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的总结步骤流程注意事项

2024-05-17

国际会议的总结步骤流程注意事项(精选2篇)

篇1:国际会议的总结步骤流程注意事项

国际会议的流程管理

一、国际会议流程管理步骤

1.工作步骤

第一步 向其他国际会议的组织者学习。

会议秘书处通过向其他国际会议组织者学习,了解国际会议的流程管理。

第二步 编制初步会议筹备计划。

通过了解其他会议的流程管理,根据本次国际会议的具体情况,编制出本次会议初步流程管理计划。

第三步 提交会议秘书长审核。

会议秘书长根据多年的组会经验,对会议流程管理管理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步 提交给组织委员会。

将会议秘书长修改好的会议流程管理计划提交给会议组织委员会,征求他们的修改意见。

第五步 形成最终的会议流程管理计划。

将最终形成的会议流程管理计划打印后发给所有的会议机构参照执行。

1.前期筹备阶段

会议组织者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会议机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制会议初步预算和落实筹备经费,根据需要可将国际会议委托给专业会议机构组织。这个工作也这个阶段完成。

2.会议征文阶段

国际会议是否能够举办成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代表的数量,特别是国外会议代表的数量。与会代表数量较少可能有各种原因,但是会议营销的失败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国际会议的营销主要围绕征集论文的活动进行,会议学术水平高低和会议规模大小,完全取决于会议论文征集工作是否成功。因此,营销阶段经历的时间最长,许多会议都需要1~2年的时间。

(1)论文征集工作的开始

会议的组织机构建立后,程序委员会就应立即开始策划有关会议的专业内容,一般应在

会议召开前的20个月左右开始启动。

(2)论文征集通知

论文征集通知是国际会议最主要的营销材料。当程序委员会确定了主要专业内容后,会议秘书处就要安排征文通知的编辑和印刷工作。应尽量提早向潜在的参会人员发出征集论文通知,一般不要晚于会前16个月。(3)征集论文通知的发放 征集论文通知要通过各种彤式向外发放,这就像一个企业做宣传广告一样,最好要让全世界各个国家在该领域里工作和学习的人员都能得到会议的信息,以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是交论文。(4)论文提交的截止时间

每个国际会议要规定代表向会议提交论文的最后时间,称为论文提交的截止日期,这是 整个国际会议筹备计划中的第一个重要日期。通常是将这个时间设定在举办会议的前一年。

若会议是在上半年召开,则这个日期可设定在前一年的10月份甚至更早;若是后半年召开的国际会议,可将征集论文的截止时间设定在前一年年底。有个别的会议将截止日期设定在当年,由于离开会的时间太近,所以效果都不甚理想。(5)论文的审查和论文接受通知书的发出

由于许多会议代表都需要凭国际会议的论文接受通知书,向所在机构申请参加会议的经 费,因此会议组织者就应本着越早越好的原则给论文作者发放论文接受通知书。

3.代表注册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围绕编制会议注册通知进行。会议注册通知基本包含会议的所有主要内容。注册通知的主要内容是经过会议程序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联合会议的反复讨论和研究决定的。会议组织者还需要与注册通知中涉及的所有会议服务机构签署协议书,如会议中心、饭店、旅行社和出租汽车公司等,才能将有关的内容公布出去。(1)注册通知的启动

会议的征文阶段和注册阶段之间不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和工作界限,两部分工作经常是 相互交叉的。当会议的征文通知发出后,会议组织者就可以考虑编辑注册通知。(2)代表注册、饭店和旅游预订的截止日期

注册通知中有几个重要的截止日期,即注册截止日期、饭店预订截止日期和旅游预订截 止日期。为了方便会议代表,同时也为了简化秘书处的工作,通常将这3个截止日期定为同一天,这个日期也是整个国际会议筹备期间的第二个重要日期。干人以上规模的会议要求截止日期设定在会前的3~ 4个月;几百人的会议,其截止日期只要设定在会议前两个月左右就可以了。(3)注册通知的发放

为了能使潜在的参会人员尽早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促使他们尽早地下决心来参加会议,注册通知的内容只要一经确定,就可提前分期分批地在会议网站上公布。但是最终还要 根据代表提交论文的情况,将论文接受通知和注册通知一起寄给会议代表。

