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总结

2024-04-19

“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总结(精选6篇)

篇1:“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总结

“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总结

按照《中共肥东县委办公室关于2014年春节期间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的通知》,我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访、问、解”工作,做到村干部全参与、全覆盖做好联系服务、扶贫帮困、排忧解难等工作,形成与群众经常的、紧密的思想联系、工作联系和情感联系,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一是成立了“华光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访、问、解”工作的总负责人为村党委书记张昌兵同志;牵头负责人为华光村村主任陈圣勇同志;参与成员包括全体村委会党员干部。

二是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划定走访责任区。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负责对村民小组和村民院落进行走访。

三是在村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上,为全体工作人员发放民情日记本,要求每名村党员干部既要走访村、又要走访到户,并对走访的内容和群众反映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二、扎实开展分片走访,记好民情日记

认真落实访查制度,村党员干部按照责任区的划分走访村民,在走访中按照“访、问、解”的要求,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收集群众的建议、作好民情日记记录。截止2月14日,华光村参与走访慰问党员干部7人,走访群众140户,通过走访联系村民收集群众诉求和建议意见16条,查找的突出问题6个,帮助解决问题5个。

三、认真征求意见,做好“六问”

一问基本情况,对村民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养老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切实摸清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问困难问题,细致了解群众生活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使各级解难济困的工作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三问致富愿望,深入了解群众的增收途径和致富设想,帮助群众剖析发展前景,探寻致富路子;四问干部评价,了解群众对镇、村特别是村两委班子和镇干部的看法,请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进行评判,为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五问工作建议,认真听取群众对镇、村工作特别是村规民约、福利待遇、环境卫生、文化建设等民生工作的意见建议,明确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六问发展计策,立足镇、村实际,共谋发展大局,探讨增收措施,推动镇、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继续开展好定期走访。认真贯彻“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的意图以及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是抓好定向整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每个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尽快落实。

三是引导村党员党员增强群众观念,以优良的作风在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上作出新贡献。

华光村村委会

2014年2月14日

篇2:“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执政根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保障“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提升年”活动的顺利开展。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 “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为重点,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全面实施问计于民,取信于民、满意于民,真正实现政策在一线贯彻、民情在一线反映、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帮助、服务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任务目标:一是落实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深化“1+5”党内民主运行机制。包村干部要对村内民主议政日、大事票决、工作质询、要务提案、民主评议、三务公开等工作负责,真正实现由群众民主决策、还权于民。二是完善农村党支部“三位一体”设臵模式,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培训,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深化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建立村级工作规范化运行长效机制。四是实现村级党组织“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 的五有保障。

二、建立征集群众问题意见的机制

(一)进村入户,深入了解民情民意。

1、包村领导带头入户走访,认真倾听村民对全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关政策的意见建议。包村领导活动期间走访不少于60户,包村干部每年走访不少于120户,村领导每年走访不少于200户次。走访的重点是致富能手,离任的村两委干部,有不同意见的党员群众,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

2、在走访过程中,要求干部要做好“六问”:一问基本情况,对村民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养老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切实摸清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问困难问题,细致了解群众生活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使各级解难济困的工作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三问致富愿望,深入了解群众的增收途径和致富设想,帮助群众剖析发展前景,探寻致富路子;四问干部评价,了解群众对镇、村特别是村两委班子和镇干部的看法,请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进行评判,为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五问工作建议,认真听取群众对镇、村工作特别是村规民约、福利待遇、环境卫生、文化建设等民生工作的意见建议,明确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六问发展计策,立足镇、村实际,共谋发展大局,探讨增收措施,推动镇、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3、发放“民情服务卡”,记好入户日记。统一印制“干群连心卡”,卡上印有党员干部姓名、联系方式、职责和宣传政策等。在走访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将“民情服务卡”发给村民,使群众有困难知道找谁。在走访过程中要把群众反映的事项认真记录整理,记好入户日记。

(二)值班坐访,落实“一线工作日”。

1、在开展入户走访的基础上,在全镇各村将每周周二、周四作为“一线工作日”,包村领导每月单周周四到村值班,其余每月的周二、周四由包村干部到村值班,提前在各村通过张贴公告、广播等形式进行公示。镇、村干部在值班期间直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协调处理民事纠纷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矛盾和问题;为群众提供括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劳动力和人才需求信息、代领证件、小额信贷咨询等事项。

