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冷水加热反思

2024-04-08

给冷水加热反思(共10篇)

篇1:给冷水加热反思

《给冷水加热》教学反思

《热》单元的许多内容,其实五年级学生在教材改编前三年级时许多内容都已经学习过了。学生对于热现象的不少原理都有了比较科学的看法,在我所教的三个班级里,只有一个班因为是四年级插进来的班级,因此三个班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方法还是有些不同的。

给冷水加热,学生能够回答出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说火烧、电加热、放在开水中、放在太阳下,总而言之,都需要热源。将冷水放在热水中的确能将水加热,我及时进行了总结,避免让学生的关注点仅停留在温度的改变上,还会出现哪些结果呢?学生们进行简短讨论后,预测现象。多数学生认为会沉下去,理由是冷水比热水重,这一点似乎在学习太阳能热水器原理的时候,老师就已经介绍过了。加如冷水,果然如他们所料,沉了下去,下面一片欢呼。此时,只有少部分学生保持冷静并继续思考,冷水受热后有可能还会升上来,一位学生如此回答。你们同意吗?大伙将信将疑,眼睛盯着塑料袋。慢慢地塑料袋果然改变姿态,战立起来,先悬浮起来,最后部分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下来。

为什么冷水会漂浮起来呢?学生的思维很奇怪,很少有学生会从重量上来考虑这个问题,以至于我天平都用不上。学生们回答的更多地是从塑料袋里面含有空气,这部分空气加热后变成气泡跑出来了,所以就浮了起来。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有水漏出来了。其实这点和材料有关系,教材上给我们展示的材料是一种并不能做到密封的塑料袋,很容易漏水,这一点对教师实验操作还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从体积和重量变化上来研究这个问题,假如学生并没有提到重量变化,教师需要引导到这个点上。因为实验前必定涉及到称重,天平的使用方法介绍是不可避免的。这点在学习《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中就应该介绍掉

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旋动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2、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3、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4、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5、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教师在介绍方法时,最好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动手操作,称量物体,其中特别要强调砝码的取用方法,许多学生会很自然的用手直接去拿砝码。

两次称量后学生们会发现,重量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得出的结果都是27.1克,而体积地变化由于不是很明显,需要引导学生制定观察的方法,标上刻度线,便于观察和读数。加热后,学生能够比较明显地看出气球皮的变化和水体积的变化情况,可以让学生触摸气球皮,能够感觉到应绑绑的,从而更加体会到膨胀的含义。

篇2:给冷水加热反思

对于给热水加热这一课题,孩子们在生活中已有类似的生活经验。课堂上抛出“如何给冷水加热”,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抛出:可以放在煤气上加热,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加些热水等等,对于这些生活经验,孩子们深有感触,然而对于冷水温度升高的变化外,还有哪些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

2.学会观察,探究发现

孩子们在探究冷水袋在热水中的变化,孩子们的前经验对于热水除了温度升高以外,并无其他经验,因而发现冷水袋子在热水中慢慢变热,并且上浮,非常兴奋,马上和老师汇报,适时抛出:你有什么发现?HM小组:我发现水位上升,可能是体积变大,这结合上一节课的沉浮经验进行学习。是不是真的体积变大呢?孩子们提出新的疑问,为了验证猜测需要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通过天平称重和蜡烛加热观察气球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仍然能感觉到气球的细微变化。验证自己的猜测,为何会这样,在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3.演示实验,确保安全

对于加热试管,孩子们的经验较少,甚至是无,这就需要老师提前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好试管加热前的工作,确保试管不会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这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

4.汇总观察记录,学会总结

篇3:给“自主学习”泼点冷水

1.学生缺乏独立性,难以自主学习

《现代汉语词典》云:“自主,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也。”我们的中学生能做到吗?如果都能做到,未成年人就不需要监护人了,我们所有的师范院校也都可以关门了。显然能配上“自主”并不那么简单。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积极的自主行为,只有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自觉性,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可是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

