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的十句箴言

2024-05-20

北大校长的十句箴言(通用8篇)

篇1:北大校长的十句箴言

有感北大校长王恩哥的十句话

1、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2、培养“两种功夫”:一是本分,二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3、乐于“吃两样东西”:一是吃亏,二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4、具备“两种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这是拿破仑的话。一个人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5、追求“两个一致”: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就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恩格斯说:婚姻以爱情为基础。

6、插上“两个翅膀”: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一个人如果有了这两个翅膀,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7、构建“两个支柱”: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

8、配备“两个保健医生”: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日行万里路,夜读十页书。

9、记住“两个秘诀”:一个是健康的秘诀在早上,一个是成功的秘诀在晚上。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10、追求“两个极致”: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延长到极致。

篇2:北大校长的十句箴言

▣ 01

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 02

培养“两种功夫”

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 03

乐于吃“两样东西”

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 04

具备“两种力量”

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 05

追求“两个一致”

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得以发挥。

恩格斯说,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也不会是牢固的婚姻。

▣ 06

插上“两个翅膀”

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 07

构建“两个支柱”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

▣ 08

配备两个“保健医生”

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 09

记住“两个秘诀”

健康的秘诀在早上,成功的秘诀在晚上。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 10

追求“两个极致”

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健康延长到极致。

篇3:北大校长的十句话

第一句话

结交“俩个朋友”:

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的“充电”、“蓄电”、“放电”。

第二句话

培养“两种功夫”:

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第三句话

乐于吃“两样东西”:

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第四句话

具备“两种力量”:

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

第五句话

追求“两个一致”:

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

第六句话

插上“两个翅膀”:

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如果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他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第七句话

构建“两个支柱”: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

第八句话

配备两个“保健医生”:

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第九句话

记住“两个秘诀”:

健康的秘诀在早上,成功的秘诀在晚上。

第十句话

追求“两个极致”:

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篇4:新娘必读的十句箴言

一个和睦的家庭一定有一个为人友善的女主人,她不需要过多介入丈夫的世界,她会给丈夫相当大的空间。

爱是一种超然,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对方一个喘息的空间、一份充满信赖的爱情。宽厚、大度才是彼此情感的基石。夫妻生活不可能每一天都是幸福的,但只要在每一天尽力把事情做好,就足够了。遇到一个值得爱的男人并不容易,不要总是想控制他或者改造他。

2.学会倾听

我们应该多倾听别人,少说一些无谓的话。虽然大部分男人不会像女人那样唠唠叨叨,但这并不意味着男人不想说话。如果一个女人能让男人在她面前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这样的关系才会更和谐、更持久。

3.学会妥协

一对夫妻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对方最大伤害的话是:“跟你在一起真亏,你根本配不上我。”如果你不幸福,对方同样不会幸福。能给予对方最美好的礼物,就是你自己的幸福。幸福的婚姻绝非将军与士兵的搭配,而是将军与士兵角色的不断转换。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是幸福婚姻的基础。妥协并非天生,但却是婚姻路上牵手一生的人必须学会的内容。妥协的人往往是充满自信、品格健全、善解人意的强者。夫妻之间要么双赢,要么两败俱伤。

4.婚姻不是一半加一半

婚姻是你的100%加上我的另一个100%。如果把婚姻比喻成一个人的身体,那么,男人是头脑,女人是心脏,两个“器官”相辅相成。婚姻中的平等和平分,本身就是一个误区与错觉。找到个人最合适的位置,远比在彼此的竞争中实现的自我价值真实、现实得多。男人的迁就不等于幸福,女人的超越不等于荣耀。为了家庭的完整与和谐,如果男人在外奉献得多,女人就对内多关注一些。

5.结婚容易离婚难

如果两个人看对了眼儿,觉得应该住在一起过日子,领个结婚证实在简单。然而,这份证书的分量却非秤砣所能衡量。有的“闪电式结婚”后患无穷,一方为了离婚竟然耗费了8年青春。

6.不要轻言离婚

若有的人在离婚与不离之间煎熬,我会给他们一条忠告:“不要听别人的意见,因为任何人都没有走进你们两个人的世界。听自己的心,问自己的心。如果你还爱他,就不要离。爱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艰难。”如果两人已为人父母,那么我还要说:“千万不要在子女长大后抱怨,当初我们不离婚,就是为了你。”

7.夫妻红脸并非坏事

一对相爱的男女最终走向离婚,问题不在于两个人是否志同道合,意见分歧有多大,而是双方在矛盾发生后如何解决。吵架是完全有必要的,问题在于要化解分歧,夫妻间在争吵的过程中,不断探讨、解决、妥协。这一步步的心理变化如果被孩子看到,他们就会潜移默化地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人是不讲理的动物

