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2024-05-04

(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精选11篇)

篇1:(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人:窦红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生:有“泡”,有“猜”。

师:是的。为什么要“泡”?

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师:怎么“泡”? 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师:还有呢?

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师:又为什么要“猜“?

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

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师:怎么“猜”呢?

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

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

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

1.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

师:对!大家真聪明。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

2.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师:什么风?

生:好像——春风。师:何以见得?

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

3.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 生:山里的月亮。

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

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师:好。接着往下看——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生(交头接耳):雪花?

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

生:光?

师:差不多了,但还不是。生(恍然大悟):影子!师:什么影? 生:树影?

师:再猜。嗯——比树影还美的—— 生:好像是花影。

师:对了。这是苏轼的诗,题目就是《花影》。生:啊——可不是嘛!

师:有趣儿吧?不愧是大诗人,多么热爱生活啊。充满生活情趣儿。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说“瑶台”象征“高官显位”,“花影”喻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小人”——你信么?

生:也有点儿道理。不过那这首诗就不怎么美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是写景诗。师:好。再来一首——

5.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生(议论,交流):云? 师:再想想—— 生(兴奋):霞。师:什么霞? 生:晚霞。师:何以见得? 生:残晖嘛。

师:好。换首现代的。看—— 6.梦的朋友 / 幻想的姐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 却老走在你的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 既狡猾又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生:理想。生:追求。生:希望。

师:对,希望。题目就是《希望》,艾青的。

下面咱们品几首现当代的小咏物诗,悟一悟其中的感情和思想。7.《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旁 / 浮起一片小花 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 她们相信 / 最后,石头也会发芽 / 也会粗糙的微笑 / 在阳光和树影间 / 露出善良的牙齿

——这是顾城14岁时的作品。请大家小声重读几遍。生(惊讶。小声重读)。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小花抱定的是怎样一种信念?石头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生1:小花的信念是用微笑来对待一切。石头代表冰冷、冷漠的人。生2:小花以德报怨。师:好!“以德报怨”这个词用得好。

生3:老师,小花是不是太天真、太单纯甚至是太软弱、太窝囊了?石头能发芽么?对冷漠冷酷甚至邪恶的人或事物能这么一厢情愿的微笑么?太基督徒了吧,打左脸把右边脸也伸过去?

(众大笑)

师:呵呵,好么,一下子用这么多形容词最高级。不过他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回答? 生4:总比以怨报怨、以暴制暴好吧?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嘛。生5:这只不过是诗人单纯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已,不可当真。师:不可当真吗?我很当真呢。生6:基督徒精神不好么?

生7: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微笑、善良、宽容、理解。

师:我非常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太需要这种单纯和善良了。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之所在。艺术上的价值呢?

生8:我觉得“粗糙的微笑”和“善良的牙齿”两句特好。师:好在哪儿?

生8:我也说不太好。只觉得人们平时一般不这么说,但顾城这么说了,却既很新鲜又很形象,而且对“石头”来说,非常贴切。师:怎么贴切法?

生8:嗯——石头表面一般都很粗糙,外形也一般都有棱角,像牙齿似的。师:诗人使用了什么辞格? 生9:移用吧? 师:还有呢? 生9:拟人。

师:对。其实“发芽”一说,也是辞格,只不过是拟物罢了。诗人究竟是诗人,总能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制造出新鲜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乍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好,再来一首跳跃性较大的。8.《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 /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 青草压倒的地方 / 遗落一枝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 生锈的铁锚上 /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 在脆薄的寂静里 / 做半明半昧的梦 ——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我来读。

师:很好。很带感情。全体再默读一遍,好好体味一下。注意题目的提醒。(学生默读,体味)师:谁来解读一下。

生1:题目是《往事二三》,看来作者是在回忆。回忆的是什么事呢?我还没看太明白。师:是啊,回忆的什么事呢?你请坐,听听别人的。生2:“一只打翻的酒盅”,看来跟“喝酒”有关——是不是喝多了? 师:说下去。

生2:酒盅都打翻了嘛,肯定是喝多了。

师:嘿嘿,你真聪明,你找到了解读此诗的突破口。接下来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生3:啊,真的耶——喝多了,离开了,走在月光下的石路上,晃晃悠悠的——可不就觉得石路在晃动么? 师:接下来两句呢?

生4:是不是摔倒在路旁的草地上了?

师:对,完全正确。那“映山红”又该如何理解?

生4:抒情主人公仰倒在青草地上,小脸喝得红扑扑的——不就像是一枝映山红遗落在那儿了么?

师:太对了,大家接着说——

生5:哎呀,整个第二段不就是在写“天旋地转”的感觉吗? 师:就是嘛。不过第二段的后两句中“生锈的铁锚”怎么解释?

生6:指眼睛吧。人若是喝多了,眼神儿就不那么亮了,比较迟钝、散漫,不聚光了,可不就是生锈了。

师:用铁锚作喻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生6:有沉重感,下坠感。

师:下坠感?(众笑)不准确吧?你是不是想说“堕落感”? 生6:对对对,堕落。师:堕落?重了吧?

生6:也许是诗人的自责吧?

