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文大学本科招生简章

2024-04-23

拉文大学本科招生简章(共8篇)

篇1:拉文大学本科招生简章

拉文大学毕业率高吗?具体请咨询立思辰留学360顾问团队。

加州拉文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以东60公里的拉文市。拉文市坐落在雄伟壮丽的圣加百利山山脚,是一个活跃、安全、具有家庭氛围的大环境,不仅保留着悠久的历史,还充满对未来的无限展望。

拉文大学的生活充满各种机遇。从我校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美丽的海滩、冬季运动区和南加州文化热点区仅几分钟路程,到满足所有兴趣的学术专业和学生组织,数不胜数的途径让你迅速融入拉文大学。

小班课程教学以及亲切的教授让你增长知识、促进个人成长。极富挑战性的核心课程鼓励学生在校内外学会批判性思考、礼貌举止以及作为校园核心成员积极参与。

拉文大学跻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国顶尖院校排名。拉文大学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服务,还在整体民族多样化方面获得全美大学排名第7。拉文大学设有很多学科本科学位,包括理科、心理学、数学、艺术、经济学和工商管理。

拉文大学拥有校友近50000名,分布在世界各地,并都在自己的职业和群体中获得一定成就。我校校友居住在66个不同国家,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有出类拔萃之人。许多校友自己创办企业,或任职执行总监、美国及跨国公司董事长、成为大学校长、教师、心理学家和执法官员等。

篇2:拉文大学本科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拥有皮革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皮革化学与工程博士授权点、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11工程”和“985”重点建设学科。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多年来培养了近3000名各层次成教生, 这些成教生大多已经成为我国皮革科技企事业单位骨干、生产和技术管理中坚, 有的还继续深造取得硕、博士学位。

目前,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常年在校成人教育学生200余人。成教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者可与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一样享受各类奖助学金, 具有四川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资格。

一、招生专业人数及主要课程

招生专业及人数:《轻化工程》 (皮革工程方向) 本科 (理科类) , 招生人数:50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文化基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皮蛋白及组织学、制革准备、鞣制化学、染整化学与工艺学、皮革化工材料性能与应用、制革清洁技术、皮革机械加工原理、毛皮工艺学、制革专业英语及合成革等。

二、学习形式、学杂费

学习形式:《轻化工程》 (皮革工程方向) 本科 (理科类) 学制5年、业余 (集中脱产在校学习2年、校外实习3年) 。

学杂费:在校集中学习2年, 学杂费8000元/年;另每人预交书籍费、班费、体检、保险费等约1000元/年。校外实习3年, 实习期间和毕业离校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三、成人高考报名及考试

成人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2015年10月中旬在四川参加全国成人高考, 达到录取线即可录取为正式学生。

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9月4日, 四川省内考生可在当地招办报名, 省外人员可来本系统一报名。

报名条件: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2015年9月1日未满18周岁的, 须持有高中或同等 (职高、技高) 以上学历证书。

四、毕业生待遇

录取学生学习期满, 修满规定课程, 各科成绩合格, 达到毕业要求者, 发给盖有四川大学校印和校长签章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经教育部网上学历文凭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其学历, 享受大学本科毕业生待遇。本科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 可授予学士学位。

学士学位条件: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平均75分以上, 参加四川省学位委员会举行的学位英语考试及格, 于毕业证颁发半年后颁发学位证。

五、随班进修

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及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2年、初中毕业以上学历, 随时免试与我系与成教学生随班学习, 学习期限自定, 按所修合格成绩发给四川大学学业证明, 学费随班收取。

六、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纺工附楼108室 (川大西大门直行150米左边拐角处)

电话:028-85461102传真:028-85461102

联系人:黄钧 (QQ:2388959568)

张琦弦 (QQ 253942962)

兰先琼 (QQ491110816)

通信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

邮编:610065

篇3:拉文大学本科招生简章

今年夏季高考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99124人,录取率约18%。今年国家除了给山东额外增加了3500个本科计划外,“985”等高校也对山东进行了重点倾斜,计划招11563人,比去年增加280人;“211”高校(含“985”高校)在山东设25065个计划,比去年增加了829个。比如,今年在本科一批录取中,北京大学原计划在山东招43人,而在实际录取中追加了14个计划,总计划达到57人;另外,复旦大学追加了30个计划,上海交通大学追加了70个计划,而天津大学也追加了近70人。

山东千亿养老金将入市 100亿已划转到位

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省确定将1000亿元职工养老保险结余基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作,分批划转,目前第一批100亿元已划转到位。

到今年6月底,全省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550亿元,比去年底增长3.6%。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结余1962亿元、538亿元、269亿元、67亿元、39亿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别结余527亿元、148亿元。同时,山东还将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渠道。

