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2024-05-02

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xxx社区位于xxx区东风路北端,辖区面积xx平方公里,有居民xxxx户、xxxx人。驻社区单位有省民政厅。社区成立了社会救助工作服务中心,有专干3人。

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1、坚持原则,应保尽保。社区的低保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努力,严格按照《长沙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公》长政发〔2011〕16号文件的规定进行操作。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实行无条件申请、有条件审批,并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始终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

2、宣传政策,阳光操作。低保工作开展以来,我社区按照上级民政部门的要求,充分利用社区宣传窗、政务公开栏、居民楼道信息栏等宣传阵地,以张贴、分发窗传单(册)、开展政策咨询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低保政策,并将低保办法规定的申请、审批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向居民群众公布,做到家喻户晓。落实公益性劳动制度,定期组织低保对象参加社区巡逻、环境整治及社区活动室管理等公益服务活动。为了让低保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成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管区户籍,社区党员群众组成的救助工作评议小组,对申请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并做好评议记录,低保对象在申请时和批准后,严格按照市、区低保办法要求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每月能按时足额的发放到低保居民手中。

3、程序规范,动态管理。根据《长沙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公》长政发〔2011〕16号文件规定,我社区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按规范化要求填写低保申请(审批)。坚持动态管理,及时进行核查调整和注销,实行无条件申请低保,有条件审批低保,有措施退出低保,并做好思想工作,尽可能把工作做好、做实。对于不符合申办低保条件的对象,社区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该保的一个不漏,不该保的“人情保”、“关系保”、“威胁保”坚决不保。对于一些停发低保的居民,我们做到停低保不停帮助,使一些低保边缘的家庭低保停发后,根据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帮扶。

4、健全档案,分类管理。社区十分重视低保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了规范化的低保家庭1户1档,并实行低保信息电脑管理。社区的低保金于每月25日起(如遇到节假日往前推)至月底,在社区的一站式办公大厅进行签字认证,由低保对象在低保金认证表上签字。通过这一系列的人性化的服务,社区的低保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医疗救助工作

1、广泛宣传,认真落实。根据《开福区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细则》开政办发〔XX〕22号文件,社区全面开展医疗救助帮困工作。根据社区里的低保户,特困户认真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困难他们的医疗问题。

2、拓宽渠道,分类救助。社区的医疗救助工作严格按照《开福区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细则》开政办发〔XX〕22号文件精神,依法申请审批。医疗救助对象提出申请,社区受理后按规定进行公示,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审核(审批)。同时,建立规范的社区医疗救助档案,虽然我们根据《开福区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细则》开政办发〔XX〕22号文件的规定,给群众解决了大部分的医药费。但是按规定必须其自理的这部分医药费,还是给这靠领取微薄的低保金生活的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的特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社区根据这一情况,积极协调驻社区单位省民政厅,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慈善医疗卡,解决了他们的部分困难。

三、其它救助工作

社区在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和医疗救助工作的同时,努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根据上级民政部门要求,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保障力度,扎实做好节日的困难慰问、临时救助、慈善助学、困难残疾人救助等其它社会救助工作,安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

社区社会救助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本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为民解困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使我社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今年我社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就如何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1、全面核实,应保尽保。社区的低保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进行操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断完善低保制度,对申报对象实行无条件申请,每一户都入户调查,实行有条件审批,始终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2、宣传政策,阳光操作。社区按照上级民政部门的要求,充分利用社区宣传厨窗作为宣传阵地,将低保办法规定的申请、审批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向居民群众公布,做到家喻户晓。落实公益性劳动制度,定期组织低保对象参加社区创建、环境整治等公益服务活动。还成立了由社区干部、社区组长、党员群众组成的社会救助工作评议小组,对申请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并做好评议记录,低保对象在申请时和批准后,严格按照市、区低保办法要求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至年底,我社区共有低保对象125户,205人,月发放低保金37140元。

3、程序规范,动态管理。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我社区坚持动态管理,及时进行核查调整和注销,实行无条件申请低保,有条件审批低保,有措施退出低保,并做好思想工作,尽可能把工作做好、做实。对于不符合申办低保条件的对象,社区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该保的一个不漏,不该保的“人情保”、“关系保”、“威胁保”坚决不保。

对于一些停发低保的居民,我们做到停低保不停帮助,使一些低保边缘的家庭低保停发后,根据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帮扶。

