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产业论文

2024-05-20

贸易产业论文(精选6篇)

篇1:贸易产业论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启示 作者:徐 林 李福军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3期

[摘要]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很大冲击。究其原因,我国一直是按比较优势原理束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而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相对许多发达国家而言并没有比较优势。文章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泉论述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能性,并在具体措施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农产品贸易;启示

[中图分类号]F72;F304

[文献标识码]A

篇2:贸易产业论文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国际趋势

(一)跨国公司战略的改变与产业的全球化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缘或者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难以应对,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单一的独立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职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专业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便建立起来。在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中,各国生产能力均被纳入其中,根据它们的产业竞争优势位居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于是,各国由各不相同但相对完整的产业组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状况逐步改变成为由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组成的群体结构,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的全球化态势由此形成。

(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国际分工而言,产业内部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在新的分工格局下,特定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提供着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特定行业中竞争力强的若干少数国家占据寡头优势环节,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不完全竞争环节,提供一定的价值量;而在价值链中不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只能占据价值链中完全竞争环节,在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

因此,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看,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

其次,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影响下,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体,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复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转口,成为各国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传统意义上完全由一国生产的纯粹“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会越来越少,中间产品的贸易规模会越来越大,现代广义的加工贸易成为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实现形式,成为现代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

因此,加工贸易在新的分工格局下较之一般贸易更具普遍性,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许多情况下将变得没有实质意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工贸易既是发展中国家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促进出口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它们利用外资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加工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而且还包含由同一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和出口上,将呈现出如下阶梯状演进: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在最初的组装生产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天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利益;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渐次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梯提升。在达到最后阶梯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都属于加工贸易形态。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一揽子直接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入了产业成长所必须而发展中国家又十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由此逐步积累资金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关联产业,从而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因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产业的生产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

化与加工贸易

高科技产业不仅具有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对其他传统技术产业的更新改造具有积极影响,是决定民族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我们目前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跨国投资状况难以作直接的统计和评估。但根据对联合国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为鲜明的全球化发展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更为广泛,扩张速度也更为迅速(潘悦:《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投资的趋势与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5期)。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加工贸易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对于其摆脱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长期被动不利的局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融入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的捷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正是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包加工和其它配套业务,顺利地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和扩张加速了这些产业中的相关链条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转移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需要充分的重视和鼓励。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分析

(一)加工贸易产业分布的结构优化

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一阶段里,投资主体的不同产生投资产业的分布差异,我国加工贸易也在诸生产要素的积累中不断提升着产业构成的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主体是与港、台、澳比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营港澳地区转移而来的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费低廉,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成为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他们向我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服装、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90年代初期开始,加工贸易进入外商投资发展的新阶段,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稳步拓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加工贸易由此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重的态势。90年代后期,加工贸易中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达到了40%。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出口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因而,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能够概括地反映我国加工贸易在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产业升级和转换状况。表1展示了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总额的增长状况,表2则展示了加工贸易各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比重的变化。

表1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增长状况(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根据表1的数据,1992年至2000年,机电、车船设备、化工、纸制品、木制品、塑胶制品和仪器仪表的加工贸易出口都获得了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增长近6倍。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机电、车船设备的增长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长速度则显著下降,表明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加速状态,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明显减速状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朗。

表2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3中国加工贸易强势产业(%)

资料来源:表2。

表2显示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变化更能够反映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1992年,占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纺织、机电、鞋帽、杂项制品和皮革,其中,纺织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支柱产品;1995年,机电和纺织产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比重也出现了同样的转换,仪器仪表替代皮革进入前五位;2000年,产品位次没有变化,但机电产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22%,纺织产品的比重降至14.85%,其他产品的比重则在10%以下。加工贸易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已经形成,若将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这部分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长到2000年的54.37%,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产品排序状况列表,得表3。

(二)加工贸易产业内部的阶梯递升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所替代,国家燉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因此,出口产品的产业类别逐渐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各经济体在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便成为能够准确提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状态的判断指标。

表4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4显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状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年代后期已达到50%上下,这与80年代中后期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在加长,我国产业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在提升。

进一

步的考察还可以通过产品性质的一系列指标,来测度加工贸易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进而确认其在全球化产业内的升级换代状况。根据课题组对全国611家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研结果的分析,约有35%的有效样本企业已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2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56%的有效样本企业在成品组装阶段(见表5)(由于多数问卷问题可以复选,因此,除表中列明外,各项选择占样本百分比的和大于100%)。加工贸易产品的上述阶梯分布状态,说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并非全部从事各产业的简单组装工序,相反,已有1燉3强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已摆脱了简单组装加工基地的地位。

由于先进机器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大量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既可以采用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也可以将技术物化,采用使用大量机器设备、雇用简单劳动力的方式,因此,仅以阶梯分布还难以准确显现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而判断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表3.7显示了课题组调研结果,样本企业中,67%的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8%的企业从事的是资本密集型生产,17%的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和为25%,表明我国四分之一的加工贸易为非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

