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2024-05-04

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精选9篇)

篇1: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本文获“江苏省第八届新世纪园丁杯一等奖”

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邵俊峰

【摘要】:目前对跨学科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本文侧重于探讨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研究必须由单一学科走向跨学科,这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决定的,也是解决一些课堂教学困局所迫切需要的。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不是淡化、虚化本学科的教学,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来“借力”其他学科优化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行为,具有理论完善和实践创新价值。学科间沟通、课内渗透及课外延伸是跨学科视角下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跨学科

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研究必须由单一学科走向跨学科

(一)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倡导超越学科中心的“跨学科视角”

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渐深入,对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成为当下的热点。而对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再认识有必要追溯我国基础教育顶层设计的思想。其中,“超越学科中心”的思想是新课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新课程的所有理念几乎都基于这点【1】。这一思想要求柔化学科的界线,改进学科课程。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尽管仅从跨学科综合课程、地方课程的设置等角度诠释“超越学科中心”的理念,但无疑也为“跨学科角度”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定下了基调和方向。因此,“各学科教学都要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各学科教学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教学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2】”。

(二)课堂教学现状呼唤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 传统单一学科视角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助“跨学科”的力量。

一是许多教材由于视角、篇幅限制,许多内容“一带而过”或“语焉不详”。如历史教材对涉及政论性的内容阐述比较粗糙,不利于学生的立体理解,需要联系政治学科【3】。不同学科教材有众多对应内容,如地理和物理(右表为两学科对应的部分知识点),但“隔科如隔山”的教师没有借力其他学科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分析学科问题时解释单薄,甚至错误百出。如地理教师缺乏化学基础,在讲解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时解释不透甚至出现错误。三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已有经验和方法的跨学科了解。如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就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内容,涉及到正切、余切角的计算,但高一数学中的三角函数是在第一学期后阶段学习,学生没有相关知识基础,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另外,缺乏“跨学科视角”的教师没有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难题,忽略了身边众多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许多教师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虽然有“专”,但无法做到“博”,无法适应新时代教师素质发展的要求,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开放、综合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组成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体,对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师资培训带来影响。

可以看出,目前学科教学之间的“老死不相往来”,缺少学科间的拓展结合和相互衔接的现状,违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制约了学科教学效益,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专业的厚度发展。

二、跨学科视角下课堂教学的价值分析

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不是淡化、虚化本学科的教学,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来“借力”其他学科优化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各学科之间隐存着众多的直接联系和作用力。“跨学科视角”的课堂教学就是寻找一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联系,打通不同学科教学之间的藩篱,通过本学科向其他学科“借用”相关知识和方法,为学科教学打开一扇便捷、高效之门的教学研究方法。因此,跨学科视角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实践价值。

(一)顺应学科发展趋势,通过提炼教学共性为提高教育质量寻找一条新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之一便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反映到教 2 育上,必然要求现代教育在体系、内容、方法上体现这种综合化的特点,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经整合的综合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的能力等基本素质。同时,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诸多元素是各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共性,因此,现代各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之间是交叉、关联和渗透的。顺应教育改革,通过跨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很好地寻找一条利于教学、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有效之路。

(二)创新相关理论,形成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单一学科的课堂教学有许多业已成熟的理论和教学模式,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不是摒弃这些理论和模式,而是从新的角度应用这些理论,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师、学生和媒体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在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中,“课程”不仅仅是本学科的课程、教材,它还包括与其他学科联系的“枝干”,每一门学科课程都包括这样的“枝干”,展现给学生的就是一张融合贯通的知识之网;“教师”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只懂本专业的狭窄视野的学科教师,而是专业侧重、文理兼识的有着广阔视域的“杂家”;培养的“学生”,也是思维开阔、创新意识强、不拘泥于学科细枝末节“死知识”的未来人才;这里的“媒体”,是教师跨学科获取能量、素材的工具,是学生学习资源获取的工具,是学生拓展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是师生协作、交流的工具,是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激励情感的工具,也是自我评价和反馈的工具。因此,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需要对上述要素进行重新认识、组合,在创新理论,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有广阔的空间。

(三)形成更广泛意义的教师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共同体是一种校本的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跨学科的视角拓展了“教师共同体”的内涵,使其由一般意义上的“教研组”、“学科中心组”或“学科名师工作室”拓展为由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自愿组织的本意上的共同体。在学科互补中通过合作对话与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新的教师共同体背景下,教师“先专后博”,借力于其他学科使自身专业素养在高平台上获得新发展。

