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2024-04-15

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共6篇)

篇1: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新疆,是祖国西部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大凡自治区,都要完成好两个课题:

民族问题。其要旨是团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

宗教问题。其要旨是引导: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所以,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自治区党委的工作方针:适应发展稳定新常态,筑牢长治久安好基础。

团结、引导,最重要的途径是以身示范、身体力行。为此,一项开创历史新局面的伟大“工程”诞生: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这项“工程”的举措是具体的、全面的、完善的,甚至堪称是战略的。

2014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决定用三年时间抽调20万党政机关干部住村,每一位公务员,都要轮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活一年。当年3月5日前,7万多名干部浩浩荡荡进驻天山南北的1万多个村庄。新疆历史上何曾见过这样的阵势?区级机关住村工作组组长均为厅局级领导,几十年来,村庄何曾见过这么多“大干部”与他们共同生活一年?

一石激起千层浪。疆内外、国内外,各种议论蜂拥而起。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我想起毛泽东主席写于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一节专讲“糟得很”和“好得很”。究竟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风物长宜放眼量”。笔者认为是“好得很”,并要为此而“放歌”。

访民情:一个不老的话题

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全部意义:为人民谋幸福。

那么,人民生活幸福不幸福?他们有哪些困难、有什么愿望、有何许诉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访民情。

然而,民间的困难、愿望、诉求,是动态的,所以,访民情是基础性建设,是我们制定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依据。访民情不是权宜之策,而是一个不老的话题,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是我们党不脱离群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访民情,字面理解不难。访,就是走访、查访、拜访;民,即民众;关键是一个情字。感情、友情、真情、实情……仅靠一个“访”是出不来的,它是靠真情“换”来的,靠日久生情“生”出的。所以说,要访到真情,走马观花不行,下马看花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行。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必须安下心,扎下根。一天不行、一月不行,久久为功,一年。你和村熟了,人亲了,环境近了,那就人不躲了,狗不咬了,心扉开了,水到渠成、近乡情暖,农民和你才会真情袒露、真心倾诉,那时才能得到真心实意的“民情”,而不是纸上的“陈情”、会上的“表情”、汇报的“事情”。

这是一个至简的道理,却也是一个长期“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并未真正做到的道理。我们党在执政之初就强调: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深入调查研究,学一个每事问……毛泽东主席更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个要求可谓一语中的,连“生根”都不算达标,必须“开花”。

我们的住村干部,能否像一粒种子,深深扎进所住村庄的土地,不论条件如何艰苦,都要奋斗不止,生根开花。这既是锻炼,更是考验。

从城市到农村,从楼房到土房,从用暖气到烧火炉,从泡澡到擦澡……体验农村生活,体察农民艰辛,体会办事困难,体悟“三农”现状,这对改变思想,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提高办事效率将发挥课堂无法学到的作用。

许多住村干部爱说一句话:住村才一年,胜读十年书。

郑板桥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在今后的机关工作中,无论制定政策、提出要求、指导工作,都会自觉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摆在第一位,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访民情:摸清底数,今后工作就会心中有“底”;摸清民意,今后工作就会顺势而为;摸清基础,今后工作就会扬长避短;摸清弊端,今后工作就会激浊扬清;摸清心愿,今后工作就会乘风扬帆……

访民情,一个不老的话题,应该让它青春长驻。

惠民生:一个持久的话题

民生多艰。一个“惠”字,何其暖心!

惠,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即有给人财物的惠赠,给予好处的恩惠,带来便利的惠及,改变状态的惠风,出现欣喜的惠顾,欢迎到来的惠临……惠民生,让人喜洋洋、暖洋洋。

民生,何以得到“惠”?资金,是需要的;物资,是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的;环境改造,是需要的。然而,仅此,是不够的。何谓民生?对住村工作组来说,不应只局限于民众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是要扩展外延、升华内涵,即生命、生存、生活、生计,一样也不能少。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要让农民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别人的生命;要让生命有意义,就要建设,不要破坏;要让生命为子女表率,就要做有益国家、有益大众的事,而不是相反。从而改良“土壤”,让这片人民的土地,不再生长“毒草”和“病苗”。

生存,要让生命有存在感。强调自我意识,寻觅脱困途径,培养内生动力,焕发奋斗精神。“存在感”是自己努力后的美好记忆。生存之道,工作组要帮农民“开辟”。给、送、赠,是富裕不起来的。“不自强,房无梁”。扶贫,是扶持上路。路在何方?在脚下。要找,要走。要披荆斩棘找到路。要踏破铁鞋走成路。扶贫不是包办代替。工作组要与所在村党组织和村民一道,探讨经济发展,确定产业结构,改善生存环境,优化生存条件,拟定逐步奔向小康的计划,帮助农民树立奋斗生存的信心和决心。

生活,是生出来,活下去。既然生出来了,如何活下去,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有意义,这就需要认识生活。此时、此地、此刻,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一一列出清单。就学问题、就医问题、住房问题、种植问题、养殖问题、销售问题……怎么解决、何时解决,谁主导、谁主办、谁主干,人人献出一点热情,生活就会沸腾。当民众热爱生活、奔向新生活、创造新生活,那么,谁要阻挠它、破坏它,大家伙儿都不会答应,而会群起而捍卫幸福生活的“获得感”。

生计,是日常计划着生活,也是人生要有计划。应该说,没有一个农民不“盘算”生计,不会“盘算”生计,并最终能生出“计”来。当然,工作组要引导、开导,协力、助力,设计出一家有一能人、一村有一产业的模式,让村民把汗水、心思用在发展上,一心一意谋发展,琢磨久了,就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身手。

