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5-19

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共6篇)

篇1: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提纲

一、社区居民失业现状

(一)失业人口呈年轻化趋势,啃老族现象突出

(二)城市社区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三)城市贫困人口就业状况不稳定,难以抵挡生活压力

二、城区社区居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劳动力素质原因

(二)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增大

(三)就业观念陈旧

(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

(五)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日趋一体化,竞争激烈

三、解决社区居民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岗位开发工作,扩大就业门路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就业岗位

(三)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转变居民就业观念

(四)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升就业技能

(五)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四、结束语

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然而,我国城市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大量的失业阻碍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失业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不仅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经济理论工作,更是一项迫切而棘手的现实任务。本文通过对我市社区居民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针对居民失业现状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增长失业问题社区居民解决对策

一、社区居民失业现状

(一)失业人口呈年轻化趋势,啃老族现象突出

我市人社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青壮年已成为我市失业发生率最高的群体,而高学历失业人口比例正呈上升趋势。我市16-29岁失业人口占全市总失业人口的32。5%。全市有近七成的失业人口年龄在40岁以下。城区“啃老”现象日益突出,超八成市民认为身边有“啃老族”。有关调查对“啃老族”的表述为: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他们有谋生能力,却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有社会学家称这一群体为“新失业群体”。据中国当代研究的资料显示,年龄绝大多数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8%,男性比例占36%,女性比例占25%。与社区相比较,“啃老族”主要集中在城区内。

(二)城市社区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

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下,无技能、年龄大的劳动者实现再就业的难度逐年加大。我市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其就业难度。

(三)城市贫困人口就业状况不稳定,难以抵挡生活压力

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类型有下岗失业人员、因病致贫的职工或退休人员、因突发性灾祸而导致的贫困人口、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口等等。这部分群体大多属于老弱病残型,他们的就业状况极不稳定,没有稳定收入。城市贫困人口有的在做小买卖,有的在做临时工,还有的人在打零散工,而对于那些在职人员,他们尽管有收入,但收入微薄,无法应对庞大的生活开支。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个体及私营企业主、外来务工人员以及自由职业人员等都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障,加上我国医疗保险的发展速度缓慢、覆盖面小,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基本没有参加,看病还得靠自己掏腰包,难以抵挡突发性危险。此外,尽管如今的经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城市低保金的金额、退休工人的退休金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等都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即使

有提升,提升的幅度也微不足道。

二、城区社区居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社区居民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也只有决解失业,才能使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充分就业是现代国家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从一个地方居民失业率中可以折射出地方政府对相关政策出台执行情况的好与坏。

(一)劳动力素质原因

虽然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城区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但是目前我国城区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社区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着,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配套政策严重滞后,致使这一转移进程并不顺畅。这种基本态势不改变,其他措施都很难提高社区生产效率和增加居民收入的显著成效。造成我国城市社区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本源于教育投入不彻底。

(二)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增大

城市社区劳动力的严重过剩,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是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地超过了本地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超过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劳动就业限量。城市社区人口较多,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一直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社区劳动年龄还是不断增长,每年城区新增劳动力大幅度超过了供给需求。城市社区是我国社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社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属于经济资源的再配置,转移方向取决于“人口学”中劳动力转移的就高原则,转移目标理所当然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大中城市。其中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是解决城市社区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最近二十年来,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的进程中。而低端的劳动力过剩和高端的劳动力市场又呈现缺口,社会急需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型的技师以及各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因此控制人口增长,仍是中国今后长期的计生工作重要任务。

(三)就业观念陈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导致一部分失业人员观念陈旧,影响了他们的再就业。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认为只有政府安置才算就业,这就导致一些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主动性不强,宁愿靠国家、企业拨付的基本生活费勉强度日,也不愿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再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铁饭碗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铁饭碗观念”的职工。这种“铁饭碗观念”,反映在就业领域上,存在“重国有、轻集体、厌个体”的思维定势,认为只有到国有经济单位工作才算就业,这就导致一些失业人员不愿到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单位工作,自愿失业;表现在就业形式上,认为只有从事长期稳定的工作才算就业,因而不愿从事一些新的就业形式,如临时工、非全日制工、小时工等。

(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方面,一些个体或者私营企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都没有纳入养老保障的范围;医疗保险方面,我国城市中尚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并且已经开展的社会医疗保险项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屡发生;失业保险金低廉,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社会保障的完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政府加大社保投入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五)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日趋一体化,竞争激烈

城市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制度改革的深化,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壁垒被打破。因此,吸引了众多于城区外一些有经济基础的农民和乡镇居民前来城区落户。这些社区剩余劳动力和乡镇无业居民及省外民工都在寻找就业机会。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大,使就业岗位相当紧缺的城我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竞争。

