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蜀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5-25

《登高/蜀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8篇)

篇1:《蜀相》教学设计、实录与思考

教学目标:1.运用诵读法体会诗意;2.通过改诗法玩味诗意;3.体会杜甫的伟大情怀。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杜甫是一位怎样的诗人。2.初步感知:通过诵读品评体会诗歌内容,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3.玩味诗意:运用增删改字对原诗进行再创作。4.难点探讨:“英雄泪”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课堂小结:呼唤古典情怀, 不做时代小丑。

●课堂实录

师:老师今年39 岁, 略显沧桑。 (笑声。) 怪就怪这艰难的岁月!一千多年前, 我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也经历了艰难的岁月, 他格外瘦削, 他就是诗圣杜甫。他瘦, 却瘦得有风骨, 有精神! (板书《蜀相》。) 老师检查一下学案的完成情况, 请用一个词或词组来说明, 杜甫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生:杜甫是一位心怀天下的诗人。

…………

师:老师很欣慰, 没有一位同学说“他是一位很忙的诗人”, 这充分说明了同学们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 (生笑。) 通过预习, 大家能够初步体会诗歌的内容。下面, 进入第二个环节:诵读品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中国古典名曲“阳关三叠”。 (配乐介绍:阳关三叠, 源自唐·王维《渭城曲》, 根据古琴曲改编。乐曲情意真切, 婉转沉郁。) 下面, 在音乐的伴奏下我们共同走进诗歌《蜀相》。 (生齐读, 后师范读。)

师:初读这首诗, 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很凄凉。

师: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生:这首诗写杜甫来到武侯祠堂, 想起了当年叱咤风云的诸葛亮, 再想到衰老的唐王朝, 比较感伤。

师:很好。这首诗咏史怀古, 睹物思人, 蕴含着深沉的感慨。而这感慨之中还含有丰富的内容。下面, 我们进入第三环节:玩味诗意。玩味诗意的方式有很多种, 今天, 我们采取一种新的方式, 变换诗歌的“言”, 改一下七言律诗《蜀相》……中国古诗始于“二言”, 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诗。五言诗, 一般认为最早的是班固的《咏史》。汉代的乐府诗如《江南》《白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是五言。五言诗的一般特点是:节奏明快, 音节灵活, 有音乐美, 如李白的《关山月》。我们先来欣赏同学们的创作吧!

生:祠堂何处寻?锦官柏森森。碧草自春色, 黄鹂空好音。三顾天下计, 两朝老臣心。未捷身先死, 英雄泪满襟。

…………

师:大家很有创造性!到底留哪些词更好, 还需要我们仔细斟酌。金圣叹曾腰斩《水浒传》, 今天, 老师要腰斩《蜀相》, 大家看看好不好?

蜀相

祠堂何处寻?城外柏森森。

碧草自春色, 黄鹂空好音。

频烦天下计, 开济老臣心。

未捷身先死, 英雄泪满襟。

师:怎么样? (生笑。)

生:我认为第一句还可以, 但第二句不行, 把“映阶”和“隔叶”都去掉了就没有意境了。 (掌声。)

…………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看来, 经典就是经典。下面我们进一步挑战六言诗。《诗经》中已有六言散句, 但六言诗成熟在建安时期, 如曹植的《亲薄命》。我们先欣赏一下王维的六言经典《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师:六言诗有什么特点?

生:六言诗两个字一个节拍, 节奏感比较强, 而且比较舒缓。

师:感受力不错。下面, 我们就尝试着将《蜀相》变为六言诗! (给学生3 分钟时间讨论。)

生: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森森。

映阶碧草春色, 隔叶黄鹂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 两朝开济老臣。

出师未捷先死, 英雄泪下沾襟。

师:这位同学非常大胆, 颈联中竟然把“心”去掉了! (生笑。) 她改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首联中的“寻”字不应该去掉。“寻”是寻找的意思, 也就说明杜甫是怀着追寻的心情去寻觅丞相祠堂的。同样“, 柏森森”的“柏”代表着高洁, 也不能去掉。

师:的确如此。“寻”字在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中也有。一个“寻”字能表达出茫然寻找的意味。

生:我认为第二联中的两个字“自”和“空”去掉也不行, 因为这两个字最能表现出一种凄凉的心境。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没有这两个字, 这一联写的景物就显得特别美好, 是“乐景”。而杜甫的心境是凄凉的。

师:分析得很好。若没有这两个字, 我们就容易想起“间关莺语花底滑”“两个黄鹂鸣翠柳”那样的意境。这两个字的出现, 让“乐景”之中现出哀情啊!

生:我还认为颈联中的“心”不能去掉。“老臣”表现的就是年迈, 表示岁月的流逝, 而“老臣心”则表现的是赤胆忠心! (掌声。)

师:那该怎么改呢?

