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略谈

2024-05-20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略谈(共9篇)

篇1: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略谈

小学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略谈

小学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略谈

贵州省平塘县摆茹镇拉所小学岑春菊

【摘要】如何指导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成为当前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一个热点。诚然,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会学习,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最根本的能力,离开了数学阅读能力谈论学生的自学能力无疑是缘木求鱼,所谓的自学能力也就成为无根之木。因此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自学能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阅读;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3.69【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12-0084-01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多数学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也认为阅读数学教材无非就是看看结论,背背公式。这种轻算理重结论,轻过程重结果的做法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总结起来不外乎下面几种原因:

一、师生把数学阅读当作一种形式

在数学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老师便会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在课本第几页,请大家看一下以后,就做课后的习题。于是学生纷纷打开课本,把例题看一下后,便埋头沙沙地做起作业来。教师重视自己要吃透教材、钻研教材,而忽视了学生要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学生把阅读教材当作软任务,敷衍了事;把做课后习题当作硬任务,认真落实。久而久之,课堂上学生阅读教材成了一种形式,数学课本成了摆设,成了学生做习题的作业本,未能发挥教材自身的全部价值。

二、数学内容本身缺乏阅读趣味性

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字、词、句到段、篇,都可以对照教材来理解,教师往往是边讲解边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而数学教材讲究的是准确性、概括性和体系性,知识之间联系密切。每一课时的知识编排也有一定的顺序,从准备题、例题、试一试到练习,条理分明。对学生而言,没有多少新鲜感和吸引力。但数学教材是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教与学的桥梁和中介,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去挖掘去发现去组织教材中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愿读,乐读。

三、学生缺少数学阅读方法指导

由于教师对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不重视,认为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师的事情,学生没有数学阅读的方法,学生就更不愿意看数学书。学生阅读例题时不会运用符号,在思考解题时不会进行旁注。这些都说明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教材和理解教材。

那么,数学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和指导学生阅读,以培养其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阅读动机。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以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疑布阵,造成悬念,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操作欲望。

2、根据所学的内容,确定阅读时机。

所谓阅读时机,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也就是学生想读爱读的状态。许多教师无法确定阅读时机,往往把阅读时机理解为新课讲完后,学生进行课堂作业前的中间环节,意图把教师讲解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其实,这是对阅读时机的片面理解。那么,如何确定阅读时机呢?它与教学内容有关。一般来说,对于较易理解的,可以安排在讲授前阅读,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安排在讲授过程中;对于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强的内容,可以安排在讲授结束后,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判断能力。

3、指导阅读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在学生阅读教材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阅读,不分析思考,则收效甚微,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很重要。学生阅读完后,教师要及时检测阅读质量,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准确度,根据反馈信息来进一步调整讲授重点和关键,做到有的放矢。通常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练习和互相讨论等手段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4、提供一定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舍得在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上花时间,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读,使学生能充分的阅读,静下心来,思考分析教材。一般来说,这个环节的时间在3~5分钟左右。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它重在分析、思考、体会,如只安排很短时间的阅读,也不出示阅读提纲或问题,不仅达不到阅读目的,而且浪费了时间。数学阅读的任务不单是让学生去念书,弄懂概念,会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后,反思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理会教材内容所阐述的数学观点,思想方法。通过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开展建构活动。这才是数学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

总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可等闲视之,只有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阅读技能和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即有充裕的时间又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进入最佳的阅读状态,真正实现数学阅读的价值,才能使数学教学与教材有机地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篇2: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略谈

数学是人们生活、?诙?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日常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好的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纪律是一切的保证。一个班级,无论老师课堂多么精彩纷呈,总有几个纪律差的学生。有的基础薄落,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自制力差,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时间短,更容易出现不守纪律的情况。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口眼并用,采取各种方法去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教学内容的高效地完成。

