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2024-05-10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精选8篇)

篇1: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三、意识观

◆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其表现有: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高度创造性、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性。

四、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篇2: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张载的“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刘禹锡的“五行之气”、“天与人交相胜”;古希腊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的唯物主义哲学;狭义指西方哲学史上第二种唯物主义形态,即16~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以17、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它承认第一文库网世界是物质的,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例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儿的二元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

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

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在他那里,不可知论者是指对基督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但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人。

唯意志主义,把意志当作世界本原和发展动力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代的德国,50年代后流传于法、英和北欧一些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等。前者主张生命意志论,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第一位的,一切都应成为意志的工具;他还认为人生也是意志,即生命意志,它为欲求所困扰,由于欲求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因此,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正由于此,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尼采是权力意志论的代表,他与叔本华一样推崇意志,不过他推崇的不是生命意志,而是权力(强力)意志。他认为生命意志只是意志的低级形式,强力意志是意志的高级形式;强力意志是世界和一切生命的本质;强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和内在内容。由此他提出利己是人的正当要求,利他是人的耻辱;提出“超人”历史观,即一种独具特色的英雄史观

篇3:论知识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一、对知识与经济的基本理解

所谓知识, 指的是人们通过学习、感悟和实践获得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和。它既包括以经验、表象、印象、概念等形式表现的观念形态, 又包括以图书、杂志、图表、信息等形式的载体中表现出来的观念形态。所谓经济, 指的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不断提高和扩大的需要, 而从事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的总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经济一直都离不开知识。为了便于比较和说明问题, 我们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的主要特征简单列表如下:

简单来看, 在单纯依赖土地、自然生产物品的农业经济中, 用于指导人类经济活动的知识以经验为主, 知识的含量少, 作用小。工业经济社会采取工厂化生产, 用手工工具和机械制造物质产品, 这一时期的经济主体依赖资源, 依赖知识的程度明显提高, 知识的含量和作用明显增加。而到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知识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总的来说, 知识与经济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基于上文的论述可知, 在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知识不是经济, 经济也不是知识, 二者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差别, 这是它们对立性的表现。而知识与经济的关系又是统一的。二者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过渡的。

一方面, 知识的产生和积累离不开经济活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的知识, 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还是生产技术知识, 本质上都是由经济决定的。首先,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知识的源泉。在原始社会时期, 人类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就是采集和狩猎, 人们通过采集和狩猎自然界中的野生动植物不仅维持了自己最简单的生活, 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发明了“钻木取火”和“摩擦起火”, 学会了制造工具。可见, 知识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其次,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的出现, 促进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 知识成为了一种相对独立的东西, 专业的知识生产者随之出现,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再次, 生产实践的发展呼唤新理论的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兴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 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从而, 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规律, 研究新理论, 创立新学科, 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 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也离不开知识的指导。知识自人类社会产生开始就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历史上任何类型的经济都包含有一定的知识因素, 并且这种知识因素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不断在发展的, 其对经济的指导与推动也在不断升级。当人类掌握石器技术知识后, 创造出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当人类掌握了青铜技术知识后, 创造出的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当人类掌握了铁器技术知识后, 创造出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当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 创造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如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与经济越来越融合在一起。从而, 知识,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里, 成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经济也将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创新;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 知识创造的价值将占最大比重, 知识本身也就成为了最大的资本。进而, 知识的拥有与否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败的关键,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三、知识逐渐融入经济并不断加以创新——知识经济的出现

知识经济的产生是知识逐渐融入经济并不断加以创新的结果。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系统, 随着这一系统中因素的不断增多, 各个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也在变化。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 总有个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主导因素发生变化, 生产力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远古至今, 生产力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自然生产力——土地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科技生产力。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 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成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它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超过其他任何生产要素, 知识显示出无比巨大的力量。据统计, 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生产增长只有5%~20%是靠科学技术取得的, 而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就有60%~80%靠科学技术取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如今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作为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 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知识化, 即知识成为推动经济的最重要动力, 经济的发展极度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和应用。可见, 正确认识和利用知识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于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知识创新与社会进步,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领域的知识化也启示我们, 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 教育成为现代生产的必备条件,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摘要:在分析知识与经济基本涵义的基础上, 阐述知识与经济的辩证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知识逐渐经济化, 经济日益知识化;知识逐渐融入经济并不断加以创新,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篇4: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关键词 辩证关系 Web2.0 知识交流 链接 引文

