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作文的教学

2024-04-15

谈小学作文的教学(通用8篇)

篇1:谈小学作文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作文太难写,谈文色变,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爱写作文。写起作文来,冥思苦想后却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作文总是拼拼凑凑写上几段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恐惧心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最快乐的事,所以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简单最平常的事了。

在教三年级的学生起步作文时,我让学生一起玩“画鼻子”的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女孩,我告诉他们:“我们来玩画鼻子的游戏吧!”学生热烈响应。我讲解了游戏规则:上黑板画鼻子的同学用毛巾蒙住眼睛,走到黑板上的脸孔添上鼻子。学生兴趣盎然,游戏一开始,整个教室就炸开了窝,一个个嚷着:“我来画,我来画。”几名学生上黑板画,都没画准。有些学生忍不住了,在下面喊起来:“左边一点。”“右边一点。”“再高一点。”可被指挥的同学依然摸不准位置,有的把鼻子画在下巴上,有的把鼻子画在额头上,还有的把鼻子画在头发上,甚至有的离小女孩的脸蛋好远好远。

游戏结束,接下来写作文,先指导学生简单地列一下提纲,以防学生无处入手。提纲如下:老师画画;游戏规则;游戏过程(包括自己的心理活动及教室里的热闹场面);游戏结束,表达心情。有了这样的提纲,再要求学生写一写今天的游戏活动,学生都说很简单。同学们眼睛里都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们毫无为难情绪。一节课时间,学生都能完成三百字左右的习作,且篇篇内容具体,情景交融,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作文的快乐。

二、畅谈作文,从“说”到“写”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说是写的基础,只有会说,才能会写。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说”。

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三单元自我介绍的习作中,笔者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说”的训练。列出提纲:我的简介(姓名、班级等)、我的性格(如急性子还是慢性子,说一件具体的事例)、我的爱好(其中发生的趣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是个胆小鬼,晚上上厕所不敢一个人去。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画画,画起画来都忘记吃饭。还有的学生说出自己的长相时语言诙谐、幽默,描述自己的眼睛小得不用放大镜是找不到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无拘无束,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笔者再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DDDD的我》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三、生活中寻找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会给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有许多孩子不知道写什么或认为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不是他们的过错,孩子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难以发现写作素材。这时,我们应当尽可能的为孩子们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和自我体验。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教材的第四篇习作是“我学会了DDD”一篇自由习作,要求可以写自己学会的一件事。学生看到题目,还是有些茫然,感觉无处入手,不知道写些什么。以《我学会了洗碗》为题,对学生进行了集体指导。这一内容学生很熟悉,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具体操作过,知道洗碗的正确方法。习作前我先让学生仔细描述洗碗前的准备工作,洗碗的步骤,洗碗中遇到的麻烦,自己的收获。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习作指导以“我学会了”为中心,提供句式“首先……然后……接着……”作为描述洗碗的步骤,再具体写自己劳动时动作和心理活动,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参考词语,让学生可以选择运用。习作降低了难度,学生有了素材,快乐轻松地完成了这篇习作。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写了“我学会了跳绳”、“我学会了溜冰”、“我学会了炒菜”……只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联系起来,多注意观察,他们有了写作的素材,习作也就简单多了。

四、扩大阅读,丰富知识,注重词汇的积累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鲁迅说: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是看课外书。

老师可以介绍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体会阅读的乐趣,感受语言的美妙,感受文字的魅力。优美的语言会不知不觉地拨动孩子们心中的琴弦,让文字渐渐地融入他们的思想,与文章产生不可思议的共鸣,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和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随时把自己看到的好的词语,优美的文段摘抄下来,写作时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他们才会有感而写,有情而发,写出充满生活真情的好文章。总之,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名篇中汲取营养,多思多练,一定能让学生把写作文当做一件简单、有趣的事。

[谈小学作文的教学]