师:嘿嘿,姑且先存此一说吧。回头看看,前两段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 生7:醉酒事件。(众笑)

师:嗯。大概是诗人少年时的一次醉酒经历。至于为什么喝醉,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属于个人隐私吧,不去管了。我们看最后一段吧。

生8: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

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众笑)

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

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 伊甸

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

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众掌声。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

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

师:好好好。下课铃已经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吧?这节课虽然主要是诗歌欣赏课,但大家的想象力绝对让我刮目相看。我发现大家都很有诗才呀!这样吧,留个课后作业——请以“飞蛾扑火”这个意象举行同题诗赛,我倒要看看大家究竟有多么天才。好,下课。同学们再见!生(齐):老师再见。

篇2:(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教学目的:

1、了解“想象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本文的理论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课文

思考:1、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请你用文中五个字来概括一下。2、完成练习一和练习三。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样?

明确:(略)

思考: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2、完成练习一

3、完成练习三

四、扩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诗歌,运用课文的有关理论来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第1句写了“桥”和“烟”,“桥”本是静止的,“烟”本是浮动的,但是用一“飞”字,便化动为静,请解释原因。

篇3:浅谈创造优秀班级的艺术

一、与学生一起成长

2005年, 新的一轮初一开学, 我和学生一起制定三年奋斗目标时, 我把我为人、为师上的追求告诉给学生:业务拼搏进取;待人坦荡真诚;对待学生公平;对待挫折乐观;处理班级事务讲究艺术。我让学生监督我, 帮助我成长。同时, 我坚持反省自己, 把遇到挫折沮丧的事、处理学生问题简单粗暴的事及时记录下来, 择机读给学生听, 把自己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

有一次, 在“吾日三醒, 完善自己”的主题班会上, 我把一篇工作日记《向张某道歉》拿出来与学生交流。张某、彭某都是我的学生, 迟到的频率较高。张某迟到时我更多的是不悦, 内心责备他为什么又迟到, 彭某迟到时我内心更多的是心疼, 心疼他又挑灯夜战影响了休息。张某来时我表情严肃, 示意他快回到座位上, 彭某来时, 我走向他拍拍他的肩膀, 意味深长。其实, 客观来看, 张某迟到的频率并不高于彭某, 彭某迟到也并不都是因勤奋学习。只因为彭某是前10名, 张某是50多名, 我的天平倾斜了。我的不公正给张某带来心理上的失衡, 为此, 我向张某道歉。下了课, 张某走到我身边告诉我:“老师, 不怪您, 因为谁都喜欢学习好的, 您自责, 我不好受, 应该道歉的是我。”

和学生朝夕相处, 教师的为人, 学生看在眼里, 明在心上。学生心里的那杆秤灵敏而又公正。有人格魅力, 学生敬仰, 说话就有了分量, 教育就有了效果。

我的努力影响着学生, 影响着他们好学上进, 影响着他们为人友善。在与学生真诚坦荡的相处中, 我也品尝到了工作的乐趣。

二、用爱心感化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说服往往胜于压服, 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泰戈尔说:“神的巨大威权是在柔和的微风里, 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

初中生天真活泼、顽皮可爱, 但又年少无知, 容易冲动, 犯些错误不可避免。他们会在课堂捣乱、会应付作业、会不写作业、会迟到、会旷课、会模仿另类。

学生犯了错误, 我要求自己三步走:第一步, 平静自己, 稳住事态;第二步, 同情他, 寻找他的闪光点;第三步, 帮他分析、指出错误所在, 告知他正确的处理方法。

我班有个学生作业应付、成绩垫底, 还染上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有一天下午预备前, 我发现了他带进教室的香烟, 很生气, 想拍案而起, 狠狠地训斥他。但我马上告诫自己不要急躁, 强行控制住了怒火, 当时我什么也没说, 也没有没收他的烟, 示意他回到座位上上课。到了第四节自习, 我的心情平和了, 便把他叫到我的身边坐下谈心, 问他两个问题:一是对烟有没有心理依赖;二是抽烟的快乐是什么。他说没有心理依赖, 只是觉得抽烟酷、潇洒, 学习不行了, 只有混酷点, 才有面子。他语气稚嫩, 充满童真, 我笑了, 他也跟着笑了。我们就聊酷、潇洒之类的话题。我说, 教室里, 粉笔快用完了, 有人拿着领来的几盒粉笔, 很高兴地放在讲桌上;空调坏了, 有人拿着报修单去联系师傅, 把师傅请来了……他看了我一下, 示意我他明白了, 他从裤兜里掏出那盒香烟交给我, 让我销毁, 并主动请缨, 把教室里的事情管理起来。

我知道仅凭这次谈话不可能改变他太多, 他还抽烟, 他的学习还很被动, 但从那天起, 教室的锁松动了, 他请来了修锁师傅;音响挡盖坏了, 他拿到逸夫科技楼电教处修理;标语翘角了, 他用透明胶固定好。他的身影映在我的眼里, 印在我的心里。后来我在日记中总结道:假如当时一脸怒气, 面红耳赤、抱着两手, 训斥他, 依据他的性格可能是低着头挨批、怨恨不服, 成为一个和老师对抗的捣蛋鬼。我虽解了一时之气, 但他的冷漠会让我有种严重的挫败感, 我心痛, 他心烦, 师生的心理距离可能会更远, 教室里也决不会有他为大家服务的身影。

