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

2024-05-06

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精选6篇)

篇1: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讲述父母养儿女的艰辛历程,让学生讲述自己对父母的看法。我们的出身不能选择,但一般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竭尽全力。我们要怎样时刻回报父母?

基本技能目标:让学生回忆在成长中遭遇的困难,以及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的贵人。对父母要感恩。在生活的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感恩父母。

情感价值目标: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真爱,是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要知道百善孝为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恩父母在于生活的点滴。

难点:对父母感恩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讨论法,导学法。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视频,老师再用反问的形式讲出父母对我们点点滴滴对我们的爱。

感恩教育需要现实的载体,《背影》便是其中鲜活的一粟。

《背影》以朴素的叙述抒发了质朴而真诚的父子之情,是一篇真、善、美臻于完美极致的艺术品。而这份父子之爱因蕴含的人生况味的体验,深沉而感人至深。《背影》中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片段:一是胖胖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来,就是为了给儿子买橘子;二是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

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写得平静自然,我们吟于心间,会与作者发出一样的感想。我们不能忘记这两个动人的情景,我们不能忘记那父慈子爱的诚挚之情。能引起一代代人的情感共鸣。

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词藻,虽然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并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传达着父爱那深入血脉、不求回报的疼爱, 这份爱,不会因我们的成年而贬值,更不因父母的衰老而削弱,始终如一的父爱.展示着是我们感情原野里最美的花朵,也打动着读者内心中对亲情的丝丝眷顾,引发“孝”的原始冲动。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十分钟后展示结果。概括总结后运用在生活实际中,并及时与其父母沟通。

总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许,我们谁都无法挽留住生离死别的那一刻,许多年以后,在我们或为人父,遍尝父母辛酸之后,或某个夜深人静之时,因想念我们的父母而后悔、而遗憾、而肝肠寸断之时,何不此时通过努力,扮演好生命赋予我们做子女的角色。

“百善孝为先”,论心也论迹,不追求“卧冰求鱼”的感天动地、不效法“郭臣埋儿”的千年传奇。一声及时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甚至一段无语的陪伴,都是父母心头永远的温馨。

——让我们孝一孝,换来父母十年少。

——让我们孝一孝,趁现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篇2: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

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 马秀玲

•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我们提倡“孝”、“敬”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道德规范体系的需要,是落实孝老、尊老风尚的需要,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呢?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明理法。

利用典故、富有情趣的故事教育学生。我充分利用晨会和班会课,讲述了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孝敬父母的典故来教育学生,象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张良取履敬老父,李密陈情报祖母等传说和故事,还讲了些名人敬母的故事,象郭沫若教子种“妈妈树”,让孩子寄托一片爱母之情,以祈妈妈早日康复,陈毅敬母为生病母亲洗尿裤之事,老舍的“母亲给我的是生命教育”;还讲了小学生张静贤孝敬父母,获北京市崇文区十佳少先队员的事迹。用从右至今孝敬父母的榜样来教育学生。

二、换位法。

过去有这样一幅对联:“革命方知北京近,养儿才晓父母恩”,是很有哲理的,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亲自体验,发人深省。现在的小学生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知生活的艰难。因此,我常常利用“换位法”让学生亲自去体会一下当父母的艰难。如:我班开展了“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活动,学生通过换位体验,受到了深刻教育。有位学生原来花钱大手大脚,结果在“我当一天家”的活动中,12元钱维持不了一家三口人平时一天的生活,第三餐时就没有菜吃了。这项活动之后,不少同学很有感慨地说:“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从此再不吵着要吃好穿好了。

三、榜样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寻找榜样,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我班开展了“访问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我跟爸爸、妈妈一起上班、上街、做家务等”,结果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了不少长辈的优秀品质。有位很调皮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原来很瞧不起我那环卫大队做清洁工的妈妈,总认为她比别人低下。通过活动我才明白,原来我的妈妈好伟大呀!她那种‘宁脏我一个,干净千万家’的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从此,他处处体贴妈妈,成为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四、观察法。

父母工作,孩子不可能亲自直接实践,我就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去观察,去间接实践。有的学生到医院去看当护士的妈妈给病人打针发药,有的到公共汽车上看当司机的爸爸开车,还有的到建筑工地看当工程师的爸爸一天的工作......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一次启迪和教育,感受、想象父母的艰辛与伟大,从而激发了情感,教育了学生要孝敬父母。