篇2:谈小学作文的教学

作文不能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只有让学生写自己的课堂,写自己的旅游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写自己的熟悉的事和人,学生写得真实,轻松,不用绞尽脑汁想。课堂是孩子们每天经历的,让孩子们写自己最喜爱的一堂课,他们会给我们惊喜,他自己选择,当然选他最喜爱的写,精彩自然就有;他去旅游了,你告诉他就按照他如何安排,就如何写,参观顺序就是他当时的路线而已,那就是移步换景,看到什么,感受如何,写下来就是游记;自己读书,有时会感动哭了,有时会和人物一起欢笑,有时也会自己忍不住笑,有时还会不同意书中人物的观点,脑中立刻展现自己的想法,读过后掩卷深思,也会浮想联翩,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自己经历的事,如何写?就写谁做了这事,哪里做的?何时做的?你的看法?这事是好是坏,你持什么态度?好的学习,传播正能量;坏的鞭笞,压邪扶正。天天见的人,他的外貌如何,喜欢的穿戴什么?啥脾气?品行如何?总体上你总有个评价,他做了哪些事体现了他这个人的品质,围绕自己的想写的内容,选择典型事就行啦。

结合生活,还有一个需要大量借鉴。生活丰富,但也很难写出好文章。语言能力需要锤炼,需要学习训练。那就要大量阅读,广泛阅读。写作是一个创造输出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质量全靠自己的积累。必须有读书的根底才行。每天与文字打交道,熟能生巧。书海遨游,文字为伴,入脑入心,字词变为灵性相随,写时才会文思泉涌。

作文是经过大量的书写练习,才能能力不断提高。唯有常写不断,写作才能不断进步。作文不是教出来的,一定是练出来的。不是有许多人问那些有名作家写作技巧吗?得出的回答怎样呢?文无定法,唯有不断写而已。想成为作家,就必须每天坚持写,与文字为伍。

日记是作文教学的好帮手。每天让学生坚持日记,不仅锻炼他们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学生习作积累可靠的素材。若是认真写每天的事,完全可以是一篇小作文。通过日记的坚持,让学生锻炼了意志力,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文教学不能急,她是慢功夫。引导学生去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尤其起步阶段,让学生写自己的事,只要能写清楚就行。总之,生活就是学生的作文素材宝库。

作者:殷志斌

篇3:谈小学作文的起步教学

学生的作文没有内容, 缺乏真情实感, 缺乏具体的实例, 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平时没有注意积累写作的素材, 没有留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不善于捕捉, 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于是我把写日记作为一项作业, 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 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 对学生放低要求, 不要求学生写多长, 不要求学生写得有多么生动、够不够精彩。我只要求学生能把一个句子写完整, 把一个句子写通顺就行。在批改学生的日记时, 与学生进行文字交流, 进行心灵的沟通。如有一次黄亦欣同学写自己在家动手做了一个实验。她把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海棉宝宝”在水里能变得胖胖的, 离开水晒干之后就会渐渐缩小的神奇变化和自己的惊喜描写了出来。我在她的日记中写到:“你能让老师也看看吗?”学生很愿意老师能分享她的快乐, 当天就带着实验品给我看。

当姚鸿斌同学写周末时, 自己在家里同妈妈学着包水饺时的情景。在妈妈手把手的帮助下, 他终于掌握了包水饺的方法, 包出的水饺像一个个将军挺着个肚子站立着。我看了写下“你真棒!”这样的评语。在批阅学生日记时, 选出一两个句子在语文课上让学生进行修改病句或进行句子训练, 减少犯同样错误的机会, 日记中写得精彩的句子在同学面前宣读, 给与表扬。我们都知道写日记有好处, 但有的时间可能学生作业多或没有时间, 为了避免学生记流水账, 有时间隔一两天。

二、指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课外阅读密不可分。大文豪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棒的作品是跟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有关。会写作文的孩子一定是个爱看书的孩子。本学年结合语文组开展的海量阅读的读书活动,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同学们在说读课上开展读书汇报活动。大家挨个儿站在讲台前用自己的话介绍书目和主要内容, 并说说自己读完书后的收获和体验。我对学生不作太高要求, 力求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当学生说完之后, 先肯定他的优点, 再善意地提醒他, 可以把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更精彩。鼓励学生把看书的感受或心得, 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既可以完成作业, 也可以积累素材。

为了确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 在书目的选择和阅读上进行引导。避免阅读课外书的误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作文写不好, 就买了一大堆的作文书给孩子读, 其实这样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推荐学生看一些童话和历史故事书如,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上下五千年》和成语故事等