应该说,这些就是惠民生要给予民众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不仅是援助的资金、物资,更应该是思想的、观念的。资金、物资是显性的,好做,不住村也行,财政拨付即可。思想、观念是隐性的,这倒是住村应该攻坚的核心问题。只有用新思想、新观念引导农民、“解放”农民,“群众起来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怎么会好办呢?资金、物资是外因,只有内因发挥作用,外因才能变成杠杆,去撬动财富之门;才能变成桥梁,通向致富之路;才能变成常青树,永葆繁花似锦。否则,外因就会失去张力、活力,日益憔悴、枯萎、流失。

农民精神上的“获得感”,不仅是获得受援物资的“满足感”,更应该是奋斗精神的“激励感”。如此之“惠”,是惠在“心”,非惠在“眼”。

惠民生,一个持久的话题,应该让它持之以恒。

聚民心,一个永恒的话题

何谓“民心”?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有一段话,颇有见地:“人心之于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夫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这就告诉我们,对国家、对社会而言,人心是树之根、灯之油、鱼之水、农民之土地、商人之生意。所以,历朝历代的政治家、学问家,莫不重视民心。例如:

《老子》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管子》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汉代有:一人吁嗟,王道为亏;唐代有:百姓安乐,便是甲仗;宋代有: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明代有: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清代有:以仁服人,何人不服……也许,这些论民心之语,内涵会有差异,在封建社会,当政者并非能身体力行,但这个主题,历朝历代是永续的。所以,共产党治国理政,把党的宗旨如明镜高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那么,民心何以得“聚”?关键是要有一颗爱民之心。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我们心中扎根,做到“爱民如身”。把民众的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民众的需求当做第一选择,把民众的利益当做第一考虑,把民众的满意当做第一标准,在民众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人民群众自然就会与你谈心、交心、贴心。记得宋朝诗人李纲有一首《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我们的住村工作组若能如此“耕犁”,何愁民心不聚? “爱民如身”,是把“爱民”具体化、精准化。就像爱护你的身体一样“爱民”,能做到吗?有差距吗?殊不知,此言是汉朝人荀悦提出来的。到了唐代诗人王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忘己爱苍生”,大有舍己为人的况味。那些封建士大夫都能认识到这一层,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爱,是最强的洞穿力,是最韧的精神纽带。缺少爱,将一事无成。

《晏子春秋》有两句话:“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怀揣此“意”、此“行”,我们做聚民心的工作,就能走好“最后一截路”、不忘“最远一家人”。记得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机关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京时,毛泽东主席对周恩来说了一句意义隽永的话:“进京赶考。”意即共产党从在野党要成为执政党了,会执政吗?能执好政吗?这些悬念,只有接受了全国人民的考验才知道。我们今天住村,也可称作“进村赶考”。你是合格的公务员吗?要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接受考验。“考”什么呢?考“人民公仆”的本色、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考“水乳交融”的黏度、考“为生民立命”的能力。过关了,合格了,你才能变成一块“吸铁石”,把民心拢过来,聚起来。那时,我们的各级组织就像拥有庞大“根系”的参天大树,直接汲取大地上的“营养”,治疆理政,就不会有误政、弱政、怠政,真正清风徐徐,善治朗朗。人心齐,泰山移,恐怖分子、邪恶势力会望风而逃。

聚民心,一个永恒的话题,应该让它与日月同辉。

从某种意义上说,访民情,是为了惠民生有的放矢;访民情、惠民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聚民心。三者,唇齿相依,相辅相成。民心得聚,基层得稳,事业得成,幸福进门,“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把“民为重”植根于心。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不摆样子,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以民生为本,力求人人都有力所能及的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步步高”的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不闹心”的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笑口难合”的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个个都有“倍儿棒”的好身体。

“访惠聚”工作,眼下还只是当做一项工程在抓、在做。一些工作组组长谈及一年来的感触,大都说到一层意思,“访惠聚”,应该成为一项“战略”,立为一项“制度”。是呀,“战略”与“制度”,才能凝筑为长治久安的压舱石。

中国历史上最短的名诗要数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实施“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程,恰如狂飙掠地,大风搅得云飞扬。风起云涌之后,民情淳、民生佳、民心聚,就会遍地“猛士守四方”。农村阵地将成为社会主义的一片乐土、去极端化的坚强堡垒、消弭暴恐的熔炉,成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幸福家园。

篇2: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1、“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三项重点、六项任务”是什么? 答:“三项重点”: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去极端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六项任务”:转变干部作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基层自治建设。

3、张春贤书记提出的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答:坚持用“真挚感情+良好作风+群众工作能力”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

4、“五把钥匙”内容是什么?

答: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

5、维护稳定工作“三个无关”内容是什么?

答:没有与稳定无关的地方、无关的部门、无关的人。

6、关于“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⑴哪“三位一体”?答:村(社)党支部、工作组、警务室。⑵“三位一体”的第一责任人是谁?答: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⑶“三位一体”的核心是什么?答:村(社区)党支部

7、流动人口服务管理“369”工作机制是什么?

答:对外地流入人员,3小时内基层力量发现并及时报告;6小时内公安机关上网登记、核查比对;9小时内公安民警与流入人员见面谈话。

8、什么是“三非”?

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9、自治区政法工作会议对昌吉州维护稳定工作是怎样要求的? 答:要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

10、“三股势力”是什么?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11、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五本小册子都是哪些? 答: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疆伊斯兰教的特殊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二《如何正确区分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民族风俗习惯、宗教极端思想的界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三《如何正确认识对“蒙面罩袍”的治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四《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区瓦哈比问题》、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及个突出问题解析之五《认清“伊吉拉特”的本质及其危害》。

12、为什么要对“蒙面罩袍”进行治理?