生:我认为不如写成“三顾频繁大计, 两朝开济臣心。” (有反对声。)

…………

师:有想法, 我们群策群力, 呈现了这首《六言蜀相》。

蜀相

祠堂何处找寻?城外松柏森森。

映阶碧草空绿, 隔叶黄鹂低吟。

三顾频烦大计, 两朝开济臣心。

出师未捷身死, 英雄泪下满襟。

师:改得怎么样? (生笑。) 是啊, 不管怎么改, 都不能取尽原诗的妙处。我们在推敲诗意之时不难体味到诗人的辛酸、无奈以及内心深沉的郁愤。下面, 我们换一种方式品味诗意, 请听古诗吟唱。吟, 是中国古诗特有的一种诵读方式, 讲究“无腔无调, 随意而出”, 意在通过吟诗, 心中复现情景, 领会诗情。而吟唱需要音乐的配合, 借助音乐更准确地把握诗意, 表现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当代著名学者、辽南吟诵传承人张本义先生的《蜀相》。 (欣赏吟唱, 师生静听。)

师:听着张先生的吟唱, 我们的心弦是否再次被轻轻触碰?唐代政治家王叔文, 在革新遭到挫败时, 就曾反复吟诵此诗, 为之流涕不已;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时, 就是“诵此二语“”三呼渡河”而卒的。是什么打动了他们?

生:是诗歌中的诸葛亮形象打动了他们。诸葛亮雄才大略, 又遇到了明君, 但也有终生遗憾, 这使有抱负的人深感叹息。

…………

师:很有道理。正是因为诗句蕴含着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 才引起了后代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我们来看下面一段话。 (幻灯片展示: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 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 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琦君《泪珠与珍珠》)

师:好一个“眼泪不为一己而流”!在路途艰难的背景下, 杜甫一如古代失意文人那样, 遭受了仕途、生活等多重压力。在仕途失意之时, 他没有落泪;在贫病交加之时, 他没有落泪;在衣食无着漂泊西南之时, 他仍旧没有落泪。但, 他“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当江山残破国势倾颓之时, 他想起了诸葛丞相, “长使英雄泪满襟”!他想的不是自己, 而是国家, 在诗歌的平平仄仄的背后, 是一颗博大悲悯的赤子之心。最后, 请允许我用一首小诗, 向我们的伟大诗人致敬。

追怀杜甫

少有凌绝志, 万卷吟成诗。奈何严风里, 行迈一何迟。

登高终寂寞, 放歌能几时?斯心长浩浩, 千载有人知!

●思考

当下, “核心素养”成为最新的教改热词, 然而, 这个内涵难以界定的词语很容易成为摆设。我认为, “核心素养”其核心旨意在于它代表了未来需要的素养。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大胆求新, 才能在新时代引领教改潮流。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我认为是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其核心应该是对语言的感悟, 有了感悟, 才能理解, 才会运用, 更能由浅而深, 体会语言背后深邃的文学文化蕴涵。因此, 此课上, 我作出了如下探索:

1.以兴趣为引导, 引导学生推敲古诗词语言

当我说要改诗的时候, 学生跃跃欲试, 那是融合了他们的理解、思考甚至个性的尝试。课上完了, 但学生的热情没有消退, 而且有的学生认为, 古诗吟唱很有意思。除此之外, 对经典的玩味更激发了学生的反思和创新意识, 群体参与修改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

2.由浅入深, 追求合理的课堂生成

课前所发学案里有背景知识和作者介绍, 还有对于诗歌的评论。学案上的小问题个性化地概括了诗人及诗歌内容。课堂上由对诗人的印象, 到阅读感悟, 都是为玩味诗意做铺垫, 而玩味诗意不能停留于语言的推敲, 要为体会诗歌深层情感做铺垫。在听《蜀相》吟唱之时, 没有一点笑声, 就说明前面的铺垫是成功的。

3.将“听说读写”融合,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在“听”上, 有音乐与吟唱, 有师生的诵读;在“说”上, 有师生互动交流, 有生生互动讨论;在“读”上, 有齐读、范读、品读;在“写”上, 有学案的概括训练, 有课堂的改写玩味。“听说读写”完全可以融合。这样的课堂既可以尊重学生个性, 又能张扬学生共性, 也能实现师生共生,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篇2:《蜀相》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创作背景,把握重点词语和景物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古抒怀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反复吟诵,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问答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重点词语和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学生课前搜集积累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了解作者作品相关知识,并背诵这首诗。

一、课前积累,展示成果:(由一名学生在上课前结合问答,用课件展示积累成果。)

后人吟咏诸葛亮及其表的诗词示例:

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明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武侯祠楹联)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二、复习回顾,走近作者:(学生回答完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诗圣”。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杜工部集》。

三、连线背景,知人论世: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排斥功臣。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的杜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心情很是苦闷,到成都武侯祠去凭吊,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的无限景仰。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王国维先生说:“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了解了创作背景,我们就来尝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这首诗。

四、诵读感知,体会情味:

1.听一听:学生听配乐朗读。(让学生课前将这首诗写在黑板上,听完朗读后用斜线划出朗读停顿)

2.读一读:要求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悲凉、伤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完后,老师启发学生把握诗歌感情)“诗言志”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要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泪。

3.背一背:学生集体背诵。

五、设疑导读,赏析诗歌:

【设疑一】首联“寻”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描写郁郁葱葱的翠柏有什么作用?

