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2024-04-23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精选8篇)

篇1:《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设计者 李占锋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教学建议

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

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族大融合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

小结: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南方六朝包括哪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

六朝: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与南方相对应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形势和社会特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北方的政局

西晋的短期统一局面结束后,中国历史再度走向分裂。在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各国之间,连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这期间,氐族建立的前秦统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后之久,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到了5世纪前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峙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五个政权全称为北朝。(附板书)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是政权更替频繁,各国之间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

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北方的再度统一提供了条件,是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它的建立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重点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组织学生看书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①北魏建立和北方统一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着定居生活。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势力扩展到今山西、河北,进入中原,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

提问: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

小结: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②改革历史背景

进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改变原来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经济逐渐封建化,成为农业居民,特别有一些鲜卑族贵族也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而北魏统治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这些矛盾导致各族人民的斗争,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援,加强联系又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使北魏统治者感到震惊,是顽固坚持自己落后的统治,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也关系到如何巩固自己统治,尤其是如何有效地对经济和文化较先进而人口又较多汉族进行统治,这一点也是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突破“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落后→“胡汉融合”新目标(自身转化)。

③改革措施(两个阶段)

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 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官员俸禄制 ⑵经济上:“均田制” 时事生英雄,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

⑶迁都洛阳(关键)⑷推行汉化政策。

学生讨论:孝文帝迁都原因、经过、意义 教师总结:平城偏在北方,不便于控制整修北方地区,北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威胁平城。另平城地区土地贫瘠,所产粮食有限,不足以供应所需,还经常发生灾祸,造成人畜大量伤亡,孝文帝亲政后,感到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还很落后,需要改进,需要向汉族学习,要想进行改革主,必须离开旧都。为何选择洛阳?因为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等几国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鲜卑贵族不愿放弃营造好家园,如何说服群臣,保证迁都(学生看书自学),孝文帝与保守势力进行巧妙斗争,终于把都城迁到洛阳。

(学生讨论)迁都作用: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迁都后,推行汉化政策(看书),消除了鲜卑族同汉族的隔阂,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杰出政治改革家。

④孝文帝改革作用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

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特点: ⑴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③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迅速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 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交流。

〔教学作业〕

① 鲜卑族内迁后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

②据你所知“胡汉融合”对衣食位行等社会生活和习俗有哪些影响? ③完成《名校课堂》上的选择和材料题。

篇2:《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教学设计一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通过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析:少数民族内迁后与汉族长期相处融合,共同发展,孝文帝改革加快了融合的步伐,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也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

【教材分析】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有两大特点,即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本课侧重民族融合这一特点,介绍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两个内容。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深远的意义甚至影响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本课极具知识的延续性和铺垫性。【学情分析】

从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喜欢鲜明的、时尚的、未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从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一学生动口、动手能力都较强,因而适合开展一些体验、探究性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民族大融合进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和民族平等原则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基本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问题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五、【教学重、难点解读】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解读:通过五胡内迁和黄河流域的再次统一,说明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已经明显加强,北魏迁都洛阳也顺应了这一潮流,孝文帝改革既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又是北方民族融合的又一个表现,它们互为因果关系。

处理方法:采用史料学习法,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根据史料得出相应结论,既是一种学史方法的渗透,又可以反馈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解读: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目前阶段不可能,因此本课的民族融合是指民族同化中的自然同化,但它不是简单的汉化,是多个民族相互影响,民族差异缩小,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处理方法:学生探究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教师结合‚五胡内迁‛的历史现象分析,再列举生活中民族间相互影响的种种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 1.探究式教学:根据陶行知先生的 ‚六大解放‛思想,构建灵动课堂,注重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积极吸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史料教学法: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采用史料教学法,学生合作分析,借鉴语文文章分析法得出正确历史结论,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3.问题教学法:学习新知识,采用层层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设疑分成两种形式:学生设疑、教师设疑。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设疑,激起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愿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投影猜谜语:‚两点三十八分‛(打一古代历史人物)教师可做提示

投影:《木兰辞》节选和图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问题①从‚可汗大点兵‛中可不可以看出木兰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人呢?

(木兰是鲜卑族)

问题②从‚木兰当户织‛中看出木兰在织布,这是哪一个民族的传统?

问题③今天56个民族当中还有鲜卑族吗?

导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鲜卑族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感受一下那时北方的民族融合吧。

设计思路:通过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让他们进入到新课中。

层层设疑,紧扣课题,激发他们探究新课的兴趣。

2.讲授新课(35分钟)

环节一:学生设疑(5分钟)

要求:

①学生浏览整篇课文,看看有几目,整体把握教材;

②学生分组提问题,将小组问题整理清楚,尽量使用书面语言表达;

③小组交流展示,比比哪一组提的问题多,哪一组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教师投影同学所提出的问题

①前秦瓦解后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它是怎样统一黄河流域的呢?

②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

③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什么历史意义?