(四)与时俱进,利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学生。

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课程综合化的探索和整体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就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日益开放、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已有了自己思考和疑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课本的范围、学科的范围。一个知识结构单

一、对相邻学科知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很难做出圆满的答复的。教师更新课程观念,用跨学科的视角,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不仅为教学的最优化奠定基础,也能够为培养出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流学生创造条件。

三、跨学科视域下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学科间沟通

首先,课程目标总体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尽管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多维度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不变的。通过学科间的沟通,跳出学科的范围,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的“三维目标”。例如,通过数学与语文的沟通、对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如果说语文教学主要是一种以情感带动知识学习的“情知教学”,那么,数学教学就是“以知怡情”,即希望通过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新的理性精神、新的认识方式【4】。

其次,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加强科际联系获得正确、立体的知识,形成各学科有机结合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分析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学科知识要点和目标要求。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分析相关学科教材,通过和相关学科教师对相关知识及教法的探讨,来确定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相联系、相重复、相交叉、相衔接之处,来确定各学科间的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决定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学科间沟通也包括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经验和已有知识结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科经验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

(二)课内渗透

1、知识迁移

基于学科之间的联系,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本学科知识,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跨学科知识迁移包括学科知识点的补白、补缺、补正等。如人教版历史教材与政治教材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阐述各有偏颇,若融合相补,可以使学生获得多角度、更全面的认识【5】。

2、方法移植

不同学科由于学科性质不同,采取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不同,但教育思想与方法是没有学科界限的。通过方法移植,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直观地表现或分析本学科的现象和规律,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化学学科有老师用改编《青花瓷》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一位地理教师就借鉴这一方法,把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主干内容编成一首《菊花台》,由学生在吟唱 中探究,效果良好【6】。再如,将物理电磁学部分常用的左右手定则加以改造,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用于帮助理解俯视日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和气旋、反气旋气流流动的方向。

3、创设问题情境

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如《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来创设情境,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7】。这一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走向综合化的学科教学,是从“知识本位”转为“发展本位”的教学。相关学科可以成为数学学科的教学资源和情境,而数学学科可以成为其他学科的问题解决工具。

4、“移位”教学

教师寻找其他学科中与本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利用本学科的课堂对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宽、加深、细节解释及学科性纠错,即为“移位”教学。如江苏省现行的英语教材与高中地理知识点直接相关的部分有20多处【8】,地理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弥补了英语教师的不足和忽视点,能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也利于英语的学习。同时,由于有了英语教材作支撑,不仅大多数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所能承受,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外延伸

课外活动作为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研究及解决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跨学科教师通力合作下的综合案例及课外活动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与应用能力。课外活动及拓展案例的总体情境及方案由各科教师共同协商完成,在具体教学中再由每科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进行提炼与再加工。例如,研究北非利比亚战乱这一热点,政治、历史、地理教师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研究,英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报道结合图片指导学生研究。再如,数学、物理、化学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进行同一科学方法(如演绎推理法、实验归纳法、控制变量法等)的个性化研究活动。

当然,如果对过多的学科外“枝节”、大量的跨学科内容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泛化,削弱学科教学的本质。因此,寻找有效的学科间“链接”非常 5 关键。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一张网,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就是织网的网线。每一根网线之间是既互相独立,按各自的方向纵深发展,又以结点的方式相互联系。抓住这些结点就是抓住了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贴近了学科教学的本质。这些联系结点的获得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和相应的方法,也需要通过跨学科的教师合作才能成为可用资源。跨学科团队合作是一个必然的途径,不仅助力于各科课堂教学,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九俊:《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再认识》2011.8 【2】余文森《主干内容为终身学习奠基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19日

【3】【5】马宁《用“政治”点化“历史”》,《内蒙古教育》2010年12期 【4】郑毓信《数学课程改革如何深入》,《人民教育》2010年5期 【6】邵俊峰《用流行歌曲增强地理课堂活力的尝试》,《地理教学》2010年1期

【7】《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01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8】邵俊峰、邵凤莲《探索地理双语教学,课堂引入英语教材》,《地理教学》2003年6期

篇2: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 组建教师团队, 开发项目主题

如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设计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 并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项目主题, 这对指导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指导教师团队组建

由本年级组内各学科教师组成, 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担任牵头人, 负责组织资源开发的研讨和活动方案的教学实施。

