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

2024-05-12

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

简评《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

上海师范大学 吴忠豪

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的新作《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2013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按照作者的解释“学科逻辑包括语文课程性质、课文的功能定位、课程内容的特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等;学生的心理逻辑包括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学习的内在需要等等。”这是对“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学术话语表达;通俗地说,“学科逻辑”就是指语文科学本身的知识架构和学习规律,“心理逻辑”就是指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这本新作试图将语文学科学习规律和儿童认识规律融合在一起,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课例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学理的解读或阐释,并且从儿童认识规律和儿童学习心理的视角,提出了语文学科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的教学策略。本书作者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语文教学做理论或哲学层面的思考,而是着眼于理论和实际的紧密联系,直面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问题探寻语文教学规律,力求自己的主张和建议更接“地气”,使建构的教学策略更具可操作性。由于观察和研究视角的差异,所以本书所提出的阅读教学策略、习作教学策略、识字教学策略,与一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著作中提出的教学策略有着明显的区别,且很具操作性。这些创新观点对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探寻语文教学改革之路,都有很好的启示。

书中提出文学性作品的文本解读策略之一——关注儿童的期待视野。作者引用了著名作家毕淑敏在不同年龄时段阅读《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时的不同感受:8岁的时候读出美丽的人鱼公主的不幸和可怜;18岁的时候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到了28岁自己做了妈妈,就强烈感受到了人鱼公主奶奶的慈悲心肠和对人鱼公主的精神哺育;38岁自己写小说了,就开始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到了48岁读出了人鱼公主对灵魂的渴望和索求,感悟到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同样是毕淑敏,同样是读一篇人鱼公主,8岁时的感悟与48岁时感悟完全不同。书中还例举了不同读者阅读《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个故事的不同感受:在宗教者的期待视野里,它是一个信仰者普度众生的故事;在教育家的期待视野里,它是以生为本、关于爱心的故事;社会学家以此告诫你,社会是大海,当你困处沙滩时,愿意帮助你回归大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医学院的教师以此教育学生,医生首要的就是要培育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哲学家则会生发出“每个生命都有平等的价值”、“勿以善小而不为”等众多耐人寻味的深刻命题。而在小学二年级、七岁孩子的期待视野里,它就是要爱惜小鱼、保护小动物!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儿童阅读与成人阅读的不同期待,同样阅读一部作品,儿童的阅读感悟和成人的阅读感悟有着天壤之别。为此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充分尊重儿童的阅读期待,如果不顾学生的视野把成人教师对课文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即使把教学过程包装成师生交谈的“对话”形式,也注定是无效的伪对话。

7-12岁儿童思维虽然具有一定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仍然以具体事物和过去的经验为主,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进行纯形式的逻辑推理。为此作者提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另一条重要策略“主旨把握:顺应儿童的诗性思维”。儿童诗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以直观感受和直觉经 验认识事物,不太关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因果关系,因而充满直觉性和体验性,其结果也就表现为模糊的、不确定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教师在文章解读文章主旨时必须放弃理性概括而选择诗性把握。比如教学《揠苗助长》,不少教师在读了寓言故事后要求学生回答自己“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或者干脆概括寓意或者直接将寓意告诉学生:这则寓言说明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求我们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凭主观意愿。所概括的寓意尽管不错,但是完全超越儿童思维发展水平,其效果必定会差强人意。有心理学家曾经以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为例将小学生理解寓意的思维活动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是只停留在故事的具体情节上,复述所给予的材料,如“他不应该在船上刻记号,应该在水中插一根竹竿作记号”;第二级水平是企图揭示寓意,摆脱不了直观的情节,如认为“那个人是笨蛋,不用脑子。他只看到剑从船边掉下去,没有想到船是会走的”;第三级水平是开始摆脱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揭示寓意。研究表明,小学阶段能够摆脱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揭示寓意的学生,低年级为0,中年级为15%,高年级也仅为20%,而到初中阶段,则一下子上升到70%。因而小学阶段放弃理性概括而选择诗性把握是完全正确的。如何顺应儿童的实行思维让儿童把握寓意呢,书中例举了这样的案例:

师:老师的邻居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为了让她的宝宝快点长大,整天让宝宝吃钙片。谁能用《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来开导开导这位妈妈呢?先在自己的桌位上练一练。

生:阿姨,孩子自己会长的,您不能这样整天让孩子吃钙片。有个种田人,整天到田边转来转去,巴望他的禾苗快点长。有一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您这样做,也是揠苗助长啊。

案例中学生对寓意的理解虽然是感性的、具体的,没有进行抽象概括和理性的判断,但从学生例举的事实中可以发现,他们已经能够凭借直观和直觉,形象地意会了故事的道理。这比起死记硬背成人理性思维的结果更加接近儿童的诗性思维。

书中对常识性课文教学提出的“基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策略”也很具有针对性。一直以来,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往往缺少或迷失“语文味”。主要表现是,教师过多着力于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中的“百科知识”,而“学习语言文字”的任务反而被旁落、被架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和独担之任,也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之。所以,在常识性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领悟和了解思想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书中生动地例举了一位教师三次教学《蝙蝠与雷达》的过程:前两次教学设计,教师着重让学生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和雷达与蝙蝠的关系,重在了解“百科知识”而不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因而导致“语文味”的缺失;第三次教学教师设计了“雷达与蝙蝠对话”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完成对话的同时了解蝙蝠夜间探路的原理和雷达与蝙蝠的关系,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总结出了常识性课文凸现语文味的两条规律,一是必须“意文兼得”,即不仅要了解“百科知识”,也要学习一般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和技巧;二是要强化语文实践,让学生通过表达实践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

