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集有哪些

2024-04-27

鲁迅小说集有哪些(精选9篇)

篇1:鲁迅小说集有哪些

鲁迅代表作品有哪些?鲁迅写的小说有哪些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文学论著:

《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

《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年级上6课)等作品

论文集:

《门外文谈》

杂文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故乡》《孔乙己》.19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文》《“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这些文章都被摘入《鲁迅全集》.

鲁迅情感经历

兄弟不和

在鲁迅的个人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一个是他的`婚姻生活,另一个就是与弟弟周作人的失和。鲁迅和周作人一直不愿意向别人谈及此事从而也使得这件事越发的扑朔迷离,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可理解的事件。多年来,研究界对此形成了“经济说”、“失敬说”、“家庭纠纷说”等三种观点。第一种说法“经济说”认为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花钱过于大手大脚,致使家中往往入不敷出,最后使得兄弟产生罅隙。第二种说法,认为是鲁迅与信子有私情,导致周氏兄弟不和。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是周家众人对信子的不满,导致兄弟关系的紧张。就否定“兄弟失和”是由于两人思想上的分歧来说,这三个观点是一致的。但是除此之外,学界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多大进展,三种观点也无法真正说服读者。

婚姻爱情

鲁迅的一生,曾经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或爱情关系,一是当他26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主持下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鲁迅自与朱安结婚之后,直至病逝为止,并未与她解除这种婚姻关系(鲁迅深知一旦休妻,朱安就会遭遇死亡或者非人的遭遇,于是未离婚),鲁迅在外的日子,朱安一直照顾着鲁迅母亲的生活,从未有怨言;二是当他47岁的时候,从广州抵达上海,即与长期追随自己的番禺许广平同志同居。鲁迅病逝后,朱安女士到亡故的十余年间,和许广平同志一样,也一直作为鲁迅遗属同社会保持着正常的联系。

篇2:鲁迅小说集有哪些

出现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上的有: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风筝》,它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体裁是散文;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第四单元《社戏》,都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体裁是散文;

八年级上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体裁是散文;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体裁是散文,第二单元《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体裁是散文;

篇3:鲁迅小说人物研究

一、受尽压迫而竭力反抗的人物

鲁迅笔下描绘了一批饱受压迫但竭力反抗的人物形象, 例如祥林嫂、单四嫂子、子君、涓生、狂人、阿Q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在塑造时也有个性和共性的差异。《明天》中单四嫂子看着宝儿纺着纱发出对明天的祈祷, 祥林嫂用自己的美好明天以及自己的儿子来安慰自己, 可以说这都是他们对旧社会压迫的反抗, 甚至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是对这种压迫的无意识反抗。只不过这种欺软怕硬、夸耀过去、幻想未来的反抗手段是很不切实际的, 但是这种反抗在当时却具有普遍性。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 他们的反抗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 归根结底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受迫害的本质, 他们更多的是用一种封建迷信的方法来对抗封建压迫, 这种反抗在当时社会虽然没有掀起大风大浪, 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竭力反抗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就是狂人, 狂人是鲁迅笔下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知识分子, 他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复的思索, 指出当时的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 狂人揭露了封建社会残害人的本质, 并发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抗议。还有子君和涓生, 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 虽然最终他俩的反抗以失败告终, 但是他们这种主动反抗的精神是对反封建专制的强力宣言, 也对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二、饱受封建思想侵蚀的人物形象

被封建思想影响侵蚀的人物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例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阿Q几乎集封建礼教、迷信等于一身, 可以说他是一个封建思想的集合体。在文章的开头, 鲁迅就描写了一场因姓氏而引起的风波。旧社会姓氏是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志, 因此阿Q借着酒性要和赵家攀亲戚, 这反映了阿Q思想深处的封建迷信, 然后后来在在描写阿Q的恋爱时, 她的封建思想, 愚昧形象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都是受过封建压迫的个性人物, 鲁迅通过这些人物展示出他们受封建思想摧残的不同侧面。例如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 但是仍然不愿意代表自己读书人身份的长袍, 还把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经常向别人炫耀, 这就体现了封建思想中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他心里的根深蒂固, 也是他受封建压迫的深刻表现。而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神权、族权以及夫权的压迫下, 始终抱着寡妇不能再嫁的观念, 当她被卖到贺家坳时, 她扯着嗓子嘶喊, 甚至撞香案来表示自己的清白, 这充分说明了封建礼教对妇女思想的禁锢。封建思想除了在知识分子和小市民中明显存在外, 在农民之间也是存在的, 闰土就是这样的一个农民。

