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救助年度工作总结

2024-04-24

社区社会救助年度工作总结(共9篇)

篇1:社区社会救助年度工作总结

自收到经济普查工作任务以来,社区看重看重这项工作,特成立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社区经济普查工作的实施,确保社区范围内的普查法人单位和个体户无漏查,登录数据无毛病,保质保量完成经济普查工作目标。

一、普遍鼓吹动员,营造了优越的社会气氛和普查情况。

社区依据街道经济普查的要求,依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采取制作鼓吹栏、悬挂横幅、张贴鼓吹海报和发放鼓吹材料等400多分,各类形式进行普遍鼓吹,争取让社区每一个法人单位和个体户都知道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目的和意义,为这次经济普查工作营造了优越的社会气氛和普查情况。

二、精心订定规划,全面布署普查工作。

我社区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列入20xx年社区紧张工作之一;依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配合介入”的原则;订定了一套完整的得当我社区实际的《金桥社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规划》。规划对普查的目的、范围、普查内容、组织领导、实施步骤、查询访问方法、数据处置惩罚、质量节制等方面工作支配和布署。

三、坚持依法普查,确保数据质量精良。

社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严格贯彻执行《经济普查条例》,普查人员依法自力行使查询访问、申报、监督职权。社区入户前以普查小区为单位,使核查行走线路是不留缺口的全封闭线路,并且能全面笼罩整个普查责任区对底册中未找到的单位,重点进行查遗补漏,重点查找楼宇经济中的隐匿单位、经营地、注册地、办公地分离的企业,季候性停产的企业等,确保全部找到。遇到不共同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礼貌对人、耐心说明、正确引导等等方法,确保不漏一户,普查数据质量精良。

篇2:社区社会救助年度工作总结

2008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TP社区居委会在区综治委、街道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在社区开展以争创“五型社区”为载体的活动,以创建“和谐PL,幸福TP”为已任,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目标,努力、扎实、认真地开展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稳定、祥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现将综合治理全年总结如下:

一、健全网络,落实到人

TP社区管辖范围大,有常住户4436户,常住居民10596人,社区内有行政单位三家,事业单位四家,大型企业六家,学校两所,特别是三峡学院就有学生近万人,所以光靠居委会来单枪匹马的搞“综治”,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此社区必须与派出所、司法所等专业部门联手,在社区内建立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综治网”,注重以点带面的方法,坚持“群众受益、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的指导思想,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奉献社会”的宗旨,我们将整个辖区分为两大片,每片有一名社区主要领导来具体负责,并发挥群防群治的队伍,如:“扫把信息队”、“大妈保安队”、“社区志愿者队伍”、“民兵巡逻队”等,通过齐抓共管,综治网络健全,责任到人,使综治能更真正深入基层,落实下街面。

同时强调各单位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门,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让大家从思想上高度统一、认识上高度透彻、领导上高度重视、措施上狠抓落实。

二、六位一体,巩固成果

全面认真做好综治、信访、警务、治保、调解、安监工作,坚持“六位一体”建设工程,确保辖区内的稳定和谐。

在综合治理方面,始终坚持社区党委的核心领导地位,由党委牵头成立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全面统畴调动社区内的综

治力量,充分发挥强大的群众基层优势,将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信访维稳方面,在全面加强对《信访条例》宣传的同时,社区还把信访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收集反馈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上,有组织、有步凑的,及时收集信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经过各种途径,积极化解矛盾,争取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坚决杜绝非法上访的事件发生,全年社区内无一起进渝上京的上访案件发生。

在警务建设方面,TP社区在自身办公条件紧张的条件下,还在办公室内,为管段民警设立专用办公桌,还把“民兵巡逻队”、“扫把信息队”等综治力量的名单,汇报给管段民警,以便管段民警随时调动,并全力配合警务室的工作。

在治安保卫方面,TP社区的“民兵巡逻队”,积极与派出所、警务室,以及辖区单位的保安力量联系,在重点单位、学校周边地区,多次开展联合防火防盗巡逻,坚持“巡逻到点,不走过场”,今年以来共计巡逻百多次,其中有记录的有20多次。

在人民调解方面,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区司法局牵头下,推行“社区有法律顾问”活动,今年4月份,在沙龙司法所的安排下,社区居委会设立了常年的法律宣传咨询点,并与一名专职的法律工作者为社区法律顾问,充分借助专职法律工作者的优势,解答群众的咨询,方便居民及时了解、掌握法律法规。目前为止,记录在案的调解的成功民事纠纷有26起,无一例民转刑案件发生,调解工作认真、细致、有理、有节、有情、有意。

在安全监督方面,始终将这项工作当作社区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安全监督小组”,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与辖区内的各单位一起,为建设“500亿WZ”,实现“PL741”工程,添好砖加好瓦,顺利实现全年辖区内,无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多样普法,三无社区

社区领导深知守法的前提是懂法,而要广大社区群众懂法,就先要大规模普法,特别是当前大量法律不断出台,比如年初出台的新劳动法,到8月份《刑法修正案

(七)》中正式新增了“传销罪”等,多部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针对这个现状,社区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挂图、宣传单、横幅等多种形式向居

民、流动人口宣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反邪教警示教育”、“消防安全法”、新“劳动法”等法律知识。

在建设“无毒社区”方面,坚决打击种毒、贩毒、吸毒活动,社区积极组织工作人员,社区腰鼓队,开展主题为“依法禁毒,构建和谐”的宣传活动,使大家明白看到毒品是社会毒瘤,是毁灭幸福和睦的家庭的罪魁祸首,教育居民自觉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并挨家挨户给社区居民发放“禁毒”知识宣传单共计1300多份,使“禁毒”宣传工作家喻户晓,有效净化社区环境。

