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e测试报告

2024-04-19

dqe测试报告(共6篇)

篇1:dqe测试报告

DQE岗位相应职责

 DQE需要介入检验:

(1)研发部门的送样;(2)客户要求制作样品;(3)试产阶段的出货;(4)每个月量产中的抽检。

 关键尺寸由设计来定,开发及工程,品质负责评审。品质负责尺寸的度量及FAI(首件确认),Cpk报告;

 开发阶段品质负责提出质疑,提出风险点,主要的DFMEA,DOE验证由开发及工程来做,来打消QE的风险顾虑。

注:【DOE:实验设计(DesignofExperiments,缩写为DOE)是研究如何制定适当实验方案以便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 可靠性及性能都由开发及工程来做,DQE要负责评判合理性及评审结果;要对决定的结果给出准确的度量,包含对量测系统的分析MSA。

注:【MSA是 measurement system appraise,即测量系统的评估,主要内容关键质量特性是否被监控,量具是否周期被校正,测量系统(测量人、测量设备、测量环境)的能力(量具的重复性、重现性,不同量具间的一致性)。】

注:【SPC是statistic process control,即过程控制统计,是对测量出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制定行动方案、效果确认,一般用控制图处理数据,并用柏拉图、鱼骨图等辅助,考查数据的均值、方差、极差,找出背离。】

 设计是负责理论上的实现,开发负责实际样品的实现,工程负责每个步骤的实现。

IE:industry engineer工业工程师,负责工厂现场改善,提案改善、IE改善、6sigma等效率提升类的推广;

PE:product engineer产品工程师,负责项目前期开发,注塑/喷涂/印刷/PVD/装配等工艺的前期评估,以及送样阶段的产品制作;

ME:manufacture engineer制造工程师,各段都有ME,主要负责各制程段的工艺流程、生产异常解决,以及SOP、Layout等文件制作。

篇2:dqe测试报告

概述:

今日对华为厂区内部进行拉网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华为厂区内RSRP图

华为厂区内SINR图

华为厂区内下载速率图

华为厂区内上传速率图

结论:

篇3:俄罗斯地缘政治及战略

一、从沙皇到苏联的地缘政治状况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 周围是广袤的平原, 北面濒临北冰洋, 缺少抵御外敌的屏障。造就了俄罗斯对于外界的不信任感, 自从沙俄时期开始, 它就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来保卫自己的疆界安全。

到18世纪初, 俄罗斯已经通过不断的武装侵略和地域蚕食, 把领土扩展到1400万平方公里, “对于一种地域性蚕食体系来说, 陆地是足够的, 对于一种世界性侵略体系来说, 水域就变的比不可缺少了”。[2]1700-1721年的“北方大战”, 使俄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 并通过不断发展的海上发展, 使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了濒海国家。1713年, 彼得大帝下令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位于波罗的海岸的彼得堡。

欧洲是沙俄从彼得一世就确定的扩张重点, 其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都在欧洲, 俄国极需要通过同欧洲的往来来增强自己的扩张实力, 改变自己落后的经济状况。俄西部是一片一望无际的中欧平原, 俄极需要通过扩张建立一个“缓冲地带”, 以抵御欧洲列强的侵略。波兰成了俄兼并的重点。维也纳分赃会议上, 俄兼并了波兰十分之九的领土, 并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沙俄的统治之下。

与此同时, 沙俄在东、南两个方向上也在极力扩张。黑海是俄国经济贸易的主要运输区域, 巴尔干半岛是地跨亚非欧的交通要塞, 是欧洲东南部的门户, 二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经济价值。俄国的扩张野心是“使君士坦丁堡成为自由城, 把从博斯普鲁斯进入黑海的入海口置于俄国的监督之下”[3], 最终引发了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俄战败, 独占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也随之化成了泡影。在东方, 俄罗斯在我国东北修建港口, 夺取太平洋的入海口, 把势力扩展到远东后, 便把野心伸向了朝鲜, 这与日本利益相违背, 从而爆发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 战争失败后, 俄丧失了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一切特权。

十月革命后, 波兰等国纷纷独立, 在此很长的时间里,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任务都是平定国内叛乱, 巩固国内政权。1939年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秘密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东部, 建立了一系列的亲苏政权, 使东欧变成了其“缓冲地带”。在中国, 又以外蒙独立和大连国际化等条件, 出兵东北, 基本上恢复沙俄时期的对外政策。

冷战时期的的苏联基本上是沿袭了沙俄时期的地缘战略, 德国闪击波兰震惊了苏联, “既然无法找到可以确保其安全的天然疆界, 那么将邻国变成其防御缓冲区就成了唯一的选择”[4]。通过华约组织, 苏联建立了在东欧绝对的领导权。此后, 苏联明确表示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势力, 导致了苏美一次又一次的军备竞赛, 使国民经济迅速下滑, 在与美国争夺了近半个世纪后终于盛极而衰, 最终解体。