三、麻木愚昧不悟的人物形象

鲁迅的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但是由于封建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极其严重, 因此在这多重的压力下, 他们又矛盾的显示出一种愚昧和麻木来。因此他们的反抗斗争也是愚昧的, 这就是这些人物的共性。但每个人物让人哭笑不得的斗争又反映了不同的麻木和愚昧, 这又展现了这些人物的个性。鲁迅描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的愚昧不悟。第一种就是将革命等同于闹剧或者游戏的, 例如华老栓以及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华老栓将革命者的牺牲完全忽略, 而看客对于革命者的牺牲采取的不是理解而是赏玩。第二种麻木就是将压迫作为说服自己的理由, 这种“变态”的心理把他们的愚昧无知表现的淋漓尽致。陈士成和孔乙己是这种类型下的典型人物。陈士成乡试十六回都没有成功, 于是在失魂落魄中想象着金钱落入水中而亡;孔乙己以读书为自己的骄傲, 还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教孩子们“回”字的四种写法, 他们痛苦一生也在不明不白中结束了。第三种描绘的就是思想被牵着鼻子走的迂腐的人。柳妈的到了阴间会被分成两半的言论深深的刺激了祥林嫂, 于是她拼死拼活筹钱捐门槛, 最终还是在寒风之夜死去。

参考文献

[1]伍海霞.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

[2]陈宝琳.鲁迅小说中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特质分析[J].文学教育 (上) , 2010, (02) .

篇4:鲁迅小说注记

《孔乙己》的故事完全是通过咸亨酒店一个小伙计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口气来叙述的,他本人也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当然是一个次要的角色。

就用故事中一个角色来讲故事,先前虽然也曾有人试验过,但在当时还算是新的办法;中国小说历来的叙述者,要么是一个类乎代表官方、掌握全部情况的史官,要么是一个身在民间而无所不知的说书艺人——他们俯看庐山,全局在胸,指挥如意;现在却用一个此山中人来说话,所有的情况就全变化了。原来是怎么看都行的中国画,现在是定点透视的西洋画。

鲁迅的高妙之处在于,手法虽然全新,而仍然具有中国画的笔墨气韵,并没有让人不习惯的洋气。鲁迅早就说过,中国未来的文化应当“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坟·文化偏至论》),一篇《孔乙己》,就已经具体而微地把这样美妙的理想落实下来了。

《孔乙己》不仅充满中国的民族特色,而且带有绍兴的地方色彩。在小酒店里喝点老酒,来一碟茴香豆,这是绍兴啊。

故事的叙述者“我”是一个老实孩子,被推荐进咸亨酒店以后,掌柜以为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安排在外面当小伙计,然而“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来,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眼看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羼水也为难”。这小伙计不会在酒壶子里羼水,于是被安排去专门温酒,干最低级的工作。

“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这句话颇不容易理解,每次在舀酒之前先在壶子里放上水,岂不太露骨了吗?

这就得了解当年绍兴酒店里的一套操作过程,周作人有《谈酒》一文,说得最为清楚,他写道,当年绍兴人到酒店喝酒,“平常起码总是两碗,合一‘串筒’,价值似乎是六文一碗。串筒略如倒写的凸字,上下部如一与三之比,以洋铁为之,无盖无嘴,可倒而不可筛。据好酒家说,酒以倒为正宗,筛出来的不大好吃。唯酒保于量酒之前先‘荡’(置水于器内,摇荡而洗涤之谓)串筒,荡后往往将清水之一部分留在筒内,客嫌酒淡,常起争执。故喝酒老手必先戒堂倌勿荡串筒,并监视其量好放在温酒架上。”原来羼水的奥妙在于荡串筒时留部分水在里面,这样酒就可以少舀一些还是满满的一筒,成本就降低了。

“串筒”一词地方色彩过浓,鲁迅改为比较普通的“壶子”,精明的顾客“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即指了解堂倌在荡串筒时有没有做手脚,以免吃亏。等到酒舀好了放到温酒架上去以后,酒店伙计就不好再捣鬼了。小说里的“我”太老实了,没有资格荡串筒舀酒,只能专事温酒这一种无聊的职务。

不会忽悠顾客的伙计在掌柜眼中不是好伙计,只能干些技术含量最低或完全没有这种含量的低级工作;然而就只这样的小家伙,也不大瞧得起孔乙己。

要彻底读通鲁迅小说,最好能更多地了解绍兴地方文化,在这方面,周作人提供的材料具有无可代替的重大价值。周作人的《谈酒》一文作于1926年6月20日,收入《泽泻集》(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版),后来又收入他的自选集《知堂文存》(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版)。

《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大约取材于鲁迅自己的经历。据孙席珍先生回忆说,鲁迅曾在课堂上说过“我写《一件小事》……是真的遇见了那件事,当时没想到一个微不足道的洋车夫,竟有那样崇高的品德,他确实使我受了深刻的教育,才写那篇东西的”(《鲁迅先生怎样教导我们的》,《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作品中的“S门”很可能就是顺治门亦即宣武门,为鲁迅上下班的必经之地。

