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中诞生创意

2024-04-07

问号中诞生创意(共9篇)

篇1:问号中诞生创意

有些事理经名人之口,大师之手,成为了权威。一般而言,权威多数是正确的,有较大的可信度。但是,有些事理,名人未经推敲就从口中说了出来,自然也就经不起检验,但由于名人的权威,仍然成了“权威”。为此,生活中要多些“?”号,不迷信权威。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前,亚里士多德“重的球会先着地”这一观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__所宣扬的“地心说”则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达尔文发表《进化论》之前,还有不少人认为“人是天使变成的”… …

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是荒.唐的,可笑的,但在数百年前,它们却个个是人们心中的“权威”。有如此愚蠢的想法,恐怕不是因为人们无知,而是因为他们人云亦云,想当然吧!

伽利略、哥白尼、达尔文,都有着不平凡的眼界,敢于对所谓的“真理”提出质疑,产生“?”,并深入探究,刨根问底,追求真理。

也许有人会认为:只要有知识,有耐心,就能够深入研究问题,找到真理。其实,这样是不够的。

有知识,只是作为与权威斗争的基础,更需要的,是挑战权威的胆量和为科学、为真理的献身精神。伽利略做斜塔实验时,有成千上万人围观,都想看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敢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立的的小鬼出丑,因此,一旦他失败了,就会处处遭人冷落、笑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与__的“地心说”相背而驰,产生巨大的矛盾,导致教皇大怒,诬陷哥白尼,把哥白尼送上了火场;达尔文提出发表《进化论》之后,更是处处遭人排挤。但他们,却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把挫折当垫脚石,使他们的这些观点在百年后成为了人尽皆知的真理。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不仅包含着对事物刨根问底的精神,还包括着一份挑战权威的胆量,追求真理的执着。

发现问题,需要好奇心;研究问题,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耐心;实践它,则需要胆量与执着。

亲爱的朋友,你也能对权威产生质疑,对想当然说“不”吗?

篇2:问号中诞生创意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你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议论文,请同学们仔细读文,看一看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都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的。

二、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Xǐzǎojīxièlǐngyùméiguùnì shí zhēn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表示经常见到,不足为奇。()

(2)经过多次考虑,还是没有想明白,形容难以琢磨,不好寻求答案。()

(3)形容看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事情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

(4)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配对儿。()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并给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5、作者分用这三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

点。

6、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所举的三个事例于前面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呢?

(2)三个例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二、拓展阅读

储蓄人生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

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总

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一种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的多远,隔的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他门。有了这笔亲情储蓄,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也是人生一笔受益非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储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刻苦勉励,日积月累不断地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地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的那些最宝贵、最难忘、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将“学识”、“亲情”、“友情”三个词依次填入②③④段的空格里。

②③④

2、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

3、揣摩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用直白简明的语言代替比喻的说法,完成下面句子。任何带功利性的支情储蓄,不仅得不到,而且。

4、第④段中加点的词中,“充实”是说知识需要,“更新”知识则

强调。

5、用单竖线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并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① ② ③ ④ ⑤

6、文章说,“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还需要储蓄什么?请写

出一点并简要表述你的理由。(50字以内)

还可以储蓄,因为。

三、相关链接

叶永烈,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并对叶永烈作了两次批示:“调查一下,如属实,应同上海商量如何改善叶永烈同志的工作条件。”(1979年1月6日)“我看要鼓励科普创作,这项工作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1979年3月4日)由于方毅同志的关心,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叶永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篇3:问号中诞生创意

【研学目标】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并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能联系上下文及品词析句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见微知著”的意思。

3.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写法以及内容上的相同点,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研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道理。

【研学线路图】

明确研学目标→课文回顾;点明观点→精读事例;理解观点→品词析句;感悟真理→研学拓展;读写迁移→总结评价。

二、研学问题

结合三个具体事例体会和领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品读赏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理解观点。