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实际上是教会学生浏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是什么‛‚怎么样‛的方法,而且培养学生设疑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环节二:学生合作探究上述疑问(5分钟)

要求:(1)第1、2组同学讨论问题①;第3组同学讨论问题②;第4组同学讨论问题③;第5、6同学讨论问题④;

(2)将讨论结果整理好以便小组交流时思路清晰,完整;

(3)不能解答的问题做好标记。设计思路: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加强小组学习的竞争力和协同作战的凝聚力。

环节三:师生合作,展开新课(20分钟)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1)教师设疑:第1、2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什么时候完成统一的?

②历史上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曾经也统一过黄河流域?

③根据《敕勒歌》内容介绍鲜卑民族特点?

④鲜卑族原来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什么时候内迁到黄河流域的?

(教师投影五胡内迁地图)⑤还有哪些少数民族也在这个时候内迁,我们称之为‚五胡‛?

过渡: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中原地区,他们同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影响,民族差异逐渐模糊,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2)学生释疑:第3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

投影:课件显示民族融合趋势表现图

教师强调指出: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融合在一起,是‚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过渡:面对民族融合的趋势,新一任魏主孝文帝也想像苻坚一样,通过自己的实力来逐鹿中原。假若你是孝文帝,你会怎么做?

学生小讨论形成共识:要吸取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教训,防止民族矛盾激化;鲜卑族落后于汉族,要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现状必须向汉族学习,促进民族间友好交往;‚顺者昌,逆者亡‛,我们应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主动向汉族学习。

教师总结过渡: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在迁都前他受冯太后影响,进行过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进行迁都。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教师设疑:

观看历史剧:《孝文帝迁都洛阳》,第4组同学解答问题,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②迁都洛阳的过程是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什么阻碍?

③孝文帝是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④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设计思路:环节三两大问题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在学生探究自设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深化设计延续性和因果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表象基础上认识本质,从而理解难点,并为理解孝文帝改革深化民族融合奠定基础。

过渡:从迁都洛阳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很大。迁都以后,孝文帝进一步采取措施,实行改革。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论从史出,第5组同学解答问题,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娶汉臣李冲之女为皇妃,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材料三:

材料四: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依次投影改革的措施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缩句游戏:为了方便理解记忆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我们一起来做缩句游戏,要求和语文缩句一样,全班同学一起做。

请你将孝文帝改革的每项措施缩成简单的一句话?比比谁缩的最科学,最容易记忆。过渡: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了两个特殊的字眼‚必须‛,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由此你能分析改革的影响吗?

(2)影响:第6组同学解答,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①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②从教材中找一段材料印证改革的影响。

教师归纳:要一个民族放弃自己原有的传统习俗甚至语言,何其艰难!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不仅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和亲人做起。孝文帝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每组总结探究: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过渡: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出现了几十年的繁荣时期,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再次陷入混战中。

环节四:北魏之后北方的历史发展进程(5分钟)

投影:南北朝的并立地图

教师解释:南北朝历史演变情况

学生反馈:对号入座,请你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填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号入座示意图》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大特点:分裂、民族大融合

解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族的去向

结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列举我国民族融合的表现:

老师小结: 历史发展的主流始终是统一的,后来北周结束了南北并立的局面,完成统一,建立起了隋朝。下学期我们将会学习到相关的内容。

【板书设计】

【评价方案】

自我评价

1.‚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2.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

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4.‚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C A.盘庚

B.隋炀帝

C.北魏孝文帝 D.元世祖

5.南北朝时期,有人出使北方归来,感慨不已:‚我原本以为北方尽是夷狄之类,没想到竟然礼仪兴盛,经济繁荣,衣冠士族,尽在洛阳。‛请回答,当时的洛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A.匈奴 B.蒙古 C.突厥 D.鲜卑

6.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8.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图)

请回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依据材料一、二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

拓展延伸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你认为呢?

课堂延伸,衔接生活

现在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500字)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篇3: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几点思考

《敕勒歌》是鲜卑族的民歌吗

很多教师导入用《敕勒歌》, 比如某教师说:“《敕勒歌》我们都很熟悉, 这是一首鲜卑族民歌, 每次读到这首诗歌就让我想到蓝天、白云、草原、羊群。”在充满感情的诵读后, 过渡提问到:“那你知道鲜卑族的来源吗?”但《敕勒歌》真是鲜卑族的民歌吗?关于《敕勒歌》的记载, 最早见于唐初李百药所撰《北齐书》, 《北齐书》卷二《神武纪下》记载:“四年八月癸巳, 神武将西伐, 自邺会兵于晋阳。……是时西魏言神武中弩, 神武闻之, 乃勉坐见诸贵, 使斛律金作《敕勒歌》, 神武自和之, 哀感流涕。”公元546年, 北齐神武帝高欢进攻西魏即玉璧之战, 猛攻五十多天不克, 军中又暴发瘟疫, 战死病死七万多人, 高欢忧愤发病, 一卧不起, 一天夜里有大星坠于营中 (古人认为陨石是将星坠落) , 高欢惊惧, 解围而走。归途中, 军中讹传韦孝宽大弩射杀高丞相, 西魏闻知此消息, 又派大军四处高喊:“劲弩一发, 凶身自殒。”为使军心不致摇荡, 高欢不顾病重之身, 在露天大营召集诸将宴饮, 令斛律金唱敕勒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高欢亲自和唱, 哀感流泪。作者斛律金, 《北史》卷五十四本传:“字阿六敦, 朔州敕勒部人也。”敕勒:种族名, 北齐时居住在朔州 (今山西省北部) 一带, 中国古代的民族, 属于原始游牧部落, 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鲜卑人因其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 称之为高车。由此可见, 《敕勒歌》是鲜卑语的敕勒族民歌, 而不能笼统地说是鲜卑族民歌。由于鲜卑族的主动汉化, 现在鲜卑族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但你能说鲜卑族的成就是汉人的吗?不能吧。