教学方法,如比喻法、类比法、启发质疑法、讲练法、实验演示法,使学生能克服厌学心理,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要耐心对待学生,多讲多练,反复强化重要的知识,不讲则已,讲的内容务必使学生掌握。为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例题多选用实际电路,删去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枝节,从能力培养着眼,注重讲练结合,保证例题讲解比重。每章配一次习题课,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评讲为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和解决普通性问题。另外,为了适应目前既要减少教学时数,又要增加课堂信息量的教改形势,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可在校园网络上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答疑,接收学生反馈意见,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试题库,在网上随时进行自检自测。教案、多媒体课件,精品试卷、习题库等可以放在网上和学生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比较归纳,注重相似内容类比区别

《电工学》的教学内容中有些概念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按部就班地顺着章节讲述,会造成内容前后脱节,让学生抓不住要领。如果打破章节顺序,把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集中讲解,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正弦交流电路”的教学时,首先分析的是三种最基本的正弦交流电路:纯电阻、纯电感和纯电容电路的特点,特别是这三种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数量关系和相位关系更是分析后续电路的关键。教学中要对这三种电路的特点重点加以类别和区分,避免学生发生混淆。类似需要重点集中类比区别的还有很多,如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的区分类比,电压与电位的区分类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的类比区分等进行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他们几乎丧失了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许多学生不能约束自己,他们只会无节制地沉湎于学业以外的活动,让这些缺乏起码的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那是不太现实的。如果此时教师倡导自主学习,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当“不管部长”,只会陷学生于无主、盲目和无所适从的境地。例如有位教师教《愚公移山》一文,让学生“谈谈对愚公移山的看法”。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们应该用推土机”,有的说“他们移山破坏了环境”,有的说“他们如果用炸药就方便多了”,等等,总之什么观点都有。但是很少有结合时代背景和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来说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当时哪来的炸药和推土机?人们吃饭还成问题,怎么可能考虑到环保问题?可是这位教师却一直在旁边微笑不置一词,请问这样的自主学习怎么可能把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2.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效果甚微

目前语文界有一种非常令人费解的现象,把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严格的技能训练斥之为“机械训练、应试教育”,使得许多语文教师越来越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于是乎满堂课都是学生在说,反复地说,交替地说,而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却没有丝毫的推进。在他们看来,课堂上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地发

等。通过比较归纳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找出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触类旁通、避免混淆的效果。

五、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电子学》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课。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带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导出、重点的掌握、难点的突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穿插进行实验教学手段,除了讲解一些典型原理电路外,还应多讲解一些实际应用电路,使学生能积累一定量的典型器件应用电路的知识。另外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在平时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相联系起来。教学中应改变以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模式,加强工程应用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装接和调试电路、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轻松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秦曾煌主编.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徐国和主编.电工学和工业电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吕渭源.教学改革点拨.学习出版社.

《唐语林》与纪传体史书《旧唐书》比较

邝明月

(淮阴工学院社科系,江苏淮安

摘要:本文比较《唐语林》与纪传体史书《旧唐书》的异同。《旧唐书》叙事风格朴实,《唐语林》叙事活泼,更注重趣味性。

关键词:《唐语林》《旧唐书》叙事

王谠以《国史补》等五十本书为资料来源撰写成唐代笔记总集《唐语林》。《唐语林校证》,由周勋初校证《唐语林》后重新出版。本文所用书为《唐语林校证》(下文皆简称为《唐语林》),凡不列书名只列条目的引文均出于此书。

《唐语林》也没有本纪这一类按年按月日记载国家大事和政治活动的体裁,因为笔记体和本纪体的分工不同,篇幅不同。

一、朴实的叙事风格与活泼的叙事风格的区别

我们以唐玄宗为个案,分析本纪体朴实的叙事风格与《唐语林》笔记活泼的叙事风格的区别。《唐语林》里有唐玄宗的条文共100条,唐宣宗90条,《旧唐书》本纪第八,《唐语林》“豪爽”476条分别如下: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三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天授三年十月戊戌,出阁,开府置官属,年始

散、想象,各抒己见,哪怕胡思乱想也要受到尊重,因为那是学生“独特的体验”,一个问题只能提出一个答案是蠢才,答案越多的人便越是创造性人才。学习《三峡》可以研究环保问题,学习《松鼠》能够研究不同鼠类的特点,反正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就是语文课的理想状态,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还有一些教师则是仅满足于几个学生在和老师“对话”,让更多的学生或不知所措,或被撂在一边“冷处理”,一堂课的时间花在看似活跃的讨论和等候个别发言上面,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印象和收益甚微。这样的情形,固然不能说明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不可取,却能提醒我们,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应该讲求实效。