答:“蒙面罩袍”既不是宗教服饰,也不是民族传统服饰。“蒙面罩袍”作为服饰方面的异常表现,它背离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扰乱了公共秩序,妨碍了正常生产生活,危害了社会稳定和谐。“蒙面罩袍”在国外一些地方蔓延,其根源是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13、自治区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基础好。

14、“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5、“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 答: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

16、农村“四清四知四掌握”工作机制的内容是什么?

答:“四知”是对农牧民家庭做到:知基本情况、知经济状况、知成员政治表现、知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四清”是对辖区人口做到:就业情况清、重点人员情况清、流动人口情况清、贫困群体情况清;“四掌握”是对辖区情况做到:掌握基本情况及社情动态、掌握宗教管理状况、掌握热难点问题、掌握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

17、“四强”干部的内容是什么?

答: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

18、自治区“三往、两好”的内容是什么?

答:干部往基层走、项目资金往基层投、优惠政策往基层倾斜,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办。

19、宗教“双五好”的内容是什么?

答:创建五好宗教场所、创建五好宗教人士。20、昌吉州“五好”“访惠聚”工作组的内容是什么?

答:组织管理好、工作思路好、帮扶措施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21、“三严三实”内容是什么?

答: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2、“三会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答: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按时上党课。

23、“四议两公开”的内容是什么?

答:村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24、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25、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六有”目标是什么?

答:有坚强有力的服务核心,有本领过硬的服务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服务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26、自治区列入软弱涣散整顿的内容有哪些内容?

答: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的、运行管理不规范的、落实维稳措施不得力的、干部作风不实的、村级组织星级考核等次较低的。

27、村级组织“星级化”管理有哪6颗星?

答:“增收致富星”、“民族团结星”、“宗教和谐星”、“领导核心星”、“先锋模范星”、“能力提升星”

28、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三个不吃亏”的内容是什么?

答: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

29、农村“四老”人员的内容是什么? 答: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2015年工作重点

一是常教常管、凝聚民心,扎实做好群众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二是强核心、抓骨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先进文化引领,世俗化生活回归,扎实推进“去极端化”。宗教极端不除,新疆永无宁日。第二批住村干部要深刻理解和落实张春贤书记“善学习、讲法治、比团结、抓落实、重效果”的要求,不断增强政治、思想、行动上的自觉性。一要勤于学习和思考。二要付出真情。三要踏实安心。四要实干苦干。

在“访惠聚”工作中,张春贤提出三点要求:

(一)着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真正使基层组织强起来。

(二)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切实保障改善民生(2016)“访惠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住村主要工作和经验总结,简要概括起来就是,把握一个底线、夯实两个基础、破解三个难题、抓好四个重点、总结五条经验、实现六个变化。

“把握一个底线”:以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目标,把确保所住村不出影响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事,不发生暴恐案件,作为工作组第一位的责任和硬任务。

“夯实两个基础”:夯实组织基础,配强配齐村级班子,把村党支部带起来,让“七支队伍”强起来;夯实群众基础,把群众充分组织发动起来,把正气树起来。

“破解三个难题”:一是制定《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村(协)警、十户长、民兵“七支队伍”工资报酬统一考核发放办法》和《各级惠民补贴资金统一集中发放办法》,解决“七支队伍”工资报酬发放不统一、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各类惠民补贴发放不规范、不严肃,群众心比较散的问题;二是建立村民小组“聚心之家”,解决村民特别是青年人经常受不到思想教育的问题;三是综合施策,对症下药,加大重点人的帮教转化,制定和落实帮教转化措施,破解年年整顿年年依然是重点村、年年帮教转化年年依然是重点人的问题。

“抓好四个重点”:一是扎实开展入户走访,走到看到问到帮助到,把本村的社情民情和群众的需求搞清楚弄明白,知道干什么;二是将宣传教育贯穿活动的始终,既采取阶段性集中大水漫灌式的宣传,又创新经常性滴灌式的学习教育;三是立足“短平快”,加快落实好党的各类惠民政策和项目资金,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变化;四是充分发挥大喇叭、小报纸、电影电视的作用,开展常态化的文体活动,倡导文明进步的世俗化生活。

“总结五条经验”:一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对自治区党委开展“访惠聚”活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更加理解这项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二是明确“访惠聚”活动就是去做群众工作,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打好访民情扎实基础,通过惠民生有效手段,最终达到凝聚人心的目标;三是切实强化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七支队伍”的骨干作用,使村党支部工作有抓手,腰杆子硬起来,敢抓敢管;四是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关键是抓好平时的学习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五是确定解决重点村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好重点人入手的思路。