二、冷战后的俄罗斯地缘政治

苏联的解体, 使俄罗斯的地缘环境面临着历史性的巨变, 国土面积由2240万平方公里变成了1700万平方公里, 周边环境极其恶化, 西边华沙组织的解散, 使其原有成员迅速的倒向西方, 尤其是乌克兰的独立使俄罗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失去了一大块潜在的富裕的工农业经济和在种族宗教上同俄罗斯极为接近的5200多万人”[5]。此时的俄罗斯, 自身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资源锐减, 经济滑坡, 政治动荡, 昔日的超级大国沦为第三世界的大国而已。

这时产生了三种对俄罗斯地缘政治产生影响的思潮:大西洋主义, 民族主义和新欧亚主义。

大西洋主义:强调“同西方建立伙伴和同盟关系”甚至不惜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做出让步。但是西方国家的援助却是“口惠而实不至”。“俄罗斯总是世界秩序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也是世界秩序潜在的威胁”[6]。大举北约东扩强烈伤害了俄罗斯人民的感情, 大西洋主义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民族主义:主张保存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1992年叶利钦在一次谈话中提出, 东西方都应该是俄罗斯工作的重点。在同西方的关系上, 俄罗斯不寻求对抗, 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西方的关系, 另一方面又认为应“消除对俄国家利益日益增长的威胁”[8]。

新欧亚主义:仍然是从俄国的地理位置出发, 强调东方和西方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建立强大的“欧亚联盟”, 主张在原苏联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欧亚共同体”, 主张俄罗斯应以一种“中介”的身份在东西方之间寻找制衡点, 以在欧亚国家间占领导地位, 全面实现俄罗斯的复兴。这种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俄罗斯的当局者们, 包括俄前总统普京。俄罗斯全方位, 兼顾东西方的战略便是此种思想的结果。

三、俄罗斯地缘政治的走向和对外新战略

通过对地缘政治环境的分析, 伴随着对各种地缘政治思想的相互交锋, 冷战后十几年来, 以现实主义, 大国复兴的强国思想逐渐形成。俄地缘政治的战略目标是“保障边界不受侵犯和领土完整, 防止国家宪法体制受到他国侵害, 巩固俄作为一个大国和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中有影响的中心之一的地位”[9]。

俄罗斯的战略重点首先是应对北约东扩。北约东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所采取的战略, 主要是吸收前华约组织成员, 逐渐形成对俄罗斯的包围圈, 防止其东山再起。俄罗斯由于国力衰弱, 经济落后, 无法阻止北约东扩, 只能在妥协中采取遏止政策, 最大限度的保卫国家安全。俄以集体安全和双边协定为基础建立独联体安全体系, 并在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的立场和一致的行动, 以此来保卫国家安全。在经济方面, 加快以俄为核心的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使俄有效的掌握独联体的经济命脉。通过这两点的合作, 最终形成独联体国家统一的军事, 经济, 安全空间。正如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所言:“最惹人注目的地缘政治大动作是, 俄罗斯企图恢复他过去在莫斯科控制全部地区之霸权。莫斯科以维持和平的名义, 寻求重新建立某种形式的莫斯科保护体制。”[10]

第二个战略重点是是亚太地区和中国。俄罗斯亚台地区外交的总原则:与该地区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致力于加入亚太地区所有多边体制, 参与该地区发展。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伙伴”试图建立一种长期的, 开诚布公的, 不针对任何人和国家的互利互惠合作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战略协作的一个重要舞台。中俄双方都把上海协作组织视为反对“宗教极端势力, 民族主义, 分离主义”的地区性组织, 同时, 双方又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两国在全球和地区实现自己战略意义的有效地缘政治体制。如果上海合作组织能够与其他地区组织进行有机的协调和合作, 将可能成为从西欧到亚太的欧亚“稳定弧形地带的中心环节”。就在今年, 中俄签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 双方彻底解决的历史上遗留下的边界问题, 为中俄的发展铲平的道路。

在南部, 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也面临着最为现实的威胁。自沙皇以来, 俄罗斯南部向来都是最脆弱和最动荡的地区, 车臣危机势力之强, 加之与前苏联成员国一些“不甚明确”的边界问题, 更使南部显的尤为脆弱。俄在南部的主要任务包括, 以俄罗斯利益为重, 积极调解地区冲突, 防止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阻止土耳其, 阿富汗等国损害俄经济、政治的企图;遏制伊斯兰极端主义在高加索地区的泛滥, 防止该地区的武装冲突和分立主义危及俄罗斯的联邦体制。

俄罗斯的历史表明, 地理对俄罗斯的重要性超过许多其他民族, 但是, 自从独立以来,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一直处在不断恶化和紧张的状态, 这深深的激起了俄罗斯人民内心的不安全感, “地缘政治统一性的丧失引起的伤痛, 要比马列主义思想和苏维埃制度的破产更加使广大公众难以接受”[11]。在试图借西方解决自身安全问题初遇挫折之后, 俄罗斯开始向传统安全回归, “重点防御西部, 整治南部, 稳定东部”。

