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项目工作总结

2024-05-11

研究项目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研究项目工作总结

项目工作总结-创新项目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紧密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大胆开拓,牢固树立“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围绕创新抓人才,围绕发展抓就业,围绕惠民抓保障,围绕稳定抓监察,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努力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出经验、树典型,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排头兵。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城乡就业,保持就业持续稳定。一是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探索实施分类培训,根据不同年龄段、有培训

愿望人员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操作政策;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重点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对在岗职工,结合岗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重点开展创业培训。二是打造功能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新体系。建立覆盖城乡、规范统一的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市场,为用人单位搭建用工平台,为求职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政策咨询、技能鉴定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在全县30个乡镇社会事务服务站设立就业服务站,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前移。同时,积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县、乡级劳动保障工作站的联网运行、资源共享。三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机制。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向基层下沉,将求职登记、招聘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业务下放到乡镇及各行政村,让城乡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享

受便捷的就业服务。实施“内引外联”劳务输出新模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一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收集本地就业空岗信息,扩大就地就近转移规模;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合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四是实施以创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新举措。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计划,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加大对创业人员的政策扶持和援助,建成各具产业特色、承载能力强、政策配套、设施完善的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739人,占全年目标3050人的%;下岗失业再就业1548人,占全年目标1650人的%;其中就业困难群体(4050人员)再就业422人,占全年目标450人的%;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00人,占全年目标5000人的

108%,培训4310人,占全年目标4200人的103%;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651人,占全年目标2500人的106%;职业技能培训6997人,占全年目标7300人的%;其中失业人员培训1307人,企业职工培训1965人,农民工培训3428人,创业培训297人。

(二)强化为民之责,在改善民生上求实效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民生民心,把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集中力量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的实事好事,以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以民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指导开展社会保险咨询、参保登记、受理医疗费用报销申请等。二是加强社保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实现“银劳互联”系统上线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经办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提升,改进

服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做到工作内容规范化、工作方式科学化、工作态度人性化。四是经办职能下移,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就近就地办理参保手续。

截止目前,企业养老保险累计征缴基金376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1373人,征缴基金4837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任务的%、%。项目工作总结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征缴基金1501万元、211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参保59498人,征缴基金1219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2%、131%。普通病门诊统筹开展率100%。失业保险新增参保856人,累计参保23356人,征缴基金184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15%。工伤保险参保23097人,征缴基金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任务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34647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为全县65199名60岁以上参保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了新农保养老金,新农

保养老金累计发放万元。

篇2:研究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来源

银川市科技计划项目

二、项目背景、意义

发展沼气是我国解决农村能源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措施。沼气是粪便、秸秆、杂草等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以甲烷(CH4)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沼气以外的固体残余物称为沼渣,液体残余物称为沼液。

沼渣沼液是一种优质的环保型有机肥源。其特点是:(1)有机质含量高,含有发酵原料分解而成的上百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生长素、糖类等物质,还有未完全分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菌团,其有机质含量达到40%以上,腐殖酸含量达到20%左右。(2)植物营养成分全面。发酵原料所含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在发酵过程中损失较小,全部遗留在沼渣沼液中,使得沼渣沼液所含植物营养成分比较全面,施用沼肥的农作物平均增产20%以上。(3)环保性好。一是能够提高土壤和植物的抗旱能力,有利于节水;二是能够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有利于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三是沼渣中的胡敏酸和富里酸等酸类物质,能够消除引起土壤碱化的主要盐分物质碳酸钠的影响,提高土壤缓冲酸碱变化的能力,改良盐碱地。(4)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含有多种水解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多种维生素B:B1、B2、B5、B6、B11、B12;多种氨基酸:不少于17种;多种植物激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抗生素:多烯类抗生素;腐植酸;微量金属元素:铁、钙、铜、锌、锰、钼等。用于浸种,可使种子发芽率平均提20%以上,产量平均提高10%以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蚜虫、红蜘蛛、黄蜘蛛平均防治率达90%以上。实现沼渣沼液的肥料化利用,生产有机肥料可以补充土壤养分,并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比例,一方面可减少或缓解化肥用量,另一方面可提高和保持土壤地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目前,国内对沼渣沼液肥料特性、使用方法,增产效果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多,对沼渣沼液商品肥料的生产工艺、设备的研制的报道很少。