例如,和同学一起制定课堂公约,让学生有自我约束的方向,有章可循。如课前学习用品摆放整齐,不要等到老师说开始练习时,才去翻书包,打开文具盒,卷笔刀声,桌子碰撞的声音,吵吵闹闹的找半天。对于纪律表现好的同学,老师要及时表扬肯定,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样,齐头并进,你追我赶。如果实在有学生无视课堂纪律,老师可以故意停止讲课,这样教师就会慢慢安静下来,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转移到扰乱课堂纪律的同学身上,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把注意力注意到老师的讲课上面。记得有一次,我在上“鸡兔同笼”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听不懂,就和同桌讲话去了,于是我就把课故意停下来,这位同学知道自己影响了老师讲课,很不好意思,于是我顺便给他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假设都是鸡,一共有多少只脚”,这回他仔细听了,答出了我的提问。认真的同学和开小差的同学意识到了老师是故意提问的,于是课堂马上安静下来,又开始努力和老师一起探究解题的方法了。如果这堂课,我不管不顾,课堂的各种窃窃私语听之任之,我想我这节课一定会是在做无用功。

二、适当示弱,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你首先要对它有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才能变成学习的内发动力,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谈话,还是做实验,无论是展示图片,还是放音乐,只要它能成为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状态的积极因素,都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老师适当在老师面前示弱,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记得我在教学“鸡兔同笼”时,我导入是这样的:刚刚语文老师给我出了两个谜语,谜面在这(出事PPT1.又来一只鸟――猜一个字;2.长耳朵,短尾巴,只吃菜,不吃饭――打一动物)请我猜,可是我是数学老师,不一定猜得出来,同学们愿意帮我吗?同学们兴致高昂,觉得很奇怪,这不是数学课吗?怎么猜起谜语来了,而且老师不会?所以他们一下子就猜出了小白兔,才思敏捷的胡博研猜出了“鸡”字。我顺势引导,你们语文功底真不错,真爱动脑筋,现在蒋老师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了,相请你们帮帮忙(PPT出示鸡兔同笼例题)看看你们思考数学问题是不是一样聪明?同学们觉得老师奇怪,这节课怎么回事,老师总是有不会的问题,需要大家帮忙,看来老师也不是什么都懂,同学们也会有帮上老师的时候。同学们那种积极好表现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时机,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接下来的授课很轻松,学生通过静心思考,自主探究,互相讨论,得出了3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不仅帮助老师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而且树立了探究的信心,学会了主动思考,合作交流。课堂效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三、幽默的语言,是愉悦学习的调味剂

幽默的语言,可以调节课堂紧张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轻松快乐的学习。例如,我在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有3个四年级男孩身高都是137CM,体重是36KG。请参照对比正常值给他们一点建议。有的同学马上反应过来,他们不仅偏胖而且偏矮。我说,那就是一个矮冬瓜……课堂随之轰然大笑。我接着说,老师就是一只矮冬瓜(因为我的体型也偏胖偏矮)咯,你们喜欢我这个矮冬瓜吗?同学们都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喜欢”。我说,那冬瓜妈妈找找冬瓜宝宝,来抱抱我安慰一下我吧。一会儿,几个胖乎乎的男生羞涩的来到我身边抱抱我。我顺势把话题拉回来,冬瓜宝宝们,我们是不是该听听大家的给我们的意见呢?否则我们一直要被他们笑话下去的哟。于是下面的同学们给了我们许多中肯的意见,比如要加强锻炼,多跑步,不能一吃完饭就坐下来,要多吃蔬菜,少吃肉……然后,我和几个胖宝宝们说:谢谢大家给的意见,我们一定照做,希望下个学期你们到的不是矮冬瓜,而是又细又长的丝瓜或黄瓜。同学们又是一阵欢笑声,这回是真诚的期盼和会心的祝福。一个幽默的比喻,让大家觉得数学不再是遥远的知识,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而且指导着我们的生活,趣味无穷。

篇3: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略谈

一、学情诊断, “知”其情况

从目前的课堂现状来看, 我们对学情研究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已知和预习情况, 有的教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去设计教师自己认为有比较大演绎空间的教案。如在教学《詹天佑》时, 有的教师想当然以为“中部凿开法”“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是教学重点, 可是实践证明, 在预习中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画出示意图, 只有个别同学“人”字形线路画得不是很准确。我们应该让教学踩着学情的节奏起舞。在把握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和年段的阅读目标的前提下, 研究学生在学习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前的学情, 以细化、深化课前预习为主要方法, 通过预习情况的反馈, 正确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兴趣点、困惑点, 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 缩短教师主观预设和学生客观水平之间的距离。

