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2024-05-08

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精选十篇)

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篇1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发展,旅游经济

一、全域旅游概念

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融合的发展、社会共建的共享, 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在全域旅游中, 各行各业积极融入其中, 所有部门齐抓共管, 所有居民共同参与, 充分利用旅游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 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 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二、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 多年以来, 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进入平凡百姓家。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表明, 截止到2015 年, 中国已形成近40 亿的国内旅游市场, 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就业率均超过10% 。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旅游业的模式基本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 旅游业的具体表现仅仅只是景区、景点、饭店、宾馆等。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 传统的旅游模式远远是不够的, 我们急切需要一种新的旅游业模式———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在中国属于刚刚起步阶段, 发展最典型的例子为海南省。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 提出在2016 年将在全国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 并将海南省确立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目前, 在海南省关于全域旅游的主要项目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嘉积镇、万泉水乡小镇、龙寿洋田野公园。在全域旅游总思想的指挥下, 海南省将建立“一镇一主题, 一村一特色, 一步一景观”的大好山河。

三、旅顺旅游发展的现状

旅顺隶属于辽宁省大连市,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 是大连市的一个市辖区。东临黄海、西临渤海, 南和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北靠大连, 距大连市区46 公里。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的露天博物馆, 旅顺旅游资源丰富, 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人文资源主要有北洋水师、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苏军解放旅顺等遗迹, 在清朝、俄占时期、日占时期、苏军进驻时期的建筑。自然资源有旅顺口、黄渤海分界线等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景观, 有老铁山、蛇岛等候鸟、蝮蛇迁徙、栖息地。从旅顺旅游业的开发情况看, 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依赖传统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 缺乏创新, 开发不足。可以说, 旅顺旅游业发展模式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 缺乏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满足其需求, 致使旅游业在最近几年呈现游客流量放缓的态势。对于旅顺旅游业的发展, 改革刻不容缓, 必须由传统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过渡。一是要全民协同、各部门合作, 共同努力将旅顺的旅游环境搞好, 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旅游氛围。二是政府部门要开动脑筋, 打造特色旅游方式, 提高旅游质量。

四、旅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先天不足。旅顺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是基本上以历史景点和滨海景点为主。游客来到旅顺, 欣赏历史景点后, 去海边感受一下大海,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能够吸引游客的卖点。在过去交通不便的年代, 旅游业可以“一招鲜, 吃遍天”,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广大游客对于旅游景点的要求不断提高, 旅顺旅游业要想做到长远发展, 这种传统的依靠资源的方式走不通。旅顺三面环海,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 与外界沟通方式仅限于公路与水路。加之距大连市区46 公里, 不利于发展短途旅游。如果通过水路到达旅顺, 需经过山东烟台到威海, 长达6 个小时的航行时间对旅顺旅游业来说是一种阻碍。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 地理位置成为制约其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由于气候条件, 旅顺的旅游旺季集中在春末、夏季、秋初, 其他季节旅游业基本上处于停业 ( 半停业) 状态, 这对旅顺发展旅游业显然不利。

( 二) 后天管理。通过对旅顺主要的景区景点考察, 发现许多游乐设施年久失修、缺乏“导游”讲解以及缺乏纪念品商城等旅游配套设施。而且相关部门的日常管理存在疏忽, 景区内座椅无人维修、垃圾无人清扫, 这些都是阻碍旅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如果景区管理存在问题, 相关部门的管理也存在疏忽, 旅顺的旅游形象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旅顺旅游主要集中在以日俄监狱为代表的历史景点, 以及以黄渤海分界线为代表的自然景点。这些旅游景点虽然景色优美, 每年吸引许多游客, 但是深究起来, 我们会发现旅顺旅游景点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住, 和平公园作为一个靠海的旅游景点, 在景区周围却没有高标准的海景房; 关于购物, 旅顺日俄监狱附近无纪念品售卖点; 关于娱乐, 各大景点新开发的游乐设施少之又少。

五、全域旅游视角下旅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依托当地优势, 开发当地多种旅游资源。旅顺作为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见证者, 不仅可以开发旅顺日俄监狱等一批历史景点, 而且还可以依托当地的浓郁的历史氛围, 扩大影视基地规模, 进行历史影视剧的拍摄。这样既能通过影视基地收取剧组的费用, 也可以通过影视基地, 将历史氛围搞活, 吸引更多游客, 达到双赢目的。因为气候问题, 旅游资源大都集中在春末、夏季、秋初, 在秋末、冬季、春初, 旅顺旅游业基本处于停业 ( 半停业) 状态,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吸引游客。在冬季, 可以申办大型室内滑冰比赛, 以此在旅顺形成一种冬季滑冰氛围, 在滑冰馆滑、在结冰的海面、河面滑, 打响旅顺“滑冰城”招牌, 摆脱旅游资源单一窘境。

( 二) 重视旅游, 全民参与, 打造旅顺旅游新城。全域旅游中, 倡导各行各业积极融入其中, 所有部门齐抓共管, 所有居民共同参与, 充分利用旅游目的地全部吸引物要素, 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 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民共参与, 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 树立旅顺旅游新城的良好形象, 逐步形成“口碑效应”, 吸引更多游客。

( 三) 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做到旅游六大要素协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配套设施也要更新换代, 满足游客需求。比如海景房建设, 既能让游客享受高级的住房待遇, 又能给旅顺旅游业带来高额的收入。比如大力挖掘旅顺特色旅游产品, 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设施、民风民俗将作为卖点吸引国内外游客, 同样也会为旅顺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只要旅顺旅游业协同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全面协同发展, 定可尽快从传统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过渡, 推进旅游业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文斌.全域旅游视角下大连旅游专项规划探析[J].规划师, 2015, 2:107~113

[2]吕俊芳.辽宁沿海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29:52~64

[3]张文磊, 周忠发.全域体验开发模式: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J].生态经济, 2013, 2:29~32

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篇2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

旅游循环经济指导下的旅游产业生态化是实现旅游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基于此,文章尝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中,在循环经济“3R”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策略,包括旅游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旅游企业间的生态化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生态化.

作 者:袁花 明庆忠 吕利军 Yuan Hua Ming Qingzhong Lv Lijun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4(11) 分类号:X22 关键词:循环经济   旅游产业生态化   旅游可持续发展  

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篇3

关键词:旅游供应链;协调机制;资金收益模型;产品推拉模式

一、 文献综述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研究。代葆屏(2002)提出通过旅行社在旅游供应链结构、供应链信息集成以及建立有效的旅游供应链评估与激励体制实现旅游供应链的协调管理。胡畔(2006)指出应通过税收手段、教育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景区管理信息化等方式治理,以此实现生态旅游外部性的内部化。路科(2006)主张建立以旅游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李万立(2007)等人提出构建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的旅游供应链,并加强旅行社在旅游信息汇集、旅游流与物流调度、资金结算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郭美荐(2007)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是生态旅游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其提出用社会管制来约束逆向选择产生的内部性,用经济管制抑制道德风险产生的内部性。张书海(2007)认为,绿色供应链和生态旅游之间有较好的融合性,故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依据绿色供应链的原理来进行资源开发、产品生产等。黄小军、甘筱青(2006)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并指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是探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景区、景点”三者之间应如何进行协调,这样才能实现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毛接炳(2007)从博弈角度对旅行社和旅游者两者之间的协调构建了数理模型。刘庆余(2008)以PPG的商务模式为雏形,探讨了旅游供应链管理中引入第三方作为旅游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虚拟社区的基础上从信息交换、资金结算、统筹规划等方面实现旅游供应链的管理。

目前对旅游供应链协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多数为笼统的阐述或而没有具体的协调机制进行细化,学者们仅依靠单一理论或者视角对供应链的管理和协调问题进行开展,缺乏全面化、多元化的机制研究,同时对于供应链中的旅游产品生产模式以及旅游供应链中的资金分配和收益机制的研究也较少涉及。

二、 旅游供应链多元化协调机制的构建

旅游供应链中的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是构成供应链的主要物质流,因此笔者从这四个层面进行相关的机制设计,结合旅游产品推拉模式、信息平台构建、旅游企业间的资金收益模型及知识分享等实现四大物质流在供应链企业间的顺畅流动,进而实现旅游供应链协调运行。

1. 基于产品流的旅游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由于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性、个性化要求较高,且旅游产品涉及到众多企业和行业,因此旅游产品的预测和生产应避免照搬传统的旅游产品推动模式(即从生产商角度出发,根据产品的生产和库存有计划地将产品推销给顾客)或者拉动模式(即完全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来定制化的准备和生产产品)。结合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对于产品流的协调应考虑进行“推—拉”型模式的协调手段(如图1所示)。

图中A-B段为预测阶段,产品的生产和设计是按照推动方式运行的,在产品出现差异化之后为反应阶段B-C,产品的组合设计和创新是按照旅游者的需求做出反应的,推动力和拉动力的转换点位于旅行社所在的推动-拉动界面。在旅游供应链的产品推拉模式中,旅行社作为整个推—拉分界线,位于产品的供给商和旅游者之间,作为产品流运行的枢纽,旅行社受到来自旅游产品供给商的生产以及来自旅游者需求的市场这两方面的压力,旅行社通过对产品需求的收集把握,对产品供给的预测分析,在推拉界面处进行旅游产品调整,协调供应链中产品需求和供给的一致性。旅游供应链中产品流的推拉模式,有助于稳定旅游供应链中产品流的运行,使产品一方面能够按照旅游供给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又可以按照旅游者的需求进行调整。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中,某些旅行社盲目推广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而导致市场反响较差的情况,产品推拉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作为核心企业的旅行社应重视产品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做好旅游产品和线路的调整和设计,尽可能将旅游者的需求更好的释放给其他旅游产品供给商,同时将旅游产品供给商的产品信息发放给目标市场旅游者,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避免旅游产品盲目投资和盲目开发的问题。

2. 基于信息流的旅游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旅游业的核心是信息,因此旅游信息的传播和流通成为沟通旅游者、旅游供给商和旅游代理商的重要方式。对于旅游供应链而言,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实现旅游供应链的协调运行,有助于减少旅游供应链之间的冲突,有助于降低旅游供应链运行的风险,同时有助于提高旅游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旅行社应以旅游者代理人的角度为旅游者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并做到对旅游者反映和意见的反馈收集。其应加强产品信息发布的实时性,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或电子邮件加强与顾客联络,增加旅游信息透明度,同时及时收集已进行产品体验的旅游者对各个旅游产品部分的评价、体验进行相关反馈。其次,旅行社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与旅游供应链其他节点企业有效的协调,基于旅游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模式,有效、及时实现信息传递和信息互动,帮助旅行社及时处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预订、退订和降低成本等业务关系,消除旅游企业间由于信息屏蔽而对旅游产品质量、价格、市场反映等不知情问题,帮助旅游企业在选择供应商及合作伙伴时有效避免“市场柠檬”,从而促进旅游供应链的优化协调。

