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的五种英文翻译看春节的文化

2024-04-23

从春节的五种英文翻译看春节的文化(共12篇)

篇1:从春节的五种英文翻译看春节的文化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XX中学高三年级英语阅读问题调查研究

我国晚清“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浅谈英文专利中的被动语态

游戏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在概念整合理论下探讨英语复合词教学

某地旅游景点标识语错误分析

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修辞分析

英语广告中的修辞与幽默

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中英禁忌语差异的研究

济慈抒情诗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

美国悲剧中克莱德的悲剧分析

对歌词英译汉的研究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

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课堂导入方法在XXX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调查

XX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英语听力问题调查分析

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 99 0749

制约因素

功能对等理论下英语俚语的翻译研究

从言语中音变的角度调查普通高中的语音教学

归化与异化翻译

论人性的枷锁中的自然主义

图示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中数词翻译策略

空间指示语与语言的主观性

小妇人乔的人物塑造中体现的超验主义色彩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风格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走出去”战略研究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分析

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研究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翻译

论海事法律的英汉翻译

浅析道歉言语行为的

中英文化差异下翻译的不可译现象研究

英汉禁忌语差异研究

浅析英语政治演讲词的特点

从英汉文化差异看色彩词汇翻译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伊莱扎人物形象分析

中英两国主要传统节日文化对比分析

英汉“白色”颜色词探析

浅析广告语及其汉译

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

从接骨师之女和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论简爱的独立与自尊

中国纺织业出口现状和对策

It的用法与翻译

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弗罗斯特帮工之死中的责任与义务

试析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大学生通过联想记忆词汇的方法

传统文化视角下中西方幼儿家庭教育对比研究

将背诵应用于英语教学和学习

动物庄园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汉语政治新词英译原则及策略 08奥运中国菜单翻译赏析

浅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宿命论色彩

浅析高一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应对策略--XX中学为例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XX中学初三年级英语课堂口语活动中错误纠正的调查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悲剧命运成因

Daily report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情况研究与分析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探讨演讲中出现的隐喻现象

浅谈英汉黑白颜色词文化内涵比较

浅谈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特点

翻译杂合的历史演化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食品商标翻译中的文化体现

商务英语交际中的跨文化研究--海尔集团英文网站为例

中英人名姓氏的来源及命名方式的比较

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兴趣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

分析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阿斯兰的性格

论景点名称的翻译

试从动物习语分析比较中英文化差异

分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情感过滤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浅析对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

浅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浅谈英语广告修辞

王尔德童话作品的角色分析

畸形之恋—解读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浅谈功能对等原则在电影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傲慢与偏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中英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

扭曲的物化社会 —嘉莉妹妹的悲剧解读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

面部表情在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中的积极影响

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看翻译中的中式英语

篇2:从春节的五种英文翻译看春节的文化

春节促销过程中,销售商销售目标达成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眼球经济,促销信息越吸引消费者眼球,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越多,销售商成功销售的概率越高,也就是说眼球经济带动消费人气,消费人气形成销售机会,销售机会加速销售目标的完成。

春节促销过程中,怎么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呢?

第一规划吸引眼球的促销活动 销售商需要未雨绸缪,提早规划有吸引力的促销活动,这个促销活动需要调研分析,要根据消费者的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销售商的情况、市场的实际情况全面权衡之后,规划最合适最有利的促销活动,切忌千篇 一律、人云亦云,也不能例行公事照搬往年的促销模式,促销活动力争有实效、易操作、较新颖、有冲击力,不管采用何种促销活动,最终目的一定要使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真正实惠才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核心因素,

第二选择吸引眼球的宣传媒体 做促销活动,首先争取卖场里的DM一定要刊登,力求较大的版面宣传,卖场里促销的标牌一定要有,其次要选择一些适合的媒体发布促销信息,比如当地消费者最喜欢、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电视、户外电视,比如标语广告、宣传车体广告、气模广告、卡通广告等,从这些媒体中选择一家或几家提前刊登广告。千万不要以为只要卖场里的DM刊登了就可以了,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尽可能再刊登一些其他媒体的促销广告,尽量扩大宣传面,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促销信息,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吊足消费者的胃口,最大限度的提高销售额。

篇3:春节的历史渊源与五种吉祥物

一、春节的历史渊源

春节也叫“年”, 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它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古代先人把五谷的生长周期叫做“年”。“年”字的写法又为“稔”。据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考证, “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 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由此可见, “年”原是寓意丰收喜庆的美好日子。《谷梁传·宣公十六年》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为大丰收。在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西汉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 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建议实行“太初历”, 规定以夏历的孟春之月 (即农历正月) 为岁首, 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 就是元旦。此后各朝代基本都沿用夏历。直到清朝末年。

1912年,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引进西洋历法, 以公历为标准纪年, 将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但民间仍按习惯沿用旧历即农历, 鉴于此, 1914年, 北京政府规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自此农历岁首开始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 采用世界通用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 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 故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正式称为“春节”。

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 但年节的活动却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 小年起, 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段时间人们开始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 张灯结彩, 燃放爆竹, 贴春联、年画, 相互拜年。所有这些活动, 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即辞旧迎新, 迎接新年, 迎接春天!