2、镇、村干部执行轮流值班,要进一步强化村级活动阵地的管理和使用的作用,真正使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群众办事、村民议事、科普教育、技能培训、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综合服务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农村基层综合阵地、决策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

(三)创新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1、按照“123”模式进行结对,即参加活动的每一名镇、村干部都要与村中2名党员和3名群众结对,其中必须有一名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结对之后要想办法给联系的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鼓励条件好的党员、群众带领其他群众致富、传授致富的经验。

2、通过开设“书记信箱”、设立“专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征集群众意见和问题。

三、健全完善为群众解忧办事机制

建立问题收集、梳理、处臵、督办等一系列衔接紧密、操作规范的工作流程,形成镇村联动、职责明确的问题解决机制。

(一)统一印发走访日记本,党员干部要将每次走访、坐访中群众反应的问题详细记录。按照“分类汇总,分级建账”的原则,每月的30日前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为干部作风、实际困难、工作不足、发展建议4大类进行梳理汇总,并建立《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工作台帐》,台帐内容包括申请人姓名、申办事项、责任人、办结时限、办理情况等。对走访、坐访过程中能够当场答复解决的,要当场答复解决并做好记录,不再进入各级台账管理。

(二)为确保为民办事落到实处,建立起严格规范的民事办理制度。首先,落实办理责任。根据《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工作台账》所列内容,按照首访负责制的原则,由首访人作为待办事项的主办责任人,明确办结时限,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已完成事项及时反馈。其次,明确办理程序。将待办事项分为村、镇、县三个层级,逐级落实解决。其中,村能够独立解决的,协调村主要负责人落实解决;需镇协调解决的,由主办责任人向镇相关部门提出办理申请,由镇协助办理解决;需县及以上部门协调解决的,由主办责任人协调镇相关部门向上级主管单位提出办理申请,按照相关工作程序落实办理。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13日)。全镇召开“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动员大会、各村在4月5日的民主议政日进行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黑板报、公开栏等载体,采取播放专题节目、印发宣传材料、张贴公告等方式,广泛宣传“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扎实开展阶段(4月13日—12月31日)。根据坐访、走访情况,在4月30日之前,确定第一批为村或村民所要办的1—2件实事,在全镇统计建立台账。以后的每月30日之前,重新梳理待办事项,对已办结的进行销号,再确定其他待办事项,对未办结的注明办理情况。对待办事项的内容、主办责任人、办结时限和办结情况及时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同时在镇的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村名和镇机关干部的监督。各村在每月的民主议政日上通报待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全镇在每月第一周的例会上通报待办事项的情况。每位干部在活动期间至少要为所包的村或村民办2件实事,所办实事可以是协调资金帮助村里解决修路、打井类的民生问题,也可以是帮助解决群众在创业中贷款,为群众办独生子女证、准生证,为残疾人代办残疾证等,事不在大小,要体现出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精神。

(三)总结推广阶段(12月)。对照“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有关要求,查漏补缺,抓好整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对各项工作认真进行归纳总结,全面总结活动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把成功做法的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包管区领导、管区书记以及包村干部为具体落实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考

核。

(二)多措并举,加强督查。实行“一测一考”的方法考核。“一考”,即日常工作考核,主要包括在岗在位、走访调研、联系群众、村民困难解决等情况;“一测”,即满意度测评,测评村民对进村入户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将考核结果列为干部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群众的评价结果作为其中的重要考核指标,使民情走访、为民办事与干部培训、报酬待遇、选拔使用紧密挂钩,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管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业务指导,全力以赴参加“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附件:

1、湖滨镇“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篇3:“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总结

“农机信息服务直通车”活动是在北京市农业局赵根武局长关注、王振邦副局长亲自督战并策划下, 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组织精兵强将实施的科技惠农项目。它整合了全市农机信息资源, 在各郊区 (县) 农机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 建立跨区 (县) 服务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 通过中国农机互联网、北京农机化信息网、手机短信、电话呼叫系统等多种形式, 适时向作业机手、农民、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发布相关信息, 为首都农机化生产牵线搭桥, 保驾护航。

