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2024-05-11

文言文的整体阅读(通用8篇)

篇1: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张世杰,范阳人.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隶淮兵中,无所知名.阮思聪见而奇之,言之吕文德,文德召之为小校.累功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广东教育(高中版) 英文刊名:GUANGDONG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 关键词: 

★ 阅读《红楼梦》感悟

★ 阅读,感悟作文

★ 《武松打虎》阅读感悟

★ 读中感悟 自主发展一

★ 上市流程整体流程

★ 阅读《共产党宣言》感悟心得

篇2: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很重要。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综合阅读水平能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把握观点态度 整体意识

文言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的一个占分比重较大的题型,由于文言文比较艰涩难懂,和现代语言习惯有很大差别,所以高考文言文阅读也是难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教育部发出了培养学生古典文化素质的号召。高考中又加大了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阅读除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外,还要求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而《考试大纲》中特别要求学生具有分析综合文章内容的能力。近十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命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因此培养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就日渐重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通过培养整体感知的能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阅读水平。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指导:

一、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捕捉重要信息

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是分析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当然对于一篇文章,文中的实词虚词学生不可能都明白,而且文中肯定有学生没有学过的内容,因此让学生一定有心理准备,不能遇见几个没见过的词汇就懵了,读不懂很正常。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结合上下语境运用“猜读法”大胆推断,所谓的“猜读法”就是指导学生必须要读完一整句话后进行分析意思,因为句子在语段中是互证、互补、互释的关系,须整体把握上下联系,不能读半句话就翻译,要结合一整句话的上下文语义、语法结构、词性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指导学生通过“跳读法”将疑问暂且跳过去,捕捉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材料,如文段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有些生疏,可以暂不去管它。我们在大脑中应快速存贮以下信息:文章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官运仕途、从政业绩、人品性格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如在讲解节选自《史记郭解》这篇文章时,我针对开头一段话设题,问学生“郭解年长后仍恶习不改,为非乡里”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如果学生能抓住原文“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这一句作者评论中“更折节为俭”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又如高考文言文辨析“文武之道一也”一句,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看,很可能翻译为“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但是细细把握文章,全文谈的是文以处世之才为标准,武以料敌之智为标准,文才武将对国家的作用,而“道”并非是成功的道路,还可以解释为规律,这样,全句应解释为“文、武的规律是一致的”。

二、根据文体特点,把握文章的基本要素

学生应知道考试中的文言文基本上都是人物传记性质的,知道了这一点,就应明白人物传记的行文思路,基本上写主人公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做到在读文章前心中已经有数。要求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整体把握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多少、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等等,这就构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出题者常常将测试点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交叉变化上。因为所选材料中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采取了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手法而使其隐含了错误,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如果没有整体感知和认真分析就很难发现问题所在。因此在阅读时,我要求学生对时间、地点、事件变化的词格外注意,用笔将其勾出,在答题时不要只检查选项中所说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实,还要回到原文,整体把握时间、地点、事件对不对。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把文中的人物姓名写到草稿纸上,然后把文中涉及到该人的相关内容罗列姓名下面,这样就清晰了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做题时减小张冠李戴的可能性。如高考试题(湖北卷)试题第13题要求选出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阅读文段中“这个人”为“魏元忠与张氏兄弟”,而选项③中“将使与昌宗廷辨之”为太后之所为,⑤“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为宋�Z劝说张说之语,假如得罪被放逐,也比党附邪恶、陷害正义以求苟且偷生好得多,⑥“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小人之言”为张说据实回答。这样一来,③⑤⑥的叙述对象与题干中的`“这个人”无关,故可排除,一下子就可以确定答案。

三、整体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对文中所写的人是赞颂、同情,还是贬低、嘲讽,对所写的事是拥护、肯定、还是反对、否定。作者的观点并没有明确说出来,我就训练学生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的分析,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倾向、写作的意图、文章的主旨等等。对议论文还要求学生通过论点、论据的分析,再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议论性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阅读难点,要把握其观点则不容易。在这方面,我着重培养学生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其本人的身世、经历,以准确地把握其论点的能力。

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概括,我还提醒学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概括的完整性、全面性;二是概括的准确性,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一方面要注意肯定其积极意义,如忧国忧民、反抗压迫、抨击黑暗、揭露统治者的罪恶、赞美劳动人民的美德等;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消极因素,如轻视劳动人民、宣扬封建思想、强调因果报应、提倡愚忠、不辨是非等。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实践着“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意识,提高综合阅读能力”这一理念,并且及时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使得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日渐走进一个新的境界。由此我发现我的教学思路与理念首先是正确的,同时也是比较成功的。当然,我的理论仍然需要在今后大量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