三、尊重不爱学习的学生

一个班集体, 总会有爱学习的、学习一般的、不爱学习的三种层次, 这是常态分布。我在带上一届时, 常跟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劲儿, 责令他到教室后面补写;写检查, 让家长签字, 打电话把家长叫来……天天跟这些孩子过招, 肝都气疼了, 他们呢?外甥打灯笼———照旧。下了班心情沉重, 有时还做恶梦被学生羞辱了。三年的较量, 最终也没把他们的成绩提上去, 还弄得都很疲惫。

这一届依然有几个学习兴趣不浓、作业时常完不成的学生。我由以前多责备到现在的多询问:是时间不够?是做不出来?是身体不适?是家里有事?是不想做?……询问完毕就帮助他们把作业补上来, 激励他们学着安排时间, 学着与惰性挑战, 学着成就自己。我从不罚他们站, 从不罚他们抄写, 真诚而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

遇到了犯错的情况, 我有时是给他 (她) 一个会意的眼神, 有时是拍拍肩膀的示意, 有时是坐在身边的沟通。我很少发怒, 即使发了怒, 也会慢慢平静下来把话说开, 并真诚地送给他 (她) 好吃的礼物 (我的办公桌里专门为学生备有好吃的) 。

学生得到尊重, 读懂老师的爱心, 就愿意接近老师, 希望和老师合作, 愿意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 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这样, 班级和谐了, 人文了, 不愁班风不正, 不愁学风不浓。程度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等的奋力追赶不甘落后, 基础薄弱的不放弃学习, 并积极为班级做好事。正如排在50多名的学生荣昱卿在一次“我为集体出把力”的主题班会上说的那样:“学习优秀的用成绩为班级出力, 学习不太好的用热心为班级出力。”荣昱卿是班级钥匙的管理者, 他来得最早, 走得最晚, 每天至少把6扇窗户摸两遍, 三年如一日, 风雨无阻;排在60多名的李灵鲜主动提出做我的“秘书”, 是她的提醒, 我的安全值班、年级班主任例会、组内集体教研等重大活动才一次也没有遗忘。三年来, 我工作做得开心, 学生生活顺心, 师生和和睦睦, 快快乐乐。

作为班主任, 只要讲究一些管理的艺术, 用爱心去管理学生, 就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班级。

篇4:(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目的之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一、阅读课文,领略内容

2、根据练习第一题的要求,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二、精读理解课文阐述的观点

1、“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怎样理解?用哪些例子阐明的?

明确: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就要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课文举了《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三个例子阐述的。

2、“诗歌欣赏要善于寻找并判断诗背后所孕含的情思和韵味”是怎么回事?如何寻找判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

概括:诗歌的特点在抒情。一般来说,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了直说,诗人只是含蓄地点拨,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语言又极精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诗需要咀嚼再三,寻求真味。方法是四个字:“泡”、找、进、“猜”,说明例子分别是《老马》、《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问君能有几多愁”、《口供》。

3、“诗歌欣赏时,要对不连贯的诗句进行‘加工’填补,以利于‘综合性思考’”为什么?好处在哪?例说是什么?

明确:诗歌的语言就是不连贯,跳跃性大,这也是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中跳跃的奥妙被我们理解关连起来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例说有《启明星》、《夜雨寄北》。

板书设计: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诗歌欣赏

观点方式诗歌特点诗歌欣赏例子

读者把握构思〈我爱这土地〉

诗人创造丰富再现诗人《长干曲》

艺术形象创造的形象《沙扬娜拉一首》

诗歌

欣赏善于寻找判断诗歌背后孕含的情思、韵味

是一想象泡〈老马〉

种再诗歌抒情咀嚼找〈祖国啊,祖国〉

创造含蓄凝练再三进“问君能有几多愁”

篇5:《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

中学语文

黄炎真

一、课文悟读

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想像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有了想像,人类的祖先结束了穴居的生活;有了想像,人类变成了“顺风耳”“千里眼”;有了想象,人类能“九天揽月”“五洋捉鳖”……想像,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精灵,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动力。

中华儿女是富于想像的。他们的想像跨越时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他们凭借想像,“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他们发挥想像,“夕阳芳草寻常物,化作笔下皆是诗”(袁枚诗句)。是想像铸就了一代诗魂屈原、一代诗仙李白、一代诗圣杜甫的辉煌,是想像孕育出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灿烂。有人说,没有想像,就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学家。这话听起来有点偏激,但我想,没有想像,就没有真正的读者,就没有真正的鉴赏家。想像对于创作、对于鉴赏,都是极为重要的。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调动想像力,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再造作者的艺术境界,从而领悟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想像能激发读诗的意味,使人越想越美,越想越醉。在想像中读诗,能丰富诗的内容,能扩大诗的意境,能再造诗的形象,能超越诗人的境界,能使诗的魅力得到无限的扩张。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如果真的这样改,那么诗的意境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读者通过这些跨越时空的词语,能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读诗,不能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更不能作纯逻辑的分析,因为文学与科学在形象思维方面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用科学的眼光去苛求诗中的细节,那还有什么诗歌鉴赏可言呢?所以说,读诗,要领略诗中的意境之美,非调动想像不可。

二、亮点探究

1.怎样理解诗歌的“朦胧美”?

