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初三作文

2024-04-23

关爱初三作文(通用14篇)

篇1:关爱初三作文

关爱是无助时的一句话语;关爱是寒冷中的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关爱是黑暗里的一盏明灯,也是冬天里的一束温暖的阳光。

一天放学回到家,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我在门口踱来踱去,那该怎么办呢?爸爸妈妈那天恰好要加班,事先交代他俩吃完饭才回家。此时,寒风呼啸,一阵又一阵的寒风直往裤腿里钻,冻得我脸红红的。我着急地直跺脚。时间一分一秒溜过去了,这时,刚好被打扫环境的门卫张伯伯看到了。他上前询问我未进门的原因后,说:“天气冷,要不先到保安室完成作业吧。”他把我带到保安室里。打开了电视给我观看,我可开心了。当我看得正起劲时,张伯伯问我:“学校布置的作业做好了吗?”经张伯伯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作业还没做呢。我便关了电视,写起了作业,写着写着,就看到张伯伯在厨房里做东西。我把作业写完了之后,便又开始看电视,过了一会儿,只见张伯伯从厨房里端出了饺子,并说:“肚子饿了吧,赶紧吃,尝尝看,好不好吃!”“太好了,谢谢你,张伯伯!”我十分开心地说。吃完了,我爸妈应该回家了,张伯伯把我送到家,我跟他道声谢便进屋了。

第二天早上,当我要上学了,在车棚下却找不到自行车,当我慌乱之中时,突然看见张伯伯推着一辆自行车向我走来,他说:“这是你的吧?昨天停在保安室门口了,我想这个点你该上学了,看你差点急坏了吧!”瞬间,我感到一股暖流在身体里涌动。多热心、多善良、多可敬的老爷爷啊!我对张伯伯连声说“谢谢”,便骑着车往学校方向走了。走不远时,我往回望,张伯伯的背影多有几分沧桑的模样,头上又多添了几根白头发。我感谢张伯伯,他的助人为乐,在我的头脑中是无法磨灭的。

我常常问自己关爱到底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或多或少对关爱的理解会有所改变,但通过这件事之后,我明白了关爱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善。

篇2:关爱初三作文

湿漉漉的市场地上布满污泥,一位白发苍苍、皱纹满脸的老婆婆半卧在路中间,旁边不远处放着一个拐杖。她是滑倒在地上的。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多分钟过去了,老婆婆依然躺在那里。过去的十多分钟里,来来往往的人不计其数,对老人都是置之不理。有的人想过去问候几句,新闻报道的“老人讹钱”钟声在他们心里敲响,也只能“静观其变”。老婆婆仍然在地上痛苦地沉吟。

难道人是冷血动物吗?作为人就不应该如此的无情啊!我在为此忧愁着。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年轻的姐姐出现了。她走到老婆婆面前,蹲了下来,轻声细语地问:“老婆婆,您怎么啦?没什么大事吧!”她一边问一边用双手一前一后地扶起老婆婆。“唉哟”的一声吓了年轻姐姐,“好心的孩子,真谢谢您!但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你忙你的吧!”老婆婆慢吞吞地说。

“这可不行。帮您我后悔一两天,不帮您我可后悔一辈子的。在您需要帮忙的时候,我要是不帮的话,我的良心会过不去的!”话音刚落,接着又说:“您的脚大概是扭伤了吧,来,我帮您揉揉!”

说完,年轻姐姐把老婆婆扶到干净的地方,慢慢拭去婆婆身上的泥尘,再轻轻地给她按摩。这一微微动作,一声声问候,滋润了周围人们的心灵,增加了市场的活力。

关爱在人间!年轻姐姐的举动诠释了爱,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关爱在人间!爱就是那样简单,却能感动无数的人,这是爱的魅力!

篇3:让作文评语充满关爱

1. 让作文评语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的桥梁

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蹲下来, 你能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期待和真诚的爱心。良好的评语不但能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 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 还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一次, 一位学生在习作《, 我想对你说》中写道:“自从上学期期末考试, 我的作文写砸了, 我发现您看我的眼光不一样了, 您知道我的心有多难受吗?我看出您已不再爱我了。老师您是不是觉得我是一个笨蛋呢?”我看了以后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我的不经意的疏忽, 给学生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老师忽略了你, 并非有意, 请原谅老师好吗?同时也请你相信, 老师永远是爱你的, 你应当相信自己的能力, 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后来, 这位学生又恢复了自信, 热衷于写作。每次作文发下去, 迫不及待地阅读评语, 看到他我感觉到老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思想的兴奋剂。一次, 因时间赶不及还有几个学生的习作没写评语, 作文发给学生后, 一个学生捧着自己的作文找到我, 说:“老师!你忘了给我写评语。”我回答说:“你这次作文写得很实在, 表达得有真情实感, 老师很满意, 你能把家里做的事详细的写出来, 而且句子也通顺, 所以老师只打分。”他高兴地说:“请您把这些话写在我的本子上好吗?我喜欢您这些话。”就这样, 我马上把刚才那些话写在他的作文上, 他端详了片刻后说:“谢谢老师!”便笑眯眯地走了。从此我把作文评语当作与孩子进行交流的窗口, 通过心与心的交流, 情与情的沟通, 我们都能有意外的收获。

2. 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强大的内驱力

我们班有一位学生, 家境较贫寒, 父母离异, 成了没人管教的孩子, 为此, 她在同学面前有强烈的自卑感。一次在写作文《自我形象设计》时, 她的笔名取为“丑小鸭”, 她画了一只独自躲在小角落里的小鸭子。我看后触动很大, 为了使她很快地走出自卑评语:“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将会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 因为老师很喜欢她的纯洁与善良, 欣赏她的诚实和坦率, 更相信她有着坚不可摧的翅膀, 你相信吗?”她看后感动得哭了, 几天后她给我写了一封信,

那些感人肺腑的话语也让我终身难忘。通过几次作文评语的鼓励, 她终于树立了信心, 发奋学习, 成绩提高很快, 同时也逐步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了。

如果说学生的作文离不开一个“情”字, 那么教师的评语更离不开一个“爱”字。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兴趣的产生, 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老师对他的赞扬和鼓励。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人”, 老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在接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时, 会发现自己的价值, 对自身持肯定、相信的态度。有道是:“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学生把作文当作向老师表露情感的舞台时, 教师的评语就是展开教师对学生寄深情的天地。

3. 让作文评语把准学生远航方向的“帆”

