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社区实践活动总结

2024-05-02

社会社区实践活动总结(精选6篇)

篇1:社会社区实践活动总结

社区是最贴近民生的组织,在一个社区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会涉及各方面的工作。在1月25日至1月30日,“V爱之旅”实践团队xx分队的队员来到xx市保工街道办事处xx社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区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前往社区进行实践工作,更好地提升了队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期待着多方面投入到服务工作中,探望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组织参与清理社区的志愿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大家希望用热情与努力让假期生活得以充实的同时,也为别人带来冬日里的一抹温暖。

在前往社区开始实践之前,同学们首先上网收集了一些关于社区工作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提前为“工作”充电准备。不仅如此,同学们还特意前往xx社区向工作人员取经,并与他们充分地交流实践计划,力求在开始实践之前做好相应准备。

1月28日,同学们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探访了社区的孤寡老人。上午九点,带着社区为老人准备的米面油,大家出发了。根据书记的介绍说王奶奶今年86岁,几年前儿子出车祸去世了,就剩下了老人家,社区的工作人员常常前往探望奶奶,带去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时刻关心着奶奶的身体状况。到了王奶奶家,同学们仔细地询问了奶奶的身体状况,耐心地陪着奶奶聊天,动手收拾卫生,最后还亲手包了饺子。

在为期五天的社区服务中,同学们跟随社区的工作人员体验了社区工作的各个方面,从信息汇总,录入,整理之类的文职工作,到走访探望特殊群体,再到对社区环境清理工作,让同学们对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相信随着大家共同的努力,本次实践活动一定会取得圆满的功。

篇2:社会社区实践活动总结

那天八点半,我们六个志愿者――各区不同学校的学生、社会人士就在中大校区门口集中,随后到中大的社会工作系搬运物资,为下午的比赛作准备。随后的两个小时,我们几个志愿者在中大研究生活动室――演播厅负责看守物资,彼此聊天了起来,相互熟悉,大家分享了以往做志愿者的经历和感受。直到午饭后,我们的工作才真正开始,志愿者都被分成了几组,每一组由一个社工当任组长,分工协调。但是,光是把几张大的宣传海报挂起花了一个多小时,位置、方式每个组长的意见都不同,挂好了又拆下来,换位置再挂,挂完了之后才记得按照怎样的形式放好。到接近开始的时候,工作从手忙脚乱、“政出多门”才慢慢变得分工明确、有序。开场后,除了必要的维持秩序,大家都显得清闲些,有时候就帮老人家们拍拍照,直到活动的结束。社工和志愿者们送别参赛者后,又开始忙起清洁、收拾东西,大约到了六点半才真正的完满结束。

实践出真知。这次志愿者活动感受了新的校园,见识了不同的学生、社会人士,接近了社工,增长了不同的见闻……我先谈谈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1、中大的社会工作系环境十分优美,营造了一个悠闲、轻松的气氛。

中大的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的布置以砖红色为主调,白色为衬托,外面放着几张咖

啡桌椅,整体的感觉就是进入了休息、休闲场所,蛮有小资情调的。我们几个学生都很惊讶,表示非常愿意到环境也像这样的机构工作。这是我第一个比较大的感受,可能有的人认为当志愿者、当社工不是去度假,觉得我这是在观光。但我不是这么认为,我们所学的知识也提及过环境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服务对象来到机构的第一感受就是环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一个好的环境和设施能够消除案主的紧张、焦虑感,同时也在为社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一举两得的。一种色调的运用、一张桌椅的摆设、一杯热茶都能够给服务对象带来不同的感受,环境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2、链接、整合资源――社工的一个重要能力。

在社区工作的课程中,老师一直强调一个好的社工不是万能的超人,而是能够链接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的人。一个人、一个机构所掌握的资源是有限,但是社区、社会的资源是丰富的,当社工就应该有全局的观点和视野,不能局限于眼前。启创家综所办的这个歌唱比赛,是整一个海珠区老人的活动节目,需要有足够大的场地、音响、物资、人力才能够组织、开展。社工能够借用中大的研究生活动中心演播厅,足够容纳几十只队伍,一百多人,解决了场地的问题。同时,现场还有一个老年人产品的赞助商,支持一些费用的支出和赠送纪念品,赞助商可以趁机宣传产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社工机构还可以得到更充足的活动经费。这就是社会交换理论,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各取所需,特别是针对商家来说,了解他们的目标,说服他们进行资源的交换,这是一项重要的技巧。理论知识的了解只是浅层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又如何去操作,又是一门重大的学问。