五、对比法。

通过对比,更能发人深省,更能教育人。如:我班开展了“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一家三代比照片”、“我和爸爸妈比孝心”等活动。通过对比,同学们比出了长辈过去生活的困苦,自己今天生活的幸福;长辈艰苦朴素的精神,自己娇生贯养的不良习气;长辈的仁慈与高尚,自己的糊涂与无知......,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出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提高了认识,更加理解人间真情。从此,孝敬父母、献爱心的学生越来越多。

六、艺术感染法。

许多事物,一旦插上艺术的翅膀,让人再去实践,将增强感染力,从而使人们提高了认识,调动了情感,增强了意志,指导了行动。如:在班会课上,我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把孝心献给父母”系列小品后,演的和看的同学都受到了很大教

育。还有通过不同时期的主题班队会“祝爸爸妈妈生日快乐”、“尊重父母、听从教导”、“向爸爸、妈妈敬礼”等,学生通过歌曲、舞蹈、故事、小品、相声、话剧、知识问答、三句半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班会开得生动,催人泪下,达到了教育人的目的。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班为了使孝敬父母这次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取得一定效果。在全体同学讨论倡议下,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五条:

一、听从父母的话,接受劝告。不任性、不顶嘴,有事征求父崐母的意见,有事与父母商量,做错了事主动向父母认错,取得谅解。父母暴怒,要躲避,过后再解释。

二、对父母有礼貌。上学或放学,出门或回家时,都要告诉父母一声,以免父母挂念。父母下班回家,要迎上前去,主动接过东西。

三、体贴父母。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打水、扫地、捡碗、放桌子,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使父母欢心。父母生病,要悉心照顾,端水送药。吃东西时,要先想着父母和长辈,不吃独食。

四、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乱花零钱,不吃零食。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不要难为父母。买东西要事先征得父母同意。

五、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我经常与家长沟通,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定期总结,树立典型,及时宣传,以点带面,把孝敬父母教育落到实处。

篇3:谈如何对特殊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为什么要进行感恩教育

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 大致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是智力障碍, 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 进行感恩教育难度较大, 成效不快。因为他们的智力程度很差, 不能理解感恩的道理, 他们的生活起居全靠别人的帮助, 生活不能自理。另一部分是肢障学生, 包括视力障碍、语言障碍及其他各种障碍的学生, 他们的肢残, 智不残, 所以特殊学校的感恩教育重点放在针对这部分学生上, 以逐步带动智障学生的感恩教育。特殊学校的学生大部分严重存在依赖思想, 感到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应该的, 而对他人的帮助, 不知感恩, 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 那么, 对于这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 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严重存在依赖思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家庭教育的好坏, 对孩子的影响较大, 所以父母应尽一切努力, 特别关心和同情自己的孩子。如“两手不便”的孩子, 父母每天一口一口地喂饭、洗脸、穿衣, 将来这些孩子怎样才能自理呢?父母去不想好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自理, 宁肯自己多辛苦也不让孩子受苦, 那么这些孩子则认为自己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应该的, 严重存在依赖思想, 对待父母也不知道感恩。

2. 从学校角度上看, 过去只重视肢障学生的学习和

生活, 忽视了以感恩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转变观念的教育。特殊学校要狠抓肢障、智障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特别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加强康复训练和正确的生活习惯的训练, 同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 狠抓转变观念, 以感恩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重视感恩教育, 让孩子学会知恩图报, 有了感恩之心, 才能有奋斗目标, 才能刻苦学习, 加强生活自理的康复训练, 克服依赖思想, 正确地看待自己, 尊敬老师和他人, 怀着感恩之心, 才会心地坦荡, 胸怀宽阔, 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 助人为乐, 增强生活信心。

二、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1. 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 进行感恩教育。

利用思想品德课, 对孩子进行感恩:父母抚养了你, 使你在温暖的家庭里不断成长, 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伟大, 懂得父母十几年如一日养育了你并付出心血, 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提高孩子生存和生活的信心, 提高自立自强的精神, 以此感谢父母、尊敬父母, 用一种感恩的心来孝敬父母。那么怎样做才能使孩子产生感恩父母的心呢?采取什么形式方能使他们较快较好地理解知恩和感恩的关系呢?