有位学生, 自小由外婆抚养到10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对弟弟爱护有加的妈妈和终日忙碌的爸爸使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造成了她忧郁、敏感、自闭的性格。她把这一心情写入了习作《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为了让她树立生活的信心, 鼓起生活的勇气, 感受围绕在她身边的快乐和幸福, 我为她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大家的幸福是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经历风雨, 幸福地共同呼吸清鲜空气……当一切消失时, 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孤独和痛苦!试着敞开心扉接纳并珍惜每一个人, 这样, 你会发现原来幸福是这么的简单。老师希望你能微笑地度过每一天。”同时我还画了一个笑脸给她。这位同学看过评语后, 心中的郁闷便渐渐消除了。这段评语辗转到了学生家长的手中, 家长专程到学校和我交流如何一起帮助孩子的想法。当笑容重新回到学生的脸上时, 她的篇篇习作充满了孩童的快乐。后来学生还把原来的笔名“不想回家”改为“忘忧草”, 而我画给她的“笑脸”成了她心中深藏着的另一个秘密。

由于我在学生习作中, 不断地用一颗心写评语, 使学生变得自尊、自爱、自强起来。对老师自己来说三言两语、信手而来的作文评语, 对学生来说可是字字千斤。作文评语为教师和学生架起了情感交流的桥梁, 精彩的评语会为学生捎去点点滴滴的温情, 给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创造更多充满“爱”的作文评语吧!

篇4:初三作文教学有效途径探讨

关键词:积累素材;训练写法;修改升格;佳作欣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做了如下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福州市中考作文60分(不含书写分5分),占“半壁江山”。初三进入总复习阶段,在学生已有的写作基础上进行有序的训练很重要。若没有合理安排作文教学时间,可能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语基的复习,而忽视了作文这一块系统的教学。笔者觉得到了初三,学生写作水平更容易提高,因为前面两年学习了零碎的写作知识,到初高三正好可以把它系统化,这时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借着复习的热情,有效教学,学生写作水平会有质的飞跃。

一、拓宽视野,积累素材

积累材料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庄子《逍遥游》对积累有个形象比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同理,写作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满分卷的同学谈到成功诀窍就是:“平时阅读大量书籍,读到好的句子段落随手积累,并写下感悟心得。”而积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结合初三总复习,活用课本积累写作素材。六册文本让学生接触了不少文学形象,它们浓缩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逾越千年而不朽。自觉与历史名人经典形象对话,势必在与那些伟大灵魂的撞击中产生深沉的回响、耀眼的火花,从而增强文章的思想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以避免學生因生活阅历不足而导致行文低幼化的现象。比如,解读曹刿这个人物就可以运用到“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成大事者应有一颗宽大的心”等立意中。从课内挖掘写作素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选文的理解,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还有初中阶段的教材很多是名篇佳句,只要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写作时或恰当引用或巧妙化用,也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如作文《踮起脚尖》中的文段:“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人也有‘欲渡无舟楫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他们可以不满,可以埋怨,可以哀叹。但却断不能失去了‘欲上长城,将登太行的豪情壮志。”这段作文有哲理,有文采,就是积累化用的成果。

二、精益求精,修改升格

初三学生在写作整篇作文时还要有时间观念,要达到快速审题立意构思成文的要求。在课堂上一节课完成一篇作文,写完后不要只满足于教师修改,要让学生学会修改。在写作教学中,修改不是额外的要求,是一次作文写作中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如同数理化作业做错了必须订正一样。学生写成文章后,要引导他们修改自己的文章,“文章不厌百回改”,海明威一页文稿改了39次。提倡让学生互批互改,每一次修改教师要给出标准让学生对照着改正。每次修改解决一个问题,如:“立意准确”“论据适合”“论证合理”“结构紧凑”等,一个学期下来,对于好作文的标准,学生已经心中有数了。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批改升格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个人能力生成的突破口和敏感点。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抓住写作实践的时间窗口,对学生作文进行热处理,想方设法加深学生的体验,提高其认识,完善其方法和技能,加速学生成长。各小组推荐出较好的作品老师再点评,学生重写升格。之后在全班展示。作文修改升格实际上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具有思维的思辨性。

三、佳作欣赏,共同提高

写作教学中“示例模仿”这个环节不可忽视。叶圣陶说:“教师凡有指导必有示例,不靠多讲,恰当举例,足以启发而已。”教学中实际的情况常常是,找到好的示例材料就有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案,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平时训练中发现好的作文在班上展示,而每次半期考、学期考、年段流水评卷,发现比较优秀的文章集中打印出来,教师修改点评,或让学生修改点评,印发整个年段,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得到很快提高。

初三上学期可以多写这一年中考同题作文,因为这时中考尘埃落定,全国38套作文题的优秀作文也已产生,教师让学生写同题作文,然后展示经过筛选后的中考佳作,让学生在品评中观照自己作文,改正不足,发扬长处。初三下学期质检次数多,每一次质检都不要放过学生整体提高的机会。搜集本校学生佳作及本地区与外地区学生同题作文,展示给学生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揣摩写法,提升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初三作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挖掘思维潜能,教师辅以科学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篇5:关爱初三作文

我一直以为从小长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自从今年暑假通过整理自己的从小到大的照片,听着妈妈的解说,看到自己从一个小小的婴儿长到一个高高的少年,我才明白了这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这其中凝聚了多少家人的关爱。

听妈妈说,在我从刚出生到半岁的时候,不会走路,当然也不会跑,这时侯妈妈整天都陪着我,照顾我,当时我总是晚上的时候不睡觉,妈妈就给我唱歌哄我睡觉,这个方法总是很有效,我慢慢的就入睡了。

慢慢的,我两岁了,已经会走路了,也能奔跑了,这时我总是喜欢奔跑,感觉自由,但这时,姥姥已经五十多岁了,她总是害怕我摔倒,但又跑不过,只有在我身后紧紧的跟着,喊着我的名字,让我慢些跑。

我三岁了,可以上幼儿园了,这时全家人更关心我了,他们害怕我在幼儿园吃不饱,或者被人欺负,所以每天放学时,总是早早的来接我,问这儿问那儿,想知道我在幼儿园一天的情况。

七岁了,该上小学了,每天的生活不仅是要吃好,玩好,还有了学习的任务,这时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已经不能天天照顾我了,但他们依然经常打电话关心我是否吃饱穿暖,是否认真学习。