2.交流理解品读重点句子,感悟科学精神/

三、研学拓展

【拓展1】

妙笔生花: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写一段话。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你举的例子能否证明你的观点)

【拓展2】

课外阅读: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四、研学评价

1.自我评价 我知道了:__________。我还想知道:__________。

篇4:问号中诞生创意

【研学目标】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并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能联系上下文及品词析句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见微知著”的意思。

3.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写法以及内容上的相同点,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研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道理。

【研学线路图】

明确研学目标→课文回顾;点明观点→精读事例;理解观点→品词析句;感悟真理→研学拓展;读写迁移→总结评价。

二、研学问题

结合三个具体事例体会和领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品读赏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理解观点。

2.交流理解品读重点句子,感悟科学精神/

三、研学拓展

【拓展1】

妙笔生花: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写一段话。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你举的例子能否证明你的观点)

【拓展2】

课外阅读: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四、研学评价

1.自我评价 我知道了: 。我还想知道: 。

2.小组评价 请组长根据这节课表现打“√”。

篇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3.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4.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5.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学

重点

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教学

难点

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7)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出示课件2】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3】: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新课

教学

(30)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4】: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词语:【出示课件5】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1)

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出示课件6】

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第1自然段: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

第2到第8自然段:证明观点,举三个例子来证明。

①洗澡水的漩涡。②蚯蚓活动发现大陆与海洋的分布。③做梦时眼珠转动。

第9、10段: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找到真理。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

2.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3.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洗澡

机械

教授

叛逆

花圃

玫瑰

谨慎

盐水

石蕊试纸

奥秘

领域

锲而不舍

复习前课,做好衔接。

新课

教学

(25)分钟

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出示课件7-9】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2.【出示课件10】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板书)

3.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出示课件11】

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课件12】

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出示课件13】

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板书:见微知著)

这句话和课文开头首尾照应,说理深刻。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出示课件14】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本文所用的证明事例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抓住发现事物的顺序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这一设计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联系前课,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0)分钟

四、拓展阅读,随文练笔

【出示课件15-20】

下面我们来阅读《千年圆梦在今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精神。写一写。

群文阅读,巩固提升

板书

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见微知著

课堂作业新设计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都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探索真理的人。

2.因为那些找到真理的人都是从身边平常的事情中发现的。

3.要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性被调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心弦被拨动

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读读议议,拨动学生心弦。

三、心灵被触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2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有所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也不免有些遗憾:高年级学生字词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开课的字词学习的安排确实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有欠缺,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

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第6自然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于海洋的形成。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第8自然)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链接文章】

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中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澡()玫()域()诞()疑()

燥()

攻()或()

延()凝()

惯()观()圃()旋()慎()

贯()砚()葡()漩()镇()

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缩句

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

改为陈述句:句:

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改为反问句:句

4.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话:

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      普遍

1.洗澡是一件非常()的事情。

2.这是一种非常()的现象。

兴趣      趣味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4.这是一道()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著名      出名

5.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6.一场选秀活动,使它()了。

欣赏      鉴赏

7.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绝美的景色。

8.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成才有路勤为径”的观点,列出写作提纲。

参考答案

一、洗澡    玫瑰    领域    诞生    怀疑

干燥    攻打    或者    延时    凝神

习惯    观看    苗圃    旋转    慎重

贯通    砚台    葡萄    漩涡    城镇

二、1.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2.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3.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

4.虽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三、1.普通2.普遍3.兴趣4.趣味

5.著名6.出名7.欣赏8.鉴赏

四、1.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2.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

奥地利医生发现梦的有关现象。

3.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能运用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2.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3.过程与方法:本文含义的道理比较抽象,组织学生研究3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学地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明白更深刻富人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

【教学难点】

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收集资料。

2.学生做好预习和上课的准备工作。

3.老师协助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2.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

1.小组分别展示学习结果。

(1)关于洗澡水的漩涡

(2)石蕊试纸的实验

(3)做梦与眼睛转动的联系

(4)展示收集资料

(5)整理本课重点字词句

(6)课后的总结汇报工作

2.小组提问回答

(根据课文重难点把握来提问回答)

采用游戏的方式小组进行提问回答

3.教师板书巩固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反复试验!