施茂枝教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当过语文教师,当过语文教研 2 员,现在集美大学从事小学教师培养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工作。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笔耕不辍,对语文教育改革发表过真知灼见。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本书的第二篇和第三篇,作者聚焦小学语文“不同类型课文教学”和“不同年段习作教学”的8个专题展开深入研究,每个专题研究都附上了作者亲自撰写的教学设计和简析,读者通过研读这些具体的教学设计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作者的语文教学主张,并且了解书中提出的教学策略如何具体落实于语文课堂之中。

篇2: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

参赛序号:第22号

教学设想:

综合性学习中的《逻辑与语文学习》一课,它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的大纲对于逻辑知识不作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此也有所忽视,大部分高中学生没有接触过逻辑,但学习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极大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设想:以实际生活为课堂,与考试常见题型,尤其是高考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逻辑的一般知识,结合四项子练习,分析逻辑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体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重点: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梳理文本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

难点:

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学习语言的能力。

教学方法:

1、问题导引法、启发式、点拨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3分钟演讲(随机2名同学);

2、看大屏幕上同学门平时作文中不合逻辑的句子。

以上两方面分别体现同学们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不足,要想 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方法技巧。那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逻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谈吐得体、思维灵活的人,让我们的作文批上“论述严谨,思维缜密”的评语,为我们成功打下基础。

二、文本梳理:

<一>将学生分成四组:

第一组:概念组;第二组:命题(判断)组; 第三组:推理组;第四组:规律组。要求: 1、先试做四项子练习,2、然后再看逻辑理论,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

3、根据逻辑知识点,思考练习题的规律。

<二>小组展示集体学习结果,教师点评:

1、概念组: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问:概念这一部分谈了什么是概念、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划分等方面。

明确:关键在于通过这个活动,纠正学生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课件展示):

比如,解释词语时,循环定义(“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陈述的内容”)、定义过宽(“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定义过窄(“新闻就是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的报道”)等毛病;列举事物时,划分标准前后不统一所导致的语病(延伸练习第4题)等。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容易发生混乱,用图来表示,就一目了然了.2命题组:由概念组成命题

问(有的书上讲的是“判断”):命题项包含了什么是命题、命题与语句的关系、预设等三个方面的知识。

明确:出现歧义(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某些修辞效果达成的原理(比如“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一句,连用同一个“梦”字,表达了不同的概念,巧妙揭示了事情的真相);而同一命题也可以用不同语句表达,也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用反问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比陈述句的效果要强烈)。

3、推理组:由命题组成推理(有已知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

问:什么是推理、三段论、二难推理、论证等知识

明确:“三段论”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往往因为平时说话省略了一些前提,所以意识不到。

另外,了解一些运用三段论常犯的错误,比如“偷换概念”,对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是有好处的。“论证”是议论文中经常提到的术语,怎样才是一个严密的论证,有哪些论证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逻辑问题。从思维的角度分析几篇议论文,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学习和写作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4、规律组:

问:介绍了三种最基本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明确:我们在日常思维中往往不自觉地违背这些规律,造成一些病句。比如:P89

三、小结: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组成推理,在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单位之上是一些基本的逻辑规律。每一项所谈的都是与语文学习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点。

四、逻辑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以高考实例学习这部分,印发学案,学生课前做,课堂分析)本块探究:要学生以生活为基准,结合学案中的案例来理解。

1、高考中修改病句:(看学案1、2小题)

思考:在有关病句修改的题目中,逻辑上的错误错误是主要的错误点。而学习基本的逻辑知识将有利于我们在考试中做对这类题目。

2、高考中的句子排序

(学案第3小题)

思考:由上面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句子连贯排列这类题目中对逻辑知识的考察更为明显与突出。

3、阅读教学中:(学案第4小题)3

4、写作中应注意的语法、逻辑问题

(看大屏幕)

在写作训练中不少中学生经常出现一些病句,语文老师觉得难以纠正。中学生写作中应注意的语法、逻辑问题。如:①“班长工作很模范。”

②.“我做过一度家庭教师。”

③“一盏盏灯光闪耀。”

④“运动员以惊人的迅速跑到了终点。”

分析:①.中“模范”是名词,此处误用动词。“模范”可以做定语,如“模范工作者”“模范班级”等,但它不是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

因此“模范”应改为“积极”“认真”。②.的“一度”副词误用为形容词,“一度”与“一次”用法不同,“一次”用在动词之后,“一度”用在动词之前。

应改为“一度做过”。③.的“一盏盏”不能修饰“灯光”,应改为“一盏盏明灯”。④.的“迅速”是形容词,此处无用为名词,应改为“速度”。

小结:显然逻辑在语文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语文科目的试题中也频繁地考察逻辑知识。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逻辑,讲逻辑与语文学习结合,并将有利于我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教学反思

本课大纲要求“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学习语言的能力”,我想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我们要努力形成学生们运用逻辑的习惯。告诉学生“生活处处皆有,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高考是对生活的理解,所以,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善于发现逻辑。

五、课后探究:课后第一题、学案课堂练练

六、板书设计:

逻辑与语文学习

一、逻辑:

概念

二、逻辑与语文学习:

命题

逻辑规律

病句、排序、阅读、写作……

篇3:语文教学与形式逻辑

葛大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主任,教授

栾兆祥:《现代教学》杂志主编,副编审

方有林:上海商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博士

作文教学中的同一律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思维对象的同一,概念的同一,判断的同一。同一律要求思维的确定性,但是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

栾兆祥:我们平时讲一个人说话办事要合乎逻辑。怎样才算合乎逻辑呢?一是要符合自然的规律,二是要符合人类社会的若干规则。

葛大汇:我认为社会法则要符合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人类的基本规则。讲到语文,讲到审美和情感,讲到我们的精神世界,我又时常对它提出怀疑。有一句话,树动人动影动心动,这是谁说的?

