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2024-05-02

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共14篇)

篇1: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非常珍贵的机会,我参加了医院举办的2014年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管理培训班的学习。每一位领导、专家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我个人切实地感受到了自身的提高,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完成各项任务。

一、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这次学习,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自己一定要好好充电。开班仪式上,张湘燕副院长对我们护理工作的要求和展望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省人民医院护理工作者的光荣,同时也感受到了工作的艰巨。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省人民医院员工,不能只满足于现状,这样只会在医院的进程中被淘汰,在医院的建设中被埋没。我院的护理前辈们取出了卓越的成绩,这是我们全院的荣誉,同时也使我们更添许多紧迫感。在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带领下,我们怎能甘于现状,怎能不积极进取呢?孙兆林院长带着我们大家回顾了医院的发展历程,带着我们展望医院的未来前景。这让我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院领导一直以来对护理工作者的关心和关怀,这份关爱让人内心暖暖的,有这样的领导班子关爱着我们,我们又怎能不为医院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

二、注重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为期两周的培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让我深刻地感觉到,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发展。不能再以短浅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发展。方茜副主任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作为21世纪的管理者,你再不学习,再不提高自己,再不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工作,是要被淘汰的。现代的护理管理是科学的管理,不再是以往的经验管理模式,是要用数据和结果来说明问题。如果再墨守成规,不更新思维,不与时俱进,是会被时代淘汰。通过培训,我学习到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名护士长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首先要热爱护理专业,全身心扑在护理事业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一切从职业道德和病人利益出发。工作中踏踏实实,为病人默默无闻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病人会为你打上满意的分数。一名合格的护士长不仅要精通业务,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工作中善于发现科室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科室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加强管理力度,要做到管理的公开性、民主性。护士长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学习上的带头人、技术上的排头兵,因此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在操作训练及理论学习中,要求别人做到的必须自己先掌握。要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勤于学习,善于总结,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获得新信息,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培训中,袁为群科护士长讲到,护士长作为基层一线的管理者,要时刻把握自己的管理角色,学会授权,发挥集体作用。李勇兰主任授课时提到,应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真诚地为大家着想,防止部分场合、随意地训斥下属,努力为护士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情有意的工作环境,这样才有更多的护士心甘情愿地服从管理,其才华才得以施展。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是护士长感召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可分为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两部分,外部形象包括气质、衣着、举止、谈吐,护士长外部形象应做到仪表端庄,衣装整洁,语言文明礼貌,语调柔和亲切,动作轻柔,谈吐文雅。这样给人一种亲切感、信赖感和敬重感,内部形象包括公正、廉洁、热情等要素,护士长要注意个人修养。通过培训,我意识到自己身上很多不足,作为科室护理骨干,我今后一定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三、改善工作方法,加强沟通能力

协调人际关系是护士长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做好护士长工作的关键之一。王文琴科护士长的授课中,让我明白上至领导,下至被管理者,左至医生,右至各科之间以及与患者都要搞好关系,护士长应运用良好的艺术沟通,主动坦诚地与上级领导交换思想,争取领导对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支持。对待下属工作上要一碗水端平,严于律己,尤其要搞好被管理者的关系,生活上要像姐妹般关心她们,把自己融于群众之中,善于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做好各方面、各层次的协调沟通工作。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方茜副主任授课中提到,作为21世纪的护士长应具备思维敏捷、思路清的能力,工作要有重点、有计划,目标要明确,破除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不出差错事故就满足的守旧思想,捕捉新的学术信息,开展技术革新和科研。柏晓玲老师在授课中教学我们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比如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同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这些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新的运用工具和方法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鞭策我们在今后要不断更新思维,多学习,勤专研。

短短的两周培训结束,每一位老师精心的准备,精彩的讲解,让我们每一学员学习到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知识,这些都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会帮助我今后的工作,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思维,要从传统的“护理”观念中解放出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精湛的业务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的保证。