篇4:拉文大学本科招生简章

我国当前城市化推进的主要目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此,劳动力要素配置对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正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由此导致的其他要素的配置。迁移者不仅是迁移者,还是劳动力要素主体,所以狭义上的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并定居,或者表达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配置。在这样的判断下,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是城市化主要生产要素配置中的目标要素,即要素的配置以劳动力配置为目标。

事实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已经形成对农村经济和农村城市化的巨大支持,流动的农民工已达1.4亿人,城市化仍显滞后的原因就是流动难以带来定居的结果,劳动力的流动对城市化的贡献,表现在劳动力收入的回流。

尽管我国近几年的城市化成果,大部分来自城镇扩张和区域政府行政升级,但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数量来讲,城市化人口的迁移将是长期存在的。对迁移现象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效率,还可以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作出正确判断。

二、人口迁移研究中的经济理性高估

在移民问题上,中国的主要传统是安土重迁,尤其是农民,受传统影响最甚。但当代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却现实存在。赫伯拉(Herberla)、米切尔(Mitchell)和博格(D.J.Bogue)等人的推拉理论,刘易斯(W.A.Lewis)、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费景汉(JohnC.H.Fei)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托达罗(Michael P.Todro)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J.W.Schultz)的农民学习模型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经济理性被描述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而我国的移民历史却并非如此。

中国的古、近代移民史是一个充满战争、灾害、宗教和政治的历史,自发农垦和城市工商业移民只是支流。唐汉时期的“实关中”、明清时期的“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洪洞移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是少有的几个经济移民,也是政府根据需要或为政治中心经济功能完善进行的移民调度,或为因灾害、朝代更迭战争的萧条而进行的区域移民调度。

“闯关东”、“走西口”等人口自由迁移现象,从历史背景或者民间认识很容易推断是由生存胁迫而产生。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主要出现以下大规模迁移。1954年,工业布局从沿海向内地调整,至1960年移民2200万。1958年,政府号召大跃进、大炼钢铁,2000万农民涌入城市当钢铁工人。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3000万人口在城乡间游移,主要为离开本土大炼废铁的农民和饥荒逃荒者,期间全国人口数量骤减1000万。1960年,2000万炼钢者返迁。60年代以来的三线建设形成流动人口约1900万。1966年,文化大革命,10年间1700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000万五七干校劳改者及其家属迁移。1977—1984年,人口返迁约1400—2300万。从以上数据和移民原因看,政治政策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从广为应用的西方移民理论考查,对人口迁移经济动力机制理论的抽象和完善,后续理论推演者加入了个人的判断,使理论的真实基础模糊化,典型的就是拉文斯坦移民七法则。深入挖掘证明,后续发展有时未必能彰显理论的原创力量,后来者所谓的十一移民法则和总结成推拉理论及其发展的僭越,实际上掩盖了拉文斯坦(E.G.Ravenstein)在移民规律上的精辟概括。John Corbett对拉文斯坦的移民法则进行了尽量忠于原创的总结(The Laws of Migration原文未能获得)。拉文斯坦对比了英国1871年和1881年人口普查资料,将移民去向和来源分为吸引(absorption)中心和离散(dispersion)中心,总结了著名的移民七法则。

第一,多数移民只倾向短途迁移,迁移目的地为吸引中心。第二,移民迁移至吸引中心,留下间隙,被来自较偏远区域的移民所填补,这种次第顺序流动一直涉及到最偏远区域。第三,离散过程与吸引过程对应。第四,每次移民必有回流补偿。第五,长途移民的目标是向商业与工业中心大城市迁移。第六,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的移民倾向明显。第七,女性迁移倾向较男性明显。

拉文斯坦结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口统计资料的观察结果。推拉理论认为的“迁移的主要动机多以经济为主(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损害了移民法则归纳的原创性。七条法则更多地强调了移民的行为特征,移民的经济理性动因仅仅只能是推论的一个方向,否则就不存在短途和长途、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移民选择。拉文斯坦移民法则的总结,包容了移民动因的复杂性。

对于行为的目的或意图,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的理性由生存理性选择、经济理性选择和社会理性选择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其中生存理性选择是最基础的层次,只有当生存理性选择得到充分实现后,经济理性选择和社会理性选择才会得以产生。詹姆斯·C·斯科特所定义的“生存伦理”(subsistence ethic)把生存理性描述为,首先考虑的是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而不是追求效益的合理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农民的生存理性,在詹姆斯·C·斯科特和黄宗智的多部著作中已经进行了很详细的论述。美国社会人口学家金斯利·戴维斯(Kingsley Davis)断定“移民是政策的产物”,而政府干预下的移民,用任何以经济为主要立论的移民理论进行解释,都很难自圆其说(华金·阿朗戈,2001)ㄢ

我国历史上的规模迁移,多数为非直接经济因素,如生存决策、政治因素,我国的城市化移民主体既然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民的特性对其迁移行为的影响,就是不得不要考虑的因素。中国日益增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力就地和异地寻求非农活动或非农职业,并非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行为,而是生存目的使然(黄平,1997)。因生存压力而产生的“生存理性选择”是农民外出就业最根本的动因,也是当今中国民工潮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文军,2001)ㄢ