篇3: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现在的初中文言教学重在字字落实、逐句翻译、语法讲解, 这样的教学并不符合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规律。

首先, 人的精神意志对于某事物的处理总会不自觉地有所侧重, 事物的某一外在表征一旦进入人的意识之中形成表象, 该事物的其他外在表征便会淡化。在阅读文言文时, 如果将注意力集中于某字、某词的来源和注释, 便会淡化文章的整体意象。这样, 一篇有机的文章便会因为注意力的侧重而被分解成一个个无机的组成部分。

其次, 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含义, 有些含义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 甚至同一意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中又会相去甚远。只有字词归于句子、句子归于段落、段落归于篇章方能准确把握;反之, 如果将某字词的意义生搬硬套, 只会曲解文意。

再次, 翻译往往是对文意和语言效果的削弱甚至是破坏。朱光潜在《诗论》中举过一个例子:把《诗经》中的四句诗“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译成白话则为“从前我走的时候, 杨柳还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 天己经在下大雪了”。一翻译, 则情致不知去向了。诗歌的语言如此, 散文的语言也一样。文言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言语本身, 而不是翻译之后的白话, 否则便是本末倒置。

最后, 教读文言文, 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 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每一篇佳作, 都是某一时代或某一历史时期的缩影, 都是作家心路历程的演绎。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 因为它是作家所传给我们的“道”, 也即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而已, 如果没有了“道”, 它们只能算是一盘散沙。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 而忽视甚至舍弃了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 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

因此, 文言文教学也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 仍然适合整体教学的原则。尤其是文言散文的阅读教学, 更要着眼整体, 重于意会, 不应落入字斟句酌的窠臼之中, 否则会偏于一隅而丢失全局。正如邓拓所言:“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就是作者的情意与自己的情意在读书过程中“相会”, 有真感受, 有真领悟, 能相通, 能共鸣。那么, 对于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文言文, 对于只具备一些简单文言知识的初中生来说, 该如何在课堂中穿越千年时空去“会意”呢?从教学程式来看,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 将其归结为如下三种模式:整体意会法、问题导学法和朗读串连法。这里将以《与朱元思书》的教学为例, 着重阐述“整体意会法”模式的运用。

南朝梁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岸的绮丽风光, 使人读后顿生悠然神往之感, 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但是文章的这种美, 我们只能意会, 却不可言传。所以在教学时, 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让学生在情境渲染中多读、多思、多品,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 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思的共鸣, 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一、整体把握, 逐层深入

既然我们要跳出字斟句酌的窠臼,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 由文言文的特征决定, 我们既要让学生对课文学习有一个整体感, 同时又要让学生学得有序, 不糊涂。

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词句可以先行跳过, 以快速的泛读法从文中摄取信息, 并将信息加以整理, 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当然, 整体把握还必须把握课文中关键性的词语, 从而找到解读课文的最佳切入点。

就《与朱元思书》而言, 文章简短, 但景色描写却特别出彩,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作者多种手法的运用。具体来说, 我们如果捕捉到了那些在景色描写上富有情味和表现力的词语, 就能迅速而准确地体悟文章的内涵和精妙之处。所以, 在让学生听读课文并明确读音和句读后, 笔者进一步利用《渔歌唱晚》配乐自由散读课文, 目的是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明晰主要内容及情感处理。然后, 以“读完全文, 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这一问题, 切入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采用“我读_______, 仿佛看到了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的句式交流。学生回答如“我读‘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仿佛看到了这里的水清澈得出奇。因为水很深却能看到水底细小的石头和鱼”, “我从‘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读出了这里的水水流湍急, 气势非凡, 特别是‘甚箭’‘若奔’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惊涛骇浪的气势”, 显示了他们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理性思考。这种情况下, 教师如直截了当地简单告知教学参考书上解释的意义, 就会堵塞学生的思维通道, 遏制学生的知识再生成的可能性, 既不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也会大大减低课堂容量的自然提升。

当然, 我们对一篇文章的整体的把握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 我们对某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是人脑对事物的感觉、知觉造成的表象, 这是我们认识的基础, 只有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知性的分析、分解才有意义。整体阅读的初始便是从文中摄取信息形成表象, 然后, 由篇章段落到字词, 把字词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讲解, 做到“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这既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又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 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 既可以避免对难解字词的分解, 又有助于学生理清阅读思路, 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重点。以问题方式逐层深入, 可以直指文章的主旨。同时, 学生也能从烦琐的、艰涩的字词解析之中摆脱出来, 体会到学习文言文原来也是可以轻松的。

