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2024-05-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

海珠区滨江东路小学 张婉秋

教育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课前搜集的法治小资料,进一步理解“法治”的含义。

2.以“法”作为突破口,了解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感受到倡导法治的重要性。

3.观看《命运的0.1秒》,在生活中的案例基础上加以讨论,了解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明确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案主题:法治 适用年级:4-6年级

学情分析: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1-3年级的学习中又掌握了获取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建立成型,因此对于社会信息,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法治”这一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模糊。因此本节课,将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前提下,通过案例和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法治和法律的含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法治”并不是高高在上,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难点:维护法治人人有责。教育重点:体会倡导法治的重要性。教育形式:班会课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与“法治”相关的资料,了解身边的法律及其作用;

2、教具、PPT; 教育过程:

一、互动导入,引出主题。

1、师生互动,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回顾并归类。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哪些吗?

(2)引出班会主题。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跟24字中的它有关(从贴纸中拿出“法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今天的班会主题——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回顾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出“法治”,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走进“法治”这一概念。互动型的导入环节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为后边的学习打下铺垫。]

二、法治是什么

1、分享交流: “法治”是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在查找过资料后,一定或多或少了解了“法治”的意义,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法治”之“法”。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你觉得其中的“法”指的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法治”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学生对“法治”有了基本的认识后,以“法治”中的“法”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法治”的含义。]

三、法律知识知多少

1、分享交流:身边的法律。现今收集整理出我国国家法律法规共1109部。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法律呢?

2、议一议。法律呀能够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你会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吗?阅读案例,分四人小组讨论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PPT出示案例)

江雪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一天中午,学校附近,江雪和几个女生每人买了一只冰棍儿吃。

当天晚上,江雪觉得肚子有点疼,泻了好几回。第二天,江雪听说那几个吃冰棍儿的女生都泻了肚子,于是她们便议论起来:

“准是那冰棍儿变质了!”

“是啊,怎么以前吃肚子不疼啊?”

江雪听了,一边点头,一边开始想办法,她爱管“闲事”是有名的。放学后,她直奔那个冰棍车,开门见山地说:

“阿姨,您的冰棍变质了,不能再卖了,昨天我们吃了闹肚子了。” “净瞎说!我的冰棍从来都是好好的,你们不定吃了什么东西才闹肚子的。” 阿姨毫不客气,把江雪轰开。这时,一群小同学跑过来,都要卖冰棍。江雪急得大叫:“她的冰棍坏啦,吃了会拉肚子!”可阿姨的鼓动下,半信半疑的小同学还是把冰棍塞到了嘴里。

3、交流与分享。

4、法律约束公民行为规范。其实呀,除了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与利益以外,我们的法律还明确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5、小结。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就像钟表拥有了齿轮才会转动,法律就是我们和谐社会的齿轮。维护法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设计意图:了解身边的法律,用法律解决生活小案例,从而明确法律的意义和作用,即:了解法律是保护人们切身利益和明确所应履行的义务的标准,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护法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便水到渠成了。]

四、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

1、议一议:除了制定法律,要做到法治还需要什么?

2、观看演讲视频《命运的0.1秒》

3、分享与交流:看完视频,你觉得除了制定法律,要做到法治还需要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讨论和观看视频明白共建法治国家不是只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就可以了,还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不能贪图一己之力、一时之快就翻越法律的界限,否则最终不仅自尝苦果,还给他人带来伤害。]

五、班会小结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不仅不要做违法的事,而且要努力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来做我们的保护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在这里,我想向所有的同学们提出倡议,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因为——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

教育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法治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本课中将“法治”的概念具象化,从孩子身边常见的事例入手,明白了法律的作用和共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即法律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而维护法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因而自然而然就延伸到如何共建法治社会。借交警宫磊的演讲《生命的0.1秒》,学生体会到了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在本课的案例分析的环节中,学生参与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高。有很多同学搜集了一大堆资料,却不敢举手,分析原因,我认为是学生还缺乏对法律法规具体条款的理解导致。因此,我认为在此环节之前如果能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谈谈对自己搜集的资料的理解,会令学生对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的体会更加深入,从而活学活用。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也出现了抓得过紧的情况,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完全谈出自己的理解。这也都是我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之处。

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宪法中有关法治的知识,实现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之一。

2、培养学生主动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自觉遵纪守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温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问学生回答。

三、出示图片,切入主题:这一堂课是讲“法治”这一主题。出示课题。提问:那么,“法治”是什么意思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法治,就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治理社会。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管理国家。

四、出示数据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五、谈一谈: 作为学校的一员,你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和纪律吗?提问学生回答。

你发现平时班级和校园里都有哪些违反校规、破坏班级、学校秩序的行为呢?