4、加强微机管理,完善救助档案。社区十分重视低保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了规范化的低保家庭1户1档,今年将社区的所有低保对象全部录入全国低保信息系统,实行低保信息电脑管理。通过这一系列的人性化的服务,社区的低保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医疗救助工作

1、广泛宣传,认真落实。根据相关文件,社区全面开展医疗救助帮困工作。根据社区里的低保户,特困户认真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困绕他们的医疗问题。

2、拓宽渠道,分类救助。社区的医疗救助工作严格依法申请审批。医疗救助对象提出申请,社区受理后按规定进行公示,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审核,并建立规范的社区医疗救助档案。今天来为社区特困家庭申请大病医疗救助15人,发放救助金额6万余元。

三、其它救助

今年为社区特困家庭大学生申报助学救助人,申报金额1000元,为特困学生申报减免学费近百人;为社区特困人群解决临时救助4户,发放临时救助金3000元。

四、住房保障工作

为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要求,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今年来,我社区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住房保障政策方针,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把今年的申报条件张榜公示,使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凡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前来申请。

社区在今年10月份对35户申报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核实其收入、住房情况,通过调查了解,最后确定今年新增租赁补贴11户,廉租房13户,截止今年底,我社区享受租赁补贴对象86户,发放保障金额184800元,享受廉租房的有40户。

五、残疾人工作

年初经过摸底调查,完善了社区残疾人基本情况和康复需求的资料,上报了年度报表。

在全国助残日前后大力开展了助残宣传活动。利用发放宣传单和出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在辖区营造了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今年为三名残疾人申报了腋拐,为一名残疾人申报了盲杖。

篇3:社区工作与社会控制探析

1. 社区工作的界定

1.1 社区工作的理论概念

社区工作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受到重视, 首先是得益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潜藏的社区意识。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 “家”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社区, 由此衍生而来的“族”就是更大范围的社区。虽然现代社会“族”意义已经弱化, 但是“家”仍然作为社会的单元继续存在着。那么, 现代社会又由什么样的组织来代替“族”呢?那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区”。这个社区不仅是地域上的, 还可以是心理上的, 更加可以是文化上的。但是, 只要居民存在于社区之中, 就会产生于社区相关的问题。那么,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那就需要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的工作对象就是社区以及生活在社区内的居民。社区工作的工作原则在于让社区内的居民自觉, 自助。社区工作能够找到并满足社区需要, 解决社区问题, 培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2 社区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操作

在这个问题上, 我想通过对一个现实运行的社区的具体观察来说明。

1.2.1 通过观察社区工作方式, 我认为社区居委会可以算是政府出资的准社会工作机构

首先,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由镇政府负担 (除开居委会社会保障所的一名由区财政直接支付工资的工作人员) 。这表明居委会的经济主要来源于政府, 因而居委会的运行方式和处理社区问题时所站立场都带有官方性质。

其次, 社区居委会所面临的社区问题都是专业社区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能够更好的解决的问题。这从问题对象上表明居委会带有社会工作机构的某些性质。

再次, 尽管社区面临的问题都可以运用非专业的手段来解决或处理。但是, 现在的社区工作者们大都不具备专业社区工作者所具备的专业价值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会以政府的行政命令行事, 而非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来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

1.2.2 通过实际参加社区居委会工作, 我发现基层社区工作是专业社区工作者展现才华, 服务社会的大好舞台。

虽然居委会并非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 但是它所面对的, 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服务、社区环境保护、社区福利保障、社区公共建设、社区管理、社区矫正等) 都是专业社区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能够更好的解决的问题。

因而, 专业社区工作人员进入居委会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建立都会成为社区发展的趋势。

1.2.3 社区工作是一项严肃而专业的社会事业, 政府应当规范并严格执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并加强对现有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

从学历上看,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中, 只有两名具有法律本科学历, 其余都只有高中学历。

从进入程序上看,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除了党支部书记通过镇党委任命, 其他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居民代表选举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 在选举产生的工作人员中, 大多都有政府背景。

从职业之资格来看, 居委会有一部分人取得了重庆市组织考试的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 工作的能力层次还有待提高, 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升。但值得肯定的是, 已经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出现在社区工作的第一线。