三、指导学生写好片断

1. 引导学生练习写好人物外貌。

要想写好人物, 描写人物外貌是必不可少的。我花了两周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去收集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或语句、采用分类的方法, 收集描写小学生, 如:1:收集描写人物外貌2:收集描写小男孩外貌3:收集描写女孩外貌的句子。让学生把自己每天收集到的2-3个句子作为日记内容写在本子上。利用说读课等机会, 上台宣读优美语句。学生虽然有些害羞但很有成就感。在学生对描写人物外貌有一定的认识之后, 让学生观察本班同学, 选一个自己要写的同学作为模特, 运用自己积累的语句, 把同学的外貌写下来。在教师批阅时挑出几个范例, 再次进行集体批改, 修改句子。改完之后的句子, 学生们读起来美多了!这样训练一段时间, 学生对描写人物外貌有明显的改变。“……是……”的句式减少了。有些同学还能写出人物外貌的特点。

2. 指导学生描写植物。

要想写好植物, 可以抓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进行观察并细致描写。现以描写植物的果实为例。每年的五月份正是四季豆成熟之际, 这四季豆是同学们常见、常吃的一种蔬菜。如果直接让学生写, 可能有不少孩子无法把它的特点写出来。于是我购买了一些新鲜的四季豆让学生观察实物, 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首先指导学生从四季豆的外表进行观察。四季豆的颜色:翠浅或淡绿、绿中透着少许白;我除了让学生用视觉看, 还让学生用手去触摸豆子的外表。学生们能够说出嫩的豆子平滑, 较老的有些鼓起来, 最后再请同学们把她头尾两端的蒂和筋撕下来, 学生能够看到两条比皮肤深一些的丝。把它折成一寸左右的段儿, 观察内部那淡绿色的果肉和带点儿白的豆籽。请学生回忆刚才观察到的结果,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在说的过程中, 我适当提示学生可以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 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的口头叙说, 学生已经胸有成竹了, 再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写出来的稿子放声读给同学或老师听, 听完之后再听取建议, 再适当地加以修改, 一篇精彩的文章就出来了。

篇4: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作文教学耗时长,需要点点滴滴的积淀,需要踏踏实实地练习;而且收效低,不能一蹴而就,有时甚至长期训练,仍不见改观。这些制约因素在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就是“无话可说”“没有东西可写”,或是“写不出来”“不会写”。

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学生积累的太少,缺乏作文素材;二是学生缺少系统的作文训练。据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改革,着手从如下做起,收效甚好。

一、加强积累,丰富知识

1、加强生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观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常常感到“没东西可写”,实际上是他们不善于观察,对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发生在身边的事与物熟视无睹。因此,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并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访问、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同时,让学生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时把自己遇到的新鲜的事与物记下来,让学生从中去丰富自身的体验,自动获取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观察应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写作前的观察,让学生掌握事物的特征,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观察,在作文后观察。作文中的观察是让学生相互交流,谈自己的观察所得,深化学生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的习作更充实、更妥当,令人信服。作文后的观察,是让学生根据教师对作文的评改认真地去思考,去想象,给作文再修改奠定基础,为创造性发挥奠定基础。

观察中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不仅会用眼睛看,而且要会听,能闻,敢辩,善思,勤记,多方面去发现和捕捉生活的信息。

学生头脑中的材料丰富了,建议学生将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归类整理,建构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使零碎的材料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框架,以便于随时提取写作中所需的东西。

2、加强阅读积累,汲取写作经验。写作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学生写作时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出现无话可写或言不达意的现象,这提示了我们,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写作模式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些积累正是在广泛的阅读中获取的。

一要学生读好教科书。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文,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文章如何取材立意、组织语言以及学习写作方法等。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文章中的精彩段落表演读、对比读,有时组织精彩片断朗读赛等。反复地读,不仅仅使学生能读通读顺,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也能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不全面到全面,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文章便不知不觉地融化在他们的脑海中,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要学生读好同龄人的优秀文章。同龄人与学生年龄相近,生活经历也相似,同龄人的文章就更容易感知和理解。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优秀作品,给他们提供一个更易得更方便的阅读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去读。在读中,有时学生会发现作品中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大胆地指出文章中的缺点,进行评析;有时,以学生对某一篇文章的兴趣,组织小组讨论评析,吸取文章的长处,找出文章的不足;如果文章是本班同学的,还可以直接与作者交流探讨。这样的读,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鼓励了学生的勇气;既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是读好课外书。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要求,教师要指导他们像读课文那样去读,去欣赏,去积累。也有调查表明,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有密切的关系。广泛的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写作方法,学生就会把这些知识、方法、技巧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系统训练,提高水平