那么我们要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呢?五不一主动(出示课件)

六、了解法律知识

1、我们中国的法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会有法律的产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是没有法律的。那个时候,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出现矛盾时,往往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来解决,而不是依靠法律来解决。如果一个部落的人杀了另一个部落的人,那么另一个部落的所有人都会为被杀的那个人报仇。这样整个社会非常混乱,大家的人身安全每天都受到威胁。只有在夏朝建立后,才通过制定法律来防止这种混乱。所以法律是从夏朝开始的。

2、我们国家的法制宣传日是几月几日 ? 每年的12月4日

3、你知道吗?我们每天来学校学习是受法律保护的哦,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是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阻止小学生上学,这是每个青少年依法享有的权利。

4、案例分析(出示课件)

七、拓展提高

我们身边的法律还有哪些 ?

1、比如说保护环境。我们有很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等。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还有不在墙上、路上乱涂乱画等等。我们一定要增强环保意识,学习保护环境的法律,为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贡献自己的力量。

2、道路交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安全和交通环境的改善,我们要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小小反光镜:

在日常生活中,你和你的朋友、家人有没有违反交通法规,破坏交通秩序的行为呢?说说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

4、案例分析(出示课件)

八、小结: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来说,遵守校规校纪、维护课堂秩序、团结同学、考试不作弊、不打架斗殴„„都是遵守纪律的表现。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养成,是从遵守纪律开始的。

法律的实施,是为了惩恶扬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学习法律、了解法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遵守法律,而且能够帮助我们遇到不法侵害的时候更好的保护自己。

九、总结:

篇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一、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理性立法

现代刑事法治价值的实践固然离不开良法为前提,而确保现代刑事法治顺利实施并实现其最高价值的关键无疑是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贯彻和弘扬。1“仁慈是立法者的美德,而不是执法者的美德;它应该闪耀在法典中,而不是表现在单个的审批之中”。刑事法治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是法治理念和价值内涵的现代化转型,因此,将以专制与强制为主要特征的古代刑事法治向蕴涵人本思想的现代刑事法治转变,使法治之下的法律成为道德主体行为的制度化表达和规范性引导,现代刑事法治方能将静态的规范标准和行为尺度转化为公民动态的、主动自觉的行为取向,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

1.理性立法之自由理念

现代法治社会,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无疑是体现大多数人的普遍性利益、反映人类的本质性需求以及个体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性需要的普适性价值。而自由作为刑事立法现代化进程中体现人本思想时代精神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追求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人类发展观的时代体现。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家的首要特征即保障自由,也只有对自由给予法治保障的国度,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前途光明的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今进行的司法改革的首要目标之一,即赋予每个成员在不与法律相悖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的自由,以求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法治价值意义上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改革是主旋律,法治则是保障,惟有把自由理念始终贯彻于社会主义刑事法治建设进程中,改革目标的实现才能成为现实。

2.理性立法之人权理念

人权,是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一直孜孜不卷的追求与渴望,也是现代刑事法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此而言,法权视阈下的人本思想即以人权为本、以人性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完善人权状况,亦是我国刑事立法现代化的努力方向。从立法角度考量,加强刑事立法中人权理念的贯彻,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价值之一,为人权的实现奠定法治基础,是依法治国与保障人权内在统一性的基本表征。但仅有人权理念的价值引导还不够,要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和保障人权,离不开相关法律资源的配置和完善。因此,在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实践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刑事法治核心价值观,树立人权至上的刑事立法理念。与此同时,立法实践中还应严格遵守人权公约,确保立法的价值取向符合国际人权公约的促进和保障人权的基本标准。

二、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公正司法

“徒法不足以自行”。作为实践刑事法治理性的最初环节,刑事立法无疑是刑事法治的首要步骤,而刑事司法作为实践程式,则体现了刑事法治运行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刑事法治的与时俱进需要一套规范实践操作的游戏规则,而这套规则设计的合理与否,能否得以贯彻和遵循,既离不开刑事法治实践,亦须经由刑事司法实践的检验。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司法实践的有效运行和实践检验,否则将难以实现现代刑事法治的人性化、科学化与现代化。