三、解决社区居民失业问题的对策

失业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政策的社会都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结构、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劳动关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大量矛盾和问题。同时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脱离的不良经济状态,是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稳定。失业对劳动者本人是一种沉重的打击,由于就业和生活的各种挫折,失业人口埋怨社会不公平,产生怨恨情绪,容易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要充分认识解决就业人口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城市失业人口规模和降低失业率。

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性别、技术水平等跟用人单位的要求条件存在差异。一方面,失业人员不愿选择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劳动环境差的职业或单位,形成失业人员“有业不就”的问题;另一方面,劳动条件好、工资待遇高、劳动环境好的职业或单位,很难从失业人员中寻觅到合适的人员,形成部分职业或单位“空岗”现象。劳动者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同时并存,供求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失业人员必须正视现实,端正心态,转变观念。失业问题本身不是孤立的,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和人口的合理增长。

(一)加强岗位开发工作,扩大就业门路

第一,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和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基础。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这方面,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鼓励各类企业招用吸纳更多的户籍失业人员,并予以政策鼓励;鼓励失业人员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弹性、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再就业,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及其他扶持政策。实行岗位申报制度,优先招用户籍失业人员。不断完善就业岗位开发制度,形成一个由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企业共同参与的岗位开发工作机制,为失业居民提供更多的岗位资源。

第三,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岗位。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是拓展失业人员就业渠道和领域,它对劳动者的文化及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相对不高,又能够满足社区建设中方便居民生活的需要。尤其要积极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社区保安、出租屋管理、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要将政府投资、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或政府特许经营所产生的岗位按一定的比例,开发为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户籍失业人员特别是困难失业人员就业。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就业岗位

第一,在劳动力剩余的情况下,允许从大企业、资本密集产业发展战略转型,适当压缩政府建设投资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投资,放松政府对创业的管制,清理各种对创业和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收费罚款,合并和减少政府及行政性事业机构繁多的执法,发展城镇和城市社区银行,大力发展能容纳

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以避免高失业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危机。

第二,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挖掘增加就业岗位潜力较大的产业和行业,开拓就业岗位资源,并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加入WTO引入的国际规则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知识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就业增长最快,能有效扩大就业容量,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增加就业必须创造一定的就业途径和渠道。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吸纳劳动力多的优势。

第三,再就业工程措施不够完善,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导致了大量失业、下岗人员的出现。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

(三)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转变居民就业观念

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要围绕加入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四)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升就业技能

市场经济竞争随时会产生大量失业人员,产业结构调整、自然资源枯竭、经营状况恶化等经济条件变化易于导致劳动力在不同企业、行业、部门之间转换,摩擦性失业相应也会发生急剧变化。从我区企业改革的目标看,凡是有可能失业的劳动者,都应纳入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符合条件的应享受失业救济金。这既符合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首先,考虑将部分特定群体纳入失业保障范围。对于原来靠农业用地从事生产的,而现进入县城的农民工,这部分人中许多在失地后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他们属于典型的结构性失业者,对此应对无地无业的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及职业培训等再就业资金投入,将其纳入失业保障范围。其次,对每年无法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往年积累的失业青年,纳入保障范围,宜实施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的相应保障措施。建立规范的就业培训机制,提高就业培训的有效性。再次,大力加大对企业介绍、培训基金投入力度,提供基本资金支持;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用性;建立培训机构与受训者联动的培训考核机制。转变观念,使失业保障再就业得到实施;加强对失业人员管理,促进其再就业;建立社会综合失业保障体系,促进再就业率全面提升。

(五)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劳动者自身素质影响就业机会。中国劳动者素质从整体上来说不是很高。近年来由于受年龄、技能水平以及总体就业环境、再就业优惠落实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难度加大。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把失业率降低了,城市社区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发展。

四、结束语

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就业对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城市失业下岗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强化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党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本着“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要理论思想,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构筑,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社区就业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在社区服务业岗位上进行再就业,发展了社区经济,保护了城市弱势群体,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袁乐平:《失业经济学》,428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3年

2.顾建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240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3.袁志刚:《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200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4.陈芳:《中国城镇就业难点与反失业政策研究》,324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5.李正龙:《就业与培训:政策与实务》,28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郭松山:《中国失业保障制度与再就业》,244页,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7.赵昕:我国社区就业问题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10期

8.李星:我国城市社区就业问题探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10期

9.王伟华:以社区服务推动社会就业的对策分析,《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10.庄莉,赵韡:浅谈促进社区就业的几个问题,《管理观察》,2009年07期

篇2: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一)失业的概念及其划分(二)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

二、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的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二)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 1.历史因素的影响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

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三)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四)就业观念的影响

三、我国城镇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一)将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四、治理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二)加强岗位开发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门路(三)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根据近几年的资料显示,我国现今的失业现状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承载的社会形态,不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都不同程度的会出现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和再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我们所说的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这是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经济建设各方面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所造成的现象,导致了当前的就业困难和下岗职工增多。下岗失业者自身的素质偏低、观念陈旧,更加增大了再就业的难度。