但是, 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发展同时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从经济方面来说, 在恢复经济实力之前, 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与其经济相匹配的地缘战略, 以守取攻。其次, 日本, 韩国都是美国的亚太盟国, 他们在发展同俄罗斯关系的同时, 将不得不考虑美国的态度, 况且, 日俄之间还存在着“北方四岛”问题, 这势必会成为两者发展双边关系的障碍。

总的来说, 俄罗斯毕竟有着非常清晰的复兴轮廓, 如何将这一战略与俄罗斯的实际国力协调一致, 这将是对于掌握俄罗斯命运的政治家们的一次重大考验。

摘要:国家的实力与其所具有的地缘政治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 地理位置, 领土面积, 气候, 资源, 人口等。地缘因素, 作为国家构成中最稳定的因素, 对一国外交具有重大的影响。处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俄罗斯, 其特殊的地缘环境, 使俄罗斯民族有着一种浓厚的地缘情结。尤其是再失去了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地位以后, 这种情结对俄罗斯未来在欧洲和世界的地位都显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俄罗斯,地缘政治,对外战略

参考文献

[1]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152页。[1]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152页。

[2]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内幕》人民出版社1972年80页[2]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内幕》人民出版社1972年80页

[3]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87页[3]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87页

[4]刘雪莲:《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182页[4]刘雪莲:《地缘政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182页

[5]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1页[5]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1页

[6]基辛格:《大外交》海口出版社1998年755页[6]基辛格:《大外交》海口出版社1998年755页

[7]方永刚:《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四川人民出版社84页[7]方永刚:《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四川人民出版社84页

[8]《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俄联邦总统令第1300号1997年12月17日) 。[8]《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俄联邦总统令第1300号1997年12月17日) 。

[9]基辛格:《大外交》海口出版社1998年755页[9]基辛格:《大外交》海口出版社1998年755页

[10]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0]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篇4:dqe测试报告

徕卡T参数

有效像素:1630万

感光元件尺寸:23.6×15.7mm

快门范围:30-1/4000秒

感光度范围:ISO 100-12500

自动调焦系统:对比度检测

内置闪光灯:GN=4.5

最高视频标准:1920×1080/30p

液晶屏:3.7英寸、130万像素

体积:134×69×33mm

重量:384g

1徕卡T 是徕卡公司的第一款具有APS-C幅面传感器(1600万像素)的紧凑系统相机。它的时尚设计风格、创新操控理念(具有手势控制功能的触摸屏)、极其锐利而清爽的影像都是实1实在在的优势。

2徕卡T的机身由整块铝材铣磨出来,非常时尚而优雅。通过快门键旁的开关,可以手工启动弹出式闪光灯。

3该相机使用SD卡存储影像和视频。在测试中,对于容量最高为64G的所有种类SD卡系统(SD、SDHC、SDXC),该相机均工作良好。徕卡T 提供一个用于数据传输的USB接口,除了机顶部的附件热靴以外,这是该相机的唯一接口。

4该相机的整个机背几乎都被分辨率为130万RGB像素、规格为3.7英寸(9.3厘米)的液晶屏所覆盖。位于机顶部的两个拨盘与优雅的机身融合为一体,用于设置影像参数。

5除了内置闪光灯系统外,该相机还提供了一个用于外接闪光灯系统的附件热靴。该附件热靴还可用于具有236万RGB像素分辨率的“Visoflex”电子取景器—该配件由徕卡公司作为选购件提供。该电子取景器包含了一个GPS系统,可以将全球定位数据整合到影像的EXIF信息中。

徕卡T影像质量评价

锐度

右图是用徕卡T相机拍摄ISO12233分辨率测试标版,再用Imatest软件判读后自动生成的分辨率图(图中可见“=3165 per PH”)。

徕卡T相机以像高3264线中的3165线再现了ISO12233测试图,这是相当优秀的结果。能获得这样的结果,是基于该相机高品质镜头系统与APS-C传感器和影像处理器之间近乎完美的配合。在我们的标准测试箱影像中,非常锐利的影像再现结果令人瞩目(见下页测试图中左上角的金属筛网,或肖像照中模特所穿T恤的可清晰分辨的红色织物),对精细结构的再现非常清晰。

色彩

上面是用徕卡 T相机拍摄标准色卡(X-Rite ColorChecker),再用Imatest软件判读后自动生成的图(图中的方块为理想效果,圆形为相机实测结果,两者距离越接近越理想)。

这部新型徕卡相机倾向于拍出低饱和度影像。对色彩测试图的再现仅有89.3%的平均饱和度,这是非常、非常低的。在肖像照和测试箱照中,也表现出明显的低饱和度。与其他紧凑系统相机相比,徕卡 T相机的这两幅测试影像均显出“漂白”的效果(所有影像均在标准影像色彩设置下拍摄)。在使用诸如Adobe Photoshop等影像软件进行优化时,这种“低饱和度”的拍摄结果具有优势,但是如果您喜欢单独编辑每一幅照片的话,就需要使用RAW格式的文件了。自动白平衡系统显示出优异的测试结果。