时空视角下的温泉旅游研究 篇4

一、时代背景

(一) 时空观的演变对人生活节律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 任何事物都要以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存在, 是时间、空间的统一体。现代时空观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全球化和信息化, 由其所带来的时空变化正在多方面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给传统的生活习俗、节律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首先, 空间变小使人们交往的机会增多, 交往越来越超出民族或地域的狭小范围, 而趋向国际化。空间变小将使世界越来越拥挤和嘈杂, 为了摆脱由此而来的烦躁, 地球将面临更深度的空间开发, 既有空间内部的扩张甚至可以与航天探索比较意义。空间缩小导致与空间相关联的产品价格高昂, 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时间变慢昭示我们应百倍地珍爱生命, 充分地享受生活。时空适度问题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而迫切。

(二) 法定节假日制度的调整对旅游业的影响

随着法定节假日的调整, 传统节日成为新增法定假日, 旅游业的发展在时间、空间等方面将形成新格局。新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实施, 导致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空间的重新调整, 以往每到“黄金周”出现的“人满为患”的现象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代之而来的则是短线旅游进入“黄金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由冲动式的集中消费转变为理性的分散消费, 更加合理地安排假日。原有的非常突出的地理上集中性的特点将会逐渐弱化, 一些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压力减少, 有益于旅游资源保护, 同时也有助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

(三) 温泉旅游行业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温泉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温泉分布广泛, 古老中国对温泉的利用史可上溯到数千年前。中国温泉旅游真正得到发展的时间虽然还很短, 但是发展速度很快, 大量温泉地空间得到深度开发。这是由于温泉体验具有恍惚 (时空) 感所决定的, 其正好应对了空间变小、时间变慢所带来的人类心理问题。

二、温泉旅游的概念与现代特征

(一) 温泉旅游的概念

温泉旅游就是利用温泉资源开展的一项离开常驻地的余暇活动。狭义温泉旅游的核心是温泉体验, 它强调旅游者在异地实现通过温泉水而产生心情愉悦。温泉旅游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技术条件下的相对状态, 它的运作受一定的时空约束, 这种相对性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性。

(二) 温泉旅游的现代特征

1. 时空变化性

古时, 人们为了治疗恼人的疾病、为了再生而来到温泉地, 现在则经常是为了保养或彻底放松而洗浴温泉, 温泉所提供的氛围很容易让旅游者忘却生活世界, 让你的节奏慢下来, 这正是当今休闲社会的价值取向———乐活思 (LOHAS, life 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 意即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换言之, 温泉向旅游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居住地的时空感觉, 那种感觉是由温泉的温度、水压、蒸汽、矿物质以及后来作为附属设施而建设的灯光与设施所营造的, 也即旅游世界的建设最为容易在温泉地得到实现。

2. 娱乐性

现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享受和快乐的欲望大大增强, 以致温泉旅游项目逐渐发展成以温泉洗浴为核心, 并以其他旅游或休闲项目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城市型温泉设施是其代表。城市温泉的核心不在水质和社区聚落上, 而在人工设施上。这种人造吸引物兴起的同时, 自然吸引物开始相对衰落, 导致旅游目的地的“脱位” (deplacement) 、地方特征的丧失, 使旅游与休闲的边界不断消融。

3. 温泉地及其空间结构

温泉的社会空间载体是温泉地, 温泉是温泉地的核心, 温泉地相对于温泉来说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它包括温泉、聚落及更大范围的自然背景, 也就是说, 温泉地是有空间结构的。空间结构的核心是温泉;中间是温泉聚落, 这是当地居民生活及旅游者参与各种活动的核心区域;最外围是温泉地自然背景, 这是温泉地普遍忽略的部分, 也是温泉地发展空间最大的部分。

三、温泉旅游发展的时间维度———可持续发展

简单地说, 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温泉开发在资源和收益上做到可持续发展, 即温泉资源可持续利用, 对温泉地的开发要与环境相协调, 开发投入要保持连续, 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旅游者体验质量不断提高。

(一) 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探索

1. 温泉资源使用分析

由于温泉旅游中的洗浴过程主要是对温泉资源的消耗, 要实现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 必须首先对温泉资源可持续的利用。在温泉旅游建设中需要对地热资源进行硬性约束:

(1) 总量控制。根据地质专家的研究, 合理确定温泉地地热资源总量, 然后通过分担机制落实资源利用削减计划即总体使用量阈值限定。

(2) 单井采量控制。根据温泉地的不同区位确定不同的阈值, 靠近城市的温泉地限制范围小些, 远郊温泉地限定范围大一些, 具体限定范围要根据地质专家的意见, 同时范围的限定需要以行政条例的方式赋予权威。

(3) 井距控制。井距控制的目的是防止地下取水形成的漏斗相互叠加而造成水位迅速下降, 带来温泉水枯竭的隐患。中国温泉井大部分地处远郊农村, 井距可以考虑150米。

(4) 水位、水温监测。根据多年的监测经验和地质学方法, 对静态水位、动态水位、水温及其变化幅度做出及时反应。

(5) 保深采浅、轮值开采。控制地热井开采数量的基础上, 尽量开采浅井、修养深井;同时考虑季节更替控制, 夏天使用低温井、冬天使用高温井。

(6) 限制工农业生产使用高温原水。由于工农业对温泉水的水质、水温要求不高, 出于保护资源的考虑, 工农业不应使用高温原水。

(7) 温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由政府牵头, 与地热管理公司合资铺设温泉给水管道和回水收集系统, 将回收温泉水用于农业生产, 建设统一的以温泉循环水为热源的烘干库等。对于温泉游泳池和戏水项目等大型用水设施建设回水净化处理再使用系统。

(8) 标准房内取消温泉水供应, 旅游者洗浴可以到公共浴场, 以节省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9) 居民冬季取暖与取暖补贴。取暖只能限定为居民, 改变温泉水直接取暖的方式, 用循环水做背景式的低温取暖;或给予居民取暖补贴取消温泉水取暖, 改为其他节省资源的取暖方式。

(10) 高温温泉与天然水配比使用。采用这种方式应该向旅游者公示, 以保持温泉的真实性。对于高温水的处理, 可以采取储存冷却的方式, 同时需要在储存处安装热交换设备充分利用多余的热量。

资源使用硬性约束上可以考虑的方向是估算旅游者每日每人使用量, 进而控制旅游者数量, 防止地热资源的过度利用。

2. 非温泉资源的利用分析

在温泉旅游中可以降低对地热资源的过分依赖:

(1) 以诚信公示保持原汤真实性, 随着地热资源的稀缺性增强, 经营者千方百计地使用循环水或是少换水, 而成熟旅游者却要追逐原汤。所有设施都使用原汤对资源的压力太大, 提倡如实公示温泉水质。

(2) 精细使用资源, 对原汤性下降进行补偿。首先是背景补偿, 将温泉池放到优美的背景下, 可以补偿原汤性的下降, 森林、高山、高原、峡谷、冰川等, 都可以作背景补偿物。

其次是以柔性服务做补偿。温度、浮力、液体涌动感, 这些在服务中都可以找到替代物、甚至是升级产品。再次是文化补偿。积极诱导温泉旅游者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温泉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温泉故事就是温泉文化, 制造故事的途径一是挖掘既有的温泉历史文化;二是移植文化, 演化性引进文化;三是居民参与, 将居住文化带入旅游氛围中;四是多主体参与形成文化聚集效应。

(3) 温泉地全价值经营。温泉资源可以用来发电、供热、农田灌溉、养鱼、棉织、麻纺、治疗疾病等, 可以考虑把温泉资源的旅游功能与非旅游功能相结合, 增加旅游者学习性功能的建设, 培育减物质化旅游的形式。

3. 温泉旅游公益性分析

当地居民由于整体上永久生存于温泉地, 解决温泉地各种问题的根本对策应是:当地居民作为区域发展的决策群体, 在当地政府的管理及指导下, 旅游者、旅游业者、政府等方面相互监督, 达到满足旅游者需求、保证旅游业者利益及温泉地区域振兴的目的。另一方面, 当今旅游需求日益内化于国民需要系统, 政府应当保障全体国民的旅游权。在温泉旅游领域, 需要建设公益性旅游设施, 让低收入者也能泡温泉, 以此促进社会的公平。

四、温泉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三圈构造功能分区+点-轴-网布局

(一) 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区域旅游空间布局因地而异, 变化多样, 但综合起来主要有增长极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圈层布局模式和网络综合布局模式, 其他布局模式大多建立在这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或是其变形。

(二) 本文对温泉地空间布局的考虑

本文对单个温泉地的旅游空间布局采取三圈构造功能分区。核心的温泉资源区域包括直接利用温泉的各种活动及其设施, 中层温泉聚落为非直接利用温泉人文景观, 最外围温泉地自然环境为温泉地周边自然景观。

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篇5

【摘 要】地质遗迹及其所构成的地质环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用以追索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地质现象。地质公园是有效保护地质遗迹的方式之一。本文以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具体阐述了在地质遗迹保护视角下,合理、可持续的促进地质质遗迹资源概述,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互动关系和在保护地质遗迹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公园的旅游开发及发展。

【关键词】地质公园开发;地质遗迹保护;云南罗平生物群

地质遗迹是由于地球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质遗产[1]。地质遗迹为人类研究地球46亿年演化变化过程,以及追溯研究地球古环境,古生物,古地理,古气候等问题提供了客观坚实的地质证据和资料支撑。地质遗迹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建设和开发地质公园不仅能促进地质遗迹的合理利用,深入挖掘地质遗迹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还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地质遗迹的不可再生性和珍贵科研价值决定了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必须在地质遗迹保护的基础下进行。

1、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78.87平方千米,包括大洼子罗平生物群化石、金鸡峰丛两个景区及九龙瀑布、多依河等若干外围景区,以罗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和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色。公园地质景观资源丰富,类型丰富多样,典型卡斯特地貌发育,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如画,名族风情古朴浓郁诱人。