通过以上的三点, 我们大致可以看到本土化的社区工作主要的优势在于凭借政府已然构建好的社会控制组织来对社区以及社会进行控制。并且在这样的控制组织中虽然有新鲜的血液的进入。但是在专业知识上的匮乏还是相当的严重。

2. 社区工作在社会控制体系中的功能发挥点

2.1 促进社区居民顺利表达需求的“社区参与”

在对社区观察的过程当中, 我还发现一个由社区居民主动反映的关于社区环境的社区问题: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 日积月累, 形成一个垃圾山, 这种情况不仅导致社区环境被污染, 还加速了居民公共道德下降。

在整个的事件过程当中, 居民的利益受损处在于有人在居民过往的道路上倾倒垃圾, 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居民在面对利益受损, 并没有积极的联合起来, 而是听任这样的事情发展下去。在实在不能忍受的情况下, 有一些较为积极的居民向社区反映并希望尽快地解决。社区工作人员虽然在居民反映之前也有发现这样的情况, 但是并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直到有居民向他们反映, 才开始筹划如何解决这个事情。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 也没有一种社区参与的意识。而其, 居民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社区事务的解决在于社区居民的团结一致, 而不是各自为政, 互不关心。等到事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时候, 又将责任全部的推卸到社区工作者那里的作法是一种最大程度上破坏社区发展的行为。

通过这样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社区工作能够做到居民利益顺利表达, 居民积极回应, 那么社会控制在社区这一层面实现应当是比较顺利的。

2.2 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也可以称为“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服务作为一种社会性服务, 它具有多重属性。首先, 它应该具有服务的公共福利性, 也就是说政府在社区服务中将要扮演主导性的重要角色, 其中包括了“社区就业服务, 社区保障服务, 社区救助服务, 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社区安全服务和体现政府观念更新的‘一站式’服务”[2]。既然是公共的福利的, 那么政府提供的这些服务, 都是不因该收费或者只应收取成本费用的服务。其次, 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因为作为社区服务, 定义就是在社区的范围之内, 如果失去了社区这样一个及本的范围, 就不能够准确的定义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标准。再次, 社区服务还有互助性, 作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其中也包含了社区工作助人自助的精神。在社区服务中就体现为居民之间, 居民与第三部门之间、企事业与居民之间的互助关系。

那么, 社会服务作为一种提供服务的方式又如何在社会控制当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呢?

从社区服务的福利性看, 社区服务孤有所托、老有所养、残有所扶、贫有所济、难有所帮,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基本上消除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 让社会的运行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

从社区服务地域性来看,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 社区的稳定对社会的稳定来说意义重大。社区服务的基本职能是互助互济, 协调关系, 转化消极因素, 缓解社会矛盾, , 稳定社会秩序, 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我相信只要大部分社区如果都能实现良性运行, 那么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也就在情理之中。

3. 作为社会控制体系中的一部分所发挥的功能

社区工作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平台, 承担多种社会控制手段能够在社区这一社会生活范围内更好的实现的作用

社会控制离不开强制, 或者说离不开刚性的“硬控制”, 同样, 社会控制也离不开柔性的“软控制”。“软控制”的基础是建立在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维系社区协调、良性发展的社区内部关系上。“软控制”主要是运用社区居民之间的帮助、关心、协作、支持等方式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所以, 在社区工作方法中, 不管是对已然产生并显现的问题的处理, 还是对隐藏的问题的排查解决, 以及对违反社会规范而造成的社会失范行为的纠正与帮助, 都存在这一种社区内部的关系, 使得工作者以及工作对象都能够接受, 并通过这种关系更容易接近对方, 进而达到问题的结局和化解。

结语

社区工作与社会控制的结合,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将社会控制的视角转换到了社区这样一个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 并且将其中的居民视为社区的一分子。通过社区工作一系列的专业价值观来影响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内的其他组织, 不断发展居民自身的能力, 促使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沛.《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 2003年第6期:92—96.