2.活动主题筛选

各个学科组的备课组长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 将需要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调查、参观、实验等的教学主题罗列出来, 特别是科学、品德等实践性和生活性比较强的科目。

3.主题整合

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 根据学科组长列出的活动素材, 进行有机整合, 用一个契合学生生活的场景, 把活动素材串联起来,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进行修改、重组和提升, 以任务和问题为导向, 从社会、自我、自然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依托信息技术, 建立学习社区

1.依托社会化云计算服务平台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化服务平台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如QQ邮箱、微信等。学生现在人手一个QQ号, 所以我申请了一个QQ号, 专门用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2015年, 我还申请了“数字化学习”的微信公众号, 不定期发布学生的活动成果, 利用微信朋友圈向家长传播教学成果。

2.加盟数字化学习公益平台

群学网是由台南大学开发的网络课程平台, 教师只需要把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填进相应模块, 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课程设计。我们在群学网上开发了微课程“校园植物大搜索”, 有四所学校共同参与了这次远程协作学习活动。各地区学生用网络相互交流, 了解不同的校园环境和地区植物种类差别, 学会独立地观察某种植物, 分组制作校园植物分布图等。

3.自建区域化课程资源平台

篇3: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关键词:高中教学;教学方式;转化途径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教学问题的同时,课程是影响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应试教育”的课程,不可能为日常课程教学开展素质教育的平台。只有当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整个课程模式都发生改革时,素质教育在课堂内才能真正有所进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改革为素质教育的深化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1.学生现状

当今学生,就其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汇总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受制于高考,教师和教材表现出“权威性”,教师不能恰当选择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高中教材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2.教育现状

学生并不是没有创新的潜质,而是创新的潜质被过早地扼杀。可供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屈指可数,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就是周日的一天或半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学校。学生与家长、老师的交流僵化,思维呆板,自主性差,恶性循环。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途径

首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同时,教师应帮助和指导学生采取以下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在问题情境中激发思考、质疑。从众多媒体和素材中获取知识,收集信息。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方案设计。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互相交流。通过调整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此外,转变学习方式是最重要的,主要是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意识,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过程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其次,教师应适当转变角色。教师不只是所谓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科学素养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新课程对教师们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建构合理有效的思想教育体育,能够更加完善教育系统的不足之处,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能够激励学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丽.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2).

[2]李桂连,尹卫东.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科技信息,2010(2).

篇4: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关键词:管理学科,价值链,实验教学

一、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 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相继成立, 把各院系的实验教学与设备集中起来, 为各院系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在实验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 我国经济管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达29个。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改变了以往各学院分设实验室, 教学软件重复购置和实验设备使用效率不高的弊端;通过整合完善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优化了实验教学环境, 建设了协作学习实验教学平台并开放实验室。

但是, 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实验教学及其研究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总体来看,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 尤其是地方高校,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方面还普遍存在如下比较突出问题。一是实验师资问题:实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二是实验条件问题:实验室规模偏小、功能单一、设施落后, 实践基地流于形式, 难以发挥作用;三是实验内容与方法问题:实验性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 社会实践缺乏严格的规划和指导;四是实验性教学管理问题:管理机制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 评价不科学等。在此背景下, 探索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管理学科应该培养大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近几年来,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许多教师、专家、教育行政者都有各自的看法, 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能力培养的做法。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为就业、创业做充足的准备, 同时也是加强索质教育, 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 更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信念。基于上述认识, 本文认为管理专业学生应该注重品质能力、软技能、硬技能三方面能力的培养。

1.品质能力

品质能力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从社会企业要求的角度分析, 主要包括:敬业精神、诚信、职业素养与伦理、社会责任等方面。

2.软技能

软技能其实是“情商” (EQ: Emotional Quotient) 的社会学术语, 它由一系列反应个人特质的要素组成, 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软技能包括:语言、文化、管理协作和沟通;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3.硬技能

硬技能是指实践能力, 既指专业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又指实际解决问题、社会实践的能力。前者是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也是在专业领域内继续深造、继续发展的必然前提;后者则是学期与假期、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专业内与专业外相结合的过程, 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同时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实践能力是当前大学生的能力短板, 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注重行业领域背景、实践项目的训练等。

三、实验教学中价值链理论的借鉴

1.价值链理论概述

价值链概念是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 较偏重于以单个企业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可能的连接, 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价值链涵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值链 (上下游的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 。

后来Peter Hines重新定义价值链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 这是另一种有关价值链的定义。Hines所定义的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 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Hines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他的价值链, 这意味着任何产品价值链的每一个成员在不同的阶段包含不同的公司, 这不同于波特的分析。

