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免费

2024-05-13

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免费(精选6篇)

篇1: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免费

一、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为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山东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菏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全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完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体系,提升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全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工作目标

1、将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叶酸增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实行免费服务。

2、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16年全镇目标人群免费孕前优生检查率达到85%,2020年达到90%以上。3、2016年全镇叶酸服用率达到90%以上,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叶酸服用率达到95%以上,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85%以上。

4、建立健全全镇产前筛查网络,2016年全镇产前筛查率达到92%以上,产前筛查高危孕妇产前诊断率达到82%以上;2020年全镇产前筛查率达到95%以上,产前筛查高危孕妇产前诊断率达到90%以上。

5、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2016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以上,2020年达到95%以上。逐步普及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眼病等筛查。

6、不断完善出生缺陷儿康复与救治体系,逐步将符合规定的出生缺陷疾病康复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出生缺陷儿的医疗保障水平。

7、建立贫困出生缺陷儿救助机制,依法将符合条件的出生缺陷儿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向因救治出生缺陷儿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提供临时救助。

8、建立健全三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做到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儿救治工作相互衔接。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咨询指导。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孕前优生指导,指导育龄人员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培养健康行为,育龄人员应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医疗保健机构发现育龄人员有遗传病家族史,分娩过严重遗传性疾病或者严重缺陷儿,或者存在其他出生缺陷高风险的,应当主动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分娩过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妇女准备再次妊娠的,夫妻双方应接受咨询检查。经检查确认不宜生育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指导其采取长效避孕措施,并将情况书面报告所属街道卫生计生办。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负责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的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本辖县育龄人员婚育情况,向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报送有关信息,协助做好婚前卫生指导和孕前医疗保健服务工作。

2.实施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镇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向公众公布获取服务的途径和方式。各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应当为育龄人员建立婚前、孕前保健档案,加强医疗保健服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办理结婚登记的育龄人员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宣传,引导其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县妇幼保健所应当按照婚前、孕前保健规范和规定的检查项目为育龄人员提供优质检查服务,出具医学检查证明,建立保健档案;检查发现存在出生缺陷高风险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提出预防、治疗以及采取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

3.做好叶酸增补项目。乡镇妇幼保健所应当做好叶酸增补的组织工作。各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应当按照规定为孕前3个月至孕初3个月的妇女增补叶酸,提倡科学服用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建立服务信息台账,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负责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的人员应当予以协助;其他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到本机构进行孕前医学检查、未在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增补叶酸的备孕、孕初妇女增补叶酸并建立台账。

4.加大出生缺陷高风险因素防控力度。各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出生缺陷防治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种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加强育龄妇女劳动保护,避免待孕和在孕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用人单位应落实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和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劳动保护政策。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不得安排女职工孕期从事禁忌的劳动,避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延长工作时间和安排夜班劳动。县环境保护局应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控制和治理大气、水、固体废物、噪音等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四)落实二级预防措施,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

1.落实孕期保健。建立乡镇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孕产妇信息管理,强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进一步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各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负责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的人员应当指导、督促本辖县的孕妇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筛查,接受孕期保健服务。医疗保健机构要积极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开办孕妇学校,做好围产期保健系统培训,提供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孕期保健服务;为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档案,对存在出生缺陷高风险的孕妇,应当专案管理,重点监护。

2.开展产前筛查服务。乡镇医疗保健机构应为孕妇提供产前筛查优质服务,指导怀孕10—24周的孕妇至少接受1次以上产前筛查(血清学筛查和系统超声筛查),逐步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对产前筛查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3.做好高危孕妇产前诊断。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产前诊断:

(1)产前筛查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

(2)孕早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

(3)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患儿的;

(4)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

(5)产妇年龄超过35周岁的。

产前诊断确认胎儿异常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将继续妊娠和终止妊娠可能出现的结果和处理意见书面告知孕妇或者其家属;确认有严重缺陷的,应告知孕妇及时终止妊娠。

4.落实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乡镇医疗保健机构在孕产妇孕早期时为其提供1次免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和相关咨询随访服务,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五)加强三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致残率 1.强化新生儿疾病筛查

全镇进一步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先天性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疾病进行免费筛查,开展串联质谱技术48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提高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率。医疗保健机构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前,应当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并经其签字同意。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异常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进行确诊、治疗。

2.加强缺陷儿童干预治疗工作

全镇有关部门及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康复科室建设,为出生缺陷儿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提供便利条件。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做好缺陷儿童的筛查、诊断和早期康复,将听力障碍、脑瘫、智力障碍等儿童信息及时提供给县残疾人联合会。县残疾人联合会应当组织符合条件的出生缺陷儿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或者适配辅助器具,帮助其恢复基本功能,减轻残疾程度,开展缺陷儿童的治疗、干预和康复工作。

3.建立出生缺陷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县民政局应当依法将符合条件的出生缺陷儿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向因救治出生缺陷儿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提供临时救助。县财政局应当按政策要求为贫困听力障碍、脑性瘫痪、智力障碍、孤独谱系障碍儿童提供训练补贴,提高儿童生存质量。

(四)健全信息监测体系

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要完善出生缺陷监测体系,制定监测工作方案,组织开展监测和专题调查,掌握和分析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趋势。要加强对辖县医疗机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质量监控,组织对从事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志愿者进行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医疗保健机构发现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应当填写出生缺陷报告卡和基础信息登记表,及时报县妇幼保健所,并做好转诊服务工作。要建立部门监测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定期做好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质量管理,落实定期报告制度,对综合防治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科学调整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重点和策略措施提供依据。

(五)完善综合防治体系

全镇要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包括妇幼健康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在内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立健全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新生儿听力、视力、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儿童筛查以及诊断和治疗康复等技术网络。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建立健全筛查、诊断、康复、随访和管理等服务有效衔接机制,确保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效果。辖县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遵守相关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不得泄露患者隐私。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应当依法严格机构和人员资质管理,建立定期评估制度。

(六)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学科建设

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及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相关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重视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提高医疗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支持科研机构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研究,加大支撑力度,促进出生缺陷防治科技成果和成熟技术的转化应用。

(七)保障措施

1、强化宣传教育。全镇应组织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科学知识,增强全民预防出生缺陷的意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要向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免费提供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资料,并为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县民政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在婚姻登记、生育证办理、生育保险办理场所和社县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居民活动中心向公众免费提供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资料。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妇女组织应当组织本单位育龄人员学习出生缺陷防治知识。

2、强化工作举措。乡镇绩效考核办要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和目标考核,县财政局要保障出生缺陷防治经费,相关部门按原有渠道保障出生缺陷防治经费。乡镇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出生缺陷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出生缺陷防治措施。提高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筛查能力和诊断治疗、出生缺陷儿康复治疗能力。

3、强化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社会共治体系。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出生缺陷共同治理防控工作机制。落实政府主导、投入、监督和管理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制度,共同协调解决出生缺陷工作具体问题,落实部门责任。通过政府倡导,健康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自觉履行优生优育的义务,形成共同治理的良好格局。二是健全监测信息体系。建立县级妇幼监测平台,健全全镇妇幼信息监测网络,做好妇幼卫生信息和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构建以助产医疗机构和人群监测相结合的出生缺陷监测体系。强化出生缺陷数据的分析、利用和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健全工作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根据妇女儿童健康需求,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及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成立出生缺陷防治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技术指导,不断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强化三级预防质量控制、信息管理和数据评估。

4、强化责任落实。由镇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各个乡村带头人参与,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乡镇卫生院宣传部应当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公益宣传,积极鼓励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免费刊播出生缺陷防治公益广告和宣传节目。县民政局在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中,做好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群众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医学检查。依法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出生缺陷儿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向因救治出生缺陷儿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提供临时救助。利用福利彩票基金,为贫困出生缺陷儿提供基金救助。县财政局应当保障出生缺陷防治经费,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将出生缺陷防治经费列入预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当加强女职工孕期、哺乳期的劳动保护,避免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将出生缺陷儿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县农业林业水利局应当加强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指导农户开展安全种养,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产品安全消费的宣传工作和农村环境整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出生缺陷防治的具体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质量监控,组织对从事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志愿者进行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出生缺陷防治技术体系和监测体系,制定监测工作方案。健全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开展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出生缺陷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县环境保护局应当加强大气、土壤、水源的保护和污染治理,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水、气、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对孕产妇用药和涉及出生缺陷防治的药品、器械进行质量监督,对药品不良反应及时进行监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应当通过加快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深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广泛开展卫生创建活动等措施,不断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减轻或杜绝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安排出生缺陷残疾儿童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帮助其恢复基本功能,减轻残疾程度。县妇女联合会、县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绩效考核办要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作为卫生计生指标纳入对相关部门绩效考核范围。

