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2024-04-17

谈作文教学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2篇)

篇1:谈作文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浅谈教育教学心得

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八年来,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和学生做朋友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助,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三、创新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表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四、善于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内涵深厚。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这些就是我参加教学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在教育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篇2:谈作文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不仅对国民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英语课堂中,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的获得知识。如何让多媒体和英语教学紧密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就需要教师们的的反复实践探索,最终达成高效便捷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高效情景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偏向于写和背。而这样的英语被称作为“哑巴英语”。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单凋枯燥。改变教师主动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双向的沟通的局面。就需要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为学生创建更多更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另外要摆脱一本书、一块黑板和一只粉笔的“小米加步枪”的落后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平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使用多媒体,如何将多媒体教学与英语交际进行完美的结合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小学英语的课本教材板块清晰,各个板块都有自己的中心主题,整体内容贴近生活。在此基础上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情景,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能将模拟的真实情景搬进课堂,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其实这就是在复制生活情景,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能沉浸其中。例如,4B Unit4—Buying fruit,可以创设

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切身感受,体验交际。可以直接把场景从果园搬到水果店,让学生自己做顾客和售货员。从询问是什么水果,到决定买哪种水果,到问多重,可以让学生模拟场景直接对话,在拓展练习时还可以把问价格加入其中。让英语课堂更生动,更实用。

多媒体在设计模拟场景上独树一帜,在单词板块的教授上也是五花八门。从3A第一单元的动物到6B最后一单元的写信。每个单元都在多媒体的平台上大放异彩。在动物的教授上,可以运用声音让学生的耳朵“活”起来,更真切的理解动物的词汇。耳朵是传递给大脑信息的最主要的器官,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反映上课时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学生听得认真,那这就是一堂高效的英语课。在动物的声音中,也可以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乐于学,大声说。减少学生由于紧张所产生的说话声音小,不能正确的发音等各种问题。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融入课堂。

多媒体教学不仅教“活”了学生的耳朵,还有学生的其它感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探索内心情感的潜望镜。要让学生眼睛“活”起来更深刻的感受单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所有感官都“活”起来。在四年级下Unit7 At a snack bar,我们要学习八种食物,有鲜艳的汉堡,绿色的茶,棕色的咖啡、巧克力等等。在鲜艳的图片中初步认知食品,在模拟的情景中品尝了解,并带着我们的嗅觉去感受理解。情景是模拟的,美味是假设的,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品尝假设的美味的兴奋是真实的,这样的课堂让学生觉得学起来很轻松,课堂更活跃。

静止的字母变成了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这样的一个动画效果怎能不吸引学生,怎能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写信材料的教授上,也可以利用模拟的场景,让学生的大脑“活”起来,更轻松活跃,更有条有理。例如:随着现代先进的科技发展,写信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由原来的用信纸,到现在的传真、电子邮件,可以用来写信的东西越来越多,让学生选择一种写信方式,并准备相关材料,准备齐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更锻炼了学生做事有条不紊的能力。在多媒体的平台上,我们只要设置一定的虚拟情境,就可以充分运用在网络上可以找到的图片、声音,甚至于歌曲动画。让孩子的英语课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堂,变静为动,激活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多媒体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英语课堂中。它使我们的课堂更光鲜亮丽,生动活泼,让我们的学生更开朗大方,积极活跃。然而如果不能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老师只会成为讲台上的“鼠标”,整堂课也只会在忙乱中结束。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并没有给课堂带来多少实效。因此,要正确认识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充分的准备好每一节课,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课堂中有效的利用多媒体创设各种虚拟情景,有助于学生在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时进行良好的知识迁移,实践英语的交际性功能。所以,我们要让多媒体在每一位老师手中“活”起来,在每一堂课上“活”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活”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生素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我相

信,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今后教学中的前景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万青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何克抗

3.《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篇3:谈作文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关键词:基础护理,有备而教,教无定法,教有所得

1 有备而教

课前准备是上好课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1]。教师在上节课结束前必须布置好预习工作, 让学生在课前先熟悉好教学内容。护生准备主要在于对书本充分预习。一堂准备充分的课程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匪浅,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达到最大教学功效。作为基础护理老师, 在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 适当加入自我见解, 找出重点、难点和考点, 理清提纲。同时, 翻阅大量信息材料, 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病例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 配备与课堂内容相适合的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1.1 按年制和护生具体情况备课

由于我国护理学的变革与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护理教学现在分了好几大层次。就我校而言, 便同时存在中专、五年制大专、自考等多种学制。根据学龄层次和学生基础不同, 护生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也略有差别。故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这点, 针对学龄层次低的学生, 备课要更加详细、逻辑合理、导课生动、叙事活泼、投其所好;针对学龄层次高的同学, 备课则可有所侧重, 在解惑的同时着重开发护生举一反三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1.2 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备课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2011年新护士条例颁发以后, 考试的科目、试题的类型、以及对学生考察知识的侧重点都变化很大。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所以, 有目的性的教学对护生而言无疑像注入一针兴奋剂, 极大地提高了护生对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就是说, 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条例的颁布, 对基础护理的教学, 既是挑战, 更是机遇。基础护理教师要参考每年执照考试大纲, 有针对性分析考点, 让护生有备而学。