动态范围与噪点

徕卡T 在噪点测试中表现很好。在较低感光度下(ISO 100-1600)拍摄的影像具有很低的亮度噪点。在ISO 1600或更高感光度下拍摄的影像中,可以看到色彩噪点。在ISO 3200或更高感光度下拍摄的影像中,抗噪点滤镜效应明显。滤镜作用会导致细节丢失,在ISO 12500下滤镜效应变得令人无法接受。

动态范围的测试成绩优异。就像具有全画幅传感器的专业单反系统一样,徕卡T的最大动态范围达到了11.8级光圈值。在较高的ISO感光度设置下,该相机仍保持高动态范围的水准。在ISO 1600模式下,它仍能拍摄出接近11级光圈值动态范围的影像,只有在最高感光度模式下,动态范围才显著下降(在ISO 12500模式下为7.84 级光圈值)。

徕卡T操控性能评价

徕卡T 是徕卡公司第一部具有1600万像素、APS-C画幅影像传感器和新型镜头卡口系统的紧凑系统相机。其机身是用一整块铝材铣制而成,并具有非常时尚的外观设计。所有功能元件都被纳入机身内。小巧的弹出式闪光灯被嵌入到这个机身内,就连设置拨盘也融合到机身内,只是带有电源开关键的快门键高出机身。该电源开关具有第三个挡位,可使机顶部的弹出式闪光灯从机身内跳出。

相机的整个机背几乎都被很大的液晶显示屏(3.7英寸)所覆盖。该屏幕具有触摸功能,并与这部新型徕卡相机的操控概念完全融合。用户可以对菜单进行设置,以创建自己的工作环境。像智能手机一样,该相机具有手势控制功能,比如:在取景模式下,通过在屏幕上展开两个手指,就可以放大影像。在机顶部的两个设置拨盘可帮助用户改变影像参数。这两个拨盘具有“联想功能”,所以能够帮助用户改变所有类型的参数。

目前,徕卡为这款新型T卡口相机提供了两款镜头:徕卡Summicron-T 23mm f/2 ASPH.作为一款大光圈定焦镜头;徕卡Vario-Elmar-T 18-56mm f/3.5-5.6 ASPH.作为标准变焦镜头(等效35mm系统27-84 mm焦距)。徕卡Vario-Elmar-T 18-56mm f/3.5-5.6 ASPH.被用于本次测试。在2014年的Photokina展会上,徕卡将会发布并展示另外两款镜头。徕卡还提供一个转接器,使这部新款徕卡T相机可以使用所有徕卡M系列镜头。

USB端口是这部新款徕卡T相机的唯一接口,它位于机身的右手一侧(SD卡插槽下面)。该相机没有HDMI端口和模拟电视接口,USB接口可用于电池充电。徕卡随相机一起还提供了一个单独的充电器。

该相机具有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接口,并可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遥控软件)进行操控。该应用程序只能用于iOS系统,徕卡公司至今尚未发布用于安卓系统的版本。

篇5:测试实习报告

从一进去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能测部分样品中的几个步骤和一个完整的CODGr,最早接触的也是由沈老师带领的做CODGr的测试,协助她做这个检测做了几天,记得她第一次放手让我自己操作的时候,还真的有点心慌,怕做不好,怕做的不成功,等结果出来时,各个老师都说我做的比较标准时,还兴奋了好久。

感觉每天在单位,都有新的仪器尝试,都有新的实验让我学习,但也总少不了很多试管及瓶子的洗涤,不管是用水洗也好,用气体洗也好,总之很多。从刚开始的一个老师到整个科室的大部分老师,都有跟他们一起实验或协助他们做实验。最近胡博士也让我跟他一起做生物类的实验,不过跟他一起还真有点压力,但他一点架子也没有,总是让我多学学,今天还给了我一本他读博士时的导师写的书让我有空看,听说这书一般人都还看不到的,比较幸运。

虽然已经接触了很多仪器了,但在单位这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实验及操作等着我学习和实践,好好努力吧,加油!

篇6:热响应测试报告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2010年11月21日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 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测试人员:

编制人:

审核人:

测试单位: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报告时间:

2010年11月21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3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3

2.1钻孔设备.............................................................................................................................3 2.2钻孔记录.............................................................................................................................4

三、测试目的与设备....................................................................................................5

四、测试原理与方法....................................................................................................6

4.1岩土初始温度测试.............................................................................................................6 4.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8

五、测试结果与分析....................................................................................................9

5.1 测试现场布置....................................................................................................................9 5.2 测试时间............................................................................................................................9 5.3 夏季工况测试..................................................................................................................10 5.4 冬季工况测试..................................................................................................................14 5.5 稳定热流测试..................................................................................................................17 5.6 测试结果..........................................................................................................................20 5.7 结果分析..........................................................................................................................20