不断追问→得出真理

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议论文)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货

全班同学交流收获

四、作业布置

同学们觉得我们的作业该做什么?

1.抄写课文中对你有启发的句子。

篇7:问号中诞生创意

这样的例子就有许多。

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匡衡,他从小就喜欢学习。可是无奈家里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里学习。有一天,匡衡发现邻居家灯火通明,就灵机一动在在自家墙上偷偷凿了个洞。就这样,每天晚上匡衡都借着从邻居家“偷”到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

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

篇8:问号中诞生创意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篇议论文中的第二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的题目, 又是作者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科学发展史上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样的文本体裁,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还是较为陌生的。

编者意图解读:

本组课文是以“感受科学精神”为专题进行编排的。编者要求学生“学习本组课文, 要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还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显然, “体会科学精神”是主要的人文性目标, 而“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则是工具性目标。科学精神的含义是丰富的, 本组前两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 通过对居里夫人科学精神、科学品格、科学贡献、科学人生的美丽的由衷赞美, 既是对学生科学精神的一种唤醒与期待, 也是对科学精神含义的一种感性描绘。第二篇是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 这篇记叙文是以描述科学成果的方式, 热情赞扬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本文“科学精神”内涵的定位是:见微知著,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 其中“善于质疑”是核心。

再看工具性目标, 通过具体事例领悟文本主旨, 无疑是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主要工具性目标。第一篇讲读课文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 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本课则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前者对本课教学有一定铺垫作用, 但议论文作为论据的事例与记叙文的事例因目的不同, 其详略处理也有一定差异。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 在具体教学中, 人文性目标的达成应该以工具性目标的达成为基础。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 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 并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体会“见微知著,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策略:

“质疑探究”是感受、了解枯燥的论文形式与本文科学精神内涵的关键, 以“疑”为主线, 以体验为策略, 力求以强烈的外在感受促成刻骨铭心的抽象感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简案)

一、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自学读懂了什么, 让课堂基于真实的起点。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随机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2.检查生词的理解, 点拨中强调学法:通过查字 (词) 典, 联系上下文, 看图或与他人讨论等方法解决疑问。

3.指名朗读课文, 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二、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2.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初步会文

1.哪些语句让你深受启发, 画出来多读几遍。

2.先在小组内讨论所受启发, 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预习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 故教学开始于检查预习。而任何文本的深入学习, 都需要基于文本的整体感知, 这也是无可非议的, 第一课时, 让学生理清课文基本脉络, 初步获得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 可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环节一:体验“质疑”———叩动心弦渐入骨

1.设疑:“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你相信吗?

2.什么是“追根求源”?谁来说说“司空见惯”的意思? (“司空见惯”的传说和现在的意思。)

(设计意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文题, 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它的核心是问题意识。激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 可选择教材结论——这个传统意识里的正确权威进行质疑, 没有比这个更顺其自然、贴近课堂的材料了, 尤其是学生经历了第一课时的感知性学习, 基本上认同了这个观点。因此, 绝大多数学生都会相信这个真理。随即, 教师质疑:真理难道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这样轻轻叩开问题之门, 探究意识之门, 实际上是在创造一个非同寻常的“高峰体验”情境。这样的学习过程, 是一个基于体验的质疑与探究品质的唤醒过程。)

环节二:体验表达———绝知此事要躬行

1.回顾表达思路。上节课我们了解到, 为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 请结合课文内容与各自的理解填写表格。

2.引导朗读有关发问质疑的语句, 强化体验。

3.对比感悟。作者所举的三个事例, 其实就是三个实验, 描写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这样的课文我们学过, 比如四年级下册里的《蝙蝠和雷达》 (课件出示片段) 。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 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一百多年前, 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 铃铛一个也没响, 那么多的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 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 蝙蝠夜里飞行, 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 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 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 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 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仔细默读上述片段, 你发现它的详略安排与本文有什么不同? (上述片段详写的是实验探究的过程, 本文详写的是对问题的质疑思考。)

引疑:本课为什么不把实验部分写具体呢?