【关键词】

改革与失业;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观念;教育理念;城镇社区;问题研究;

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

(一)失业的概念及其划分

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得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判断是否为失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有五点:一是在法定劳动年龄范畴之内;二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即在智力和

身体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三是调查时期,国际上通行的调查时期一般为一周,如果调查对象在调查周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即可以确定为失业。

(二)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社区的失业问题不断扩大,逐步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了《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么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的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我国城市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问题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不断上升,从而使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我国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新增人口速度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的原因,使我国劳动力问题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压力。这方面的压力在较短时间里不会得到明显的缓解。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

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

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十年**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

尽管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完全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

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差,培训机会少;三是相当多的农民从众心态严重,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四是接受培训的兴趣不高,主观上不求进取,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延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

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基层政府应有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多数镇政府没有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具体负责;没有像关心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心和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

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

从调查情况来看,滦南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主要是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涉农部门的服务中心、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这些培训单位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培训条件差别很大,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2003年9月以后,虽然县里明确培训工作由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但在实际运作中组织、协调难度还是相对较大,各部门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主动的配合,还没有形成培训工作全县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另外,有些镇的农民文化学校形同虚设,一年几乎不怎么开展工作,能够开展培训的也大多集中在县或镇举办培训班,很少能下到村,况且许多培训是大杂烩式的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一般停留在农业技术、机械加工等几个工种,与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培训和农民需求差距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培训资源进行合理地整合,健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体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的增加。要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必须积极推进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大力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企业,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这就决定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就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建国以来,中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自然反应。我国现在正处于一种农业经济占相当比重,现代工业经济还不成熟,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状态,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也反映在了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上。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就业形式问题。

(四)就业观念的影响

随着失业数量的逐年增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改革就业制度的任务愈加迫切。针对当前就业问题异常难的现状,应保持良好的就业观。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业既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召开了“全球就业论坛”会议,该会议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提出,“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工作而生存,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这使得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新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2月4日在中央举办的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

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关于择业观的概念,有人认为是人们对职业价值及如何对待职业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有人把职业作为人们对事物之意义的评价对象来看,择业观定义为:“人们对职业能否满足需要进行认识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也有人认为:“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职业价值观’,也称择业是人们对待择业的一种信念。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念。

三、我国城镇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

(一)将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如果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陷入生活困境,必然导致劳资矛盾和干群关系的激化,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大。据公安部门的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堵截交通、围攻办公大楼、集体上访等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增长速度惊人,参加群体性时间的主要是老工人、老教师和老干部,每年涉及的人数多达上千万人。这些人的生活困难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被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演变成党和国家的敌对势力。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特困群体的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形象,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还将影响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和声望。

四、治理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择业观念,严重影响了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尽快帮助失业人员认识形势,面对现实,而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这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失业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失业现象,只是失业率有高有低,我国正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然也不例外。第二,要认识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就是“流动”。要学会在流动中寻找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劳动者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失业未必是坏事,而是提供了重新创业的机会。第三,要认识到劳动力过剩是相对的,就业机会时永存的。当前的就业问题,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还有许多新的就业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拓。失业人员择业,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放开眼界。要逐步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劳动光荣的观念;要不卑不亢,不

等不靠,不挑不拣,只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就业的新天地。

(二)加强岗位开发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门路

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劳动力剩余的情况下,允许从大企业、资本密集产业发展战略转型,适当压缩政府建设投资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投资,发展城镇社区银行,大力发展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以避免高失业率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再就业工程措施不够完善,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密切的联系到一起。

(三)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人口大大增加。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把失业率降低了,城市社区经济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班上。

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就业对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城市失业下岗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强化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功能,提高城镇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解决了城市社区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星 我国城市社区就业问题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2008年 2.代岷嵋 城市社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 2004年

3.王伟华 以社区服务推动社会就业的分析 商业研究 2006年2期 4.中国就业服务网,就业政策与服务频道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6.杨河清,劳动经济学,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1日 7.孙祖芳,就业与失业问题理论政策研究,中国经济信息网,2004年5月 12日

8.刘长明,失业:需要重新透视的经济社会现象,新华文摘,文明出版社,1997年11月

9.马铁民,国有企业改革与失业,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P184 10.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6期

11.吴鹏森,关于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战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报(人民社会出版社);2001年03期

12.张妍,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3.杨宜勇,城市社区就业发展前景巨大[J];理论与改革;2002年01期 14.徐晓黎,我国的就业对策在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篇3: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社区人群,慢性病,知识,行为

慢性病的防治要做到一级预防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社区慢性病知识的现况调查提高人群对慢性病的重视和认识,自觉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对慢性病早期症状的警觉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为加强马鞍山市雨山区更好地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了解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知识的知晓率与行为现状,探索以健康促进和干预为主导的综合防治途径,作者对马鞍山市雨山区社区的居民进行了基线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采用分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在随机抽取的57个居委会中,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00~135户,最后共抽取1 000个居民户,总抽样比例为4.07%(1 000/24 586);对抽中的样本家庭中实际居住的全部成员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由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制订本次慢性病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12名医师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慢性病危险因素认知与行为等。