【明确】寻——用得好。说明诗人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

翠柏特点:柏森森,即高大茂盛。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作用: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二是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它衬托出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设疑二】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两句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师问生答,互动完成)

【明确】“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能。比较阅读: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这两句描写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表达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作者独特的感受:青草自绿,黄鹂啼啭,春色固然美好,却无人欣赏,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祠堂显得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越能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可谓寓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设疑三】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诚。

这两句概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十分准确。诸葛亮为刘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如此,还表达了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也表明了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那么,同学们最崇敬和佩服诸葛亮的什么呢?

生一:人们最崇敬和佩服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生二:我认为人们最崇敬和佩服的是他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

生三:我认为人们最崇敬和佩服的是他忠心报国的赤子之心。

(老师做总结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观点)

【设疑四】想想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借此问题对全诗内容作整体感知)

【讨论】分组讨论约三分钟,交流信息,总结记录,选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生一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议论。

生二组:诗人以“泪”串珠,先是寻访,后绘祠景,接着评价功绩,最后深表悼念,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明确】(老师点评学生发言并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总结)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是:起承转合、结构紧凑。首联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日景色,这是“承”;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这是“转”;尾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前两联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联抒情议论,画龙点睛,叙事贯穿全诗,结构紧凑,互相关联,自然融成一体,感情深挚,格调沉雄,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链接高考,沙场练兵:

将《蜀相》与下面这首诗作比较,说说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咏怀古迹(其五)

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纡〕曲折。②〔伊吕〕伊、吕,商代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③〔萧曹〕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④〔祚〕帝位。

【讨论】老师先释诗意,然后分组讨论约三分钟,交流信息,总结记录,选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明确】《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对诸葛亮未竟事业的叹惋,也是诗人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触。《咏怀古迹(其五)》侧重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指点迷津:(由此诗引导学生总结鉴赏怀古、咏史类诗词的方法)

怀古咏史类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寄、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怀古、咏史类诗词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

1.弄清史实和有关人物。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把握典故内容和用典目的。

2.知人论世,体会写作意图。作者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用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推敲态度,领悟感情。把握怀古、咏史诗的内容特点,领悟感情。

①追慕古贤,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如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④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体会写法:

①一般上阕写景起兴,下阕抒情议论;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②多用典故、对比,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③风格多为雄浑豪放、苍劲悲壮。

七、课堂小结:这首咏史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篇3:《登高/蜀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一节同课异构课的部分设计环节与评课

( 原文呈现 ) 蜀相杜甫 ( 唐代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3节课大致都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当堂训练 ( 训练检测 )”五环节教学法,但3位教师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值得思考。

1.第一节刘老师设计的4个问题分别是

“以意逆志”也是鉴赏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先回忆一下什么是“以意逆志”,然后思考下列问题,探究本诗的主旨。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 首联“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句中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 比较理解:能否将颔联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 隔叶黄鹂皆好音”?为什么?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 颈联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诸葛亮轰轰烈烈的一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 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诗人为何与诸葛亮这一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2.第二节张老师设计了2个问题,补充了一个炼字题答题步骤的设计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 赏析颔联。

(3)( 补充 ) 炼字题答题步骤 ( 教师总结 )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 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

3答手法。(如果有技巧,必须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第三节曹老师的教学设计

(1) 提问学生1:这首诗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景物描写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鉴赏提示:围绕意象,运用联想想象描绘画面入境。)

(2) 提问学生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哪些人?为什么“泪满襟”?

( 方法提示:结合作者背景及诸葛亮理解。)

(3) 提问学生2:这是一首怀古诗,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认为如何理解怀古诗的思想感情? ( 提示:还可列举学过的怀古诗歌,归纳这类诗在题目、手法和情感等方面的特征与规律。) 其中学生1代指中等水平的学生; 学生2代指优秀生。

从观课研讨中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从课堂学生的反应看,第一节刘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明显很被动,自主学习环节,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不到50%,合作学习中,有40% 左右的学生仅仅与同桌交流,没有实现组内、组间的交流讨论。展示环节更是推推让让,没人愿意自信、大胆、阳光的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这些方面可以推测刘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喜欢,说明这种方法与学生平时的学法不同,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载体学案的设计看刘老师设计了4个问题,将律诗分四联,每一联设计一个问题, 第一题与第三题都涉及“情感”,第一、二、四三道题又都涉及字、词、句赏析,内容有交叉,很明显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清晰,没有围绕高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高考方向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而且缺少知识的拓展,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节王老师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 导学案是一个简单的提纲,合作探究环节的第二题“赏析颔联”,只四个字,实在不妥,看来王老师没有关注学情,备学生太少。而补充的“炼字题”紧扣考纲,结合多媒体,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了“炼字题答题步骤”, 是个亮点,值得学习。第三节曹老师的学案设计具有系统性,“自主学习 - 初读感知”“生成问题”“合作探究 - 深度赏析”“拓展提升 - 归纳迁移”……环节,题目设计少而精,再用(A)(B)(C)为学生分层设计探究题目, 而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题目可做,最重要的是每一道题目都有教师的“方法提示”,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学生的课堂反应足以证明任老师的课是成功的: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双眉紧锁,学生大胆的质疑与补充将课堂推向高潮,整个教学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达到了100%,关键是任老师也充分关注并帮助了每个小组内的潜能生,一节课让学生有发展。第三节任老师的课成功缘于四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预习落实到位,自主学习环节有序、有效。二是熟悉教材,了解学情。三是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学法指导。 四是学案的设计实用。