本文对社会学结论的引用,是为了解释农民部分逆拉文斯坦移民法则而行的行为,即作远距离流动的行为。经过资料分析发现,农民倾向远距离流动的行为导致了符合移民法则的近距离移民结果,即进入大城市的农民在取得一定收入积累后,会回到家乡附近的城镇置业定居。单纯的以经济理性来解释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迁移,至少在两个方面与我国现实背离,一是移民的外在政策动因,二是移民的内在生存动因。经济理性的高估,导致对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批量移民的幻想,以及对1.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城市定居的幻想;同时也使发生在小城镇的以定居为特点的有效城市化现象被忽视。

从我国移民史和移民经典理论可以总结: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移民一般因政治军事等非经济主因而发生;移民动因构成复杂,完全经济理性的理论解释能力有限;农民的生存理性是其自发迁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

三、中国的人口梯级迁移

“移民迁移至吸引中心,留下间隙,被来自较偏远区域的移民所填补,这种次第顺序流动一直涉及到最偏远区域”,这是拉文斯坦移民七法则之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存理性迁移使我国的人口梯级迁移与拉文斯坦法则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主体迁移能力与迁移距离和目的地的非相关,而这种迁移实际上不是或很难以定居为目的,所以只是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迁移人口超过1.25亿,其中省内迁移为9146万人,跨省迁移为3314万人。在省内迁移人口中,52%为农村到城市;在跨省迁移人口中,78%为农村到城市。此数据说明两个方面问题:首先是农村人口倾向于长途迁移;其次是城镇间迁移量较大且更符合近距离迁移的法则。

蔡昉(1998)对人口的区域流动进行研究后总结了人口流动的区域转移规律,认为“迁移会形成一种区域阶梯,即劳动力首先从相对不发达地区农村转移,随后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向城市迁移”。

第一,农村到农村的转移。根据抽样调查全部迁移人口中迁入村镇的比重为33.4%,其中出省后迁入村镇的占48%,东部地区出省并迁入村镇的比重为40%,中部地区为47%,西部地区为59%。第二,中西部地区的迁移倾向于首先流向本省城市然后出省向东部地区的城市迁移。第三,省际流动主要产生在中西部到东部。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迁移大约为该地区全部迁出人口的30%,东部地区的迁移倾向于主要在区内进行;而从中部地区迁移到东部的人口占全部迁移出省人口的71%,从西部地区到东部的迁移占出省人口的54%。第四,进入城市的人口流动量大于进入村镇的流动量(见表1)ㄢ

(资料来源: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1997。)

蔡昉的研究还注意到我国分省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438提高到1995年的0.2747,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省际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261提高到1995年的0.1670,地区差距的基尼系数变化、收益的地区差异推拉势能并不大,但发生了与之很不协调的人口迁移(流动)规模。

尽管可能囿于资料性质,蔡昉没有区分人口的定居和流动,也没有分离小城镇和乡村,但人口梯级迁移现象是显见的。总结起来,按吸引区域性质分类,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循四条线运动:农村—农村;农村—小城镇;农村—城市;小城镇—城市。他认为迁移者寻找职业和其他机会的成本,随着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以及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而递增,形成迁移的梯级规律。这一结论从数据方面对本文观点提供了支持。在移民七法则前提下,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

人口的产业转移概念与移民不同。城市化过程的第一步肯定是流动,但城市化的目的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定居而非持续流动。居住或者房产决定居民资本量,就业只是资本增量因素,所以,城市化所关心的应该是居住地变更或者居住地性质变更。

中科院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认为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和顾忌“城市病”是一个误区,未来50年应该为农村人口城市化支付社会总成本15—16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支付约3000—3500亿元。这些城市化理论的研究者想象了这样一种大规模的从乡村到大城市的迁徙。短时期内批量的居民从农村的迁出,即使成本是主体可承担的,对整个社会福利,却是十分巨大的投资,由此造成的经济体系动荡,只会使这种迁徙夭折。民工潮直接引起的农村人口在大城市的定居,其比率低到不足以计算,所以,农民工的城市与乡村间的流动,不是城市化的主要现象,也不适用刘易斯二元模型或者推拉理论。中央政府敦促城市为民工的社会平等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意义仅在于解决临时问题,不构成定居的条件。公共财政的相关投资也仅满足社会安定维持需要,对于庞大而资本薄弱的农村居民来讲,大城市定居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

农民工出动的一个主要动机是生活难以为继。“人挪活,树挪死。”逼出式迁移,从动机上讲,来源于生存理性下的基本维生成本与绝对收入比较。这解释了农村人口倾向于长途迁移或者农村到农村迁移的原因。大城市由于劳动力价格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其劳动力绝对价格较小城镇高,就业机会也较小城镇多,所以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状态与小城镇对比体现为收入绝对数额较高且就业机会的连续性较强,在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上,城市与小城镇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没有工资差别大。简单而言,就是吃喝用度不可缩减部分,城乡差别就不大,甚至倒挂。