3. 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固然没有错,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因为并非所有知识都能靠所谓的感悟形成。如何把握一篇文章,讲了什么,怎么讲的,不是一个学生能在缺少指导的条件下悟出来的。中国古代的教学方式并不科学,莘莘学子们为了考科举,也要四处拜师,磨练功底。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视野要大得多,对信息的拥有量及处理能力也强得多,他们受过专业训练,且依赖各种资料对要解读的文本进行过认真的准备,拥有相对高质量的信息及较强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有可能使传输信息达到高效或优化。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短浅、基础知识薄弱,尤其是文学底蕴匮乏,他们解读作品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地指导。例如教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如果教师把对亲情的真切体验融入对课文的讲析之中,那么学生就更有可能体会到作品所包含的复杂成分和丰富的意蕴,而这样的作品让涉世不深、阅历短浅的中学生自己体会,是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的。另外,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还要在自主学习的方法上进行研究,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即使有闪光的思想,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

七岁,朔望车骑至散堂,金吾将军武懿宗忌上严整,诃排仪仗,因欲折之。上叱之曰:“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则天闻而特加宠异之,寻却入阁。长寿二年腊月丁卯,改封临淄郡王。圣历元年,出阁,赐第于东都积善坊。大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长安中,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

神龙元年,迁卫尉少卿。景龙二年四月,兼潞卅别驾。十二月,加银青光禄大夫。州境有黄龙白日升天,尝出畋,有紫云在其上,后从者望而得之,前后符瑞凡一十九事,四年中宗将祀南效,来朝京师。(1)

玄宗为潞州别驾,入觐京师,尤自卑损,暮春,豪家子数辈游昆明池。方饮次,上戎服臂鹰,疾驱至前,诸人不悦,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自言。”酒至,上大声曰:“曾祖天子,祖天子,父相王,临淄王李某。”诸少年惊走,不敢复视,上乃连饮三银船,尽一巨馅,乘马而去。(476条)

《旧唐书》记唐玄宗去京师之前,只记一事,他临行前问筮的情况:“蓍立,奇瑞非常也,不可言。”唐玄宗自言门第官品之事,史书不收。本纪记国家大事和皇帝的政治活动,此事无涉政治,故不收。《旧唐书》里记唐玄宗叱武懿宗事,一两笔而已,476条记唐玄宗自言门第事,描写了外形,“戎服臂鹰”。报了门

们感觉到的不一定能理解,而理解了的却不一定能更深刻地感觉到,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一思想是和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4. 自主学习不能将容量大、密度高、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呈现给学生

在自主学习中,由于学生过分注重自主,这样教师也就没有办法向学生传授大容量、信息密度高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容量就比较小,这样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如果能够做到知识容量大,信息密度高、表达精彩、富有感染力并能给人启迪教益,即便教师“讲”满一堂课,学生不仅不会感到乏味厌倦,而且还会把这种“互动”延伸到课外,其效果往往是其他形式所难以代替的。事实证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和阅读兴趣,往往正是靠教师对作品的精彩讲析催化出来的。例如一位特级教师讲授《乡愁》一文时,改变了以往对照教参逐字逐句分析的教法,也不刻意让学生概括每一段的大意,而是通过朗读,自己对课文先有一个独特的体验。然后再利用教材的情感去调动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文章情、教师情与学生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获得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自主学习确实是比较好的教育教学手段之一,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将自主学习引入教学之中,对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而言就是一场革命!但要记住它仍然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参考文献

[1]方智范.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语文建设,2004,(2).

[2]瞿平.给“研究性学习”降降温.语文学习,2002,(7-8).

[3]柳菊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4]古源等.语文学习的理想方式?.中学语文教学,2003,(9).