以下这幅图仅仅反映了民族融合吗?

这组图片中的胡服不再是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 而是渐趋于汉服的长袍大袖, 所以这幅图可以看出服饰上的融合, 但是还是有左衽和右衽的区别。古代中原地区人民的传统服装, 两边衣襟的穿法, 自黄帝制衣以来都是左襟盖在右襟之上, 而因为衣襟是朝右开, 所以便称为“右衽”, 后人常以“右衽”谓华夏风习。“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这幅图明显是左衽, 所以这幅图同时也体现了差异。上课的教师不能错误引导, 让孩子们误以为这就是汉族的服饰了。

能用《木兰辞》来论证孝文帝改革后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吗

某教师论证过程如下:《木兰辞》的歌词中“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可知, 木兰不是汉族女子, 而是一位出自落籍中原的鲜卑族家庭的姑娘。从《本兰辞》歌词:“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中可以看出, 木兰的家庭已经汉化很深, 她像其他汉族姑娘一样, 常常坐在织机旁织布劳动。《本兰辞》的最后, 借“两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来表现鲜卑女子敢与男子一争高低的豪迈气概, 说明少数民族女子的尚武精神。

仅凭“可汗大点兵”就推断出木兰是鲜卑族姑娘似乎论据不足。可汗, 又称大汗, 或简称为汗, 原意王朝、神灵和上天, 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 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 记载于《宋书》, 类似于汉人的天子, 古代北亚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 其君主或政治首领皆称可汗。所以, 称自己的首领是可汗, 不一定是鲜卑人, 也不可能是柔然、高车人;“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说明汉化程度很深?我说如果木兰就是一个在北朝统治下的汉人女子呢, 谁说有尚武精神的都是少数民族的女子呢?梁红玉、秋瑾呢?木兰的事迹广为流传, 但木兰的姓氏、籍贯等, 史书并无确载。

篇4:民族大学里的“大融合”

你是哪一个民族的啊

当我这样一个北方女孩从自己的家乡坐了将近一天的火车,来到天府之国成都,来到西南民族大学陌生的校园时,忽然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在这里立住脚。看着校园里穿梭往来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们那一张张很有民族特色的脸孔,听着从他们嘴里说出的陌生的民族语言,我这个既没有长着民族特色的脸孔,又不会说任何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女孩有种说不出的担心。在这里,同学们初次见面寒暄时,都会问:“你是哪一个民族的啊?”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虽然从小就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但真正让我感受到这个大家庭里有这么多兄弟姐妹,还是来到西南民族大学之后。在这里,民族大融合无处不在地发生着……

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中

西南民族大学是全国第一所首次实现56个民族大团圆的高校。在我们学校,你随时可能遇到来自全国各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因此,西南民族大学的校园更像是一个袖珍版的民族大家庭,这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民族情调。

清晨,我沿着相思河畔一路走去,左耳刚灌进去一句藏语招呼,右耳马上听到一声维吾尔语问候——男声女声,声声悦耳。黄昏,我走在花径林间,常常和不同民族的同学擦肩而过,一个手势,一句问候,哪怕只是一个轻轻的点头,无不传达着友善的情谊。周末,我去网球场锻炼身体,说不定我的对手就是一个蒙古族大汉,而在场外为我大呼小叫、或者突然跑上来送上一瓶冰镇可乐的,很可能是一个傣族小姑娘。至于图书馆、咖啡吧、茶室,更是各民族学子切磋语言、交流文化的场所……只要你有人缘有悟性,半天学会几个民族的问候语,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有幸竞选上学生会干部,那一番天地和见识怎一个“爽”字了得!上个学期,我担任院学生会的干事,协助筹办过学院的民俗表演大赛,接待了来学校演出的泰国皇家歌舞团,我还为周星驰在学校的电影首映式做过后勤工作,为2005级新生的迎新晚会布置过场地……不要以为我鞍前马后地服务大众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我的收获远比看几本专业书、背几百个单词要多得多。一年的学生会工作,我了解了很多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发展潮流,更对自己的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有了更为真切的亲近感。接触来自各民族的文化因素,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接待校外众多宾朋,让我学会了真诚的待客之道,这些都将为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打”不相识的“姐妹六人组”