3、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社工+义工

为什么志愿者和义工要特意提出来说?其实,志愿者也属于资源的部分,是人力资源,但是现在我们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一个特点――社工和义工共同协助。我参加过不少的志愿者活动,发现大多数的活动都是由机构组织、管理,招募志愿者协助,志愿者成为了许多家综、NGO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的特意成立了“志愿者管理部”。我国社工才刚起步,从事的人数少但项目多,如果仅仅依赖社工个人,完成项目具有一定的困难,或者只能流于形式。随着社会的公民参与意识、精神的提高,给社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志愿者来说也拥有了一个参与的平台,这样就一拍即合。但是志愿者的流动性、流失率是非常大的,我每次参加的活动看见的几乎是不同的人,机构如何留住志愿者又称为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3、社工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服务的过程是双向的。

虽然我那天只是作为一名义工跟社工一起迎接参赛者,但社工与对象之间的熟悉、信任度还是能明显地感受到。每位到来的参赛者都会非常热情地与相识的社工打招呼,聊聊天“陈姑娘”“李姑娘”……社工又很热情地招呼他们“阿姨,今天状态如何啊?”。总感觉现在人们对社工不了解,我没有想到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能够如此的亲密,能够建立较好的信任关系,感觉很正向、很正面。所以说,当一名社工,首先就要打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地别人沟通交流,只有真诚、尊重他人,他人就能感受到这份心意,随之也回应你。我在现场看到每个阿姨、伯伯都打扮的非常美丽,个个都显得很有自信,他们那股蓬勃的朝气似乎从心底发出来,感染了场上的每一个人。我认为我们这些所谓的“年轻人”站在他们身边都逊色了,他们更像一群充满力量的“年轻人”。这个过程是双向的,给与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治疗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收获的过程。

4、社工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社工这个工作很锻炼能力。

无论一个活动或者项目是大是小,都要有探讨需求、策划、制定、实施、评估的过程,每个过程之中和、过程与过程之、社工内部之间、社工与志愿者之间间都需要非常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当天活动中,社工必须清楚自己的负责的内容,每位志愿者的分工和安排,如果有冲突了、突发的事情又要怎样解决和协调。一个小小的工作细节其实都考验着社工能力,组织协调得不好就会效率低,而且组员的情绪也会变得低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点不足之处。

1、志愿者来源分散、交通不方便,可以发挥地方资源,利用就近原则

参加的志愿者都是来自不同区的不同学校,例如我们XX区就要去到XX区,历时要一个小时。对于志愿者来说,交通成为了阻碍他们参与的一个原因。而且当天的活动是在中大的校内举行的,又正好是星期六,机构完全可以充分调动校内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去。对于本校的学生来说,避免交通出行不方便,又熟悉校内环境,更可以宣传活动,让更多人观看长者们的比赛。但是当天的活动只有一个中大学生提供物资给我们,没有一个志愿者是中大的学生,让我们这些志愿者百思不得其解。机构招募志愿者的时候应当考虑地点因素,利用就近原则。

2、工作时的人数多,组织、协调不充分,效率低

活动中有8个社工,6个志愿者,一共有14个工作人员。虽然社工们之前已经有分工的安排、计划,但是实施起来的时候还是非常的混乱。搬完物资后,志愿者都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就在那里等着,直到有人过来再安排。几张大的宣传海报挂放的位置、方式每个组长的意见都不同,挂好了又拆下来,换位置再挂,挂完了之后才记得按照怎样的形式放好,让志愿们很为难,工作效率很低。社工应当清楚活动的所需要的人数,不是人越多就越好;同时要有具体的工作流程,否则就“政出多门”。14个人就弄海报、派发礼物、引场、拍照,效果却不算太好。