一、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河北省电力研究院 建设地点:石家庄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工程名称: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岩土热响应试验工程

工程总体工作量: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地热响应埋管测试采用双U竖直埋管形式,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中,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前期勘察测试工作做了补充规定:3000~5000m2宜进行测试,5000m2以上应进行测试,10000m2以上测试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本工程根据实际状况,在场区内测试钻孔2个,具体位置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院现场确定,实际测试孔参数如下:

1)A孔:双U管 DN32,孔径298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5米,采用膨润土、细沙与原浆混合比例为1:3:3作回填材料回填。

2)B孔:双U管DN32,孔径300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8米,采用原浆与细砂混合物回填材料回填。

工作量范围:

1)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施工; 2)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施工; 3)实验测试;

4)撰写测试报告,提供设计院图纸设计所需的测试报告等资料。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2.1钻孔设备

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设备采用TB50型反循环打井机械设备(5吨型打井设备),主机使用电机功率7.5kW,大泵功率7.5~13kW,泥浆泵功率7.5kW,排

泥浆泵功率为3kW,钻孔设备实物如图1所示。

图1 钻孔设备实物图

2.2钻孔记录 1)A孔

钻孔日期为2010年10月10日~2010年10月11日,钻孔直径为298mm,孔深92.5m。下表为A孔的钻孔记录。

表1 A孔的钻孔记录表

时间 7:30~8:30 8:30~10:00 10:00~15:00 15:00~18:00 18:00~19:30 19:30~22:40 22:40~0:20 2:00~9:15

地层深度(m)

0~28 28~49 49~52 52~58 58~62 62~83 83~90 90~92.5

岩土特性描述 20m出现一个硬层 49m开始卵石层

卵石层 粗砂层 泥沙层 卵石层和泥沙层 卵石层和泥沙层

卵石层

地层厚度(m)49 52 58 62 83 90 92.5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2010年10月11日6:30开始打压,压力为1.6MPa,稳压6小时,无泄漏现象。2010年10月11日上午10:00开始洗井,下午13:00结束,洗井完毕后,将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简称下管),14:30下管完毕,对其进行打压,压力为1.6MPa,稳压20min,无泄漏现象,15:00采用膨润土、细沙与原浆混合比例为1:3:3作回填材料回填,16:00回填完毕,但在回填的过程中,因为膨胀土膨胀、粘稠,回填材料填的不是很充足。

2)B孔

B孔钻孔工作开始于2010年10月12日7:00,18:10停止钻孔,钻孔深度为93.5m,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在从钻孔中提出钻杆的过程中将11根钻杆掉到所打的钻孔中(每根钻杆2.7m),经过和设计单位协商,将钻孔B的位置定于原位置正西5m处。钻孔日期为2010年10月13日~2010年10月14日,钻孔直径为300mm,孔深92.8m。下表为B孔的钻孔记录。

表2 B孔的钻孔记录表

时间 10:50~12:30 12:30~13:20 13:20~15:40 15:40~22:50 18:00~19:30 5:30~7:10

地层厚度(m)

0~28 28~33 33~48 48~71 71~82 82~92.8

岩土特性描述 黄土层

夹杂大颗粒沙子的硬土 一层软一层硬的泥沙层

泥土层 泥沙层 卵石层和泥沙层

地层厚度(m)33 48 71 82 92.8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做第一次水压试验,2010年10月12日9:20开始打压,压力为1.6MPa,稳压5小时,无泄漏现象。2010年10月14日7:30开始洗井,8:30洗井结束,8:40开始下管,9:20下管完毕,对其进行打压,压力为1.6MPa,稳压25min,无泄漏现象,9:45开始回填,采用原浆与细砂混合物回填材料回填,10:50回填完毕。

三、测试目的与设备

通过本次测试,获得埋管区域内土壤综合初始地温、埋管与岩土体的实际换热能力,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地源热泵模拟工况条件的设备由恒温加热水箱(变频控制)、风冷制冷机组(变频控制,电子膨胀阀)、水泵、流量调节阀、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采集仪及监测、记录仪表组成,可用来模拟夏季排热工况和冬季取热工况。系统运行稳定:地埋管内流量、供水温度依据设计要求可手工调节设定,供水温度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保持恒定,误差为±0.2℃;加热器与压缩机可双工况同时运行,自动起停,也可手动操作。试验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每隔5秒钟采集一次数据,自动存储数据。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实物图如图3所示。

制冷 机组 恒温水箱 5-50℃ 流量计 控制系统

图2 测试系统流程图

图3 测试系统实物图

四、测试原理与方法

4.1岩土初始温度测试

在众多的设计参数之中,被认为最容易测定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岩土初始平均温度。众所周知,温差是热量传递的驱动。对于地源热泵的地埋管换热系