王振邦副局长在启动仪式讲话中指出, “北京农机信息服务直通车”是农机管理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重要探索, 也是进一步整合资源,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重要措施。各级农机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 保证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工作方案, 确保项目尽早启动。在直通车建设过程中,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以农民为中心, 确实发挥“农机信息服务直通车”在农村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服务作用, 要注重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 确保“农机信息服务直通车”建设取得实效。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沈瀚站长也表示, 希望通过“北京农机服务信息直通车”的全方位服务, 提高机械有效利用率, 节约运行管理费用, 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通过这个尝试, 让首都农机化与世界信息文明的迅猛发展同步。

篇4:察民情顺民意解民忧

一、以“执法为民”的理念为指导,狠抓队伍教育管理

北京市城管执法机关紧紧围绕“我为人民管城市”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开展“执法为民”的宗旨观教育,引导队员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执法”与“为民”的关系,真正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执法为了人民、执法依靠人民、执法成果惠及人民”的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执法方式,改变执法作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一是以“四严”抓队伍管理,促进队伍规范化建设。通过进一步修订完善多项规章制度,在全系统推行“严格制度、靠制度来保障;严格纪律、靠纪律来约束;严格考核、靠考核来推动;严格作风,靠作风来促进”四严管理措施,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二是以“强素质”为核心,狠抓队伍教育培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把队伍能力素质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城管队伍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针对今年的形势任务,又专门增设了“群众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公众城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实用性课程。通过扎扎实实抓培训,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水平、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三是开展“四心”活动。针对城管执法工作处于化解社会矛盾前沿的特点,要求各基层单位特别是一线执法队员切实做到“为群众解决问题要耐心,为群众指路要热心,对群众提出意见要虚心,对个别群众无理要求要有平常心”的四心活动。从点滴上抓队伍素质养成,从细微处树城管文明形象。

二、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动力,创新服务载体

为民实践活动中,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始终坚持服务在先的工作理念,通过创新各种服务载体,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群众需求什么,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深入开展“四走进、四服务”活动。走进社区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开展“绿色北京大讲堂”、“美好环境从我做起”和“设立清洁日”等活动,帮助社区成立环境劝导队,强化居民环保意识;走进学校发放宣传版画、资料手册,向广大师生宣讲城市管理知识,号召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当“城管卫士”,争做文明市民;走进商家发放告知书,提高商户自觉做好“门前三包”意识,形成共建良好市容环境秩序新局面;走进工地发放《市城管执法局致首都建设施工单位的一封信》,现场指导工地改进管理措施。二是力推“五项便捷服务”措施。同服务对象建立密切的沟通联系机制,即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定期送法规上门制度、五分钟速到执法承诺、向社会公开分队队长电话与分队邮箱、设立资源共享平台”,力求做到管理方式理性、柔性、规范与文明。三是开展“便民项目进社区,群众满意为标准”活动。 便民项目进社区是按照疏堵结合原则解决群众需求方面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各基层单位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引导帮助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等单位在社区设立便民项目,方便群众,规范管理。

三、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导向,积极解决群众诉求问题

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群众诉求,防止矛盾累积,成为为民实践活动的一个关键点。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依托“96310”热线,通过强化“六项”工作机制,积极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倾诉心声、寻求帮助的平台。实现了接听、录入、督办、回复、咨询答复5个100%目标。一是建立“首问协调”制。充分发挥热线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的优势,做到第一时间回应与妥善处置。对非城管职责范围内的举报,及时移送相关责任部门处理,并向举报人反馈移送结果。二是建立“现场督办制”。对重要举报案件、相对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案件、解决不彻底的案件等,通过移送单通知市局直属队进行现场督办;对市民重复举报、市局多次督办、基层单位不积极作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移送市局执法监督部门按制度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建立“跟踪抽查”制。按10%的比例抽取办结案件,由市局直属队进行现场跟踪、检查办理效果,对于抽查不合格的案件,列入市局督办。四是建立“电话回访”制。对易引起矛盾纠纷或举报人要求回复的案件,每月从基层单位已办结的任务单中按10%的比例,进行电话回访,纳入当月城管热线分析报告,并将回访情况通报基层单位。五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对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日报、周报、月报的形式向全市城管执法机关公布,及时指导、督促基层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六是建立“重点重复举报挂销账”制。定期对基层单位重点重复举报案件进行梳理分析,派发给辖区基层单位进行重点跟踪办理,形成专项挂账通报。逾期未办结的,直接通报到辖区人民政府或地区管委会。