沼渣沼液作为优质肥源,目前主要作为肥料直接施用于农田。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提供的沼肥,相当于50公斤硫酸按、40公斤过磷酸钙和15公斤的氯化钾。试验表明,沼肥几乎能使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增产,其增产幅度一般在5%一10%,甚至更高。用沼液浸种,可以促使种子萌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秧率,促进种子生理代谢,提高秧苗素质,增强秧苗抗病、抗逆能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沼渣直接堆肥的氮、磷、钾含量约2%,低于国家有机肥规定标准,一般不以其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固态商品有机肥,而是借鉴粪便直接制肥的模式,作为有机肥原料之一,同粪便混在一起生产固态肥。朱端卫(1999)等开展了禽畜粪便沼气发酵液的分离及肥料再利用研究,用硫酸铁和饱和石灰水作为凝聚剂,对禽畜粪便经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残余物(发酵液)能进行效果较好的固液分离。分离所得残渣(沼渣),经适度烘干后与化肥配制成有机复混肥。用这一新型复混肥进行的辣椒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肥料能增加辣椒苗期植物体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化肥相比,等养分量沼渣有机复混肥增产9.5%~11.6%,80%养分量的沼渣有机复混肥增产14.5%~16.4%。目前,我国还没有获得肥料登记的以沼渣沼液为主要原料的商品有机肥。

近年来, 宁夏的农村能源建设特别是沼气产业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仅2001-2008年中央投入宁夏用于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就达3.3亿元。在中央支持下,宁夏在沼气建设方面,根据南部山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等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推广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一池三改”、“五配套”等多种能源生态模式。截至2007年年底,全区已在22个市、县(区)及农垦系统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4.2万户,占全区总农户的近15%,小型沼气工程50处,规模养猪场沼气工程4座,使近30万农户受益。目前,随着推广进度加快,建池数量增多,沼气工程中有两个基本的技术问题比较凸显,影响其持续发展。一是沼气开发基本停留在解决农民生活用能的单一利用上,综合利用水平低,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循环农业的发展瓶颈。二是技术服务体系薄弱,后期技术服务跟不上,沼气池出料难、管理难的问题始终出现了一批“闲池、废池、找气池”,挫伤了部分农户建池用池的积极性;清理出来的残余物不能集中处理,随意倾倒,造成水体、空气、景观环境二次污染。

本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沼渣沼液有机肥的研发生产,使得农业废弃物通过“沼气发酵-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安全农产品生产”得到循环利用,提高农业资源转化效率,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并采用商品化沼肥和物业化技术服务模式,为我区渣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和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范例,推动沼气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项目的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参数等)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等)指标 3.1 主要研究目标

本项目应用厌氧发酵技术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首次以处理后的沼渣沼液为原材料,并通过生态型沼液、沼渣加工利用设备选型与工艺技术的研究,在处理粪便、消除污染的同时,研制开发出适用于瓜果蔬菜的环保型液体精细有机肥和固体有机肥,实现沼气厌氧发酵及沼液、沼渣加工利用产品的商品化和处理技术的商业化,形成生产基地;研究确定产品的外观设计、标签样式、肥料效应、商标注册等,通过农业部门的肥料登记,进入试销,以提高沼气副产物的经济附加值,培植出一个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推动“鸡粪加工饲料-饲料用于养殖-粪污生成沼气-沼气发电民用或入网-沼液、沼渣加工有机高效肥”生态型产业链的形成,促进无公害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2 主要研究内容

3.2.1沼渣沼液有机肥形态性质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

根据沼渣沼液的肥源特性和目前的施肥方法,研究确定项目开发的沼渣沼液有机肥的形态类型及其质量标准,性质研究包括产品类型、主要有效成分、产品剂型、可溶性、稳定性、质量保证期等,质量标准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发布。

3.2.2 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工艺、菌种和设备研究集成

根据沼渣沼液有机肥的形态类型和质量标准要求,研究确定液体和固体两套生产工艺技术,包括生产基本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形成两套生产线,争取形成年生产沼渣沼液有机肥1万吨的生产基地1处。

3.2.3 研究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标签样式(包括标识、使用说明书)

研究产品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合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争取申请专利保护。

研究制定出产品标签即产品包装标识和产品使用说明书。通过研究,在产品标签中明确以下内容:

(1)产品名称(以醒目大字表示):使用表明该产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并符合下列条件:

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有规定的,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

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没有规定的,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俗名;

③在使用“商标名称”或其他名称时,必须同时使用本条①或②规定的任意一个名称。

(2)预留肥料登记证号位置。

(3)产品执行标准号。标明企业所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的编号。

(4)有效成分的名称和含量。

(5)净含量。

(6)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标明经依法登记注册的、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

(7)使用说明。按申请登记的适用作物简述安全有效的使用时期、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8)生产日期。标注保质期或失效日期,产品的贮藏方法。

(9)必要的警示标志和贮存要求。对于易碎、怕压、需要防潮、不能倒置等特殊要求的产品,以标注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之,标注贮运注意事项。

(10)限用范围。

(11)与其他物质混用禁忌。

对于销售包装的最大表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的,标签内容可仅为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其它内容可以标注在产品的其它说明物上。

3.2.4 开展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进行肥料登记

委托由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单位完成肥料效应小区试验并出具试验资料;肥料效应试验严格按照国家登记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暂行)执行。通过小区试验明确每一种作物1年2种以上(含)不同的土壤类型地区或2年1种土壤类型地区肥料试验结果。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整理相关资料向政府肥料主管部门宁夏农牧厅或者国家农业部申请肥料登记。

肥料效应小区试验要提交的资料包括:

(1)田间试验肥料的样品检测报告。

由省级以上经计量认证的肥料检验机构检测出具。

(2)田间试验报告。

报告应是与标签(说明书)标明的产品主要功效相对应的、每一种作物1年2种以上(含)不同的土壤类型地区或2年1种土壤类型地区的试验结果。

(3)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研究报告。

在请示肥料主管部门后根据其要求执行。3.2.5 开展肥料效应田间示范

委托由农业部认定可承担田间肥效试验单位单位2年内在2个以上(含)不同省完成并出具的示范试验资料。原则上要求每种作物的示范试验面积:经济作物面积5亩以上、大田作物20亩以上,对照1-2亩。具体方案由承担试验的农业部认定单位与生产企业参照登记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暂行)协商制定。3.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3.1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作物沼液滤清产品浸种、叶面喷施、防病虫害应用参数及施肥技术规程; 提出沼渣沼液肥料分级包装技术指标,建立沼渣有机肥生产工艺规程; 3 研制开发适用于主要经济作物瓜菜果树专用肥配方3个,形成1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规模; 形成沼液肥产品技术标准1个,研发沼渣沼液系列有机肥、冲施肥新产品3个,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基地1个,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中心1个,发表论文1篇。

3.3.2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年可处理养殖园区内粪污1.4万吨,年产沼气11万m3,发电7万千瓦时,年产70℃热水1000吨,年节约标煤72吨,每立方米沼气按1.5元计,实现收入16.5万元;生产有机肥0.1万吨/年,每吨按400元计,实现收入40万元;沼肥1.3万吨/年,每吨按20元计,实现收入26.0万元,年总收益82.5万元,除去年运行费用28.91万元,项目年纯利润53.59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8.2年,财务净现值207.5万元(IC=8%)。可提高单位鸡粪产品附加值200%以上,提高经济效益50%以上,每亩农作物可增加产量15%,增加产值200元以上,减少化肥投入20%。

四、项目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其整体水平、配套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建成的试验基地、中试线、生产线等情况

1、项目经过不断试验实践,建立了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沼气池内的沼渣用泵抽出后,在沉淀罐内抽出上清液后,进行脱水加工。经脱水加工后的沼渣,混合一定比例的生物质秸秆粉料配成肥料,采用机械造粒机进行制作,然后在烘干机内用60~100 ℃干空气进行加温和除湿,包装后即成沼渣有机肥产品。

经过不断扩大试验示范规模,目前,项目成果已基本形成沼渣沼液有机肥1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规模,已建立宁夏达洁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沼液肥企业标准(Q/DJH002—2008)详情请见附件。可处理养殖园区内粪污1.4万吨,年产沼气11万m3,发电7万千瓦时,年产70℃热水1000吨,年节约标煤72吨,每立方米沼气按1.5元计,实现收入16.5万元;生产有机肥0.1万吨/年,每吨按400元计,实现收入40万元;沼肥1.3万吨/年,每吨按20元计,实现收入26.0万元,年总收益82.5万元,除去年运行费用28.91万元,项目年纯利润53.59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8.2年,财务净现值207.5万元(IC=8%)。