栾兆样:这是一个佛教的说法。

葛大汇:这是佛教禅理。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人在认识这个无限大的宇宙时,由于人可以对无限进行想象,因此可能有的时候,精神、情感比逻辑更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从这个层面看,社会法则可能大于自然法则。结合到语文学科,我以功利的方式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我采取了一个妥协的自我嘲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阅读艾思奇的唯物辩证法。在辅导儿子写作时,我对他说,你写文章一定不要把某一个想法或某一种情绪一股脑儿写到底,我希望你的文章有一个停顿,一个转折,要寻找对立的概念,展开思路。当然,我这样做的时候是带着自嘲的态度的。我在想:是不是语文学科就是靠一种既有的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普遍的逻辑存在?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请教各位。

栾兆祥:今天我们从辩证的角度来讨论逻辑要解决的问题。

葛大汇: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栾兆祥:形式逻辑是基础。有人说我们最缺的就是形式逻辑,所以我们说话办事出现许多偏颇。这是由于我们的思想意识深处不讲形式逻辑,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常常就是这种东西在作怪。

葛大汇:形式逻辑是语文学科的基础,这是你一向支持的论点,愿闻其详。

栾兆祥:举一个例子,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对人严对己宽,我们说这个人对同一件事他持有的是双重标准。从逻辑上来看,他违反了什么原则呢?

葛大汇:违反了同一律。

栾兆祥:如果真正按逻辑办事,同一律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葛大汇:语文教学同样存在许多违反同一律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偷换概念。如中小学生写母亲的辛劳,由于学生缺乏细腻的感受和深入的思考,只知道使用一些庄严的词汇,进行空洞的“升华”,写出来的实际已经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作为一个“类群”的母亲。这里面就有个概念同一律的问题。此妈妈非彼母亲,内涵所指不同,一个是人类物种繁衍的伟大母性,另外一个母亲是具体的操持家务的母亲。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比较好的形式逻辑修养,能指导学生区别“个性化”的母亲和“类群化”的母亲,就有可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不是简单否定学生有缺陷的习作。

栾兆样:我觉得教师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要轻易将单个母亲上升到“类群”的母亲。一个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他对母亲这个概念的理解,都是从单个的母亲开始,先认识自己的母亲,再认识别人的母亲,最后他得出一个“类”的概念。

我读过许多写亲情的文章,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篇文章是感人至深的。

一是朱德写他的勤劳善良的母亲,朱德的母亲与千百个母亲一样,为什么别人的母亲我没有记住而朱德写母亲的那篇我记住了?因为朱德特别不平凡,而作者的母亲身世如此平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还有这样一篇文章,讲一位药农父亲带着两个儿子上山采草药,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20度,此时父亲要把自己的衣服脱下给两个儿子穿,两个儿子怎么肯呢?这个过程中父亲冻病了,大儿子先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父亲,然后两个儿子轮流将父亲往山下背,这当中父亲咽了气,兄弟两个还是往下走,走着走着,哥哥撑不住了,要把衣服脱下来给弟弟,弟弟怎么肯呢?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盖在大哥身上,继续往下走。就这样,父亲和两个儿子先后冻死在路上。有聪明人说,他们本可以活着回来两个,现在父子三人全死了,说他们蠢。可是,这种亲情是大于理智的。

最近,我读到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斯霞老师去世后,记者去采访,她的大儿子就讲了她母亲的七件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我看了之后泪水盈眶。当年,他作为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斯霞这时候很穷,丈夫是建设川藏公路的著名工程师,这时身患肺结核病,收入不高。斯霞一方面希望大儿子在身边帮助自己照顾弟妹,另一方面又不忍心影响儿子的前途。由于家里实在没有什么东西给儿子送行,斯霞连夜将自己的一件毛衣拆了给儿子打了一件毛衣,熬红了眼睛。儿子背上包要与她辞行的时候,母亲背对着他躺在躺椅上一句话都没有,不敢送儿子。然后,儿子长跪不起,道一声:“妈妈,我走了。”

我想语文教师指导孩子写母亲,这是一个永不会枯竭的话题,应该从“个性化”的角度去指导,而不是从“类群”的角度去指导。

如果反过来,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这类作文时,从“类群”的母亲这一角度来考虑,学生对母亲形象的认识,不是从自己身边可感、可知的母亲出发,而是从“升华”过的形象中找资源,这样的母亲形象是假的。

作文不可违背矛盾律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矛盾律首先是作为事物规律提出来的,意为任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具有某属性又不具有某属性。它作为思维规律,则是任一命题不能既真又不真。

形式逻辑首先把排中律当作事物发展的规律,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同时也是思维的规律,即一个命题是真的或不是真的,此外没有其他可能。

葛大汇:栾主编讲得很清晰,从教学规律的角度看,我基本赞同从单个的“个性化”的母亲到“类群”的母亲这种写法指导。有人说,文章应从微小的细节入手,要趣味生动,精神自在,给人以开阔的想象。也就是说,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如果反过来,事是大的,精神是小的,那文章就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了。文章写作如何从心出发,吐露真言,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学生写作时人云亦云,教师批改时昏昏欲睡。学生如果仅从形式逻辑的概念出发,那么他实际上就处于被动的状态。

