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

2024-04-18

小学数学教学(共9篇)

篇1: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为农村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习;学习方法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处于提高数学素质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呢?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

小学生比较好奇、喜欢求知,希望被关注,这些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开发小学生的悟性

一个人的成绩如何,首先看他有多大的悟性,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抓口算培养敏捷思维

口算对思维敏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准确迅速的解题是思维灵活的表现。抓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的能力。口算时应注意两点:

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二,计算时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它非常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习乘法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0~9的数字卡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式题,再算出来。看谁编得题多,算得又对又快,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活跃了思维,有了竞争意识。

四、锤炼心理

对学生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对其心理的培养。比如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其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五、加强反思

反思是前进的力量,没有反思,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上一节课,教师都要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进行总结,找出规律,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年龄小,但学习往往专心,听课时间短,学习起来也比较马虎,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

总之,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同时,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让学生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篇2:小学数学教学

主要知识点:

课程、小学数学课程。

确定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

确定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编排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与教材的演变。

教学重点: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概述(1)课程

课程一般是指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科目及其目标、内容、和进程的总和。

(2)广泛意义上理解的课程

广泛的课程泛指所有学科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

(3)小学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数与形的最基础知识;

2.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力;

(1)计算能力;(2)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初步的空间观念;(4)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4)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作用和地位

小 学数学课程目标回答了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这门学科、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过数学学科的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它直接影响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规定。

(二)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 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另一方面,课程目标的确定也应当体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要使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更好的理解社会,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

2.儿童发展因素的影响

考虑儿童的发展因素,不只是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包括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学生交流能力、数学情感和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3.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

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三)数学的研究对象、特征及其发展简介

认识数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过程有助于确定和理解为什么进行数学教育,认识数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1.数学的研究对象

(1)恩格斯《反杜林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所以是非常现实的材料。”

(2)数学的研究对象随着数学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扩展。认识和理解数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数学科学的基本问题,正确地认识数学在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3)数学的本质: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式的科学,数学可以被看作一种技术或模型,还可以看作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的过程。

2.数学的主要特征

(1)抽象性:指数学来源于实践,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抽象,在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上都具有抽象的特征;

(2)严谨性:指数学中每一个定理、定律都要经过严格的证明才能得以成立;

(3)广泛的应用性:由于数学的抽象特征,使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

(四)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分析

1.1949年以前

(1)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这一时期的算术课程目标以学习日常计算,满足学生自谋生计的需要为主,兼顾培养学生准确地思考。

(2)《小学算术课程标准》(1920—1948年先后五次修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增进儿童日常生活中关于数量的常识和观念;

2°培养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能力;

3°养成计算敏捷和准确的习惯。

三方面的目标以计算为核心,同时包括关于数量的观念和习惯。但对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没有任何要求。2.1949年以后

先后制定并修订了九次小学数学(算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0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1952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56年),《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8年),《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986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200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992年)。

从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过程的分析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儿童接受水平的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也在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在不 同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对教育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确定起了重要的作用。每一次课程目标的改革,都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教育自身发展对数学教育的要求。

(五)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演变发展

1.确定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

(1)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最基础知识;(2)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3)要符合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2. 编排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

(1)正确处理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儿童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2)适当分段、螺旋上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加强各部分知识的纵横联系和配合。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变化、发展道路是十分曲折的。由单纯的算术知识体系扩展为综合的数学知识体体系,由编译、移植外国教材发展为自己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通用教材,由“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课程内容的演变来看,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大多属于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方法,比较稳定。但随着科学技术包括数学本身不断发展,社会对数学的需要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必须相应地进行部分调整和更新。

数与计算的教学内容,在60 年代及以前是相当稳定的。从1978年起,每次颁布大纲,都对这部分内容作一些精简。主要是简化笔算的数据,减少混合运算的步数。但对基本口算,则从未削 弱。从1986年大纲起,还增加了估算的内容。促成这一变革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代计算工具的日益广泛使用,大大降

低了笔算的实用价值,而使口算和估算的能 力变得更加重要。这一趋势仍将延续下去。

量与计量的教学内容,也经历了由繁难到简化的变化过程。这是由国家废止市制计量单位,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改革举措所决定的。在简化内容的同时,更加重视形成计量单位的表象,并逐步加强实际计量的动手操作。今后也将继续如此。