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以罗平古生物化石群地质遗迹为主体,辅以锥状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岩溶盆地,卡斯特峰丛,岩溶高原等,以及河流、瀑布等水体景观和布依族风情、鲁布革电站等人文景观组成。

2、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开发的关系

在对地质公园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积极探讨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开发的关系,更加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形成两者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地质遗迹的高效保护与利用和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双重目标[2]。

2.1 地质遗迹保护对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重要性

地质遗迹是地球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以及其构成的地质环境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用以追索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地质现象,具有高度地学科考察价值以及旅游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保护好地质遗迹,可以使人们进行对地球演化历史以及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和物理、化学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对旅游者更好的了解地球地质地貌演化和地球生物的发展进程。保护好地质遗迹对于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至关重要。

2.2 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对于地质遗迹保护的支撑作用

地质公园作为新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保护地质遗迹,发展属地经济和科普教育的功能,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和促进地球科学普及,以达到保护地质遗迹的核心目的。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保护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

地质公园的建立为保护地质遗迹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而且还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人力智力保证。地质公园保护了地质遗迹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护了地质遗迹的旅游观赏价值。

2.3 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相辅相成地质公园的旅游与开发建设可以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政策支持,政府支持,资金支持以及管理和智力支撑,可以促性对地质遗迹的科学保护[3]。与此同时,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质公园的主体景观,作为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地质遗迹的自然面貌,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满足科研、旅游多重需求,促进当地社会,旅游的健康发展。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在获得经济收益,要预留资金专门运用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中,实现“地质遗迹保护―保护性开发--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地质遗迹保护”的良性动态循环。

3、地质遗迹保护视角下的地质公园旅游开发

基于地质遗迹保护的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开发规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开发思路、形象宣传、公园管理、地质灾害防治、景区开发与原住民利益协调和公园信息系统建设六个方面进行讨论。

3.1 确立开发思路,整合地质遗迹资源

保护地质遗迹资源是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建设的重中之重。融合区域内自然、人文资源积极开展科普旅游,也是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地质公园的特性,罗平生物群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应该严格遵守 “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在保护好地质遗迹的前提下,发挥其旅游,科研等多种功能,突出喀斯特景观、河流湿地等自然景观和其他人文景观。

3.2 加强形象宣传,扩大景区影响力

由于地质公园具有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其旅游开发中的旅游形象宣传需要把握一个“度”:从地质遗迹保护和科普教育的角度考虑,需要适当宣传地质遗迹,引起人们对地质遗迹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人们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但为了迎合大众游客心理,不宜过分渲染专业性太强的地质科普知识,适当增加一些简明易记,爽朗上口的宣传口号引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3.3 防治地质灾害,营造安全的游览环境

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构成很大的威胁。地质灾害对地质公园的影响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滑坡、泥石流等对地质公园产生轻微影响的灾害;另一类是地震、火山等对地质公园产生的较为严重的危害。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地质灾害做了大量的研究。Malheiro 指出绘制地质灾害图,同时将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区域划分,并据其危险大小进行评估,重点监控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4 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罗平县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建设,制定公园的发展政策、行政法规、管理制度以及旅游市场的开发,负责指导和督促地质公园规划项目的实施。推行“多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方法,组织专门部门,如建立公园管理局进行统一领导,实施具体管理,以有效地推进地质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

3.5 协调景区开发与居民利益

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要统筹兼顾政府、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等相关者的利益。只有让当地居民获得切实的利益,才能调动当地居民主动参与地质遗迹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地质公园的良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6 建设地质遗迹保护信息系统

开展地质遗迹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更新[4]。建立罗平县地质遗迹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信息管理和维护更新平台。整合地质遗迹科普网站和地质遗迹资源数据库,构建罗平国家地质公园专业门户网站,提供地质遗迹科普、分析查询、动态更新以及行业办公管理功能。

总之,地质遗迹的开发和保护离不开地质公园的建设,地质公园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地质遗迹的保护,两者不可或缺,相互支撑和促进,必须坚持在地质遗迹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和资源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逊,赵汀.地质公园发展与管理[J].地球学报,2009,30(3):301-308.[2]方世明,李江风.地质遗产保护与开发[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3]彭永祥.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以陕西省为例[J].山地学报,2005.25(5):520-525.[4]许涛,田明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进展与趋势[J].旅游学刊,2012.25(11):84-92.3.1.2 企业内部提供资源

①专业型与综合型人才储备及培养模式:旅游地产涉及旅游、房地产、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不仅要掌握房地产运作及网络技术等相关知识,还需要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技能。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快速储备、培养专业新型人才,为项目开发提供动力。

②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互依赖、相得益彰。房地产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体现其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主要是品牌优势和附加值,因此优秀的地产品牌文化已成为房地产项目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房地产企业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通过企业文化塑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3.2 旅游地产开发核心能力确定 旅游地产的开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要获得成功,就要具备必要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需具备如表1所示核心能力。

对于旅游地产的开发,由于其特殊性,对房地产企业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具备一般企业所需的能力之上,还需匹配旅游地产开发的要素:定位、区位(交通区位、经济区位、人气的聚集度、环境、配套)、专业人才、设计理念、品质、物业管理等。因此,房地产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主要有战略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执行能力等。(表2)

3.3 旅游地产发展策略研究 不同规模的房地产企业在不同阶段进行旅游地产开发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因此根据房地产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结合旅游地产开发要素和房地产企业开发旅游地产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房地产企业旅游地产开发策略模式,见图2。

主要有以下四种发展策略模式:

①基于战略的竞争优势:卓越的战略管理决策能力。旅游房地产项目首先要确定主题定位和前期策划,需要做出预期的设计和规划,强调战略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进行,有效地控制各个环节,从而达到最终价值目标,这对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战略的成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也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②基于产品的竞争优势:行业领导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品牌是一个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关系整体实力的象征。旅游地产是一个新兴的分支,更重要的是项目建设后期的经营管理,这需要借助品牌的价值和影响,是一个长久地持续地过程。好的品牌带来的不仅是一种产品、服务,更是一种理念、思想、文化的传递。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企业形象与品牌创建上还不成熟,多数仅注重品牌建设,忽视品牌维护;重视品牌营销,忽视售货服务等。

③基于企业内部组织的竞争优势: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员工队伍。除了内外环境的影响之外,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是人力。好的项目是通过专业的人员运作的。好的企业需要有优秀的员工,强大的执行力是将战略与决策付诸现实的保证。同时公司还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背景为各项工作的执行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④基于服务的竞争优势:以物业为增值服务。旅游地产更注重后期的经营、管理,专业的物业服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创新型产品、配套服务方面要满足市场需求,将旅游项目、休闲度假项目、人居项目和配套项目等模式进行组合,尽量实现不同项目组合的最佳整体效益。

3.4 研究结果 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项目的竞争。战略、产品、组织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只是企业进行旅游地产开发竞争的决策方向,为实现项目和企业的整体最佳效益,房地产企业需要根据规模和发展阶段制定适合自身的竞争策略,如图3。

房地产企业处于发展阶段,且规模较小,其发展历史短,经验不足,因此项目的成败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战略的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企业受到各项资源的限制,特别是组织人员,还需要扩充;最后应关注的是项目层次上的品牌对产品的影响及推广及后续服务。

房地产企业处于发展阶段,规模有一定发展后,企业有充足的内外部资源及组织人员可进行创新,要想旅游地产项目可持续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在项目建设后期的经营管理上,借助品牌的价值和影响,扩大项目的影响。但技术上不成熟,还要把握整体发展战略方面及后期的效益。

房地产企业处于成熟阶段,经验丰富,但规模存在限制时,要进行旅游地产的开发,迫切需要优秀员工不断地学习、创新,将战略与决策付诸现实,为旅游地产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在重要战略决策上把握方向,才能将企业、项目品牌进一步推广。

房地产企业处于成熟阶段,企业规模较大,既有经验,又有充足人力资源时,战略决策、项目开发及组织已经不能成为竞争优势,旅游地产的开发应更注重后期的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专业的服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4、结论

旅游房地产是新兴的房地产形式,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应理性地看待其高利润,应明确企业的资源、竞争力和人员配置的优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确定适合企业的发展策略,避免盲目地、无节制地破坏自然资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国内旅游房地产发展欠缺的是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从外部资源、战略、组织、品牌、服务等方面制定具体的竞争策略,将成为房地产企业开发旅游地产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篇6

【摘要】近年来,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不断融合,并日益发展壮大。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能为区域特定行业的产业链培育提供重要支撑。本研究以福建省双坑油画产业发展为例,探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视角下的产业链培育。在相关概念阐述和产业链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双坑油画产业链结构的基本设想和产业链培育的战略措施。对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初见雏形的地区(特别是涉及农村发展的地区),如何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对相关要素进行指导规划和构建,对于地区未来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油画;产业链培育;双坑村

自上世纪90年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概念被提出以来,得到很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得到我国各界的重视。福建省以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异军突起。2011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02.32亿元,同比增长33.3%,占地区生产总值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文化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第二位[1]。跟传统产业发展相比,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产业基础、资源、成本的要求相对较小,从而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模式能够在产业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建立起来。双坑油画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西南部,处于福州、南平、宁德三市交界,闽江中游北岸,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古田籍油画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厦门、莆田等地以及古田县双坑村,共创办个体画廊和油画工作室40多个,油画作品销往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古田籍画师、画工不断回到双坑村创立油画工作室,开展油画加工、创作采风、组织培训、展示宣传等,双坑油画一条街已初显雏形。双坑油画产业链培育,强调以油画产业发展为契机,以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为目标,结合旅游、文化创意和新型农村等多种条件,打造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造更多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及其视角下的产业链

文化创意是指人类突破原有或传统的行为模式,以全新的姿态所展现出的新文化形态、创作现象或劳动过程。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将抽象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各种文化创意活动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并将经济属性融入文化当中,使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发挥出文化的产业功能[2]。同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也是在新技术与产业链分解、重组、融合、延伸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链与众多产业链的创意环节重构以后形成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3]。产业链( Industrial Chain) 的概念源于西方,其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产业链是一个处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经济体概念,针对一系列相关联的特定产品或服务,从资源采集到产品制造,从市场营销到最终消费,前后产业关联有序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具有环节的依存性、价值的整体性和经济的规模性[4]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视角下的产业链,则可以理解为: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生产上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文化旅游创意企业集聚在一起,将相关资源通过各种创意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在有合作和竞争相互作用下,形成具有特定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动态的链条式组织形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视角下的产业链形成主要受区位条件、产业技术、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和降低交易费用、风险规避、创造利用社会资本及关系网络等内部动力因素的共同影响。产业链培育则是实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产业链结构研究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视角下的产业链结构

