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4-05-12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精选8篇)

篇1: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有效培养初中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内容提要】

由于古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导致文言文的阅读成为普遍中学生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调动阅读兴趣,加强朗读训练,小组合作疏通文章大意,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篇2: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社会性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古代,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不同,自然学习效果也就不一样。因此,要增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多下功夫,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激情朗读,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古今文学故事结合等凡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尽可采用。

其次,要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这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条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及其同学们朗读的一节内容,“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读漏字的,没断句的……语句不通。再加上有的字古今读音不一样,所以,拿到一篇文言文,就必须解决朗读问题。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多朗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朗读的方式有多种,如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具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当然一堂课朗读方式并非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方式的结合。初步朗读比较简单,只需正确断句,读准字音即可。

其三,弄懂文言文的内容。初中生弄懂文言文的内容主要借助文内的注解及查工具书。先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同学合作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翻译,在翻译时,将难译的字词句勾画出来,最后由老师点拨。这样,即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当旁观者,又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层次较差的学生,可把课文内容与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结合起来,通过故事的形式将给学生听,学生在大概知道内容的情况下,自己再动脑、动手去细细揣摩,这更有利于培养层次较低的学生尽快熟悉文言文的内容。

其四,抓重点字、词、句来品味。这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理解重要一步。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景中,体会文章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语言所传递的美妙境界,掌握文言文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老师可协助学生完成,先让学生试着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找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并通过小组交流进行简要评析,最后老师在进行评价点拨。这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抓重点字、词、句的能力。

其五,抓常用字、词、句来品味。积累阅读文言文的知识,为以后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的关键。可是很多老师都把它给忽略了,对于初中考试来说,这一点确实“不重要”.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抓好这一点,让学生把常用的字、词、句积累起来。如“见”、“尝”、“者”、“也”、“何……之有”等,语气词“夫”、“哉”、“矣”等等。常用字词句,学生必须掌握。同时,还要抓住字词的古今义,一词多义的积累。

其六,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几种句式。文言文常用的句式和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主要包括: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由于时代的变化,人类的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表现为词语的含义、运用,连说话的方式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掌握文言文中常用的句式,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也使学生进一步积累了文言文知识。

其七,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必须放手让学生去干,老师点拨。一定要避免怕学生“吃不饱”而进行“保姆式”的教学。可由于初中试题(文言文试题课本化),驱使老师们为卷执教,丢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考的内容重点讲、反复讲,不考的不讲、不学。学生同样围绕“指挥棒”转,要考的内容反复学、死学,不考的内容不学、不看。为此,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必须让学生多读课外文言文。

篇3: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以初二下学期为例,要求背诵包括《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在内的十首古诗,背诵《邹忌讽齐王纳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四篇古文。通过教学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生需要掌握和熟悉的文言文篇幅数在增加,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初中生要重视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让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我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得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四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积累”在学习上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

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是要把基础打理好,只有把根基弄踏实才能把整件事情做好。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也是这样的,文言文的基础就是词汇上的积累,通过诵读来实现自己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目前为止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于那些经典的文言文都是通过时间的洗礼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熟练的背诵这些课文,并且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句式、古今异义的词汇等等古汉语知识。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对于范文来学习经典范文中的文学手法,怎样谋篇布局,作者的立意是什么样的,在什么语境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等,从而深刻的理解名篇中的文学内涵。

二、通过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比较,辨识文言句式。

语言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收到语言使用环境的影响,古代社会距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也存在的一定的差异性。古汉语的语法,词汇意义,句式等各方面都与现代汉语的使用方法有着一定的区别。要理解古汉语的使用方法就需要我们初中生深入的学习文言文,吃透文言文中的各种语法知识点。