5、强化实施考核。要加强对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建立绩效考核和目标考核制度。县出生缺陷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制定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组织领导、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和项目实施等方面衡量各地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每年进行1—2次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督导考核,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6、强化责任追究。医疗保健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业务的;违反卫生计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不按照规定的项目种类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的;在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应当发现胎儿存在明显出生缺陷而未发现的;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和相关当事人员予以处罚:对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职责的依法依规给予处分。用人单位未按照《山东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女职工孕期从事禁忌的劳动、有毒有害作业的;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安排夜班劳动的,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照《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规定》予以处罚,对女职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环境保护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健康和育龄人群生殖健康需求,指导地方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探索规范化管理模式,推动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坚持指导原则

1、坚持工作方针。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坚持 “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2、明确功能定位。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是具有公共卫生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与管理。应当加强内部业务规划,规范科室设置,强化公共卫生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3、合理规划设置。省、市、县三级原则上均应当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根据辖区常住人口数、妇女儿童健康需求、功能定位、职责任务和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行合理设置,建设规模适度。按照《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3〕4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切实加强基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保证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各项工作落实。

4、优化整合资源。各省(区、市)要根据《指导意见》,按照“省选设、市县合、乡增强、村共享”的方式,积极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职责整合,加快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运转高效、群众满意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做好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

(二)落实功能任务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为妇女儿童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并承担辖区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业务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

1、妇幼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以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中心,以必要的临床诊疗技术为支撑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孕产保健主要包括婚前、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保健服务等;儿童保健主要包括新生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心理卫生、五官保健、儿童康复、儿童常见病诊治和中医儿童保健等;妇女保健主要包括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老年期保健、心理卫生、营养、乳腺保健、妇女常见病诊治、生殖保健和中医妇女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和人员培训等。

2、辖区业务管理。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承担辖区妇幼健康工作业务管理,主要包括:掌握本辖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组织对辖区内提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监督考核等,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考核。组织开展辖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适宜保健技术开发和推广。负责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业务指导。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按照职能提供服务并实行上下联动、分级管理。县区级侧重辖区管理、人群服务和基层指导;地市级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承担妇幼保健技术分中心任务;省级除承担妇幼保健技术中心任务外,还应当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区域业务规划、科研培训、信息分析利用、技术推广及对下级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等工作。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与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关系,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建立技术协作机制。

(三)优化服务模式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安全、便捷、温馨服务,体现妇幼保健特色,提高卫生服务绩效。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按照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原则,打通临床部和保健部分别设置的部门格局,按照服务人群优化服务流程,整合服务内容。业务部门主要包括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各部依据所承担的职能设置相应的业务科室,各相关科室间应当加强功能衔接与合作,具体要求参照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相关要求。其他相关管理和保障部门设置参照医疗机构管理有关要求。

在实现基本功能任务的基础上,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优势领域加强妇幼保健专科建设,规范业务管理和技术服务,促进妇幼保健学科发展。

(四)加强工作保障

各地应当根据当地常住人口数、社会需求、交通状况、区域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及承担的功能任务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人员、床位和设备配备,保障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具备与其职责任务相符合的业务用房、床位设置和设备配置。尤其要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人员配备向卫生技术人员倾斜,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应当不低于总人数的80%。

(五)强化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基层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工作例会、信息管理、危重孕产妇评审、孕产妇死亡评审、儿童死亡评审、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质量定期检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制度。

2、建立人才培养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完善人员聘用、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强化业务人员轮岗制度,在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内,设置相应岗位专职负责辖区管理工作,建立辖区管理人员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定期轮岗机制,并纳入绩效考核。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建立以履行公共卫生职能、服务质量及安全、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当开展机构内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将辖区妇幼健康工作指标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落实情况等纳入考核指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4、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信息网络,提升辖区内妇幼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应当将妇幼健康服务信息系统纳入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规划,加强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决策和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5、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应当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要求。加强诊疗活动质量监管,纳入医疗服务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断完善、细化质量管理及评价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保证服务质量及安全。

6、落实监督管理制度。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实施监督与管理,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监督评价和信息公开制度,推动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三、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预防和减少人口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一)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妇幼保健院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职能,于2016年8月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管理领导小组,加大与妇联、民政、卫生、财政局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领导亲自抓落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医院制订了免费婚检管理制度,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的技术领导小组,加强对婚检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婚检机构也制定落实严格的质量保障制度,选择医德好、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医务人员承担婚检工作,确保婚检质量。由管理技术小组定期调度、考核免费婚检工作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医院双百考核,与工资奖惩挂钩。

2、宣传到位,提高认识。婚前医学检查是一项有利于家庭和谐、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为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县于8月4日举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启动仪式,县人大、政协、妇联、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的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并进行了现场指导。在启动仪式上,我院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共悬挂横幅2条、制作版面2块、发布电视图文广告1条。同时,还编印了《婚前健康关爱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等宣传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普及婚前健康知识。通过宣传使未婚青年男女充分认识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婚检率。

二是在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专门设置宣传栏。专栏以开栏语、婚检的重要性、婚检的内容方法地点、如何配合医生进行婚检、传染性疾病与婚姻、遗传性疾病与婚姻等30个专题向广大群众进行系统的婚检知识宣传,配备相关宣传资料,方便群众索取阅读。

三是在利用“三八”妇女节、艾滋病宣传日等节日,开展3场免费婚检宣传活动,活动发放了婚检宣传资料2000多份,现场咨询120人次。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免费婚检的意义和有关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免费婚检氛围,调动了广大适婚青年免费婚检的积极性。

四是举办各种各样的免费婚检宣传咨询活动,在县妇幼保健院举办了“新婚夫妇学习班”,讲述有关性保健和性教育;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优生优育等知识,参加学习的新婚夫妇共1860人,发放了婚检宣传资料2000多份,现场咨询1200人次。通过教育,启发和引导了群众婚检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婚育新人对婚检的认识从对自己负责提高到对婚姻负责、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自觉实行婚检。

(二)细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医院严把婚检质量关,婚检人员全部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婚检人员认真遵守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婚检质量标准,遵守《岗位服务规范》,做到服务细致、热情,切实保护受检者的隐私权,受到了新婚青年的一致好评。

为提高婚检率,方便登记人员,我院在婚姻登记处设有采血点,在婚姻登记现场即可完成咨询、登记、抽血等免费婚检项目,享受婚姻登记“一条龙”服务。同时为保证患者的隐私,设有专职人员,对查出疾病的人员及时进行通知,建议复查和治疗,并提出了相应的医学意见,切实保障了下一代的身体健康,有效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

抓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近来,我们在推动免费婚检工作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再接再厉,为提高我县人口素质作出更大努力,推动我县的婚检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范围的通知》(人口科技发〔201x〕33号)文件精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育龄人群,以计划怀孕夫妇为重点,充分发挥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优势,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使符合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育龄夫妇(含流动人口)都能享受到良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主要目标如下:

1.优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人群覆盖率达到90%以上,已生育病残儿的夫妇再生育优生指导服务率达100%。

2.2016年将目标人群由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扩大到包括城镇人口在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2016年,与妇幼保健完善好孕前、孕中、孕后期优生监测网络,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3.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城乡一体、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树立“大人口”工作意识,使出生缺陷发生风险逐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原则。一级预防是积极、主动、有效、经济的预防措施。人口计生系统在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中,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要以一级预防为主,以计划怀孕夫妇为主要服务对象,把优生指导服务落实到怀孕前,从源头抓起,从一般人群做起,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二)科学规范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科学普及预防知识,规范开展优生检查,正确进行咨询指导,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

(三)知情自愿原则。在项目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尊重、自愿、知情的原则,维护群众选择的权利,科学指导群众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自愿积极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四)严格保密原则。在项目试点工作中要注重保护服务对象隐私,对受检者个人信息要增强保密意识,特别是对高风险人群的各项信息要严格保密,妥善保存相关资料,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免费服务原则。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和财政部的规定,试点工作期间免费为我县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每孩次提供一次免费孕前健康检查。如果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后未按计划怀孕,或怀孕后出现流产、死胎、死产再次准备怀孕时,应根据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自费接受优生健康检查。流动人口中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原则上在现居住地接受免费孕前健康检查。