文化旅游创意视角下的产业链结构,既有一般产业链的特征又有其独特性。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是:创意思想的参与、无形要素的供给、产品的虚拟化以及产业链的复杂化,主要问题在于:消费的不确定性、消费需求的多变性和投资的高风险性。产业链发展需要创意思想、创新能力、深厚的文化积淀等创意要素供给,与现代的或传统的实体资源要素相结合,融入技术、资本等基础要素,结合建筑业、服装业、制造业、服务业、传媒业等相关行业,创作设计出虚拟和实体的创意旅游产品,并最终通过流通、展示、传播、销售给终端企业。如旅游影视作品、旅游工艺品设计、旅游广告、主题公园设计开发等。目前国内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较为成功的案例有: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深圳欢乐谷华侨城、《非诚勿扰》系列电影等。产业链中的企业之间存在某种供求关系(即存在交易的可能),促使企业之间产生联系以及达成某种协议,继而进行产品所需要素流转。通过各级企业的生产转化,将原有产品要素的价值传递下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即价值增值,这种价值传递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增值的过程。这种价值传递和增值的过程反过来又影响着企业再生产过程,促其进行新一轮的投资生产。如图1所示:

(二)福建双坑油画产业链培育结构设想

1.核心产品纵向延伸。油画产业核心产品的纵向延伸,主要由油画原材料供应、生产创作、销售三个部分组成。油画产业链上游企业主要由油画供应商组成,例如画家创意、工具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等。油画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各类油画生产所需原材料,油画企业通过各种物质和智力投入,进行油画创作和生产。油画产品主要有两种市场需求:收藏需求,由原创油画满足;装饰需求,由临摹复制油画满足。油画企业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实现油画的销售。满足收藏需求的产业链延伸以油画的拍卖和展览为主;成批量的生产装饰油画,以满足酒店、商场、办公装饰等对油画的大批量需求;现代画廊集展示销售于一体,突破了传统形式。核心产品的纵向延伸是一个具有前后逻辑关系的产业链条延伸,前后连接关系较为密切,能够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规模经济效益,需借助产业链的横向延伸,提高产业集群这一组织系统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以及抗风险能力。

2.相关产品横向延伸。相关产品横向延伸,即利用其他资源,多样化开发核心产品,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油画产业链中相关产品延伸表现在两个方面:产业旅游化和业内合作化。产业旅游化:打造油画村、建设示范型老年公寓,供游客进村参观学习油画的制作,感受独特的油画氛围;利用水利和港口资源,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制作一批符合当地特色的水上木屋、游艇、画舫等,从而丰富旅游内容、增加旅程时间;其他旅游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如:闽江游览、滨湖度假小镇、网线养殖、马蹄笋,打造双坑旅游美食之旅和山间河谷乡村体验之旅。业内合作化:通过油画教学、教娱结合以及学术研讨等方式实现业内合作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如住宿餐饮业、乡村体验旅游、油画销售等等。例如:对专业画师的培养,对游客和学生的短期培训;建设双坑村油画培训基地,开展面向海内外的夏令营、冬令营等;建立写生基地、摄影基地、培训基地、进行研讨交流、开展学术会议等。乡村体验结合、文化结合、基地结合、营销结合、经营结合。

3.相关配套经济延伸。主要是指产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其他行业的支持。如发展与双坑文化旅游和油画产业必不可少的交通业、住宿业、物流业、中介机构(如旅行社)、其他相关的基础设施产业(供水、电力、通信等)。

三、双坑油画产业链培育的措施

(一)政府主导

产业链的培育需要政府主导和行业合作共同完成。政府主导主要依靠宏观调控和市场两种手段共同实现。在制度环境方面:打破政策性、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实现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共赢机制、污染共防机制、干部交流机制。在融资环境方面:政府应积极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水库移民的建设,优化资金去向和用途;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担保借贷等;积极引导可靠外界资本进入双坑村。在政策环境方面: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鼓励和引导适合油画产业发展的地区优先发展,将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信息环境方面:创造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如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完善基础设施

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和通信设备、配套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等。地方政府在产业链培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双坑村内外部的道路进行系统建设及美化,不断完善库区防护,保护生态环境和优化景观设计,完善轮渡码头建设。在配套生产生活设施方面,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排水排污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如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解说系统、基础服务设施等等。

(三)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离不开该地区发展规划,合理的发展规划可以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政府主导的发展规划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双坑油画产业的发展需要集中各项优势,利用现有的国家移民政策、旅游资源、农业资源、林业资源、水力资源,打造国家级水库移民示范村、文化产业农民油画村、乡村旅游体验村。整个园区《古田镇双坑村油画创意产业园》按照“一心一街三片区”进行规划设计。企业自身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机遇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规划。

(四)成立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在制定标准、统一价格、市场营销、拓宽市场、共同抵御风险、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已经成为产业自我组织协调的主导力量和政府行使职能的重要助力。虽然目前双坑油画产业发展只是出于初期阶段,但当地已经成立了油画行业协会,并且正在不断发挥作用。

(五)集中优势资源

近年来,深圳、厦门等大都市地区的油画产业受到产业集群发展中离散效应的影响,地价上涨、物价上涨、生产生活成本增加等,外出的油画从业者不断回乡。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回乡画师、画工的扶持和奖励政策,另外一方面利用国家教育基金和资源,加强各相关行业岗位的技能培训,为产业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各项资金优势,如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移民专项拨款、政府发展旅游项目、三农建设资金的投入等等,积极引进海内外企业投资,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集团投资。双坑村所在的宁德市海外华侨众多,吸引台商、侨商投资更具优势。

四、结束语

双坑油画村的产业发展固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发展障碍,但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我国较为典型的政治经济单元体,农村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本研究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视角进行产业链培育研究,探讨农村相关资源与油画资源、旅游发展相结合,以期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珂,福建文化产业异军突起[EB/OL]2012-05-07,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2-05/07/content_324328.htm .

[2]曹雪稚,王世亮.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途径探索——以山东省曲阜市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6):34-35.

[3]李平生.谈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及其产品认定[J].产业观察,2010,08:118-119.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篇7

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两方面,其中前者是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涉及到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产品类型、开发模式、对区域振兴的影响、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工业遗产公园游客受益和经历分析等[2]。我国工业旅游兴起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工厂旅游方面,包括工厂旅游的定义、特征、分类、开发条件、项目设计、开发模式和对策建议等[3]。纵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产业融合角度研究工业旅游的文献较少。工业旅游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只有深入研究工业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机理、过程和模式,才能把握工业旅游的本质,促进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旅游的内涵及产业融合特征

(一)工业旅游的内涵

目前,对工业旅游的内涵有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基于供给的角度,如戴道平认为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作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4];二是基于需求的角度,如阎友兵把工业旅游看成是“了解某些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5],张利华则从体验需求角度提出工业旅游“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让游客在时间的流逝中享受体验”,从而实现“工业旅游非凡的教育意义”[6];三是基于综合的角度,如王宝恒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7]。

比较而言,笔者更赞同王宝恒的定义,因为工业旅游源起于市场需求,是人们需求观的发展拓展了旅游资源的范畴,使工业资源成为了旅游资源,并通过二次开发转化为工业旅游产品,再与旅游市场实现对接。这种对接表面上是资源和市场的对接,但在深层次上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对接。这种定义凸显了工业旅游产业融合的属性。

(二)工业旅游的产业融合特征

工业旅游是产业融合的一种现象,体现出产业融合的自身特征:

首先,工业旅游是一种需求型融合。工业旅游与传统的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产业融合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以需求拉动为主动力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属于一种需求型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原来仅作为工业生产的工厂进入了旅游者的视野,他们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更是对里面的情况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这种求知、求新和求奇的心理需求推开了工业企业的大门,在利益的驱动下工业主动向旅游业“示爱”,两者的融合即在“两情相悦”的条件下产生。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它改变了工业企业单一的产品输出方式,提升了工业的综合价值,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提高和享受的需要。

其次,工业旅游是一种延伸型融合。厉无畏把产业融合分为三类: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8]。工业旅游属于其中的延伸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是指通过产业延伸赋予原有产业新的价值功能,使其竞争力更强,形成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在融合前,工业企业的职能仅限于生产工业产品,其价值链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售后服务等几个环节,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各个环节的增值。随着工业资源被纳入旅游业的范畴,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工业企业会对原有价值链进行解构以向旅游业延伸,工业旅游以一种新业态的方式成为了旅游业的一部分,工业企业有了新的利润来源,新的价值链体系得以重构。

再者,工业旅游是一种扩展型融合。按产业融合的结果,产业融合可划分为吸收型融合和扩展型融合。前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融合形成一个共同的产业,原有产业被吸收到共同的产业中。吸收型融合则相反,它是在产业的交叉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而原有产业仍独立存在。按照这种解释,工业旅游属于扩展型融合,因为工业旅游作为工业企业的一种附加功能,它不改变工业企业的产业隶属性质,工业和旅游业的边界仍然存在,旅游只是工业资源功能的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要处理好旅游开发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不能让一方影响了另一方的发展,两者应有机融合成为“化合物”,而不是简单叠加的“混合物”。

二、产业融合视角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工业旅游发展的内在基础

工业旅游的发展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把原本不相干的工业和旅游业联系在一起。但工业旅游的真正产生是内部因素在发生作用,即工业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具体说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工业旅游的效益必须大于其成本;二是在生产要素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在旅游上的效益必须大于投资在工业上的效益。值得说明的是,发展工业旅游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方面,间接效益如旅游的发展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带动工业产品的销售等。

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第二个方面。假设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工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时需要考虑这些既定的生产要素如何在旅游开发和工业生产之间进行有效分配,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只考虑资金要素,因为人才问题也可以通过资金要素来解决。假定某工业企业在生产上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为K,其中K1用于工业旅游开发,剩下的K-K1用于工业生产。工业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投资在旅游开发上的边际效益(MR1)等于投资在工业生产上的边际效益(MR2),即MR1=MR2。如果MR1>MR2,则可将原来投资于工业生产的一单位资金转移到旅游开发上来,从而增加总的收益和利润,因为这时工业生产边际收益的减少小于旅游开发边际收益的增加;相反,如果MR1<MR2,则可将原来投资于旅游开发的一定资金转移到工业生产,总收益将会变大。最后,由于资金在不同用途上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上述调整过程可以最终达到均衡状态,即MR1=MR2。