农村人口城市化,家庭迁移和定居是最终的行为,所以在向城市的迁居行为发生之前,农民工的收入回流,才是农民工流动中的主要城市化现象。或者可以结论,因生存理性而发生的农民工流动,不构成城市化主流。收入回流,使农村家庭具备了向可承担定居成本的城镇区域迁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没有特定的阈值,具备向乡村小型集中地迁移能力的,会因为住房改造或者增加住房面积而迁移到小型集中地,具备直接进入城镇能力的,就一步到位进入小城镇,少量具备城市定居能力的,也会直接在城市安家立业。农民工长途流动,是为了取得相对高的回流收入,在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家乡附近的小城镇是其首要选择。

据有关资料,每年有数千亿外出打工人员的回流收入,如2001年湖南输出到省外的劳力487万人,以邮寄方式回流现金300亿元,四川跨省输出劳力560万人,全年收入回流400亿元。地方政府对这部分收入产生了巨大的实业投资期待,但基本上为了迁居而大部分可能投入了房地产,经由人口梯级迁移的推动,已经演化成全国的房产价格涨升。这一猜测符合温州市近3年东部城镇房产上涨的发端的现象,因为就乡村城市化进度,温州是全国领先的。

总结起来,在移民七法则前提下,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分以下两条线。一是农村居民中生存理性驱使的流动。处于生存理性驱使下的农民,其迁移机会成本和社会机会成本基本为零,绝对收入和生存成本比较,就是全部迁移动力。表现为流向大城市和流向农业产出较高的农村,流动距离只受交通费用约束,除了农村向农村的流动,定居发生的几率很小。只有生存问题得以解决,这部分人口才开始向第二条线靠拢。

二是农村和城镇居民经济理性驱使的流动。需要支付相当的迁移机会成本和社会机会成本,受拉文斯坦的移民法则驱使、移民居所搜索模型约束和安土重迁民族特性影响作近距离的迁移并定居。既有移民投资冲动,又受风险限制。流向表现为梯级进阶,从农村到小城镇,从小城镇到城市。

城市化的转移过程包括几个连续动作:首先是家庭迁移;其次是家庭固定资产购置(主要为房产);最后是定居。如果定居是必然的,家庭的房产购置即使不是必定要出现的现象,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作为无产无业的城镇居民,不仅生存成本高,家庭信用也会存在危机,其家庭从在城市社区立足到发展,无产无业状况下是难以想象的。

按照梯级迁移的现象,小型居民点演化为城镇的概率最大,城镇演化为城市的概率次之,城市演化为大城市的概率最小,演化概率的分布由演化成本决定,演化成本包括移民成本和城镇移民的单位公共成本,每一个级次减少一部分流动可能,越级流动比逐级流动越级越多,回流可能越大(定居比例越小),要实现定居,必须跨越成本门槛。演化过程中,区域对移民的吸引力和阻力同时逐步增加,原因是公共投入的增加和聚集经济导致的城市福利增加和城市定居成本增长。

就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在调控人口迁移方面,政府所能作为的方面显然应该改变现行策略。第一,支持农村对农村的迁移。第二,对在大城市的流动人群,不必继续进行意在定居的尝试,而是重点采取增加其收入的措施。第三,重点支持小型居民点的城市化要素培养,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工商业化。第四,对房产的区域比价进行合理的干预,使其符合梯级迁移的梯度结构需要,而非单纯地压制大中城市房产升值和限制房产投资资本的区域间流动。

摘要:本文重新解读了拉文斯坦移民法则, 在对我国移民历史进行追溯的基础上, 认为人口迁移的非经济理性因素占据我国移民历史的主要部分, 从人口流动及迁移现象与移民法则的差异出发, 解释了农民工收入回流和房地产涨升的相关原因, 总结出我国人口梯级迁移的特点, 并提出了人口迁移宏观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拉文斯坦移民法则,梯级迁移,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屈小娥:50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轨迹[J].山西统计, 1999 (10) .

[2]华金.阿朗戈:移民研究的评析[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2001 (8) .

[3]詹姆斯.C.斯科特著, 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译林出版社, 2001.

[4]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 2001 (1) .

[5]蔡昉: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性特征[J].当代亚太, 1998 (7) .