不过这篇小说仍然不能看成是完全的实录,作品中的“我”也不能等同于鲁迅本人。鲁迅说过,他的小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不写现在之所谓“纪实小说”,不专门用某一个人做模特儿。

鲁迅还有一个深刻的论点:“纵使谁整个的进了小说,如果作者手腕高妙,作品久传的话,读者所见的就是书中人,和这曾经实有的人倒不相干了”(《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鲁迅没有用过这种办法,而即使用此法,优秀小说中的人物还是一个艺术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而不必同那曾经实有的人、确有的事等量齐观。读小说而致力于索隐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可惜索隐派至今顽健如昔,在《红楼梦》研究中尤为猖獗,在鲁迅研究中也远未绝迹。

《故乡》

《故乡》也部分地取材于鲁迅自己的经历,但也并非完全的实录。《故乡》结尾处(倒数第三自然段)有一通著名的议论:

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他们为了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未经生活过的。

早在《故乡》发表之初(《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1921年5月),茅盾就曾指出,这一段乃是作者的点题之笔(详见《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1921年8月),此意后来颇有人加以发挥。这里的问题在于,“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这两种生活所指比较明确;而“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则所指不甚分明,一种流行的意见说,这里的“辛苦”是反语,“恣睢”则是放纵、凶暴的意思,指的是压迫者、剥削者,他们作恶多端,因此遭到鲁迅的坚决反对云云。

这样的理解好像有点奇怪,前两个“辛苦”不是反语,到第三个忽然成了反语,修辞中似无此格,以鲁迅行文之谨严,恐怕不能这样鹘突。而“恣睢”一词本是放纵无拘束的意思,《史记·李斯列传》引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司马贞《索隐》云:“恣睢犹放纵也,谓肆情纵恣也”;《现代汉语词典》将“恣睢”解释为“任意胡为”。在《故乡》中肆情纵恣的是谁?只有一个人,她就是如今外形有似圆规的杨二嫂。

杨二嫂也很辛苦,早年她家开豆腐店,用现在的话说是个体户,做的是很辛苦的小买卖,所以她自称“小户人家”——根本不是什么压迫者、剥削者。那时她三十多岁,擦着白粉终日在里面坐着,化装售货,还是安分守己的,并未任意胡为。

可是到二十年后,她就“恣睢”起来了。说话信口开河,尖酸刻薄,而说来说去无非想占点小便宜,打那些木器家具的主意,未能如愿后行为就有些不轨——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后来她又无中生有地告发闰土在灰堆里埋着十多个碗碟,“自以为很有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这样的人能当面为盗贼,岂不正是“任意胡为”或“恣睢”么?这个女人品行不大好;她顺手牵去的都是不值钱而很实用的小东西,煞费苦心地着眼于此其实也正表现了她的可怜。如果不是生活非常辛苦又何至于如此?当年她一心一意卖豆腐,并没有这样恣睢啊。

艰难的生活逼得“我”这样的知识分子辗转四方,不遑宁处;闰土这样忠厚老实的农民则变为麻木,一味苦熬苦受;而小市民杨二嫂则变成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不惜任意胡为的可怜虫,失去了做人的尊严。麻木和恣睢都是不觉悟,只是表现形态不同而已。“我”和母亲对杨二嫂的言行都未加追究,甚至连一句明白批评的话也没有说,这样的处理流露了作者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作品对杨二嫂当然是不以为然的,但问题主要不在她个人的品质,而在逼人向下的社会。麻木和放纵均为作者所不取,他希望青年一代能同这种扭曲的生活决裂,过上新的生活。

与人性扭曲共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二十年前,“我”与闰土是关系亲密的朋友,“我”的一家与斜对门的杨二嫂豆腐铺也是和睦的邻居,那时的人际关系还不像现在这样隔膜和猜忌。痛感人性的异化和人际关系的恶化,呼唤人性的复归,寄希望于社会的进步,就是《故乡》的主题所在。

从艺术构思上来说,作者塑造辛苦恣睢的杨二嫂这一形象,不仅可以拿来衬托辛苦麻木的闰土,拓宽社会生活面,也便于稍稍打断“我”与闰土之关系史这条主线,然后再把它连起来。情节展开的线索如果过于单一,容易显得单薄乏味,一泻无余;只有断而复续,穿插有致,才能引人入胜,具有更好的效果。

《故乡》的主线表现的是人性的异化和人际关系的恶化,而杨二嫂这条副线所表现的则是另一种形态的人性异化和人际关系恶化,主题集中,而又富于立体感,颇合于艺术的辩证法。

杨二嫂关于“一毫不肯放松”与“有钱”之关系的感慨,用在“我”身上固然不确,但确为明通之论。用非正面形象的议论来揭露社会的黑暗,是许多小说中都用过的妙法,例如《金瓶梅》中的帮闲应伯爵、巴尔扎克笔下的大盗伏脱冷,都说过一些暴露世态与心态的至理名言,肆无忌惮的小人也自有其深刻之处。