在建设“无传销社区”方面,社区一方面在多个场合,向大家宣传传销的害处;一方面多次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清查辖区出租房内的传销份子,解救被传销份子非法监禁的受骗群众100多人,在社区内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反传销人民战争。

在建设“无邪教社区”方面,社区居委会利用多功能活动室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党员同志、保洁员、社区民兵约80多人,观看反邪教的电教片。并进行学习和讨论,使大家懂得邪教是人类社会的毒瘤,邪教对社会稳定也有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要倡导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增进居民和青少年识别邪教的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四、以人为本,共建和谐

篇3:社区工作与社会控制探析

1. 社区工作的界定

1.1 社区工作的理论概念

社区工作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受到重视, 首先是得益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潜藏的社区意识。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 “家”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社区, 由此衍生而来的“族”就是更大范围的社区。虽然现代社会“族”意义已经弱化, 但是“家”仍然作为社会的单元继续存在着。那么, 现代社会又由什么样的组织来代替“族”呢?那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区”。这个社区不仅是地域上的, 还可以是心理上的, 更加可以是文化上的。但是, 只要居民存在于社区之中, 就会产生于社区相关的问题。那么,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那就需要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的工作对象就是社区以及生活在社区内的居民。社区工作的工作原则在于让社区内的居民自觉, 自助。社区工作能够找到并满足社区需要, 解决社区问题, 培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2 社区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操作

在这个问题上, 我想通过对一个现实运行的社区的具体观察来说明。

1.2.1 通过观察社区工作方式, 我认为社区居委会可以算是政府出资的准社会工作机构

首先,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由镇政府负担 (除开居委会社会保障所的一名由区财政直接支付工资的工作人员) 。这表明居委会的经济主要来源于政府, 因而居委会的运行方式和处理社区问题时所站立场都带有官方性质。

其次, 社区居委会所面临的社区问题都是专业社区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能够更好的解决的问题。这从问题对象上表明居委会带有社会工作机构的某些性质。

再次, 尽管社区面临的问题都可以运用非专业的手段来解决或处理。但是, 现在的社区工作者们大都不具备专业社区工作者所具备的专业价值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会以政府的行政命令行事, 而非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来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

1.2.2 通过实际参加社区居委会工作, 我发现基层社区工作是专业社区工作者展现才华, 服务社会的大好舞台。

虽然居委会并非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 但是它所面对的, 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服务、社区环境保护、社区福利保障、社区公共建设、社区管理、社区矫正等) 都是专业社区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能够更好的解决的问题。

因而, 专业社区工作人员进入居委会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建立都会成为社区发展的趋势。

1.2.3 社区工作是一项严肃而专业的社会事业, 政府应当规范并严格执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并加强对现有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

从学历上看,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中, 只有两名具有法律本科学历, 其余都只有高中学历。

从进入程序上看,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除了党支部书记通过镇党委任命, 其他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居民代表选举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 在选举产生的工作人员中, 大多都有政府背景。

从职业之资格来看, 居委会有一部分人取得了重庆市组织考试的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 工作的能力层次还有待提高, 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升。但值得肯定的是, 已经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出现在社区工作的第一线。

通过以上的三点, 我们大致可以看到本土化的社区工作主要的优势在于凭借政府已然构建好的社会控制组织来对社区以及社会进行控制。并且在这样的控制组织中虽然有新鲜的血液的进入。但是在专业知识上的匮乏还是相当的严重。

2. 社区工作在社会控制体系中的功能发挥点

2.1 促进社区居民顺利表达需求的“社区参与”

在对社区观察的过程当中, 我还发现一个由社区居民主动反映的关于社区环境的社区问题: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 日积月累, 形成一个垃圾山, 这种情况不仅导致社区环境被污染, 还加速了居民公共道德下降。

在整个的事件过程当中, 居民的利益受损处在于有人在居民过往的道路上倾倒垃圾, 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居民在面对利益受损, 并没有积极的联合起来, 而是听任这样的事情发展下去。在实在不能忍受的情况下, 有一些较为积极的居民向社区反映并希望尽快地解决。社区工作人员虽然在居民反映之前也有发现这样的情况, 但是并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直到有居民向他们反映, 才开始筹划如何解决这个事情。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 也没有一种社区参与的意识。而其, 居民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社区事务的解决在于社区居民的团结一致, 而不是各自为政, 互不关心。等到事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时候, 又将责任全部的推卸到社区工作者那里的作法是一种最大程度上破坏社区发展的行为。

通过这样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社区工作能够做到居民利益顺利表达, 居民积极回应, 那么社会控制在社区这一层面实现应当是比较顺利的。

2.2 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也可以称为“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服务作为一种社会性服务, 它具有多重属性。首先, 它应该具有服务的公共福利性, 也就是说政府在社区服务中将要扮演主导性的重要角色, 其中包括了“社区就业服务, 社区保障服务, 社区救助服务, 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社区安全服务和体现政府观念更新的‘一站式’服务”[2]。既然是公共的福利的, 那么政府提供的这些服务, 都是不因该收费或者只应收取成本费用的服务。其次, 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因为作为社区服务, 定义就是在社区的范围之内, 如果失去了社区这样一个及本的范围, 就不能够准确的定义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标准。再次, 社区服务还有互助性, 作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其中也包含了社区工作助人自助的精神。在社区服务中就体现为居民之间, 居民与第三部门之间、企事业与居民之间的互助关系。

那么, 社会服务作为一种提供服务的方式又如何在社会控制当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呢?