沼渣沼液有机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利用该工艺流程生产的有机肥实现了“五个结合”和“三大目标”,即有机养料与无机养料的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结合、长期效应与即期效应的结合、肥效与药效的结合以及植物体内酶激活与土壤肥力有效性的结合等,从而达到了高效化、多功能化和无害化的目标。

五、项目研究过程中主要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情况:包括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主要创新点,获得的专利和各种奖励等情况

沼液、沼渣是一种优良的有机肥料,沼液、沼渣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菜地,有助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促进了作物健康生长,增强了作物抗病、抗虫能力并兼有杀虫、杀菌作用,大大减少了作物病害的发生,防止了使用化肥带来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为发展有机食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项目突破性的在沼渣、沼液中添加生物菌剂和其他微量元素,生产的有机肥养份全面,更加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释放缓慢,大大降低肥料中氨、氮流失,提高肥效,降低土体、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项目处理沼渣的关键技术是微生物菌剂好氧发酵技术,同时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运用不同的添加剂配方,生产满足作物需要的有机肥料,该技术处理沼渣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

在脱水的沼渣中喷洒微生物菌剂,利用微生物菌种,对沼渣进行堆肥好氧处理,通过堆肥使微生物发酵产生高温,杀灭沼渣中含有的病菌、虫卵,使动植物残体、胶质体等物质充分分解断裂,转化为小分子的有机质,便于农作物、林果、花卉、树木、植物的吸收。

项目开展至此,加上项目单位已有工作成果,本项目可能形成以下知识产权:沼渣沼液有机肥生产工艺技术发明专利1项;沼渣沼液有机肥外观设计专利1项;沼液肥企业技术标准1个;肥料商标1个;发表论文1篇。

六、成果应用、转化及产业化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开发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引进集成优化国内外的新技术,解决宁夏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后续发展提供自主技术支撑,同时为相关的项目研究提供技术借鉴,从整体上提升宁夏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生产的技术水平。6.1 经济效益

项目年可处理养殖园区内粪污1.4万吨,年产沼气11万m3,发电7万千瓦时,年产70℃热水1000吨,年节约标煤72吨,每立方米沼气按1.5元计,实现收入16.5万元;生产有机肥0.1万吨/年,每吨按400元计,实现收入40万元;沼肥1.3万吨/年,每吨按20元计,实现收入26.0万元,年总收益82.5万元,除去年运行费用28.91万元,项目年纯利润53.59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8.2年,财务净现值207.5万元(IC=8%)。该项目的研究与示范,可提高单位鸡粪产品附加值200%以上,提高经济效益50%以上,每亩农作物可增加产量15%,增加产值200元以上,减少化肥投入20%,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可扩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项目的研究和应用都将为宁夏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性动力。6.2 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将促使大量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变农作物施肥习惯,促进宁夏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项目区生产条件改善,推进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并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成为带动宁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动力,推动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项目产生的沼气,可向养殖园区提供生产或生活用燃料,年节约原标煤72吨,沼渣、沼液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可提高产量和质量,带动农民增收。6.3 生态效益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鸡粪发酵后,可以有效消除腐臭味,杀灭绝大部分病虫卵,彻底解决养殖园和周边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大量施用鸡粪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20%以上,有效减少畜禽粪便对水源、土壤、空气等资源或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七、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及前景

宁夏农业近年来集中发展几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或优势特色产业,包括200万亩设施蔬菜和果树,100万亩葡萄,100万亩枸杞,及100万亩红枣。上述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都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农业,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其中,根据当地的土壤资源状况及作物营养需求规律,有针对性地通过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是促进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最基本技术保障措施。而目前宁夏在上述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过程中仍然采用低品质的农家肥及高剂量的化肥维持生产,不仅造成化肥资源的浪费,而且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农产品污染。因此,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对大型养殖场鸡粪进行高温发酵,并根据主要经济作物的营养需求规律创制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能够有效延长农业企业产业链,提高有机肥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培育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最佳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形成研究单位+企业+基地的农业产业开发模式,提升宁夏农业产业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宁夏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宁夏新的经济增长点。本项目由于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本项技术形成了包括厂房设计、菌种扩繁操作规程、有机肥生产技术规程在内的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具有生产机械程度高,操作简单,投资较小(500万元)、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研究的成果实用性强,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八、组织管理做法与经验,侧重总结科技工作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经验