如果学生思之不得, 可以出示本课表述观点的句子与思考质疑的句子, 通过再次诵读, 进一步感受观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如, 句1: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句2:那么,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总结表达方法: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 叙述的侧重点就不一样。“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强调的是质疑意识对于发现真理的作用。

4.迁移表达方法。如果用“蝙蝠和雷达”这个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该详写哪个部分, 略写哪个部分?试着动笔改写, 然后交流。

蝙蝠在夜里飞行, 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如果不是眼睛的原因, 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嘴巴、耳朵, 还是皮毛感觉?……

科学家根据猜想设计了几次试验, 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原因……

这个过程, 关注的是学生是否领会“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 叙述的侧重点就不一样”, 至于问题的质量与深度, 要求不必太过苛刻。

5.对于列举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 你还有什么疑问? (如, 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 为什么要写三个, 写一个, 或者两个不行吗?学生能否提出类似问题, 教师不强求。)

(设计意图:此环节前两个部分是学生深层理解事例内容的过程, 更是人文目标的浸润过程。第一课时, 学生初步知道了文本是“由几个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但学生对“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认识并不深刻。因此, 教师需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使朦胧的感受变成清晰的感悟。同时, 这些过程也是质疑与探究的实践过程, 对于本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达成, 发挥着“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义。)

环节三:总结拓展———迁移写法小练笔

1.师:回顾课文, 我们发现:在平凡的现象中, 却产生了伟大的发现。这是什么原因呢?结合本课的学习, 请总结出值得铭记的真理, 并签上你的大名。

课件出示参考格式:世界上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素。

预设。学生可能总结:真理藏在细小的生活中, 藏在司空见惯的现象里。

真理需要不断地追问, 不断地探究。

2.结合板书再次回顾课文思路及“总———分———总”的表达顺序, 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核心词句, 指导真情诵读。

作者主要观点在课文第1~2自然段与最后两个自然段, 作者在强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同时, 或解析其含义———“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或解释发现真理不难——“只要你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或强调发现真理的前提———“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教学中, 教师不需要作过多分析讲解, 以简单的描述性语言激活学生的真情朗诵即可。如:是的, 科学的领域从来没有不劳而获, 没有“从天而降的馅饼”, 如果说, 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 (学生接读课文结尾句。)

3.布置作业。

(1) 推荐阅读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

(2) 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比如, “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篇9:问号中诞生创意

师:课文第1自然段中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谁愿意来读一读?(生朗读)

师:读完之后有什么发现?

生:我感觉这句话本身就是个真理,我感觉有点绕。如果按照我的思维,我把它简化成:真理就是一个真理。它表达的意思我不太懂。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他感觉很绕,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两个“真理”,真理就是正确的道理,这两个“真理”,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谁来说说?

生:我觉得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真理,第一个真理是从一件事得出来的一个正确的道理,而后边“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第二个说明这件事是一个正确的道理。

师:也就是说它们指代的对象是不一样的。这段话其实就是我们的题目,能谈谈你们的认识吗?

生:我感觉,真理就是在别人提出问题后,经过反复不断地研究发现才能得出来。

师:哦,他是这样理解的。其他同学呢?

