和封禁等措施, 打造生态自然恢复区, 提高恢复区生态产品的产出能力。

3. 开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生态建设项目。

重点开展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大路镇农田防护林建设, 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保护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

4. 加强城镇周边绿化力度和绿色通道建设。

重点加快对薛家湾镇、大路煤化工基地、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龙口镇绿化进度, 继续加强对全旗主要黑色路面两侧的全面绿化。

(四) 强化生态成果管理, 维护生态资源安全

准旗近年来下大力气狠抓生态建设工作, 成果来之不易, 更要倍加珍惜。保护就是建设、管理就是发展, 加强生态资源保护, 确保生态资源安全, 是现代化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1.充分调动生态建设经营者的积极性, 加快推进林地、草地定权发证工作。明晰林、草及林地、草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调动和保护他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2.尽快建立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公益林业和商业林业, 分别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建设方式。

3.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破坏生态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 严格贯彻防火责任制, 完善森林草原防火保障机制, 安装防火监控设备, 优化防火装备, 增强生态防火综合能力。

4.加强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和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建设自然保护区, 实施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程, 加强检疫, 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确保森林草原健康。

(五) 繁荣发展生态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1.切实保护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油松王等推广生态建设的文化资源, 将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态资源区列为生态教育基地, 为人们了解生态保护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提供场所和条件。

2.丰富宣传形式、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力度, 建立生态网站, 鼓励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生态文学艺术创作, 形成强大宣传合力, 营造有良好的舆论环境, 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生态建设的队伍当中, 特别是调动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农民对生态建设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篇4: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抓紧抓好。

会议强调,要全面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工作,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篇5:加快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篇6: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探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进行论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层面。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简单的以某几项指标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而是要全面的、彻底的改变社会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改变传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的资源利用模式。这不仅需要从思想上进行再认识,也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再完善,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入手,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 资源占用补偿 制度化 法治 市场规律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最早是写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而到了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则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环境的演替以及长期以来人为的,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发,真正适宜进行生产的国土面积有限,且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的趋势仍在不断增强,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大发展,更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为我国的环境安全敲响了警钟。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这一工作不仅立足当下,更是为了千秋万代的福祉考虑,具有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切中当下对自然资源利用模式的不足,又要系统性的完善资源使用管理;既针对问题,又强调和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非制度建设莫属。笔者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就在于制度建设,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加以考虑:

1、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传统生产模式的重要特点,建国以来,为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也为了有效地保护各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国家设立了相当数量的保护区。这些保护机构的设立,其初衷目的在于加强保护自然资源,但在执行保护政策的同时却使得一部分当地居民失去了传统的谋生途径,造成了一些新的矛盾,如湖区周边的农民每年因为候鸟而致使粮食减产、山区居民的生产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等,这些群众的损失由于难以界定,责任主体不明,致使补偿无从谈起,加之经济利益的因素驱动,从而使得偷捕偷猎、破坏环境的现象一直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过于简单的通过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进行征收转移,却没有确定补偿机制,从而导致了保护区“人鸟争食”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了公益林补偿工作,将百分之三十的森林资源划入公益林范畴,严格进行保护,对于公益林所在区域内的群众按面积给予一定的补偿。实践证明,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公众参与保护的热情,贯彻了国家政策。但是,仅仅是对公益林进行补偿,远远不能够覆盖急需保护的各种自然资源,因此,加强生态补偿建设,把诸如河流、山林等都纳入到补偿范围中来,明确补偿对象和补偿标准,对于推进自然资源保护,营造全民保护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弥补市场短板,发挥市场作用

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在于“看不见的手”,通过“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诚然,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资源配置模式,它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弊病,但仍不失为一种较为高效的配置模式。在两会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这句话对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长期以来,政府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仍然有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