男人有时也需要哄。如果妻子总是在他的耳畔重复:你怎么这么讨厌,你怎么这么笨,你为什么做这个,你为什么做那个。日久天长丈夫就会感到反感了,逆反心理越来越强,索性把那些惹妻子责怪的言行变本加厉地做下去。

9.时刻自省的四句话

对待家人像对待朋友,对待朋友像对待家人。夫妻双方谁也不欠谁,所以要懂得对配偶的付出表示感激。不要把对方当傻子。不要拿伴侣的“短”比别人的“长”。

10.婚姻历程是一幅地图

有人为婚姻历程画了一幅地图,从东到西,依次为五个阶段:(1)激情燃烧的岁月——爱让两个人在旅途中战无不胜。(2)进入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没有路标显示,更不知道身边的配偶在想什么、说什么。(3)路必须要走下去,但是两个人开始争执起来,都认为只有对方改变了,才有好日子过。(4)也许对方根本不会被自己改变,索性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你改变不了,就跟着我走吧。(5)两个人终于习惯了对方,此时已经走过了地图上的大部分地区,彼此心中的路标越来越明确,到了心照不宣的境地,彼此更加默契。

责编/昕蓉

篇5:北大校长的十句箴言

第一句话: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第二句话:培养“两种功夫”。

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第三句话:乐于吃“两样东西”。

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第四句话:具备“两种力量”。

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第五句话:追求“两个一致”。

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 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就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恩格斯说,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也不会是牢固的婚姻。

第六句话:插上“两个翅膀”。

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如果一个人有了 这“两个翅膀”,他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第七句话:构建“两个支柱”。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这是大科学家钱学森一再强调的。一个大写的“人”,必须由科学与人文这两个支柱来支撑。

第八句话:配备两个“保健医生”。

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 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别的兴趣与爱好,就是几十年来养成了两个习惯: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第九句话:记住“两个秘诀”

一个是健康的秘诀在早上,一个是成功的秘诀在晚上。黎明即起,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争取健康地工作50年。必要时晚上还要加班加点,主要用来读书、思考、写作。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第十句话:追求“两个极致”。

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健康延长到极致。现在人们的潜力一般才发挥到3%-5%.

王恩哥

王恩哥,男,辽宁省沈阳市人,1957年1月出生,1982年2月入党,1975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协常委,北京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等职务,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正局级),2012年6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1]2013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潘立刚在北京大学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王恩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1] 中文名 王恩哥 外文名 Wang Enge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 出生日期 1957年(丁酉年)1月

职 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 毕业院校 辽宁大学、北京大学 信 仰 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

1995年获人事部“国氏”博士后奖 北京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百人计划”从美招聘回国第一人

代表作品 轻元素共价键化合物的制备与物性分析 性 别男

祖 籍 上海市青浦区

目录

1人物简介 2教育及工作经历 3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 ▪ 主要研究方向 ▪ 研究成果 ▪ 学术兼职 ▪ 个人成就及荣誉

1人物简介

王恩哥,男,汉族,1957年1月生于辽宁沈阳,籍贯上海。现为北京大学校长、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 3 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英国物理学会会士(IOP Fellow)。2013年3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

2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5年至1978年辽宁省辽中县乌伯牛公社知识青年。1978年至1985年辽宁大学物理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1985年至1987年辽宁大学物理系教师,期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交流学习。1987年至1990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研究生。1990年至1991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1991年至1995年法国里尔表面与界面实验室和美国休斯顿大学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5年至2009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至2007年期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2004年至2009年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主任。

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任德国Fritz-Haber研究所做AvH访问教授; 2008年至2009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6年至2007年中央党校中青班学员。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GCEP访问教授; 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9年至2011年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物理学院院长。2009年10月至12月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大学做KITP访问教授。2011年至2012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2012年至2013年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教务长。2013年3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

3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王恩哥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研究成果

他首先提出利用掺杂来调制纯纳米管的结构和物性,与合作者首次制备出管状碳纳米锥、CN聚合纳米钟和BCN单壁纳米管;与合作者共同发现并证实了表面原子运动的一些新规律,完善和发展了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与学生在SiO2表面预言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二维镶嵌冰,建立了有助于解释冰表面预融化的新序参量。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PNAS, Physics Review Letters, J.Am.Chem.Soc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大于7000次,h因子45,,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8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学术兼职

