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彩云百家姓教案

2024-04-15

应彩云百家姓教案(通用9篇)

篇1:应彩云百家姓教案

教案+案例:百家姓

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感受传统姓氏文化的特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活动准备:

1、全体学生

2、白板

3、记号笔

4、白纸

5、《百家姓》前16姓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1、老师:我是###,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学生介绍。异地教学时,这环节,既很利索地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又直接导入活动。

二、知道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1]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介绍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我姓“应”(出事汉字“应”)。你姓什么?

——大家一起说,为了加快活动的节奏。

2]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请你把它(卡片)拿来。——一起念一遍。

3]这里有多少姓?

——让孩子自己数,大班孩子有自己的数数方法。活动中: 幼:我没拿到„„ 师:你的姓,这里有吗?

幼:点头。

师:这里有多少姓?

幼:11个„„13个„„ 4]那我们在座的伙伴有几个? 活动中: 孩子数:16个。

5]我们16个人,怎么会只有13个姓呢?(引发对同姓者的关注)。活动中:

幼:因为我姓李,他也姓李„„还有,他们两个是一样的姓„„ 2、共同的姓

1]你们是同姓,哦,我们伙伴之间有同姓的。嗳,你家里谁和你同姓? 活动中:

幼:爸爸和我同姓„„爷爷和我同姓„„弟弟和我同姓„„姐姐和我同姓„„妈妈和我同姓„„

师:一般地说,家里大多数的爷爷、爸爸、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同姓,(也有少数是妈妈和你同姓——如果班上没有与母亲同姓,就不说。)

2]除了班上、家里,有和你同姓的,这里那么多老师,有和你同姓的吗?请你去问问、打听打听。活动中:

老师:你有兴趣去打听打听,有谁和你同姓的? 老师:有兴趣地去问问

3]来说说,你找到几个同姓的?

——这里要掌好节奏。时间不宜长2~3分钟。活动中:

老师:我们有时间限制,倒数10、9、8、7、„„好,请各就各位。(等坐定)你找到和你同姓的人吗? 幼:找到„„没找到„„

老师:请找到的先来说说,你找到了几个?我们写“人”一笔表示一个人。„„找到的人不多,5人„„请一个没找到的:“你是怎么找的?你问问。”幼儿:“谁姓赵?”(哄堂大笑。)老师:哦~这样问怎么找得到呢?礼貌一点啦(俯身在其耳边:请问谁姓赵?)幼:请问哪位老师姓赵?(立刻有人举手)。数一数„„3个 老师:(边纪录边)谁有兴趣来找找?

(举手的幼儿很多,并且用礼貌的语言询问。老师关注:“看,这样说才找得到”。看找到同姓的过半就行)。

老师:看看,这里那么多人中,哪个姓是最多见的姓? 幼:黄!

老师:你怎么知道? 幼:有7笔„„有7人„„ 4]同姓是亲人。

老师:同姓的人还多着呢。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同姓的人呢?你仔细看看,你家里和你同姓的爷爷、爸爸、你,你们怎么会同姓的呢? 那是因为爷爷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爸爸,爸爸又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你、哥哥姐姐,家里那些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是亲人!

那么,班上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吗? 幼:不是。

老师:其实啊,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同姓的人是亲人。

再看看,班上同姓的人,有没有一点像亲戚的样子?

——让孩子体会,我们中国人都是一家人,体会同姓之间那种血肉相融的感觉。活动中:

幼:他们有一点像的„„我和同姓的老师也有一点像的,我们都是双眼皮„„ 3、不同的姓 1]找不同姓的人

老师::除了这些姓,你还知道别的姓吗? 活动中:

幼儿愣了一下,我追问:“你妈妈姓什么?”——同时提示“这里没有的别的姓”,引导孩子用排除法思考。幼:„„

„„

2]请找找这里,哪些老师和我们不同姓的?找到了,请老师用小纸片写下来。——幼儿寻找。过程中,老师提示:知道怎么找了? 活动中:

幼儿边找边贴在展示板上。老师:看看。幼儿惊呼:真多啊!3]百家姓

老师:(顺势)知道吗?中国人的姓远远不止这些。

——音乐:祖海《百家姓》。一则可以营造一种震撼的气氛,二则可以引导孩子静心于下一个环节。

老师:(出示《百家姓》的前十五个姓,与歌曲同步地)中国人的姓还远远不止这些(重复是为了加强表达)。属于中国人姓名中的姓,有500多个呢,这本《百家姓》里全记着,只要是中国名字,你的姓在《百家姓》里一定找得到。

这些姓啊,由我们的祖先,传给他的后代——儿子、孙子,一代一代,子子孙孙,一直传到了我们这里。哦~你们还会传下去吗? 传给谁?对,由你、你的子孙,一直传下去。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有百家姓;只要一叫出我们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这里大段的内容由老师娓娓讲述,所以,会有些沉闷。于是,在这里插入“你的姓传给谁”这样的问题,即了解孩子是否理解“传承”,又可以调节气氛。活动中:

孩子不理解,所以纷纷要“传给妹妹、姐姐”。于是,在这里预设“ 传给后代”,孩子即刻理解,反应出“我要传给儿子”。一个女孩:我可以传给儿子吗?女的可以传吗?