本项目由宁夏达洁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宁夏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同实施,成立总经理负责的管理领导小组:协调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资金筹措、应用与资金和人员的调配管理。

建立项目技术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的编制、相关技术研究支持、负责各价子项目实施监督及其他工作。由主持人和特邀技术专家组成,负责参与本课题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及技术咨询工作,并负责对各子专题技术方案审定、进展检查与实施效果考评工作;

建立产学研联合攻关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国家有关农业产业化的各项政策,本着政府统筹规划、科研单位直接参与和企业负责组织的原则,该项目实行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发,以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开发,以产业开发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形成以政府宏观扶持为引导、以企业开发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的鸡粪生物有机肥开发体系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格局。

(9)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设想等

1、垃圾沼渣中N、P、K含量不高,N、P、K混合含量很少达到3%。若不调节N、P、K以及微量营养元素含量,那么它只能作“土壤改良剂”或“土壤调节剂”,不能达到农田需要,目前对肥料制作技术的要求和肥料产品的质量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级产品直接使用正在减少,利用垃圾肥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与适量的化学肥料搅拌、成型,从而制成一种集有机与无机,速效与缓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有机复合肥料效果更好。建议在生产沼渣沼液有机肥的过程中,根据农作物需肥特点,添加一定数量化学肥料,制成有机一无机复合肥料系列产品,不仅提高肥料质量,减少单位面积使用量,减轻劳动量,还简化施肥工序。

2、禽畜养殖等废弃物也含有很多重金属和病原体,病菌与寄生虫可在发酵过程中被杀灭,但是重金属的控制效果却不能精准,建议今后应开展沼渣沼液有机肥长期施用的土壤学效应研究以及其长期施用后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效应以及可能对食物链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篇3: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实施研究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产生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源自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 该理论的产生源于德国传统“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弊端。20世纪90年代以来, 德国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环节相脱离的弊端, 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新型能力要求, 由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著名的职业教育家劳耐尔教授和他的团队, 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一经提出迅速被德国的学术界所认同, 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1996年, 负责制定职业学校课程标准的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了一个新的课程《编制指南》, 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应用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并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了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笔者发现,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在“做中学”原则和行动导向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它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 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开发的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其基本思路是由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工作任务”导出相关的“教学分析” (按照教学论要求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分析过程) 。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反映) 使之具体化。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简述为“工作任务———教学分析———学习情境”。具体来说分为下面六个步骤:

(一) 专业调研。

通过对专业所对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以及高职院校该专业的教学现状, 以便寻找到其间的差距, 从而为该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原则建议。

(二) 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 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 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及素质。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比如,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专业适应的岗位群一般设置的工作岗位有:会计主管、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材料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利润核算、资金核算、总账报表和稽核。但这些工作岗位还不一定能构成会计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的工作任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完成它能够 (或需要) 提高工作能力, 具有存在的普遍性、个人职业发展经历中的重要性、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长期性等特点。现在, 很多学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了珠算与点钞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不是不能开, 并且对应的工作岗位也很具体, 但这个工作不能反映出会计职业生涯中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因此这个工作任务就不是会计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以上分析, 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有:会计业务流程认识、账务处理、纳税申报、成本控制与管理、往来款管理、统计、涉外会计、财务分析、审计财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投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资金运作等。典型工作任务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比如, 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兴起, 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增加证券的投资管理等。

(三) 设定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

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后, 就要设定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上“环境”与“情境”, 它的物质载体就是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 来源于实际工作, 但又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再现, 即所谓的“源于工作, 又高于工作。”一个典型工作可以对应一个学习情境, 也可以几个典型工作在一个学习情境下学习。这种“环境”与“情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 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我学习行动的反思。教师在这样一个学习情境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误、挫折及时作出积极反应, 从而指导和帮助学生建构自我学习的路径和方向。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设定以下会计学习情境:企业整体动作及销售管理、会计法律制度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会计处理、成本核算、会计信息化处理、投资及筹资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纳税管理、涉外业务及特殊业务会计处理。