省略句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出现,但在古代汉语中出现则较为频繁。还是以我目前我所教的初二年级为例,其中有:(1)省略主语的,如:“(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2)省略谓语的,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的,如:“具答之,便要(渔人)还家。”(4)省略介词的,如“: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这些文言文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一般用判断词“是”。古汉语则有很大的不同。以初二为例:(1)句中用“者”,句末用“也”表判断。如《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用“乃”、“则”、“为”、“诚”等词表判断,如《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宾语前置句只有文言文当中才有出现。现代汉语中谓语一般置于宾语之前,但在文言文中,处于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现象则经常出现。如《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正常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参考上述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进行学习。我们现代汉语的使用规则是主谓宾定状补,其中定语是用来修饰主语的,状语在现代汉语中所处的位置是相对灵活的,宾语是放在谓语的后面。所以我们需要依据实际的语言环境来推敲古汉语中特殊句式。在做翻译的时候需要依据现在汉语的顺序来调整各种语言成分的位置。还有对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式需要补充其省略的部分,使得句子可以呈现出一种完整性。

三、文言文翻译要重视“信”。

初中学生多会犯这样的毛病,对文章只求粗略了解,但是对于文中的字词句式理解存在问题。古代文人对于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实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信”是翻译的第一步。所谓的“信”就是指译文需要遵循原文的意思。“达”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雅”是最难的一步就是要求译文可以追求文章本身的一种古雅之风。“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过分的要求。我们初中生进行翻译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第一步就是“信”然后努力做到“达”。直译法弥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不足,并将文言文翻译中的规律等进行归纳,让学生在翻译文章是可以触类旁通。

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及翻译过程中,怎样才能将直译法落到实处?我们以《桃花源记》为例,按照下面的步骤:(一)反复诵读课文3至5遍体会文章大意。(二)精读文章,凭借自己的文言文的功底对文章进行翻译,遇到不理解的一些字和词语可以暂时记录下,在通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再依据实际的语境来对这些字和词进行体会。对于一些比较难翻译的地方我们不能过于的依赖课文下面的注释,或者是一些古汉语翻译方面的工具书籍在或者是通过APP软件来在网络上求助。这样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懒于思考,并不能真正的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

细读课文最后一步是仔细的阅读课文,在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然后才参看课文下面的注释,将自己不理解的重点字词的意义弄清楚,之后要做一个归纳整理,以便在其他的课文里面遇到类似的词句可以顺利的理解其意义。通过细读课文我们需对文言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重点词句做一个标注,比如说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等等。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好文言文,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我们应抱着“水滴石穿”的精神,在老师地指导下认真、努力的做好文言文的积累工作,不久后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定会得到提高。

摘要:我们国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语言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作为一个中学生来说需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才能真正的领悟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谓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指学生借助工具书,能直接阅读战国以来历代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著作中一部分浅显平易的文章。一般古籍,不像我们的教科书,有那么详尽通俗的注解,甚至未加标点,那怕是较浅易的文章,要读懂它也不容易。

关键词:文言文,积累,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建和.浅谈初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J].2015年13期.

篇4:浅谈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活课堂;夯实基础;提高人文素养

没有文言,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而文言文教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自主学习指导

文言文教学常见的方法是未经学生预习,课堂上老师领着学生一字一句去翻译(同时学生手捧《高中文言文翻译》教辅资料。)最终结果是学生翻开资料觉得都清楚,合上书本脑子却一片空白,考试中就算是教材中的文言知识也翻译不清楚,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搞好预习。学案教学中的学案为预习提供了很好的媒介,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防止了预习中的盲目性。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完成注音、辨字、句读三个任务,使用《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去解决阅读中的字词问题。

二、提高课堂效率

1.激活课堂,妙用诵读之法

几千年来,古人在学习方法上早已归纳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私塾时代,童子们摇头晃脑、趣味盎然、读得忘乎所以、手舞足蹈。寿镜吾老先生吟诵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可见传统教学中,诵读本来就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可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在诵读中可积累语言知识,可培养语感,可陶冶情操。可如今的教学偏偏将这一经验丢弃一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诵读时间是少之又少,而学生面对课文能不出声则不出声,非要出声朗读也多为机械朗读,结结巴巴,有气无力,破句连连,不见美感。因此,我们要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多样诵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非读不能感受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之美,非读不能体会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情感之美。教学改革不能丢掉传统,不能放弃常规。