“实现六个变化”:一是村党支部的工作状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突出表现在对社会稳定、宗教管理敢抓了;二是群众被组织动员起来了,感恩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能力明显增强,对宗教极端言行主动说不了;三是“去极端化”工作取得了实效,比如,原先村里的重点人、也是村霸,带着儿子、女婿、孙子到村委会认错,迫切要求尽快摘掉重点人的帽子,并痛心地表示,不想把“重点人”的帽子带进坟墓去。村里原有的34名着奇装异服和蒙面罩袍的人员通过教育引导,现在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学习、义务劳动、文艺宣传等活动;四是文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经常化,加强了各民族间的感情,村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先进的文化在引领,世俗化的生活在回归;五是民生大有改善,每个村民小组建立的“聚心之家”把学习抓起来了,把人心聚起来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大幅度改善;六是严打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各项部署落实到位,“四位一体”、群防群控等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深化对“访惠聚”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自治区党委立足新疆实际,决定在全疆各级部门单位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并要求工作组履行“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职责,用好“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五把钥匙,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去极端化”工作的创新,更是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既是任务又是目标。“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伊始就明确要求活动的重点在“访”,要义在“惠民”,核心是“聚民心”。“访民情”是基础,就是把切入点放在入户走访上,全面了解掌握社情民情和群众需求,通过工作组干部自身作风的转变,带动和促进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同时,广泛宣传中央和自治区促发展、惠民生的举措成效,让村民知道惠在何处、惠从何来,看到变化,懂得感恩,增进“四个认同”。“惠民生”是手段,就是把着眼点放在全力推动落实各类惠民项目和资金上,科学制定项目规划,加快推进正在实施的项目,抓紧督促没有落实的项目,同时积极争取符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愿望的“短平快”项目,让群众早日受益、早得实惠。“聚民心”是目的,就是把落脚点放在凝心聚力上,让村党支部敢抓、“七支队伍”敢管、广大村民对坏人坏事敢言,真正让基层组织强起来,真正把村民的心聚起来。

“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既是要求又是责任。“宣言书”就是工作组要向自治区党委承诺、向群众承诺,通过不懈的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这个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深入推进“去极端化”,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对宗教极端分子和暴恐分子实施严打。“宣传队”就是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和常态化的宣传教育,让群众真正懂得一个真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今后,只有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的困难才能一步一步得到解决,只有听党的话跟党走,我们的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好。“播种机”就是转作风、反“四风”、带作风、促作风,选好配强村党支部这个核心,管好用好“七支队伍”这个骨干,夯实群众这个基础。

成就:

“去极端化”有效推进。两年来,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各级工作组用“五把钥匙”开好“五把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有效淡化了宗教极端思想的阴霾。通过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教义启发信教群众内心自觉,各族群众认清了危害,主动与宗教极端思想彻底决裂,回归和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增强。两年来,各级工作组认真建立并落实村“两委”、工作组、村警“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统筹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和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对维护社会稳定、打击“三股势力”,尤其是“去极端化”起到关键的作用。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工作组点子多、办法多,甘当幕后英雄;有了工作组撑腰,村党支部有威信了,村干部腰杆硬了。

民生得到有效改善。2014年“访惠聚”活动,自治区筹集资金20多亿元,开工建成农村道路、电网改造、富民安居、定居兴牧、水利设施、养殖小区民生项目近万个,解决了一批群众吃水行路难、用电住房难、看病增收难问题,村容村貌,基层工作条件、群众生产生活明显改善。2015年,自治区又拿出近50亿元实施“访惠聚”村级民生项目。

干部作风显著改观。通过“访惠聚”这块“历练干部的磨刀石”,很多干部反映:与群众一起住、一起苦、一起干,接了地气,强了政治;学会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多了土气、强了能力;了解了基层困难、知道了百姓疾苦,去了官气、强了作风;付出了辛劳、做出了成效,长了底气、强了张力!截至2015年8月,全疆分6批共提拔重用“访惠聚”活动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3067名。

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访惠聚”活动依托村、社区阵地,“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渐次扎根千村万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成趋势。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帮扶困难群众,真诚服务各族群众,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促进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交心为上。很多村民动情地说:“指甲和肉分不开,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中国乡村治理的新疆经验

政治担当、责任担当是先决。新疆稳定工作严峻的形势要求,争取人心的工作为重中之重、是当务之急。全疆各级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克服一切困难,强化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意识,创造经验、探索模式,在与各族群众的朝夕相处中争取了人心、凝聚了人心,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精神、党的各项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了基层,使各族群众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两年来,“访惠聚”始终坚持“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办”,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完善基层党组织规章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强素质,建机制、强管理等措施,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执行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成为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现代文化引领是保障。“去极端化”是“访惠聚”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新疆当前促进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两年来,住村工作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四管齐下”,通过各式各样的形式,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挤压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空间,引导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此外,借助严打高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社会稳定和谐得到有效促进。

民生工程凝心聚力是基础。住村以来,工作组成员坚持安心入住、用心思考、真心服务、细心工作,和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访民情。有的住村干部取了少数民族名字,有的给孤寡老人当干儿子、干女儿,很多住村干部还与村干部结对学双语、与村民结对交朋友、与困难户结对帮扶,通过帮助群众解决教育、就业、住房、社保以及道路、饮水、用电等实际问题,最大化发挥了民生效应。

篇3: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一、基本情况

布尔津县共有61个行政村6个社区, 其中牧业村16个, 占行政村总数的23.9%。在“访惠聚”活动中, 全县共下派工作组65个 (其中2个为合建村) 327人, 其中地区下派工作组14个70人, 县直下派工作组51个257人。涉及地直部门单位14个, 县直单位73个。

二、主要做法

布尔津县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总目标, 围绕自治区“六项任务”和地区确定的15条活动要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扎实开展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

1. 以“民生小事”为有效载体, 解决基层群众热难点问题

县委在住村工作组到位后, 提出以解决困扰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小事”为服务载体, 要求各工作组通过积极走访了解, 掌握所住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并进行核理排列。根据派出单位的能力以及发挥住村工作组整体合力的基础上, 确定力所能及的“民生小事”, 并向群众公开解决时限。县委专门召开推进会议, 了解并指导住村工作组推进“民生小事”;县活动办对落实“民生小事”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2014年以来, 全县各工作组共确定“民生小事”207件, 完成涉及农田水利建设、道路交通、农牧民安全饮水、村阵地设施完善、扶贫帮困等, 目前已落实182件, 累计投入资金约300万元。