惯性,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抓,可是管的太多,抓的太细,工作总是不尽如人意。生态保护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总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期原因,还是政府没有充分地利用市场规律,没有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在接下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政府应当明确自身定位,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而政府应当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度者和执行者,对于市场经济失灵的短板进行弥补,如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举例来说,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得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开展各类土地确权工作,使得集体土地的承包使用权明确,从而使得承包者权责明确,利益清晰,调动承包者的依法开发,守法保护的积极性,促使生态资源开发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中。

3、加强管理制度生态化建设

目前政府仍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分配者,站在这个高度,政府的工作重心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GDP数字的增长,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不仅仅要从法律法规的建设着手,也不能够单纯的依靠市场经济的规律,更需要改变政府部门的传统制度建设模式,加入生态文明内容考核,如引入绿色会计理念,修正传统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改变一味追求GDP数字增长的工作目标,对于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行政部门实施问责,对于环境保护不力,环保规划不重视的单位与个人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从根本上扭转行政部门的环保认知,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 卢风.生态价值观与制度中立——兼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 陈加元.以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今日浙江.2009(22)

[3] 罗文东.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变革与制度保障[J].岭南学刊.2010(03)

[4] 张瑞,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08)

篇7:加快生态文明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9 11:05:00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我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日趋强化,资源缺口越来越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我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投资带动型、工业主导型、资源依赖型的特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我们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转变发展思路,提出了不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要兼顾发展质量的要求,不断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近年来,我区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努力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十一五”前4年,我区GDP能耗降低率逐年提高,2006年下降2.5%,2007年下降4.5%,2008年下降6.34%,2009年下降6.91%,为全国第一位。截至2009年,我区完成“十一五”节能进度目标的83.9%。2009年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9.88万吨,比2008年的143.1万吨下降2.25%,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102.0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7.85万吨,比2008年的28.01万吨下降0.55%,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92.27%。污染减排检测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考核结果为61.3分,高出全国平均成绩6.8分,成功扭转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资源节约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局良好。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充分显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高度重视与巨大决心,充分表明我国未来发展将更加重视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行动,圆满完成我区“十一五”各项节能环保指标,谋划好自治区“十二五”发展思路和举措。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加快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节能减排指标约束,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抓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加快污染防治,着力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工作,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积极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结合我区实际,要积极培育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传统资源型产业深度开发和精细加工,推进农畜产品加工、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延伸升级,发展非煤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

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优势,尽快改变“一煤独大”局面,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规划重点治理区域,积极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生态保护区等建设工程。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建立草原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林、沙、草产业,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深入实施生态工程,坚持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积极推进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沙治沙、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作者:孙育红

篇8:加快生态文明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生态省建设的首要问题

误区一:把生态省建设等同于环境治理。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是生态省建设至关重要的内容, 但并非全部。抓生态省建设不仅仅是抓环境保护, 也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生态省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 既包括环境保护, 也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等内容, 融合了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如果反映在总体属性上, 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如果反映在良好生态创建上, 包括了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园林城市、环保城市, 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等诸方面的创建工作。

误区二:把生态省建设视作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一些地区和领导干部认为, 走生态之路会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发达地区可以加强生态建设, 而欠发达地区眼下要紧的还是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经济。对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生态功能区划, 有的地方明确表示反对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来划分主体功能区, 认为列入“限制或禁止开发区”的, “即使再高的生态补偿, 也永远比不上经济发展的回报”。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得失表明,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可以统一的, 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我们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 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 既不能因为生态功能区划而剥夺某些地区的发展权利, 也不能让其独自承担维护生态环境的代价。

误区三:把生态省建设理解为就是上项目、增投入。有的地方不顾实际开辟大片的绿地, 不惜重金引进各种名花名树名草, 不计成本和使用效益建设环保设施, 使生态建设成为招牌、标签和形象工程。这是一种简单化、肤浅的观念。试想, 公共绿地多了, 但常遭到践踏;垃圾桶多了, 但垃圾遍地可见, 这是和谐的生态环境吗?生态省建设需要有抓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需的, 生态工程建设也是必要的, 但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有物质建设的要素, 也有文化意识建设的要素, 如和谐思想、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等, 是“硬件”和“软件”建设的结合。建设生态文化, 主要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倡导绿色消费, 扩大公民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和生态意识, 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

