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

2024-05-13

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通用6篇)

篇1: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建设低碳城市

[摘 要]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型社会,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在全国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各地都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两型经济,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两型经济”四种概念进行深入辨析,阐述其基本实质内涵和偏重点,并阐述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关键词] 循环经济、低碳城市、发展策略

近几年,在全国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按“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理念,国内各地纷纷出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手段。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大会后,“低碳经济”这一新的名词又开始盛行于各级各方的施政报告之中,加之此前的“绿色经济”与“两型经济”等概念,一时概念飞舞,有让人目不暇接的感觉,本文试图对这几个热门概念内涵进行辨析,并阐述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一、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两型经济概念及内涵辨析

循环经济的定义,国内外文献有多种说法,国内最早由刘庆山于1994年开始使用,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目前,最权威、简洁的定义普遍认同2009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提法:“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1]。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是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经济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

绿色经济是一种形象而生动的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描述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绿色经济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最终损害人类总体福利的非人本主义的经济速度的增长。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或称“碳足迹”)而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自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国家还发表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倡议书和行动指针。然而,究竟什么是低碳经济,尚没有严格的定义。目前被广泛引用的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3,4]。低碳技术涉及到电力、交通、建设、冶

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利用、二氧化碳捕获买存、低碳建筑技术、有效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等[5]。

两型经济,是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情况下,实施综合配套改革中经济领域对应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支撑,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这两个国家级“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中提得较多、其核心即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标准,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高科技和环保、节能型产业等途径予以体现。[6]

从以上四者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还是绿色经济、两型经济,基本实质内涵是相同的,其针对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共同的,即“节能与减排”;其发展目标是共同的,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其衡量标准是共同的,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只不过,四者在定义来源、侧重内容、应用背景等几个方面有所不同。循环经济起源于日本与德国的“垃圾经济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低碳经济起源于欧美等国,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绿色经济起源于环保组织的呼吁,侧重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两型经济则发端于国内“两型社会”的建设,强调的是资源节约和环境的协调。因此,四者从本质上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均是世界面临共同挑战、为了共同目标而需求的新的经济模式的不同称谓而已。鉴于从发展的历史看,循环经济这一称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各国已有广泛认同和发展经验;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已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大量政策规章;从覆盖范围看,“循环经济”相对较广,特别是“低碳”经济重点关注碳减排,过于狭窄,“绿色经济”则过于抽象,“两型经济”则过于生疏,因此,为便于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避免陷于语义混杂、热衷时髦、难以理解、政出多门等不必要的词语困境,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统一使用“循环经济”提法,以使政策更加集中,地方执行部门和公众也易于接受。当然,从城市的区域化管理角度讲,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目标,低碳城市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可延续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的提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城市管理者的追求目标来倡导。

二、把握重点,理清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1、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点环节:投资、生产、消费

循环经济是一种广域性、全民性、全程性的开放式(从参与和受益角度)、闭合型(从物质、能量流角度)经济模式,它强调应从投资、生产、消费三个环节统筹考虑。在投资环节,应强调“环评”、“能评”的准入审核把关,应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在宏观经济低迷时,特别是产业的国际化梯度转移中,以各种名目“死灰复燃”,防止“两高一低”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发达城市向中西部城市转移、从城市向偏远农村转移。当前,各中西部城市应下狠决心淘汰小水泥、小造纸、小冶金等落后产能,否则“不破,焉能立”。在新引进项目时,在“环评”、“能评”之外,还应综合评估土地利用强度、技术先进程度、市场饱和程度、资源依赖利用强度、产业耦合配套程度等,切忌盲目上马,仓促上马,急功近利。在生产环节,应强调产业项目的集中布点、集中截污、集约集群,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应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

标准,建立重点企业的能耗与排放的实时监控平台,建立清洁生产审核的监管长效机制。在消费环节,应倡导绿色消费的“节约、健康、环保”消费理念[7],引导消费者对资源和物品的“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注重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倡导“绿色生活,环保购买”的新生活,这其中,作为最大的消费群体之一,政府及相关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应实施强制性的“绿色采购”制度,积极引导培育循环型产品市场。

2、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载体:企业、园区和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应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一般而言,即应先后实现企业的“小循环”、园区的“中循环”、社会的“大循环”,企业是经济的载体、市场的细胞。企业的“小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对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料、废热进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园区的“中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物料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社会的“大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立法追求的“循环社会”,日本于2001年起先后颁布《家电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全面约束和规范政府、社会、企业和园区的行为,使整个日本社会朝循环型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可从国情出发,先从循环型工业园区、社区、循环型区县市试点做起[8]。

3、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在国外,循环经济又被称为“3R经济”,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3R”即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从源头节约资源,实现“零排放”。当前,减量化在各地方政府中重视较多的是“节能”,更具体点讲是“节电”,当然这是发展循环经济首要要抓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还应高度注重节材、节地、节水、节时等。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建筑与制造、交通领域的节材显得尤为重要,耐久性、简约性、通用性应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季节性、流域性、水质型缺水应引起南方传统意义的所谓“丰水型城市”的高度警惕;节时也应引入工业制造与政府管理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只争朝夕的发展中国家是最重要的节约观念;另外在目前国内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一些好的大型项目基于利益动机,为早日多圈地、圈好地,动辄向急于引资的地方政府要地几百几千亩,地方政府迫于“招商引资”压力,也往往以“要多少给多少、低于成本价甚至零地价”的政策来吸引和留住大企业大项目,既给耕地保护和征地拆迁带来巨大压力,更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土地的节约是当今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但也最严重的一个问题,亟待引起更大的重视,造成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招商、发改、工业、国土、规划等政府部门间的沟通脱节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需引入目前英美澳等国倡行的整体性治理思路(holistic government)予以解决,防止发生任何公共政策议题“一热就抢,一抢就乱”的现象。再利用原则要求制造产业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呼吁抵制一次性用品,大力发展再制造业。当前,在消费领域应注重抵制一次性用品,如从2009年起,长沙市政府规定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七小件”用品,就是很好的做法;在生产领域主要是鼓励发展再制造业,废旧零部件再制造不仅能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其产品性能也不逊于新产品,而成本只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我国设备总资产已达几万亿元,若其中10%的报废设备能够利用再制造技术形成新产品,将产生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发

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门已开始在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开展再制造企业和园区试点。资源化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在德国和日本,按循环经济的要求,生产和消费者应该分担解决废弃制品的处理责任。