棵究学习:从语言的角度看,由于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含蓄,往往“避开直说”,“以少量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跳动性很大”,所以,有些诗歌的字词句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难以清晰地把握;从时间的角度看,有些诗歌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很远,反映在诗歌里的`风俗人情、社会形态、政治典章、经济文化等,现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从读者的角度看,不同的读者,由于其修养、个性、经历和感悟等不同,所以对诗歌的理解也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但“只要是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就是允许的。其实也因为有了这种理解的多向性,才造就了诗歌的“朦胧美”,使好诗能跨越时代而令人百读不厌。

对李商隐的《锦瑟》,至少有三种理解:朱彝尊认为是“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何焯认为“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汪师韩认为“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故曰‘无端’……”。

对《诗经・卫风・氓》中的“蚩蚩”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敦厚的样子”,写出氓婚前老实纯朴,与婚后的“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是“嬉笑的样子”,写出氓以伪装的嬉皮笑脸骗取姑娘的芳心,为下文的悲剧埋下伏笔。

2.如何体验诗情?

探究学习:“诗歌是幻想和感情的白热化”(赫仕列特),诗歌形象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诗人通过联想和想像,将主观情感附着在具体的意象之上,从而形成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的诗歌画面。要体验诗情,就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要“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要感受诗人的生活、体味诗人的心情、联想诗人的处境、追求诗人的思想轨迹。读诗,“与其说是为了了解,不如说是为了感动”。如果说,作为读者,读诗时无法通过诗的形象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那就谈不上欣赏了。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情主人公面对秋风破屋、村童戏谑,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诗人在诗中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当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读者会感受到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诗人脉搏的跳动,理解了诗人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进而对诗人肃然起敬。

3.怎样品析诗歌的空白艺术?

探究学习:诗歌形象“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读诗有时难免要“猜”。“猜”的内容正是诗歌“有意”留下的“空白”,它能使欣赏者在“创造性的艺术欣赏”中获得“愉悦”。“空白”在画艺中称为“留白”,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即指此。留出一定的空白,诉诸读者的想像,也是诗人的常用手段之一。但“绘画是将形象置于眼前,而诗则将形象置于想像力之前?,诗的“空白”是以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想像为依归的。一般地说,“空白”的手法有意象空白和结构空白两种。诗词所构创的意象并不连贯,或由实人虚,或以虚现实,为读者提供联想的线索,但又留出一定的空间让读者通过“综合性思考”加以填补,从而获得丰美完整的意象。这种留白称为“意象空白”。

篇6:第五册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主页地址:zgzgx.my163.com

教学目的:

1、了解“想象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本文的理论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课文

思考:1、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请你用文中五个字来概括一下。2、完成练习一和练习三。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样?

明确:(略)

思考: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篇7:线面框塑充满创造力的工作天地

一个追求着创新的设计团队在这样的空间基地中, 创造舒适、生活的功能性, 在视觉、格局动线、线面表现及其他元素造成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下, 打破传统既定的呆板窠臼, 勾勒出充满L O F T与艺术感的氛围, 让客户与员工在此激发创意想象。

在两层空间中, 借由异质材的运用、灯饰与灯光的变化甚至自行设计与定制的家具, 都能窥见设计团队在细节与质量上的苛求。设计采用象征隐喻手法, 来创造纯粹舒适的工作环境, 将生活与艺术相合的美感, 使空间呈现更具时代感的表情, 成功塑造了渴求创造力的工作环境。

办公室的一层空间, 以砖红色文化石及仿铁锈P V C板、手工铆钉作为立面表现, 搭配具有工业风的灯饰, 铺陈出粗犷L O F T风的设计表情。狭长的基地, 以开放格局来呈现宽阔感, 并使用重点式及间接照明, 凸显质材的质朴肌理, 也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值得一提的是, 由设计团队自行设计的Y字工作台面, 是整体空间的惊叹号, 也是功能兼具美感的表现。

贯穿上下两层的梯间设计, 以镂空的框架扶手, 让光及空气在此对话。在二层空间中, 设计师细腻构筑空间中的线与面, 以框塑及框景的方式, 让场域拥有多元、丰富的仰望角度;天花板与可360�旋转的格栅相互辉映, 传递设计上的细腻变化。同时, 设计团队更抛开既有的窠臼, 以崭新的面貌重组空间属性, 在工作区注入了“家”的暖意, 让宾客及员工可以更自在舒适。

本栏目与台湾幸福空间有限公司 (www.hhh.com.tw) 合作, 介绍室内空间设计案例。

天花线板与窗框, 堆栈出美丽的层次意象

篇8:(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胡月

(这节课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的迁移和生发,注重了结合实例归纳读诗方法,诗例很易于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

篇9:(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组 刘卫民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生:有“泡”,有“猜”。

师:是的。为什么要“泡”?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

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师:怎么“泡”?