篇2: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根据护理质量管理原则和新生儿科患儿十大安全目标的要求,按照PDCA的质量管理方法,采取目标式、数据化管理,促进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2015年按照医院护理工作计划方案,拟定新生儿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基础护理合格率≥95%;专科护理合格率≥95%;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病房管理合格率≥95%;急救物品质量合格分95分,急救药品完好率为100%;护理文书合格率≥90%;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100%;护士正确查对执行率100%;特殊药品存放符合率≥90%、正确执行核对率90%;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率100%、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知晓率100%;无严重护理差错发生。

二、实施措施

(一)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并持续改进

1、继续实行护理质量院科两级管理,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控作用,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保持检查、分析、整改、评价制度,做好追踪记录,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进一步做好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和病区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对照质量检查标准逐项落实。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分析改进,杜绝同一问题反复出现的现象。

3、加强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提高对危重患儿的评估和紧急处理能力。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儿安全

1、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持证上岗,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科室安全管理设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2、进一步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做好高危时段、高危环节、高危人群的管理。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严格执行药品器械管理制度,做好高危药品、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工作。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篇3: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一、“十一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 是卫生事业发展非常不平凡的5年, 也是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经过5年的努力, 全面完成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公布了《护士条例》, 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 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 不断提高护理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十一五”末, 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5万, 较2005年增长了52%, 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医院中, 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 二级医院达到1:1.13, 医院医护比例倒置问题逐步扭转。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1.3%, 护士队伍从以中专为主体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教育的方向发展。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按照卫生部要求, 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 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公立医院改革中, 各级各类医院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抓手, 推行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护理服务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 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新修订的《护理院基本标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护理型医院的建设, 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专业的长期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

“十一五”期间, 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 护理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护理工作, 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人民群众对生命和健康日益关注, 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广大护理工作者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 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在充分认识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也要看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以及人民群众对生命质量、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的更高关注, 护士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临床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护理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 护理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而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 健全制度体系, 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服务能力, 立足国情、科学发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促进护理事业发展适应医学技术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要求。

(一) 统筹规划, 分级负责。

卫生部负责制订全国总体规划, 确定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完善配套政策并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指导。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辖区实际, 制订本地具体规划, 负责组织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订全国中医护理发展的具体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 深化改革, 突出重点。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重点解决增加护士队伍总量, 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改革护理服务模式, 加强护理内涵建设等问题。

(三) 建立机制, 规范管理。

加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完善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服务规范和工作标准, 推动护理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稳定临床护士队伍, 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促进护士职业生涯发展。

三、主要目标

坚持以改善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丰富护理内涵, 拓展服务领域为重点, 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和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突破口, 以推进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推进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等长期医疗护理服务为抓手, 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推动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到2015年, 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建立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 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

———到2015年, 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 落实护理职责, 加强内涵建设, 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到2015年, 建立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框架, 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 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 对护士的合理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实施科学管理,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实现公立医院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到2015年, 通过开展试点, 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扩大护理服务领域, 加快护理产业发展, 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 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四、重点任务

(一)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增强护士依法执业的法律意识, 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法定职责的有效落实, 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护士执业相关规范、护士配备基本标准, 建立并实施护士培训和定期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依法监督力度, 保障护士合法权利, 规范护理执业行为。到“十二五”末, 建立和完善护士队伍准入、执业管理、培训、考核、晋升和职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 为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提供保障。争取在《护士条例》实施的基础上, 于2015年启动《护士法》的调研起草工作。

(二)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根据《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专业人才, 落实护士配备相关标准, 加强基层护士人力配备, 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提高护士队伍服务能力。

1. 提高护士队伍总量。

到2015年, 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07, 全国执业 (助理) 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1:1.2。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解决。

2. 增加医院护士配备。

进一步落实医院护士配备标准, 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到2015年, 全国100%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护士配置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 其中, 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医院 (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 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二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专科医院 (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 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其他类别、等级的医院应当根据功能任务、服务量和服务效率等要素, 科学配置护士, 保障临床护理质量。

3. 充实基层护理力量。

进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 保障基层护士待遇。到2015年, 在基层从事工作的护士达到30万人, 其中,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达到1:1~1:1.5。