4、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主体:政府、市场和公众

发展循环经济依赖于政府--国家行政及法律机制、企业--市场竞争及淘汰机制、公众--社会参与机制,对应的是应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现代政府应作为发展循环经济义不容辞的主要责任主体,因为循环经济的跨区域性、外部性、战略性,易被短期利益和地方利益目标所压制,只有政府站在全局、战略、民生的高度,充分发挥指导、引导、规范、服务和协调作用,循环经济才能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当前,各地要抓紧时间制定好“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利用好“绿色GDP”及财税补贴奖励等政策大力予以扶持。市场机制主要利用制度经济学原理,将“外部性内部化”,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节约、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均形成有边界、可核算的成本与效益,刺激企业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如模拟CDM(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开展地方区域性排污权交易、对排污企业的罚款、对非环保产品的市场限入等,通过不断扩大“不节能、不环保”型生产者的责任,刻意扩大“节能环保”型生产者的利益,从而逐步形成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内生机制。在许多城市,循环型的节能、环保高科技企业还可结合本地资源及市场优势作为战略性优势产业来予以培育,这是符合当前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神的。社会参与机制主要是,一方面应通过立法明确公民在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与义务,一方面应通过宣传教育推动公民在循环经济中参与与监督作用。当前,应借鉴国外做法,重视在中小学教育与社区宣传中增加发展循环经济内容,重视引导和培育“环保NGO(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总之,要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机制与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08.[2] 张 叶,张国云.绿色经济[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07

[3] 辛章平, 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 2008(15)4:98-102

[4]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05

[5] 金乐琴,刘 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1):84-87

[6] 吴前进1.以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资源与产业, 2008(6)10:1-4

[7]关凤峻,王永生.循环经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4(1):4-6

[8]范连颖.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

篇2: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

关于发展屋顶绿化,建设低碳节能泉州城的建议

发展屋顶绿化对于低碳节能的意义主要在于: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特别是夏天降低建筑物室内温度,经实验检测对比,相比仅作普通隔热层的建筑屋顶,在夏天炎热天气下室内气温可降低3-5℃,据此换算可节省室内空调制冷的用电消耗即可节能20-30%;另一方面因能营造相对恒温恒湿环境可减小热胀冷缩对建筑物的伤害进而防止渗漏,在绿化种植层隔断阳光紫外线辐射后也可起到保护防水层作用;同时因为屋顶的日照充足,屋顶植物种植阳性植物可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起到减碳的作用。

在全球呼吁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也不失时机的提出绿色发展战略,有关节能减排的绿色行动覆盖全国各地。而当前世人关注热点“上海世博会”也紧跟当前形势,提出低碳世博口号,放眼整个世博园,无处不存在“低碳”,除了节能光电产品外,几个主要国家馆都分别建设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屋顶绿化:德国馆、英国馆、瑞士馆、沙特馆、爱尔兰馆、印度馆……,而作为东道主城市的上海,更是借此契机建设了大量屋顶绿化,仅仅上海闵行区2009年一年就建设了15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为上海减缓大都市常见的“热岛效应”的困扰做出了巨大贡献。世博期间,“世界屋顶绿化大会”更是展出了类似“屋顶菜园”、“屋顶水稻”、“轻型屋顶绿化”等最新屋顶绿化技术,这些都在告诉着人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可以积极拓展新型绿化空间,采取另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建设低碳节能生态城市——“建设屋顶绿化”。

泉州是海西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多年来年城市建设取得了杰出成就,曾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等多个称号。但随着海西经济区经济与文化的高速发展,泉州市的城市现代化进程难免存在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需求,特别是近几年,泉州城市新建区面积扩张惊人,至2009年城市中心区建成区面积已有90多平方公里,而根据2010年《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扩大目标,泉州中心城区的城市用地规模将达到近110平方公里,其中泉州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2737人/K㎡)、经济指标密度(7063万/K㎡),两者均高于福州、厦门两市,是福建省人口和经济最密集的区域,于是以往只有大都市才会出现的“热岛效应”以及雨季、台风季节等特定时间段的城市排涝问题,目前在泉州城市核心区域也相继出现有类似的困扰。而这两大困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与屋顶绿化又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针对相关问题,民革泉州市委组织课题调研组遍访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泉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泉州园林局等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及泉州气象局等部门进行调研,并多次到实地勘察以及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协商讨论,现将泉州城市有关屋顶绿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整理如下:

一、现有存在问题:

1)在城市景观规划层面:

在白天,从经由晋江机场起落的飞机上、或者到清源山山顶上鸟瞰泉州城区,除了旧城区大部及新区小部分建筑坡屋顶带有一定色彩斑块外,其余城区建筑基本为平屋顶,特别是工业区,大多只是在屋顶覆盖灰色隔热砖,视觉中是一片脏乱、压抑的灰色调块面,从城市的第五立面来看,泉州城区的景致急需一定改观。如果能将平屋顶全部改建成屋顶绿化,大面积绿色与泉州市区建筑坡屋顶的主色调红色为对比色,两者交相辉映,在空中视角中,泉州必将是一幅景色优美的上等画卷。

民革泉州市委政协提案发言稿

关于发展屋顶绿化,建设节能低碳泉州城的建议

2)在政府政策支持上还未有明确重视:

相对其他发达省市的城市建设对屋顶绿化发展的支持:有的省市早已出台建设屋顶绿绿化可以折算地面绿地政策,如北京、上海、浙江等;而有的则是采用财政拨款直接补贴屋顶绿化建设费用以鼓励发展屋顶绿化,如成都等。目前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的屋顶绿化建设尚在起步阶段,除了厦门特区近些年仅仅以红头文件做过鼓励市民参与屋顶绿化、阳台花园建设的尝试外,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法规条文明确支持,如尽管隔热效果更好却未能出台允许代替建筑隔热层的正式施工规范等政策支持。政策法规未能与时俱进是目前屋顶绿化在泉州地区不能发展普及的主要影响因素。3)相关行业规范的缺失造成早期屋顶绿化建设存在一定质量问题:

虽然近几年福建省建设厅日渐重视屋顶绿化的行业发展,但目前相关行业规范尚未完善,设计施工队伍良萎不齐,造成行业在普通市民中的认可度不高。而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绿地建设存在较多的历史欠账,目前泉州虽也有不少建成后效果不错的屋顶花园或屋顶绿化,但很多已经建成的项目因种种原因或效果不理想,或者存在质量问题,问题集中在不规范施工造成防水层被破坏或因设计不当建成后植物的根穿刺破坏到防水层引起渗漏,同时建成后的养护也成为业主一大负担。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为设计、施工上的不规范,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及后期屋顶绿化养护的困难,使得持观望态度的建设单位或业主对发展屋顶绿化信心不足。4)相关产业链在泉州尚未成熟:

在早期的泉州市场上,有关屋顶绿化的配套结构材料大多必须来自外地,本地相关的产业链不如上海等发达地区成熟,市场供应量也不够,于是从侧面制约了新技术在屋顶绿化建设上的应用,从而使得行业推广受到限制。

5)业主的有关客观认识上还存在许多误区:

尽管隔热效果更好,但目前泉州地区的不少业主建设单位还存在许多疑虑,主要集中在担心建造屋顶绿化会对屋顶防水层的破坏、造价过高以及后期养护费用高等多方面认识误区,其实在现有技术层面上,上述三个担心已经都能得到很好解决。

二、发展屋顶绿化的应对策略建议: 1)宣传普及屋顶绿化相关知识:

2009年《泉州晚报》的夏季版曾相继设立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专栏,刊出后获得市民的热烈反响。宣传部门可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介宣传普及屋顶绿化相关知识,一方面了解屋顶绿化建设的特殊意义,认清除了可以对低碳节能的贡献外,屋顶绿化还可对建筑结构及防水层可起到保护作用,隔离紫外线辐射及相对恒温恒湿条件下更有利于延长建筑结构及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另外屋顶绿化可有效截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在充分利用雨水的基础上还可减轻城市市政系统雨季时的排涝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技术教育普及,消除市民及企业主对于建设屋顶绿化在造价、工艺及后期养护上等有关技术层面的疑虑。

民革泉州市委政协提案发言稿

2)政府可以出台有关的鼓励措施:

作为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常年位居福建经济总量首位的泉州市,在城市建设创新上应该责无旁贷的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市政府可以在绿地率置换或财政上对于屋顶绿化的建设发展给予支持鼓励;或者可出台允许代替建筑屋顶隔热层的政策规定或正式技术规范等政策支持屋顶绿化的发展,同时可在办理房产证前的主体建筑的综合质量验收上加入节能验收包括有关绿地指标和绿化质量综合验收程序,对绿地及屋顶绿化建设落实情况严格把关,具体操作时可根据拟建项目所处位置(按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区或者商住区的不同划分)设定不同执行标准。

3)落实并完善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由建设主管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在《国标》和《省标》强制性规范的基础上,由行业协会拟定编制符合泉州地区特色的“屋顶绿化建设指导性意见”以及对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技术规范。

4)建立相应的技术科研机构:目前屋顶绿化的行业发展可以通过结构新材料的研发和推广来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也可结合植物品种搭配的优化设计来完善施工工艺。鉴于植物种植试验的成果见效期比较长,作为民间投资搞科研积极性不高。而泉州位于闽南,因此可以考虑以泉州市的绿化主管部门或科技部门为主导引入民间投资建立相应的技术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并以此逐步完善适合闽南区域的屋顶绿化营造技术和施工工艺。

5)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引导: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相对成熟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泉州建设主管部门可以给予政策支持以鼓励相关的技术推广使用;对于经实践论证可行的技术和产品可在政策上引导,并由经贸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协助发展以完善相关产业链,并形成产业化规模;另外还可以在产业上将屋顶绿化归类于政策重点支持的农业行业,以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进入此行业,促进屋顶绿化行业的发展。

三、综述:

屋顶绿化的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城市建设中已相继显现,而屋顶绿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模式也已初露端倪。作为福建最重要城市之一的泉州,本着“爱拼才会赢”的发展和建设精神,完全能凭着泉州人的聪明才智在城市生态建设领域走在福建、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的前列,在启动另一经济增长点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为创建低碳、节能、环保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课题指导:陈立德

课题组成员:郑云梅 林南生

钟 璇 施鸿芽

执笔:陈艺文

篇3: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建设途径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 (Th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简称WWF) 的定义, 低碳城市 (Low Carbon City) 的理念来源于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气候组织 (TheClimate Group) 给低碳城市下的定义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 甚至是零碳排放。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中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括为: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经济性指在城市中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安全性意味着发展消耗低、污染低的产业, 对人类和环境具有安全性;系统性指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 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消费者等各部门的参与,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能很好地运转;低碳城市建设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 各个部门分工合作, 互相影响, 不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进程;低碳城市建设受到城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固有属性的影响,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国际科学界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 当前气候变暖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 其运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到全球总量的75%左右, 制造出全球80%的污染。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 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 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威胁到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聚焦城市, 因其是许多重大环境问题的受害者, 更因其具有强大的资源调动力和影响力,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上最重要的实施平台就是城市。因此, 城市是区域碳减排的重要单元和研究主体, 是实现全球减碳和低碳城市化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发展实验区的低碳经济, 避免多走弯路, 必须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发展模式。

国外低碳城市的实践模式

(1) 丹麦模式——低碳社区。丹麦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低碳社区。低碳社区一般遵守10项原则: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性和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以及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丹麦Beder的太阳风社区 (Sun&Wind Community) 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 竣工于1980年, 共有30户。由于社区建设的构想来自于居民而非开发商, 因此, 居民能自发讨论商议, 自始至终地参与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 在设计方案的审批和筹款等过程中也贯穿着他们的努力, 在具体的建造及日常管理维护等方面也是由居民自发组织, 与有关专业人员、政府部门及施工队一起共同讨论。该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公共住宅是指为了节约空间、能源、资源而建立的共用健身房、办公区、车间、洗衣房和咖啡厅的私人住宅或公寓。社区的名称“太阳风”就映衬了社区以太阳、风作为主要能源的特点, 强调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 采用主动式太阳能体系。社区内约有600平方米的太阳板, 这些太阳板主要设置在公共用屋和住宅上。公共用屋的地下有两个容量为75立方米的聚热箱, 公共用屋的屋顶呈45度, 是该地区收集太阳能的最佳角度。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取热箱, 然后热量再以热水和辐射热的形式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居民住宅。太阳能满足了该社区30%的能量需求。居民还在离社区2公里左右的山坡上设置了22米高的风塔以获取风能, 风能占该社区能量总消耗的10%左右。在公共用屋的地下室还设置了一个固体废弃物 (主要是木料) 焚化炉, 在室外温度低于华氏23度时集中为居民供热。社区内一块菜园加强了区内的物质循环, 增加自然景观的生产性, 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 减少运输能耗。这种模式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还强调节能降耗, 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持社区的优美环境。

(2) 日本模式——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 日本提出打造低碳社会的构想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 全球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面对气候变暖可能给本国农业、渔业、环境和国民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日本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主导创建低碳社会。日本提出“低碳社会”理念, 认为没有“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社会”遵循的原则是:减少碳排放, 提倡节俭精神, 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高质量的生活, 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 与大自然和谐生存, 保持和维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