篇6:学会关爱作文初三600字作文

小时候,爸爸要我学溜冰,当我穿上那稍大了一点的溜冰鞋时,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油然而生,恰巧,邻居朱慧姐姐也过来看我学溜冰,爸爸扶着我慢慢地走八字步,我在爸爸的搀扶下慢慢地溜着,但是心中依然残存着害怕,于是,我再三嘱咐爸爸一定要扶好我,我溜得越来越平稳,像一只轻盈的燕子。可是,爸爸的手在无形中越来越松弛,当我感觉到爸爸并没有扶我时,惊叫起来:“爸爸,爸爸!”突然,“扑通”一声,我重重地摔到了地上,顿时头晕目眩,只感到一阵剧痛,在一旁观看的妈妈、朱慧姐姐和一些较近的人们,听见“扑通”这一声,都过来看怎么回事,当看到我摔倒在地时,纷纷过来将我扶起,问长问短,得知我是因为学溜冰而摔倒时,都鼓励我继续学溜冰:“你可要坚持呀,要不然什么也学不会!”、“坚持就是胜利,你也要坚持啊!”......一句句话像一股股暖流流进我的心里,终于,我不负众望,学会了溜冰。可见,人间的关爱是多么温暖啊!

其实,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这让灾民感激不已。

关爱是一种付出,像和煦的阳光;关爱是一种奉献,像轻柔的春风;关爱是一种美德,像无私的大地......让我们一起关爱别人,让无微不至的关爱无处不在!

篇7:初三关爱的作文600字

体育课上,正在进行一场长跑比赛,同学们都斗志高昂,但我却有些晕乎乎的,感觉脑袋总不舒服,但还是坚持跑完了全程。比完之后,也没有拿到好的名次,输的失落加上不知道怎么了的头晕,让我看起来更加落魄。

下课了,我淡淡地望了望有说有笑的同学们,心里却觉得他们嘲笑我;树梢上传来阵阵鸟鸣,似乎在讽刺我,我感到十分地烦躁。

“哎,沈,你没事吧?怎么看起来没精打采的?”一旁的小黄关切地问道。“没事没事,别烦我!”他失望地看了我一眼,便走开了。我独自走着,却觉得双脚发麻,无力。看见楼梯口,不由自主地一屁股地坐了下来,我紧张地想:怎么回事?怎么没力气走路了,站也站不起来。“啊!”突然间,我眼前一黑,“帮帮我!”我着急地叫起来,“我看不见了!”

就在此时,我觉得有人扶了我一下,他紧张道:“沈,你怎么了!”“小黄,”我突然反应道,“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睛突然看不见了,你帮我,快点!”正说着,他一把把我搀扶着站了起来:“走,我带你去校医室!”“额,我下不了台阶,我看不见!”“没事的,我扶着你,小心点,慢慢来。”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终于下了台阶,但离校医室还有些远。走了一会,我却紧张起来,因为头更晕了,而且我还觉得重心不稳,仿佛天地在晃动,却只能强忍痛苦,在小黄的安慰声中缓步前行。

到了校医室,医生嘱咐我躺下,便为我上药,并说我只是贫血而已,回去好好休息就好了。这下,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不一会,我就又能看见了。一旁的小黄也舒了一口气,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望着他,想起他对我的帮助,安慰,也不由地笑了。

篇8:初三学生的作文教学探析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把握好这一环节, 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极大的作用。作文批改, 历来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严峻课题。传统的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写多练”,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精批细改”, 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那么, 教师如何从“作文山”的重压下解脱出来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得出的体会是, 多批少改、符号标出、注重讲评、师批生改。

作文批改, 是作文前指导的继续和延伸。对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往往比作文前的指导效果更大一些, 因为它能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细致辅导, 这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即我们应该承认, 学生的作文往往不是教师改好的, 而是他们凭着浓厚的兴趣, 勤学苦练, 自写自改好的。

因此, 教师既要重视“多批”, 又要尽量“少改”。“多批”显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少改”就是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不能将学生的作文大段、大段地删掉, 或者改得面目全非。“批得少”乃至“不批”作文中的优点不能得到肯定, 存在的问题便不能引起重视, 久而久之, 便会茫茫然、昏昏然,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随之丧失殆尽, 因此, 提倡“少改”。从客观上讲, 中学语文教师普遍负担过重, 是难以做到“多改”或“细改”的;从效果上看, 教师越俎代庖式的“多改”或“细改”是不会“多益”的, 因批改的目的是“授之以渔”, 而绝不是“授之以鱼”。有的教师讲究“精批细改”, 往往将作文批改的周期拖得很长, 这样, 既失去了作文批改的时效性、新鲜感, 又得减少作文次数。其结果, 教师不堪重负, 学生的能力也无法提高, 事倍而功半。

这里的“多批”相对于“少改”而言, “多”因人、因时、因文而异, 且“批”主要用符号标示, 而不用或少用文字批注, 这样“多批”既全面地“批”, 又有重点有针对性, 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养成写作的积极性。下面, 我从教学实践中, 总结如下几点, 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激励为主

发回作文本,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去关注老师的批语, 渴望在批语中得到老师的单独指点, 乃至赏识。所以, 教师一定要写好批语, 不仅要指出文法上的得失, 更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 利用批语激励学生的作文情感。特别是对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 更要善于发现其“光亮点”, 在评语中有所褒奖, 或选材好, 或立意新, 或语言有特色, 或书写用功, 或下笔不凡, 或结尾点睛, 或层次清晰, 或过度自然, 或自动检索以小见大, 或说不上有什么优点, 都较以前有很大进步, 教师都应毫不吝啬地标出赞扬号。

教师对其缺点要真诚指出, 尽量具体, 使其在欢愉的心境中改掉缺点。通过批语激励, 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身的进步, 品尝到自己劳动成果的甘甜。同时, 也使他们从批语中感受到一股暖意, 透过批语仿佛看到了老师那殷殷期待的目光, 从而为下一次写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针对性强

在每次作文批阅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确定批改对象和批改内容的重点。非重点批阅的作文, 只看基本要求, 略画赞扬号再打上分数即行, 这部分学生因成绩得到肯定, 便不会因“批”得少而影响积极性。确定了批改内容的重点, 批阅起来就迅速方便。比如有学生错别字多, 就着重批改他的错别字, 在错别字的上面或下面打×;有学生说话啰凌吵, 就用删除号;有学生说话不照应前后, 就着重批他的失于照应。这种用符号标示、多批少改的做法简单易行, 又富有启发性, 使学生作一次文, 就会有一次收获、有一次进步,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讲评, 师批生改