下面来说说我们的寝室吧。我们寝室有6个人,却来自5个不同的民族。老大和老六是回族,二姐是藏族,三姐和四姐分别是蒙古族和鄂伦春族,而只有排行老五的我来自汉族。聚集在寝室的第一个晚上,来自回族的大姐便宣布我们以后就是“姐妹六人组”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话虽如此,毕竟民族差异太大,生活中还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是上个学期开学后不久的一天,我们寝室的老三过生日,我们众姐妹不仅装扮了寝室,预订了蛋糕,还给三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件黑色的蒙古夹袍。因为听三姐说,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天穿棉袍。因为怕买的不合身,我们拿了三姐的尺寸专门请裁缝做了一件,就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可是谁也没想到,当大姐代表大家拿出礼物时,三姐却哭了。后来才知道,蒙古袍子的颜色有讲究,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乳白色、红色、淡绿色等。因为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的颜色,所以他们平时多穿这些颜色的衣服。而黑色在蒙古族人眼里标志着晦气,或代表着丧事。这也难怪三姐不高兴了,我们当时只考虑三姐人长得白,配黑色的衣服更加漂亮,实在不清楚蒙古族原来还有颜色的忌讳。后来我们赶紧再给她重新做了一件漂亮的袍子,才让她破涕为笑了。

不过我们寝室的“姐妹六人组”还是相当团结的,每到文艺表演或者一些重大活动的时候我们都一起披挂上阵,唱歌跳舞自然不在话下,学习上也经常互相帮助,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甚至有一个学期全寝室六个人都获得了奖学金,真是“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特色

作为一所民族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正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民族艺术与心理特征、不同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这里交汇、融合,也使民族院校的文化价值得以全面展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特色也更为突出。

作为民族院校的学生,我们也乐得在这样的美好文化氛围中流连忘返。虽然近年来学校也很注重发展文、理、工、农、经、医、艺、管等多种学科门类,向综合类大学“看齐”,但是民族学、民族艺术、民族语言史、民族现代语言、民族文学史、民族历史、民族文字史等特色鲜明的课程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身为汉族学生的我,一个民族院校里的“少数民族”,当然遇到的困难最大,因此得到各民族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也就最多。

篇5: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与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轻易突破难点,学生轻松理解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的历史课老师带来了新的任务,大家准备好了吗?大家听过木兰从军的故事吗?《木兰诗》还记得吗?(请一个同学来背诵)。歌中的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二十载,屡建战功,但是却没有人发现她是女子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一首流传了千百年之久的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南北朝时期我国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缔造了我国北方灿烂的历史文明,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也就是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很兴奋。

设计意图:这样做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导入中诗歌背诵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还记得少数民族内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讨论中来,并能够从课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

生:从东汉末年。

教师总结:对,很好。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设计意图:这样做使学生对于民族融合的出现有了感官的认识,方便下面知识的讲解,也就是为今天的新课做好铺垫。

教师过渡:大家注意看学案上的独立试航部分,请大家小组内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把基础知识的掌握放给学生自主解决,老师负责讲解学生不理解的部分。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立即投入到讨论中,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离开座位参加到其他小组中,场面热烈。

教师引导:哪个小组可以告诉大家你的答案?

生1:从东汉末年就有少数民族内迁。

生2: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

生3: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没有很大的差别。

教师总结:对,大家总的很好、很全面。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统一黄河流域。

教师提出问题: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都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那你能发现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吗?老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结合课本114页的内容概括归纳一下。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中,并能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同时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完成,也相应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过渡:请小组派出你们的代表来回答问题,看哪个是优胜组。

生1:衣服上,比如说裤褶服。

生2:裤褶服,可以说是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生3:饮食习惯也有影响。

教师点评:给予大家鼓励和表扬,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能力还是非常棒的,另外,生2同学能够总结出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很好!

教师总结:对,大家总结的不错。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教师引导:刚才大家已经说了各方面的融合现象,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民族融合的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从课本上归纳出知识点,再以大屏幕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政权建立以后,定都平城。但是魏孝文帝却要迁都。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看课本的115页小字部分内容,孝文帝迁都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吗?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听到老师的问题,积极参与。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有了自己的都城,为什么要迁都呢?结果怎样呢?想必学生心中有很多的疑惑,这个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生1: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就不愿意。

师:那在这种情况下,孝文帝是怎么做的呢?