归结起来,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的基本状况是,54%的出口产品是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了50%左右的增值率,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25%的企业生产属资本燉技术密集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存在着较大差距,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确实实现了产业升级,并且,这一升级进程是十分显著的。

表5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阶梯递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6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按照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市场导向进行划分,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实施浅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中国市场)和实施深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后者便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中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加工贸易投资实现的。

外商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前期,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长期失衡,与整体国民经济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在纺织、电子、轻工机械和家电等行业的投资,一方面从总体上改善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局面,另一方面也迅速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并使这些部门迅速获得了国际竞争力。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化工、机电等资金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也呈加速增长状态。表7显示了80年代以来按照附加值计算和衡量的制造业内部产出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到,20年来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中,加工贸易集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尤为明显。

分阶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产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变化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变动状况比80年代更为剧烈。在升幅较大的产业群体中,服装业的提升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半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90年代提升速度加快,电子产业在90年代后半期的增幅尤其明显,说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显著提高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述产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依次提升的顺序,与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吻合。

表7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化(MVA)(1980~199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依据制造业各行业的附加值产出状况和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时期的强势产业组合(见表8),将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与表3加工贸易强势行业及表1加工贸易增长状况作对照,可以看到,强势产业中的全球化产业都是加工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强势产业中排名提升最快的电子和运输设备的加工贸易增速尤为明显。电气机械产业在强势产业中位居后位,但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外突出,如果机电产业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作用得到发挥,则该行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亟待升级的产业结构将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

综合考察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在总体趋势和动态阶段性变化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外商投资推动的加工贸易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诸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迈向市场经济的前沿——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作用评价,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发展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

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的变化(1980~1999,%)

资料来源:表7。

四、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中国具备了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到90年代中后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产业基储科技和人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相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及非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环节置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力资源密集区,这些子公司大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运营。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亚洲“四小龙”也将中国作为其高新技术产业

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将其在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的部分劳动力较为密集的环节逐步移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993~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4%,高于全部制造业11.0%的平均水平,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9%,同样显著高于全部制造业的7.1%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燉3,占出口值的3燉4。这个趋势随着我国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此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表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构成(亿美元)

资料来源:科技部。

从表9中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增长,出口增长速度尤为显著。在进口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重大致相当,但在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远远小于加工贸易,并且,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大幅下降,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到1999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上升至88.6%,一般贸易下滑至8.8%。在加工贸易的增长中,来料加工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增长来自外资企业的进料加工。可见,加工贸易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构建了初步的规模。

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地区经济中表现更加明显。在深圳,以加工贸易为载体,深圳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化体系;在苏州,以电子信息产品为龙头的加工贸易发展已对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员工的培养和配套产业的跟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出口形势乏力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成为支撑出口增长的中坚力量。2001年上半年,北京市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达48.4%,占加工贸易出口净增长的93%,深圳市出口增幅减缓,但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仍保持了高速增长,其对加工贸易出口的贡献率达86%(国际经贸消息,2001.7.26)。

篇3:图书版权贸易产业因素

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起步较晚, 直到1992年10月, 我国正式成为了《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后, 图书版权贸易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近年来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很快, 2000年我国通过出版社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共计8081种, 2009年则达16017种, 增长了近2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仍然处于发展初期, 图书版权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

近几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特点

1. 逆差严重持续时间长。

据相关的统计,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从1993年起至今一直为逆差。近10年逆差还在不断增加。2000-2009年我国通过出版社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共计123972种, 其中引进版权69216种, 输出版权8197种, 逆差为61019种。其中2000年逆差为6705种, 2009年逆差为9811种。其中2008年逆差最大达13336种。

2. 贸易差额持续增长。

由于统计的原因, 贸易差额无法做准确的统计, 但是可以肯定,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金额超过品种数量。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聂振宁曾经说过:“我们现在通常说的10:1, 是按图书品种计算的, 如果按实际的经营额计算, 这个数字会远远大于10:1, 因为我们引进的图书基本上都是畅销书, 版税的利润相当可观, 而输出的图书则很少有畅销书, 大多是适销书, 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可想而知。”

3.逆差国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无论引进还是输出都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但是我国全面处于贸易逆差。其中以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的逆差最大。以2009年的统计为例, 逆差分别达到:4266种、1627种和1160种。

造成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的产业因素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并不是因为资源方面存量不足, 而是因为在全球历史文化资源这一大平台下, 未将中国的图书版权资源转化为图书版权产业的实力。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的竞争力强弱, 取决于五个因素: (1) 要素条件, (2) 相关产业与支撑性产业, (3) 国内需求, (4) 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 (5) 政府的行为和政策。五个要素相互作用, 整体形成钻石体系。下面就从这五个方面探寻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弱、逆差严重的成因。

