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一份关爱

2024-05-21

一条短信,一份关爱(通用6篇)

篇1:一条短信,一份关爱

一条短信,一份关爱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关爱孩子的母亲。我的家庭也有一个关心我的母亲,而这种爱,也是由一种细节才能发现的,妈妈的爱,也永远笼罩着我。

5.12大地震的那一天,也是我发现这种爱的一天。下午2点28分,当大家发现地震来临惊恐不安,急匆匆的往操场跑.这场突如其来的飞来横祸也使大家感到震惊。全校同学都陆陆续续的来到操场,许多人都哭了,他们可能是被吓哭的,也有可能是为家中的亲人和在外面工作的父母担心。我们在操场上,不知所措,有的在发呆,有的还当“地听”,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地下的声音。我与几位好哥们坐在地上,谈论着一些有趣的话题,尽量将地震一抛脑后。我现在十分想和妈妈联系一下,可手机还在教学楼中,我便偷偷的`跑进去,将手机“偷”了出来。我又回到了操场,这时的我,迫不及待的想给妈妈打一个电话。一件件“诽闻”在我们中间传开,听有人在说,哪个地方的房屋倒了,这件开玩笑的事情,我们还真当真了。有的同学更加着急,有的都哭出声来。我现在心急如焚,虽然强忍住泪水,但还是抑制不住心情,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您拨打的号码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这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也哭了起来。就在这时 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我以急迫的心情看了看,上面的内容很简便,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儿子,你还好吗?妈妈一直很关心你,你自己注意安全。当我看完这封短信后,眼泪流满双颊。

是啊,短短的几句话,流露出了母爱的伟大,母亲,你是我坚强的后盾,有了你,我们即使遇见了在大的困难,都会勇敢的去面对,谢谢你,妈妈。

篇2:一条短信,一份关爱

——浅谈爱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定西市安定区黑山中心小学)

关键词 [爱 点燃 情境] 内容提要: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风吹遍了每个教师的心田,在教育教学中更加重视人文性教育,注重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面对的孩子更是千差万别,必须发挥他们的优点,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的教育成为扬长的教育而不是辟短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颗宽大的爱心面对每一个孩子,让教育成为一种幸福的事业。

记得叶圣陶爷爷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好比一个大池塘,如果教育没有爱,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不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爱”贯穿了全部过程。传统教育中,注重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考试成绩,很少关注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自身的感受。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与进步,师爱越来越被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由尊敬、恐惧变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爱”谱写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用“爱”点燃孩子的心灵。

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校中学生的指导者、领路人,也可以说是孩子的心灵启蒙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被孩子们关注、模仿、影响他们心灵的发展。教师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言行给学生表率、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公平、真诚的心面对每一个孩子。刚刚步入学校大门的孩子,对一切都是陌生、好奇和恐惧,教师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人,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小学低年级班主任,每天处在他们那些是是非非之中,听他们无休无止的小报告,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这种情况,左右为难。管得不得力,孩子们的心里很容易出现一句老师偏心;不管不问,长期下去,班内出现什么事都没有人告诉你。中国有句俗语“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个孩子由于遗传、疾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能力千差万别,在他们心中对教师的期待和感情也不相同。新课程要求我们蹲下来聆听孩子的心声,并且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的聆听,用一颗慈母般宽大的爱心,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骂。在我们班有三位同学没有妈妈,都靠爷爷奶奶抚养,有一名小女孩,经常是蓬头垢面、鼻涕不断,衣服也是看不见面料颜色的那种,经过调查才知道她爷爷奶奶体弱多病。我以全班总动员的方式,从“洗”开始,每天要求中午回家的同学洗脸,给不回家的同学准备清水让他们也洗脸,我特地在宿舍里烧好热水,让几个女孩子给她洗一下。周末让学生学习自己洗衣服、洗澡等,发动同学们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互相监督,我定期检查,久而久之,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小女孩的面貌变了,心情也好了。这个过程,即有我的强烈要求,又与他们的自愿相结合,点点滴滴的工作,将我与孩子们融在一起,将爱融入他们的心田,将丰收的喜悦留给我。“我以我心付童心,笑看花苑映照阳”,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希望。