二、联系生活, 深度感悟

作品作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的载体, 是作者思路和目的的物化形式, 而读者阅读作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一物化形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回溯作者的意图, 并从中得到感悟。编入语文课本的大量文质兼美的文言文, 都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的产物, 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凝聚, 往往能够让读者读出自己, 与作者及其文本悲喜与共。当然, 也只有这样, 作品方能真正完成它的使命, 作者和读者也才能无言而相通。

在教学中, 只有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 使“作者心中之文”最终成为“我心中之文”, 让学生觉得文章是写给自己的, 才会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经验, 与课文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对接, 从而产生共鸣, 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而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深入思考, 是否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往往决定于教师能否进行深度导引。所谓“深度”导引, 就是教师在对文本和学生的充分了解下对课堂的一种机智应变。这种应变是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后产生的, 是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思维线路, 巧妙地应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能动地尊重学生的理智情感, 使课堂对话彻底脱离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平板的知识生成, 而进入一种充满人性化的、游刃自如的、渐行渐深渐行渐美的立体良性的智慧状态。

从《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在充分交流后已明确, 课文在写景的字里行间, 抒发了作者当时的情感。所以, 笔者顺势提出:“读完全文, 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岂料因此学生却生成了新的疑点:“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而文中的内容却是写景, 这是不是合理呢?”这个问题的提出, 预示着学生已经脱离了零敲碎打的学习思考, 而站在文本的高处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审视了。这时, 笔者因势利导, 把球又重新踢回给学生, 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学习积累和生活感悟, 深入思考写景与写信的关系, 顺势挖掘其思维潜力。这样, 学生自然就能得出“作者身处美景忘却俗世烦忧, 表现了自己不追逐名利的思想”以及“劝朱元思到大自然中来, 鄙弃名和利”的结论了。

总之, 文言文教学不能把字面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 也不必每课都弄得特别细。尤其是散文名篇, 完全可以适度淡化“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的机械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适度的“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的轻松的读书氛围中, 品味文质兼美的精神粮食, 理解把握文章内涵, 以形成和保持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古文读得多了, 语感加强了, 许多意义不讲自明;纵然有不懂的地方, 经过一定时间的知识积累, 也可以重新进行反刍, 最终达到消化的目的。而事实上, 从整体入手, 由篇章段落到字词, 把字词置于具体的语境中领会, 做到“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 既可突出其特殊意义和作用, 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又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 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当然, 课堂要有张力, 感悟要有深度, 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而尊重的本质是要研究学生——细心地感受学生的思维层次, 悉心地洞察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巧妙地加强学生的思维力度, 从而让学生自己来划定教学的起跑线──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生成问题从而生成课堂。

参考文献

[1]包建新.文言文教学:需要转变的几个基本观念[J].现代语文, 2005 (11) .

[2]王志勇.改进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中学语文, 2007 (11) .

[3]王舒成.困境与突围:文言文教学的诵读[J].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7 (10) .

[4]梁开喜.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建设, 2007 (11) .

篇4:浅谈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判断文言文作品是否浅易,可以从两点考虑:

1.这种判断不以时代先后为主,而应以作品语言表达与反映的内容为根据,如《史记》问世于《汉书》之前,但由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比较注意当时的口语行文,故《史记》反而比《汉书》易懂。

2.判断文言文作品是否浅易,还要从整体面貌上来进行判别。一般来说整部作品均属浅易却没有任何艰难成分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最常见的是浅易之中夹有艰难,整体较为浅易而局部较为艰难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能区别浅易与艰难,适当处理,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阅读知识。

一、掌握古今词义的不同

文言文中,有许多古今词义不同的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两点考虑:

1.联系上下文体会辨析古今词义。如“首尾相接,而烧而走也”一句,讲的是曹操的战舰首尾相接,故可采用火攻法使曹军败而跑。联系上下文可知,这里的“走”当“逃跑”讲,现代汉语中“走”则当“步行”讲,古今意义显然不同。

2.用学过的旧知识推知新知识也是掌握古今词义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如“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一句中“先大父”的含义就可用学过的《项脊轩志》一文中的“廒大母”当“已故的祖母”讲,推出“先大父”当“已故的祖父”讲。

二、掌握单音词和复间词

古汉语中单音词很多,尤其是两个单音词连在一起时,学生最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合成词相混,如“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而不是现在所泛指“妻子”意思,这就需要老师能引导学生借助于文言语言环境辨析古汉语中的单音词连用现象。

三、掌握通假字

文言中有一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通用和假借,视为文言通假,要找准通假字,首先抓通假规律即可“声旁字”代“形声字”(反一返);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代替(厝—措);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庭—廷);音同音近的字相互代替(惠—慧)。

四、掌握詞类活用

古汉语中,大量词的类别比较固定,但有时为了需要,常按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原来词类临时有其他词类的功能,即为词类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情况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

总之,正因为文言文阅读学习中的一些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区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定的难点。所以更需教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及时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刘艳琴.文言文要注重整体阅读[J].中学语文,2014(24).

