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2024-05-15

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精选10篇)

篇1: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目标及面临的困难

[ 王春晖 ]——(2005-4-12)/ 已阅11259次

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目标及面临的困难

王春晖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政治纲领,也是中国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宏伟目标。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法治的落地”。法治的落地意味着有民主的立法制度、公正司的法制度、公平的市场资源配置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就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目标及面临的困难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期。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在这关键的转轨期间,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政府职能的转变、司法的公正等等,都必须依靠公平、有效的法律进行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为此,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并把这一宏伟目标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有着深层次的历史背景;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在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1999年中国对《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明确在《宪法》第五条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公开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9年宪法修正案”宣告了人治主义的破产,它标志着人治和专制将随着20世纪的结束和新世纪的到来逐渐退出政治舞台,进入历史的坟墓。应该清醒地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体现了党的意志,而且体现了国家和全民的意志,这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将永远载入中国法治建设的史册。

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民主的立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公平的市场资源配置制度、严格的执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有效的法律监督制度,同时要培养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和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但是,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至高无上地位的制度。无论何种形态的社会,总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存在。如果公众心目中认同的最高权威不是法律,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不是法治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执政党和领袖在内,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完备良好的法律体系;建立一种法律能够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严格遵守的制度。笔者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建立领导干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制度和公正的司法制度;同时要培

养公正的、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和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应该认识到,法治精神的实质在于实现民权,一切的一切都必须能够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把人民的利益值于高于一切的地位,才能保证法治终及目标的实现。

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面临的困难

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遏止腐败的问题。腐败使人民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腐败使人民失去对法律的信仰。因此,法治最大的危险是来自权力的异化和权力的腐败。在我国,权力腐败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政府配置资源太多。政府配置资源太多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权钱交易。这个权就是政府控制的资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资源,如土地资源、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许可证审批、政府采购等。以土地为例,从198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的通知》以来,一直由政府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审批,直到2002年5月9日国土资源部才发布了一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在这10年中政府审批了多少土地,有多少官员因此滑入腐败的泥潭,有多少不法分子由此“致富”,这是中国最大的黑洞。你用十万元的钱与政府的权力进行交易,可能带来几千万甚至更多的利润。贿赂政府的成本很低,但得到的收益却很大。长期以来,我国的稀缺资源都由政府来控制和审批,所以政府的权力非常值钱。这样,一些不法的个人或单位就非常有兴趣用他们的钱与政府的权去交易。相反,如果政府不控制稀缺的资源,它的权力就不值钱了。那么,行贿就没有了市场,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腐败就能得到最大的遏制。笔者认为,政府官员的腐败为什么总是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配置的资源太多,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遏止腐败问题。为了彻底地遏止腐败问题,从源头上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配置,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同时要健全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并努力使其法治化。

篇2: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概括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判断表现了我们党在巨大的发展成就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这也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政法工作涉及广泛的领域。从立法、司法到执法,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分工,其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党实现执政目标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各国国情不同,但是以法治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做法。

中国法治模式的特殊性是由特殊的发展路径所决定的。法治的普遍原则并不否认不同国家法治发展模式特殊性。普遍原则是从不同法治发展模式中抽象出来的,二者并不矛盾。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法治模式和其他国家完全相同。

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基本上是自然进化。尽管也有革命和战争,但主流仍然是社会发展内生需求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外来力量干预的结果。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建设现代法治的进程是从救亡图存开始的。自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的仁人志士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他们不断改良、维新、变法,希望以法律来创造新的社会秩序,目的是让国家富强起来,把法制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当作改造传统社会秩序和推进现代化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法律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所制定的一切法律和法规无效。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任务和指导思想,同时宣布“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国家针对保护人民的急迫需求及时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选举法等法律,运用法律的力量解决了当时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起点。总结“文革”十年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邓小平同志1980年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加强制度建设的思想,他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982年宪法草案曾经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在4个月的时间里有几亿人参加讨论,提出了大量的建议和意见,很多意见都得到了采纳,这在世界各国制宪史上都是没有过的。在82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始了新篇章。

回顾30年法治建设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道路不是照抄或者照搬来的,而是由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我国法治建设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成功的。它使中国不仅以一个经济大国、强国,也以一个法治大国、强国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年五届人大起至2008年2月底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29件;国务院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600余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000余件;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余件;5个经济特区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规200余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成为新历史条件下的执政方式。