我接应:可以,只要你和家里人商量好,因为一般是男的传的。

三、了不起的中国人

1、这些都是中国人,你能叫出他们的姓名吗?(一一出示了不起的中国人的相片)哪些人与你同姓的?

2、这些人因为很了不起,才让世界人民知道他们的名字。你想办法了解一下,与你同姓的那个名字,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以后再来聊聊

篇2:应彩云百家姓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 2.感受传统姓氏文化的特点,3.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二、活动准备

黑板、记号笔、白纸、《百家姓》前16姓、幼儿姓氏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名字

师:我是蒋文飞。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幼儿逐一介绍

(二)认识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师: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介绍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我姓“应”(出事汉字“应”)。你姓什么?

幼儿逐一介绍

师:这里有一些汉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请你把它(卡片)拿来。师:自己数数看,这里有多少姓?那我们在座的伙伴有几个? 2.共同的姓

师:我们15个人,怎么会只有13个姓呢?(引发对同姓者的关注)。师:你们是同姓,哦,我们伙伴之间有同姓的。你家里谁和你同姓? 师:一般地说,家里大多数的爷爷、爸爸、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同姓。(也有少数是妈妈和你同姓)

师:除了班上、家里,有和你同姓的,这里那么多爸爸妈妈,有和你同姓的吗?请你去问问、打听打听。

师:来说说,你找到几个同姓的? 师:你找到和你同姓的人吗? 幼:找到„„没找到„„

老师:请找到的先来说说,你找到了几个?我们写“人”一笔表示一个人。

„„找到的人不多,5人„„请一个没找到的:“你是怎么找的?你问问。”幼儿:“谁姓赵?”

(哄堂大笑。)老师:哦~这样问怎么找得到呢?礼貌一点啦(俯身在其耳边:请问谁姓赵?)幼:请问哪位老师姓赵?(立刻有人举手)。数一数„„3个 老师:(边纪录边)谁有兴趣来找找?

(举手的幼儿很多,并且用礼貌的语言询问。老师关注:“看,这样说才找得到”。看找到同姓的过半就行)。

老师:看看,这里那么多人中,哪个姓是最多见的姓? 幼:黄!

老师:你怎么知道? 幼:有7笔„„有7人„„ 4]同姓是亲人。

老师:同姓的人还多着呢。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同姓的人呢?你仔细看看,你家里和你同姓的爷爷、爸爸、你,你们怎么会同姓的呢? 那是因为爷爷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爸爸,爸爸又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你、哥哥姐姐,家里那些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是亲人!

那么,班上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吗? 幼:不是。

老师:其实啊,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同姓的人是亲人。

再看看,班上同姓的人,有没有一点像亲戚的样子?

——让孩子体会,我们中国人都是一家人,体会同姓之间那种血肉相融的感觉。

活动中:

幼:他们有一点像的„„我和同姓的老师也有一点像的,我们都是双眼皮„„

3、不同的姓 1]找不同姓的人

老师::除了这些姓,你还知道别的姓吗?

活动中:

幼儿愣了一下,我追问:“你妈妈姓什么?”——同时提示“这里没有的别的姓”,引导孩子用排除法思考。

幼:„„

„„

2]请找找这里,哪些老师和我们不同姓的?找到了,请老师用小纸片写下来。

——幼儿寻找。过程中,老师提示:知道怎么找了? 活动中:

幼儿边找边贴在展示板上。老师:看看。幼儿惊呼:真多啊!3]百家姓

老师:(顺势)知道吗?中国人的姓远远不止这些。

——音乐:祖海《百家姓》。一则可以营造一种震撼的气氛,二则可以引导孩子静心于下一个环节。

老师:(出示《百家姓》的前十五个姓,与歌曲同步地)中国人的姓还远远不止这些(重复是为了加强表达)。属于中国人姓名中的姓,有500多个呢,这本《百家姓》里全记着,只要是中国名字,你的姓在《百家姓》里一定找得到。

这些姓啊,由我们的祖先,传给他的后代——儿子、孙子,一代一代,子子孙孙,一直传到了我们这里。哦~你们还会传下去吗? 传给谁?对,由你、你的子孙,一直传下去。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有百家姓;只要一叫出我们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这里大段的内容由老师娓娓讲述,所以,会有些沉闷。于是,在这里插入“你的姓传给谁”这样的问题,即了解孩子是否理解“传承”,又可以调节气氛。

活动中:

孩子不理解,所以纷纷要“传给妹妹、姐姐”。于是,在这里预设“ 传给后代”,孩子即刻理解,反应出“我要传给儿子”。

一个女孩:我可以传给儿子吗?女的可以传吗?

我接应:可以,只要你和家里人商量好,因为一般是男的传的。

三、了不起的中国人

1、这些都是中国人,你能叫出他们的姓名吗?(一一出示了不起的中国人的相片)哪些人与你同姓的?