由于这里的批改是有重点的“批”而未“改”, 所以在批改时解决不好或解决不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就有待于教师讲评时予以弥补。“多批”在于发现问题, “讲评”在于解决问题, 因此, 讲评尤其重要。为了加强其针对性, 要求在教师批改时, 必须做好笔记, 在讲评时必须做好讲评板书, 而且要求学生紧挨着前次作文记好讲评笔记, 然后让学生根据讲评内容, 再结合自己作文上教师给出批注的问题, 尽可能地加以修改, 待下次作文交上来时再检查。

此外, 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首先, 学生的优秀作文可向报刊推荐投稿, 争取发表, 也可以让学生文学社刊择优发表, 在学校广播台口头发表。可在学校、班级的黑板报、墙报、自办小报的作文园地上发表, 也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择文汇集成班级作文选, 用于班内外、校内外的交流。这样,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次, 实行积分评奖, 每个作文本扉页上写上目录, 期末算积分评奖, 积分少的, 可以较之上学期评进步奖。这样, “批”的分数就不再是一个枯燥的数字了。

上述“多批少改”是就作文批改的基本方式而言的, 这并不排除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的“全班集体批改”“学生自改和互改”“当面批改”等多种不同方式。当然, 作文批改的方式, 有个师生双方的习惯、适应及配合的问题, 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会找到适应自己的方法。

篇9:初三作文“三步走”训练初探

第一步:统一写作

统一,就是教师对学生写作进行地点、时间、命题甚至体裁等要求的统一规定。自由,则与之完全相反,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写作,写“放胆文”。

学生刚进入初三时,笔者总是先进行统一作文,历时一个多月,大约要写四五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室内、课堂上(一般两课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也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文体也注意多种多样。通过统一作文(应该说排除了抄袭或过多模仿的可能),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风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比较客观地掌握全班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全面地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自由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应注重打好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应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我们认为让学生进行有指导、有系统的自主写作训练,正是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1.提供题目、材料,给学生以写作帮助

历年的中考试题,各地的模拟试题,报纸上、电视里、日常生活中可以入文的典型的人和事,都可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建立题目库、题材库,供平时训练时查阅、参考,避免出现不知写什么的情形。

2.限定时间,杜绝拖拉、不写现象

这里时间的限定,主要指两种情形:一是指学生自由写作的成文时间。每篇文章从动笔到写成(不含自改、互改)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每个学生一定要高度自觉,决不能养成拖拉习惯。二是指每篇作文的间隔时间。这因人而异,基础好的约一周一篇,中等的约八九天一篇,基础差的也不超过十天。当然也有基础不太好的,但其他学科不错,为确保其全面发展,确保不误升学,也一周一篇。鼓励多写,学生随写随交,老师随收随阅、随阅随发。批阅日期是检查督促的主要依据。

3.分数从优,鼓励学生乐于写作

让学生能看到自己写作水平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渐渐提高他们的作文分数。渐渐提高是指总体而言,并不是说每一篇作文的分数都要比前一篇作文高。作为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希望得到肯定,希望得到提高的心理,打分上不要苛刻。学生学习“成绩”(专指分数、等第),一方面是他自己努力取得的,另一方面也是老师给予的。不是吗?题目的难易是由老师出的,主观题(特别是作文)的好差是由老师定的。必须知道,学生的分数有时会由老师所给“分数”生出。更何况,就写作而言,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水平也应该得到提高。

第三步:再次统一写作

这种放手、自主训练,大约五六个月的时间。当然,期中、期末等大规模测试仍是收拢的统一命题作文,偶尔几次为了了解情况也进行统一命题作文。在临近中考前两个月继续进行统一写作训练。虽然这期间的训练方式与一开始相同,但目的、作用、效果却不一样。第一阶段是为了了解情况,让学生暴露问题,如果说这是“望、闻、问、切”的检查,那么第二阶段五六个月的自主训练就是对症下药的理疗——老师要有一般、有个别的指导、评讲,大多是三言两语,有时也可能是穿插在平时对课文的分析和讲解中。最后几个月的统一写作则是对第二阶段疗效的检测。另外,后期的统一收拢训练也是为了“适应”中考的需要:一是对时间限定的适应。促使极个别的平时难能及时完成者,迅速适应。二是对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及各种形式、各种文体的“适应”。三是对适度紧张的心理“适应”。平时自主写作比较放松,无多大紧迫感,统一写作让学生稍微紧张紧张,以适应中考的需要。

在对作文训练实行“统一—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模式的同时,笔者还让学生进行作文审定题目、确立主题、选定材料、安排结构提纲的练习,这种练习同样实行“统一—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模式。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界泰斗、现行苏教版教材的主编洪宗礼先生曾说,如果把听、说、读、写比作四笺灯,那么“想”就是开关,只有“想”开了,听、说、读、写才能大放光彩。他强调“想”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强调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写作中的思维能力,提高写作质量,笔者让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练习。

给学生一个题目:命题、半命题,一则材料,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下列思考,并书面写出。第一,审题:可写成什么体裁,什么写作重点,什么范围,有什么时间、对象、程度、性质的限制;半命题可填写哪些内容;所给材料写了什么内容,可提炼什么观点;话题可从哪些方面思考,可拟哪些题目,拟题后又如何再审题。第二,立意:确立文章的写作中心,有的可确立、表现多个中心,试比较哪个更有新意、更有深意、更适合自己写作,哪些中心不宜表现;议论文可确立什么论点、分论点。第三,选材:文章根据不同的中心可以选哪些材料,选材要注意新颖,有时代感,真实、典型,有代表性。第四,提纲:拟定文章的结构,确定如何安排材料,谋篇布局。这种审题、立意的训练刚开始稍稍滞后于作文训练,正常训练以后,就每一个具体练习而言,又放在作文写作之前。

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等项目的练习——半成品制作和作文写作——成品制作,并坚持先统一、后自由、再统一的“三步走”原则,是笔者对作文教学的尝试。其做法有理可循,有据可依。其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从原来的怕写、厌写到愿写、想写,从原来的没有什么可写到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写;其次,写作数量大大增加,原来每两周一篇,有可能还是抄的,现在几乎每周一篇;再次,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原来拿到题目,不思考或稍加思考就写,现在反复思考,进行认真审题,心中有谱后再写; 最后,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作文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校级、镇级乃至市级的作文竞赛,频频有人获奖,这便是最好的明证,中考语文较为骄人的成绩应该说也是很好的注脚。