1.公正司法之过程内涵

与立法不同,刑事司法追求过程正当性,或合理、合法性。作为一种过程,1刑事司法的价值界定通过其手段和实施结果在行为中生成,且通过这一过程性行为得以证成,刑事司法之价值由此孕育于刑事司法过程之中。因此,刑事司法的过程性本身具备不依赖刑事司法行为手段和结果的独立特性,并且使得刑事司法价值的生成和证成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而刑事司法的正当程序性与刑事法治的人文精神内涵发生重合和实践联系,共同推动刑事司法价值的最终实现。在对尊严的最基本尊重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也是最高界定的层面上,正当司法过程和程序的内在价值与之具有更直接的契合关系。正基于此,对刑事司法的过程性价值的生成与证成的同一性和同时性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这一过程中的贯彻和应用。

2.公正司法之过程价值

人的本性需求和行为的价值体现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只有保障个人的人性和人权,实践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价值评价品格,才能以此为基础对全人类的人格需求和行为价值进行终极评判。这也是现代刑事司法体系和实践人文主义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导向,即以“以人为本”为刑事司法过程理念的价值追求。因此,在现代刑事司法实践中,将以人为本和现代司法的契合看作是一种过程价值考量之时,“以人为本”本身即是现代刑事司法实践正当性的价值体现,它反映在司法实践过程之中,这种价值的过程生成性和结果的过程证成性是与现代刑事法治所追求的人本理念的时代精神相吻合的。惟有刑事司法过程满足了正当程序因子,为其奠定程序前提,“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得以贯彻和执行,进而促进刑事司法改革的现代化和人性化。

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人性执法

执法理念的现代化转型也并非仅仅反映在简单的贯彻和执行刑事法律的过程之中,它表现在一个由权力和权利以及多重权利关系和因素综合表达的过程;也表现在一种法律、法权及公权力谦抑性表达与公民权和谐共生以及同等处理实体法与程序法、兼顾法理和人情的正当执法程序之中。现代化的刑事执法应以人性、人权、和谐等基本人文内核为理念先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人本理念的时代精神贯彻于刑事执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出对人权的尊重以及对人性价值的认可和关怀。

1.人性执法之势在必行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概括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和经验时曾明确指出:国人性习,多以定章程为办事,章程定而万事毕,以是事多不举。异日制定宪法,万不可蹈此覆辙。英国无成文宪法,然有实行之精神,吾人如不能实行,则宪法犹废纸也。孙中山先生这段话从我国传统国情民性角度阐明了现代法治建设中执法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通过执法理念的现代化转型,在刑事法治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符合时代法治使命的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与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执法现象。从现代人权角度而言,人权作为现代刑事法治的首要价值理念之一,其对执法者具有观念意识和道德维度上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初衷和归宿,促进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人性化执法,是法治文明的必然趋势。我国整个刑事法律体系的设计应当建立在尊重人权、呵护人性等人本理念价值观之上,不仅在刑事制度和执法体制设计上体现刑事法治的人本思想,更要在刑事执法人员主观意识等意识形态领域树立人性执法的价值理念。

2.人性执法之行之有道

篇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关键词: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目标

当今中国,在进行各方面的社会改革中,法治中国建设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法治观更是被摆到了突出位置。两者的关系不言而喻,法治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方面,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精神上的指引作用,而法治中國的建设更能在实践意义上深化法治观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落实。

不论是法治中国建设还是价值观的培养都需要注重人民的主体性,把依靠人民参与作为法治建设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的主体性构建需要人民的法治自觉认知,让人民对法治的认识发展为内心的认同与自觉的接受,只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把法治转化为自身的骨血里的价值观,才能将法治中国这一学术表达或政治表达通化为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构成元素,让人民切实感受到遵纪守法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中国梦是很大的,可中国梦也是很小的,每个人如果把对待岗位工作当成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那中国梦的实现便有了不竭的源泉,敬业的程度如何也表现为法治程度的如何。可以试想,在一个无法治的国度,人民如何安居乐业,所以法治是敬业的保障。诚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规范的失调,诚信缺失对我国社会危害程度特别巨大,尤其体现在市场交易上,因此需要在社会中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法治保护诚信。在个人修养方面,“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①这样的品善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可人无常人,德无常德,只有把法律和道德结合起来,让法律维护与其一致的道德存在和加强其作用,才能让人们“各美其美”、“和而不同”。总之,法治与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关系应是:让法治促进人们爱国,让法治保障人们敬业,让法治监督人们诚信,让法治维护人们友善。