二:用“爱”获取新型的师生关系。

几千年师道尊严的传统,高高在上的地理位置,使师生的心理距离非常大。记得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把老师比作猫,我们自己比作老鼠,看见老师,立刻躲开,装作没有看见。平时自修,恨不得老师早早离开,总认为老师在教室里影响我们上课。老师前脚刚走,我们高叹一声:“老猫走了,老鼠该造反了”。但是孩子具有“亲师”的天性,在他们的内心里,时刻在期待老师的关注与赞扬。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的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并且关心、帮助后进生,让每个孩子受到同样的关注。由于班额大,学生的差距大,座位也是插秧式排列,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有一种顾此失彼的感觉。为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将目光与时间留给他们,让他们回答问题,久而久之,我发现优生上课不再认真、积极地去想、去做。终于有一天,一只倔僵的小手不肯放下,经过允许后,他说:“老师,您偏心,为什么让我回答的次数越来越少。”孩子的话让我限入深思,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照顾到每个孩子,让他们不再受到我的冷落。我改变座位的排列方法,以两排为一组,绕教室一周,中间留一块空地,作为活动地和施展台,这样面对面的座位我必须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学生围着我的引导前进,我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的状态,调整教学的步骤,并且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能够认真倾听,这一变化,让我的教学工作受益匪浅。

有一次上课中,我说:“老师喜欢上课专心、积极参与课堂的同学,不喜欢上课时心里还想着别的事情的同学”。有名同学发现了我说的是他,怯怯的站起来说:“老师,我昨晚看了《木偶奇遇记》,我觉得很奇怪,有的地方我能看懂,有的看不懂,您能讲讲吗?我们都喜欢讲故事的老师。”在成人的世界中,只有我们的喜欢和感觉,有谁关注到孩子的喜欢和感觉。他的话打断了我教学的过程,顺水推舟,我表扬他课外读书和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让他把自己知道的讲给其他同学听。他的故事获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我从每个人的脸上读出了羡慕,从他的脸上读出了自豪,这为以后的课外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让他们以小组讨论形式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老师,教室里的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总结我必须做到十四条他们的规定。相机,我也给他们讲我喜欢怎样的学生,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我们师生共同签字约定,努力去做。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我没有按时完成,却让我以后的工作如鱼得水般轻松。

低年级学生自制力不强,纪律性极差,我必须时时跟在他们的身边,我前脚刚出门,教室里就乱成一团,拿个教鞭大声吼几声,效果甚微,而且学生对这样的的老师是“恨之入骨”。两年多的日常管理,让我觉得他们完全符合“吃软不吃硬”这句话。我将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各小组制定班级纪律条约,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生效,并推选一个纪律管理员,给表现好的一组加分;如果有一个人违反了我们共同制定的纪律,则每人都不得分。这样,即让他们懂得个人在小组中的作用,懂得团结才能获胜。当然,在他们遵守条约的同时,我必须遵守他们给我制定的条约,我们师生互相监督,共同履行我们的职责。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和带来的效果,我为我的“骗术”而得意。这种“哄”的办法,煅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自制力、小组凝聚力。在作业批阅和纪律约束上,改变传统的“甲、乙、丙”或“A、B、C”的评价方法,利用小红花或⌒⌒或 来评价,每当看到他们为得更多的红花认真地去做,看到他们在数自己的红花时那种喜形于色的样子,我也被他们的快乐而感动。这种方式比我手拿教鞭在教室里大声责骂的效果好得多。在我们教室的学习园地中,我用“用微笑面对每一天”几个字组成一幅笑脸图,时刻提醒着我、鞭策着我,并且在教室里挂一面镜子,这不是让我时刻去关注自己的容貌,而是让我不要将怒容挂在脸上,把快乐带进课堂,把微笑送给孩子,不论遇到多么不开心的事,都坚决地把它放在教室门外,不让我的情绪影响学生。每个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差别很大,考试只是检测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纪律也是一种人为的规范,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平时的表现,不要以分数定英雄,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的成长。有人说:“请不要在全班学生的面前批评孩子,这会让他的自尊心严重受挫”。作为小学教师,就要有一颗孩子的童心,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满足孩子的心理要求,照顾他们的“小面子”,对孩子们来说,你对他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句关怀的问候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三:用“爱”激起孩子的求知欲。