篇3: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精选)

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一: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学前教育具有开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它使我们更关注孩子学习的状态。小班的孩子怎样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呢?我作了这样的设计。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一个生日蛋糕。

活动与指导: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小班孩子的想像力极其丰富,所以,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这里是以青菜奶奶的生日为情景,引领孩子进入活动。

在活动中:

师:(出示纸制青菜)这是什么?

孩子:青菜。

师: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

孩子:青菜奶奶。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孩子:戴着老花眼镜……有一条一条线……有皱纹……

师: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闻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

师: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我的茄子宝宝是弯弯的……我的茄子宝宝是紫色的……我的茄子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我的黄瓜宝宝也是弯弯的……是绿绿的……

师:谁的宝宝摸上去也是滑滑的……哦,有的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是粗糙的……

孩子:我的萝卜宝宝是长长的、红色的……我的萝卜宝宝圆圆的,是白色的……

师:萝卜有长的圆的,还有不同的颜色……除了红色、白色,还有什么颜色的萝卜?

孩子:有绿色……我也是红的(举着胡萝卜)……

师:这是红的(将红萝卜与胡萝卜作比较),胡萝卜的颜色和红的一样吗?这个颜色叫橘红色……

——在引导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尽可能地寻找时机,丰富孩子的知识。

师:(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

——这里尽可能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自己感受蔬菜的特征。这时,孩子获得的能力发展远比了解蔬菜的知识重要。

2.“小客人”来排队。

——和孩子的生活相似的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在选择蔬菜的种类和数量时,我就考虑让孩子积累一些数学经验。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数,只要用心,就可以在生活的背景中,让孩子在感知数中学习算术。另外,品种多样的萝卜、番茄、茄子,以及“给蔬菜排队”的不同维度,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是丰富多样的。

在活动中:

师: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队,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

孩子:……大的排第一个……黄瓜宝宝排在前面……长的茄子排在前面……

——就谁排在第一个,孩子的视角是多元的,有时是大的排第一,有时是短的排第一……教师这时要传递的是:事物可以是多元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可能渐渐地养成孩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师:我们来数数,有几只番茄宝宝……谁会写“5”……谁知道“4”是什么样子的……

——这时,孩子感受到了物体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也感受了数量和数字。

二、去青菜奶奶家

——小班年龄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我设计了“青菜奶奶眼睛不好、耳朵不好”的情节,来养成好习惯。

关于汉字的学习,我的做法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让孩子反复感知,从而认识一些汉字。

在活动中:

1.师:(将贴在板上的蔬菜图片用笔圈起来)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汉字“蔬菜”)

2.师: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家……门关着……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

孩子:我们说……告诉她……

师: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办?

孩子:我们说得响一点。

师:好,我们去青菜奶奶家了。

……

师: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

教师扮青菜奶奶:谁呀……你是什么样的黄瓜宝宝……好,请进请进……

——教师的提问,关系到孩子的思维活动的质量,好的提问可以推进孩子的活动。

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音乐对于我们平常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它可以为我的情绪情感推波助澜,在我幸福的时候飞扬我的幸福,在我痛苦的时候缓解我的痛苦。所以,我想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音乐是可以随时随处地为自己而用的。

在活动中:

在青菜奶奶家坐下……

师:青菜奶奶请我们吃蛋糕啦。我们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孩子唱《生日歌》。

师:老师的生日歌和你们的有些不一样……(老师将“青菜奶奶”填进生日歌里)

孩子也和老师一起唱……

2.分生日蛋糕。

——在这个活动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数的了解远远不止我们认为的那样。

在活动中:

师:青菜奶奶的蛋糕谁想吃……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纷纷举手)我……

——小班孩子的心里只有自我,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的眼睛看见同伴。

师: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切开分吧……

师:(切两刀)这样够了吗……

孩子:够了。

师:数一数……6块……这6个人有得吃,其他的你们就没有了。

孩子:不行,再分。

师:数数,够了吗……(一直切到与大家的人数一致)

——引导孩子关注集体。

另外,由于每切一刀都会增加两块,所以,可以让孩子积累双数的概念。教师指导语可以是“刚才有6块,切了一刀是几块?数一数”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手口一致的点数完全超过我们的估计。

3.一起吃蛋糕。

——要求小班孩子有谦让行为有些勉强,但是可以提醒他们关心同伴。在活动中,我用“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吗”来提醒孩子关注别人。

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二: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三:

活动背景

撕纸片是小班孩子比较初级的手工活动。让不太有目的的撕纸活动在一个游戏的情景中进行,是本活动的设计思想。

活动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环境积累有关色彩和数的经验,是一个体现整合意识的活动。

当然,活动是以本班孩子的原有经验为前提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相当的“1”和“许多”的数经验,那么,在活动实施时,老师就可以让孩子在数数中完成“捡纸片”的游戏。如此,可以变化多样。

内容与要求

1、在撕撕玩玩彩纸中,感受彩纸的色彩和数量不同。

2、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蓝等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

过程与指导

一、彩纸像什么

1、(出示彩纸条)这是什么?(五颜六色的纸条)你们看看这像什么?(抖动纸条:像花、像烟火等)