二、春节五种吉祥物

春节期间, 各种祭祀、社交、礼仪形式繁多, 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吉祥和祝福, 而爆竹、春联、年画、压岁钱、灯笼等五种吉祥物颇具代表性。

1. 爆竹, 又称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丞相王安石一首《元日》诗描绘了一幅爆竹声中春满人间的美丽画卷。爆竹是中国特产, 其起源很早,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最初古人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除妖魔鬼怪, 祈求平安, 如今已成为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之说, 即在新的一年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 给人们带来愉快, 是辞旧迎新的标志, 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2. 春联, 又称对联, 因为在春节时张贴, 故叫“春联”。

春节期间, 人们通常会把精心挑选的大红春联贴在门上, 并配以“福”字。春联源于“桃符”、“春贴”。贴春联这一习俗从宋代开始流行, 真正普及于明代。据清人陈尚古在《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在过年前下令, 每户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 以示庆贺。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 写春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 对联更是风行,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依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框对、春条、斗方等。贴春联不只是为了装饰门户, 以求美观, 它象征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也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的内容多是家庭团圆、富贵有余、五谷丰登、辞旧迎新等, 表达喜庆吉祥, 也是用吉言教育后人。

3. 年画。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 最早称之为“门画”、“门神画”。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 给二神贴户左右, 左神荼右郁垒, 俗谓之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的单调主题, 变得丰富多彩, 如《福禄寿三星图》、《五谷丰登》、《迎春接福》等精典彩色年画。在诸多年画中往往都少不了鱼、鸡、娃娃, 因为鱼意味着钱粮有余, 鸡表示吉祥, 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民国初年, 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 以后发展成了挂历, 至今家家仍不可或缺。

4. 压岁钱。

春节期间, 晚辈要给长辈跪地叩头拜年, 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 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 好好做人。压岁钱的风俗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 有的地方叫“压腰钱”、“压魂钱”、“派红包”。据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因为“岁”与“祟”谐音,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逢凶化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道:“百十钱穿彩线长, 分来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谈箫价, 添得娇儿一夜忙”。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 兴奋的孩子们用压岁钱忙着买鞭炮、玩具、糖果等节日用品。可以说压岁钱习俗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利, 健康快乐。

5. 灯笼。

春节期间挂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 象征着幸福、光明、圆满与富贵。甲骨文中的“东”字就是对灯笼形象的描绘。汉明帝建武中元二年称帝之后, 敕令全国每年正月十五燃灯, 从而形成后世过节张灯的习俗。过年挂灯笼这一传统, 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不管是在中国本土还是在海外, 只要是在有华人居住的地方, 春节期间都会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

2006年5月20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对春节民俗的保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篇4:从春节看回族文化变迁

关键词:春节;回族;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48-01

一、问题的提出

春节是人们以敬神和祭祖的名义在春节期间进行的种种仪式活动,借以协调和联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这些仪式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是因为人们在其中寄寓着常在常新的生命情感与生活愿望,并在千百年间凝聚为一种群体意志,成为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某种整体性文化诉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被华夏民族所继承,同时在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中,春节也被其它民族所接受,真正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

回族对于春节是较为淡漠的,甚至在西北地区对于春节是较为抵触的。回族大都认为春节是汉族的,这一观念的形成原因在于春节被赋予了太多的宗教色彩。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认为真主安拉是世界唯一的主宰,所以只能叩拜真主,任何真主以外的人和物都不能进行叩拜,任何以物配主的言行都是严格禁止的。春节期间汉族的各种宗教活动是回族对春节抵触的真正原因所在。文化作為一种人们适应自然和社会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迁过程中,回族文化也不例外。

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昆明市X县作为研究的实地调查地点,主要通过访谈对回族春节文化的变迁过程和原因进行探究。云南省昆明市X县是回族彝族自治县,据2010年数据,X县回族人口48892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0.70%。X县回族与其他民族杂居形态,使得回族文化大大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不断的碰撞与交融。本文姑且将回族在春节这一节日上的文化变迁称为回族春节文化变迁。

二、研究回顾

当前学者对于回族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回族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变迁模式的理解两个方面。对于回族文化的概念界定方面,众多学者无不涉及到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渗透、吸收和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回族文化的形成条件导致其必将具有高适应性和自我调试性,以及时代性、大文化属性等,这些属性可以更好的为回族文化的不断变迁做出解释。

大多学者在研究回族文化的变迁时都指出了保守与创新两个方面,这是回族文化变迁最明显也是最为重要的特点。回族因其构成的多样异质性,对于其他文化的接受和适应性也较高,加之回族本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创新的民族,所以回族文化正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但我们不能否认回族文化的变迁变的是外在的文化形式,回族的本体文化是较为稳定的,这也是回族文化保守性的一方面。

三、回族春节文化变迁过程

通过对当地不同年龄段的回族进行访谈的结果,我们得出,回族春节文化经历了“衰—兴—衰”的变迁过程。据一位年长的回族老人的亲身经历,改革开放之前,村子里的回族都是不过春节的,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的回族“教门”很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时候的人们经济状况不佳,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以及外出打工、上学的人员的增多,回族渐渐开始过春节,但回族的“春节”仅仅是像汉族对元旦之类节日一样,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而且习俗方面也有许多不同,回族不会在除夕夜放鞭炮、不会守夜祭拜祖先等。老人也提到近五年来回族文化的复兴,清真寺开始限制回族过春节,大年二十八左右开始清真寺就会通过各种形式向本村回族宣讲回族过春节的不恰当性,并且直到大年初五阿訇们都不会为村内的回族宰牲畜,这位年长老人的论述很好的论述了回族春节文化的变迁过程,我们也从对其他人的访谈中得到了论证。

回族春节文化的变迁更好的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文化行为的产生与经济水平有着根本的联系。在回族春节文化“衰—兴—衰”的变迁过程中,经济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他的因素。

四、回族春节文化变迁原因

(一)社会变迁下文化保持和延续的需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生存困境和文化危机的少数族群为争取文化传统延续和社会发展,正在积极进行文化重构,谋求与主流社会的良性互动,回族也不例外。这一方面的原因很好的论证了回族春节文化由衰及兴的变迁过程,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文化也在剧烈的变化中,作为中国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的回族文化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在回族文化前进的道路上,他们选择了继承与创新并存的方式,既保存了回族的本体文化,也接受了其他民族文化,更好的适应了文化潮流。