分类号 G206

Discussion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2.0 and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Yang Ruixian

Abstract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linkages in the Web2.0 environment.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Web2.0 is the interactivity which is the core issue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2.0 and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from cooperation and linkages between communicators, which is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peration and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k and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respectively.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Web2.0 i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which is useful to research the pattern and law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Keywords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Web2.0.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Link. Citation.

Web2.0环境下主要的知识交流形式可以归结为链接和合作。如果说Web2.0是一种技术、媒介和平台的话,链接和合作是Web2.0环境下知识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知识交流者之间通过链接和合作两种主要方式来进行知识交流。本文将从链接与合作的角度来探析Web2.0与知识交流的关系。

1 Web2.0环境下的合作与知识交流

Web2.0环境下的合作模式与传统环境下的合作模式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合作时间段不同。在传统纸质文献环境下,作者在成果完成之前是对该文献的合作,该文献发表出来以后,就结束其在该文献上的合作关系,这个时间段是一定的;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合作是可以无限期的,只要科研人员对其感兴趣的内容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出来,对某一内容的结束和完成并没有具体时间的限制。

(2)参与科研的人数不同。据统计,传统纸质环境下一篇论文的作者在1至8人之间;而网络环境下共同完成某一内容的科研人员可以是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人。

(3)科研人员贡献和排名不同。在传统纸质文献环境下,一般来讲,作者次序是按照作者对该文献的贡献多少排序的。贡献越大,排名越靠前。而网络环境下的排名次序是按编辑和修改时间来排序的,其贡献量的大小需要视情况具体甄别才能够确定。

Web2.0环境与传统环境下合作的概念及合作与知识交流的关系是一样的。合作主要是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参与来完成一件事情,Web2.0环境下的合作倾向于协作。总的来说,合作与知识交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第一,合作是知识交流的基础。科研人员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是试验阶段、思考阶段、写作阶段,还是最后编辑定稿阶段,都需要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一个人的思路和想法是有限的,而多个人在一起经过商讨后的想法将会更成熟、更广泛、更开阔。所以说合作是知识交流的基础,只有通过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知识交流。第二,合作是交流的表现形式和必经过程。合作可以促进知识交流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也可以说合作是对知识交流结果的见证和记录,也是知识交流的表现形式。经过合作创作出来的好作品一旦经过出版发行并得到他人的认可,该人将会和更多的人开展合作,这样合作网络便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知识交流的渠道和路径也会越来越多,知识交流的广泛性和交流深度也会得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合作不仅仅只限于几个人或几十个人,而是更多人。例如,在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全书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对已创造的词条进行编辑,该词条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大家协力或者合力共同完成的结果。

Crane在无形学院中曾认为:“研究领域的亚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合作者群体,而另一种是无形学院,也就是合作者群体中少数多产科学家所形成的交流网络。合作群体的功能就是吸收并补充新的成员加入,并使之社会化;无形学院的作用就是使合作者群体联合起来”。在这里,Crane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知识交流网络图,她希望通过合作将知识进行扩散和传播,然后吸收新成员加入网络,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庞大的知识交流网络图,把合作者都放在这个图中,成为一个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知识可能从一个知识交流者传递给其他任意一个知识交流者,而其中任何一个知识交流者也可以接受到来自其他任意一个知识交流者传递来的知识。知识可以在这个有机体中自由、顺通地流动。不过,目前要实现这个有机体的难度还非常大,原因在于网路环境下知识交流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东西,如果能够制定相关标准并得以实施,加上网络环境和传统环境下的知识一旦被打通,标准统一,那么实现该有机体指日可待。