4.会前筹备阶段

会前筹备阶段可以从接收会议代表的注册表开始,到会议召开的前几天为止.时间为4~5个月。这一段时间主要集中处理会议代表注册的有关事宜,统计出各种数据,提供给 各个与会议有关的机构,为会议的现场组织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5.现场组织阶段

会前的准备工作和会议举办期间的组织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用一个明确的时间将它们截然分开。一般可以从会议举办的前几天开始算起。现场组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现场注册、开幕式、专业活动、旅游参观活动以及宴会等餐饮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会议的结束应从闭幕式或者闭幕宴会结束后算起。6.会后总结阶段

会后总结阶段可以从会议的闭幕式和闭幕宴会结束后开始,一直到会议的全部工作结束 为止,这个阶段有时需要延续几个月的时间。国际会议的后续工作主要包括财务结算、会议总结和评估等内容。

篇2:国际会议的总结步骤流程注意事项

1 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的目的与意义

疾控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的目的在于:(1)引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全面综合地反映疾控工作相关机构和组织履行职能的社会环境、工作基础、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和效果等情况,明确疾控工作中的成绩与问题,为切实提高服务能力、改进工作绩效、实现工作目标提供科学依据;(2)客观评价疾控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升疾控

工作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争取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加大政府的保障力度,加强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协作程度,为营造健康的支持环境奠定基础;(3)推进疾控体系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及时发现与修正疾控工作与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宜方面,促进疾控质量保障和绩效考核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疾控机构履行公共职能的能力和效能。

2 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的原则[1]

2.1 统一认识、全员参与

疾控工作提供的服务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种类繁多、对象广泛、形式多样,且涉及多部门协作,因此,疾控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需要涉及的相关部门、机构及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进一步体现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协作、卫生尤其是疾控机构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

2.2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组织实施要做到客观反映被考核工作的真实情况,需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公平是指依据标准,排除可能产生偏误、影响结果的因素,遵循已制定的统一认可的内容、方法、途径开展绩效考核。公正是指按统一的指标体系、指标解释和界定、指标收集途径和方法、指标标准值和评分标准实施绩效考核。公开是指实施方案、考核项目、考核标准、程序内容、方法结果等的公开,接受社会以及考核对象的监督。

2.3 尊重事实

真实客观地考核疾控绩效的基础是充分掌握相关的信息数据,即全面、有效地收集信息,保证考核所需的信息渠道畅通、来源可靠、证据确凿。在疾控工作和绩效考核的进程中,每个节点均可发现痕迹。因此,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过程也是疾控工作与绩效考核推进有机结合的过程,应确保疾控工作按绩效考核的要求进行,相关记录规范、齐全、真实、可靠、有效。

2.4 依法实施、规范操作

疾控绩效定性定量考核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除依赖于考核指标各参数信息的充分与可靠,还依赖于绩效考核类别、项目、指标内含的工作,包括自起点至终点,“点—线—面”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划方案要求,围绕目标合法、规范开展。这样可以保证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全面、客观、可靠,从而促进疾控体系规范化建设。

2.5 突出重点、适宜可行

对疾控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其目的绝非仅仅是评出名次和优劣,更重要的是目标导向作用,即引导和鼓励疾控体系不断提高履行公共职能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课题组研究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点突出了当前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政府承诺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发展目标,同时兼顾疾控工作的全面性,考核框架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基础、工作过程、系统结果和健康结果等5个方面,均突出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发展目标。鉴于我国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风俗的差异,各地疾控体系建设的水平、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不尽相同,为此各地在组织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按轻、重、缓、急选择实施绩效考核的项目,并注意组织实施项目、内容、方法、措施可行和适宜、实用,避免“为考核而考核”。

2.6 适度调整、循序渐进

疾控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在“全国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全国统一”是指在相对稳定的时间、空间内,标准是唯一的、刚性的,即区域、省级机构相关法规、规划中明确规定的内容在一定时间段内稳定不变。而对于国情所需、维护健康所需,法规、规划没有明确要求的,则给各省份在考核其省内的市、县级机构时留有一定的空间,如市、县级机构的考核指标权重、分值可以根据本省的工作要求适度调整。此外,针对各地主要疾控任务侧重点不同、机构内部设置不统一、分级管理层次不相同、地方法规授权和行政委托不一致,导致区域、疾控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差异较大并出现缺项的情况,各省可适度调整,同时可根据社会经济和疾控体系的发展、公共卫生需求变化,制定分阶段实施目标或适应变化给予持续改进。