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前了解到的学情是这样的:学生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很难理解詹天佑接受任务时的艰难程度, 而且, 詹天佑有着常人所不可比拟的顽强意志, 有着超人的杰出才华, 有着吃苦耐劳、不怕生命危险的奉献精神, 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而文中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 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 才会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这对学生来说, 难度也较大。根据这样的学情分析,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有的放矢了。

要了解学生, 还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阅读内容、形式、方法、习惯及时间分配、家长配合等, 我们可以通过问卷、列表、个别访谈、小组面谈、全班上阅读学情分析课等形式来进行了解。另外, 低年级学生还要了解孩子与幼儿园阅读的衔接及与幼儿阅读习惯、年龄特征的不同等, 中年级除了上述的了解外, 还要注意其他学科、各种媒体、家庭教育等对学生阅读的影响, 而高年级学生则要预想与初中阶段的衔接、阅读兴趣的持久性、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等。

二、布置预习, “趣”字当头

兴趣是向导, 是最好的老师。在布置预习阅读任务时, 应当从“趣”字着手。如在学课文《草船借箭》时可以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预习任务:一是说出《草船借箭》中你所佩服的人物, 并说出理由;二是如果你是《草船借箭》中的曹操, 你会如何应对诸葛亮;三是模拟《草船借箭》场景, 进行表演大比拼等。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课后, 许多学生人手一本儿童版的《三国演义》, 一遍、一遍真是百看不厌。更有甚者, 觉得儿童版的《三国演义》不过瘾……总之, 氛围有了, 效果自然而然也就出来了。当然,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可以结合各年级的阅读要求和学生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读书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随堂任务, “导”字领路

在学生有兴趣阅读的基础上, 布置一些随堂任务, 引“导”学生把握和调整阅读的步骤、内容, 使之合乎规律。例如, 在教学《军犬黑子》时, 布置任务:黑子找到小偷以后, 又找了几次?画出黑子的反应, 圈出训导员的语气变化的词语和黑子情感变化的词语。当学生在自学后汇报第一次训导员说的话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训导员否定和催促的语气;当学生汇报黑子第一次的反应是迷惑的目光时, 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迷惑, 用迷惑的神情说一句话, 并且质疑“黑子为什么会迷惑?”然后, 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读出训导员不同的语气, 练习分角色朗读……

就阅读的要求而言, 应随年段而变化, 低年级的学生记忆力较强, 理解能力有限, 以积累性阅读为主。教师可以陆续将一些古诗推荐给学生, 如《登鹳雀楼》《游子吟》《草》等, 要求学生把这些古诗反复朗读, 熟读成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中年级学生理解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一阶段的阅读开始转向理解性, 这是阅读的转折阶段。理解性阅读阶段的显著特征是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 还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思考这样写有何作用。高年级学生的理解性阅读更明显,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自己的鉴赏和评价, 以促进学生全面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帮助指导, “法”随其后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 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 轻骑剽悍, 所向无前。”在阅读指导课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安排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方法的梳理。首先, 因为是学写人的课文, 应该让学生先认识人物, 感受人物形象;然后, 应该悟写作技巧。为此, 本课所要渗透的学法可以概括为“虚实结合, 突出特点;巧设悬念, 抓住读者;细节刻画, 表现内心;尺水兴波, 层层渲染;制造反差, 极尽讽刺”的写法。

另外, 在进行综合性阅读方法指导时, 也要区别对待: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来说, 主要教他们进行略读、浏览, 略读速度较快, 常常一目几行, 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 主要用来浏览报纸, 收集信息资料, 常常只看看标题。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可就要精读了, 这是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理解,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 做上记号, 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 弄懂了再继续读。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 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 精彩的部分精读。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 要掌握知识, 了解信息, 必须掌握多渠道多方位的阅读方式。书籍固然是最基本的阅读材料, 同时报纸杂志也以具传播知识迅速而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假如我们仔细观察生活的话, 街头广告语, 马路两旁的宣传廊, 也有形象生动的语言, 也是阅读材料的一个部分。