2 Web2.0环境下的链接与知识交流

首先,我们需要对链接的概念进行充分的界定,详细比较网络环境下的“链接”与传统纸质文献环境下的“引用”,只有在深入搞清楚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链接与知识交流之间的关系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提出的“链接”并不是指简单的、单纯的、以往大家都认为的、广义的网站或者网页的链接,而是知识交流者之间的链接。这种链接是通过URL将人与人链接起来。由于人和人是通过发表的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联系、文章与评论观点之间的联系、或者文章与推荐态度之间的联系才发生联系的,后者又是通过网页之间的链接来实现的,所以说知识交流者的“链接”是建立在以往大家所理解的网页的“链接”基础上的。

如果说“引用”是随着文献计量学的出现而产生的词汇,那么“链接”则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计量学的出现而产生的,属于网络计量学的研究范畴。搞清楚“链接”和“引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能在传统纸质文献环境下知识交流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Web2.0环境下的知识交流状况。从发表文章的角度来看,引用和链接的动机差别不大,都是为了引用前人的相关观点。但是,“链接”不仅是网络环境下对“引用”的升级,更代表一种技术的发展和革命,这场技术革命终将引起知识交流习惯的改变。目前,由于存在传统纸质文献发表周期较长、知识不能及时交流等不足,学者们将自己的文献发表在开放存取或者在线网络发表平台上[1],虽然国内外这样的平台并不为权威机构或者部分科研人员所认可,但是这样的知识交流同样可以激发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其中的内容也被很多科研人员所接受。当然,还有一些科研人员,他们不将自己的成果发表在正式的纸质期刊上,也不将其发表在开放存取或网络发表在线等平台上,而是直接将它们发表在网络上,如自己的博客、自己的网站上等。由此可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深入,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途径和方式愈加丰富,且多样化。交流方式、交流途径、交流平台等的变化必然导致知识交流的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链接”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再用“引用”这个词来表示这种特殊的知识交流方式就显得有点怪异。“链接”是比“引用”更宽泛的一个词汇。当然,我们可以说凡事没有什么不是链接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已经充分交代了链接产生的背景以及产生的源头,同时也分析了其与通常环境下网站与网页链接的区别。链接实质上是将文献计量学中的“引用”引入到网络环境中来。网络环境多种多样,然而为了研究知识交流,我们需要选择合适得当的网络环境才行。Web2.0也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能实现交互功能,而交互功能恰恰就是知识交流的核心问题,也是知识交流与其他交流等相关概念的本质区别所在。所以将Web2.0中知识交流者之间的链接关系和知识交流联合起来,相信一定会得到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新发现。

关于“链接”和“引用”的关系问题,Borgman曾发表文章提出使用“Linking”来取代“citing”以适应这样新的科研环境[2]。2002年,Borgman在ARIST发表文章提出了引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引用的文献一般是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②引文的文献存放形式是纸质的;③引用的表现方式为引用文献将被引用文献列在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中;④参考文献的选择由文章的作者决定。马瑞敏博士认为相对于以上四点,链接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3](与上面四点对应):①链接则不局限在学术期刊,包括任何可以在网络上找得到的学术资源;②链接的资源必然很大程度是电子资源;③链接不仅可以在文章末尾,并且可以灵活地在文章的任何一个需要之处;④在Web2.0环境下,参考文献的选择不仅作者可以定,而且读者也可以修订和追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跨年代链接,只能链接比这篇文章较早的文章来补充参考文献的不完整,否则不符合文献引用的逻辑。

从链接网络和引文网络的角度来看,链接和引用有很大区别。由于目前正式的纸质文献发表的期刊和文献都收录在数据库中,因此利用数据库的引文数据来考察引文网络的话,由于受到数据库收录文献数量的广泛性和全面性的限制,引文网络大小是有限的,且采集不同数据库的引文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结果都不一样。例如,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假设某篇文献A被X篇文献所引用,由于数据库收录不全,或者有些格式的文献不能被收录,就会导致我们利用数据库计算出的被引次数为Y(Y≤X)。实际上,知识被传播的广度远比我们研究得出的结果要大。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如果我们能够整合传统文献被收录的数据库,整合开放存取和网络发表的文献以及网上有学术价值的文献,得到的链接网络将比引用网络更科学、更合理。目前,Google Scholar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将网络发布期刊都加入到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不仅增大了检索范围,而且将其作为我们研究链接网络的工具也非常合适。