4. 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 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 全国护士队伍中, 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 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 二级医院中, 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

5. 稳定临床护士队伍。

完善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 完成护士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 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努力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 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

(三) 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水平。

继续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在各级各类医院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 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完善护理服务标准、规范, 健全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体系, 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行为, 提高护理质量。鼓励医院实施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和延续护理服务。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在全国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 深化公立医院护理管理改革。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 进一步理顺医院内部护理管理职能, 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 建立并完善医院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争取到“十二五”末, 在公立医院建立责权统一、职责明确、精简高效、领导有力的护理管理体制, 实现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建立规范的护理专业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岗位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等。以实行岗位管理为切入点, 完成护理岗位设置并明确岗位职责、上岗条件, 完善与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 使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实践, 建立稳定临床护士队伍、充分调动临床护士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五) 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

在完善医院护理岗位设置的基础上, 确定临床专科护理岗位, 坚持“以用为本”,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建立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卫生部制订统一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标准,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专科护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 制订具体培训计划, 规范培训内容和要求。争取到2015年, 在全国建立10个国家级重症监护培训基地, 10个国家级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基地, 5个国家级血液净化护理技术培训基地, 5个国家级肿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 5个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 5个国家级精神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十一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

(六) 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

加强医院护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 建立和完善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 适应现代医院和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卫生部制订统一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要求, 建设国家级和区域性培训基地, 负责培训全国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和师资骨干队伍。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培训辖区内二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和二级以上医院的护士长。加强医院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 三级医院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管理人员应当占有一定比例。争取到2015年, 培养和建设一支政策水平较高、业务能力突出、管理素质优良的护理管理队伍。

(七)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提高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长期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能力。研究制订老年病科、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护理规范及指南。

1. 增强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服务能力。

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 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更加注重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和康复, 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加强医院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科建设, 根据实际需要, 设立老年病、临终关怀病房, 收治老年病患者和各类疾病晚期患者,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引导等方式, 新建、改扩建和扶持一批护理型医院, 承接康复期、老年慢性病和姑息治疗的患者。

2. 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对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护理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卧床患者等人群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 符合条件的可为其开设家庭病床服务。

3. 提高社会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的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明晰医务室的功能定位、服务范围、人员和设备配备等要求。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为养老机构的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八) 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密切医疗卫生机构与护理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适应护理专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完善护理教育方式, 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 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 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 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科学确定护理教育的规模, 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 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

(九) 大力发展中医护理。

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并推广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到2015年, 培养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万名。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要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 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 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 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 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十) 加强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我国护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和管理模式, 积极争取与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护理领域合作交流, 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五、重大工程项目

(一)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在“十一五”期间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 继续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成效。到2015年, 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 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加强对医院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 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完善护理服务标准、规范, 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水平。到2015年, 在全国创建100所国家级和300所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应当做到护理管理科学规范, 护理模式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 服务内涵和外延能够适应临床护理发展需要, 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具有较高的护理水平及带教能力。

(二) 护理人才培养工程。

开展对临床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加大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等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 到2015年, 培养临床专科护士2.5万名。开展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 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分级负责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到2015年, 全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100%的护理部主任和60%的护士长完成护理管理岗位培训。专科护士培训和护理管理培训要结合实际需求, 细化培训计划和内容,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

(三)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试点项目。

在全国选择10个城市开展“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试点项目。医疗机构延伸护理服务至家庭和社区;加强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和肿瘤、老年病专科医院的能力建设;为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长期护理和康复期患者提供专业的居家护理服务;每个试点城市扶持和加强1所护理型医院建设, 逐步形成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服务格局。

六、保障措施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护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 将护理工作发展与当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目标任务, 认真组织落实。

(二) 认真贯彻落实, 务求工作实效。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本规划纲要,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细化各项工作任务, 结合实际、科学统筹、创新方法、注重实效。要注重抓示范点的建设, 发挥示范点的指导作用, 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带动本地区护理工作分步骤达到规划的各项目标, 确保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 加强督导评估, 保证实施效果。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 对本地区实施规划纲要的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测, 开展阶段性评估和终期评估, 加强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2013年, 卫生部将对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划纲要的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2015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