有人说,写好文章,七分靠材料,三分靠技巧。可见光有材料还不够,得掌握一定的技巧。在阅读中学生已经汲取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可要达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还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

古人练字,由摹到临到创。写作与练字异曲同工,有着相似之处。我根据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按“摹――仿――创”的过程来训练,基础较好的按“仿――创”的方式来训练。“摹”中学习技巧,掌握方法,积累词句,为“仿”做好铺垫。“仿”则是套用别人的模式抒自己的情怀,是“移花接木”(但这和所谓的“改头换面”还有区别)。因为有时学生虽处在火热的生活中,却感受不到它的丰富多彩,即使明白了题意,也仍会犯愁,觉得写不出来,就出现了干瘪、乏味、虚假的习作。在教学课本中的范文时,引导学生探求作者的写作方法,再联系学生的生活,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涟漪,激发写作欲望,向写作迁移,“仿”就应用而生。“创”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能写出有创意、新颖、独辟蹊径的作文,是每一位教师所渴望的。但要达到“创”并非容易,有了“摹”和“仿”的铺垫,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再指导学生逐渐减少“仿”的成分。实践证明,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的习作中就初见“创”的端倪。

其次,要说写结合,相互促进。在每次指导学生写作时,先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说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刚开始时,学生在表述时总是语序颠倒,叙述不清,我就指导学生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地说,到后来,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思路,提纲以及要写的内容。在说的基础上,再推敲字句,斟酌内容,写成文章。

此外,还要在作文的评改上给学生以示范和指导。我在评改作文时做到了三结合,眉批与总评相结合,鼓励和交流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教师的眉批和总评是对学生作文的定性评定,是学生正确运用词句、恰当选择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向导,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自己评改作文。鼓励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及时表扬,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也不能避讳,但语气要委婉;交流是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探讨作文中的优劣,使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晓之理,动之以情,真正地做学生学习的伙伴。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是指学生自己的评改和教师及同学的评改相结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篇5: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爱写作文。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素材的积累,为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欧阳修在回答“如何写好文章”时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工。”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习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

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生活内涵。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扩大阅读面,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而“乐”建立在“趣”的基础上,有“趣”才会“乐”才会“灵”。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写亲身经历的事或积极参与的游戏,以“熟”激趣。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有什么样的文字。”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引导学生珍惜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回忆过去曾参加过的游戏、劳动、辩论、演讲等活动。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开心,自然也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也就不难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兴趣。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满怀信心地去写。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我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班里读,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之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会写,从而引导他们由“怕写”向“要写”,再到“乐写”的过渡。

3、随文小练笔,培养写作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时练笔,有意识地把作文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克服了怕写作文的心理。

三、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特点。

1、指定观察训练。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对象指导观察。为此我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到野外游览,并在游乐嬉戏中给学生以观察方法的提示。

2、自由观察训练。这种观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是学生个体思维涌动最活跃的方式之一。联系教材实际,我指导学生从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例如观察一盆花、一棵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又例如写一个小动物,写天上的一片云,写一个校园活动场面等等。

3、联系实际观察训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观察情境,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如教学《瑞雪图》一文后,我要学生背诵相关段落,下雪天,我立即引导学生观察下雪的情景,以及下雪前前、下雪时和雪停以后周围的景色变化,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课文中的句子,进而将优美语句运用到了自己的写作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积极鼓励学生动笔勤写,启发诱导用好素材,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认真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质量。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又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会发现”。作为叶老那样的大作家,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对小学生来说,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的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1、自念自改。把写好的文章至少念两遍,边念边改。

2、互念互改。在自念的基础上,找你的同桌,把自己的文章读给他听,然后再修改,满意了,又读给对方听,请对方提出修改意见。

3、全班交流。要求说出修改过程和理由。重点引导学生从内容、语句等方面进行修改,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提高写作质量。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适当地欣赏学生,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对学生的文章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即使表扬,能让这样的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因此,教师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篇6: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高淑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引导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动笔勤写,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提高写作质量。注重作文评价,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让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作文的主人。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下面我谈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而“乐”建立在“趣”的基础上,有“趣”才会“乐”才会“灵”。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写亲身经历的事或积极参与的游戏,以“熟”激趣。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有什么样的文字。”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引导学生珍惜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回忆过去曾参加过的游戏、劳动、辩论、演讲等活动。如根据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游戏,如“贴鼻子游戏”、“枪椅子”等。游戏前,告诉学生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们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开心,自然也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也就不难了。