篇4:给婆婆“泼冷水”

婆婆脾气不好,遇事点火就着,爱动干戈。起初对婆婆的脾气,我感到很惊愕,甚至有些害怕。但通过观察发现,婆婆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因当过村干部的缘故,除了脾气上来了不好收住,还算明事理,顾大局。

公公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显得有些木讷。因此,家里的大事小惰一般都由婆婆筹划,自然也就形成了公公在家里的从属地位。那次回老家,也不知婆婆哪来的一股无名火,嫌公公把炉火给看死了,先是一通数落,继而破口大骂,到最后竟动起了手。公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副可怜的样子。我一下子就急了,一边护着公公,一边“警告”婆婆,再这样对待公公断不允许。婆婆可能没想到我能出面干涉,先是惊异,进而竟火气渐消。在丈夫的顺势安慰下,婆婆终于偃旗息鼓。

这次给婆婆泼的一瓢“冷水”,让我觉得,婆婆的暴躁脾气虽有些天生的成分,却也是日常给惯的,这么多年,没有人在她“火”往上撞的时候,适时充当一下“冷却剂”。

其后,对婆婆我百般孝顺。丈夫是个粗心人,平日里我记着及时提醒他给家里打个电话;给老人花钱,买这买那,我都是主动提出,让老人感受到儿女的牵念。不过有一点,对婆婆的脾气,我从不纵容,在我看来,纵容婆婆的脾气,是这个家最不安宁的因素。

篇5:《给冷水加热》 教学反思

作出猜测以后,学生都很明确要通过实验来研究问题,那么怎样设计实验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重量、体积的变化呢?

我将这两个问题分布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讨论如何研究重量问题。学生一下想到用天平分别测量冷水带、热水带的重量,话还没说完,学生立即补充到“不对,水要一样多的”,总的来说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学生也考虑很周密,因此我采用了演示实验,通过称量学生发现重量并没有改变。只是其中我演示的时候对于天平的使用方法指导的不够,现在想想课上应该要渗透性的将方法交给学生。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都一致认为体积变大是使水袋上浮的因素,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我依然让学生自主讨论。学生在前一个实验的基础上直接想到的即将冷水袋和加热后的水袋的水倒出比较体积,很遗憾可能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遗忘,学生没有想到利用量筒,不过欣慰的是学生想到了测排开的水量,经过集体的交流,大家达成了共识可以通过量筒测量体积的变化。学生有如此见地(装的水要一样多),说明他们有了扎实、认真的思考,也明确其实这两实验即对比实验,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思维结晶,但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更直接观察到呢?

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设计了与书本设计相同的实验,在动脑基础上的动手达成了有效、直接的探究,学生在总结发现后即找到了科学的结论

篇6:《给冷水加热》 教学反思

1.结合生活经验,丰富科学前概念

对于给热水加热这一课题,孩子们在生活中已有类似的生活经验。课堂上抛出“如何给冷水加热”,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抛出:可以放在煤气上加热,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加些热水等等,对于这些生活经验,孩子们深有感触,然而对于冷水温度升高的变化外,还有哪些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

2.学会观察,探究发现

孩子们在探究冷水袋在热水中的.变化,孩子们的前经验对于热水除了温度升高以外,并无其他经验,因而发现冷水袋子在热水中慢慢变热,并且上浮,非常兴奋,马上和老师汇报,适时抛出:你有什么发现?HM小组:我发现水位上升,可能是体积变大,这结合上一节课的沉浮经验进行学习。是不是真的体积变大呢?孩子们提出新的疑问,为了验证猜测需要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通过天平称重和蜡烛加热观察气球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仍然能感觉到气球的细微变化。验证自己的猜测,为何会这样,在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3.演示实验,确保安全

对于加热试管,孩子们的经验较少,甚至是无,这就需要老师提前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好试管加热前的工作,确保试管不会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这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

4.汇总观察记录,学会总结

篇7:《给冷水加热》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环境: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这一知识。

2、科学能力:(1)、发展学生探究能力,能够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发展学生实践能力,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3、科学态度:(1)、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2)、激发学生观察研究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兴趣,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并提高自主探究、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教学难点: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教学准备:

1、学生用材料准备:

小组用材料:干的布、试管、放大镜、水槽、气球皮、烧杯、橡皮筋、热水、冷水、酒精灯、试管夹。

2、教师用材料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砝码、烧杯两只、热水、冷水、冷水袋、勺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3分钟)

1、知识回顾:冷和热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同学们在不同的季节感受到的冷热程度不同。(全体:自由发言,夏天……冬天……),怎么让自己热起来(运动、晒太阳、用电暖器取暖、穿衣服),师生交流。

2、那么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板书:冷 热)

3、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观察比较:(10分钟)

1、将冷水袋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试一试其中一种。

你们说给冷水袋加热用什么方法好呢?冷水袋能直接加热吗?那不能的话还有其他方法吗?(演示用的冷水袋涂上颜色,使观察更清楚。)

生:…

师:今天老师这里有热开水,我们就用它来给冷水加热,看看能不能变成热水,好吗?