从社区服务的福利性看, 社区服务孤有所托、老有所养、残有所扶、贫有所济、难有所帮,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基本上消除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 让社会的运行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

从社区服务地域性来看,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 社区的稳定对社会的稳定来说意义重大。社区服务的基本职能是互助互济, 协调关系, 转化消极因素, 缓解社会矛盾, , 稳定社会秩序, 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我相信只要大部分社区如果都能实现良性运行, 那么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也就在情理之中。

3. 作为社会控制体系中的一部分所发挥的功能

社区工作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平台, 承担多种社会控制手段能够在社区这一社会生活范围内更好的实现的作用

社会控制离不开强制, 或者说离不开刚性的“硬控制”, 同样, 社会控制也离不开柔性的“软控制”。“软控制”的基础是建立在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维系社区协调、良性发展的社区内部关系上。“软控制”主要是运用社区居民之间的帮助、关心、协作、支持等方式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所以, 在社区工作方法中, 不管是对已然产生并显现的问题的处理, 还是对隐藏的问题的排查解决, 以及对违反社会规范而造成的社会失范行为的纠正与帮助, 都存在这一种社区内部的关系, 使得工作者以及工作对象都能够接受, 并通过这种关系更容易接近对方, 进而达到问题的结局和化解。

结语

社区工作与社会控制的结合,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将社会控制的视角转换到了社区这样一个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 并且将其中的居民视为社区的一分子。通过社区工作一系列的专业价值观来影响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内的其他组织, 不断发展居民自身的能力, 促使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沛.《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 2003年第6期:92—96.

篇4:社区精神康复与社会工作介入

关键词:精神性疾病 社区康复 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078-01

一、社区精神康复的产生与发展

社区康复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做出定义:“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的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目前人们所说的社区康复,主要指残疾人在社区中的康复。其概念是:在城乡社区积极调动和协调有关部门和人员,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的资源。在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等方面为残疾人及其他康复对象提供有效、可行、经济的全面康复服务。

现有的精神康复工作的研究基本上是医学和心理学取向的,没有涉及社区资源与精神康复的结合,从社区干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由于专业社会工作在内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国内地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去研究精神健康的研究还很少,更缺乏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介入模式研究。

二、社区精神康复中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支持网络

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之后,自身要遭受疾病的困扰,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己的正常生活,也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使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精神病患者的生活。除了患者的家人之外,社区内管理残疾人的社工也会在经济上给与精神病患者家庭帮助,同时还会寻找一些其他有效的帮助方法。精神病患者服务对象与周围其他人形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络,服务对象遇到了问题之后,他的关系网络中的人就会给与服务对象一些帮助。这就是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①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为精神病患者服务时,不仅要关注服务对象自身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也要注重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网络,观察和分析服务对象有哪些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利用。

(二)重要帮助者

当精神病患者遇到困难时,他周围的人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只是每个人所给予的帮助是不一样的,在这当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帮助者,他们成为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极其重要的支持者。比如服务对象的父母亲、配偶、子女以及好友等,都有可能成为服务对象的重要帮助者。②这些重要帮助者是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关键人物,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规划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时,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重要帮助者,也就是充分利用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扎根于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三、社区精神康复的介入模式

(一)专业服务与非专业服务相结合

在精神病患者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服务:一种服务是由专业的服务机构所提供,这种服务具有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另一种服务是由服务对象身边的重要他人提供的,这种服务不同于专业的服务,但是却在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照顾服务对象的日常起居,监督服务对象服用药物等,这些照顾都融入于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影响的时间也是持续的。社会工作者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务,应该整合专业服务和非专业服务,把专业服务融入到非专业服务当中。

(二)不同专业之间服务相结合

精神病患者在面临问题和困扰时,需要不同的专业服务,不仅涉及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还涉及其他专业服务,例如医院的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治疗等。在精神病的治疗中,服务对象的问题越严重,他所需要的专业服务就越复杂,所需要的服务的种类也越多。而且,服务对象往往需要先接受其他专业的服务,等服务对象的生理机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专业介入才会更加有效。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是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只是多种专业服务中的一种,它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社会工作者能否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有效的专业服务,而且取决于社会工作者能否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不同的专业服务整合起来,让不同的专业服务相互促进。③

(三)社会工作不同专业服务方法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方法,根据服务对象的发展需求规划专业服务方法,将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整合起来运用与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为精神病服务对象规划、设计服务方案时,首先不是去考虑运用什么样的专业方法,而是要先去了解服务对象有什么样的发展需求,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促进服务对象发生改变。也就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的运用需要围绕着一个服务焦点:快速有效地促进精神病服务对象的改变。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专业社会工作在内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成熟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精神康复的模式和方法还尚未建立起来。社会工作者要从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出发,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精神康复时,应当从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将专业服务和非专业服务相结合,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的专业服务;二是要将同专业的服务相结合,为服务对象提供间接的专业服务;三是要将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相结合,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专业服务。

注释:

[1]Adams,R.(1996).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p.28.

[2]Clicken, M.D. (2004).Using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Positive Approach for the Helping Professions.Boston: Allyn and Bacon, p.6.

[3]Macmillan, R. &Townsend, A. (2006).Landscapes of Volunteerism: New Spaces of Health, Welfare and Governance (pp.15-32).UK,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p.18.