附件:“十二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主要工作指标

篇4:今日美术馆2015年计划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5年11月1日-2016年1月3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吕胜中从研究和整理中国本土文化中根植出中国当代实验艺术的语义与文脉关系。85美术新潮时期,他创作的“小红人”成为整个时代的文化灵魂。2004年始,吕胜中组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十年投身于下一代的艺术教育中,吕胜中无疑是中国实验艺术的导师与领军人物,影响深远。十年的积淀,艺术家吕胜中将于2015年在今日美术馆推出他近年来国内的首次大型个展。

Federico Díaz 作品展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5年4月6日-2015年4月26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Federico Diaz曾受邀参加MoMA PS1、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 是东欧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新媒体艺术家。现担任布拉格工艺美术学院超媒体工作室的负责人。Diaz喜欢以演算艺术和系统艺术的美术语言进行与观众的互动,用新媒体向观众透露难以用人类感官捉摸的自然环境、日常现实、和非物质层面。本次Diaz 受邀于今日美术馆,他将以算法生成的艺术和系统艺术,企图用强烈且未来化的视觉体验方式与观众沟通。

7天艺术项目—肢体艺术 “行动坊”moving workshop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5年5月1日-2015年5月7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本杰明·蒂尔(Benjamin Teare),英国导演、演员、作家。本杰明在英国的格林德波恩歌剧院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传统西方歌剧训练。2009年他进入法国巴黎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学习,主要研究肢体戏剧、声乐、创造性思维、写作、国际跨文化交流等。在这个项目中,本杰明将使用7天的时间,在今日美术馆启动“行动坊moving workshop”,用肢体语言、声音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探索表演形式的可能性、空间与观众的互动性。

今日美术馆未来馆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5年8月21日-2015年9月21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未来馆由今日美术馆与著名艺术家隋建国、建筑建筑师王晖共同发起,旨在探讨美术馆最具先锋、未来性的空间概念。22世纪的美术馆只承载最自由的想象,不需要“场域限定”的创作,而是先有作品,空间应运而生;美术馆以及艺术创作是多样及流动的。现代社会每个人处在一个由网络和移动终端所编织的无形的公共领域中,因此公共空间已经发生了转移,空间不受限于实体,未来馆将是实体美术馆向这个领域的延伸。2015年9月将在今日美术馆实体馆、未来馆同时呈现出其进化后的初形态。

24艺术计划:

Naissance Art

学术主持:高鹏

策展人:张红雷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5年1月24日-2015年3月15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24计划 “Naissance Art”,是在当下艺术现象的混沌与冲突中确立的一个展览的整体计划。24在国人的认知取向中代表多元和圆满,这也是24计划的主向标,即为多元性的改革又走向圆满的艺术精神!24计划带着具有未来更多可能性的艺术新生力量注入当代艺术场馆,为艺术行业带来一股全新的力量,用新的视角带动变革。

雷诺收藏展:科技发展与新艺术的出现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5年11月22日-2016年2月29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3号馆1、2层

雷诺基金会从1967至1985年间收藏了约300件现代艺术作品,其中包括Arman, Dubuffet, Tinguely and Vasarely, Visionaries等1960年代末期重要的艺术家。从这批收藏里,观众们可以看出,技术与艺术、工业与心灵;这几者看似对立或不相干的世界,其背后潜在的联系与可能性。2015年11月今日美术馆将携手雷诺基金会把这批重要收藏首次呈现给中国观众。

2015年“找朋友—发现青年艺术家”第二回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

展览地点:2号馆1层

今日美术馆在2014年推出了一个全新概念的展览模式 “找朋友-发现青年雕塑艺术家”群展,这个项目打破艺术圈传统的评选模式,通过艺术家推荐艺术家,艺术媒体推荐艺术媒体的方式,牵引一条主线,呈现一个未被设定、充满可能性的展览。2015年的“找朋友”将把整个“寻找”的过程拉伸到一整年,把橱窗作这一最显眼的空间载体给青年艺术家发挥创意、展示创作理念,即每月将有2-3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橱窗中展示,全年12个月不间断推荐、寻找、展示,最终呈现一个完整的展览。整个过程将继续打破既定圈子,力求给艺术和艺术展览更多自然的成长空间。