篇4:社区精神康复与社会工作介入

关键词:精神性疾病 社区康复 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078-01

一、社区精神康复的产生与发展

社区康复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做出定义:“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的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目前人们所说的社区康复,主要指残疾人在社区中的康复。其概念是:在城乡社区积极调动和协调有关部门和人员,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的资源。在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等方面为残疾人及其他康复对象提供有效、可行、经济的全面康复服务。

现有的精神康复工作的研究基本上是医学和心理学取向的,没有涉及社区资源与精神康复的结合,从社区干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由于专业社会工作在内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国内地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去研究精神健康的研究还很少,更缺乏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介入模式研究。

二、社区精神康复中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支持网络

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之后,自身要遭受疾病的困扰,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己的正常生活,也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使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精神病患者的生活。除了患者的家人之外,社区内管理残疾人的社工也会在经济上给与精神病患者家庭帮助,同时还会寻找一些其他有效的帮助方法。精神病患者服务对象与周围其他人形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络,服务对象遇到了问题之后,他的关系网络中的人就会给与服务对象一些帮助。这就是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①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为精神病患者服务时,不仅要关注服务对象自身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也要注重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网络,观察和分析服务对象有哪些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利用。

(二)重要帮助者

当精神病患者遇到困难时,他周围的人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只是每个人所给予的帮助是不一样的,在这当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帮助者,他们成为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极其重要的支持者。比如服务对象的父母亲、配偶、子女以及好友等,都有可能成为服务对象的重要帮助者。②这些重要帮助者是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关键人物,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规划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时,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重要帮助者,也就是充分利用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扎根于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三、社区精神康复的介入模式

(一)专业服务与非专业服务相结合

在精神病患者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服务:一种服务是由专业的服务机构所提供,这种服务具有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另一种服务是由服务对象身边的重要他人提供的,这种服务不同于专业的服务,但是却在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照顾服务对象的日常起居,监督服务对象服用药物等,这些照顾都融入于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影响的时间也是持续的。社会工作者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务,应该整合专业服务和非专业服务,把专业服务融入到非专业服务当中。

(二)不同专业之间服务相结合

精神病患者在面临问题和困扰时,需要不同的专业服务,不仅涉及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还涉及其他专业服务,例如医院的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治疗等。在精神病的治疗中,服务对象的问题越严重,他所需要的专业服务就越复杂,所需要的服务的种类也越多。而且,服务对象往往需要先接受其他专业的服务,等服务对象的生理机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专业介入才会更加有效。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是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只是多种专业服务中的一种,它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社会工作者能否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有效的专业服务,而且取决于社会工作者能否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不同的专业服务整合起来,让不同的专业服务相互促进。③

(三)社会工作不同专业服务方法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方法,根据服务对象的发展需求规划专业服务方法,将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整合起来运用与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为精神病服务对象规划、设计服务方案时,首先不是去考虑运用什么样的专业方法,而是要先去了解服务对象有什么样的发展需求,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促进服务对象发生改变。也就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的运用需要围绕着一个服务焦点:快速有效地促进精神病服务对象的改变。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专业社会工作在内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成熟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精神康复的模式和方法还尚未建立起来。社会工作者要从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出发,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精神康复时,应当从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将专业服务和非专业服务相结合,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的专业服务;二是要将同专业的服务相结合,为服务对象提供间接的专业服务;三是要将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相结合,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专业服务。

注释:

[1]Adams,R.(1996).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p.28.

[2]Clicken, M.D. (2004).Using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Positive Approach for the Helping Professions.Boston: Allyn and Bacon, p.6.

[3]Macmillan, R. &Townsend, A. (2006).Landscapes of Volunteerism: New Spaces of Health, Welfare and Governance (pp.15-32).UK,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p.18.

参考文献:

[1]童敏.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N].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4月第21卷第2期

[2]香港浸会大学课题组.精神病康复者对续顾服务意见的初探[R].香港浸会大学,2003年

篇5:社区社会工作总结

社区社会工作

一、腾尼斯

1发现并阐述了人类群体活动赖以展开的两种理性的组织类型

2开创了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社区共同体这一人类组织的先河

3揭示工业化后社会转型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何保存、继承精华

二、徐震关于社区解释

在社会工作中,社区应以地理社区概念为基础,以行动社区的概念为方法,以心理社区概念为目的,运用社区行动的方法以求社区意识的成长。

三、社区的基本要素

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社会心理要素、社会组织要素、公共设施要素、结构要素、文化要素

四、国内社区基本类型

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

五、社区功能(了解)

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民主功能、社会控制功能

六、中国当前社区变迁的双重性(自己展开解释即可)

1现代化过程导致的社会转型对社区的挑战和冲击

2体制改革导致的社会转制对社区的挑战和冲击

七、过度城市化

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城市发展的速度,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并导致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现象。