1.3 相关变量定义

危险因素知晓率=答对题数/总题数×100%,得分比例≥60.0%为知晓,其中只要有一项不回答者,都归为不知晓。

1.4 统计分析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Epi Data 3.1软件进行双录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描述,采用显著性检验进行率的比较。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见《马鞍山市雨山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况分析》一文。

2.2 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

从表1看,高血压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知晓率稍微低于非高血压人群,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没有显著性(χ2=2.374,P=0.123)。7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情况最差。糖尿病人群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总体上较差,糖尿病人群危险因素知晓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χ2=113.992,P<0.001)。脑卒中人群总体危险因素知晓率与非脑卒中人群基本相同,为50.00%左右(χ2=0.280,P=0.866)。在脑卒中人群中,55~65岁之间危险因素知晓率最高,65岁以后危险因素知晓情况逐渐变差。

2.3 慢性病危险行为形成情况

从表2看出,吸烟率最高的是高血压人群,为28.40%;吸烟率最低的是冠心病人群,为13.24%(χ2=57.768,P<0.001)。从表2看出,表中5类人群中,经常饮酒率最高的是高血压人群(χ2=24.465,P<0.001)。其中,高血压人群经常饮酒率岁年龄升高而逐渐下降。糖尿病人群冠心病人群的主动锻炼率较高,无前四种慢性病的人群主动锻炼率最低,仅为9.78%(χ2 =579.987,P<0.001)。在55~75岁之间主动锻炼率较其他年龄段稍高。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人群和脑卒中人群的肥胖率都很高,在60.00%以上,无前4种慢性病的人群肥胖率最低,为50.17%(χ2=141.218,P<0.001)。从表2看出,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率高达67.55%,而其余人群健康教育率均在30%左右(χ2=804.188,P<0.001)。

3 讨论

居民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一方面反映居民健康意识的强弱,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反映群体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雨山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仍处在较低水平,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老年人群各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都低于其他年龄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因此,加强健康知识宣教,特别是对老年人、慢性病病人,以多种多样的、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应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一方面为居民群众治病,一方面积极开展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自我保健意识与保健能力。

多项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少体育运动和体重超重等[1,2]。吸烟是增加全球死亡人数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人群吸烟率较高为24.16%,冠心病较低为13.24%,无四种慢性病人群吸烟率高于高血压人群。因此,在本社区加强禁烟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过量饮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高血压患者中约5%~7%是由于过量饮酒引起的[3]。本次调查显示,高血压病人经常饮酒率较其它人群为高。应加强对饮酒人群过量饮酒危害知识的宣传,控制每次饮酒量。调查也显示居民的肥胖率较高和主动锻炼率较低。因此,应积极指导人们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增强身体锻炼,控制体重,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建议居民饮食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食用奶类、大豆或其制品;适量食用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粗细谷物搭配,酌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增加进食水果及绿色蔬菜,戒烟限酒,维持正常的体重指数等,均有利于慢性病的控制。健康、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对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调查结果表明,雨山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在疾病旱期及时发现问题,更能调动已患病人群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好配合医师的治疗,取得更好疗效。对于发病慢、病程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更是如此。在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现状中,社区责任医生是慢性病防治的主角,慢性病预防的任务主要在社区、在基层。社区责任医生不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更要为他们提供改变其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监测网络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蒙晓宇,耿文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 642-1 644.

[2]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3.

篇4: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国;城市;社会阶层;体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745-03

在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中,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人们的经济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多样化了, 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显,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为人们生活方式重要内容之一的休闲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的研究早已证明体育不仅具有健身的功能,而且随着社会变迁,体育的娱乐功能、社交等功能不断得到拓展和演变,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休闲方式,我国城市不同社会阶层参与的现状到底如何?于是有了本研究的命题,并把它作为初步探索的开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お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天津市、西宁市、济南市、武汉市、广东省深圳市、浙江省金华市、山西省长治市7个大、中、小城市的9个不同阶层18~6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鉴别、整理了有关我国社会分层理论、休闲理论、大众体育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为论文的分析与讨论奠定了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我国城市不同阶层体育现状》调查问卷,发放问卷6 000份,回收5 516份,剔除无效问卷294份,有效问卷为5 222份;回收率为91.9%,有效回收率为87%。调查对象的选取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整个调查历时两个月(2006年6月~7月),在各个调查地区同时展开。ノ示淼男哦群托Ф取N示砭多位专家审议,87.5%的专家认为比较有效。采用再测法获得信度系数,为0.90。