二、结合语文新课标从三节课中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

1.对2011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都强调了语文学习资源的多样性。笔者结合平时下校观课、评课及自己对语文新课标的解读,认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语文应用、 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实践、积累、熏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2.与新课标相对照

这三节课有4个不同特点。

(1) 教学形式有变化,理念提升不足。有预习及预习检查、问题设计、合作学习、评价等等,但仅仅停留在一些表象上,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不足。例如第一节刘老师的课。

(2) 教师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不足,教与学不同步, 呈现两张皮。

(3)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过度,远远超出了辅助教学手段的作用,滋长了学生的惰性,丢掉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成功做法 ( 不记笔记,不思考 )。例如第二节王老师的课。

(4) 将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甚至数学课,直指中考、高考,拿分数做衡量,有悖于语文教学的初衷—— 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的发散性、思辨的逻辑性、认知的深广性的培养。例如第一节、第二节课。

三、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1.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会教书、教好书

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明确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 不能只停留在本本教学上,必须要定位在育人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上,应着眼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积累整合、品味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注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延伸,即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 例如2015年几乎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题都体现了辩证思维,要求考生具有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写出有思想,有文采,体现才华的优秀作文。这就要求师生不能以语文课本打天下,要把语文课本作为基础,不断向外延伸,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具备卓越的才华,形成独立的思想。

2.摒弃功利心树立大语文观回归传统提高能力

教学要以让学生学到知识、积累掌握丰富的信息、 开阔视野为目标,不能急功近利的只为分数、升学而学习。回归传统,提升能力。例如近年来语文出现的诸多“新颖”试题都能在历史高考题中找到影子,2015年的书写书信早在198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就出现了;针对这种状况,老师们要又回归传统的意识,在传统试题中寻找优秀元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和信任学生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中指出“为了保证有效的教学,贯彻激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的教学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力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建立合理的学习机制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基础也存在很大差别,不能实现互助学习和资源互补,因此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5.教师要做好调控指导

即教师对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性,又要有灵活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要考虑周全,做到胸有成竹。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6.加强对学生多种习惯的培养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从学生写字的工整程度、标点的使用、语言的锤炼、信息的筛选与概括、倾听、记录等方面加强培养,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7.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做有效服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视野,最大限度地获得信息量,增加学习储备。

四、结束语

篇4:《蜀相》板块式教学设计案例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设计;案例

板块式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呈“板块”状并列又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本文以《蜀相》为例,分“课前板块”“课中板块”“课后板块”三部分阐述。

一、课前板块

(一)深入教材读文本

《蜀相》以武侯祠荒凉之景表达作者的凝重、景仰、叹惋之情,以厚重之笔墨传递出其忧国忧民之志、怀才不遇之感,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代表作。在单元教学中有引领作用:教给学生欣赏诗词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各篇时,能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单元学习的质量;同时我将作者“穷则兼济天下”的精神,看作是对职业学校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一个抓手,培养学生身处逆境不坠青云之志、健康昂扬的审美情趣。

(二)分析现状制订目标

我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班的学生,他们爱阅读,尤其是“微阅读”(微博、短信),能说会道;经过初中及中职一年的课本学习,校本教材《晨读》的背诵,积累了一些古诗,熟悉诗歌的常识,掌握了一些鉴赏方法,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三)阐述理念论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设计课中板块,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以读、感贯穿课堂,本着简化板块、优化板块的原则,不求面面俱到,力求每一个板块主要突破一个目标,板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体现教学结构。

本课所涉及的教学资源:文本资源、网络资源、现代教具……

(四)学生课前作准备

针对教材及学生实际,强化课前预习工作,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上课做好准备。任务如下:

1.搜集杜甫诗句、生平事迹,观看视频《唐之韵·千秋诗圣》;

2.了解写作背景。请你用“我了解的杜甫”介绍作者;

3.熟读诗歌,找一联喜欢的诗句,把它改写成现代文。

二、课中板块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设计。《蜀相》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出师表》MTV,渲染氛围)

诸葛亮穿越时空隧道,于春节前去草堂拜谒杜甫,享受了数百年后的文化科技成果。想在网上与刘备QQ聊天,发现用刘备作网名的有很多,过渡到杜甫诗句竞赛。接着用一句过渡语,诸葛亮穿越时光隧道,今天我们也要穿越时空隧道,跟随杜甫去瞻仰武侯祠。(板书课题、作者)。