1.要素条件

图书版权贸易的对象, 是享有著作权法 (版权法) 保护的知识产权, 而各国生产和提供著作权 (版权) 及其邻接权的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状况, 就是图书版权产业的生产要素禀赋。具体来说, 这些要素主要有人才资源、品牌形象和执行系统。而对于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产业, 这些要素均为稀缺性要素, 这是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长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的原因之一。

(1)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高水平人才欠缺。图书版权贸易是一项创造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 首要和关键因素就是人才资源。优秀的创作者队伍是图书版权贸易的基础;高素质复合型的贸易工作者更是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相关的人员素质高低不一, 高水平的图书版权贸易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这已成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

(2) 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图书版权贸易中, 品牌优势越明显, 在引进中就越容易得到外国出版社的授权, 在输出版权时也容易受到国外大型出版商的关注, 从而促进图书版权贸易的达成。品牌的优势也更能吸引优秀的品牌作者的加入, 从而扩大贸易的发展, 增强贸易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微不足道, 中国作家在世界的知名度也较低, 品牌作者的影响力也就相对较弱。

(3) 高效执行系统尚未建立。图书版权贸易从合同签署到新书出版, 通常需要一年的时间及一系列的环节, 包括定金支付、组织专门人才进行翻译、编辑、出版并支付版税, 最后寄送样书等。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体系的运行效率。拥有一套高效快速的执行系统是图书版权贸易得以持续进行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在我国, 高水平的图书版权经营机构还未形成, 图书版权贸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经营理念相对落后, 加上版权运营过程中需要经过政府机构层层批准, 因此造成执行系统效率低下, 这影响了作品顺利地推向市场, 严重制约着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

2. 相关产业与支撑性产业

图书版权贸易的相关产业是指与出版有关的产业, 例如版权代理、图书馆业、运输服务业以及零售批发等, 这些产业通过图书版权贸易的产业链, 间接对出版业和图书版权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其中的版权代理是我国相关产业中较薄弱的产业之一。我国的版权代理制度产生得比较晚, 直到1988年, 我国第一家版权代理机构才成立, 到目前为止, 我国经批准成立的版权代理机构只有28家, 相比美国的600多家版权代理机构来说, 无论在人员配备, 还是规模数量, 我国的版权代理机构都相形见绌。图书版权贸易的支撑性产业主要指出版印刷设备供应商、作者队伍等产业。其中, 作者队伍则是重中之重。我国的作者队伍在人数上、结构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足, 这也制约着产业的竞争力。

3. 国内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对于图书版权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十分明显, 第一, 国内需求决定产业在本国国内的市场发展空间。第二, 国内需求的方向和层次有助于本国图书版权产业开发创新处于国际版权产业的前沿。第三, 国内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需求的重叠也将影响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国内需求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则稍逊一筹, 表现出由于城乡、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以及贫富的巨大差距, 导致国内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和需求的不平衡, 文化产品的消费过度集中在极少数富有群体, 人数较多的普通群体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程度则非常低。致使文化消费结构非常不合理, 国内开发原创的文化产品动力不足, 继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内图书产品整体质量较低, 可供输出的优质原创性图书严重缺乏, 最终导致我国图书产品整体竞争力低下。

4. 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

在西方发达国家, 企业进入图书版权行业十分便捷, 自由竞争环境良好, 图书版权产业一直处于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进入21世纪以后, 图书版权产业竞争加剧, 国际上许多出版企业通过联合和并购迅速发展成大型的出版集团, 公司内贸易的开展也愈来愈频繁, 整个集团的竞争力迅速提升。然而我国的图书版权产业进入壁垒较高, 存在严重的行政垄断问题。因此, 出版企业依靠这种行政垄断, 就可以轻易获得高额利润, 导致竞争压力不足, 缺乏创新的动力。进入21世纪后, 为了适应国际竞争, 我国也成立了很多出版产业集团, 但其中不少出版企业是通过行政“拉郎配”组成的, 不少集团不仅“集而不团”, 甚至产生了内耗现象, 对竞争力的提高反而起了负面作用。总之, 中国行政垄断问题严重, 出版业缺乏竞争、创新的压力, 严重影响着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5. 政府的行为和政策

政府的作用表现在, 它从宏观层面对上述四个因素加以影响, 从而影响图书出版业的竞争力。在我国政府的作用较大,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立法, 保护相关版权, 为图书产业创造更好的竞争环境。但是我国的行政干预过强, 从企业进入行业、投资到图书的审查、进行对外贸易每个环节, 都由政府进行严格的管理。导致出版和图书版权贸易产业形成行政性垄断的体制特征, 出版企业并没有真正获得市场主体地位, 很难真正做到自主经营。此外, 各地实施的地方保护也造成了中国的出版市场的极度不统一, 使我国至今仍未形成完全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的出版市场。