五、拓展提升, “悟”在心中

在拓展提升阶段, 除了经常性的拓展训练和研究性作业之外, 主要思考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如何与写结合起来, 这里的写不单单是写作, 它是在摘录、体会、展示等基础上, 从句到段, 再到篇, 循序渐进, 以写促“悟”。在不同阶段, 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主要以“每日一句”的形式, 教师可以在教室黑板上专门辟出一角专栏, 让学生按学号的顺序, 每天轮流在“每日一句”栏内抄写一句在最近的阅读过程中, 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 介绍给全班同学, 同时要求全班同学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 便于积累。有了低年级的基础, 中年级学生的任务可提高一些, 要求学生每人一本阅读笔记本, 每天将阅读过程中的精彩片段以及对自己日后的学习有借鉴作用的内容记录在本子上, 便于积累知识, 突出重点。教师将学生的课文阅读记录本定期检查 (每周一次) , 及时反馈信息, 对记录详尽认真及方法得当的学生给予表扬。也可以布置有余力的同学每天写一段话。到了高年级, 学生的阅读层次、鉴赏能力提高以后, 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想、心得、评论, 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在将个人财富变成集体财富的同时, 最终达到全班同学的整体提高。这是把读、写、创结合起来的一个好方法。

朱熹说过:“以二书言之, 则通一书, 而后又一书, 以一书言之, 篇、章、文、句、首尾次第, 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丰富的语言材料不是先天的遗传, 靠的是后天的阅读, 后天的积累。

篇4: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略谈

一、对话教学在我国的现状

课堂对话如此重要,然而在实施方面却好似困难重重,如果看到当下的课堂教学情况,恐怕每个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课堂极其安静,学生个个都处于“倾听”阶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无人应答,无论教师如何激励,学生们还是表现的无动于衷。这些现象在数学课堂上尤为严重,这都说明学生缺乏一定的数学课堂对话能力。不仅学生不热衷于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来,看似课堂对话也存在着很多不尽科学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意识到不是所有的课堂对话都是有意义的课堂对话。

放眼当下数学课堂,许多课堂对话都存在着表面上看起来积极热闹实际上低效的现象。比如数学课堂上教师讲解题目时,教师让学生读完题后,一般都会问“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计算,”等一连串琐碎的问题,看似学生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逐一回答,但这种对话太过肤浅,几乎失去了探索的意义,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太大帮助,而且过于频繁琐碎的提问会扰乱学生的思维,使无法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这种无效率的诱导式对话,使学生无法自主思考,不但空泛无际,缺乏深度的思想交锋,而且封闭单一,缺少开放的思维。

二、预设高品质生本对话

预习是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磨合和对接,预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尝试探索、学会思考、发现问题。从学生长远的未来发展来看,只有建立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教学 ,才能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要认真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数学课本不像其他书本那样有趣,很多学生嫌麻烦,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只等着教师给自己灌输已经消化好了的知识,有的学生预习只是浅尝辄止,马马虎虎的把课本游览一遍,不肯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要通过有意识的预习指导,教会学生深层对话文本,帮助学生养成高品质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比如在《长方形体积》的教学中,可以提前布置以下预习:1.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有关,那么它的体积可能和什么有关?2.给出几组长方形体积和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3.总结出长方形的体积计算公式,并分别说明文字和字母表示的含义。4.根据长方形体积计算方法,联想一下正方形体积的计算。5.尝试完成课后习题,标记出仍有疑问的地方。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了一部分内容,教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会的问题,由于学生的表现心理,自然会积极回答,不会的问题,学生急于弄懂,自然会认真倾听。通过深入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倾听有方向、学习有目标,投入度高,参与面广。

三、高品质追问,师生对话要有品质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对话的主要形式,一般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等因素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和引导教学。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形式下,追问作为提问的延伸,是实施“顺学而导”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及时进行深入追问,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在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再次提问,是对知识的再次补充和深化,目的是为了再次活跃学生思维,促进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四、调控“生生对话”