2. 以“双月推进”为有效措施,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为掌握和理清住村工作组工作思路, 结合所住村 (社区) 的实际, 采取“一定二审三公开”的形式, 要求各工作组以两个月为周期, 围绕县乡中心工作, 与乡镇包村 (社区) 领导、村两委共同研究制定工作推进计划, 经乡镇党委、政府初审、县活动办复审通过后, 由县活动办在县党建网上予以公示, 同时住村 (社区) 工作组面向所住村 (社区) 群众公布, 接受社会监督。乡镇党委、政府及县活动办将各工作组完成计划情况作为工作组日常考核的重要指标, 纳入到工作组年度考核体系中, 使住村工作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3. 以“机制建立”为有效抓手, 加强各层面沟通与联系

住村工作组如何当好“幕后英雄”, 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布尔津县在落实好地区各项规定之外, 结合实际, 制定出台了住村工作组与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沟通与协调各项工作制度, 包括住村工作组定期工作例会, 与包村领导、村“两委”定期沟通, 与群众定期联系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 从制度层面上形成了一整套运行规范, 使住村工作组开展工作形成合力。

4.以“明察暗访”为有效手段, 打造最好住村工作队伍

一是会议推进。今年以来, 布尔津县委、政府共召开“访惠聚”活动专题推进会4次, 研究和解决住村工作组出现的问题, 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措施。二是下基层督查。县活动办组成督查组, 深入各住村工作组了解工作开展情况, 以及对住村工作组值班备勤、住村纪律等方面进行4次全面督查,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 并限期整改。今年以来, 县活动办共发督查通报3期, 整改通知1期, 责令3个住村工作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撤换4名工作不力的住村干部。三是考核督促。布尔津县结合住村工作实际,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细则, 在7月份用一个月的时间对住村工作组进行了半年工作考核。在综合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工作实绩、内部管理等因素, 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 对全县65个工作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考核, 进一步促进了“访惠聚”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三、存在问题

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翻阅资料等方式梳理归纳, 各级党委、住村工作组和农牧民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有的工作组工作缺乏整体规划, 或者规划和乡村实际不尽统一, 有的开展工作未主动向乡镇党委汇报或报告较少, 影响了乡镇规划的统一

部分住村工作组成员工作思路不清, 对“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心中没数, 对如何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 配合村党支部开展工作把握不准, 工作组越位村级管理和村两委依赖工作组现象并存。一些工作组对活动“六项任务”的认识还是不到位, 面对基层和群众最迫切的“改善民生、解决问题”的诉求, 自觉不自觉地存在忽视或弱化“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组织”等任务, 简单地以资金、项目支持和做好事来求得基层认可的倾向, 有的工作组甚至在为村里争取项目、改善民生上存在相互攀比。

2.下派工作组的单位职能、权限和掌控资源不同, 发挥作用也有区别

有的下派单位职能多、实力强, 可以协调解决一些村级道路、自来水、电力、渠道、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有的部门职能单一, 可协调解决的实际项目偏少。由此可能会导致各村之间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不平衡, 以及村民、村干部对住村工作组干部评价的不均衡、不客观。

3.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影响工作开展

村级阵地普遍面积小, 功能不全。各级下派工作组人数多, 占用了村委会的大部分办公场所, 影响了村委会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偏远农区和牧区村级阵地功能不全, 洗澡、取暖、上网等配套设施不全, 影响了工作组工作的正常开展。

县、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条件差别较大, 尤其是农区和牧区群众生产生活各具特点, 对全县工作组的所有工作要求都一致有可能不适合部分地区的实际。

四、对策建议

1. 进一步规范工作组“访惠聚”工作任务和权限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疆这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民族分裂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仍然呈上升趋势。”这说明, 经济发展并不能自然而然带来长治久安, 不能用发展问题代替稳定问题。张春贤书记也明确要求: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内容是6项任务。不能以做好事代替6项任务, 也不能以做好事代替作风转变。建议进一步强调住村工作组的工作任务, 尤其是在“落实民生建设任务”方面的责任和权限, 避免各级工作组将注意力和主要精力集中到为村级争取资金、协调项目上来, 集中力量抓好各项任务的均衡落实。

2. 巩固和转化访民情工作成果, 调配力量、整合资源、统筹安排惠民生项目

对于工作组通过走访, 收集到的群众的反应及诉求, 各工作组应在访民情的基础上, 反复梳理要解决的问题, 一些共性的、重大的问题比如道路、饮水、农电、富民安居工程配套、农民贷款问题等, 应由全疆统筹;统筹资源分配;统筹轻重缓急, 统筹远近结合, 把重大的好事办好。涉及到需要动用较多资金和启动项目解决的问题, 应由区、地、县三级统一安排解决, 各工作组不应借助部门单位职能, 为对口村 (社区) 挪借本应由区地县统一安排的项目, 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人文关怀, 但在政策上有失公平, 而且会增加村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差距, 甚至对干部考核评价造成影响。

3. 重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组

目前, “访惠聚”工作组已经成为我区农村 (社区) 里代表党委、政府施政的一种重要力量, 为我区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新生力量。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终归是阶段性的, 各级工作组终归是要完成使命任务撤离村 (社区) 的。应利用活动开展的有利时机, 保障经费来源, 突出做好一项管根本、管长远的工作——把农村 (社区) 基层组织建强建好。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传帮带, 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 使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要坚持“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做”。有些好人好事得由乡里做, 更多的是让村“两委”做。工作组要重视树立村支部的威信, 支持他们的工作, 在背后发挥作用, 甘当无名英雄, 避免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各级组织部门应派出专门力量, 对加强农村 (社区) 基层组织工作开展专业指导和督促检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4: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关键词:工作质量;窗口形象