篇4:贸易产业论文

[关键词] 两岸 电子产品 产业内贸易 产业分工

中图分类号:F7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10)5-0050-15

当前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获执政权以来 ,两岸关系日渐热络。高层互访不断,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顺利实施,两 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两岸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两岸经济关系经过30年来的发展,依存度日益提升。从台商投资来看,截至2010年1月底,大陆累 计批准台资项目80255个,实际利用台资497.1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 资在大陆累 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5.2%,对大陆经济现行运行模式的形成和运转有着显著影响。从两岸 贸 易来看,2009年两岸贸易总额累计突破9000亿美元大关,大陆继续成为台湾第一大 出口市场 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对香港及大陆出口在其对外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超过40% , 大陆需求的强弱对岛内经济增长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两岸电子产品一直在两岸贸易中 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09年1—10月,两岸电子贸易额高 达529.63亿 美元,在两岸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占60.90%。本文在对两岸电子产品的产业内 贸易和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岸电子产品的分工进行展望。

电子产品范围与两岸电子产品贸易的发展

1.电子产品的分类

电子产品包括的对象非常广泛,按照台湾资策会MIC的定义,电子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消费性电子产品、工业电子产品 、零组件、精密仪器及器械工业,每一类产品中又包括若 干中类,中类又包括若干小类,小类中又可细分到多种产品,每种产品都有相应的工业代码 和HS海关编码。按照HS的分类方法,台湾电子产品主要包括HS84、HS85、HS90,还有部分包 括在HS91(钟、表及其零件)中,但HS91历年对大陆贸易金额很少,从1992—2009年其贸易 金额仅占总额的0.18%,与HS85占两岸贸易金额33.18%、HS84占12%相比而言,非常微不足 道 。因此,本文在研究台湾电子产品对大陆的贸易中,把HS91略去。重点研究HS84、HS85、HS 90这三类贸易品。

本研究根据上述的分类标准及资料的可获得性和分析的可行性,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 HS),整理出电子产品的分类和产品编码如下:

其中,产品HS85与HS84两大类商品在1992年至2009年10月两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达 3560亿美元、1288亿美元和951亿美元,分别排名为第一、第二、第三, 在两岸贸易中很具代表性。

2.两岸电子产品贸易分析

两岸电子产品一直在两岸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1992年两岸 电子产品贸易总额为55.70亿美元,占两岸贸易总额的31.04%。其中,台湾对大陆的出口 金 额为48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 31.14%;台湾从大陆进口的电子产品为7.69亿美元, 占 台湾从大陆进口总额的30.45%。2009年1—10月,两岸电子贸易额高达529.63亿美元,17 年间 增长了8.5 倍,在两岸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提高到60.90%,比1992年增加近30个百分点。其 中 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额为669.31亿美元,占台湾对大陆出口总额的 61.66%;台湾从大陆的 进口额为200.34亿美元,占台湾从大陆进口总额的58.37 %。

再从产品结构来看,虽然三类产品的贸易规模都在扩大,但HS84产品的出口比重呈下降趋 势,从1992年的13.55%下降到2009年的6.32%,而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6.56 %上升 至2009年的15.59%,甚至个别年份比重高达20%以上。HS85产品的出口比重快速上升,从19 92年的15.85%上升至2009年的39.73%,而且其进口比重也呈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22.17 %上 升至2009年的37.55%。HS90产品的出口比重上升迅速,从1992年的1.75%上升至2009年的1 5 .60%,其进口比重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从1992年的1.72%上升至2009年的5. 23%。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

1.专业化竞争力系数

专业化竞争力系数,又称国际竞争力指数,主要是从贸易的数量方面来测度贸易的竞争力水 平,对贸易专业化程度最为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显性比较优势的指数(RCA),这种计算方法 是由巴拉萨(Balassa,B.)提出,用于计算和解释产业间贸易的比较优势,后来经过许多 学者的扩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2.两岸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经济学者最初对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 国际分工的加深,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出现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逐渐引 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他们的研究显示,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是随着一国工业化程度和经济 发展而不断提升的,而且发生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其技术含量也较高。

从台湾电子产品总体来看,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0.28上升到2009 年的0.44,但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其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演变轨迹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HS8 4与HS90的变化趋势就大相径庭。HS84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由1992年的0.15上升到2009年的0 .85。从前面的竞争力指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台湾产品的竞争优势相对逐步下滑,大陆 的竞争优势 逐步上升,使台湾向大陆的出口比重远低于其从大陆进口的比重,从而导致其产业内贸易指 数上升。而HS90的产业内指数与HS84完全相反,从1992年的0.28下降为2009年的0.18,而 且 其演进过程经历了从低到高,再走低的过程,其峰值出现在1998年,高达0.50,此后便一 路 下滑。从前面的产业竞争力分析可以看出,该产品台湾相对于大陆还有着较强的优势,对大 陆的出口比重远高于其从大陆进口的比重,因而其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而HS85的产业内贸 易指数则不像HS84和HS90那样大起大落,保持相对平稳,仅从1992年的0.37上升至2009年 的0.44,上升幅度较小。该产业在2002年以前,是从大陆的进口比重超过对大陆的出口比 重,但2002年后,对大陆的出口就超过从大陆的进口了(见图2)。而且从前面的竞争力分 析 也可以看到,HS85的产业竞争力由低向高的一个演进过程。这说明产业的竞争力与产业间贸 易指数存在着一致性,如果产业的竞争力比对方强,表明其产业的出口能力强,则会相应 影响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走势。