2 教无定法

2.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各种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已经不胜枚举。常见有提问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案例讨论教学、课后作业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手段也层出不穷, 比如传统板书教学、教具展示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在基础护理教学中,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 教学手段必须灵活, 要根据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和特点灵活选择。切忌墨守成规, 也切忌乱无章法, 最好将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揉和在一起。不管如何应用教学目一定要明确比如理论教学主要培养是护生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 而实验教学则主要培养是护生动手能力、应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2.2 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教学

教师要从简单“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学生学习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2]教师间常进行各项交流和听课学习, 但对于相互间学习来说仅仅只是相互教学方法探讨, 却无法将双方个性化教学融合, 其个性化教学更会锦上添花。教师个性化教学受其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所影响。教师形象魅力是指教师要有美的外部形象, 它是通过教师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所表现出来。风度和气质是能够明显体现其内在情感、志趣、个性和精神面貌外在行为和表情等要素综合。[3]仪表上要给学生好印象不难, 关键还要体现出专业上素养。比如实验课上着装规范和整洁也会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和专业态度。言谈举止体现了教师语言技巧, 也往往决定了一堂课生动与否。并能展现教师才华风度让学生敬之、爱之, 教师人格魅力主要来自于内在气质自然流露, 体现在善良关爱、宽容公正。教师学识魅力最能让学生敬服, 需要教师对知识掌控能力很强, 能随时解答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疑问。教师个性魅力因人而异, 一样的知识点有的教师逻辑明确、分析有度;有的教师表达风趣、语言生动;有的教师则思想刻板、语言乏味, 一堂课的整体风格也会因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而改变。

3 教有所得

3.1 护生所得

在一堂课结束后, 教师应当清楚: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并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4]之前所述备课和授课也并不是单一为了护生仅掌握教学内容, 更多是为了护生学完本堂课后能深化思考, 提出疑问,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真正消化吸收, 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基础。总的来说, 这些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将会成为护生认识问题的基础, 但并不妨碍护生展开思索, 解决实际问题。世界在发展, 护理也需要发展, 很多理论随时可能被推翻, 无须将知识生硬塞给学生, 而是让她们有选择接受并延伸。“护生所得”便在于有了创新求学意识, 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判断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

3.2 教师所得

备课时收集信息、授课时学生质疑和授课后全新感悟都可让教师从中得出很多经验。在修缮教案的同时, 也找到自我不足加以攻克, 并对该堂课理论又有了深层次理解。可以说, 每经历一次教学, 教师便会有多一层体验, 这对护理学研究也会有很大帮助。

4 结论

作为从事基础护理理论教学教师一定要创新教学思维, 努力吸收新知识, 谨记有教无类, 不墨守成规, 立足于培养提高护生综合索

参考文献

[1]李欣赵, 华文.上好医用化学实验课心得与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12 (1) .

[2]陈建翔, 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4, 17.

[3]黄卫东, 钟玉杰.魅力护理教学[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3) :280.

篇4:谈作文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一、识字对发展智障儿童语言的作用

识字对智障儿童缺陷补偿的教育教学有着极大的作用和重要性。儿童喜欢看图,喜欢涂鸦,喜欢东拉西扯,这是发表自己意见的进行。“字不是一件神秘的东西,可以当作图画看的……无论图画、手工、读法,都是儿童发表意见的方式,都可以做的。”

1. 识字的目的是帮助智障学生发展阅读能力。2. 识字是智障学生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基础,通过识字可以极大程度地帮助他们矫正发音,培养简单的语言沟通和交往能力,甚至简单的阅读与书面语言等。3. 识字具有工具性目的。教会智障儿童识字,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才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高认知能力。4. 写字也是识字的重要环节之一,它需要大臂、小臂和手指等肌肉的控笔动作及视觉的协调,且在写字训练过程中使这种协调得到发展。随着识字教学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精细动作能力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化或加速现象,这是识字促进心理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补偿智障儿童某些心理缺陷的一种手段。

二、智障儿童的心理特征

智障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他们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 知觉方面:知觉速度缓慢,整个知觉比正常儿童明显迟钝。2. 记忆方面:记忆表象贫乏,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3. 言语方面:词汇量小或含糊,不能清楚地表达等。4. 思维方面:判断力、分析能力弱。5. 注意力方面: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暂,难以分配注意等。

三、智障儿童识字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智障等程度之分,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心理功能也不一样。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只有全面深入了解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大致的智力程度之后,才能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及训练方法进行缺陷补偿教育。