四、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一)服务对象:享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目标人群应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生育政策并准备怀孕的农村夫妇;

2.夫妇一方或双方为农村人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3.夫妇至少一方具备本地户籍或夫妇双方非本地户籍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

(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

五、服务机构

(一)县级:县计生局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县计生服务站主要承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咨询指导、13项医学检查项目及风险评估等服务。

(二)乡级:配合县计生服务站开展相关服务,主要承担健康教育、采集基本信息、病史询问、一般人群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随访等任务。

(三)村级:收集辖区内计划怀孕的夫妇信息,协助县乡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组织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自愿到乡所、县站接受咨询和检查、收集报告早孕及妊娠结局信息。

六、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积极筹备(一)全面宣传发动

6月上旬在全县上下掀起宣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热潮,县计生局要召开项目实施的专项工作会议,利用电视、报刊和政府、计生网站,开设专栏。各乡镇要召开动员会,利用服务车走村串户进行大宣传、大发动,宣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的政策、目的、意义、优生优育知识等,提高干部群众对试点工作的认识,提高群众参与和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积极性。县计生局要在6月20日以前完成、乡镇要在6月30日以前完成并上交宣传总结和相关记录、活动照片等。具体做到:

1.成立机构,召开专题会议,做好安排部署工作。2.提供优生健康教育资料,印发优生健康宣传单、优生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手册、优生知识读本等。3.组织一次优生知识调查问卷。

4.县、乡两级设置优生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流程图。

5.县、乡两级每季度开展一次公众咨询活动。6.播放优生健康教育音像制品(在服务检查中心)、录制孕前优生宣传磁带。(二)切实抓好组织培训

认真抓好乡镇、村级计生干部以及目标人群的培训。县计生局要在7月10日以前完成、乡镇要在7月20日以前完成并上交培训总结和相关记录、活动照片等。具体做到: 1.县计生局成立健康教育促进小组,定期组织举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培训班,全面宣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政策、目的、意义、优生优育知识等,提高群众对优生优育知识的知晓度,引导群众自觉接受孕前健康检查服务。

2.6月中旬,县计生局组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业务培训。

培训对象:县服务站工作人员、乡镇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技术员。

培训内容: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相关文件精神;②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流程; ③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规范。

3.乡镇组织对村计生专干及育龄夫妇培训。

培训内容:①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的好处;②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流程;③孕前优生科普知识讲座。

4.宣传培训具体工作要求:所有的活动必须有详细的文书资料记载,具体包括:①优生知识讲座记录表;②计划怀孕夫妇签到表。

(三)部门联合,提高力度

与卫生部门联合,积极向目标人群发放叶酸增补剂,做好叶酸发放登记;与民政部门联合,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咨询室,免费发放《优生健康大礼包》,引导群众自愿参加优生健康检查,并做好记录。(四)精心组织,积极筹备

县计生服务站12月中旬前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准备工作,具体做到:

1.科室规划:主要做好咨询指导室、男女性诊室、检验室、档案室、人口学校等重点科室的准备工作。

2.设备配备:按要求结合实际购置电脑、检验仪器等必需设备。

3.人员调配:合理安排好妇产科医师、电脑录入人员、检验人员、后勤人员,做到人员定岗、责任到人。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确定目标人群

调查摸底,确定目标人群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关键环节。目标人群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至少一方为农村居民户籍),包括流动人口计划怀孕夫妇。主要包括四类人群:初婚准备生育的夫妇;再婚符合政策准备生育的夫妇;符合政策准备生育二孩的夫妇;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准备再生育的夫妇。

村专干负责目标人群的调查摸底,收集上报计划怀孕夫妇信息,并认真填写计划怀孕及已怀孕人群摸底登记表,调查摸底人群必须达到计划怀孕人群的90%以上,登记完后及时反馈到乡镇,并动员其到乡计生服务站接受孕前优生咨询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目标人群参加优生健康教育培训;动员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自愿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第三阶段:孕前检查,追踪随访 县计生服务站承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体业务工作,按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要求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出具风险评估建议告知书(三联,服务对象、乡镇和县站各一联)和对高风险人群直接送达、面对面咨询指导。具体完成以下7种表格要求的工作任务,并认真填写。(1)优生知识讲座记录表(2)知情同意书(3)技术服务记录册

(4)检查结果及评估建议告知书(5)早孕随访记录表(6)妊娠结局记录表(7)出生缺陷儿登记表

第四阶段:资料汇总,评估总结

按照国家试点工作规范的要求,县计生局对各乡镇试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考核评估,并作好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将所有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记录文书,包括《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情同意书》、《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估建议告知书》、《早孕随访记录表》、《妊娠结局记录表》和《出生缺陷儿登记表》均由县计生服务站统一装订,严格保管。做好接受省、市评估验收的准备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认真实施,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两手抓。要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积极探索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

(二)加强培训指导。为保证项目质量,成立“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专家指导组,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县计生服务站要设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心,按规定配备人员和设备,各乡镇服务所要确定1名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县计生服务站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培训、指导乡镇服务所工作。县计生局要积极组织县、乡技术人员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学习和交流,做好全县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规范服务标准。县、乡服务站所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工作标准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优生检查制度、职责、标准规范,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服务内容、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宣传培训、统一统计报表、统一建立数据库。要履行告知程序,签定夫妇同意书。做好转诊、检查、咨询、随访各环节的衔接,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简化工作程序,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透明度,把工作做精做细,争取群众理解,待孕对象参与。(四)落实经费保障,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规范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县财政要将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财政局、县计生局要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五)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要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各单位和乡镇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计划怀孕夫妇参检率达到符合政策目标人群的90%以上,并将早孕随访、妊娠结果等情况及时向县计生局、县计生服务站反馈报告,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把此项工作列入对各乡镇、村、相关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产前筛查

一、产前筛查诊疗技术规范

诊疗常规的核心是让进行产前检查的所有孕妇均有机会作产前筛查,并对产前筛查的 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根据医疗原则处理需要进一步作产前诊断的病例。具体内容包括:

1.对所有的孕妇进行宣传,对其说明产前筛查的意义、目的,让进行筛查的孕妇均有机会 进行知情选择接受产前筛查。

2.建议所有小于 35 岁的孕 15-20 周的孕妇做产前筛查;大于 35 岁的孕妇(大于 35 岁系指 预产期时 35 岁)及高位孕妇做细胞遗传学检查。

3.对要做产前筛查的孕妇,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掌握问诊方法。(1)详细询问孕妇的年龄、末次月经、体重、是否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是否为多胎妊娠,是否吸烟,异常妊娠史,前胎是否是 21-三体、18-三体等。

4.咨询医生根据掌握的妇产科学、遗传学、优生学等知识对遗传咨询做出科学的解答。(1)整个遗传咨询过程中,咨询医生只需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后果向病人进行陈述,由病 人自行选择采取的措施。(2)必须使筛查者清楚筛查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3)医生应该确定被筛查孕妇的年龄、孕周(必要时 B 超确诊胎龄)等病史后开出产前筛 查送检单。

5.对筛查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处理原则:

(1)对筛查结果为 21-三体、18-三体高风险孕妇,医生应告知孕妇其结果只说明胎儿患这 两种先天异常的可能性很大,但不是确诊。建议其进行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排除染色体病。

(2)对于年龄≥35 岁的高龄孕妇,即使做了筛查且是低风险,医生也应告之产前筛查和产 前诊断的区别,给孕妇提供选择细胞遗传学检查的机会。

(3)对于 NTD 高风险孕妇,应建议 B 超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可能性。

(4)对筛查阴性或低风险的孕妇应告知其结果只说明孕妇胎儿患某一先天缺陷的可能性很 小,但不是绝对排除。

6.下列孕妇应该直接做产前诊断:

(1)35 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2)产前筛查结果属高危人群。

(3)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4)产前筛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