篇5:再上云霄扎克·拉文

从感官上来说,拉文扣篮的风格很像杰拉德·格林,但比格林还要轻盈利落,他用滞空、平衡、游刃有余的动作,潇洒到行有余力的完成扣篮。1.96米的身高加上1.09米的助跑垂直弹跳,这比格里芬的最大弹跳要高出3英寸(7.62公分),即便格里芬的身高要比他高出12公分。在扣篮大赛过程中,美国ESPN《体育科学》栏目的无线运动传感器数据显示了拉文起飞时候的情况:他的膝盖呈现最理想的90度角,这可以帮助他飞离地面,相当于地面给了他1400磅(1270斤)的推进力。根据机器的运算,这意味着同样质量下,拉文起跳的力量比勒布朗·詹姆斯还要大,这样野兽般的弹跳让拉文接反弹球后可以达到地板以上9英尺(2.74米)的高度。接着在他继续升高时,把球换到右手,这个动作只花了他滞空时间的1/4不到,即0.23秒。和乔丹的罚球线扣篮一样,拉文把自己的力量都灌输在这个扣篮上,他弹跳的最高点到扣篮点有大约2英尺(0.6米)的落差,这意味着拉文还有足够的空间来完成扣篮,并且大约超过了篮筐一个篮球的高度。通过对拉文扣篮的分析,他扣篮的滞空时间有0.94秒之多,比当年乔丹的0.92秒以及卡特的0.909秒都出色不少,因此你可以说拉文是这个世界上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人。另外,他体测时的垂直起跳高度达到1.12米,臂展则是2.20米。如果你没觉得拉文的身体条件有多么吓人,就看看乔丹的这两项数据——0.98米、2.16米,再看看卡特的1.11米和2.18米,特别还要考虑到拉文比他们矮上两公分,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在扣篮上的一骑绝尘了。

拉文出生于华盛顿的一个体育之家,他的父亲保罗·拉文是一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曾在NFL的西雅图海鹰队效力过;而他的母亲C.J.拉文则是一名垒球运动员。完美的运动型基因交融在一起,诞生了三个小家伙,而拉文是运动基因最好的那个。作为家中最年轻的男孩子,拉文喜欢打篮球和棒球,但他很快就因为一部电影就做出了选择。“我从小一直喜欢看《太空大灌篮》,喜欢迈克尔·乔丹和兔八哥。”拉文说道,“于是我爸爸在车库里挂了一个铁环,做成一个简易的迷你篮筐,而我就一遍又一遍地模仿乔丹的扣篮动作。”那时的拉文还只是个年仅5岁的小孩子,而在专注于篮球之后,他的进步十分明显,而且弹跳力也在同龄孩子中非常出众。“有一天,我完成了一个扣篮之后,用脚钩住了篮网,我觉得自己可以去正常的篮筐打球了,于是让我爸爸带我去室外的球场试试。”他说道。

从这一刻起,这个孩子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小孩了,拉文经常跑去跟成年人一起打球,并且让那些年纪比他大的人看起来比非常滑稽。虽然小拉文个子矮,身材也单薄,但他用超越年龄的运动天赋来弥补身型上的不足。渐渐地,拉文的名声逐渐传遍了整个西雅图,而等他进入Borthell高中就读之后,其惊人发挥更是引起了篮球圈的广泛关注。“我八年级的时候身高只有1.75米,那时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扣篮。我当时只是希望完成一个上篮,但当跳起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能跳得多高,我完全无法抑制住自己扣篮的欲望。那时候的观众们都非常兴奋和惊讶,我也一样。”拉文回忆时不禁笑了起来。

拉文一路走来,一枝独秀:在他高四那年,场均能拿到28.5分、3.4个篮板和2.5次助攻,当选了“2013年美联社华盛顿州最佳球员”和华盛顿州“篮球先生”。尽管如此,这个身高已经长到1.96米的家伙仍然不被认为是一个出众的天才,人们只觉得他只是一个纯“跳跳男”。高中毕业后,最终他选择离家更近的UCLA就读,在刚开始的37场比赛中,他场均能够上场24.4分钟,特别是前10场比赛,他场均拿到13.8分和2.2次抢断。之后,马上有人将他与“UCLA的前辈”威斯布鲁克作对比,越来越多的球探也开始关注这个白面少年,但在余下的赛季中,这个18岁的孩子遇到了困难,他的数据(场均9.4分,2.5个篮板,1.8次助攻)和命中率(44.1%投篮命中率,37.5%三分命中率,69.1%罚球命中率)都在下降。但是在对失误的控制(场均1.1次失误)和远投命中数(48个三分球)两项闪光点,让他顺利入选了Pac-12联盟大一新秀阵容,这也奠定了他参加NBA选秀的信心。