前面已经分析了智障儿童在感知、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有着许多缺陷与不足。特殊教育教师在识字教学遇到困难时,不应惊慌失措认为无法可行,而应抓住智障儿童的特点、认知规律及教学原则进行教学,使得智障儿童课堂一样有活力、生命力。笔者长期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利用识字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语言矫治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与研究。低年级的儿童平均年龄在6~12 岁之间,智力属于中下程度,有言语障碍、认知差等明显的特点,但识字对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训练。为了使教学更有活力,笔者在教学路上不断探索着智障儿童识字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发展记忆

由于智障儿童具有注意力易分散、认知范围狭窄、头脑中具体生动的表象少等特点,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上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字形特点,了解构字的规律,采用学生易学、易懂、易记的教学策略。

1. 学习基本的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在帮助儿童识字的时候应该从最基本、最简单的汉字开始,如“一、二、三、十、土、口”等既简单又形象的汉手。通过直观的实物、形象的图片等引导学生学习字音形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欲望。

2. 利用基本字的组合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后,就可以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或笔画少的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如“大”加一笔是“天”字,“天”少一笔是“大”)这种识字方法补偿智障儿童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不稳定等缺陷,提高教学效果。

3. 以多种形式编辑字形,帮助学生有趣记忆字形。还可以根据一些字的字形特点编成儿歌等,帮助学生记忆,使其能永久地记住。

(二)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育者在组织教育对象识字教学的时候,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手段等使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富有弹性和生命力,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识字教学中做到音形义的统一对于智障儿童而言是一个难点。仅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字形的记忆上是不够的,智障儿童对识字学习的渴求欲望低,获得成功的体验差,对知识缺乏一定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就更应该注意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中积极参与教学。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必要性,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强化理解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大都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是在生活中都能看到、用到、接触到的,如关于日常用品脸盆、扫帚、毛巾等,关于自然现象天气,关于家庭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把识字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另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字。例如:教“扫地”时,在扫地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它们的读音、理解用途;教“白天、黑夜”就联系作息时间:白天我们在教室上课学习,晚上(黑夜)我们在宿舍睡觉。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就学会了相应的字,智障学生识字量就会大大地增加了。

(四)巩固效果

训练写字是巩固识字、提高识字能力的另一种手段。怎样把字写好对智障儿童来说是个难题。儿童刚进学校难免会有些不良的写字现象,如不会握笔、乱涂乱画等。尽管儿童写得不好,不会握笔,作为老师,一定不能灰心、不能放弃。越不创设机会给他们涂涂画画,他们就越来越不会,相反,如果创设了机会给他们去写去练,那情况又截然不同。在教学生写字前,先了解学生情况,再抓基础训练,最后针对情况进行训练。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写字的兴趣,如每次学生写字认真或有进步时,及时用口头表扬或在作业本画上小星星、小红花、小太阳、笑脸等方式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和欲望。

篇5:谈作文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信息化教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寨里总校西三小学 李 秀 珍

摘要一:

传统的教育手段主要是教师将知识或技能填鸭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营养不良”,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更不用说学习中去创新……

摘要二:

信息技术教学尽管不能取代教师的全部作用,但在某些方面它确实超越了人类教师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

多媒体 信息化 兴趣 应试教育----------------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农村

在现代社会,“创新教育”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近几年来已经被人们所重视,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手段更有效的体现出“创新”这种新教育思想,在今后的道路上这种手段还将是必须的。

我教学有将近十年了,在最初几年教学中我和老教师学习经验,由于我是比较年轻的教师,相比之下所具有的活力也让学生很喜欢,但时间慢慢的过去,学生也就失去了新鲜感,在农村每个教师的教学手段也都差不多,黑板,粉笔,课本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当我讲课时面对那些无精打采的学生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苦。传统的教育手段主要是教师将知识或技能填鸭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营养不良”,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更不用说学习中去创新。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以很快的速度普及时,这对于我们一直苦恼“如何教”----------------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的老师们来说,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信息技术教学通过文本、声音、图形和动画等信息载体的相结合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用更快捷、更方便、更灵活、更新颖的方式影响着人类。

我学生时代是计算机专业,现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让我更深的体会到它来的及时,来的重要。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几点多媒体对于教学发展的几方面的作用,现在进行探讨一下。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使计算机具备了模拟教学行为的能力。

首先,多媒体教学中能让学生变强迫学习为自愿学习。作为教师角色的它让学生进行学习时是轻松愉快的;其次,作为学生的它能提供一种场景,随着交互的进行不断创建新的内容。学生遇到的不再是狭窄的、只有单一正确答案的世界,而是随不同模式出现时所表示的一系列选择,学生的创造性可以得到充----------------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分的发挥。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帮助。最后,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技术能作为工具尽可能让学生使用它来完成各种任务,为学生创造性活动提供机会。