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任务和新挑战。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个基本背景之下,民主法制建设怎样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经济发展怎样与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的要求相适应,文化繁荣怎样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相适应,社会建设和管理如何和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相适应,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其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尊重和保持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的法律文化。法律文化传统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特性和土壤中的东西,是法律制度的依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过程中既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也要运用我们自己优秀的法律文化资源,二者不可偏废。

篇3: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普通法的精神》是西方法社会学派创始人庞德的著作之一, 它主要通过分析影响普通法发展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来介绍普通法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从而进一步阐明普通法的精神内涵。庞德认为, 普通法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多种因素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普通法的精神》一书中, 他也通过对各个因素的逐章分析来彰显了普通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通过对清教、司法权与王权等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他对普通法精神的精辟阐释证明了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一个时代的法律精神是这个时代一切社会制度的价值基础, 任何法律制度一旦权威的形成以后, 人们必须以宗教式的前程去捍卫它, 任何非正统形式的否定、修改、曲解法律的行为或动议都是对社会正义的直接危害。这也成为了《普通法的精神》这本著作的永不退色的标签。

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阻力

法律精神既然是一切社会制度的价值基础, 那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中国社会中, 是否存在这种法律精神呢?很显然, 是不存在的。虽然法律在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 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但是并没有形成一种在人们内心生根的法律理念和足够支撑人们的精神动力。2014年10月23日,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年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一个崭新的里程碑, 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阻力重重。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困难与阻力。

(一)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首先, 是传统的人治思想。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我国一直都处在一个人治社会的环境中。所谓的人治就是说在权力与法律的关系中, 权力是大于法律的。相信我们对“三纲五常”等一些等级观念并不陌生。就是这样, 君主一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指挥这一切。在经历漫长岁月后, 这种人治思想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沉淀在民族意识之中。虽然近几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战略目标, 但是人们内心思想观念的转变、整个法治环境的创建都是极其困难的。

其次, 就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中国社会自古以来, 就把当官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也使得官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虽然提出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的口号, 但是也仅仅是口号而已。一旦人民与行政机关或是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和冲突, 人们常常借助信访制度而非法律途径来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信访是官员调查官员, 因此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 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司法传统。我们都知道,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相辅相成的。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结果, 而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必要保障。程序法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开、透明、公正。而在我国的司法中,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更关注于结果, 而忽视过程即程序。在这样的司法传统下, 一些冤假错案的大量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 不管是人治思想、官本位思想还是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传统, 都是对法律尊严和权威的蔑视。而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都是在建设法治国家过程中不可小视的绊脚石。

(二) 法律信仰的缺失

之所以把它放在这里, 是因为信仰缺失与没有法治的传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没有这样一个传统的东西, 一个长时间潜移默化的过程, 法律信仰才会是空白的。或许我们在思考中国人有没有信仰这个问题上, 也从来没有从法律的层次给予考量。当然, 除了传统因素的制约, 还有就是法律的宣传教育没有做到位。因此, 它就更不会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来指引着我们。

(三) 社会主义法制不够完善

法治社会的构建需要法律制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虽然,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但是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完善与发展。举个例子来说, 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实验区, 迄今为止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大部分是中规中矩的, 不过也有一些个别规定和政策与我国现行法律产生了矛盾。具体的矛盾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学者议论说, 矛盾的地方, 自贸区的政策的合法性值得探讨。但是, 一年过去了, 法律并没有对这些有争议的地方给与合理的解释。这是法制不完善的表现, 同时又会给法律适用者带来一系列的困惑, 依法还是违法的后顾之忧会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

(四) 人情社会的膨胀与畸形

中国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情社会”, 人与人之间总是可以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找到属于当事人的关系。因此, 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被这种“关系网”同化了, 这大大弱化了法律对于社会的指引和教育作用。

三、《普通法的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启迪

《普通法的精神》虽然主要讲述普通法的发展历程, 但它所倡导的一些原则, 提出的一些论断对于减少法治社会建设的阻力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的。

(一) 法律至上的原则

法律至上不仅是普通法的首要特征, 同时也是普通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统治者及其相关机构应依据原则行事而不是专断意志, 是依据理性而不是随意决断。这就确定了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即法的权威。权威一旦形成, 就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