篇5: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分析论文

对话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间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展示自己、聆听他人,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对话教学不局限于教师的独白,它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发问,更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提高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读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1.1对话对象的多样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其产生的问题和对话的方式会有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形成了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特点———对话对象的多样性[1]。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问题的掌握程度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对话方式,针对性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发展。

1.2对话发展的整体性:对话发展的整体性也是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虽然每个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是他们同属于一个集体,在小学数学的对话过程中具有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学习数学知识和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小学数学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尽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多角度观点和开放性思维。

1.3对话需求的共生性: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还有对话需求的共生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需要对话提高学习质量,老师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对话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学进度和选择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和学生对于对话都具有共生性的需求。

2实现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1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实现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做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学习和心理压力,更好地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进一步解决学习问题。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放松心理戒备,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思考、敢于质疑,通过不断的沟通和思维碰撞,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理解程度、发散学生的思维[2]。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这节课时时,学生对于正方形属不属于长方形肯定会有争议,老师可以将“属于”与“不属于”分为两个队伍,让学生通过不断总结特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2.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与书本的对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与书本的对话也是实现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学生与教师、同学的沟通时间毕竟少之又少,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自学时间,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概学、产生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总结知识点的学习体系,让学生在自学时能够与书本达到有效的对话沟通,增加小学数学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节课时时,学生通过对概要内容的学习首先应该产生“时、分、秒有什么作用?哪个单位比较大?他们的换算比例是多少?”等问题,再通过认真学习书本内容解决这些问题,并将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录下来,达到学生与书本的高效沟通。

2.3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实现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疑问和心理障碍,帮助教师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和对学生进行特殊训练,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后,老师可以用“同学们,你们知道直角、锐角、钝角的区别了吗?”等问题来引导学生说出心理的疑问,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主动对话,老师再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达到教师与学生有效对话的目的。

2.4促进多因素融合,加强学生、教师、书本三位一体的对话:促进多因素融合,加强学生、教师、书本三位一体的对话也是实现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与学生对话,向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等,还要与书本进行对话,总结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的、从泛泛的书本中提取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学生也要通过不断与教师、书本进行对话来学习知识,因此学生、教师、书本是三位一体的融合关系,不可分开,在小学数学中更好促进三者的融合对话[3]。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这节课时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与书本间有浅显的认识沟通,老师也要认真备课,通过课堂教学后老师要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如“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克的计量单位?”等,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方法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对话对象的多样性、对话发展的整体性、对话需求的共生性等应用特点,需要针对这些特点加强对话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与书本的对话,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促进多因素融合、加强学生与教师与书本三位一体的对话等方法来实现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亮,刘耀明,杨海燕.新课堂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探析———对话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6):123-125.

[2]章红霞,徐金凤.“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及方法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院学报.2013(12):102-103.

篇6: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话的探究

摘 要: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同学间的对话更为重要,因为一个良好的对话环境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因此,如何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对话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认知和了解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如今大部分教师都在努力营造一个对话的教学课堂,并且出现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将对这些不足的地方进行总结,分析对话教学的特点,从而探究有效的应对对策,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师生对话

虽然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传统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课堂已不再适应如今的教学体系,开始逐渐尝试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引导式对话居多、学生对话准备不足、单方面对话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充分了解对话教学的特点,从而想出一些对策来提高对话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愿地投身于数学学习中。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话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引导式对话居多

因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倾向于用引导式的方式进行提问,即在提问题的同时教师已经将答案间接地告诉了学生,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在提问的形式上多数是以集体回答为主,而且在要求学生主动进行回答时,因为举手回答的人数并不多,所以教师只能点名回答,而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多是教师熟悉的或者成绩较好的同学,这样的对话式教学起的实际作用是不大的。

2.学生对话准备不足

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题时,只是针对知识点进行发问,而且问题的探讨性和针对性不高,这就降低了学生问答问题的热情,从而出现了有问无答的不良状况。而且由于有的教师问题表述明确性不高,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是非常完善,所以学生往往无法理解题目的意思,只是跟着教师作答,没有真正弄懂问题。小学生在众同学面前会表现得比较胆怯,没有勇气回答教师的问题,加上教师没有进行积极的鼓励,长期如此,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会受到一定的打击。