篇10:那些被忽略的关爱初三作文

水分从我的身体里一点一滴的流出,豆大的汗珠不见落地,就已经变成空气中的水汽。所以,补充一些水是很有必要的。我买了一瓶水,拭去了额上的汗,准备一饮而尽。突然,眼前闪出一个人,步履蹒跚,手中提着一个大大的袋子,在阳光底下闪闪发光。他弓着腰,正在捡起地上的一个水瓶子。我对这些人谈不上厌恶,但总是不屑一顾,觉得和他们站在一起很晦气。于是,我从他身边绕了过去,感觉像跨越了一道障碍。阳光下,他在我身后,对水瓶的渴望似乎并不亚于对水的需求。

这条路好像没有尽头,我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不多时,我感到身后好像有人跟踪我。我敏感地停下了脚步,猛一回头,他没有闪躲,或许是来不及闪躲,衣衫不整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向他瞪了一眼,他无动于衷。我转回身,加快脚步想要甩掉他,但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即使力不从心也还是一步一步地跟着。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停了下来,他居然还在我的身后。我对他的不屑一下子变的很反感,我火了,大骂他有病,而他一如刚才般沉默。随着我这一声毫无遮拦的`大叫,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一句句刻薄的话在他的耳朵边炸响,但他依然无语。此时的他低着头像个孩子似的,手里紧紧攥着脏污的大袋子,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渗出许多汗珠,沿着他的鼻梁划过他干裂的唇角。

我的心里起了变化!

渐渐地,四周的人都觉得无趣纷纷离开了,只有我和他留在那里。他的沉默、他的宽容让我无地自容。我把手中的瓶子默默地给他,没有之前的鄙视,只有深深的歉意。

篇11: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初三作文

陌生人的初三作文600字

陌生人对我的爱作文初三600字

陌生人之间的关爱作文初三范文1

前几年,我去广州玩了一圈,晚上是乘地铁回去宾馆的。一想到马上就可以美滋滋的洗个热水澡,同时也可以洗掉全身疲倦时,我恨不得马上飞回去。也正是如此,当地铁到站时,我不由得向前移动了几步,兴奋得想蹦蹦跳跳。

“过来一点,你会被挤进去的。”妈妈一边对我说,一边想拉我。可惜在她说出这句话的前一秒,地铁门打开了,人们都争先恐后的上下车,我也被这股人潮挤得左摇右晃,本来快牵上妈妈的手,却被无情的挤开了。当我终于站稳脚时,却发现我已在车上了,最可怕的是,妈妈不在我身边。

我独自一人站在陌生城市的地铁里,我很害怕,也很无助,脑海里居然浮现出了走马花——“不要和妈妈走散了,会被坏了抓走的。”妈妈曾这么说过。“被坏人抓走了,就再也见不到我们了。”这是奶奶的话。“大坏蛋会把小孩子杀掉卖器官的。”哥哥曾这样吓唬我。“我会……死掉吗?……呜啊——”我不由得哭出来,“我……不要和妈妈分开……”我的眼泪一颗颗掉下来。

我的哭声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有一位高中生模样的姐姐,递给我一张纸,说:“是和妈妈走散了吗?不怕的,没关系。”“对呀,你先别哭,等会哥哥带你去找妈妈。”另一位哥哥也充满自信的说。“不怕,要勇敢起来,你看,动画的主角都很坚强吧!你也要坚强哦!”“给你吃‘勇气’糖!吃了‘勇气’就能勇敢起来,并且马上找到妈妈”……整个车厢里的人都在安慰我、帮助我,我孤独的心也慢慢地温暖了起来。

“小姑娘你别怕,我已经跟车长说了哦,马上就打开车门,你就可以见到妈妈了!”一位叔叔边费力挤过人群向挪过来,边自豪地挥了挥拳头。“谢……谢谢大家。”我抹去眼边的泪水,同时也抹去了心底的悲伤。

篇12:初三关爱残疾人的作文650字

【例文一:我与残疾人同行】

生活中,有一些残疾人,他们有很多都是缺胳膊少腿,或者是先天性小儿痴呆等,可是他们大都没有自暴自弃,而且是很坚强地活下来。我常想,是谁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是社会给予他们温暖的爱,还有他们身上体现的永不放弃的精神。对于残疾人来说,这就像疲倦的人得以依靠;就像迷路的人看到一盏明灯;就像受尽炙烤的人渴望找到一片绿荫;就像饥渴的人遇见一泓清泉。

海伦。凯勒是一个从小失明和聋哑的孩子,可是当她稍微懂事的时候,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时,心情是何等的凄惨。这可不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的,她的妈妈看到女儿在痛苦中挣扎,心里也无比地悲伤。但坚强的妈妈没有放弃小海伦,而是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爱和温柔的守护鼓起了她对生活的希望。当然也少不了她的老师——莎莉文的鼓励和帮助,让她更有信心面对病魔的纠缠,学会了盲文,学会了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丽和多姿,并且写了许多盲文著作,极大地鼓舞了大批的残疾人。

创造了这一生命奇迹,靠的是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在生命边缘徘徊着,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后以把慈爱的心灵奉献给全世界。

还有英国的.一位残疾人——莉迪亚,五岁时因得了脑膜炎和败血症,双腿已经坏死,为了她的生命安全,医生截去她的双腿。当她醒来时,痛苦欲绝,对生命绝望了。但在亲人的爱心感化下,医生的努力下,给她装了假腿,在一遍遍地练习中,她终于站起来了,而且心理方面也恢复了健康,学会了自立和帮助别人。

篇13:关爱学生关爱心灵

一、发展观点, 分析心理状况

人生过程即人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即人的素质发展。从人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 儿童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变化很快, 因此班主任切忌用固定的眼光, 带着成见去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进行心理教育。

以智力为例, 传统的观点认为正常人的智力发展到17岁止, 智力落后儿童几乎是“无药可救”。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智力落后不仅仅是遗传基因的缺陷, 或是后天脑机能的损伤, 而“缺乏适当的教育也使儿童的智力发展迟缓, 例如对适当的行为 (如学习环境) 缺乏奖励和指导, 没有培养儿童的学习动机等。如果及时发现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现象, 给予特殊帮助和训练, 将能使大多数这样的儿童成为智力正常的儿童。”总之, 只有以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 心理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心理教育中坚持发展的观点, 首先要求德育工作者在思想上要明确发展的要求, 明确增进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既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 又是它的归宿。其次, 要注意发展的全面性, 既要注意学生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 也要注意其整体心理素质的发展。最后, 要使心理教育走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前面。所谓“走在发展前面”, 即心理教育的要求必须高于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 要促进各个学生向心理上各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 否则, 学生的心理 (认知、情感、意志等) 就会因缺乏应有的锻炼而衰退。