情境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领域,把学习变成精神需要(赞可夫)。短短2分钟导入,《出师表》MTV不仅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的冲击,还把学生带回到战火纷飞的三国。穿越式的导语不仅吸引学生,同时给学生以示范,读诗要发挥想象。诗句竞赛强化学生的积累。

(二)课中板块一:裸读——深情诵读,感知悲情

“裸读”即直接地、本真地、质朴地读,尊重自己阅读的初始感觉,发挥自己的想象。“裸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拒绝“被阅读”。

(三)课中板块二:赏读——深入品读,体验悲情

这一板块有三个环节:

一品景中情:体会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再品事中情:领会融情于事、怀古伤今的写作目的

三品泪中情:深味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四)课中板块三:“悦读”——拓展延伸,交流感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读,即快乐阅读,自由阅读,享受阅读,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滋养,达到内在的充实与从容。

1.学生朗读诗歌《倾听杜甫》(配乐:《高山流水》),体会沉郁顿挫、忧国伤时的诗风。学生齐背诗歌,升华情感。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民族的最强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践行古人的遗愿,涌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撷取几朵浪花,分享感动。

读书要读到书中的智慧之言,《倾听杜甫》理解沉郁顿挫,解诗要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由诗及人,由人索义,从而化解教学难点。

(五)作业指导

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蜀相》、赏析杜甫的《八阵图》或者《咏怀古迹五首》、巩固赏析方法外,我要求学生搜索武侯祠的景点,以“欢迎来到武侯祠”为开头,写一段导游词。另外,我还推荐学生欣赏《古诗朗读》《中华诗词》,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单元教学的印象。

三、课后板块

回顾总结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及上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如下:

优势:课前准备充足,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足:导入部分冗长,以致后来的时间有些紧张;诵读、涵咏的时间还不充分,课堂巩固练习时,学生思考很仓促,回答不尽如人意。改进:舍弃导入部分的一些内容,可以省出时间让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理解费力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课堂还要给足诵读、涵咏的时间,让学生读足韵味,理解到位。《蜀相》是名篇,研究再深入些,引导更灵活些,表达更洒脱些。

总之,板块式教学思路有效地解决了困扰诗歌教学无序的问题,它就像一座层次井然能让我们拾级而上的阶梯,给人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板块式的教学方法,并把它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尚待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继续探索。

篇5:杜甫《登高》的诵读赏析式教学

诵读体味。读解诗歌的第一步, 首先要求熟读成诵;其次要读出诗的节奏, 把握平仄的韵律;再次要读出真情实感。朱熹提出读书“口到”“心到”, 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边诵读边体味, 增强阅读效果。

启迪新知。学生预习时,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杜甫的生平, 弄清楚写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九月重阳, 当时杜甫病居长江之滨的夔州, 时年56岁。长期颠沛流离, 生活困顿, 身体病痛, 又逢时局维艰, 致使他忧愤成疾。诗人重阳登台, 目接悲景, 耳闻悲声, 面临自然之秋, 引发人生之秋的悲叹, 加之伤世忧时的复杂感情, 形成了《登高》一诗的悲苦基调。这些背景知识是理解这篇诗歌的前提。

泳涵文意。就是赏析《登高》过程中,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浸泡、泳动于诗意的蕴涵中, 像水仙花一样吸收诗意的养分。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提问学生, 教师评论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进一步分析物象与渗透诗人主观感情的修饰词:“急”写出了“风”的迅猛、强悍;“高”写出了天的辽阔、旷寂;“啸”是长声的吼叫, 与“哀”字相配合, 写出了猿声凄厉、哀愁, 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氛围, 催人泪下。“鸟飞回”是在急风中, 不住地回旋翻飞。突出“风”这个中心意象, 在“急风”的大背景中, 诗人感触到“天”被风刮高了, “猿啸”是风从深山刮出来, 因为“风急”才勾起诗人的悲凉情绪, 这样抓住“诗意”, 学生才能自然地融入诗中, 才能透彻理解诗。

引发灵性。诗歌是智慧的结晶, 培根说:“读诗使人睿智”, 教学诗歌关键是点燃学生的性灵火花。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先向学生提出, 这两句“落木”“长江”给你带来什么感触, 从诗的节奏体会大自然的脉动, 把握诗人感情的流程。意在启迪学生灵思, 领略夔州秋天典型特征, 从大处着笔, 写一种壮观的景致, “无边落叶”言空间阔大, “萧萧下”拟声动感。“不尽长江”道岁月绵长, “滚滚来”, 其气势磅礴, 气象非凡。着笔于秋意深沉壮阔的境界, 但由落叶勾起人飘零之感, 流水引起人迁徙之思, 从而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当理喻这些的时候, 学生进入诗的崭新认知层面, 这就是灵智的作用。