价值主要包括自身价值和外在评判价值,自身价值是指自身所具有的值得追求的品质和属性,外在评判价值是放在一定的价值评价标准上所考量的。法在本质上的表现是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的手段,所以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才是法的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可见自由的重要性。可社会中,妨害自由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法律排除和保障。无论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大同理想还是近代西方的“天赋人权”思想,都发映出人人平等的愿景,平等让人们互相尊重和博爱,但由于社会关系的纷繁复杂不可能做到各方面都等量齐观,但在法律面前却能做到人人平等,让人们更有尊严。“哪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人们对正义的渴望古今如一,“法是善良和正义的艺术”,这些法学格言说明法的价值在于实现公平正义,而事实上,法律的确有这个功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更是包含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总之,法治与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关系应是: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作用,法对其面前人人平等的维护作用,法对公正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可以看出,法治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表现非常吻合。

实现国家的富强,就要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法作为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具有能动作用,法的本质和任务就在于保护、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法治对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法与政治的关系上,法与民主的关系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曾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③可以看出,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法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明作为文化现象的一部分更是与法治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法在功能上既维护者社会的文明秩序,也影响着文明发展,只有我们建设好法律文明,才能更好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热的和谐、中国与世界的和谐。而这四大方面的和谐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维护作用。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是互为表征的,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当然是和谐社会。总之,法治与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关系应是:富强需法治以促进,民主需法治以保障,文明需法治以维护,和谐需法治以引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有实践,价值观无从体现,离开了实践,法治理念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建设法治中国,要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具体实践中不断积累,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法律实实在在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④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法治梦的实现,法治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途径;核心价值观的落实需要法治观的落实,法治观是核心价值观不可分割的部分。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成为一种群众需求。

注释:

①《赤壁赋》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④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张文显著.《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法治篇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报告再次确认,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法治”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主题词,共出现了18次,“依法”出现了21次。这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实践证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民主法治人权的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决定当代法治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

当法治成为一种必须,当法治成为一种习惯,当法治成为一种价值,当法治成为一种信念„„法治正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中国,改变13亿中国人的生活。

用法治开启中国梦想

法治,中华民族的艰难探索

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结成了社会,建成了国家。要保持国家的良好治理,要维护社会的有序运行,必须要有规矩,于是开始建立法律制度。规矩还要保持稳定,坚持标准,一视同仁,人们不断寻求依法治理国家,依法处理事务。但是法治不是一开始就炼成的,中华民族为此探索了几千年。

几千年的封建中国,也创造了自己的法律制度。史书记载,舜即命皋陶作士,五刑为服,周代创造了礼仪制度,对于不受礼仪者,则制以重刑。春秋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严刑峻法。自汉代以来,中国逐渐完成了封建律法建设,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但是,在封建时代,有君权无民权,有人治无法治,有臣民无公民,特权横行,权利不张,人民饱受奴役。刑不上大夫,法不责君王,丧失了基本的公正。而在律法的执行过程中,又渗透着君主喜好和长官意志,使法律执行没有标准可依。个别明君清官伸张正义,民众已经世代感激。几千年来,中国有律法少良法,有人治少法治。酷刑之下,不知有多少冤魂枉鬼。儒法两道,不过在刑不上大夫和诛灭九族之间徘徊。直至近代,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奇案,都是这种非人性的司法制度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让中国人民的法治梦看到了曙光。然而,法治之路并不平坦。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却不幸经历文革,有了“人治导致灾难”的切肤之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高度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99年,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和奋斗目标庄严地写进了宪法。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高举法治的旗帜,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且庄严宣告“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一个国家法治的路线和状态,执政党起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拥有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依法治国服务于社会主义,走上了保障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金光大道。法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法治,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法律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生活必需品,法治是大家依法办事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其实是一种秩序,法治实际上是为保障公民权益、维持社会及经济活动基本秩序、防止政府滥权的系统。法哲学上,法治的定义与法治的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作为一种通往善德正义的工具,要使事物合乎正义,须毫无偏私地判断是非曲直,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权衡。法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或者个人灵机一动的狂想。众所周知,民主不一定带来最好,但是它一定能制止最坏。同样,法制不等于法治,法律社会不一定是法治社会,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探索法治。