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所以培养乐学、爱学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持久性不强,好玩、好动、长时间进行同一活动,就会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学、玩、思、动相结合,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相互交流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有关爱学生的心,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勤务员。抓好课前预习第一关,每课中找出相关的问题,回家去做,不会做的可以向家长请教。这样,即煅炼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和家长取得联系。当他们通过自己的预习和家长的参与,将自己知道的知识讲解给其他同学时,他们的脸上有自毫的笑容。

学习是一项终生性的活动,不仅仅是学校的学习,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学生到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到生活,但是,我们的任务不是教给他们固定的知识和答案,而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意识和要求。我们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学生对一门功课的喜爱与教师对待他的态度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想学、爱学,对他们少点责备,多一点鼓励,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苦难”,学校不再是“监牢”,老师不再是可怕的“猫”,他们也不再是可怜的“老鼠”。

新世纪的人才不是抱着理论去工作,而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创造型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和鼓励他们多提问题,然后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我们集体商议。有时候,他们提的问题的确毫无意义,但是我并不会去批评,而是鼓励他们多提自己不懂又能难倒老师和同学的问题,这样,他们就会认真的去想。有时候,他们的问题常常真会难住我,让我无从回答。在我们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全班同学都在感受王二小的勇敢和机智,但是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他并不机智,我们看过《鸡毛信》,海娃也被抓了,他不是想办法逃走了吗?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他怎么能牺牲呢?”我深思很久,却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时,另一名女同学说:“我觉得王二小是这样想的,牺牲他一个不要紧,几千老乡的生命更重要,所以他就没有逃走,而是带敌人进埋伏圈。”我惊喜万分,我没想到她们能想到这种答案,这也许就是他们独特地思想与见解吧。他们也懂得了别人快乐,自己快乐。这一点小小的插曲,成了我这节课的亮点。在学习了《女娲补天》后,有这样一道题,“为什么天塌后,日月星辰都向西移去,而不是其它的地方呢?”这本是一篇神话故事,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当全班同学考虑时,有一双小手已高高举起,迫不及待地回答:“他们是去凑热闹了。”“他们是去西天找如来佛祖了”另一个着急地说。教室里立刻笑声一片,就在快乐的氛围中我们共同成长。