在现实中,部分工业企业在发展旅游时存在一些顾虑,开发动力不足,这可以用MR1<MR2成立的情况来解释。因为在一些工业企业看来,工业活动作为主业始终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旅游业作为副业,它的开发可能会影响主业的发展,甚至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同样作为产业融合的产物,农业旅游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农业旅游和传统农业相比可以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而工业旅游相对与工业活动来说其地位较低。但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有些工业企业在发展工业旅游时即便不能亏损,也把它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因为他们比较看重工业旅游的间接效益,即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对工业产品的广告宣传效应。

(二)工业旅游发展的外在动因

对于一般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木德夏总结为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两方面,前者包括技术创新、范围经济和观念创新等,后者有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和需求变化等[9]。对于工业旅游而言,因为它属于需求型融合,其发展动因有其自身的特性,如工业企业进入旅游行业的门槛不高、技术进步在其中起的作用相对较小等。

1.主动力: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由开始单纯的“养眼”转向了集“养身、养心、养智”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参与和体验逐渐成为了主导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拓展了旅游资源的范畴,工业旅游由“犹抱琵琶半遮面”走进了旅游这个炫丽的大舞台。它集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和体验性为一体的特性迎合了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成为备受青睐的产品类型,特别是在青少年科普教育市场大有作为。

2.源动力:

企业利益的驱使。外因要依托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企业这个微观主体。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发展工业旅游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也优化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这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更为重要的是,两个部分的融合尽管仍存在产业边界,但可以相互促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3.引导力:

政府政策的导向。在我国现阶段,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工业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的政策指引,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政府通过放松规制,创造制度环境,制定产业融合的政策,使得不同产业间的生产要素得以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工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同时,政府也可以整合相关资源,在工业旅游的规划开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和合作发展等方面营造一个良好平台。

4.支持力:

文化技术的创新。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是工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创意是产品的生命。工业旅游应打破“展厅———生产线———购物点”的常规模式,走主题化发展道路,并通过文化创意元素的植入为游客营造一个难忘的体验空间。现代科学技术增添了工业旅游的魅力,衍生出科技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业态,满足了人们求知、求新和求奇的心理。另外,科学技术的创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促进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三、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分析

一般而言,产业融合要经过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然后到市场融合等几个阶段。工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也大致遵循这个规律,但也有其特殊性,这个过程可描述为:资源———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业务重组———企业群体———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与旅游业最初是两个不相干的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了旅游资源观的变化,工业资源打破边界被纳入旅游资源范畴,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由此进入第一层面。在这个层面,工业企业没有对工业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以符合旅游市场要求,也不接待一般的游客,只是接待与企业有特殊关系的人群到企业参观学习,工业旅游发展处于资源利用的初级阶段。当市场规模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个别敏感度较强的工业企业认识到发展工业旅游有利可图,于是依托各类工业资源(建筑环境、设施设备、生产流程和企业文化等)营造主题空间、设计游览线路和提供食住服务,两大产业的相关要素在这里融合共生,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形式———工业旅游。在产品融合出现以后,工业企业需要调整内部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指定或设置相关部门对旅游业务实施经营管理,并通过价值链整合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生产经营体系的耦合。产品和业务融合先是在个别企业出现,当更多的企业跟进从事工业旅游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时,新的产业和市场就形成了。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旅游的诞生起源于市场需求,在经历了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业务融合等几个阶段后再回到市场融合(见图1)。

分析工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进程,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融合的主推力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市场需求带来的旅游资源观的改变和新领域的拓展,科学技术在这里仅作为旅游资源要素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二是融合的结果是业务和价值链的延伸,这种延伸不会产生旧业态的退化、萎缩乃至消失的现象,各自产业仍独立存在,融合只是部分融合。三是两者的融合凸显了一个“新”字,是在工业企业内增加了一个新板块,在这新板块中实现了两个系统的要素融合,而这个新板块对旅游业来说也是新的。所以,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在“增加”基础上的融合。四是两者的融合从资源融合开始,以市场融合为终点,是一个动态的由点及面的过程,其中有些环节的融合可以同时进行,如第二层面的产品融合和第三层面的业务融合往往不能截然分开。

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工业旅游的发展不能就工业旅游谈工业旅游,要充分利用工业旅游的产业融合属性,从自身资源条件为出发,延伸产业链,开发多类型、多层次的产品形式,使静态的资源要素真正“动”起来和“活”起来。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精彩表象为游客提供感官享受;二是通过深厚内涵为游客提供心灵体验。精彩表象可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来体现,以形成对游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多重刺激;深厚内涵可从企业文化与科学文化两方面入手,使工业旅游更深入人心。多重的感官刺激和深厚的内涵营造相辅相成,一表一里,最终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生理和心理的享受。以上这种既层层深入、又层层统一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像一棵橄榄树,在这里总结为“橄榄式”模型,具体见图2。

(一)里层设计———深厚内涵

里层的设计要把握工业资源的内在属性,触及人的内心世界,彰显工业旅游的核心价值,给游客带来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结合工业旅游的发展实践,里层设计可以从两方面来挖掘:一是企业文化。每个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它是工业旅游的精神食粮,是构筑旅游产品体验价值的重要要素。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有强大作用,同时也能对外产生正能量。这种以工业旅游为载体,对企业发展历程的展示和企业精神的传播,可以使游客得到高层次的心灵享受,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比如,海尔把“卓越运营”的企业理念渗透到工业旅游中,开发样品室、生产线和科技馆等旅游项目,开展“赴海尔观摩学习,悟企业发展之道”的主题活动,以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展示海尔的最新产品和“创新”这一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提升了工业旅游的内涵。青岛啤酒则围绕“情醉百年”的服务品牌,宣扬“激情成就梦想”的品牌主张,让游客陶醉于青啤的百年历史,感受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二是科学文化。与普通观光旅游不同,工业旅游集科普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是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和塑造创新环境的生动课堂,是科技旅游的重要载体。因此,工业旅游的发展,要通过有形的物质载体植入无形的科学文化,并以现代的、有趣的和交互的方式展示出来,达到提升游客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如北京率先提出了发展“科技旅游”的构想,形成了以中关村为中心,囊括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观光景点的发展格局;武汉则以“中国的光谷”为依托,开发了集激光、通信、光纤光缆、电脑软件、生物技术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为一体的“光谷科普游”,使科技旅游成为武汉市旅游的新“亮点”;在被誉为“科学电子城”和“西部硅谷”的四川绵阳,长虹电子集团依托我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自1999年推出了工业科技旅游线路以来,亦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二)表层设计———精彩表象

表层设计指通过旅游产业链的延伸,营造丰富多彩的表象来刺激人的各种感官,以形成立体化的旅游体验。精彩表象虽是初级设计,但它容易吸引游客、夺人眼球,并且表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厚的内涵。人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个方面,传统的工业旅游比较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忽视其它方面,因为这两方面承担了大部分信息的传播。然而,其它感官刺激的设计有助于游客获得更为真实和丰满的体验。比如酒类、餐饮类工业企业可充分利用人的味觉、嗅觉来设计工业旅游项目,使游客在“沁人心肺”的体验中咀嚼工业旅游的魅力。

表层设计要打破工业企业原有生产空间的限制,以里层中的文化内涵为线索,向旅游业的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渗透,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使工业和旅游业全面融合在一起,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张裕葡萄酒公司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它成立于1892年,其前身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荣获了四枚金质奖章。百年的积淀成就了张裕今日的辉煌。为了提升品牌价值,张裕集团依托酒文化博物馆和卡斯特酒庄,以企业文化为主线,辅以葡萄酒文化的魅力,以百年传承的酿酒工艺和清新质朴的葡萄园风情为特色,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实现了旅游业与工业的有机融合。未来,张裕集团计划在进一步丰富里层设计的同时,大力拓展旅游产业链,以精彩的表层设计铸就“国际葡萄酒城”的梦想。这个葡萄酒城包括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葡萄酒生产中心、葡萄酒酒庄、可雅白兰地酒庄、葡萄种植示范园、葡萄酒交易中心、海纳葡萄酒小镇等七大功能区。在海纳葡萄酒小镇,不仅将建有葡萄酒主题商业街、五星级主题酒店、美酒美食一条街、4D影院和演出剧场、酒吧、葡萄酒SPA等设施,还有健身中心、婚礼堂、手工酿酒坊、美术馆和儿童游乐场等多个葡萄酒主题配套项目[10]。

五、对工业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工业旅游是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它属于一种局部的延伸性融合,其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政府的引导与规划。政府要整体规划,把工业旅游纳入区域旅游的大盘中,同时帮助工业企业转变其保守的思想观点,提升他们对发展工业旅游的信心。第二,注意里层设计和表层设计的协调统一。表层设计要紧紧围绕里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沿旅游产业链完善各种消费业态,使两者在和谐统一中丰富游客体验。第三,建设发展工业旅游的组织机构。工业企业应根据工业旅游的开发程度和实际情况,调整组织结构,设置合适的旅游业务部门,以保障工业旅游的正常运营。第四,培养既懂工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工业旅游发展的关键。要加强对出身工业这部分人的旅游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引进专门的旅游人才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J].旅游学刊,2011(4):6-7.

[2]李同升,张洁.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6(2):80-85.

[3]张睿,董少华.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10(2):36-38.

[4]戴道平.工业旅游: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种有益尝试[J].改革与战略,2002(10):26-28.

[5]阎友兵,裴泽生.工业旅游开发漫议[J].社会科学家,1997(5):78-80.

[6]张利华.体验经济时代工业旅游开发探讨[J].商业时代,2011(14):126-127.

[7]王宝恒.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08-114.

[8]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4-6.