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

师:还有呢?

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

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师:又为什么要“猜“?

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

师:怎么“猜”呢?

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

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

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

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

1.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

师:对!大家真聪明。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

2.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

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

师:什么风?

生:好像——春风。

师:何以见得?

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

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

3.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

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

生:山里的月亮。

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

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

师:好。接着往下看——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生(交头接耳):雪花?

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生:光?

师:差不多了,但还不是。

生(恍然大悟):影子!

师:什么影?

生:树影?

师:再猜。嗯——比树影还美的——

生:好像是花影。

师:对了。这是苏轼的诗,题目就是《花影》。

生:啊——可不是嘛!

师:有趣儿吧?不愧是大诗人,多么热爱生活啊。充满生活情趣儿。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说“瑶台”象征“高官显位”,“花影”喻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小人”——你信么?

生:也有点儿道理。不过那这首诗就不怎么美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是写景诗。

师:好。再来一首——

5.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

生(议论,交流):云?

师:再想想——

生(兴奋):霞。

师:什么霞?

生:晚霞。

师:何以见得?

生:残晖嘛。

师:好。换首现代的。看——

6.梦的朋友/幻想的姐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你的前面像光一样无形/像风一样不安定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又美丽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生:理想。

生:追求。

生:希望。

师:对,希望。题目就是《希望》,艾青的。

下面咱们品几首现当代的小咏物诗,悟一悟其中的感情和思想。

7.《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旁/浮起一片小花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她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的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

——这是顾城14岁时的作品。请大家小声重读几遍。

生(惊讶。小声重读)。

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小花抱定的是怎样一种信念?石头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生1:小花的信念是用微笑来对待一切。石头代表冰冷、冷漠的人。

生2:小花以德抱怨。

师:好!“以德抱怨”这个词用得好。

生3:老师,小花是不是太天真、太单纯甚至是太软弱、太窝囊了?石头能发芽么?对冷漠冷酷甚至邪恶的人或事物能这么一厢情愿的微笑么?太基督徒了吧,打左脸把右边脸也伸过去?

(众大笑)

师:呵呵,好么,一下子用这么多形容词最高级。不过他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回答?

生4:总比以怨抱怨、以暴制暴好吧?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嘛。

生5:这只不过是诗人单纯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已,不可当真。

师:不可当真吗?我很当真呢。

生6:基督徒精神不好么?

生7: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微笑、善良、宽容、理解。

师:我非常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太需要这种单纯和善良了。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之所在。艺术上的价值呢?

生8:我觉得“粗糙的微笑”和“善良的牙齿”两句特好。

师:好在哪儿?

生8:我也说不太好。只觉得人们平时一般不这么说,但顾城这么说了,却既很新鲜又很形象,而且对“石头”来说,非常贴切。

师:怎么贴切法?

生8:嗯——石头表面一般都很粗糙,外形也一般都有棱角,像牙齿似的。

师:诗人使用了什么辞格?

生9:移用吧?

师:还有呢?

生9:拟人。

师:对。其实“发芽”一说,也是辞格,只不过是拟物罢了。诗人究竟是诗人,总能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制造出新鲜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乍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好,再来一首跳跃性较大的。

8.《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

——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我来读。

师:很好。很带感情。全体再默读一遍,好好体味一下。注意题目的提醒。

(学生默读,体味)

师:谁来解读一下。

生1:题目是《往事二三》,看来作者是在回忆。回忆的是什么事呢?我还没看太明白。

师:是啊,回忆的什么事呢?你请坐,听听别人的。

生2:“一只打翻的酒盅”,看来跟“喝酒”有关——是不是喝多了?

师:说下去。

生2:酒盅都打翻了嘛,肯定是喝多了。

师:嘿嘿,你真聪明,你找到了解读此诗的突破口。接下来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生3:啊,真的耶——喝多了,离开了,走在月光下的石路上,晃晃悠悠的——可不就觉得石路在晃动么?

师:接下来两句呢?

生4:是不是摔倒在路旁的草地上了?

师:对,完全正确。那“映山红”又该如何理解?

生4:抒情主人公仰倒在青草地上,小脸喝得红扑扑的——不就像是一枝映山红遗落在那儿了么?

师:太对了,大家接着说——

生5:哎呀,整个第二段不就是在写“天旋地转”的感觉吗?

师:就是嘛。不过第二段的后两句中“生锈的铁锚”怎么解释?

生6:指眼睛吧。人若是喝多了,眼神儿就不那么亮了,比较迟钝、散漫,不聚光了,可不就是生锈了。

师:用铁锚作喻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生6:有沉重感,下坠感。

师:下坠感?(众笑)不准确吧?你是不是想说“堕落感”?

生6:对对对,堕落。

师:堕落?重了吧?

生6:也许是诗人的自责吧?