3、尊重志愿者,做到积极互相沟通,态度诚恳

虽然志愿者既然参与到这个活动或者项目中来,就要有责任心和服从社工的指导和分配,但是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语气和态度。志愿者是怀着一颗帮助、奉献的心情来的,但如果感觉到被指点、被要求,就破坏了志愿者的印象。双方应该平等、尊重地沟通交流,把有疑问的地方共同讨论,多使用“麻烦”“请”……词语,让志愿者感到被尊重。

这一次的志愿者活动实在是收益匪浅,它能让我了解、联想到日后自己的工作状况,开拓了事业,又让我注意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要避免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相关文章推荐:

1.初中生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3.暑期走进社区社会实践经历总结

4.社区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

5.社区居委会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6.2016学生社区志愿者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7.小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8.2016社区志愿服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3:社会社区实践活动总结

一、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与实践

椒金山街道地处大连市甘井子区的旧城区板块, 具有典型的老城区特征:辖区老年人口多、失业人员多、残疾人口多, 基础设施差、旧房质量差、居住环境差, 大钢、大化等国有企业搬迁后的遗留问题凸显, 全街社会管理任务较为繁重。如何加快老城区改造的实际需要?如何针对“三多三差”现状, 创新社会管理?唯一的答案就是抓住社区这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单元。

1.以“再组织化”为突破口, 夯实社区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以“再组织化”为突破口, 启动街道领导联片、科室包干、社区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 发动各社区对各种社团组织摸底调查、梳理整合、归并重建、挖潜新建。成立多样化、符合群众需求的各类社团组织, 把社区中更多的“社会人”进行重新组织, 使其参与到各类社团组织中去, 提高居民的组织化水平, 实现对社区居民的全员组织和无缝隙管理。同时, 社区党总支把党支部建在社团里, 党员积极参与在社团中, 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在社团组织中妥善落实, 居民的各类矛盾纠纷在社团组织中就地化解。

2.以社区共建同治为目标, 构建社区社会管理新格局。根据各社区实际, 整合社区自身资源, 培育和构建了辖区单位、社团组织与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的社区社会管理新格局。如:成立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辖区单位、人大代表、社区社团和居民代表组成的“社区共建理事会”, 探索实践“共驻共建、民主治理、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成立“社区社团指导协调委员会”, 加强对社团组织的工作指导, 同时十分注重发挥社团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有力引导和调动了社团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立由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组成的“社区党建理事会”, 改变以前联席会议的松散联系体制, 由协作体变为共同体, 探索和实践了以党建工作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机制。社区共建同治模式的推广和展开, 将有力地促进社区内各类成员、组织、团体在社区社会管理中的民主参与, 大幅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有效降低社区管理成本。

3.以优化服务项目为手段,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要以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 积极引导社区自治组织、社团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 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 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 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为加强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椒金山街道矿北社区的“6F”服务内容, 即:法律援助服务、老年关爱服务、进城务工子女关心服务、弱势群体帮扶服务、矛盾纠纷调解服务和楼院环境美化服务, 并根据群众需求不断增加服务种类、提升服务效能。在便民利民服务上, 坚持拓展服务领域, 从居民生活必需出发, 搭建服务平台, 畅通服务渠道, 充分挖掘辖区资源, 引进一批社会组织服务进社区, 取得良好效果。同时, 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 常年坚持为辖区群众志愿服务。在此基础上, 不断挖掘志愿者才能, 逐步建立起分门别类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社区志愿者服务和专业化服务的档次水平有新提升。

4.以信息平台建设为保障, 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在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上狠下功夫, 可以有效缓解传统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由于人员少、任务重导致的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 实现社区社会管理工作方式现代化、办事效率高效化、服务信道畅通化、办事成本低廉化的目标。依托政务公开网, 建设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整合各类服务信息、政策信息、办事程序等, 极大地方便了众查询和网上办事。在各社区建立二级信息站, 及时把信息传达给楼院小喇叭。楼院小喇叭作为信息接收终端, 第一时间把服务信息传递给社区居民, 实现了服务送上门、办事不出门。同时, 三级信息通道作为社情民意的重要反馈渠道, 发挥了及时、准确、有效的重要紧急信息反馈作用, 为社会管理、便民服务和社会稳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二、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工作实践对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提出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可以概括为“四个转变”。