篇5:文言文的整体阅读

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及教案

2011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 湖南高考文言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第Ⅱ卷 (114分) 四、文言文翻译、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 (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湖南高考文言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J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J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J,犹未有益。”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桂椒之椟,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节选自陈其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第657-671页,略有改动) 注:①J:同“癯”。②板:筑墙的夹板,此处用作计量单位。③`:此处指用尖锐之物插入墙中以检测墙的坚实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害:妨害 B.其身体则可 体:实践 C.讴癸倡,行者止观 倡:倡导 D.王试度其功 度:衡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C.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 故燕王欲结于君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 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 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身虽瘁J,犹未有益。 译文: (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译文: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译文: 14.原文说“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此”指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答。(3分) 答: 湖南高考文言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韪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O~14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川,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川相次九领州而治之,一再至日鄂川。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曰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3之。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曰:“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自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为许日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川,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遂归焉。以景佑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 :监狱.。②箦(zé):竹席:。3鞠(jū):审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世指为难治者 指:指称,称 B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 素:一

篇6:快速阅读的整体感知

首先,整体感知是人类运用自己的以眼睛和大脑为主的感知器官认识世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人的眼睛识别认知对象,再根据大脑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储备进行评估和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觉及概念。如人的感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温度、形状等自然属性的反映,而人的知觉则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概括及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其次,整体感知是把每一个识别瞬间所认知的数个零散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感知的过程。人们在阅读时的知觉产生并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部分的孤立的映象,而是由各种感觉结合而成的具体事物的映象——如房屋、车子、机器、树木等等。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由许多属性和部分组成的综合体,事物的整体跟它的个别属性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篇7:整体阅读法在英语阅读中的妙用

整体阅读法是将文章看作一个整体, 将其合理解构为许多部分, 让读者能从其中迅速地搜寻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整体阅读法最早使用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它强调语言学习是一个综合的整体, 而不是单个的词汇、语句。整体阅读法本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方法, 遵循一定的规律, 对文章从整体上快速阅读, 抓住核心内容。这种方法是根据英文写作的特点而创造的, 按一定步骤对信息进行整合, 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运用整体阅读法, 可以让阅读变得有序可循, 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以下笔者以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的Reading 1为例, 从“导读”“整体阅读”“精读”三个方面论述整体阅读法在英语阅读中的巧妙运用。

1. 导读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了解、探索文章背景, 熟悉文章话题。以本文为例, 导读有许多方式, 比如运用创设情境法, 让学生讨论心目中环境美好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或者运用直观导入法, 向学生展示乡村中山清水秀的画面;或者运用故事导入法, 教师可利用学生关心或熟悉的实例来导入新课, 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实用感, 在开始阅读前给大家介绍家乡的美景。本单元主题是谈论阳光镇的概况以及保护环境的一些观点。我采用的是复习式导入法, 通过复习以前的知识来导入新的知识, 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课堂中引导学生轻松地开始阅读, 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形成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还有表演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背景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等。

T:Look at the boy.Who is he?

S:He is Neil.

T:We all know Neil came to China in February His journey was pleasant, but the winter holiday was short, so he wants to come to China again in the summer holiday.Now his e-friend Simon is telling Neil something about Sunshine Town on the internet.

2. 整体阅读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及主干, 略读细节, 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然后归纳段落大意, 解答相关的问题, 用快速阅读法来培养学生整体获取信息的能力。用简单的练习, 加强巩固学生所掌握的方法, 通过几次这样的训练, 学生便会掌握行之有效的方式去锁定答案。此时学生已经对本课有了大概的了解和掌握, 对文章主旨有总结作用。

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Sunshine Town.Would you like to read it with me?Now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26.Read it quick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ere is Sunshine Town?

(2) What can we do in Sunshine Town?

3. 精读

由教师概括全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要义后, 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让学生注意细节信息, 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突出学生主体, 让学生主动思维, 围绕中心话题按语篇进行阅读, 找出与话题有关的信息。同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本地的概况, 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发展合作精神。

T:Now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gain.Then finish the questions.

(1) How can they go to the centre of Beijing?Is there a park there?What's its name?

(2) Where do people live in Sunshine Town?

(3) Are there many good shops in Sunshine Town?