生2:他找了个南征的借口,那些贵族就参与了。

教师总结:对,孝文帝找到这个借口就出发了,结果到达洛阳后正赶上秋雨连绵,这样孝文帝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教师提出问题:既然迁都的道路这么艰难,孝文帝又为什么要迁都呢?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自己归纳总结,并做出自己的评判。

生1:平城的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生2:平城气候干旱,粮食供不应求。

生3:都城在北方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很好。大家都能够很好的总结、提炼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值得表扬!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

设计意图:这样层层递进,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给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教师提出问题:孝文帝在成功迁都洛阳之后,进一步实施改革措施,请大家参考课本的115页内容,说一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积极参与,热烈的讨论,并且能够做到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纷纷发表各组的见解。

生1: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生2:官员以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生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生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生5: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

生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教师总结:好!大家说的不错。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次改革中你能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设计意图:在了解改革的内容之后,提升学生对改革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归纳历史问题能力的提高。liuxue86.com

此处播放大屏幕提示。

教师总结:在孝文帝的改革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那就是:汉化措施。

教师过渡: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汉族学习,那他的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生:促进了民族融合。

教师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壮大了中华民族,丰富了中华文明。

教师引导: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在民族融合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反映了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内容?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对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已经很熟悉,讨论的很激烈。

生:以孝治国的理念。

教师总结:对,之所以在皇帝的谥号中多有孝字,主要在于孝文帝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教师提出问题:现在老师有新的问题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就要求以孝治国,尊老养老。在当今社会作为中学生来说,要发扬尊老、养老的风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现在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孝敬父母、尊重老师。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有的同学低头沉思,有的同学热烈讨论。

生1:给父母洗衣服。

生2:力所能及的帮父母做点家务活。

生3:给父母做饭。

教师总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管我们为父母做什么,他们都会很感动。想想我们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师里,而父母却在太阳的暴晒下劳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我希望大家马上行动起来,就从今天开始。

课后习题

课堂检测: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江南地区开发的同时,我国北方地区则经历着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B.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民族界限逐渐缩小

C.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吸收汉族的文化

D.孝文帝迁都一帆风顺,没人反对

6. 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

A.“五胡”内迁 B.孝文帝改革

C.前秦统一北方 D.北魏建立

7. 下列各项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在朝廷上禁止使用鲜卑语 B.采用汉族的官制

C.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 D.奖励耕战

8.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夫土者,黄中之色,外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魏主”指的是谁?

(2)诏令说的是什么改革?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4)提出这一改革的意图何在?

(5)“魏主”的改革还有什么内容?你能试一试说出来吗。

(6)“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布置作业:调查我们青州的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

篇6:《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2)通过问题导引,自主阅读材料,探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的社会状况,在分析归纳中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及主要措施,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作用(中国古代史的主线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有重大意义,因此将其作为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学生已有知识中缺乏对民族融合的认识)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彭妈妈的服饰一度吸引了大众的关注,第一夫人的服装成为时代的热点,刮起了一股时尚的旋风。中国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渊源已久。(配乐播放幻灯片中国第一夫人的服装)

在讲新课之前,我想先做两个小调查

1.咱们班的同学血型有是B型的吗?你若是,请起立。(学生起立)师:据考证,在所有的中国人中B型血占20%,主要是由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融入于汉族的血液中形成的;所以你们的祖先很可能就是鲜卑族哦!2.咱们班同学有姓元、穆、陆、贺、刘、楼的吗?若有,请起立。师:很好,据考证部分姓元、穆、陆、贺、刘、楼的人,是鲜卑族的后裔;所以,你们的祖先也有可能是鲜卑族哦!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也有一个少数民族首领以着汉族服饰为契机,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你知道他还有哪些作为吗?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共同学习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彭妈妈的服饰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拉近能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通过两个关于血型和姓氏的小调查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的神秘感。

(二)新授:

师:本节课我们将从三个篇章同大家一起学习:第一篇章 融合之基,建家园;第二篇章 融合之举,迁新居;第三篇章 融合之利,促发展。

师:首先来看第一篇章融合之基,建家园。大家听说过鲜卑族吗?鲜卑族源自何方?它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在接下来的这段视频中你将找到答案。(播放“拓跋鲜卑”的简介)

生:通过观看视频解决鲜卑族源自何方?它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生:通过课下资料的收集观看完视频小组讨论选派代表来回答解决问题。生:鲜卑族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的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因居于大兴安岭的鲜卑山而得名。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的嘎仙洞遗址,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鲜卑的祖先从洞穴走向朝堂建立了新的家园。师:建立新家园是什么? 建立的时间、民族、都城,统一时间又各是什么?请同学们看课本P114来回答这些问题。

生:公元4世纪后期,鲜卑人拓跋珪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事ppt7。

师:统一黄河流域以后的鲜卑族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大家请看图片。从这组图片可以看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什么现象? 生:民族融合的现象。

师:什么是民族融合呢?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同学们想像一下,面对民族融合的趋势,如果你就是北魏统治者。你会选择? 生:改革

师:对了。实行改革,促进融合。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使北魏孝文帝寻找到了促使鲜卑族强大的改革梦!为了追逐梦想,孝文帝怎么做的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篇章 融合之举,迁新居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在课下收集的有关资料,在通过看视频、图片、动脑筋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接受第一篇章的知识点。并能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篇章。

师:首先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北魏孝文帝,谁能站起来给大家说一说呢? 生:北魏孝文帝——姓名:拓跋宏。别名:元宏;他的职业是皇帝,国籍是北魏。擅长就是精通汉文化。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精通汉文化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提到:“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结合材料和图片请你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孝文帝,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有效统治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地区。

师: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请大家看视频。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视频中提到了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的措施呢?