3.单方面对话

对话是双方面的,而在实际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只是以教学文本为主体,生搬硬套地将数学知识点灌入学生的脑海中,在这种被迫性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失去数学学习的热情,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提升。

二、对话课堂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中做好对话工作,就应该清楚地认知到课堂对话的特点和要求,否则,教师所做的一切只会是表面功夫,没有实际的意义。而对话式课堂的特点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平等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都是以高高在上的形象和学生进行沟通,在这种不平等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的心理,这是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的。而平等性就要求教师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谈话,这样不但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教师也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参与性与聆听性

对话式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增加师生间的了解,调动课堂气氛,而要更好地进行下去,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学会聆听。聆听是对话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只有很好地聆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改正自身的缺点。

3.差异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时,也应该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因为每个人在性格和特征上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特征表现得非常明显。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措施,利用分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让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更加明确。

三、课堂教学对话的有效对策

1.提供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和智力快速发育的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好对话教学工作,教学就应该作出应有的改变,要以一个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参与到同学间的互动和交流中,这样,学生就会将教师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主动配合教学活动,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2.学生间的对话

课堂对话不仅仅只是针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而是要求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人都能进行对话,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对话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做好自己与学生的交流,而要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思想上进行有效的碰撞。小学数学教师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分组,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

3.情景式对话

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一个情景式的对话课堂,逐渐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具体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沪教版二年级的“加与减”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先创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教师可以说:“小明7:10起床,洗脸、刷牙、吃饭,然后7:30出门上学,请问同学们在此期间小明一共用了多少时间?”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讨论。这样学生在对话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从而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而在他们进行探讨的同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想象自己起床到上学的过程,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内容。接着,数学教师可以将情景延续下去,教师可以继续说:“小明用了15分钟到达学校,请问小明从起床到学校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并写出运算表达式。”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完成加减法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开动脑子进行思考,这对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打好学生的小学数学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往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活跃课堂教学,要清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对话式教学的特点,从而想尽方法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课堂对话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点。

参考文献:

篇7: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略谈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把握实施对话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武喜平

(甘肃省临潭县八角乡中心小学)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为了进一步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教师应该积极地实施对话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拉开了帷幕。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话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按照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话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是这一理念的具体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话教学,积极利用对话教学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

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具体过程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师生彼此之间的相互展示,相互聆听,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具体地分析,对话教学有三层含义:(1)对话教学可以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之间的有效沟通;(2)对话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平等,对话的过程是为了更为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从而实现情感和知识的升华;(3)对话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学之间情感的相互交流并逐步升华,这样让学生的情商得到相应的提高,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

二、对话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追求师生的平等对话

对话教学的前提就是师生平等,这是实施对话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利用对话教学就应该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待,激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通过思考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从居高临下的位置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之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对话教学。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应该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是:(1)教师应该积极创建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教师存在恐惧心理,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师应该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欢乐,让学生可以感觉到很轻松,很放松,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之下,学生才能做到畅所欲言;(2)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现代教学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进行对话教学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

2.激励学生自我对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也是这样,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对话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通过自我对话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对知识产生思考,这样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另外,学生的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对话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之中一定要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对话,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3.正确引导学生发问,带着问题去解密与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中,我们要向实现对话教学的有效应用,必须充分重视问题的引出与讨论。当然,问题引出一般都应该由老师完成,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这样,教师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方向,从而不会被迷失。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对各种数学符号也很敏感,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点,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会用各种数学思维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并用各种数学逻辑和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找到各种联系并在联系中探寻答案的蛛丝马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对话教学的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总之,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科目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科目,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对话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采用对话教学,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杜少莲。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探索:“现代小学数学”五年教改实践[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2(01):55-57.