我现在举一个我带的研究生为例说说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个研究生是江西省某县的教育局副局长,他做的学位论文是有关“研究型课程”的研究。这个学生告诉我,“研究型课程”尽管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可实际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在逻辑上,我们运用排中律可知,既然有“研究型课程”,就必然有“非研究型课程”,这名学生准备针对“研究型课程”写一篇反对的论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他放弃了以反对的观点来著书立论的学术勇气。再后来,他居然写了一篇正面论证“研究型课程”的论文,而且已经出书了。

方有林:你说的这个研究生,他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他还要故意制造一个高境界,这是自欺欺人。除了写论文,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成人世界中有,儿童世界中也有。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规律责无旁贷。

葛大汇:如果你不讲逻辑,你最终会被逻辑所抛弃。如果国人都从语言学习中学到逻辑,特别是形式逻辑,大家都更讲究生活逻辑和工作逻辑,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方有林:前段时间在一张晚报的头版头条上看到关于刘翔的报道,文章有这样一段话,记者采访孙海平的时候,孙海平说刘翔不仅技术水平很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思想水平更高。这里记者用了一个“更”字。在记者的眼里,技术水平和思想水平不是平行的层次,而是有高有低的。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彼高此低的关系。我觉得这是很典型的问题,我们在学习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往往缺乏逻辑,缺乏逻辑就会导致思维混乱,思维混乱会使整个社会价值系统乱套。

语文教学和评价要渗透形式逻辑内容

●爱因斯坦相当重视逻辑学的作用。他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判断出因果关系。他提出要把逻辑训练作为学校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

葛大汇:形式逻辑概括了古今人类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正确思考方法,并从这些正确的方法中进一步严密概括出正确的规律、原理、公式和规则。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逻辑学比较重视,已经把它普及到青少年教育当中。英国把逻辑学列为五门基础学科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已把它列为七门基础教育科目之一。对教师而言,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了解字、词、句的概念,进一步把字、词、句有机地组合成段落和完整的文章。目前,逻辑教育在我们的教育界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没有逻辑知识的传授,也很少有针对学生的逻辑训练活动。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完全没有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意识,更谈不上如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方有林:目前学生在作文时逻辑思维能力显得不尽如人意,经常出现言语和写作概念混乱、答非所问、前后不一致、似是而非和中心思想不明确等问题。

栾兆祥:我们讨论形式逻辑问题,关键还要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在听说读写环节培养学生指正别人言语中存在的逻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管是听话还是读文章,我们往往会碰到有逻辑问题的言语或文字。有时只是概念的错用,有时是判断的失误,有时是违背了思维规律。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仔细阅读别人的文字,从中发现逻辑问题并能解决它。如在理解句子含义中,涉及选择与判断、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因果与假设等逻辑知识。理解句子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推理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理课文的逻辑结构,借此培养学生判断是非、审查正误的能力。尽管学生的推理有时是幼稚甚至错误的,这时教师绝不能扼杀,而应该珍惜、鼓励,并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

葛大汇:张志公先生说过,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学生一副逻辑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朱绍禹教授也曾说过,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一种本质观。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

栾兆祥:前面我们讨论了写作教学中的形式逻辑问题,这里我想说说阅读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能从作者的真实意图出发读出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如果没有系统理解字词句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就会对文章中心思想产生误解。在现代文教学中除了用词准确性、句子通顺性等要注意逻辑性外,应结合新教材的实际,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出发,有重点地分析教材布局谋篇、情节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葛大汇:栾主编说得很对。除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对逻辑教育的忽视也是当前语文教育应引起关注的问题。过分强调分数与升学率在评价中的作用,过多强调量化评价,忽视定性评价,在这种评价环境下,语文教师无不围绕高考指挥棒,强化升学考试相关内容教学,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知识的传授以及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教育失去了原动力。在课程评价中,应将课文涉及的逻辑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作为考试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运用逻辑基础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篇4:《逻辑和语文学习》的教学与反思

上课前,笔者紧扣教材的四个内容,设计了四组探究题,分别如下:一、举例说明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类型?二、举例说明什么是“命题”?命题和句子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一句话的言外之意在逻辑学上叫什么?三、什么是推理?其常见形式有哪些?举例说明。四、举例说明逻辑规律有哪些?其后,出示了探究题,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要求每组同学围绕其中一组探究题,对相关逻辑知识进行探究学习,以获取第一手逻辑知识的资料。然后,每组推选出两名“网络高手”,对本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出所需材料,制作成课件,准备在课堂上将本组的探究成果推介给大家并与其他组的探究成果进行交流。

同学们准备了一周后,笔者如期上了这一课,课的开始用了这样两个小故事导入:一是柏拉图对“人”的概念不准确而闹出笑话的故事,一是王阳明大谈“心外无物”却被脚下的石头绊脚后哑口无言的故事。以这两个故事导入意在告知同学们学习逻辑知识的重大意义,即不学一点逻辑知识,我们的认识就会犯错误。这两个小故事,前一个涉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后一个涉及“二难推理”的形式。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才发现,第二个小故事很难使学生意识到“逻辑”和“语文学习”的关系,选得不是很精当。