从生活中探索法治,应当从尊重权利开始,因为尊重权利被视为法治精神的基本含义。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获得平等、关怀和尊重。法治的社会里,任何人都能得到法律的平等看待。除非基于个人意志自愿,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无权要求公民牺牲权利。权利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是法律的本位,只有尊重权利、保护权利,法律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性尊重和维护。正如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把法治贯彻到生活中,还需要我们树立法治精神。常见媒体有这样的报道,一些考试即使监考人员众多,监考规则严格,技术手段先进,但各种作弊依然防不胜防。这是人们缺乏法治精神、规则意识的结果。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规则活在心中,自然会有“不逾矩”的行动约束。当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自然,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规则的正能量。

树立法治思维,是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广大群众应逐步养成遵守法规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尤其在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时,要学会依法办事。近年,在一些劳动纠纷中,很多劳动者以法律为后盾,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多种方式依法维权,避免了矛盾激化,也使合法诉求得到了支持。要使更多人懂得运用法治思维,采取法治方式,才能更好地维护每个人的权利,让普通群众“不怕事也不惹事”。

实践证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民主法治人权的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决定当代法治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

法治,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关键工作。因为法治社会的建成,关键在于我们党,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法治能力,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抛弃特权思想和长官意志。这就意味着,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还要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

中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矛盾凸显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多元如何实现公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处理各项工作时,必须首先自问: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这样做合不合法?怎样做才合法?因为,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不管是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还是资源开发、劳动关系调处,领导干部都要学会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以法治方式定分止争,断事评案。把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纳入法治的框架内,是达到“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的最佳选择,更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切实保障。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法治思维的起点。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领导干部自觉遵守规定,用法治思维的标尺规范各项行政行为,而不能把自己当成例外分子。在行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不能拍脑门决策,不能钻法律空子,不能搞权法交易,更不能对法律问题指手画脚,影响司法公正。

法制建设,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建设内容;法治思维,是现代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政府坚持依法办事,群众懂得依法维权,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改革发展才能走得更稳更实,各项事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法治,绘制中国美好的未来

我们要寻求怎样的法治之路呢?回答肯定是,我们寻求的法治之路应当是一条既光明又可行,既从未来着眼也从现实出发的道路。光明,乃成功胜利之所谓也,意味着我们追求的是美好的前景。

从未来着眼,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客观的现实,也不能以小脚女子的观念与做派来对待法治,要求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有足够的勇气与魄力。我们要用这种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的执行与落实,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法治成为国家行政、公民生活的自觉选择。

从现实出发,意味着我们要寻求最可行的法治之路,既不滞后于现实需要,也不超越现实情况,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根本层面来说,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调整;重要的方面,涉及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直接的层面,则包括中国的法律制度、法律实施以及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都要贴近中国的实际。

从现实出发,还要求我们在法治建设中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这种从现实出发的法治建设,不是指抱残守缺,而是指革故鼎新,不是指讳疾忌医,而是指对症下药。既要临渊羡鱼,又要退而结网,把法治建设落在实处,使法治是在发展而不是在停滞。从现实出发,就是解决当下迫切的具体的问题,而不纠缠于空泛的争论。

法治应当是全体人民的法治,在走向法治国家的征途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建设法治,就从你的脚下开始吧。只要脚下的大地是坚实的,我们就没有理由懈怠,就要为未来追寻,甚至要因理想而超越和为理想而超越。被超越的,既有现实,也有我们自己。路,就在我们的脚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法律的生命,在于不折不扣的实施;法治的效力,源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已经在路上,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报告还将法治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提出:“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这表明,依法治国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说明了我们党对依法治国十分关注,高度重视。它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我们相信,随着我们全党、全国、全体人民依法治国觉悟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法治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依法治国溯源

篇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德保县特殊教育学校 岑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价值观的含义;

(2)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3)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4)文明的含义。2.能力目标:

明确“文明”的含义,认识到“文明”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对讲文明的人产生信赖、崇敬的思想感情;

(2)从内心里渴望自己也做一个讲文明的人。【教学准备】

电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价值观 1.由故事导入

故事:有一个富翁,终于抽出时间,到他那购置多年的海边别墅度假,躺在海滩上晒太阳。某日看见海边一渔夫打了三网鱼就收起网,也躺在海边晒太阳。他觉得很奇怪,忍不住问道:“你为什么不工作呢?”渔夫说:“今天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富翁问:“为什么不多捕些鱼呢?”渔夫问:“为什么要多捕些鱼呢?”富翁苦口婆心:“多捕鱼就可以多存钱,然后钱生钱就可以买海边的别墅,就可以像我这样晒太阳了。”

渔夫微笑反问道:“我现在不是在晒太阳吗?”