篇6:浅谈小学作文入门教学教育论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口,不少学生对语文感觉难学,首先是从作文开始的。按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要能写出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文章。要实现这个目标,作文入门教学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最终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其实,小学作文教学教师并非“授之以鱼”,而应“授之以渔”,这样,学生对作文教学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以浓厚的兴趣去展示、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鞭策社会中的假、恶、丑。

小学作文入门教学,经过不断总结自身日常教学经验略有所悟。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既可改变学生不良的作文习惯,还可培养其浓厚兴趣,让他们徜徉于作文情与景之中获得心灵的陶冶,找到成功的喜悦。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作文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真实情感,抒写身边的人、事、物。

“文贵出真”,作为教师宜在小学生刚刚学会用笔认识神秘莫测的大千世界、表达自己内心复杂情感的时候,引导他们写真实的情感,抒写身边熟知的人、事、物。这样会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其实作文就是那么简单”的意识,就不会一开始就觉得作文难写,让他们在初次用笔写自己生活时就充满好奇心。

学生在作文入门教学中我就要求他们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把作文当作表达自己情感和展示心灵世界的工具,只要长期坚持这一原则,就可避免作文出现假、大、空的情况。以“我写我人,我写我事”来要求他们,即可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出一个可以感知的“自我形象”。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是:学生入门的第一次作文是写自己,第二次作文写他们最熟知的家人。这样,学生用笔去抒写大千世界,从“自我”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视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学生写他最熟悉的人、事、物,就能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无物。

其次,要多形式培养和巩固学生的作文兴趣,让他们保持热情,并逐渐进入痴迷状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形式来让学生作文入门,并培养、巩固其浓厚的兴趣。

1.鼓励学生长期坚持积累,并有意识地用好词佳句入文。

平常我每接一个新班级,从一年级开始便要求学生把教材上的或课外书上的好词佳句专门积累在一个笔记本上,到三年级写作文时,学生就能有意识地把它们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会利用圈点法标出每篇文章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或写得漂亮的句子,在班上交流,对突出的同学进行公开表扬,让他们一开始写作文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

2.引导学生读名著和背诵精彩语段。除教材上要求背诵的语段或课文外,每个学期我都指定学生去读两部书和背诵一些精彩语段。根据时间要求,所要求读的.两部书放在假期完成,背诵语段在平时,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时每学期额外增加十个精彩语段,二年级时每学期增加到十五个。学生在这两年中已读了几部自己喜欢的书,积累了几十个写人、记事、写物的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精彩语段,到三年级学生入门写作文时就特别轻松,语言运用也不会枯竭。

3.设置读书角和佳作窗。平时,我把学生最喜欢的书拿到教室里设置一个读书角,而且号召学生把自己家里已读过的书拿到班里,放在书架上供其他同学阅读。为了让平时特别喜欢读书的同学看到希望,我每学期都在班上设置“读书之星”奖,对部分学生予以奖励,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在班上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与此同时,到三年级写作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佳作展示平台,在教室里开辟佳作窗,把每次作文写得有代表性的文章贴在上面。每学期只要有三篇作文进入佳作窗的同学便可获得“写作之星”奖。另外,根据学生兴趣,我还在班上设置了“积累之星”奖、“写作进步之星”奖、“故事大王”奖等若干奖项,以培养和巩固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

4.积极推荐学生作文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让他们从作文入门开始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进入一年级下学期,我便开始要求学生写日记,到三年级正式入门写作文时,我每次均选出几篇有典型性的作文,反复修改,除装订班级优秀作文集外,还大量向各级各类刊物推荐发表或参加各级竞赛,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近几年,我发现这一招的确不错,学生只要有作文得到发表或参加竞赛获奖,他的学习干劲就会更强,学习的自主性也会更强。有时老师即使不要求,一旦他已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他都会不自觉地自己找书来阅读,而且会自觉不自觉地写作文。每学期我都会收到班上同学主动交给我为他们修改的100多篇文章,而且这些文章既不是老师要求写的,也不是家长要求的。这充分说明,学生一旦对作文入了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出现势不可挡的状况,而且班上也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我向全国各大刊物推荐的学生作文比较多,所以每年都会有我所推荐的十多篇或二十多篇学生作文见诸报端。家长一旦见到他的孩子的作文发表或获奖,定然会特别高兴,也会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这样,既增强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所以,本班学生一旦要求要买书读,大多数的家长都很支持;如果某个学期学生没有提出要买书读的要求,家长反而会主动向老师了解情况。

篇7: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面对知识社会和学习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国际21世纪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共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有责任感、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21世纪教育所关注的核心目标。

“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范式”观点的提出,着手于学生现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还要启迪悟性,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人生、自然及文学、艺术、现代科技,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性,使学生有话要说。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力求体现“使生活成为作文的内容,使作文成为生活的载体”这一理念。