1.实现从零散到有序的转变。如何对分散到社区、散落无组织的“社会人”进行有序管理, 是新形势下社区社会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面对传统楼院管理模式难以切实发挥应有职能的实际情况, 社区社团组织实现了对社区居民的“再组织化”。社区社团组织是社区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和社区事务管理服务需要, 以社区为活动范围, 自愿成立的群众性组织, 具有民间性、独立性和组织性特征。社团组织在参与社区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倡导精神文化、引领居民自治等方面起到了传统楼院管理模式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重要的是, 把党支部建在社团里, 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在社团中, 使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为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了可靠的、有效的、全新的组织基础, 实现了社区居民组织结构从零散到有序的转变。

2.实现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传统仅靠社区居委会一个管理中枢实现“小马拉大车”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纷繁复杂的社区管理需要, 社区管理需要系统化的通盘考虑、多方共进。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的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引入多元主体的“共建同治”模式很好地适应了社区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区管理的内在动力, 在社区内建立起和谐共商的体制机制, 既为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减了负, 又有利于调动社区各方积极性主动参与、实现自治。“共建同治”模式建立的关键在于多元主体的引入, 如何有效整合发挥社区内部的各类资源, 调动各方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培育和构建辖区单位、社团组织与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管理的格局, 以期实现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共同建设和共同治理。

3.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当今社区管理不仅是“管”的概念, 更应着眼于强化社区服务、增强社区活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生活环境。社区社会管理则需要从“管理管控”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 实现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有机统一。面向社区群众需求,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体系, 加大服务设施投入, 优化拓展社区服务项目, 扩大社区服务覆盖面, 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服务, 逐步建立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强化, 社区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在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过程中, 群众受益、居民欢迎。

4.实现从简单到综合的转变。面对各类信息渠道的丰富、立体化传媒的发展、社区居民各类利益诉求的增加, 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一纸通知、口口相传那么简单。这就要求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 综合运用更多种类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手段, 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社区稳定的多重目标。通过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不但提高了管理和办事效率, 也极大地方便了社区群众;日趋完善的三级信息通道作为社情民意的重要反馈渠道, 在维护社区稳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顺应社会发展信息化、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等新形势, 把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 实现社区社会管理从简单化到综合化的转变, 可以有效提升社区社会管理水平。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 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问题沉淀到社区。社区作为与群众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基层组织, 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节点,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针对社区这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单元,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以“再组织化”为突破口,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载体, 探索和实践“社区党组织为核心, 自治组织为基础, 社区社团组织为主体, 辖区单位为协同, 信息平台为保障”的社区社会管理新体制。

篇4:社会社区实践活动总结

【关键词】社会实践教育 社区化模式 意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锤炼毅力、铸造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时下通行的社会实践教育模式却与大学生实际情况存在着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构建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才能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坚实平台。

一、构建社会实践教育社区化模式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模式比较刻板缺乏灵活性而且效果不理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实施社会实践教育的时间过于集中。节假日、“学雷锋活动月”,特别是暑假期间是各大高校进行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黄金期”。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活动时段不连续,进程的不连续,不能强化社会实践教育的效果。(二)社会实践教育呈现出地域性特点。社会实践教育一般在“历史文化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基地等各种地区进行。这些实践基地往往与高校所在地相距甚远,这就会给社会实践教育增加物力财力方面的负担,而且具有不安全性。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背景知之甚少,这类社会实践基地与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差距较大,这种差距性让他们产生一种陌生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较差。这样的社会实践教育模式不具有全员性,只有部分甚至是少部分学生主要是学校学生会成员或班级的主要骨干“被参加”,于是带来了最严重的后果——出现了思政教育对象的“真空地带”潜在的危机不言而喻。

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努力避免上述模式的种种弊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实际效果,最终达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区化模式是有效的举措。社会实践教育的社区化(以下简称“社区化模式”)是指高校在学校周边社区安排、组织本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参与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直接感受社区生活气息,进行以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起到重要作用。

二、如何构建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社区化模式

(一)构建社区化模式关键在于社区基地建设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专用名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的观念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区,还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也是时下最为流行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普遍叫法……总体上,社区是我国目前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人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一个人难以脱离社区而生活,社区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社区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