——让孩子在自由的想象中,充满激情地进入活动。

2、(拿一张纸条边撕边示范)我把纸条变成了什么?我把一张纸条变成这么多的小纸片。

——这是示范,动作要清晰。

3、我们在过节和高兴的时候,就把它撒在空中。(把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撒向空中)哦,过节啦,好高兴啊。

——激起幼儿玩耍的兴致。

二、撕纸条

1、你们想高兴吗?你们想过节吗?桌上有这些彩色纸条,你去把它变成小纸条,越小越可以飘起来,看。

——激发幼儿撕纸的愿望。

2、幼儿撕纸,老师指导撕纸,小纸片放在塑料小筐里。

三、过什么节

做完了吗?我们来过节吧,过什么节呢?(好,过 节)来,一起来往上抛,过节啦!啊,过节真开心啊!

篇4:上海名师应彩云老师教案精选集

活动背景:

在整合精神的引导下,我一直在思考:孩子在了解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同时,可不可以融合一些文学艺术的感受。于是,就有了“树真好”这个综合的活动。

至于,活动在交流的环节,试图通过比较了解树的特征。我觉得,我不可能让孩子在认识树时,有所穷尽,但是,可以抽象出一些普遍特征,让孩子自己去认识世界。并且,在抽象事物特征的过程中,让孩子慢慢地习得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当然,在活动中,也没有错过了数概念的感受以及合作学习的体验。内容与要求: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感受给人们带来的好处。2、感受植树中的各种排列乐趣。材料与准备:

1、各种常见树种在不同地方的图片

2、常绿树、落叶树若干,幼儿各得一片常绿树、一片落叶树。

3、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三种玩具树各三棵(共9棵)。

4、一枝香樟树的叶子和一张香樟树春天时落叶满地的照片。

5、散文《树真好》的图书。

6、汉字“树、常绿树、落叶树、树真好”。过程与指导:

一、周围的树

1、(出现汉字“树”)这是树,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在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会有树,是啊,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这个环节,孩子们的表述基本上是经验的回顾,所以,都可以围绕中心来进行。

二、认识的树

1、这些树中,你认识哪些树?

——这也是引发孩子周围已知的树的名称回顾和交流。在活动中:

孩子对以往的记忆并没有想象那么丰富。但是,梧桐树、柳树都可以了解。当孩子说到柳树时,老师就顺势进入下一个环节。

2、在你们的西湖边,有许多柳树,柳树绿绿的时候,说明什么季节来了? ——这是一个比较特定的环境。这里可以变通为“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有许多柳树”或“在我们的***边有许多柳树”等来进行。

3、春天来了,满树的绿绿的叶子,可是,你们知道柳树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三、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出示汉字“落叶树”)象柳树这样春天树叶都发芽了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2、除了落叶树之外,还有一种树是一年四季都有叶子的,叫常绿树。

3、(出示两种叶子)这里有两种叶子,一种是常绿树,一种是落叶树,请你各拿一片。——这里用“各”字是因为大班孩子,在参加小学的面试时,会不懂一些关键词,所以,在大班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可以适时地出现一些这样的关键词。

在活动中,孩子一开始就只拿了一片,于是,老师解释“几种东西,一种拿一个叫各拿一个”。孩子立刻可以明白。

3、请你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通过感官,来感知树叶不同特征。在活动中,老师根据孩子的感受,将俩感种树叶的特征分别记录在写有“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纸上,以供归纳使用。

在活动中:孩子会将两片树叶的无关特征讲述出来,如大小,所以,在选择树叶时,应可能排除这些因素,而抽象出它(常绿树)的显著特征:叶厚、正面色深、有光泽。

老师小结:瞧,无论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哪些树,即使我们不认识它,但是只要它的叶子是比较厚颜色深表面有光泽,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常绿树。4、区分香樟树的归属

(1)(出示香樟树的叶子)这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的叶子?

——这里通过引发另一个矛盾冲突,来完整对常绿树的认知。在活动中,孩子们一致认同“这是常绿树。

(2)(出示香樟树满地落叶的照片)这是香樟树现在的样子,满地的落叶。看了这张照片,你还认为香樟树是常绿树吗?

——在活动中,许多孩子马上改变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它是落叶树。老师追问:为什么?也有的孩子依然认为:它是常绿树。老师也追问:为什么?

(3)(出示《植物》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大班的孩子会认识)是啊,这本书说的都是有关于植物的事。我们来看看,香樟树是什么树?