就形象类型的角度说,杨二嫂是鲁迅笔下小市民形象系列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农民和知识分子以外,鲁迅小说中小市民形象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狂人日记》中的大门外立着围观狂人的那一伙人、《孔乙己》中的诸酒客、《药》中的诸茶客都是些小市民,但都是群象,没有细写;华老栓是鲁迅笔下第一个具体的小市民,其特色在于辛苦、老实、迷信、落后;杨二嫂是第二个,辛苦而恣睢;此后还有《孤独者》中的大良、二良的祖母,特色在于深入骨髓的势利。比较起来,圆规杨二嫂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可以说是一个不朽的典型。

《故乡》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道: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两段和倒数第三自然段加起来构成《故乡》的结尾,而这三段本身恰恰形成一个“之”字形的格局。

倒数第三自然段提出一种希望,希望下一代过上新的有别于自己、闰土以及杨二嫂那样的生活;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希望呢,没有具体的办法,于是“我”又复怀疑以至嘲笑自己的希望,甚至说不过是一种新的偶像崇拜。这是深刻的反思,曲折地表现了鲁迅本人既相信进化论又怀疑进化论的思想矛盾。寄希望于以宏儿和水生为代表的下一代,相信青年必胜于老年,未来必胜于过去,而同时又觉得这样的希望相当渺茫。这样的矛盾在鲁迅的思想深处长期存在。

所以可以说,这倒数第二自然段否定了前面的倒数第三自然段。

既然进化论式的希望相当渺茫,那么放弃它另寻新途如何?可是一时还找不到,于是只好折回来,自我安慰道,只要大家都来奋斗,总会好起来的,路是走出来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就回到了倒数第三自然段。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故乡》结尾的这三段盘旋曲折,发人深思。这里最应注意的是否定之否定并非单纯地回到肯定,这里有着新的因素,那就是实现希望要靠实践,要靠大家都来向前走。“走的人多”,大家都觉悟了都行动起来了,自然就有路在脚下。

完全规划好的路线图是没有的,让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团结起来向着前方走吧。鲁迅的这个思想很深刻,现在看来尤其是如此。

《阿Q正传》

《阿Q正传》要写辛亥革命。未庄其实没有人懂革命是怎么回事,于是不约而同地跑到静修庵去“革命”。革命就是要打倒曾经神圣的东西——他们的这一理解不能说没有道理。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采取了两项革命行动,一是砸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一是顺手牵走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阿Q也到静修庵去“革命”,但比较糊涂,还没有想到搞打砸抢;尽管他后来也在土谷祠里大做其美梦,要弄些具体的好处。

这就是所谓“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中国小说史略·明之人情小说(上)》评《金瓶梅》语)。中外小说中多见此种笔法,而鲁迅写来在有意无意之间,尤为高妙。

据许广平介绍,鲁迅曾有为《阿Q正传》写续集的打算,思路是“从小D身上发展,但是他不像阿Q”。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计划。

为成功的作品写续集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鲁迅也终于没有写。

许广平的这一介绍见于她的《阿Q的上演》一文,该文是为许幸之编导的《阿Q正传》首次公演(1939年7月,上海辣斐花园剧场)的特刊而作,后收入《许广平忆鲁迅》和《许广平文集》。在那次演出中,王竹友饰阿Q,乔奇、韩非、舒适等著名演员都参加了演出。

《社戏》

《社戏》前半用不少篇幅写当年北京剧场里的情形,然后写在故乡看社戏的往事,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许多年前曾经有一种流行的意见,认为“北京戏园内外一片乌烟瘴气的景象正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社会乃至整个中国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文章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丑恶现实,批判了辛亥革命‘后十年’的政治腐败,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的旧中国深恶痛绝”〔1〕。学术界诸如此类的意见甚多,所以便要拿来供中学老师在教学时参考。现在看来这样的分析当然会觉得很古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固然乌烟瘴气,他早年在故乡看社戏是清朝末年,那时就不是“黑暗的旧中国”吗?