2001年至今曾任日本东北大学JSPS访问教授、德国马普研究所AvH访问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GCEP访问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KITP访问教授,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访问教授。[3]现任中国科协常委,北京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香港大学物理系荣誉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智利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加州圣他巴巴拉大学、沙特国王科技大学国际学术顾问,美国材料学会(MRS)组委会委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选举委员会顾问委员,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量子调控”专项副组长。担任数十家国际学术期刊《Materials Science Foundation》(瑞士),《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美国),《物理学报》和《化学与物理学报》执行主编、副主编或编委。2002-2005年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王恩哥同志将国外物理学最新发展态势与国内学科发展相结合。2003年7月,王恩哥研究小组和意大利及美国同事合作,发现了一种新的量子点形成机制: 5 原子能够向上扩散,即原子可以从表面扩散到岛上去。美国物理学会的《物理评论聚焦》以《会爬山的原子》为专题对这一新发现进行了专门报道。个人成就及荣誉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第一完成人,2004和2011)亚洲计算材料科学成就奖(2011)

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0)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两次(第一完成人,2003和2008)美国斯坦福大学“GCEP”访问学者称号(2008)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称号(2008)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05)德国洪堡研究奖(2005)周培源物理奖(2005)

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05)

篇6:莫言二十句写作箴言集锦

聆听了著名作家莫言老师关于文学创作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莫言老师从孩提时的故事说起,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全过程,听来令人感慨不已。同感之处,聊记几笔,遂成此“莫言二十句写作箴言”,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异日莫言老师观之,特别是获诺奖后的莫言先生,可搏一笑矣!写作箴言

一、创作源于实践;

写作箴言

二、经历是最好的创作资源;

写作箴言

三、恨与爱与阶级是没有关系的,地主的孙子看《卖花姑娘》同样也流眼泪的;

写作箴言

四、读书是读者再创造的过程;

写作箴言

五、追求决定人生的价值取向;

写作箴言

六、艰苦生活是一种历练;

写作箴言

七、初期模仿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但是不能永远模仿;

写作箴言

八、好作品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写作箴言

九、创作只能来源于生活,但是应高于生活; 写作箴言

十、要找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写作箴言

十一、文学就是文学,不负载宣传功能,政治只是文学的背景;

写作箴言

十二、文学应该有其创作本土文学的地理概念;

写作箴言

十三、文学创作是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它为我用”、“合理虚构”、“推己度人”;

写作箴言

十四、创作要打破必要的现有界限和障碍;

写作箴言

十五、找到童年、回到童年、回到故乡、找到自我; 写作箴言

十六、模仿或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种创作腔调; 写作箴言

十七、在模仿中发现自我,在寻找中创造自我; 写作箴言

十八、带着感受写作,在重点和关键的地方要停下来;

写作箴言

十九、写作要有联想,要调动所有感官的力量,要有感情色彩;

写作箴言

篇7:北大校长的十句“二”话

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运动场,

一个是图书馆,

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第二句

培养“两种功夫”:

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

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

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第三句

乐于吃“两样东西”:

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

做人不怕吃亏,

做事不怕吃苦,

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第四句

具备“两种力量”:

一种是思想的力量,

一种是利剑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

这是拿破仑的名言,

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第五句

追求“两个一致”:

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

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

兴趣与事业一致,就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

恩格斯说,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也不会是牢固的婚姻。

第六句

插上“两个翅膀”:

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

如果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他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第七句

构建“两个支柱”: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

第八句

配备两个“保健医生”:

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

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

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第九句

记住“两个秘诀”:

健康的秘诀在早上,

成功的秘诀在晚上。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第十句

追求“两个极致”:

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篇8:成功者的十句箴言

自信不失谦虚

谦虚不失自信

李开复从小在母亲的极度宠爱下成长,他喜欢搞恶作剧,把家里所有的钟表调慢一小时以便晚上床睡觉,把邻居池塘里的水放干以证实里面并没有100条鱼。对这些小事,母亲都只是报以宽容的一笑。

可对关系到做人的事情,母亲的要求得极其严格。

刚入学时,李开复成绩不错,有一次他得意洋洋地对邻居阿姨表示“上小学以后就没有见过99分”,母亲知道后,第一次打了他。母亲告诉他,“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母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道理告诉开复。这一次强烈的记忆,使他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这让他一生受益。

成功箴言之二:

天赋就是兴趣

兴趣就是天赋

为了让李开复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在他11岁那年,他们举家搬到美国。后来,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专业。然而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学习的枯燥经常让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不过他发现他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是别人还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

于是他发现自己像发疯一样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自己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3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还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成功箴言之三:

思考比传道重要

观点比解惑重要

大学毕业后,李开复开始读博士。在读博之前,他的系主任Haberman就告诉他,读博士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博士论文。至少在本领域是世界顶尖的。这句话让李开复特别震撼。然而,下面一句话,让他受益更深,Haberman说,“做出一流的博士论文,也不是读博士的最终目的。而是你在读博士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思考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将使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顶尖的成功!”