八、逆城市化

城市中的企业向郊区、农村转移,城市居民迁往郊区和农村的过程和现象。

九、社区问题的解决机制

1依据焦点事件作为居民动员的触媒

2引导社区居民由个人麻烦转向公共问题

3理性的资源动员与感性的身份认同作为集体行动的动力

4推动集体行动组织化

5注意引导和培育组织领袖

6引导组织的架构设置和内部分工

7培养组织的民主决策和行政管理能力

8适时采取适当的行政策略

9合理确定组织的任务目标和实施方案

10注意培养参与者的意识提升和能力建设

十、社区服务内涵

社区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以社区为单位,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群体的自我互助服务为基础,突出重点对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专业性社会服务活动。

十一、社区服务的特点

非营利性、地域性、专业性、综合性

十二、社区建设定义

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

1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十三、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有可能为选择题)

社会性、群众性、地域性、综合性、计划性

十四、社区工作者素质和能力

社会责任感、平民意识、知识基础、沟通技巧、组织能力、职业伦理

十五、社区社工基本价值观

1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2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

3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

4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

5以社会行动取向的社会策略

十六、结构功能理论

1主要观点:

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和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联系,并对社会整体发挥必要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状态存在的。

2关于社会问题:

社会系统中的要素彼此间有紧密的功能性关系,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要素间出现分歧,无法达成共识,使要素功能无法发挥。

3对社区工作意义:

社区是一个系统

社区问题的产生在于社区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缺乏沟通,从而出现功能缺失。

应采取共识取向的工作策略

十七、社会冲突理论

1主要观点:

社会充满了冲突,社会的常态是冲突

社会中存在诸多相互冲突的利益群体,他们对稀有资源的争夺激化了群体关系,瓦解了社会整合在争夺稀有资源过程中,产生了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现象,弱势群体处于无权状态 2关于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稀有资源分配失衡,是各利益群体间关系出现紧张乃至冲突

3对社区工作的意义:

诸多利益群体争夺稀有资源产生社区问题,甚至导致社区解体

弱势群体在争夺稀有资源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产生了社区不平等和社区压迫现象

制度取向的工作策略

十八、社会交换理论

1主要内容:

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会产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会停止了的行动。

社会微观结构群体或社区起源于个体由于期待社会报酬而产生的交换。2关于社会问题

根源在于不平等交换

3对社区工作意义

社区是社会交换的场域

资源占有差异,社会制度不平等,社区存在不平等交换

弱势群体可能面临不平等交换,越加弱势

双方建立双向依赖,实现对等交换

冲突和共识取向工作策略

权力平衡策略——竞争,重新评估,互惠,联合,强压

十九、社区组织及含义

社区组织是指以某一社区为范围建立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居民一定需要的各类组织,不同的社区组织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社区组织有机系统。

两层含义:

——指社区的社会组织体系与结构,可以称为社区组织机构与体系

——指通过社区的社会组织活动调整社区关系,免除社区矛盾和冲突、改善社区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组织过程与活动,可以称为社区组织过程与活动。

二十、网络化社区支持模式

(一)什么是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

是一套个人联系,个人通过它保持自己的社会身份,接受情绪上的支持,物质上的帮助、服务及信息。

(二)网络化社会支持模式的特点

1以地域社区为基础,但借助个人网络跨越了社区的地域界限

2网络与组织相比,无确定的边界,结构性也不强,这赋予它较大的弹性

3在网络化模式中,社工所进行的个人接触强调了彼此有联系,并以当事人为中心,关系为焦点。随时利用。

二十一、社区发展的推行方式

1直接方式:以工作方案为中心,以物质建设为主要目标

成果是有形的,直观可见,成果在短期内非常有效

缺点:政府投入太大,且不一定符合居民需要(不强调居民参与)2间接方式:以工作为中心,强调社工高度重视数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培养其归