(二)主流文化下的不自觉适应。中国现行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加的密切。民族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与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相适应。在访谈中,许多受访者都说到自己并没有刻意学习汉族的文化,总是在与汉族相处中不自觉的学会了。

(三)春节寓意下的渴望团圆。回族人跟汉族人一样,都是希望家人能够团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一切顺顺利利,有个好兆头。春节正好处于岁交之时,这就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理由。在访谈过程中向回族问及过春节时,许多人都说辛苦一年了,过春节刚好大家聚在一起可以团团圆圆。

(四)民族文化认同。无论是改革开放后回族对春节的接受还是近几年来回族文化的复兴,我们都可以看到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回族在接受春节的同时对汉民族传统思想里的原始宗教观念的抵触,便是回族骨子里的民族文化认同在起作用。毕竟回族是一个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文化传统是根深蒂固的。

五、讨论与结论

本次以云南省昆明市X县为例的回族文化变迁探究调查,得出的结论主要是回族春节文化经历了“衰—兴—衰”的变迁过程,变迁的原因主要是文化保持和延续的需要、主流文化下的不自觉适应、渴望团圆以及民族文化认同。同时研究也使得笔者对回族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本研究也希望通过对回族春节文化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的探究,从而探讨少数民族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下是如何改变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提供可参考的资料,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浩春.从春节习俗看回汉两个民族文化差异[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1):97-99.

[2]骆桂花.社会变迁中的回族文化模式及文化走向[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3):97-100.

[3]马奎.改革开放中回族社会文化的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46-49.

篇5:安全文化建设的五种措施

安全文化建设的五种措施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设施、安全技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其预案的演练、安全监察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它包括企业的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技术文化.

作 者:王文柱 作者单位:刊 名:企业文明英文刊名:ENTERPRISE CIVILIZ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关键词:

篇6:从春节的五种英文翻译看春节的文化

In the Chinese Moon Festival,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1077, I fuddled my cap until dawn and wrote this while thinking of my brother Zi Youh.

by Su Shi (1036-1101)

How many times will the full moon rise?

Upholding a cup of wine, I ask the blue sky.

Tonight I wonder which year is passing by

In the heavenly paradise.

With the wind, I’d like to go there;

I’m afraid it’s too cold in the sky

With the jade-palace being too high.

Dancing to play with a cool shadow

Is analogous to our human world?

The moonlight is over my red corridor,

Looking at my gorgeous door;

Why I’m sleepless, I wonder.

Don’t blame on the moon any more;

Why does it turn full when we are farewell?

Man will vary with vicissitudes of life

The full moon alternates the crescent, rain or shine.

Nothing has been perfect since the ancient time.

However, may you live a long life;

The moon we share across 1000 miles.

篇7:从春节的五种英文翻译看春节的文化

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原则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本文旨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一个原则:使译文读者获得文化探索的享受.翻译的文化功能决定了翻译在建构异国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目标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译者的重要任务是把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在补偿译文读者的文化缺省过程中,译者应尽力使译文读者获得原文的文化信息,但不能因补偿过量而使译文读者失去获得文化探索享受的机会.

作 者:王大来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浙江,温州,325035刊 名:外语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年,卷(期):“”(6)分类号:H315.9关键词:图示 文化缺省 翻译的文化功能,文化补偿

篇8:从多元文化看翻译的多重性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 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 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 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 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这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 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性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融又催生着新的文化形态, 推动着人类文化的总体进步。在这一过程中, 翻译对于发展和传播文化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

二、翻译、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文化是语言得以生息繁衍的土壤,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语言离不开文化, 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时期的晏婴说:“桔生淮南则为桔, 生于淮北则为枳, 果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地异也。”不同民族生存环境、历史背景、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的不同给自身的文化打下独特的烙印。

语言是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的特有表现。语言维持着文化的活力, 并使不同的文化超越空间和时间建立起联系。

每一种语言都代表一种民族文化, 一种民族语的消亡意味着讲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在消亡, 它所代表的民族也会逐渐消失。人类多样性文化的生存、发展, 取决于人类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我们需要维护语言的多样性。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则需要翻译。

翻译, 是人类文化存在的一种方式;是用语言符号来传达我们的客观世界和情感世界。可以说, 翻译是一种语言的再创造。

三、从实例看翻译的多重性

翻译是一种文字的转化。在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中、同一个句子、词组、经常反复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对这些句子、词组用不同的文字进行处理, 而译出同样的语义, 就能使整个译文或译著丰富、生动。这就是翻译中的多样性。

语境理解对于翻译是必要的。这就是一词多译 (不是“一词多义”) 现象。例如“会议”, 可以根据行业、级别、规模相应地译为conference, congress, forum, seminar甚至receiving;同样一个“会见”,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talking with, speaking at, discussing with, 或者meeting with, at the ceremony of。

1、英译汉的多重性

例:In every Chinese city, we got into the streets, shops, parks, theatres and restaurants.

在中国, 我们每到一个城市, 就逛大街、逛商店、逛公园, 上剧场、下饭馆。

上面句子中的got into….restaurants, 如译成“走进大街…和饭店”就显得平淡无味, 用三个“逛”, 一个“上”和一个“下”来翻译原文中的got into, 则地道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 “逛”显示出轻松愉快, “上”突出高雅, “下”则随意。

2、汉译英的多重性

例:你的眼睛长哪儿去了?

(1) Haven't you got eyes?

(2) You're really stone-blind!

(3) How can you be so reckless?

(4) My goodness!Be careful!