中国缺乏法治的传统和环境, 同时又没有被人们统一认定为至高无上的东西, 所以违法犯罪率每年都是比较高的。虽然这样说会有些勉强, 因为社会调控手段不仅仅是只有法律, 除此以外道德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道德水准的参差不齐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也正是因为如此, 道德需要法律, 与它相辅相成, 更好的来维护社会秩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法律上的要求是底线, 所以也就更为突出体现出法律的必要。但是这种必要在中国却一直处于被人们忽视的地位, 所以把法律至上的原则灌输到我们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教育之中, 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就显得十分紧迫。

因此, 就要不断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 丰富普法宣传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回顾过去, 貌似也有过不少的普法宣传, 但是效果都是微乎其微。因此, 要不断加大力度, 可以以一周、两周为周期对在校学生, 工作单位、社区社团进行宣传教育, 不断重复一件事情会让人们在内心慢慢形成一种认同感。在缩短周期的同时, 还要使宣传教育的内容更有吸引力。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除此以外, 要摆脱过去那种单一填鸭式的讲授形式, 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比如,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 参观监狱等实地考察、旁听法院审理案件这样更为直观的方式从而对人们进行身临其境的教育。让人们真实感受到法律的权威, 并最终形成一种法律至上的理念, 甚至最终形成一种法律信仰。

(二) 害怕改革是司法的真正危险

《普通法的精神》中指出害怕改革是司法的真正危险。同时还指出普通法是开放的理性制度, 法律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要不断的与时俱进。由此可见, 庞德认为法律不是封闭的, 更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需要在实践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其实, 对于这点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法律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演进与发展, 法律必然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与发展来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否则, 现有法律只能走向消亡。

从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来看, 虽然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还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努力。我们不能满足现状, 更不能把法律僵化, 要着眼于现实, 更要着眼于新问题、新常态, 法学家和法学工作者更要多接触社会生活,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 使其更富有生命力。

现在, 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在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 司法体制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拒绝改革或是害怕改革必然会导致发展的倒退。正如本著作中提到的, 害怕改革是司法的真正危险。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纠正, 才能更好的改正错误, 完善自身。对于司法中的不透明, 如何降低误判率, 司法人员的选拔, 司法中的法律空白等问题都是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进行涉及和探讨的。

(三) 执行法律来满足现实世界的需要

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对普通法的理解是这样的。普通法的根本是实用, 是解决问题。因此, 要有一种超前的眼光, 形成一种较为先进的模式被司法部门所运用, 并且通过实践将其发展为一个现代制度。在《普通法的精神》中, 指出法律的应用和实施在现代法律科学中被认为是核心的问题。普通法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法律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执行法律来满足现实的需要, 这才是法律的真谛所在。

因此说, 法律需要而且一定要被执行, 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维护社会的利益。也只有这样的法律才是有意义的。因此, 法律要着眼于现实, 而并非那些所谓高大上的抽象的东西。这就要求我国的立法者要深入社会, 看清我国的经济形势;多下基层, 多了解人民的困惑和要求, 制定出符合现实需要的法律法规。立法者完成立法后, 需要执法者依法严格执行, 这是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 始终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贯彻到整个法律实施的过程当中。

虽然目前我国的法治建设不容乐观, 但正如《普通法的精神》告诫我们的那样:在法律悲观主义兴起之时依然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是的, 我们也相信, 这次的改革会拿出更大的魄力来挽救中国的法治环境,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2]常桂祥.法律信仰—法治国家之灵魂[J].齐鲁学刊, 2005.

[3]吴伟升.试析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阻碍及其消除[J].法治与社会, 2010-10-25.

[4]杨登峰.区域改革的法治之路—西上海自贸区先行先治的法治路径[J].法治研究, 2014-12-05.