随着因特网的出现, 价值链理论被再次时代化。电子商业使得价值链的边界变得模糊, 竞争也可能来自价值链之外。除了在价值链中获取利益外, 公司也可能通过因特网建立新的产品与服务流, 因特网不只是一个直接连接顾客或价值链参与者的渠道, 也是一个改革的平台。为此, 一些学者又进行了一些新型价值链的探讨, 提出构建企业价值网。新价值链不是由增加价值的成员构成的链条, 而是虚拟企业构成的网络, 它经常改变形状、扩大、收缩、增加、减少、变换和变形。价值网是那些可用价值网络模型描述的企业缩写。依赖于媒体技术, 价值网把相互独立的客户, 或是时空中的顾客相互联系起来, 企业本身不是网络, 而是提供网络服务, 如电话公司、零售银行、保险公司和邮政服务公司都属这种网络中的成员。

2.价值链理论与培养大学生能力的结合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与大学生称号相适应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近年来高校教育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认为, 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单从实验教学的角度, 应结合管理学科的特点来培养能力。

管理学科主要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 表述社会发展规律, 是关于人的科学或者关于人际关系的学科。它的典型特征是应用性、边缘性、综合性, 学科涉及面广, 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 往往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某一个环节, 教学设置的课程独立性很强。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企业经营实际情况, 从价值链的角度进行仿真实验教学是一个创新性的探索。具体思路是:构建以生产制造业务为驱动, 以现代服务业为环境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 供应链竞合, 生产业务链、流通业务链、资本运作业务链相互交织, 高度整合的网络状企业运营管理仿真综合运作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嘉仪.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8) .

[2]陈军, 劳本信.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难点与对策[J].高教论坛, 2011, (8) .

[3]李维纯.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发展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7) .

[4]姜爱民, 李明弟, 李轶, 李大勇, 孙一民, 王少华.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几个重要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11, (5) .

篇5: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转变途径;教学方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8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0.045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开始注重培养更多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尤其注重培养其在实践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因此,国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推出了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措施。而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的有序进行,并在教学策略上有所创新,以此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深入地研究了转变新的教学方式的途径,结合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并且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一、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教育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同时出版了新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并且迅速应用到现实的高中教学中,促使了我国的高中化学学科加入了新的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山东、宁夏、广东,以及海南省分别开始了推行了高中化学的新课程改革计划,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而在这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积极转变教学的方式和观念。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方式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为了顺应当前的教学要求,所以需要更为具体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内容,以此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从而完成常规性的教学指标和任务,提高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1]。

(二)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的实情

面对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在新的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应当积极思考如何转变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探索出一种能够顺应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以此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此外,通过建立新型教学的体系,充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侧重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理论知识,发挥教师的辅助性作用,从而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题材和文献,来为现代教师进行教学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指导。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及内容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概述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主要的是指的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让学生在实际的课程学习中结合具体的研究方法,加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科学的研究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的具体内容

整个探究式教学的流程是先选择好研究的内容,设计好完整的教学方案,从而进行研究,最后是对其研究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堂进行课程内容讲授、提问、引导等来教导学生,而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形成较为实际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途径研究

(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导向

由于现代化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培养具有丰富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的综合性人才,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正好可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潮流。具体来说,需要将实际的理论教学充分落实到每一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将理论知识、实际的技能,以及现实生活三者相结合,并且尽可能地提高教师教学的课程目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

(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新的课程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深入地了解到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并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强调运用具体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其理论的学习。同时,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转变教师传统的单一式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由于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还需要运用合理的思想方法来指导其深入的研究化学的本质。首先,需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好理论的知识,增加学生研究化学物质的方法,使其能够尽可能地优化对化学元素的研究方法,从而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新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需要坚持以课堂提问为教学的主要部分,通过理论的化学学习,来实际运用到现实的问题中,从而在这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切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采取平铺直叙式的教学方式,结合提问的环节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来引导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总结与展望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在现代研究性教育改革的趋势下,高中化学的课程教学更是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发挥高中化学在整个高中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也促进了高中化学在实验课上的有效性教学和进度,从而也培养了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有志青年。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新的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加快推进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处。目前,需要加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1]    朱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D].四

川师范大学,2009.