(5)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6)孕妇可能为某种 X 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7)其他,如曾有不良孕产史者或特殊致畸因子接触史。7.对建议做产前胎儿细胞遗传学检查的孕妇,主治医生应向孕妇说明有关手术(羊膜腔穿 刺术,脐血采集等)的诊断价值与风险,让孕妇知情选择,对同意进行产前胎儿细胞遗传学 检查的孕妇,应请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有关手术的技术规范(羊膜腔穿刺术技术规范,脐血采集技术规范等)对其进行相应检查与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验,对无禁忌症者,开出 《胎儿染色体检查申请单》。

8.从事产前筛查人员在产前筛查系列工作中必须抱着对孕妇负责的精神,注重保护被服务 对象的隐私,耐心、详细地向咨询者阐明科学道理,尽可能使他们接受医学指导意见。

9.对疑难或有疑难病例的处理意见,应提交产前诊断中心专家组讨论决定。

二、针对性检查

针对性检查宜在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基础上,针对胎儿、孕妇特殊问题进行特定目的的检查。如心血管系统有疑问应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常规母体血清筛查发现甲胎蛋白持续增高 的孕妇进行针对性超声波检查以降低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风险。

三、产前筛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应具备从事产前筛查技术要求的资质和相应条件、专业能力和经验,熟悉产前筛查工作 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严格按照有关各专业流程和方案工作。非本机构人员不得在本机构从事 产前筛查技术;

2、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基本条件和技术规范要求,不以 权谋私。不得实施任何非医疗目的的产前筛查技术,不得擅自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3、保证所有筛查病例能落实后续诊断。应当向有指征的孕妇提供产前诊断信息并建议进行 产前诊断,向有指征的对象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4、所有进行产前筛查的病例应在本机构内实施。实施产前筛查必须符合保密、知情和自愿 的原则,签定知情同意书并登记备案。

5、对所有产前筛查应保证资料的完整和进行追随踪。

6、尊重病员的陷私权,对实施产前筛查的所有病例予以保密。

7、不得超越许可范围,擅自从事产前诊断技术。

四、检验科工作要求

1、检验科采血时按无菌操作常规,用静脉穿刺术取孕妇静脉血2~3ml,收集于真空干燥采血管中,置室温下(18~28℃)约0.5-2小时,待其凝集后迅速分离得到血清,并分装至离心管内,在离心管上及时贴上注明患者姓名产前筛查专用标签,同时在申请单右上角贴上对应标签,血清标本在4~8℃的环境下保存。各采血点应按照行业标准规定以血清形式运送标本。

2、我院产前筛查血清标本自2011年7月1日起,由南京迪安医学检测中心物流部门统一负责转运,物流部门将按规定时间至各采血点收集血清标本。各单位检验科务必按规范要求进行采血、分离血清、贮存,并做好血清标本的交接工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一、项目目标

(一)总体目标

尽早发现我县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新生儿听力障碍患儿,降低儿童智障和听力残疾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建立和完善。2016年,以县为单位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8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50%。

(二)具体目标

1.当年出生的3000例新生儿开展两种遗传代谢病(PKU和CH)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德江县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任务数分别为1200、1050、750例﹔其余出生的新生儿纳入本县合医报销。

2.对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和永久性听力障碍的儿童可向残联申请救助。3.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晓率达60%以上。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对象、时间 1.项目范围:全县15个乡镇 2.项目对象:全县新生儿。3.项目时间:2016年1-12月。

(二)项目内容

1.建立健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组织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2.广泛开展社会动员。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标语等途径,开展项目相关政策和新生儿健康知识宣传,重点宣传项目对象、疾病危害、免费政策、筛查无伤害、确诊补助等知识,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意义,为项目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3.暂不具备开展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工作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产科医护人员须对本单位接生的新生儿家长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健康教育,由本县听力筛查机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地段保健科、村卫生所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产后访视等保健服务的同时,要负责开展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的宣教工作,告知未及时接受听力障碍筛查的婴儿到本地听力障碍筛查机构接受筛查,并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中相应的栏目中。4.开展项目管理和技术培训。对筛查机构人员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初筛和复筛、转诊、转介、诊断、追访、信息管理等专题培训,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5.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宣传、初筛、复筛、转诊、转介、追访、信息管理等工作。

6.对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儿童纳入我省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免费救治,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儿童纳入国家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康复救助。

7.开展质量控制与评估。组织专业技术小组开展项目督导和效果评估,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情况,并对有关筛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新生儿疾病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具体实施、监督指导,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

2.成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设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包括经费管理、人员培训、健康教育、监督指导、信息收集、报送。3.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为卫计局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并按照项目统一要求,为项目培训、健康教育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指导。

(二)机构职责

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人员配置、检测设备购置、工作场地条件(设置听力筛查室)、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职责制度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有关规定执行,科学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范填报有关报告单、转诊单、登记册等。

1.新生儿遗传代谢病采血机构:规范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保存和相关信息采集及宣传,并将血片定期送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强对机构内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每月、每季上报月报表和季度报表至县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办公室。

2.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办公室(新筛办):县新筛办设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辖区内项目管理工作,定期收集、审核血片,及时将合格血片信息录入《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信息系统》,将血片标本递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检验;负责辖区内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可疑阳性病例召回、阳性患儿随访、确诊患儿转介残联救助以及业务培训、健康教育、监督指导等工作;每月每季收集、汇总采血机构和听力筛查机构上报的月报表及季度报表,并上报至市级项目管理办公室。3.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开展听力初筛(签订知情同意书)、复筛、转诊、追访和将确诊患儿转介到项目办等工作;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基本信息的登记、统计、整理和分析,每月、每季向县项目管理办公室上报月报表和季度报表(含筛查人数、阳性患儿数等);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

4.对确诊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儿童,县项目办将确诊儿童信息及时转介到本县残联,以便永久性听力障碍小儿能及时获得及时救治。

(三)技术操作流程

1.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流程。

家属签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后,助产医疗机构采集出生72小时、充分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制作合格血片、阴干保存并采集相关信息;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筛办)定期收集、审核血片、录入《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信息系统》,邮寄合格血片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分中心)检测,筛查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反馈至各县。

对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可疑阳性儿童,由县新筛办和采血医院及时告知婴儿家长,并召回婴儿复采血片送检确诊或到指定医院检查确诊。确诊结果由省新筛中心(分中心)在《信息系统》中录入,县新筛办对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低患儿,进行专案管理、随访,指导家长规范治疗、干预。同时,按月和季度汇总、统计上报筛查、确诊及治疗信息。

2.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

家属签署“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听力筛查机构对出生48小时的院内或新生儿期内的院外新生儿,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OAE)和/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或漏筛者应告知家属在婴儿出生后42天内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双耳复筛,42天复筛仍未通过者告知家属在婴儿满3月再次进行复筛;满3月复筛仍未通过者,填写“转诊单”并告知儿童家长于婴儿出生后3月龄内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检查诊断。有条件的医疗结构应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使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筛查,未通过者或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

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应将初筛及复筛结果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单”详细记录,并在“听力筛查结果登记册”中登记。我县转介省级确诊检查的儿童,并告知儿童家长携带报告单、疾病证明书、转介登记表、发票等资料到我县新筛项目办登记、报销。县项目管理办公室及时将永久性听力障碍患儿转介到县残联给予康复干预(听力障碍儿童转介登记表三处签字,传真一份给确诊机构),以便患儿能获得相关康复补助。县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对确诊儿童每半年随访1次至6岁。

(四)信息管理

县项目管理办公室应当做好项目基础信息的统计、分析、审核,并按月和季度报送上级项目办。

1.月报表:各新筛机构每月2日前上报县新筛办,县新筛办每月3日前上报市级。

2.季报表:各新筛机构4月2日、7月2日、10月2日、次年1月2日前上报县新筛办,县新筛办4月5日、7月5日、10月5日、次年1月5日前上报市级。

四、经费使用管理

(一)经费使用

中央财政为新生儿疾病筛查提供专项补助资金,每个新生儿补助120元。其中,新生儿代谢病筛查限价收费50元/例,听力筛查限价收费55元/例,其他15元 /例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听力筛查可疑阳性儿童听力障碍确诊等。

1.新生儿代谢病筛查(50元/例):农村户籍新生儿两种遗传代谢病(PKU和CH)的筛查补助,具体为采血机构9元/例,县新筛办6元/例,筛查中心(分中心)35元/例。以上补助标准包括不合格血片复采、可疑阳性复采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再向儿童家长收取任何费用。项目任务外按物价收费标准执行。