篇8: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略谈

一、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 注重“先学后教”

小学生年纪尚小, 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 在内容方面要有所选择, 要由浅入深, 逐层递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资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切忌一刀切。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时候, 我和学生一起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之后对学生进行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得来, 所谓融会贯通就是这个道理。我做了如下提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在哪里?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的明显差别是什么?正方体的体积应该如何计算?a3代表什么?之后, 我让学生自己思考, 思考后和同桌探讨, 再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与众不同, 教师要经常赞赏学生, 鼓励他们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挖掘学生的潜力, 促使他们形成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如此, 课下自习或是作业中概莫能外, 对于同一道题, 视觉不同, 理解各异, 学生思路或导致方法大相径庭, 但是正确的结果必然是殊途同归, 这里面奥妙颇多, 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能力, 其中独创因素熠熠闪光, 这是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 面对这种独辟蹊径的情况, 教师要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 甚至标新立异,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支持, 引领;肯定、表扬的结果会让他们的数学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激发, 当然错误在所难免, 不成熟的看法也会令人感到忍俊不禁, 但是这正是富有个性化的展示, 要给予培植, 不要轻易否定, 抹杀了学生的独特思维;学会赞赏, 让学生得到放松, 不感觉数学学习是压力, 让情感在这里充分交融, 让知识的花朵在课堂上散馥流芬, 让数学财富在这里增值。注重课后练习, 随时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 鼓励学生不囿于常规, 引导学生破臼除窠, 勇于探索, 勤于钻研, 敢于创新, 追求一题多解、难题妙解, 以题简意深的题目引发好奇心,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特效果,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的回答有顾此失彼的情况, 要帮助学生耐心地分析, 引导他们分清主次, 能够迅速发现主要问题。

三、创设良好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是走向新知识的开端, 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 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依赖问题而存在。因此, 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悬念, 激发学生的灵感,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开启新知识的闸门,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拓宽认知。

篇9:小学数学教学略谈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学习机制;自信心

数学推动了科学的前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文明。数学学习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数学这样重要,那么如何引起学生对数学的重视,是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多年以来,我积累了点滴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数学阅读

数学的阅读历来被学生忽视,数学需要阅读吗?《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学习的方向,说明了数学的阅读之重要性。阅读能增加對数学定义的理解,增进对解题的分析,提高了数学思维的能力。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离开了数学阅读,必然会影响数学的学习能力。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更是鲜明地指出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他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一再重申数学阅读的重要性。社会呼唤”学会阅读”的人才,学校需要”学会阅读”的学生。我们在很多考试中发现,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都是认真阅读的学生,如果阅读的能力低,弄不清数学题的本意,纵有神笔妙算也只是枉然。况且单纯的数学阅读解题,作为中考的热点也频频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数学阅读能力。

梁启超先生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因此,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初中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课题。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优秀的教学能力来自厚积薄发的功底,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的课堂,必须有艰辛的锤炼。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学习,例如,我订阅了多种教育教学杂志,稍有空闲时间就细细地一页页地品读,细细咀嚼精神食粮的甘美。有用的抄写或粘贴在读书笔记本上,之后让新的理念、方法流动于课堂上。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培训、听课,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学习中,会给予教师很大的震撼,再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努力把新的理念自然地与自己的教学有机结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既不生搬名家的课堂,又要吸取名家的精髓运用于课堂,在反复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三、建立竞争学习机制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都想让教师和家长看到自己的进步。如果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获得的点滴进步能及时地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那么就会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学生间的竞争,建立竞争学习机制,使全班学生形成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好学生的学习会更好,中等生和差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也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了上进心,他们会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继续努力。

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很多小学生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就没了学习的勇气,缺乏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面对错误总为自己找借口。要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多给学生正面的教学信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最棒的。在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时,要及时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学习结果。

2、如果学生学习有差错,总是落后时,教师不能批评说:”你这次的成绩怎么落后了””你再不努力学习就成倒数了””如果再出错,就罚你重写50遍”等等,这会加重学生的受挫心理。教师消极的话让学生有沉重的压力,没有良好的学习心情,时间长了,就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行,没有了自信,产生自卑心理。

3、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尊重他们,不要用尖锐的批评说教学生,或者故意挑短处教育,要不断给予积极的思想影响,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做个自信的孩子。当学生畏缩时,教师不要吝啬鼓励的话语,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动力。

4、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做,去说,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自主地学习,就容易获得成功。例如,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教师不要直接给答案,或让学生去翻课本找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活动。

五、培养学生的有创新思维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发出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如何给妈妈写建议书呢下一篇:妇女节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