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语文教学反思

2024-05-23

导学案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导学案语文教学反思

导学案使用反思

导学案作为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学案”导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教学而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了学生情况、教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

回想一年来所听的一些的导学案的示范课,结合自己上课的体会,我对于导学案教学方式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

一、导学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通过导学案的定义不难看出,导学案真正实现了教师对学生:“授之以渔”的目的。

二、导学案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导学案的设计理念要从知识梳理型转变为问题探究型,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往讲课往往是将书上的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对于重难点老师就在讲课过程中强调一下,学生对此记忆并不深刻,尤其是难点,教师只是总结出结论,致使学生并没有通过所谓的教学难点而掌握解决此难点方法的目的,而导学案通过自身问题的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掌握处理难点的方法。

三、导学案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导学案的设置往往从最简单的自主学习部分开始,这适宜基础较差的学生,之后再针对基础实际进行深入探究,这就锻炼了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如此一来,导学案就满足了教师分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同一节课上依据自身能力掌握到应有的知识,同时增强了教学的双向交流性。

总之,导学案教学确实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形式,也比较适合数学学科,但我认为应当注意不要盲从,而要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导学方式。作为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还要不断前行,特别是导学案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与探求。

篇2:导学案语文教学反思

青光中学

陈丽丽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将不断更新。我区开展学习杜朗口中学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也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从这学期开始我也有计划地在所授班级进行这种导学案模式的教学,并于前几周做了一节导学案的研究课《难忘九一八》,下面我就在准备及实施导学案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一下探讨。

学案教学确实有它独特的优点并且是顺应课改精神的一种较好形式,但我们还是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借鉴其中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一套符合我们普通农村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我认为学案教学的预习环节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以往我们的教师也曾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但是多是口头布置预习,并没有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更别提预习题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看,让学生提前对知识进行感知,有感知的知识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学生会带着目的性去听课。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课堂容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但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些实际情况是:普通农村校生源较差,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学案是提前发下去了,但是学生不一定能够做到自觉预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我想是不是应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感受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与本组成员齐心协力,并配以相应的奖励制度,这也要求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及团体意识让他们互帮互助。以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山东杜朗口中学的学案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少、甚至不讲,我认为这一点对我们这样的普通农村学校来说不适合,因为我们的学生能力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而且这也需要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我认为这样做其实也不太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识知规律,因为课堂教学无论怎么改,都应是扎实的、务实高效的。如果离开教师的讲解与点拨、引导与组织,那么知识的升华、知识的生成似乎就无法达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想还是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教师均为主体,尤其是我们这种普通学校,更是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准备学案的过程中我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比如学案是不是就是一些问题的罗列,一个个问题的追问?经过实践我感觉,学案不应该只是问题的罗列,满堂问的做法使学生比较容易形成僵化的认识模式。历史学案应该以问题为引领,构建递进性的问题链,让学生的思考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现本质,把握历史的精髓。这就对学案的设计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这也需要我们在探索中慢慢地总结吧。还有问题的设计难易程度应该如何把握,比如“是”、“否”、“对”、“错”之类的问题似乎简单了,不适合也没有必要出现在学案上,而问题设计太难,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我想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一些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启发

学生思考,从而突破重难点。并且设计的问题要注意趣味性、灵活、新颖。问题的设计形式要多样,结构新颖,简明扼要。防止机械重复、枯燥乏味。

我想学案也不应该是固定一呈不变的,因为在实施学案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问题设计的不太合理,或问题过多过少的现象,这都要求我们根据各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进行及时的修改与整理,所以印刷出来纸介版学案就显得很不方便,我想如果硬件设施允许的条件下,我们也可以尝试给学生展示电子版的学案,这样既节省了纸资源,也方便我们及时的修改。这只是个人的一个想法,也没经过实验,所以相对于纸介质的学案哪个效果会更好一些也有待于我们去尝试。

凡事有利就有弊,学案式教学的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要求我们要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地挑战,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使导学案真正为课堂服务,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维度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成果至少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一份媒体素材清单及多媒体资源。