教师演示:把这一袋冷水放在热水杯里,仔细观察冷水袋在热水杯中的变化。现在实验开始,看看谁观察最认真。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先沉,一段时间后浮); 一段时间后 师:这袋水在水槽里有什么变化呢?先看(哪个小组也来说说你们看到的变化?我们看到了,冷水袋由沉到浮……),(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再来说说……)

全体生:热了。

师:现在请你们把加热的水袋放入冷水中,它是沉的还是浮的? 全班:浮

3、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重量?体积?)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师:同学们,热水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我们今天就要来探讨这其中的奥妙。

(三)、活动探究,深入感知:(23分钟)

1、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为了把实验做好,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水加热过程中重量、体积发生了变化了呢? 全班交流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方案? 生:…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方案,其实我们可以科学的把同学们说的最好的一部分方案结合起来,为了方便我们的观察,老师用这个东西代替了冷水袋,这是一个试管,里面装满了冷水,试管口用气球皮封住了,我们在这个实验里你们怎么给水加热?(热开水,酒精灯,我们今天就选择用酒精灯来给冷水加热)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时间多的话可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冷水改成用演示实验中水袋,增强验证的可信度。注意从烧杯中捞出的水袋一定要用餐巾纸擦干后放到天平上称,减小因水袋外表沾水而造成的误差。)

(1)、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准备实验;

(2)、让学生思考怎样减少实验的误差,学生填记录表;(3)、从这些数据中观察到什么?板书:重量不变。课堂小结:冷水袋浮上来与重量无关。师:你们打算怎么判断它的重量是否发生变化?(天平称加热前后的重量对比…机智教学,你们打算先称什么)] 师:先称热水行吗?生:…

师:如果先称冷水还要等它冷却,这样就浪费时间了,所以我们最好先称冷水。

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在验证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中,添用放大镜,是因为气球皮因水膨胀而凸出的现象不是很明显,通过放大镜能更加清楚的观察到现象;)

师:你们怎么观察它的体积变化? 生:… 师:是啊,气球皮是有弹性的,如果这里面的水体积变大了,它就会凸出来,等下做实验的时候你们特别注意观察气球皮是否发生变化?就能够看出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了!提醒点:(同上一个实验)(1)、为什么要把试管装满水?--防止空气进入;(2)、如何检测试管是否有空气?--摇晃,试管内无气泡;(3)、如何用利用现有材料把试管装满水?--把整支试管完全浸没水中,然后在水中用气球皮把试管口扎紧(可请二位学生上台示范)

假设:如果水的体积变大,气球皮就会凸起来,如果水的体积不变,气球皮就没变化,如果水的体积变小,气球皮就会凹下去。

步骤:

(1)、先用老师的方法把试管装满水;

(2)、再把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气球皮的变化,得出体积实验的结论,记录;

(3)、实验前PPT上放温馨提示(实验前要注意安全,玻璃器皿要小心轻放,整个过程注意热水烫手。)

(4)、学生开始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从气球皮的变化中观察到了什么?板书:加热后水的体积变大。课堂小结:冷水袋浮上来与体积有关。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4分钟)

1、分析整理:

1、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师:同学们整理好材料,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生:…

师:其他组有不一样的结果吗? 生:…

师: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水加热以后体积会增大,重量不变。那热水袋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生: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所以能浮在水面上。师:是吗? 生全体:是啊。

2、巩固提高

教师出示电热水壶。

师:真棒,谁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小窍门呢?