1.2.3访谈法对部分社会学专家及体育专家就关于阶层划分以及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发展对策进行了访谈,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2.4数理统计法将把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在计算机上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和EXCEL软件。

2我国城市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现状

お2.1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的体育意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的体育意识除了“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以外,其它8个阶层的体育意识普遍较高,都有50%以上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或“重要”。只有“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有半数以上(61.7%)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般“、“无关紧要”、“不重要”。这个阶层的居民谋生的压力较大,还没有更多的精力顾及闲暇生活的安排。可见,对大多数阶层的居民而言,体育意识观念较强。

2.2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虽然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的体育意识较强,在态度上令人欣喜,但在行动上却并不理想,很多人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大多数阶层居民的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都较低,其中部分阶层居民稍好,“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居民每周锻炼的次数达到1次以上的比例达47.2%,产业工人阶层达到45.1%,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达到39%,办事人员阶层达到38.7%,私营企业主阶层达到33.7%;而其它阶层每周锻炼次数1次以上的居民比例都在30%以下(图1)。

而各阶层居民每周锻炼次数达到“体育人口”标准中规定的3次及以上比例则更低,(具体情况见图)其中以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分别列第一位和第二位,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较高不值得惊讶,因为这个阶层的居民相对来说,思想观念比较先进,而在工作时间上,相对于私营企业主和经理人员来说,又比较宽裕一些,朝八晚六,生活比较规律。而产业工人阶层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比例却出乎意料,究其原因,工人的收入水平在各个阶层中处于较低水平,而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很多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佳,有时有的企业工资的按时发放都成问题,更别提及时报销医疗费了,甚至有的企业甚至连医疗保险都没有,而近些年医疗费用猛涨,虽然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药费,但是收效甚微,到医院看一次感冒都得花上一、二百元,所以这个阶层的居民更加注意平时的身体保健,而体育的健身功能、以及与其它保健措施相比它又具有低成本(甚至不需要任何成本)的特点,这些因素促使体育成为这个阶层居民的首选保健方式。

2.3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长度┎煌阶层每周锻炼达到1次以上的居民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长度令人欣喜,各个阶层60%以上的居民能达到30 min以上(包括30 min),这样会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大多数体育项目如果锻炼的时间太短,那效果恐怕会不明显,故体育人口划分标准中有一条规定:每次锻炼的时间长度要在30 min以上(包括30 min)。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些居民每次锻炼的时间超过2 h,虽然目前关于不同项目每次锻炼的时间没有硬性的规定,但还是要防止“过犹不及”,避免由于过度运动而引起一些运动损伤。

2.4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坚持体育锻炼的年限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坚持体育锻炼的年限从总体上来看,都比较短,超过50%的以上的不同阶层居民坚持体育锻炼的年限都在5年以下,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在1年以下,这说明要养成我国居民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5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受我国长期提倡的“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等观念的影响,我国城市各阶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还是以“增进健康”的占大多数;占第二位的是“消遣娱乐”,这与我国近些年来提倡“快乐体育”的观念有一定的影响;排第三位的是“减肥、健美”,选择这一目的大多数是一些女性,这与我国近些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形象有关系,尤其是女性更希望青春长驻,美貌永远,所以近些年一些女子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如:“舍宾”、“瑜伽”、SPA水疗馆等。而选择“社交”这一目的多为经理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私营企业主这三个阶层的人员,这主要是出于工作、事业、升迁的需要,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体育正被人们视为一种新的社交手段。可见,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呈现出阶层分化和性别分化。

2.6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促成因素关于“您是在谁的影响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的回答排位依次是:“自己爱好”、“同事朋友”、“家人、亲戚”、“大众传播媒介”、“其他”,巧合的是这个顺序是各个阶层一致的,这也是本次调查中惟一各阶层的回答一致的一道题。各种社会分层理论,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同一社会阶层的人,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东西,如共同的经济社会地位、共同的利益需求、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取向或共同的消费品位等。但在现实中,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有时受其生活圈子的影响也很大,而不是单纯受人们为其划定的社会阶层的影响。现实社会的生活网络,除了阶级阶层和地位群体之外,还有各种社会圈子,如血缘圈、亲缘圈、姻缘圈、宗缘圈、地缘圈、族缘圈、义缘圈、语缘圈、单位业缘圈、教缘圈等等。这些社会圈子,互相交叉,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观念取向。例如,尽管一个人内心深处喜欢开赛车,但他的家庭害怕这项活动可能会给他带来危险,因此他也许不开赛车了;此外,如果你喜欢下棋,而你的所有朋友都在玩扑克的话,那么你或许也慢慢地爱上扑克而不是棋了。

2.7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地点选择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地点主要还是集中在住宅小区空地、免费的体育场馆、公园广场、公路街道边等地;涉足收费的体育场馆较多的阶层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这几个阶层居民首选的锻炼地点为“收费的体育场馆”的人数比例都超过了调查总体的5%,私营企业主阶层甚至超过了10%,达到了11.5%,这与这几个阶层的收入较高直接相关。可见,在锻炼地点的选择上,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阶层分化。