如果说,“访民情”是基础,那么“惠民生”则是活动的关键,了解到群众心声,目的是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的窗口服务单位,白碱滩物业管理公司在开展“访惠聚”活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在深化服务内涵中体现优质服务,在实化、细化与群众互动交流中,切实解决好“怎么下、下到哪、干些啥”的问题,做出了以“最少的等待时间、最好的服务态度、最佳的问题解决”的服务承诺,来推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扎实开展。本文借鉴白碱滩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中的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本人对“访惠聚”活动的粗浅认识。

1 打开窗口 突出为民服务的本领

我所在的维修分公司在响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中,把“群众路线就是为群众服务”作为转变工作作风,联系服务群众的着力点,由于我单位所管辖的片区点多、线长、面广,服务的居民有15577户,如何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提高维修服务水平,是摆在维修分公司面前的首要问题,在进行了深思熟虑后,维修分公司党总支决定和辖区居委会“联姻”,由居民委会牵头,和居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其实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虽然职责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和相通的,那就是为民服务,维修分公司借助和居民互动的平台,让居民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维修服务的业务范围及工作性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生活方式的居民,鉴于他们的特定条件和所处环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会给我们的维修工作提出各种各样的服务要求,如果我们对他们的需求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因此,维修分公司在做足了“访民情”功课后,与部分社区开展了“走基层、找问题、办实事”大走访活动。

在与居民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中,我们向辖区居民们介绍了维修服务的业务范围、工作性质、承诺服务标准、与辖区共建的意义等,作为直接面对居民的窗口,维修服务的好坏由居民说了算,我们会以“最好的服务态度、最佳的问题解决”,为居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居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可以提出来,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维修服务的工作内涵。

通过居民们的发言或提问,我们发现大多数居民对维修分公司的工作性质不是十分了解,特别是对一些业务上的工作范围、界线不是很清楚,提出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在维修服务的管辖范围内。对此,我们在给居民做解释时,又着重介绍了维修服务的工作的性质以及业务范围,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能够现场答复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将反馈上报给相关部门后,再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确实不是维修服务范围的,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居民的理解。

入户走访中,我们还给居民发放了《客户维修服务指南》及温馨提示,通过和居民互动的形式,宣传维修分公司的工作性质、业务范围、服务流程、收费标准、联系电话等,居民们普遍认为此次互动会召开的很及时,以后家里出了什么事,知道了该打哪个报修电话。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居民们感到非常贴心,根据居民反映的实际问题,我们也及时组织责任区党员进行了跟进服务。通过开展倾听居民心声,帮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走访”活动,增进了居民对维修服务的理解和支持。

2 坚守窗口 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

要想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好,就是要架心桥,点心灯,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而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树立“群众无小事”的观念,只有把群众的事当大事来抓,当要事来处,当急事来办,群众才会接受你的“联”。密切联系群众,关键在于“联心”。

几个多月来,维修分公司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访”字上,带着“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维修服务?”“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小问题?”“今后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等等,走进了居民家中。

走访中,我们发现了辖区内有许多“孤寡老人”及困难家庭,家里的生活设施坏了好久,一直将就着用,如:张大妈家里的厨房下水道流水不畅,老人经常是洗菜用过的水,端着再倒进厕所里去,生活很不方便;李大爷腿脚不方便,家里的灯泡坏了,也不知道找哪个地方维修更换……维修分公司在得知了情况后,把辖区内的孤寡老人及困难户列入分公司的帮扶对象,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定期或不定期的去这些“特殊群体”家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小难题。

3 擦亮窗口 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

开展“访惠聚”活动绝非一句空头口号,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尤其要防止“联”而不“系”的问题的出现。心有所通,方能心有所系。如果我们联系群众不能联到群众的心坎上,无论你怎么联,很难系住群众的心。为此,白碱滩物业管理公司特别强调窗口部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态度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群众对这个部门乃至整个单位的评价。职工上门服务时,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服务的关键因素,白碱滩物业管理公司在对职工进行服务礼仪、服务技巧、文明用语等方面的培训中,要求职工在礼仪服务上,注重规范入户服务行为,践行服务承诺制度,着力提升居民的满意度,把“诚信服务”贯穿于服务工作的每项内容和每个环节之中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诚取信,以诚取胜,诚心诚意地尽自己所要尽的义务,诚心诚意地履行好承诺服务的内涵,树立出良好的窗口形象,具体用五个方面的要求来完善窗口服务。

4 托起窗口 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

白碱滩物业管理公司紧紧围绕“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的要求,扑下身子到基层,开展走访调研,听取居民的心声,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加深对基层的了解,增强对居民的感情及服务群众的本领,确确实实为群众办了一批聚民心暖民心的实事。服务模式的转变带动着服务意识的转变,通过开展活动,职工们的责任心增强了。过去居民家里发生了屋面漏水,墙皮脱落现象都是要经过几道审批手续才能解决,现在,维修工定期入户了解情况,弥补过去信息掌握的盲点。

篇5: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按照工作要求,我们工作组一行来到了xxxx开展住村工作,我们得到了xxxx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在这180多天住村的日子,我们工作组成员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每次从大队出来的路上碰见我们村的村民就像看见家人一样亲切,热情的打招呼和握手,这样的日子过的忙碌也很幸福。

一、深刻认识做好“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是自治区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措施,既是过去下基层工作的延续,又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也是开展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中央充分肯定,干部积极响应,基层热情欢迎,社会高度关注。我们住村工作组以活动为契机,学习和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加深各民族之间的鱼水情谊。要以现代思维、现代文化应对复杂的形势,深入基层回应各族群众关心的问题。