篇4: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关键词:法律体系 法治国家 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统一多层次的法律规范構成的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有规划有计划地从无到有的理性建构并以成文法为表现形式的法律体系。从法律规范的构成看,我国法律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多层次的法律规范体系。所谓统一,就是所有法律规范都必须统一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所谓多层次,就是除宪法外,还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共同组成我国法律体系。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的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豍一个以宪法为核心、部门齐全、数量适度、统一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法律保障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法治国家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法治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注重规范、限制和监督公共权力,规范、引导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法治内涵。它的构建为实施和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法律支持和保障。首先体现在规范限制公权力方面。权力自我扩张、执法不公、滥用权力等现象是公权力运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法治的本质是规范公权,对滥用权力进行制约,平等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法治国家建设也要求公权力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明晰了公权力的边界,对公权力的应用作了明确的规范和制约,确保了公权力的运作在法治的轨道内进行。

其次体现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公民合法权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等。法治国家建设要求平等保护和落实公民的合法权益,把宪法、法律所规定的字面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建立健全群众维护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渠道,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升社会自治能力,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等,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最后体现在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方面。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二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法治要求在构建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基础之上,法律得到广大公民的尊重和服从。使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使法律成为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确定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为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是需要建构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依法治国实现了有法可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构的,全面规定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和制度上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法律地位,保证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法律制度,保证了公民享有真实普遍的权利和自由,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了法治保障,切实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公权力的控制和约束,为防止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和权力的滥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它能保证和监督国家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依法行使公权力,促使政府更好的履行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司法制度,从法律上充分保障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对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司法制度和司法机关在保障人权、建设法治国家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各项事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法学部)

注释:

豍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

篇5: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1.十九大报告指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A)取代“两规”措施。

A.留置 B.讯问 C.查询

D.搜查

2.我国“法治政府”的概念是在(B)提出的。

A.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

B.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C.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

D.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

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A)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A.合宪性审查 B.逐利违法 C.依法享有

D.依法立法

4.我国“法治社会”的概念是在(D)提出的。

A.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

B.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C.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 D.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是(ABCD)。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2.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C.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D.包含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正确)正确 错误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正确)正确

错误

3.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正确)正确

错误

篇6: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包含了法治的基本内容

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 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在上述内涵中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都直接体现了法治的要求, 实质上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真实写照,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需要法的直接介入, 保护环境、合理开发、有序开采、节能减排都离不开法律的调整和制约。诚信友爱看似道德问题, 但是道德的背后必须有法治的大环境, 如果一个无法无天、专制的社会, 只能是弱肉强食、欺诈横行的社会, 根本谈不上明礼诚信, 诚实守信。再者诚实守信的氛围需要法治环境的培养和训导, 应该在法治的引导下让社会个体、集体到整个社会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是一个由强制约束到自觉的过程。充满活力是法制建设的体现, 也是法治建设追求的目标, 只有法治社会在法的调整之下对各种社会利益进行合理调整, 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充满活力是法治下的良好状态。有序推进法治建设, 贯彻依法治国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也是必然要求, 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的、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和谐需要法治, 法治促进和谐。

二、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及任务决定了法治先行、法治建设贯穿和谐社会建设的始终、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状态

到二零二零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和任务看,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尊重人权、民主自由、人民幸福、富足康乐的社会。现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未来的角度, 在吸取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基础上, 吸取我党建设经验上得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宏伟蓝图。要建立真正的、持久的和谐社会, 必须法治先行, 民主优先。民主需要法治的保证, 需要法治的构架, 持久和谐、真正的和谐唯一的道路就是民主, 民主和法治又是孪生姐妹, 所以说法治建设必须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始终。和谐社会最终状态必然是法治的社会。

三、法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

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劳资和谐、党群关系融洽、政府和民众和谐、个群体之间、群体内部和谐。这都需要法治为基础。只有法治把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好、设置好, 才会有和谐。

在宏观上, 宪法是对国家最根本问题、根本利益关系确定轨道和运行方式的基本大法, 它照顾到各方利益, 保证国家机器良性运作。为了保证运行的有序, 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分权, 立法、司法、行政分权、制衡, 否则, 国家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人类文明史已昭示大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富强、和谐、民众幸福, 除法治、民主外, 别无他法。只有用法律来作为最高行为准则, 只有用法律来平衡社会关系、修复破坏的社会关系。必须依法治国、实施法治, 彻底摒弃人治, 实行民主才是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从微观上说, 小到一个企业要想和谐必须有法治环境, 包括税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外部法律, 来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使企业和社会和谐, 达到社会和企业共同发展、共生共荣。在企业内部、外部关系上, 比如企业法或说公司法, 在立法上必须考虑各种利益关系, 让企业劳资和谐, 相存相依, 在制定公司法时要考虑股东和公司员工的关系也就是劳资关系、企业和社会关系、各股东之间的关系、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股东、公司和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关系, 股东和公司的关系等等, 必须做到合理配置权利义务, 让公司、股东、员工、债务人、债权人、企业和国家、企业和社会有长远的利益一致倾向, 各种矛盾、需求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壮大、发展, 为股东、员工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因此, 法律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它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个角落。没有好的法律, 很难建立微观和谐。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宪政建设