这是汉语中很不客气的表达, 指责对方没看清楚, 不小心。汉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同, 对原文的理解不同, 自然有多样性的译法。前两个译文根据字面的意思翻译, 保留了原文中粗野的语气。后两个译文根据原文的含义翻译, 更加地道。

四、结束语

翻译中的多样性译法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从多种译文中选择最佳, 另一方面可使原文反复出现的词语表达得既忠实于原文, 又生动活泼。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 是决定多元文化传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篇9:从春节的五种英文翻译看春节的文化

【关键词】央视春节晚会品牌细节

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落下帷幕,但人们对晚会的讨论颇多。好坏各有说辞。抛开节目质量等不谈,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品牌形象的塑造在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中十分娴熟。所有这些经验总结与探讨,也许会对其他电视台和品牌经营者有一些启示。

一、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对于央视品牌形象的提升与作用

品牌专家大卫·爱格认为,品牌是产品、符号、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结和沟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任何一家电视台,不管是中央台、地方台,还是城市台:不管是卫星频道,还是地面频道,品牌是频道形象、节目内容、社会活动、团队素质以及经济实力、技术装备水平等综合因素共同铸造而成的,因此创建品牌是循序渐进积累过程,而频道品牌的价值也正是在这种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电视传媒领域里的现实状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品牌若不能与消费者结成亲密关系,根本就丧失被称为品牌的资格。同时品牌形象的积累是一个系统工程,电视传媒品牌的塑造也是如此,主要是用优秀的电视节目作为支撑,而且每一次节目都被悉心地照顾。因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指出“频道不是稀缺资源。卫视也不是稀缺资源。什么稀缺呢?节目!中国节目面临一个战略性的短缺,可以预见十年二十年不一定能够缓解。”支撑一个电视品牌成长的最重要要素是节目。一个电视节目的创作者,一家电视台,都是靠节目来支撑的,都是靠品牌打天下。

近几年,央视在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对品牌塑造表现的尤为突出。央视利用自己的“话语霸权”扩大了春晚的影响力,而每年的春晚对于央视的品牌形象提升举足轻重。央视春晚已经成为其后半年工作重点,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大众必不可少的除夕盛宴,全国人民都在春晚中渡过除夕,收视率居高不下。央视对外宣传第一届正式春晚是1983年,中央电视台借助中国人长期以来保持的年三十夜晚传统守岁习惯,开创了中国电视界与民同乐的文艺表现形式。自此,春晚年年办,通过电视看春晚成了亿万国人辞旧迎新的新民俗,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为人们提供了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氛围,大家在春节晚会的伴随下度过除夕。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和谐为主题。晚会中相声、小品、舞蹈、杂技、魔术、戏曲等各艺术门类精品节目荟萃,所有这些都是央视为品牌建设而做出的精心努力。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品牌节目要想长期占据一席之地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品牌节目在同类节目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在借鉴其他节目的同时不断创新:陆续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央视塑造品牌形象的大手笔,整场晚会央视无论在节目中、还是节目间隙主持人的“表演中”都在抓住机会宣传自己,努力塑造自己,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电视频道来说。观众就是消费者,一个拥有良好品牌形象的电视频道则意味拥有了广大受众的信任和忠诚。因此,今天的媒体竞争中心则是品牌的争斗,作为电视频道,最重要的也就是不遗余力的塑造品牌形象。

二、央视的优势与品牌出现的危机

中央电视台节目全国人口覆盖率达到94.4%,观众超过11.15亿人。在国内收视市场,中央电视台的收视份额基本保持在全国收视市场的30%左右。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品牌竞争中。央视能够占领全国电视节目的收视高地原因颇多,央视作为国家大台,占据中国电视界的“龙头”地位,汇聚了全国一流的人才力量,形成了强大的人才优势:央视有强大的资金保证大制作与大投入,因而决定了其节目的特点必须是大气的、有品位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强的、符合中国受众收视习惯的优秀节目。春晚有这样的收视率是其他电视台无法“克隆”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很少有电视台、频道和央视做正面的竞争。央视给人的整体品牌形象是大而强。

虽具备上述优势,但央视在各方面还面临巨大的压力。春节晚会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尤其是央视几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春晚为例可以看出目前央视出现的危机。

20多年的春节晚会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走向商业化。央视春晚所以成为中央电视台后半年的工作重中之重,单就广告赞助而言,近几年的春节晚会的广告额已经过亿,即使全国电视观众对春节晚会都不满意,只要它有利可图也会继续办下去。所以有人这样评价春晚“实质上是一个相当奇怪的电视工业时代产物,虽然有一定的全民聚会与春节娱乐价值,但根本无力承担举国盛大民俗欢庆的重任。而恰恰是这种它根本承担不了的隆重民俗仪式责任,被不恰当地期待了二十年,甚至在今天,仍然被期待着”。

最近几年随着各个地方经济的崛起,电视台企业化的改革,各个电视频道成长迅速老大地位不断受到挑战、遭遇同行的竞争与威胁。2005年湖南卫视与央视的比拼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对决后,韩剧《大长今》和《加油,金顺》又在两个电视台相继播出,之后央视推出电视剧《京华烟云》,湖南台立即推出老版《京华烟云》分走不少观众的目光:央视办了二十多年的春晚,“春晚”近乎已经成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代名词,但是临近2006年春节又露出一个湖南春晚,央视春晚从越办越没有新意、从没有看头到饱受批判,直到现在频频被小弟弟们来叫板。

同时央视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春晚从以前的小家碧玉到现在的体态臃肿、铺张浪费,社会的置疑不断:作为行业老大,具有不可一世、效率底下、人浮于事等毛病: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春晚节目缺乏创新,挑大梁的总是歌舞、小品这几张老面孔,唯一有变化的是广告的价码。“春晚的暴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台都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要把传统和时尚、民俗意义和商业效益和谐地连结在一起,还要归纳一年来国家的政治经济大事、网罗国民一年来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又要通过诸多关卡的审查,还要让观众喝彩叫好,央视面临的压力无与伦比。

三、央视善于对细节的把握、品牌的投资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指出:“每一次广告都应该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现象做贡献。”而每一次广告都要有助于整体品牌资产的积累。都是对品牌长期的投资。电视频道品牌的建设更是如此,品牌形象与构成品牌的各个要素息息相关,央视品牌是由众多节目、主持人等要素连接而成。包括电视节目的质量、主持人的选择与影响力等。近几年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可以看见央视借助春晚节目对于其品牌形象