生:迁都、使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学习汉法等。师:对学生的积极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孝文帝的第一个改革措施———迁都洛阳,当时的鲜卑贵族,愿意迁都吗?请大家看《魏书》中的这段材料——(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辈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请大家结合材料思考:以太子为代表的鲜卑贵族愿意迁都吗?孝文帝怎么处理的?

生:当时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是不愿意离开平城的,平城自然条件比较寒冷干旱,其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且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形成威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师:,那为什么孝文帝还要冲破重重阻力执意迁都洛阳呢?请同学们读一读在结合教材115页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以平城为都城有哪些不利之处?

2、以洛阳为都有哪些有利之处?

生:平城之弊: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干旱、粮食供应困难,不利于统治中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洛阳之利: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利于统治中原地区。师: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同时迁都洛阳也推动了改革的到来。所以,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为了巩固政权,改变鲜卑族落后的习俗,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具体有哪些措施?请同学们结合课文115页最后一段,具体介绍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生: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师:刚才学生的回答都是按照课本上读出来的,这么长的内容不便于我们记忆,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这些汉化措施,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玩一个缩句游戏:结合提示性语言将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逐条浓缩为三个字,而且中间必须有个“汉”字,看哪个组缩减得最好最妙?

生: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用汉制、学汉礼。师:你们非常棒!

师::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是他坚持追梦的真实写照,也为他的圆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孝文帝的改革又有哪些影响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篇章合之利,促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问题解决问题哪呢过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动力,设计了一个缩字游戏能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汉化措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篇章。

师:这是《孝文帝出行图》 请同学们思考孝文帝会发现民间有哪些变化呢? 生:“胡人汉服”、“汉人胡服”、“胡人汉食”、“ 汉人胡食”等现象,师: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你们的识图能力和表述能力都非常棒!这都是孝文帝改革带来的变化。那这些变化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作用呢?

生: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师: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不仅如此,请同学们看这两则材料:材料一: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

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材料二:自西晋以后,经过两百年的战乱,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孝文帝迁都后„„„„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出平城和南朝的建康(南京),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师:上述材料说明了孝文帝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孝文帝的改革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师:由以上所学,我们可以看出孝文帝经过改革,学习到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实现鲜卑族与汉族友好交往、交流交融,那在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这个民族?如果没有,那鲜卑族上哪去了? 生:没有了。与汉族融合了。

师: 1600年过去了,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人们对孝文帝的功过做出了不同的评判:我们听听中国社会科学历史所的博士们是怎么说的。出示ppt23 师:评价孝文帝的改革,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标准:一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历史前进;二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根据这两个标准,哪位同学再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孝文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但我个人认为,孝文帝改革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全盘汉化,使鲜卑拓拔部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中,也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遗憾。

师:学习历史的目的就在于以史为鉴,你认为孝文帝的改革梦对我们今天中国梦的实现有何启示?可以提示同学们从改革开放以及多民族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去思考。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实现中国梦必须要顺应潮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现中国梦,还必须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识,各民族间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师:同学们你们的发言真的很精彩!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阶级矛盾缓和,民族融合加强。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魏孝文帝的去世。北魏也走向了分裂。请同学们依据课本116页最后一段来回答北魏分裂后的朝代更替情况?

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再后来北周又灭掉了北齐,重新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建立隋朝,灭掉北周,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重新统一了全国。宋齐梁陈统称为南朝,与北朝合称南北朝

设计意图:本章节通过《孝文帝出行图》让学生看出来汉化现象,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这样的设计能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都放给了学生。通过对改革的影响及评价是设计了有梯度和广度的设问能增强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三个篇章学习了北魏统一,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孝文帝从迁都洛阳和汉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今天的56个民族中虽已经看不到鲜卑族了,但鲜卑族却用自己的自信和坚韧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鲜卑并没有走远,她已在民族交流和交融中,融入中华的血液心间。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从未终止过,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五千年的融和史。今天的改革告诉我们,改革会带来希望,改革会成就梦想,未来的国家要靠我们去改变。我衷心祝愿大家怀揣希望,带着梦想,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设计意图: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清晰明了,激情的结束语也是课堂的升华。学生易于感受这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史。同时激励学生未来的国家要靠我们去改变。衷心祝愿大家怀揣希望,带着梦想,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

课后习题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D.司马睿建立的西晋 2.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后来迁往洛阳。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

3.北魏时期,促使鲜卑族从语言、服饰、姓氏到思想观念 与汉族日趋一致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秦始皇改革

D.管仲改革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 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5.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带来的响是()

A.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7.孝文帝选择贵族女子作后宫,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A.说汉语

B.改汉姓

C.联汉姻

D.学汉礼 8.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材料二: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

(2)材料二中的“帝”指谁?“北语”是指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帝”实行

篇7: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反思一: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设计了教学活动。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多启发式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参与的方法,对北魏孝文帝在民族大融作用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本节课学生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细致些,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知识巩固的时间较少,语言不够精炼等。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发挥长处,补上不足。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课堂中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