宪政是当今世界唯一文明、理性的治国方略, 宪政的本质是民主、普选、依法约束国家权力, 限制国家权力、赋予公民权利。而且为了国家权力正常、协调、理性运行就要进行分权, 立法、行政、司法必须分权与制衡。我们国家虽然颁布了宪法、推行了宪政, 但是在国家权力划分上, 划分的不是很清晰, 在地方与中央的权力划分上尚存在上大下小的明显态势, 权力来源于中央, 造成下对上负责, 却很难对民众和选民负责。因此应理顺上下关系、横向关系、党政关系、把权力分配、制约、行使纳入法治、民主、宪政的轨道, 是我们当务之急。

(二)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行政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行政执法者拥有广阔的自由裁量空间, 执法主体超越权限、滥用职权就会给公民的合法权益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 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对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和程序在法律上予以明确, 保证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行使权力。加强舆论、民众对行政的监督、加强司法监督。行政权行使要公开透明。国外有阳光下的政府法, 我们也应试图建立行政权透明化的规范, 让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公正、公开, 保证执政为民。

(三) 推行司法体制改革, 构建公正权威的司法体制

司法是社会公正、正义的化身, 而且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不公社会正义则荡然无存。我国还存在司法边缘化、司法为行政服务的严重倾向。司法很少能监督行政权, 却往往为行政权披上强制的外衣。司法侵害民权现象时有发生。司法不独立是我国目前司法最大的弊病。必须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 保证法官的独立, 才能排除行政的干扰, 发挥司法审查的作用, 只有司法公正、公开、独立才能使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在理性的框架。减少上访、减少矛盾的激化。

(四) 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法制建设

根据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实践和各类权力腐败的教训, 尽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引导公民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权的行使, 保证公民的批评建议权、诉求表达权。让公权力处在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监督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水平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 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 作为其中重要保证的法治建设, 其意义尤其重大。法治建设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核心内容, 还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石, 这些年的法治建设, 所取得的成就, 也为其作用的发挥, 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当前, 仍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秩序、人权、正义、效益的条件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十一, 2006.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76.

[4]杨宝国, 钟卉.论法治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鸡西大学学报, 2011.

[5]郑惠明.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J].法治纵横, 2006 (3) .

篇7: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因此“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本刊为您梳理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的新鲜提法。

关键词:依宪治国

【公报摘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解读】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褚宸舸:如能够激活宪法监督,某部法律法规违反宪法,可以通过宪法监督或宪法解释,宣布其全部或部分无效,宪法对立法监督乃至对政治的规范性就可以加强,宪法的生命力就焕发出来了。

关键词:法治政府

【公报摘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解读】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公报首次提出了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法治体系建设,这是党践行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执政、实现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法治化现代化的重大抉择,也是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实践。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还需要完善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责任法。

关键词: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公报摘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解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体制机制的改革,本质上是法律的改革,只有改革与法律同步才能避免冲突。

关键词:扩大地方立法权

【公报摘要】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设区的市全部赋予地方立法的权力,更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立法,赋予地方立法权更有利于其行使权利,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积极的意义。立法权往地方扩大,可以大大加大立法速度和数量。

关键词:重大决策终身追责

【公报摘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解读】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这项制度对反腐败也能发挥作用,比如问题官员落马后,可以进行倒查,这让官员不会再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侥幸心态,选人用人也会更加谨慎。

关键词:独立公正司法

【公报摘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解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建立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使得任何一个领导干预司法的时候都心有余悸,不能、不敢。

关键词:法治思维

【公报摘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教授马怀德:这是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的最重要的一项制度。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称职,能否晋升,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关键词:跨区划法院检察院

【公报摘要】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解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张泗汉: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和检察院是触及司法体制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司法地方化的治本做法。按照司法规律进行重组,各类案件的审判将变得更为独立,极大地促进法院的公正审判。