师:嘿嘿,姑且先存此一说吧。回头看看,前两段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

生7:醉酒事件。(众笑)

师:嗯。大概是诗人少年时的一次醉酒经历。至于为什么喝醉,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属于个人隐私吧,不去管了。我们看最后一段吧。

生8: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

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

(众笑)

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

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

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伊甸

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

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

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

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

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

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

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

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

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

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

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

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

——众掌声。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

师:好好好。下课铃已经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吧?这节课虽然主要是诗歌欣赏课,但大家的想象力绝对让我刮目相看。我发现大家都很有诗才呀!这样吧,留个课后作业——请以“飞蛾扑火”这个意象举行同题诗赛,我倒要看看大家究竟有多么天才。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篇10:(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一、新形势下总会计师的重新定位

(一) 创新——企业持久的发展力

2012年3月, 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为主题的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召开为推进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只有将创新作为管理的核心, 企业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变革中永葆发展的持续动力。

著名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苹果公司的成功, 其实是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新的完美结合。谷歌中国公司的食堂百分之百地延续了总公司的创新文化。据不完全统计, 他们从2007年到2010年, 就开发了超过3000种甜品, 而菜品的数目则多到无法计算。反之, 拥有131年历史的柯达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生产的供应商, 在数码时代的大潮中却因对技术创新和消费体验的忽视, 而不得不面对破产保护的残酷结局。创新乏力, 最终导致柯达走向破产。

(二) 管理创新——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2012年2月,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 各级会计管理机构要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推动实现我国步入会计强国之列。创新就意味着改变过去, 就意味着从全新的角度看问题。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把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的动机是针对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以全新的理念、方式、方法去解决管理问题, 实现管理目标的高效高质的完成, 管理创新是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

“十二五”期间, 公司财务工作重点在于加快构建与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这是公司步入国际大石油公司财务管理先进行列的管理要求, 是落实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 强力推行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工作要求的具体措施。在企业管理变革与发展要求的新形势下, 企业总会计师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 那就是管理创新、流程再造和信息化集成。

(三) 价值管理——总会计师新定位

财务的生命力在于财务的创造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财务管理已经从单一的资金管理发展到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融合, 总会计师应将关注的焦点由交易的过程控制, 转向提供决策支持和更深入的参与制定战略。以客户和供应商为中心的财务协调管理, 与公司战略管理融合, 建立全面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 参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总会计师职能转变的关键点。而所有这些方面的参与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那就是使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新的增长, 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对财务价值理论进行更加深入地探讨, 充分发挥出总会计师财务价值管理职能, 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从传统的专家控制职能转变为着眼于未来的公司价值管理职能是新时期总会计师职能转变的方向。传统的专家控制型职能强调公司经营业务的财务历史数据, 而价值管理职能则在运用财务技术的同时, 强调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公司业务, 以价值管理为核心, 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二、信息化发展加快财务职能的转变

信息化变革已经成了新形势下推动总会计师和财务职能转变的核心力量。在整个财务职能活动中, 决策支持与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财务职能活动正在企业中经历着过程再设计和系统整合。角色转换后的财务职能活动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服务。

(一) 信息化是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基本工具

计算机的引入给账务处理提供了一个成倍提高效率的有效工具, 在信息系统中, 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 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 一气呵成, 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严密性, 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二) 信息化系统是实现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

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将监控与业务流程管理相融合, 把常态的业务控制活动交由信息系统完成, 构建起完整的企业控制环境。信息技术不仅使交易处理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在信息系统中设置功能权限、预警控制、预算控制、审批控制等, 将复杂的管理控制的工作和交易处理融合起来, 使其变成一种常态的工作内容。

(三) 信息化是决策支持的基本保证

现代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的企业中, 决策正变成一种常规性的工作, 几乎每个管理者或多或少已成为业务决策者, 或者在决策中发挥着积极的、主动的、令人大开眼界的作用。国际上普遍认为决策或决定多是通过博弈方法产生的, 而博弈方法的基础就是信息。因此, 信息是决策的基本保证。由于各个业务职能、业务过程都与财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财务成为了动态信息收集的中心环节。现代企业管理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决策支持提供了保证。

(四) 财务人员意识和能力是实现职能转变的前提

在信息化时代这个大背景下, 财务职能转变的趋势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技能, 更需要具有商业运营的智慧和信息化意识及能力, 既能完成日常的财务数据的整理, 又能对业务事实进行综合量化加工, 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 提出建设性意见,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实时的数据依据。

三、财务品质助推价值创造

如何转变财务职能和总会计师角色定位, 使之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为企业保值增值出谋划策,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财务职能与总会计师定位的转变, 重心在财务价值创造, 而财务价值创造的原动力是财务品质。2011年12月25日, 第八届中国企业经营与财务战略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会议提出了“用财务的品质助推经济增长”这一观点。以财务品质助推价值创造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发展赋予总会计师的新职责。

(一) 价值管理的内涵

价值管理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它强调以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长为目标,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遵循价值理念和价值增长规律,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和评估, 挖掘企业采购、销售、研发、投资、财务等经营环节的价值增值潜力。