反思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教师,是教书?还是用书教?是教书匠?还是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者?答案虽很明确,如何让我的学生乐于上这节课,乐于上历史课,最终爱上历史,一直是我追寻的目标。一节课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就事论事,那么课堂必将是空洞而令人窒息的,历史学习也必将是枯燥而乏味的。我认为一堂课要让学生乐意听,就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教,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与他们一起亲历历史,共同体会历史学习的乐趣。

本课课本上内容不多,但由于学生此前对民族融合和孝文帝了解基本空白,而民族融合问题是贯穿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成进程里的一条重要线索,以后的学习都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备课中充分挖掘,针对本课的重难点,突出北方民族大融合与孝文帝迁都、改革的有机联系,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民族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对以后接触这方面内容时打下基础。

本节课首先导入采用胡服骑射成语的视频导入,符合邯郸的乡土文化,学生带着好奇心看问题,乐于接受。

其次,通过动态的图示对比中原地区的汉族与游牧民族的生活,得出如果北魏的统治者还用武力征服的办法来统治国家是不行的,必须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对比明显,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把问题简单化。

再次,关于迁都的原因,我设置了一个历史情景剧,君臣议事,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引起兴趣,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掌握迁都的原因。

还有,“民族融合”这一概念,在初中历史中是第一次提到,学生已有知识中缺乏对民族融合的认识。本课就通过四帧图片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知道“胡人汉服”、“汉人胡食”这些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最后,结束时让学生通过胡服骑射和孝文帝的改革两件事谈受到的启发,前呼后应,顺利推出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壮大。

这节课讲下来,我感触颇深。一遍一遍的修改课稿,仔细推敲,使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升华。虽然失败过、气馁过,但最终坚持下来。我收获了很多,在讲课的方式、课堂的把握、教学的基本功、与学生的交流上我成熟很多。当然。这次的讲课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我们整个历史组乃至整个学校在我的这节课上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从搜集资料到听课、评课,大家都很认真,遇到问题一块商量解决,有意见、想法都能够直言不讳,这样就使这节课越来越好。所以,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学科乃至整个学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备课的阶段固然重要,那么现场的讲课阶段也不能忽视。课前状态的调整、课件教具的检查,都会直接影响讲课的效果。正是在李主任的带领和大家细心的帮助下,才使得我课前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轻松地进入讲课环节。

我觉得这节课成功之处就是思路清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然,也有很多不足,如君臣议事环节,我对于孝文帝的角色可以再演的真实一些,跳出教师的角色,融入情境中去。再如,关于介绍鲜卑与汉族的资料可以再充实一些等。

总之,这节课让我获益匪浅。今后我还要加倍努力。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从以下方面做起:

(1)多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特别是对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2)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也多同学生交流,了解自己的教学实绩。

(3)注意每一节课的反思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反思三: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兴趣的最好的老师”,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历史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本课在导入新课时就有意识的设置两个小活动:猜谜语、班级小调查,让学生饶有兴趣的了解了鲜卑族,同时又激起学生学习孝文帝改革欲望。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气氛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民族融合”这一概念,在初中历史中是第一次提到,学生已有知识中缺乏对民族融合的认识。本课就通过四帧图片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知道“胡人汉服”、“汉人胡食”、“ 汉人胡食”这些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迁都洛阳,是本课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以及在迁都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本课精心设计一个历史短剧《孝文帝迁都》,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再现历史生活场景,加深学生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视野。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本课最主要的内容,如何凸现出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改革的措施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中找出来,如果照本宣科讲解,然后让学生去背一背,难以获得具体的认知,也增加学生负担。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科学记忆,本课先开展一个活动:缩句游戏,让学生把每项措施浓缩为三个字。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尝试的热情,同时使学生能在轻松气氛中掌握孝文帝的改革具体内容。历史短剧表演:《一个北魏官员的一天》,颇具新意,让学生再次穿越时空隧道,再现历史场景,体验作为生活习性日久的北魏官员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怎么看待这些改革措施。把学生放置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体验人物的情感,认识到当时改革会遇到一定阻力。最终了解了历史、感悟历史。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历史教学重要任务之一。本课又设计“你我之见”:评价孝文帝是千古罪人,还是少数民族改革家。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进行碰撞交流。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也培养学生客观看待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然后适时加以引导,联系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历史教学的史鉴功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只有坚持自己民族特色,才不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开展形式多样课堂活动,猜谜语、小调查、历史短剧、缩句游戏、你我之见等活动,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让历史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历史,在无形中感悟历史。

反思四: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活动的:

1、在备课中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充分挖掘教材,补充了大量的史料。运用历史材料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进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把历史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助于教师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例如:鲜卑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它的了解很少,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论从史出,可以增强史实的真实感、可信感,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关于北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课本介绍很简单,不利于学生理解。运用历史材料,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孝文帝改革深入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景,使学生直观理解民族融合在服饰、饮食、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表现。通过师生合作、生生互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民族大融合,使得各民族之间生产、生活上相互影响。从而具备相应历史空间概念,可以减轻学生学习思维上的困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多启发式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参与的方法,对北魏孝文帝在民族大融作用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本节课学生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教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细致些,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知识巩固的时间较少,语言不够精炼等。