学作文就是要使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人。为此,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作文过程中成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以教学艺术为支撑,引导学生把做人转化成自己的心理需求。

一、儿童作文心理发展。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儿童心理与所有其他事物一样,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儿童作文心理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旧的、比较稳定一面的原有作文心理结构和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是包含复杂构造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它大致由下列成分组成:1.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各种作文心理能力的发展水平;2.语文知识、写作知识的水平,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的水平;3.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习惯等非认知因素的水平;4.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表现;5.注意力、心境、态度等当时的心理状态。

原有的作文心理结构与水平既有积极的因素,又存在着不足的、或有待发展的一面。儿童作文心理内部矛盾的另一方面--儿童在实践中产生的种种作文新需要,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则是经常代表着新的、比较活跃的一面的。儿童的作文需要通常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儿童的要求转化而来的。这种需要是多层面的,它主要有--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绩下降威胁的需要;渴望同父母、老师、伙伴交流见闻感受的需要;完成集体交给自己汇报、总结、调查等任务的需要;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和称赞,获得同伴尊敬的需要等等。

二、通过作文教育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所谓“生活”包括的面是很广的。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是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是生活,带学生参加各种班队活动也是生活。总之,我们应当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我们力主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学生在写作的艰苦劳动中,要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整个写作过程中,应该要积要参与作者的感情体验,做到感同身受,撞击出心灵的火花。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写出他自然而然的内心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来。

培养学生审美观,通过感知陶冶学生情操。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做好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习良好的道德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把国情、养成教育同作文有机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美的潜力,不断鞭策自已创造价值的事。让学生在作文的构思中悟出真、善、丑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在作文中,使作文不空假,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个性。

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学认为,人的意志可以调节人的内外活动,它会推动一个人去达到一定的目的或排除与目的相矛盾的愿望与行动。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幼稚和半幼稚状态,意志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作文中,要培养学生的恒心。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认真观察、长期练笔,特别是通过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来不断克服困难,增强耐挫力才能提高。由此可见,学生意志力的发展是要建立在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础上的。那么,顽强而不急于求成,坚忍不拔而知难而退,持之以恒而又不一暴十寒等优秀品质就会逐渐养成。这将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人生道路上终身受益。

坚持写好日记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写好日记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经之途。学生学好心理日记,让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心中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感情,有助于克服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从而逐渐形成健康心理。同时,也可通过日记这篇反映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据。

篇8:谈作文教学教育心得体会

所谓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是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新”。创新更新不是凭空臆造, 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也是学生个人发展和教育的根本要求。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基础, 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 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大胆思维的环境, 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张的宽松创造环境, 促使学生不把眼光锁在狭小的学业天地之中。促使学生独立、自信的审视周围环境, 锲而不舍的探索未知世界。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学科, 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最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利条件。当代中职生精力充沛, 思维敏捷, 富于幻想, 求知欲强, 所以中职语文教学更应该在传授语文知识,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进程中实施创新教育。

实施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 首先, 要努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质疑心。求知欲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种欲望, 它是创新意识形成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应先激发学生产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质疑就是抓住新的事实, 动摇旧的观念, 由怀疑引发问题, 由问题推动线索, 从而达到创新。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对老师质疑, 向教材质疑, 对已有的一些定论质疑。其次, 培养思维独立性和多项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更新意识的另一种表现。思维独立性的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造水平的高低。思维的独立性表现在善于根据事实冷静的思考问题, 善于辨明是非, 不人云亦云、盲从附和。思维的多向性表现为能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系统性、科学性, 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再次, 善于开发学生竞争力和创造力, 用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剖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运用知识、创新知识。为了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还应培养学生勇于开拓、敢于竞争的意识。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摄取, 对文章内容、艺术形象的启悟与创造等引发并表现出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能够创造环境。具体的做法是:

一、重新审视和评定学生能力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评价, 往往只凭期考的一张试卷而一锤定音。简单划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审视和评定学生能力, 第一, 要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 不能把考分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看学生平时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对于平时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见的学生, 平时要给予奖励。教师出卷时少出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题, 多出灵活运用的思考题、综合题。第二, 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测试。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 从普通话水平、朗读水平、演讲能力、阅读口述能力、书写能力、应用写作能力、阅读笔记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测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 从而促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逐步改善创新教学方法