2、随文小练笔,培养写作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时练笔,有意识地把作文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学了《长城》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导游词;学习了《麻雀》后,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父母对孩子那种伟大的无私的爱,引导学生写《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后,由于学生对文中人物充满了敬意,就让学生写读后感。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克服了怕写作文的心理。

3、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兴趣。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满怀信心地去写。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我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班里读,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之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会写,从而引导他们由“怕写”向“要写”,再到“乐写”的过渡。再次,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星光闪闪”文学社投稿,并且对入选《星光闪闪》的作品定期进行奖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乐于写作的兴趣。

二、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刚开始学写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良好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指向观察训练,自由观察训练和联系实际观察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多种形式的训练。

1、指定观察训练。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对象指导观察。为此我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文化长廊,到野外游览,并在游乐嬉戏中给学生以观察方法的提示。

2、自由观察训练。这种观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是学生个体思维涌动最活跃的方式之一。联系教材实际,我指导学生从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例如观察一盆花、一棵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又例如写一个小动物,写天上的一片云,写一个校园活动场面等等。

3、联系实际观察训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观察情境,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如教学《雨》一文后,我要学生背诵相关段落,课外,我立即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炎热的天气,以及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面对眼前真实的景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课文中的句子,进而将优美语句运用到了自己的写作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否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生活内涵,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扩大阅读面,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作文创作积累素材。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扩大阅读要重视向课外扩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图书、报刊、杂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读书班会或校园文学主题活动,让学生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或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秦做记录,喜欢做摘抄笔记,坚持写好日记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点。要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第三、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写作的构思过程,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的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五、积极鼓励学生动笔勤写,启发诱导用好素材,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还有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还积极鼓励学生在我校《星光闪闪》校刊上发表文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引导学生有求异、求新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教师应该给予分析指点、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学生形成主见意识的幼芽,教师应该加以保护和培植。

设立学生自主自能作文。进行作文的自我训练是学生自我建设、独立奋斗、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智力品质得到发展,首创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自主作文,通常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主的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乐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六、认真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质量。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又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会发现”。作为叶老那样的大作家,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对小学生来说,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的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1、自念自改。把写好的文章至少念两遍,边念边改。

2、互念互改。在自念的基础上,找你的同桌,把自己的文章读给他听,然后再修改,满意了,又读给对方听,请对方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作文要“忍痛割爱”,我为他们提供了修改意见:(1)“揪”出多余的字、词、句、段。(2)是否有病句。(3)句子是否完整。(4)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5)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明白。(6)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7)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3、全班交流。要求说出修改过程和理由。重点引导学生从内容、语句等方面进行修改,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提高写作质量。

七、注重作文的评价,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适当地欣赏学生,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确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对学生的文章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即使表扬,能让这样的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因此,教师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篇7:谈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尝试

我近十多年来都是从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学上村完小马剑英

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困惑所有学生的难题。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分析,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标点符号运用少,段落层次不明。在作文批阅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的作文前边只有逗号,和最后一个句号,要么就是全文只有一个自然段,或者有好多个自然段,层次不清楚。

二、篇幅短小,内容空洞。

学生的作文大部分篇幅短小。一篇文章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写的过于简单,更有甚者无话可写,像挤牙膏一样,所以篇幅短小。还有部分学生作文空没无物。如记流水帐一样,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没有重点,内容与题目相差甚远。

三、书写潦草,错别字多。

在批改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书写潦草,错别字更是家常便饭。

四、作文缺乏兴趣。

大部分学生都对习作没有兴趣,有的学生一谈到要写作文就畏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老师教学方法不当,或是学生对写作失去了信心。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今年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以下尝试:

1、平时教学中注意到标点的使用与语气所表达的感情。使学生明确用法及其重要。

2、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与观察习惯。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渗透一些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身边事事皆可入文”。我经常告诉学生劳动时的感触切勿让山风吹散,凝结成文字就是很好的文章。启发学生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义的事物和感受,写成日记、周记收集材料,积累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无事可写,不会无话可写。比如:下雪了,我一边带学生从远到近的观察雪景,一边给学生讲解“瑞雪兆丰年”的由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想象,通过观察、想象再让学生写成作文,感受雪景的美。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优秀习作,积累名言警句。