投影出示:生活链接:为什么烧开水时,水壶中的水不能装得太满?(指名回答)生:…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吗?(3人)生:… 师:同学们,勇于探索,定能攀上科学高峰!下课

2、布置作业:思考怎样让水的体积变化更加明显。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篇8:给冷水加热评课稿

2、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做出科学解释或推测,这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变化方面去定位思考使冷水袋上浮的原因,教师从中进行适当的引导,是师生合作的和谐体现,也是科学探究走向成功的辅助方式之一。

3、探究是科学课堂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质疑、思维、设计、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以及知识与能力生成的综合环节。从“探究水袋加热能浮在冷水中的秘密是什么?”为中心任务,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猜测——方案设计——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让科学现象说话,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现象的方法。这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是很有帮助。

4、关注了细节,重视学生科学实验的规范性和程序化。一是在水袋里的水中加了一些红墨水,让学生明显看到水袋的.沉浮;二是将教材中的用气球皮包扎装满水的试管改为空瓶子装满红色水,塞上带有细管子盖子,学生清楚看到水加热后的细管子水位上升下降变化,发现水受热后体积变大,再将加热前后的装满水的瓶子在天平上比较,学生很清楚地发现重量不变这一现象,有利于提高课堂探究的实效。

篇9:给赏识教育泼冷水

中国教师报     -04-22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随后,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激励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等也“粉墨登场”,它们推崇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其实,一味地“夸”和“奖”对学生是有害无益的。

现在的孩子并不缺少赏识

■  葛静霞

实际上,现在的孩子们缺少的并不是赏识,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从不会吝啬对孩子的夸赞。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是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地满足,渐渐地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他们自负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因此,只要他们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父母的赏识是他们行为的保障,在他们眼中,只要是自己想做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一定能得到别人的赏识。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会去体谅、理解别人,虽然他们也常听到父母教育他们要互相帮助,但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真正的行动。因此,他们在性格特征上表现为任性、自私、孤独;生活上表现出娇气、缺少合作精神和责任心,动手能力不强。这一切都与家长太“赏识”自己的孩子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中学阶段,孩子刚刚形成自我意识,却又依赖家庭,他们渴望独自飞翔,但是他们却飞不高,此时过分的赏识只会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让他们失去判断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而这两项恰恰是将来孩子踏上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望子成龙的父母怎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只是一株弱不禁风的小草?

要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一种责任,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才能独自应付生活的考验。教育孩子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一味赏识也许是“温柔杀手”

■ 宋金珠

随着创新教育思想的.提出,“平等、民主、和谐”教育理念的倡导,教师们似乎显得特别小心翼翼了,尤其是在公开课教学或对学生文字性的评价中,一般几乎不敢涉及一个“不”字,惟恐因之而扼杀了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应该说,这些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笔者认为:凡事都得有一个限度,不适当的赏识未必是好事。

一味赏识是指不批评孩子,或者给批评都穿上“赏识”的外衣:即使是批评也不直接否定,但是以孩子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往往不能分辨出这是批评,结果并不能起到批评的作用。

一味赏识,会模糊孩子的认识,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自我表现认识。有些教师也许受创新教育的影响,误以为提倡创新就不能否定,所以在课堂上不管学生说的有无道理,或轻易鼓励,或保持中立态度,含糊肯定:“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或“你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对错的赏识,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不适度的赏识所造成的学生知识上的模糊,理解上的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阅历的增长,也许会逐渐淡弱以至消除。但由此造成的学生对自身认识上的错位,恐怕是影响久远甚至是难以改变的。在对学生的评语中,有的教师明明知道某生缺点很多,却不敢正面指出,只是不痛不痒地借用“不怕楼房高,只要根基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众化评语,而这对于缺点多、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往往说了等于白说,引不起他们的反省和触动;家长看了也是雾里看花,还以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缺点。这对孩子们的自我认识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相反,那些对缺点和错误直言不讳的评语,虽可能一时“刺激”了孩子,但却能使他们清醒地认识自己,使自己不断走向成功和完善。曾记得,我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在对他的评语毫不含糊地指出了一个缺点:“胆小”。引起了我和孩子的高度重视。其实,孩子胆小的缺点,我平时也是知道的,但总觉得没什么,经老师这么一提醒,我才觉得不是一件小事,以后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胆量,使孩子在自己的成长途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必要的批评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而一味地赏识也许就是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糖衣炮弹”,健全人格塑造中的“温柔杀手”。

“赏识教育”岂能包治百病?