统,地埋管换热器的平均温度与岩土平均温度的温差是热量传递的驱动力。因此,做好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测定工作对于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非常重要。《规范》规定,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测试应采用布置温度传感器的方法。测定的布置宜在地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且间隔不宜大于10m;以各测点实测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本测试工程采用垂直布置温度传感器法,沿PE管外部深度方向上布置温度传感器PT100,通过实时监测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确定不同深度地层的温度,最终以所测的不同深度地层的温度的算术平均值最为岩土初始温度。A孔孔深92.5m,从井底自上共布置温度传感器10个,间隔为10m。B孔孔深92.8m,从井底自上共布置温度传感器12个,间隔为8m。温度传感器的布置图如图4所示。使用安捷伦数据采集仪作为二次测温元件,通过RS232数据连接线与笔记本电脑连接,笔记本电脑将自动采集数据,每30秒采集一次数据,数据采集实物图如图5所示。

图4 温度传感器布置图

图5 数据采集实物图

4.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

对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测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稳定热流模拟实验(简称恒流法),另一种是稳定工况模拟实验(简称恒温法)。

稳定热流模拟试验,也称为“热响应测试”或“岩土热物性测试”,采用电加热器(或制冷机)提供稳定热量(或冷量),记录地埋管换热器的温度响应情况,并利用模型计算岩土热物性情况。该方法的优点是:测试设备结构简单;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多,理论依据充分。缺点:传热模型存在适应性问题,假设条件与实际地质情况差距较大;需要多次模型计算,增加误差累计;计算具有较强专业性,掌握程度不同等。

稳定工况模拟实验,也称为“冷、热响应测试”,采用风冷热泵建立稳定的地埋管换热器运行工况,也可计算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并直观获得地埋管换热器每延米换热量,也用于计算地埋管换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该方法的优点是:优点:测试结果直观;设计结果可校核。缺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忽略管井间热干扰和非稳态传热因素;测试设备复杂等。

综合考虑,本测试工程采用稳定工况法,稳定工况测试示意图如图6所示,表3为稳定工况的测试参数。为了进一步探寻岩土热响应方法对实际换热能力的影响,对B孔的测试,采用了稳定工况法和稳定热流法两种方式,并将二者的测试结果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为地埋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可靠的指导。

图6 稳定工况示意图 表3 稳定工况测试参数表

工况 模拟夏季工况 模拟冬季工况 试验 放热 取热

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量(m3/h)总传热量(kW)

5

— —

1.8-2.0 1.8-2.0

— —

五、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测试现场布置

测试工作中,一个工况的测试至少要连续运行48小时,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搭建了帐篷作为遮挡棚,在遮挡棚内进行相关的测试工作,帐篷的四个侧面可以完全打开和关闭,以便制冷机组的通风散热。现场的布置图如下图7所示。

图7 测试现场布置图

5.2 测试时间

测试时间及与之相应的测试工作见表4

表4 测试工作时间表

测试内容

A孔夏季工况的模拟测试 A孔冬季工况的模拟测试 B孔加热功率为3.6kW模拟测试

B孔夏季工况的模拟测试 B孔冬季工况的模拟测试 B孔加热功率为8.4kW模拟测试

测试时间 10月14日~10月17日 10月18日~10月22日 10月23日~10月27日 10月27日~10月29日

11月5日~11月8日 11月11日~11月14日

测试时长/小时

90 56 74 75 5.3 夏季工况测试

夏季工况测试的是热泵系统夏天热泵制冷工况:空调系统通过制冷设备把各房间的热量抽取出来,通过地埋管换热器排向地下土壤。测量地埋管在夏天的散热功率,就是根据地源热泵设备运行的标准工况所对应冷凝温度的冷凝器出水温度,拟定某流量进行模拟运行试验实测值。测试试验持续运行,直至回水温度与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趋于稳定,近似不再变化。

1)测试结果

循环水在地埋管中的进出口温差和传热量是由地埋PE管和水平连接管换热作用的结果。由于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平连接管较短并且用保温材料对其进行保温。所以其对换热的效果影响较小,可近似的忽略。

a)A孔夏季工况

图8、9、10分别为A孔供回水温度、换热量、流量随时间变化图。如图8所示,供水温度在运行5~6个小时后已经趋于稳定,温度在32.8±0.3℃范围内波动,而图8、9显示,A井夏季排热工况的模拟在运行50多个小时后趋于稳定,最后20个小时内变化很小,达到稳定的状态,由此可见,地下换热达到相对稳定的时间要远远长于供水温度达到稳定的时间。如图10所示,测试期间流量一直稳定在1.8-1.95m3/h期间,达到测试要求标准1.8-2.0m3/h。通过计算供水温度在最后稳定的12小时内平均温度为32.76℃,回水温度均值为30.65℃,供回水温度差为2.11℃,平均换热量均值为4.62kW。