参考文献:

[1]童敏.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N].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4月第21卷第2期

[2]香港浸会大学课题组.精神病康复者对续顾服务意见的初探[R].香港浸会大学,2003年

篇5:社区社会救助年度工作总结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

为了把我们翠林山庄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真正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特制定责任制如下:

一、坚决执行社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把综合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大事,纳入社区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社区党支部在每月召开的支委会上听取社区综合情况汇报,并与驻社区民警及时分析社区治安形势,研究部署治安工作。

三、巩固“六项工程”建设成果,加强治安防范工作,设立专职保安队伍,组建专职治安巡逻员,壮大社区义务看护队伍和治安信息员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

四、开展矛盾纠纷派查调处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结果要及时上报,积极化解矛盾、防止越级上访、严格控制影响较大的群体事件。

翠林山庄社区综治维稳中心

篇6:社区年度工作总结

——XX居委200X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两委班子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自身优势,实事求是,抓住机遇,敢于创新,紧紧围绕今年的目标和任务团结奋进,使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集体养鲍业迅猛发展,成效喜人。预计12月底,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将突破1200万元,同比增长81.8%,纯利600万元,增长71.X%,人平分配6000元,增长42.8%。目前,全社区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一、200X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抓“养鲍”主题,促进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一年来,本村始终把发展经济摆在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养鲍”。村党支部对养鲍业充满信心,敢于拼搏,今年初就大胆提出了年育苗2000万粒,产成品鲍50吨,总收突破1000万元,纯利600万元,人平分配6000元的目标。围绕今年的目标,我们抓了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改造设施,扩大生产;二是加强管理,继续进行育苗攻关。年初投资200多万元新建苗池100个,改建水泥钢筋结构大鲍舍5栋2500平方米;实施了改水工程,打海底地下管道过滤网井3口,铺设8寸供水管道1500米,新建育苗过滤池2个,100立方米;加建苗池顶遮光网和防水设备等,使全场设施不断完善,成为深圳东部沿海规模最大养殖基地之一,是育苗效果最好的一个场,真正成为深圳市的“养鲍之最”。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XX又迎来一个喜庆的丰收年:由于措施到位,敢于创新,管理严密、科学,全年产量、产值均已如期完成年初目标,育苗2000万粒,产成品鲍50吨,总产值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创利600万元,村民人均分配跃上6000元的历史新高,实现了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二)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积极推进XX城市化建设进程

1、拟“旧村改造”宏伟构思,努力打造“深圳滨海旅游第一村”

由于我们规划、环保意识强和地理、人口、环境等优势,我村在去年底深圳“城市化”启动后被区国土规划局列为城市化规划试点村。我支部把握良机,敢为人先,提出以“规划先行,整体开发,功能配套”的原则,对本村进行“战略性全面改造”的宏伟构思,并在年初即着手工作。一年来,为争取实现“旧村改造”的千秋大业,我们默默地开展了大量艰难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反复层层召开支部大会和村民大会,并成立了专职机构“旧村改造筹备领导小组”,挨家挨户进行大力宣传发动。3月,我们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庆祝‘三八’妇女节暨迎接城市化联欢宴会”;接着,召开了“旧村改造”全民动员大会,连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也被动员回来共商大事。当时就有95%的村民同意“旧改”计划,现在同意率已达100%。同时,我们精心筛选了安元、伟发、金雅典等三家有相当实力的发展商进行合作,并作出了总体规划设计蓝图。9月,XX社区居委会顺利挂牌成立,标志着本村跨进了历史发展的新里程!11月,区城市化推进办领导到我村进行“旧改”调研工作,对我村“旧改”工作起点高、步子快、成效好、有特色给予高度评价,并计划将我村列为“旧改示范村”在全区推广。至此,我村“旧改”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进展。接下来,我们仍将围绕目标继续努力,把XX打造成一个高标准、高品位、高商业价值并具有独特风格的国际化海滨新城,力争成为“深圳滨海旅游第一村”,造福子孙万代!

2、落实“梳理行动”,坚持“守土有责”,把违法建筑降至零。

一年来,村班子把“看好家门,管好土地,保护好生态环境”视为天职,踏踏实实搞好本辖区的各项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主要体现在:(1)在今年的“梳理行动”中,做到高效、彻底、干净,不留一处死角,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单位”。(2)我们坚持“守土有责”,对本村规划严格,态度明确,群众思想工作到位,措施灵活,及时、坚决地把一切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行为控制在萌芽之中。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村民抢建私房行为,是全街道土地保护得最好的村。(3)在今年建设安全文明小区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小区内“零案发”的好成绩,为本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3、率先改革和完善股份制改造工作,铺就城市化平坦之道。

本村早在98年就已成功实行了股份制改革,且基本符合目前推行的新股份制方案。在今年11月份,又进行了股份公司名称变更及各项相关工作的完善,在全街道率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工作,为推进“城市化”工作铺平了道路。

同时,本村各条线、各部门工作也开展顺利,计生、安全、妇联、团委、工会、民政、城管等部门工作均按照上级要求顺利完成了年初计划和目标,全村各项事业和建设全面、稳定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鲍鱼场硬件设施仍有待增强和完善。水电基础设施、海水监控点及工人宿舍等尚未完成,导致不能及时、准确地控制和监测海水水质,影响了对鲍鱼的应变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二)捷德等X家印染厂污染问题仍在威胁本村养鲍业的发展。由于鲍鱼场抽水口靠近工厂排污口,今年7月捷德排污造成鲍苗死亡300万粒,损失近300万元。因此,我们对海水仍待加强监测。

(三)本村“旧村改造”计划及相关手续已申报多时,仍未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完全审批和落实,影响我村“旧村改造”计划的进行。