二、平等尊重, 关爱每一颗心灵

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是搞好心理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在愉快的心理氛围中进行,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就应该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 把其看做是独立有价值的人。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片金钥匙, 是通往学生信任的一扇大门。只有让学生信任你, 才能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你, 从而尊重你。尤其是性格孤僻、不善言语的学生, 更需要教师的心理暗示, 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关心, 才会放松心情, 树立自信心, 敞开心扉, 被每个人所接受。有一次我调查一个班级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 专门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 要求学生不记名地向老师说说心里话, 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我欣喜地发现, 孩子们都在白纸上写下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如觉得体育老师不近人情, 对学生太苛刻, 总是偏袒女生, 对男生要求比女生要高得多, 希望体育老师能够一碗水端平;很多学生觉得美术课上得枯燥无味, 建议老师在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方法上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希望考试科目教师作业布置灵活多变, 甚至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发挥。为此, 我为此专门开了一次交流会, 主题为“你觉得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孩子们发言踊跃, 分别从教师素质、师德品质、外在形象等多方面谈到现代最受欢迎的老师具备的哪些条件。比如, 觉得最受欢迎的老师应该善解人意、不歧视学生, 能够关心学生, 知识渊博, 幽默诙谐, 有气质, 教学方法多样等。我对学生这种善意的建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并鼓励学生当碰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都可以采取这种师生相互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得到别人肯定的同时, 也肯定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和学生取得平等, 进行双向交流, 就不应是独断专横的权威与单向教育。教育工作者应避免使用诸如“我告诉你, 你听我说”之类命令式、灌输式的语气, 而要来用“你的意思是……”“我觉得你应该……”等商量语气, 应该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要主动接受学生, 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并待之以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这样, 学生才能产生信任、坦诚、温暖等积极的情感, 才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舒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相互交往氛围, 也才能真正实现“情通理达”。

我曾经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寻找春天”的活动, 某次在神龙公园进行“探险”活动之后准备返校时, 我发现彭勋同学不见了, 四处寻找, 最后在公园门口不远的一张凳子上看到了他, 同学们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彭勋!彭勋!”奇怪的是, 他没有回应, 转头就朝门口走去, 我和同学们紧紧地跟在了彭勋的后面。回到学校, 我悄悄地把彭勋带到了办公室, 耐心询问他, 但平日特别开朗的他始终没肯说出原因。最后我平静、温和地说:“今天很累了吧?今天晚上什么都别想, 躺在被子里好好地睡一觉。明天想起什么了, 随时可以找我聊一聊。好吗?”他点了点头就走了。第二天早上, 他一见到我就把日记本塞到了我手中, 我一看, 才知道那天在公园, 他想要方嘉伟帮他照相, 方嘉伟朝他吼了一句:“滚开啰!”他去找王三桂, 没想到王三桂更是让他难堪:“猪哦!不要烦我!”他这才一气之下走了, 并且在日记中写下一句:“我与他们势不两立!”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处理不当, 也许就会使他们的关系就此弄僵, 使得矛盾加深。我叫住了彭勋, 笑着对他说:“彭勋, 聪明的你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吗?”彭勋疑惑地点了点头。“你觉得你是他们所说的猪吗?”见我发问, 彭勋愣住了, 随即笑了笑, 干脆地说:“不是!”“猪哪有你这么聪明?哪有你这么通情达理?对不对?”随即我给他分析了人在什么情况下通常会说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无心的话, 并且把方嘉伟和王三桂喊到办公室一一询问、交流, 冰释前嫌之后自信的笑容回到了他们的脸上。

三、活动创新, 带动心理教育

学校、班级活动是载体, 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增进情感交流的一种桥梁。活动也是心理发展基础。要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就必须让学生走向社会, 让学生学会社会性的交往, 才能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 个体的心理就只能停留在动物的水平上。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不可能在某一种或某一次活动中形成, 它需要反复训练与练习。所以要想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有关活动就应该循序渐进、不间断地进行,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享受到集体的温暖, 走向社会, 在社会中走向心理成熟。远足、烧烤是很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因为这类活动是完全属于学生自己的活动, 所以在这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就能得到充分展示。记得有一次开展的烧烤活动就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自己分好组, 打点行装、背着食品, 没有家长送行, 没有坐车, 一路徒步来到公园。天再热, 物再重, 人再累, 没有谁吭半句。一到目的地就“安营扎寨”, 点火烧炭, 而这些对很少光顾家务活的孩子来说, 不能不说是很陌生的。有的跟家长偷偷学了一手, 还能应付。烟冒起来了, 火着起来了, 鸡腿烤焦了, 香肠烤掉了……火熄了, 油撒了, 碗翻了, 东西糊了……怎么办?要是在家里, 东西一扔, 算了。在这里, 有了困难, 只有自己克服。活动中, 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得到了加强。“学雷锋”活动月中, 我布置学生分组设计活动方案, 形式多样。月底进行汇报评价时, 有的学生还拿出了自己的采访日记, 当堂读着自己采访的“酸甜苦辣”。一部分学生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斗争才战胜自己, 勇敢地在大庭广众之下走向环卫工人与他们交流, 帮助他们运送垃圾。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硬着头皮上去, 第一句话我感觉连自己都没有听清, 好在这位阿姨积极配合, 不断鼓励我, 后面就顺利多了……我尝到了采访的乐趣, 也体会到了清洁工的辛苦。”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与外界的交流使自己也得到了一次锻炼。

四、特点不同, 力求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哪片树叶完全相同,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就像一片绿叶, 都有各自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开展心理教育也必须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做到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首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每个年龄阶段, 孩子的心智都会有所差别。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 我们要掌握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 量体裁衣。二是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因为每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或者家庭贫富悬殊, 或地位悬殊, 或观点的偏激等, 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 学生之间就会造成攀比、排挤等不良现象, 久而久之, 学生的心灵就会蒙上阴影。

不经意读到女生李珍的日记, “我要减肥!”“我要做淑女!”这些文字老在我脑子里跳动。她向我阐述了一个女生青春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从什么时候开始, 她也开始失去自信了?是这个社会使她产生自卑了?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她可爱的面孔:高高的身材, 白白胖胖的面庞, 性格热情直爽, 虽然有些大大咧咧, 但活泼可爱。很多人开玩笑说她不像淑女, 还称她为“胖妞”。可事实却是, 她很匀称, 也很漂亮。难道是现代学生的审美观有了问题?我不是常常把大文豪歌德那句“如果是玫瑰, 它总会开花的”当作口头禅送给女生了吗?在我的眼里, 女生全都是不同颜色的玫瑰, 多姿多彩, 那些不碍眼的刺就是他们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有什么理由让她们失去个性?