纵观当前中职语文教学, 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 以讲授法为基本教法;还停留在释词、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归纳特色等环节上, 有人戏称为“教师讲, 学生记, 考试ABCDE, 台上讲得津津有味, 台下听得呼呼大睡”。有的教师只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 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果自然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改变“照案宣讲”的“满常灌”教学形式, 破除“求同型”的教学方法, 不把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花在一问一答的内容分析上, 不把学生局限在死记硬背及习题的标准答案上, 而是应该由师生共同探讨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方法一:巧设疑问, 解决难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关键在一问”。中职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 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语文教学中, 字词的理解应由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己去感悟。读写知识的把握由学生通过预习, 教师给予适当归纳来理解。课文内容的分析不应由老师讲的过多过细, 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 在讨论中把握内容要点和写作特点。讨论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 讨论的发言、争辩就是运用知识的创新表现。以课文《威尼斯》为例, 检查完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后, 教师只需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简单的讲解。不再逐句逐段分析课文, 而是设计五个问题:①威尼斯作为一座城市有什么特点?②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威尼斯是别致的水上城市?观察角度有什么不同?③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威尼斯是文化艺术名城?按什么顺序介绍?④课文的风貌描写有哪些特点?用了哪些手法?⑤文章语言有什么特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然后再课堂上展开热烈的讨论。讨论中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让大家自由发挥、自由争辩。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运用知识的创造力也得到培养。教师不是直接讲解, 学生也不再机械记忆。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 知识记得更牢、方法掌握得更快, 教学效果更良好。

方法二:让学生讨论, 勇于质疑。我们的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 并向教师发问, 向教材发问。教师应该告诉学生, 现代优秀的学生不再是那种循规蹈矩、没有主见的学生, 而是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多提问题, 对学生的质疑不要轻易否定, 而要积极保护。他们只要言之有理, 能够自圆其说即可。我在《威尼斯》一文的教学讨论中, 有的学生提出在教材预习提示中所说“以行踪为线索”不妥。理由是第一段写城市的水道, 观察点为运河、小河道;第二段写水中的城市, 观察点在钟楼;而第三段是在“圣马克广场”走走所见, 这三段之间没有明确交代游踪的词句, 没有连贯的路线。学生的问题令我始料不及的。其实《威尼斯》一文应该是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安排材料。学生经常有时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我们老师想不到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敢于大胆质疑, 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他们身上就会随时闪现创造性的火花。

方法三:尝试让学生讲课。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常识, 每学期选择一两篇比较浅显易懂的阅读课文, 有学生唱主角,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备课讨论, 各组推荐两位同学到台上试讲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以及自读讨论中的新发现、新见解。这种讲故事形式既锻炼学生的胆量, 又训练学生的口才;既巩固知识, 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方法四:有目的进行创造阅读。创造阅读是激发学生联想, 引发创新思维的有效形式之一。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断自问:这些题材如果让我写, 我该怎么写?这层意思如果让我来表达, 我该用什么词句来表达?或者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典故、成语、故事进行补充、扩展、翻新, 借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在讲授《长江三峡》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找出原文表达巫峡“秀”的词句, 然后要求他们展开想象, 说一说自己会用什么词句来表现巫峡的“秀”。课后让学生对课文中有关美女峰的传说进行创造性的扩展, 写一篇传奇故事。

方法五:注重创造性写作训练, 通过此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特性, 扩展思维空间。一是要求学生观察问题角度要新, 分析问题眼光要新, 叙述事物方式要新。也就是力求新颖, 不落俗套。这方面可以通过作文一题多做, 涉及逆向思维训练题等方式来进行。“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走自己的路, 也要听别人说”“忠言逆耳”等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而是寻找一些内容新颖, 学生比较感兴趣, 比较熟悉和关注的论题在课堂上进行辩论, 然后自定题目写作。针对当前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 先引导学生讨论成功是“三分机遇七分努力”还是“三分努力七分机遇”, 然后再作文。这样,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各方面的论据都相当充分了, 论证也就很深刻了。二是设置情境进行辅助训练。应用文教学, 通常可以设置情境辅助训练和模拟实践, 让学生进入角色, 改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沉闷局面, 充分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 进行大胆创新。在合同、书信、广告、公文的教学中都可以设置情境进行辅导训练。如把学生分成招聘单位、应聘单位, 设置模拟人才市场, 让学生从所设置的实际情境中, 学会用求聘、招聘、应聘书信的写作形式进行求职答辩。

三、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渠道

篇9:浅谈教育教学中几点体会

一、认真策划每一节课

任何一个节目主持人在准备任何一档节目时,台前幕后的准备工作无疑时大量的,但是因为有了找线索——采访——剪辑——录播等等的过程,才能将生活中的人和事在艺术化后搬上屏幕,最终节目主持人才仅仅抓住观众的心,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们敏锐地观察后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然后对这点点发现做充分的思考与预设并对者进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就像对待嘉宾和观众

节目主持人,凭着出众的口才和过人的智慧、诚恳善良的情感赢得了观众的信赖于是主持人观众嘉宾心心相认,认真交流与合作,在演播大厅里洋溢的是歌声、笑声、掌声。我们做老师的也要向他们一样把我们的笑容送给家长、孩子,将使他们自然开怀;我们把我们的智慧送给孩子、家长,将使他们疑惑困难迎刃而解,我们的阳光歌星奖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孩子们,让他们更可爱、聪明,而家长们将更亲近我们、理解我们、多么和谐的一种老师、孩子、家长的关系呀。