细腻的塑造,观众也许不会想到他们看的节目充满了对品牌形象的悉心雕琢。

开门办春晚意在强化央视行业老大地位。中央电视台提出开门办春晚理念,表现力度今年比2006年更强,扩大了开门办春晚的布局。比如像去年节目中平时在各省电视台叱咤风云的主持人在央视春晚上不过两三句台词而已,每人出现的时间不到20秒,试想还有哪个电视台可以招集各省级电视台主持人在上面表演,也只有央视有这样的实力。观众在期待自己省份的那位主持人表演的时会情不自禁的想,央视就是厉害!所有这些都无意识中给观众灌输了这样的品牌形象,央视并不需要他们花费多少精力。

节目中对于品牌的无声塑造和细节的把握。如去年节目中冯巩、朱军和牛莉表演的相声《跟着媳妇当保姆》中,牛莉饰演的小保姆,一上台提到李咏,让人立刻想起央视出现个性的、模样不咋的、经常拿别人也拿自己开涮的李咏:另外还在节目中含糊地提到央视著名节目《非常六加一》,冯巩更是多次模仿李咏节目中“耶”的符号化动作:再到后来“小保姆”提到要找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搞对象等:该节目中用许多央视以及和央视有关的东西看似无意的宣传,传播效果要比平时央视自我宣传广告容易让人接受。

软广告与民族品牌的渗透无孔不入。2003年春晚节目魔术《梦幻天空》表演前,主持人为了引出这档节目,先用一块手绢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结果变出了一瓶“非常可乐”,主持人还不忘为“非常可乐”说上一句好话。而这一点在2005年的春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小品《祝寿》里“娃哈哈非常可乐”、“珍奥核酸”被当成了礼品:小品《浪漫的事》达曾经几次举起蒙牛牛奶畅饮,他“儿子”还特意端着一大瓶蒙牛牛奶在镜头前晃动:软广告的投入比起平常大家看到的广告要容易接受的多,因为观众在节目中丝毫没有戒备心理。央视在广告赢利的同时又悄无声息。这也正是央视借助春晚这个大平台而做的尝试。

四、对于其他电视台的启示

找准频道定位。中央电视台上星频道各个定位皆不相同。各省级卫视大都属于综合频道。他们大都结合地域、各地人文特色、找准自己的独特的频道定位,从而确立自己的品牌地位。比如湖南卫视的娱乐定位、海南卫视的旅游定位等。虽然是综合频道,但是在定位上还是有所侧重、有所细化。

找准节目定位。充满个性的节目构成要素。是观众认知节目品牌的标识。而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则正是利用国家台无可比拟的优势来营造一个欢快、祥和的春节。虽然人们评价不一,但是提到春晚首选还是央视春晚。无可替代。

打造优秀的节目。电视频道是以优秀的电视节目为生存基础的,树立品牌形象最重要是好的电视节目,最终要以“商品”的形式,走向“市场”。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影响到广告投入的多少,市场对节目最为敏感,电视频道对于品牌形象的投资就是投播质量上乘的节目,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就需要打造优势节目。如央视的《实话实说》、《新闻调查》以及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等都是中国妇孺皆知的著名节目。在电视传媒的运营中,品牌栏目或频道对内能以其为原动力,拉动精品生产和体制改革,实现媒体生产要素的重组和最佳配置:对外能以其为亲和力,强化媒体辐射功能和信任度,追求目标效益最大化。

培养观众喜欢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节目。有一半是节目本身支撑起来的,另一半则是节目的主持人支撑起来的,同时对电视频道品牌形象提升有重要强化作用。名牌节目很少能离开它的主持人,这是大众传播利用人际传播的效应。可以用舆论领袖的理论来解释受众对名主持的依赖性。如果领袖性主持人走了,观众也会走的!

如何把节目的精神、内涵更完美的诠释出来就是主持人的责任,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节目,能与节目合二为一的主持人至关重要。春节晚会也由央视名嘴主持,而且造就了许多优秀主持人,与此同时著名主持人对春晚也增色不少。

篇10:从春节的五种英文翻译看春节的文化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通过文化交流开展对外宣传容易攻破意识形态壁垒, 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其中, 借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开展外宣工作更是展示一个国家和地区形象的重要手段。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 包括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间工艺以及包含神话、传说故事等在内的口头传承文学。民俗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 与民众所处的特定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 承载着无数难以言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悬殊差异, 在民俗外宣翻译中做到民俗文化的“全真传真”, 可以说是语际翻译中的难中之难。

如何翻译民俗外宣资料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 成为值得翻译工作人员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 在分析民俗文化外宣文案的基础上, 从凸显翻译宣传效果的角度探讨民俗外宣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1 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起源20 世纪70 年代, 以1971 年凯瑟琳娜·莱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莱斯在书中首先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 即从原文和译文的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1]。 莱斯的学生弗米尔在莱斯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翻译目的论”, 强调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 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1 几种交际功能”[2]。 20 世纪90 年代初, 德国学者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 提出 “功能+ 忠实”这样一个概念, 指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 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是由译文预期或所要求达到的功能确定的, 这种联系也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标准[3]。

功能翻译理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 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翻译的功能和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因此, 与主张以原语文本为中心推崇等值论的传统翻译理论相比, 功能翻译理论表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对翻译实践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

2 民俗文化外宣资料的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

莱斯 (1984) 从译文功能的角度将源语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感染型文本”和”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 建议根据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采用特定的翻译方法: 信息型文本用于传递事实, 翻译时首要目的是保证信息准确;表情型文本重形式和美学效果, 译文关注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 感染型文本关注引发接受者行为反应, 呼吁或说服文本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 译文应在目标语接受者身上产生预期的反应[2]。此外, 赖斯也指出绝大部分语篇不是绝对的属于一种类型, 而是具有语篇类型的多重性。