《社戏》的前后对比不是从政治或社会的角度去对比,甚至主要也不是从戏剧方面作对比。早年在乡下看的那次社戏,戏本身并不精彩——老旦咿咿呀呀唱个没完没了,同去的小朋友们有的吁气,有的打呵欠,有的竟破口喃喃的骂,结果很快就回来了,一路上还骂那老旦。说那一夜的戏好,主要是怀念农家少年对自己的真挚情谊,怀念故乡农村美好的风光。归途中吃豆子一节,最能表明农民及其子弟的人情之美。而与此成为强烈对比的是北京的戏园里不但有“冬冬喤喤之灾”,而且拥挤不堪,长凳座位类乎私刑拷打的刑具,观众之间态度冷漠,令人觉得“这里不适于生存”。作品在这里还特别提到一位绅士,很看不起人,一面看戏一面吁吁地喘气;戏园外面有一堆人,“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

离开作品的实际进行庸俗的大杀风景的政治社会分析,这不是哪一本书的问题,而是曾经流行过的一种常见病。这样的毛病甚至影响了某些外国学者,例如美国的威廉·莱尔也曾批评鲁迅“离开了社会问题”,而一味欣赏“简单淳朴的乡下人未被污染的善意”〔2〕。

《在酒楼上》

鲁迅小说中写景的成分甚少,而偶一涉笔却精彩绝伦,例如《在酒楼上》写“我”住在旅馆里,“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微雪飞舞起来了”;于是就走到“一石居”酒楼去——

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废园大约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起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树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着墨无多,境界全出,这一段曾得到评论家谢六逸先生的激赏,说“这一段描写,非懂得南画趣味的人写不出来。西欧的作品里面,很不容易看到这样的表现。这点足见作者艺术修养的湛深”。

所谓南画就是南宗文人画,这一派认为“意高则笔简;繁皴浓染,刻画形似,生气漓矣”(程正揆《青溪遗稿》卷二十二《题卧游图后》)。钱钟书先生则指出此派“以最省略的笔墨获取最深远的艺术效果,以削减笔墨来增加意境”。拿这些话来品题鲁迅这一段写景,亦复密合无间。

《孤独者》

《孤独者》写主人公魏连殳失业后的情状道:

有一天,我路过大街,偶然在旧书摊前停留,却不禁使我感到震悚,因为在那里陈列着的一部汲古阁初印本《史记索隐》正是连殳的书。他喜欢书,但不是藏书家,这种本子,在他是算作贵重的善本,非万不得已,不肯轻易出卖的。难道他刚失业才两三月,就一贫至此么?

这一个细节,取材于鲁迅本人类似的经历。鲁迅也喜欢书,历年来买得不少,却也卖过一次。他有一部祖传的明抄本《立斋闲录》,在他的藏书中算是比较珍贵的一种,但曾经打算将此书和另外几种也比较值钱的书卖了,来缓解经济危机。晚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其事道:

我家并不是藏书家,我真不解怎么会有这明抄本。这书我一直保存着,直到十多年前,因为肚子饿得慌了,才和别的两本明抄和一部明刻的《宫闺秘典》去卖给以藏书家和学者出名的傅某,他使我跑了三四趟之后,才说一总给我八块钱,我赌气不卖,抱回来了,又藏在北平的寓里;但久已没有人照管,不知道现在究竟怎样了(《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卖书救穷,原来也有他本人的经验。如果鲁迅自己不说,还真不知道他也有这等故事。《立斋闲录》四卷,明代宋端仪的一部杂著,记录了明太祖至英宗时若干朝野杂事;《宫闺秘典》全名《皇明宫闺秘典》,一名《酌中志》,凡二十四卷,明末刘若愚著。这两部书比较冷僻,所以到小说里就改用更有名更常见的书。

此所谓“迁想妙得”;也可见鲁迅本人“喜欢书,但不是藏书家,这种本子,在他是算作贵重的善本,非万不得已,不肯轻易出卖的”。而他终于没有卖掉。当时鲁迅并未失业,只是遭遇欠薪,就窘迫如此。

注释:

〔1〕《鲁迅作品教学问答》,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0—81页。

篇5: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有哪些

杨永德、杨宁二人编撰的《鲁迅最后十二年与美术》,单列有“鲁迅与木刻团体”一篇,记录从1931年6月,鲁迅为“一八艺社”举办展览会并写《一八艺社习作展览小引》开始,到病逝前的1936年10月8日,最后参观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组织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木刻联展》,他与各地进步木刻团体有直接联系并出面指导的就多达十一个。这时团结在他周围的,是上海与各地的另一批反体制的青年。鲁迅不仅反对提倡国粹,也主张引进西方和俄国的东西进来,用以改造封建、专制、腐朽的中国。按说,以鲁迅和陈师曾的同事关系,南下之前与后来,完全可以直接接触和联系齐白石的,但没有。没有收藏齐白石的画,也没有请齐白石刻印。他当然知道美术界和国画界的事情,可是对民国画界的主流,即使是徐悲鸿和林风眠,也刻意保持了疏远的距离。“政治正确”的意识之外,或许也和他的名士气有关。

总之我认为,鲁迅对齐白石评价是有限定有限度的,局限于“画笺高手”而已。谈不上是对国画名家齐白石特意的赞美。鲁迅为着力引导木刻,而兴致勃勃地搜集民初的画笺作品包括齐白石,像他搜集南阳的汉画像砖、朱仙镇年画一样,全是为了新美术的营养。

篇6:鲁迅说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哪些

鲁迅的读书名言

1、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2、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4、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5、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6、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7、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8、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9、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10、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1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2、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3、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1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篇7:莫言小说语言有哪些特色?