2.新生儿听力筛查(55元/例):用于农村户籍新生儿听力筛查,包括出院前初次筛查和初筛不通过儿童42天复筛、满42天复筛仍未通过儿童满3月的复筛。在任务数内全部免费,项目任务数外,在新农合中报销。

3.余下经费使用(15元/例,下拨到我县3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启动及培训、项目督导、质量控制、资料印刷、宣传动员和满三月小儿听力复筛未通过者转诊到确诊机构检查费用的报销。

(二)经费管理:筛查任务数范围内,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标准,不得超标准或重复收费,筛查费用实行年终结算制。专项补助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

(三)确诊患儿救助

1.小儿满三月听力筛查仍未通过者,转诊到听力筛查确诊机构的检查费用(规定的检查项目),实行全部报销。2.中央财政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儿童开展听力干预和康复工作提供补助资金,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儿童通过县残联申请国家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项目。3.对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儿童,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贵州省新农合重大疾病儿童苯丙酮尿症免费救治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黔卫生计生发〔2014〕32号)文件精神,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范围按规定给予补助。

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

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内容及管理职责,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和残疾儿童发生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孕产期系统管理内容

1、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

孕早期(13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孕妇妊娠大于16周者进行产科检查一次。

孕中、晚期:产前检查一般在孕16-18周开始,孕28前每月产检一次,孕 28周-36周每半月一次,孕36周后每7-10天产检一次。整个孕期产检次数城市不少于8次、农村不少于5次,高危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产后:出院后3天内、产后14天、产后28天左右各访视一次,共三次,高危产妇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访视次数。如产妇额外需要增加访视次数,可参照社区卫生服务有关收费标准。

2、保健服务内容

孕早期:做到在孕13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册”,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测量基础血压;确定妊娠大小;进行血尿常规、血型、血糖、白带常规、肝功能(包括HBsAg)、梅毒筛查、HIV检测等辅助检查。进行高危因素的初筛选及登记,发现妊娠禁忌症和严重合并症者,及时处理。开展孕早期的卫生宣教及指导,如妊娠反应、先兆流产症状的识别和预防;如何避免孕早期接触致畸物质、避免病毒感染等。

孕中、晚期:按“孕产妇保健册”规定内容进行产前检查、高危筛选及评定,及时处理妊娠期的合并症及并发症,重度高危孕妇及时转诊,并落实专人追踪、随访。产前检查复诊要求:测量孕妇体重、血压、尿蛋白;询问前次产前检查后孕妇的特殊情况(孕30周后询问胎动计数);检查胎位、听胎心;了解胎先露入盆等情况;测量宫高及腹围,绘制妊娠图,判断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检查下肢水肿情况等。孕中晚期常规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化验各一次,必要时进行B超、胎儿心电监护等检查。

孕妇孕15周-19周建议参加产前筛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筛查高风险的孕妇动员进行产前诊断,并做好追踪及随访。对具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建议直接进行产前诊断,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

⑪35周岁以上高龄孕妇; ⑫羊水过多或过少者;

⑬孕早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 ⑭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可疑畸形的;

⑮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严重缺陷婴儿的。

开展孕期的卫生、营养指导;家庭自我监护;妊娠期常见并发症的识别及预防;阴道分娩的好处;临产前的准备与临产症状的识别;母乳喂养知识等宣教。

分娩期:积极预防产时并发症的发生;实行母婴同室,开展产后半小时内早吸吮、肌肤接触工作;鼓励按需喂养。依法进行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开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在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发现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和分娩出生缺陷儿应按规定上报各类监测报表和个案表等资料。

分娩后:产后一月内休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保健医师上门进行产后访视。访视内容应包括产妇的血压、乳房、子宫复旧、会阴或腹部伤口等情况;新生儿测体重、检查皮肤黄疸及脐部、臀部等情况,并进行异常情况的处理。开展产后营养、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方法及婴儿抚触等指导、进行产妇心理疏导。

产后42天:产妇及婴儿应到妇幼保健机构或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产妇化验血常规,测量血压,评价产妇康复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给予避孕知情选择指导。

二、孕产期系统管理程序

1、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1)杭州市户口的已婚妇女怀孕后携带本人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册”;户口在原籍婚嫁到杭州的孕妇到男方户口所在地的街道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

(2)在杭部队现役军人孕妇,可以凭军人证到部队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3)流动人口妇女怀孕后持本人身份证到现住地的街道(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2、产前检查

建册后,无高危因素和高危评定为无特殊标记A级的孕妇杭州主城区孕24周前、农村孕30周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达到规定孕周后孕妇转至助产技术服务单位继续进行产前检查,直至分娩。建卡后孕妇如需要到居住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产前检查,建卡单位应开出委托书,将并“孕产妇保健册”交由孕妇带至接收单位进行产前检查,并做好追踪及随访工作。

严格按照《杭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进行高危孕妇的筛选、追踪、随访,并做好登记。高危孕妇按评分级别及时转至相对应的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及治疗。转出单位必须做好追踪、随访、登记、结案工作。各县(市)、区级妇幼保健院落实好本地区的孕24-32周孕妇的县级水平高危筛查工作,并保证筛查质量。

3、产后保健

杭州城区医院在孕妇分娩出院时将“孕产妇保健册”交由产妇家属,在出院后三天内送至产后休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产后访视。主城区访视单位每季交换一次代访单和“孕产妇保健册”。县(市)及萧山、余杭区的产妇产后访视管理按原有的方法进行。

产后42天,产妇携带婴儿一起到妇幼保健机构或产后休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母婴健康检查,建立儿童系统管理档案。各县(市)及萧山、余杭区的产妇及婴儿按原规定进行检查。

三、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职责

(一)一级医疗机构及有责任地段的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

1、及早掌握地段内的孕妇情况,为本辖区户口和居住在本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孕妇及时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并作好登记,进行规定孕周内的产前检查服务,并按《杭州市高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进行高危筛查及管理。

对本市户籍但非本辖区的孕妇,应动员去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及管理,并将有关信息报告辖区妇幼保健院或孕妇户口所在地的妇幼保健院。

在杭州市居住一年以上(按暂住证)的外省和本省户籍孕妇按本地户籍管理;居住一年以内的本省户籍孕妇动员去原籍建册,并及时(25天内)将孕妇情况反馈给该孕妇户籍地的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由原籍管理,做好登记。如为居住一年以内的本省户籍孕妇建立了孕册,则按本地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产后访视结束后将孕册及时返回户籍地的地市级妇幼保健院,做好备案。居住一年以内外省籍孕妇按流动人口管理。

2、进行产后三次访视及产后42天的母婴健康检查。收集“孕产妇保健册”,统计分析资料,定期上报卫生统计报表。对收集的非辖区内所建的孕册及产后访视代访单,及时上交辖区妇幼保健院。定期参加辖区召开的工作例会。

3、负责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二)依法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1、开展规定孕周内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服务,直至分娩。接受基层高危转、会诊,并做好追踪、随访、登记工作,并按要求填写《孕产妇保健册》。发现孕妇无《孕产妇保健册》,应及时嘱咐孕妇去所辖地建立保健册。对不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孕产妇于入院24小时内报告医院所在辖区的计划生育部门,并做好登记。在产妇分娩后及时完整地填写“产时至出院前情况”记录。产妇出院时《孕产妇保健册》交产妇家属带回休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保健门诊,落实产后访视。

2、按规定进行产时信息的录入、传输及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按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新版〈出生医学证明〉启用管理的通知》(卫妇社发[2004]319号)文件执行,坚决落实由助产单位直接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开展孕产妇、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做好HIV阳性孕产妇的干预和个案报告。负责规定区域内的孕妇县级水平高危筛查,并协助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及培训。

3、服从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及指导,依法上报各类卫生统计及监测个案、报表。

4、发现孕产妇死亡应在24小时内上报所辖地的妇幼保健机构,并配合做好孕产妇死亡调查工作,提供孕产妇死亡病历复印件。

(三)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负责辖区内围产保健工作的组织协调、质量控制,以及妇幼卫生各项监测和统计信息的汇总、上报等工作。配合市

篇2: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免费

一、工作目标

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机制,营造“健康婚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提高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和保健服务质量,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增强出生人口健康素质。,全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60%以上;到“十二五”末,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0%以上,疾病检出干预率100%,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控制在5‰以内。