属感、责任感及自治能力推动社会工作,重人。

成果易于巩固,且可很好动员和利用社区资源,节省政府开支

缺点:推行难度较大,组织工作费力费时,短期内难以呈现明显成效

二十二、社区工作介入模式

(一)、地区发展模式的含义

地区发展是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

评价

1、优点

A着重于建立社区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

B采用个和谐渐进的工作手法,并强嗲居民与团体间的互助合作

C社区内的组织和居民在参与过程中易于寻求到共识和民主意识

D目标和工作手法的运用较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2、缺陷

A未必能有效和彻底地解决问题

B对社区不用利益群体的调和手段乏力

C只能触及一些影响较小、无足轻重的问题,对于由基本矛盾引起的问题常显得无能为力

D民主参与导致的成本效益过高问题

(二)社会行动模式

社会行动的含义

社会行动是组织社会上受到忽视、压迫或受政策不合理对待的低下阶层全体,通过集体行动,采取非正规的途径及较多运用冲突对峙策略,使社会权力、地位及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分配,并在过程中提升参与者的社会意识,改变他们无能及无助感,达成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现实主义范围)

评价

1、优点:

 广泛吸纳了群众

 易于培养领袖(自助自立能力、学习经验)(对人自尊自我权利的提升)

 可使问题迅速解决

2、缺点:

 易被一些组织者、机会主义者、政党等操纵

 直接行动和对抗会迫使对手处于防备状态,有时会导致对手的反

抗、报复,可能激化矛盾甚至无法控制

 长于挑战,却不善于建设

(三)社会策划模式

社会策划的含义

也称社会计划模式,它强调专业人员的参与,强调理性设计的社会计划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只有专门的计划者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制定合理的社会变迁计划,引导复杂的变迁过程,才可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合适的服务,解决犯罪、住宅、心理卫生等社会问题。

评价

1、优点

 保证服务质量

 可满足即时需要,较有效率

2、不足

 居民的参与率低

 服务对象的依赖性上升

 专家提供的服务对受助者可能并不适用,减低他们使用的动机和兴趣 二

十三、社区分析阶段——介入社区的起点

(一)社区分析内容之一:社区基本情况

1、社区类型分析——

商品住宅区

单位型社区

经济适用房住宅区

老旧小区

2、社区的地理区域、面积及地理环境资料

3、人口资料

4、社区文化的特色

5、社区内正式结构和组织、社区直接提供服务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驻扎在社区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辖区单位)

6、社区的权力结构

(二)社区分析内容之二: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资源分析

社区资源的类型:

人力资源

物力资源(提供公共设施的资源,教育、医疗机构)

财力资源

人文资源

人缘资源

(三)社区分析内容之三:社区问题/需要分析

1、社区问题的分析

a社区内共同性问题的分析

b社区内群体性问题的分析

2、社区需求的分析

需求的层次: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自我实现

需求类型:

感觉性的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感受到或意识到,并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需求

表达性的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 规范性的需求:指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要 比较性的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型社区进行比较而认为有所差别的需求

方法:访问法、社区普查

需求评估

二十四、正常化:对院舍化的反思

(院舍照顾弊端,如何理解正常)

1、院舍化照顾——正规照顾途径

(1)院舍照顾产生的积极意义

为流离失所的人提供安生之处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所在家庭因工业化造成的消极后果

(2)存在的缺陷

a弱势群体被社会上其他人视为“弱者”

b社区照顾官僚化日益严重

c过度的保护反而剥夺了他们选择只有生活的权利

2、正常化

是相对于院舍化而言的,它肯定了需要照顾人士的个人权利:按照一定社会的文

化和社会价值,过尽可能正常的生活。

非院舍化照顾

特点:

a为受照顾者提供像正常人一样的便利生活

b服务者努力适应需要照顾的人士

c组建社区日托班,等等

二十五、社区工作定义

是运用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对象;以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为目标;以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

二十六、罗斯曼对社区目标的划分

其社区工作目标分类法是围绕社区发展而采取的两大步骤,一是构筑解决社会问题的总体目标,二是为达到总体目标而采取的多种措施。

任务目标:解决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

过程目标:为完成总体目标而做的具体工作。

篇6: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精神,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作为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平台建设、能力提升、规范管理”等措施,促进XX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激发了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一、XX市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从发展数量上看: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市社会组织总计20xx个,从增速上看,较20xx年同比增长13%,较20xx年同比增长11%;从类别上看,社会团体共计92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共计1115个,非公募基金会共计5个;从县区比较看,市本级社会组织588个,镜湖区111个,鸠江区210个,弋江区149个,三山区56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江北集中区3个,无为县282个,XX县220个,繁昌县191个,南陵县206个。

从发展质量上看:近年来,我市社会组织发展形势良好,规模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诚信观念明显提升,服务理念和专业能力逐步提高,涌现出一批内部机制健全、管理运行科学、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高的品牌社会组织。