四、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标准,扎实推进专项治理活动

针对元旦、春节、春运、“两会”、清明、“五一”、端午、中高考等各个重要时期环境秩序问题容易出现反弹的特点,市城管执法局及时制定并下发各类环境保障工作方案,确保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环境秩序井然。一是开展“五大护卫”专项执法活动。按照国庆60周年环境保障工作要求,从3月至9月底,全市城管执法机关持续开展“护卫蓝天、护卫绿树、护卫碧水、护卫家园、护卫街巷”五大护卫专项执法行动,确保以良好的街面环境秩序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二是开展了“五个第一”和“一个100%”活动。2009年中高考期间,为给广大考生创造一个安静的备考应考环境,从6月1日起,开展为期10天的“09静心”行动。“五个第一”和“一个100%”,即第一时间受理举报,第一时间派发任务,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纠正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回复相对人,处理率力争达到100%。活动期间,全市夜间施工举报同比下降37.6%,特别是高考前夕(6日、7日)同比下降50%,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三是对天安门地区非法“一日游”小广告现象进行整治。城管会同公安、旅游、工商、民政等部门,查处非法散发小广告违法行为1404起,移送停机号码1691个,清掏窝点36个,保护性救助29人,违法形态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四是清理社区废旧机动车。针对居民反映的废旧汽车占用社区公共资源、影响出行的问题,开展了社区废旧汽车专项清理行动,对调查核实的600余辆长期停放于社区或道路两侧的废旧汽车进行了清理和集中存放,赢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五、以规范自身建设为重点,提升城管机关执法公信力

为使城管执法工作更加阳光透明与人性化,探索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机制,维护相对人权益,赢得群众信赖。一是深入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执法方式引入了“说、劝、引、商、帮”等柔性机制,延伸了城管执法前期工作重在提示、教育和告诫,后期工作重在沟通和服务,以柔性管理“六单制”为载体,将行政指导和行政执法有机结合,达到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双赢局面,赢得了相对人与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制定自由裁量权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在56个不同岗位134个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了廉政风险防范控制程序、执法过程控制程序、罚没物品管理控制程序等11个程序,把群众反映较为集中、日常行政处罚权力运行频次高、自由裁量幅度大于90%以上的23个执法案由纳入量化自由裁量管理,着重规定了罚款基数、情节系数、区域系数、变量系数等指标,推进“阳光执法系统”电子化流程的应用,加大科技控权力度,确保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公平、公正、合法与规范。三是开创行政复议与信访接待相结合的新模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如案前的调解、和解制度,行政复议与信访相结合制度及重大复杂案件的听证审理制度等,特别是复议与信访工作相结合,整合了信访复议资源,成立了统一的对外接待室,畅通群众诉求解决渠道,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篇5:“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总结

访民情 听民意 解民忧 惠民生 ——民意恳谈会构建党群组织关系新通道

中共石门乡委员会

石门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群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为更好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42个行政村开展了以“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主要宗旨的“民意恳谈会”制度,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很好的拉近了党群之间的关系。为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县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邵阳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

一、提出的背景

石门乡位于县郊西北部,距县城仅1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乡内原县五大工业园区之一的石门工业园,由于企业改制和面临转产,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各方面矛盾纷繁复杂,全乡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人民群众的信息较灵通,发展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增强,但是对政策

法制理解不全面,对乡干部工作不理解、要求过高。另一方面大部分乡干部认为自己待遇低、前途茫然、人微言轻,又面临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导致公仆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手段和能力不强,服务效果不佳。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着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法制观念淡薄,政令落实不畅,对己要求不严等问题。

二、主要的做法

面临这样的状况,石门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创先争优为目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耐心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果断决策,提出以“民意恳谈会”为着力点,以做好群众工作来统揽全盘工作。

(一)周密部署,深入宣传,用责任夯实恳谈会基础 为确保“民意恳谈会”顺利召开,乡党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周密部署,深入宣传,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走村入户查民情,做到心中有数。会前要求乡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入户收集民意,广泛征求意见,并对民意进行整理汇总。二是殚精竭虑备预案,做到胸有成竹。会前,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梳理总结收集的民意,讨论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与后果,研究具体的处理办法和整改措施,制定恳谈会召开的程序与方法,确保恳谈会顺利、有序、有

效召开。三是深入宣传促参与,做到卓有成效。会前,各村党支部提前三天将恳谈会的内容方法、召开时间、地点,通过宣传标语、公告等方式通知群众,保证“民意恳谈会”参与度。