(3) 美国模式——低碳城市行动计划。尽管美国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但美国各界并未消极看待气候变化, 也未放弃对低碳发展的探索。美国主张通过技术途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2007年11月美国进步中心发布《抓住能源机遇, 创建低碳经济》报告, 承认美国已经丧失在环境和能源领域关键绿色技术优势, 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十步计划。2007年7月11日,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9年1月, 奥巴马宣布了“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 以发展新能源作为投资重点, 计划投入1 500亿美元, 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 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 2025年, 将这一比例增至25%。2009年2月15日, 美国正式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 (American Recovery Reinvestment Act) , 投资总额达到7 870亿美元, 到2012年, 保证美国人所用电能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 到2025年这个比率将达到25%;到2025年, 联邦政府将投资900亿美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将发展新能源作为重要内容, 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车节能。此外, 应对气候变暖, 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推进林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低碳城市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林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 晋、冀、豫三省交界处, 总面积2 046平方公里, 其中山坡、丘陵占86%, 耕地87.3万亩, 辖16个乡 (镇) 、4个街道办事处, 共545个行政村, 101万人。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1999年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04年通过国家验收。为了推进实验区低碳城市的建设, 我们必须努力解决提高能源和资源效率, 提倡能源和资源节约, 千方百计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来讲, 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 加强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布局、功能、规模、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利用和交通等, 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外低碳城市的规划经验表明, 通过编制和实施“零排放”城市或区域规划, 可以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因此, 实验区低碳城市的建设, 必须要加强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首先要了解影响城市低碳发展的无形因素, 如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 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其次, 要关注城市规划引出的有关社会贫富分布、公平等问题。因为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城市的能源、资源的使用和分配。再次, 在编制城市规划的资源分配时, 应设置明确的、可定量的目标, 便于评估城市低碳发展的效果。

(二) 不断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实验区仍然存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经济增长仍依赖于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经济仍旧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作为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尚发展不够。在工业结构方面,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重工业比重过高。因此,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推进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大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求, 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州市实验区的气化水平和高质量燃料供应。注重采用清洁煤、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 先进节能技术, 碳捕获和封存, 可再生能源等的研究与开发。

(四) 积极开发和建设绿色环保建筑

绿色建筑倡导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既是对建筑节能的有力带动, 也是引领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 同时也是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具体措施有: (1) 加快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步伐; (2) 实施城市民用供暖节能改造。通过更换供暖方式、改善管网系统的调节、提高热源效率等, 可将既有建筑的供暖能耗在目前水平上减低30%; (3) 降低除供暖外的城市住宅能耗 (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等) ; (4) 推行绿色新建公共建筑, 打造住宅新模式。规模化推广和应用高性能、低材 (能) 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建立绿色建筑新理念, 实现城市低碳发展。

(五) 尽快转变实验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生活行为对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影响的重要性, 同时也表明CO2减排的有效方式是消费理念和行为的转变, 即由奢侈型消费向节约型消费转变。因此, 必须引导城市居民尽快转变消费方式, 实现城市低碳发展。具体措施有: (1) 加强宣传, 正确引导居民消费行为, 在实验区内形成一种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C02排放的良好氛围; (2) 对节能产品采取政策和税收方面的优惠, 鼓励消费者购买, 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能耗; (3) 制定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引导城市居民购买适度面积的房子, 减少对取暖、采冷、照明等热能和电能的需求, 进而减少CO2的排放量; (4) 提倡选乘公交车、骑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 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5) 鼓励实验区居民对初级食品的消费, 引导居民形成直接消费天然绿色食品的行为模式, 同时提高居民膳食质量和营养构成, 降低食品行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城市是区域碳减排的重要单元和研究主体, 是实现全球减碳和低碳城市化的关键所在。

篇4: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

一、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现状

城市是人类社会工商业活动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2011年,全球5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我国城市化率(2012年)也超过52%,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城市时代,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趋势

1、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城市化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发展过程具有客观性,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决定了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根据国际经验,50%城市化率是城市化由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的一个重要拐点\,一旦越过这一拐点,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强化城市管理将成为其核心问题。

2、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重在提升质量

城市化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城市化进程可分为按照S型曲线增长的三个阶段。从人口城镇化率来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初级城市化社会。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城镇化目前的发展阶段,2020年前后我国城市化率将超过60%,届时我国将整体迈进中级城市型社会。

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生态环保、宜居舒适、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城市。为此构建绿色经济,推进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二)我国城市环境和能源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在环境污染、能源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成为阻碍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障碍。

1、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城市迁移,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城市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加大,在传统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集中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可入肺细颗粒物(PM2.5)污染。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和居民生活排放出大量的SO2、NOx、CO等有害气体和烟尘,是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加高度相关。2011年我国NOx排放量达到2404万吨,而目前美国为1394万吨,欧盟27国1041万吨,日本187万吨[5]。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110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及排名,其中我国32个城市,排名在812—1058位。

城市生态系统资源利用效率低,是造成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城市生态系统的分解功能不全,大量的物资和能源以废物的形式输出,循环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循环综合利用水平低。2012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量达到1.7亿吨,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自然植被覆盖率较低,钢筋水泥面积不断扩大,生态超载现象严重。城市水体污染严重,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严重污染。

2、能源消费是引发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绝大部分在城市里发生,城市能源消费量从1996年的12.5亿吨标煤增长到2011年的32.6亿吨标煤,占全国的比重从92.8%提高到93.7%。特别是城市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程度低,有70%以上(根据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测算)是煤炭,清洁化石能源天然气的比重仅占4%,电力也仅占6%,而且这一问题在人口聚集度较高的中东部地区更为严重。在排放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口密度增大会加剧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的损害程度。

3、我国城市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城市土地利用不够集约。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利用粗放,注重外延扩张,不考虑实际需求。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的状态,表现为工业用地比例偏大,城市住宅、交通、环境绿化和第三产业比例过低。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脱离实际建设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耕地减少过多过快。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也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城市水短缺且污染严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城市水资源表现为污染、短缺严重。据分析,我国660多个城市中,平均缺水率近10%。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不仅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本已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矛盾,城市取水日益困难。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的粗放型发展,工业与居民日常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导致地表水不可利用后,地下水成为人们获取水资源的另一渠道。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这一严重的生态问题。

二、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面临挑战和改进方向

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未来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应对如下挑战:

(一)未来人口城市化进程总量大、问题多

1、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未来大约有2亿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此外还有大量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到其他城市工作和生活。这会给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带来巨大挑战。城市人口的集聚也会恶化能源供给压力、环境污染问题等。