春季—今日叹茶去之东方美学茶会

这是当代艺术、茶艺、设计师品牌融合东方美学生活的活动,由今日美术馆主办、北京盛世艺优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协办,该活动将在2015年4月28、29两日,于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层整层举行,上午参观,下午有精彩的茶道及表演。通过感官艺术、知觉体验、跨界合作、交互活动的方式,使大家近距离和当代艺术交朋友,带领大家走进美术馆进入当代艺术的世界。

秋季—航海计划

篇5:2015年护理质控计划

今年,“质量安全”依然是护理工作的首位,为了护理工作这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全院护理人员齐心协力下,进一步努力完善细节,消除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此,大家要认真落实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护理部每月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护理安全检查,科室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整理,及时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问题追究到个人。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

3、对科室硬件的设施应有常规的检查意识,加强日常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备用。

二、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医嘱护士——质控员——护士长”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

四、加强重症病房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严格护理安全危险因素评估,落实基础护理,消除不安全隐患。

五、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全科护理人员一定会更加努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细节。

篇6: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质量管理,强化护理人员“三基”训练,在全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特制订2015年医院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考核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的

1、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基本操作流程;

2、强化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3、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科理论知识。

二、培训目标

1、全院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考核参与率≥90%

2、全院护理人员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三、培训对象:

全院35岁以下(含35岁)的护理人员。

四、培训内容:

1、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培训及考核内容(1)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2)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及各级、各岗位护理人员职责;(3)护理技术操作50项相关理论、基础护理学;(4)健康评估;

(5)护理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

2、技能培训及考核内容(1)50项护理技术操作;(2)常用急救技术操作如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五、培训考核形式及时间

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集体培训考核在院、科两个层次开展。培训考核过程贯穿于全年。

1、护理部分层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护理技能培训考核:

(1)主管护师及院龄5年以上(含5年)者每年理论考核1次;(2)护师及院龄满3~5年(含3年)以上者每季度技能操作考核1次,每半年理论考核1次;

(3)院龄3年以下护士(含见习护士)每两月操作考核1次、每季度理论考核1次。

及格分为:理论≥80分、操作≥85分,年底汇总个人成绩,理论、操作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做为护士定期考核的参考依据。

2、科室每月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专科技能考核一次。考核成绩记入护士长手册。

3、科室考核内容由科室护士长安排,护理部考核内容及时间安排见《护理部2015年“三基”考核计划表》。

护 理 部

篇7:2015年护理安全小组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根据医院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结合护理部2015年部署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计划特制定2015年护理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1、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持续推进护理不良事件无惩罚性上报制度。每季度由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核心成员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各科室不良事件上报执行率达到100%。

2、协助各护理管理小组完善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改进住院患者安全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3、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季度对全院安全护理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围绕质量管理要求,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改进护理措施、优化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追踪、持续改进,并建立科室“护理安全”导师负责培训计划。

4、科护士长每周深入科室督促护士长对重点病人进行检查,检查护理安全工作的落实,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篇8: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针对养老护理员专业水平不高、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的情况,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 本市在册养老护理员共有5000余名, 持证上岗率在八成左右。

该负责人表示, 目前, 北京市养老护理员的队伍建设确实存在着一定困难。养老护理员既要有养的技能, 比如给老人梳头、穿衣等, 还要有护的技能, 比如量血压、包扎等一般护士具有的专业技能。然而养老院考虑控制成本等原因, 给予养老护理员的薪酬普遍不高, 有的基本月薪仅有1000多元。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技能要求与其所得的收入不成正比, 致使高素质人员不愿入行。

来自民政部的消息显示, 目前已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拨出专款用于培训养老护理员。培训经费已从2010年的1500万元增至今年的3000万元。培训项目除了养老护理员培训外, 还包括高端培训、院长培训等。随着培训扶植力度的加大, 民政部要求, 到2015年, 养老护理员要全面持证上岗。