专辑:莫言的作品有哪些莫言 电影娃 莫言

作者简介:秦园春(1965.02-)女,河南鲁山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及教学。

摘 要:莫言是“新时期文学”以来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激情澎湃的感情倾诉、奇幻丰富的想象力抒写着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平实质朴的故事。其作品的语言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夸张奇异,乡土语言的气息浓厚,民间口语的广泛应用,色彩语言的绚丽多姿等特点。莫言在勾勒每一个淳朴的生活画面时,都是以他极具个性的语言来展示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人生。本文以《红高粱》、《四十一炮》等作品为例,来探讨莫言小说中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莫言;小说;语言;特点;启示

1、乡土语言的气息浓厚

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故乡为背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的,这与他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农村劳动的经历是密切相连的,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过早的辍学,过早的参加繁重的农村劳动,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留给他的是孤独、饥饿、穷困、苦难的记忆,因此,莫言小说叙述语言的突出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如《白狗秋千架》中的一处描写“知道不知道的,没有大景色了。”她平平地说“要是不嫌你小姑人模狗样的,就抽空来耍吧,进村打听‘个眼暖’家,没有不知道的。”“小姑,真想不到成了这样……”“这就是命,人的命,天管定,胡思乱想不中用。”她款款地从桥下上来。站在草捆前说,“行行好吧,帮我把草掀到肩上。”这是男主人公回到家乡偶遇暖小姑的一次对话,描写暖的语言如“人模狗样”、“耍”、“个眼暖”、“行行好”等词语,这与女主人公的农妇身份和生活境遇相符,描写男主人公的语言时也呈现了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身为大学老师的我衣锦还乡,面对眼前憔悴不堪的农妇与十几年前貌美如花的暖判若两人的形象令我难以置信,而我的这种复杂的心理和有一定文化身份相符合,接下来的谈话内容自然而然的转到农事上,及其复合人物的普通农民身份。

2、民间口语的广泛应用

莫言喜欢用民间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曾说:“老百姓讲话都是借助于某个事物,它多数都是务实的,没有什么空的东西,因此非常具有文学性。”我们知道这种民间的没有加工的语言都是原汁原味的,它保持了文学最初的味道。莫言小说语言“民间口语”的构成可以从句式、词汇、修辞这几个方面来认定。

莫言小说在句式运用上是别具一格的,其中的短句、插入语、整句都带有鲜明的民间口语语体特征。如在《司令的女人》中“出身贫农,阶级不错;三间草屋,一个大院;四只大鹅,八只母鸡;一个老娘,两头猪崽。”由此可见,莫言小说语言中的短句较常见的是四字格短语。它继承了汉民族口语文化的最佳传统格式,言简意赅、节奏感强;插入语具有表情功能,在言语的理解和表达上使句子更加完善,如在《金发婴儿》中“有钱花,有饭吃,娘,你还愁什么?――不愁。什么也不愁――前几天有两个燕子在屋檐下打着旋飞,看样子要在咱家垒窝呢。”插入语在形式上破坏了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在内容上起到了补足句意的作用,叙述的`随意性较大,有明显的口语特点;整句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叙述描写方面有较强的表现力。莫言小说语言的韵律节奏大多是由整句表现出来的,音调和谐、内涵丰富。如在《生死疲劳》中“公路笔直宽阔;路旁花树葱笼;路上车辆稀少;小胡开车贼猛。”句式整齐,节奏匀称,上口悦耳,类似民间说唱。

篇8:鲁迅小说《祝福》研究综述

一、文化学视域下的《祝福》

1、宗教民俗:被社会学遮蔽的言说

长久以来, 《祝福》被认为是艺术地诠释了阶级斗争的典范之作。我们对祥林嫂的死因也进行了多样的解读:文化吃人说、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说等。这样的观点自然是符合常理的, 但它们的长时间存在遮蔽了这部小说的民俗和宗教意味, 同时, 也遮蔽了鲁迅生命观中某些值得探讨分析的所在。近年来, 一些学者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

魏韶华在其论著《中国现代文学史论》中, 概述了文化人类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他认为文化人类学已构成了现代文学的强大知识背景和理论资源。新文学作家关注到了国民素质的变革之难和历史“遗留物”的负担之重, 从而将斗争的锋芒深入到了国民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这样, 我们就可以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祥林嫂的死因进行探询, 而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正造成祥林嫂死亡的是整个鲁镇的民俗习惯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宗教信仰。这是真正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所谓“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只有在这种意义上的理解才能落到实处。