关键词:法律职业准入制度

【公报摘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解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立法工作者需要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并且要有一定程度的司法实践经验,优秀的律师和法学专家符合这两项条件,还会丰富立法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促进我国立法更加成熟完善、具有前瞻性。

关键词:深化基层治理

【公报摘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解读】北京社科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袁振龙:公报强调了市民公约、乡规民约或组织章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很多社会问题的治理,靠党委政府来包揽一切是难以实现的。让出一部分空间,让基层组织发挥自我管理和约束的功能,这是我国在未来需要大发展的领域。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重大任务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篇8:当代中国法治思想建设探析

“法治”一词在不同的时代与国家, 具有不同的涵义。在现代社会里, 法治国家或依法治国尽管内涵非常丰富, 外延也很广泛, 但我们认为法治的基本理念包括法律至上、法律必须具有一般性、法律必须具有公开性、法律不溯及既往、法律必须具有稳定性、法律必须清楚明了、法律普遍得到遵守、审判独立、诉讼应当易行等内容。我国在建国伊始便着力法治思想的建设, 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了解当代中国法治思想建设的概况: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法治思想建设初创时期 (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法的现代化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这一时期可以看做共和国法制的粗造与奠基时期, 法制建设取得了较高成就。在八大上, 董必武第一次提出了“依法办事”的原则,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即八字方针。随后产生了“五四宪法”, 我国的法学界还出现了第一次“人治与法治”的重大讨论, 使得法治开始作为一种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二、中国法治思想建设停滞时期 (1957—1966)

1949年以后, 人为的夸大阶级斗争取代了一切法治建设, 法治被作为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这一时期看做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徘徊时期,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不断走下坡路, 法治实际上是徒有虚名, 没有实在的意义。而文革的发生, 使得“人治”思想横行, 无法可依, 法制遭到毁灭性的大破坏。

三、十年文革法治思想建设彻底破坏时期 (1966—1976)

“十年动乱”爆发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不仅未能抵挡住这一场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群众运动, 反而在这场运动中被摧毁。 (1) “文革”爆发后, 以阶级斗争为纲,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被任意破坏和践踏, 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处于萌芽阶段的新中国法治思想不断地遭受左倾思潮的重创, 接近夭折, 民主与法制受践踏, 宪法被束之高阁, 如同废纸。法制陷入毁灭性的打击, 处于瘫痪状态, 给中国法制的现代化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四、改革开放时期法治思想建设恢复与重建时期 (1978-1982)

文革结束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我国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后, 开始了对中国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始探索。法学界进行了第二次“人治与法治”的大讨论, 它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法治观战胜了人治观。这一时期可以看做是中国法治思想建设的拨乱反正时期。

邓小平在1978年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开始恢复社会主义法制, 对于新中国重新认识法治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走上法治之路。

十二大提出要在民主政治等领域坚定不移地加强法制, 还提出要逐步将法制贯穿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82年宪法以立法的形式做出了许多新规定, 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这两个重要事件标志着我国开始逐步奠定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和法律的基础。

五、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时期法治思想建设发展时期 (1982-1997)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层次上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是我国法治思想建设的重要时期。邓小平提出,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还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就是要兴利除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 1996年, 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到下世纪初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再一次肯定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社会理想。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用法的形式将法治与法治国家在宪法加以确认。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是党和国家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也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法治思想的核心。1996年, 江泽民发表了《依法治国, 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是党和国家首次提出将依法治国作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方略, 标志着对法制建设在认识上的巨大跨越。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十五大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党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定为一条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随后, 又被写进宪法, 从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的政治目标。

六、新世纪之初中国法治思想建设逐步完善时期 (2002-至今)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全面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把依法执政确立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并指出, 我们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 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是我们党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崭新的阶段。

当代中国所进行的法治思想建设, 是史无前例的改革运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实现真正的法治;依法治国的方略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实现法治理想—法制现代化—法治国家。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年版, 第217-398页.

②卓泽渊主编:《法理学》, 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 第353页.