四、联系生活,开拓视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乡村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只能通过家中的电视机。不管课本中讲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多美妙,在他们的心中依然是这一片山村的景色。有时他们的日记只能写一些“我今天上学,我今天玩得非常高”。为了开拓他们的视野,在班内成立图书角,让他们多读书,并记录好词好句,有空余的时间带他们观看一些科技、文艺等方面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开拓视野。为了激发他们的创作才能和合作能力,在班内设立兴趣角和成长记录袋,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进行记录,都给别人展示,让他们有学习的成功感,让学生将课外读到的故事讲给班上的学生听,锻炼他们的口语交流的表达能力。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学写日记,从开给简短的几句到现在已经能写两页多。记得一名男同学写过这样一篇,“天还黑黑的,我一个人不敢再往前走,就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等同学一起上学。这时,我听见石头生气的对我说‘把你的屁股抬起来,你把我快要压死了’石头会说话,哈哈哈,笑死我了„„”。有时在他们的日记中会向我倾吐自己的心声,一位女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非常爱我的奶奶,可是她去年去世了,您上课不要再提奶奶好吗?一听见奶奶两个字,我就难过地想哭„„”字字真情,他们没有华丽的词语,只有平直的语言,只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看着一篇篇的日记,有时我会微微一笑,有时会紧皱双眉,终于有一天,一名女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老师,我觉得你很奇怪。”猛然之间,听到这句话,我心中真是很生气,但我同样出于好奇,让她说说为什么这样说。她说:“有时候,老师我们说一句话,老师会笑起来,有时候我们却看见老师皱着眉头”,原来如此,差一点因为自己的心情伤害了孩子对我最真诚的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对他们讲到我们的父辈们度过的日子,他们都会开怀大笑,好像我在给他们编故事。有时候我进教室,吃的东西会丢在地下,或者垃圾筒中。其实这种现象我们成人也是如此,对每个人来说,倒掉一点剩余的饭菜,扔掉一个馒头都是一件极平常的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记得小时候,每次吃完饭,爷爷总教我要把碗舔得干干净净,吃一点馒头要用两手捧着,掉一点渣儿,还要捡起来吹干净吃掉。看到孩子们的这种行为,我是又气又心痛,我知道这不能完全怪他们,这里面有社会、家庭的影响。我不能禁止他们每天带食品到学校让他们饿肚子,但可以给他们另一种方式的教育,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四处租借有关红军万里长征时期的碟片,让他们重温革命的历程,让他们自己体会和感悟。当他们看到一个苹果几个人转一圈还有许多;看到八路军叔叔穿着破烂的草鞋和补了多次的衣服过雪山,过草地;看到他们吃着树皮和树叶;看到一个小八路军在攻打敌人时,要在战争胜利后吃一碗白米饭,结果战争是胜利了,可他却牺牲了,当他的班长给他端来一碗白米饭时,他已经不会再醒来时,孩子们都哭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镜头,孩子们深受感动,他们也知道一切来之不易,在观看后让组织学生在班内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收获给别人说一说,并且回家后讲给家长和其他的小朋友听,让大家行动起来珍惜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成果。并把自己一天的成果记在日记本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室里已经没有了馒头满地丢的现象。

爱是人生的和弦,而不是孤单的独奏曲。当我把爱心送给他们的时候,我也得到他们无私的爱,点点滴滴,刻在我心中。在我回家的路边有一处养蜂的,对面正好是我们班一个小女孩的家,在养蜂人来到的第二天,她就爬到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您回家的时候要骑得慢一点,我们家门口有许多蜂儿”;忙碌一天,胳膊总有疼痛的感觉,只好右手工作,左手捶背,可不过一分钟,脊背上已多了几个小拳头,轻轻地捶着,炎热的夏日,其他班的教室里有各种鲜花,唯独我们教室里有自己培养的花草和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我不许他们摘花,但是他们看到别人有,就问我,路边有很多的野花,可以采吗?得到我的同意,他们是那么兴奋,教室里多了几份色彩,而我的头上也悄悄地戴上了他们亲手编的花环„„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每个教师的心灵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必须改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旧习,迎接新的挑战,从传统的教师主体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用一颗宽大的爱心面对每一个孩子,发挥孩子的优点,张扬孩子的个性,还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当我们不再以长者自居,当我们潜心教诲,奉献爱心时,我们会惊喜的发现他们的思维是那么广阔,他们是那么可爱。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点的爱,我们就会收获精彩的课堂。

个人简介

刘爱玲、女、汉族,80年10月出生。2000年7月毕业于省联合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001年3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取得大专学历。

2003年承担本校第一批新课程实验班语文课教学。多次承担学区、校组织的公开教学。2004年5月在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师技能比武中,获得优质课奖励。2005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来内官调研时,承担语文观摩课教学。本人撰写的《我与新课程一同成长》被刊登在安定区教育教研通讯中。