新秀赛季,拉文一开始的处境并不明朗,直到“金童”卢比奥受伤,他才真正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作为一名双能卫,拉文新秀赛季有79%的时间都在打控卫,森林狼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是拉文的表现却是越来越好,特别是在他获得生涯第一座扣篮大赛冠军奖杯之后,他的信心越来越足。赛季最后一个月,他场均能够得到21.1分、6.6次助攻以及5.8个篮板,并且有着56.7%的真实投篮命中率,所有数据都是新秀赛季的几个月中最好的。据SynergySports的观察统计,拉文在47次接球投篮的出手中,有着高效的68.1%的命中率,在至少40次出手的球员中名列联盟第五。为了更好地磨炼自己,拉文主动向教练组提出打夏季联赛,场均得分一路飙到20+,于是森林狼决定本赛季让拉文回到二号位。“这让我感到更自在,更加专注于我能做的事情。”他说,“但我也很喜欢打控卫的时候球在手上的感觉。如果能平衡好这两件事那将非常棒,在这点上我正在做得更好。”

nlc202309090217

拉文在进攻上的手段越来越多,无论突破还是投篮都比上赛季有了长足的进步,本赛季他场均能够得到12.8分、2.9个篮板和3.2次助攻。但是进攻方面过多地占据他的专注力,以至于他的防守能力相较之前稍有退步。本赛季,拉文和全队在防守端都显得相当挣扎。拉文的防守正负值为-2.7,当然这在队中并不是最糟糕的,还有“大漏勺”凯文·马丁垫底(防守正负值-3.9),另外沙巴兹·穆罕默德和尼古拉·佩科维奇也都比拉文糟糕。另外,拉文的防守对于胜利的贡献值恰好是0,全联盟有36名球员是在这个数值左右(这其中还包括威金斯)。作为一个拥有身高优势的后卫,拉文的运动天赋与联盟中大多数双能卫都能抗衡,他如今只需要提升的就是身心的成熟,以及增强自己的肌肉质量。在提升自己防守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在掩护过程中的身体对抗。全明星赛之前,在面对拉文防守时,进攻球员的命中率比平均水准要高8.8%,在15英尺外的投篮命中率要高6.1%。而且在扣篮大赛上,给拉文造成相当大困扰的戈登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才让他的扣篮看起来要比拉文更加直击人心。

拉文一直把科比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期待他成为那样的超级巨星一点儿不现实,如果他能成长为类似于贾马尔·克劳福德的最佳第六人才是其职业生涯成长的最佳路径。当年克劳福德在芝加哥以控卫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他最绚烂的岁月都是打得分后卫的,他懂得如何去处理球,懂得在必要的时候传球,就像他如今在快艇做的那样。拉文在得分后卫位置上需要去做到的,就是像克劳福德那样连续得许多分。拉文和克劳福德在体型方面也是相似的,同为1.96米,但克劳福德会更壮实一些(他比拉文重20磅)。两人都是高个后卫,都能够持球进攻或是远投,还有一点:两人都是西雅图人,这是多么美好的巧合。另外,在联盟中打球的12名西雅图籍的球员中有10位是后卫,而拉文是跳的最高的那位。“你知道为什么西雅图能走出这么多后卫吗?我们成长在一个成熟的篮球环境中,那里经常下雨,所以我们会一直泡在球馆里。”

想成为西雅图球员的骄傲,拉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在有了一个半赛季的经验之后,拉文证明了自己不仅可以成长为一位有价值的替补队员,更可以成为一位高质量的首发队员。那么,拉文未来想成为怎样的球员呢?“我感觉我是一名全面的球员,尽我所能地去成为一名更好的防守者。”他说,“我感觉我能很轻松地得分,我在进攻上手段很多,能开发新的技术。总之,我就是想要赢球,做任何教练告诉我去做的事情……当然,我还得更加努力,让自己能跳得更高些。”

篇6:拉文大学本科招生简章

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1.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产生的背景

高校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生产“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已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于单一, 有些专业面临后滞或不适合的结构性矛盾,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合市场对“通才”人才需求。为此, 众多高校纷纷调整院系设置和专业结构,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元型人才。

2.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内涵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1]。即在高考录取时不分专业, 而是按学科大类招生, 经过两年左右的基础性课程的学习, 取得相应的学分后, 再根据学生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 进行专业分流, 再按后续的专业培养方案组织专业学习直至学生毕业。

3.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2003年起我国各高校陆续实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以其众多的优点而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避免了学生入校前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前两年不分专业, 在基础课程的学习当中了解自己、专业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 从容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2) 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 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可以更好地发挥院、系在全面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作用, 有利于师资、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 院、系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出发, 拓宽专业覆盖面, 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有利于院系不断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3]。

(3) 有利于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势必要求打通学科大类下相邻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 实现相近专业的有机整合, 从而进一步促进专业改革、调整和优化。

我校机械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基于学分制的机械大类课程结构体系构建

我校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个专业按机械大类招生, 分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入学后前一年半完成机械大类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与机械学科大类课程学习, 后两年半为专业培养阶段, 分专业进行专业技术课的学习, 并完成所选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按照机械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构成“平台”, 以选修课为主的各专业技术课构成“模块”, 每个专业又分设了多个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立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矿山机械三个模块;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设立了过程装备设计和过程控制技术两个模块;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设立了机电一体化、流体传动控制、矿山机械三个模块。在基于学分制的前提下, 学生可以在3-6年之内修满规定的学分,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校培养目标的情况下可以提前1年毕业, 同时还允许同学去企业实践或创业, 一边打工一边完成学业。