篇9: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支持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高校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按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继续给予综合奖补。各地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

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各地要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乡村优秀教师相对稳定。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要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教师培训时间和质量。将师德教育作为乡村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推动师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穿培训全过程。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同时建立支持学校、教师使用相关设备的激励机制并提供必要的保障经费。加强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

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省(区、市)、县(市、区、旗)要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在评选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方面要向乡村教师倾斜。

篇10:2015年肿瘤科优质护理计划

(肿瘤科)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科将在2014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专科特点,开拓思维,积极创新,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特制订2015年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创三级甲等医院”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的要求,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我科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化疗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肿瘤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进一步开展“微笑服务”,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从细节入手,优化各项服务流程及操作流程。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输血、用药、交接、查对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健康教育、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及时整改,在每月的护士质控会议上进行总结。

4、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根据各时段工作量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实行责任分组,设立责任组长2名、责任护士2名,每名责任护士护理10名病人。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3)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肿瘤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6、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 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让患者 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把病人的 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的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 生、冷、硬、推诿的想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7、奖优罚劣,实行护士绩效合理分配 :坚持客观、公平、公开原则,调动护士积极性。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登记,依据责任护士出勤率、护理病人的数量、护理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满意度、科室评选,进行奖励补偿,对积极者、贡献大的护士在每季度增加奖励力度。

8、积极开展护理学技术,新项目

篇11:2015年普外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5年,护理部将继续围绕以三甲评审为契机,将往年工作总结里的优点继续发扬。不断加强护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优质护理”这一服务目标,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2015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更新护理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服务,深入开展好“311”的活动。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随时为病人着想。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保证以最佳护理工作状态为病人服务,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需求,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达到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不断提高内部服务质量。

2、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年事故发生率为零。制定严格的科室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差错事故讨论分析,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利用晨会、护理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接待,细心介绍。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要与病人打招呼,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4、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5、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记录内容完整、客观。明确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明确怎样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举证提供法律依据,保护护患的合法权益。

6、护理各项指标完成目标

①基础护理合格率≥95%。

②急救器械和药品质量符合率:100%。

③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④护理人员基本技能平均成绩≥80分。

⑤护理人员基本理论平均成绩≥80分。

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5%。

⑦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符合率≥95%。⑧专科护理质量符合率≥95% ⑨病房管理质量符合率≥95% ⑩护士长工作质量符合率≥95%

二、保证措施:

1、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

制度管人,采取强有力的监督措施,让制度形成习惯从而使科室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以利于科室长远发展。

2、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每月组织护理业务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及技能操作,并进行培训后考核。多翻阅护理相关书籍,密切关注护理知识新动态。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特别是留置针的使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胆大心细,克服心理障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穿刺失败原因的讨论,请较有经验的护士讲授穿刺成功的经验。积极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

4、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5、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按照要求勤巡视病人,善于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努力改善服务态度,让患者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位患者,把病人的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生、冷、硬、推诿病人的现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努力执行以上工作,我们在2015年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2014年12月30日

篇12: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时光如梭,转眼间2014年已经成为过去,我科在主管院长、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全科护士齐心协力,积极投身于“二甲医院等级评审”的活动中,对照标准,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的促进我科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有所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量完成情况

全年门诊挂号11,6700人次,就诊14,9137人次,门诊手术1,1498例,注射室完成注射共计1060人次;处置室换药222人次。与去年同期比较:挂号人次增加1,4163人次,就诊人数增加1,8247人次,注射增加82人次,处置室换药增加9例。

二、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细则”规范日常工作,做到如下几点:

1、预约诊疗工作: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制度及流程健全。门诊现已开通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和现场预约系统,以现场预约为主。

2、门诊流程管理: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并执行;落实便民服务;做好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及门诊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3、就诊环境:在各楼层分别安排导诊人员为患者提供就诊接待、引导、咨询服务;部分科室搬迁,门诊完成有关标识的更改;结合二甲评审要求,做好每月的门诊满意度调查工作。