生:我认为是要想知道真理,必须要多问问题。

师:两个同学的理解不同,但他们学会去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是一种好方法。(板书:抓关键词)

【点评】课文开宗明义,点出论点,点明题意,教师从此切入课文教学。但第一个学生的发言却是教师始料未及的,从孩子角度,无可厚非,但在这样特殊而重要的大赛课堂上,的确不能让教师满意和释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卡壳。但教师与这位并不优秀的孩子的应答却让我们回味和圈点:教师的话里饱含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我明白你的意思”,多好的一句话,没有直接否定,也没有含混过场。学生听闻此言,心头一定是温暖的,他会非常认真而愉快地继续听教师的评点。教师的话里也蕴含一种可贵的教学智慧——学生理解的模糊处正是教师需要讲解和指导的有效处。教师的话里还彰显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这两个‘真理’,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这句话是教师与这个小男孩对话的第三层意思,既是对小孩子困惑之处的点拨,又是对全班同学深入理解课文开头两句话意思的引领,而重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论断的解读。教师因势利导,顺应小孩子并不理想的发言,自然引导到教学主线上来水到渠成。这个学生的发言显然不是教师期待的,当然也不是教师有意预设的,这个不期而遇的课堂生成,因教师对儿童的懂得与尊重,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和把握,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智慧,虽不是教案上预设的教学重点,却生成出一片精彩。

【教学片段二】

师:(映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读了这句话,你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

生:我觉得真理必须要勤问,必须要勤学,而且还需要那种追根求源的精神,还要不断探索,才能最终找到真理。

师:这是她的发现,是她的感受,能读读你的感受吗?(生朗读)

师:这段话她读得很流利。说了自己的理解。这段话你读完之后,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我从这段话中明白,不但要从大问题上发现真理,更要关注生活中的小事,从中发现和探索,提出疑问。

师:那你能把你理解读出来吗?(生朗读)

师:他刚才的理解就是,我们要从细小的问题中发现问题,那么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要强调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谁能把他刚才的感受和理解读出来。(生朗读)

师:同学们,你能感受到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吗?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读呢?(生朗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都做到了正确和流利。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范读)老师读了半句,你能像老师这样读读吗?(生练习)对了,读书要学会带着自己的理解去朗读。在这段话中,有两个“?”“!”,它们代表什么呢?

生:我觉得“?”代表着作者发现了问题,“!”代表作者解决了问题。

师:她谈的是自己的理解,你们能不能结合上文,找找“?”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问号就是从那些细小的司空见惯的想象中看到的问题,而感叹号就是指他找到的真理。

师:是的,他理解得非常正确。那我们来看这儿,如果我们把问号和感叹号删去,绝不影响他所表达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两个符号呢?

生:我认为这样写更加强调了这句话。

生:这是说明事理的文章,加上这两个标点让我们感觉兴趣浓一些,把道理讲得生动形象一些。

师:那你能读出来这种生动形象吗?试着再读一读。(生练习朗读,个别读)

【点评】这一教学片段教师教得十分扎实稳健,眉目清晰,教学效果良好。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感情朗读这段话的呢?

其一,充分听取学生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见解。教师很有耐心,不论学生说得是否准确理想,教师都仔细聆听,从容应对。学生发言中呈现出来的理解差异,既让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又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的资源,源自课堂,源自学生,源自现场。

其二,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从朗读引导理解,从朗读推进理解,从朗读深化理解。当每一个学生发言完毕,教师都让他把这段话读一读,不急不躁,没有因大赛而紧张,不疾不徐,没有因功利而草率。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重要的手段,应该说是抓到了点子上,抓在了关键处。

其三,顺木之性,顺势而为,不强求,不苛求,不放弃,不漠视。学生的发言不可能个个精准、个个精彩,这是正常不过的课堂真相,教师的水平是体现在如何面对、回应学生的发言,适时引领、点拨,特别是面对不够理想的发言,如何做到既尊重学生,又准确引导,就更显教师功力。

其四,关注言语表达形式,体会和感悟作者表达的精妙。教师抓住两个标点符号,让学生解读,把学生引入到语言的深处、语言的背后去触摸语言、感知语言、积淀语言。

(本课教学实录由张雪琴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李琳节选)

(牛小溪,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青年教师;李琳,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上一篇:轧辊检测原理及应用下一篇:我为自己制定的寒假计划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