——在活动中,老师可以念“香樟树一年四季都落叶子,但是,它落了叶子之后,马上长出新的叶子,所以,尽管不停地落叶子,但一年四季它满树都有茂密的叶子,它是常绿树。” 通过这样的认识的碰撞,一个完整的概念认识就可能形成。另外,在认识犹豫时,孩子倾听的愿望也是最强烈的,这是,老师的照本宣“读”,会十分有效。四、一起来种树

落叶树和常绿树组成了我们生活周围的绿化和树林。

1、在你们的西湖边,除了柳树,还有……(用这样的等待来代替提问)

2、(出示西湖边桃红柳绿的照片)西湖边的花匠很会种树,(将柳树和桃树的剪贴做示范)他们在种树时,先种一棵桃树,再种一棵柳树,就这样一棵桃树一棵柳树地种了一排。一到春天,桃树红了,柳树绿了,桃红柳绿,很好看,要知道,像应老师这样的外地人,到杭州来就是为了看西湖边的桃红柳绿的。

——把计算教学放在孩子现实生活的背景中,比较容易使孩子理解,同时使数学也具有了现实意义。

如果要在上海的湖边种这些树(指示桌上的学具树),你有什么办法也像西湖的花匠那样,把树种得很好看,让人们愿意来看你种树? 3、孩子合作操作探索。

——这时,孩子如果不懂得合作,那么可以提示:你手上拿着这几棵树可以种成一排吗?还不如和朋友一起商量着种呢。在活动中,经提醒,孩子一般都能三五成群地一起排列学具树。4、交流各自种树的方法。

——这里,老师和孩子一起总结出几种不同的种树方法,并告诉孩子还有许多种排列方法:“在角落活动时,你们慢慢地去琢磨。”

5、尽管3。12日的植树节过了,但是春天依然是植树的好季节。

五、树真好

1、杭州的祖先种了许多树,那么你想在树下干什么呢? 2、我们可以在树下做许多事,是啊,“树真好”(同时出现汉字)

3、(出示图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树真好》,这里有些图书,(老师递给几个孩子)传给你的朋友。

——让孩子把书传给别人,意在在生活的点滴行为中养成“先人后己”的习惯和品质。同时,放舒缓的音乐做背景,以调节和增强阅读的气氛和情绪。4、边看图书边听散文诗。

——期间,可以穿插1~2次的提问“我讲到第几页了”以考察阅读能力。5、这本书一共有几页?树的好处还有许多,希望你把这书变得更厚。——为区角活动的散文续编活动作交代。活动后思考:

篇5:应彩云百家姓教案

目标:

1、运用观察、触摸等方法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能初步鉴别两种树。

2、探索香樟树的归类,尝试积极地思辨。

3、通过种树实践活动,体验规律排序,感受输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重点:能比较出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特征,能初步鉴别两种树。

难点:探索香樟树的归类,尝试积极思辨。

准备:

汉字卡“树”、“落叶树”、“常绿树”;6组立体造型的小树;落叶树和常绿树的叶子各两篮

过程:

一、谈话引入落叶树与常绿树

T:老师请你看一个字(教师出示字“树”)你认识它吗?

T:你生活周围哪里也有树?

T:在那么多的树当中,你认识什么树?

T::你认识这棵树吗?出示柳树图片。

T:夏天的时候满树都是绿绿的叶子,可是冬天它是什么样的?教师出示图片

T:小朋友们,像柳树这种春天的时候会发芽,一到冬天叶子全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的这种树,我们叫它(出示落叶树贴到黑板上)看,认识吗?

T:除了这种树,还有一种树(出示常绿树)认识吗?

T:就像我们幼儿园里的广玉兰树,在夏天的时候有绿绿的叶子,冬天呢?会怎么样?我们来看看!就算下雪了,它的叶子有没有全掉落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和树干?它仍然有绿绿的叶子。那广玉兰树就是一种常绿树。

二、比较落叶树和常绿树叶子的基本特征

T:你觉得落叶树和常绿树的叶子一样吗?

T:老师后面就给你们准备了两个小篮子,篮子里分别装着落叶树的叶子和常绿树的叶子,请你等会各拿一片,左手一片,右手一片。

T:拿好了吗?请你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这两片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感觉出来了吗?(叶子表面有亮光,它比较厚,抹上去滑滑的,正面生,反面浅)

T:马路上有很多种树,但是我们只要知道,叶子表面会发亮的,它比较厚,抹上去滑滑的,正面生,反面浅,只要我们在马路上看到这样的叶子,就可以断定他是一棵常绿树,就算我们叫不出这棵树的名字,只要我们看见。。的我们就可以断定他是常绿树。

三、香樟树的归类

T: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叶子,想请你们来判断一下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的叶子,先请你们把手上的叶子放回原处。

T:看,这是什么树上的叶子?你叫得出它的名字吗?那请你们仔细看看他的叶子?你觉得他会是一棵常绿树还是落叶树?

T:都认为是常绿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T:你们确定吗?

T:那我们看看,这是一张香樟树的照片,看看。满地都是落叶,看完这张照片,你认为它是常绿树吗?谁改主意了?

T:我们来看看 它到底是什么树。这是一本《百科全书自然与植物》里面说了很多树和花花草草的事情,我们来看看香樟树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

T:“香樟树,它一年四季都落叶,但是它在落叶之前就已经长出了新的叶子,所以它一年四季都很茂盛,我们叫它常绿树。有谁说对了?”

T::看来只要是叶子表面有亮光,它比较厚,抹上去滑滑的,正面深,反面浅,就是常绿树

四、按规律种树

T:我们生活周围就是由很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组成,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和美丽。

T:沈老师以前去过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看到过这样的一排树,那个种树的认识这么说的,一颗常绿树,一棵落叶树,一颗常绿树,一棵落叶树„„现在这个季节,一眼望过去一颗红,一颗绿好看极了。

T:你看,桌上也有几种树,你能在我们虞山脚下也来这样种树吗?从小红旗的地方开始,让小树一棵棵地站好,在秋天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游客我们虞山旅游!看这些漂亮的树!