2.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每个同学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像这种对于事物的好坏评价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不样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价值观的含义。

(二)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物时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同社会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1.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

(1)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核心;

(2)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为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文明、友善,这是个人层面的要求。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四)文明

1.做游戏,猜成语

(出示图片,学生猜成语)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

师:观察这三个成语,联系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我们要说哪一点?(文明)

2.师:同学们,什么是文明呢?谁来说一说。

(生自由说)(文明: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3.宋庆龄守文明的故事 故事:有一次,宋庆龄一家要去伯伯家,宋庆龄也非常想去,因为伯伯养了几只可爱的鸽子,还答应送一只给宋庆龄。可真当全家要出门时,宋庆龄突然想起下午还要教同学小珍折花篮,于是就毫不迟疑地决定留下来等小珍。家人劝说宋庆龄可以向小珍说明情况改天再教,可宋庆龄怎么也不答应。她说,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失信。

问:谁能说一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生自由答)

教师小结:宋庆龄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诚实守信。我们要向宋庆龄学习)4.欣赏《狼来了》动画片。思考:当小男孩真的遇到狼时,为什么没人去救他呢?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做人不能说谎,一旦说了谎,人们就不再相信,所以做人应该诚实守信。

5.读故事。

故事:在古代,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出示问题:

(1)济阳商人第二次落水后,为什么没人救他?(2)说说不兑现自己的诺言,有什么后果?(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兑现。否则会失信于人,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四)联系生活实际,深化主题 1.是否文明的话题,学生判断。

(1)李佳说:“小晶要我帮她学电脑,可我已答应与小芳一块儿去练琴,所以我没答应小晶。”

(2)小宁与小森约好星期天下午两点去军属王大爷家帮助整理卫生,可他看电视入了迷,不想去了。妈妈批评他,他说:“见了小森编个理由就行了。”

(3)王晓与张红约好星期六上午去科技馆学电脑。可星期五晚上她感冒了,高烧39度,第二天不能去科技馆了,她就让妈妈给张红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

(4)小明不想做作业,就叫好朋友张林也不要完成作业,张林果然不完成作业,小明说:“张林真讲信用。”

(针对情况,说明是否守文明)

教师小结:我们要像李佳和王晓学习,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出示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生自由回答。

考试成绩不理想

不小心弄坏了班级的物品

同学偷了家里的钱,让你保密

买东西别人多找了50元钱

(针对情况,说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考验学生是否文明)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愿意诚实面对,做一个有文明的人。你们真是太棒了。

(五)看成语,分辨哪些成语是讲文明的,哪些不是?

虚伪 诚恳实在 损人利己 坦坦荡荡 轻诺寡言

实事求是 一诺千金 表里如一 不讲信用 言行一致

办假事 夸大其辞 履行约定 说假话 不负责任

善良正直

教师总结:亲爱的同学们,文明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做人的根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做到诚实守信,让文明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篇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口诀

记牢核心价值观

求富强,求民主,人民生活多幸福,讲文明,讲和谐,社会向上又团结; 爱自由,爱平等,改革开放树新风,要公正,要法制,执法透明而切实; 我爱国,你敬业,爱岗爱国当绿叶,懂诚信,懂友善,交友广泛守诺言。优秀核心价值观,大家一定要记牢,要记牢。

篇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关键词: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法治, 即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就是用法律制裁的手段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治理国家的目的。法治与“人治”相对, 是指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①《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是这样定义“法治”的:现代法治的实质是一种统治原则, 一种通过国家宪政安排使之得以实现的政治理想, 即以宪法作为治理国家的总章程, 法律支配权力, 政府必须守法。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是现代法治最重要的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指出:“法治兴则国家兴, 法治衰则国家乱。”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在法治实践中, 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密切结合、有机的统一起来的法治理念, 它是有别于中国古代的“法治”理念, 更借鉴了西方法治观念的先进思想, 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中国古代“法治”理念