三、像对待胆小不善言辞的观众一样对待特殊的孩子们

有的综艺台的主持人主持每一档节目都要面对一些饱经沧桑、受尽磨难的男男女女。有一些人把自己包裹得很紧并不是很配合的,但主持人用真挚的情怀感化对方、让他们慢慢打开心扉接受周围人的关怀,问题总是一个有一个的揭开的。而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们,他们的心多么需要我们去抚慰与呵护,如果我们向主持人一样给予他们柔和对话,相信孩子们的幼稚的心就没有理由不向我们敞开。那么,我们转变特殊幼儿就没有忧虑了。

四、像对待节目中的精彩一样对待教育的精彩

节目主持人的風格是机智幽默、妙语连珠型的,在他的节目现场,再紧张的人都会被他调侃的轻松,嘉宾在一瞬间、一刹那的表现都被他牢牢锁住,以一个幽默风趣的玩笑将紧张的氛围变得轻松。如果我们教师能向主持人一样精彩,那么教育火花将会不断闪现教育的效果一定会成倍的提高,主持人面对突如其来的事都是那么沉着冷静教师也应该有这样的万变的能力。那么就不但能发现一个个精彩,也能抓住一个个精彩,也就是教育效率大大的提高。

篇10: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宁安市渤海中学 路荣秋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宁安市渤海中学路荣秋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宁安市渤海中学 路荣秋

据我观察如今市场上关于作文的书籍五花八门,每年都有大量的作文指导书籍层出不穷的出版着,教育界也十分关注学生作文的问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作文大赛。但是匀不能从跟本上解决初中生写作文难的这问题。很多语文教师都反映作文教学没有章法,学生也反映作文不好写,没有章法可寻,写作文没有步骤,自己感觉无从下手。本人执教中学语文有近20年了,对作文的教学一直很重视,在作文方面积累了些一的线经验,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阅读兴趣,激发写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教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了兴趣,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积极主动去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过程的内动力”。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著信念中发现和氏璧。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先从阅读入手。在积极引导中,把写作文难化为让学生入“迷”。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兴奋点。阅读能够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大量读书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在课外书的选择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大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可偏重于经典文学作品,借助电子设备,学校的图书馆等手段来让学生多读书。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阅读时间,有目的性地向学生介绍名家的作品,让学生借鉴别人的作品,从别人的作品中深入体验。可以把名家的作品中好的语句,段落摘抄记录,写好读书笔记,完成读后心得体验。我还经常把学校里写作好的同学的作文让学生阅读,让其借鉴比较自己的不足。

二、积累材料,成就美文

在长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很多学生的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作文中常常出现“假”、“大”、“空”、“抄”的现象。初中生的经历少,头脑中的语言枯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简单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材料的组织能力差。作文素材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当务之急就是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作文素材。在日常生活中,我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让他们写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观察某一具体事物时,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使学生观察能有的放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的方法和顺序,进行有条理地观察。同时注意有重点地观察,观察要细致。观察过后记录写下来,可以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只要有感悟,真实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求知,“艰苦”的学习活动在他们看来也是有滋有味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缺乏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积累基础,借鉴别人的有效资源,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举一反三,动笔成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多练,多写。由于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要求每天都写高质量的日记不可以,过分要求学生写整篇文章,也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对于一次的要求我扩大了范围,可以对自己所看到的小事写写,也可以看到的新闻时政国事进行抨击,还可以写一句话,也可以对一个新的词语造句,更可以摘抄一些名言警句。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减轻了写作的难度。这样不知不自觉地就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创作的热情。此外初中的孩子对写作有着自己的好奇和观念,做为教师更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写的时候提醒学生注意选材,让学生写贴近生活的内容,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意去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更应该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积极乐观,有正能量的内容。用身边

小事物,感悟大世界。

篇11:浅谈小学教育中的启蒙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语言表达出来。”而语言表达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轻松步入作文教学的大门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作为启蒙作文教学的语文老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写作文的心理过程

学生习作可以煅炼语言组织能力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是有必要写而且必须得写的。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还有的同学明显地表现出对作文没有信心。造成小学生在作文上有如此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写好作文到底难不难呢?我们知道,一个小孩从不会站到会走、会跑,在大人眼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阶段都是多么难啊!可孩子本人会觉得难吗?我们每个人不都学会了走路了吗?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从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感觉到难,要让孩子懂得写作文就好比学走路一样容易。道理我们这样分析没错,但作文毕竟是语文各项能力中综合性最强,难度最高,上升速度缓慢的渐进过程。所以,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产生畏惧心理也是正常的,问题是老师怎样能消除他们的这种畏惧感,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由怕写进而发展为想写。