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所以必需的环节应明确写出,而且要前后一致,是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方案,而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

1.教学目标阐述:确定的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仅反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而且能体现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目标的阐述清晰、具体,不空洞,不仅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且便于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

2.学习者特征分析:从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和情感态度准备情况以及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详细、明确地列出学习者的特征。

3.教学策略选择与活动设计:多种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策略一致,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教学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统一,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活动要求表述清楚。

4.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资源能促进教和学,发挥必需的作用。

5.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结构合理;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新知识的运用;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有层次性,能够体现学生的发展过程。

6.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有明确的评价内容;有合理的习题练习,练习的内容、次数比较合理,有层次性,既能落实双基要求,又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注重形成性评价,提供了评价工具;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提供及时的反馈,而且以正向反馈为主;根据不同的评价信息,明确提出矫正教学行为的方法。

7.总结和帮助: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有所估计,并提出可行的帮助和支持;有完整的课后小结;总结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主题,重点关注潜能生的需求。

一份完整的媒体素材清单及多媒体资源指应提供教学涉及的各类媒体素材清单,如投影、幻灯、挂图、模型、计算机软件等。

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原则

1.完整性和规范性:如前述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一份媒体素材清单及多媒体资源。

2.可实施性:从时间、环境、师生条件等方面来考虑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3.创新性: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有效应用。4.媒体资源的支持性:选用的媒体资源的评价应遵循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五个基本原则。

三、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规

篇3:“导学案”教学实践后的自我反思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合理使用导学案,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条件。一份集思广益的导学案, 既是教师智慧结晶的显现, 又是学生思维开花的沃土, 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平台。

在以“导学案”为载体, 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核心的新一轮教研活动强力推进下, 我校顺应中职校教改发

其次, 要享受课堂, 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

再次, 要学会感恩学生, 呵护学生, 尊重学生, 如果只知道权威, 也许你就会离幸福更远。

最后, 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要善于与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 而且要善于与同事、与学生家长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 从多方面吸取教育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同时学会享受生活, 与亲人、朋友共享工作生活的乐趣。还要多加阅读、写作、观察, 做生活的有心人, 这些都会极大地增强能力, 提高见识, 从而更好地搞好赏识教育。

四、春韵:走近学生, 调动兴趣

高三以来, 借学校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的东风, 我认识到提高政治成绩需要教师抓好课堂落实、做好学案制作等, 更要认识到提高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必要性。

我全力做好学生的面批面改工作。无论是周测、月考还是文综模拟, 都做到先批后讲, 讲练结合, 并根据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 在办公室或者走廊指出学生的不足, 帮助学生找出问题, 改正提高。除了面批之外, 我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比如随时在作业批改中给学生留言、课前两分钟补充国际时事新闻等, 也许几句简单而朴实的话就能激发学生政治学展推行“学案式课堂教学”“推门听课”, 2009年9月, 我校综合高中部尝试在2010届 (三年级) 开展“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2010年9月, 我校综合高中部全面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我刚好带两个08级综高单招班, 本届三年级的课堂复习教学更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力推试点, 肩负验证前者、启拓后者的重任, 忙乎将近一年, 四月高考结束, 五月成绩落定, 感悟颇多, 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中职生学习现状、高考成效的因素决定“导学案”的价值所在。

针对在校中职生的“要我学, 我厌学”的课堂学习现状:书本为掩体拨弄手机者最多, 补觉瞌睡者次之, 嘈杂聊侃者又次之, 睁眼竖耳听讲者最少。一堂课下来, 教师自惭不知所云而无奈云之, 学生自知获取甚少也无所谓。针对此种现象,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校自2009年始, 倡导以各教研组为单位, 组员参与编写教学课程导学案, 特别至2010年的高考成绩较有新的突破, 导学案的编写与教学实践督导更是在我校掀起风潮。2011年, 我校的单招高考成绩持续提高, 由此, 这个理念逐渐发展、完善、渗透在教学中, 并在全校开始推广开来。