(4) Can we try Beijing duck in Star Shopping Mall?

(5) Where can you go if you want to enjoy Beijing Opera?

T:Maybe Neil is going to your hometown in summer holiday.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Please discuss in your group according to these pictures.

篇8: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选自钟惺《浣花溪记》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色如,如琅玕鉴:镜子

B. 桥尽,一亭道左 树:建造

C. 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象

D. 磬折喧溢,迫暮归趣:兴趣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行三四里青羊宫

门者怒曰:“谁?”

B. 自宫以西,流汇桥者三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C. 则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刎

D. 患难于朋友大矣哉

二策, 宁许以负秦曲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对杜甫由衷怀念和深深敬意的一组是

①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②稍断则复见溪

③穷愁奔走,犹能择胜④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⑤胸中暇整,可以应世⑥出城欲雨,顷之霁

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②④⑥D. ③④⑥

4.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段描绘了浣花溪的景观特征后,作者又作具体的渲染,状其曲折变异之岸形,状其明暗变幻之水色,力图让浣花溪给读者以真切的印象。

B. 本文第二段作者接写行中之景,作者重点写的是沿溪种植的竹柏。因溪的远近不同,故竹柏也呈现不同的景观,近看、远看迥然不同。

C. 第三段作者以十分简净的笔墨,历历分明地叙述去杜工部祠的行程及途中所见,其中穿插着引人入胜的景物描写,作者借游览浣花溪来表达了对诸葛亮和杜甫的由衷的怀念和敬意。

D. 篇末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杜甫在穷愁奔走中犹能择胜而居的安详胸怀的赞赏之情,同时对权官俗吏的鄙夷之情溢于言表,显示出作者其孤傲的人格。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

(2)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完成后面问题。

论毅力(节选)

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①。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曾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智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②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③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注释]①迭乘:不断轮换。②盘根错节:树根盘绞,树枝交错,这里用以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③庸讵知:怎么知道。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何以成,何以败 要:探究

B. 以为是幸运儿 殆:大概

C. 又以为我于遭逢蹇:艰难

D. 其逆而突过之 冒:触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天下古今成败

冒其逆而突过之

B. 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迭乘

坚苦忍耐之力

C. 在智力薄弱之士

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

D. 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逆与顺辩证关系的一组是

①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②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③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④大逆之后,必有大顺⑤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⑥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A. ①②⑤B. ③④⑤C. ①③⑥D. ②④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起始就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亮出中心论点,揭示出古今中外众多人事成败的关键所在。对比鲜明,引人注目。

B. 第二段作者指出,人生历程中逆多顺少,这就要求人们做事之先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足够思想准备,同时又指出,顺、逆两境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 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引用、对比、夸张等手法,着力分析了“逆”与“顺”之间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

D. 文章最后引用孔、孟的至理名言,告诉人们成事在己,决定成败命运的就在于你是否有毅力,与开宗明义相互照应。

5.(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一段话断句。

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②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参考答案

一、1. D(D中的“趣”应读cù,急速的意思)2. A(A中的两个“为”均为动词,是。B前“而”为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可不译;后“而”为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和”。C前“以”为介词,因为;后“以”为介词,在。D前“之”为助词,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实义;后“之”为代词,可译为“这”) 3. B(第②句是介绍浣花溪水的状况,第④句是介绍杜甫传记是何仁仲制作的,第⑥句是说作者出城时的天气情况。三个句子都不能表明作者对杜甫由衷怀念和深深敬意)4. C(本文并未对诸葛亮表达表达怀念和敬意)5.(1)过桥后,可以看到一个小沙洲,像梭子一样横斜着插在水面。溪水环绕着它,没有桥就不可以通到洲上去。上面修建了一个亭子,命名为“百花潭水”。(2)困窘忧愁,为生活而奔走,还能选择景色奇丽的地方居住。胸中宽松不乱,就可以应付世事变故。就像孔子(为避祸)化装到司城贞子家里的时候一样。

二、1. D(D中的“冒”为“顶着”的意思)2.D(A中的两个“之”,前为助词,的;后为代词,指逆风逆流。B中的两个“以”,前为连词,相当于“而”;后为介词,表凭借。C项中的两个“其”,前为指示代词,那些;后为人称代词,他。D中的两个“而”均为表顺承关系的连词)3. B(第①句是谈成与败之间的关系,第②句是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第⑥句是说做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有此三句的选项应排除)4. C(C中的“运用比喻、引用、对比、夸张等手法”错,第三段没有运用夸张手法)5.(1)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2)①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②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

上一篇:先进教师个人汇报材料下一篇:给客服好评的评语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