通过社区调查,可以对妇女社会地位、社区消费需求、城市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等。特别是社区归属感和社区满意度调查,对于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评价, 了解社区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可以提供极为有益的帮助,为基地的建设提供详细的情况说明,以正确制定社会实践教育社区化模式发展的框架。从而区分出一般基地建设与重点基地建设。“重点基地须选择社区内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历史文化教育、道德养成教育的优质资源,通过协议建成示范性基地;一般基地则要建立在社区机关、学校、街道、小区、居委会、要得到相应部门、单位以及社区民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在社区

高校在社区组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时应注重三个“相结合”:

1.社会教育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

社会教育活动是借助特殊的社区基地资源、人力资源,比如在一些革命前辈、军人家属社区中,让那些老革命的军人、英雄模范的讲述他们曾经的光荣岁月、军队优秀的革命关荣传统、军人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以及光明磊落做人的优秀品质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则是引导大学生主动参加到社区的建设,为社区民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比如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社区中,大学生可以组建一个社区学生复习班帮助他们的孩子补习功课从而可以解决农民工孩子上学难、成绩差的问题,使他们更安心的去工作。开展敬老爱幼、扶弱助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品格而且增强了大学生在社会良好形象。

2.专项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社会实践教育要配合全国的、地方的、社区的重大行动,譬如“捐助希望工程”、“手拉手”等一些专项活动,引导大学生平时节省一点零花钱捐助给希望小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同时又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营造气氛、形成声势,在短期内争取取得突出成效;同时,更要注重日常持续的各类教育,让大学生走进社区居民的家中感受居民生活水平实实在在的改善,对在学校学习的国家政策方针理论有进一步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服务活动的开展,避免“热时一阵风,凉时无影踪”情况的出现,要引导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相结合

社会实践教育要重视集体活动的组织,使大学生接受群体教育,相互感染、相互启发,加强他们同伴之间的学习意识,表扬在社区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群体,以此可以锻炼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其集体主义的荣誉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化解彼此之间的误解;更要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点在社区选择恰当对象、采取适宜方式,接受社会教育、提供社区服务比如在艺术表演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到社区的文化站虚心做学生,谦虚当老师。

(三)大学生成长与价值实现在社区

社区化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长期的、稳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一方面,这就为大学生体察社会实践价值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肯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在通行的短期异地社会实践活动中很难实现的。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实际是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的“预社会化过程”,是大学生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型的过程,社区化模式正好为这种转型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转型期”和理想的“转型环境”,这对大学生的顺利转型和社会化无疑有相当裨益。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在考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的效果时,应该注重学校考察与社区评价相结合。学校主要考察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的态度、内容、频次、思想收获、素质提高等等,而将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活动项目、时间次数、效果效益、社会评价等的考察工作委托社区来完成。社区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的情况做以考察、记载并为学校提供证明,它与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毕业考核相联系,并会引起未来用人单位的重视,这将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途。

社区化模式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养成。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必须通过意识更新、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坚定信念、行为养成等重要环节,才能形成道德习惯进而提升为稳定的道德素养;社区化模式恰恰能为大学生提供较长期的进行道德实践、行为养成的社会环境和支持条件。社会实践教育社区化能萌生责任意识,在社区化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拓宽了社会视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教育局等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http://www.xinhuanet.com/

[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

篇5:社区服务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此次共义诊1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30多种(总价值达余元),发放健康宣传单200余份,测血压80余人次。此次活动受到了码头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果。

我们在大三师哥的带领下几次到济南市里去作招生宣传,但都因为时间上的误差而错失良机,一次次的失利让我的自信心一次次下降,好像有点失望的感觉,又一次我意识到自己的实力是如此的薄弱。最后无奈之下师哥在他的家乡组织了这次办学,家教团变身为英语补习班。

在我补习教学的这一段时间内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应以何种心态对待的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篇6:寒假服务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人:辽宁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XX-2班 孙晓 实践地点:沈阳市皇姑区三洞桥街道 实践时间:XX年2月1~5日 实践内容:走进社区,助理工作