两岸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演变状况表明,两岸电子产品贸易中同类产品的相互进出口占有 相当高的比重。然而,这种情况并不说明两岸在电子产品领域已经进入水平分工状态。台湾 虽然既对大陆大量出口某种电子产品,同时也从大陆大量进口该类产品,但台湾从大陆进口 的产品和其对大陆出口的产品在技术水平和价格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要判断其是水平型贸 易还是垂直型贸易型态,还需做进一步分析。

3.主要贸易品产业内贸易类型

传统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只能计量总体产业内贸易指数,无法将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的产 业内贸易区分开。直到1994年,格瑞洛维、海尼和米勒(Greenaway,Hine and Milner,19 94)在前人研究(Abd-el-Rahman,1991)的基础上,尝试一种新的计量方法细分产业内贸 易。本小结主要根据GHM法来测定两岸电子产品的贸易类型。

对不同产业内贸易类型的测算始于Abd-el-Rahman(1991),当时提出了用进出口商品单 位价格比率来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思想。在Abd-el-Rahman(1991)基础上,Greenaway、 Hine和Milner(1994)与Fontagné和Freudenberg(1997)分别提出了测算产业内贸易类型 的方法,简称为GHM法和FF法。本文采取的GHM法,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经计算(见表2)表明,两岸电子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产业间贸易要多,而在产业内贸 易中,主要以垂直型分工为主,这表明目前两岸电子产品的分工仍以互补为主、竞争为辅 。大陆向台湾出口的多是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低的同行业的产品,而台湾从大陆进口的是 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高的同行业产品。这种产业内贸易从表面和形式上看是产业之内的贸 易,但其贸易形成的原因却是与两岸间资源禀赋决定的产业之间贸易相似。这种产业内贸易 的形式,即细分后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显然与比较优势仍具有密切的联系。

两岸电子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就是说,尽管台湾在 向大陆出口某类电子产品的同时也从大陆进口该类产品,但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却存在显著 差异,进口的是技术含量低的低价格产品,而出口的则是技术含量高的高价格产品。

主要结论及展望

1.两岸电子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台商投资带动的结果

两岸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台商对大陆投资所带动的结果,因此两岸贸易所涉及的产品类别也就 与台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台商电子产品投资在台商投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992年至2009年10月其投资金额高达263亿美元,比重为32.66%,在个别年份其比重达40% 以上。

由于在大陆投资电子产业的台商,其原料、零部件和半成品仍有相当部分向台湾采购,因此 投资的增长带动了产业内贸易相应的增长。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从制造业整体来看,台商 的当地采购比重在逐年增加,从台湾进口部分在逐年减少。但仅电子业来看,其原料从台湾 进口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计算机、通信及视听电子产品制造业”与“电子零组件制造业” 分别占到40.38%、41.29%。而零部件、半成品从台湾进口的比重,“计算机、通信及视听 电子产品”与“电子零组件”分别占45.92%和51.56%。

由此可见,无论是原料或是零部件半成品,电子产业的回购比例仍然比较高,两岸之间的供 应链比较紧密,投资大陆带动出口增加的效果依然存在。但随着下游投资已逐渐带动上游产 业到大陆投资,当地台商供应增加,且在大陆的产业链逐渐发展完整,过去无法生产的原料 、零组件与半成品已可以供应,使得台商减少原料、零组件和半成品的进口,增加当地采购 ,从而导致两岸间原本合作分工的关系今后将可能逐渐转变成竞争关系。

2.两岸的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要型态,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仍然以根留台湾为主

这在前面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分析中,已经对此进行了计量分析。而且从对台商的调查情况, 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以台湾“经济部”的调查资料来看,两岸产业垂直分工形态均 高于水平分工形态。在垂直分工中,“台湾产品附加价值高或较高级”最为典型,“计算机 、 通信及视听电子产品制造业”、“电子零组件制造业”分别达13.19%和22.09%;而“大陆 子公司 产品附加价值高或较高级”的比重则低了许多,仅为1.37%和1.12%。表明两岸电子产品的 分 工,其高附加值环节仍然是根留台湾。导致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台湾当局的种种设限。 在民进党执政时期,倡导“戒急用忍”的两岸经贸政策,对台湾投资大陆无论在金额上,还 是 在技术水平上都设置了种种障碍。例如,台湾当局规定,台商投资大陆的单个项目规模不得 超过5000万美元,处于高端的电子产业,多属资本技术密集型,这种设限使欲到大 陆投资的 企业远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最低限额。同时在技术上,也颁布了诸多禁令。比如,针对芯片产 业,台湾当局明文规定12英寸芯片项目禁止到大陆投资,8英寸项目则控制保证不用于军事 目的的限量投资,并要出示《最终使用证明》,以此作为衡量是否允许向大陆投资的技术转 让依据。这些种种限制,使台商只能在现有的约束下布局两岸,把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仍然 留在台湾,把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大陆,从而促进了两岸电子产业的垂直分工。