二、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任务

发展生态经济, 关键是发展循环经济, 突破口是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 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构成的产业体系。2005年江苏被国家列入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以来, 15个城市、15个园区、100家企业循环经济试点成效明显, 全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现在, 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已推广开展。要重点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 推动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社会各个层面取得新的突破, 通过产业链、物流网, 形成共生互动的生态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对重点污染行业、严重污染企业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推进产业生态化改造。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进一步提高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水平。

节能减排是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江苏已连续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 全省单位GDP能耗2007年下降4.28%,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到2010年江苏万元GDP能源消耗实现0.84吨标煤的目标还有较大难度。要抓紧完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运用产业、财税、价格、土地等政策手段, 调动企业和社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积极探索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和降耗措施, 全力抓好重点耗能大户的降耗。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

三、统筹城乡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基本方法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 城市里工厂林立、人车拥挤, 而农村总是一幅青山秀水、田园牧歌式的图景。不过现在, 这种印象正慢慢淡去。一系列调查和监测表明, 江苏的城市生态环境总体在好转, 农村生态环境却在逐步恶化, 广大农村似乎成为一个被环保“遗忘的角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比较突出, 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 一些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围村、塞河、堵门”之势, 不少地方“污水乱倒、垃圾乱放、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畜禽乱跑、秸秆乱烧”, 农村地区“无人管环保、无力管环保”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 威胁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 导致土壤环境退化、农产品品质下降, 损害居民健康。根据监测, 在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总氮、总磷贡献率中,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别占到59%和30%, 成为太湖水污染的重要致因。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已是当务之急。

乡村与城市是一体的。加快生态省建设, 一个基本方法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使环境治理、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投入、考核等方面, 总体协调推进, 加快由城市推向农村, 加强农村薄弱环节。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 注重农村环境的改善, 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环境监管向农村覆盖、环保投入向农村倾斜。

当前, 要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一是推进农村区域供水, 基本解决全省农村地区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二是在全省农村集中开展生活垃圾的清运处理, 资助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四级转运处理进程, 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三是逐步解决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四是采取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对秸秆还田进行财政补贴等综合措施, 解决季节性焚烧秸秆导致大气污染的问题。

四、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机制是生态省建设的根本保障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但这种公益性特征往往带来经济学所说的“公共绿地的悲哀”, 出现“免费搭车”现象, 所以必须加强监管和公共投入。何况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 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更应由政府来承担和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发展规划, 增加财政投入, 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 建立权责明确、监管有力、行之有效的生态省建设制度和机制。同时, 还必须大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通过完善生态环境产权机制、交易机制、价格机制, 调控环境资源的供求和使用, 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 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持重要而持久的动力。

一要强化综合推进机制。目前, 江苏各地基本形成良好生态创建工作的管理体系, 所有省辖市、90%的县 (市、区) 编制了生态市、县建设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 成立了生态市、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但是, 生态省建设和管理的体系尚未健全, 各地也没有相应的领导及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各种考核名目繁多, 缺乏衔接和整合;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 环境执法存在“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协调机构, 严格检查考核, 形成省市县分级建设、分级管理, 各部门分工协作、整体联动, 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要建立完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环境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资产和资本。要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 使环境资源的价格充分反映生态价值, 反映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生态破坏的损失、污染治理成本, 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 用经济杠杆激励企业加强污染治理。继续调整废水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 逐步使排污费征收水平超过污染治理成本, 扭转部分企业宁愿交费、不愿治污的状况。改革水价结构, 征收水资源费, 激励企业和社会节约用水。

三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财政投入是一个较小的渠道, 更多地投入资金必须走市场化道路。要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长, 重点支持城乡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性、公益性环保和生态项目建设。鼓励各类资本参与投资与经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形成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格局。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的社会化运营, 大幅度提高投资效益。

上一篇: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下一篇:学生评语中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