[9]木德夏.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22):146-147.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影响研究述评 篇8

各种正面与负面的旅游影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Christine,2010),已成为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游客在为旅游地带来经济利益,促进就业,推动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带到旅游目的地,给旅游地带来了很多相关负面影响,因此游客视角下的旅游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益主体的感知评价好坏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标准之一,旅游地主客双方是旅游业最重要的两大群体(Kathleen,2009;Erick,et al.,2009)。“客人”———游客对旅游地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旅游地的态度与行为。任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政策、措施、管理都将落实到人(Logar,2010)。近年来,旅游感知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马耀峰,2006),目前居民感知研究数量较多、渐渐成熟,而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虽有增长,但成果仍然较少,研究不足将制约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二、相关概念分析

1. 旅游影响

旅游影响具有综合性,表现形态错综复杂。最初的旅游影响多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研究,力求阐明旅游活动对国民收入、国民经济的增长及物价的影响。Brian(1985)提出旅游业的影响分析传统上是用来衡量经济量的收入,公共部门的收入(税收)和度假区在旅游消费产生的进口外汇收入,并计算来自各种来源的访问者的不同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价值观念的改变,现代旅游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活动的外部效应。吴必虎指出旅游影响是指由于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而对自身和其他事物造成的一系列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既包括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造成的直接影响,也包括旅游企业为满足人们活动需求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政府、个人或组织进行相关活动造成的间接影响,影响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等诸多领域。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旅游影响”(Tourism Impact)是指旅游对旅游地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等所产生的影响。

2. 旅游者感知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游客的旅游影响感知”是游客感应到旅游影响的刺激的一种社会知觉,它包括对经济的感知、对社会文化的感知、对环境的感知以及对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感知和判断等。

三、文献检索工具

1. 国外文献检索

结合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运用文献检索工具Science Direct与EBSCO的Academic Source Premier数据库进行文献检查及基础分析。在Science Direct,检索时间段为197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关键词是“tourist”and“impact”,对学术期刊论文进行搜索,共查到论文15篇;再使用关键词“visitor”and“impact”进行相同搜索,共搜索到13篇论文;剔除不符合本研究限定条件的文献及重复文献10篇,共18篇相关文献。其中两大权威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文献10篇。在EBSCO的Academic Source Premier数据库中,以相同条件检索共查到12篇期刊文献。

2. 国内文献检索

通过CNKI中国知网对中文核心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关键词设为“旅游者+影响+感知”或者“旅游者+影响+态度”,时间设置在198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篇。剔除与研究主旨不符的2篇文章,实际从旅游者感知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只有11篇。

四、文献综合分析

1. 研究历程

(1)历时分析。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统计结果显示国外游客感知的旅游影响研究文献始于20世纪80年代,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相关文献3篇,作者分别是居住在美国的澳籍Timothy(1982)以及英国的Bruce(1983)和Brian(1985);20世纪90年代进入探索与进步阶段,相关文献8篇;21世纪进入发展阶段,文献数目几乎是前面20年文献总和的2倍之多。

国内从游客感知角度探讨旅游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始有端倪。2003年,郭英之对国外旅游地形象感知及国内形象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2004年至2008年,5年研究基本属于空白;2009年之后,旅游者影响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所增加。

(2)刊源分布。国外研究成果刊载的期刊集中度较高。按照成果篇数排名前4的期刊分别为《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总数17篇,占总文献数目的56.67%。其中国际旅游权威期刊《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发表的论文达10篇,占总数33.34%。

国内文献统计结果则呈现零散态势,但多分布在地理研究类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旅游权威期刊《旅游学刊》也仅有1篇论文涉及这一研究方向,说明国内对旅游影响的研究从游客角度切入的极少,高质量论文不多见。

2. 研究内容剖析

(1)研究对象分析。(1)外文文献主要从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进行研究,共30篇。其中感知环境影响的研究13篇,所占比例最大43.34%(Bruce,1983;John,1994;Myron,et al.,1997;Baker,Genty,1998;Bettina,1996;Cole,et al.,1998;Wiebke,et al.,2004;Lawrence,et al.,2004;Tom,et al.,2005;Colin,Monaghan,2005;Catherine,et al.,2009;Noel,John,2009;Rachel,et al.,2010);感知经济影响研究10篇,占33.33%(Brian,1985;Gyan,et al.,2006;Trevor,1998;Jo,et al.,2007;Paris,1992;Melville,Andrea,2006;Julian,Angela,2006;Robert,et al.,2005;Bradley,Brain,1992);感知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数量较少,仅4篇(Timothy,1982;Mona,et al.,2012;Bob,2008;Pascal,et al.,2011);其余3篇通过游客感知影响测算并证实了新型研究方法(Arne,et al.,2003;Isabelle,et al.,2012;Won Sop,2003)。

第一,感知环境:此类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Bruce;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环境日益下降,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Tom,et al.,2005;Baker,et al.,1998;Bettina,1996;Cole,et al.,1998;John,1994),侧重旅游单体资源的保护。例如Wiebke、Colin、Bettina以及Baker对游客感知的鲸、海鸟、黑猩猩以及欧洲洞穴等单体环境物种的保护进行了研究。随着新世纪到来,旅游业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暴露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一个沉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之相关的环境影响感知研究由单体环境提升到整体宏观环境的保护、并采取了提高游客环保意识等措施。如Rachel(2010)探讨了游客在岛屿目的地的动机、个人档案,以及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保护自然资源的强度,担任管理角色和执行环保任务(包括支付环保)的意愿的感知情况。Tom(2004)研究了旅游者感知如何影响游客在沿阿帕拉契小径大烟山国家公园段的旅游行为。总之,其重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倡导绿色环保,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减少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二,感知经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之前侧重经济影响研究。Brian(1985)、Gyan(2006)、Trevor(1998)等主要研究游客感知旅游花费、市场营销、游客数量等对当地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的影响;Paris(1992)通过对希腊两个临近岛屿的考察,指出旅游业发展对这些岛屿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的影响。总而言之,涉及游客感知的经济影响研究较少,研究涉及面窄,较片面化,问题说明不够充分。

第三,感知社会文化:外文游客感知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始于21世纪,旅游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认识到社会文化对旅游活动的重要性。在追寻经济最大化(Brian,1985)、环境保护(Catherine,et al.,2009)、文化遗产保护(Clifton,Benson,2006)等基础上,开始出现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研究。研究起步晚,成果较少,研究不足将阻碍今后旅游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国内游客感知的旅游影响研究总体可以分为三大块。

第一,感知形象:成果相对较多,数量6篇,占54.55%(郭英之,2003;程金龙,王发曾,2009;粟路军,黄福才,2010;张宏梅,陆林,2010;朱竑,韩亚林,2010;姚治国,赵黎明,2011);郭英之、陆林、朱泓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感知。郭英之通过对国外旅游感知形象影响因素、感知形象类型、行为模式、市场营销管理等方向,以及国内感知形象及策划方向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研究内容及方法上做了总结;张宏梅、陆林等以阳朔国内旅游者为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讨主客交往偏好对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朱泓以西藏歌曲为例,从听觉角度分析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

第二,感知环境:4篇,比例36.36%。刘力、唐文跃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并描述了游客对旅游地环境(资源、景观、客体)影响的感知(刘力等,2010;唐文跃,2011);陆林,刘莹莹(2011)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信任度和忠诚度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模型拟合度及各变量对旅游者忠诚度的影响。

第三,感知敏感度计算方法研究:仅1篇。李仁杰、路紫(2011)等将景观感知倾向性、景观美学与质量评价等研究成果和游客感知评价结合,通过定量描述可以感知的生态景观,反向描述游客的景观感知程度,提出景观感知敏感度概念,建立观光线路景观感知敏感度模型和基于栅格数据的景观感知敏感度计算方法。

总体而言,国内游客感知旅游影响思维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献中对旅游地形象研究较多,对环境影响的感知研究有少量,而对经济、社会等影响的感知研究几乎属于空白。

(2)研究区域分析。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最初的旅游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部分地区。外文文献在案例地选取上与国际旅游市场方向紧紧相扣。早期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地域分布不太明显,对太平洋旅游区、欧洲马尔他岛、南非毛里求斯案例地进行了初步研究,比例相当;90年代,旅游主要案例地有欧洲、美洲、非洲、澳洲。欧洲和美洲等发达国家研究较多,比例达75%;21世纪的到来,特别是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旅游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随着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市场转移速度的加快,欧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份额不断缩小,旅游研究成果由90年代的37.5%降到35.29%,亚太地区成为了国际旅游的热点区域,由无增长到29.41%。

国内文献数量仅有11篇,其中7篇有个案作为依托,主要选择知名旅游地(广西阳朔、西藏、四川、黔县)及风景名胜区(黄山、九寨沟、武安国家地质公园等)。陆林选择安徽黄山(陆林,刘莹莹,2011)、广西阳朔的游客进行研究(张宏梅,陆林,2010);黄玉理(2009)选择灾后四川为研究区域;刘力、吴慧(2010)选取韩国仁川机场针对国内外游客的购物环境感知做了问卷调查。总体而言国内研究案例地的选取相对狭窄,与居民感知研究相比种类与数量较少,还有待学者作更广泛的研究。

(3)研究方法分析。旅游方法主要分定性为主、定量为主两种。国内外在研究方法上大体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本研究所分析文献主要按照“定性—定量—定性”的顺序为基本研究程序,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巧妙结合。其中,以定性为主的研究分为较低层次的描述性分析和较高层次的概念性分析两个层次;以定量研究为主的研究分为简单统计分析(百分比统计、均数、频数、相关分析、统计检验等)和复杂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信度分析、结构方程等)两个层次,并且辅以科学研究软件。下面就文献的数据获取、统计软件、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四方面进行梳理分析。

(1)数据获取。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是社会调查引用的一种数据收集手段,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最基本的数据获取方法,分为问卷式和访谈式,访谈式又分为电话访谈、面对面访谈、半结构式访谈。外文文献中数据获取方式(见表1),共11种,使用32次,其中问卷调查占43.75%(Brian,1985;Timonthy,1982;Bruce,1983;Baker,etal.,1998;Paul,1999)。Jo Guiver(2007)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使用人们更易接受的电话访谈法,降低了调查难度;此外,Mona(2012)等使用了在线观察与测量法收集补充信息;Conlin(2005)和Catherine(2009)等采用拍照、录像等摄影技术。相比较而言,国内文献数据获取比较单一,57.1%采用问卷调查,仅粟路军(2010)、朱竑(2010)等少量学者采用了抽样法。

(3)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亦称“非数量分析法”,是依靠研究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因此又称为“判断分析法”和“集合意见法”。模型、框架的建立是游客感知旅游影响研究定性分析的一大突破:Robert(2005)建立了度假周期模型;Bob(2008)构建了质化研究框架来进行分析;Arne(2003)的公共利用模式。Gyan(2006)使用了扎根理论分析法。与外文相比较而言,国内研究定性分析模型建立比较落后,诸如现象学、民族志、扎根理论、常人方法论等种类繁多的质性(定性)研究方法在游客感知影响研究中难寻其踪影。