在两岸分工的情形下,台商可以利用两岸工厂的比较利益,因此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将 更具竞争力。一方面,台商把部分生产线移到大陆后,留在台湾生产的是更专精的产品或零 部件,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台湾工厂可以进口大陆工厂生产 的廉价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然后,再加工出口到第三地,这也有利于提升台湾产品的竞争力 。从图3可以看到,台湾在其主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的竞争力指数 都是上升的。美国的RC指数从1992年的0.46上升到2009年的0.63,而欧盟的RC指数一直在 高位运行,表明台湾对欧盟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从1.62上升到2.13;在韩国从0 .41上升到0.63,日本上升幅度最大,从-0.71到0.56,上升了1.27点。而这种竞争力 的增加,又与两岸的IIT指数的上升保持着一致性。这表明,当两岸产业呈现贸易垂直分工 时,则台湾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会提升。

换言之,台商在两岸之间进行愈多的垂直分工,那么,他们应该具有越高的国际竞争力;反 之,如果台商在两岸间进行水平分工,则他们的产品很可能会逐渐被大陆工厂所取代,竞争 力自然会下降。

4.随着大陆台商的本地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与台湾的产业内贸易将被台商的投资所替代 ,产业分工将趋向水平分工

虽然台商从台湾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半成品仍占其供货来源的40%以上,但已逐渐曾下降趋势 。大陆台商生产所需要的半成品、零组件及原材料有逐渐“就地取材”的趋势。

“计算机、通信及视听电子产品制造业”大陆台商的原料来源2003年从台湾进口比重高达50 .3 3%,但2006年已降到40.38%,相应由大陆当地提供的比重从41.83%升至44.73%;其零组 件、 半成品的进货来源2003年从台湾进口比重高达57.07%,但2006年已降到45.92%,下降了10 多 个百分点,而由当地提供的比重从35.17%升至40.51%。“电子零组件制造业”1999年原料 从 台湾进口高达50.05%,但2006年已降到41.29%,由大陆当地提供的比重从38.21%升至42 .92% ;其零组件、半成品的进货来源从台湾进口比重从1999年的56.75%,降为2006年的51.56% , 由当地提供的比重从34.26%升至41.36%。从总体来看,其原材料的进货来源大陆已经超过 台湾,但零部件、半成品的进货来源,台湾略高于大陆。这显示,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设厂 后, 为因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地采取原料供应本地化的策略,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虽 然台湾仍是大陆台资企业生产所需原料或零组件的主要供应地,但是台商对台湾原材料或零 组件的供应依赖度逐年下降,台商电子产品企业生产原料本地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将会进一 步出现投资效应替代贸易效应的结果,两岸的产业分工将趋向于水平分工。

虽然在此分工模式下,台湾的产品有可能会逐渐被大陆工厂所取代的危险,但这并不能说明 这种分工,不利于台湾经济的长期发展。恰恰相反,它在给台湾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台 湾产业不断升级的强大动力。当前,台湾经济又步入一个新的转型期,未来转型更将与两岸 经济关系密不可分。台湾电子产业只有向高附加值的上游研发、创新和下游的增值型服务方 向升级,才能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种转型显然离不开大陆生产基地的强力支持。同样,台 湾欲在亚太区域整合速度加快的形势下摆脱边缘化危机,同样需要加强与大陆的经济联系。

5.随着两岸全面三通的实现和两岸ECFA的签署,两岸资讯电子产业的合作空间广阔

2008年11月,两岸正式开始直接双向通航,标志着两岸进入“大三通”时代,这是过去30年 来两岸经贸关系的最重大突破。“三通”实现后,不仅将使两岸的交流更加扩大,互动更加 便捷和频繁;而且将带来两岸经济的深层次整合,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首先,“三通” 将开放大陆企业及人士到台投资,改变过去投资的单向流动,从而让两岸蕴藏的经济合作潜 力和能量逐步得到释放,为两岸产业双向互利分工合作创造新契机,促进形成新的两岸产业 分工与合作格局。其次,两岸实现直接双向直航带来的交通和投资的便利性,有利于台商深 化对大陆市场的布局和开发,加快两岸产业对接和融合,推动两岸产业合作由目前的台湾产 业梯次向大陆转移、以大陆作为加工出口基地为主的方式,向共同提高两岸产业技术层次和 竞争力方向升级,提升两岸产业链的关联度与融合度,并通过合作摆脱两岸产业在全球产业 分工体系中的相对弱势地位。对台湾资讯电子产业而言,其竞争力将出现再次升级的契机。 两岸直航后,零组件调度时间和库存期间将大大缩短,有利于降低成本并强化弹性分工。而 大型电子厂将因运输成本的下降,回台设立生产据点的机率也可能增加。这将有力促进台商 在两岸的布局,提高台湾企业的全球运筹效率,增加台湾产业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庄荣良.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发展阶段、模式演进和发展机遇.福建论坛•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9(5)