二、婚检对象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且在本区民政部门进行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

三、服务机构

区妇幼保健院为我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定点服务机构。

四、婚检原则

(一)自愿的原则。坚持婚前医学检查自愿的原则。通过深入宣传,倡导科学婚检理念,引导婚姻登记当事人接受婚前保健服务。通过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医学检查等方式,让婚姻登记当事人了解优生优育知识和自身是否存在影响婚育的疾病,以避免各种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危险因素,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基本项目免费的原则。婚前医学检查实行基本项目免费的原则。特需检查项目,由受检人根据自身情况和医师建议自主选择,费用由受检人自行承担。

(三)服务的原则。按照市政府统一规定的内容,热情接受咨询,严格进行检查,区妇幼保健院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

(四)方便群众的原则。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尽可能简化流程,方便婚姻登记当事人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区民政局在区妇幼保健院设立婚姻登记初审窗口,引导服务对象就近接受婚前保健服务。

(五)保密的原则。维护婚检当事人合法权益,区民政局、区卫生局要充分尊重个人隐私及知情权,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婚检当事人的检查结果。

五、服务流程

(一)婚姻登记当事人到民政局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由民政局工作人员发放“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指导卡”,并做好记录。

(二)婚姻登记当事人凭“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指导卡”在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三)区妇幼保健院向婚姻登记当事人提供婚前宣传教育和婚前医学检查服务,提出相关指导意见,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四)婚姻登记当事人持《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等材料到民政服务大厅办理结婚登记。

六、费用承担与结算方法

费用预算:200元/对。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费用由区财政统一安排。区卫生局、民政局每月统计检查人数,并及时上报至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办公室。财政局根据免费检查人数及实际产生的费用,按季度拨付资金,年底根据考核结果据实结算。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组织。成立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检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主动配合,共同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二)强化宣传引导。区卫生局要做好各种宣传材料的.准备和制作工作,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区人口计生委要组织乡(镇)、村(居)计生工作人员挨家逐户宣传,尤其要加强对即将结婚的适龄青年的宣传,提前告知检测地点、办理流程,引导婚姻登记当事人先行到区妇幼保健院民政窗口进行初审;区民政局要主动向婚姻登记当事人提供宣传材料,积极告知并引导婚姻登记当事人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区广播电视台、区报社等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三)明确工作职责。区卫生局要依法加强对婚检定点服务机构监管,督促定点服务机构按卫生部《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提供服务,确保婚前保健质量;区民政局在不违反《婚姻登记条例》的情况下,尽可能引导婚姻登记当事人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以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区财政局要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费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及时拨付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区人口计生委和宣传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社会知晓率;区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配合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青年、妇女特别是准婚人员及其亲属对婚前医学检查内容和意义的认识,自愿接受婚前保健服务。

篇3: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及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根据妇幼卫生工作报表中的婚前保健情况调查表年报表,选取2006—2007年前来我院免费婚检的青年男女共282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凡准备登记结婚的男女双方其中有一方户口在慈溪市的即可参加免费婚检。采用国家卫生部统一格式,由浙江省卫生厅基妇处印制的浙江省“婚前医学检查表”,根据《婚前保健工作规范》的统一要求,逐项认真执行。由取得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书的专业男女婚检医师实施婚前检查,负责婚检表的规范书写和登记,对检查结果提出医学指导意见,并对婚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免费婚检的项目内容有: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USR、HIV检测、胸部X线透视和体格检查,以及婚前卫生指导和咨询。

2 结果

2006—2007年两年慈溪市免费婚检情况。2004年自愿婚检时婚检率为1.57%,2005年为4.03%(其中后半年为免费婚检),2006—2007年婚检率上升为7.60%和14.27%,见表1。

3 讨论

3.1 婚前医学检查的意义和必要性

婚前医学检查是对男女青年在结婚登记前进行的健康检查和婚育指导,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有的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是保障婚配双方身体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婚检能发现多种遗传病,避免和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阻断和防止遗传病的延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并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包括性病的传播,保障母婴安康。其次也能检出男女双方的生殖系统疾病,及时治疗,保证男女双方婚后生活的幸福美满。另外,通过婚检还能获得免费婚前指导和咨询的机会,普及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的保健知识。了解生育、避孕的基础知识,以便做好受孕前的准备,减少环境对后代的影响,从而避免非意愿妊娠带来的危害。

3.1.1 2003年强制婚检时,婚检率是98.44%,自2003年10月1日取消强制改为自愿婚检后,2004年婚检率急剧下降为1.57%。

由表1可以看出,尽管实施了免费婚检,也做了一些努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派专人到民政局设立咨询点,加强宣传,扩大受教育覆盖面,但婚检率还是比较低。2006、2007年两年的婚检率分别为7.60%和14.27%,与2004年相比虽有提高,但上升的幅度不大,与2003年相比更是相去甚远。由此看来,提高婚检率光靠免费是不够的。免费婚检后两年的疾病检出率分别为34.47%和22.68%,比文献[1]报道的偏高很多,可能与婚检人数较少,而有病的来婚检者较多有关,也可能与婚检医师疾病诊断能力提高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如此低的婚检率,让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面临严峻的挑战。绝大多数未进行婚检的青年男女在婚前不了解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能发现一些潜在的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特别是某些遗传性疾病和隐匿性疾病如隐性梅毒等,无法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也得不到有效的婚前保健指导、生殖健康指导而面临婚育的风险,最终可导致遗传病、传染病患儿和先天缺陷儿的增加,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婚前医学检查非常必要,它是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一环。由表1可以看出,尽管实施了免费婚检,也做

3.1.2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因此,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显得极为重要。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有1.2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阳性率为9.09%。本资料显示两年的HBsAg阳性率分别是8.75%和6.48%,略低于以上水平,可能与环境不同、样本数量多少有关。HBV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在我国人群中约有30%~50%HBsAg携带者是由母婴围产期传播引起的,在围产期感染HBV的新生儿中,有90%将发展成慢性HBV感染,而这些慢性感染者约25%在成年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所以,对于控制乙肝的传播,婚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婚检,及时查出乙肝病毒携带者,若一方HBsAg阳性,则男女双方均做乙肝三系检查,阴性的一方即注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最好是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后再结婚,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对方感染HBV。婚检时发现乙肝大三阳和HBsAg、HBeAg双阳及HBV阳性的女性,告知其妊娠前进行降低乙肝病毒水平的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的几率[2]。同时怀孕后自孕28周起每4周1次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连续3次,以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由此可见,婚检对于预防HBV感染、控制母婴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

3.1.3 免费婚检者事实婚姻比例较大,且妊娠率较高,孕12周前的妊娠率高于孕12周后的妊娠率,见表3。

多例的事实婚姻表明,婚前检查变成了婚后检查,使婚检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通过婚检可以发现潜在的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特别是乙肝、梅毒等传染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在婚前进行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孕前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则对防止夫妻间相互传染和阻断母婴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事实婚姻妊娠(包括未婚先孕)者,缺乏性卫生、生殖健康知识,在毫无生理及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怀孕,给优生优育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下一代的健康埋下隐患。人胚胎发育前3~8周是细胞高度分化和器官系统基本形成的关键时期,大部分致畸因子都是在这一时期起作用的,因此孕12周内是产生缺陷儿的敏感期。利用婚前保健时机进行孕前医学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先天缺陷的发生。我国是神经管畸形的高发区,国内外研究发现,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与母体叶酸缺乏关系密切,故从孕前3个月起女方每日口服一片4mg的叶酸直至怀孕3个月后止,可有效预防70%神经管畸形的发生。而婚检时已怀孕者可能就错过了预防畸形儿出生进行干预的时期。所以,要真正做到婚前检查,防患于未然,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质。

3.2 导致婚检率低下的原因

(1)对国家决策的误解,认为取消强制婚检就是不用做婚检了。(2)宣传力度不够,有些人还不知道婚检已免费这一政策。(3)现阶段公民素质较低,婚前保健意识淡薄,对婚检重要性认识不足。(4)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自信,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必要检查。(5)工作忙没时间,请假较难,怕麻烦、怕费时。(6)认为体检能代替婚检,单位里刚体检过,就不用再婚检了。(7)婚检项目有限,有些严重遗传病、精神病等查不出来。(8)不愿让对方知道患有影响婚育的疾病,怕破坏感情。(9)担心暴露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等隐私。(10)部分女性对妇科检查怀有恐惧感。(11)婚前保健机构的门诊环境差,不够温馨。(12)个别婚检医生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低。