篇3:一条短信引发的思考

我思考:师生关系应是相互理解、平等尊重、彼此宽容的关系

理解就是了解明白, 不误解, 不误会。尊重就是对人和物的内在价值的认可和重视, 包括尊重他人和自己, 尊重所有的生命以及维持生命的环境。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 不计较或不追究, 是一种良好的心态。

从师生幸福的目标出发, 就会发现理解尊重宽容的方式多种多样。记得他是我六年前的学生, 我担任班主任和政治老师。刚开始时, 他不善言辞, 有点自卑, 学习成绩常在班上靠后, 很少看到他的笑脸, 但纪律卫生方面表现很好。两年的交往中, 我只是尽力帮助他认识学习和做人的重要性。我常在班上表扬他守纪律, 劳动认真。经常请他到办公室帮忙清理作业本, 并乘机与他谈家里情况, 讲幽默故事逗他欢笑。也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 鼓励他乐观向上。他考试不理想时, 我很少批评他, 只要求他一次比一次好, 与他一起寻找原因, 帮助他树立信心, 改进方法, 超越自我;偶尔严厉要求后, 第二天又找他谈心, 减轻他的压力。如今, 他早已是一名大学生。我的付出得到了他的认同, 多年后他仍在向我表达谢意。

师生为什么要彼此理解尊重宽容呢?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有思想的生命, 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发展权利。由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原因, 教师服务学生, 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得到老师的引导而提高自己, 才形成具体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前提。如果教师不热情为学生服务, 就会高高在上,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动辄训斥学生, 布置繁重的作业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不理解自己的任务和老师的辛劳, 则会放任自我, 不信任老师。教师要有颗善良正直的心, 理解尊重学生。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是教师应有的智慧与境界。这有两个哲学常理:一是任何人的成长, 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我们需要等待。二是万物莫不相异, 没有人是完人, 我们都在追求不断完善。因此, 要宽容对待人的不同想法与追求。《易经》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言:“恕”是人应该终身奉行的原则。教师用宽广的胸怀接纳学生, 工作起来, 才会“为了每一个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才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才不会面对学生缺点错误时苛责学生, 而像陶行知前辈那样, 春风化雨般地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和改正。这样, 教学相长, 和谐融洽的关系才会水到渠成!

我思考:教师的工作是服务学生, 按规律办事

佛说, 万事皆因果。老子说, 遵循“道”, 则无为而无不为。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 违背规律必然失败。教师不管是教学, 还是管理学生, 都是在指导学生获得知识、能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关系, 有正确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行为。一句话: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生存。教师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在理解、尊重、宽容学生的基础上, 处理教书育人问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全面思考正确的对策, 去解决问题;对待学生应坚持三个平等:道德底线面前人人平等, 人格尊严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余的可以区别对待。这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是教师按规律办事的最大表现。

我思考:教师的人生是“水”与“树”的人生

说人生, 千万个人会有千万种答案。庄子云, 人生就是“乘物以游心”。曹操思:“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苏轼叹:“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马克思觉: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和奉献社会。那么, 教师的人生是什么?教师的人生就是“水”与“树”的人生!“上善若水”, 水柔静处下, 滋养万物, 无私奉献而不争, 功成而不居;水以柔克刚, 滴水穿石;水以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曲折而坚定地冲破艰难险阻, 朝着大海奔涌向前。水“内蕴巨大能量、利万物而不争功、朝着既定目标奔流不息”的性格和品德, 正是教师人生的写照!而“树”呢, 只要扎根于泥土, 就会不断地吸收养分提升自己;“树”, 他用顽强的生命彰显着大自然真善美的情趣, 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树”, 他不仅面对严寒酷暑, 默默地完善自己, 而且无时无刻不在积极地改善着周围的环境;众树成林, 创造着美妙的风景和花香鸟语!

作为一名教师, 为了学生的发展, 我愿拥有“水”的品质, 做一棵不断发展的有思想的“树”!