几何教学内容的演变过程,表现为以“求积”计算为主,转化为以认识图形和发展空间观念为主。早在清末《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高小第四学年的教学内容中,就有“求积”,当时主要是田亩的计算。解放后,逐步明确了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算术中的地位,但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以“求积”为教学重点。1978 年的大纲,改变了这种状况。当时删去了棱柱、棱锥及其体积计算,增加了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内角和、扇形等知识,并加强了图形的拼摆和动手操作活动。义务教 育大纲又进一步明确了小学几何的性质为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并突出了培养空间观念的要求。考虑到小学阶段是儿童空间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每个人都需要 认识我们的生存空间,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将朝着“图形与空间”的方向发展。把统计

图表的内容列入小学算术教学内容,始于1956 年大纲。到1978年大纲增加了数据整理,使学生学习从收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到制作简单统计图表的有关内容,从而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统计初步知识的 框架。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义务教育大纲又适当加强了简易方程的内容,以利于应用题教学的改革。这部分内容的变化趋向,将 进一步和数与计算的知识紧密结合,并将更多地考虑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形成一个递进发展的有机整体。大纲进一步强调:看懂并会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这是因为电脑软件的发展,使手工绘制图表的机会更少了,而从统 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需要则更多了。今后,社会生活中数量化的信息会越来越多,因此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内容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篇3:浅谈小学数学与小学数学竞赛

一、当今社会发展小学数学竞赛的意义

( 一) 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然而在科学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仅靠书本上能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许多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今天的社会, 需要的是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这需要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对课本只是单纯的记忆, 更应该从平时的学习中提炼出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 重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重视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将学科内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进行整合。

数学竞赛, 就是一个为提高学生们数学能力而准备的机会, 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小学数学中的数学竞赛, 把握好竞赛与日常学习之间的距离, 在不过多的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 将数学竞赛变为一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 二) 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

数学这门学科, 因自身特殊的学习性质与知识接收特色, 所以拥有着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这一方法我们常称它为“数学教学模式”。在如今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环节中, 教师们都在寻找各自教学方法, 来尽可能的在有限学习时间里, 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的最大化。数学教学虽然要以课本为大纲以及核心, 但这并不代表数学学习所涵盖的知识面仅限于教材, 而且数学教学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公式与定理。

数学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让数学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方法。由于数学学习的形式灵活多变, 所以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就要求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 “填鸭式”的只讲不用的授课模式, 带领学生把数学学出兴趣, 在数学的竞赛中不断发散思维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待小学数学竞赛

( 一) 积极组织竞赛并鼓励学生参加竞赛

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说过: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里生存, 就必须学会体味竞争所带来的快感。不单单是数学竞赛, 任何一个学科的竞赛都有着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 应该积极组织参加竞赛, 让学生懂得参加竞赛不是负担, 而是一种对于自己的挑战与锻炼, 学会正视压力, 用于提升自己。

在日常的教学中组织竞赛, 我们不但要积极组织竞赛, 还要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鼓励学生的方法可以采用竞赛奖励的机制, 不一定只给第一名、第二名奖励, 应该发扬 “重在参与”的精神, 给每一位参加竞赛的学生们 “参与奖”和 “优秀奖”, 让学生们意识到获得奖项并不是最重要的, 敢于参与, 敢于挑战自己, 迈出前进的步子才是应有的学习生活的态度。从小就该培养学生们在竞争环境中面对成功或者失败的正确心态,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未来更好地融入竞争残酷的社会。

( 二) 正确引导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古语有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 在鼓励学生参加竞赛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首先在日常学习中打好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竞赛虽然是在日常学习的知识基础上的拔高, 难于基础却又立足于基础, 因此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也是展开竞赛的前提与关键之一。

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较其他学科来说更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 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看似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 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递进和互为工具的关系, 比如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方程式与应用题之间, 哪一个部分学不好, 都会影响整体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们应该带领学生们打好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上, 才能谈综合运用为主的竞赛学习与指导。

三、结语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 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中对于数学竞赛的偏见, 处理好日常教学与数学竞赛之间的关系, 实现利用数学竞赛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我们要重新衡量自身的能力, 端正自己的态度, 适当开展数学竞赛, 让学生们不再闻数学色变, 调动起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育真正适应当代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镁英.浅谈小学数学竞赛活动与素质教育[J].学周刊, 2011, 24:77.