图8 A孔供回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9 A孔换热量随时间变化图

图10 A孔流量随时间变化图

b)B孔夏季工况

图11、12、13所示的分别为B孔供回水温度、换热量、流量随时间变化图。如上图10和下图13是A、B孔流量随时间变化图,图中显示流量在所要求的1.8-2.0 m3/h的范围内波动,此B孔夏季工况测试是在做完恒热流3.6kW工况,供水温度升至28℃后,直接进行夏季稳定工况测试的,下图11明显示出供水温度只需要2~3小时,根据图8、9所示,B井夏季取热工况的模拟在运行11~12小时后就趋于稳定,因为经过恒热流工况后,地下的传热在供水温度28℃时,已经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当供水温度升至33℃左右时,地下传热建立新的平衡时间就较短。如图13所示,测试期间B井流量一直稳定在1.85-2.0m3/h期间,达到测试要求标准1.8-2.0m3/h。通过计算供水温度在最后稳定的12小时内平均温度为33.22℃,回水温度均值为31.03℃,供回水温差为2.19℃,换热量均值为4.92kW。

图11 B孔供回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12 B孔换热量随时间变化图

图13 B孔流量随时间变化图

c)夏季工况总结

将A、B两孔的夏季工况测试结果进行汇总,汇总结果见下表5。

表5 夏季工况测试结果汇总表

钻孔标号 供水温度(℃)

A孔 B孔 32.76 33.22

回水温度(℃)30.65 31.03

流量

流速

温度波动(℃)± 0.3 ± 0.2

总换热量(kW)4.62 4.92

(m3/h)(m/s)1.881 1.927

0.58 0.59 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分析

根据测试数据,可计算两孔的单位深度换热量,计算结果见下表6所示。A、B两孔的单位延米换热量分别为49.95W/m和53.02W/m。

表6 夏季工况单位延米换热量

钻孔标号 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孔深(m)A孔 B孔 32.76 33.22

30.65 31.03

92.5 92.8

单位延米换热量(W/m)

49.95 53.02 5.4 冬季工况测试

冬季工况测试的是热泵系统冬季热泵的供热工况:取热试验应用于冬天的热泵供热工况。在冬天,地源热泵以地下岩土蓄热体作为热源,通过埋设的地埋管换热器从地下土壤层收取热量,再输送到各个房间。测量地埋管冬天的传热功率,就是根据地源热泵设备运行的标准工况所对应冷凝温度的冷凝器出水温度,拟定某流量进行模拟运行试验实测值。测试试验持续运行,直至回水温度与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趋于稳定,近似不再变化。

1)测试结果 a)A孔冬季工况

图14、15、16分别为A孔冬季工况测试供回水温度、换热量、流量随时间变化图。图16显示了流量在1.8~1.95m3/h范围内波动,满足要求。供水温度同样是在运行5~6个小时后趋于稳定,温度在5±0.2℃范围内波动,而图14、15显示,A井冬季取热工况的模拟在运行50多个小时后趋于稳定,同夏季放热工况得到的结论相同:供水温度达到稳定的时间要远远小于地下换热达到稳定的时间。供水温度在最后稳定的12小时内平均温度为5.07℃,回水温度均值为6.44℃,供回水温差为1.37℃,换热量均值为2.99kW。

图14 A孔供回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15 A孔换热量随时间变化图

图16 A孔流量随时间变化图

b)B孔冬季工况

图11、12、13所示的分别为B孔供回水温度、换热量、流量随时间变化图。图19亦显示流量在所要求的1.8-2.0 m3/h的范围内波动。通过计算供水温度在最后稳定的12小时内平均温度为4.87℃,回水温度均值为6.13℃,供回水温差为1.26℃,换热量均值为2.86kW。

图17 A孔供回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18 B孔换热量随时间变化图

图19 B孔流量随时间变化图

c)冬季工况总结

将A、B两孔的夏季工况测试结果进行汇总,汇总结果见下表7。

表7 冬季工况测试结果汇总表

钻孔标号 供水温度(℃)

A孔 B孔 5.07 4.87

回水温度(℃)6.44 6.13

流量

流速

温度波动(℃)± 0.2 ± 0.2

总换热量(kW)2.99 2.86

(m3/h)(m/s)1.876 1.945

0.58 0.60 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分析

根据测试数据,可计算两孔的单位深度换热量,计算结果见下表8所示。A、B两孔的单位延米换热量分别为32.32W/m和30.82W/m。

表8 冬季工况单位延米换热量

钻孔标号 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孔深(m)A孔 B孔 5.07 4.87

6.44 6.13

92.5 92.8

单位延米换热量(W/m)

32.32 30.82 5.5 稳定热流测试

稳定热流测试就是采用电加热器(或制冷机)提供稳定热量(或冷量),记录地埋管换热器的温度响应情况,并利用模型计算岩土热物性情况。本测试工程采用电加热器提供稳定热量,通过记录地埋管换热器供回水温度、流量等参数,利用线源模型来计算岩土的热物性参数。由于稳定热流测试属于辅助测试,所以本测试工程只对B孔使用该方法进行测试。