篇4:多一份证书多一条就业之路

以教育部“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一直停留在行政秘书就是行政领导的后备力量的认识上,企业秘书无非就是为企业老板服务,既没有实权,也没出息。正是基于这种偏见,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学生在学习精力分配上都重行政而轻企业。殊不知行政秘书的岗位是有限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秘书的岗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待遇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充分把握好“法律文秘”的突出特点——既具备企业所需的法律基础知识,又具备了秘书职业技能,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好。为此,我们在师生中进行“转变旧观念,建立新理念”的教育,树立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就业意识,注重企业及第三产业文秘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培养,提倡“多一份证书,多一条路子”的就业观念,使“教”与“学”两者均明确目标,齐心协力向着有利于教学与就业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我们聘请了校内外的专家、教授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师生进行多次就业与职业证书教育活动。2005年聘请了中国普天集团公司西安普天通信设备厂厂长为法律文秘专业学生作了题为“企业秘书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讲座,2006年聘请了中国秘书学会会长范立荣教授为学生作了题为“就业与职业证书教育”的讲座。在学生中掀起了“法律文秘,我当先!”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就业领域的认识,增强了师生多渠道多层次就业的意识,为“双证书”教育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社会需求,大胆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1为转变培养方向、调整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我院法律文秘专业原以培养行政秘书为主,主要面对公、检、法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构,其知识结构和就业范围相对比较狭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商业文秘人才需求增多,我们适时调整培养方向,由原来的以行政秘书为主转变为行政与企业及其他行业渠道并行,强化企业秘书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多层次用人单位之需要。在转变师生教育、就业观念的基础上,为了推进“双证书”教育,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走向社会,深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的课题调研。先后对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新城区人民检察院、雁塔区人民检察院、碑林区人民法院、西安市公安局等机关和西安普天通信设备厂、西安蓝芽公司和媃婷化妆品西安分公司等十多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商业部门进行供需调研,深入了解了各单位对法律文秘人才的需求及其专业素质的要求;二是将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请进学校、请进教研室、请进课堂,进行热身演讲,让教师、学生充分认识社会所需与学校教育是否有距离、有多大距离,以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三是走向兄弟院校同行专业进行课程设置调研。先后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女子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文秘专业进行秘书专业课、技能课开设情况交流与调研。尤其在2006年的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年会上与全国各地50多所院校的秘书专业专家教授进行了全方位交流,为我院文秘专业教学改革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与创新设想。

2按照“双证书”知识结构要求,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调整课程体系。根据市场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德才兼备,能力第一”是目前企、事业单位首选人才,并认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急缺。经过市场调查,我们调整了文秘人员培养目标,并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法律文秘人才的培养划分了4个能力模块:即法律知识模块;秘书业务能力模块;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外语能力模块等。从中分析归纳出6种核心能力:即法律知识应用能力、秘书业务能力、公关与沟通能力、应用写作能力、法律文书制作能力和外语会话、翻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主干课程,把训练文秘必备的应用技能落实到主干课程中具体实施。

法律文秘专业建设初期。在课程设置上,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并未进行模块分解,而是笼统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又增加了专业技能课程,共三大部分。调整后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基本上按照1:1或2:1的比例进行教学。技能课课时的加强,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亲手操作、亲身体会如何做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专业课程中努力创建精品课程,2006年度已创建了《法律文书》院级精品课程。2007年创建了《法律文书》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3以“双证书”教育为中心,推进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1)秘书实务训练。

(1)秘书实务训练课程,将秘书业务分为六大模块进行专项训练:①秘书礼仪训练,从初级秘书的基本礼仪,到中级秘书的乘车、迎送礼仪;中、西餐宴请礼仪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②接待工作,如接待规格的确定、接待计划的制定、安排宴请等工作程序训练。③会务工作:会议筹备,议程安排,会后参观、旅游、送别等能力训练。④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程序训练。⑤信息处理与调查研究能力的训练;⑥模拟应聘:如何赢得“面试关”包括面试前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和临场发挥与应变能力训练。

(2)文书制作综合训练课程,以训练学生常用法律文书和公文、事务文书的制作与应用能力,不仅课堂训练,还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对学生写出的优秀文书进行评比并加以奖励。