ECFA的签署正在推进,这对两岸未来的经贸发展也将带来深远影响。两岸ECFA基本就是比照 中国-东盟自贸区模式,先签署一个框架协议,之后再就不同的商品、服务业开放项目以及 投资协定分别签署,最后完成自贸区的形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 正式运行,倘若台湾不与大陆签ECFA,则将面临产业大举迁移到东盟的冲击,台湾经济势必 在亚太区域中被边缘化,ECFA的签订,是奠定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两岸之间悬而未 决的问题如关税、双重课税、投资保障、智慧财产权和争端解决机制等等将得到彻底解决, 同时,两岸在贸易、投资以及人员往来等方面还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的限制也都将逐步取消。 这将对两岸经贸往来带来极大便利,促进两岸经贸发展,更有利于扩充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 。

总之,两岸三通的全面实现和ECFA的签署,还将开创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新契机。未来两岸 电子产业的分工,一方面台湾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利益,建立自己在发达国家和大陆 间的技术、服务中介角色;通过将服务市场向大陆的延伸,台湾可以充当大陆的重要门户。 另一方面,两岸正在建立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机制,随着大陆与港澳地区(大桥)经贸关系 的日益紧密,以及大陆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将有助于带动台湾更深参与亚太地区经 济合作进程,提高台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从而避免经济边缘化的忧虑。今后两岸经 贸关系发展不仅仍将是促使台湾经济复苏的动力,也将是推动台湾经济完成新一轮转型的重 要因素。

篇5:贸易产业论文

摘要:分析研究了国际茶叶市场的变化和特征,了解和认识表象背后的成因,研判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宜宾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梳理,结合现实情况,针对性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茶叶市场;现状;趋势;宜宾茶产业;对策建议

1国际茶产业生产贸易现状

1.1茶叶生产基本情况

,世界茶叶总产量达到了51.73亿kg,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有中国、印度、非洲、斯里兰卡、土耳其等。中国是绿茶产量最大的国家,占绿茶总产量的85%,产量较大的国家还有越南、日本;红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孟加拉国等,其中印度是唯一大量生产CTC红茶(红碎茶,一般制成茶包)的国家,斯里兰卡是传统红茶的主要生产国家。

1.2贸易市场基本情况

20,世界茶叶贸易总量达到18.24亿kg,交易价格同往年相比较为平稳,主要茶叶交易市场的拍卖价格呈现显著的差异。主要的茶叶出口国有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是红茶的最大出口国,斯里兰卡是传统茶叶和预包装茶叶的最大出口国。茶叶的主要进口地区有亚洲、非洲、俄罗斯联邦等。

2茶产业生产贸易概况

我国是世界茶叶第一大种植国、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三大出口国。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为274万hm2,茶叶总产量为209.2万t,较增产了10.3%。2014年,我国茶叶出口量约为30.1万t,金额为12.7亿美元,虽然出口金额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出口量同比下滑度达到近来的最大值。主要原因是出口产品价值低、出口成本上升削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及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严格的农残标准。我国茶叶出口市场相对比较集中,出口产品结构仍以大宗散装原料茶为主,出口超过万吨的有摩洛哥、多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阿尔及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及地区,出口摩洛哥的茶叶量长期稳居首位,约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20%,出口茶叶量前11位的国家和地区占出口总量的66.5%。

3茶叶消费市场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是国内外茶叶消费呈现方便化、多样化特征。袋泡茶、速溶茶、纯茶饮料、调味茶(冰茶)等占世界茶饮料消费总量的30%。二是红茶(尤其是红碎茶)消费仍然占据了世界茶叶消费的绝对主导地位;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以及绿茶健康饮品形象的传播,绿茶消费量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价格也达到200元/kg,这为宜宾大宗绿茶提供了出口机遇;特色茶叶消费增加势头明显。三是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仍然处于低水平,而且各国消费极不平衡,人均消费较多的国家是利比亚、英国、卡塔尔、爱尔兰、斯里兰卡、埃及、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茶叶消费高于欠发达地区。四是国际茶饮料主要消费市场被联合利华等少数跨国企业垄断。