T:总结种树情况,改正不正确的种树方法。

T:这9棵树至少有9种以上的种树方法,沈老师把他放在我们的益智区,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以后到益智区里区动动手排一排。

五、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T:在我们的虞山也有许多的树,是我们的老祖宗种的,是为了让我们后来人喜欢它,那你喜欢在树下干什么呢?

T:这里也有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树真好》

T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书里说了些什么?

篇6:应彩云百家姓教案

《大熊的拥抱节》

(赠送视频+ PPT课件、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会“拥抱”、“哼,才不理你呢”等词汇与句式。

2、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不欺负、乐于帮助别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

3、敢于表达与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法。

活动准备: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体验相互拥抱的快乐。

我们听着音乐和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和好朋友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出示大书《大熊的拥抱节》倾听故事,提出质疑,理解内容。

1、倾听第一段故事。

师:“大家为什么不愿意拥抱大熊呢?”

2、幼儿站起,一起复述故事第一段,模仿故事情节中小动物的动作、语言。

3、师:“大熊继续往前走,你们想想,大熊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他们又为什么不愿意和大熊拥抱呢?”

更多名师教案,大、中、小班教学视频,配套教案,PPT。百度 “幼教分享韩老师” 优质公开课视频、教案、PPT分享

4、幼儿想象创编、表演对话、角色体验,体验大熊与小动物之间的情感。

5、倾听故事第二段,幼儿互动表演对话。

他躺在床上想心思,这时候大熊心里好难过,大熊心里想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为什么这是一次难忘的拥抱节呢?

四、角色表演,体验友爱的情感

请个别幼儿扮演大熊,其他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和大熊拥抱。

教学反思:在语言活动《大熊的拥抱节》中,我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边表演游戏,体验了大熊和小动物之间的情感发展脉络,使幼儿了解了拥抱的含义,懂得相互宽容与珍惜的意义。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情感。让幼儿感到了其中的乐趣,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演能力。但教师应在幼儿对故事理解和熟悉以后,挖掘故事中潜在的或更深的教育价值,重新设计新的问题,并且提问要善于让幼儿与角色形成互动,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样可以让幼儿尝试在角色的体验想象中,更好地理解故事所表达的意义。

大班语言活动:大熊的拥抱节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和形象特点,体验大熊和小动物之间的情感发展脉络。

2、通过质疑、想象、表演、续编等多种方法拓展想象,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导幼儿积极地交流、主动表述。

3、理解拥抱的涵义,懂得相互宽容与珍惜友情,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相关音乐若干。

更多名师教案,大、中、小班教学视频,配套教案,PPT。百度 “幼教分享韩老师” 优质公开课视频、教案、PPT分享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体验讲述拥抱的感觉。

1、师:“孩子们,你们拥抱过吗?和谁一起拥抱过,拥抱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2、师:“动物们也喜欢拥抱,今天就是森林城一年一度的拥抱节,(出示大熊)看看谁也去参加拥抱节了?大熊在拥抱节上会遇到什么事呢?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幼儿看课件一起来念念)《大熊的拥抱节》。

二、演示课件倾听故事,提出质疑,理解内容。

1、倾听第一段故事,提问 “大熊在拥抱节里遇到了什么事?”

(幼儿站起,一起复述故事第一段,模仿故事情节中小动物的动作、语言。)

“大熊现在是怎么样的心情,和早上出门时有什么不同?”(悲伤背景音乐)

“大家为什么不愿意拥抱大熊呢?”(你们猜想一下)

“大熊现在心里很伤心、很难过,我们来帮帮它,怎么帮呢?

2、倾听故事第二段。

师:“大熊很想对大家说声对不起,你觉得小动物们会原谅大熊吗?他们会怎样做呢?

(幼儿互动表演对话,推测故事结局。)

角色体验:表演对话,体验大熊与小动物之间的情感。

3、倾听故事结束部分,理解大熊由悲及喜的感情变化。

师:“大熊为什么得到拥抱了,流的眼泪比前面还要多?”

更多名师教案,大、中、小班教学视频,配套教案,PPT。百度 “幼教分享韩老师” 优质公开课视频、教案、PPT分享

“这时的拥抱给大熊的是什么感觉?”

“你觉得大熊以后会变成一个怎样不一样的大熊?”