2.8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锻炼的内容从各阶层的项目选择上也可以看到阶层之间的差别,像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三个低收入阶层居民选择的多为无需或很少经济投入的体育项目,而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部分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居民选择需要一定经济投入、甚至需要大量经济投入的体育项目,如:保龄球、体育旅游、甚至高尔夫(表1)。ニ淙凰邓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并没有高低之分。但对在具体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具体人来讲,不同的体育项目服务的对象又是不同的。特别是那些被人为的,包括以金钱、等级、地位、格调等涂抹、包装过的体育运动项目常常被用做区别身份、地位、格调和品位的标志。在美国,体育运动已经是一种用来判断一个人格调和品位的社会文化标准。[2]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第五章“消费、体闲和摆设”中专门有一节介绍了格调中的“体育运动”。作者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甚至对此感兴趣,也会提高等级。但不是所有的运动,而是某些经过精心选择的项目。”《格调》说,“上等阶层的体育比赛使用的球一般要比其他阶层的小”,“就地位的高下而论,高尔夫球和网球就能压倒足球、篮球、排球和棒球”,“当然,还有保龄球。”作者认为,在美国“拥有最多和最完备的保龄球设施的城镇,一定是等级最低的地方”,而上层社会的人士通常热衷于高尔夫、网球、游艇、赛马。[2]可见,同样也存在着体育项目选择上的分层。

2.9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及知识来源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对体育知识的了解都不尽如人意,各阶层选择“很”和“了解”选项的比例都比较低,只有三个阶层的居民选择这两项的人数比例超过20%,它们分别是:办事人员阶层(28.6%)、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2.6%)、专业技术人员阶层(22.3%);“有所了解”和“不了解”的居民占大多数。

而大多数阶层的体育知识来源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其次是上学时学习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身边的人(家人、亲戚、朋友、同事等)、社区内的宣传栏、上培训班。大众传播媒介是各国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随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各阶层居民的体育知识自然而然地大多来源于大众传播媒介。

而来源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很低,除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的居民接近10%(9.7%)以外,其它阶层的比例都相当低,这与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事实极不相称。截止到2004年全国已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43万余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虽然每年都会涌现会一批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是老百姓真正能接触到的还是少之又少,这与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3]。

2.10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运动损伤情况

各个阶层在体育锻炼中都有不同比例的居民曾遭受过运动损伤,除了经理人员阶层以外,其余的阶层曾有过运动损伤的比例都超过了10%,有的阶层的比例接近20%,如:产业工人阶层是18.7%、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是18.7%,有的阶层甚至超过了20%,办事人员阶层是2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是23.6%、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20.9%。这与我国各阶层居民的体育知识了解程度较低直接相关,这个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会极大地影响居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也会降低锻炼的效果。

2.11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的体育锻炼预期我国城市不同阶层中每周锻炼1次以上的居民大多数都毫不犹豫地认为以后还会持之以恒的坚持体育锻炼,很多阶层回答会坚持下去的人数比例占总数的70%左右,如:个体工商户阶层67.8%、专业技术人员阶层68.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69%;有的阶层甚至超过了70%,如:办事人员阶层73.3%、产业工人阶层71.4%、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71.2%;只有三个阶层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较低,分别是经理人员阶层36%、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41.3%、私营企业主阶层46.8%。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居民可能是由于时间上不能够保证,所以预期不明朗,而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主要是生活的压力太大,对未来比较迷惘。

2.12影响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影响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参与的主要原因有:没有时间、认为体育锻炼没有意义、没有兴趣、身体好用不着锻炼、不懂方法不知如何锻炼、身体不好不宜锻炼、没有场地没法锻炼,其中尤以没有时间的比例最高,在偶尔或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不同阶层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时间,经理人员选择“没有时间”选项的比例达到31.6%,私营企业主占20.1%,其它阶层由于这个原因影响体育参与的人数比例也大都接近或超过10%。因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在职群体,所以由于工作、家务方面占用的时间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体育参与的时间。

3我国城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发展建议

针对我国城市各阶层居民的体育意识有待于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体育人口比例太少、有过运动损伤经历的比例较高、锻炼的科学性亟待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太低、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体育科普工作任重道远;2)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树立人们正确的体育观念,并且付诸行动;3) 关注城市弱势体育群体,提高城市中下层居民的体育人口;4) 发挥社区的积极作用;5) 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发展体育志愿者。

参考文献:

[1]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15-123[2] 保罗·福塞尔.格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十五”时期的社会事业发展.http://www.cnfol.com

[4] 张景安,马惠娣.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7.

[5] 张新萍,李大光.中国社会阶层变迁与体育人口结构性增长策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

[6] 张景安,马惠娣.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4.