首先, 班主任和监管老师, 用给孩子布置作业的形式收集信息。让学生回家问父母“抚养你的时候父母最难忘的事是什么?”“抚养你的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事?”“抚养你时父母最高兴的是什么事?”等问题, 收集之后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情况, 建立档案, 从而获得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第一手材料。

其次, 老师要联系每位家长核对一下学生收集上来的信息是否真实, 听取家长们的要求和意见, 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等, 来充实收集上来的材料, 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材料。整理之后每天只讲一至二个学生事迹, 这样即生动又真实, 因是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愿意听, 易感动学生, 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感恩之情, 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 尊重父母, 克服各种依赖思想, 从而努力学习, 加强锻炼, 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技巧, 提高自理能力。

2. 利用学生愿意看电视、录像片等特点组织学生播

放有关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录像, 并结合实际多讲雷锋叔叔的故事、张海迪姐姐的感人事迹及以全国英雄少年们的先进事迹, 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充分理解知恩和感恩, 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学习雷锋叔叔从小事做起, 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一个塑料袋, 你就是一个爱清洁的环保小卫士;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你就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朋友, 这样做不仅仅使别人得到帮助, 学生本人也感到很快乐, 这样渐渐地操场上、走廊里、花坛边的纸屑、白色垃圾不见了, 课间互相帮助学习的同学们多了, 放学后帮助小同学洗头洗衣服的也多了, “大手拉小手”的也多, 这样促进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也养成了。

学习张海迪姐姐的感人事迹后, 学生学习她自强不息的精神, 珍惜生命, 关爱自己和他人, 刻苦学习掌握一门技术, 提高生存能力, 减轻父母和社会的负担, 将来有十足的信心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3. 用身边的事来进行感恩教育。

从我校来看, 政府加大投入, 购置充足的肢障学生专用的康复训练的体育用具, 配备专兼职教师, 让特殊学生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下学文化、学技能, 有多名老师负责他们的学习、生活, 党和政府每年无偿的给我们特殊教育学校大米及其他生活物资;从民间角度来说, 有不少个人或企业给我们捐款衣服和药品, 还有一些外国朋友甚至拿出自己的钱, 给学生买好吃的食品。有些普通学校的师生帮助我校铲除操场的杂草, 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 让我们的学生吃好穿好, 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使他们安心学习, 愉快生活, 提高自信心, 提高自理能力, 掌握技术回报社会, 这些都是给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材料。

篇4: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

氛围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为学生创設了感恩为主旋律的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1. 让学生讲感恩故事。小学生年龄小,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就让学生找一些具有感恩情节的小故事,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讲故事。学生在“找、讲、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从故事情节中受了感恩的教育,当他们遇到相类似的情况时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2. 让学和搜集感恩格言。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从课外书和网上搜集有关感恩的格言,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进行交流。“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羊跪乳,鸦反哺”“可怜天下父母心”“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等一些含义深刻的格言在交流的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能背相关的格言语句,同时对句子中的道理也深入理解,对他们的行为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切忌讲大道理,而应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使他们受到教育。我让学生诵读古诗《游子吟》,在诵读的基础上我又给配上音乐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表演,动作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大增,既记住了古诗,又从古诗中学会了报恩。除了读古诗外,我还让学生读一些感恩的文学作品,如冰心的《荷叶母亲》、朱德的《我的母亲》、海伦的《我的老师》等。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专心揣摩,自然会感同身受,意韵深长,学生学会了报答,学会了感恩。

4. 让学生学唱感恩歌曲。我引导学生多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爱的奉献》、《感谢你》等等。通过歌唱,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感恩

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我在教育过程中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寓于乐的感恩活动:如“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账”、“讲讲亲情故事”、“写写感恩信”等。假如开展“算算亲情账”的活动,我要求学生把一个月中父母给自己的花费记下来,包括买书本钱、买衣服钱、买零食钱,总之包括一切为你花的钱,等到月末算一算你的花销占全家总花销的多少,就会知道父母为你付出了多少,从而学会回报父母,学会精打细算。同时,我还结合“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活动。如在“三八”节时,让学生给妈妈一句贴心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业演绎人间的亲情。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学生深深地体会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情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为自然之举。