寻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我征得李珍的同意, 把她的日记在班上读了一遍, 也许是言由心声, 文章真实感人, 引得学生的一阵掌声和赞叹声。我让学生就这件事情进行讨论, 帮助他们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随后, 我单独邀请李珍到我办公室进行面对面长谈, 谈各自的烦恼, 各自的快乐。最后, 我塞给她一本书, 这本书名叫《我要做我自己》, 并且对她说:“李珍, 这本书, 我以前看过, 现在介绍给你, 我想你看了之后一定会豁然开朗!”过了一段时间, 她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付老师, 我想我还是做不了淑女, 干脆做我自己算了!”

在一次音乐会上, 我被学生邀请到了音乐课上充当了评委。“信誓旦旦”扬言要做淑女的李珍唱起了动听的歌, 表演了引人发笑的小品, 那生动的话语, 幽默的动作, 丰富的表情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 快乐、轻松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合唱室。试想, 李珍真的变成了淑女, 还会那么乐观、自信、有趣吗?这是一朵红色的玫瑰, 热情、大方, 浑身散发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有什么理由改变她的颜色和芬芳?我想:只要是玫瑰, 总会开放的。

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差异。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后进生, 因为很多原因, 多元智能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 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与大家格格不入, 在人群中显得自卑, 沦为了所谓的“差生”。作为教育者,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后进生一般是品德行为与学习成绩兼差的学生。在小学处于后进的儿童, 只要教育得法, 一般都能转化为个性健康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而所谓难教的学生, 是无能的教师臆想出来而为自己的教育无能找借口。因此, 为了保险起见, 难教这个词经常被加上引号, 这样做比较安全。”所以, 作为教师, 从入学起, 就要优化后进生转化过程, 提供个性发展的公平机会, 尽量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不要分个优胜劣汰, 就必须处理“扬”与“抑”的矛盾。扬, 指教师对后进生的表扬、鼓励和奖赏等强化手段;抑, 则是教师对后进生的责备、批评以致处罚等负强化手段, 对后进生应坚持以扬为主、抑为辅, 要见微知著地捕捉闪光点, 当扬则扬, 该抑就抑, 抑扬结合。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承认学生之间发展潜能的差异, 不要急于求成, 更不要因为学生每一个方面不尽如人意而冷眼嘲讽, 带着偏激的眼光看待他们, 应该一视同仁, 给后进生多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 让他们和所有的学生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一同前进。

五、积累成功经验, 正确对待失败

“失败乃成功之母”,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和失败不仅可以提供反映活动的信息, 而且还能对从事后续活动的动机产生影响, 但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正因为这样, 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体验, 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让学生在获取成功的基础上, 能够勇敢地抬起头来, 提高自信心, 降低自卑感, 拥有健康的心理生活, 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反之, 如果学生多次经受失败的体验, 就可能会丧失自信, 情绪低落, 就会变得偏激、孤僻, 过度封闭自己, 久而久之, 就会容易产生种种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特长, 发现每一个学生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帮助他们确立适宜的目标, 并给以正确的引导。

周岳十分聪明, 是个乒乓球迷, 打乒乓球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但学习老是偷懒。因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被体育老师撤掉了体育委员的职务。中午, 他多次和我比赛乒乓球, 但从未赢过。有一次, 我故意输给了他, 他的信心倍增, 说他以后还能赢。我说:“你乒乓球打得这么好, 就一定能把体育委员这个位置重新争取来, 等你争取了, 语文作业做好了, 我再和你打!”他表现出畏难情绪, 我又鼓励他说:“一个乒乓球打得好的人, 证明他反应敏捷, 思维活跃, 一定是个聪明的人。以前是你没有把学习当作一回事, 所以你没有学好。现在你把打乒乓球的劲用到学习上去, 还有学不好的道理吗?”后来, 他果真暗暗地把对乒乓球的自信心迁移到了学习当中去, 数学成绩、习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在这个星期一, 他把“寻找春天”活动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 还像模像样地在诗题的旁边写上了“小诗人:周岳”。他还信心十足地告诉我, 他要重新竞选班级体育委员这一职位。

六、心理咨询, 培养健全人格

心理咨询并不是高深的理论和一些教条化的道理, 作为德育工作者, 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发展趋向, 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处理。高年级学生面对很多隐私问题, 很难对老师和同学敞开心扉。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 便于及时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我设计了一份“心里话”日记本, 善于用文字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同学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心里的困惑、苦恼用笔写下来, 将内心感受直接传达给教师, 我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进行疏导, 或者约孩子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另外设立了一条心理咨询热线, 我采用了班级QQ群的形式,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 开辟了“付老师在线”的网络交流专线, 孩子们有什么心理困惑或者苦恼不便于面对面倾诉, 都可以在网上留言或者直接QQ交流。

每当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之后, 班级群里都十分热闹。孩子们或者倾诉今天的心情不悦, 或者谈到自己外出的一次收获, 他们利用这种交流的方式及时排解压力, 倾诉情感, 释放自我。班上有一个贫困生, 平时不善言语, 班上有几个男生总是嘲笑他穿着寒酸。他在QQ里给我倾诉了他的苦恼, 我发现这个孩子虽然成绩不是很优异, 但是他十分喜欢看书。于是, 我利用QQ经常给他留言, 鼓励他:“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时间能够证明一切。”我还向推荐他各类有益的课外书籍。每周习作讲评时, 我发现他的习作总会有一些精彩的句子令人惊叹。在一次习作讲评课上, 我大胆推荐他上台展示自己的习作, 并语重心长地利用这一契机, 开展了一次交流活动, 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经济原因看不起同学, 并让每一个学生回家阅读清贫的学生立志成才的故事。班上很多这样家境不是很优越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之后, 纷纷在QQ上给我留言:“老师, 听了您的一番话, 我觉得其实家庭条件不富有没什么关系, 我会努力读书, 不辜负父母的辛劳。”还有一个条件特别好的男生留言:“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贫困生, 没想到我们班就有这样的同学, 我觉得我们应该团结起来, 努力帮助这样的同学, 帮他们树立自信, 感受集体的温暖……”