民俗外宣不仅要向读者介绍民俗文化的信息, 展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更要召唤世界读者融入深刻的中华民俗文化内涵。 所以总的说来, 民俗外宣材料是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感染型文本的结合体, 其预期功能就是跨越文化障碍, 在目标语文化中再现其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及劝诱功能。

3 民俗外宣翻译的标准、策略和方法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 民俗外宣翻译中, 应根据民俗文化外宣资料的译文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把握翻译标准, 谨慎选择翻译策略, 灵活采用翻译方法。

3.1 挖掘文化内涵, 选用补偿策略, 充分运用解释性翻译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坚持“功能+忠实”的标准, 因此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准确、忠实, 更要注重其实际效果在中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民俗文化的英译过程中, 译者不能完全被“忠实”的翻译思想所左右, 而要积极挖掘民俗文化的深层涵义, 选用变通补偿策略, 运用解释性翻译方法, 实现跨文化交际。

所谓补偿策略, 是借助译入语特有的语言表现手段, 尽力弥补译文语言效果方面的缺损, 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大体相同的效果。 马红军先生 (2003) 认为只要释义或变通是为了再现原文语言效果及传达言外之意, 均可归于补偿[4]。本文中补偿是指为了再现民俗文化内涵而采取的各种释义或变通策略, 包括阐释、意译、改写等解释性翻译方法。

China Daily的一个 “元宵节”译例, 充分说明民俗外宣翻译中选用补偿策略运用解释性翻译的重要性: the lantern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February 26 this year,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he festival traditionally features big fireworks display, mass performance of yangkou folk dances, land boat stilt walking, lion dances and dragon dances. Other main activities are to appreciate the bright nightscape highlighted by colored lanterns, or to enjoy yuan xiao or glutinous flout balls with sweet or meat fillings. 文中 “元宵节”的解释性翻译不惜笔墨, 用了三个长句近七十个单词, 详细、完整、准确地挖掘并传递了这一节日内在的文化内涵。

中国菜名的翻译更是体现了了民俗外宣翻译中的补偿策略的运用。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菜肴赞不绝口, 但有些菜名如“全家福”、“玉扳禅师”如果直译却容易让他们如坠五里雾中。对于这样的“写意”型菜肴名, 要采取意译法译出菜肴的烹调法、主料和配料, 将“全家福”、“玉扳禅师”译为“stewed assorted meat”, “stewed potatoes with mushrooms”。更多中餐菜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味。素有闽菜之首的美誉的佛跳墙, 如果按中国菜名直译为“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 会让外国读者不知所云。所以, 要加简单解释, 将“佛跳墙”翻译为“Futiaoqiang—the Buddha jumped the wall for being lured by its smell of 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挖掘菜名的文化内涵, 运用解释性翻译展现其中的民俗情趣, 不仅使外国读者容易理解, 而且吸引更多的外国读者体验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3.2 保持民俗特色, 最大限度地选用异化策略, 恰当采用音译 ( 或加注) 直译 (或加注) 等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指出:翻译策略受翻译目的制约。 民俗文化英译的目的在于促进华夏文化走向世界, 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为了使民俗文化特色在翻译中得以再现, 翻译中应尽量保留原语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最大限度地选用异化翻译的策略, 恰当采用音译 音译加注直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

按照Schuttleworth和Cowie (1997) 编写的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给出的定义, 异化指刻意打破目的语的行文规范而保留原文的某些异域特色的翻译策略[5]。 民俗外宣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在翻译民俗文化外宣资料时应尽可能选择异化策略, 正如葛校琴 (2002) 指出, 在从由弱势文化译入强势文化时, 选择异化策略, 有助于传播民族文化抑制文化霸权[6]。

汉语中有很多语义空缺的民俗词语, 如“馄饨”、“旗袍”、“太极拳”等, 如果借用英文的近义词翻译为:“dumpling”, “a kind of grown worn by Chinese women”, “shadow boxing”, 西方读者便无法领略到独特的中华民俗文化色彩。 所以, 翻译这些民族色彩很浓的专有名词时, 前辈们大胆选择异化策略, 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把汉语的词语借过去, 分别翻译为 “wenton: a kind of dumpling made with thin wrappers, usu.served in soup”; “cheongsam:body -hugging woman’s dress originating from Manchus”; “taijiquan, school of popular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marked for slow and graceful movements that are designed to attack or counterattack, keep fit, prevent and treat diseases”。 于是产生了西方读者最初感到陌生但逐渐接受的英语新词: “wenton”, “cheongsam”, “taijiquan”。 这种异化翻译凸显了华夏文化身份的清晰度, 引领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另外, 汉语中还有一些具有民俗色彩的谚语、俚语, 也宜采用异化策略, 运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 保留俚语俗语的中国民俗特色。“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富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俚语。 如果借用英语谚语对应的表达法翻译为: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使读者一目了然, 但平淡无奇、 索然无味。 不如异化直译为“Money makes the devil turn your mill”, 保留原文中 “鬼”、“推磨”的形象, 以其陌生的文化内涵吸引外国读者的注意, 帮助外国读者在感受独特的华夏民俗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3.3 再现民俗韵味, 把握文体翻译策略, 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

目前翻译界不少人倾向于把翻译研究的视点扩大到文体, 也就是要求译者对原文语篇的文体特征了如指掌, 并作为构建译语语篇的重要参数。民俗文化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 还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如蒋红红 (2007) 指出, 民俗具有两个鲜明的个性:民俗是通俗的民间文化, 又是说话的文化[7]。所以, 民俗文化口语化特征较为明显。翻译民俗文化时, 要尊重原文语体风格, 注意使用口语体, 采取一切可用的翻译手法, 再现原文的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富有美感等民俗韵味, 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