3.3 对策及建议

免费婚检后婚检率虽有提高,但收效甚微。婚检费用每对85元,不算贵,未婚检者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观念问题、素质问题。所以免费婚检并不是提高婚检率的有效手段,还需要配合其他各方面的措施。

3.3.1 政府出台政策,免费强制婚检。

婚检对男女双方的身体健康和下一代人口素质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应该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公民素质还不是很高,如没有硬性规定,估计短时间内无法使婚检率提高到原有的水平。所以,政府应出台地方性的政策,实施免费强制婚检,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各部门的年度考核范畴,以提高婚检率。免费强制婚检,是政府对公民提供了一个免费婚前保健的机会,而公民也有权利和义务做好婚检,既对自身健康负责,也为对方负责,更为下一代安康负责。

3.3.2 改革婚姻登记服务模式。

改革现有的婚姻登记、婚前检查各踞一方,互不联系的服务方式,实行婚姻登记、咨询与婚检一条龙服务。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指导、咨询窗口移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对每一名前来登记的青年男女做好宣传、指导工作,并发放免费婚检资料,促使其在登记同时也做好婚检,不需要花太长时间。这样可以方便新人,节省新人的时间,不用麻烦跑两个地方,花一天时间就能同时做好婚检与登记。通过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来提高婚检率,群众普遍较易理解和接受。

3.3.3 加强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婚检是一项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因此,提高婚检率,需要依靠民政、计生、妇联、共青团和街道等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特别要加强与民政局、计生局的联系和沟通。在民政局设立免费婚检咨询点,在婚姻登记处设置婚前保健宣传栏目。经常与登记处工作人员沟通,取得他们的合作。对登记者进行一个不漏地宣传,督促其自觉婚检。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计生部门给育龄妇女发放免费优生检测卡,利用其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优生检测的机会,动员其同时做好免费婚检。优生检测的血和婚检化验的血可以同时抽,避免重复抽血,这样就很容易接受。

3.3.4 加大免费婚检宣传力度。

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广泛、持久、形式多样地宣传婚检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经常开展“尊重生命、尊重爱、婚育知识进万家”的免费婚检宣传活动。到基层下乡指导工作过程中,反复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婚检讲座,在村民中普及婚前保健知识。发挥三级网络的作用,尤其是村妇女干部的作用,挨家挨户发放大量免费婚检宣传资料,对婚前保健作用做到家喻户晓,不留宣传死角。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婚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青年自觉婚检。同时婚检宣传也要走进单位和社区,利用墙报、橱窗等多种形式,扩大婚前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提升广大居民对婚检意义的认识,使其了解婚检对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逐步走向自愿婚检。

3.3.5 转变服务理念,改进婚检服务模式。

婚前保健服务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重视自身建设,为婚检对象营造温馨、优雅的服务环境,隐秘的咨询空间,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改进婚检模式,根据新婚人员的不同需求,推出“菜单式”的个性化检查项目,知情选择,提供优质服务。如没时间拿化验报告,则医生主动电话联系告知检查结果,使婚检更为便捷,以简化程序,提高婚检效率,吸引广大青年自觉婚检。同时开通“婚前保健服务热线”,免费提供婚前卫生指导和咨询,提高青年男女对婚检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优化环境,优质服务,转变人们的婚检观念,逐步使婚检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

3.3.6 强化培训,提高婚前保健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素质。

婚前检查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到临床各科。从事婚检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婚前保健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咨询技能。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全科知识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疾病检出率,提高医务人员对婚前保健指导和咨询能力。同时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医生责任感,改变服务态度,优化服务质量,切切实实做好婚前保健工作。

3.3.7 增加双休日、节假日工作制。

目前大多数青年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较忙,抽不出时间来婚检,且有些私营企业单位很难请假,只有到双休日或节假日才能休息,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均是如此,他们只能趁双休日或节假日的时间前来婚检,而此时婚前保健服务机构也正好停诊,于是就让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放弃了免费婚检的机会。所以,增加双休日节假日工作制,方便青年男女婚检,也是人性化服务的一个体现。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婚前检查率,降低出生缺陷率。

参考文献

[1]姜虹,李公明.辽宁省1993—2007年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5):625.

篇4:试论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

【关键词】婚前医学检查;优生优育;出生缺陷

1.影响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开展的因素

1.1认识不足

一是许多欲婚青年对婚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健康,没必要进行婚前检查。二是受封建传统观念影响,对妇科检查不理解而逃避婚前检查。三是误把取消强制婚前检查当作取消婚前检查,或不知道有婚前检查。四是部分市民把婚前医学检查和普通的健康体检认作是一回事,用普通的健康检查代替了婚前医学检查。

1.2担心自己有病,逃避检查

欲婚男女中有些人知道自己有病,如有的有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害怕婚检时暴露,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及以后的生活,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患有某些疾病,担心进行婚检,对方和他人就会知道自己的患病情况,从而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其中一部分人为了隐瞒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拒绝进行婚前检查。

1.3参与婚检的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近几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很普遍,因此未婚先孕、人工流产不断增加,个人隐私保护机制还不成熟的当下,参加婚检的医务人员忽视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甚至有些婚检人员对检查出有过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手淫的青年人表露出异样眼光或言语上的不尊重,使他们排斥婚前检查。因此对参与婚检的医务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1.4误解婚检的目的、意义

婚前医学检查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对保护新婚人群和后代的健康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而人们认为是医院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巧立名目多收费,所以不愿意婚检。

1.5担心要求婚前检查显得对另一半不信任

很多年青人认为夫妻双方本来应该是相互信任的,但婚前检查反映了配偶之间互相的不信任,所以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婚检。

1.6医疗机构只重视婚前医学检查,而对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的重视程度不够

青年男女既使进行了婚检,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婚前保健知识,对婚前检查的目的、意义也没有更深入的理解,导致年轻人对婚前检查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1.7婚前检查的费用问题

自费婚前检查也是人们不愿意婚检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县级地区,以中低收入的农民为主,每人100元左右的婚检费用成为阻碍人们参加婚检的门槛。

1.8办理婚姻登记和婚前检查手续繁琐费时

婚前检查指定医疗机构,比如我县只能在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检查,离领结婚证的民政局比较远,很不方便,最快也得一天时间。这也是欲婚男女不进行婚前检查的主要原因之一。

1.9政府重视不够

没有把免费婚检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婚检工作只靠卫生部门很难完成,需要政府、民政、计划生育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由于认识不足,部分领导没有从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婚前医学检查,甚至认为婚检是医院为了挣钱,加重了农民负担,因而在工作中不能支持与配合,阻碍了婚检工作的开展。

2.对策

2.1实行免费婚前检查

因为新婚姻法取消了欲婚青年男女强制婚前检查,中国的新婚夫妇婚检率急剧下降随后出现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上升的趋势。因此,我国很多省市推出了免费婚前检查的政策来吸引新婚夫妇积极参加婚前检查,旨在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同时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2.2政府要重视

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对免费婚前检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免费婚检纳入政府的重要日程,纳入对各级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免费婚前检查尤其要保证落实免费婚前检查的经费问题。保证免费婚检的顺利推进。

2.3落实各部门的责任

形成由政府牵头、民政部门主导、卫生部门承担、财政部门保障、宣传部门开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保障婚检率迅速提高。

2.4实行婚姻登记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一站式”服务

在欲婚青年男女办理结婚证时,民政部门会建议他们进行免费婚前检查,由于婚检和办理结婚证在一个地方,准新人不用跑来跑去,从而使更多新婚夫妇及时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办公场所可以设在民政局,也可以设在区县妇幼保健院。

2.5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和义务

一部分人把取消强制婚检理解为取消婚检,认为国家既然取消婚检,对婚前检查必要性产生怀疑,所以要求宣传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医疗保健机构作为婚前检查的专业机构,要强化责任意识,开展以人为本的多样化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做好跟踪服务,进行优生优育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