篇5: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城镇居民就业形势

前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登记失业人员与周边城市相比呈居高趋势。自2007年起,据劳动部门统计,2007 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79万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比上年下降0.25 个百分点。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4万人。2008 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0.97 万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97万人。到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92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4%。

2009 年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3 万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97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1%。然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但与省内周边城市相比,仍然偏高。

二是就业困难群体真正实现再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包括年龄35岁以上下岗失业人员、无技能人员及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下,无技能、年龄大的劳动者实现再就业的难度逐年加大,成为就业困难的一大群体。去年失业人员有33830 人实现再就业,其中有10166人是属于灵活就业形式,占30%,大部分是依据再就业优惠政策的作用,申请认定灵活就业,并享受社保补贴,并纳入就业人员统计范围。而就业困难群体真正依托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并不多。

三是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问题日益突出。天津市从2003年起开始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至2004 年底共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50284 人,但随着失地农民的增加,以及转移就业后的不稳定性,并不能乐观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以2008、2009年为例,共实现转移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9700 人,24300 多人;但由于受到企业

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等诸方面因素,流动性很大。这说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多方面、多渠道性,也反映了转移就业的不稳定性。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虽然政府已下发了《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对不同年龄段被征地人员参保实行不同的缴费标准,但对于青壮年的失地农民,实现正规就业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四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难度增加。近几年来新成长劳动力增长量总体上大于社会需求,根据教育部门资料,新成长的劳动力2008 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938人,比上年增加3574人,增长19.5%。

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的因素,2009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还将进一步增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面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7%的失业人口为毕业后从未工作的20~24 岁人口,这类型失业人口很大一部分是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而从已经就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的就业身份来看,93.3%为雇员,3.6%为雇主,2.6%为自营劳动者,0.5%为家庭帮工。仅有6.2%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和雇员的人数比例为1:15,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二、天津市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及其成因

社会就业的现状也和我国目前社会就业所面临的现状一样。究其原因,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市场经济调节的结果。目前,影响天津市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是:

一是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而本市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相当多的企业一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据市劳动力市场统计,今年以来,在劳动力市场一次性招工100 人、已招聘三次以上的企业达225 家。在调查过程中还了解到,2008 年金融危机民工荒年,2010年经济转型、经济好转企业招工越来越困难,一开始仅限于技术工种,去年下半年开始,连普工都很难招,尽管企业在招工年龄上放宽限制,由以往招女工年龄

普遍在24岁以下放宽到35 岁以下,即便如此仍然招不到合适的人员,招工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社会保险缴费标准的不同造成外来劳力与本市劳动力发展不均衡。近几年来,由于天津市社平工资的不断上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度较低以及天津市企业招用本市员工与外来员工缴交的不同社会保险政策,造成就业的不平等竞争,促使企业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而不愿招用本市劳动力。以2010年的缴费标准为例,由上表可知,企业如果用社平工资标准为缴费基数,招用一个本地劳力所需费用是招用外来劳力的4.2 倍,如用最低缴费标准(社平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招用一个本地劳力所需费用是招用外地劳力的2.3 倍。显而易见,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下,天津市城镇居民的就业格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三是劳动力就业观念仍未根本改变。从企业、街道社区、创业培训机构、自主创业人员所反映的情况以及劳动保障部门实际工作中所接触的情况来看,天津市劳动力就业观念仍然存在“等、靠、赖”的思想,而且存在本地劳力易拉帮结派、不好管理的现象。对于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的工种不能适应。一味地依赖政府,缺少再就业的热情。

三、促进天津市城镇居民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挖掘增加就业岗位潜力较大的产业和行业,开拓就业岗位资源。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扶持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目前天津市民营企业在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天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力军,要专门研究注重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的政策与措施,使民营经济能够继续成为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除此之外,信息产业、旅游业、室内装修及午夜管理、社区劳动组织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这些也都是就业岗位资源相对丰富的行业和产业,应该进一步研究促进这些行业发展的措施,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是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宏观调控。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招工

篇6:马鞍山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首先, 查阅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超过100余篇, 尤其是云南省其他城市如昆明、大理、丽江、楚雄等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的相关资料, 掌握了大量的相关信息, 重点比较了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社区体育各自的特点, 找到了课题研究的突破点, 为本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

采用座谈、电话访问等方式咨询我省社区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 听取其对保山市社区体育发展提出的建议与意见, 作为本课题的重要参考。实地访问保山市体育局相关领导、各个街道办事处的体育干事或领导、社区居民以及走访各晨晚练点的社区体育的锻炼居民, 对保山市社区体育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1.3 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设计了保山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向保山市各晨、晚练地点的社区体育的锻炼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共300份, 回收问卷为256份, 回收率为85.33%, 对课题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方式采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保山市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2.1 保山市社区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

根据对保山市不同社区体育锻炼的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并且结合数理统计的结果, 其体育健身意识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2.1.1 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目的