方言俚语的翻译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翻译中文体翻译策略的把握。方言俚语带有口头语体的色彩, 是一个地域的名片, 每一句无不浓浓地散发出养育她那片土地的风土民俗。 如青岛人把傻子称为 “膘子”, 而北京人却将之称为“二百五”。翻译时如果直译为fool, stupid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方言俚语的民俗特征。 不如套用英语的俚语blockhead or dumbbell, 与原文在风格上比较接近, 无疑会使语言更加通俗地道。 同样, 汉语中的 “老爷子”、 “小菜一碟”、 “歇个脚”、 “没着了”等口语, 翻译中也尽量借用英语中口语化的表达“pop”, “a piece of cake”, “get a load off one’s feet”, “be 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 以保留原文生动诙谐、口语化的文体风格。

另外, 民俗文化生动鲜活, 口语化地娓娓道来, 读起来朗朗上口, 翻译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娓娓动听, 尽量避免冗长、复杂的句构, 从词语选择、句式等方面保持译文与原文的文体风格对等。 例如, 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的一段:英台突然建议他俩应即时就在草桥结拜为兄弟。两人立刻写好名帖, 盟誓他俩应像亲兄弟那样互相忠贞不渝。山伯十九岁为兄, 英台十七为弟。银心在香炉上点好了香放在地上, 目睹两人换帖成为结拜兄弟。 译文为:It was Yingtai’s sudden suggestion that they should become sworn brothers then and there. The two wrote out name cards at once, testifying their faithfulness to each other as blood brothers. Liang Shanbo aged 19, was elder brother, Zhu Yingtai aged 17, younger brother. Yinxin lighted joss sticks in the incense burner place on the ground, witnessing the two become sworn brothers as they exchange the cards. 结拜兄弟、香炉上点香和名帖、换帖展示了中国古代兄弟结拜仪式, 这些词语富有古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 其语体风格在译文中通过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得到了较好的再现。 同时译文也注意了民间故事的语篇范围和语体色彩, 多采用英语的松散句、平衡句和长短句相间,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口语体风格。 在朗朗上口的地道英语口语中, 西方读者欣赏到弥漫着浓厚古文化气息的中国民间文学。

4 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 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 为民俗外宣资料的英译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民俗外宣翻译中, 译者应突破传统翻译观念, 把握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 遵循挖掘文化内涵、保持民俗文化特色、再现民俗韵味的翻译标准, 恰当选用补偿、异化、文体等翻译策略, 充分运用音译、直译、意译、解释性翻译等多种翻译方法, 争取使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保持 “最近距离”, 从而实现译文传播中华民俗文化成果的预期功能, 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摘要:民俗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其翻译是语际翻译的难中之难。德国翻译理论功能派提出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为民俗外宣翻译的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文章将在分析民俗外宣文案的基础上, 探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民俗外宣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民俗外宣翻译,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Reiss, 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Nord, 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马红军.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0) .

[6]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中国翻译, 2002 (5) .

篇11:从同学30年聚会看春节习俗变化

果然,这牵挂了大家一个冬季的聚会让人不虚此期。当年60多人的班,整整聚起了56人。

激动人心的时刻从相见时互相辨认开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一见面,大家就远远地把手伸向对方,在辨认中叫着对方的名字。叫对了,相互间开怀大笑,脸上满是荣幸的神色;叫错了,也是一阵意料之中的大笑,但并不尴尬,因为毕竟历经了物是人非的30载。

在感慨中,大家觉得,儿时对年的期盼,几乎是整整一年的事情。因为这个一年一度的年在大家小小的心灵中寄托了无限需要满足的期待,而这些期待仅有部分在千呼万唤中呼啸而过的年中得到了满足,而部分无法兑现的遗憾,则只能被自动结转到对下一个年的更加热切的期盼中。

儿时期待过年,自然离不了对吃、穿、玩的期待。只有在这一天,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吃自己垂涎三尺的菜肴;只有在这一天,才有可能换一身或半身自己梦寐以求的新衣服;只有在这一天,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买回和燃放自己虽不多但爱得如痴如醉的爆竹。

30年前甚至稍早一点的儿时,过年时穿得并不体面,能从头换到脚的孩子少之又少,大多数孩子只能换一件新衣服,或换件上衣,或换件裤子。但30年后的今天,却截然不同,同学中,无论是家庭妇女、庄稼汉,还是坐办公的上班族,穿着都很入时、新潮,相互之间几无差别。

那时的过年,对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来说,有两样极品玩具,可谓百玩不厌。一样是放爆竹,爆竹有大小之分,小的是鞭炮,大的叫麻炮,俗称二踢脚,倘若碰上好年景,慷慨的父母还会给孩子一个惊喜,买一两个颜色鲜艳的花筒,让燃放时五颜六色的烟花照彻孩子的心灵,并渲染一下节日的气氛。以前,兄弟姐妹们多,相互之间,常因争抢屈指可数的爆竹吵架甚至不惜打架;现在,家里的孩子们少,购买的也多了,不仅再没人抢了,甚至由于那成堆的烟花当年放不完,而不得不推到第二年再放。

与放爆竹同样受孩子们欢迎的一种玩具是,打扑克。过年时,父母或亲戚会给孩子们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压岁钱,这些钱除了用来买小吃的之外,最主要的去向是拿去买扑克。一副精美的全塑扑克会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玩上一个正月。

而现在,除了扑克之外,电脑、手机的普及,使得电子产品成了孩子们甚至成年人一年之中包括过年时乐此不疲的新玩具。

美中不足的是,吃穿玩的变化,再加上一些传统的过年元素的淡化,以及被前行的时代不可逆转地淹没,使得大家越来越难以找到年的感觉,越来越对过年少了期盼。如玻璃窗户代替了木制窗户,让传统的精巧剪纸、窗花没了用场。洁白的瓷砖让春联越来越无处可贴,以前过年时满墙的新年画现在则纯粹遁了形。传统元素中,唯一不变的一样是:垒旺火,燃旺火。这个用炭块垒成的黑家伙在除夕日新旧年交替时被家家户户同时点燃,瞬间就将人们拉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篇12:从跨文化的视角看宗教文化与翻译