从作用发挥上看:我市社会组织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服务内容涵盖社会治理、社区建设、文化、体育、教育、科技、中介等多个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和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党员活动日

为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从20xx年2月开始,每月20日固定为“XX社会组织党员活动日”,面向全市社会组织党员开放,通过党课讲座类、外出参观学习类、宣传教育类等丰富多样的主题和形式,切实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更加注重贴近社会组织实际,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组织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了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从随意性向常态化转变,有效解决了社会组织党员难集中、学习难组织、活动难开展的困难,引导社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其服务群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优势和作用。截至20xx年12月,已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老兵上党课,秉承革命优良传统”等11期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近450余人。

三、社会组织公益创投

20xx年至今,XX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已连续开展三届,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完善,总计安排活动资金200余万元,实施48个项目,内容涵盖青少年服务、孤儿关怀、扶贫助残、专业社工服务等多个类型。

其中,首届公益创投申报项目19个,入选项目11个,活动资金40万元;第二届公益创投申报项目42个,入选项目16个,活动资金70万元;第三届公益创投申报项目52个,入选项目21个,活动资金100万元。随着资助金额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组织申报积极性增强,申报项目逐年增多,每一届入选项目的数量也将会越来越多。

20xx年7月,XX市民政局出台了《XX市公益创投实施意见(试行)》,《意见》共分五章十条,对XX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的流程、项目领域、实施步骤、申请方式和项目监督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推动公益创投项目规范化管理,加强资金监管,提升公益项目运作效率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0xx年公益创投项目主要大事件:20xx年4月28日,首届公益创投项目终期评审会;20xx年6月29日,第二届公益创投项目中期评审会;20xx年8-9月,第三届公益创投项目征集及评选;20xx年9月19日,第三届公益创投签约仪式;20xx年11月16日,XX市第二届公益创投项目终期评审……

四、社会组织“双评”工作

XX市民政局与XX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和社会组织星级党组织评定“双评”工作。目前,全市已有XX援通智能化养老服务中心、XX市弘德社会服务中心、XX广济医院等49家社会组织获得3A以上等级。20xx年,XX市苏商经济发展促进会和市园林协会获5A级社会组织,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和市银行业协会获4A级社会组织。

五、社会组织联欢会

20xx年XX市社会组织迎新联欢会于20xx年1月20日在海螺大酒店南海厅举办,本届联欢会主题定为:迈进新时代,展现新风采。在前期节目征集过程中,节目报名通知一经发出,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响应,主动报名,且多家社会组织上报不止一个节目,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截至报名截止期,一共有28家单位上报了50个节目。后因晚会时长所限,经彩排筛选,最终20个节目入选本届联欢会节目名单,对此,各社会组织均表示充分的理解与支持。联欢会正式开始前两天,主办方——XX市民政局,承办方——XX市慈航社会组织服务中心、XX市婚俗文化协会,20个节目的负责人以及志愿者们聚在一起,梳理并通报联欢会流程,共同了解联欢会当天注意事项,熟悉场地构造,探讨、解决相关问题。联欢会当天上午十点,在承办方的组织下,所有演出人员到达会场进行最后一次彩排走场。下午一点,嘉宾陆续到场签到;一点三十分,联欢会准时开场。会上,各家社会组织带来的节目精彩纷呈,节目中还穿插进行XX市20xx年社会组织评估授牌仪式、20xx年社会组织“党员活动日”回顾与20xx年“党员活动日”承办方招募,除此之外,还有三轮抽奖环节,现场气氛多次达到高潮。

六、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正式运营

XX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培育中心”)是集培育扶持、信息服务、培训交流、等级评估、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旨在实现社会组织宣传、孵化、能力建设等功能。并与XX市委组织部联合在培育中心成立XX市社会组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双孵化”“双共建”“双提升”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

20xx年10月,培育中心正式运营,11家社会组织入驻培育中心。20xx年,培育中心共计接待莅临中心参观指导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15次,累计参观人次近200人;在培育中心会议室、活动室举办的各类活动近80次;并成功孵化1家社会组织,该组织于同年11月入驻培育中心继续接受孵化培育。

七、《XX社会组织》杂志

篇7:社区社会工作

1、联系实际,简述社区社会工作如何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2、简述社区普查法的作用和步骤。