通过周记和网络的作用, 每当学生遇到难题, 心情不顺畅的时候, 我都会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孩子们喜笑颜开的时候, 我会经常打开QQ, 分享着他们美好的心情故事。在课余时间, 我经常会向同学介绍心理健康知识, 我提供材料, 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会处理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如组织全班女生了解了女孩生理期怎么处理;让全班男女生学习“我的身体我做主”“如何消除与家长的代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篇14:提高初三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但是,有些老师却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教学一般比较重视,特别是总复习时,在做各种复习资料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作文训练上却不愿花太多的工夫。他们有的热衷于猜题押宝;有的满足于蜻蜓点水;还有的因教学负担重,没有布置规定的作文篇数(一般每学期八篇左右),使学生达不到一定的训练量。他们没有扎扎实实地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结果,劳而无功,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样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如何才能使学生端正态度,提高能力,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今年,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简介如下:

一、开设讲座——作文知识的系统复习

语文知识需要复习,作文知识同样需要复习。我们平时做作文,往往就一种体裁、一种类型对学生进行辅导,而在初三学习时,则需要进行多体裁、多类型的综合辅导。为此,我采用开设讲座的方法,把初中的作文知识分成若干专题,分期讲解,进行综合复习。如按文体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讲清每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其中重点讲记叙文,其次讲议论文。再按类型分:记叙文有写人、记事、状物之分;说明文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之别;议论文有一般性议论文、读后感和一事一议几种类型。再按写作技巧分,还可以分为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点题、描写、议论、抒情等若干小类。最后还要谈谈写作要求,比如题目的拟定,标点符号的用法,错别字的纠正,格式的书写等等。通过以上系统的复习讲解,学生对初中作文知识有了较为完整的印象,对各类作文的写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不论遇到什么作文题目,学生都能做到胸中有数,不致于手足无措,无从下笔。

二、范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光使学生懂得写作的理论,这还不够,我在辅导写作知识的同时,还注意按不同的文体和类型,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范文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获得比较具体的印象。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和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有什么区别,记一个人与记两个人又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对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等类型的作文,印象就比较深刻,考试时如遇到此类作文就不会互相混淆了。范文大多选自各类优秀作文选刊,也有老师的下水作文和学生的习作。为什么要选读范文呢?因为平时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是很浓,阅读量往往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初三学生,学习负担重,有时作业都来不及完成,课外阅读的时间就更少了;此外,学生的阅读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老师选读一些范文,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一作多题——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讲和读都属于“学”,而要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关键是“练”。光学不练,犹如纸上谈兵,是永远写不好作文的。因此,我每讲一个专题时,都要布置一些作文题,让学生按要求练,借以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每次的作文题目,一般同时布置几个,供学生选择,我把它称之为“一作多题”。如讲写人的记叙文,就布置写一个人的、写两个人的和写一群人的题目,让学生去选;进行写法训练时,布置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几种练习,任学生去挑;课堂上进行综合训练时,就某一题目,有人负责审题,有人负责选材,有人负责安排结构,有人负责写某个片断,最后大家各抒己见,一篇作文完整的构思就出来了;我有时还出半命题的题目,如《我第一次_______》,或者《我最喜欢_______》,让学生自选内容去写。“一作多题”有三个好处:(一)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题目去写,写作时就有话可说,免得闭门造车,胡编乱造,这样可以解决学生不肯写的问题;(二)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对几个题目都要进行构思,还要进行比较,这样无意之中就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起到了复习和巩固的作用;(三)由于各人所选的题目不一样,讲评时,老师对各个题目都要进行分析,而且所选的范文也各有特点,学生每次只需写一篇作文,就可以得到写几篇作文的收获。这样,就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起到了一石三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详写批语——给学生作文开个“处方”

对学生的作文,我多年来养成了精批细改的习惯。我尤其重视写批语,眉批总批,主要谈审题、选材、写法、病句等方面的问题。写批语时,实事求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不讲套话,优点缺点一目了然。不但平时批改作文如此,就是考试阅卷时,我也坚持每篇作文写批语,而不是简单地打个印象分了事。详写批语有什么好处呢?(一)老师好比医生,批改作文好比诊病,写批语好比给学生作文开“处方”。学生读了老师的批语,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是什么,下次好继续保持;缺点是什么,下次应如何改正。如果学生对自己作文好坏茫然无知,那么他们以后将如何改进和提高呢?所以,详写批语可以纠正学生写作上的毛病,改进缺点。(二)老师认真批改,学生做作文就不敢马虎。我班有些学生原来怕写作文,写作文即敷衍了事,胡编乱造,词不达意,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至于作文得多少分,他们根本不在乎。对这样的学生,简单的批评指责效果不大。于是我采取新的方法,批改他们作文时特别认真,逐字逐句地批改,连缺漏的标点符号都给补上,还写了详细的批语,结合作文指出他们写作态度上存在的毛病。我认为他们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不肯写,其次才是不会写;不会写可以慢慢学,不肯写就永远写不好。由于在批语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学生的写作态度有明显的转变。字认真写了,错别字改正了,写作文前能列提纲、打草稿了,文章篇幅也比以前长了。自然,写作水平也就逐渐提高了。所以说,详写批语有时能帮助学生克服思想上的毛病。如果我们在批改作文时,只是简单地批个“阅”字,胡乱地打个分数,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下次再写作文,他们还愿意再下工夫么?

五、重点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受益

认真批改,使作者本人受益,而重点讲评能使全班学生受益。讲评时,我先按常规指出全班作文的主要优缺点,然后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学生们分析比较。如讲评《***变了》这篇作文时,我选了三篇作文。第一篇有具体生动的描写,但没有明确的主题,不知主人公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第二篇主题明确(主人公变好了),条理清晰(纪律方面和学习方面),但通篇都是叙述,像写评语,没有对事情进行具体而详细的描写;第三篇主题好,事情具体,描写也生动。通过分析,学生在对比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道了这类作文应该怎样写才好。最后,我还选读学生的范文和自己的下水作文,或在班级开辟“优秀作文”专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作文讲评,使写得好的学生受到鼓励,写得差的学生受到启发,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每次作文讲评课都成了学生最欢迎、最感兴趣的课。除了集体讲评外,我还注意个别讲评,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耐心帮助,对写得好的学生重点辅导。我的几名学生的作文曾在报上发表,或在竞赛中获奖,当初,就是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并加以辅导的。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我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刚开始时,许多学生不会审题和选材,写文章常走题,期中考试时,有将近一半的人作文不及格,后来,情况逐渐好转。我班明静同学,作文曾连续几次走题,但通过老师的辅导和她自己的努力,最后在今年升学考试中,她的语文考了132分,总分为632分,在江苏油田考生中名列第一;我班语文也取得了平均分112.97分的好成绩。

上一篇:综实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下一篇:巴金《虎》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