■罗光奖

有些教师往往是“变着法儿夸奖,绕着弯儿表扬”。比如,十道题目,十题全做对的,当然夸奖,只做对一题的,也要赏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能做对一道,真棒!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再比如说,某次考试,考了一百分的,当然表扬,只有十来分的,也要赏识:“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考过零分呢!”……如此这般,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们感觉到“做对做错一个样,考好考差一个样”,既对某些后进生起不了什么激励作用,又使一些优秀的学生渐渐失去自豪感,乃至渐渐失去了责任感与上进心。而我们心地善良的老师,却往往并不知道:就在他们“精心爱护”、“着意赏识”一部分学生的同时,不经意中,却“打击”、“伤害”了另一部分学生。

在“赏识教育”中,有些教师不让自己批评学生,最多是“和风细雨”、“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即使如此,往往“说”之前还要转着圈儿来一番“欲抑先扬”,使本应严肃有力的批评成了羞见公婆的“小媳妇儿”。笔者曾经所在的一所中学,有一学生一贯不爱护公物,一次,该生又在班上弄坏了一条板凳腿并且抓在手里当“枪”使。而班主任老师并未当场批评该生,仍是和颜悦色地让该生随他来到办公室,请该生坐下,首先从“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劳动”等方面将该生表扬了一番,甚至还明显不切实际地肯定该生“平时也挺爱护公物”,然后才转到“只是今天,你做得有点不够好……”接着,班主任亲切地将该生肩膀一拍:“回教室去吧,老师相信你一定不会再犯的!”班主任老师原以为自己的“赏识教育”会感动这名学生,谁知该生却无动于衷,满不在乎地“昂首阔步,扬长而去”。果然,第二天,我便又见该生在教室里挥舞着那条坏板凳腿追逐打闹……何以至此?班主任老师刻意将批评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使批评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与警戒力,从而使得学生“认识错误不到位,重犯错误无所谓”,当是原因之一。

在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称赞表扬之声接二连三,不绝于耳,更有甚者,某节公开课上,对回答完全错误以及干脆闭口不言的学生,教师也一一送上小礼物以示奖励,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全班学生“掌声鼓励”。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语言,当鼓掌成为一种形式化表演,久而久之,这其中,还有多少热诚与真情可言?学生的热情一旦减退,便会感到这种方法的乏味,甚至会感到教师的可笑与可怜。最近,笔者在网上读到了本校一中学生在BBS上发的帖子,其中便写道:“看来,X老师也在搞“赏识教育”了。我对XX,实际上一点不懂,只是胡乱摆弄了几下,X老师便将我夸得像什么似的,我听了,真的感到好可笑……”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应该想到:运用“赏识教育”,不能矫揉造作,不能将学生当做孩子“哄”,否则的话,引起学生的觉醒与反感,则难以“亲其师,信其道”了。

“赏识教育”,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而绝对不是教育方法的惟一;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个性各异的所有学生和所有的情况。

孩子需要在一定的逆境中成长

■  欧阳传芳

我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如果说有多么成功的话,我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无异于鲁迅先生所说的“谋财害命”。一堂课40分钟,整堂课用来鼓掌的时间就花了近十分钟,前后达十六次之多,其中还不包括老师的表扬,想想看,这不是“谋财害命”又是什么?课堂上,老师始终面带笑容,学生回答还算准确,看上去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老师的表扬不绝于耳。可是细细回味,感觉就像看了一场戏,过程可谓精彩纷呈,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内容。

不知老师们想过没有:你现在可以让学生生活在一片赞扬声中,这是因为他们还小,还没独立,与别人也没有较多较大的利害冲突,但终有一天他们会长大,他们要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到那时候,谁又会每天夸他们,重视他们的存在与感受?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和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他们又怎样适应?他们有限的心理承受力又如何负担得起?退缩吗?改变吗?是不是都太迟了?