当前环境下,链接并不能完全取代引用。虽然网络数据库已经非常普及,网络发表也有一定的成熟度,但是目前数据库和网络发表的文献都还是正规的、规范的、经过专家严格评审的文献,它们实质上就是传统期刊文献和传统纸质文献。数据库中的论文都是这些文章的电子化结果。虽然文章中也有对网络地址的引用,但是这些网址的可追朔性差、学术性差、规范性差,它们只是文章写作过程中对网页内容的一个参考,且有的网页没有真实名字,或者根本就没有名字,所以目前还达不到用链接取代引用的程度。本文之所以采用链接进行分析,是所选对象科学网博客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学术性和规范性,该博客社区的用户均采用实名制进行交流。所以,本文的研究也是一个尝试性、探索性和突破性的研究,以期对网络计量学的发展和研究起到开创性的作用。

通过对链接和引用的分析和详细比较,实际上,链接与知识交流的关系已经比较清晰和明朗了。链接和引用在知识交流中起到的作用实质上是相同的,只是交流范围有差异,引用发生在传统纸质文献中,而链接发生在网络环境中。与引用在知识交流中的作用一样,链接是知识交流的方式、手段和展现形式,能够促进知识交流更好、更规范地开展,而知识交流的顺利开展也能改善链接的规范性和链接网络的完善性。

Web2.0为知识交流提供平台,提供链接的可能;Web2.0的交互作用正是知识交流开展的保障;知识交流也能推进Web2.0的进一步发展。

3 Web2.0在知识交流中的作用

基于网络的非正式交流是正式交流的有益补充。在计算机网络不断普及和深化的环境下,仅仅通过传统环境下的知识交流是远远不够的。人们通过网络的虚拟环境来实现思想的碰撞,同时也会促进传统环境下正式交流的不断完善。

通过回顾和借鉴传统环境下作者学术关系在正式交流中的作用,我们来探讨Web2.0在知识交流中的作用。首先,就Web2.0自身交流来讲,它为知识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和交流途径,Web2.0的开放性、自由性、自组织性等也为知识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其次,Web2.0为知识交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纸质文献交流环境下作者之间学术关系主要是合作和引用,而网络环境下的链接则是一个新的知识交流者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文献交流中,Borgman对作者学术关系在科学交流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她在《科学交流与文献计量》一书中指出引文分析在科学交流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识别和描述科学共同体、揭示科学共同体的演变、评价学术贡献、思想演变轨迹的发现等。我们能否将传统环境下的相关研究成果移植到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呢?如果说网络具有传统纸质文献交流的缺点,不能使用那些理论和方法的话,那么传统环境下的知识交流也会由于文献样本问题而产生不理想的结果。

从Borgman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她主要是从微观层面来研究作者学术关系,该应用主要用于科学交流知识结构及其演变研究中,以及作者学术水平评价方面。

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兴起,复杂网络中包含着合作网络和引文网络。Web2.0环境下的链接和合作在研究知识交流模式和规律方面也有着重要应用,如对小世界效应和幂律分布规律的研究都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在知识交流模式和规律的验证方面,Web2.0环境下的链接和合作是研究模式的切入点,通过链接和合作来发掘知识交流主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统环境下,已经有学者证明了作者合作网络是复杂网络,在复杂网络中,我们力争找出知识交流的最短路径,同时,探讨作者点度的分布符合幂律分布规律。如Palla G.等[4],王福生和杨洪勇[5]等都发现了作者合作子网的分布符合幂律分布规律。普赖斯早在1965年就发现作者引用网络符合幂律分布规律[6]。之后,1998年,Redner利用大量数据再次证实了论文引用网络中论文的度的分布符合幂律分布[7]。2008年,马瑞敏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传统环境下作者的学术关系以及科学交流模式和规律,并利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数据来证明了作者点度在合作和引用方面都符合幂律分布规律[3]。

篇5:辩证法高考政治知识点

(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

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

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联系的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事物的联系,不仅表现为横的方面的联系,也表现为纵的方面的联系。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不以入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3、联系的有条件性:事物的联系不是绝对不变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并不是任何若干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它是有条件的,且随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5、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6、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两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处于统率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功能有三种情形,一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二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三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联系:一是两者不可分割;二是两者相互影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8、规律与规划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性质不同。联系:正确规划根据规律制定并反映规律。

