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角度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2022-11-09

1 引言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跨文化交际最主要的手段。由于英汉习语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历史息息相关, 各有其民族和地方特质、语言表达形式、字面意思和喻义哲理。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 不仅要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修辞, 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因此, 如何保证源语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 同时保证源语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 这是习语翻译的关键。本文从习语的文化内涵谈起, 根据翻译中的文化对等原则, 提出了习语翻译的几种方法与技巧。

2 习语的文化内涵

本文所指的习语, 就广义而言包括成语 (set phrases) 、谚语 (proverbs) 、格言 (proverbs) 、俗语 (colloquilisms) 等, 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 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构成的“语言块” (linguistic chunk) , 是不能拆分的整体, 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时期的使用才逐渐固定下来, 并传播使用的。从语言的角度来看, 习语是语言的组成部分, 是语言的历史遗存, 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它的发生发展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其内容包罗万象, 社会、历史、心理、民俗等各种社会现象都可以在习语中得到反映。习语的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 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2.1 反映地域文化

即是指由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地域不同, 各地自然景观不同, 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不同。例如, 汉语中有与竹子有关的成语“胸有成竹”, 而英国受气候影响多产蘑菇不产竹子, 因此汉语中用来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的成语“雨后春笋”, 在英语中相应成为“mushroom (蘑菇) ”, 而“bamboo (竹子) ”在英语中只是一个外来词, 是无法被英国人用作形象比喻的。

2.2 反映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寓言故事。它们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历史文化特点。

英语有近千年的历史, 从古代英语发展到现代英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其它语言兼收并蓄, 英语语言词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其中较古老的习语多源于伊索寓言、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圣经故事, 其它习语多出自莎士比亚、蒲柏与狄更斯甚至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 或2 0世纪中叶发生的历史事件。如:

(1)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出自伊索寓言) ——“貌善心毒的人、口蜜腹剑的人”或“伪装起来更危险”

(2) Mercury fig (墨丘利的无花果, 出自希腊神话) ——获得的第一批成果

(3) have an old head on young shoulders (年轻的肩膀上长着个老年的脑袋, 出自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 ——年纪虽轻却有头脑

凡此种种, 以民族历史的特定历史人物和事件为素材的习语均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 离开了民族历史让人无法理解。

2.3 反映习俗文化

即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形成的文化。英汉语言中很多习语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如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 但中英两国的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 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拿耗子, 多管闲事”等等。但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 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 因此,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 (canine idioms) , 其中除了一部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 大部分都没有坏的意义。如“E v e r y d o g has his day. (每只狗都有它的好时光, 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 ”

2.4 反映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所以每种文化都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汉语中就有不少习语和佛教有关, 如“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等等。英语中有不少习语则同基督教有关, 如“go to the church (到教堂去) ”、“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 (进对了教堂, 但坐错了椅子) ”等。

笔者以为, 只有深刻、全面地理解了习语的文化内涵, 才能准确地实现英汉习语的互译, 因为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 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3 习语的翻译方法

由上得知, 大部分习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译者在翻译习语时, 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 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 尽可能地保证原文与译文等效或等值, 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如何取得文化对等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 源文的种类;2) 文化色彩在源文中的重要性;3) 翻译的目的;4) 译文的读者种类。

源文的种类往往要求译者遵循不同的翻译原则。比如说以介绍中国文化为目的的历史、民间故事, 一般都须以源语文化为归宿, 因为这类作品的目的就是要把源语文化介绍给译文读者。如果源文的目的在于介绍某种文化现象, 那么文化色彩在源文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译时要竭尽全力保留文化色彩, 传输这种文化现象, 必要时可借助于解释和注解。如翻译介绍中国历法的书时, 就不能回避文化色彩浓重的“天干”、“地支”等词语。但是, 由于翻译目的不同, 读者对象不同, 翻译就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

要翻译好习语, 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具体方法:

3.1 直译

直译法就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 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 又保持原文的形式, 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以及形象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等。如果我们向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解释“她有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时, 可以直译成Her beauty would make the fish sink, the wild goose fall down and the moon hide herself,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 以便解译比喻中包含的文化意味。在不需要保留源文文化色彩的情况下, 可以在文中去掉所有的比喻, 译作Her 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另外, 英汉虽属于不同的民族, 但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 英汉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法。如:to be on the thin ice译作如屡薄冰;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译作趁热打铁;armed to the teeth译作武装到牙齿;to save one’s face译作保面子;beating around the bush译作旁敲侧击。

3.2 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目的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时, 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 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而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 应采用意译的方法。如“炒鱿鱼”是广州、香港一带的方言, 意指“fire sb.” (美国英语) 或“get the sack” (英国英语) 。如:“他被新来的厂长炒了鱿鱼。”此处采用意译为好, 一来易于译语读者理解;二来也能避免拖沓冗长之嫌。“He was fired by the newly-appointed director.”

3.3 音译兼加注法

添加解释性文字既可保持原文特殊的语言形式, 也可以通过恰当文字说明译文, 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是一种形、义并用, 简洁而直接的变通方式。例如汉语中有许多概念化的人名, 由于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 翻译时不妨采用人名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处理。如“班门弄斧”译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其中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属于增译文字。鲁班在中国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 但英语读者却不一定知道。在中国鲁班是木匠的鼻祖, 加了注释性文字后, 原语中的文化信息得到了充分体现, 虽然英语中也有一个近似说法: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如果选择此说法加以翻译, 那么原语的文化色彩则荡然无存。

3.4 代换法

英汉语言中有些词的形象意义不同, 但其文化内涵及交际意义是一样的或相近的。为了不使译文较之原作逊色, 译者在翻译时常常使用代换法来克服这些障碍。例如:在文学语言中, 形象比喻比比皆是, 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同一比喻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使用不同的喻体。应根据各自民族文化特点, 在翻译时运用替换原喻体的方法, 使其做到形不似而神似, 殊途而同归。下面仅以带动物喻体的英语习语与汉语翻译作一比较。指狮为虎:a lion in the way译为“拦路虎”;beard the lion译为“虎口拔牙”;in like a lion, out like a lamb译为“虎头蛇尾”。由此可见, 一般习语都具有比喻意义, 并能让人产生联想, 但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各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社会状况决定的。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 对同一概念, 英汉用不同的动物作比喻, 而对同一动物, 英汉民族又有着不同的联想。

3.5 虚实互换

英汉语中有些词语、句子的表层意义极为具体或抽象, 实际上它们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翻译时既要尽量再现原语的文化信息, 又得保证译语的可读性。此时翻译就不妨跳出原文, 发挥想象力, 寻找译语中对等的词语, 使具体的抽象化、抽象的具体化, 即虚实互换的处理。例如: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此句如果译成“星期五到了, 他们……”, 译文表面上似乎忠实于原文, 可读者不明白为什么到了星期五就会出去喝酒。原来星期五是英国发薪水的日子。此句译文为“星期五发薪水日到了, 他们马上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可见, 翻译时不妨将Friday具体化, 使其文化信息一目了然、跃然纸上。

4 结语

综上所述, 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 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作为译者, 应在深入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 深入了解外国文化, 真正理解原文的意思, 将附加在源语上的超语言信息 (即文化信息) 传递过去。同时, 应尽力使源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 应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 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距离, 清除由于缺乏理解, 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 真正让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事实证明,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到能为译文读者接受的文化对等的翻译方法。重要的是, 译者事事处处都要重视源文中的文化因素, 尽可能在译文中取得文化对等。

摘要:习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 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 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本文从分析习语的文化内涵出发, 根据翻译中的文化对等原则, 提出了习语翻译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习语,文化内涵,文化对等,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 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关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4] 李军, 韩晓玲.常用英语习语翻译与应用[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2.

[5]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6] 赵爱国, 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7]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上一篇:信用评价方法在银行贷款定价的有效运用探究下一篇:浅析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风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