在中国古代社会, 虽成文法出现较晚, 但将其看成治国治世的措施之一的观念则由来已久。《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 修法治, 广政教, 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 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 虽循古终乱。”《史记·蒙恬列传》:“高有大罪, 秦王令蒙毅法治之。”亦指依法处治。春秋时期, 郑国名臣子产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否定了“刑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提出“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张。战国初期, 魏国名相李悝提出“为国之道, 食有劳而禄有功, 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还要“夺淫民之禄, 以来四方之士”。有赏有罚, 唯才是用, 当时不少国家都因贯彻这些主张走向富强。李悝“撰次诸国法”, 修订出《法经》六篇, 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对法的重视和认定, 并真正把正规的成文法作为治国的主要方策的是战国末期出现的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管子把法提到民之父母的高度来认识:“法者, 民之父母也。”商鞅也指出:“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 (《商君书·画策》) 告诫君王当“任法而治”, “不可以须臾忘于法”。 (《商君书·慎法》) 商鞅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 实行郡县制, 奖励耕织和战斗, 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古代的“以法治国”思想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法家所倡导的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其法律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出现案件无法可依、司法混乱、国家混乱的情况。

“法治”与儒家的“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所认同的。以德治国, 是华夏民族古老的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自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治国方策, 开始表露出重视人事的精神和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思想倾向以来, 道德的力量和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孔子更是将其发展为一种伦理政治学说, 道德不仅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同时还是国家兴盛发达和社会安宁的根本保证。孔子明确指出:“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战国的孟子也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非仁无为也, 非礼无行也。” (《孟子·离娄》) 这都是儒家重视和提倡德治仁政的表征。尽管老庄“为无为, 事无事”的治国理念表现了他们对规律的一定认识和尊重, 但他们还不懂得认识和遵循规律以实现人类的目的, 丝毫也离不开人类自身的能动实践的道理, 因而其所谓顺应和遵循规律纯粹是被动式的, 完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其整个政治哲学的一个致命弱点。②

二、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的基本思想

“依法治国”或“以法治国”的思想起源于德国思想家康德关于国家是许多人以法律为根据思想。在康德的叙述中, 法律与法治思想中体现的超验价值不同, 是人民的联合意志的表现, 具体而言是作为主权者的立法者的产物, 法律是国家的命令或者主权者意志的表现。依法治国概念的理论化在实证主义法学那里得到了发展, 这一法学流派认为法律的最高渊源不是自然法的普世法则, 而是来自立法者的意志, 国家之外没有任何的法律渊源。以康德不可知论为依据, 实证法学将政治信仰, 无论它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还是超人格主义等等, 都排除出法律的范围, 认为法律不关心应然的价值问题而仅仅关注实然的事实问题。

马克思认为, 法律是社会历史的必然产物, 法律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法律在社会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制定的法律符合社会现实的发展需要、符合生产力进步的要求, 就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反之如果不符合, 则会阻碍历史进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 法律也必然随之变化。在政治实践中, 依法治国关注的焦点是法律执行上的正义性, 因此依法治国的思想所能够适用的政权范围很广。在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进步,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里, 必然会出现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 又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

1. 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 法律是人有意识行为的结果, 实践中人可以根据自己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理性把握使制定的法律对历史进程本身发挥作用。如果制定的法律符合社会现实的发展需要、符合生产力进步的要求, 就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反之如果不符合, 则会阻碍历史进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 法律也必然随之变化。因此, 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正。

2. 我国“法治”是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重大任务的系统工程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保证司法公正,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治建设, 正逐步由法律体系建设向法治体系建设转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实现法治国家。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 除了要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之外, 还应依照党内法规管党和治党。只有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的基础上, 才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问题, 并明确指出:“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涉及内容、范围、部门极为广泛, 包含着众多因素, 这一切正常、合理的运转都离不开法治体系的保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需要全社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家法治体系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

(3) 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条件是必须坚持五项原则。十八届四中全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坚持五项原则: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三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五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今天, 法治作为我国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将愈加突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以实事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排除人治地干扰, 把反腐纳入法治化轨道, 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这体现了我党的执政中心理念和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但是,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如何运用法治思想推进改革;如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违宪监督机制如何破解;在高压强势反腐的态势下, 如何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反腐机制等等, 面对这一切问题都需要我们逐步解决和完善,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注释

1 辞海 (第6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法治;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高校辅导员提升法治素质的现实意义