(3)法庭工作技能训练。以训练学生适应法庭实际工作为目的,加强程序操作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法庭笔录制作与演讲应变能力。

2)组织高层次的专题讲座。为拓宽学生视野,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双证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聘请了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会长范立荣教授为文秘学生作了题为“就业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讲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获取“双证书”对就业的重要作用。

3)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

①开展笔录竞赛活动。近几年来,文秘教研室每年要组织2-3次由学生亲自参与,某些项目由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训练活动。如2004年的法庭笔录竞赛;2005年的询问、讯问笔录竞赛,通缉令、辨认笔录竞赛;2006年的现场勘查笔录、现场调查笔录实况录像等。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既巩固了所学的相关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②就业应聘能力竞赛。2006年下半年,我们在2004级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开展了“就业应聘能力竞赛”活动。由教师设计应聘场景,组成面试小组,学生参与应聘,选择应聘单位,针对不同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应聘能力,又使我们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便今后的教学和管理中为学生弥补不足,使学生走向社会更具竞争力。

③公关演讲比赛。为锻炼文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我们在“沟通”课程的教学中,随堂进行各种演讲活动,并鼓励学生互相辩论与说服,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

④为“双证书”教育夯实基础,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为了使“双证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我们不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在实训实验方面也作了相应的增设。设计有以下实验室方案:计算机速录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档案管理实验室、秘书综合能力实训室等。其中“计算机速录实验室、秘书综合实训室”已进入实施阶段。

举办秘书资格证书考前培训。以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同时达到所获秘书职业证书与能力相匹配的效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方便我院学生报考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司法系自2004年经申请被陕西省社会与劳动保障厅批准为全国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培训点以来,以文秘教研室为考前辅导中心,以司法系办公室为考试报名中心,已组织了7期考前培训工作,其中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的考试通过率分别达92%和94%,被陕西省职业鉴定中心评为2006年度省直机关统考先进机构。上述情况是在我院报名考试的所有学生通过率,就文秘专业而言,已有98%的学生拿到了“双证书”,其中30%学生已拿到涉外秘书资格证书。

创新点:在法律与文秘两门学科之间寻求结合点。培养既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又拥有文秘综合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实现了98%的“双证书”指标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在“双证书”教育和法律与文秘相结合教育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实现了毕业生98%的“双证书”指标,为法律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拓宽了道路,这一培养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学生的就业。我院文秘学生近两年的就业率基本达到80%以上。“双证书”的实现,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激发了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文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与就业方面基本形成了良性循环局面。

篇5:一条短信,一份关爱

中午时分,我像往常一样守着店子。这时马路上渐渐围成一个圈,大家指指点点,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辆右转黑色小车与一辆直行灰色小车发生了刮蹭事故。由于双方速度都偏慢,所以只是一点轻微擦伤。

如果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碰撞,也许一句对不起就没事了;如果自行车与自行车相撞了,也许几声道歉也就过去了。可小轿车就不一样了。小轿车之间的纷争不在于事故的大小,而在于事故的有无。只要有了摩擦,就有了索赔,而每一次索赔都是一场博弈,谁都不会轻易让步。

不一会儿,路口就已堵得水泄不通了。有的人在宽解,有的人在抱怨,有的司机默默的调转了头,有的司机拼命的按着喇叭。人心百态,就在这一瞬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这种情景,我想起了一个视频。在视频中,当红灯转变成绿灯,路口的车辆却纹丝不动。正当我纳闷时,一位失去双腿的男子出现在人行道中央,他趴在一块设有轮子的木板上,依靠双手奋力的向前爬行着。那一刻,全场寂静;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我感动那男子的坚强,我更感动那些司机们对他的包容与等待。