2.夯实基础,强化字词教学

文言文字词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所以,教师不得不进行着表面枯燥而实际有用的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能不能更“美”一些呢?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串讲或接力翻译式。串讲模式是:学生诵读第一段后,教师指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让学生解释和翻译;其他段亦类此。接力翻译式是指主要由班内不同的学生接力完成全文翻译的教学模式,具体环节如下:学生诵读—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翻译—第一个学生翻译第一段—该学生指出本段的重点字词—教师补充—第二个学生翻译第二段—该学生指出本段的重点字词—教师补充。串讲式易于教师掌控课堂;缺点是预设性过强,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接力翻译正好弥补了它的缺点。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可以在高一综合使用,它能进一步让学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为下一步更大范围的放手打下基础。

(2)自主合作式。自主合作式的环节如下:学生自主诵读全文,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并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一部分—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一个较大的段落,在小组内通过合作解决所负责段落内的大部分疑难问题—负责第一段的学生介绍本段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负责其他段的学生就第一段的疑难问题向负责第一段的学生提问,负责第一段的学生解答—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班内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点拨回答……其他段的教学亦如此。

自主合作式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的课堂模式,它既节省时间,又能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3)言文合一式。言文合一式没有固定的课堂模式,其字词是在师生共同品味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解决的,也叫语境教学法。它可以避免纯讲字词带来的枯燥感,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文言知识。譬如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兰亭集序》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生:批判当前士大夫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的消极人生观,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以及要珍惜生命,“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崇高理想。

师:“士大夫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的消极人生观”体现在哪里?

生:“一”“齐”。

师:为什么呢?

生:“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士大夫把生死等同起来、把长寿和短寿等同起来的说法,作者认为是虚妄荒诞的。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样两句: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乃令张良留谢。”为了帮助学生辨别“谢”的不同意义,我们可以结合语境这样设计:

师:当项王称赞樊哙为壮士,并赏他一大杯酒后,樊哙应该怎么样?

生:当然应感恩啊。

师:是的,“哙拜谢”中的“谢”是“感谢”的意思。

师:沛公假称上厕所,离开宴席,没有向项王告辞就擅自离去,这样有什么后果?

生:当然会触怒骄狂的项王。

师:项王会眼睁睁看着沛公逃走吗?

生:会发兵去追赶。

师:做事谨慎的沛公离去时会怎样?

生:留下张良来表示歉意。

师:故“乃令张良留谢”的“谢”是“道歉”的意思。

3.挖掘人文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学文言文除了要让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掌握写作技能外,还要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这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目的。”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性就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在李密催人泪下、力透纸背的情辞中体会他的感恩报效之情;在文天祥“谈高地迥,号呼靡及”的呼唤中感受他的为国尽忠之义;在林觉民“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理想中了解他的豁达、宽广之爱。

“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著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文言文是古代思想的精华,中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明从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开始。

篇5: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刘永军

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文学修养; 3.培养高尚情操。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电脑软件,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教师准备的是: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将逝、一枝独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题。

指名读:“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3.介绍作者

关于作者,请看“阅读提示”。老师补充两点:(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4.学习本课,运用“师生倒置法”——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这可是很能培养能力的呀!下面请“老师” 们“备课”。

二、老师 “备课”(即预习),印发下列“备课提纲”(即预习任务)。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噫 3.解释加底纹的词语。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 自李唐 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 可远观二不可亵玩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君子 噫

陶后鲜有闻 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4.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5)予谓菊,花之隐逸也。(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本文主题是什么?

6.提出你的问题,特别是“无疑之疑”。

三、请“老师”们“讲课”——采用“师生倒置法”疏通语言文字,口译课文。

方法:

先重申翻译要求:(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2)补出省略成分;(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注意:把难句交给优秀生,容易的交给后进生,以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最后投影以下两项内容,给学生以明确答案: 1.“解释加底纹的词语”答案: 爱莲说:一种文体 可爱者甚蕃 :多 自李唐 来 :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濯清涟而不妖 :清水

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端重 不蔓不枝 :长蔓;长枝 香远益清 :更 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 :树立 不可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予谓菊: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隐士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噫 :唉 陶后鲜有闻 : 少 同予者何人 :我 宜乎众矣: 应当 2.《爱莲说》译文:

水里、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儿,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过而并不显得妖媚,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或:不长藤蔓,不长丫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在远处观赏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四、齐读课文,正音。同时指导语气、语调、停顿、快慢。

五、深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和艺术。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答案: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2.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的花?为什么?答案:不爱,他“独爱菊”。