肖尚明在《民间信仰文化与鲁迅、周作人的文学书写》一文中, 关注了颇具民间信仰的庸众中缺乏“人”性的众生相——“鬼”的形象, 特别是“女鬼”的形象。他试图探询“女鬼”的形成机制, 即宗教信仰是怎样把一个女性由人变成鬼的。按照旧俗, 寡妇再婚再寡, 是双重不节不烈。所以, 死在当时的祥林嫂在鲁镇人眼中更是不吉利的恶鬼了。死对她来说是唯一彻底的解脱。

2、人物形象新解

(1) 永远“鲜活”的祥林嫂

“眼珠间或一转, 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 (《鲁迅全集·第二卷·<彷徨>》) 的祥林嫂在研究者眼中却是永远“鲜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我们渐渐摆脱了政治语境的规约和束缚, 对祥林嫂这个人物的解读向着更为深广的文化层面迈进, 而不是局限在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农村妇女这一观点之上。

王冰在《反讽的信仰悖论——<祝福>新解》中, 认为祥林嫂这个最不吉利、最卑微的寡妇才是鲁镇中最真诚的信仰践行者和探索者。宗教只是浮在世俗生活表面的虚饰存在, 祥林嫂才是最谨慎的遵守诫命的那一个人。神圣和卑微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她的身上聚合。

(2) “我”到底是谁

鲁迅小说中常常出现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的作品。对于《祝福》中的“我”到底在这个悲剧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 李欧梵的观点, 他认为“我”是“与庸众并无区别的, 也是一个消极的‘看客’。”罗刚甚至认为“我”“最后变成了无名杀人团的一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是与鲁镇格格不入的, 是启蒙主义知识分子, 对祥林嫂怀着悲悯之情。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来说, 后一种观点更符合文本提供的事实。但是笔者认为判断出“我”是一个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的知识分子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以此为契机, 进一步探询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弱点和他们的精神困境。

二、叙事学视域下的《祝福》

哈雷特·米尔斯在《鲁迅:文学与革命——从摩罗到马克思》中这样评价鲁迅的小说, 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成熟典范, 它们达到的高度也许至今无人企及。”自新时期以来,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鲁迅小说的叙事研究。王富仁在《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一文中认为汪晖的研究是“最成功地运用了叙事学……是通过对鲁迅小说的叙事方式分析研究鲁迅的内在精神结构, 而不是通过分析研究鲁迅的内在精神结构揭示鲁迅小说的叙事模式。”这段话对于运用叙事学研究鲁迅小说具有方法论意义, 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研究者们的研究方式。

吴康在《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存在论视域》中, 对叙述者的分析颇有新意并试图从其中窥探到鲁迅心中的郁结。他认为, 《祝福》标志着鲁迅小说完全的第一人称叙事的深入, 向生存深度的扩展。现身于小说中的“我”不再是一个童年生活的追忆者, 而是直面民族历史生存的沉思者。

时间是叙事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吴翔宇、陈国恩在《论鲁迅小说的时间意识》中探讨了《祝福》中“现在”时间缺席这一现象。由于时间具有了“寓言性”:具体时间的背景就有了抽象性和模糊性, 具体的历史背景被剥离, 命题上升为普遍的抽象层次。祥林嫂问“我”的三个问题也是逃离“现在”的时间, 欲将自己的将来许以鬼神但依然有疑惑的分裂者的表现。

三、考证学视域下的《祝福》

有学者认为在《祝福》中存在着一个被嵌入其叙述结构内部的佛经的故事, 即《贤愚经》。祥林嫂和微妙比尼的人生境遇十分相似。对于这样的说法, 甘智纲做了考证。他在《<祝福>故事考源》一文中, 提到鲁迅于1914年7月4日在北京购买了《贤愚姻缘经》, 后赠与周作人。这就说明鲁迅对这个佛教故事是熟悉的, 可以认定《祝福》与《贤愚经》这两个文本之间存在互文性。

四、结语

篇9: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

关键词:鲁迅小说 自省 复调

一、复调的起源和本质

复调理论来源于前苏联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文中指出"复调小说"中的每个主人公是独立于作者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对自己和世界有着一种特殊的看法,小说表现的不是作者的完整意识,而是具有几个意识相互作用的对话性质。

复调的本质就是对话。个体在进行精神思考的时候,无法摆脱置身其中的群体意志,与群体既有对立,又存在互助互补,在不同的时机,个体和群体的相对关系都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形成不同的方圆平衡。同时,群体意志和生存环境既是个体精神的土壤,又制约着个体精神的发展,束缚着个体精神的伸张。所以个体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这一无形的障碍,在进行精神抉择的时候,必然要考量群体意志和周围环境,这就是对话,体现在文学中就是复调艺术。

二、鲁迅小说中的复调

鲁迅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复调,《狂人日记》中狂人的日记,《孤独者》中魏连殳给我的信,《在酒楼上》吕纬甫沉浸的自我叙述,《伤逝》中涓生的自我追忆等,这些都明显运用了复调表达。