二、深刻理解“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主题和各项主要任务

张春贤书记在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各级干部下基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同时,自治区党委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突出现代文化引领、促进宗教和谐,落实民生建设任务、增加农牧民收入,强化群防群治群控、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六项主要任务。做好住村工作,必须吃透指导思想,理解好、把握好六项主要任务。

三、扎扎实实访民情,在深入深化上下功夫

住村以来的大多数日子,我们住村工作组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访”上。同时将县上发放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知应会

(一)(二)》发放到村民家中,面对面宣讲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面对面宣传讲解党的惠民惠农政策,了解村民生活怎么样?都有哪些困难?对党和政府有什么意见建议?„„带着这些问题,住村工作组走进农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然而,入户绝不是简单的“走进去”,更要“融进去”。因此,方式方法很重要。“村民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现在是农忙季节,我们入户访问在时间、方式上要灵活把握,不能生搬硬套。”地入户访问要完全以村民为中心,什么时候访、访多长时间、进屋坐着访还是在院子站着访,都要由村民说了算。我们走上村头、田间地头,碰到村民就“唠一唠嗑”,唠着唠着就被老乡请进家门„„

然而,住村工作不是简单地做好人好事。工作组深知完成“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细致入微。尤其是在惠民生上,切实落实民生建设任务,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才是最终目标。工作组每到一户都采集了村民家庭相关信息。信息涵盖家庭成员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意见及建议等主要内容。为工作组全面掌握托万克托甫汗村民情况,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突出现代文化引领、促进宗教和谐。

为了繁荣xxxx农村文化,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xxxx县文工

团、xxxx县民间艺人演出团等经常性来到xxxx大队部开展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反动非法宗教活动”的文艺演出活动。演员带来了精彩的歌舞表演、生动有趣的小品、麦西来甫等节目,通过演出向村民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党的惠民政策。一听说文工团要来演出,农民群众早早的就赶到大队部大院,观看台上优美的舞蹈、悠扬的女生独唱和精彩的小品等,每个节目都让在场的群众欢呼雀跃,精彩的节目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看完精彩的文艺表演,群众直夸台上表演的精彩,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演出活动在我村举办。文艺演出活动既繁荣了农村文化,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也让村民知道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引领了农村文明新风尚。

通过开展送节目、送科技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好群众性文体活动,真正把农村文化活跃起来。宣传贯彻好自治区党委11号文件精神,让信教群众明白民族风俗习惯、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的界限。深入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等荒唐谬论,全力以赴“去极端化”。教育引导爱国宗教人士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信教群众确立正信、抵制极端,把力量凝聚到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上来。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

对照中组部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在抓好已确定的相对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整顿工作的同时,开展全面摸底排查,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查找基层在服务阵地建设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软、硬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

设,坚持不懈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部署,着力在选好配强村基层领导班子、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落实基层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稳定激励基层干部队伍、充实加强基层力量、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协助村支部及时整顿后进基层党组织,逐一建立台账,实行销号制度,从根本上扭转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

六、继续大办实事好事,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推进重点民生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按照“基层群众所盼、自身力所能及”原则,工作组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自身优势,协调电力公司解决xxxx一小队两相电,电压严重不足,同时今年为解决农场居民住房问题,xxxx一小队在建22户富民安居房,由于没有三相电,工程也无法进行的问题,县电力公司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查看电力线路,给单独架一台变压器。

七、强化群防群治群控,维护社会稳定。

始终牢记稳定是硬任务、不出事是硬要求,坚持“两个坚决防止”不动摇,协助基层抓好各项维稳措施的落实。把宣传教育、组织发动群众作为首要任务,树立维护稳定人人有责的观念,健全群防群治群控体系,组织应急处突演练,增强各族群众自保能力。为了确保xxxx在斋月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大队对村里对民兵集中购买了头盔、服装、防刺服,木棒,一群身着迷彩服的民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在教官的指导下学习擒拿格斗术。这是我村针对近期安保任务需要组织的应急分队集训活动。参训的30多名民兵军均是应急分队队员,通过法律法规学习,盾牌警棍术、擒拿格斗术、防暴队形、防暴组织指挥等训练,来提高民兵分队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集训期间还开展了应急拉动演练,同时多次召开会议,通报了严打

以来xxxx县周边县市稳定形势,家里如果有管制刀具等要尽快上交,不能私自保存,要求卡点对过往人员严格排查,清真寺要加强值班。同时要求辖区所有群众(尤其是偏远、散的汉族群众)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养犬、养鹅,夜间尽量减少外出,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必须安装防盗门,相邻的群众互相留下电话号码,夜间尽量减少外出,同时将厂部、大队干部、村警都电话号码要求大家立即记在手机上,晚上遇见陌生人敲门不要开门,有可疑现象发生要立即报警或者拨打110。

八、突出实践载体,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认真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教育。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联系工作实际,大队干部认真查找在政治坚强、“四风”、长治久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落实整改措施,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使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引导党员按照党员“五带头”的具体要求,牢记服务群众的职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服务群众,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组采取“三会一课”、讨论交流等形式,抓好自身的学习教育,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与村党组织开展学习交流,结对帮学、集中研学、座谈讨论等形式,提高思想认识。集中与村党组织一起学习,大家都对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明确的认识并撰写了心得体会和剖析材料。

九、加强工作组自身建设

严明工作纪律。工作组在场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作组成

员按时参加所在村支部会议。所有工作组成员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严格执行“十不准”(不准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不准占用基层车辆,不准擅自离岗,不准借下基层办私事,不准侵害群众利益,不准在生活上让基层补贴,不准提过分要求,不准公款娱乐,不准吃请收礼,不准工作期间饮酒)规定,树立良好形象,为基层多办好事、实事。