3 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的流程与步骤

课题组广泛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总结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我国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卫生城镇评审的实践经验,结合在浙江省疾控中心、江苏省盐城市和射阳县疾控中心等的预试验,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分析和专家咨询法,形成了疾控绩效考核的总体实施流程与步骤,包括3个阶段(图1):(1)准备阶段。包括制定方案、落实组织和收集资料等环节;(2)实施阶段。包括数据填报、质量控制和验证核实等环节;(3)反馈阶段。包括综合评价、绩效诊断、持续改进等环节。上述各个步骤相互联系、互为支持。

然而,课题组发现目前各行业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材料收集不齐全、过程不规范、缺少对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利用等[2,3,4,5]。在疾控绩效考核的9个实施步骤中,“制定方案”和“落实组织”步骤需由行政层面(考核组织者)具体落实,“综合评价”步骤可由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为了避免出现以往考核实践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实施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课题组重点明确了如何全面收集考核数据、如何控制数据质量、如何诊断工作绩效的思路、步骤和方法,为科学推进疾控工作的绩效考核乃至绩效管理提供方法学基础。

3.1 全面收集考核数据

遵循“全面覆盖、可获得性”的原则,按照绩效考核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估量表指标的不同收集方法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分解与细化,初步明确数据收集的范围与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与专家咨询论证,结合测试单位的预填报数据,从实践角度完善绩效考核的数据采集表(共包括4个模块、26个类别、50个子类别、3000多个指标)为全面收集绩效考核数据奠定了基础。

其次,通过文献归纳分析与专家咨询论证,建立考核指标数据收集与填报的流程,包括“理解指标及考核要求—分解至各科室进行数据收集—各科室数据汇总与审核—数据填报”,确保能够规范地收集、填报数据。

通过回答“应收集哪些数据、从哪里收集数据、该如何收集和填报数据”等3个关键问题,实现了全面收集绩效考核数据。

3.2 有效控制数据质量

首先,借鉴信息系统设计中的数据错误校验方法[6],从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数据逻辑、数据界限等4方面对填报数据进行初步的错误校验。

其次,通过文献归纳总结并借鉴数理统计中异常值检验的思路与分析方法[7],结合专家咨询论证、疾控工作的数据特点,明确采用逻辑判断、极值判断、经济判断和纵向比较判断4种方法对指标自评值进行分析,筛选出数据填报质量较差(可能存在“异常”)的指标和机构,作为现场考核的重点核查对象。通过测试单位现场测试表明,上述判断方法的灵敏度(68%以上)和一致性(Kappa值大于0.4)尚可,特异度(78%以上)较高[8],能够较为准确地筛选出“异常”指标。

最后,通过文献评阅归纳与专家咨询论证,明确了现场资料核实的方法(资料核对、实物检查、现场观察、基层调查、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规范了现场数据核实流程,包括“考核组熟悉重点关注指标清单及机构自评材料—现场重点核实数据资料—收集现场考核数据—评价数据资料可信度—汇总现场考核数据—计算指标考核值”,确保能够准确收集考核数据,做到自评与考核的有机结合。

通过上述3个步骤与方法,回答了疾控绩效考核实施中“如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这一关键问题,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为客观评价疾控绩效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3.3 科学诊断工作绩效

在获取绩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思路,诊断明确各层面(总体、类别、指标)工作开展中的不足、定量明确差距,重点明确了如何找出机构绩效偏低的原因,尤其是那些目前开展较差的指标群,并设计形成了《疾控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模板,解决了“绩效考核结果如何利用”这一关键问题。

4 小结

课题组运用专家咨询和机构试点等方法,科学地解决了绩效考核全面推广中数据收集、数据填报、质量控制、自评与现场考核有机结合、绩效诊断等操作难点,形成了绩效考核实施的流程、步骤与方法学,为后续研发绩效考核管理软件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流程,也为绩效考核在省级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赵红梅.行政改革模式下政府组织绩效评估[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2]邓娟娟.青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现状与问题评估[J].中国市场,2010(22):28-29.

[3]陈如东,单正丰.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68-70.

[4]王飞鹏.企业绩效评估及其对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0,32(11):64-67.

[5]谢钢,王辉,林琦远.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09(4):1-4.

[6]陈敏,金新政.卫生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1-92.

[7]邓勃.异常值的检验与处理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1982(2):6-22.

上一篇:汽车三包规章制度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