篇8:《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有效地指引教学活动朝着高效能的方向发展, 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本着抓基础的原则, “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呈现等要符合本班学生历史基础薄弱、方法缺失、动力不足等情况。

一、制定本课的课堂教学目标要做到“两根据一整合”

“两根据”是根据课标、根据学生;“一整合”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这是整个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 每节历史课都要围绕这个大方向进行。方向有了, 在实践中需要将“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将知识问题化, 将问题具体化”。在细化、分解方面, 本课目标的制定要充分做到有根有据、明确可行、详略得当。

课标“内容标准”在这一部分列出的“学习要点”是“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习要点是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因为本班学生没有课前预习历史基础知识的习惯, 所以本课的“知识”目标在内容上更翔实具体, 目标的实现形式更易于学生操作。如把历史基础知识编入填空题、思考题、探究题等题目。在本班学生连课本知识都看不懂、看不明白的情况下, 翔实地制定目标不仅符合课标要求, 更易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让学生忙起来。人忙, 总觉得日月短。人忙, 闲事、闲思、闲话才少。”翔实的基础知识目标不仅能让学生忙起来, 更易于让学生忙得有方向, 忙得有信心, 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学习并不难的心理。

除基础知识外, 本课还根据内容标准中的“学习提示”制定了“初步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的课堂教学目标, 这一目标对本班学生相对较难, 但如果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小字和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 学生还是能理解的。这一教学目标是根据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而设计的。根据这一理论, 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则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设计的教学目标全部都是基础性的, 学生会感觉太简单, 设置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易于调动学生潜在的挑战性。

在“两根据”基础上, 本课还制定了“一整合”的课堂教学目标, 即“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 这些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课题里, 在本课进行适当的整合,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框架的构建, 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发掘和利用。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呈现形式要简单明了

“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生知道这节课的目标后, 学习针对性强, 积极性也会高, 能力强的学生, 还可以适当给自己扩展。这和儿童玩拼图游戏之前首先看的是拼好后的图案或形状是一样的道理。先整体了解, 然后再各个击破。正因如此,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目标”是写给教师的情况, 而是把“教学目标”以一个个问题的形式直接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本课在目标呈现方面做了如下处理:① (ppt1) 温故知新:回忆并尝试以数轴的形式做出东汉末至南北朝的朝代更替图;② (ppt2) 动态展示东汉末至南北朝的朝代更替图;③ (ppt3) 展示本课知识树;④ (ppt4) 自主学习, 感知基础知识:北魏政权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是哪里?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有什么历史意义?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迁都?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历史意义?等等。设计这些问题时除了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弱外, 也考虑了逐层递进。简单明了的“问题目标”展示有利于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做到心中有数, 也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教材的关键, 有利于学生浅化教材内容, 从而达到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学, 教师适时点拨, 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慎重选择用什么方法教给学生知识

完成本课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利用“先学后教”的理念。在开始上课时将教学目标以翔实的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引导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 进行自主学习尝试, 教师寻找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点, 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在基础知识目标方面, 本课设计了“读一读, 说一说”这一环节, 围绕课堂目标设计了一系列基础性问题, 这一“问题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教材的“有意注意”,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本班学生的概括、归纳和总结能力。

在“方法”目标方面, 除了要关注学生“先学”外, 更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层层递进, 如“想一想, 试一试”,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尝试构建本课知识框架。学生先自己尝试构建, 学生构建好后在班级里进行部分展示。展示环节学生并不积极, 主要原因是对本课的知识结构没有把握好, 展示的结果也显示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的掌握并不好。鉴于本班只有少数学生能构建出不完整的知识网络, 所以在课堂教学现场笔者临时改变课前预设, 把“备用”的环节“想一想, 排一排”抽调出来, 以此引导学生构建本课完整的知识网络。

再如“我明白……”,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史料, 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这一环节不仅拓宽了学生利用教材的空间, 更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在学生初步理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 教师再加以点拨。“融合”有合成为一体之意, 所以2011年新课标将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融”是“相互融合”, 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师生互动有利于让学生懂得如何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同时, 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设计题目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思考题相结合, 如采用“我想到……”“我知道……”等一系列以“我”为中心的活动。比如“我能做……”要求学生给北魏孝文帝做一个“名片”, 而后引导学生对北魏孝文帝做出评价;“我想到……”让学生开放思维, 多方面思考生活中与“胡”字有关的东西, 比如胡萝卜、胡麻、胡椒……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胡”的了解;而“我知道……”则要求学生说出同学姓氏的来源, 最终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各民族的发展、繁荣以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之处。

总之, 在“先学后教”理念的指导下, 把课标的要求和建议“因地制宜”“因生而动”, 从而达到较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表明, 本课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等方面是相对成功的。“问题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而一系列以“我”为中心的目标达成环节, 不仅易于操作, 更易于带着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从历史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上一篇:蓉城之秋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进取心的作文:这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