教师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说明他宁可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生活态度。然后用他的诗《饮酒》第五首印证(投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为名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周敦颐爱不爱菊花?为什么?答案:不爱。理由是:(1)他自己说“独爱莲„„”。(2)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教师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个性。

4.“甚爱牡丹”的“甚”字可否删去?答案:不可。“甚”表示爱牡丹的人很多,爱得也很深;若删去会削弱反衬的效果。下面以刘禹锡的《赏牡丹》印证(投影):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6.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7.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答案: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物”,言“洁身自好”之志。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好,正直坚贞的节操

8.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答案: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六、说话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1.根据课文,把莲、菊、牡丹三种花“品格”的高下排个序,并说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1)莲,(2)菊,(3)牡丹。理由,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准备的理由是:牡丹虽艳丽,但象征荣华富贵,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然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不值得仿效;莲花的生活态度比菊花积极,它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难能可贵。注意:教师要鼓励发言积极,有思想、有文采的学生。

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口述一篇“爱 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

七、朗读,背诵。

篇6: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娄烦中学王晓红

文言文,习惯上是指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传承中国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习中国的民族文化,了解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强调诵读和积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是很多学生的学习障碍。一方面许多学生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自己不愿思考;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依赖参考书或资料。长此以往,在语言的理解上,一出现陌生的文言文,就产生畏难心理,失去了阅读的信心,更谈不上理解课文内容。如何提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诵读,熟悉文本,培养语感

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吸收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领悟文章的文脉,了解文言文遣词造句的一般规律,并深入体会作者形诸文字的内在思想感情。

勤读多背,在背诵中领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基本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诵读培养出来的。然而,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镕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学者观书,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不仅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疏通课文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以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学习效果。此外,诵读要做到忠实于原文,力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思路、读出感情、读出特色。

我在教学《滕王阁序》的时候,就运用了诵读法去组织教学。作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文辞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但由于用典较多,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读法进行教学,很可能教师讲得兴高采烈,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明确句读、理解典故含义的基础上,大胆采用了诵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读准句读、明确内容、赏析名句,并进而体味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所传递的美妙境界。这样,一方面避开了讲读法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立足文本,营造自由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以文本为基础,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那么,应如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借助字典、自主阅读课文的习惯

高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所以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查阅字典,自主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地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预习也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熟悉课文,走入课文,并进而理解课文,达到自主阅读的目的。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分析,多引导,多给学生读和感受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的时候,我先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渐熟悉的前提下,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是怎样展开的”和“孟子如何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让学生诵读课文,回答问题。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因而发言踊跃,说得头头是道。笔者在略作总结之后,要求学生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疑问,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那么强调人口数量之于国家的重要呢”,对这位敢于质疑的学生,笔者给予了肯定,但笔者并不急于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而是把问题交给其他学生,要求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找出答案。这样,在引导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对大胆质疑的行为的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比较阅读,鼓励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比较阅读是指把相关的作品放到一起来欣赏,比较异同,让学生在对比中熟悉课文,对课文相关内容有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增加文言积累,开拓知识视野,训练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存在大量可供比较的文言作品,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贾谊的《过秦论》和苏洵的《六国论》等,教师可将相关的作品放到一起教学,让学生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熟悉作品,获得对作品更为全面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阿房宫赋》时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指导学生阅读《阿房宫赋》之后,笔者又让学生阅读了贾谊的《过秦论》,并让学生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从不同角度去自主解读秦灭亡的原因,同时借助文本自主品味“赋”与“论”的不同特色。实践证明,运用比较阅读法组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阅读,可以是课文与课文的比较,也可以是课文与影视作品的比较。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是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有一定的文言含量,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如能将其运用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并加以比较,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文言素养。

三、突破文本,注重拓展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仅仅依靠课内的文言文,还远远不够,因此,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即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凭兴趣,自觉、主动地阅读?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推荐故事性较强的阅读篇目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文言离我们这个时代太遥远了;深奥难懂的先秦散文,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不妨选择一些古代寓言、传说或传记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例如《聊斋志异》、《世说新语》、《说苑》、《新序》等,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轻轻松松地阅读,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发现,文言其实并非面目可憎,反而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和文言的距离拉近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2)鼓励学生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教师应鼓励学生作读书笔记,让学生将所读文章中的精彩片断记下来,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另外,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总会有自己的体会,所以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所读文章的主旨或文中某一方面的感受,并深入阐述,做到读而有感,这样,以读促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实现以写促读的目的。