导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 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 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 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 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来。它能让学生知习的热情和信心。

此外, 政治学科本身枯燥,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我利用自己细心、耐心的优势走进学生心里,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外活动时间, 尤其考试的前后, 在办公室里常常与学生们促膝交谈,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我还及时抓住有利时机, 对学生进行适当表扬。无论是学生考试进步, 还是学生回答问题良好, 抑或是学生上交作业及时, 等等, 一些小小的进步, 都是我表扬的契机。总之, 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 我都不会吝啬鼓励与表扬, 种种激励的话语出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 学生爱看我的批语胜于爱看我所打的分数。或许并不起眼的一个笑脸, 一句“好样的, 加油啊!”简单之类的话都能唤起学生学习的自尊与勇气。

当教师在赏识教育中得到了发展, 获得了理解, 感受了成功, 体现了价值, 就找到了“幸福感”。

如果问我对教师职业生涯如何规划, 那么我就说:“从事教师工作, 不求辉煌一生, 但求踏实一世, 勤勤恳恳, 问心无愧!”

总之, 在素质教育新课改中, 教师要如春风:迎面吹来和煦风, 充分感受学生, 把握需求;要如春雨, 做到润物细有声, 赏识激励, 开发学生的内力;还要像春雷一般, 唤醒学生的平庸心。只要做好这些, 赏识学生, 激励学生, 就必将培育出国之栋梁。

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 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 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指导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促使教师由施教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导学案能有效促成学生看书自学, 学会自学方法。很多学生过去只知道老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 现在发现老师不讲, 自己也能看懂课本内容。同时, 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自学, 初步掌握了课本内容。因此, 课堂气氛活跃了, 踊跃回答问题的人多了, 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增强了。这样,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理解透彻, 而且印象深刻,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备课走向实效、授课趋向高效的因素决定“导学案”的价值所在。

现在常态的备课活动, 已不再能体现备课的真正目的, 大部分老师已把备课当成了一项任务, 特别是有的老师照抄教案, 依赖别人, 只会导致教学平庸化, 失去了备课的实用性。而“学案”的编写更关注内容, 它不是教案的翻版, 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 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 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 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 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 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 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它的编写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性的活动, 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 增强了备课的实用性。

导学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下, 使用导学案更需要教师深研教材、理解教材, 这样才能设置出更高质量的问题、习题, 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难度、深度与广度;在课堂上, 导学案的各个环节都要求教师能很好地控制教学进程、调节教学过程, 协调把握学生探究、讨论、练习的时机和时间, 教师分析讲解的时机和时间。教师真正体会到了“课上轻松, 课下忙”, 相应地改变了过去的备课教案模式 (备课的要求是“四备三导两练一板书”) 。教师的教案, 不再那样繁杂, 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有利于他们更进一步抽出时间去钻研教材。

“个性化导学案”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 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 提高了备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 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

三、备好一份优秀导学案的一些要求。

教师应该思考假如“我”是学生, 拿到一份什么样的导学案觉得赏心悦目, 觉得不是负担。学生会进行比较, 哪个学科的导学案用起来得心应手, 哪些学科的导学案用起来“晦涩坚硬”, 一份凝聚了老师心血的导学案, 相信肯定会受学生欢迎。

吃透教材是关键。要想设计一堂符合本班实际, 又让学生学有所获的课, 吃透教材是关键。我认为:吃透教材的范畴, 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内容的感知、中心思想的把握、字词的识记上等, 更重要的是应从文本要义的把握、相关知识的链接、写作手法的借鉴、文本的品读感悟、思维能力的开发、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方方面面去挖掘。只有在从多角度、深层次上理解把握教材之后, 教师才可对教学的每个提问、每个环节处理适当、科学, 才能使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地进行。