保山市社区体育锻炼的大多数居民 (72.7%) 的体育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 就大多数居民来说, 其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健身和娱乐, 其动机是正确的。 (见表1)

2.1.2 对体育健身运动作用的认识

保山市社区体育锻炼的居民对体育健身运动作用的认识排在第一位的是:健身功能。而对体育运动的其他功能如:文化教育功能 (如体育欣赏占43.7%) 等的认识则较为欠缺。 (见表2)

2.2 市民对开展大众健身活动的态度

保山市市区共有18个社区, 现有约93万的常住人口。保山市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国务院在1995年的6月份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该纲要指出, 力争“经过二十年的努力, 把全民健身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在此背景下, 近年来由于保山市的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且, 在保山市区各社区和体育场馆都有横幅和标语, 使人们对该《纲要》有比较全面的熟悉与了解, 因此保山市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2.3 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锻炼热情差异

调查研究后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在保山市各个社区锻炼点进行体育, 甚至6~7次, 这反映出我市老年人对健身锻炼的热情是最高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广大的中青年人群则很少参与体育健身锻炼, 这反映出中青年对体育锻炼健身的热情很低。并且从年龄阶段来看, 45岁以下的人群不参加健身的比例大大高于45岁以上的人群。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可能一方面, 与老年人由于退休后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可自由支配进行体育健身锻炼, 而中青年人群由于面对繁重的工作与生活的压力, 或者女性由于家务繁重等原因缺少进行体育健身锻炼的时间与精力有关。另一方面, 随着保山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家长越来越注重下一代的培养, 这不仅包括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还包括主动要求孩子锻炼身体, 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锻炼热情差异方面, 儿童少年的体育健身热情主要受其家长的影响。

3 保山市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健身活动场地设施匮乏, 配套经费严重短缺

由于保山市地处滇西边陲, 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因此, 难以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的建设, 造成目前保山市社区体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仍然以小区绿地、公园、公共场所空地和广场为主, 而社区体育健身器材设施极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经费严重短缺是制约保山市社区体育及全民健身开展的重要因素, 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保山市社区发展的原因, 又有城市配套规划不合理、不落实、经费预算不足等原因。保山市社区和生活小区较多, 但考虑体育场地的寥寥无几, 更谈不上运动器材的购置和使用。

3.2 健身锻炼活动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者队伍均很薄弱

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查等方式进行研究后发现, 保山市目前从事社区体育及全民健身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者以及健身锻炼活动管理者中, 多数是业余兼职为主。并且由于其中大部分的社会体育活动的管理者都身兼数职, 管理社会体育活动的多个方面, 导致其工作内容很混杂, 因此不管是健身锻炼活动管理者还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都很难在社区体育及全民健身工作中投入较大的精力。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保山市大部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都普遍偏低, 这其中具有相应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较高运动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更低, 这种情况已很难适应保山市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科学健身指导的需求。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保山市社区体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急需解决。

4 保山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建议

4.1 拓宽人力资源、场馆资源的投资渠道

首先, 保山市政府对社区体育及全民健身的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应加大力度, 修建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设施, 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克服保山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 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金, 参与到保山市的社区体育投资和经营。这样既可以有效的缓解保山市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所造成的困难, 并且还可以带动我市相关产业, 如体育设施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 由于保山市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普通体育场馆场地的建设成本不高, 因此, 保山市体育局可牵头, 保山市财政、建设、工商税务等部门大力配合, 采取政府、社会、个人三结合的投资方法, 也可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 建立多种投资渠道, 增加社区体育的硬件设施投入与建设。

最后, 保山市各新建社区的建设应把开展社区体育作为必备的内容, 凡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有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凡是拥有体育设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 要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场馆的作用, 为社区体育提供方便。

4.2 注重高校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保山学院是云南省保山市唯一的一所地方本科高校, 具有社会体育指导和体育管理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优势, 因此应充分发挥保山学院在当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加强该校对保山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具体做法可长期或不定期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和学习成绩好, 表现突出的体育专业学生利用寒暑假等闲暇时间和实习时间到保山市各街道、社区指导群众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体育活动, 引导我市广大的社区居民逐渐养成科学合理的健身锻炼方法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4.3 加强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各种社区体育活动的引导

保山市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使我市的社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扩大影响力, 增加对广大社区居民的吸引力, 提高我市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使更多的居民都能够投入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 从而促进保山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摘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保山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保山市目前社区体育存在的不足, 提出推进社区体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保山市社区,体育,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虹.大理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 2012, 10 (11) :75-78.

[2]张林.云南城市社区体育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 2009, 31 (6) :110-113.

[3]张林, 马洪波.发展云南城市社区体育的对策[J].云南电大学报, 2010, 3 (13) :38-41.

[4]蒋津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4) :33-34.

上一篇:如何学习数学方法总结下一篇:教育法学历年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