2.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感恩。我们除了与父母、同学、老师打交道外,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有时还会与父母的同事、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交往。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另外,生活中发生的大事,我们同样应该教育学生加以关注。比如,在同学在跑步时摔倒了,你要主动上前去扶起;在过马路时,遇到红灯在让身边的人停下来;当某地发生水灾或地震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出零花钱或是将衣物用品捐出来让他们度过难关。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在别人有难时伸出爱的双手。

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篇5: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何为进行感恩教育呢?“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这是牛津字典的定义。它有一个来历: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天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他们把这天定为感恩节。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节日,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使青少学生知恩,报恩,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使感恩行为发扬光大。虽然“感恩”是一个舶来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元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

为什么我们进行感恩教育呢?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各样的思潮传入进来,在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物质财富的生产腾飞,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但是不容否认,在思想领域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有待建立。这时思想领域显得无序而混乱,道德有所沦丧。我们看到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一些人受到恩惠却不懂得感恩,受了父母的养育、老师的培养、党和国家给予的优越的工作环境、幸福生活,而不好好工作,不知报恩,反而认为自己父母没有别人的父母能干,给他留下的东西太少;党和国家对他总是争三欠四,对现实生活不满。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幼儿如此,学生呢?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或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稍一不顺心就耍性子,不知体恤父母。在学校,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使用优良的教学设备,却不知感恩社会。在课堂上,老师讲课他打瞌睡,上语文课他看数学,上数学课却又看着语文,老师苦口婆心的规劝他视为耳边风,不知感恩老师。享用着大自然赐给的一切,不知感激和保护它,反而随意破坏它„„这些人常常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将父母、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这种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应当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失误是导致这一切不正常现象的根源!我们的教育,应该回归到以育人为首要目标的体系中去。毕竟,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能热爱的人,又怎么能爱他人、爱事业、爱国家呢?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只注重空洞的说教、喊政治口号,2000年出现了大学生马加爵因不满现实而报服社会,杀害同寝室几名无辜同学事件,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从而媒体上有关缺少感恩心和加强感恩教育的事例越来越多。缺少感恩之心的年轻一代的表现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与关注,“感恩教育”也就应势而生。

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人任何东西。其实,人生时时处处有恩感。在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即是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但那也是使人思想认识深刻:周文王被拘而演绎《周易》;孔子一度遭遇厄运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吕不韦被贬蜀国,世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秦国,才有《说难》和《孤愤》。所有的苦难、失败和痛苦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

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社会才变得和谐。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拥有感恩之心,心存感激之情,是做人最基本的标准。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做人、感恩社会,感激父母的艰辛付出,感戴老师的培育抚爱,引导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党爱祖国。在这方面,我校起步稍迟,必须迎头赶上。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学会感恩,让生命轻装,未来才会阳光。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用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感谢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党和祖国,用所能及的全部力量来报答一切。那么,怎样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重视感恩教育启蒙,开启学生感恩之心 学生的心灵是一块奇异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取;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们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在学生的心里播上善的种子,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帮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感恩不仅仅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回报。这种认同应该是发自学生的心灵里的认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重视抓“感恩”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恩感恩 要使学生知恩、感恩,必须做艰辛、细致的工作:

(一)、营造感恩环境。有人说:“感恩之情,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是美德,更是一种素养。感恩,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重要一课。当孩子们细细品味父母的付出时,一些不满就会消弭,幸福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受到洗礼。如:

1、组织唱感恩歌、看感恩影视,诱发学生感恩心;

2、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里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使学生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3、创办“感恩”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主题,定期出刊“感恩”的内容,使学生亲眼目睹“孝心”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

4、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将文化艺术融入到“感恩”活动中,从中受到熏陶。

5、算一笔感恩账。让学生将自己一个的年费算个总帐,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总帐,通过比较,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写一封感恩信,抒发自已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创设感恩情境。感恩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他们心灵深处潜在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行为的目的。要注意的是,对于内容的选择,应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活动内容,找到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组织体验活动。