2.6参加婚检的医务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

婚检是一项涉及个人健康、也包括隐私的医疗保健行为,正因为其有一定的私密性,在婚前保健当中,特别关注于隐私的保护,这不仅在医务人员的培训当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反复强调,而且应有规范性的工作守则加以严格保护。比如,在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当中明确要求,对处女膜的完整性不作任何文字描述,此外还有多个方面,比如整个婚前保健的记录绝对不对外有任何披露,即使我们查出了一方存在疾病和异常,只是告诉当事人,征求其的意见是否要向其的对象作一个解释和说明。婚前检查主要是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尤其是平时医疗和生活中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能涉及到一些隐私。而恰恰是这些检出的问题,使婚前检查能够给婚检者带来许多长久的益处。所以,我们告诉年轻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害怕所谓隐私的披露而丧失了一次难得的保健机会。

【参考文献】

篇5: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预防和减少人口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按照《关于印发绿春县2012年妇幼健康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绿政办发[2012]90号文件和《绿春县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关于印发《绿春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绿卫字[2012]81号文件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绩

自2012年7月1日开展婚检工作以来,到2012年9月30日为止,共婚检30027人,婚检率达到95.23%,疾病发生1072人,其中,乙肝1024人,梅毒43人,HIV抗体阳性5人,疾病发生率为3.57%。通过婚前体检,达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的目的,有效保障了结婚双方和下一代的健康。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妇幼保健院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职能,于2012年7月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管理领导小组,加大与妇联、民政、卫生、财政局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领导亲自抓落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医院制订了免费婚检管理制度,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的技术领导小组,加强对婚检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婚检机构也制定落实严格的质量保障制度,选择医德好、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医务人员承担婚检工作,确保婚检质量。由管理技术小组定期调度、考核免费婚检工作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医院双百考核,与工资奖惩挂钩。

(二)宣传到位,提高认识。

婚前医学检查是一项有利于家庭和谐、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为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县于7月4日举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启动仪式,县人大、政协、妇联、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的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并进行了现场指导。在启动仪式上,我院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共悬挂横幅2条、制作版面2块、发布电视图文广告1条。同时,还编印了《婚前健康关爱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等宣传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普及婚前健康知识。通过宣传使未婚青年男女充分认识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婚检率。二是在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专门设置宣传栏。专栏以开栏语、婚检的重要性、婚检的内容方法地点、如何配合医生进行婚检、传染性疾病与婚姻、遗传性疾病与婚姻等30个专题向广大群众进行系统的婚检知识宣传,配备相关宣传资料,方便群众索取阅读。

三是在利用“三八”妇女节、艾滋病宣传日等节日,开展3场免费婚检宣传活动,活动发放了婚检宣传资料2000多份,现场咨询120人次。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免费婚检的意义和有关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免费婚检氛围,调动了广大适婚青年免费婚检的积极性。

四是举办各种各样的免费婚检宣传咨询活动,在县妇幼保健院举办了“新婚夫妇学习班”,讲述有关性保健和性教育;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优生优育等知识,参加学习的新婚夫妇共1860人,发放了婚检宣传资料2000多份,现场咨询1200人次。通过教育,启发和引导了群众婚检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婚育新人对婚检的认识从对自己负责提高到对婚姻负责、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自觉实行婚检。

(三)细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医院严把婚检质量关,婚检人员全部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婚检人员认真遵守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婚检质量标准,遵守《岗位服务规范》,做到服务细致、热情,切实保护受检者的隐私权,受到了新婚青年的一致好评。

为提高婚检率,方便登记人员,我院在婚姻登记处设有采血点,在婚姻登记现场即可完成咨询、登记、抽血等免费婚检项目,享受婚姻登记“一条龙”服务。同时为保证患者的隐私,设有专职人员,对查出疾病的人员及时进行通知,建议复查和治疗,并提出了相应的医学意见,切实保障了下一代的身体健康,有效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

抓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近来,我们在推动免费婚检工作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再接再厉,为提高我县人口素质作出更大努力,推动我县的婚检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6: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免费

自从强制婚检的取消,我县婚检率逐年下降,在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下,在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我院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婚育中心,实现结婚男、女的婚前医学检查、结婚登记的一条龙服务。婚检率逐年上升。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婚检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结婚登记21144人,婚前检查20166人,全县婚检率95%。检出疾病1334人,检出乙肝1246人,梅毒 3人(待复查7人),义眼3人,贫血59人,小儿麻痹10人,唇裂1人,智障4人,先天性聋哑8人。未检测出患严重遗传性疾病及精神病人。

二、检查内容与标准:

1、登记室按照相关身份证明登记,无差错发生。

2、疾病诊断准确有据,病名规范有序,与异常正确区分。

3、检查表书写符合要求,无缺项、涂改,辅助检查项目符合要求。

4、婚检证明书写正确,项目齐全,医学指导意见科学正确。

5、体检表及证明有主检医师审核、签名。

6、各种登记本填写及时,正确、内容完善。

7、宣记时可同时进行宣教,形式多样化,效果好。定期进行宣教效果评估,有记录。

8、咨询有记录,解释准确。

9、坚持无菌观念,用具消毒、污物处理合格。

三、检查方法和时间。

1、定期检查各种表格、登记本。

2、访问婚检者采用发证前后随机口试、抽查或问卷调查方式。

3、婚保科人员每天对当日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及时纠正错误。当日工作完结。

4、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定期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评议、分析。

四、影响婚育疾病的医学指导意见与建议

在影响婚育疾病的总数人中,没有不适合生育的人。对以上这些人群均进行了婚育指导,建议采取长期避孕措施和配偶防护措施,治疗后再进行相关复查,正常后再结婚。

根据以上分析,我县婚检率虽明显提高,但离上级考核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还需在组织、服务等方面作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1、加强婚检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的氛围。探索多部门协调合作机制,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宣传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强调孕前婚检的重要性、必要性,组织群众参与孕前婚检的宣传与讨论,进一步提高婚检意识。

2、建立更加紧密的一体化服务模式。现在的婚前医学中心处在杞县妇幼保健院东4楼,与民政部门相邻,方便登记的新人进行婚检。医学意见:

我院婚前检验科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并在“医学意见”栏内注明:

(1)双方为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疾病,如发现一方或双方患有重度、极重度智力低下,不具有婚姻意识能力;重型精神病,在病情发作期有攻击危害行为的,注明“建议不宜结婚”。

(2)发现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或其他重要脏器疾病,以及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疾病的,注明“建议不宜生育”。(3)发现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或其他医学上认为应暂缓结婚的疾病时,注明“建议暂缓结婚”;对于婚检发现的可能会终生传染的不在发病期的传染病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在出具婚前检查医学意见时,应向受检者说明情况,提出预防、治疗及采取其他医学措施的意见。若受检者坚持结婚,应充分尊重受检双方的意愿,注明“建议采取医学措施,尊重受检者意愿”。

(4)未发现前款第(1)、(2)、(3)类情况,为婚检时法定允许结婚的情形,注明“未发现医学上不宜结婚的情形”。

在出具任何一种医学意见时,婚检医师都会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进行指导。

五、强化婚检知识宣传,设立窗口科学“导婚”

充分发挥妇幼保健院业务优势,自婚检工作启动以来,县妇幼保健院先后5次深入基层开展婚育知识巡回宣传,发放优生宣传资料1万份免费发送给新婚对象。同时县妇幼保健院指派专人在县婚姻登记处设立宣传窗口,实行科学“导婚”,引导群众参加婚检,效果显著。此外,还开展了二维码,送礼品的活动。凡是参与婚检的人,都可以进行扫描本单位的二维码,关注一下,即可领取精美的玻璃杯一套。这不仅是一项比较有寓意的活动,也大大提高了前来登记的新人对婚前免费检查的积极性和配合度。

六、强化婚检服务质量,小小礼物让婚检更神圣 婚检中心医生全天候值班,争取半小时婚检结束,凡婚检对象我们承诺一周内通知化验结果。婚检结果为对象保密,对婚检结果我们安排专人为婚检对象“一对一”反馈,充分保护群众的稳私权。除此之外,我院在新人登记时送的精美玻璃杯也寓意幸福快乐一辈子,作为婚检对象婚检的永久见证,让参加婚检对象倍感亲切,拉近了医院与婚检对象距离。

婚前医学检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认真做好卫生,保健遗传病,传染病的知识指导为我县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稳定进一步作出贡献。

上一篇:雇佣货车司机合同下一篇:最敬佩的小草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