以故事导入来强调逻辑知识对于语文学习的意识之后,便让同学们分组来展示他们探究到的相关逻辑知识。展示方式是:每组选一名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来讲解。另一名制作课件的同学来演示多媒体(两人必须合作默契,才能展示好本组的探究成果),并强调每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完后要对人家小组的探究成果作出口头评价。意想不到的是,课堂效果要比老师的讲解好得多。具体体现在,同学展示的学习成果,不但资料丰富,信息量大,有示例、有定义,而且讲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条理清晰,讲解时神情自然,不慌不忙,语速语调恰到好处,有的组还设计了上下互动,气氛活跃,效果甚佳。课件的制作更是大胆、新颖、非常漂亮。

学生展示后,笔者再出示了几道围绕本课堂的知识要點而设计的课堂练习题,以巩固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最后小结时,笔者告诉同学们逻辑学有着完整的学科体系,课堂探究的是最基础的,大家还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去阅读一些逻辑学的通俗读物,于是用多媒体显示了一些参考书目给学生。

整堂课的设计意在着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首先,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更需要有探究学习的精神,因为他们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取舍,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的。其次,学生将本组资料制作成课件既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又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对资料挑选、使用,合理安排,这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内化过程,而资料来源于本组的每个同学,是共同智慧的结晶,这体现了同学在学习内容上的合作;每组派出两位同学将大家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展示探究成果时又是一个讲,一个演,这是学习形式上的合作。所有这些,均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另外,每小组展示结束后,均要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作出评价,让他们指出不足,这样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探究精神。

当然,这堂课也有不少遗憾的地方,比如:在每个小组展示后,学生的评价不是很精辟;小组和小组间的内容转换处,教师缺少恰当的衔接语言,致使课堂内容不够流畅,还有同学们的课件画面与内容不符,老师设计的课堂练习没有巧妙扣住高考题,等等。

篇5: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

②包含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

A、真包含于关系。(又称种属关系设)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于

b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a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b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a概念就真包含于b概念。a概念对于b概念的这种关系即真包含于关系,亦称种属关系。

例:“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资金”与“流动资金”;“学生”与“大学生”;“历史”与“现代史”等等。

B、真包含关系。(又称属种关系设)设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外延包含着b概念的全部外延,并且b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a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a概念就真包含b概念。a概念对于b概念的这种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亦称属种关系。

其中外延大的叫属概念,外延小的叫种概念。例如“大学”与“北京大学”。

③交叉关系。设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外延与b概念的外延相互只部分相重合,则二者间的关系即交叉关系。

如“高中生”与“青年人”;“团员”与“学生”等。

④矛盾关系。两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属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是排斥的,它们的外延加起来等于属概念的外延。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

⑤反对关系。两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属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是排斥的,它们的外延加起来小于属概念的外延。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4、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这就是内涵与外

延的反比关系。

例:“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的内涵要多。“钢笔”的外延比“笔”的外延要小。

5、概念和词语的关系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

例:“父亲”、“老子”、“爹”、“爸爸”“家严”、“阿大”、“老爷子”、“老头子”。

死、“亡”“故”“薨”、“断气”、“长眠”、“物化”、“回老家”、“上西天”、“见阎王”、“与世长辞”、“百年之后”、“骑鹤西去”、“上天堂”、“下地狱”、“去见马克思”。

②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如汉语中的多义词。

1、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

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

6、写作中的运用

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表现形式。词语运用得贴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概念的表达是否明确的问题。

1)班长工作很模范。2)我做过一度家庭教师。

7、词语搭配恰当性

要避免用词的错误,不仅要了解每个词的意义所表示的概念,还要注意词与词之间要有一定的搭配关系。

8、下定义

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下定义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第二步:寻找种差。第三步:整合成单句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人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举例是将问题从抽象变成具体的方法。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学说。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下定义时,应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下成循环定义;B、用否定形式下定义;C、用比喻下定义;D、定义得过宽或过窄。现就以上各种错误定义分别举例如下:

①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②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③教师是辛勤的园丁。④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⑥动物是有生命的有机物。

(三)逻辑的主要知识——命题

1、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人是动物

①所有人是动物。②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③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

2、命题与语句的关系:

(1)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

①红豆生南国,②春来发几枝?③愿君多采撷,④此物最相思!(2)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这就是多义句。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气。满山遍野都是杜鹃。一个学生画展开幕了。

3、命题中对事物做出的判断必须明确,要前后照应,标准统一,不能“自相矛盾”。

1、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2、工人师傅张大爷是苦水里长大的穷孩子。例

3、他是多少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4、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可爱的乡音。例

5、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4、潜台词。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

(四)逻辑的主要知识——推理

1、定义: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命题)推出一个新判断(命题)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

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结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的联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逻辑常项。

所有的人都要守法;(前提)所以,(推理联项)你要守法。(结论)

2、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间接推理。

注意三点:一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成;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两个判断组成。

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1、他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个北京人。例

2、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高。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③ 结论:推出的新判断。在关联词“所以”、“因此”,“由此可见”等等后面的是结论;在关联词“因为”前面的是结论。

大小前提和结论的区分一定要按上述规定进行,不能认为大前提一定是第一句,小前提一定是第二句,结论一定在最后。

①我是司法干部。

②司法干部是不能绚私舞弊的。③所以,我是不能绚私舞弊的。三段推理断案试身手:

(1)古时候,有两人同时生了孩子,其一人的死了,把另一人的偷走。两个母亲为此告到官府。大家想一想,能否用三段论智断孩子。(讨论)

(2)下面的推理是否成立,如何分析? 大前提:人应该懂人发明的东西 小前提:计算机是人发明的东西 结论:我不懂计算机我就不是人!