2. 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方案, 认真负责做好学生专业分流工作

(1) 在第三学期, 开设各专业概论课程, 介绍该专业的学习内容、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该专业的优势所在、就业形势等, 让学生对相关专业有较深的了解为专业分流做好准备。

(2) 专业分流原则:优先考虑学生自愿选择, 综合考虑各专业发展与均衡, 兼顾学生学习成绩, 坚持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既可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不至于冷热专业失衡, 同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不能为了大类招生而招生, 应该首先专注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为打通大类招生奠定基础。在确定招生类时, 力求使同一类内的各专业保持相对平衡, 尽量避免类内出现过热、过冷专业。

2. 应该提前做好学生专业分流工作, 避免以成绩简单化地

“一刀切”划分专业, 而应该综合考虑社会、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 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合理的专业分流方案。

3. 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体系, 使之适应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模式, 大量增加选修课程, 建立本科生学习导师制度,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结束语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我校机械大类人才培养, 构建了基于学分制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提出了科学合理专业分流方案的制定思路。“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是, 为了使高校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按学科大类招生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6) :109-111.[1]李秀娟.按学科大类招生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6) :109-111.

[2]张淑敏.按大类招生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 26 (1) :53-56.[2]张淑敏.按大类招生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 26 (1) :53-56.

篇7:囚犯拉文和降落伞

2. One day during the exercise, Laverne walked around quietly and found a worn-out wall. “I’d be free if I could climb out of here,” thought Laverne happily. 有一天放风时,拉文不露声色地在监狱里走了一圈,发现一堵破墙。拉文心中一阵惊喜:如果能找机会从这儿爬出去,就可重获自由了。

3. But after a second thought, he found this way is not good. The wall was too high for him to jump down. There were no ropes or ladders. So it seemed impossible to escape. Laverne was discouraged. 但他回牢房后冷静一想,唉,这办法不行,围墙那么高,爬上去怎么下来呢?监狱里又找不到绳子、梯子,看来越狱是没指望了。拉文很灰心。

4. Some days later, a relative of Laverne’s came to visit him. He left an umbrella in the prison. The umbrella was ordinary, so the guard didn’t take any notice. Laverne took it to his room. 不久后的一天,拉文的一位亲戚来探监,临走时把一把雨伞忘丢在监狱里。看守见这是一把普普通通的雨伞,就没多管,拉文便把伞拿回自己房间。

5. He usually played with the umbrella when he was bored. One day, he opened it and held high, then pulled down quickly. Ah, the umbrella became very heavy. 拉文无聊之时,常常拿这把雨伞解闷。一天,他打开雨伞,高高举起,猛地向下一拉。呀,他感到雨伞变得重了许多。

6. Laverne was inspired: the air resistance made the umbrella very difficult to pull. It was good for escaping!He tore his shirt into ropes. Then he tied one end to the umbrella bone, the other to the handle. 拉文受到启发:雨伞因受到空气的阻力而难以拉动,它就是很好的越狱工具呀!他撕破衬衫,做成一条条布绳,一头系在伞骨上,一头拴在伞把上。

7. After a few tries, the umbrella became a strong “airborne apparatus.” Laverne began to look for a chance again. One windy and rainy night, Laverne ran to the place he chose with the umbrella under his arm. 经过努力,这把雨伞变成一个牢固的“空降器具”。拉文又开始找机会越狱了。一天夜晚,风雨交加,拉文躲开看守,夹着雨伞溜到他早已选定的地点。

8. He climbed onto the wall quickly, opened the umbrella, held the handle and jumped down. The strong wind made the umbrella go down slowly. Laverne landed safely. He was successful. 拉文飞速爬上那面高墙,然后撑开雨伞,紧握伞把,跳了下去。狂风托着雨伞慢慢下降,拉文也随着雨伞安全落地。拉文跳伞越狱成功了。

篇8:拉文大学本科招生简章

一、高等美术院校招生专业考试的特殊性

高等美术院校与其它高校相比, 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设置极为单一, 其专业均为与艺术相关, 报名考生也必然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美术生。这就决定了高等美术院校本科招生专业考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 招生考点分散, 报名规模大。作为专业的高等美术院校, 每年的考试报名规模较为庞大, 全国报名人次动辄多达数万之众, 对于这样庞大规模的专业考试, 不可能由高等美术院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组织进行, 况且让数万名考生同时聚集在一个城市, 加上陪同的考生家长, 人口激增的同时就会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因素, 会给一个城市的交通、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因此, 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确保考生能够在同一时间参加考试, 目前高等美术院校都是按照不同区域在全国设立数个报名考点, 这些考点一般均由相关省份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委托具备资质和组织能力的地方院校承办。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高等美术院校本科招生考点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二) 招生工作时间紧促, 工作强度大。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和效率, 高等美术院校招生考试一般均要求全国各地不同考点在同一时间举行, 并且考试题目和内容一致。这就要求全国各地不同考点的招生工作人员必须依托当地考点配合, 在短短的几天内完成数千甚至上万考生的报名工作、布置考场工作、组织考试工作以及各种善后工作。这对于学校派出的几名工作人员来说, 必须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 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并且不出现失误, 必然要求他们具有足够的耐力和耐心。这种相对仓促的考试组织工作, 不在“主场”战斗, 难免挂一漏万, 会给招生考试带来安全隐患。