三、我们也来拥抱吧。

原来拥抱能给人带来这么多美好的感觉,我们也来举行一个拥抱节吧。

师:“在拥抱节上,我们会和好朋友拥抱,那么有没有以前你不想拥抱,现在听了这个故事想给他一个机会改正的人呢。说说是什么事。”

鼓励孩子马上去拥抱一下(如果这个人在现场)。

轻音乐响起,温馨的拥抱节开始。

教学反思:本活动中PPT的运用,给了幼儿一个惊喜,他们听故事时特别专注,加上班得瑞的音乐背景,使故事听起来特别有感染力。讲述表演环节幼儿轻松地就掌握了故事内容,而且对角色表情、语气拿捏得也很准确。在为大熊想办法、改正缺点的时候,看到有的幼儿,恨不能把各种好事都说出来让大熊去做,这说明孩子们都是渴望友情,需要友谊的。最后,让幼儿自己过一个拥抱节时,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活动中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发言也很踊跃。只是,教师在活动中的过渡语还不够精炼,前面故事的讲述部分还要再思考,再提升。

篇7:应彩云讲义

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往往以看图讲述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使孩子获得读懂图意的方法。可是,一堂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集体教学,没有太宽裕的时间让我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学习读图。并且,太多的画面解读有悖于孩子看书的初衷。

9月的一天,我给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看绘本《熊叔叔的生日派对》。我拿着大图书习惯地边翻页边提问:“你们看熊叔叔在干吗„„这时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熊叔叔又怎么了„„”

目的性太强的我,显然惹毛了这群想知道“后来怎么了”的孩子。他们急切地打断我:“你烦死了!看下去,快看下去!”

为了保持孩子对我阅读课堂的热情,我选择了书中的3幅画面,以看图讲述的方式使孩子了解“熊叔叔睡得很香、生气了、用力拉”等基本符号的含义。而其他画页,则在满足孩子“往下看”的好奇中完成。

所以,集体阅读中的读懂画面,还真不能在长篇大段的“怎么看出”中,使孩子渐生厌倦而疏离了教学。

由于绘本除了图像之外,还有文字,尽管不多,却往往为图像的情景作着解释。有时,没有了文字的画面几乎难成故事。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第一页:天鹅和鸭子彼此对峙的模样,不看文字,很难让人读懂“情况”。教学前,何洁老师在设计课件时,分别在它们的脑袋上方添加了一个图像符号:一个大拇指,用以解释文字“鸭子觉得自己很棒„„天鹅觉得自己也很棒„„他俩都觉得自己很棒”。活动中,孩子比较准确地读懂了事件过程。

所以,在绘本教学中,为画面增加一些图像符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

有时,为了更好的理解故事主题思想,我们也可以在绘本画页中增加画面,帮助孩子将童话的思想与现实的生活相连接。

被师生共同喜爱的绘本《搬过来搬过去》,在故事发展阶段,有个动人的情景:抱着家什搬家。画面洋溢着这对情侣对生活的热忱,这正是故事的主题:带着热情和智慧,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第一次和孩子一起看到这情景时,一个孩子叹息:“哎呀!还搬啊,那么多东西,会很乱的。。”王红裕老师立刻回应:“他俩很聪明的,搬家才不乱呢!”以后,王老师就在这画页后增加了一页:大小不同的盒子。让中班孩子在这个情景中感知整理和搬移东西的方法。

这时,在绘本画页中增加画页,既使孩子感受了鳄鱼和长颈鹿的积极乐观和聪明智慧,又为孩子习得生活的技能提供了情景,从而绘本的主题思想着落于孩子的心田。

我发现:一个情节奇妙、引人入胜的绘本故事,一般不止7、8页。一个人物生动、情感浓郁的儿童故事,一般总有并列的情节和重复的语言。自然,这些情节并列、意义重复的画面,为故事感情的累积、孩子反复的感知,作了必要的铺陈。但是,集体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集体阅读对于孩子阅读方法的获得、认知及思想的重构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如何有效地两者兼顾呢?

绘本《天生一对》教学时,我减去了它俩2页很般配的画面;《犟龟》教学时,我减去了乌龟一路上遇到另外3个朋友的画页;《换一换》教学时,我减去了小鸡与最后3个朋友换声音的情节„„这些意义重复的画面,却给了孩子自主阅读的动机和空间。

哦!我们不必担心孩子对原作欣赏的缺失,因为一次趣味盎然的绘本教学,一定会引导孩子对原作孜孜以求,犹如一部好的电影对原著作的影响一样。

当看见孩子捧着书在细细翻阅,我知道:他们离书香越来越近了。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由图画文本和文字文本共同构成的一种图文并重的书籍形式,有时图甚至比文字占更大的比重,还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比如《鼠小弟系列》)。绘本的图画是讲述故事的,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同时有象征的、典型的形态;还有飞扬的想象;而绘本的文字则简洁明快,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能帮助幼儿扩展理解力和想象力等。这种独特的表达系统使得绘本成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具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图画的叙事性

绘本的主体是图画,这里的“图”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相脱离的配图,“图”本身是叙事的。绘本中的图画本身就可以表达完整的故事,光看图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内容。这可以通过孩子之间的对话得到证实:一个男孩和弟弟在一起看维廉· 尼克尔松的《聪明的彼尔》。哥哥对弟弟说:“脱米,你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只要挨页儿翻,看画就能明白故事。”这也就是柯南所讲的绘画传达性,他认为这是绘本最具实质性的特征。如果没有这种传达性,绘本就失去了生命。