[2] 史秀娥.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对策与

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许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及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Research on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in High Schools

LIU Cai-hong

(Minle No. 1 High School, Minle Gansu, 7345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problems and defects in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teaching in modern high schools. These problems will influence and restrict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teachers can not complete school curriculum plan and requirements as required on time. As a result, teachers should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nd help student master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teaching methods; research

篇6: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

一、哲学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

语言和哲学是密不可分的,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差异决定着语言使用的不同。语言哲学体系这一思想是英国著名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哲学思想应该融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中,只要是语言能表达的东西,都可成为哲学加以研究的对象,这标志着语言哲学这一跨学科的诞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其具体的使用中,这一思想被很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赞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对语言学的跨学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从分析哲学来看英语语言现象的研究涉及范围非常之大,单从一个单纯或者一个句子就可以作很多视角的分析,我们在研究分析哲学的时候也要涉及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因为语言的研究是在哲学思维引导下的各种社会知识和心理知识的综合性研究。语言学的研究关键所在就是对不同语言包含的哲学观的研究,其中包括两个大部分,第一是对跨语言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存在理解偏差研究,第二部分是对英语语言学中的修饰哲学和语言艺术进行研究。从现在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也是非常多,不断有新的点成为研究的课题。

二、文化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

我们对语言学的研究本质上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有学者认为语言学是人为学科中的先进学科。在西方看来语言学的研究与文化相结合是相当普遍的一件事情,在我国的学术界看来成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我国的研究方向应该向价值观念、社会观念方向努力研究,英语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很多学者认为是由随机组合约定俗成的,但是在少部分学者看来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约定俗成的习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结构和内在的规律性,基于这方面的研究才是现代英语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在做语言跨文化交流的时候不能望文生义,一定要特殊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做研究,另外在某些词汇中也隐含着文化信息,有些是属于文化禁忌类的,虽然禁忌语会随之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关于性别、修养、场合等我们一定要重视。

三、政治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

语言与政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特别是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与政治的关系的研究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在古代的欧洲,由于罗马的强大,拉丁语成为了欧洲的通用语。现如今美国成为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英语便成为了世界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与政治的天然关系让英语成为世界的交流符号。在国际政治关系的研究中,英语语言学研究应该加以加强。

一方面我们需要从理论层面探讨英语在政治语言中的应用,英语不仅可以体现个人的思想,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想和心理习惯。从国家的名字和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特征,英语语言学研究正是通过政治语言现象了解该国的政治理念和以后政策的发展方向。不同时期的政治理念是不同的,因此政治语言学研究有期深刻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对英语语言的研究,可以探究该国在国际政治和外交的政策主张。外交语言的表述有其独特的方式,而且政治英语有着很宽的涉及面。在政治辞令中有很多的模糊语言,并且在很多时间受到环境的影响。通常看来用灵活和委婉的语言来回避或者是掩饰某种话题。外交礼节在英语语言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部分,特别在英国有人专门对首相那种晦涩难懂的辞令编撰辞典以帮助普通的民众理解首相的观点。所以我们单纯在词汇、语法和篇章上作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篇7: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高中化学 教学方式 转变途径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学生要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及终身学习。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化学教学方式,丰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一、细化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应该对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做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将教材内的每一个知识点及每一种学习方法具体到每一节课堂中,通过细化教学目标,让高中化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落实三维目标,即学生对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例如,教师讲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节内容时,可以设定以电解质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应该对该内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电解质、电解质水溶液、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针对不同强度的电解质水溶液进行实验并观察导电情况有何不同,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教师可以对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得出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二、课堂情感交流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自己对化学及学生的“情感”投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那么愉悦的学习氛围、高效的学习便会呈现在教师课堂上。新课改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得再好,教学方式再多种多样,多媒体展示的内容再丰富多彩,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把自己当做旁观者或者看客,那么最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无论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投以赞许的目光,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把回答问题作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并用真挚的感情激励和鼓舞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主动快乐地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从而改变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三、教学以人为本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例如,讲解完“Fe(OH)的制备和性质”这节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实验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对FeSO和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进行实际操作,并对实验整个过程进行仔细观察,结果学生看到了白色絮状沉淀而不是预想的灰绿色沉淀,这一结果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复习之前所学的内容,认真思考之后就会发现FeSO溶液和NaOH溶液放置在空气中特别容易被空气里面的氧气所氧化,从而导致实验不能顺利完成。此时,学生再次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为灰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得出结论:实验过程中可以在FeSO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从而降低Fe(OH)被氧化的速度。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再次进行实验,最终得到了Fe(OH)白色沉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研究,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行不断进行改革,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新课程改革付诸实践,从而培育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莉.从“探究式教学”到“研究性学习”——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