赏析联想。从解词析句而生发诗的意象。通过联想, 想象再造诗的意境。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学习时, 要从“作客”领会四层意思 (1) 作客, (2) 常作客, (3) 深秋作客, (4) 万里作客。这样就会认知, 客居他乡, 无家可归, 生活已够悲苦, 又是经常作客, 到处飘零, 再加之身临万木萧瑟的深秋, 还在万里之外的异地, 极生无限悲苦;从“登台”角度写悲, (1) 登台, (2) 独登台, (3) 多病登台, (4) 百年 (年岁大了) 登台。在这四层渐次加深的思乡感怀的内容中, 增入悲秋苦病的感情, 这是多么长久又浓厚的悲苦, 学生读到这里, 也生悲郁之情。

感悟升华。读诗要靠感悟, 这是窍门。解词析句, 要直觉领悟, 产生灵性。整合评述时, 要整体感知, 升华思想。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首诗字字悲, 声声愁, 人生愁苦固何在。学生能够感悟答案是“艰难”二字, 也能生发联想“艰难”的双重含义, 即自身艰难, 国运艰难。杜甫仕途失意, 年老多病, 固然艰难, 而社会动荡, 国难家愁, 重阳又因病断酒, 已霜染双鬓, 潦倒不堪, 更为艰难。“无限悲凉之意, 溢于言表”。 (《诗薮》)

篇6:《登高/蜀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关键词】蜀相 杜甫 感情 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不仅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而且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作为千古诗圣的杜甫,他的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因此,在《蜀相》的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一个“情”字做文章。

一、背景介绍中突出杜甫与诸葛亮在情感上的共鸣

《蜀相》是杜甫七言律诗中的名作。就一堂语文课而言,短短五十六个字,如果不做特别的处理,就显得容量偏小,适当的背景介绍是增强课堂容量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就背景介绍而言,提起杜甫、诸葛亮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面对大量的背景材料,如何取舍是对教师的巨大考验。引申的过多,花里胡哨的材料必将消弱诗歌本身的魅力;引申的太少,又难以挖掘诗歌的真正内涵。如何恰到好处的选择背景材料,关键是看它们谁能达到红花配绿叶的效果。既将背景材料讲好讲透,又不喧宾夺主,处处为理解诗歌的内核服务,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杜甫为什么写诸葛亮?杜甫和诸葛亮如何在情感上形成共鸣?这是理解这首诗歌思想感情的前提,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德育渗透的前提。

在上课之前,我将杜甫和诸葛亮的相关材料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将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和杜甫的怀才不遇做为背景介绍的重点,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把杜甫和诸葛亮的情感共鸣做为理解全诗的基础。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背景介绍和是为理解诗歌内容服务的,引导学生进行品读、鉴赏,从而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二、在起承转合的结构分析中展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范德玑在《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杜甫晚年的许多律诗均采用“起承转合”这一结构形式安排诗歌的内容,《蜀相》一诗将起承转合体现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为: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情感上的起伏回旋,表达上的迂折含蓄;语言形式上的“顿挫”表现为:章法上开合变化,结构上的回环照应,音节上的铿锵浏亮,词句上的精练警策。沉郁和顿挫合为一体,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

在欣赏起承转合的特点的同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联中作者感情的变化:欣慰→感伤→仰慕→惋惜。在结构变化中融入对作者情感变化的分析,既使诗歌赏析中的结构和情感得到了统一,又让学生对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针对诗中情与景的交融进行重点赏析

《蜀相》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達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在前两联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尾联的千古绝唱随之而出。

在对该诗情景交融的赏析中,既强调前两联与后两联之间的交融,更强调了前两联所描写的景物本身已融入作者的感情。特别是诗句中“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无论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表达方式,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景中藏情最重要则在于“点情”,情中见景的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情景并茂将抒情与写景在此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

四、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融入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在古诗词朗诵中当前更提倡采用多媒体,至少也是用磁带播放配乐诗朗诵,以期感染学生。但教师自身含有个人体会的朗读在课堂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古人云“教学相长”,就是说教学的时候,教师是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教师面对学生朗读并鼓励学生朗读古诗,共同进入古诗的感性境界中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人文修养的特色。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掌握有关诗词音乐美的一般知识,了解旋律、用韵、节奏等常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朗诵是个有表演艺术属性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既然表演,不妨让学生来当个演员,扮演谁?作者!闭上眼睛,深呼吸,此刻我们就是杜甫。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各式各样的视角、切入点,各式各样的理解和情绪。没有固定的标准,让感情引导学生在杜甫的世界里汪洋恣肆。

篇7:《登高/蜀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概述

我这次执教选择的内容包括一首“登高”五言绝句, 三首“登高”七言绝句的阅读、赏析, 《登鹳雀楼 》《登飞来峰 》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诗歌背诵篇目, 《登岩孔白云山》 是我现在任教的八 (6) 班学生张敏创作的, 《登兰州皋兰山》则是我2013年岁暮在即将结束兰州学习之旅时即兴写的。