(二)规范方法,严格程序,用制度搭建恳谈会高楼 为取得群众信任,让“民意恳谈会”不流于形势,让群众敢说敢言,乡党委规定了“民意恳谈会”的三个程序:一是干部表态,让群众敢于说话。恳谈会召开时,乡主要领导、村党支部书记必须表明乡村两级干部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心听取意见、热心为民办事的诚意,让村民敢说话。二是群众说事,让干部掌握实情。村民在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时,干部必须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问题现状,记录问题原因,记录问题解决办法,方便会后讨论。三是干部承诺,让群众安心放心。恳谈会上,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说明原因,并公开作出承诺,上报乡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协调解决。

(三)强化落实,定期反馈,用效果力保恳谈会效果 为确保“民意恳谈会”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我们抓落实、重反馈,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先填表,再上报,分类解决,对口办理。恳谈会结束后,对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要

求填写《信息反馈表》,由乡村两级干部签字后报乡综治办,由乡综治办就各村排查的问题进行整理理分类,实行归口办理。二是谁主管,谁负责,详细督查,限期办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详细的督办意见,对交办问题落实到人,提出时限要求。乡内解决不好的,及时上报县职能部门协调处理解决,并在10日内给群众回复,不能解决、答复的问题,要及时向当事人解释原因。三是重反馈,取民信,狠抓落实,确保成效。“民意恳谈会”排查出的问题和处理的情况,在下次“民意恳谈会”上向群众进行反馈,形成“征求-解决-反馈-再征求-再解决-再反馈”的循环格局,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乡共召开“民意恳谈会”126场,收集到群众意见114条,其中已解决的问题有112起,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架起干群连心桥。老百姓由原来的动不动到中央省市上访,转变成现在的有事开个会,当面协调解决。在荣祥召开恳谈会时,退体老干部邹柏松反映乡村环境卫生差,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在全乡发起群众创卫活动,并取得了全市创卫活动“十佳乡镇”。

因平反后对政策落实不满,曾经多次去省市上访,11次进京上访的老上访户范魁勋在为他解决问题后,已成为乡义务信访员:“现在的干部对我们这么关心,我们不需要去上访了”。

(二)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干部自身素质。石门乡召开恳谈会治理干部“走读”的做法被央视、湖南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肯定。农忙季节,组织党员干部80余人次,帮助群众插种中晚稻600余亩,收割早中稻、花生、玉米等6500多担,分级扎把打捆烤烟2200多担,送医送药送书送技术送农资化肥7次,深受老百姓好评。荣祥村村民隆伯田感触的说:“原来(办公室)可以说是一片漆黑,但是现在是灯火明亮,到处都是灯,所以晚上我们要是找干部办事,也很容易找”。

(三)着重解决民生问题,化解大量矛盾纠纷。通过召开民意恳谈会收集到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42个,涉及到地下六合彩、聚众赌博、非法占地、人畜饮水、道路维修、农网改造和退耕还林等各个方面问题。乡人民政府组织公安、国土、畜牧、交通、电力、林业等部门进行了打击和处理。硬化山塘10口,疏通、维修、硬化渠道1000米,修建村道3000米,完成农网改造3个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口等等。

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民意恳谈会”架起

篇6:“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活动总结

去年6月开始,我县万名干部党员深入全县各自然村,开展了“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为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解决了一大批矛盾和问题,让全县干部党员受到了深刻教育,增强了亲民、为民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市委充分肯定了我县的做法。为进一步巩固“三民”活动成果,推动全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县委研究决定,从五月份开始,继续组织全县干部党员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主要途径,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民生难题,增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传播科学发展理念,查找工作差距,强化全县干部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

二、工作任务

今年是开展“三民”活动第二年,也是工作落实年,要认真对照去年“三民”活动建立的台账,结合落实今年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等专业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三民”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细致访民情

县直单位和各乡镇、村都要抽调党员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全县各行政村(社区),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情况,重点是走访五保户、困难户、上访户、老党员、老干部、种养大户。走访过程中记好《民情日记》,做好民情民意、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群众诉求等记录,了解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群众对本村新农村建设、和谐平安建设和班子建设的意见建议。要根据了解掌握的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各类表格和调查问卷,做好问题梳理、归类、处臵。对于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现场解决的要即时办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工作组带回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由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并限时给群众答复。要发放宣传惠民政策的小册子,大力宣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政策,对被访者有可能反映的问题,法律、法规、政策怎么规定,现在解决的可能性如何,都要事先有所考虑,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仅充当“传声筒”。县四套班子成员要分头到蹲点挂片乡镇开展调查研究,并担任所在乡镇组长,帮助协调解决问题。