1、学习主动性是写作的首要条件。激发主动性,可侧重于下面几点:挫折激发斗志,如《奇怪的大石头》中的李四光勤奋学习,最后终于功克科学难题,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讲解这篇课文,我就

让学生明白,假如能有这般意志、信心、勇气,那么在写作文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多鼓励少批评。学生们好胜心强,多批评会使之畏首畏尾。在批改作文时,要把那些可圈可点的东西凸显出来,另外指出不足之处,当然是尽量用商量式的语气。

3、光靠想写还不行,有了写作欲还得有东西可写。怎样才能使学生有东西可写,这是师生最关心的问题。鼓励说真话,小学生观察分析,概括事物的能力不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鼓励他们写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真挚的情感。教师应与训练学生写日记紧密结合,让学生切实感到日记是作文材料的“仓库”,是练笔的好途径。

二、启蒙作文教学中,模仿并非不好

在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小学生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使教师很伤脑筋。作文教学,一定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让学生反映自己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小学生作文并不是文艺创作,而是一个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就应该潜心探讨作文教学本身规律性的东西。

学写毛笔字,一般是先描红,后仿影,再临帖。这个阶段,写出的字当然是“同”多异“少”,近乎“千篇一律”,但是没有一个书法家因而丧失了创造能力,同是学“欧体”的,写出的字,风格各异,各有创新。学画画,情形也是如此。那么学一学作文,在启蒙阶段为什么不能按着老师指导的去努力成文呢?如果连作文的一般规律都

不懂,那还谈什么创造呢?因此在启蒙阶段,“千篇一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可以说“千篇一律”是创作的准备。当然,学生的作文不能一味按老师指导的去写,不能永远“千篇一律”,要不断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作文教学中,“例文”示范,“讨论”明法,“摹仿”起步,安排一定的仿写,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求同的范例,不能因为当前“求异思维”倍受青睐,就冷落了求同思维,实际上是求同还是求异,要因人因时而定,不能偏执一端。

三、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针对小学生好趣好动的特点,积极努力试着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方法如下:

1、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文学的艺术领域中,任何作品的创作离开想象是决不可能的。因此,教师须精心设计一些内容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的内容要照顾到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头脑中迸射出想象的火花。如在开主题班会时,要求学生畅谈理想,有的学生说长大后要当医生、个体户、飞行员、司机等等,有的学生要当发明家,有一同学说他要发明一种水果,苹果、香蕉、梨子、葡萄等全在一起的水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接着一个同学补充说最好能够把吃掉的那一块随时补出来。因整个想象与说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心情轻松愉快,学生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2、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往往缺乏明确目的性和自学性,同时情绪也十分明显,新奇的事物,优美的音乐,欢乐的游戏往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更能使他们兴奋激动。因此让学生参加一些特别感兴趣的游戏,如传话,猜谜语,放风筝,吹泡泡……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形成,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观察事物。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游戏前要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你看大家的动作、神态怎么样,听到同学们说什么、叫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学生特想玩,所以情绪高昂,兴奋激动,十分情愿地接受了观察任务。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既动手、动口,又动眼、动脑,边玩边观察,观察能力也在快乐中逐步提高。

四、对于启蒙作文教学,要注重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篇12: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文章是想出来的”“写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立意、取材。对于这一块,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训练的重点。”老师要求自己的学生对一个作文题目进行很多方面的联想。

在作文的立意方面,尽量要“求新”。立意是文章的中心,只有与众不同了,才会吸引人往下看。

一篇作文,光有骨架是不行的,而丰富的想象就是一篇好作文的“血与肉”。联想、想象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诸多优秀作家的名篇佳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语言的魅力往往得益于他们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对各种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而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无不凭借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完成。“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色彩之中给人更生动的美感;“神姿仙态”“如情似梦”,虚幻之中给桂林山水以更美妙的情致。因此,作文教学的过程,也应是不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不断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过程--通过语言去驾御思想,通过想象和联想来丰富语言的内涵。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学生的语言才能不仅有自然平实的淳朴,更有生动鲜活的灵性。

联想、想象可以使作文的题材更丰富,形式更多种多样学生正处于富于幻想、憧憬的年华,质朴的童话、神奇的科幻、梦中的未来都是他们最亲近、最向往的内容。作文教学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创造自己心目中的神话世界,让们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桥梁去放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他们在思想的遨游和情感的游历中,用自己的心更自由地去体验和感悟身边的世界和未来的生活。

作文应该是写的是自己的情感。对写作文不用抱有一种做作业解题的心态,而是把写作文当成是宣泄情感、抒发心声的机会,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感写出来。

对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价值的内容要充分展开。无论是往事再现还是想象虚构,都要投入进去感受它;一遍又一遍,仿佛将那往事重新经历了一次,或者将虚构的事实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直到把许多细节看清了,再用文字描写出脑中的画面,这样就是在跟着感觉写作文了。

上一篇:物理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一篇:抽放站管理制度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