在住村期间积极主动开展“双语”学习。要把听得懂、说的出“双语”作为提升群众工作“五种”能力的基本手段和技能,在入户进行走访时虚心与村民面对面学习“双语”,同时工作组在开展走访入户、了解民情的同时,不断加强学习,利用工作之余集中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摘编》《张春贤书记讲话摘编》《基层党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管理条例》、《新疆精神的实质和内涵》、《非法宗教活动的26种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以及相关的工作手册、文件文件精神,认真撰写民情日记,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每周三晚上通过党员远程电教参加住村干部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三民”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是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行动,是应对新形势挑战的重大创新探索。通过住xxxx工作的日子。我们工作组深知农村工作的不容易和农场工作的重要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我们会通过一年的农村工作的锻炼,更加体会农民的辛苦,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后的生活。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做到统筹兼顾,有机衔接,相互促进。不断创新思路、方法、载体,以务实作风推动活动取得扎实

篇6: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xxxx村工作组

随着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观念纷至沓来: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不断增强,但也出现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一些人理想信念、国家意识、民族认同感缺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唯利是图、不讲诚信、缺少公德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时有发生,以邪压正,以暇掩瑜,低俗风气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论是在单位工作还是来到农村,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和谐来自于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又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最终取决于居民素质高低,说到底还是做好人的工作。所以,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促进和谐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创造社会公信的需要。下面就谈三点感受和体会,一、明确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什么”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在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县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是“三抓”:就是抓道德建设;抓文明卫生创建;抓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

1、抓道德建设。抓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公民道德建设,就是通过组织群众参与道德实践活动,让村民把道德要求和自身的言行对照起来,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把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是农民思想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为市场经济意识渐浓,参与市场经济建设蔚然成风;民主法制观念加强,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蔚然成风;农民致富愿望增强,“学技术、忙致富”蔚然成风。二是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居民夜校的作用,经常聘请老专家到农村讲农技课,请民警讲法制课,请学校老师讲电脑课,请医院医生讲健康课等等。三是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并常年开展文体活动。四是广泛开展评优活动。组织开展评选“和谐家庭”、“优秀党员”、“生态卫生模范户”、“平安家庭”、“十大经济大户”、“优秀计生协会会员”、“优秀五老人员”、“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并拿出一定的资金奖励,极大的调动了全体村民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五是广泛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各方面资源优势,免费向村民开放图书馆、电影放映室。村卫生院定期组织村民免费体检。

2、抓文明创建。文明创建是一项民心工程。创造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是创建文明村的基本条件。一是

改变工作环境。县上为大队修建了综合办公服务大楼,增设了电脑、电视、等现代办公用具,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办事方便、信息快捷的服务,深受村民欢迎。狠抓综治维稳工作,设立了报警电话,调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对刑释解教人员采取大队、派出所、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措施,深入开展以道德素质、科技推广、社会主义“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法制教育活动,增强了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农村社会风气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二是惩恶扬善,与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在广大农村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创建平安村,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功能,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行为,为农民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清查,结合计划生育工作以优质服务访村民,开展帮扶结对活动,落实优惠政策,及时排除隐患,目前大队治安井然有序,居民安居乐业,村里太平祥和。

3.抓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群众性创建活动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办实事、好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创建活动能体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求,代表群众的利益。比如,我们大队近年来硬化了大多数小队的街道、富民安居解决了户居民建房,抓的都是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

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连续多年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科教电影下乡活动,使我村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教育事业方面,教育逐步改变基础“脱农”、“离农”、“轻农”的现状,着力把更多的教育资源延伸到农村、农业、农民,切实把农村教育打造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平台。我村充分利用党校、远程教育等阵地,使农民素质有了提高。卫生事业方面,广大农民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特别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缓解农民有病不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大力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让医疗服务真正惠及到了农村千家万户。

二、明确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怎么抓”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工作方法上主要做到“三化”,即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经常化。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经常化,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不搞一阵风。要想做到经常化,首先必须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同时,还要做到班子换届不换“经”,一定时期的创建目标一经确定,就要一本经念到底,抓出成效。

制度化。创建活动具有创建、保持更难等特点。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一定的制度来加以保障。一是目标责任制度。要把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分解成具体任务,量化为具体指

标。而且,计划目标和任务一定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工作到位。二是量化考评制度。量化考评是保证创建活动任务落到实处的一个成功的做法。在工作中,要把全面考评和重点考评结合起来,把考评工作量和考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三是表彰激励制度。就是要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精神激励包括对先进户、个人进行表彰。同时,还要及时发现、推广、宣传先进典型,以点带面,让村民学有榜样、追有目标。

规范化。创建活动有自身的规律性,特点非常明显,一定要像抓其他工作一样,做到规范化,这样才能把大量复杂的具体工作变得秩序井然、层次分明、成效显著。对要开展的活动,要尽可能的量化分解,落到基层,落到人头,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评比、有表彰,一环紧扣一环。还要有记载资料、总结,等等。

三、明确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创新意识。精神文明建设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创建工作在制定阶段性计划的同时,要确立长期的工作目标。创建活动只有不断创新,以变迎变,以新迎新,以群众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的载体和途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地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创建工作要断开拓创新,及时充实和丰富创建内涵,源源不断的为创建活动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是强化群众的自觉创建意识。精神文明建设是群众事业,群众是建设主体,创建只有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才能有生命力。只有把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出来,发挥出来,创建活动才会深入持久,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以规范的有组织的贴近村民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居民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其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身体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增进沟通,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上一篇:临时用电委托施工合同下一篇:喜欢快餐是因为马上两个字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