我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习作,多学习,学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也是提高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周我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欣赏:《小学生作文》《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课外阅

读》等优秀习作,遇到好词好句并采集下来,人手一本,看完的互换。

4、平时教师多指导,多训练,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加强识字与书写指导。学生错别字少了,书写进步了,作文水平也就相应提高。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高年级作文的重点是修改作文,每次学生完成习作后,我都会让学生先互相修改,然后再自己修改,最后老师检查修改情况。从学生修改习作看,他们会用不同的符号划出好词佳句和不通顺的句子。有的还写上眉批和旁批。慢慢的我让学生学会写批语。这样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高了。

5、讲评方式,激励为主,寻求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即便是再糟糕的作文,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优点,激励的语言可以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不能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多表扬,使学生有信心把文章写得更好。

6、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习作有了兴趣,就能愿写,也能用心地写,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的感受。所以我在教学时,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习作教学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自然写作水平也就提高了。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抓住读写结合的“点”习得作文之法

生活具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仅仅是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打下扎实的基础,但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抓住读写结合的“点”,读中学写,不失时机地通过迁移、模仿、创新地练,久而久之习得作文之法。例如在《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的最后环节时,进行拓展性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

篇8: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习作兴趣, “怕写”变“爱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 乐意写、爱写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美国建构主义流派代表布鲁纳认为:“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将学生好的作文拿到班上当范文宣读, 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 也要给予鼓励, 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作文兴趣。善于发现每一次作文的闪光点, 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作文的优点, 及时给予鼓励, 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 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 也要为其叫好。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 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 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 让学生顺利完成从“我怕写”到“我乐写”的转变。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 他总是积极主动, 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 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小学生好奇心强, 爱表现, 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 开展课前读报活动, 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 或者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 精彩片段等等, 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 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 开展作文竞赛活动, 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加, 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很多。

二、积累写作素材, 促进厚积薄发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 是作文的物质基础, 犹如林之木, 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想写好作文, 收集足够多的好素材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 笔者在平时教学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好书中收集好词佳句、名人名言, 读完后要求学生适当地写读后感, 增加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为了让学生的习作能更好地起源于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 调动学生眼、口、耳、鼻等感官, 让他们把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意义的人和事, 印象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有趣的动植物, 四季的更替, 景物的变化, 游玩时的所见所闻, 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感悟用随笔和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等到要写相关作文时, 学生再把平时整理的这些写作素材进行再加工,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很多学生怕作文的现象少了, “愿意写”“乐意写”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继而出现了一篇篇生动优美的好文章。

三、加强阅读训练, 注重仿写引导

实践证明: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阅读其他相关书籍, 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 扩宽知识面, 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提高鉴赏能力, 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 使学生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 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是一项时间长, 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 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 积极参与,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学生。在作文教学中, 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仿写, 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仿写是指仿其文 (仿范文部分名言、警句) , 仿其格 (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 , 仿其法 (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 。例如, 在教《山中访友》这课时, 学生在读完体会到作者和山中的一切有着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后, 我布置学生欣赏排比句式, 更深入体会和大自然的亲密感情, 仿写:“你好, 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 是要我重新梳妆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将对大自然事物的独特感受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在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 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 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 发展求异思维。例如, 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 还可按“顺叙”“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让学生先仿写再进行自我的创造, 这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四、注重作文评价, 营造习作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宽松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好关系, 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 这也正是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在习作课上, 利用各种手段, 努力构造一个民主和轻松的课堂习作环境, 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真情实感。

有一次, 有位教师翻看特级教师于永正班上学生的作文本, 对于老师为那些写得不怎么样的作文打高分, 表示不解。于老师回答说:“手指有长短, 能力有大小, 成功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我评价作文因人而异, 不横向比较。无论是谁, 只要发挥了他的最好水平, 超过昨天, 都给满分。”不要吝啬你手中的高分。

张万化老师曾说:“儿童写作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 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 和别人沟通。学生的作文必须有更多的倾听者, 欣赏者, 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因此, 作文讲评课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议, 在作文评价时注意采取多种形式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不断鼓励学生,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上一篇:星林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有上下句的成语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