[2]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4:207.

[3]冯德基.小学数学竞赛活动与素质教育浅谈[J].基础教育参考, 2003, 11:41-42.

[4]董春晶.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4.

[5]孟晓平.浅谈小学数学课件的设计原则[J].新课程 (中) , 2011, 05:92.

[6]莫金鹏.开设“小学数学竞赛”辅导课的若干尝试[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6, 03:69-70+78.

[7]晏红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J].通俗歌曲, 2014, 11:97.

篇4: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教育理念;数学思想;渗透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一个学习环境都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也是很多数学思想的体现过程,所以说数学思想隐藏着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数学的学习不可以忽略数学思想的渗透。对此,教师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很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具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主动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把渗透数学思维记在心里,围绕这个目的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册、每一章、每一单元及每一课时都包含着许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分布的范围广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数学思想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

二、数学思想渗透策略

1.在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渗透

上文中已经提过数学思想方法分布于数学教材的每一部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多多少少包含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阐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应该善于发现数学思想,尽量凸显数学思想方法,教会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做到在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方法。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渗透

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学会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运用教学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得很明显,存在于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数学思想方法指导着问题的解决过程。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有利于加快和优化问题的解决过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打好基础,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不仅要在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还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达到会一题明一路的境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反复运用过程中渗透

学习数学不同于其他文科类课程的学习,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学习数学的领域走不通。学习数学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做题,在做题过程中反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最后善于总结出结论的过程。在反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处理类似的问题,所以说这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最有效途径。

4.在归纳小结过程中渗透

教师讲完每节课,必须归纳当天所讲的课程内容,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结知识内容,最后评比学生归纳出来的结果。教师有必要重视渗透当天讲解的内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基本的数学思想,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意的、逐步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对数学教学活动意义非常重大,必将会带动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满足未来数学教研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梁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9).

篇5:小学数学教学

杨家坊中心小学 陈碧琳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演绎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就不该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吗?如《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其中有2、3个也附和着)“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其中有94%的学生赞同的点着头)

“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

“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着。

“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起掌来。亲爱的老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标准答案内时,请轻轻地问声“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时,请悄悄地说句“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呀?”。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听到“1001”与《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也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3只可怜的鸟宝宝,以及它们那被打死的鸟爸爸和被吓走的鸟妈妈。

二、心理方面的因素,对症下药

(一)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抄错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当然,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何完美,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三)多做导致排斥

计算题本来就枯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又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如果一下子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天昏地暗,错误很多,也体现不出学生计算水平高低,做到后来草草完成。而学生做得少,认真做正确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说的不无道理。每次计算时8—10题足矣,如果用“拔苗助长”式的练错误多,学生也不愿意接受,思想上就会产生排斥,计算错误也就多了。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对症下药。

一、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对于一次完成盼整面口算来说,学生也是虎头蛇尾,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教育学生应认真、仔细做每—道题;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点,在实践中,我观察过多次学生口算本上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

多,正确率明显提高。

二、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三、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抄错”这个问题上,我曾经请教过一位教低年级的老前辈,就低年级抄错问题上谈谈怎样预防。她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说在平时做题时边轻声读边写。要读出来,当然就得认真看清楚数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数字经过大脑分析后说出,就错不了。如果他能读出来后再写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错数字。当学生计算时错误很多,老师就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学生做很多题来达到练习的目的,而这恰恰相反,导致学生心理上有排斥反应。如果要让学生做20道题,把这20题分二到三次做,每次只有6-10题,少而精地练,细水长流地练,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学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快”的步子去练,错误明显减少。

计算错误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在作业后必

篇6:小学数学教学

武功县五七〇二小学 齐玲玲

沐浴着新课改之风,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的研讨学习,接受了又一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洗礼。