对于总会计师来说, 财务价值管理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日新月异, 传统的会计方法已逐渐失去了它们往日的效用, 这一现状直接催生了一批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理念。经济增加值 (EVA) 就是其中的典型, 其理论渊源出自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年至1961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论文。经济增加值是企业业绩度量指标, 与其他度量指标不同之处在于, 它考虑了带给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 丰富了全面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经营成本, 而且还包括极易被忽视的资本成本, 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价值。

(二) 财务价值管理——企业高品质增长的必需

企业价值的增长, 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品质的增长。辞海里“品质”的解释有两个方面, 一是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二是物品的质量。企业品质主要侧重于第二方面的解释, 即质量与品牌并重。高品质的增长, 既包括企业品牌服务质量的提高, 也包括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增长。因而总会计师在提高业绩增长的同时, 也要提高企业品质,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进一步推动经济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不但要向市场要效益, 还要向管理要效益, 尤其是向财务管理要效益, 让财务为提升企业价值创造更大的空间。财务价值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在于它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日益全球化的复杂市场环境, 平衡企业短、中、长期经营目标, 科学合理分配企业资源, 鼓励能够实现价值创造的投资行为, 提高经营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最终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 以财务品质助推价值创造

企业的发展成果加以科学量化后形成企业价值, 而通过财务价值管理机制就可以实现对企业价值的量化管理。因此, 总会计师要运用好价值管理工具, 充分发挥出财务价值管理的优势, 引领企业发展。

1. 精准定位战略性财务管理

经营的最高境界是赢在战略上。总会计师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 应立足于企业发展使命和愿景, 在企业战略确定中献计献策, 发挥作用。作为企业的总会计师, 要找准两方面的战略目标:一是要维持企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大起大落;二是要将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上升到紧随公司战略的高度, 推动业务链条资源整合, 促进企业持续增值。

2. 让存量资产运动起来

在持续经营的假设前提下, 企业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利用资产实现预期收益, 但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好, 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与财富;管理得不好, 可能牵绊企业的发展。对于很多公司来说, 存货资产是最昂贵的, 因为存货的出现是以现金的消失为代价的。如果市场终端需求发生变化, 将会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 造成产品滞销、坏账频生、资金链断裂、流动性短缺等等, 会对企业价值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固定资产与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紧密相连。未来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固然可以称之为资产, 但太过落后早该淘汰的机器设备、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烂尾楼以及回收期太长的各种投资, 就只能称之为负资产, 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资产管理因时而动, 因机制宜, 使资产运动起来, 才能发挥资产的价值。

结合公司实际, 存量资产管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摸清资产家底, 做好不良资产及低效、无效资产的减值报废工作;重新利用闲置资产, 运行存量资产,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二是强化对商品购进、储存、销售全过程的价值管理, 提高商品的周转率, 特别是非油和润滑油库存管控, 提高商品资产的创效能力。

3. 强化战略成本和执行成本管理

战略是指做对的事情, 战略成本是制定正确的战略所付出的代价, 执行成本是把正确的事做好所付出的代价。这两个成本支出在企业中都不可避免, 但成本支出只能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 成本最小从来就不是企业经营的目的。要牢固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即必要的成本支出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像每天需要呼吸一样, 成本管理是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好的成本管理是要提供合适的成本信息, 创造一个有利于控制和削减成本的环境。总会计师就是要创造这样一个环境, 把握好“度”, 持之以恒地开展精细化管理, 推行费用标准化管理, 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节支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4. 挖掘经营活动分析潜力

卓有成效的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 不但有助于企业挖掘潜力实现增值, 而且有助于企业在规避风险和把握市场机遇的权衡之间做出科学的决策, 确保公司平稳健康发展。根据管理循环P D C A的原理, 计划的关键步骤是对项目做分析, 包括分析现状, 找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进行问题要因确认。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拟定措施, 执行计划, 效果验证, 评估调整等步骤继续管理循环。因此财务经营活动的分析, 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一方面找出价值驱动因素, 挖掘价值增值潜力, 另一方面进行财务预测, 提升财务管理的前瞻性。

5. 衡量沉没成本, 审慎规划投资

投资体现了企业价值追求的方向和形式, 是驱动公司价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要通过合理的资本分配加以实现。总会计师在公司价值管理中, 要通过协调资本支出计划和公司的长期价值管理方向, 要以提高公司价值为目标进行有效投资, 实现公司价值增值。投资决策失误往往是造成企业沉没成本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 战略决策一再强调必须做正确的事情, 特别是在做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当然, 有时沉没成本也可以为企业在某些方面带来优势。如果一个产业的沉没成本很高, 就会形成进入门槛, 其惊人的初始投入和退出成本使许多准入者望而却步, 这首先是一场“谁输得起”的比赛, 因为沉没成本对以后的决策没有任何可量化的财务价值。

6. 撬动信息系统的杠杆

在企业信息管理及资源分配中, 业务信息转化为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转化为管理信息, 进而转化为企业资源后, 信息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而这一系列的转化都是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的。总会计师全面掌握企业经济信息, 担负着促使信息演变为资源的重要职能, 要利用信息系统集成, 建立标准规范统一、业务协同工作、信息集中共享、数据交换及时、支持决策分析的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系统, 为企业价值增值保驾护航, 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和生产经营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提高。