3、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一个岛国,国王对到岛国的外人有一个规定:凡是说假话的人都被处死。但真话和假话的判定是这个国王说了算,所以是否会被国王处死,要看的是国王的心情。国王心情不好时,会

认为所有的话都是假话,国王高兴时,可能认为所有的话都是真的。但有一个聪明的人说了一句话,使得国王没有办法处死这个人。

(五)逻辑的主要知识——逻辑规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1、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1、于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他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先令。”“给我来两份。”“好。”“老板,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你还没付钱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可你面包未付钱啊。”“我没吃你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是啊,可是„„”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2、《韩非子》:郑县有一位姓卜的,他常常在外胡混。有一天,他的裤子破了一个洞,就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为他作一条新的裤子。妻子问他如何做,他回答说“照原样”。于是他妻子把裤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照样在裤子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同样的洞。

同一律要求概念、判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自身同一,但并不认为事物和思维是一成不变的。同一律所要求的只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确定性,并不否认思维对象的发展变化。

2、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1、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例

2、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3、学校抓不抓青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紧张的部队生活使戴维十分思念家乡,他决心用欺骗的手法提前退伍。有一天,他鼓起勇气来到将军办公室,对将军说:“最近我视力减退,请批准我退伍吧!”“我记得你的眼睛一直很好呀!”将军说。戴维环视了一下房子,突然心生一计。他指了指天花板问:“你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那颗小钉子?”“当然看见了!”“瞧,”戴维说,“您看得清清楚楚,可我就看不见哪!”

3、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

有一真。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下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

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三、课外延伸•学习探究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1、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2、2有三个人,分别姓王、姓刘和姓陈,他们每人身兼两职,三个人的六种职业是作家、音乐家、美术家、话剧演员、诗人和工人,同时还知道以下事实:

A:音乐家曾经对工人谈过古典音乐的欣赏。B:音乐家出国访问时,美术家和姓王的曾去送行。C:工人的爱人是作家的妹妹。

D:作家和诗人曾讨论过“百花齐放”。E:美术家曾与姓刘的看过电影。

篇6:逻辑与语文学习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概念、命题、推理、逻辑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2、能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有关问题。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一、概念

1、什么是概念?

2、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指的是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①②③④⑤。

用图来表示就是:

4、概念与词语之间的关系。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来表示。

例如:

②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

例如:

二、命题

1、什么是命题?

2、逻辑中的命题与语言中的语句之间的关系。

(1)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一般来说,只有判断句和陈述句才直接表达命题。

下列语句:①红豆生南国,②春来发几枝?③愿君多采撷,④此物最相思!哪些句子是命题?

(2)命题与语句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A、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例如:

B、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例如:

3、言外之意

我们在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句话在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戏剧中“潜台词”的言外之意,逻辑学上叫“预设义”或“隐含义”。

例如:

三、推理

1、什么是推理?

2、推理中最常见是“三段论”和“二难推理”。

(1)“三段论”:通过两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而且两个前提包含一个共同的词项。

例如:

(2)“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两种可能得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例如:

四、逻辑规律

1、“同一律”是指。违反同一律的基本错误是:偷换概念、改变话题。

例如:

2、“矛盾律”是指。违反这一要求,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例如:“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两个句子都是病句。

例如:

3、“排中律”是指。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都同时予以否定。

例如:

第二课时 知识运用

一、概念

1、判断下列各对概念之间的关系。

阿Q---老舍()文学作品---小说()

教师---作家()真理---谬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鲁迅---《拿来主义》的作者()

2、下面对概念的划分正确吗?

(1)图书管里有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

(2)今天大扫除,女同学擦玻璃,团员扫地,班干部抹桌子。

(3)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褒义词和贬义词。

二、命题

1、有时候,有意识地把握概念和词语、命题和语句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的语言巧妙而丰富。体会下面句子的妙处。

(1)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罗贯中《杨修之死》)

(2)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迅《故乡》)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有想到包马蹄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2、分析下列命题错误的原因。

(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

(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

(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

(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三、推理

1、下列推理正确吗?

(1)他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个北京人。

(2)如果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的劲头就会更大。现在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的劲头就没有了。

2、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推理知识?

据说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家里的一匹马。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索要,但邻人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他自己的马。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邻人说。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邻人急着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这马不是你的,立即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吧!”

四、逻辑规律

分析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分别违反了什么思维规律。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2)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

(3)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4)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

(5)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6)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篇7:逻辑与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一带一路”的背景与经济逻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第二,“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一、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一)全球亟需增长新动力 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这里有五个原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首先,全球急需增长的新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增长格局包括中国的经贸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地表现为双重的重心转移,什么是双重的重心转移?第一个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实现了历史性的提升,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从原来的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那另一方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地加强,中国对外经贸增长的重心正在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表现出双重的重心转移的现象。我们通过这张图一同来了解一下全球经济总量的分布格局的变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发生逆转,我们来看这张图,上面蓝色的柱子代表了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而红色的柱子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本世纪初,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比重是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是在2008年,这一格局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首次地超过了发达国家,一直到2014年,这一条红色的柱子越来越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现在的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57.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发达国家。

我们再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来看,这张图显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蓝色的柱子代表发达国家的贡献,红色的柱子代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贡献,在2000年,全球gdp增长的构成当中,发达国家贡献了80%,而发展中国家只贡献了20%,但到了2013年,我们再来看贡献,发生了一个逆转,表现为发达国家为19%,而发展中国家贡献了81%。这一贡献的构成比同样是2:8,但贡献的主体却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一时期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的特点表现出“二八易位”的特点。