3、联系实际,简述社区问题分析的基本步骤。

4、简述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不足的表现。

5、联系实际,论述社区照顾的策略。

6、简述公平正义的社会应符合的条件。

7、简述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接触的原则。

8、简述社区基础设施规划的内涵和实施。

9、联系实际,简述构建家庭暴力的社区社会工作预防体系的主要内容。

10、联系实际,论述在当前推进社区资源共享中,必须树立的“四种意识”。

11、简述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及其作用。

12、简述地区发展模式关于社会构成的假设。

13、简述使能者的角色下,社区工作者帮助居民的方式。

14、联系实际,简述社区民族工资的基本要点和社区工作者的任务。

15、联系实际,论述在当前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如何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篇8:浅谈社区社会工作发展

什么是社区?社区就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 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 社区这个实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休闲等活动的平台, 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1]社会工作起始于追求着相互扶持、和谐相处、生活安稳的美好理想。以乡村建设为代表的社区社会工作在解放前盛行一时, 尽管乡村建设运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区社会工作, 但是在国内, 这种建设运动在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在推行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政府的职能正在逐渐发生着转变, 转型成为占有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全能型政府, 由于其不是以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理念来处理社会问题, 从而使社区社会工作失去了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必要。[2]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年时间里, 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教育才逐渐恢复, 逐渐改善。

二、社区社会工作在国内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由于国内在解放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通过这种体制, 忽略了社区和社区服务机构的内在功能与价值, 社会工作得不到人们的了解与认可, 社区社会工作被等同于社区的服务与管理, 认为社区社会工作者与居委会大妈职责等同。这种理念则恰恰说明了我国社区社会工作正处在发展的中低级阶段。目前我国的社区服务主要局限在为数较少的大中型城市中, 而中小型城市以及乡镇等社会服务条件相对落后。城市的社区相比于农村的社区, 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密集的人口, 便于进行集中管理和服务。虽然农村人口基数巨大, 但与城市相比居住分散, 为其服务时存在着种种不便使我国所开展的社区服务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异。[3]尽管最近几年社工机构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但我们不能否认在职业化方面, 这些机构与国外相比还相差甚远, 当前社会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 甚至有一些机构打着社会工作机构的旗号在聚敛财富。

三、社区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的必要性

能否做好社区社会工作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进程。第一, 社区社会工作虽然是近几年才被归为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之一, 但是在其具体发展过程中, 在工业社会早期, 社区社会工作就已经粗具雏形。通常认为, 在世纪初期, 人们才把社会工作当做是一门专业, 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的产生, 与社区在世纪初和世纪末发展变迁是紧密相关的。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与团体社会工作一同组成了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第二, 社区的主要职能就是分配社会资源, 影响社会相关政策。社工的一个主要职能便是可以影响社会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产生。政府与社区成员的相互沟通与协调, 都需要社会工作者进行有效的引导, 通过协调, 为所服务的社区争取更多的利益, 从而进一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在社会工作这个新兴专业的发展进程中, 应该把谋取自身职业地位放在首位。另外, 社会工作者为了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从而直接或间接利用政府所提供的社会资源来帮扶那些有需要的弱势群体。

迄今为止我国社区社会工作建设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 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及职业化的水平, 将对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职业化和专业化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协调了社会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建成一个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体系, 从而不断促进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4]

四、总结

在解放后的几十年里, 由于政治和经济领域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 政府对于社区的管理职能也在不断弱化, 社区服务的意识从无到有, 并且不断加强, 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这些新生的社会服务形式提高了社会的管理水平。要对社区社会工作持续加以完善, 要求我们对社区社会工作不断进行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教育, 不断充实着社区社会工作者的队伍, 完善并实践着社区社会工作与之相关的体系和制度, 本着把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理念, 再从我们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实际出发,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才能使社会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使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晓芬.社区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J].社会工作, 1997.01.[1]邓晓芬.社区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机遇[J].社会工作, 1997.01.

[2]王雪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J].学理论, 2010.06.[2]王雪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J].学理论, 2010.06.

[3]徐云, 鲍风亮.浅析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J].社会工作下半月 (理论) , 2009.11.[3]徐云, 鲍风亮.浅析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J].社会工作下半月 (理论) , 2009.11.

上一篇:存折800字作文下一篇:鸿鹄歌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