(三) 外地考点环境陌生, 舞弊行为难以遏制。高等美术院校派出的工作人员, 一般对当地考点的招生考试环境并不熟悉, 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制于人”, 组织报名考试所有的环节都要依赖于当地考点的配合。这种“客场”作战, 对于被派出的几名工作人员而言, 难以在有效时间内对招生考试的所有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管, 一旦疏于防范便有可能出现当地考场集体作弊、个别助考、替考等不法行为。这种问题的出现, 可能源于当地考场的监考老师的极端不负责任, 以至于个别带有侥幸心理的不法分子浑水摸鱼进入考场, 也可能是因为当地考点与不法分子事先串通。但无论何种原因, 出现类似事件, 都会给考试的公平性与安全性带来威胁和冲击, 是我们应该坚决打击和惩处的。

正是因为高等美术院校本科招生专业考试存在以上特殊性, 才更应该多关注该类考试的安全问题, 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 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 考试安全是实现考试公平的重要前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教育招生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根基, 没有教育招生考试的公平, 就不会有教育公平。[3]

二、高等美术院校招生专业考试安全策略

(一) 研发保密措施, 保障考题安全。在专业考试考前, 时常会发生试题泄漏现象, 这对于考试的严肃和公平性是极大的挑战, 这表明专业试题的保密措施有待加强。因此, 高等美术院校应该深入研究试题保密措施, 确保试题安全, 比如可以让被派到不同考点的招生负责人签订保密责任书, 承诺绝对保证试题安全, 不在规定时间以外查阅试题内容, 不非法透露试题信息, 倘若违反保密责任, 将承担不利后果。对于出题人, 应该在一定时限内限制其对外联系和会客的范围, 保障出题人不泄露考题。此外, 还可以通过电子版试题加密等方式防范不法之徒泄漏或非法知悉考试内容。

(二) 建设标准化考场, 确保考场安全。由于美术专业考试的特殊性, 目前绝大多数考点的考场均没有建设成标准化考场, 不具备监控录像设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明确要求地方教育考试主管机构, 在具备承办艺术考试能力的考点建设适合美术类专业考试的标准化考场, 并在考场内部安置监控录像设备, 记录每个考场的考试全过程, 并在考试结束后由负责全程监控工作的考点负责人将记录内容拷贝, 交由当地招生考试主管机构和招生院校备存以便查询。

(三) 落实当地考点责任, 确保考试纪律安全。一般来讲, 各地美术类考试招生考点在同一期间会接待数所甚至数十所招生院校, 这样繁重的工作难免使考点承办方捉襟见肘, 很难做到细致入微, 因此对考场的安全和纪律监管往往流于形式, 再加上某些不法分子与场内个别监考老师串通, 很可能出现集体作弊和替考等违反考纪的行为。因此, 高等美术院校应该和各地考点的招生主管机构建立联动机制, 要求考试承办单位签订责任书, 并责令承办单位与每个考场的监考老师签订责任书, 一旦发现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鼓励抓作弊, 对于揭发和现场发现作弊的监考要给予奖励。

(四) 加大安保力度, 确保考试秩序安全。美术专业考试的考点, 往往会一时汇集几千甚至上万考生, 这种大规模的人员集中, 对考点当地的交通、治安会带来严重影响, 如何维护考试秩序和社会安全稳定, 确保广大考生能顺利平安的进行考试, 是高等美术院校与当地考试主管机构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历年的艺考考点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打架斗殴等冲突事件, 这对于考试秩序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美术类专业考试承办方所在城市的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应该与当地交通、治安部门建立合作和及时沟通机制, 提早制定预案, 避免危险因素的出现,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尽快处理。这就需要在考试期间组织和动用足够的人力来维持考试秩序, 加大安保力度, 保障招生考试的顺利进行。

总之, 考试安全是教育招生考试的生命线, 维护考试安全的责任重于泰山, 高等美术院校一定要将招生考试的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切实可行、有效的安全措施和办法, 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实现考试的公平。

参考文献

[1]李晗.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变迁及其规律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7:137~140

[2]李木洲.大规模教育考试安全控制问题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9, 7:75~76

上一篇:云潭中心小学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蒙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