7. 凝聚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在公司价值链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带来的价值贡献是无法通过简单的会计核算计算得出的, 但其能够带来的效益却又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 如何凝聚智力资本和发挥其效用是财务价值管理的一个新的问题, 也是提高现代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核心问题。

财务的智慧包含以下四层内涵:一是明晰、透彻的思考;二是保守或审慎, 即财务的判断力, 也是财务人员的思维习惯;三是预见未来, 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四是平衡, 不要过于贪婪, 凡事适可而行。要正确认识财务价值管理中存在的智力资本, 其创造的价值可集中体现在产品质量、物流优化以及管理创新等方面, 最终表现为利润的一部分。

企业财务人员智力资本管理中, 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强化财务人员的工作执行力至关重要。著名的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说过:“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 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公司通过岗位练兵, 技能鉴定, 技能竞赛等活动, 培养专业的财务队伍, 凝聚公司价值链中关键的智力资本。

8. 认真履行总会计师责任

总会计师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角色, 在企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履行总会计师责任具体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三方面的有效结合。履行政治责任即加强企业内部团结稳定, 保证企业发展遵纪守法, 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进。履行社会责任强调总会计师要严格监督企业发展遵守“安全、质量、计量”三条红线, 企业发展要兼顾社会责任, 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履行经济责任是总会计师的主要责任, 讲求企业投资精打细算, 财务预算降本增效,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总会计师在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要体现其领导带头作用, 为其他财务人员树立优秀榜样。

四、结论

篇11:(优秀教案)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造性,探索式教学方法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从它的实施办法来讲是重于训练而疏于培养。特别是体育课教学,已演变成以训练代替教学,以灌输代替培养。笔者认为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要形容创造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创造。创造的定义是:“一种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是采用这种模式:教师讲解、示范正确技术—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我们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在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尝试着采用一种称之为“探索式”的教学方式。

“探索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新技术教学过程中,先不给学生正确技术的框架,而创设探索情景和操作情景。有些体育老师提出质疑:“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某些技术、技能,而且这些技术、技能都是最正确、最科学的。难道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让他们不学习正确的技术,而创造、发明一种新技术吗?”

这其实是一种肤浅而片面的认识。我们在阐述了“探索式”教学法的实施办法,和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后,这种错误认识就会不攻自破。

二、如何实施“探索式”教学

(一)在教学中创设探索的情景,提供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举个例子说:在投掷实心球教学中,打破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用自己觉得好的方法进行投掷练习。然后大家评比,谁扔得最远,他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方法为什么投得远?结果,有个学生用跳起投掷的方法投得最远,但他的这种技术显然是错误的。怎么来处理这种尴尬的场面呢?笔者没有否定他,而是引导他。请这个学生仍然用跳起投掷的方法再投一次,但要求他在刚要跳起,腿已蹬直而脚还没有离地的时候将实心球投出。果然,他投得更远了!再向他解释:跳起投掷运用了腿部力量所以投得远。但是,当他跳起后,身体在空中失去了地面的支撑力,投掷时身体下落,挥臂投掷的力量不能更好地作用在实心球上。所以,我们如果在充分蹬地,即将腾空时出手就会投得更远。结果,这个学生很得意,因为他创造的技术稍加改动就投得很远。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老师纠正后的这种方法,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就是正确方法,但他们在练习中已经领悟了正确方法的要领。

(二)在良好的创造力的培养环境下,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承认这些方法是他们通过思考创造、发明出来的

还记得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练习。然后提示他们,为了跳得更远,大家要想办法在落地前把双脚尽量抬起前伸。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都努力做到落地伸脚,但却感到双腿沉重,难以举起。笔者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困难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又练习几遍后,终于发现一个学生为了克服举腿困难,在空中紧紧收起双腿,落地前再用力前伸小腿,这不正是我们所熟悉的蹲踞式跳远吗?笔者请大家来观看他跳远,并和大家讨论和分析他的这种方法的合理性,然后向大家宣布:他所采用的技术就叫做“蹲踞式跳远”,学生都很兴奋,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创造性是一种从思维到行动的方式。任何一种技术、技能只要是学生通过思考、想象,然后用自己的方法来实施的技术,即使它与正确技术接近甚至相同也应视为学生自己的创造。所以对学生而言,标准技术动作也可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三)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充足的信心,相信学生也可能实现在实际意义上的创造

其实任何人都可能发明创造新的东西,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发明创造的技术更是数不胜数:英国运动员发明蹲踞式起跳;中国运动员杨波发明“杨波跳”;李宁发明“李宁正吊”以及我们所熟知的“托马斯全旋”“拉拉提”等都是运动员自己发明,并用自己名字命名的。

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享受着无限的乐趣,哪怕是学习一种简单的技术,他们也会像玩“发掘宝藏”游戏一样,在不断的探索中、在惊奇的发现中、在最终的获得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跳出模式化教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广阔的学习天地,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创造良好的环境,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启他们心灵的智慧之门,他们会在不断地思考、探索中收获喜悦、获取成功。

参考文献

上一篇:洗脚叙事作文下一篇:燃气用户发展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