说实话,我不欣赏所谓的“赏识教育”,适当的鼓励是必要的,但切勿过了头。一个人如果受到的赞美太多,心理便会膨胀,就会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从而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的人在人格上往往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心理上也会十分脆弱,经不起生活中的风雨与挫折。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经历一些磨难的,只有经历磨难并且能够从磨难中铸就了刚强性格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的生存。有句古话:将相出寒门,严师出高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寒”、“严”都代表了一种磨难。

“严是爱,宠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对孩子,还是以严于管教为好,“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学会在“逆耳”中挺起做人的脊梁。

好的教育方法离不开好的教育环境

■  黎  玲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告诉我们,合理、正确运用“赏识教育”可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信、快乐的氛围中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产生对学习的欲望,自觉钻研探讨各种学习问题,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事半功倍地获得大量对自己有益的新知识。

“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做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教育者的赏识必须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潜力,满足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需求;教育者的批评必须是建立在赏识的基础之上,在赏识的同时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用爱心、用感恩的心态去对待面临的问题,最终又用平常的心态去面对结局;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应更能经受挫折。

然而,在目前的教育模式、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实施“赏识教育”,不得不令人担忧的是:

1. 现在中国的社会生存环境还达不到“赏识教育”的要求。人总有差异,当大家都得到赏识,大家心态都好了,可大学只有这么几所、工作岗位只有这么几个,那些面临落榜、面临失业、面临就业难而又早已被“赏识”得十分自信又万分热爱生命、万分热爱生活的学生,将用怎样的心态去争取生存空间?反过来说,当受教育者的差异在教育者期望的阶段内仍然存在,那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能保持“赏识教育”所要求的平常心态吗?如果在面临社会上激烈的、无情的甚至是尔虞我诈的“商战”、“情战”、“政治战”时,仍然用感恩心态、平常心态去面对存在的问题,能在社会上争得立足之地吗?

2. “赏识教育”对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它要求教育者不仅在语言上能够刺激受教育者,而且在心理上也能够让受教育者感到对方的真诚和被赏识后的幸福。现在,教师队伍中还有很多老师不具备这种素质。即使具有这种素质,当升学率、重点大学录取率成为衡量教师和学生是否成功、是否优秀的标准时,教师的急功近利思想成为客观存在,那么必须由教师担负起的那部分“赏识教育”将怎样确保得到正确的运用与合理的发展?

3. “赏识教育”是其创始人周弘在对自己的女儿成功运用了“赏识教育”后总结出来的先进教育方法。他的成功是个案的成功。他全情投入,他真心赏识,他入微观察,同时他自己不断进取的精神为女儿做出了榜样,深得女儿的信任与敬爱,这些都是实现“赏识教育”的前提条件。然而,事实上很多教育者正是缺乏这些条件,他们所面对的是别人的孩子,是众多的学生,他们缺少全情的投入。老师的笑容是勉强的、生硬的;有些赞扬的话也并不真诚,没有多少真正的感情成份在里面。这也难怪,倘若每一句话都发自内心,每一份笑容都带有感情的话,面对那么多的学生,老师还不都得累死?

因此,我认为:作为众多良好教育方法之一的“赏识教育”,的确有它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一面。鉴于上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施“赏识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我衷心希望“赏识教育”能够一路走好,同时也衷心希望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能够更加完善,更加适合因未来科技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需求,给“赏识教育”等先进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本期对话小档案

罗光奖,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葛静霞,宁波万里国际学校802班学生

宋金珠,安徽省南陵县城关镇第二小学一级教师

欧阳传芳,学生家长、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

篇10:给冷水加热反思

导语;社会热议的北京采用考前填报与大平行志愿优势互补的填报方式,已经将志愿填报的风险大大化解了,家长和考生应正确认识这一新的报考规则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所谓的“机会”,就是平行志愿在降低志愿风险的同时提高了志愿满意度。所谓“挑战”,就是善于把握机会,能够量力而行,做到远离贪婪、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实行平行志愿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既避免了考后知分报志愿的扎堆现象,又大大降低了考前填报志愿的风险,最大程度上满足高分考生的`一志愿选择,在提高录取率的同时提高了志愿满意度,减少因一志愿填报失误而造成的落选问题。

毫无疑问,实行平行志愿的填报,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风险大大降低了,家长和考生更要运筹帷幄,善于把握机会,切莫人为制造恐慌。

可以说填报志愿方式的改变,是招生部门在现有的录取模式下,坚持以考生为本,进一步为考生服务、为院校服务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深化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招生原则的重要举措。

社会普遍认为,平行志愿体现出“三减少”和“三提高”。

三减少:

1、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

2、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

3、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了。

三提高:

1、志愿匹配性提高了。

2、录取透明度提高了。

上一篇:乡宗教工作汇报下一篇:三年级春节作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