[1].卓泽渊主编:《法治国家论》, 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

[2].刘升平、冯治良主编:《走向21世纪的法理学》,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6版。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法治建设白皮书》, 2007年版。

篇9:浅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关键词]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先提出,源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20世纪的年代,苏联法学家A·马林茨基认为:“苏维埃共和国是在法律制度下进行自己活动的法治国家”那时,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刚刚建立,建立法治国家的各项条件还不俱备,因而不是法治国家,但马林茨基的观点至少具有学术的前瞻性,代表了当时学术的前沿观点。在中国,法治国家的提出和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反复过程。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写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当时,领导人讲话用的都是“法制国家”,法学界认为这一提法不够准确,围绕“法制国家”和“法治国家”,从语义分析和价值分析进行学术讨论,掀起“法治国家”研究学习的高潮。1997年党的十五大采纳法学界的意见,将“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报告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至此,完成了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在有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建设的转型过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性

古代中国法家的法治理论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地主阶级法治理论。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以明显的外源型模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19世纪末,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面对内外交困的国运,在他看来,在历史上,强秦盛汉是法治主义的功劳,而西方列强的兴起,也是推行“法治主义”的结果。1929年,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极为艰难,胡适认为:“法治是要政府官吏的一切行为都不得逾越规定的界限。法治只认得法律,不认得人”。近代以来法治思想的创立和传播,使得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之强盛必须走向法治国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推行,使中国法制建设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進程在实质意义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建立理性文化的里程碑。1992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判断是建立法治国家经济基础的重要准备。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口标最为明确的宣告。十八大更是为建设法治国家注入了更多力量。历史发展的规律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法

(1)重视“以责任制约权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国的法治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认为:以责任约束权力,注重权力与责任相平衡的关系,应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点。

当前,在我国依然存在着不少无视法律存在,肆意违法乱为的现象。在我国的法治实践中,司法机关偏多,忽略了权力机关所承担的责任,行政责任制、高官责任制、法官责任制及错案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都折射出我国口前权力机关责任缺位的实际状况。

法律只有被铭记,才能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只有保持着对法律的尊重与敬畏,才不会将法律视为栓桔。正如关国思想家爱默生所言:“谁把法律看成是枷锁,谁就在开始毁灭自己。”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是法律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法律制度和法治根本属性的人民性决定了法定权力不得为非,更不得为私,这一点对公权力而言尤为重要。现阶段,重视权力与责任关系,增强法律责任意识,用责任约束权力,提高依法执政意识是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之举。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道路

任何一个法治国家或法治社会的建立初期,都面临着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以实现法治理想的问题,这是事物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规律的表现。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道路与中国社会相结合要注意两个基本国情:一是考虑中国几千年的法律传统对现代法制建设的影响;二是考虑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走向,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国际化的影响。只有充分考虑好这两个基本国情,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选择才有可能科学可行。

由于中国法制现代化具有后发性和外源性特征,所以必须充分运用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有效推动法治国家建设要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和体制,使法律成为评价政府行为的最高标准,国家要有口的、有意识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步伐;要把普法教育持久地开展下去,在全体公民中树立现代法治观念;要把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和反腐败斗一争与加强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的法治起步比较晚,在向西方学习、法律移植的进程中,应看到我们的进步,但同时也不能盲口乐观或者急于求成。法治观念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文化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依法治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把法治的重心放在对权力,包括国家权力和政治权力的规范和制约上,使党权、政权、军权和社会权力的配置更加合理,使权力的行使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有严格的法律程序,有确切的权限范围,有相互的权力制约,对权力的不当使用和任意放弃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滥用权力者给予法律制裁。惟有如此,法治在中国大地上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适.人权论集[M].新月书店,1930:8.

[2]杨宗科.法律机制论[M].西北人学出版社,2000.

[3]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工人博.程燎原.法治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38.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103.

[6]张溪.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J].湖湘论坛,2009(1):98-99.

[7]张媛艺.法治现代化与中国当代法治国家建设[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1):43-46.

作者简介

白英平,男,彝族,四川凉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分析。

篇10:略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

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正本清源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此我们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谈一谈自己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正本清源的时代意义的初步理解。

一、党中央突出抓整治“四风”问题,开启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正本清源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启党的建设正本清源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我们党要刹住“四风”,就要在正本清源、永葆本色上下功夫。正“四观”是根本。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四观”出现问题是产生“四风”问题的总根源,因而也是刹“四风”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抓整治“四风”问题,做的是正本清源、发扬传统的工作。”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纠偏纠错、正本清源的好机会。

