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性鱼类产业发展现状探讨

2022-11-08

1 冷水性鱼类产业发展现状

1.1 欠缺冷水性鱼类的优质品种

欠缺优质、高产与抗逆能力强的优质养殖品种, 其已成为制约我国冷水性鱼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除了我国甘肃地区以及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之外, 其他地区的冷水性鱼类的养殖品种普遍是未通过人工选育的野生品种。比如裂腹鱼优质的养殖品种有齐口裂腹鱼、裸鲤、大理裂腹鱼、异齿裂腹鱼等。而鲑科鱼类养殖品种有细鳞鱼、白斑红点鲑等[1]。而西伯利亚鲟、施氏鲟等都是野生品种, 或者是通过驯化才投入养殖。因为对血缘问题的不重视, 使得近亲繁殖严重影响了冷水性鱼类的繁殖能力, 具体的表征体现为鱼类肉质下降、体色发生改变、成熟年龄提前、饲料的利用率较低等。

1.2 营养饲料的研发工作落后

目前我国缺乏对冷水性鱼类饲料的营养搭配的技术研发理论体系, 饲料营养配方也就欠缺科学技术的支撑, 饵料的系数高达1.6倍左右。像挪威、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 他们都对冷水性鱼类养殖品种的饲料营养搭配有着系统化的研究, 因此饲料系数小于1.0, 饲料的营养配方法更加合理。

1.3 病害防治水平低下

我国对于冷水性鱼类的病害防治同样缺乏系统化的研究, 导致没有统一的预防病害以及药物治疗的标准, 病害防治的方式较为单一与滞后。很多地区依旧是以药物治疗来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而且药物治疗普遍是借鉴其他种类的鱼类。特别是在爆发重大疫情之后, 由于应对措施不完善、应对不及时等因素, 而导致鱼群大规模灭绝。我国冷水性鱼类的产业发展也受到了病害防治水平低下的影响, 导致无法规范化防治冷水性鱼类的病害, 从而致使产值与产量双减产, 给养殖户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2 我国发展冷水性鱼类产业的有效途径

2.1 培育自主产权的养殖优质品种

现阶段我国较为缺乏对鲑科冷水性鱼类的优良养殖品种的选育, 因此在生产中要重视引进鲑科鱼类的优良品种, 以及建立以自主开发养殖品种为中心。许多发达国家的养殖户为了控制住种苗市场, 从而实现长期获利的发展目的。其所出售的所有养殖品种都是以全雌三倍体, 也就是不育种为主。因此我国为了改善产业内现状, 做出了许多的尝试。

2.2 加快对疫苗的研制工作

F326.4由于疫苗被国家列入禁止进口产品的名单之内, 我国还没有针对冷水性鱼类的病害防治自主研发的疫苗。因此要加快我国自主研发鲑科鱼类的疫苗品种, 是提高冷水性鱼类产值与产量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的黑龙江省的水产研究所已经研制出了4株IHNV敏感细胞系, 并对全国IHN病料进行了全面的搜集, 研制出了细胞水平以及IHN核酸水平的检测方法, 分离出数珠IHNV疫苗。通过检测病毒毒力, 证实并获得了我国主要的IHNV强毒株。

2.3 创新高效低排生态效益水平高的养殖模式

由于冷水性鱼类产业长期受到水源、地域与温度等多方面的限制, 并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因此着手于水产养殖工程设施的建设是解决水源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途径。现阶段我国对于冷水性鱼类的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正在朝着碳汇与高效低排方面开展, 也就是在水库与大型湖泊中设置封闭式的水产养殖工程设备。促使水体跃温层下的低温水体投入到封闭式的养殖设备中。经过高效运转的离心力技术处理之后, 可以将水体的废弃物进行完全的排放与再利用。

结束语

首先要对冷水性鱼类的产业发展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要不断学习与借鉴优秀养殖经验, 结合中国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 自主研发鱼类品种、病害防治疫苗、饲料营养搭配等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将产、学、研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共同推动我国冷水性鱼类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的冷水性的鱼类中经济价值高的种类有细鳞鱼、雅罗鱼、裂腹鱼、鲟鱼、大麻哈鱼、黑龙江茴鱼等50余种。而且冷水性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利于深度加工, 是国家水产市场上广受欢迎的高端水产食品。但是我国的冷水性鱼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冷水性鱼类的养殖技术。

关键词:冷水性鱼类,水产行业,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 纪锋, 王炳谦, 孙大江, 吴文化, 张玉勇, 董晓丽.我国冷水性鱼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水产学杂志, 2012, 03:63-68.

[2] 焦永发, 王利, 孙锴.北方冬季冷水性鱼类高效养殖的几种途径[J].河北渔业, 2014, 05:44.

上一篇: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想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