李开复的努力证实了这种说法。他用统计学方法做出的语音识别博士论文至今还是语音识别产品的理论基础。而李开复也在博士生涯中,学会了解决问题,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功箴言之四:

我不同意你

但我支持你

研究方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极其重要,李开复在读博士期间选择的是“语音识别”。师从博士生导师罗迪。罗迪教授鼓励李开复用专家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而李开复在这个领域经过了一番研究后,发现语音识别用这个方法可以获得特定语者95%的语音识别率。李开复把整个研究过程写了一篇论文。一经发表,得到了很正面的回馈。但是他最终发现,专家系统是有严重局限性的,无法延伸到做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他认为有数据支持的统计模式是唯一的希望。当他把想法告诉导师时,罗迪告诉他,“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这样的说法让李开复备受感动,成就了李开复博士论文的成功。他的论文当年被评为《商业周刊》最杰出创新。

成功箴言之五:

挫折不是惩罚

而是学习的机会

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或者在读博士期间,李开复的成绩都很优秀。他用统计学做出的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大大地提高了,而博士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让全美的科技界震惊。这样一个明星学生可以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里没有什么忧愁可言。然而,一次暑期课程让他经历了不小的挫折。1983年暑假,李开复得到了暑期工的工作。其任务就是教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计算机课程。李开复自己对那段时光非常享受,每天忙碌地备课,还想出各种教学方法。

但是,他领取薪水的那一瞬间看到学生的评语,才知道学生认为,“李老师的教学就像催眠曲!”这样的评价无疑使得李开复备受打击。

不过李开复并没有气馁。他把失败当成了学习的机会,因此获得了成功。他在此后的生涯里,尤其是回到中国以后,作了上千场的演讲。这无疑得益于学生时代的练习。

成功箴言之六:

创新不重要

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李开复的就业起点很高,他一毕业就开始在苹果公司担任副总裁的高职。在这段路程上,他有许多成功,例如苹果的QuickTime,但是在SGI他碰到了巨大的挫折。他的团队发明的三维浏览器,在市场上失败,整个团队和产品被公司廉价卖掉。这时,他发出了“从挫折中学习”的反省能力。他理解了,仅仅有科学家的“新”“酷”的创新是不够的。创新必须是针对用户的,必须是有用的。做产品的管理,必须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李开复1998年夏天回到中国,在中国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这时,他把这个教训带入中国团队。

成功箴言之七:

完美的工作

成长兴趣影响力

为了挑战自己,也想让自己有更加广阔的前程,李开复从苹果去了微软,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几年工作后,他深深地体会了一个完美工作的标准,那就是自己有浓厚的兴趣,能有成长的空间,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他怀念着在中国研究院的兴趣,还有刚调回美国的学习,但是他期望着有更大的影响力。当他发现谷歌将开始在中国创建公司时,他主动找到了谷歌CEO施密特,并表示愿意加入谷歌。而施密特十分高兴,在一个月之后就给了李开复回复。李开复说,当你遇到喜欢的工作机会,不需要任何的迟疑,而需要积极主动来争取。因为这样的机会往往千载难逢,一秒钟的犹豫就可能失之交臂。

成功箴言之八: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2005年,是李开复的转折年。他没有想到,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引发了一次地震。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一生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他在从微软提取的30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最后,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他发现,没有一个记者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因为作为官司的胜利者,媒体不再相信那些谣言。

成功箴言之九:

做最好的领导

让员工做有兴趣的事

谷歌公司聚集着世界上最天才的工程师们。如何管理这些“天才”,是摆在李开复面前的另一个课题。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不能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大家讨论决定。也可以让员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如果合理就采纳。谷歌公司自由的环境非常有名。作为管理者,他主要是在公司战略、每年的目标、合作伙伴、总部沟通上努力,其他的时间,他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公司的发言人、员工的教练。

成功箴言之十: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

而是你留下多少

成功的途径不同,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同。有人求名,有人求利,而李开复求的是自身价值的发挥。他说,你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当他的一个同事赚够了钱而发现失去人生目标时,才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和对他人的影响。

源于对价值的追求,李开复曾努力地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与许多大学生分享。他给中国的大学生写信、写书,办了“我学网”,每年面对十万学生做作讲。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李开复看到中国大学生的成长。他说,他曾经想过自己的墓志铭应该有科学家或者企业家的注脚。但是,他说他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想法,如果他的墓志铭上有热心教育者的字样,他会感觉到内心的温暖。而这,也是他所追求的,他留下的。

上一篇:德育建设计划下一篇:班级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