从上述的两个表中可以发现,整个世界经济都在进行重构,因此,以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下去。我们来看具体所发生的变化。

非常突出的一点是表现在中国的资本流动方面。过去的30年,中国通过引进外商投资,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那外商投资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我们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去吸引外资。在2008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之前,外资企业甚至比内资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在那段时期,我们从这张图当中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引进外资一直是呈现着快速的增长趋势,所以,最终也是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在2008年之后,中国的资本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海外投资,从2008年到2014年,平均每年以14%的速度在增加。2014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达到了1230亿美元,首次超过了中国的引进外资,所以,2014年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元年,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对外开放经济已经从原来的“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再从中国的贸易结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这是一条微笑曲线图,它反映了国际产品分工和价值的分配,来自不同的国家的不同企业,只需要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而不需要从头到尾进行同一种产品的生产,那这些环节包括市场调研、技术研发、零部件的生产、加工组装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每个环节所得到的附加值的增加是不同的,这是全球的产业链,全球产业链一般由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所主导,中国由于缺乏这种核心的生产技术,主要是从事组装加工环节,我们提供土地、厂房、劳动力,但由于我们不掌握核心的技术,所以我们的获益是很低的。而发达国家掌握研发和流通的环节,它们成为价值链最大的受益者。

这张图当中显示的是个人计算机的生产分工,通过这张图可以了解到现在的产品分工时代主要表现为中国承接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达国家输出加工品,比如我们从日本进口100美元的零部件,组装后卖出去120美元,虽然贸易统计上出口增加了120美元,但真实在中国增加的价值只有20美元,所以,我们可以分配的利益也就只有这20美元。如果只计算中国在国际分工当中的真实收益,即增加值贸易的话,从下面的图中可以发现,实际增加的价值究竟有多少?以2012年为例,中国的出口总值是22000多亿美元,但如果以增加值来进行核算,出口的国内增加值部分只有14000多亿美元,只占到了出口额的64%,缩水了三成。这说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获益,要比海关统计数字少一些。过去的30年,中国的开放战略是“引进来”战略,我们将国门打开,把资金和技术“引进来”,把产品卖出去,但这种开放模式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最好的模式。所以在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已成功地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未来经济发展与结构提升也对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外开放模式亟待转变,以前我们用几百亿件衬衫去换一架飞机,而现在想要用高铁去换大米,想要用核电去换牛肉,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当多的国家当中,他们的人均gdp才3000多美元,跟中国之间有一个发展差。而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未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会显著地提升。

正如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中提到,我们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一个是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和毛泽东同志论三个世界的观点是一致的,30年前,中国开放的重点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因为我们需要西方的技术和人才,这是30年前的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不平衡的开放战略,但到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绝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加大对这些国家的开放是实现邓小平所提出的三个方面的全面开放。因此,从这一角度可以把“一带一路”定位成新时期下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三)解决国内经济结构问题

第三个原因,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结构问题。当前中国的经济处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效应对我国的经济形成了明显的下行压力,而其中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产生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于市场预计过于乐观,盲目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地方过分地倚重投资拉动以及资源要素市场的改革滞后等,都是造成目前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原因。

目前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我们在这张图当中可以看到,这些产业的产能利用里大概都处于70%—75%之间,但国际上比较合理的产能利用率,一般都是80%—85%之间,这些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与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提出我们应淘汰这些产业,我们应该转移这些产业,但如果从全球的范围来看,这些产业,其实英雄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在开国际会议时,来自非洲的学者就会向我们提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正好是非洲所需要的,你们的产能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发展机遇,其实确实如此,像钢铁、水泥这样的产业都是非洲所严重短缺的,而我们去到“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进行调研的时候也会发现,中国的产能过剩的设备,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先进的。而且投资具有乘数效应,一单位的投资“走出去”,它将会带动数倍的产能“走出去”,投资乘数的效应是十分可观的,比如我们为沿线国家修铁路,那我们有机会带动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走出去”,因为我们在修铁路、修公路时需要钢材、水泥和劳动力,这个路修好了以后,交通方便了,他们的生产能力提高了,销售能力提高了,他们又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更多的产品,所以,这是一笔大生意,而且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是比较大的,达到了3.5%—4.5%之间。如果我们投资了一个亿,那将会带来3到4个亿的gdp的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一带一路”也可以定位于一个大的结构调整战略。国内市场可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服务、资本和人才的布局,以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模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既表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当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而且中国所获得的利益也将是全球性的。

(四)解决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四个方面,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为了解决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1988年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思想,先形成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大局,然后再形成西部开放开发的大局。过去30多年来,我们主要是依托东部地区,通过海上贸易进行向东的开放,所以,这样就造成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比较大,西部地区占到了全国国土面积的71%,总人口的28%,但其经济总量还达不到全国的20%。西部地区虽然资源富集,但其经济并不发达。西南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只占到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而外商投资只占到5%,西北地区的比例更低,进出口总额只占到1.5%,而外商投资只占到全国的1.3%。所以,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是非常低的,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要向西开放,让开放的红利不仅仅惠及东部地区,更要惠及广大的西部地区。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也确实在发力。在这张图当中显示了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地区以及全国的经济增长率。西部地区现在开始发力,经济增速已经显著地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东部发达省份的经济增长率。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将西部地区从过去开放的末梢转变为开放的前沿,实现向东开放和向西开放的均衡,同时也促进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定位为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篇8: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自觉地运用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理解和表达。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运用, 往往就能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 新颖而深刻地表达。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 举例略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结合运用。