2、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改善endprint

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和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更高。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制约了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存在着社会风险隐患。

(二)城市布局与规模结构亟待优化

1、东中西地区城市分布不均

根据城市社会的定义,北京、上海、天津已经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而中西部地区仍处于乡村型社会。在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中,要注意提高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提升城市竞争力,注重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信息化良好互动。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点是如何协调好耕地保护的矛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积极提高就业岗位供给能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再此过程中要注重新建产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兼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恢复。

2、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

国家对于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战略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人口向特大城市过度聚集现象严重,特大城市个数和人口占比都急剧增长。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出现城市群现象或城市地带的集群发展模式,但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鉴于我国特大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和资源环境问题,未来我国城市发展要限制特大城市发展规模,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合理发展小城镇。

3、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

我国城市无序蔓延现象突出。城市化的发展更多的依赖于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的投资,发展模式粗放,效益低下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要依照国家有关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思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4、城市群功能需得到进一步发挥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的首位作用不够突出,对周边城市带动作用不强。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上海常驻人口占全国的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其规模相对较大,但GDP只占全国5%左右,与发达国家首位城市占全国GDP的比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首位城市的竞争力应不仅表现在人口数量上,还应表现在经济水平、人口素质等各方面。

我国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布局存在很大优化空间。随着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将发生质的变化。在经济结构经历从工业生产转向服务业,尤其转移到现代化商业和金融服务业, 去工业化对我国城市群空间布局会有深远影响, 尤其后工业化对我国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尤其重要。

(三)城市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绿色转型

1、用绿色转型改变城市产业粗放发展方式

我国城市产业主要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产业结构有优化的趋势,但调整速度较为缓慢。工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传统工业产业多,新型工业产业少;资源型工业产业、劳动密集型初级制造业比重高,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工业产业比重较低。工业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城市是工业布局的载体,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工业空间转移和工业结构升级中获得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机遇和动力,是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力手段。

2、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产业、构建产城融合城市

目前我国城市工业布局集中于中心城区,或沿路、沿江,多年来形成了居住区和文教区、工业区和生活区混杂的局面,由此导致了环境污染、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狭小和土地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并且这种状况对城市功能的完善也构成了严重的约束。繁荣城市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壮大,统筹产业功能和居住功能。

3、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良性互动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市化,以城市化为基础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发挥后发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以信息化为依托,大力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实现集约式增长,提高资源与能源的使用效率,保护环境,达到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信息化可以完善城市的基本功能,有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

4、清洁化城市能源结构

城市化推进带动了城市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增加,给城市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根据城市化发展理论,如果我国社会城市化率70%为接近饱和状态,2亿多农民进城所需的大量基础设施、建筑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钢铁、玻璃等高耗能产品,对未来能源供应提出极大挑战。城市工业能耗总量居高不下,未来城市建筑能耗和交通用能比重会逐步提高。居民生活用能总量上升结构优化,并会保持这一发展态势。城市优质能源供给还存在缺口,天然气使用方面多个城市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荒”。未来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源供需结构矛盾将成为各级政府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变革与创新

1、城市规划体制绿色低碳先行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缺乏对各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缺乏对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布局,缺乏对各类空间特别是城市建设空间和工业空间的控制性规定。未来城市规划中要注意控制城市密度,防止城市无序蔓延。重视城市形态结构与交通体系等的结合。构建智慧城市,重视信息化与城市化、工业化融合,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城市智能增长。endprint

2、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城市化直接体现为大量人口和经济活动在有限空间中的集聚。这种集聚过程,导致了城市发展中广泛存在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问题,使得城市空间成为最为稀缺的公共资源。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主导的公共治理模式加以干预协调。未来城市管理体制中需要重点完善方面主要包括: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

3、针对不同城市级层进行改革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既区别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市场经济力量(如城市的自我融资能力)和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资源(行政级别的影响)这两种形式都对城市的发展起作用。每一个城市都会依赖自身的资源和比较优势来发展。我国城市的级层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既有再分配来源,又有自我融资渠道得以发展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直辖市,还有沿海地区一些大城市;第二类是主要依靠自我融资得以发展的城市,这是指沿海地区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依靠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新兴城市;还有一类是,再分配来源枯竭,自我融资能力没有形成从而难以发展的城市。许多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很可能陷入这种境地。对于那些以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为代表,则需“筑高门槛,开大城门”为特殊人才引进开绿灯。

4、改进城市垃圾管理需顶层设计推动

我国固废管理模式与新建垃圾处理设施之间仍存在大量矛盾,管理方式落后,匹配度水平较低。垃圾源头化减量、循环化利用、分类化管理、末端化善治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具体路径。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需要很好的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分类推广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欧洲等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实施也是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分类化处理还是回收利用“城市矿山”的重要步骤,全球80%以上可工业化利用的矿产资源已经从地下转到地上。城市垃圾处理需要首先优化顶层设计,建立收运和处理处置保障体系,推动循环经济,打造生态绿色城市。

(本文系《中国经济学术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篇5: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

关于推进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就推进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1.坚持“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工作方针,进一步推进实施生态环保工程,以“低碳、生态、绿色”为理念,以“花城、绿城、水城”为战略蓝图,以“节地、蓝天、绿地、碧水、清洁、低碳”等六大主题计划为推手,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城市向生态化转型,将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环境优良、生态安全的品质之都,低碳高效、循环再生的活力之都,自然融洽、健康文明的和谐之都”,实现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互惠互生。到2015年,基本实现广州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绩效指标。(牵头单位:市建委,配合单位:市各有关部门,各区、县级市政府)

二、实施节地计划,提高用地效率

2.划定和控制基本生态线。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划定法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山、水、林、田等重要生态资源,严格控制线内建设。到2015年,确保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少于1123.45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286.32平方公里。(牵头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配合单位:市建委、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法制办,各区、县级市政府)

3.促进土地综合高效利用。协调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统筹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用地结构;完善产业用地准入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全面实行土地开发利用动态监管,严厉查处建设用地闲置行为;推进低效建设用地的二次开发,遴选、策划和实施若干个高品质的城市更新和“三旧”改造项目;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及地下空间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地下空间有效利用。至2015年,确保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740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比2011年提高50%。(牵头单位:市国土房管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三旧”办、市经贸委、市建委,各区、县级市政府)