1、帮助父母劳动。在家洗衣、扫地,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父母做感恩饭,端茶递水,将感恩付诸行动。

2、组织学生与班里的贫困学生结对交友、献爱心等活动,让学生在差距中感知自己的幸福,并改变学生的冷漠,培养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增加学生的人情味。

3、将“感恩”迁移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上。开展“队旗”、“学校”、“国旗”在我心中活动,自觉维护学校、国家名利,争做护洁卫士,课余清扫“白色垃圾”,主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老人,以此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情怀。这样使“感恩”教育有声有色,让学生在“感恩”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会真理。

三、与家长要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感恩教育能不能取得实效通常与家庭教育有重要关系。现在家长们总是显得较为急功近利,他们仍然片面强调“智育”,只想学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就行,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在亲情教育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引导,导致亲情教育的漏洞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尤其要注意解决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暴露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发展状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长的教育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花大力气来抓,并坚持到底。使我们的接班人人人心存感恩,知恩图报,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新泰市石莱镇琵琶庄联办小学

篇6: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

麻线中心校张鹏

自我校课题立项这两年来,我们这些一线的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按照课题申报书的预定目标,积极制定了自己的子课题以及自己的研究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截止目前进展顺利,课题研究已基本进

入结题、成果汇报、总结阶段。现把在我班实施“感

恩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汇报如下:

一、通过深入调查我班学生在校、和在校外具体表现和家庭影响 因素,分析出了我校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通过对我班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学生在校表现:

1、他们表现出智商高,聪明活泼,好胜心强。(女生居多)

2、逆反与任性、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不能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男生居多)

3、他们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相互关心爱护,不易理解 和同情别人(班级干部在内)。

4、经常吃零食,消费高(占百分之百)。

(二)通过对学生调查,学生对父母的态度为:认为父母给自己做饭、盛饭、洗衣服等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80%以上,父母每年都给自己过生日的90%,而认识到父母付出的仅有32%,只有11%人知道妈妈的生日。

通过对家长调查研究,结合独生子女学生在校表现,我们发现他们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长自身缺乏感恩意识,造成孩子对感恩没有足够的认识

有些家长对别人要求很多,而回馈很少。现在许多父母缺少感恩意识,怎么可能教孩子产生感恩之心?再者,父母为孩子做事,自己认为是理所

应当,从不要求言谢,孩子根本意识不到家人、父母的付

出,怎谈感恩?

2、孩子没有体会感恩的机会

过去我们的大多数家庭孩子多、生活条件差,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深沉的爱,也就自然地接受了情感教育。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

了,孩子很少有机会再体验父母的艰辛,也就很少体会感恩

了。

3、孩子感恩的想法一般不会受到鼓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会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孩子自发的感恩得不到表扬和鼓励。

4、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现在家庭孩子少,几个大人看护一个或两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在情感上被动的获取,不知道回报,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

应该的,形成了心中无他人、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长此以往,孩子们自然就缺少爱心,缺少责任感。

5、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感恩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学校、读名牌大学、成大业为头等要事,却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久而

久之,孩子会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理所应当,丝

毫没有内疚之感,也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

6、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少

二、基于以上的情况,我采用了一下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感恩 教育。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各种活动

1、我们经常学习、讨论有关感恩的专题文章,并以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

2、我班定期召开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我班的每次班队会,我都与学生共同策划、准备。在课题刚刚立项不久(2007、10),我班的主题队会——《礼仪花香满校园》曾经作为全镇的主题教研观摩课在全校集中汇报展示。领导给予好评。

3、有效地开展其他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我班的“亲近父母 感恩情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收到了领导的好评,本次活动课,曾经作为镇级的观摩课,为全真教师做了汇报展示。来到现

场的家长也对这样的活动给予了肯定,也希望这样的活动

多搞一些。

我班的“体验真情 学会感恩”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展示课,曾 经荣获“吉林市学苑杯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等奖。

其他活动我也能精心指导。每次学校组织的“感恩教师”“迎十一 颂祖国”方面的文艺活动和演讲活动,在每次活动中我班参加的人数最多,获奖人数最多。同时也受到了领导的好评。我班的马骏同学曾经多次代表我校参加桦甸市演讲比赛,并获一等奖。我班的王铎、王铭伟合演的情景