(二)认真落实举措,想方设法解民忧

按照“包户、包人、包问题”的方法,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困难家庭危房维修改造问题,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子女上学难问题;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为困难群众提供帮扶救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好村级(社区)组织规范管理、村(居)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的问题;帮助解决其他需要解决并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环节,针对群众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分析其生产生活困难的原因,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为他们出具体的主意,想可行的办法,帮助群众解决资金上、技术上、信息上、销售上的难题,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致富平台。

(三)维护一方稳定,化解矛盾保民安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助乡镇建立法制宣传长廊,上门入户开展公众安全感宣传;掌握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苗头;了解农村宗族势力、社会黑恶势力的活动情况;掌握“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及其他非法宗教势力的活动情况;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安乱点排查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协助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开展突出治安乱点整治。督促指导乡村平安建设工作,协助抓好乡镇平安建设联创中心和村(居)综治工作室建设,协助进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三、方法步骤

干部党员“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参加对象为全县科级(含退居二线)以上领导干部、县直各单位和乡镇干部、党员。参加活动的全体干部和党员由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上报村小组情况,结合挂点新农村建设安排,按照每个乡镇确定的重点村小组不少于1人、每个工作组不少于2人,实现重点覆盖的原则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工作。集中活动从5月10日启动,分三个阶段推进,整个活动延续到今年第三季度。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15日至5月9日)县委、县政府成立领导机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各乡镇各单位会后成立相应机构,并召开动员会,抽调人员进基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抽调参加活动的人员以及各乡镇所辖村小组情况,在5月6日前将电子稿报组织部邮箱。

(二)集中入户阶段(5月10日至5月15日)5月10日在广场举行万名干部党员“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出发仪式,工作组成员直接进驻各乡镇的行政村(社区)和村小组、自然村,集中5天时间进村入户,察访民情、解决问题。在集中入户活动阶段,各工作组要严明工作、生活纪律,不接受吃请,不在餐馆用餐,不增加群众负担,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工作组每人至少走访30户,并做好民情调查记录,尽最大可能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工作组要把收集的民情资料、办实事情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汇总归纳成书面材料,由乡镇汇总,于5月20日前报组织部,同时发电子稿到组织部邮箱。

(三)解决问题阶段(5月16日至6月30日)对摸排梳理上来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各乡镇各单位要分类建立办理台账,特别是对关乎民生的问题,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一定要落实人员、责任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集中活动的实际效果。对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人和事,特别是对称霸一方、危害社会,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的黑恶势力,县政法部门要依法进行打击和处理,进一步优化全县发展环境,提高全县人民的安全感。

(四)巩固提高阶段(7月1日至9月31日)各乡镇、各单位和工作组要整合挂乡扶村和“四个零”平安乡村创建等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要注意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工作组要及时总结活动情况,于9月10日前报书面总结和电子稿到组织部,县委、县政府适时进行总结表彰。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农工部、县委县政府督查办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县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解决问题,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各乡镇也要成立领导小组,挂点县领导为组长,乡镇党委书记和其中的一名县直单位领导作为副组长。各乡镇和各单位也要把这次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抽调人员,负责本乡镇和本单位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建立工作制度。各乡镇各单位要指定干部每半个月定期报告一次活动进展,县活动领导小组定期通报各乡镇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要建立重大问题调度协调制度,对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主要领导要牵头协调有关单位及时加以解决。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领导责任。对领导不力、工作进展迟缓、活动成效不大的,要通报批评;对活动期间发生重大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责任。

(三)严格督查考核。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办要对活动的每个阶段认真督查,对存在问题突出、工作成效不明显、没有完成阶段目标任务的乡镇、部门和工作组,及时督促整改。参加活动的全体干部和党员要吃派饭,由单位交伙食费,不增加村(社区)、组负担。要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大力宣传引导。县委宣传部要组织力量积极向上级新闻媒体投稿,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报道活动的做法、经验和先进典型。各乡镇、各单位、县电视台、政府网和党建网要强化宣传力度,营造活动的浓厚氛围,扩大活动的影响。

上一篇:女服装企业家考察材料下一篇:“傅永,字修期”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