(四) 明确教学项目 (教学课程) 。

在设定学习情境后, 最后明确教学项目 (教学课程) 。一个教学项目 (教学课程) 可以对应一种学习情境, 也可以几个教学项目 (教学课程) 对应一种学习情境。在明确教学项目 (教学课程) 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课程不宜过多, 也不宜过少。课程过多, 会超过确定好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过少, 不能反映出这个专业需要的职业发展能力。一般总课程数在15~20门之间。第二, 教学项目 (教学课程) 的归集是以设定好的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为基础, 反映出这个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职业素质与能力。第三, 由于教学对象是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 因此, 教学项目 (教学课程) 中要设计出这个工作过程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 会计专业要设计像管理学基础、经济法、会计基础、计算机基础、经济数学、会计英语等课程, 把它们归集到所对应的会计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中。

(五) 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分析的目标是获得某门具体课程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其组织关系, 基本参照点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知识包含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操作知识指完成某工作任务必须需要的应用知识, 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名称等。理论知识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解释性知识, 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操作知识分析的基本要求是越详细越好, 最好能把操作经验、操作诀窍纳入其中, 尤其要注意对操作细节的分析, 因为往往是细节影响职业能力的形成。理论知识分析的基本要求是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 要避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重新剪裁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倾向。

(六) 教材开发。

以工作过程为系统的模块课程与传统以学科知识为系统的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是在完成工作中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 而后者则是在学习了专业知识之后才培养专业技能。显然, 传统教材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模块课程的教学要求, 新教材的编写需要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新选择和组织专业知识体系, 需要教师彻底改变已有的教材编写习惯, 并重点把握两个原理:一是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工作任务是核心, 但并不否定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合理地延伸出来的。二是用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所获得的工作任务是形式化的,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选择典型产品制作或服务提供等职业活动, 来具体实施工作任务的教学, 通过完成一件典型产品制作或提供一个完整服务, 让学生体验整个工作过程。典型产品或服务的选取要密切结合地方经济特点。我们组织教师根据各模块课程的工作任务及其教学内容、教学场地和设备, 编写了各模块课程的校本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学辅助资料。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学科体系课程相比, 最大的不同是课程结构。学科体系课程的结构是学科知识, 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结构是学习性工作任务。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教学方法选择取向的不同, 学科体系课程重知识传授, 因此多在课堂上进行, 教师讲, 学生听, 实践课与理论课分开安排, 实训项目以验证为主, 没有明确的任务载体;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 能将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集成在一起, 因此选择在实训场所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训练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主要有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等, 教学方法设计要遵循“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 一开始要求教师领着学生做, 然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做, 最后布置任务由学生自己做, 教师讲授越来越少, 逐渐成为咨询指导的角色;学生动手越来越多, 逐渐成为完成任务的主体, 只有在这样的训练中, 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与学习方法能力和沟通协作、安全环保意识等社会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校企合作”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已经到来,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学院聘请公司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 指导学生校内实训、开展专题讲座, 丰富学生课余知识。学院会计系聘请了包括公司总经理在内的一批高管、实务专家为兼职教师, 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 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和岗位职业要求, 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

五、师资条件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作保障。教师首先需要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 需要教师既要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又要具备跨学科、跨专业的职业行动能力, 完成由生产性工作任务到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转变, 进而完成由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开发。第二要有企业工作经验,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指导实践的操作能力, 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教学, 强调“做中学, 学中做”。第三要有课堂驾驭能力, 课程实施要求教师对整个学习或工作的过程进行发动、监督、帮助、控制和评价, 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使教学按照既定的思路进行。

综上所述,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以培养学生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目标, 以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为课程模式, 以行动导向学习为教学实施原则而开发设置的系统化的内容、活动、进程与评价等的总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不仅仅是一种具有特定类型、层次和方法特征的课程开发模式或方案, 更是一种具有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指导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念。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系统偏差, 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现行课程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之间存在差距, 课程及其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树立现代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以职业活动为主线, 以项目任务驱动为教学形式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新型课程模式, 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高林, 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赵志群.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及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篇4:研究项目工作总结

2011年该场地处浦阳江边,水源丰富,距最近的邻村相隔500米以外,周围5公里之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场、牧场和污染源,发展饲养水禽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理想的生态养殖场所。一年来,根据项目的建设计划,以生态饲养的发展模式,运用科学技术,全面发展蛋鸭生产,满足生产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鸭场与设施