三、实施蓝天计划,改善空气质量

4.扩大清洁能源使用区域范围。大力增加本市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供应量,制定实施全市火力发电燃煤消费量控制措施,加大力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实现电力机组和工业锅炉能源供应及消费的多元化。2014年底前,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等4个区的锅炉、窑炉、大灶等禁止使用煤、重油,基本建成“无燃煤区”。2016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工业开发区、产业园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集中供热,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等4个区(县级市)的锅炉、窑炉、大灶等禁止使用煤、重油,基本建成“无燃煤区”;黄埔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市等4个区(县级市)的锅炉、窑炉、大灶原则上禁止使用煤、重油,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达到建成区面积80%以上。(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规划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5.防治工业污染。继续推进电力行业污染减排,深化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治理;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清洁能源改造;强化对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推进全市100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防治港口船舶交通废物和废气污染,建设绿色港口。(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各区、县级市政府,广州海事局)

6.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力争2015年前推广使用国Ⅴ(粤Ⅴ)标准车用燃油,提前实施国Ⅴ机动车排放标准。全面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进一步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2015年底前全部淘汰2005年前注册的营运黄标车。(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交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7.控制扬尘污染。强化建设工地、物料运输、道路、裸地、码头、堆场、露天仓库、露天焚烧等方面的扬尘监管,落实各类裸露泥地绿化和铺装责任,试行征收工地扬尘排污费。到2015年底,裸地绿化和铺装率达98%以上,城市中心区一、二级道路机扫率达90%以上。(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建委、市城管委、广州港务局、市交委、市林业和园林局、市公安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8.治理油烟和厌恶性废气排放。对全市餐饮企业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油烟净化、在线监控、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与转运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殡仪馆、禽畜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等产生厌恶性废气的设施布局实施合理规划和有效监管。强化农村露天焚烧监管,建立市、区(县级市)、街(镇)、村四级秸秆焚烧监管责任体系。至2015年,城镇中心区、环境敏感区域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100%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在线监控装置,对全市餐饮企业推行餐饮业排污许可证。新建饮食服务业户必须100%使用电能、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四、实施绿地计划,建设花园城市

9.打造园林精品。打造一批既突出岭南特色,又能够集中展现花城风貌的园林精品。2012年规划启动16个岭南花园建设,至2015年,在中心城区及南沙新区等新城区率先形成白云新城、麓湖等若干引领广州绿色景观亮点的园林精品片区。(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城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10.构建休闲绿化空间。以人为本,全方位建设社区公园、街头绿地、街心花园,完善游园功能和配套设施,继续推进绿道网建设,串联城乡绿色空间。至2015年,城区基本实现居住区500米以内见公园绿地,全市绿道总长度达到3000公里。(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11.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开展天台、阳台绿化美化试点,将立体绿化纳入专项政策扶持范围。巩固天桥绿化成果,至2015年,重点实施珠江新城核心区二层步行系统及白云新城核心区天桥、立交桥绿化工程,对全市天桥绿化进行分期改造。(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12.建设门户景观绿地。在城市进出口和高(快)速路沿线重要节点、城际交通干线交汇点、收费站等区域,建设富有广州特色的城市门户绿地景观。至2015年,通过实施门户景观工程建设绿地100万平方米。(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城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13.构筑生态景观林带。继续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在连绵山体、主要江河沿岸、海岸、交通主干线两侧及高速公路主出入口,建设多色彩、多层次、连成片的生态景观长廊。至2015年,重点打造机场高速、广深高速、广河高速等7条示范景观带,完成总长度331公里、面积32.3万亩景观林带。(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城投集团,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

14.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实施“一路、一园、一林”绿化工程,实现每个村庄有一条特色林荫路、一个村级小游园、一片乡村风水林,注重水乡地区自然水岸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田园,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至2015年共完成14个市级美丽乡村绿化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市实现乡村绿化美化。(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

15.提升森林公园服务功能。打造森林旅游品牌,形成森林旅游精品示范,推动我市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开始,完善石门、流溪河、帽峰山等10个森林公园基础及配套设施,推动番禺大夫山等县级森林公园升级,改变广州南部缺少省级以上森林公园的状况。(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

16.营造森林碳汇。全面提升林分质量、优化林相、发展森林碳汇,持续开展对现有256万亩低质低效林和中幼林的改造和抚育,至2015年,完成总计10万亩碳汇森林建设,消灭宜林荒山3.7万亩,增加森林面积3.2万亩,使我市森林碳密度实现平均每年每公顷增长2吨,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保持前列。建立森林碳汇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开展森林绿地碳汇检测和计量工作。(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经贸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17.保持生物多样性。加强对陈禾洞自然保护区、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水尾洞广州唐鱼自然保护区、花都桃花水母自然保护区等区域自然生态的保护,继续完善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等工程建设。至2015年,全市森林自然度从0.5增长到0.65,综合物种指数达到0.5以上,本地植物指数均达到0.7以上。(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

五、实施碧水计划,建设岭南水城

18.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2015年全市年淡水用水总量不高于71.5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0%以上。提高过境客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储水力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工作。推进花都北江引水工程,配合做好珠三角西水东调工程。实施流溪河下游及珠江西航道和后航道、东江北干流刘屋洲泵站避咸池、榄核水道水库、石角水厂九湾潭水库、百花林水库等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牵头单位: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建委、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统计局、市水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19.推进水安全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排水系统,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到2015年,中心城区防洪(潮)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县城及重要堤围达到50至100年一遇;城区及建制镇排涝标准达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农田及生态保护区排涝标准达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90%的中心城区雨水管(渠)系统排水标准不低于一年重现期。进一步加快饮水安全建设,实施农村改水工程,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达标,解决农村供水普及到户问题;建设城区六大管网片区连通工程,提高城区供水的安全保障度;加大自来水管网改造力度,理顺小区自来水管网的管理,减少管网二次污染。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安全建设,加大投入完成小水库、小堤围、小水闸、小泵站及受洪水威胁的小村落等“五小”水利整治工程,优先整治小水库、小水闸。(牵头单位: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水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20.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截污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推进截污管网建设,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2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8.5万吨/日。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中水回用率。2015年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继续实施浅层排水系统改造,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针对老城区内涝和溢流污染的突出问题,结合老城区地下管线密集的实际情况,试点建设深层隧道(地下深层排水系统),全面提升城市排水标准,由现有的1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标准,并基本消除溢流污染和初雨污染,根本改善珠江和河涌水质。综合治理河涌437条,打造滨水岸线和一批人工湖、人工沙滩。因地制宜,多途径修复水系生态,加大力度推进珠江水系跨区域联防联治。针对广州南北地区不同河流特点,探索采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立足长期、逐步推进,使河流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水投集团,各区、县级市政府)