剧《母爱无求》曾经荣获市校外办举办的情景剧表

演赛“一等奖”

我还经常要求学生利用周日或其他在家时间,实践自己的感恩活动,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了为父母做事,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还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为生鸡蛋当一天妈妈”的体验活动。等活动,体会和感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3、我还鼓励孩子阅读有关学会“感恩”的书籍。据统计我班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读过《感悟父爱母爱》,百分之百读过《爱的教育》。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充分利用礼仪课学习了《三字经》。有组织地背诵我校德育处编写的《三字歌》、《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4、充分利用作文的机会表达学生对父母的爱。利用作文课以《父爱》或《母爱》或《妈妈我爱你》等为题写作文,要求细心观察父母每天的的言行后,写出真情实感,再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由作者朗读并由教师讲评,从而使学生感受父母深沉的爱。

我还能激发孩子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而且我也能积极参赛,一次来鼓励孩子。我自己的“我的父亲”在今年的继续教育网举办的“盛世华章六十载 笔墨丹青绘今昔”新中国成立60年活动的征文比赛中获一

等奖。我班李昊东同学的“大难面前显大爱”曾获“群英杯”征文一等奖;我班有六名同学以“感恩”为主题的作为在“全国优秀作文选”发表。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我们还组织召开了一期“感恩父母”的主题家长会!在这个家长会上好多家长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讲了在外打工、为生活奔波的经历、见闻、感受、希望!孩子们明白了父母的不容易、发誓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4、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通过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作文比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遇见年长者(不管是校内职工、教师家属,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问好。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组织“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

5、开展下列活动以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

(1)、每周“我为同学做一事”。

(2)、“今天我值日”活动。

(3)、写一篇你受挫折的故事。

(4)、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人,然后写日记。

6、这两年来,我坚持不懈地与学生共同搜集了与“感恩”有关的名言、警句、故事文,并背诵。

在语文课上,我还相机指导与学生共同来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名言“例如在学完《唯一的听众》这一课,学生就编写了很多自己的“名言”关爱,会使人走向成功。激励是攀登者的力量。

关爱,是成功者进步的阶梯。得到了关爱,等于努力进取的人拿到了迈进成功彼岸的金钥匙。

记得教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我的孩子们也积极地创编了自己的“名言”: “妈妈的鼓励像春风、细雨”;““母爱如春雨”“我不会因为‘糟糕透了’而停滞不前”;“‘糟糕透了’‘精彩极了’都会是我走向成功的动力!”“我不会因为爸爸的‘糟糕透了’而使我的理想搁浅,因为,我懂得那是爸爸对我的爱”„„

记得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我还组织了一场辩论会,学生深深体会到:无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的评价,都是父母表达对我们“爱”的方式。

7、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感恩教育。挖掘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见我上交的“随笔”和“论文”

8、我还能抓住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感恩祖国”的教育。

在2008年10月我校举办语文教研课,我的镇级观摩课“遨游汉字王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汇报展示,受到了领导和全镇老师的好评

8、这两年来,我坚持在我班每学期都评选一次“小孝星”“礼仪之星”“文明标兵”“感恩之星”,确实起到了辐射作用。

三、通过对我班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现在学生有以下明显的变化:

1、学生对老师有礼貌了,当犯错误后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在课堂说话的少了。

2、大多数学生知道关心父母并主动帮大人做家务,和过去相比,独生子女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们开始变得懂事了,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开始懂得了家长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和父母顶嘴的次数少了,沟通交流的多了。可以看出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对学习较差的同学和遇到困难的同学,学生会主动帮助。过去粗言烂语,爱打闹的学生,如今待人有礼貌讲话也文明了。

四、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课题组在实施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课题组也发现实施阶段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家庭环境给学生的某些负效应,宜重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使本课题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下去。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虽然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接近尾声,(我们六年一班将在12月末在结题汇报上做课)但感恩教育还有必要按以下方式长此进行下去。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充分认识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2)明确目标,扎实推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各部门、各班级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征文、演讲等形式,寓教于活动之中,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坚持家校结合,要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该项工作。

上一篇: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下一篇:演讲稿直面挫折 挑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