1 宗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凸显的是伦理与哲学, 而伦理则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亦是特定文化的核心。宗教对人们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纵观世界的宗教, 人们可以洞察到宗教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了灿烂悠久的文明。《佛经》作为佛教的经典, 对整个东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 对整个西方文明影响至深。基督教根植于西方, 对于没有基督教背景的人来讲, 在进行文化交流时, 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宗教的传承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成为文化范畴中较难把握的环节。简单的翻译并不能深刻诠释深层文化, 还需人们对特定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以次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宗教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而造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困境, 因此需要翻译人员适当了解中西宗教文化, 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2 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人们往往回避不了隐藏在深层文化里的价值观。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 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 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因而, 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

2.1 词汇

宗教中许多词汇都有特定含义, 如将之简单译成汉语将会造成文化误译或误读。例如, 对于基督教的神职人员, 中文均译成神父、牧师或教士, 但实则不然。基督教的神职人员称为pastor, minister, preacher。pastor主持宗教仪式, 管理教务, 一般为专职人员;minister与pastor意义相近;preacher则已经不大使用。

2.2 习语

习语往往承载更多的文化因子, 宗教习语亦是如此。如, “End of the World”。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 人们易按字面意思把它理解为世界末日。而其宗教寓意则为“伸张正义的时刻”。其实这也顺应了基督教的教义:好人升天堂, 坏人下地狱。

2.3 典故

东西方文化在历史典故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 “the Tower of Babel”中的“Babel”为《圣经》中的城市名, 后为古巴比伦的首都巴比伦 (Babylon) 。诺亚的后代拟在此建一高塔, 看看天上究竟是什么样子。人类的胆大妄为激怒了上帝, 于是上帝刮狂风毁了这个通天塔, 使原来讲同一种语言的建塔人操不同的语言, 而且相互难以沟通。此后各自分道扬镶, 形成了世界的不同语言。“Babel”一词现意为空想的计划。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 中西宗教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突出, 因此需要翻译人员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突破翻译困境, 使译作与原作尽可能达到相同的感受, 达到对等的功效。

3 跨越宗教翻译障碍的翻译策略

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不同, 各国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且并不总是对等的。O.Kade把语言之间的语义对等关系分为四类:完全对等, 选择对等, 近似对等和零对等。本文将采用当今炙手可热的翻译手段——归化和异化对Kade的四种语义对等现象进行恰当的剖析, 从而达到语用对等。

3.1 完全对等

对于不同文化中共有的文化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可以运用归化的翻译技巧, 采取完全对等的翻译手法, 即直译。例如, 基督教以“lost sheep”喻罪人, 泛指芸芸众生, 因为基督教义认为是世人生来皆有罪。作为炎黄子孙, 国人虽很难把温顺的绵羊与罪行累累的恶人联系起来, 但汉语词库里确实有用“迷途羔羊”喻指那些误入歧途的人。再如“an eye for an eye”在中文的对等翻译为“以眼还眼”;“the root of the matter”中文译为“问题的核心”;“Hatred stirs up strife, but love cover all sin”中文译为“恨挑起事端, 爱宽容过错”等。故在此情况下, 直译法不失为一种恰当的跨文化翻译手段。

3.2 选择对等

美国学者Stephen认为“我们都必须对语言文化有基本认识, 语言不能逐字翻译。凡语言都有习惯表达, 都有言外之意”。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最好通过归化从原语中选择恰当的表达使译文能被目标语的读者理解并接受。有些英语成语引用了《圣经》中的人或事。如果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 不仅能够把原文内涵如实展现而且还能使读者获得更好的感知。例如:“as old as Methuselah, as rich as a Jew, as wise as Solomon”。玛士撒拉是以诺之子, 据说享年969岁;古代犹太人多因高利贷盘剥蓄财, 因此犹太人就成了富人的代名词;所罗门王是古代以色列王, 以智慧著称。

3.3 近似对等

近似对等指的是两种语言的表达意义对等但形式不同。其原因在于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简单的直译往往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的误读, 而应采取归化技巧和语义对等来获取语用对等。例如, 佛语“阿弥陀佛”其含义完全等同于基督祷告语“愿上帝保佑”, 故译者在翻译此种意同形不同的时可采取归化手段, 译为“God bless me”即可。这样不仅摆脱了直译的晦涩, 也易于让译入语读者接受, 避免了文化冲突。

3.4 零对等

根据萨皮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假说, 一种语言体系中的范畴和特性对于其它语言体系而言是唯一的。当原语与译语不存在重叠时, 译者可以通过归化和异化两种手段来翻译。如Jerusalem用音译法译为耶路撒冷, 但显然译语读者不解其意, 故译者应把音译和意译结合, 在音译的基础上添加附注, 如耶路撒冷, 基督教的圣城, 是世界各地虔诚的基督徒朝圣地, 此为异化译法。如采取归化译法则为:耶路撒冷, 基督教的圣城, 其功能等同于佛教寺庙, 是佛教徒修行, 祷告神灵, 修身养性之所。音译在很短时间内不容易被目标语的读者理解, 因此, 翻译时有必要加上附注从而实现语用对等。

4 结论

文化中, 宗教信仰浸透于语言, 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避免错译、误译, 使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研究跨文化交际, 深入探究宗教文化, 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是语际间的信息传递, 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互动。从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出发, 充分考虑了宗教因素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从而探讨了在多元文化大语境下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 以辅助翻译工作, 增强翻译工作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宗教文化,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0.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河南科技大学毛概考试必考下一篇: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