此次学习令我感触颇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位参赛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教师应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每位教师 讲课风格各具特色,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现代化教学工具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巧妙相结合,严谨而生动,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多元化,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顺应了新课改的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信心。

学习中,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优化的思考:

我深刻地感受到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创设的情境应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数学教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积极性就高。学生感到数学 1 问题新颖、亲近,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更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较高的培养,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精彩的课堂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评价在学生的心里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影响。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篇7: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应循序渐进人教版新课标

一、要安排有序

一般来讲,充分利用课堂上每一分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在一节课中,教学安排一定要有序,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节奏松驰,学生思维会随之情绪低落;节奏过紧,容易产生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印象不深,识记困难,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做到松紧恰当,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另外是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只有抓住重点和难点,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选择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佳方法,科学组织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次序,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如何做到教学有序,一般来说,应做好六个方面的准备:

1复习哪些旧识,创设什么情境促进新的迁移,如何导入新课; 2教学新知识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如何衔接,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3如何使用教具和学具,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结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怎样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科学地安排师生双边活动,怎样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

5怎样组织练习和几次反馈,怎样检查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布置怎样的练习题才能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6如何板书。这样就会使一节课具有一定的节奏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上这些准备如能做好,并能在课堂上实施,就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适度的台阶。台阶过高学生攀登不上去,容易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心理上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台阶过平,难以激起学生追求知识的心理,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教材的前后联系,精心设计适度的台阶。例如: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应让学生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②商不变的性质;③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新

xiaoxue.xuekeedu.com 的问题:0.56÷0.4=?再向学生提问:①这道题能直接计算吗?为什么?②怎样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道理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热烈讨论,认为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即:0.56÷0.4=56÷4=1.4围绕这一点设计具有一定台阶的针对性的练习,会使学生在复习有关旧知识时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

三、要逐渐引深。

篇8:小学数学教学

1.对小学数 学教师的 综合素养 提出了新要求 。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 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在新课程体系开展的过程中, 小学阶段的综合性课程也有所增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修养,开阔眼界,尽可能与其他学科知识实现互通,进而满足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2.对 小 学 数 学 教 师 的 教 学 方式提出了 挑 战 。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课堂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式应该更多元化,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情趣教学、情境教学,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优化。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措施

1.注 重 培养教 师 先 进的 教育理 念 ,加大综合培养 的 力 度 。

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不仅仅停留在新课程的熟悉及新教材的使用上, 而是要求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胆引入新的教育手段及教育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总结经验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课程的开发及整合能力,能够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力,等等。

如: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由于小学生对小学教师的依赖性较中学生强, 因此, 小学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不少小学教师习惯于以传授者、管理者自居。师生形成了“我讲你听 ,我管你从”的不平等关系。长此以往 ,当学生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以后,明显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2.综 合 运 用教 学方法 ,优 化 小 学 数 学课 堂 。

(1)教学方法运用要灵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用心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安排,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才可以有效地、积极地开展数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灵活实用的教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有效、灵活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营造更高效、活泼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

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口算、比赛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通过比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进团队友谊,对于成绩第一的组别,适当给予奖励。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沟通得到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领会了知识,避免了抵触心理的产生,强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勇于探求。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心理特点,并充分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实现教学效果的强化。简单地说,针对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教学任务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充满趣味性的情景引入课堂,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丰富的教学内容,兴趣盎然,会积极进行思考,其自学能力也得到培养。

如:《分数的认识》一课,教师将《熊出没》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熊大”和“熊二”的多媒体图片展现给学生,这个动画片非常受孩子欢迎。在看到这些形象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而这个时候教师找准时机立即出示8个蜂窝,然而使用儿童化、生动性的语言提问:“这8个装有蜂蜜的蜂窝,怎么平均分给熊大和熊二呢? ”学生实际上早已被这个情景的所吸引,思维一直跟着教师走,提出问题后,学生自然会进行思考,大多数学生可以立即回答出这个问题。然后教师使用动态的画面, 展示第二个问题:“4个蜂窝平均分给2只熊呢?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学生更踊跃,这说明说明几乎所有学生都会被这样的课堂气氛所带动。进入了这个教学情景,这个时候应该提出关键性的问题:“1个蜂窝平均分给2只熊该怎么分?”这个问题难住了大部分学生,因为学生未学过分数,对分数没有任何概念。不过个别成绩好的能回答出正确答案(二分之一),此时引出课题:分数的认识,引领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可见,多媒体情景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借助情景教学法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思维非常活跃,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生活阅历却十分浅薄,在开展情趣教学法的时候,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东西入手,模拟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这样才能够引发他们的思维活动,积极思考。