篇8: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英语写作是一项应用技能, 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教学双方都感到困难。首先, 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在当前高校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许多教师还在使用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课上, 教师的一般做法是:先讲解教材范例, 传授必要的写作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参考范例, 作相关的练习;最后收取学生作业, 进行评阅并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评讲。教师的讲评主要注重对学生作文中语法错误的纠正和篇幅结构的评讲。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 虽然写作教师费时费力, 但教学效果不佳。其次, 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有畏惧心理, 缺乏信心, 且写作技能差。即或在英语写作课堂上能学到一些写作知识, 学生还是没有掌握相关的英语写作技能。主要表现: (一) 在语言上, 词汇量少, 语法错误多, 篇幅布局能力差, 文章前后不能照应。 (二) 在内容上, 要点不足, 观点不明确, 文不对题等现象普遍。 (三) 在母语干扰, 缺乏英式思维, “中式英语”较普遍。第三, 教学双方都普遍把写作教学看作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 教师常常以考试的写作题型作为上课教学的内容, 直接讲解考试题型, 传授应试技能,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完一篇文章上交。在这样的英语写作教学形式下,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写作课枯燥无味, 甚至一些学生厌恶写英语作文, 这就导致英语写作教学不佳, 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无法提高。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 以及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该理论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影响深广。我们要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 知识观: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只能依靠学习者根据经验背景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产生, 学习要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否则, 就不称其为理解, 而只能叫囫囵吞枣或死记硬背, 是一种被动学习。2) 学习观:教学不能赋予知识权威性, 不能以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来强迫学生接受。学生只能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来接受知识, 并以他们的方式来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检验和批判。3) 教学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来主导。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而教师是他们的帮助和促进者。总之, 教学应围绕学生来进行, 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明确指出, 人认知的发展要依靠个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而且学习要在一定的情景下发生, 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的任务, 不能远离现实的情景。教师在课堂上, 提出学习问题, 并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背后的相关情景背景知识, 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 让学生进行在广阔的空间中进行主动探索, 教师只要提供相应的合作和协助即可。

3 文化与情景背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分析, 英语写作教学应该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进行。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 学生的写作能力亟待提高, 学生觉得英语写作很难, 对写作有畏难心理。因此, 要改善英语写作现状,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技能, 必须发挥文化与情景背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文化与情景背景在英语教学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这三个方面:

1) 释放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难情绪

当前高校使用的英语写作教材, 在内容上偏重英语等级考试题型, 教材内容缺乏真实的情景, 几乎没有文化知识的补充。在写作课上, 教师只是讲解一下范例, 并给学生呈现作文题目, 学生没有得到任何的相关背景知识或文化知识。相关真实情境中信息的缺失, 使学生只能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 给他们的写作过程, 尤其是写前的构思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如果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赋予教学内容以文化与情景背景,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获得充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知识, 那么学生在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 不再对英语写作产生畏难情绪。

2) 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

通过丰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与情景背景知识, 英语写作课不仅具有了工具性, 还具有文化性。英语写作课也就像一扇门窗, 打开它能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经历, 汲取多元文化, 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文化与情景背景的丰富, 也使英语写作课堂像一座桥梁, 沟通中外文化, 通过学习他国的语言, 学生增加了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学会欣赏和尊重西方的语言文化, 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文化与情景背景的引入, 英语写作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写写练练的课堂, 而是一个文化的盛宴。这样的写作课堂, 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技能。

3) 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模式,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 因为缺乏文化与情景背景的引入, 英语写作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给学生一个写作题目, 学生就必须凭借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 练习写作, 并给教师提交作文, 供教师批改并讲评。学生没有相关的情景帮助他们理解和构思, 写作过程十分困难, 写作技能也不能很好地提高,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然而, 在文化与情景背景的条件下的英语写作课堂中, 教师变成了主导者, 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的同时, 还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的文化与背景知识, 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景知识中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进行写作。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 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而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 已经成为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逐渐成为独立学习的人, 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英语写作教学必须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促成教学模式的改变, 让学生不再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 而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帮助提高英语写作技能。

4 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发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个体认知发展与其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知识的学习需要借助情景, 需要别人的帮助和相关学习资料, 通过主动意义构建获得,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帮助者。”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课堂中, 教师不再知识的权威, 提供者和灌输者,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 给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师创设作用的发挥。教师应该有能力, 根据具体文化知识和情境背景设计适合学生的写作任务, 促使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发挥英语应用能力, 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而不是被动接受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进行机械性的写作练习。