实践目的:利用假期深入社会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并且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和社会道德,增加大学生社会体验,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贡献,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走入社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经验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能力得到加强,有利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所以,走入社区服务居民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第一天为居民服务到5日已经5天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我都感觉到这份工作教给我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让我可以尽早学会一些社会上的东西。在这儿我要感谢社区给了我这次机会。

在这5天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社区的日常办公事务,辅助社区主任工作,以及承担社区的文字处理工作。在工作之中,一下几件事情记忆比较深刻,感受颇为丰富。

一、给社区内老人安装“援通”呼叫器。“援通”的全称是援通服务网络呼叫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平台,我所做的工作是入户给社区老人安装“援通”呼叫器,并为老人讲解“援通”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援通 ”呼叫器只需连接到电话线上即可使用,上面有红、绿两个按键,在老人使用时特别方便。老人不用记任何电话号码,只要按下红色按键,即可获得紧急帮助,按下绿色按键时能获得一般帮助。我给老人讲解的主要内容是:“援通”的安装和使用时免费的,在老人需要帮助时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红、绿按键,在按下红色按键后,“援通”网络服务平台会在第一时间将电话回拨到老人家中,话务员会细致询问老人遇到的紧急事件,包括急救、盗抢、消防等救助,并且在第一时间 内通过老人登记的子女电话与其子女联系。安绿色按键后,话务员也会将电话回拨到老人家中,绿色按键主要是一般性的帮助,包括家电维修,代买购物,送货上门等日常问题。在我为老人安装“援通”呼叫器是充分体验到了老年人对社区工作的支持。

二、在实践中,我参与处理了一起社区突发事件。在2月3日早晨,突然接到着去居民刘大爷的电话,不知是河原因,家中暖气管发生爆裂,由于是在早上,社区工作人员较少,我与另一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理,现场一片狼藉,暖气水顺着楼梯一直流到院内,我立即会到社区办公室,通过电话与供热公司联系,积极组织抢修,待处理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该单元,入单元主管道也发生爆裂,楼前暖气井内全是热水,打开井盖,水汽冲天。我一边组织工作人员抽排井内积水,一边联系抽水泵,由于是室外抢修,水泵没有电源可用,我便主动与一楼住户联系沟通,一楼住户热情接待我们,并提供了自家电源供抽水泵使用,六楼住户也非常热情给我们总来了热茶,在抢修时有一个细节,就是排水时,工人很小心的将水排入下水道,这样就避免了积水遇冷后结冻成冰,影响居民通行。

三、我在社区实践的主要工作是辅助社区主任工作,做主任的助理,同时也承担社区的报告打印,表格制作等文秘工作,为社区板报收集素材也是我的工作之一,社区内工作相当细致,可以称得上是琐碎,有时忙的焦头烂额,但我从中体验到的更多的是快乐。

总结这么长时间的工作,我体会到了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是“热情”。这两个字在工作实质和工作态度上都有体现。“如果你不积极主动用热情的心去帮助别人,你就永远不能真正的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在工作中要积极,而不要盲目的去工作,学会“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要细心体会居民们的需求,尽最大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要时刻为居民着想。不要让居民们烦心,更不能伤害那些有困难的居民们。

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社会,所以这次实践给了我一次尝试的机会,可以从这里学会如何帮助他人,如何为他人着想。“一个人的心谛决定了一个人工作成就”这是我的座右铭!做事要用善心。要做好领导安排的每件事。要理性,用理性的观点去看待事情,去做事情,去改变事情。不能感性,因为自己要更成熟就必须理性,这也是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学到的。

最后要学会自信,礼貌,还有学会说话。每个人都要自信,我在工作中学得更自信,要坚强,不要畏惧任何事情。要礼貌待人,这是人一生要学的,每个时期,每个场合,有不同的礼貌方式,从这里我也学会了许多。

其实我在工作中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我觉得自己错过了就要记住,避免类似错误发生。但我不畏惧犯错误,我要避免错误,使自己更加优秀。在假期的工作中我认识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所以我更加珍惜这次宝贵的经历!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热情服务每一个人,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结束语:本次实践是我对社区工作有了新的了解。使我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总之,社会实践在培育大学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上一篇:党员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下一篇: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