(四)村委新办公大楼选址问题因“旧村改造”计划仍未落实,导致村委办公场地和各功能配套无法符合上级政府部门的要求。

三、2005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一)全心全意抓经济,集中精力养好鲍。2005年,我村仍然把发展经济摆在第一要务,紧扣“养鲍”的主题,做大做强,树立起XX鲍鱼品牌。新建养鲍科研室和海水监测站,加强养殖科研攻关,优化管理,继续扩大规模,全面更新、改造设施,确保稳产、高产和高效经营、管理,争取在2005年实现育苗2500万粒,产成品鲍60吨,集体总收入1600万元,利润80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8000元的目标。

(二)进一步完善股份制工作。继续进行股份合作公司机构完善,制度健全,搞好村净资产评估,为增股和扩股打好基础,促进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三)继续积极争取,稳步推进“旧村改造”计划,争取把XX早日建成“深圳滨海旅游第一村”。

(四)落实社区综合服务和活动场所、股份合作公司办公场所的选址、建设及完善配套功能设施,造就固本强基工程的良好基础,提升社区服务和综治水平,促进社区稳定和繁荣。

(五)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六)党建工作:开展固本强基活动,“保先”活动及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

XX社区居委会

篇7:社区妇女年度工作总结

二、积极组织系统的广大妇女职工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加强维权机制建设,构建女职工维权新格局,利用职工援助中心,听取并反映、解决女职工的利益诉求,完善女职工权益的表达机制,不断解决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充分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女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在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围绕“十一五”规划主线结合工作的实际,积极组织系统的女职工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和“扶贫帮困“活动,结合党委提出的关于争创“三个一流”活动,通过女党员、女干部、女科学者、女能手的创业带动、就业援助,帮助困难妇女脱贫致富。不断增加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团结带领农委系统的广大女职工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

三、认真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7周年联谊活动,各基层单位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集中宣传20xx——20xx年度“三八”红旗手和“五好家庭”的先进事迹,宏扬中华女子的传统美德,全面提高女职工的政治素质,同时开展了以“做好事、办实事“为主题的活动,为广大女职工送去关爱,今年4月初,我们组织本系统23个单位378位育龄妇女妇科体验,并为女职工提供保健知识讲座,进一步普及了妇科保健知识,从而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使农委系统的女干部、女党员、女科学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以上是我们妇联20xx年工作的简要总结,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感到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们决心在20xx年新的一年里,在县妇联的领导下,在党政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决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组织农委系统的广大妇女职工开展党的会议精神学习活动,要深入贯彻执行会议精神,正确把握会议的基本精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妇联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组织妇女职工研讨会议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要围绕党委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结合争创“三个一流”活动,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要始终把相信妇女、依靠妇女、为妇女办实事作为妇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发展“十一五”规划通知精神,努力提高妇女的参政议政能力,要继续加强对女干部、女职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女干部、女职工的综合素养,要继续开展“双学双比”和技术、技能比赛活动,发挥女科技工作者、女能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三、要大力宣传优秀职业女性的先进事迹,激励更多的女职工发挥聪明才知,要以提高女职工学习、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评比表彰为抓手,广泛开展女职工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引导女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为构建和谐建功立业。

篇8:浅谈社区社会工作发展

什么是社区?社区就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 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 社区这个实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休闲等活动的平台, 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1]社会工作起始于追求着相互扶持、和谐相处、生活安稳的美好理想。以乡村建设为代表的社区社会工作在解放前盛行一时, 尽管乡村建设运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区社会工作, 但是在国内, 这种建设运动在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在推行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政府的职能正在逐渐发生着转变, 转型成为占有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全能型政府, 由于其不是以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理念来处理社会问题, 从而使社区社会工作失去了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必要。[2]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年时间里, 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教育才逐渐恢复, 逐渐改善。

二、社区社会工作在国内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由于国内在解放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通过这种体制, 忽略了社区和社区服务机构的内在功能与价值, 社会工作得不到人们的了解与认可, 社区社会工作被等同于社区的服务与管理, 认为社区社会工作者与居委会大妈职责等同。这种理念则恰恰说明了我国社区社会工作正处在发展的中低级阶段。目前我国的社区服务主要局限在为数较少的大中型城市中, 而中小型城市以及乡镇等社会服务条件相对落后。城市的社区相比于农村的社区, 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密集的人口, 便于进行集中管理和服务。虽然农村人口基数巨大, 但与城市相比居住分散, 为其服务时存在着种种不便使我国所开展的社区服务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异。[3]尽管最近几年社工机构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但我们不能否认在职业化方面, 这些机构与国外相比还相差甚远, 当前社会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 甚至有一些机构打着社会工作机构的旗号在聚敛财富。

三、社区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的必要性

能否做好社区社会工作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进程。第一, 社区社会工作虽然是近几年才被归为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之一, 但是在其具体发展过程中, 在工业社会早期, 社区社会工作就已经粗具雏形。通常认为, 在世纪初期, 人们才把社会工作当做是一门专业, 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的产生, 与社区在世纪初和世纪末发展变迁是紧密相关的。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与团体社会工作一同组成了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第二, 社区的主要职能就是分配社会资源, 影响社会相关政策。社工的一个主要职能便是可以影响社会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产生。政府与社区成员的相互沟通与协调, 都需要社会工作者进行有效的引导, 通过协调, 为所服务的社区争取更多的利益, 从而进一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在社会工作这个新兴专业的发展进程中, 应该把谋取自身职业地位放在首位。另外, 社会工作者为了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从而直接或间接利用政府所提供的社会资源来帮扶那些有需要的弱势群体。

迄今为止我国社区社会工作建设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 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及职业化的水平, 将对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职业化和专业化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协调了社会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建成一个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体系, 从而不断促进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4]

四、总结

在解放后的几十年里, 由于政治和经济领域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 政府对于社区的管理职能也在不断弱化, 社区服务的意识从无到有, 并且不断加强, 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这些新生的社会服务形式提高了社会的管理水平。要对社区社会工作持续加以完善, 要求我们对社区社会工作不断进行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教育, 不断充实着社区社会工作者的队伍, 完善并实践着社区社会工作与之相关的体系和制度, 本着把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理念, 再从我们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实际出发,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才能使社会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使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晓芬.社区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J].社会工作, 1997.01.[1]邓晓芬.社区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J].社会工作, 1997.01.