(一)场址要求

1、鸭场周围500m内无其它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应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500m以上;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鸭舍附近有一定的水面,水深1m以上,水体清洁、无污染。

3、鸭舍应有运动场,一端连接舍门,一端连接鸭滩(鸭上下水的地方)。鸭滩面积与运动场相似,宽约2m~3m,其坡度呈20度~30度。

(二)场内布局与设施;

1、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划分,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2、与外界接触应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3、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各区域间、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4少、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及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应设防鸟、防虫和防鼠设施。

二、卫生防疫

(一)卫生要求

1.进鸭前必须对鸭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每周至少对鸭舍消毒2次,鸭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勤换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2、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入生产区。特定情况下,严格消毒穿戴保护服后方可进入。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进入鸭舍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二)蛋鸭免疫

1、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搞好免疫工作。

2、免疫程序:不同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禽流感疫苗;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疫苗。

三、饲养方式

采用地面平养。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

四、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0~6周)饲养管理

1、进雏: 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2、雏鸭选择: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活泼喜动的雏鸭。

3、雏鸭饲养

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调教让鸭啄食。饲喂次数:不同日龄每天喂养次数有差异。随日龄延长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

4、雏鸭管理

①温度:不同日龄鸭子对休息时及夜间,鸭舍内温度不同:白天及鸭子活动时舍内温度可低2℃~3℃。应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

②密度:不同日龄鸭子放养密度有差异。夏季适当降低,冬季适当增加。

③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60%~65%,14日龄后相对湿度65%~75%。

④光照:(1~3)日龄24小时,4日龄以后每天减少0.5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⑤运动与戏水:5日龄后雏鸭可以调教下水,分批分时将雏鸭慢慢赶入浅水中活动3~5分,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

(二)育成期(7~16周)饲养管理

1、育雏料过渡到育成料宜5天,替换比例一般每天为20%左右。

2、喂料应遵循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控制总量的原则。

3、蛋鸭进入育成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伤残鸭。

4、育成期间的鸭每周末应称重一次,称重鸭只的比例是该批蛋鸭的5%,一般不少于60只。

5、每天观察项目:鸭群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产蛋期(17~72周)饲养管理

1、在蛋鸭开产前二周放入少量公鸭,放入比例为2%~3%。

2、根据蛋鸭品种的不同,适时掌握开产期。开产期体重要求在1400g~1500g。

3、从产蛋初期(100~120日龄)开始,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饲料营养,提高粗蛋白水平,并适当增加饲喂餐数。白天喂3次,夜间9~10点增喂1次。

4、从产蛋率达到60%起应供给蛋鸭高峰期配合饲料。应掌握饲料过度时间,一般以5天为宜,每天替换比例为20%。每只鸭日采食量控制在150g左右。

5、采用自由饮水,并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6、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7、室内相对湿度宜为60%~75%。

8、根据蛋鸭品种和鸭舍面积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8~9只/ m2。

9、改自然光照为人工补充光照。日平均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少于14小时,增加人工光照时每次增加1小时,每隔7天增加1次,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7小时。光照时间稳定后,不得增减。通宵以弱光照明,弱光强度为3Lux~5Lux。

10、产蛋中期不断挑选出停产鸭、低产鸭、残次鸭。

11、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包括蛔虫、鸭虱等。

12、鸭蛋收集:

①盛放鸭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

②定时集蛋,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

③鸭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五、废弃物处理

鸭舍清理出的垫料和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肉尸处理应符合无害化处理规程。

篇5: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通过对《避障智能车》这个项目的研究,我感受颇多。下面是我对项目研究工作的一个简短总结。

本项目的避障智能车是以迅猛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科技知识。

我们的车模采用飞思卡尔公司16位微控制器MC9S12XS128作为核心处理单元,自主构思控制方案,包括障碍识别信号的采集处理、控制算法以及动力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等,由7.2V的电池通过不同的电路为各模块能源,最终使小车能够自主识别障碍,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小车的转向与车速自动避开障碍物,最终回到原路径。

我们自动化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与知识基础。如《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电路原理》等。反过来,这样的实践也使我们对专业课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参与本项目研究的同学都是08级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我们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整体系统调试等工作明确分配,并十分注重相互交流,听取各方意见,然后综合考虑,使软、硬件融洽的结合起来,使智能系统稳定可靠。两位指导老师专业能力很强、科研经验丰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并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指导方向以及良好的实验基地,使我们的项目开发开展得很顺利。