第一首绝句《登鹳雀楼》前面写景, 后面抒情, 诗里激荡着对光明的留恋和追求, 并阐释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第二首绝句《登飞来峰》则是通过虚实结合写景言志, 表达诗人不畏艰难、自信的博大情怀。 第三首绝句《登岩孔白云山》写景兼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诗人热爱家乡的愉悦心情。 第四首绝句《登兰州皋兰山》叙事、写景后直接抒发难舍难分的感伤。这四首“登高”绝句, 登高望远, 思深抒怀, 表现豪迈、自信、愉悦、伤感的情怀。 我依次展示唐宋诗人的千古登高绝句和两首师生的诗作, 使学生从阅读、赏析诗歌中得以情操的熏陶和绝句创作兴趣的激发。 根据格律诗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 我把授课课型定为以学生阅读感悟为主的综合性诗歌学习赏析课。

二、教法及教学过程

我采取的是“一带三”的群诗阅读、赏析方式, 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后, 在幻灯片上展示阅读、赏析诗歌“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阅读注释;第二步:描述诗句;第三步:品析字词) 。创设情境导入后, 我采取了多形式的读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读、起立读等) , 让学生真正积极参与阅读,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紧接着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学生共同赏析第一首五言绝句《登鹳雀楼》。 结合我校“学、教、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大胆放手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圈划, 赏析、批注其他三首“登高”绝句, 让学生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主动积极发言持续了约10分钟, 当学生赏析中遇到阻碍时, 我适时简要点拨启发。 课堂上, 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精美的朗读音频和视频, 从听觉、视觉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作了相应的拓展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以“登高”为话题, 试创作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的作业。 整堂抑扬顿挫的诗歌阅读、赏析课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 达到了阅读与速读结合、思考与讨论达成、合作探究、赏析提高的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教后反思

绝句较精短, 诗歌赏析是多方面的、综合的, 如果时间足够, 我还应该关注标题、作者、背景、题材及语言风格等。 今后在教学过程中, 我将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 立足诗歌本身, 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掌握技巧, 日积月累, 学生的赏析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我在教学中有需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口语表达中有表述不够简洁优美, 有方言音, 板书没有起到画龙点睛、贯穿始终的作用, 教态中手势运用和面部表情的不和谐, 对学生表扬鼓励与评价不及时等。 这都需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 促进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结, 力争更上一层楼, 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关于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

群文阅读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就是把一组文章 (诗歌) , 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指导学生阅读, 并在阅读中提出观点, 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力。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师生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 (诗歌) , 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 最终达成共识。 2013年12月9日—10日, 树人教育研究院、教育部西南课程教育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举办“第三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推进群文阅读的发展。 现在的群文阅读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 强调单元整合, 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为代表;第二个层级突破教材, 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 增加课外阅读, “一篇带多篇”基本上是这个思路;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 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 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 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 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为典型, 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 最后一个层次的“书香校园”是一种境界, 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氛围、一种文化。 我们经常说的群文阅读往往是指第四个阶段, 在课堂内围绕某个主题选文后组织学生阅读。

群文阅读确实能够让师生回归“阅读”的本源, 真正走进阅读, 这是对真实阅读状况的模拟, 能够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 从而落实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要求, 但是怎样把群文阅读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使之日常化, 而不是作秀似的表演, 是我们现在应该多思考的问题。

(一) 教师、学生、家长能否适应群文阅读。 教师与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适应对每篇课文的精讲精读、条分缕析, 任课教师唯恐知识点没有讲深讲透, 家长也认为教师讲得太少是不负责任。

(二) 怎样处理选文与课文的关系。 现行的教材主要是以主旨与文体为线索编排单元课文, 而群文阅读可以以中心、作者、写法、文体甚至语言特色等为线索, 因此现行的教材不适合完成群文阅读教学, 这就需要学校另外印制相应的教材。 但是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群文阅读研究的条件, 因为不可能每个学校都能够出配套的群文阅读教材, 既有经费的问题, 又有教师研究水平的问题。

(三) 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编排群文阅读的主题顺序。 现在的群文阅读, 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如何选择并组织阅读材料? 按作品风格、写作对象、写作技巧、突出特点组材等, 这种完全由老师个人确定的分类选择, 科学吗? 是否随意性太强?学生的成长是有连续性的, 我们的教学活动往往也是有连续性的, 怎样才能把这种连续性融会群文阅读中? 还有教师的培训、评价系统的跟进等。 目前, 有一个环节是我们不太容易解决的, 因为没有配套的群文阅读教材, 图书馆书籍分类还不够规范, 不便于学生借阅。 教师可以把需要的篇目收集好, 设计好阅读思考题, 印制成资料发放给学生, 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群文阅读的出现, 赋予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 拥有“选择”的自由, 同时也赋予责任。 因此, “群文阅读”对一线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巨大的挑战, 我们要充分挖掘群文阅读的长处, 争取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力。

篇8:《登高》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意在以杜甫的《登高》为例,确立赏析诗词的“五种意识”,突破五个难点,为帮助学生赏析古诗词作一点有益尝试。

古诗词阅读是高中阅读训练部分的一个重点,从高考角度来看,不仅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赏析古诗词时首先表现出的是一种感性上的语言痛苦,更难完成感性认识向理性的跨越,始终无法走近诗词内容,于是“口不能言,手不能写”。

探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情景交融是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缺乏分离“景与情”意识,便找不到赏析诗词的突破口。