在教授新教材文言文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文言文仅靠讲,是没有出路的,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课内到课

篇7: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广西都安县第三高级中学 梁春维

【摘 要】文言文内容博大精深,阅读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更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这方面仍不积极,甚至出现畏惧心理。怎样学好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本文将谈谈如何从积累文言词汇、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掌握文言文语法规律、加大阅读量等几个方面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 积累 语法规律 运用迁移 阅读量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文言文的世界是那样的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与古代大师的对话,接受优秀文化的浸濡,养成重视道德修养、追求崇高理想的品格;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学会用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作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在批判性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一、积累文言词汇,夯实基础知识

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虚词等内容丰富,这些文言词汇是基础,也是我们把握每一篇文言文内容的关键,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积累文言词汇。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做,并且要定时不定时地重温巩固。积累文言词汇可以从以下两种途经来完成:

1.充分利用课文,丰富知识积累。高考文言文尽管全都出自课本以外,但“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内”,教材是范例,应坚持以课本为本的原则,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整理归纳,特别是到高考复习阶段,对于出现频率很高的文言词汇,在系统复习课本的时候,要打破课本编排的分册、分课文的界限,将分散在各册、各篇目的关于该词的典型例句、意义和用法都收录、集中起来,进行重点突破。

2.在实战演练中补充积累,丰富文言词汇量。平时我们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时,也要注意积累课本没有出现但在模拟检测或往届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的意义,将其作为特例加以记录。在课外的文言文阅读中,一些表示泛指时间的词出现得比较频繁,因此有必要把它们归纳在一起识记,①曩:从前。②昔:从前。③向:已经。④素:向来。⑤雅:向来。⑥旋:不久。⑦寻:不久。⑧辄:立即。⑨俄而:一会儿。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整理归纳字词,有利于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经过日积月累,多读多记,自然就具有较丰富的词汇知识。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积淀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常识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素养的精髓所在。古代文化常识与古汉语关系密切,它是阅读文言文不可缺少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如天文、历法、乐律,以及政治制度、风俗民情、饮食起居等无所不包。

传统文化常识在文言文经常出现,理解掌握这些古代文化知识对于解题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特别是积累、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利于培养文学修养,有利于良好道德和文化品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三、掌握文言文语法规律,提高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规律,因而,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渗透语法规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文言语法规律,这样就能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文言文。

对于文言实词,要能分析常见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对于特殊句式(判断、省略、被动、倒装),一定要掌握它们的结构特点及使用的场合习惯。高中阶段阅读浅易文言文须掌握18个虚词的用法并涉及兼词、所字结构、虚词叠用等特殊组合的表意功能。如果不能识别这些纷繁的语法现象,(本网网 )就无法整体理解、把握文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把课内学到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在掌握文言语法规律、阅读规律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迁移,才能够较好地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掌握文言文语法规律肯定有用,也很重要,但在教学中不可过深过细地讲解语法理论和与课文无关的古人文法习惯,而是要紧密联系课文实际和学生的基础、实际需要来讲语法,做到精而不滥,深浅有度,有时候只要点到为止。

指导学生把学过的文言知识梳理到位,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机构,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就能根据知识网络随时唤醒与新问题相关的内容,文言文运用、迁移阅读的能力就会增强。

四、加大阅读量,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语文文本教学的倡导者洪镇涛老师认为,“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只要学生拥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量,形成了良好的文言语感,熟记、理解了大量字词的含义和活用现象等,阅读课外文言文就游刃有余了。

1.反复阅读课内文本,培养语言感知能力。课本精选的文章正代表和弘扬了本民族文化精神,大多篇目语句凝练,节奏感强,有音韵感,反复阅读,熟读,甚至熟读成诵,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力。需要强调的是,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文言文中有很多固定格式:如陈述句中常出现“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表感叹语气的“何其”、“一何”,“亦……哉”等等。这些固定句式和习惯用法如同我们今天的口头语或口头禅,频繁出现在各类文章典籍中,在大量的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熟读成诵,使它们内化成我们的知识,如此,文言阅读的语感就建立了。