2.文图的完美结合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形式。从文学形态上讲,它是文字和美术的相互配合、相互丰富和相互激发。图、文不是简单的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其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的变化,而图画也具有一种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文字主要诉诸于听觉,而图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绘本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媒介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且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3.内容充满趣味

绘本之所以成为流行读物,不仅幼儿喜欢读,成人也喜欢读,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绘本特有的趣味性。无论是画面直观生动、幽默风趣,文字优美流畅,常用逆向思维来纺织童话故事或生活故事。幼儿和成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4.主题富含哲理

篇8:外出学习体会 应彩云

杨小静

2018.11.28 11月23-24日为期两天的津南之行培训受益颇多,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增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非常非常有幸目睹全国名师——应彩云老师的芳容。以前只是在网上学习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而和今天亲临现场的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特别感动,感动于应彩云大师的教学风格、幽默、自然。语言简明扼要,注重语气、语调,很具有语言的艺术。

应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教无定法。的确,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每本书内容不同,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也不同。读书,看起来是文字间的交流,其实真正收获的是知识,是绘本背后的情感。在她进行的情景阅读教学中,以绘本为导线,选择绘本的教学切入点。游戏中,我观察到,大班孩子们的思维是很敏锐的。在老师没有过分强调游戏规则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融入游戏中,孩子们只能认真,专注的观察,考验孩子们过目不忘的本领。在游戏中的引导孩子如何进行游戏。探索,找到游戏的规律,并且在自己玩的过程找出错误的经验,这样的学习探究过程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我想,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太多太多的时间可以让幼儿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自己发现规律。

第一天上午听了应老师的两节绘本阅读《我也要搭车》、《永别了,袜子》都是很贴近人性情感的绘本。《永别了,袜子》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将陪伴自己多年的玩具丢弃,后来为了找回这个玩具展开了一次探险。找回过去并不是让他对过去念念不忘,而是更加珍惜现在。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对物如此,对人更是如此。小班阅读《我也要搭车》这是一节和数学进行整合的课程,引导幼儿发现数学的规律,增强一点点生活经验和乘坐公共汽车的规则。孩子可以不读清华,可以不读北大,但骨子里一定要具有良好的行为准则。

第二天听了小、中、大的四节游戏课,每一节游戏课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老师们的教学风格,教态自然,游戏中教师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孩子均等的发展机会。我想,在这样的教师班级里,孩子们是那么的幸运;我所要学习的有很多很多,学习老师们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语言的运用、提问和引导词。

绘本首先要感动于自己,才能感动于孩子;对于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我都终身受益。

篇9:应彩云百家姓教案

“我很平凡,但我爱孩子”――应彩云

坐在应彩云面前,我仍然无法相信这么年轻的女性已年近四十,她说这得益于她所从事的事业。她说自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每天有深爱的孩子为伴,做着自己爱做的事。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应彩云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孩子,18年的幼教生涯,18年与孩子的朝夕相处,她说自己已完全融入孩子的世界。应彩云直言:我很平凡,我的教学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风格,但我爱孩子、我非常了解孩子,这是我上课成功的关键。确实,熟悉应彩云的人都知道,应彩云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有一次应彩云在幼儿园门前的一家早餐店就餐,期间她不时地听到责骂声:你这孩子真笨,真没出息,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应彩云忍不住地转过头去看,发现一位母亲正冲着对面的孩子破口大骂。应彩云看着这个场景,实在是忍不下去,就走过去,对那位母亲说:“请你不要再骂你的孩子,好吗?”那位母亲这时也觉得自己太过分了,面露羞色。

而应彩云说的另一件事又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她对孩子的亲和力。那是一次异地教学,她要给另外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上课,是一次公开课,全市的老师前去观摩。她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群从未接触过的孩子。但使在场的`老师惊讶的是,她的课仍上得挥洒自如,孩子与她配合默契。事后许多老师问她,你是否事先与这帮孩子交流过了?

其实,孩子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他们会天然亲近爱他们、懂他们的人,孩子从来不拒绝爱。应彩云笑着说:“我那天刚走近这群孩子,就对他们说,你们以前是跟宋老师好,但是今天,你们只准跟应老师好,请愿意跟应老师好的小朋友抱紧我。”就这么一句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她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孩子“呼啦”一声全围上来,与应彩云抱作一团。有了这样的开端,接下来的成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很想知道应彩云这种对孩子的亲和力,对孩童世界的洞察力来自哪里。应彩云告诉我,因为她尊重孩子,尊重生命。“但我也会骂他们,而且很凶。”应彩云说,“幼儿教育有四个环节:知、情、意、行,对孩子犯的错误,有时需要在行为上惩罚他们。”应彩云对孩子的惩罚,有时是一个严肃的眼神,有时是一副冷冰冰的脸孔,孩子都很理解老师的生气,马上在行为上检点自己。

这就是应彩云,她对孩子的把握已经到了随意自如的境界。怪不得许多老师都很疑惑:为什么那些孩子最怕的是应老师,不敢不听应老师的话,最爱的却也是应老师,什么事都要找她,大大小小的事都告诉她,就连他们在家里受了爸爸的骂,也要向她诉苦。

上一篇:正畸治疗知情同意书下一篇:阿金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