2) 教师组织能力的发挥。教师应打破原来只会布置写作任务和批改学生作业的教学形式, 丰富写作教学的组织形式, 如:开展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 小组互评, 小组互改等学习活动。

3) 教师评价作用的发挥。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二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以往旧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评价学习结果, 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评价, 然后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以便学生能注意写作策略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4) 教师建设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分析教材, 并不断地完善教材内容。通过收集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编写成富含西方文化和真实的情境的英语写作教材, 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获取完整的信息与相关知识, 了解西方文化和英语的实际用途,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英语思维的发展。

5 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重视学习者的已经掌握的有关知识经验, 避免让学习者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 教师应该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情景, 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 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最终掌握新知识。”因此, 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课堂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有了文化与情景背景的引入后, 英语写作课堂不再是死板乏味的, 而是一扇认识西方文化窗户, 一座搭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写作技巧, 还能理解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区别, 学生从中领略到英语写作学习的乐趣。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变积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中心,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被动接受教师分配的写作任务, 被动地进行机械化的写作练习。而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学生逐渐学会在丰富的情景背景知识中进行意义建构, 把新旧知识练习起来, 主动地进行学习, 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

3) 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提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在学习英语写作的时候, 必须介绍相关的文化与情景背景, 否则, 学生很难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 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而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通过丰富的文化与情景背景知识的输入, 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前面三个主体地位发挥的结果,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主动性以及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提高之后, 很自然地, 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6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英语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 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英语写作作为一项英语应用技能, 一直都是困扰学生英语学习的难题, 并没有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提高。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 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当注重文化与情景背景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主动性和对英语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最终得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晓英: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中国外语, 2009

[2]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理论的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7) :1-10.

[3]何克抗.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10) :3-24

[4]侯万春.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大学外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3) .

[5]孙培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网络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研究[J].新西部, 2010.

[6]泰勒著, 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7]王晓涛.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116-117

[8]杨丽敏.不同训练模式对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实证研究.[J].教学研究, 2014 (37) :35.

[9]张海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外语教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1) :54-55.

篇9: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背景价值与途径

一、工具理性膨胀的教学评价

所谓工具理性是指任何的以个人自身利益为目的的世俗活动,把达至目的所采取的手段进行首要考虑、计算的态度。在教学评价中,工具理性所固有的只问工具对于实现目的的功效性、精确性、客观性,而不问目的的合理性及忽略意义和价值的特点,势必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感态度区分开,将纯粹事实与价值判断区分开,其最终目的是获得普遍适用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而对学习评价进行干预和控制。

1.效率主义与评价目标的狭窄化

工具理性是一种涉及手段与目标二者关系的理性,它所关心的是选择有效的手段去达到既定的目标,把“效率”作为判定价值的惟一标准。受“惟效率”的价值观影响,人们把教育看成是模式化“学习产品”的社会化大生产,对“产品”的评价已经成为等级的分类,评价目标窄化为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于学业成绩可测量,易于比较,符合了盛行的科学化的潮流。诚然,渗透“效率”激励的评价,确实促进人们对评价的关注,但也容易导致利益至上,造成评价中的伪现象:只重视学习结束后的成绩,而忽视成绩后面人的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

2.量的纯一性与评价尺度的标准化

理性作为人类特有本性的基本表征,既包含抽象思维的类特性,也包含个体思维的差异性。工具理性更多地秉承了共性原则,差异的相对性更多地留在了价值理性之中。由于人们对共性的青睐,把社会中的“有序的和无序的”、“可测的和非可测的”,都纳入工具理性的框架内加以控制,企图把事物“质”的多样性还原成“量”的纯一性。评价者常将预定的教学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以求教学效果是否“达标”的数据。评价尺度的“标准化”是工具理性的“胜利”,同时也是课程评价自身走向贫困的起点:一方面,对人生具有终极意义的,但不能用可操作的定义去界定的知识,有可能被排除在评价目标之外;另一方面,评价过分依赖数据的测量,忽视质的探究,缺乏了真实情境下对意志、情感等个人微观因素的理解,不利于评价模式的发展。

3.外在价值取向与评价手段的工具化

工具理性注重强调事物的“外在价值”,即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服务,其现实表现形式是外在于人的。在教育领域,这种价值观本质特征决定了教育的客体地位,使得教育内在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取向经过社会选择后外化在外在价值的维度趋于减少。这种“外在价值”的取向使得教学评价穷于应付来自社会的需求,考试代替了其他形式的评价。