(4)定量分析。20世纪外文文献以简单统计分析

(2)统计软件。国内外在统计软件应用上均以SPSS为主要的分析工具。国外统计软件的应用种类较多,共9种,使用13次,其中SPSS使用5次,占38.38%。其余8种频率相当。分别为:Arne(2003)采用GIS地理资讯系统、Arc View3.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Isabelle(2012),Won Sop(2003)等使用GPS追踪器及PRIMER v6分析软件;Conlin(2005)等使用S-Plus进行数据矩阵分析,另外还有automatic electronic counter、translators、statistical analysis统计工具。

国内统计软件使用种类较少,比较单一,共4种,使用14次,其中SPSS软件使用8次,占57.14%。粟路军、张红梅、刘力在使用SPSS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和各概念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的同时,使用AMOS7.0对各量表的综合信度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陆林(2011)、唐文跃(2011)等在SPSS软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RELIS LISREL8.7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李仁杰(2011)根据观光线路景观感知敏感度计算流程,运用Arc GIS9.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国内统计软件与国外相比种类较少,有待加强与更新。

居多,21世纪以来以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为代表的复杂统计分析在研究中成为新的趋势(见表2)。Melville(2006)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法和乘数分析法进行研究。Won Sop等(2003)指出“O-I”技术对游客感知的旅游地影响分析的应用。Rachel等(2010)使用了主成分分析、频数分析、交叉表-纵横列表以及曲线回归函数等新型分析法。Julian等(2006)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分析游客感知的印度尼西亚旅游经济影响。国外数据分析方法使用技术更新换代较快,量化分析准确度及研究可信度高。

国内文献采用以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EM)为代表的均值分析法、验证性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极大似貌法等复杂统计分析较多,并出现了视域分析法、正交旋转法、数字高程模型等新型技术与模型。(见图1)。刘力、陆林、唐文跃、粟路军、张红梅等使用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最大似貌估计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等方法。总体而言,国内在数据分析统计上有较大进步。

五、述评与展望

1.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影响时空动态研究与多维度综合分析亟待加强

国内外文献就游客感知视角下对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综合研究关注不够;现有文献问题说明不够充分,缺乏共时与历时分析;对旅游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有效调控与引导。国内外游客感知旅游影响从环境、经济或社会文化等的单方面研究较多,其中仅Paris等少数学者以希腊两个临近岛屿为例,阐述了游客感知的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双重影响研究。

因此,未来研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游客是旅游影响的直接产生者,对旅游综合影响的调控离不开对他们感知、态度与行为的时空动态研究。因此,时空动态分析是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数学模型构建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次,应当多维度综合研究考察旅游地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变化规律,并加以有效调控与引导。

2. 构建综合“主客”双方的旅游影响的感知评价体系,加强质性分析法的运用。

国外研究文献中,注重深入访谈,使用模糊数学、SEM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讨感知、态度与行为关系已经成为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国内该领域在居民感知研究方法上已逐

渐与国际接轨,成果较多,而旅游者感知以及综合分析“主客”对旅游影响感知的成果较少。相对而言,我国相关研究使用数理方法、数学建模进行分析仍待加强。第一,国内在数学建模方面对“结构方程模型”俯首称臣,SEM模型在时间维度的历时性分析上有欠缺;第二,旅游影响感知评价体系的权重确定方法中,“主客”感知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仍多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无论是方法学本身还是评价功能均存在不足之处;第三,旅游影响的感知评价体系在指标与可持续性的关系、指标权重的确定与量化、指标阈值的确定等方面尚存在不同的局限性。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评价往往过于强调共性,忽略区域特征,时间维以及空间维。旅游者的旅游影响感知评价尚没统一模式。同时,严肃定性方法的运用性较差。

“周围世界的复杂性要求我们使用多种技术以及一些知识更成熟、方法更系统的理论,而不是对某一种研究方式‘霸权’俯首称臣”(Whyte,et al.,1989)。同时,旅游影响本身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不能永远使用同一评价标准或模型(Alfonso,et al.,2011),所以应当构建适合“主客”双方的旅游影响感知评价体系,探讨更适宜的定量模型分析“主客”旅游影响感知、态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与驱动机理,并进行时空维的多层次、多目标综合评价。此外,严肃定性方法的运用有待加强,既要加强定性研究的方法论依托,也要加强定性研究的具体技术运用,特别是诸如现象学、民族志、扎根理论、常人方法论、参与观察等种类繁多的质性(定性)数据分析技术方法的运用。

3. 加强个案研究的典型性与成果推广的普适性

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篇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旅游日趋商业化, 景区日益现代化, 旅游开发越来越重视游客物质需求的满足, 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旅游需求已经得不到满足, 人们对原生态的旅游需求愈发强烈, 越来越青睐于亲近自然的旅游产品。在生态旅游日益得到关注的今天, 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国家级黑颈鹤保护区, 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问题, 怎样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增添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成了目前大山包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从“负责任旅游”视角下, 思考大山包旅游开发问题, 以期对开发工作有所帮助。

2 负责任旅游

旅游业因其“朝阳产业”、“无烟产业”的美誉迅速风靡全球, 成为全球性的产业, 旅游主要以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为特征的“大众旅游”为主。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给游客带来享受、给目的地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 也引发了不少环境和社会文化问题。随着人们对“大众旅游”给旅游目的地造成负面影响认识的逐渐深入, “负责任旅游”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课题之一。“负责任旅游”是约斯特·克里彭多夫意识到瑞士旅游业对阿尔卑斯山区环境和社区造成破坏性影响后, 极力推行的一种通盘考虑的旅游方式。负责任旅游意味着旅游业的所有参与者, 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以及旅游业本身, 在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的同时要把对环境和社会的破坏降到最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考虑自身的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要努力采取使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旅游行为方式, 而旅游业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要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负面影响, 并且要使当地居民和环境获得最大的受益而努力。负责任旅游是一种创造更好的生活之地和更好的旅游之地的旅游方式, 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

3 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

3.1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1月, 1994年3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5年1月国际湿地公约局秘书处批准,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成为目前全国36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2009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云南十大国家公园进行旅游开发建设, 国家公园规划区涉及昭阳区大山包、大寨、炎山乡, 鲁甸县的新街、梭山乡等乡镇, 规划面积292km2。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以越冬黑颈鹤为代表的珍稀鸟类和亚高山沼泽化草甸为代表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乡, 距昭阳区79km, 是极为少见的集观光、摄影、科考、探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保护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高原气候, 造就了大山包拥有一年四季皆可游的旅游资源:翩翩起舞的高原精灵黑颈鹤、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大峡谷、美丽青翠的仙人田草场、古朴的民俗民居, 还有清香可口的燕麦炒面、荞面, 是旅游度假、科考研究、风光摄影的理想之地。

3.2 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

大山包保护区以体态优雅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雄奇险峻自然景观、原始古朴特色民居等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被列为昭通市六个重点建设的旅游“精品”点之一。目前, 大山包的景区开发建设工作, 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初见成效, 昭大公路顺利竣工, 大山包旅游小集镇改造和集镇街道建设相继完工, 并投入使用。鸡公山一期游道建成并投入使用。已规划建设或正在进行建设的项目有:大山包旅游开发景前区建设、景区旅游亚区巡护道路面维修改造工程、跳墩湖高原湖泊观景平台、服务点、游览车换乘中心、厕所以及垃圾收集系统等项目。随着退耕还林和旅游小集镇建设等工作的开展, 一定程度促进了大山包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总体水平的改善。

现在, 大山包景区的游路、栈道、鸡公山观景台以及黑颈鹤观景点等都已建好, 游客可以在不惊扰黑颈鹤的前提下, 就近观察到黑颈鹤, 拍摄到很多精美的黑颈鹤照片。经过初步的开发, 每年就有6万人到大山包旅游, 主营企业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3.3 大山包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3.1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受历史因素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山包经济状况较为落后, 这使得当地原有的基础设施较为缺乏, 对景区的建设工程带来巨大压力。到目前为止, 昭通市区至大山包保护区的柏油路将建成, 外部交通条件已成熟, 通往大山包景区的干道只有昭通市区到大山包景区一条, 对于从昭通北部地区前来大山包旅游的游客而言相当不便, 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游客来大山包游玩的积极性, 抑制了游客数量的增长。同时, 大山包景区内部景点与景点之间多以土路泥路为主, 行走难度大, 往返时间长, 这使游客在景区内的出行变得相当不便, 景区内的交通通达性差。另外, 景区内的标示系统、公共厕所、垃圾箱的设立也严重缺乏。

3.3.2 旅游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 同时也是旅游服务的体系。在大山包景区旅游旺季, “吃饭难”、“住宿难”成为困扰旅游者的主要问题。受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 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意识不足, 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的供给跟不上, 且服务态度较差,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山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虽然政府正在投资建造一个三星级酒店和一个五星级酒店, 将增强大山包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 缓解旅游高峰期住宿难的压力, 但是随着大山包景区知名度的提升, 游客数量的增加, 大山包景区内的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仍难以满足需求。

3.3.3 旅游产品形式、结构单一

大山包旅游产品主要以体验自然风光为主, 还有少量的跑马、农家乐服务, 还处于旅游产品开发的初级阶段, 仅以观光为主, 是原生态在吸引游客, 这使得大山包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目前, 大山包的投资开发仅限于观光道及接待设施的建设,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大山包的旅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很难二次吸引旅游者, 无法满足旅游者猎奇的需要。

3.3.4 缺乏特色旅游产品

大山包聚集了上千亩的高原湖泊、上万亩高海拔湿地, 10余万亩高山草牧场, 海拔落差达2000m的高原大峡谷, 是世界最大的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这里民风淳朴, 汉、彝、苗三种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和服饰本土特色浓郁, 民居古朴典雅, 有着优质的旅游资源, 但缺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大山包的土特产主要是荞麦、土豆, 由于生产方式以自给自足为主, 缺乏商品的交换能力, 造成了产品加工能力较弱, 缺乏特色旅游商品。