本项目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小车进行搜索和抢救工作,从而保证人的安全;它还可以应用于汽车的倒车报警系统以确保汽车倒车的安全。该项目在学术上的创新在于它实现了传感、单片机、电机以及机械控制等知识的有机结合,锻炼了我们对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该项目在技术上的创新在于对小车舵机的改装。在并非改变舵机本身结构的条件下,将舵机竖立起来,加大了两端的力臂,并调整力臂使两端力臂相等,这样舵机左右转向时受力比较均匀、转向角增大。通过改装提高了舵机的灵敏度,提高了舵机的响应速度,提高了小车的避障性能。

本项目按照科研立项申请时所拟定的实施计划,合理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并在各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重点项目,我们提交了中期报告表、中期进展材料、重点项目中期检查表,并且顺利通过了学校众多专家对于重点项目的中期考核,完成了相应的答辩工作。

本项目已经设计完成智能小车模型一套,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本项目小组已完成相应科研论文两篇。

目前我们的小车模型正在按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的要求进行改进,智能车改进完成后将参加本届创意组的全国总决赛。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的体会很多。

制作小车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方法。对于嵌入式产品的一般开发方法:1.基本输入/输出分析;2.选择MCU;3.选择评估系统并对与MCU相关的硬件进行初步评估;4.设计并制作硬件系统;5.进行硬件系统的模块测试;6.软件系统设计;7.系统测试;8.进一步完善工作。对于硬件系统,我们的思路也得到了开拓,并总结了一套设计流程:1.明确设计目的;2.查阅资料,选取合适元件;3.设计电路;4.电路仿真;5.焊接电路;6.实际测试并调试。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软件调试的重要性,它可以发现硬件中的不足,使问题更易发现并解决。

该项目大大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团队精神,开拓了我们的逻辑思维方法以及非逻辑思维方法,提高了我们的问题意识,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该项目使我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经验。如一些非书本知识,如何购买元器件(淘宝、电子市场、假发票、报销„„),如何财务报销,如何加工电路板,如何加工机械零件,如何与人协作等等。

篇6:研究项目工作总结

《【项目建设完工工作总结】项目,完工质量工作总结模板》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项目 完工质量工作总结模板

XXX项目

XXXX/完工质量工作总结

编制单位:

XXXX项目部

编 制 人:(项目质量经理)

审 核 人:(主管质量项目副经理)

期:

****年**月**日

目录

1、项目概

述................................................................................................1

2、项目质量管理要求..................................................................................1

3、本项目的质量组织机构............................................................................1

4、投入的资源.............................................................................................1

5、开展的质量管理工作...............................................................................1

6、质量事件、事故与损失情况.....................................................................2

7、经验与教训总结......................................................................................2

XXX项目完工/XXXX质量总结

一、项目概述

简述工程项目概况、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开工日期、完工日期,业主、咨询方/监理、分包商介绍。

二、项目质量管理要求

简要说明项目中业主/监理对质量管(来自:)理的要求,从组织机构要求、质量人员资格证书要求、关注重点、管理抓手、开展的审核情况等方面进行叙述。

三、本项目的质量组织机构

叙述为完成项目质量管理而成立的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设立的岗位,聘用的人员。

分析该机构在项目质量管理执行过程中是否有效?其优缺点是什么?改进的建议与意见。

四、资源投入

为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投入的资源,如采购的仪器、软件,投入的质量管理人员数量,投入的质量管理直接费用(包括各种检验仪器采购校准费、质量培训

费、取证费、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产生的费用等。不包括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项目质量奖励、罚款情况。

五、开展的质量管理工作

本节是最主要部分,应予以较为详细地叙述。

开展的检查次数、检查出的问题数量和整改完成情况;内外审核次数,审核出的问题数量和整改完成情况。

业主或监理单位开具的质量问题报告主要集中在那些方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采取哪了具体措施来整改。

六、质量事件、事故与损失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件、事故数量和简单情况。

项目因质量事件、事故导致的质量损失费用统计。

七、经验与教训总结

本节是总结的关键部分,应突出借鉴意义。

经过本项目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备注:总结要求内容详实,图文并茂。

上一篇:三年级艺术下册教案下一篇:励志广播稿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