21.提升水务管理水平。完善涉水政策法规体系。根据《水法》、《防洪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修订、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快建立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水务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水务信息化建设,构筑防洪排涝网、供水网、生态网三网合一的智慧水网。(牵头单位: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法制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22.挖掘水文化内涵。从市域“海、江、涌、湖、园、林、城”整体景观格局和协调性出发,结合城乡河流水系及滨水区域的防洪排涝、水质等方面的功能,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对历史上留存的文化景点进行原地保护,通过深挖水文化元素,打造彰显广州水历史和水文化的独特水景观。在整治水系及周边游览休闲景点过程中,结合岭南水乡的特点,打造多个各具特色的水公园。凸显岭南水乡特点,推动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牵头单位:市水务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林业和园林局、市旅游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规划局、市农业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六、实施清洁计划,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

23.推行城市固体废弃物源头管理。推行城市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化和排放控制,建立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监控、举报、奖励机制,减少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各环节废弃物产量,规范废弃物排放行为。建立健全餐厨垃圾、过期食品和食品废弃物、建筑废弃物、污泥、园林绿化废弃物、医疗垃圾、电子电气废弃物等危险废物的源头监管和处置利用体系。到2015年,万元GDP固体废弃物产量降至0.25吨。(牵头单位:市城管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城管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24.完善城乡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统筹城乡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城乡垃圾处理服务一体化。至2015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率达到9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牵头单位:市城管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经贸委、市工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25.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系统,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改造专业化分拣中心,推进主要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与生产性企业、社区形成可再生资源回收的对接,鼓励回收企业提升分拣、加工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至2015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以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0%。(牵头单位:市经贸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委、市供销合作总社,各区、县级市政府)

26.完善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垃圾焚烧厂、垃圾卫生填埋场、废弃物处置场、消纳场、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新建成投产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综合处理厂3座,建成广州市建筑废弃物永久消纳场1个,完成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置中心升级改造,建成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萝岗、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建成污泥处理设施,萝岗、海珠、荔湾、黄埔、天河、白云等区建成含垃圾集中分拣线的中转站,各区(县级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牵头单位:市城管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广环投公司,各区、县级市政府)

七、实施低碳计划,保障绿色发展

27.加快产业体系低碳转型。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扶持发展低碳基础产业和生态友好型服务产业,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节能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完成公共领域照明LED改造,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生态工程咨询、碳交易等低碳服务产业,加快广东光电科技产业基地、广州市节能和新能源(白云)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广州番禺节能科技园及花都光电子产业基地、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低碳产业基地建设,力争5年内打造千亿级低碳基础产业集群,壮大一批低碳产业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28.强化节能减碳。制定《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方案》,强化节能减碳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工业企业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和高耗能产品专项监察。加快淘汰建材、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对年节能量超过300吨标准煤的项目按400元/吨标准煤标准进行奖励。力争到2015年实现节能2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的目标。(牵头单位:市经贸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

29.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力争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开发空气(地)热能、沼气、垃圾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生物质能能源,力争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3%。开发高效清洁能源,重点支持一批兆瓦级发电项目列入金太阳示范工程。扩大天然气在工业、交通、商业、服务业、公共机构领域的应用。大力推进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设天然气高压管网达200公里、城市中低压管网达3000公里以上。(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建委、市交委、市城管委、广州港务局)

30.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加快制定循环经济行业和社会标准,力争5年内创建10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开展“城市矿产”、再制造产业化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争创国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单位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区)。编制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2015年前,每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0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经贸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委、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31.鼓励引导低碳消费。定期向每个居民家庭发放《低碳与生活》宣传手册,开展低碳电视公益宣传活动,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制定低碳消费优惠政策,对购买节能环保产品、积极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居民,定量登记“低碳积分”,给予社会消费的优惠政策。制定广州市销售商品过度包装控制标准规范,引导流通企业不采购、不销售过度包装商品,到2015年实现100%过度包装商品下架。制定工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对领先者授予绿色商品标识,列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牵头单位:市经贸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物价局、市法制办)

32.构建绿色建筑实施体系。建立一套符合岭南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政策、规划、标准技术体系,深化新建建筑节能管理,完善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和绿色建筑管理与建设体系框架。实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屋顶绿化示范工程,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建设,组织开展农村绿色村镇试点建设。大力推进新建绿色建筑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等工作。融入岭南地域特色,建设国际领先、示范华南、服务广州的绿色建筑研究示范中心。至2015年,完成200栋以上重点建筑的能耗监测,完成新建绿色建筑500万平方米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20%以上。(牵头单位:市建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林业和园林局)

33.发展低碳交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水上交通和水上运输,尽快启动地铁环线建设,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机动车及燃油实施国Ⅴ标准,在交通设施建设中采用低碳、绿色、环保材料。进一步完善步行、自行车、残障车等慢行交通网络系统,倡导绿色出行,在有条件区域鼓励自行车出行。到2015年,使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力争达到70%。(牵头单位:市交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广州港务局)

34.建设低碳社区。编制广州市低碳社区建设标准;建立低碳社区管理组织,包括政府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民间组织机构参与机制;建立低碳社区资源和环境维护体系、环境监督与考核体系、低碳文化与行为规范体系、教育与培训体系、社区建设行为规范、社区绿色消费行为规范、社区代谢物排放行为规范、社区文化建设和活动规范等。结合旧城改造开展试点建设,建立旧区低碳化改造技术与政策体系。结合“幸福社区”创建活动,至2015年,建成一批示范性低碳社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民政局、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

35.建立碳交易平台。出台碳汇计量与认证审核政策,严格碳源、碳汇计量,规范和统一碳排放计量方法。成立碳排放权交易所,加快广州联合交易园的建设,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碳汇交易模式,加强碳交易体系建设,出台碳交易平台实施有关政策。力争在2015年之前,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平台,参与国内和国际碳排放交易规则的制定,使广州成为华南地区碳交易的重要基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金融办、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广汽集团,海珠区政府)

36.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考核体系。及时跟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进程,依托当前经济、产业、能源、森林、土地、环境、气象、海洋等监测、统计和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广州实际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并逐步建立区(县级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考核体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金融办、市统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法制办)

八、坚持先行先试,推进示范建设

37.建设市级生态示范区。重点建设海珠生态城,统筹谋划江、湖、河、涌、村等元素,整合琶洲地区、万亩果园、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生物岛及相关水域,打造集会展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都市湿地、园林景观、宜居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先进国际生态城区,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城市示范区和建设花城、绿城、水城的样板区。(牵头单位:市建委、海珠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各相关部门)