设计问题要科学。在“导学案”中, 设问导读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设计问题也是值得每个教师深思的。同样一个内容, 如果问题设计得简洁明了而富有启发性、实效性, 学生就会愿动脑、肯动手且劳有所获, 从而使课堂目标得以完成, 实现有效教学。假如问题设计得过于笼统或过于简单, 甚至流于形式, 则势必会使学生不明就里, 无所适从, 或胡诌乱扯,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鉴于当前“导学案”的实施, 教师要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结合学案, 科学取舍, 巧妙编辑, 精心组织, 使课堂的导学案更具有特色, 更趋于科学合理, 更具有实际效果。

四、优秀的导学案要经得起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

一份优秀的“导学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兴趣, 还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导学案的编写、使用直接关系着课堂效率的提高。当然, 优秀的导学案更要经得起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有一次, 我的上课内容是《美与物理学》, 因为是科技论文类, 学生自学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 花了几分钟, 大部分学生都未能完成学习目标, 此时就要立即调整, 先学后教效果不明显, 而且会让学生有挫败感, 降低了课堂效率。后面的教学内容我采取了先教后学的方式, 讲完之后, 再让学生完成自学指导, 课堂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 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学科组活动及教学研讨, 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我发现, 课堂的有效调控, 不容忽视, 其关键在教师。教师课前精心吃透教材, 把课堂教学之要义,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在课堂上, 由教师组织学生, 根据问题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必要时教师予以点拨、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在学中解决问题;教师则是在学生学的过程中, 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有所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只有做到秩序井然有序, 气氛张弛有度, 节奏快慢有致, 思维识记训练有方, 师生配合默契, 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如行云流水, 轻歌曼舞, 引人入胜。反之, 如若调控不好, 课堂上不是混乱糟糟, 就是死气沉沉, 激不起感情的波澜, 擦不出思维的火花, 结不出收获硕果。

摘要: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追求有效教学、特色教学大背景下, 原先传统的“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被“先学后教”的课堂“六步”导学模式所替代, 教师、学生每天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制定、编排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自学目标、课堂效率能否达到最大化影响很大。本文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角度谈谈其对提高课堂效率的影响, 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得与失。

篇4:“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关键词】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实质在于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近段时间对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发现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引发笔者更多的思考。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着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此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市级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的编排内涵,将整体化的教学内容分割成支离破碎的枝叶,师生课堂教与学出现了许多无效行为,致使许多应该在课堂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完不成,只得课内损失课外补,校内损失校外补,靠多布置课外作业来提高教学成绩,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在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教育共性问题,羁绊了素质教育的推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优势

1.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师的备课方式出现了根本性变化,要从备教案转变为备学案,教师的作用从学生学习的决策者变为学生自学的引导者,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不仅如此,学案的编辑促使教师更加钻研教材,关注学生,从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提高,自学习惯逐渐养成

学校实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被动的课堂听讲、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自学、课中研讨、课后练习,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3.学生解答问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实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记、思、答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展示。同时,学生解答问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途径

1.精心设计导学案是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前提

“导学案”就是“导学”的方案,即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我们课堂教学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平台。导学案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学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制定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流程。首先,由备课组长制定好周教學进度,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统筹安排好每周的主备人,让主备人自行设计出导学案初稿;其次由各位教师独立研究导学案,看导学案的总体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问题设置是否符合学情、所选习题是否适宜、自己有何补充意见等内容;第三,由同年级教师在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共同商讨,直到达成共识;最后由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初案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导学案。这样经过备课组全体成员的集体教研、讨论,确定的学案相对来说也较为科学合理,符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因而也确保了导学案的质量。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诸多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许多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现在的学生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学习就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式接受。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才能在教师引导下实现真正的学案教学,本人在“导学案”实施中发现,对于那些自觉性好的学生来说,“导学案”教学效果就非常明显。因此,抓好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学成为习惯是实施“导学案”课堂教学的关键。