贯彻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我们要扭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断锤炼党性、磨练心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引导党员干部强化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要抓住作风建设这个着力点,按照“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解决作风问题,以“准、狠、韧”的劲头克服作风之弊,认认真真做好正本清源、发扬传统的工作,推动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改作风。十八大以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启了党的建设正本清源的实践进程。

二、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正本清源式反腐败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能不能解决腐败越演越烈的问题,是关乎我们党生死存亡的一个最大考验。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能否解决腐败问题,苏联共产党的教训摆在那,腐败若不能得到有效抑制,人民最终是不会认同执政党的。必须彻底解决腐败才有可能化解矛盾与重树权威,也只有依靠党中央痛下决心才能解决。

为什么腐败会出现越演越烈之势呢?不是我们党没有反腐败的认识和决心,而是我们反腐败的方式出现了问题。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必须注重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有力惩治腐败,在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提出了正本清源式的反腐路线图和反腐措施。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平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表明下大气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2013年1月22日,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强调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打虎为先,打一只“老虎”的效果要远超过打一百只“苍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为打“苍蝇”提供了保障。

特权是一种制度性的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考察过程中又践行这些规定,为全党作出表率。全国上下遂掀起一番轻车简从、改进会风的浪潮。这些规定就包括了针对“特权腐败”的改进措施,这些努力也获得了民众认同。

为官员晋升设禁是官场正本清源的重要举措。中央近期公布修订条例,禁止配偶或子女移居国(境)外的官员(“裸官”)升迁,这是中央首度就“裸官”任职问题设禁,也是反腐行动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为防止官员中的贪腐高危群体获得更大公权力而使出的新杀招。此举对政坛新丁给予仕途指引,对官场起到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思想理论上的正本清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回顾了世界近500年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建党90多年,世情、国情、党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一点是根本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一脉相承的基本内容。有了一个一以贯之的主根基和主心骨,再怎么变,我们都可以应对,也不会出根本性问题。在思想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否定党的领导、否定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否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邪说谬论,都不能动摇我们党的根基,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观点都不能动摇我们党的根基,这些错误观点有着一定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就多数人来说属于认识问题。为了能够正本清源、澄清错误认识,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统一全党思想、统一全国人民认识最根本的底线。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起到了认祖归宗、正本清源、把关定向、澄清是非、统一认识、推动发展的重大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系列讲话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划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新高度,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肯定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至今依然蕴含着鲜活的内在生命力,畅通了中华文化从古至今的文化生命,肯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发展的正向联系,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根基”与“精神命脉”的地位,这就把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道路高度统一起来了,包含了近代以来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选择曲阜发表有关中华文化和孔子儒学的讲话,明确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和儒家文化的优秀传统,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文化与价值引领方面所做的重大宣示,标志着执政党政治文化的一个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划时代意义。

《何谓文化》是余秋雨20年来对迷失的中国文明的心灵叩问。文化究竟是什么?作者在深邃的观察之后,用亲身经历和鲜活的感受来解读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解析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从精英界到公众心理,到底缺失了什么。余秋雨系统化地论述了何谓文化,何谓中国文化的本性等等问题,针对社会心理的浮躁和作家本人的深邃思索,用罕见的直言不讳的批评,揭示了各阶层对文化本源的迷失,追溯了对周恩来和那些已经离世的多位文化巨匠的往事,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等,因为他们几乎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本源,如何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家国和人类精神穹庐的,响亮提出文化重建的要义在于回到真善美,可谓发聋振聩。

五、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把正本清源推向新阶段

1.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

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引领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35年后对中国改革的战略部署,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门”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又一次全局意义上的战略性深化和革命。《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这个总目标全会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主线和基本理念。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

2. 创立了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是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提法。过去我们说建设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的,而新目标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二是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重大理论创新;三是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四是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五是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最终要让全体人民受益。

3. 实现了新阶段党领导改革体制的重大转变。

一是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二是鲜明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实现了新阶段党领导改革体制的重大转变。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理论基础和宏伟蓝图,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治国方式的新阶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方式的历史性跨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总要求,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旗帜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新阶段。

(2)创立了新阶段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一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二是全面科学阐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明确提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与法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依法治国、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这三大关系问题的认识深化及其哲学逻辑的厘清,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是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四是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3)确立党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和方式,全会决定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提出“三统一”、“四善于”,即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上一篇:七下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下一篇:4s店收银员转正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