9、规律客观性的基本含义: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客观性集中表现为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10、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必须注意:首先,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再次,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1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2、两分法(两点论)的基本含义:与一点论相对。是指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做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它是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13、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基本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是构成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14、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之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5、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1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但它们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7、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9、内、外因的关系:①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还会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即通过促使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②对外因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20、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二者的关系: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量变引起质变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

2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困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2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篇6: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2018考研政治:马原凯程之唯物论五观

整个唯物论的结构就是在向我们解释什么是物质、物质的特性、引出实践的观点。唯物论是我们正式学习马克思理论接触的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篇7:第一部分唯物论知识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界是客观的世界的客观性 方法论 哲学各门具体科学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唯物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实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实物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

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内容(是什么)

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为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实事求

是 怎么样客观规律客观条件 数量 性质

篇8:地方性知识之科学辩证观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科学观,非科学观,辩证观

地方性知识, 也称为土著知识、社区知识、无形文化遗产等, 指的是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地域性的知识[1]。在科学视阈中, 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本土知识体系, 传承了区域性民族的文化过程, 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符合一定的科学界定。但地方性知识属于零散、实用、地域性强、富有区域特征的知识范畴, 又具有“非科学”的意义。如何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地方性知识, 如何彰显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独特魅力,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地方性知识的科学界定

今天, “科学”一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种现象反映了科学渗透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并促使人们对科学本身进行认识和思考。在科学视阈中, 我们使用“科学”这一概念, 是把科学既理解为静态的知识体系, 又理解为动态的活动过程。它既表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又表现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研究方法, 带有多样形象, 具备多种品格[2]。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术界对科学的界定先后集中在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是一种“社会活动”, 是一种“文化过程”三种见解上。这三种见解一个较另一个更为深入, 更为全面[3]。比照这三种科学界定, 地方性知识也是一种“科学”。

1. 地方性知识是一种本土的知识体系。

有学者认为, 现代科技总是与现代性的知识相伴随, 随着现代科技的浸入, 以及当地组织、制度等文化上的变迁, 乡村社区往往有着相应的知识变革, 产生了地方性知识和现代性知识两类知识体系[4]。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本土知识, 是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中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5]。本土知识的获得与增长能够切实帮助本土人民更好地认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降低对外来发展专家或机构的依赖性。可以肯定地说, 世界上有多少种“亚文化”或“亚亚文化”, 便会有多少种放之彼地而准的“地方性知识”;有多少个不同经验和个性的个体, 就会有多少种微妙难言的“体验性知识”[6]。“地方性知识”不一定就只存在于“地方”, 因为“普遍性知识”超越于“地方性知识”的状况, 大大削弱了我们对真实生活的认识程度, “地方感”的角度或方法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从狭义上理解地方性知识的观点。吉尔兹所称的“地方性知识”是一种排斥普适性的具体知识信息系统。按照他的观点, 在乡土社会秩序结构和维持过程中所形成的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这种“地方性知识”的主体正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 近代意义的“法治”所包含的那一套知识根本无法打破中国乡土社会中早已铁板一块的“地方性知识”的大门, 这缘自于那本是两套异质的知识体系。自吉尔兹提出这个概念以来, “地方性知识”便成为人们认识文化的基本范式, 也成为了解读乡村社会、衡量社会与文化变迁的重要价值准则。而且实际上, 吉尔兹理论最有价值的地方正在于他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和应用。由此可知, 世上罕为人知的极少数人使用的语言可能在把握现实的某个方面比自以为优越的西方文明的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丰富和深刻。“地方性知识”不但完全有理由与所谓的普遍性知识平起平坐, 而且对于人类认识的潜力而言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7]。