4、患者安全:有效识别及执行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全科护士都能够服从医院及护理部的领导,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以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实肯干。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及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

四、定期做好护士培训,抓好护理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1、在院护理部的严格要求及组织下,积极参加全员的业务培训及讲座。

2、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科室注重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每周二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护士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

3、为了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对护理人员应要掌握的相关的院感知识及急救技能知识进行了培训,特别是手卫生知识、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

五、加强预检分诊工作的管理

门诊大厅不单单实施导诊工作,还面临传染病的初期分诊,督导从事预检分诊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带领大家学习相关的传染病诊断预防知识,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完成预检分诊的哨卡工作。

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针对医院的评审工作,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细则”,规范了各项工作,使日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对照在工作中发现的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整改。每月进行考评,以求门诊部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七、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重新学习了门诊部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应急预案,使不安全因素降低最低。

八、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严格执行院内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在为病人处置及注射等护理操作中认真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每日消毒擦拭台面及地面,进行空气消毒机消毒,并做好的登记。各种医疗垃圾按要求认真做好分装、并和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及时认真的做好登记,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门诊部

2014-12-27

2015年门诊部护理工作计划

2015年,门诊护理工作将紧密围绕护理的工作目标,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作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制定计划如下:

一、以提高护理质量为重心,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到如下标准:

1、急救物品:100%

2、三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80分)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85分)

4、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年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率:0

二、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院形象。

三、加强培训,提升技术水平:根据门诊实际规范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形式的、全面、系统的培训。

四、根据二级医院评审要求,完善并持续改进门诊护理工作,继续加强护理职业素养及服务培训,全面学习传染病及院感知识。

五、加强“三基三严”学习,夯实理论基础,优化服务流程,更好服务于民。

六、加强应急预案及急救知识的培训。

七、做好二甲评审工作的准备。

篇13: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本刊讯:4月9日, 2015年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工作培训班在菏泽市曹县举办, 主要培训内容是对今年农机报废更新政策进行解读。新增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县 (区) 农机局长及负责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的科长参加了培训。省农机局韩永平副局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韩永平指出, 在认识上, 要看到实施农机报废更新政策的好处, 特别是显著的社会效益。承办这项工作的县农机局要克服人手少、经费缺、实施难、监管难等各项困难, 承担起先行先试的重任, 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敢于担当, 积极作为, 努力把这件难事办好。在方法上, 要本着先报废后更新、先公示后兑现和阳光操作、规范运作的原则, 重点把好与购机补贴的衔接关、把好申请审核关、把好回收企业的选定关、把好回收拆解的监督关、把好补贴兑现关、把好进度关等六个关口。在纪律上, 要不折不扣的守纪律、讲规矩, 坚持阳光操作, 规范运作, 加强风险防控。要加强对回收企业的监管, 严防假拆、虚报, 严防套取、骗取补贴资金。

通过培训, 与会人员明确了今年农机报废更新政策要点, 掌握了如何开展好报废更新试点工作的要领, 为下一步全省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14:2015年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

一、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建设

(一)坚持立德树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资格定期注册、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作用,丰富乡村教师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乡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增强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省教育厅牵头;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团省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二、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模式

(二)在教师培养、准入、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执行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实行师范类专业培养质量定期评估制度,鼓励师范院校聘请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师范生授课。(省教育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三)整合当地教研训资源,推动师范院校与各级政府、中小学校共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建立师范生全学段学习实践制度。鼓励师范院校每年派遣高年级师范生到乡村学校实习1个学期,置换出乡村教师到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跟岗研修。(省教育厅牵头;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四)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自2016年起,设立定向免费师范生专项招生计划,用于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级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各类企业联合推进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各地需求、岗位空缺情况和乡村学校实际需要,采取“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专门培养本专科层次的小学全科、“民汉双语”、初中“一专多能”、特殊教育“双证书”、农村职业教育“双师型”等教师。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多渠道筹资支持该项工作。(省教育厅牵头;省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族宗教委,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五)在部分省属高等院校建立“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在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探索建立定向或委托培养“民汉双语”幼儿教师机制。(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族宗教委配合)