如: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个部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曾经参与过的植树活动, 首先说:“同学们去参加植树活动的时候, 需要乘坐车辆, 但是我们的学校只有两辆车,每辆车可以坐80个学生。我们一同需要四个班级,一班有33名学生 ,二班有33名学生 , 三班有34名学生 , 四班有36名学生,那么现在就需要同学们来解答,我们如何乘车去植树呢?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之后,学生会争相回答问题,总结之后共有三个解决方法:

首先,一部分学生认为要让一班和二班同学共坐一辆车,三班和四班的学生共坐一辆车。

其次,一部分学生认为要让一班和三班同学共坐一辆车,二班和四班的学生共坐一辆车。

最后,一部分学生认为要让一班和四班的同学坐一辆车,二班和三班的学生共坐一辆车。

在总结了这些答案之后,教师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想想:“哪一种办法是最合适的? 并说明理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生既熟悉又可以很好地思考,从而对“两位数的加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彼此争论,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

摘要: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非常必要。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优化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篇9: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情景教学 课堂教学

G623.2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利用创设情景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习,让他们在特殊情景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再现与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教师可有目的的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创设形象有趣、具体生动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为他们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使其更加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中去,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的要求

第一,转换师生课堂角色。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单向传授知识点,然而新课标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以及参与度。

第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部分知识点较难理解,尤其是小学生的思想并不成熟,其想象力、理解能力都将对较低,挡面对难点的时候,学生很容易丧失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感到厌烦,最终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新课标提出一点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第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动脑思考、敢于质疑等良好的习惯。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让他们热爱数学学习、主动思考数学难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将这些习惯与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展开的途径

新课标要求,教师对数学课堂情景的有效构建不仅要注重趣味性和生动性,更要将书本知识与不断变化的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了解生活、了解世界。情景的创建也需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以最适宜的方式营造课堂氛围,促進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创建寓言式的情景

小学生的年龄较低,难以接受直白的理论讲述,而童话或寓言式的情景往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其在数学知识上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部分数学知识融入到著名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中,引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在讲加减法运算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坐井观天这一故事吸引学生,设置问题“青蛙在深度为100米的井中,白天青蛙可向上爬10米,而晚上青蛙会下滑4米,青蛙在多少天以后可以爬出井口?”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够逐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数学知识,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多媒体设备与技术应用到课堂上,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丰富课堂情景,以声音与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景游戏化的情景

小学生的身心尚不成熟,枯燥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让他们在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而游戏情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会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玩乐的心理,在数学课堂上设置游戏环节,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例如在学习倍数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报数,当遇到3的倍数时以击掌代替报数,如果有学生出错,则可以通过表演节目等方式进行适当的“惩罚”,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能深刻的记忆倍数的相关知识。适当的“惩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比拼,一方面增加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建生活化的情景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性不大,因此丧失在数学方面的兴趣,不愿意参与数学课程的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教师应当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创建具有生活化特色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一些水果,设置问题“五个苹果,吃掉两个还剩几个?”或者“六个梨加四个桃一共是多少个。”在例如在讲圆锥与圆柱体积关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个空心圆筒以及一个等直径等高的圆锥,用圆锥往圆筒里倒水,看倒几次可以倒满。这样生活化的情景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当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也能够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最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

三、结语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最大的兴趣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实践证明,情景教学有利于推动新课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深入实践,能够辅助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情景模式包括创建寓言(童话)式、游戏化、生活化等多种类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取舍,以最佳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提高课堂的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齐翠英.浅议情景教学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09).

[2]王玉华.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

[3]杨崇燕.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01).

[4]郑莲子.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考试(教研版),2012,(10).

上一篇:晚报小记者感想作文400字下一篇:竹间音韵初中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