2. 地方性知识是本土民族的一种社会活动。

“知识体系论”主要是从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把握科学的本质, 它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由于这种观点很少论及科学研究的过程, 特别是没有论及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诸社会因素, 因此这种观点是狭义的, 是不充分的。要较为全面地把握科学的本质, 必须从社会的大背景来看待。于是, “社会活动论”便应运而生。1979年, 曾近义提出, 科学是人们探索自然现象、性质及其规律的一种社会认识活动,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显然, 这种观点是“知识体系论”观点的拓广。对此, 彭纪南也认为, 从理论上看, 科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 反映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从实践上看, 科学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 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从应用上看, 科学则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社会活动论”为人们考察科学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 在这种框架中, 人们可以把科学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亦即研究“社会中的科学”;同时, 人们还进一步把“科学界”作为一个小社会, 亦即研究“科学中的社会”[8]。这种观点现在为学术界普遍接受。比如, 壮医知识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在人们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壮民族世居之地多山高坡陡, 森林密布, 在长期与“虫蛇草木之毒”作斗争的过程中, 壮医对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技术, 独具一格。如在内科方面, 壮医形成了一套草药内服、外洗、外敷、陶针、挑针、刮痧、角法、灯火烧等多层次的综合治疗方法, 按性质及症状将瘴分为“热瘴”、“冷瘴”、“哑瘴”, 按发病季节分为“青草瘴”、“黄梅瘴”、“新禾瘴”、“黄茅瘴”[9], 按痧症的察验方法分为“泥鳅痧”、“蚂蟥痧”、“绞肠痧”等[10]。在外科方面, 壮医也总结了一套以生草药外敷兼内服的治疗方法, 特别是骨折复位手法及蛇伤救治, 至今仍有一些老壮医以此为专长。诸如此类的地方性知识, 正是壮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

3. 地方性知识是民族传承文化的过程。

科学作用于文化以后, 会产生出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一是科学与文化的整合, 导致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并在宏观意义上造成文化的社会变迁;二是科学与文化发生尖锐的冲突, 导致文化的变态、异化以及二元文化的产生[3]。人类文化学的研究表明, 社会形态只是人类文化形态的一部分, “文化”是比“社会”内涵更大的概念。于是, 从文化的视角来揭示科学的本质便势在必行。在国外, 从20世纪30年代后, K.默顿、C.P.斯诺、M.N.李克特等人先后沿着不同的研究路径逐渐走向对科学的文化分析。受国外同行研究的启发, 国内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开始掀起了一股文化热, 提出了“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的观点[11]。“文化过程论”为人们从“文化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探究科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地方性知识非科学论

狭义的科学, 是指近代的自然科学。与这种狭义的科学领域相对的是非科学领域。一般而言, 凡不满足严格意义上科学命题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条件的, 统称为非科学[12]。按照这样的定义, 不可否认, 地方性知识及其认识方法招致了一些非议和批评。这实际上反映出了一种对地方性知识的蔑视, 认为它是一种“非科学”的东西。当然, 从价值的角度看, 在对科学事业的推动或者在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合理建构上, 非科学中的许多学说, 如古老的占星术、炼金术、巫术、神话等, 往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重大的作用。

1. 地方性知识是“知识”而非“科学”。

这是因为“知识”和“科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概念。所谓知识, 一般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称。就这个意义而言, “科学”也是一种知识。但科学毕竟不是一般的普通的知识, 而是各种专业性知识, 是研究和揭示关于某个领域发展规律性的科学技术理论, 其中包括基础科学理论、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理论等。所以, “知识”比“科学”的范围广泛得多[13], 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本土知识体系, 具有“非科学”的意义。

2. 地方性知识只是区域性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

自然科学的形成主要依靠三种方法:一是以仪器为中介的系统实验方法和系统观察方法, 延长了人们认识器官的功能, 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能力、范围和界限;二是数学方法和其他方法相结合, 使近代科学逐渐走上了定量化的道路;三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的单纯的分析方法和归纳方法, 为自然科学搜集了许多材料, 积累了大量经验[2]。而地方性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区域性民族的生活经验, 不具备这种“科学”的能力, 所以它是“非科学”的。事实上, 处于社会边缘的民族由于无文字记载、没有统一政权或宗教等自身因素的限制, 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与他们不沾边的, 他们有的仅是缘于自身经验而得来的一套处理他们自己所面临问题的特有知识和技能, 即所谓的“地方性知识”。这使得地方性知识难免含璞蕴玉, 瑕瑜互见, 很多人还不能接受它可以看做是既有文化传统又有实际意义的“科学”素养的一部分。