而现在,那尖锐的喇叭声显得格外刺耳。前方出了事,无论大与小,总之会让人惋惜。无论前方出现什么情况,一味的催促总显得不近人情。你可以选择旁观,但至少请不要添乱。

可能是尖锐而持续的喇叭声起到了作用,几分钟后他们都将车迁到了路旁。这时车流就像开闸的洪水,你争我抢的涌过,仿佛只要慢了一步就再无出头之日。

灰色的车缓缓地停在了我的门前,一个壮硕的男子走下车看了看刮蹭的地方。这时一位五六十岁的瘦小男子凑过来,看了看,又摸了摸,说:“别人右转弯,你直行,直行要让转弯,这都不知道还开车!”显然这话出现得太不合时宜,它像一壶汽油把这车主原本就已委屈的心烧得更旺了。男子近乎怒吼的回击道:“转弯要让直行,你懂个么子!再者关你么事!”于是他俩就围绕是转弯让直行还是直行让转弯争吵起来。原本还算平静的场面反而充满了火药气息。

看那瘦小男子句句掷地有声、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我还以为他是黑车车主。后来他边吼边挥舞的离开了,这才明白,原来只是位路人。说也可笑,主角都还没争吵,路人倒是吵起来了。而此时另外一名女子过来,赔了点钱,连连赔礼致歉。他们也就上了车走了。

是转弯让直行,还是直行让转弯?我想并不需要分那么绝对,就连在法律上也是分了好些情况。与其纠结这个问题,还不如记着一句话,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谦让一下对方。因为谦让是不会错的。但在这里,显然是右转弯没能让直行。

再回头想想那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之士”,竟显得让人啼笑皆非。其实真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遇到困难热心相助本是件值得提倡的事,可这种还没分清对错就胡乱指责的做法无疑会火上浇油、适得其反。遇到不公,沉默就是帮凶;遇到不公,黑白颠倒,则算是助纣为虐了。所以,当我们大义凛然的想要维持正义时,我们是否已经分清了什么是正义?当我们言之凿凿的评判谁对谁非时,我们是否已经充分了解了真相? 经济在加速发展,脚步在加速前进,我们每个人都在着急的前行。着急本无可厚非,可有时候我们太着急了。我们着急的争抢,我们着急的下结论,我们着急的评判。因为着急,我们丢失了谦让;因为着急,我们遗忘了等待。其实今天的事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当初相互谦让一下,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故事。如果那位路人先查清真相,再好言相劝,我想也不会出现争吵。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时时都有纷争,如果我们能多一点等待、多一份倾听,再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些。如果我们能多一些谦让,多一份包容,再冷酷的事实也会变得温暖些。

篇6:一条短信,一份关爱

今天,我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向你发出我的严重抗议,对你的所作所为和残暴行径进行最严厉的谴责。

就在几天前,在毫无通知和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形之下,你把温度上升了18度,连续好几天高温,河道里的水全被蒸发,只剩河底的一些水了。地被晒裂了,田地里的庄稼全死了,花草树木全都枯萎了,原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这样破灭了。因为河道里没有水,村民喝不到水,全部都生病了,严重的因为脱水,脸部惨白,没有一丝血色。有的因为炎热而发烧,卧床不起。几天之间,全部毁在你烈日高温的手中,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做出了如此的暴行,竟然连丝毫的歉意都没有,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你还算是大自然的一员吗?你还算天地之间的一个成员吗?我要抗议,并且建议撤销你“大自然之子”的称号。大自然需要光没错,但你这样过度的炎热真的好吗?我要把你从大自然的队伍中驱逐出去,永远驱逐出去!我相信你将成为自然界最不受欢迎的人,你将受到所有生物的谴责、鄙视和痛恨!

最后,我将联合所有受你摧残的受害者,一一统计损失和伤亡,并在大自然法庭上向你提出我们的上诉,并要求赔偿由此造成的所有损失。我们将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捍卫我们的生存权利!

最后,再次向你表示我们的严正抗议。

抗议人:干旱的河流

上一篇:小孩不笨影片观后感心得下一篇:大四学年鉴定表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