1.是实施依法治校、依规管理的必然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校是我国社会的重要事业单位,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必然要按照法律、法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这是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法治和纪律教育的熏陶,逐步建立起法治观念,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实施依法治校、依规管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的第二要义。

实施依法治校就是要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与规定,制定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在此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也必定具备较好的法治素养。

2.是学生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化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依法治校的进程,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但近年,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责任感下滑,他们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多,违纪违法现象增多。高校的管理服务理念、各项规章制度及这些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等,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已经成为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3.是辅导员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的本质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从政治、学历、业务三个方面,对辅导员的选聘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当前,就全国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选聘辅导员都能够达到这三方面的指导性要求。2014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提出了具备“法律法规知识”的能力标准。但是在实际选聘工作中,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职业选聘标准,也没有硬性规定辅导员必须要有法学专业背景。现实中,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他们的学科背景比较杂乱,较少有辅导员具备法学专业背景。此外,个别辅导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不高,成为大学不良学风形成的原因之一。而现今,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则要求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

从辅导员工作的性质、特征和实际作用来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需要解决路径的问题。

1.学校要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实现法治环境的“和谐”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内容上,应该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实施操作上,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目标上,要激励教职员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现阶段,在校生人数增多,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很多学校实行的目标考核,对部门、学院、教职工,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目的是促进学校、单位、职工的联动发展。而现实中,教职员工却都在忙于“挣工分”,疏于教学、科研的真正进步,更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其中,调整高校与教师或辅导员关系的制度,不论是针对专职教师,还是针对辅导员,都必须能够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否则,其一,影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其二,影响学生的成才与发展,若教职工在不良的规章制度下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成长会有不良的影响,更谈不上对他们的成才与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废除不合时宜的高校规章制度,使学生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加强法治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近年,社会上出现的学生与高校发生法律纠纷的案例中,学校败诉的情况愈来愈多。从1999年北京科技大学的“田永起诉母校案”,一直到现在,出现了媒体所说的“高校处理学生为何屡遭败诉尴尬”。这些案例说明,现实工作的需要,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在工作中贯彻法律精神和法治原则,这既是辅导员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实际需要。同时,辅导员要在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平等观、法治观,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成为合格人才;还要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应对水平,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3.依规依纪工作,做好学生榜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辅导员要通过依规依纪工作,落实这四项要求。辅导员爱岗敬业就是“爱国”,依规依纪工作就是“法治、敬业、诚信”,目标就是要实现师生“平等、友善”。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有些是辅导员在传统管理理念支配下的主动侵权,但大多都是基于“为学生好”这种主观动机而造成的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其余如高校的校风、学风不良等现象,与辅导员不能够依规依纪工作也有很大关系。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就必须重视辅导员的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不光看辅导员怎么说,更看重辅导员是怎么做的。在高校,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在工作中要秉公办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尤其在学生奖惩评优等工作中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公正、公平、公开进行,既要关爱学生,以理服人,又要严格管理,制度先行。“学生管理的思路应当是:教育在先,管理从严,处分慎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作为。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都能够认真执行规章制度,那么学生工作实现法治化,就不是一句空话。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辅导员在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既是奋斗目标,也是实现途径。辅导员从新生入班开始,就要依照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民主、平等”的方式制定班规、班约,综合运用 “法治、公正”的思想管理班级,从而达到班级的“文明、和谐”,实现师生间的“诚信、友善”。

辅导员的班级工作,既要坚持“法治”原则,又要有“民主、平等、友善”的时代性。在班级工作中要严格依规办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维护学生的权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佳条件。在网络和通信如此发达的今天,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学校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飞信、QQ、高校通、群发短信等手段,在开学节点,向学生发布开学选课等信息,提醒学生准备开学相关事宜;在期末考试节点,发布考试信息、提醒学生遵守学校考试纪律;在节假日的节点,提醒学生遵守请、销假制度,离校请假、注意安全,集体外出进行申报备案;在发生好人好事的案例时,要及时进行宣传教育,并进行表彰奖励;在秋冬时节,提醒学生安全用电、注意防火防盗。辅导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在精神融入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中去,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平,何本华.从法律角度思考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2,(27).

[2]冯维波.高校輔导员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评论,2013,(5).

[3]时名早.论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构建[J].教育评论,2011,(1).

[4]粘怡佳.试论我国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上一篇: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下一篇:钻井-起下钻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