3.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是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保障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此放手不管。相反,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有更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上要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思维障碍,把握点拨的时机。一方面,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因为课堂上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处于自由散乱状态,导致学习偏离方向,探究不能深入,目标无法达成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高效课堂的每一节课,教师都会面临如何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问题,教师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调整,要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及时性生成。反之,我们就会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更加熟悉教材,更深入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4.处理好导学案与教材的关系是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在实施“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将预先精心编写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带着一定目的和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较好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知识体系。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导学案”却被更多的学生认为是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将课本置之一边不管,预习时不看课本,直接在学案上做题,缺少研读教材的环节。同时,有一部分学生还把导学案看成是自己的笔记,觉得学习目标有了,重难点也有了,所以课堂上也少了记笔记的环节,少了在课本上的圈圈点点。因此,在“导学案”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正确处理好导学案与教材的关系。

四、结语

总之,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和操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是否每一节内容都适合“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问题,结合学情调整教学,不断反思,逐步完善,让导学案能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晶晶.“学案”——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内蒙古教育.2010年02期

篇5:学案导学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通过两个学期的“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我们逐步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课堂的学习气愤也与以往有了根本的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以前相比也迥然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大幅度上升。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较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是我个人对《学案导学》的认识:

一、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念

1、理顺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导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导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

4、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借助导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定义中,我们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就是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

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1、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较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载体,体现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按照课堂预习、小组交流、展示提高、达标训练、巩固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师再课堂教学中进行适时点拨,从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以自主权。

总结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我以为:

1、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的方法,它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很好的作用。

2、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一般也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但在设计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征询学生的意见,吸收学生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该注意学生的要求,使导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和对不同学科特点的研究,注意吸收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增强教师的理论修养。

3、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不容乐观。应该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设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导学案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明确。应进一步加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充分利用导教学改革的东风来提高教学质量。

篇6:导学案应用教学反思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开始实施有很长时间多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 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对学案导学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学案导学的几个环节: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以及不同的课型,数学学科学案在环节设计上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从课型上数学家学案主要分为新授与复习课两种类型。数学学案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习导航,学习过程,知识归纳,学以致用,巩固提高,作业设置这几个环节。下面谈一谈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预习导航:预习导航就是“温故知新”,要达到三个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2、为本节课作知识铺垫;

3、引入新课。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引入新课就是引导自学:学生运用教师下发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学案中要提出预习的目标、内容、方法、速度和应达到的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先进行独立的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查字典或查阅教学参考书,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习过程:是课堂核心环节,大约占到25分左右。让学生依照学案设计,循序探究,以达知识领会掌握之目的。

巩固提高。正所谓“趁热打铁”,课文讲完后教师引领学生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这样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还可以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辅导提供信息。同时,达标训练中少数较难的题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学案” 的设计:

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出学案初稿,然后经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教研、讨论,确定学案的定稿。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每个学案都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达标训练等环节。

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忌学习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学问题的设计。导学问题的设计不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变成问题然后简单逻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题式、简答式、材料分析式、实验探究式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

3、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4、达标训练的设计。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达标训练,要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当然,在这一学期的实践操作中,也暴露了我的许多的失误及不足之处。

1、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课前预习效果不太显著。由于本人对这一环节上疏忽,以至导致这一学期课前预习收效甚微,对“学案”各个环节的操作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使用“学案”时,容易导致学生在“学案”和“课本”之间频繁转换,精力难以集中。

3、这一学期,对“学案”的操作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学生小组合作这一环节。由于缺乏对小组合作的重视,缺少对各小组采取有效及时的奖励措施,因此,在合作这一环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合作的激情。可以说,本学期学生的小组合作这一块是完全失败的。

4、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案”中的拓展延伸部分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我们三年级的各们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我操作中的失误使这部分内容大打折扣,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没有起到拓展延伸的真正实效。

总之,学案导学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响应的提高,我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发扬学案中的优点,弥补不足,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体,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转)

经过三年来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效的教学方式转变,那么转变的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如何让地理课堂更加高效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地理新课改的根本前提。地理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并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让“自主”变成了放任。只要走进课堂,就会发现:老师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后,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组内、全班展示后,大多问题都可以学习明白,教师再重点进行点拨。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于是课堂上教师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一类鼓励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与讲解的声音。岂不知,这种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弱化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实际上,强调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而为一,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做到“导”“放”有度。