[2]王雪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J].学理论, 2010.06.[2]王雪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J].学理论, 2010.06.

[3]徐云, 鲍风亮.浅析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J].社会工作下半月 (理论) , 2009.11.[3]徐云, 鲍风亮.浅析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J].社会工作下半月 (理论) , 2009.11.

篇9: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析

关键词: 社区发展; 发展性社区工作; 社区实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1-0012-07

无论时代和社会结构如何变迁,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改变,社区依然是构成整个社会系统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一个由个人、家庭、社区组织乃至各类社会机构团体等次系统集结而成的独立系统。一方面,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聚居地,承担着经济生活、社会化、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服务保障等多种功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社会运作的机制,凝结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及身心障碍者等社会服务人群的出现,他们大多生于社区、长于社区、甚至终老于社区,因而社区又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以及社会服务体制有着互为一体的关系。为了广泛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改善社区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品质,促进各个地方与整体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自18世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来,各个国家莫不借由推展各类社区工作来培养基层社区民众民主参与、自助自决与邻里互助的力量,尝试通过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

一、社区发展与发展性社会工作

社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社区发展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1915年在《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中提出的;1960年由联合国出版的《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一书中将社区发展定义为,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即由社区居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积极配合,共同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社区的发育程度,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1]“社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起源于落后或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重要意义在于直指贫困问题,旨在改变贫困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演变成为联合国所倡导的一项世界性运动,目的是结合国家政府及社区的力量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福祉,重点在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以及国家建设,强调社区自助与互助精神,运用和调动社区本身的资源以提高生活素质与水平。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为回应新自由主义对制度性福利的挑战,米奇利等学者把发展观点引入社会福利领域,逐步形成发展性社会福利理念,同时在社会福利的传递系统、社会工作领域逐步形成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2]米奇利所强调的在社区层面进行的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主要有三个方面[3]30-55:(1)在理论方面,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变迁、优势视角、增权等概念,注重社区整合与正常化,其直接目标是促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于社区;(2)在实务方面,发展性社区工作促成服务对象在社区生活所有层面的融入,注重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区文化的发展,经由社区居民自助互助精神的培养和互动,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3)在工作技巧方面,强调动员当地社区居民从事发展性计划的社会工作技巧,包括协助动员当地的地方领袖并培养其领导才能,强调社区能力建设和社区问题解决。

因此,从社区发展的角度去回应居民的需要,采取“发展性”模式的工作方法来建立支持性社会关系网络,增加国家与政府同社区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以提升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对于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有着广阔“社区”土壤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了当今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而这无疑为发展性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的介入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从而给专门从事社区发展的社会工作者带来了曙光和契机。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性社区工作者秉持社区发展性的社会工作取向,从社区本身出发,扎根于社区,动员和整合社区的资产、资源、优势和能力,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进步,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参与行动。通过自下而上的形式,评估社区的共同需求,协调、整合和利用社区内外部各种资源和力量,采用自助和互助的方式,以达到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促进社区居民协调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高社区的发育程度,建立和谐的关怀型社区,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二、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讨论与社区实践运用

在总结其他学者对于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探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在社区层面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实务内容和实践,笔者试图在实务领域的层面上梳理和建构一整套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从“个人层次——经济层次——社区层次——社会层次”出发,搭建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社区发展模型(见图1)。从中对发展性社区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回应米奇利在社区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的探索。

在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里,第一层次是个人发展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发展性社区工作主要回应的是社区中的个人需求。这一层次主要包括知识普及、能力建设和意识提升层面等,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在微观层面实现的“助人自助”。第二层次是经济发展层次,主要强调以资产为本。发展性社区工作主要回应的是社区中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求,直指社区的贫困问题,旨在改变社区居民贫困落后的状况,提升其物质生活水平。这一层次主要包括实物、资金和社区社会企业的建立层面等,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在中观层面所实现的“助人自助”。第三层次是社区发展层次,主要强调以社区为本。发展性社区工作主要回应的是社群和社区的需求。这一层次主要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社区领袖的培养以及社区互助支持网络的建立等,也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在中观层面实现的“助人自助”。第四层次是社会发展的层次,这是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主要强调以社会需求为本,回应社会问题。个人需求、经济需求和社区发展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上下贯通并相互发挥作用,从社区治理上升到社会治理并达到善治的目的。社区中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卫生、福利等事业都能实现长足发展,社区居民的意识、能力和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得以加强,和谐共荣的社区氛围得以形成,社区事务和社会事务得以积极参与,患难相恤、守望相助的社区文化得以实现,最终实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福祉,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在宏观层面所实现的“助人自助”。endprint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层次虽然内部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但在发展性社区工作的实务模式里每一个层次并不是单一独立的存在,也不是逐一被满足后递进的线性关系,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挥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经济和社区发展层次相互影响,并上下贯通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能够反作用于各个层次,使得各个层次本身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各个层次之间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并不是臆想,而是在现有实践和具体的社区实务工作中都能探寻到发展性社区工作的痕迹。如果能够把彼此串联起来,共享经验和相互借鉴,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模式,无论对发展性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本身,还是对现实中的社区发展乃至社会发展都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个人发展层次:以人为本,注重社区居民能力提升和社区参与