1)计算方法

用来估计地下土壤特性的方法通常有线源法、柱源法、参数估计法等。热响应测试数据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1996年EKLÖF 和 GEHLIN提出的线源理论。即在一定的输入热量下,土壤热交换器周围的温度场可以描述为沿一线源温度与时间和半径的方程。测量土壤热交换器中流体的温度,得到流体和钻孔壁温的关系式:

流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式可以写为:

(1)

(2)

通过计算温度与自然对数时间曲线斜率k可以得到温度的热响应规律:

式中,——流体温度,℃;

(3)

——钻孔壁面温度,℃;

——无干扰地温,℃;t——测试时间,s;r——钻孔半径,m;——单位井深释热量,W/m;——热扩散率,m2/s;——钻孔热阻,K/Wm;——土壤导热系数,W/mK。2)加热功率为3.6kW测试结果

图19为加热功率为3.6kW时,稳定热流工况测试中,被测介质供、回水及计算的平均介质温度示意图。在最后稳定的12小时内,供水温度平均温度为27.84℃,回水温度均值为26.19℃,平均介质温度为27.02℃。

图19 B孔恒热流工况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下图20为加热功率为3.6kW时,稳定热流工况测试中,平均介质温度与自然对数时间拟合图,拟合后得到温度与对数时间的变化趋势T-ln(t)的斜率为k=1.9768。由上式(3)可得的无干扰地温

=1.586 W/mK。安捷伦数据采集器测得

=0.141 K/Wm,热扩散率

=14.14℃,可计算出钻孔热阻

=0.867510-6 m2/s,利用加热功率为3.6kW的数据和式(2)、(3)进行外推,当加热功率为5.5kW时,当工况模拟达到稳定是,平均介质温度为33.04℃,加热功率为7kW时,稳定后平均介质温度为37℃,当加热功率为8.4kW时,当工况模拟达到稳定是,平均介质温度为42.16℃。

图20 B孔恒热流工况温度随自然对数时间拟合图

3)加热功率为8.4kW测试结果

图21为加热功率为8.4kW时,稳定热流工况测试中,被测介质供、回水及计算的平均介质温度示意图。在最后稳定的12小时内,供水温度平均温度为44.22℃,回水温度均值为40.53℃,平均介质温度为42.40℃,与上推算出来加热功率为8.4kW是,平均介质温度42.16℃吻合,所以推算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图21 B孔恒热流工况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4)恒流法测试结果汇总表

将恒温法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利用外推法得到的结果汇总见表9,表9显示,由于进行测试的时间长短和温度波动进度要求不同,测试所得的数据有很大的偏差。

表9 恒流法测试结果汇总表

孔号平均介质温度/℃

B孔

B孔 33.04 35.26

流量 m3/h 1.927 1.927

流速 温度波动 m/s 0.58 0.58

±℃ ±0.25 ±0.65

时间段 小时 78-90 38-50

总换热量(kW)单位延米换热量(W/m)

5.5/59.27 7/75.4 5.6 测试结果

1)加热功率3.6kW与8.4KW的实验结果相互验证,表明测试的再现性。对温度传感器PT100与PT500的校验精度,表明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所得测试数据的较小偏差,表明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2)夏季测试工况中,A号孔具有的排热能力为49.95[W/延米];B孔具有的排热能力为53.02[W/延米]。

3)冬季模拟工况中,A孔具有的取热能力为32.32[W/延米];B孔具有的取热能力为30.82 [W/延米]。

4)测试地地下土壤物干扰地温为14.14℃,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λ为 1.586 W/mK。采用恒热流法进行相关的拟合,当加热功率为5.5kW稳定时,平均介质温度为33.04℃,采用恒流法要比恒温法得出的结果略大些,二者相差10%左右。

5.7 结果分析

1)虽然A、B两钻孔的回填材料和回填量不同,但由于钻孔周围土壤塌陷,A、B两钻孔夏季工况测试、冬季测试的偏差仅为6%和3%。

2)现场钻孔时钻出来的地下泥浆含砂量较低,地下含沙量低则地下传热性能较差,因此所得的地下换热器换热能力比一般的经验值偏低,图22为地下泥浆图。

图22 地下泥浆图

3)采用恒流法要比恒温法得出的结果大10%左右的原因是:恒流法的计算模型的偏差。现有模型多采用现行热源模型,而实际情况应为柱状模型,据文献分析两者的计算偏差最大可达到14%左右。本实验的偏差为10%;

4)恒温时间的影响:根据恒温曲线特征判断,恒温时间越长,温度越稳定,则热流量越小。因此不同时段测取得数据回归的值是不同的,时段越长,λ值就越小,因此延米的取放热量值也就越小;本实验测量时间长于一般实验的50小时,温度稳定性能较高,由此获取的数据真实性较好;

5)由于恒温法的数据客观准确,另外其监测的长期性特点,并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监测和控制地源井的使用状况,建议选用该方法测得的数据作为设计依据;

上一篇:图书馆志愿者随感下一篇:我想做一名教师五年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