4宜宾茶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生产安全、生态、健康产品

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品质;另一方面国际主要茶叶消费国家对茶叶贸易在质量安全要求上有着更加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执行标准。宜宾茶叶产业要生存,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壮大,就需要顺应发展趋势,将质量安全上升到茶业转型升级的底部支撑战略高度。因此,一方面应从政府层面,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主要茶叶产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对主要的茶叶公共品牌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卫生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追溯体系。另一方面应从企业层面清楚认识市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严格地执行质量安全规定,在生产安全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健康产品。

4.2深耕国内市场,选择性开发国际市场

我国是绿茶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国际市场上绿茶消费还处于培育阶段。红茶的主要生产国在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国家,主要消费市场在欧美、非洲、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区。绿茶消费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性,面对这样的市场,产销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但是也存在众多的机遇,更有利于企业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营销策略。综合利弊关系,建议宜宾茶企把开拓市场的着重点放在国内市场,在巩固以往消费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宜宾早茶、生态茶、特色茶的优势,积极开发和培育新兴市场;在对外贸易方面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特别是在红茶营销上,优先选择对外来品牌接受能力强、价格敏感度相对较小的新兴市场,在取得一定国际影响力后再向传统茶叶消费大国渗透。

4.3制定大品牌发展战略

品牌是推动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宜宾茶企多、茶叶品牌多,宜宾茶叶产业同国内其他茶叶主产区比较,在地缘经济、茶叶文化积淀、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在众多茶叶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翘楚,既需要好的产品,也需要正确的品牌战略作为依托。“企业集团化,品牌公共化”是国内诸多茶叶知名品牌在制定品牌战略方面的思路和成功模板。一是重点推广打造“宜宾早茶”“川红功夫”“屏山炒青”“筠连苦丁茶”公共品牌。要制定品牌推广的中长期规划;要深度挖掘品牌内涵,将茶叶品牌融入到宜宾城市名片的宣传推广中;要严格管理公共品牌,规范授权和使用。二是推动企业的整合,打造3~4个企业集团品牌。大品牌的打造,将会使小品牌进一步被边缘化,企业要发展生存,就必须自觉、主动地融入大品牌战略中,寻求并建立利益联合体,组建集团企业,进一步消除本区域同业竞争、降低运营成本、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以获取规模化效益。

4.4深度挖掘宜宾茶文化内涵

宜宾有3000多年茶叶种植历史,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茶叶历史上最早的贡茶――k道贡茶出自宜宾,这些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是提升宜宾茶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急需我们去系统整理和开发。一是编著宜宾茶叶发展历史文献。系统收集整理宜宾茶叶发展历史资料,全面、详实介绍宜宾茶文化内涵。二是将品牌推广和茶文化传播进行紧密结合。三是启动宜宾茶叶文化保护和认证工作。

4.5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产业

从各大茶叶博览会上观察到,国际茶叶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如雀巢、联合利华推出的单杯式制茶机。国内主要茶叶生产企业为了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满足各类消费群体关于茶饮的新需求,吸引新群体的关注和消费,也都在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探索。在茶叶包装上,不局限于传统的塑料、铁盒等包装;在包装设计上,更注重与社会、文化、经济现象和热点相结合;在产品内容开发上,向健康、保健、功能性茶饮、低咖啡碱茶、复合型口味茶饮、茶元素添加食品等方向发展。宜宾茶叶企业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不颠覆传统产品,但也不要被其束缚;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在感官、功能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一是对茶叶消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分析茶饮消费的变化、需求、发展趋势。二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产品特点,在维护和巩固好传统市场的基础上,选择性地细分市场,进行重点开发。三是引进或者委托利用先进的包装、加工工艺设备,加强产品深度开发,不断提升产品综合品质。四是积极与国内茶叶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分享和转化科技研究成果。

4.6加大整体宣传推广力度

宜宾盛产早茶,宜宾盛产好茶,但茶香自散闺中,未能远飘全国,这是我们面临的现状。好的产品,没有好的策划包装、宣传推广,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商品。宜宾茶叶急需加大整体宣传推广力度,采取的方式应是立体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选择的媒介应是多样的,但重点是互联网络平台。一是政府要建立统一的茶叶宣传推广平台,对宜宾的茶叶发展历史、茶叶自然资源、茶叶经济资源进行系统、详尽的介绍。二是政府要将茶叶的宣传推广纳入宜宾城市名片的传播中,与本地的优势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相结合。三是企业要善用互联网平台,建设自己的宣传阵地。四是要充分开发、巧妙利用互联网,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传播力。五是要与知名的网络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推广模式。

4.7深度开展电子商务推广应用

篇6:贸易产业论文

经济发展程度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

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国家的需求水平、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差异等,很大程度上是和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当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这些因素处于不同水平时,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作 者:汪志刚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科技创业月刊 英文刊名: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年,卷(期): “”(3) 分类号:F710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   需求水平  成本差异  

上一篇:课堂小结在教学中的作用下一篇:旗袍经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