1.知识普及层面

个人发展层次是发展性社区工作中最基础的层次,而知识普及又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实务中最基本的工作。这一层面在19世纪初的南方地区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梁漱溟、晏阳初和李景汉等老一辈社会学家针对中国农村社区进行开发民力、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等乡村建设运动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他们都开展实施了“群众识字”方案和贫民教育运动,主要通过识字训练以及各种农业知识的普及,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社区中心、学校与诊所的创设。而到了现代的城乡社区,知识普及除了传统知识技术的普及之外,主要以成人教育、老年大学等形式呈现。比如在社区中开展成人技能培训班,举办各种知识普及的讲座(老人身心健康、卫生、孕产与儿童保健等内容)和进行社区知识文化的教育、社区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等。知识普及不仅能够超越其他部门所提供的传统补救式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之后其他层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2.能力建设层面

能力建设是个人发展层次中的重要一环,包括整合资源、组织协调、方案规划、建立网络和政治领导能力等。发展性社区工作者需要通过赋权与增能的方式来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能力建设。一是将社区治理的权力下放或授予社区居民,倡导社区“自下而上”进行自我决策,让社区居民决定社区的公共事务。二是使居民具有能力。社区居民通过人与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讨论和互动,增进其改善社区的信心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激励并提升自我效能。通过增强权能的方式,唤醒居民潜在的社区意识,鼓励居民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社区的行动,激发居民对社区切身问题的关心和重视。因而,社区能力建设的具体手段主要是通过社区教育和管理培训的形式实现,提升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社区整体的能力。例如,在实践中开展的就业培训、能力提升训练、职业发展规划等针对不同居民需求的能力发展,将被视为发展性社区工作在个人发展层次上的一个重要途径。

3.意识提升层面

发展性社区工作是一种组织和教育社区居民的工作,其目的在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和社区发展相关的工作,通过运用社区资源,采取社区行动,来推进社区建设,促进社区进步。这些组织、教育、参与、协调和自助互助等策略的有效运用需要依赖于社区意识的凝聚和提升,需要他们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在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需要增进社区居民彼此互动的机会,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例如,发展性社区工作可以通过社区各种活动的举办(大型社区拓展活动、社区探访活动、文娱趣味活动、社区摊位游戏活动、社区室内小组活动等),增进社区居民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和发展性社区工作者本身的认同,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增加相互了解及互助合作的机会,最终发展出社区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成社区意识。

(二)经济发展层次:以资产为本,强调资产建设,培育社区资本,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1.实物层面

对于社区经济发展来说,实物层面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性社区工作者要组织、协助和指引社区居民完成具体的实质性的工作项目或解决具体的社区问题。例如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社区桥梁道路建设、社区水利设施的建设、社区垃圾处理、社区供电设施建设、社区房屋道路的规划、社区绿化公园维护、社区活动设施、社区福利服务设施,等等。而发展性社区工作者除了在实物层面进行以上的尝试和努力之外,香港食物银行也许会给发展性社区工作带来不同的启示,同时增加了实物层面的社区服务内容。在面对社区贫穷及饥饿问题时,香港的“食物银行”从贫穷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出发,向超市、食铺和富裕家庭等地收集临近保质期的食物。针对低保、低残、流浪等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人士,为他们提供暂时性的膳食支持,减缓贫困问题,维护粮食安全,实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保节约的目的,有助于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区发展乃至社会的整体发展。

2.资金层面

资金层面是社区经济发展层次中的一个核心层面,也是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发展性社区工作者要想实现社区的经济发展,必须经由这一层面才能得以实现。在资金层面促进社区发展的尝试中,早有学者涉及并进行探索。例如,现金转移支付、“小额贷款”的方式发展可持续生计、社区经济的利用开发,等等。美国学者谢若登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倡导的“以资产为主的社会福利政策”和“个人发展账户”无疑是重要代表。[4]个人发展账户的理念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状态,更为重要的是,积累资产本身对穷人的心理促进、意识提升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均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有助于促进其长远生计的维持。在社区发展实践中,扶贫领域普遍开展的小额贷款、“母亲水窖”项目和社区个人发展账户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3.社区社会企业层面

社会企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态:它以社会责任为使命,以商业运营为手段,同时创造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从而达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一种将生产与福利相结合并使其相互促进以实现共赢的组织形式,其灵魂是“助人自助”。[5]发展社区社会企业是对发展性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拓展,社区社会企业是立足于社区的社会企业,是通过企业策略以及商业运作的手段,达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目的的社区服务组织。在发展性社区工作实务中,香港的母婴康逸协会有限公司(社会企业)是社区社会企业的代表。[6]该社区社会企业向较为贫困的社区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提供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培训其成为月嫂,为婴幼儿和孕妇提供家政服务。强调社区资源网络的建立和资源共享,承担社区责任,促进社区就业和社区发展。但是,社区社会企业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它的成长以及社区建设功能的发挥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及发展性社区工作者的不断发掘。endprint