三、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六)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紧缺学科教师,确保特岗教师与在职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各地自主实施以补充乡村幼儿园教师为主的当地“特岗计划”。(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七)普通高校毕业生赴边境县、市和3个藏区县、市乡村学校任教满3年的,按照我省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省财政厅牵头;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八)招聘教师优先保障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需求,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学校实际需求,提出招聘岗位条件及要求,经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后,组织分学科考试、考核,确保招聘人员“人岗相适”,招聘计划可向本地生源倾斜。(省教育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九)鼓励县及县以上所属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自愿到乡村学校任教,到乡村学校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村学校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财政厅、教育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十)各地要创新方式,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省财政统筹资金,比照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给予适当支持。鼓励乡村学校联合聘用或单独招聘符合条件的音体美专业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四、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十一)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按照“以岗定补、在岗享有、离岗取消、实名发放、动态管理”的办法,实行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村小及教学点倾斜。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的范围、对象、档次及标准等具体办法,由各州、市、县、区自行确定。各地不得将乡镇工作岗位补贴充抵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省财政统筹资金,对落实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较好的地区予以综合奖补。(省教育厅牵头;各州、市人民政府,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十二)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关心教师健康,每年为乡镇及以下学校教职工提供1次免费常规体检。(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十三)加快实施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并优先向乡村女教师倾斜。把改善乡村教师住宿、食堂、办公条件与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工程相结合,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省教育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五、深化乡村教师管理改革

(十四)优化编制结构,强化编制管理,优先保障乡村学校需求。定期清理学校在编不在岗人员,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村小、教学点教职工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省教育厅牵头;省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十五)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并设立正高级教师职称。完善符合乡村教师实际的职称评价标准,规范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条件。中、高级岗位设置向乡村学校倾斜。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历。(省教育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十六)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严格考试标准,改革考试内容及方式。以师德表现、工作成效和在职学习培训结果为基本依据,试行5年一周期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省教育厅负责)

(十七)按照学校规模,在核定编制总额内,配备必要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和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省教育厅牵头;省编办,团省委配合)

(十八)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减轻乡村教师额外工作负担。鼓励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照师生规模,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工勤人员和安保人员。(省教育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十九)完善“以县为主、县管校聘”体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每年有15%的优秀校长和10%的骨干教师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交流轮岗。(省教育厅牵头;省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二十)开展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到2020年,对全体乡村教师和校(园)长进行不少于360学时的专业化培训。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统筹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加大送培下乡、乡村教师访名校、教师工作坊、信息技术能力应用等培训模式实施力度,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立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面实施“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建立50个省级名校(园)长工作室和20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优秀校(园)长和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实施“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程”,推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向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其在县域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施“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校(园)长培训基地建设工程”,鼓励各地遴选建设一批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基地学校。引导乡村学校根据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需要,实施校本研修模式改革。(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配合)

(二十一)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要求,按照教师工资总额2%和教育费附加5%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中小学校要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省财政厅牵头;各州、市人民政府,省教育厅配合)

(二十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鼓励校际合作,推广并完善“强弱携手”“教育发展协作区”等模式,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教学能手。鼓励企业、社会、个人多方参与,加快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探索建立一批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乡村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乡村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二十三)落实国家和我省基层人才培养各项政策规定,优先安排乡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项目。(省委组织部牵头;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七、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

(二十四)建立师德、能力、业绩、贡献并重的乡村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将“教得好”作为乡村教师获得表彰的重要指标。省人民政府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2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1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给予鼓励。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对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予以倾斜。(省教育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二十五)完善基础教育领域云岭教学名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梯级培养、选拔和管理办法,对乡村教师给予计划单列。(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二十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省教育厅牵头;省委宣传部配合)

(二十七)广泛深入宣传乡村教师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教育厅配合)

八、强化各级政府责任

(二十八)各级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情况纳入当地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机构编制、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民族宗教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履职,切实落实工作责任。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省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开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专项督导,公布专项督导评估结果,对工作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上一篇:4到1的减法下一篇:某环评公司报告书文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