2.缺乏运用“意象”的意识,无法全面准确概括“景”的特点,便无法随诗入境。

3.缺乏归纳“景中情”(含蓄的情)和筛选诗词中抒情的句子(直接的情),便无法准确、细腻地归纳出诗词的感情。

4.赏析诗词要有理有据,缺乏结合内容赏析诗词的意识,赏析就做不到准确、规范的表述。

5.诗词的语言是美的,赏析诗词的语言也是美的,缺乏“赏析诗词的个性化语言”意识,即使读懂了诗词,也不能全面、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学会赏析诗歌的常规方法。

【教学重点】

1.筛选意象,表述诗歌所绘之景。

2.结合写景和抒情的句子,表述诗歌所抒之情。

【教学难点】

结合诗歌内容,准确、规范、生动地表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探究法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抒情性导入,把握结构,分离景与情

1.抒情性导入,营造赏析诗歌的氛围。

安史之乱结束四年之后,各地军阀又乘时而起,为争夺地盘而混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这年秋天,年事已高的大诗人杜甫仍然在漂泊流浪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压在诗人的心头。为了排遣这些郁闷,这一天,诗人登上了水急风大的瞿塘峡口。

2.分离景与情,找到突破口。

▲问题1诗人登上高处后,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集体读两遍诗歌后,回答这三个问题。(集体朗读诗歌两遍)

明确了这三个问题,也就明确了本诗的结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老师点拨:人常说,“诗言志,歌咏情”。这句话不是说诗只能言志,歌只能咏情。这是一个互文的句子,是说诗和歌都可以用来“言志抒情”,同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写景抒情成为诗歌一大特色。在赏析诗歌时,分离出写景与抒情的句子至关重要,这是赏析诗歌的突破口。

二、利用意象,准确描述景物特点,同时揣摩景中蕴含的感情色彩。

1.找意象,随诗入境,准确描述景物特点。

诗词的写景部分,常常构成一幅美的画面。

▲问题2如果把《登高》一诗的前两联看成是一幅画面,请同学们说说画面中有哪些内容?(全班同学讨论)

听到的:风急、猿哀。

看到的: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长江。

▲问题3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景物,运用联想、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在练习本上描述这幅画面,结构为分总式。(给足时间,由语言功底好的同学来作示范)

(分)瞿塘峡口秋日天高气爽,猎猎多风,峡中不断传来猿的哀鸣之声,诗人的视线由高处转向江中小洲。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下,有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更远处,无边际的落叶萧萧而下,长江水滚滚而来,奔流不息。(总)首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秋天的气氛。

2.揣摩景中蕴含的感情色彩,结构为分总式。

(分)首联:呈现凄清之状。颔联:叶落而天下知秋,一年又将尽。长江水一泻千里,逝者如斯夫。“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老师点拨:写景必有景物对象,筛选这些对象就是筛选意象的过程;分析、组合这些形象,并揣摩这些形象的感情色彩的过程,正是分析意象、组合意象、随诗入境的过程。树立“意象”意识,就可以深入走进诗歌内容。

三、结合诗句,揣摩后两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即所看后的所想

1.▲问题4请同学们找出三、四联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

这些字眼是:悲、独、苦、恨。

2.分析三、四联,揣摩其中蕴含的感情。

颈联: 万里 —————言飘泊之广

百年 —————谓人生有限(此处专指暮年)

独登台 ————表明诗人孤独在高处远眺

常作客 ————指出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尾联: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加上因病断炊,悲愁就更难排遣了。

3.分析二、三两联的联系,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无限悲凉,溢于言外。

△老师点拨:通过找字眼,可以直接看出作者的一些情感,结合诗句,才能揣摩出更细腻的情感。比如:你粗看看出了思乡之情,结合诗句,可能体会到“苦涩、无奈”的思想之情。确立赏析诗词结合诗句,才能做到有理有据。表述采用分总式,表述就显得更规范。

四、集体朗读,综合情与景,诗意概括全诗(可用填空形式)

1.体会赏析诗歌的“个性化”语言。

看下面两段赏析文字,体会这种个性化语言。

示例1: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地势,是作者亲眼所见,虚景则是火烧曹营,是作者的想象,二者互相衬托,是谓虚实相济。

示例2: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

△老师点拨:诗词的语言是美的,赏析的语言也是美的。这种语言功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同学们只有树立这种语言意识,不断练习,写出这种个性化的赏析语言不是没有可能的。

2.集体朗读全诗,把空白处补充完整,引导学生诗意概括全诗。

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颈联表现感情,从纵即时间、横即空间两个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老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五、归纳赏析诗词的方法步骤

先找写景和抒情的句子,完成情景分离——利用意象概括景物特点,体会景中蕴含的感情——揣摩景中情和直接抒情的句子,规范、生动表述诗中感情。

注意赏析诗词的个性化语言,注意赏析要有结合诗句的意识。

六、作业

1.比较杜甫《登高》和《望岳》,结合诗的内容,分析两首诗,表述两首诗感情有何不同。

上一篇:组合10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阅读下一篇:温馨便民服务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