3. 地方性知识是零散的而非系统的知识。

科学要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 这个任务由各门具体科学分别承担, 每门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 这些研究对象的总和就构成了整个科学的研究对象。从这一点来说, 地方性知识也是“非科学”的, 因为“地方性知识”不同于分门别类的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一般从课堂上学来, 具有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功能, 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其最基本最简明的存在形式就是百科全书、词典和各种教科书。吉尔兹本人青年时代的教育背景也是以学习这种学科知识为主的, 但这种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当他以人类学者的身份在爪哇、巴厘岛和摩洛哥等地做过田野作业之后, 便逐渐认识到在西方式的知识体系之外, 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从未走上过课本和词典的本土文化知识, 它不可翻译, 却是具有文化特质的地域性的知识, 故称之为“地方性知识”。由此种意义构成知识不具备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性质, “这种地方性不仅指地方、时间、阶级与各种问题而言, 并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能力相联系。”[14]

4. 地方性知识是区域性的而非普遍性的知识。

地方性知识是富有土著人特征的知识, 有一定的区域性的限制。在吉尔兹看来, 人类学者与当地人一样在解释着世界, 而他们的描述所能做的就是对当地人所作解释的解释, 是“从本地人的观点出发”来解释本地人 (被研究者) 的文化。这里所谓的“地方性”, 并不仅仅针对地方、地域、时间、阶级与各种问题而言, 并且还与“情调”有关。也就是说, 凡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其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的想象能力相联系。吉尔兹认为, 正是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 并得到辩护的, 因此我们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 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

三、科学对待地方性知识

1. 尊重地方性知识。

一个民族要发展, 其前提是其文化与传统必须得到尊重。以壮族为例, 从壮族悠久的历史中可以看出, 壮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 壮族文化具有多元性, 多种异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撞击推动着壮族文化向前发展, 丰富了壮族地方性知识的内涵, 体现着壮文化特有的风致韵味。尽管从明清时期开始, 壮族地区出现了大量类汉文化现象, 原生态的壮文化受到冲击。但壮族的歌圩、住干栏、讲壮话、用铜鼓等地方性知识依然存在, 即使是新的文化事象, 也是经过了壮族人民的整合。壮族地方性知识的存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 都积淀着最稳固的、最能体现文化本质的精华———民族心理, 因此, 认为壮族已经“等之齐民 (汉族) ”了[15]、“壮族汉化了”诸如此类的观点是片面的。

2. 保护地方性知识。

由于大多数地方性知识不符合公认的学习方法, 无法通过现代科学来解释, 因而常常遭受现代社会的偏见, 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方面, 由于年代久远, 许多地方性知识已经不为人知, 一些民族民间文化开始衰落, 一些工艺行业甚至已经失传;另一方面, 不少商家未经许可盗用农民和土著社区的知识和基因资源, 并谋求通过专利权或植物育种权来独立控制这些资源和知识。这使得地方性知识的产权保护刻不容缓。对地方性知识的保护有很多方法。如, 可以通过让原产地标记成为注册商标而受到商标法保护, 包含地方性知识的数据库作为编辑作品而受到版权保护, 祖传秘方、传统工艺、传统配方等可作为商业秘密或未公开信息予以保护等。保护地方性知识及其持有者的合法利益, 有利于促进以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创新。

3. 利用地方性知识。

随着人们对地方性知识的不断了解, 地方性知识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不断得到体现。比如, 在悠久文化传统里的纺车、织布机、翻挠这些简陋的东西, 它们的意义不只是给我们的技术发展史提供实物例证, 而是历代劳动人民所积累的知识和创造的艺术,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生活和为什么这样生活[16];发掘民族医学遗产、开发藏药、壮药等医药资源, 不但是人们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的需要, 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古老的手工造纸术的价值不在于其造纸的质量, 而在于其活生生地保存了中国古代造纸术这一伟大的发明, 其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无以替代等等。

4. 发展地方性知识。

上一篇:技校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下一篇: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