3.3.5 旅游管理水平滞后、服务意识差

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运输公司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大山包旅游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这三个行业的上层决策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服务人员的团队还没有建立完备。团队的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旅游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还直接影响着广大中外旅游者对景区的印象。当今大山包旅游景区的服务人员多数是临时聘用的本地居民, 他们民风淳朴, 有着热情的服务态度, 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 其知识水平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多数人普通话不够标准, 缺乏服务意识, 总体的素质较低。

4“负责任旅游”视角下大山包旅游开发的思考

随着大山包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到访数量呈增长趋势, 这对大山包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威胁。一旦大山包的旅游开发到达一定的水平, 大山包原始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俗民风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1 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的改善

景区内外交通的通达性是制约大山包旅游发展的瓶颈, 改善景区内外交通状况对于加快推进大山包旅游开发的进程和促进大山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出资增设通往景区的主要干道同时保证拓宽道路宽度, 保证道路的安全性。旅游者到达旅游景区后, 应减少进入景区的机动车, 为了减少对风景区的尾气、噪声、空气污染, 更好地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可以考虑在景区换乘中心建立以“牛马车为主, 环保车为辅”的代步工具网络, 密切结合大山包景区原生态的特色, 一方面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回归纯真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达到了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提高目的地居民经济收入的效果。

另外, 政府还应加快连接各景点的道路、沿途公共厕所、垃圾箱、旅游标识系统的建设。为了保护大山包景区相对脆弱的生态系统, 可以借鉴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公路的样式, 就地取材, 以2~3cm小石子和泥土为主材料, 铺平景点间的道路。在不破坏、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建设生态环保的公共厕所、垃圾箱以及标示系统。

4.2 特色农家乐

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 大山包农作物只有土豆、荞子、燕麦、兰花籽等, 广种薄收, 村民的经济来源只能依靠畜牧业。单一的经济来源使当地的贫困面大,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加之自然灾害频繁, 粮食生产极不稳定, 在当地有“十年九灾, 无灾不成年”之说。大山包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应该考虑“旅游惠农”, 让居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受益, 以积极的态度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的收入, 改善当地经济落后的面貌。因此, 政府可以从政策上引导并扶持居民开展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农家乐, 农户自愿加入, 政府统一管理, 颁发合法牌照, 建立集散区域。这样做一方面可缓解大山包旅游景区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的尴尬, 解决吃饭和住宿的问题, 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 发展旅游经济, 实现旅游扶贫。在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同时, 要注意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避免对大山包旅游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3“好大一对羊”旅游品牌商品的开发

夏天敏的《好大一对羊》是以大山包为写作背景, 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也在大山包拍摄完成, 影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参展并多次获奖。随着大山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 大山包已成为昭阳区乃至昭通市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目前每年约有近万名游客赴大山包开展摄影及生态旅游等活动。大山包明媚的阳光、洁净的空气、没有任何污染的土地是生长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绝佳宝地, 尤其是苦荞, 它集营养、保健、医疗为一体, 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疗效, 因此应有效地利用《好大一对羊》的品牌效应, 依托大山包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 开发以燕麦、苦荞为代表的绿色系列食品, 建立大山包旅游品牌商品, 发展大山包经济, 带领大山包人民脱贫致富。

4.4 丰富旅游产品, 满足旅游者多样的需求

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 对现有旅游线路进行深度挖掘, 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突出大山包旅游产品的特色, 满足旅游者多样的旅游需求。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大峡谷可以观云海、看日落, 同时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仙人田草场是跑马、观赏碧草蓝天、领略草原风光的好地方;跳墩河水库、大海子水库是饱览湖光山色、观鹤、开展科普教育的好去处;羊窝乡街的赶集日是体验彝、苗等少数民族民俗的好日子, 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优质旅游资源, 开发丰富的旅游产品。

4.5 加强旅游管理, 改善旅游服务质量

为了使大山包旅游的发展不断壮大, 必须拥有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从业队伍, 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 建成一支专业知识完备、技能训练有素、年龄结构合理的旅游产业专业队伍。旅游企业可大量吸收有各种特长、技能的专业人才, 由他们带动整体人员素质的提高, 每月评比最佳服务人员, 并建立适当的奖励措施, 提高人员的素质竞争意识, 共同发展, 共同进步。对于聘用的当地居民, 建议加强对全体员工的管理, 实行定期培训制和激励制, 并加以考核, 定期由游客进行意见反馈, 以此来提高服务水平, 增强游客满意度。

摘要:指出了“负责任旅游”是人们对“大众旅游”的弊端深入认识的研究结果, 它要求旅游的所有参与者要考虑自身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 采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旅游方式, 使当地居民和环境获得最大收益。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旅游开发初级阶段, 面临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 在分析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用“负责任旅游”理念对大山包旅游开发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负责任旅游,大山包,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吴银梅, 桑正林, 杨顺强, 等.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调研[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9) .

[2]刘燕.云南大山包湿地开发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 (3) .

[3]莫延芬.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以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

数学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篇10

一、引言

影视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影视旅游业已经成为一项时尚、前沿的专项旅游项目。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企业纷纷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因此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分析影视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不仅能够加快影视旅游业的产业融合速度,还能够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影视旅游的概述

所谓影视旅游在西方常常被成为电影引导旅游,它具体是指旅游的目的地曾经出现在荧屏上、电视中、影视中,促使旅游者更多的来到某地进行旅游。著名学者刘滨谊曾经明确的指出:“影视旅游的原因就是利用影视拍摄、演出、制作的全过程,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的一种过程。”对比国内外的影视旅游具体定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影视和旅游都是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活动,两个概念能够互为补充,完美契合,从而为影视旅游下一个更加完整的定义:“影视旅游主要是指由于影视著作、播映和模仿相关影视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例如:在影视旅游业发展中,影视外景地、影视基地都可以作为影视旅游业活动的项目。

三、产业融合的概述

产业融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由数字技术革命衍生的一种新型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直到20年9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为新型产业革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产业融合理念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在1994年美国学术论坛提出:“通过计算机、电信、以及电子信息的发展和传播,更多的产业融合项目得到空前的发展。”由此可见,产业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融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融合实质上是一个动态互动交流发展的过程,它主要是根据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企业融合——产业融合这一条规律发展的。

(二)信息产业融合趋势加强,无论是电信行业、电视行业、广播行业、还是出版印刷行业,都属于信息产业融合的趋势和范畴,信息产业融合将音乐、视频、文件、照片等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进行信息传递。

(三)技术产业融合是根本,技术产业的创新,是很多新型产品融入其中,通过战略调整,将新产品、新服务供应到新的市场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长期以往企业边界消失,从而实现了产业融合。

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的特点

(一)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发展

从影视诞生开始,它就具备了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在影视发展的早期,这种吸引是没有意识的。例如:电影《庐山恋》对庐山的宣传,电影《西游记》对九寨沟的宣传等,这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不具有主动意识,人们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与之前无意识的宣传不同的时候,如今很多旅游业的目的就是借助影视来进行宣传和发展。例如:英国旅游局每年都会推出英国电影旅游业总攻略,其中详细的介绍了70部经典的英国影视作品,将影视中涉及的120个旅游胜地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介绍,很多旅游者可以沿着这些旅游路线图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地,游览和重温影视剧中主人公所到的风景胜地,感悟影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又如:此前热播的《阿凡达》掀起了全球热狂潮,著名旅游景点张家界就将乾坤柱改成了阿凡达路亚山,并且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发展,从而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二)从后期宣传变为前期宣传

旅游目的地的早期主要是借助影视作品的进行宣传,这时往往是影视作品的后期阶段,不是前期宣传。例如:《庐山恋》的拍摄并不是为了宣传庐山,但人们观看完影片,游览庐山也成为游客的重要活动,又如:《西游记》的拍摄并不是为了宣传九寨沟,选择九寨沟纯粹是为了电影拍摄所需要。因此影视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后期宣传来吸引更多的游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由后期宣传演变为前期宣传,在影视早期拍摄或者选景的阶段,旅游管理者就做好了营销宣传方案和计划,与影视业签订协议,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例如:在拍摄《非常勿扰》的时候,北京旅游局早早的就与影片开发商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将长城、紫竹公园、欢乐谷等著名国家风景旅游区融入其中。

(三)从片面发展变为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影视旅游业已经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后期宣传变为前期宣传、影视旅游业也逐渐进行了产业融合,从片面发展变为全面发展,影视基地应用而生。游客在参观影视基地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影片拍摄遗留下来的各种物品,包括服装、道具、饰品等,还能够体验各种特效技术,飞檐走壁、威亚钢丝都能够亲自体验。新型影视基地的构建,不仅能够用于拍摄的需要,同时它也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场地,体现了影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融合趋势,实现了又产业到产品、市场、企业的有机融合。例如:韩国热播的电视剧《大长今》自从播出后就带动了韩国泡菜这种食品的热销,不仅开拓的了食品市场同时还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

五、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推动影视旅游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影视旅游地发展模式

影视旅游管理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产业融合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影视外景地和内部发生地两方面入手,增加游客的旅游量。一部影视作品的拍摄需要大量的外景地作为辅助,很多旅游景点在拍摄之间可能是闻所未闻,但已经利用和拍摄,在影视作品中呈现出完美、惊艳的亮线,就会吸引很多游客来此地,从而摇身一变成为旅游的胜地,知名度得到显著提高。例如:在拍摄《罗马假日》的过程中,罗马曾不被人所熟知,但经过影片一宣传,罗马成为热门景点的旅游胜地。又如:在拍摄《古墓魅影》这一影片的时候,塔普伦寺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寺庙一度成为热门观光胜地,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此外,影视作品不仅需要大量的外景地作为辅助,同时影视作品自身的发源地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内容,据相关资料显示,与影视外景地相比,很多的人们选择去影视发源地进行旅游。例如:系列电视剧《乔家大院》,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观众热议,很多旅游者都直奔那火红的灯笼大院。由此可见,影视旅游管理者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将影视外景地和影视故事发源地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影视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大力发展影视文化旅游模式

一部影视作品的传播和发展,不仅是作品本身故事内容的传播和发展,更是一种影视文化的体现。例如:影片《少林寺》一经播出后,就在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国武术的狂潮,中国武术文化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很多游客都让子女在中国学习武术功夫。又如:韩剧《冬日恋歌》的播放极大的丰富了韩国的服饰文化、彩妆护肤等旅游产业,很多中外游客都纷纷前往韩国购物。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影视文化旅游模式,学校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本国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六、结束语

上一篇:物理化学实验下一篇:结构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