1、鲁迅小说中复调的类型

复调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的特性是相同的,但是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性,一种是缺乏自觉精神的泛意识对话,这在小说中多是需要启迪的民众,如单四嫂子、阿Q,他们在群体意志面前时完全的劣势,缺乏自主权,多体现了扭曲性,这类对话属于盲意识对话;另一种是具有自觉精神的潜意识对话,在鲁迅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对话意味,每一个主人公在说话或者行動时好像都有一个第三者在参与,那个第三者在意识里干扰着主人公,让主人公不得不顾及到他。这个第三者是谁?这一类对话是鲁迅小说复调艺术的典型运用;如果考虑到小说的读者效应,鲁迅小说还有一种文本之外的对话,和读者的对话,前两种设计于文本之内的对话就是为了启迪读者,希望培养出更多富有战斗精神和斗争经验的新的思想斗士,这类对话是启蒙对话。

2、鲁迅小说复调的具体运用

"今天晚上,……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①

对于《狂人日记》,以往解读的重心放在了那篇古文作就的序和白话文的日记的对比结构上,但我们可以试着抛开前面的序言,来重新读一读狂人的日记,我们也可以问出一些问题:狂人在对谁说话?狂人说话时那种急迫的气氛缘何而来?答案很简单,狂人在日记中肯定是在对自己说话,那种紧张的气氛缘于狂人躁狂症产生的自身压迫,他的自身压迫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第三者,外界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这个压迫者,都是他在日记中要用第三只眼紧紧防备的,在这里还有一个倾听者,那就是分裂的自己,狂人对之说话的那个分裂的自己。所以在这里有三个角色,狂人,分裂出来的狂人,压迫者。所以这篇日记本身就是三个角色互相对碰的过程,是一个内在分裂灵魂之间的对话。

狂人只存在于《狂人日记》中吗?不是的,狂人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有着深层自我、我、压迫者三个角色的互相碰撞,我如果在外界找不到依托,便会开掘深层自我,以对抗压迫者,这个压迫者可以是自然与物质,也可以是文化与精神。在这样一种层面上回归到鲁迅,我们就多少能看出一点他内在精神的斗争,体味黑暗沉潜的自我,无力的我,压迫者,这个压迫者不是别的,而是自己又爱又恨的群人,在三个角色的第一层分裂之上,他还有着第二层的分裂,就源于这个压迫者。鲁迅在另一篇小说里有着更直观的表现。

《孤独者》中魏连殳留给叙述者的那封信是整篇小说中最激烈的部分,它不只是激烈,而且是惨烈。申飞和魏连殳是什么关系?魏连殳在信中说到的敌人是谁?以往的研究视角往往放在魏连殳身上,我们试着把注意力移动到叙述者身上,看看他的表现与马脚,在文中"我"一直是个半隐人,魏连殳的出场全在"我"的视线之中,"我"也是魏连殳的倾诉者,在这里"我"好像是一个优游自如的存在,其实不然,"我"是一个胆小的退缩者,"我"一直不敢出面,表面上"我"在公开魏连殳,其实"我"是在隐藏自己。魏连殳信中的敌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那个希望他活几天的人就是"我","我"为什么希望他活下去,只因为我同情他吗?而是因为那个魏连殳就是"我"的魏连殳。魏连殳,"我",敌人,又组成了一个三色花环,只是这封信打破了"我"的叙述主导,深层自我的魏连殳已无法在潜意识里蜷息,"我"也无法再持有他,这封信是他对敌人的控诉,也是对"我"的诀别。从此,"我"将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没有自我,敌人无比强大,"我"已无处可隐,魏连殳在的时候还有隐的空间,现在连这空间也消失了。

到处充满了声音,自己的声音便微弱起来。鲁迅就是文章里那匹受伤的狼,只有在深夜的旷野中嗥叫。

三、鲁迅小说中复调的艺术效果

复调展现的是对话的双重性,一个对话结构的形成必须具有着完整的对话主体和对话平台,主人公并不是单一的文学形象,文学作品也不是文学形象得以遁现实之形的桃花源。复调在鲁迅小说中构造了完整的对话结构。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必须要通过人物形象来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复调艺术正是展现人物完整精神,侧面表现社会环境的充分表现手法。鲁迅小说中复调手法的运用,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和社会环境的对话关系,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

复调本身就是人类精神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产物,在鲁迅小说中,通过复调深刻剖析了人物精神的复杂性及其复杂性因素,他像一个精神外科医生,在小说里一步步完成着他的精神分析,寻找着病人的病节,复调就像一把有力的手术刀。

注释:

①鲁迅.狂人日记[M].京华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鲁迅.狂人日记[M].京华出版社,2006

[2]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这个世界有多黑暗作文700字下一篇:关于交通安全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