(三)社区发展层次:以社区为本,主张社区自助互助体系和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

1.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

发展性社区工作视域下的社区社会组织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有所延伸,在这里更强调以满足社区居民生计发展需求的居民自助互助工作坊和合作社形式为主的社区社会工作组织。这类社区社会组织注重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性,突出服务对象的广泛参与和能力提升,实现助人自助下的可持续生计建设。最有代表性的是由陈涛等人所主持的绵竹青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其在灾后重建恢复实践中,以团结社区、发展生计为核心,通过妇女手工作坊、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开展发展性社区服务,将其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引入社区生计发展项目之中,对社区生计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7]同时,张和清、古学斌等人所主持的绿耕城乡互助社,将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本土情境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当地妇女组建羌绣互助小组、鼓励当地居民组建种植养殖小组和民宿小组等,以推动社区可持续生计和民众自助与互助。[8]无论是绵竹青红还是绿耕的模式,都是在社区发展层面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方面的有益尝试和创新,都在社区实践中注重绿色发展的可能性,强调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生态发展的平衡与协调、城乡共同体的建立以及生计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与主流或者片面地强调经济发展不同,发展性社区工作注重地方性生计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将发展重新放到了人类活动的核心,最终回归到经济发展与环境、区域发展相互协调的层次,真正实现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社区领袖的培养

社区发展是一种借由邻里团队组织运作,来引发社区居民持续参与社区事务的行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位或少数几位积极公正且具有人格魅力的社区领袖不但能够激励社区居民,给予其信心和动力,也能和社区居民一起开发资源,寻找发展机会,共担社区责任,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改变和社区建设。因此,作为社区发展的灵魂人物,社区领袖对于社区层面的发展性社会工作实务来说尤为重要,社区领袖的发掘和培养也将作为发展性社区工作者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的发展性社区工作实务领域,发掘社区领袖方面较为有代表性的是类似于“社区领袖之家”“社区领袖培养”的专业服务。以培育和发掘社区领袖为服务目标,通过开放空间、案例交流、参与式讨论、社区行动工作坊以及其他形式的主题活动,促进社区领袖之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培养社区领袖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形成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联络感情、经验分享、互助成长和社区发展。

3.社区互助支持网络的建立

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和理性化而来的社区变迁,社区居民间共通性的减少和异质性的增多,使得我们很难再强求社区内部的统一和拥有共同的意识和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在社区发展层次注重社区自助互助体系和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对于社会支持网络缺乏或羸弱的社区居民,发展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协助其争取资源,消除影响其生活和发展的不利因素,针对其需求,利用社区这一个“动力场”来恢复信心、信念和动力,挖掘其优势和潜能,重新构建相应的社会支持网络和互助体系。使得他们能够获得组织或网络的信息、资源和支持,同时也实现自助式和互助式的社区发展。在此方面,香港“同路人社区互助网络计划”[9]可以作为有益参考。它通过互助网络的扩大带动了社区人际关系的重新构建,是链接社区并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新尝试,借由回应社区内贫穷及低收入人士的需要,开办以社区为本的社区互助项目,改善他们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并透过交换才能、技术和经验,互相服务,共营生计,重建自尊和生活意义,使得一个守望相助和睦邻友爱的社区得以重现。

(四)社会发展层次:以社会为本,个人、经济与社区层面的发展及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层次是发展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整个模式的最高层次,从个人发展到社区经济发展再到社区发展最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一层次中主要是以社会为本,回应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当个人、经济与社区层面的需求得以发展并且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上下贯通时,才能共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因此,在此层次中,以发展取向的社会工作服务应当采取以社会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策略,更强调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整合与综合运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利用社区内外部资源提升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改善其生活状况,解决社区问题,在更宏观的层面实现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等等。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培养居民互助合作的精神,协调社区力量以增加社区关系,提倡守望相助和邻里关爱,促进和谐的社区秩序,最终渐进式地实现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类的福祉。

三、结论与讨论

从仅强调物质性的社区建设逐步演变为物质与精神协调互动的社区发展,再拓展为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发展,时间已悄然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紧密相连,其最大意义在于对民众福利的保护方式从被动型、事后补救型、消费型向积极干预型、促进型和投资型转变。而发展性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的介入并发挥重要作用将是未来社区发展的趋势。与传统的社区工作注重社区能力建构、社会服务规划或社区行动不同的是,发展性社区工作则既注重运用经济与社会投资,满足贫困社区的物质需求,又能够促进社区居民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既满足社区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够建立一个患难相恤、邻里互助、睦邻有爱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区。总之,无论在社区当中是以人为本、以资产为本、以社区为本,还是以社会为本,从总体上来说,都是以发展为本,这就是发展性社区工作的核心要义所在,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依靠发展。发展不应该仅仅只在贫困领域得以实现,其应有更广阔的内涵和拓展的空间,发展一样能够延伸到其他领域,在不同层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发展性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特别在社区发展层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和努力能够为社会发展埋下一粒种子,假以时日,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1]陈涛.社区发展:历史、理论和模式[J].社会学研究,1997(2):18.

[2]马凤芝.流浪青年的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以社会企业介入模型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4(3):32.

[3]MIDGLEY J,CONLEY A.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ories and Skills for Developmental Social Work[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30-55.

[4]冯希莹.社会福利政策范式新走向:实施以资产为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对谢若登的《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的解读[J].社会学研究,2009(2):216.

[5]李伟,梁刘艳.社区社会企业的责任承担及培育发展[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5):34-35.

[6]母婴康逸协会有限公司[EB/OL].[2015-04-03].https://www.mbaby.org/.

[7]陈涛,陈锋,王小兰.震后社区生计项目实践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的经验及反思[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2):14-24.

[8]张和清,斐谕新,古学斌,等.灾害社会工作——中国的实践与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香港同路人社区互助网络计划[EB/OL].[2015-04-03].http://www.ktmss.org.hk/node/710/.

上一篇:四辩总结陈词下一篇:静候一树花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