2、不要让“合作”停留于形式。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的情况,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深刻,这样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学生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就放手让学生合作,这与让不会走路的孩子学跑步又有什么区别?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只关注合作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习惯。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指导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这里有两层意思,对七年级的学生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小组在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有的放矢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中怎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主动学习意识,也为了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将来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主预习课文。但是通过地理课堂的预习,我发现学生的预习效率并不高。虽然我们的这种教学模式中只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0%—80%的任务即可,但是还有很多同学预习时进度过慢,或是没有预习。预习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交流以及展示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等,但是现在有的学生预习流于形式,预习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预习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问题。打无准备的仗必输,所以在备课时要把问题设置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而不是老师逼着学生学;根据课程的总体进度来合理安排预习时间,预习的时间可以自由调节,让那些学困生也能有信心来完成,让他们积极参与,而不是看客;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就如校长说的,把问题分解开,设置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能找到答案,或是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问题不要设置得过难,否则学困生就更没信心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培训。地理课堂中,发现很多同学在预习时只是填空,而不是像有的同学那样在书中圈点教材,或是在图中找答案,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良好预习习惯不是天生具备的,预习要持之以恒,逐步提高。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光强调学生在知识上的帮扶,应该更重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帮扶。

四、教学中为什么要让学生来展示?

高效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有主动性,我们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就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乐趣,有主动性。

让学生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看似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到了,而且也讲得非常透,但是教学中的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告动接受,推动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展示,符合初中学生的爱动的特征,这样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主动学习意识,课堂学习效率就会高。

一些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教学中让他们来展示,可以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如:平时上课时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展示,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也能表现自己。老师要及时肯定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

让学生来展示,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掌握程度,由于我们课堂中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讲到,对于一些学生可以学明白的知识,教师没必要重复,通过展示,特别是学困生的展示,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哪部分知识学得好,哪部分知识没有学透,没有学透的知识再通过小组探究和老师的精讲来完成。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将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的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导学究测”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导学究测”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今年,县局推出了以“导学究测”课堂教学为主干的高效课堂模式。所谓“导学究测”高效课堂模式,是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出发,以落实三维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导学”、“互学”、“评学”为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以合作探究为思维开发的基本方式,以当堂检测为检验教学效果基本手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程序。

从暑期学习开始,学校就对所有教师进行了体验式培训,让教师提前对这种教学模式有所了解。开学后,老师们也在积极实践,校领导为了让我们教师能尽快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先后都上了试水课,课改组的老师也上研究课供大家学习。我简单谈一下我在实行“导学究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学生)身份的转变

以前上课总是我们教师在说,一节课45分钟有30分钟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属于被动学习。而新的课改模式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改变原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前提,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同学中互助探究,我们要避免不经过自主学习,就合作探究,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培养。而 “导学究测”高效课堂模式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它提出的小组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先自主学习,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参照提纲认真读书,完成提纲上的内容,组内批阅,教师适时点拨,必要时进行反馈矫正。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然后是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和规律,然后在组内或班内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聆听、积极思考、反思与交流。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积极思考、交流,大胆展示,展现自我。

二、导学案的作用。

所谓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个人设计和集体研讨而形成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也是集教师教案和学生学案于一体的一个共案。

首先,作为教师,课前要认真完成导学案所有内容,预设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课前心中有数,便于课中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并在此基础上在“导学补充”栏完善个案。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导学案为纲领,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教师做适时的精讲点拨。

其次,作为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对各部分进行全面阅览,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案。按照学法指导用红笔在课本或相关资料上勾画关键词,并标注出自己的疑惑问题。在探究案中,学生要先独学,对问题要有自己的理解或见解,然后再对学及群学,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检测案,对照正确答案按照教师抽阅、同层互阅等方式进行批阅,依据教师的点拨进行自主纠错。

上一篇:大学生体育专业个人自传范文下一篇:《江南》优秀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