38.建设区级生态示范点。按照“一区一点,各具特色,以点带面,有序推动”的原则,2013年在各区(县级市)启动特色各异、主题鲜明的区(县级市)级生态示范点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一批区级生态示范点。(牵头单位:市建委,配合单位:各区、县级市政府)

九、保障措施

39.加强组织领导。由广州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态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保人员、责任和资金投入到位。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按规划任务和要求,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建立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形成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牵头单位:市建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委、市林业和园林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40.制定政策法规。科学编制生态城市建设的各类专项规划,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与修订。建立健全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深入研究、分别制定六大主题行动计划配套政策文件,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政策法规保障。(牵头单位:市规划局、市法制办,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司法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建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委、市林业和园林局、市财政局)

41.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把生态城市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政府投资计划,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环境生态保护配套激励政策。(牵头单位:市建委、市财政局,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委、市林业和园林局、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市水投集团、市广日集团)

42.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引进推广国内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先进科技成果,积极开发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建立低碳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贯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推行其他资金奖励政策,引导生产企业开发和应用节能低碳新材料和新技术,逐步形成低碳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建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委、市林业和园林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43.深化区域合作。深化与珠三角各城市的区域协作,完善区域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区域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决策工作的协调合作。(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务局)

44.发动社会参与。扩大市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质量公报和企业环境行为公告等制度,及时发布生态环境状况信息。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和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委、市林业和园林局、团市委)

篇6:我们发展的未来-低碳城市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具体实施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低碳城市的认识

自低碳概念提出以来。各方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都较为热衷,而低碳城市相对还处于研究初期.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理念推广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控制碳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应该首先关注人口、产业大量聚集的城市地区,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这里是近现代人类工业文明的“结晶”.也是人们各种生产生活活动消耗能源、排放温室气体的重要源头所在。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探索建立发展低碳城市的模式,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低碳城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夏垄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刘志林、戴亦欣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应当被理解为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

(一)低碳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系统,需要规划、建设以及政策、制度的推动:

(二)低碳城市是生产、消费的互动,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是重点:

(三)低碳城市是城市循环经济的一种形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能率、高效益、高循环为主要特征。

可见低碳城市理念涵盖着能源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政策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革新。

二、低碳城市规划定位

低碳城市建设要求对城市建设和碳排放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只有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其理论基础,明确低碳城市规划内涵、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实际中。当前,低碳城市建设实践迫切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并逐渐系统化。

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低碳城市规划是在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低碳理念及技术与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对城市进行空间和发展时序的制度性安排,通过相关可以有效发挥规划的综合引导作用,通过明确城市低碳发展目标,识别确定低碳发展任务,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探索城市低碳发展模式。

三、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低碳城市规划编制框架研究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即需对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在功能、开发强度、建筑和空间形态方面的差异,提出各地区在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方面实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的规划设计对策。其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构建适合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揭示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

(1)在区域规划层面,应注重运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构建“巨型城市”;设计多中心、紧凑型城市的大都市空间结构;用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来组织功能性城市区域;避免重复的城市空间功能分区。(2)在总体规划层面,应综合考虑城市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及固碳措施。

(3)在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层面,应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对城市中功能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减少碳排放的规划对策。

(二)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目前关于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城市空间结构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如美洲发展银行FernandaMagalhaes 等认为城市形态影响了城市的能源消费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街区结构、大小、密度,以及土地利用模式、交通模式等均影响了城市的碳足迹,并通过对巴西首都Brazilia和东南部的Curitiba 两个城市燃料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发的Brazilia 相较于适度密度开发的Curitiba,在城市运行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能量。

(2)合理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日本学SachihikoHarashina 通过对比东京大都市区与纽约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认为低碳的城市结构应是多核心的。潘海啸、汤锡等认为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应坚持5 个导向原则: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低碳目标下的区域规划应采用“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且强调区域公交网络与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相适应。德国的Reiss Schmidt 在研究“慕尼黑应对气候变化集成战略”时,针对城市结构方面强调:①紧凑、城市性和绿色聚落战略;②高密度化发展、宗地再利用的“内向积聚”;③住房、工作、休憩和购物多元功能构成的混合利用搭配;④建设近距离出行城市,如公共交通方式、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高可达性;⑤突出以“高密度、低高度”为特征的场所;⑥突出包括公园、袖珍公园体系在内的绿带。

(三)低(零)碳社区建设实践

关于低(零)碳社区建设理念,全球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英国政府及地方政府部门于2006 年颁布了“零碳住宅”政策(Zero Car-bonHome)。其政策目标是从2016 年开始,所有在国内建造的住宅都要达到“零碳”标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共同发起“一个地球生活”活动,旨在让可持续的居住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易行、有吸引力,并提出社区开发建造时需遵守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的交通体系等十项原则。

关于低(零)碳社区(城市)的实践,全球已经有部分成功案例,如1980年竣工的丹麦Beder 的太阳和风社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再如英国伦敦南郊的BeddingtonZero Energy Development(BZED),占地1.65hm2,将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我国天津的生态城和以低碳技术创新为特征的阿联酋的Masdar 城。

四、低碳城市规划的手段

建设低碳城市应重视城市规划、建筑节能和规划环评等领域。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则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一)城市空间布局

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稳定的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防止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的发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城市内耗,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大城市的空间由局结构应以组团式为主,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应适当集中紧凑布局,以减少交通能源消耗。

(二)产业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三)交通规划

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2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五、结语

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实践与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将低碳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法定编制体系 促进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是低碳城市规划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在总体规划层面,要以“低碳城市 作为规划项目的发展目标之一,相关低碳构思主要体现在:城市布局的方法主要是公共交通走廊引导居住用地开发,交通枢纽引导城市服务业发展,同时促进周边用地的混合发展,减少小汽车的使用,促进交通减量和城市运行减碳;在能源利用方面,提出能源结构调整 促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生态建设方面.进行碳氧平衡分析 提出生态固碳措施等。在控规层面.要在相关低碳构思中体现并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产业减碳策略;以紧凑集中为导向的混合布局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交通系统,以扩大碳汇为导向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以新能源利用和节能为导向的清洁能源发展等。并通过低碳的目标体系和控制指标体系 来具体指导城市用地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寇有观.建设低碳城市,促进科学发展[J].中国信息界,2010,(3):22-24.

[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1-6.

[3]罗巧灵,David Martineau.美国交通政策“绿色转型”、实践及启示[J].2010,(9):5-10.

[4]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1-7.

[5]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11). [6]李丹.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城市规划政策与管理[D】.长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来源:中研智业集团

更多信息请关注:@北京东西部能源技术研究院 @陕西中研智业

上一篇:全市安全百日赛活动总结及今后安全生产意见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有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