一.理解形象的语言需要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比如, 郑愁予的《错误》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这两句诗用了比喻的手法, 对比喻的理解一般来说是运用形象的思维, 即以形象作为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来进行。但是, 即使是非常简单的比喻, 也必然包含着形象感知的形象思维过程和概念的抽象提取的逻辑思维过程。至于复杂的比喻就更包含着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了。如对“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的理解, 首先需要我们形象地感知城 (这里的“城”应指建有城墙的城) 的“四围”特点, 然后根据其形象特征, 抽象提取其“封闭”的特点。再联系语境看, 作者写的是一位闺中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从“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可推知诗中女主人公的心是封闭的, 寂寞的, 她心中的愁绪无法向别人倾诉。这里就存在一个简单的形象感知和提取确定形象的本质及索证推理判断的过程。而对 (你的心)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这个复杂的比喻的理解, 既需要形象思维的展开, 又需要逻辑思维的展开。对于喻体“青石的街道向晚”的理解, 首先需要读者展开形象思维, 想象“青石的街道”的特点, 即凹凸不平的向前延伸, 再想象“向晚”的情形———夕阳渐逝, 光线逐渐暗淡, 然后比照推知出女主人公的心情仿佛那凹凸不平的青石街道在渐趋暗淡的向晚的日光中向前延伸, 似乎没有尽头。经过一番形象的感知和逻辑的比照推理, 我们就理解了女主人公那种交替不断的萌生期盼、失望, 难言而又无助的心情。

又如舒婷的《致橡树》一诗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 托物言志抒情。其中有这样一个诗句:“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许多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其实, 这其中就需要我们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首先我们对根和叶作这样的理性分析:根, 在地下, 是用来汲取营养水分等的, 同时又是用来支撑整株树的。而叶在高处显处, 它依赖根而生存。根死则叶枯。舒婷的《致橡树》是一篇关于爱情的宣言诗, 是用来表达女性对爱情的看法的。当然不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写树的根和叶的联系。橡树 (象征男性) 和木棉 (象征女性) 的根, “紧握在地下”。这“根”应是双方的爱情之根, 那么男女双方的爱情之根是什么?应是心灵的相通, 志趣的相投。这是爱情的根基, 有了这个根基就会支撑起爱情的大树而使之不倒。“叶”在显处, 是常动的, “叶, 相触在云里”应指男女双方基于心灵相通, 志趣相投之上的互相关爱互相支持的行动。这其中的思维过程既有形象的感知又有逻辑的分析推理。

二.新颖而生动的语言表达需要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新颖和生动是语言表达追求的美好境界。要想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新颖而生动, 往往就需要我们调动形象思维并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如今的语文考试中有一种仿句的题型, 其中的很多题目就是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如2000年全国卷第26题: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 前一句直接表达, 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 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 仿写两句话。例: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蚜虫吃青草, 锈吃铁, 虚伪吃灵魂。

这里的仿句要求就比较高, 特别是模仿第二句进行表达, 既要求考生具备引类作比的形象思维能力, 同时又要考生看出前两句是以形象的类比以引出后一句抽象直接表达的前后区别。这就需要考生具备能从概念上区别形象与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尽管这很简单, 但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做到) 。就上例来看, 只有同时具备一定的形象及逻辑思维能力, 才能迅速而准确地答题。

一些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 也力图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新颖、生动, 但往往由于他们不能很好地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结果创造出的语言就显得不伦不类。如有学生在习作中造出这样的句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攀登, 那么家就是我们踩在脚下的崎岖的山路;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漂流, 那么家就是我们乘坐的小船。”应该说这位学生尝试着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人生和家庭的关系的想法是不错的, 但他在运用形象思维的时候却忽略了逻辑推证的过程。把人生比作一次攀登和漂流都是很好的, 但把家分别比作“踩在脚下的崎岖的山路”和“乘坐的小船”就欠妥了。这里就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家”踩在脚下合适吗?“家”又怎么是“崎岖的山路”?“家”是“崎岖”的作何解?是指家庭的不幸吗?“家”是“乘坐的小船”吗?如果我们始终乘坐在“家”这条船上, 那么我们怎么进行人生的漂流呢?经过这样一番拷问之后, 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对学生创造的上述语句, 我作了如下修改: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攀登, 那么家就是一个有力的支点;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漂流, 那么家就是一个温暖的港湾。

三.写作时巧妙的构思需要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一些作家的名作在构思时就运用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以白杨的形象作为构思的起点, 然后又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 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实现由形象构思向逻辑构思的转变。一些抽象的话题或文题, 如用形象构思法, 文章就会显得新颖生动。记得有一次布置了一个“奉献”的作文话题, 有同学就把奉献比作一棵大果树, 他的构思如下:大果树为人们留下浓荫和优美的树姿, 结满果实, 就意味着奉献就要为人类社会留下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大果树为什么能为人们留下浓荫和优美的树姿, 结满果实?因为大果树能扎根大地吸取营养, 既然这样, 那么要想奉献, 就必须立足于本职工作, 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大树生长结果必须接受阳光雨露, 因而要奉献, 就必须内心充满阳光, 并用爱的雨露滋润心田。这是一个典型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构思的范例。这样的文章当然是既具备生动性又具备逻辑性的好文章。

上一篇:华能xx风电分公司《继电保护微机装置知识》培训总结下一篇:如何向上级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