4.对象性思维与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工具理性的有效运行是以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为基础,具有主、客两分的对象性思维特点。这种思维致力于对经验世界的操作和控制,但同时也容易导致人的主体价值逐渐地迷失。评价“工具理性”的膨胀,使得人们借科学之名而奉行技术至上,刻意追求“价值中立”。评价也就成为一种由理性假设、教育事实资料收集到检验的工具性作用的过程。这种评价看似严守价值中立,只注重事实与科学规范,实际上却充当了教育过程中分类、筛选的技术工具。其结果必然导致评价成为评价者控制被评价者的手段,而不是促进被评价者发展的手段。

二、价值理性回归的教学评价

当前,人们反思人文精神,呼唤人文教育,目的在于批判科技时代由于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而造成对人性的禁锢。在人文精神的意旨下,价值理性是基于某些价值信条之上,以某种特定的终极立场为依归,具有调动理想自我,从而实现对人行动的导向作用。价值理性是把人的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为现代教学评价规定了新的内容和话语方式。教学评价的价值理性的回归,不仅是现代教育重视人文教育的思想投射到教育评价上的结果,而且是课程特征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1.评价目标: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对人的最深切的关注,莫过于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因为教育本身是生命精神能量的产物:一方面,人类用文字和公式来展现关于社会和自然的诸多定理和规律,集中反映了人类对世界不断的深层次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定理和规律中关于对世界的理解,也反映了人类对诸多现象的描绘和领悟,而这些过程背后有着思想方法的更新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教育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本质的同时,还应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教学评价中,评价者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突显评价的激励功能。

2.评价对象:面向全体学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建构的产物,而不是发现的结果,“建构”渗透着人们的主观意趣,其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建立的基础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与“合作”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的控制和甄别。这就是说,评价者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评价内容作出不同形式的解答。评价者在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同时,还应倡导学生在评定中的小组合作。教学评价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就成为评价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3.评价过程:重视结论过程

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活动本身内含着事实与理论、事实与价值、认识与人性的统一,衡量知识的标准不在于它与世界的一致性,而在于其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因此,教学评价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排秩序、贴标签的单向活动,而是互相赏识,积极交换信息的双向活动。它是一种主体性活动,随着主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评价者应对参与者的不同价值保持敏感,通过解释、理解以及对真实情境的推知,以全面、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意志、情感以及心理等个人微观因素。评价的结论是对事物的实态描述,包括评价参与者们基于对评价对象的认识而整合成的一种共同的看法。

三、理性完整态对教学评价的启示

理性完整状态是理性的自然状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作为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的存在原本是完整的,不存在彻底的分化状态的理性。完整的理性要求评价者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全面的、关联的观点认识事物的特征。价值理性的评价与工具理性的评价本质区别在于,在价值判断中多了一种对于价值而言是决定其质的因素: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评价在归还理性的完整状态时,应在正确认识“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建构理性的教学评价,实现评价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整合。

1.关注个人的主动性活动

从实践论而言,人的本质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价值寓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中。从广义上讲,教学就是人们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的过程。这里的理性既指与感性思维活动相对应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又指从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上来控制自己行为的自觉能力。因此,评价者应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

2.关注个人的体验性感受

根据内在价值的表现形式,教学内容的价值形态可分为显性形态(文字、数字形式)和隐性形态(不能以符号形式表示)。长期以来,评价者看重的是教学内容的显性形态,没有把情感体验视为其重要价值,虽然有时也强调学生的情感,但对情感的重视,实际上只是服务于学习的手段。如果说教学活动是立足于物质世界,旨在求“真”,那么精神体验则是立足于精神世界,旨在求“善”。因此,“活动”与“体验”是构成教学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关注评价问题的情境性

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对于评价问题的设计具有真实性、情境性,以便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已成为当今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向众.真实性评价——人在教育评价中的回归[D].云南师范大学,2003.

[2] 刘七生,张志成.教育的本质:价值理性的传承.探索,2004(4).

[3] 王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甘肃社会科学,2005(1).

[4] 潮兴兵.西班牙综合科学课程改革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4(2).

[5] 易森林,袁桂林.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02(2).

[6] 孟维杰,张晓书.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评价走向反思.教学与管理,2003(13).

上一篇:国培诗歌下一篇:张皓宸作品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