2.加大课外阅读量,提高语言感知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老师应指导学生选取一些内容深浅适中、文笔较为流畅且故事性强、能吸引人、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史伟散文来阅读,以增强对此类文章的语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就能借助以往的知识积累,准确地把握文意,获取有效信息,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言文语言感知能力的提高,需日积月累才能达到。因此,要多阅读这类文章,至少应每周阅读一篇,而且要精读细读,整体把握。我们相信“熟能成巧”这句话。

篇8: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及教师的正确指导才形成的, 因此, 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首先, 教师要变革教法。

以过往以“串讲法”为主的文言文教学, 无非就是由教师一字一句“嚼烂了喂”, 以应付考试, 其结果必然是肢解课文, 文言文事实上已经不再是饱含思想感情的“文”。即使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 也只是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而已, 再也激不起丝毫情感的波澜。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 都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 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差事。这样的教学, 就必然大大削弱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更有甚者, 少部分学生产生怕学文言文的心理。出现这样的学习障碍, 学生就绝不可能学好文言文, 必然导致出现不良的教学效果。

其实, 文言文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 是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 而忽视甚至舍弃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和情感, 其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作为文章 (它本来就是文章) 来教, 就要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 处理好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 这不仅是学习文言文篇章的需要, 而且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 这就是说, 教学文言文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以, 欲想在文言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应该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 努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这才是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我认为, 文言文只不过是古代人的语言, 它跟现代文 (现代人语言) 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对于我国学生来说, 也是一种母语, 就不应该像教外语一样, 从零开始, 采用一字一句“嚼烂了喂”的教法, 而应该像现代文一样,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教授文言文, 两个班同是教授《陋室铭》这篇课文, 其中一个班用传统的“串讲法”教学, 而另一个班则采用“多读法”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运用“多读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先对《陋室铭》作简析。

陋室铭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文篇幅短小 (仅81字) , 除少数双音词外, 大多是单音词, 可以说其中绝大部分的词古今完全同义 (如:山、水、高、深、苔痕、草色等) , 少数词虽然用法有些变化, 但仍可以看出变化的脉络 (如:“有仙则名”的“名”, 本是“名胜”的意思, 原属名词, 这里用作动词, 作“出名”解, 只要细心揣摩是不难意会的。) 可能成为阅读障碍的, 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词 (如:“鸿儒”、“白丁”) , 以及结尾处的人名、地名, 但看看注解也不难解决。在句法方面, 除了末句“何陋之有”词序有些特别外 (倒装句) , 其余句子都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什么两样。

由此我想:教这样浅近的文言文, 也应该像教现代文那样, 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 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 自求理解, 老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是上策。

对以上类似的文章, 采用“多读法”教学, 主要做好以下四读。

第一, 通读。学新课文前, 布置学生通读全文, 都要求读出声 (生字可以跳过不读, 或自查工具书解决) 。

第二, 仿读。教师导入新课, 讲授相关文学常识或背景后, 让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范读 (或课文的录音) , 再让学生揣摩几分钟后, 要求学生仿读。

第三, 诵读。先让学生对照注释默读, 尽最大可能理解文章每一句的意思, 接着让学生抛弃注释反复朗读课文, 直到能背诵为止。

第四, 赏析读。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 让学生边读文章边欣赏课文, 归纳出文章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特色。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 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都能掌握词句的含义, 显然, 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结果。

在课后的检测中, 采用“多读法”教学的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串讲法”。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才是教授文言文的正确方法;也只有培养、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达到预期的目的。

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在整个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可以增加学生在古汉语中的认知量。如果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反复阅读, 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资料, 扩大学生在文言文领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的含义以致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第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使学生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后, 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及某些特殊的语言习惯也逐渐熟悉, 这就为学好文言文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反之, 如果只着眼于释词、译句, 学生若遇上“未见面”的文言文, 就必然无从入手, 更不用说学好文言文。

总之,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文言文教学各方面能产生重大的作用, 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的趋向, 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建伟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0.3, (第三版) .

上一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对混凝土材料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